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電影《時時刻刻》?

電影裡面很多東西完全不明白,覺得象徵性太強烈,例如不太懂梅姨哭泣的那段對話。如何解讀這部電影,吉妮婭·伍爾芙呢?這一切是否只能交給時間和閱歷而非理性呢?


首先,題主應該明確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女性主義電影,它表達的是女性意識的逐漸覺醒。

好了,我要開始從頭給題主說一說我對於電影的理解。

片頭以1941年Sussex的流水開啟。

水是片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意象,Virginia投入水中自殺,Laura自殺時亦是有一場被水流漫過的象徵場景。水一直是女性的代名詞,溫柔繾綣而又富有靈性。而水最大的特點是自由,片頭的水無拘無束地流淌,指涉了女性對於自由的嚮往。而既然有了對於自由的嚮往,便可以得出女性還不自由的結論。而片中的三名女性無疑都不是自由的,這點會在下面提到。

緊隨而至的便是妮可基德曼飾演的Virginia的自殺。在遺書中,Virginia提到,自殺是因為知道「自己再次陷入了mad之中」,而且「不會康復」,因此才做了這件「what seems to be the best thing to do」。Virginia也知道自己的不健康的精神狀態「毀了丈夫的人生」(從後面丈夫所表現出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即可看出),為了不再連累丈夫,最終選擇自殺,並留下那句著名的「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han we have been」的遺言。Virginia選擇的自殺方式不是服藥,不是割腕,不是上吊,而選擇了投入水中這一優雅的死亡,映射出她對於自由的一種渴望。而投入水中後,她的鞋也隨著水流脫去,這絕不是無用的鏡頭,鞋在這裡意味著束縛,而脫去鞋意味著獲得真正的自由,也就是心靈上的自由。

之後的畫面又切回到1923年Virginia和丈夫住在Richmond的時光。丈夫和醫生在下面談論她的病情,醫生讓丈夫「keep her where she is」,也就是留在家裡不要外出,而樓上的她早已醒來,眼神空洞,彷彿在思考著什麼。2001年的紐約,Sally上完夜班回到家,鑽進被窩,而她的同性戀人Clarissa其實並未睡著,但見到Sally回來卻沒有任何表示,繼續裝睡,可以看出兩人的關係——同床異夢。

然後是三個女人開始一天生活的切換剪輯,一一對應。1961年洛杉磯的家庭主婦Laura正懷著第二個孩子,醒來之後沒有像其他兩人一樣洗漱,而是拿起了小說《黛洛維夫人》讀了起來。而這本之後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小說正是Virginia的作品。她的丈夫似乎在翻箱倒櫃尋找著什麼,從之後Laura在柜子裡面取出藥物來看,她的丈夫Dan似乎看出了Laura的產前抑鬱癥狀,因此在搜尋著藥物,防止Laura服用。

Virginia下樓後,丈夫問她吃過早飯了沒,她撒謊說吃過了,丈夫拿醫生來壓她:「it"s not my insistence,it"s your own doctors".」之後Virginia終於想到了小說的第一句(也就是Laura讀的《黛洛維夫人》)——Mrs Dalloway said,she will buy the flowers...herself.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黛洛維夫人說她要自己買花。自己買花有什麼了不起的呢?但是Virginia卻強調了買花是「herself」,因為她被醫生禁令出門,無法自己買花,所以之前是傭人Nelly在擺弄花;Laura也把這一句讀了一遍,因為今天是她丈夫Dan的生日,丈夫卻出去買花送給她,她也被丈夫強調要「多休息」,根本不可能自己出去買花;而到了Clarissa那,她卻可以自由地說出來:Sally,I think I"ll buy the flowers myself. 買花只是一件小事,但卻體現出來一個人作為個體的一個自主性。

Laura送走丈夫後,臉上的笑容隨即消失。接著跟兒子Richie說,我要做個蛋糕,嗯,這就是我打算做的。其實丈夫走後的一天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安排接下來的生活,或者說即使丈夫在,她也發現了自己的生活是如此微不足道,只能勉強地讓自己找點事情來做。Clarissa的一天又是如何開始呢?給人打電話,邀請別人來參加Party,因為她的好友Richard獲得了詩人的終身成就獎,她興奮地想著給他舉辦個party來慶祝一番。但後面可以看出,Richard生性孤僻,人緣很差,所以才有了Clarissa邀請別人時的些許尷尬。之後她去花店買花(PS:進花店之前迎面走來的大高個就是電影原著的作者邁克爾·坎寧安),很驕傲自得地說著要舉辦Party,卻遇了冷。而Virginia在寫作的時候說著:A woman"s whole life,in a single day,just one day,and in that day,her whole life. 這句話奠定了整個電影的基調,用這一天的時間濃縮這三個女人的一生。

Clarissa走往Richard的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乘坐的電梯,狹窄逼仄。Clarissa仰望電梯上的出口,其實是暗示了她生活上的困境。

「黛洛維夫人,是你!」Richard一直稱Clarissa為黛洛維夫人,巧合的是黛洛維夫人的名正是Clarissa,不言而喻,這已經是一個極大的暗示。Clarissa進門,「It"s a beautiful morning.」多麼美妙的早晨啊!對應著Richard的鬱鬱寡歡,Clarissa卻開心得像個傻孩子(梅麗爾斯特里普的優秀演技)。

明明是Richard自己得獎,Party也是為了Richard而開,諷刺的是他自己卻還沒有Clarissa激動開心。
——「他們給你送早飯了嗎??」
——「那還用問,當然送了」
——「Richard,你吃了嗎?」
——「當然,你看到這還有早飯嗎。那我肯定是吃了。Does it matter?」(從這裡已經可以看到Richard的消極於世的態度)
——「當然重要了。」說完這句,Clarissa不忘加一句,「you know what the doctors say.」拿醫生來壓他。

然後是Richard第一次情緒的爆發——我做不到,做不到在大家面前表現得有多勇敢。我知道我為什麼得獎,我得獎是因為我得了艾滋病,我得獎是因為我得病了還故作勇敢,我得獎了是因為我得病了還能「勇敢」地活下去。
【由此可見,Richard對自己的精神狀態、對自己的人生是相當通透的,雖然表現得十分消極。】

更重要的是接下來Richard的一句話:Oh,Mrs.Dalloway,always giving parties to cover the silence.黛洛維夫人,總是舉辦各式各樣的Party,來掩蓋內心的死寂。這句話可謂一語道破天機,也一針見血地挑明了Clarissa的生活狀態。因為如前所說,黛洛維夫人暗指Clarissa。而Clarissa聽完這句話的反應也表明了一切,Richard的話直接地戳到了她的痛處。

Richard表明自己的態度,根本不想去參加party,因為他只想做一個作家,記錄時時刻刻的感覺。但他卻無法完全做到,無法完全地記錄所發生的一切,因為曾經的感覺難以捕捉到,殘留的只有fucking pride和愚蠢。這番話再次讓Clarissa坐立難安,因為她再次被Richard說中。

Richard問她,如果我死了你會不會生氣? 「這個派對到底是為了誰而舉辦?」這個問題發人深省。按照常理,這個派對當然是為了Richard舉辦,但是正如Richard所說,這個派對也是為了Clarissa自己舉辦——通過舉辦派對來掩蓋內心的死寂。

Richard:「我覺得我活著只是為了滿足你。」
Clarissa:「這就是人們做的,人們都是為了彼此才活著的。」

Clarissa繼續說道,「醫生」說了,你根本不用死,你可以像這樣活很多年。Richard冷笑道,可不是嘛,像這樣苟活——精神狀態混亂,朋友都被氣走,靠著Clarissa的照顧才能活下去。Clarissa憤怒於Richard想要自殺的言論,Richard卻不急不緩地說道,「我的性命是由你來決定嗎?你這麼照顧我多長時間了?what about your own life?what about Sally?看來只有等我死了,你才能真正想想你自己。到時候你將如何面對?」

這句話一方面為之後Richard的自殺做了鋪墊,另一方面也揭示出Clarissa的困境所在。雖然Richard和Clarissa都成了生理上的同性戀,但卻一直都忘不了年青時兩人的快樂時光,彼此都視對方為精神戀人。Richard早已萌生了死意,但卻被Clarissa照顧多年,所以才一直苟活於世。而正如Clarissa所說,「人們都是為了彼此才活著的」,Richard為了Clarissa活著,而Clarissa何嘗不是為了Richard活著呢?——與同性戀人關係冷淡,生活的重心完全都是Richard,對於生活也完全沒有了激情,只能靠回憶曾經的快樂時光來尋得一絲慰藉。換句話說,Clarissa的生命完全依附於Richard,已經失去了自我,這就是Clarissa不自由的地方。

再次回到電梯,Clarissa情緒波動很大,她的不安不是因為Richard說他不想去參加派對,也不是Richard說他想要自殺,她的不安是因為她的生活被剖析得相當準確,剛才的興奮自得所掩蓋的內心空虛再次暴露出來。

鏡頭再次切換到Virginia的寫作——「It"s on this day,this day of all days,her fate becomes clear to her.」這一天,三個女人的命運都將變得清晰,意即她們終將真正領悟生命的真諦。之後Virginia與傭人Nelly的對決,實際上頗有趣味。因為傭人和醫生都是禁錮其命運的外界因素,而這次反擊實際上是Virginia對於命運的一次勇敢的抗爭。

出去散步時,Virginia不斷重複著「她會死」,這裡的「她」指的是正在寫的小說的女主人公黛洛維夫人,她想讓黛洛維夫人死,實際上是Virginia自己也想要用死亡來搏取自由。「She"ll kill herself over something which doesn"t seem to matter.」我看的字幕把這句話直白地翻譯成「她會因為一件小事而自殺」,但我卻覺得這裡的「doesn"t seem to matter」卻別有深意——Virginia的意思是她(既指黛洛維夫人,也指她自己)的自殺一定不會被世俗所理解,換言之,她如今的生活困境也只有她自己才了解。

