作為演員,演電影和演電視劇有什麼不同?


大家好,我是演員張譯,第一次來知乎,選了本題來解答,實在是因為這個題目也是我此前多年來一直的困惑所在,最近幾年終於搞清楚了一些,說得不一定對,與大家分享。

既然這個問題是問「演」起來的不同,我想就只從表演的技術層面做一個回答。電影和電視劇的表演在尺寸、精度、節奏和風格上都有區別,這裡我只談一下尺寸。

演員有太多的門類,歌唱演員、舞蹈演員、戲曲演員、曲藝演員,雜技、魔術、口技、配音、廣播劇、器樂、小品、影視劇等等演員……不同的行當又有各自的表演形式。從大的形式屬性上劃分,相聲、小品、話劇、電視劇和電影的表演應該是同一個範疇的,都是以現實主義為創作基礎的表演。換句話說,這幾種藝術門類最接近人們的生活。所以這幾個行當內的演員常常會有彼此跨界的演出。他們所需要調整的,就是表演的尺寸,也叫表演的分寸。

對於尺寸的要求,來源於三個方面:表演的平台、觀演關係,以及其所追求的藝術效果。

1、相聲、小品和話劇的表演平台是劇場的舞台,或者電視台的演播大廳,往往和觀眾的實際距離比較遠。觀眾時常看不清演員的面部表情,演員就需要放大台詞的音量,以及肢體的語言,向觀眾傳遞自己的表演。這就是為什麼在劇場里看一台話劇的演出,你也許很受用,但是從光碟上看同一台話劇的演出視頻,你就會覺得演員好誇張的道理。同理,電視台的晚會小品,攝像師也不會經常給小品演員過多的面部特寫,因為那真的會嚇到電視機前的觀眾。

電視劇和電影的表演平台,是攝像機和攝影機的鏡頭,鏡頭又分不同的景別。全景,演員可以參照話劇的表演尺寸,進行肢體和語言的適度放大;中景,演員就要回歸到生活化的表演尺寸;近景和特寫,則需要演員在生活化的基礎上,適度的縮減尺寸。舉個例子:話劇中的吃驚,也許猛地站起身是合適的,在鏡頭裡,如果是近景,你猛地站起身,就「出畫」了。所以從技術層面上講,影視劇演員,是為鏡頭表演的,尺寸必須在鏡頭的方寸之間,讓觀眾看著舒服。

2、相聲、小品和話劇都是舞台表演,演員和攝像機的關係並不是很大,他們主要依託的是和現場觀眾的互動。演員和觀眾的關係,簡稱觀演關係。觀眾現場的掌聲、笑聲,甚至嘈雜聲、喝倒彩的聲音都會影響到演員的表演。觀眾積極互動的反應,會讓演員亢奮,他們知道,一切恰到好處。反之,那些嘈雜、冷淡、喝倒彩、手機鈴聲,會讓演員慌亂,從而下意識的加大表演的尺寸,「討好」觀眾,希望得到觀眾的認可與共鳴。

影視劇演員的觀眾從時空上而言,是間接看到他們的表演的。觀看的介質是電視機、電腦、移動客戶端和電影院。電視機、電腦和移動客戶端的屏幕尺寸很小,所以略有瑕疵或者誇張,觀眾不會太計較。不是觀眾不想計較,實在是我們的肉眼沒有那麼強大的糾錯能力。但是電影,是為電影銀幕服務的,演員表演的每一個細節都被無限的放大,再加上觀影的環境是封閉的、黑暗的,觀眾的投入度更強,於是,電影里的表演就要格外的謹慎,嚴格按照觀眾可以接受的尺寸執行。觀眾可以接受的尺寸又是什麼呢?生活的尺寸,或者符合生活尺寸的,藝術化的尺寸。

3、相聲和小品(在此處的小品,專指晚會小品,表演教學中的教學小品另當別論),是以追求笑果為目的的藝術形式,從編劇、導演到演員的表演,都會誇張於生活,所以表演尺寸最大。話劇表演追求的還是完全的現實主義,但是因為舞台的限制,所以尺寸略低,但仍舊大於生活中的真實尺寸。

影視劇全是近乎實景的拍攝,追求的是真實,通過真實,引導觀眾進入一場夢境般的觀賞體驗,以儘可能真實的情緒感染觀眾,力求與觀眾同喜同悲。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都可以達到這種催眠的效果。因此電視劇的表演尺寸很小,盡量靠近生活,而電影,我們主要指的是現實主義的電影,在上述全部的現實主義表演行當之中,電影表演的尺寸是最小的。在電影里表現吃驚,也許,只需要眨一下眼睛。