Laura在和兒子Richie篩麵粉,兒子說「媽媽,這個也沒那麼難嘛。」她說,「是啊,媽媽都知道不難,I just,I just want to do it for daddy.」兒子又說「因為今天是爸爸的生日?」她回答道:是啊,我們做蛋糕是要表示我們愛他。但Richie的無忌童言卻刺中了Laura,「要不然他就不知道我們愛他了?」Laura一陣悵然。是啊,難道不做蛋糕丈夫就不知道他們愛他了嗎?她受傷地發現,她正在做的事,她正在過的生活,原來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之後登場的Kitty Barlowe是一個戲份少但卻相當重要的人物(個人覺得,托妮可萊特的演繹相當精彩!可惜頒獎季被無視了,話說回來,這部電影里的演技都太棒了!最佳群戲!)。Kitty進屋後發現Laura的蛋糕做得相當失敗,說道:我實在搞不懂做蛋糕怎麼會把你難住?誰都能做出蛋糕來。誰都可以!It"s ridiculously easy!接著說道:你有其他的優點,而且Dan那麼愛你。(潛台詞是,你是個這麼優秀的家庭主婦,有疼愛你的丈夫,有可愛的兒子,這種小事你怎麼會做不好)

Kitty談笑風生,意氣風發。Laura羨慕地說道:你和Ray(Kitty的丈夫)都有很多朋友,你們擅長交際。此處可以反襯出Laura的生性孤僻。Kitty慨嘆著說道:這些男人是something(真了不起)。Laura接道:確實,他們打完仗回來,they deserved it. Kitty問:他們值得什麼? Laura竟然說:不知道,us,I guess.all this. 看似不經意的一問一答,實際上已經點明了兩人同病相憐的地位——因為他們和周遭的一切都只是男人凱旋而歸後的附屬品。當然,Kitty對此全然沒有意識。

Kitty看到了桌上的《黛洛維夫人》一書,問道這本書是講什麼的?Laura傷感地說:「這是關於一個家庭主婦,她覺得自己是個很優秀的主婦,她想要辦個party,她太自信了以至於大家都覺得她確實很好。But she isn"t. 」又是一個暗喻,此處兩人都成為了黛洛維夫人,Kitty覺得自己可以「做到這世上任何想做的事」,卻悲劇地發現自己做不到這件「最想做的事」——懷孕;Laura有美滿的家庭,但卻連人人都會做的蛋糕都做不好。

Kitty開始向Laura訴說自己的病情,原來自己不能懷孕是有原因的。Laura安慰Kitty說:It"s not in your hands. 又是一處一語雙關,表面上說的是手術是醫生來把控,實際上也指出Kitty的命運也一直是被別人所掌控,而這個「別人」有可能是個「比Ray酗酒還嚴重的外科醫生」——男人。可憐的Kitty,明明應該擔心自己的病情,明明應該介意自己的命運一直無法由自己掌控,卻在這時候還在擔心自己的丈夫Ray會因為自己生病而落單。

看透這一切的Laura心裡充滿了對Kitty遭遇(更可悲的是,Kitty對自己身處的困境一無所知)的同情,於是順理成章地給予了她一吻。在吻之前的話語是:「Forget about him,hmm?just forget about Ray.」這句話的意思是,都已經什麼時候了,你卻還在擔心著掌控著你的命運的男人,多麼可悲。

第一遍看的時候,我以為Laura是同性戀,所以才會在Kitty敲門的時候那麼敏感,在鏡子前不斷整理儀容,還吻了Kitty。但是重看後發現,Laura只是聽到了有人按門鈴,並不知道來者何人,而且聽到門鈴後的神經質表現應該是由於自己沒有做好蛋糕,而且已經意識到自己和黛洛維夫人一樣「並不是一個好的家庭主婦」,所以才敏感地表現出有拜訪時的緊張。而這一吻我覺得並不是愛意,只是在看到好友身處命運的困境時給出的一種鼓勵,給予的一種勇氣。但是很顯然,許多觀眾和Kitty都誤會了這一吻的含義。(PS:這一吻盡收幼年的Richie的眼中,埋下了日後悲劇的種子。)

所以說,Kitty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在於,她才是真正喚醒Laura女性意識的人物。如果說《黛洛維夫人》讓Laura第一次接觸到了Virginia的文字中所蘊含的女性主義思想,引發了Laura對於自己的生活的反思,那麼Kitty帶著她自己渾然不覺的遭遇的出現無疑讓Laura真正地醒悟,意識到女性的低下的社會地位以及少得可憐的自我認知。這也是推動Laura之後的行為的重要一幕。

Virginia的姐姐Nessa前來拜訪,Virginia問她倫敦的生活怎麼樣。她回答:暈頭轉向,ridiculous!Virginia滿腹疑問,Nessa說:因為倫敦的生活太busy。Virginia不禁愕然,Busy怎麼會ridiculous?(是啊,對於被「困」在Richmond的Virginia來說,每天被當作病人而嚴加照料的生活反而讓她的抑鬱癥狀加深)Virginia指出Nessa不在邀請自己去參加Party的時候,Nessa也搬出了醫生:Are you not forbidden to come?(forbidden已經可以看出Virginia已經失去了作為個體的自由性)被Virginia反駁醫生不過是老古董之後Nessa說:你好多了嗎?Has this vastness makes you stronger?(鄉下的生活讓你更strong了嗎?我看的字幕把此處的strong翻譯成「強健」,恕我難以苟同,個人認為這裡的strong帶著那麼點諷刺,意思是你翅膀變硬了嗎?當然,Nessa沒有意識到,變得更加strong的是Virginia的個體意識)Virginia說:即使是瘋子也喜歡被別人邀請去參加Party(因為她實在是太孤獨了,完全處在一個沒有人理解的環境之中)

Nessa的兒子找到了一隻垂死的鳥,想著能夠把它救活。Nessa說:你得當心了。There"s a time to die,and it may be the bird"s time.——這隻鳥的死期到了。說完這句話,畫面即切換到站在不遠處的Virginia,指代的意義不言自明。Virginia和小女孩Angelica一起埋葬這隻母鳥,年幼的Angelica說道:She looks very small.
——是的,我們死後就會變成這樣,We look smaller.(死亡看似small,看似卑微)
——但是卻很peaceful.(注意這裡的peaceful,因為peace是Virginia一直所追求的)。

Nessa和兒子們追逐嬉戲,氣氛活躍,與Virginia所沉浸其中的悲傷格格不入。Virginia躺在死去的小鳥邊上,一切都是那樣平靜安詳,在這一刻,Virginia對於生命有了新的定義,對於死亡也不再畏懼,而且她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困境的出口。

(未完待續)


《時時刻刻》說是一部女性主義的電影和典範,但我並沒有系統了解過女性主義的發展,所以只是在看完後試圖整理下。

《時時刻刻》同時也是一部時空縱橫的電影。因為這部影片其實分為三個部分,三個女人,三個故事,但都不是線性的敘述,三個故事並不像是《巴黎我愛你》這樣由獨立的小片段剪輯合成的。而這三個片段的連結點就是達洛衛夫人。

說是時空縱橫的基本點是三個女人所處於的三個不同的時代。

20年代的弗吉尼亞伍爾芙

二十世紀五十年的家庭主婦克拉莉莎

新世紀的職業女性勞拉

《達洛衛夫人》是伍爾夫在20年代寫的一部小說。電影的起始是伍爾夫在構思這部小說,同時這時的她正處於精神的奔潰狀態。20年代伍爾夫在寫《達洛衛夫人》,新世紀的勞拉在看《達洛衛夫人》,50年代的克拉麗莎在詩人男友死後遇見前男友的母親勞拉,達洛衛夫人的名字也是克拉麗莎。所以像是一個楚門的世界,一個世界在撰寫,一個世界在按著劇本在演繹的畫中畫。

影片中生與死的選擇問題。伍爾夫選擇溺水身亡;勞拉開始想選擇在旅館服藥自殺,後選擇拋下丈夫和孩子離家出走。克拉麗莎的男友在她面前越窗自殺。

而我理解的這三個人自殺的很大原因的共同點在於---- 對庸常生活的不可接受,感覺到夢想與現實的反差大。當夢想無法讓位於現實時,便會引發焦慮不安。

伍爾夫的自殺,伍爾夫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她可以用筆構造自己詩意的世界,她有一個為了舒緩她的情緒而在家裡創辦一個小的印刷廠來印刷她的書的好丈夫,這樣的生活又怎麼是庸常的?一方面,對於一個作家來說,她有自己對於自己更高的要求和人格理想,她的特立獨行和一雙似乎可以看穿世間萬物的眼睛,在不斷追尋自由和掙脫人性的牢籠,她並不能成為任何人甚而是一個好丈夫的附庸。另一方面,如電影中所呈現的,她長期受精神疾病和抑鬱症的困擾,並且她有著同性戀的傾向。或許另一方面是,她感激丈夫對她的好,但同時這也是一種心理負擔。

勞拉。勞拉是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中的一員,有一個愛他的丈夫,一個乖巧的兒子,美麗的屋子,「美國夢」已然實現。那為什麼勞拉還是要試圖自殺,最後還拋棄了自己的家庭呢?聯繫因看過的電影《自梳》了解到的一個小背景。50年代在中國,中國的婦女是大踏步走出家庭,邁向社會的,但我看來這並不是完全的女性獨立意識的蘇醒,而是出於在一個大背景下國家與社會的一定需要和禁錮的稍微釋放,那時候勞動積極的女性會作為全社會學習的勞模出現在電視報紙上,甚至作為原型搬入電影熒幕,如《李雙雙》。而相反的是,西方一些國家特別是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正值二戰結束的時期,男人們從戰場上回來,國家提倡男性的再就業,那麼原來在職場上的女性就要從社會回到家庭。這些女性如勞拉大部分都是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曾經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在工作上滿足了自己的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從社會的公共空間到家庭的個人空間,個人的價值和社會需求感都得不到充分的滿足的情況下,在一天的開始,做完早餐替丈夫拿好公文包送丈夫出門上班,在門砰的一聲關上時,她們知道,這樣的一天又要重新開始了。

再者,影片中出現了兩幕關於《達洛衛夫人》的畫面,勞拉在向鄰居說她在讀《達洛衛夫人》和介紹了裡面的情節;她在旅館試圖自殺時在手袋裡先拿出藥片,再拿出《達洛衛夫人》這本書讀。那是不是可以理解《達洛衛夫人》這本書對勞拉的影響很大,甚至是」指導「勞拉自殺的導火索?或許是,或許不是。

其實每個人在潛意識中在平庸的生活中都有著多少不滿的情緒,但在沒有外物作用的情況下,是處於一種抑制的狀態。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如一些低收入低教育程度的人可以很好地生活著,《活著》裡面的福貴見證無數骨肉的死亡還頑強地活著,而那些衣食無憂的作家詩人卻要卧軌自殺。原因是前者為了生存而活著已無暇顧及其他,並沒有其他的外物去驅使他們向自己的內部探索,而後者是文學或其他激活了他們內心的東西。勞拉也是如此,達洛衛夫人喚醒了她的天性----她覺得自己並不是一個賢妻良母,並不能囿於家庭的小天地之中。最後她選擇拋棄家庭,這在現在看來都是一種不道德驚世駭俗不可理解的做法,但她勇敢地承擔了,並在後來遇見兒子的女友後,說她並不後悔。在這裡或許可以看為是一個女性的覺醒,因為她正視了自己內心的呼喚。死是為了找回自我,活也是為了找回自我。

克拉麗莎的前男友,也是勞拉的兒子查理德。查理德是一個詩人和作家,受艾滋的長期折磨。克拉麗莎像是一個守候天才的女人,定時到查理德的公寓去照顧他,為他舉辦晚會等。影片中有一幕,克拉麗莎對自己的女兒回憶起自己和詩人曾經生活的畫面,她說和詩人在一起的時候是快樂的,當不在他的身邊,覺得自己生活什麼都沒有自己什麼都不是。詩人曾對她說,他為她而活。

這裡的克拉麗莎明顯不同於前面的伍爾夫和勞拉,她沒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她認為自己的生活平庸,把自己的生活希望寄托在詩人身上。最後詩人還是自殺了。這裡和伍爾夫有些相似,一是病痛的折磨,二是愛的負擔。其中有一個鏡頭是查理德在決定自殺前擦拭自己母親的照片。對於一個被母親拋棄的兒子來說,一生或許都很難去原諒這樣的行為。但或許在那一刻他原諒並理解了母親,他懂得了自由的意義所在,任何人都不能成為任何人的牢籠。牢籠,如伍爾夫的丈夫之於伍爾夫,如勞拉的丈夫和兒子之於勞拉,如克拉麗莎之於查理德。

最後,其中有一段台詞很喜歡。雷納德問伍爾夫,」為什麼小說里有人一定要自殺?」伍爾夫說,「為了對比,為了讓活著的人更加懂得生活。」「那誰一定要自殺呢?」「詩人。那些心懷夢想的人。

◆影片中我所理解的影片中關乎女性主義的問題。

其中的體現是如上所闡述的關於生與死的抉擇問題。在過去的觀念中,認為女性是男性的附庸,認為女性只能囿於小家庭之中,認為女性是情感的動物,不會理性的思考。但是在這部影片中,女性開始思考自己的生存問題,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並始終有敢做並承擔的勇氣。這裡並不是感性衝動的選擇,而是理性的思考。

其次是影片中的同性之愛。影片中出現三個同性之吻,且不談論勞拉和她的鄰居是出於姐妹情誼的鼓勵,還是都是帶有性的意識,但伍爾夫作為一個同性戀者在那個時代是不被接受的,她還是選擇和一個男人生活在一起。克拉麗莎和男友分手後和一個女友生活在一起十多年,並有一個人工授精的女兒,在克拉麗莎的時代,同性戀的問題已是可以被正視的了。人們常常把女性主義和女同性戀聯繫在一起,或許是因為一些女同性戀者把這些作為解構父權制度的一種策略。這裡,從伍爾夫到克拉麗莎,女性主義進一步的發展。

所以,這部影片可以理解為一個宏大的女性主義的話題,也可以理解為關乎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問題,只是我們都習慣於去接受生活給予的,而不曾去問問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但真相是,我們也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所謂什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壓根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初心,便一個勁地給自己打雞血。


看了很多遍 片段地 完整地 只是聽地 隨意觀察地 關於這部影片 不想說什麼女性主義 或者女權主義 想說的只是人 生命 和孤獨感
  無論是她們對生命的厭倦 無望還是繼續堅持 我想都是因為孤獨感 到底 是沒有人真的關心另一個人的內心 還是沒有人真的能夠關心另一個人的內心 是這部影片一直在追問這一個殘酷的問題
  無論是被冠以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的伍爾夫 被表現為有同性戀情傾向的勞拉 還是21世紀看起來突破了一切束縛的戴洛維夫人 是的 女性 不 不僅僅是女性 一點點地實現了自由 但是對於知音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是的 不得 我命。
無論親人 朋友或者愛人 沒有人能拯救這種孤獨感 是以才有高山流水後的摔琴絕弦終身不操 才有「世上已有過了這一曲,你我已奏過了這一曲,人生於世,夫復何恨?」我想 對於soulmate 人們往往用音樂相比 是因為和繪畫 雕塑 等等相比 音樂不是一見鍾情 是琢琢磨磨 是一起渡過的時間 可以長至一生 而除了知音 又有什麼可以叫人堅持過這長長的一生呢


今天才接觸到這個電影,感覺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本來想在知乎上看一些解答的,沒想到相關問題和解答都不是很多.就自己一個女孩子而言,確實感受到了自己身體內隱藏已久的女性意識的蘇醒。影片的構造,是從三位女性的同一天生活開始的,分別是1921年的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1951年美國軍人家屬勞拉布朗,以及2001年美國的同性戀女編輯克拉麗薩·沃甘。前兩位分別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第三位處於20世紀結束21世紀開始不久的美國,自己的身份也較為特殊,是位人工受孕的女同性戀.聯繫三者的是弗吉尼亞的小說戴羅薇夫人,前兩者看似家庭美滿,都有深愛自己的丈夫,但是精神世界卻是極度寂寞接近奔潰的邊緣。第三位雖有伴侶陪伴,但是自己內心深處卻愛著患有艾滋病的好友詩人,不離不棄的照顧對方多年,早已把他當作自己生活的一份支柱,(當然二三兩者之間有趣的聯繫在於詩人的母親就是那位50年代的家庭主婦),從主題而言,我覺得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伍爾夫認為取得內心的平靜唯一的辦法就是死亡,她於是選擇了溺水通往自己的理想國。而羅拉認為是逃離丈夫像禁錮一樣的保護,放棄自己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身份,她後來拋下了自己的孩子,離開了丈夫,到外鄉找了份工作,實現了自己所謂的平衡.至於克拉麗薩,她似乎一直把自己照顧的理查德當作了自己的理想的化身,即把理想與現實放在了一起,當理查德自殺後她的內心是近乎奔潰的,後來她與理查德的母親勞拉進行了一次聊天,似乎能夠理解了當年她為何會拋下年幼的理查德,於是她懷著複雜的心情入睡。
這部影片中男性角色都處於一種可有可無的地位,因為三位女主角的表演實在是太過出彩,無論是妮可基德曼還是朱莉安摩爾或者梅里爾斯特里的表演都難分伯仲,你可以把這部電影當作剖析女性心理的教科書也無妨,我的感受就是女人活著並不是為了取悅男人,而是為了恣意生活.當然個人之見難免有不當之處,還請包容.最後以最喜歡的一句台詞和女神妮可基德曼劇照結尾(≧?≦)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時時刻刻》講述了三個處於不同空間的女人一天的故事,她們都渴望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也都有著各自的膽怯,把他們三個聯繫在一起的的表面上是一本叫《達洛維夫人》的書,可是真正將她們三者連在一起的,是她們面對的庸俗生活和她們內心深處想要堅持做自己的信念

  • 第一個是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

第二個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家庭主婦:勞拉·布朗

第三個是生活在2000年美國的職業女性:克拉麗薩·沃甘

弗吉尼亞·伍爾夫出生在西方女性主義第一次浪潮時,是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

影片的開始是平靜的河流,伴隨著嘩嘩的流水聲和清晨的鳥叫聲,之後伴隨著哀傷的鋼琴曲,伍爾夫在走向死亡的途中,妮可基德曼富有磁性的嗓音這為整部片子定下了一個基調——沉重。

這一天,伍爾夫姐姐來家中做客,男孩子花園裡瘋瘋癲癲的跑,而小女孩則安安靜靜的,撿來小樹枝,搭上小樹葉,用手輕輕的撫摸著小鳥,給它舉辦葬禮。花園中,鳥蜷縮在草地上,雙翅合攏,緊貼身體。一隻眼睛還微睜著,閃著黑色的光彩,灰色的雙腳已蜷起,彷彿又回到了它生命原始的卵殼中。

再放上一朵玫瑰,我們總是希望美麗的生命能夠不斷地繁衍,死亡在這一刻,誰都沒有說話話。 伍爾夫躺在地上,在死亡鳥的近旁,靜靜的躺著。或許在死亡的時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肅穆,感受到生命的輪迴。

女人的世界和男人的世界是多麼的不同,男孩的世界彷彿都在外邊,都在瘋狂的追趕,女孩則安靜的追問著姨媽小鳥死後的生活,女性對於世間萬物彷彿天生都有一種細膩的情感,她們天生都有對於自然的一種靈性。

伍爾夫最終自殺的是選在水中

衣服口袋中放入沉甸甸的石塊,她緩緩走進河中,水逐漸淹沒她的身體,浮力將負重慢慢減輕,頃刻間的全然沒有任何負累,合上雙目,任由河流沖刷塵世那擾人的污物。無名指上依然帶著婚戒,腳上的鞋也隨著水流脫去,衣擺也無牽無掛地在水中浮游,她終於自由了

伍爾夫選擇這樣結束生命的方式很詩意。通常人沉入水底一定不會這麼輕鬆,恐懼死亡,擔心窒息地奮力掙扎是正常生理反應。但當死亡成為此時此刻必然的選擇,那麼死亡便是無懼的

勞拉·布朗,她的故事發生在西方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19c60年代)開始之前 ,很多男性從戰場回來,需要融入社會參加工作,所以政府要號召女性回到家庭,因此她們從公共空間的人變成私人空間的人。

這一天,她拉開窗帘跟丈夫告別,丈夫離開後,她回過頭看到兒子,臉立馬沉了下來,又是這樣重複的一天。在「砰」的關上門的一剎那,她便和這個世界隔絕了。她局促的面對著鄰居的拜訪,笨拙著做著蛋糕,在幾乎所有人都看起來美好的生活,並不是她想要的。所以她把兒子送到鄰居家,準備自己去旅館自殺

當勞拉放下書,躺在床上幻想著被洶湧潮水卷過的那一刻,她彷彿感受到了在水中的伍爾夫:死亡是可選,不是必然

在這一天,勞拉最終沒有結束自己的生命,然而她做出了決定,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退出了自己的生活,一種完全不被人理解的方式。

勞拉想要選擇自殺,是因為失去了自我,沒有了自己的存在,而她選擇活下來,是為了找回自我。

她離開了丈夫和孩子。這在世俗的觀念中,這是一個母親所能做的最該受到指責的事。

但是她為什麼這樣做了呢?