我滴媽呀,看到上面 @張譯都出來回答了,激動的不行,借著回答的機會順便表達一下對小太爺的崇敬之情~~

其實這個問題挺好回答的,就是一句話:

演電視劇時,演員為劇情服務;演電影時,演員為導演服務。

但是我也相信,這個答案肯定會有爭議。

爭議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是我們對「電視劇」「電影」的定義的認知不同。
現在電影和電視劇的製作水平都是良莠不齊的,有的在院線上映的電影連學生作品都不如,有的電視劇卻精良的像電影(強力安利一波《紅色》)。

《紅色》劇照。

原本電視劇的製作更注重於其連續性播放的特點,在故事情節上能夠充分展開,容易讓觀眾覺得電視看起來淺顯易懂。而電影時間短,需要對故事進行濃縮和提煉,在台詞、畫面、表現力上都要追求一種藝術的極致。

第二,是對「電視劇演法」「電影演法」的定義的認知的不同。
從理論上說,電視劇的演法更趨向於「表達」,就是把所有內容一股腦都倒給你看。
而電影的演法更趨向於「表現」,只揀精華,把更深層的東西給你看的。

《路邊野餐》劇照

第三,就是演員的流派不同造成了沒有固定的表演模式
演員在學習表演的時候,老師可沒教過所謂的「電視演法」和「電影演法」,大多學的都是舞台表演和影視表演,舞台上要肢體語言豐富,動作大,方便觀眾看清;而影視表演則是小而精,保證在鏡頭上看起來不突兀。
因此,演員表演的是否適合電視劇或者電影,主要還是看導演的指導。

單論這兩張笑臉,你很難評判誰的表演更高一籌,但是通過導演把這兩張笑臉放到不同的環境里,我們立刻就能分辨,誰的笑更有內容一些。

事實上,演員在演電視劇的時候,導演不會過多的干涉他的表演,只要能讓劇情順下去,誇張或者怪異甚至模板化都不會有問題。

《雙驢記》劇照

文章在演電視劇的時候幾乎都是一種演法,但是一旦到了電影里,他又能很好的轉換表演方式。


而演電影的時候,導演會幹涉很多,因為電影的主導是導演,導演會傾盡全力要求最後表達出來的是他想要的樣子。比如在開拍之前用很長的時間去培養演員的情緒,拍攝的時候要求演員用很多種演法反覆演出一個段落以求最優的結果,甚至通過心理暗示去改變演員的性格等等。

《推拿》劇照

秦昊為了演好盲人,在開拍前去盲人中心生活了一段時間,深刻的體會了「身為盲人卻不想被特殊對待」的心情。

光說些理論的肯定有些懵,我們還是來拉個片吧!

比如說,《民兵葛二蛋》第一集,黃渤飾演的葛二蛋,發現村子被日本人血洗之後,有一段戲。

葛二蛋和朋友進村,發現已經被屠村:

二人蹣跚的走著,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

突然想到自己家,原本背對著鏡頭的,突然一個轉身面對鏡頭:

想到了爹的安危,激動的跑了起來:

佝僂著身體,頭向前探,表示焦急、尋找:

遠景,繼續表現尋找的過程:

同一個景別,跑向畫面的另一邊,繼續表現尋找:

發現找錯了,繼續遠景:

發現爹的屍體,嚇的往後一摔:

然後開始搬開雜物,試圖解救被壓住的父親:

燒斷的木頭掉下來,葛二蛋被逼退後,沒有挖出父親:

幾次試圖衝進火海,但是都被擋了回來:

無奈之下,環顧四周,表情扭曲:

四處張望,看有沒有活著的人:

沒有找到活人,開始嚎啕大哭:

鏡頭拉高,葛二蛋繼續左右張望:

這一段大概有4分鐘,其中黃渤的肢體動作佔了將近3分鐘,而面部表情的特寫只有35秒左右。

類似的表演,我們再看看黃渤在《鬥牛》里飾演的牛二的表現:

一開場,牛二的側臉,髒兮兮的皮膚,流出的鼻涕,掛在臉上的血塊,乾裂的嘴角,一口黃牙,直接交代了現狀是多麼窘迫:

牛二的眼神左右掃動,似乎在尋找什麼:

咽了一口口水,說明人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

回頭,眼神驚恐,四處尋找:

鏡頭拉遠,牛二孤零零的一個人站在村裡:

接下來是一段第二人稱視角的鏡頭,牛二焦急的開始跑動起來:

全程面部特寫,滿臉的恐懼和疑惑:

緩過勁來了,開始呼喊:

喊了半天沒人答應,開始思考:

開始到處尋找,這一段幾乎都是背部鏡頭,視角跟隨牛二看到的範圍,給觀眾代入感:

終於,在坡下看到了全村燒焦的屍體,鏡頭依舊跟隨牛二的視線範圍,觀眾比牛二晚一步獲取信息:

鏡頭反打,並沒有激動的情緒,更多的是疑惑:

然後牛二不小心掉了下去,看到了屍體,開始害怕:

幾個快速的剪接,表達了牛二的恐懼,同時最後一個鏡頭落在一具與眾不同的屍體上,牛二也望向這具屍體,說明這具屍體和牛二有關聯:

牛二彎著腰,露出驚恐的表情,他看到了什麼:

切中景,一隻翹起的手,手上有個鐲子:

鏡頭越過鐲子拍向牛二,牛二站直了身體,說明恐懼已經沒了,但是開始哭號,說明他認識這隻手的主人,而且跟他關係還很深:

開始崩潰:

又是幾個快速剪接,表現牛二的崩潰:

確定村裡沒有活人之後,整個人癱軟下來,開始自言自語:

開始撕心裂肺的哭:

這一段也是4分多鐘,但是除了幾個奔跑的鏡頭,幾乎全是臉部的特寫。

經過對比,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齣電視劇和電影的側重點不同:

電視劇主要是為了交代劇情,告訴觀眾發生了屠村,主角的親人死了,但是對人物的情緒描寫比較少,表達了「慌張」和「悲傷」兩種情緒即可。
而電影在差不多的時間裡,表達了很多內容,除了屠村這件事的發生外,還有人物的關係,更多的是表現人物情緒從迷惑、緊張到震驚、難過、崩潰的過程。

因此,看電視劇里的黃渤,觀眾能非常清晰的感覺到,他的表情比電影中單一多了,基本上除了扭曲就是哭泣,更多的是肢體語言。在中遠景的鏡頭裡,他需要更多的用身體表達恐懼、疑惑、難過,而不是表情。由於鏡頭少而長,他只需要一次性表演完即可,而不用切分成那麼多部分。

而拍電影的黃渤,他的表演被拆分成了更多的部分,每一次機位的更換,就表示他要更換表演的「部位」,什麼時候該眼神演戲,什麼時候該嘴巴演戲,什麼時候該身體演戲,什麼時候該聲音演戲,都要分的很清楚。而且在每個部位演出的時候,需要表現的更深刻,可能眼睛要瞪的更大一些,表情要做的更重一些。這些在演電視劇的時候,都是不需要的。

如果你有耐心去數鏡頭,你會發現,在同等的時間裡,《鬥牛》里的鏡頭數大概是《民兵》的7倍以上。
同樣是角色難過的表情,《民兵》里只用了2個機位,每個機位有7-8秒的畫面。而《鬥牛》里至少用了9個機位,每個機位只有3-4秒的畫面。

這是因為電影導演想要更細緻的表現角色的情緒,這個詳細而寫實的過程,會讓觀眾迅速的代入到角色里。導演會認真的指導演員在每一個鏡頭裡的表演,來配合自己認真設計的每個場景,每段劇情,以便觀眾在2個小時左右的觀影時間裡,可以最大化的享受電影帶來的樂趣。

這就是前面說的:演電視劇時,演員為劇情服務;演電影時,演員為導演服務。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
電視劇是編劇的藝術
話劇是演員的藝術


前「保姆」強答。我只說一個妝面的區別。因為鏡頭和打光緣故,電影妝要更精緻一些,特寫會將面部缺點放大。電視妝粗糙一些,因為柔光一糊臉上,鼻子都可以糊沒,化得再精緻也拍不出來。當然,現在的人,濾鏡用得出神入化,不是導演故意拍給你看,一般看不到演員有什麼微表情。