她內心的衝突大到足以她可以去面對這樣的指責,不只是社會對她的指責,也有自己良心上的譴責。她與伍爾夫一樣,也勇敢的面對了自己的本心。她明明知道她將要面對的是什麼,但是她還是走出了這一步,真是莫大的勇氣。

她沒有後悔,她的後半生終於為了自己而活,是自私也好,是不負責任也罷,可是不得不承認她活的像一個人。

兒子理查德在自殺前撫摸她母親的穿著婚紗的照片,在被束縛,被愛的日子中,他懂得自由對一個人的意義,她更加懂得了母親,也諒解了母親,同時也為了科拉麗莎活的更好。

第三個女人是現實生活的「達洛維夫人」。

她是一個樂觀堅強並且熱愛生活的女人,但是她同時是一個束縛者,她成為了別人的牢籠,照顧前男友與其說是是為了愛,不如說是自我實現。

她自己是平庸的,她需要在天才的身邊實現自我。她在電影中是有自我認知的過程,最後和勞拉布朗的一席談話後,她開始理解生活的不盡人意,死亡不一定就是懦弱。無論生死,都需要選擇的勇氣

  • 三個女主人公的同性之吻

第一個是伍爾夫和姐姐,歷史上記載伍爾夫有同性戀傾向,而且是對姐姐。當時她正處在接近崩潰的邊緣,姐姐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使她獲得了片刻的寧靜,但是姐姐將要離開,她又要一個人面對這些痛苦,情急之下,她吻了她,這個吻像是一種告別,包含著更多的不舍

第二個是勞拉布朗和女鄰居,看起來強勢的女鄰居一點點道出自己的不幸,她不能生育還患病。勞拉同情她,但不知道要怎麼安慰她,於是就吻了她,之後女鄰居說:「You』re sweet」她的心情也好了起來。這個吻,沒有任何性的含義,只是單純的安慰,想要向她播撒愛的種子,感受到了身為一個女人巨大的痛苦,這是一種命運的相通,因為只有女性才更能夠明白女性的處境

有人認為勞拉的覺醒是因為《達洛維夫人》這本書,也有人認為女鄰居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鄰居是是離開的直接原因,達洛維夫人是助力,她自己的內心才是根本原因,勞拉布朗最終也是會離開的,只是時間問題

第三個是克拉麗莎和女友,她倆雖然是相戀十年的伴侶,但是這一天克拉麗莎的前男友當著她的面跳樓,夜晚的屋子裡,只有一盞檯燈,她坐在床上,想要這麼多年來別人都不能理解她的一種狀態,感到她孤獨和脆弱。這時,女友給她一個安慰,吻她。

  • 生存和死亡

伍爾夫最後穿好衣服從家中走到河邊,整個過程從容而堅定,和之前接近崩潰的她完全不是一個狀態。

丈夫問:為什麼有人會死?

詩人、作家這些人們自殺的更多,因為他們是造夢者,他們創造的夢想和現實世界格格不入,他們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放棄夢想,一個是放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生死的權利,但是是需要在慎重思考後。人生很美好,但是死亡也並不可怕

  • 印象最深的兩個音樂

一個是morning passage,在開頭,交叉剪輯三個女人的清晨,一開始平靜中透著壓抑沉悶,1分7秒的時候開始暗潮湧動,之後醞釀風暴、波濤洶湧,最後風暴散去。一個簡簡單單的鋼琴曲,卻好像聽到了一個人的一生。

另一個是the hours,電影的主旋律,有很多重複的樂曲,重疊堆疊,同時也富有層次的變化,看電影的時候一直被這旋律吸引著,很有韻律和帶動感。開頭伍爾夫的遺書時用到,結尾時也用到,三個女人在不同的時空,持續的動作,關燈睡覺,沉靜,聽起來有著一種省思的意味,有生的力量

庸俗的生活也是我們很多人所必須面對的,它就像一個牢籠,困住我們的夢想,讓我們窒息,讓我們想逃離。

不知道最後你會成為哪一個,是走向生命的終結,還是勇敢追求自己但一生被世人詬病,還是最終沒有勇氣逃離。

當你終於了解人生,就能真正地熱愛生命,最後才捨得放下。


文章來自她者觀影微信訂閱號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有時,明知是一條不容易的路,我們也永遠逃避不了成為自己這件事。

你的生活明明可以這樣過,明明可以過得很好,為什麼你不要?為什麼你就是覺得不快樂?電影《時時刻刻》或許就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

《時時刻刻》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改編自獲普利策獎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不同時空里的三個女人無法融入當下的生活,而最終為此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的故事。三位角色分別由妮可·基德曼、朱利安·摩爾和梅麗爾·斯特里普演繹,妮可·基德曼藉此片榮獲第7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也就在不久前,作為奧斯卡歷史上獲得提名次數最多的女演員,梅麗爾·斯特里普也剛剛被授予第7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終身成就獎,她的頒獎演說詞振奮了許多人的心。

1923年,英國里奇蒙,弗吉尼亞·伍爾芙

弗吉尼亞·伍爾芙是歷史上有名的意識流女作家(妮可·基德曼 飾),她因為精神狀態不佳,和丈夫倫納德一起搬到倫敦郊外進行修養。郊外環境動人。醫生告誡倫納德,為了妻子的健康,必須讓她過一種有規律的平靜生活,按時吃飯和休息。

這種郊外平靜的生活,對伍爾芙來說卻是艱難的。她和這個環境是不匹配的。

伍爾芙一旦進入寫作狀態,就不希望被人打擾,她不停地抽煙,無法在正常時間吃飯。一天早上,丈夫詢問她是否吃了早飯,還用醫生的話作為理由給她施壓。而伍爾芙只是冷冷地回應:(不吃)我現在想到小說的第一句了。

丈夫無可奈何,只能讓她去寫作,希望她寫完能好好吃午飯。但家中的傭人無法接受作家的寫作狀態,在她們看來,伍爾芙作為女主人理應負責家中的事務,比如決定午飯做什麼飯菜、家裡要買什麼東西,但她不將這些放在心上,就是個怪胎。

習慣了大城市的伍爾芙覺得這種郊外生活非常死寂。醫生建議她減少外出,所以她出門散散步都要徵求丈夫的許可。姐姐帶著孩子從倫敦來看望她,伍爾芙還抱怨姐姐從不邀請她去參加聚會,姐姐只能拿醫生的話搪塞。

姐姐和孩子們的到來讓家裡熱鬧不少。當姐姐要離開,伍爾芙變得失落,又要陷入乏味單調的生活中。在姐姐走後,伍爾芙無法壓抑自己的渴望,偷偷從後院逃向火車站。在火車進站前,丈夫追趕過來,生氣地訓斥她。

丈夫說得很直接,他之所以將她帶到鄉下,是因為伍爾芙因精神狀態很差,曾自殺過兩次,而在這裡平穩地生活能穩定她的情緒。這一切完全是為了她好,是出於對她的愛。

伍爾芙能理解丈夫說的,但這不是她想要的。她也想在這裡平靜而健康地過下去,但自己就是無法安於這樣的平穩。即便她是病人,她仍舊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丈夫雖然有些無奈,但還是明白和理解了伍爾芙的想法。懷著忐忑的心情,他同意一家人搬回倫敦。

對伍爾芙來說,世俗的生活是為文學的世界服務的。她敏銳地感受著人生,強烈而真切地感受著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是她獲取素材的重要方式。她必須情緒激烈地生活。困難的是,她的精神狀態不穩定,大城市過於複雜的生活容易引發情緒的波動,將她推向危險的境地。醫生和丈夫為了她的人身安全才將她帶往郊外。

然而,對於伍爾芙來說,文學就是她的使命。她必須活在一個更能激發她文學創作的生活里。平靜的、能夠讓她活下去的鄉鎮生活,卻令她無法忍受,她的靈魂無法在這種生活里獲得平靜。而伍爾芙最終也為這個選擇付出了代價。

多年後的一天,伍爾芙預感自己會陷入難以戰勝的瘋狂狀態,最後選擇徹底離開這個世界。她為丈夫寫下了深情款款的訣別信,將石頭放入衣袋裡,走入了河心。

1951年,美國洛杉磯,勞拉·布朗

勞拉·布朗(朱利安·摩爾飾),是一位有孕在身的家庭主婦。丈夫每天規律地上班下班,早出晚歸。他們的生活較為富裕,有車有房,有個還沒上學的兒子。勞拉有個愛好,就是讀讀書,最近她剛開始讀伍爾芙的《達洛維夫人》。

這樣的生活在別人看來是愜意的:不必為生計發愁,每天就是做做家務,帶帶孩子,讀讀書。但勞拉始終無法融入其中,只能裝作很開心。比如,丈夫要出門上班,她站在窗口笑著作別,但當丈夫走了,她的臉立刻變得獃滯。

不僅從情感上無法投入,勞拉對於做家庭主婦也不擅長。今天是丈夫的生日,她決定親自做蛋糕為他慶祝,她不懂怎麼做,只好對著食譜看。

兒子看出媽媽不會做蛋糕,問她:為什麼還要做?勞拉說,這是為了表示對爸爸的愛。兒子反問道:要不然他就不知道我們愛他?勞拉一時語塞。勞拉對家務毫無熱情,更談不上享受,她的所作所為抱著明確的目的性,為了討丈夫的歡喜。最後,蛋糕還是做得很失敗。

鄰居來串門時,勞拉在開門前對著鏡子整理頭髮,生怕被別人看到狼狽的樣子。兩人聊起家長里短,但勞拉看出笑盈盈的鄰居有心事。原來鄰居一直不孕,要去做子宮手術。鄰居說話時一直努力剋制情緒,裝作不是什麼大事,不願讓人看出自己的虛弱。

勞拉發現,每個人的美滿生活似乎都是強裝的,下面潛藏著悲傷的暗流。她情緒激動地抱住了鄰居。當鄰居故作輕鬆地離開後,勞拉將蛋糕扔進垃圾桶。她又做了一個蛋糕,帶走櫃櫥中的葯,將兒子送到鄰居家,獨自來到一家賓館。

勞拉想要放棄當下的生活,用自殺的方式離開這種世俗的日子。她坐在床上,將藥瓶擺好,讀著《達洛維夫人》。 不知不覺間,她睡著了,在夢中,潮水如死亡一樣淹沒了她。她驚醒過來,覺得自己不能就這麼死去,痛哭起來。

勞拉回去將兒子接回家,晚上為丈夫過了一個溫馨的生日。一切都和往常一樣,但實際上她下定了決心:除了死亡,她要選擇另一種生活。她生下第二個孩子,隨後拋棄家庭和孩子,隻身去了加拿大,在圖書館找了工作。

這對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殘忍的。當勞拉在晚年回憶這些事,她仍舊感到悲痛。她覺得,如果能說後悔,或許自己會輕鬆些,但是勞拉又覺得,當初自己根本沒有別的選擇。離開家庭的話,她要背負拋家棄子的愧疚,而留下來相夫教子的話,勞拉就要忍受自己厭惡的家庭主婦式的生活。

勞拉只能選擇後者。對她來說,那種生活比死還要難。勞拉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人生困境,她希望活下去,就必須做出選擇——而人所能選擇的,都是自己所能夠承受的生活而已。

和伍爾芙相比,勞拉找到了一種方式活了下來。她們都無法承受那種應當是對她們自己「最好」的生活,伍爾芙可以精神穩定地活下去,勞拉不需要成為一個拋棄了孩子的人。但她們始終無法承受,只能別無選擇地成為她們自己。

2001年,美國紐約,克拉麗莎·沃恩

克拉麗莎·沃恩(梅麗爾·斯特里普 飾)是出版社的文學編輯,因伍爾芙的書《達洛維夫人》主角的全名為克拉麗莎·達洛維,她常被戲稱為「達洛維夫人」。 她是一名同性戀,和女友一起生活,但關係有些疏遠。女友有時夜不歸宿,一早才回家睡覺,而克拉麗莎裝作什麼沒看見。

早上,她決定自己去買花。這天是個大日子,她的朋友理查德榮獲重要的文學獎。

理查德是一位男同性戀,也是克拉麗莎的前男友。他們兩人曾在大學時期甜蜜地相戀,後來才發覺各自的性取向。

理查德現在身患艾滋病,與男性戀人分了手,孤零零地住在公寓里,克拉麗莎細心地照顧著他。這次,克拉麗莎決定為理查德辦一場派對,好好慶祝他獲獎。

然而,理查德對此非常冷淡。他不願參加社交活動,不願在別人面前強裝堅強。他覺得自己是因為快死了才被頒獎的,自己的寫作其實很失敗,無法達到內心的標準。他還覺得,克拉麗莎老想著生活能熱鬧些,其實是為了掩蓋她內心的寂寞。

理查德覺得,克拉麗莎對自己的照料,實質是對她個人生活的逃避。她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這裡,不去關心現實中的女友,不去關心自己的生活。

這些一針見血的話讓克拉麗莎很慌亂,她笑著掩蓋內心的不平靜,回到家中,繼續準備派對。理查德的前男友被邀請來了,克拉麗莎一邊準備食材,一邊和他聊起過去。不知道為什麼,克拉麗莎突然控制不住情緒,坐在地上痛哭起來。

無論人怎麼壓抑自我,真實的情緒總會爆發。克拉麗莎明白理查德說的那些話。她對過去的幸福難以忘懷,和理查德在一起時的美好回憶一直縈繞心頭。儘管如今的兩人都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自己,儘管她知道一切都回不去,她仍然選擇活在一種虛幻的、對過去的留戀里,無法投身於現在的生活。她通過照顧理查德,試圖抓住那些虛幻的記憶。

但與此同時,理查德早已厭倦如此狼狽的人生境況,他身體虛弱,靠藥物苟延殘喘,感覺活著只是為了滿足克拉麗莎而已。他謀生了自殺的想法。

下午,克拉麗莎去接理查德。理查德表示,他不願再這麼活下去。他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好,只是為了克拉麗莎繼續活著而忍受痛苦,結果也不過是增強了她對過去的虛幻留戀。克拉麗莎一直活在自己幻想出來的對過去的延續里。

為了挽回自己生命的尊嚴,也為了讓克拉麗莎能夠放手,理查德選擇離開了這個世界,從窗口跌落。

這場精心準備的派對沒有了存在的理由。晚上,克拉麗莎心中空蕩蕩地收拾著殘局。理查德的母親突然來造訪,而她正是片中的第二個女主角勞拉·布朗。

兩人聊天時,勞拉講起了過去拋棄家庭的事,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克拉麗莎看到勞拉麵對艱難人生做出的決斷,理解了理查德的離去。她也知道自己面臨抉擇。但和伍爾芙、勞拉不同,第三位女主角克拉麗莎終於選擇了走入世俗的、當下的生活里。

當克拉麗莎回到自己的房間,她看著女友,如釋重負——她離開了那個只有她和理查德的虛幻的世界,選擇了擁抱眼前的真實的愛人。

在這部影片里,三個女人因《達洛維夫人》被串聯起來,她們的生活在影片中由日常細節被並列起來,比如三個女性都有類似買花、吃早飯、聚會等鏡頭。雖然是發生在三個不同時空的人生,但是人物的生活彷彿在近一個世紀前後沒有多大的變化,這三位女性,都面臨著關於生活的抉擇。

伍爾芙和勞拉做出了放棄這種平凡快樂的選擇。可能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她們的想法,為什麼一定要在easy模式和hard模式里選擇hard模式,為此付出代價。但對這兩位女性來說,精神世界的召喚無法掩耳不聽。

伍爾芙羨慕姐姐可以享受世俗的快樂。在告別的時候她問過姐姐,你覺得有一天我能逃脫么?她終究無法逃脫。然而她說,如果讓我在死亡和倫納德(愛她、希望她正常的丈夫)之間做選擇的話,我選擇死亡。

伍爾芙註定是伍爾芙,註定是文學巨人,註定選擇一條布滿荊棘而危險的路。她無法過上丈夫期望的那種「正常的生活」。影片中,倫納德看著她眼神里的堅定,留下了眼淚。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儘管你是那麼地愛他們,你卻註定無法把他們留住。因為她只能成為她自己,一個不屬於現世的人。

一個世紀以後,克拉麗莎作為一個編輯,守護著一個不屬於人間的天才理查德。她的精神留在了與過去的理查德在一起的那個狀態里——已經過去多年,那個世界早已不是現實。理查德用自己的死亡把克拉麗莎推進現實生活里,也是用自己的退出,把這個現世留給了克拉麗莎。

理查德說,「達洛威夫人。你必須放我走,也放了你自己。」克拉麗莎是憤怒的,但當理查德的母親勞拉出現,當勞拉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克拉麗莎卻明白了理查德的離開。理查德才是那個和伍爾芙和勞拉一樣的人,他不屬於這個現世的生活。

一個世紀以後,這位克拉麗莎終於轉身走進了當下的生活。她有一個能夠與此時此地契合的靈魂,留下是她的宿命,一如離開是她們的宿命一樣。她們都別無選擇地要成為她們自己,無論別人是否喜歡、無論成為自己的路是否痛苦不堪。而所能做的,就只有儘力把「自己」活到極致而已。

就像勞拉說的,為了成為自己所作出的選擇,我沒有辦法說後悔。

以上。

原文發表於每個人都有一種成為她們自己的宿命 | 觀影:《時時刻刻》

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歡迎關注 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Always stay alive
——觀《時時刻刻》有感
我想,這部電影,我會看一輩子。
20世紀20年代,Virginia Woolf(弗吉利亞伍爾芙),罹患精神衰微,在倫敦市郊創作她的新作《達洛維夫人》。
20世紀50年代,布朗夫人,懷孕在身,正在閱讀《達洛維夫人》。
20世紀末,克拉麗薩,一個中年女編輯,在為其詩人好友理查德籌備舉辦一個晚會,詩人卻於當天自殺。詩人總是稱她為達洛維夫人。
從名字到經歷種種的巧合使她和達洛維夫人有了絲絲縷縷的聯繫。
三個人的,一天。
一天。
《達洛維夫人》。
最初看似平行的三條脈絡,最終隨著延伸,驚人卻終於交織在一起。逐漸映入人們眼帘的是一部深邃剖析現代女性生存狀態的史詩。
當然,也是,人類的史詩。
畢竟,誰能說自己是一個獨立純粹的單性別個體呢?誰的內在沒有支離破碎的男女特性的無意識滲透呢?
作者坎寧安把自己的母親寫入書中,即布朗夫人。她是一個女人,卻濃縮了一個女性群體。
她就是Woolf所形容的那種「家中的天使」。她就像其它的天使一樣,把自已的一生都獻給了對她來說很局促狹窄的生活。
不知被誰抓住並帶到了城市之中,她被迫生活在圈起來的一塊土地上,這個地方不屬於她,但她又不能逃走。
她,她們,排解不快心情的方式就是使自己沉湎於每個可想像的細節當中。
她可以花半天時間決定在聚會上使用哪種紙巾。她計劃著準備每一道精美的菜肴,但還是擔心可能出任何差錯。
布朗夫人和Woolf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他們都鍾情於自已的事業,都追求幾乎不可能的理想,都不滿意現狀。因為無論是Woolf的文學作品或布朗夫人製作的糕點都不能而且不可能達到完美,都處於一種看得見但摸不著的狀態。
她們百無聊賴,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家庭瑣事,內心卻嚮往著,那所謂的詩意的遠方。
「Oh,Mrs.Dalloway,always giving parties to cover the silence.」(哦,達洛維夫人,永遠在舉行派對,來掩蓋內心的空虛)詩人理查德說。
這話,把人傷透了。那種居高臨下,一下把人洞悉卻毫不留情的殘忍……看到這句話,有那麼一瞬間,我忘記了呼吸。
心酸、不甘、蒼白而龐大的悲哀、迷茫、恐懼……
永遠懼怕孤獨冷落,永遠致力尋找奇異可笑卻又短暫的新鮮、熱鬧、刺激。
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
克拉麗薩崇拜詩人,在他身上看到無限的可能性:她期許卻永遠無法企及的。她把生活的重心定位成了他,年復一年照顧其起居……她把日子過成了別人的樣子,每天急急火火,盲目地快樂悲傷著。
「如果我死了,你會生氣嗎?……
這究竟是為誰開的派對?
我想,我活著只是為了滿足你……
我死了,你就得面對你的人生……」詩人身患艾滋,生不如死,看到了人生盡頭。
克拉麗薩甚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她對他的照顧、對他的好,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束縛與綁架,她只不過想在他身上延續自己生命的方式與意義,來為無趣的人生增添細節處的喜劇。
就像伍爾芙的丈夫,那種不可思議、令人動容的無微不至是迫使人窒息的桎梏、牢籠。她的丈夫,同樣,在他充滿才華的妻子身上看到了無數自己渴望的人生。
只是,這是一個雙向牢籠,他們捆綁了的那個人,無比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也在囚禁另一個人。
因為自己,對方失去了自己的人生,他們在一個世界裡的堅強、成功恰恰是以另一個世界的怯懦、精神矮化作為犧牲的。
這些清醒的群體深愛著那些盲目之人,或者說因愧疚而更感罪孽深重。他們想把對方的人生還給對方,想讓他們勇敢去面對真正的、自己的人生。
而他們自身,詩人、伍爾芙、布朗夫人……像極了加繆《局外人》中的人們:在一個突然被剝奪掉幻象與光亮的宇宙里,他們覺得自己是一個外人、一個異鄉人,既然他被剝奪了對失去家園的記憶或對己承諾之樂土的希望,他的放逐是不可挽回了。這種人與生命以及演員與場景的分離就是荒謬的情感。
「我只想寫下一切。在每一刻里的一切,你走進來雙手捧著的花,這條毛巾,它的味道、觸感,這根線。我們一切的感覺,我的和你的。過去的一切,從前的我們,世上所有的事物全都一片混亂……」詩人這麼說道。難怪,因為抽離,所以看一切便有了驚奇、珍惜、迷戀。
伍爾芙本質上與詩人是一體的:她害怕自己僅僅是因被視為異類、能寫作的女性而被人認同;他則害怕自己只不過是因為得了艾滋病,被人視作堅強勇敢的代表才被重視。
他們敏感、脆弱、堅強。他們看透了這個荒誕世界的本質,卻,也愛著它。
正如伍爾芙遺書中寫的那樣: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直面生命,永遠,直面生命。了解它的本質,當你終於了解人生,就能真正地熱愛生命。然後,才捨得放下。)
在全書的最後,作者(邁克爾·坎寧安)不疾不徐,漫不經心卻又冷靜地揭示出那隱沒於黑暗中的邏輯鏈,讓人發現布朗夫人正是自殺的詩人理查德的母親。
布朗夫人曾嘗試自殺,但最終,回憶往事時,她的思想已成了一片海,包容著以前的自己,也為未來的自己留置出無數可能。因為,她知道,現在自己的想法不過是眾多複雜狀態中的一個,不能定性自我,最多也只能定性那一個瞬間的自我。未來,以後,你永遠沒有把握。
Always stay alive,always.
只要你活得足夠久,時間會教會你很多,很多……