經常聽到一些套話,說某某演技上線,某某演技全程在線之類的。我不覺得有這麼一說法。演員不會因為一部30萬的電視劇演技就下線,或者因為一部3000萬的電影演技就上線。假設一個演員出道的時候,演技有60分,巔峰的時候最多也就上到70,偶爾去到70+是團隊和劇本buff加成,終其一生也無法趕上出道時初始演技就有80分的演員。除非初始演技高分的演員後來墮落了。演技和拍攝成本無多大關係,給多點錢的話他們可能會翻多兩遍劇本,但絕對不會瞬間化身影帝影后。——意思就是,電視劇或者電影,怎麼拍,需要運用什麼技術,那是你們導演的事,對於演員來說,就我的觀察來講,無差。念不好台詞的到哪裡都念不好,哪怕廣告裡面只有兩句話都念不好。


警告:圖較多
電影和電視劇在今天的世界影視里,技術上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無論器材還是後期影視技術。

從拍攝時間來看,一部電視劇四十集,一集四十分鐘左右,拍攝周期90天。一集大概是兩天半就可以拍攝完成。


如果從拍攝時間來看,一部電影120分鐘到90分鐘,一般拍攝周期15天到90天。

也就是說電視劇拍攝周期上比較緊,平均每天要完成15~20場戲。電影的一天大概是1場到8場戲。

電視劇給演員的準備時間和電影給演員準備的時間完全不同。電視劇演員每一天都堆在台詞裡面,時間緊迫到表演只要沒錯,一遍就過。而電影則會為了一個動作反覆調整,知道達到了導演的要求。

因為全世界的電視劇主要規律都是一樣的,就是靠台詞推動故事的發展。
而電影裡面用畫面帶動情節的發展,,則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個也就是大家說的意境,而這一點這是電影和電視劇最鮮明的區別。

而就是這一部分也是最能顯現一個電影演員和電視演員的區別了。

先看看電影畫面

再看看電視劇

區別我想很明顯,但是真正的區別卻是你只能感覺到卻無法描述的。那就是演員對於氣場的控制(我沒有別的形容詞暫且稱之為「氣場」)。

這種感覺是可以隔著屏幕直接對你造成視覺上的衝擊,這也就是一個電視劇演員和電影演員的根本上的區別。

一個好的演員通過自身的氣場控制,使之成為自己演技的一部分,而氣場這個東西是無法學習的。是任何人都抄不走的。

一個演員的演技可以跨越電視劇和電影表演的。但是所有人一眼就能看齣電影演員和電視演員的區別。大家都明白他們之間的區別,但是真正用理論去講出區別,所有人講的似是而非。

可就是這說不清的一部分,也就是一個電影演員價值的一部分,它可以讓喜歡他的觀眾,心甘情願為了他去買票走進電影院,也讓一個演員無論過了多少年,他在銀幕上的每一瞬間還留在大家的心裡。

技術可以解決一切,讓演員變美變瘦變胖變老變醜,可是他不能幫演員去營造屬於自己魅力。我想這就是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吧。


我覺的 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對演員要求比較高,真正意義上的電視劇對劇本要求比較高。

也可以這樣說
電影對導演的要求高,電視劇對編劇要求高


對於佟大為來說,肯定不一樣。他演的電視劇基本都是精品,演的電影基本都是爛片


這個問題很好玩,我試著回答下

在分析「作為演員,演電影和演電視劇有什麼不同」之前,必須先搞清楚電影和電視劇有什麼不同

而且,必須承認電視劇和電影有本質不同,尤其對於國產電視劇

1,電影有商業屬性也有藝術屬性,而基本沒人認為電視劇必須具有藝術價值

2,電影與電視劇的時長不同:一個短而濃縮,一個長而較為完整

3,電影與電視劇的觀看方式不同:電影是在電影院放映的,電視劇則是在電視或網路上播出

4,現階段,電影和電視劇盈利方式不一樣:電影賺錢的來源主要是票房,電視劇則是有很多分錢的方法,可以依靠電視台買斷,可以賣點擊率收視率,可以賣給網路等等(就是說,通常情況下電視劇比電影容易賺錢的多

5,電視劇與電影對於編導演攝錄美的要求不同:電影必須精益求精,電視劇沒這種奢求

綜上可以看出,電影的難度係數比電視劇高風險比電視劇大,電影對於演員表演的要求是要遠遠大於電視劇的

所以可以肯定,演員在演電影與演電視劇是有不同的,下面極其主觀的說說我眼中的具體不同吧

1,由於電視劇相對輕鬆且基本不易虧本,所以電視劇中有很多「行活」,拍攝時很容易「行活」拍攝,剪輯時「行活」剪輯,演員表演就在用「行活」的方式表演

這種「行活」的優點是多快好省,一天可以拍很多頁劇本,可以很容易的剪輯,演員則是有我的鏡頭我來演,沒我的鏡頭時候可以玩其他的,早拍完早拿錢走人

具體可以參見:為什麼大部分國產電視劇只會用「三鏡頭法」?