傳說中的文藝片,直男眼中的大悶片。

故事整體結構的矛盾衝突和起承轉合肯定是有,只是不明顯。

1.
維吉尼亞作為寫作者,將自身的精神衝突帶入到作品人物,形成與作品人物間千絲萬縷的情緒聯結。

2.
勞拉作為人見人羨的「完美」妻子和母親,內心的不安折射到兒子身上,形成他成年以後的性格,與兒媳Kitty註定相遇,在漫長生命旅途中相互折射,最終隕落,kitty變成了新一代女性覺醒的希望,成為真正的女人,綻放真正的光彩。

一、

維吉尼亞吸進的每一口大麻都帶著對世事的絕望。世俗的生活無法帶給她快樂,精神的天平極端的傾斜在她的作品中。最終,她沒能穿越過去。看著死去的麻雀她心獲安穩,也許她不適合婚姻,心靈和肉體的自由怎樣努力都無法獲得滿足。她帶走了一塊石頭。石頭在意象心理學中代表深深凝聚的情緒和未發散的力量。榮格自傳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每當(他)想到(他)是石頭的時候,便會產生一種舒適感……」「石頭安定而實在,沉默不語,千萬年來保持著如此的稟性。」榮格對石頭有深刻的情節,某種程度上把它當作了可以永垂不朽的存在。

你發現,她在給予的時候是充實著的,她讓僕人去倫敦買薑糖。為了給姐姐最好的。他丈夫作為一個她生活中的給予者,在其中就樂得自己滿足。遺憾的並沒有看到她丈夫需要她為他能做什麼。如果她丈夫的精神能留有被她給予的空間,或許會好一些。

二、

維吉尼亞改變主意,沒有讓勞拉死去,她在作品中繼續探索是否有另一種自由選擇的可能性。但勞拉也並沒有完全的綻放。她說,拋棄兒子,如果可以選擇後悔的話。站到了生命這一邊也只成功了一半。作為母親和女人角色的衝突是她生命中面對的課題。顯然她棄考了。

勞拉的命運對於現代女性特別有警示作用。她在生育前顯然沒做好當母親的準備。並且狀態也是相當不適合的。這讓我想起一位找我諮詢的母親。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母愛,她全職照顧,但是非常不快樂。探究內心,她發現她不願意作母親,她覺得母親這個角色無法帶給她成就滿足。反而讓她感受到自尊在降低。

那麼怎樣才能在母親和女人和職場女性中獲得存在價值感以獲得生活的平衡?

1.
探究這種思維模式的形成原因。也許是早期家庭教育的影響;也許是成長過程中社會環境形成的思維;也許是對女性身份的不認同,繼而對母親角色的不接納。

2. 通過心靈成長學習從女性和母親角色中獲得能量。接納自己便是一切美好的開始。

3.
從關注身體練習。女性能量聯結的身體部位是骨盆內。話說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出狀況。所以情緒和身體相輔相成。我們可以學習感知身體所表達的情緒,從關愛身體慢慢的感受到自我的內在。

三、

Kitty作為過度付出的女性,被需要的感覺讓她感受到價值。她的人生經常出現過度消耗的疲憊。所面對的人生課題就是學會不在他人的目光中尋找自己,一個人就能完全感知自己的存在。

怎樣做呢?

看見自己的恐懼,尋找自己的需求。

四、

其次,查理性格的養成,其後的生命軌跡和早年親子關係互動模式同樣值得探究。

如果你覺得有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xifunxinli。

安。


最近在寫畢業論文,正好在做《達洛衛夫人》的文本閱讀,想來補充一下這個回答。我沒有看過邁克爾·坎寧安的《時時刻刻》原著,但是這部電影已經刷了至少5遍。

非常的,常看常新。在長時間浸入式閱讀伍爾夫原著後,覺得電影的互文性非常有意思。小說原著是一個女人的一天,交織穿插著一個瘋男人的一天(也是其人生中最後的一天),這本小說本身被討論的最多的就是它的分身理論,塞普蒂默斯這個人物代替了克拉麗莎·達洛衛的死亡,是一個伍爾夫後創的人物。那麼這兩者又是誰的分身?我覺得是藏在文字背後的作者自己。正如她自己所說,她要在這本書里,「寫盡瘋狂與清醒。」

因此「分身」的分身,成就了電影結構上最為獨特的一個點,以《達洛衛夫人》為串聯,將三個時代的三位女性和一位男性相關聯。這種結構在一定意義上呼應了原著,同時又加入了自己更深層次的一些思考。因為原著本身是意識流範式的,我覺得用時空去肢解這種意識流的濃度,把它放在三個時空里寫,但是對於一些名場景又再現了,比如梅姨說的那段,年輕時在海邊,他叫我達洛衛夫人,從此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逃離過這個稱呼,呼應了原著中克拉麗莎年輕時與彼得在海邊度過的一段時光。

內容上來說,電影與原著的對照,最關鍵之處在於兩者核心的對照。

這個核心就是真實。用大白話,流行一點的語言來說就是「be yourself」。影片最後那張台詞截圖廣為流傳,伍爾夫寫給丈夫的遺書,特別是最後幾句,很煽情,很動容,但是其實那是劇本後加的,當時處於被疾病折磨的伍爾夫本人留下的真正的信,語言是顛三倒四的,沒有升華出這樣一個「精彩」的結尾,但是也正是這幾句台詞,恰如其分地傳達了《達洛衛夫人》也好,伍爾夫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也好:就是追求心靈的真實。伍爾夫本人有一句「生活不是一列列整齊勻稱排列的馬車燈;生活是一片明亮的光暈,一個半透明封套,從意識的萌生到消散,始終包圍著我們」,非常鮮明地闡述了她的創作理念,她在追求一種「心靈現實主義」。

因此用這個核心去解讀這三個故事,一切都能被理解了。

在面對內心情感這個方面,在《達洛衛夫人》中,作者已經明顯地展示了她的同性戀色彩,伍爾夫本人就是雙性同體理論的代表人,弗吉妮婭·伍爾芙(妮可·基德曼),勞拉·布朗(朱麗安·摩爾)如果是被壓抑的同性戀,那麼克拉麗薩·沃甘(梅麗爾·斯特里普)就是新時代較為開放的同性戀者了。

很多人好奇勞拉·布朗為什麼看了《達洛衛夫人》以後,要拋家棄子,選擇自殺。我覺得同性戀是一個契機,但是更大的契機在於她無法面對這樣的不真實的自己。用海德格爾的話來說,她在「沉淪」,她就是小說中的達洛衛夫人,嫁給了平穩而又富有安全感的丈夫,過上符合世俗理解的正常生活,小說中的達洛衛夫人被瘋青年塞普蒂默斯的自殺驚醒,相信勞拉·布朗也在這本書的啟示下,正視了自己這種偏離「自為存在」的「自欺」狀態,這種正視本身就是需要巨大勇氣的。

(這張圖的存在主義自由選擇的意味已經很深了)

那麼像克拉麗莎·沃甘這個角色,也是小說中達洛衛夫人的一個映射,映射著克拉麗莎善於社交的那一面。

寫於一戰以後的原著並不長,但是它的反戰色彩很強烈,而電影也呼應了這個主題。

總之,我認為這部電影包含的主題至少是與原著對等的,甚至在某些地方因為時代的超越性,還有超越原著視野之處。光光用一種女性主義,去理順電影的線性敘述還行,不免可惜了電影下面非常豐富的內涵了。

——————還有一些想法,先更新到這邊————————


男人因沒錢而上天台,女人是為何?