而且港產電視劇中香港演員將各種神態分級與動作分級,更是利於減少成本和出產流水線演員,詳情請見:TVB演員大多是表現派還是體驗派?如何高產的演繹不同角色?

2,電影院銀幕尺寸比電視熒幕,電腦屏幕大,更大的銀幕可以展示更多信息,更豐富的細節

在熟悉景別(全遠中近特)的前提下,也可以得出:演員在越小的景別(特寫)中的表演難度越大的結論,因為鏡頭將所有細節放大

所以不是所有演員都能演的了電影,因為銀幕會將演員的表演放大幾百倍,演員對於演技的把控力度不夠,很容易將缺點無限放大

例如:新生代演員佼佼者黃曉明同學,他出演的所有電影中,特寫沒有超過5S的情況,而在《白髮魔女》中導演給了黃同學超過5S的吻戲特寫,效果著實令人乳酸菊緊蛋碎一地

而在電視劇中,黃的表演,實話說,很穩定,也有不錯的地方

3,演員的表演在電影節奏和電視劇節奏有明顯的不同

這個在理論方面說不上來,大致就是電影表演節奏要一致,不能無邏輯無徵兆無鋪墊的改變節奏,而電視劇更貼近於生活,可以怎麼「熱鬧」怎麼演

例如《北遇西》中,湯唯,海清在各自段落表演都中規中矩可圈可點,符合電影節奏。但是湯唯與海清在房東家中爭吵的那場戲中,突然由電影節奏轉變為電視劇的爭吵節奏,效果非常失控,很容易讓觀眾跳戲

4,電影在大多數情況下能更好的塑造演員

更高端的器材,更牛的攝影,更好的燈光,更專業的化妝及美術,對演員更嚴格的要求(無限NG,演得不好就重來)很容易讓帥哥美女更帥更靚;也更容易讓不是很帥的實力派演員們有更好的表演

而在電視劇中,尤其是國產電視劇中,秉承「能省則省,省下的錢都是自己的」這一原則,能不打光就不打光,能湊合的表演就能湊合著表演

而且在影院觀看電影時,每個人都會死死的盯著屏幕,看著演員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而在家看電視劇時,可以吃飯,打掃衛生,邊玩邊看或是邊聊邊看,所以電視劇對於表演並不十分講究

5,由於時長限制,電影中角色的表演要求更集中更有張力更加華彩,不能如電視劇那樣,婆婆媽媽,平鋪直敘,或是撐時間,搞什麼「戲不夠,人來湊」

·······································

至於是不是演電影的演員逼格更高,答案是否定的,我身邊有「逼格需求」的學習表演的同學都認為演話劇是最有范兒,最能體現表演神聖的方式,電影才是其次

而且在大陸,對於大多說非著名大牌演(職)員,電視劇薪酬相對更高,賺錢更輕鬆愉快

但是仍然有那麼多優秀演員願意低薪酬甚至零薪酬出演電影或是話劇,如秦海璐,張震

大約他們是真的想把自己的演技打磨的更好

或是他們仍然有個電影夢吧

·························

有人質疑「(與電影相比)電視劇沒啥藝術價值」的說法

結合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電影是藝術而電視不是?的回答,說明我是淺薄的

但是有種說法:通常人們習慣把電影稱為繼文學、戲劇、繪畫、音樂、舞蹈、雕塑之後的「第七藝術」,而電視劇顯然不在上述範疇

(經知友提示,電影可能應該是「第八藝術」,因為缺少了建築這一藝術門類,但是根據第七藝術宣言_百度百科,我已經分不清電影是第七藝術還是第八藝術了,但總歸算是藝術類別)

而且,藝術這個詞語有著廣義與狹義之分,現在的「戀愛藝術」,「領導藝術」如果都是藝術的話,我很贊同將電視劇尤其是優秀電視劇放入藝術範疇

至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戒》是屬於電視電影還是電視劇,或是老版《西遊記》《紅樓夢》有沒有藝術價值之類的疑問

答案是有的,並且很多,值得專門潛心研究

···································

這篇答案寫的邏輯很混亂

開始寫答案的時候,興緻滿滿的覺著自己能將這個問題解釋清楚,而當寫到一半之後,卻發現自己暫時沒有能力將該問題寫的條理通順,甚至發覺很多相關知識都沒琢磨太明白

對於點了「贊同」和「感謝」的各位,我只能說,這篇連「掃盲文」都算不上的東西,有點不值得諸位贊同或感謝

厚顏說句,對不住各位了


1.電影在大屏幕播放,會放大演員的表演細節。因此比起演電視劇來說對演員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的演技更有考驗。
2.電影跟電視劇的特效製作費用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數量級,特效製作差異決定了電影所需要的想像力比電視劇要高,電影來說對於演員的想像力有比較高的要求。
3.電影由於篇幅短,需要演員短時間投入進去,而演員投入進去之後會比演電視劇難齣戲。因為電影對角色塑造要求比較高。
4.晚點補上。


我個人喜歡電視劇不喜歡電影。拍電視劇比拍電影掙得多無可爭辯,但國內很多演員覺得電視劇是用來賺錢和賺人氣的,電影是高逼格的,是完成他們所謂的藝術夢想的,所以他們缺錢了就會回到小熒屏大撈一把,比如周迅接《紅高粱》。陳建斌在訪談節目中談到電視劇一臉鄙夷,說電視劇不是藝術,沒有演員喜歡演電視劇。我不敢恭維,誠然,電影的大銀幕對演員的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對細節性的表演要求更甚,光影的呈現上更符合所謂的藝術感。但拍電影對於演員來講比電視劇更輕鬆,電視劇動不動就好幾個月扎劇組,還要全身心投入角色,因為貼近老百姓又不能有半點鬆懈,很多演員嫌累也不願意拍電視劇,只有缺錢或者人氣低潮時才勉為其難。我認為電視劇就是藝術,它離老百姓太近了,就是因為太近了,對影視創作要求會更高,而不是敷衍。藝術無高下,演員好好磨練演技最重要,一輩子演電影卻抵不過一個金鎖,這才是演員的悲哀吧。


電視演員漲粉快,電影演員地位高,參考成龍鞏俐周潤發章子怡,哪個不是靠的電影


忘了哪一年,文章馬伊琍還是模範夫妻的時候。文章第一次拍電影,然後記者採訪馬伊琍對此感想什麼的。她的回答就提到二者的差別,大概意思:電影和電視劇不一樣,電影會擴大你的表情動作,所以這個拍電影要比拍電視劇要求高很多,希望他努力啊,加油啊…


區別挺大的。

寧靜在一次專訪裡面談過從電影到電視的落差,她說:化了妝出來到現場一看,就4個燈,拍我!

聽起來特別心酸。


電影逼格比較高,反正你不可能在電影里聽到"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這個魚塘是被你承包了!"這樣的豪言壯語啦?


演電影的比較高端有big

演電視劇演得好的就去演電影了而且就不怎麼演電視劇了

演電視劇出身卻總是拍爛片的也就演演電視劇吧。。。


現在區別在變小。電影有1234,電視有迷你劇。


只是個觀眾來強答,私以為,如果導演和演員態度都端正,內心不設定所謂的大熒屏更注重細節的話,我認為電影和電視劇並沒有什麼不同,反而電視劇由於時長和跨度,困難可能更大點。然而現在大部分人都覺得電影逼格更高,電影咖演技更好…可我覺得逼格高不高,演技好不好,與電影電視無關,主要是態度問題…噢,當然還有投資問題…


參考下韓國,你就知道了。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句話,韓國拍電影和拍電視劇的感覺都不是一個國家的人,我表示深刻認同。


電視劇好幾十集,有幾分鐘穿幫都不是個事。反正後面觀眾都忘了前面怎麼回事了。

電影就幾分鐘,放出來還超大屏幕,需要死摳細節,一個鏡頭幾百遍不奇怪。

電視劇更吃編劇的能力。


(大多數)電視劇是凡人看到山水,羅里吧嗦說出來的一大堆話

電影是李白看到山水,寫成的詩

雖不能一概而論,但基本是這個感覺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演員的誕生》中各位演員的表現?
戲曲的武打用到影視里可行嗎?
音樂劇、歌舞片、音樂劇電影這三個概念有何異同?
為什麼人藝上演的《雷雨》「公益場」淪為「爆笑場」?
演员「入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TAG:電影 | 演員 | 表演 | 演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