英國版林徽因 —— 伍爾夫的自殺故事。

頭四天陰雨綿綿,幾乎看不出自己身處何方。雨停後,我看清在我小屋前的草坪和附屬房屋之外,是一片片田野,田野四周立著光禿禿的樹。伴著微光,遠方有隱隱閃動的小河,奇怪的是,有時那閃光彷彿在地平線的上方。

穿過英國南部曠野丘陵24公里的步道,腦子裡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對自己隱居的英國南部鄉村的描繪,印象派畫作的層層疊疊,有點文字版梵高的意思。


前方就是伍爾夫最後定居的小屋,和投身的那條河。伍爾夫就死在這樣一片景中。

這片1600多平方公里的曠野,現在屬於South Down國家公園,英國最年輕的國家公園。關於是否要在這裡建國家公園,已經整整討論了一個世紀。英國人對所有事情都有種關乎生命的謹慎。


所以伍爾夫的自殺就更顯得難以理解。她是典型的比我們優秀,比我們努力,比我們受到更多寵愛,享受著我們願意花幾萬塊錢去享受的藍天白雲。


父親萊斯利·斯蒂芬爵士出身劍橋,是著名文學評論家、學者和傳記家,老爹的書櫃就是伍爾夫接受的全部教育。而她的兄弟拉了一幫劍橋學者來家聚會,形成一個文藝和學術的中心 —— 著名的Bloomsbury集團,匯聚了當時各種文化界大咖:凱恩斯,麥卡錫,羅素,艾略特,喬伊斯,赫胥黎,還有伍爾夫的老公,作家倫納德·伍爾夫,討論的主題上至文化,下至性事。伍爾夫的才華和美貌讓她成為這個聚會的中心,是英國版「太太的客廳」。

Bloomsbury Group


電影《時時刻刻》里,伍爾夫的姐姐說,真羨慕你可以活在兩個世界,一個是現實世界,一個是你自己小說的世界。唯一得以貫穿她兩個世界的,是伍爾夫那個極寵她的丈夫,一起討論她的小說,為她買印刷機,開出版社,出版她的所有作品。伍爾夫本來可以是英國版的林徽因,琴瑟和鳴成一個愛情傳奇。但雙親過世,伍爾夫兩次精神奔潰,企圖跳窗自殺。丈夫一次次把她從死亡邊緣拉回來。這對伍爾夫來說是痛苦的。

伍爾夫和丈夫


伍爾夫通過寫《達洛維夫人》進行自我救贖,養尊處優的克拉麗莎?達洛維夫人,因為嫁給了國會議員,要為有首相參加的晚宴做準備。而舊情人,喜歡冒險、理想化的彼得從印度歸來,她遐想當初如果嫁給彼得,現在將是怎樣的人生。達洛維夫人對現實的庸常和世俗是不滿的,她渴望並守護彼得式的自由,也知道世俗是對自己最好的救贖。


愛極了《時時刻刻》里兩個女人和伍爾夫蒙太奇式的萬種關係。朱利安摩爾扮演的家庭主婦布朗夫人,美國中產,丈夫成功,孩子乖巧,經歷著和達洛維夫人一樣的糾結。一邊是伍爾夫的《達洛維夫人》,一邊是裝滿一整個手提包的安眠藥。只有她的孩子似乎察覺了母親那一絲想要離去的念頭,聲嘶力竭。

達洛維夫人和布朗夫人選擇了生,伍爾夫選擇了死,都是智慧的選擇,作為女人,她們用最具有哲學意味的方式解決了生活的困境。


觀者難懂。達洛維夫人生活優渥,風姿尚存,為何對現實不滿?布朗夫人家庭美滿,不是女人最大的期盼嗎?伍爾夫隱居於世外桃源中寫作,不是寫作者最大的夢想嗎?


未必。


妮可基德曼在《時時刻刻》里飾演伍爾夫,她有句台詞把敏感和思考都說到眼睛裡了: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這兩天的朋友圈,充滿著長假回來初上班的痛苦,這是人人都有的切膚之痛。很有意思的是,我身邊女性朋友對長假的期待,和對上班的痛苦,要遠勝於男人。當然不排除男人更傾向於自我消化這種苦悶。說個極端一點的數字,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的國家。但中國女人,不用像日韓女人那樣伺候老公,也不用如西方女人這麼獨立自主,應該是活得最自在的,為何還要自殺?


可以用存在主義大師薩特的基本理論來解釋:人的存在是先於本質的。和世間很多事物不同,人類是先存在,再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本質的。不像筆是用來寫字,微生物是用來凈化,人甚至比多數生物都迷茫自己的存在是為什麼。公認的,在男權社會裡,女人比男人更缺乏安全感,也更需要存在感。在過去,「女子無才」便是最好的存在,而現在西方女人的獨立和亞洲女性的傳統責任被同時附加在中國女人身上。

討論伍爾夫的死,對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是有意義的。


伍爾夫一生都在探尋,於她而言寫作不是終極,只是手段。對於我們來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對她來說,那些庸俗的日常,是那隻怎麼打也打不死的蒼蠅。她只能結束自己,來結束庸常。夕陽詩情,黃昏畫意,未必人人都願沉醉。


而我們無法脫俗如伍爾夫,也未必願意陷入庸常。

也許每個女人都有AB兩面,庸俗和脫俗兩面輪著播,才是可愛女人。

說一段英倫島國的非同尋常

過一種如花在野的自由自在


@米字橙 (ChengziUK)


《迷霧背後,邂逅加繆》


——「《時時刻刻》採取一種嚴肅,但同時很平和的語調(tone)討論了「自殺-死亡」這一相當敏感的問題,並且得出了一個可謂相當漂亮的結論。」


文/徐無畏


電影《時時刻刻》上映於2002年,該片由梅麗爾·斯特里普、妮可·基德曼等好萊塢大腕擔綱主演。電影採用多線交叉敘事的結構,分別講述了三個不同年代的故事。湊巧的是,這些故事的中心都是女人。因此之故,不少評論都認為電影《時時刻刻》有著濃厚的女性主義關懷。本文對這類觀點保持沉默和尊重。但是就這部電影本身體現出來的面貌而論,本文卻更傾向於將電影中關涉到女性的部分視為一層「迷霧」。導演史蒂芬·達德里在電影中製造了多層迷霧,除上面所說的女性主義問題外,尤其重要的是電影對第二、第三個故事的時代設定。因為這些設定有著較為特殊的歷史背景,所以較為明顯地具有某種所指。但與此同時,電影又試圖掩蓋掉這些良苦用心。這種諸種信息處理得若隱若現的手法頗值得玩味。可以稱之為「旁敲側擊」:電影通過一些片段的疊加來進行某種暗示,同時又巧妙地避免將關鍵信息同時、集中地展現給觀眾。


首先說電影的第三個故事。電影似乎在暗指克蕾莉薩和她身邊的好友,都是一幫老去的、懷舊的嬉皮士。梅姨飾演的克蕾莉薩,和她照料的艾滋病朋友理查德年輕時是戀人,曾在海邊渡過一段美好時光。遠道而來參加派對的朋友盧易斯·沃特斯是理查德的前男友。而克蕾莉薩現在又跟一個叫做薩莉的女人同居了好多年。總之,他們之間的關係頗為「混亂」。而盧易斯·沃特斯剛好又是來自同性戀的大本營舊金山。我們看不出薩莉的過往,但其他三人應該曾同處於某種倡導雙性戀的圈子中。考慮到這幫老友的年齡大概都在50歲上下,而這一故事又發生在2001年,所以認為電影對嬉皮士運動有所暗示並非無據。60年代後半期,反越戰運動逐漸演變為嬉皮運動,青年們放棄學校,爭先恐後追求所謂流浪的、樸素的生活。但實際上卻造就了毒品的狂歡和混亂(此處無褒貶)的性關係。70年代以至後來,嬉皮們因為荒廢學業,無所建樹而飽受詬病。因此,電影是試圖「隨波逐流」反思嬉皮一帶的後續人生嗎?這一切都是可能的。然而,從IMDb上顯示的資料來看,導演史蒂芬·達德里本人就是一位雙性戀者。所以以上關於雙性戀的設定也很可能是出於導演的某種個人情感。


同樣,第二故事的時間設定也令人生疑。故事發生在1951年的洛杉磯,朱利安·摩爾飾演的少婦的丈夫丹·布勞恩曾是一名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士兵。因此,電影似乎試圖將少婦的「寂寞空虛」的心境一部分地歸咎於二戰帶來的悲傷感。以上這些可稱之為難下定論的「迷霧」。這些迷霧的多重指涉中,也隱約可以窺見導演的野心。


但是,《時時刻刻》真正讓人驚嘆的地方在於,作為一部商業片,它並沒有試圖迎合那種盲目的人生樂觀主義(雖然也許並沒有那麼明顯地違逆它)。《時時刻刻》採取一種嚴肅,但同時很平和的語調(tone)討論了「自殺-死亡」這一相當敏感的問題,並且得出了一個可謂相當漂亮的結論。


拋開上面所說的那些「迷霧」,我們有必要探求電影真正的精神內核。要記得加繆所說的話:「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歷,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1]好萊塢商業大片的主流價值觀要鼓勵人們勇敢地活(live),要鼓勵那些悲觀低落的人們走出低谷,去創造價值,去獲取幸福,莫非不是:烏雲背後總是可以瞥見幸福線。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下,討論「自殺」並承認它,無異於一種政治錯誤。然而世界上總是有人執著于思考人生,甚至對其意義產生徹底的質疑感,這無可避免。一如加繆所說,人生日復一日,一旦某一天「為什麼」的問題浮現在某人的腦海,「荒謬感」就產生了出來。[2]


美麗的弗吉尼亞·伍爾夫沉浸於《達洛維夫人》的寫作當中,電影將寫作這一行為視作、並且實際上也是伍爾夫正在進行的嚴肅思考。她坐在街邊的長椅上,當她構思達洛維夫人必須因為某件小事而自殺時,她腦中的閃回正是自己的僕人向自己發泄不滿。電影中的伍爾夫如賈寶玉般眾星捧月,她的世界並非達洛維夫人的世界,但是達洛維夫人的疑惑卻也正是伍爾夫的疑惑。伍爾夫躺在死亡的雛鳥旁邊,凝視著花環中的雛鳥,她感到死亡帶有一種平和,這顯然是一份撲面而來的誘惑。少婦勞拉·布勞恩大概對生活感到悲傷和無聊,儘管在他樂觀、自信的丈夫面前她強顏歡笑。電影故意將她的房間設置得異常乾淨和冷清,一如她的心境。她品讀伍爾夫的《達洛維夫人》,無可阻擋地受到了「毒害」。她本想要用藥物平靜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像平靜地沉沕進河流中一樣。


誠然,大多數人都不會產生對人生意義的質疑性思考,更不用說這思考會導致自殺。電影中伍爾夫的姐姐對伍爾夫的沉思感到不解,她的熊孩子們則對阿姨感到可笑。然而加繆曾哪壺不開提哪壺地說:「在一個人與自己的生活的關係中,存在著某種壓倒世界上一切苦難的東西。身體的判斷和精神的判斷是相等的,而身體面對毀滅畏縮不前。我們在養成思考的習慣之前業已養成生活的習慣。在這迫使我們每天都一步步向死亡靠近的奔跑中,身體相對思考而言總是保持著這不可挽回的提前量。」 [3]這段話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在習得思考能力之前,先習得了保存肉身的本能。生而活著,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是一個「習慣」。加繆的這一段說法對每個人來說都相當中肯,儘管其中似乎帶著一種對人的自嘲和貶低。


加繆還毫不客氣的說:「人們至此玩弄詞句並且極力假裝相信,否認生活的意義勢必導致宣稱生活不值得再繼續下去。」[4]因此人們總是拒絕承認人生的無意義真相,或者為自己的生活找尋某種寄託、某種追求。更有甚者,人們也會拒絕正視生活中的不如人意,在電影中好比:達洛維夫人的派對,隔壁少婦凱蒂口中的每日聚會和馬丁尼,類似的種種的幌子。而最為常見的一種人生寄託,便是克蕾莉薩口中所說的「人們為了彼此而活。」但是艾滋病人理查德卻拒絕這種勉強的硬撐,他對克蕾莉薩說:「我活著是為了滿足你。要是我死了,你就得想想你自己了。」


加繆認為,「荒謬感」是人類存在的唯一真相,產生自人和世界的「背離」。通俗地說,一個人追問種種意義和原因,但往往一無所獲。《西西弗的神話》反對人們因為哲學的思考而最終走向自殺,因為加繆認為,人必須努力維持「荒謬」這一真相。克爾凱廓爾的宗教尋求,胡塞爾的現象學託辭,這些取消荒謬感的企圖都不被加繆容忍。同樣的道理,加繆也並不支持自殺,因為這同樣會導致「荒謬」被取締。《時時刻刻》中,伍爾夫對丈夫說:「人不能通過逃避生活來獲得(內心的)平和。」同樣是拒絕取消荒謬感的世界一方。


加繆對荒謬的維持類似於讓所有物品都保持整齊的強迫症。既然論證都已經到了無意義這一步,自殺就可以是一個合理的並且自由的選擇。連他自己也說:「一個人自願地去死,則說明這個人認識到——即使是下意識的——習慣不是一成不變的,認識到人活著的任何深刻理由都是不存在的,就是認識到日常行為是無意義的,遭受痛苦也是無用的。」當然,人們仍應該堅定不移地支持加繆的努力,但須牢記這份努力不同於任何一種庸俗的、心靈雞湯式的安慰。《時時刻刻》最終讓伍爾夫和理查德都從容自殺,從「假想」(或曰開腦洞)的意義上講,這比加繆走得更遠,故而讓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當然勞拉·布勞恩的「苟且偷生」也值得正視,因為這顯然也是與「自殺」平起平坐的另一種選擇。


總之,《時時刻刻》在自殺這一問題上表現出了與加繆相侔的認真和勇氣,令人讚歎。當然,《時時刻刻》並非意欲為《西西弗的神話》做腳註,也並非要刻板地講述某種哲學。電影本身有著與哲學完全不同的令人玩味的細節和神韻,本文的枯燥分析難以窺其一隅。


(2013年11月 於滬上)


其實關於Laura女同這個問題。我依然傾向於Laura的女性意識覺醒里包含Les這個部分(不是全部,是包含)


1. Laura來梅姨家,梅姨說我沒見過我女兒父親,和她的同性伴侶Sally一起住了10年了,然後Laura感嘆到,You so wanted a child。然後她說了一句you are so lucky. 這句You are so lucky非常複雜。可以理解為對梅姨生活的這個女權覺醒的時代的羨慕,也可以是對她les有自己的孩子的羨慕,這兩者並不矛盾,可以包含,我更傾向於後者。因為從Laura之後的口氣,我想她出逃後的餘生都有對孩子們的愧疚,如果她那個年代不是這樣子的保守,她大可以帶著孩子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想要的伴侶。但是她卻選擇了孤身一人。


2. Laura從廁所不願意出來,在和丈夫關於鄰居子宮問題的談話時,她抽泣地說,I knew she could disappear,could不是表能力,是表可能,就是說她可能因為這件事而消失(50年代不能生養的女子應該沒有地位),這裡的抽泣我想除了憐憫之外,依然可以有一份情愫在裡面。因為太來自於真情。就算你會說估計是她是聯想到自己為自己而哭。


3. 她說她拋棄孩子和丈夫那天,是去的bus station. 最後她去到的地方是多倫多(影片後面有提出她從多倫多飛過來)50年代 從LA到Toronto沒有飛機沒有鐵路只有bus.肯定要倒千萬次車。那她為什麼百番周折去加拿大,連相對更發達的美國東部都不願意去?其實關於同志這個話題,加拿大至始至終都走在美國前面。所以我覺得她去加拿大不僅僅是找了個librarian工作就孤身去到加拿大這麼簡單。


4. 從倫理邏輯角度上講。如果僅僅是因為「家庭主婦做厭了覺得女性地位低下應該有自己的一片天」這樣的理由而直接拋棄自己的孩子(還有個是剛剛產下的)走的母親。我覺得影片里的Laura並不這樣無情。若她不是「真正發現自己女性意識崛起,有些許Les傾向並導致對自己老公並不那麼真情而只是桎梏」(比如她那個蛋糕做了兩遍但是她一點都不快樂,而且我覺得她在她老公面前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不真實)。這樣的多重因素疊加,我相信她至少會再多考慮考慮孩子再做出這種無法回頭的決定的。


只是自己的一些拙見,在IMDB上看高票影評,


這部電影本就無意從觀眾那裡尋找一些一致的看法,這部電影就是要讓不同的觀眾有非常不同的理解並且,註定有些人如果不深究會看不懂(豆瓣上都說直男不可能看懂)。


不管她Les也好,些許les也好,或者完全沒有也好。她的兒子最終跳下去前摸著她的照片落淚,我想,她的兒子應該釋懷了她,他知道了她母親這麼做的原因,並且他也決定追隨母親這樣的精神。只不過她的母親是to live,兒子是to death.

這時我眼淚掉的不知不覺的。


此外,我更傾向於更多的探究本片對於面對平庸的生活,如何接受或者是如何逃避,這樣的人生話題。我覺得這一個層面比女權來得還要深。可以說的東西都可以涉及到很多哲學問題了吧。


我建議各位不要看中文字幕,要去理解原台詞,看的每一遍真的都會有新發現。


【我爭取多刷幾遍時候能來填補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才看2遍半思緒依舊是繁瑣不堪】


《可惜,不是人人都能感觸到它的美》

2017年第一部讓我徹底沉淪的電影——the hours.

每一個畫面都是有情感的,感情充沛的,每一個音符都浸著思緒,黑白鍵交織出了一生,隨著一聲聲歇斯底里的吶喊和尖叫,隨著幻想,幻象,詩意般的刻畫,光影下的人生在鏡頭下散發著它第二次生命,美得震撼人心,美得無以自拔。

交錯於生命的意念,憑著天性的衝動與觸覺,熾烈的情感在那一刻砰然倒塌,感與觸,動與悟,都在那片刻之間升華。

敏感的知覺,誕生了這樣一部將生活和小說,小說和光影,音樂與撼動融為一體的傑作。有著靈與肉的畫面像是披上了情感的外衣,鑲嵌在雨落滿地的音符里,抽離於生活,每一幅畫都是藝術化的傑作,充滿情感,充滿血淚。

一開始會以為音樂喧賓奪主,慢慢發現,更多的是交相輝映,我喜歡這個故事,就像活在這個故事裡。這個故事會給人靈感和啟迪,牽動於其間的思緒,會給你思考的空間,讓時間往複,挑動記憶與人心,感觸和領悟不一樣的人生。

途中,我感觸,音樂像是溢滿情緒的淚,想要跳出它的天地,不斷沖,不斷擠,忽的,手腳發麻,渾身顫抖,像是要抖出血來,回頭,又不知如何是好。

想像一個人朝著既定的方向,用一生去走蜿蜒曲折的道路,而後,你眷顧著誰,還有誰?

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做到將情感刻畫得如此真假不分,它,做到了。

或許,藝術家的情感太過分,而回頭想走過的路,這世界卻因此更美。

最後,有人說,文藝女青年害人害己,我想說,真可惜,這世界的美,不是每個人都能感觸得到,慶幸的是,還有人能感觸到,並記錄下來,證明它們真的存在過。

小海cosea文章推薦: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當代中國問題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房地產泡沫問題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中國徵收遺產稅問題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淺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淺談 時間積累 虛榮心 優越感 對比競爭 無知無能 愚蠢 包容 自私自利 認知 分辨 判斷 歧視 原罪 哲學等話題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PS通道是個什麼鬼?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我與她的戀情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音樂學習之路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數學家的故事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未經授權,所有回答/文章,拒絕任何形式的轉載,分享鏈接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書籍購買

郵箱:hoctoboy@gmail.com QQ:807244012

微信:hoctoboy 微博:今日經濟hoctoboy (二維碼自動識別)

PDF和實體書均出售。PDF價格:5RMB,實體書:40RMB(數量少,無法控制成本,沒辦法,請諒解)

承接項目

歌曲創作—寫歌,寫文章,數學諮詢(重點針對中學至大學至研究生),房地產諮詢,平面設計,LOGO設計,萬能資源定製,包括:高清+藍光電影、古典+流行無損音樂、紀錄片、學習視頻、演講、足球比賽、動漫、美劇、韓劇、舞蹈瑜伽、魔術、美食烹飪視頻教學、名人名家等。誕生:致力於解決信息時代資源過度分散問題。理念:拯救你的時間,還生活一片安寧;你的需求,有我懂;來我的世界,你只需嘆一句:相見恨晚。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學生黨一枚,專註研究與創作,也希望我的文章/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感謝你的關注與支持。

create is my all.魂盪魄,勇者雄心——小海cosea


許多人看完這部電影感覺壓抑想哭,卻說不清楚為什麼,但這正是這部女性意識覺醒之作帶來的震撼。三位女主角在她們各自的時代里,都符合(甚至超出)當時社會環境對一個優秀女性的期待,她們擁有一切:優渥生活、伴侶的愛、不為外人道的一方精神世界。然而,這小小一方精神世界正是她們產生生死困境的原因,也是很多人難以理解之處——你擁有一切,還想怎樣?

記得那篇古老的寓言嗎,又丑又老又邪惡的女巫問亞瑟王「女人最想要什麼」,答案是「女人最想要主宰自己的命運」。這篇寓言當年的我並沒有看懂,幼小的心中非常疑惑「難道她們不能嗎?」——沒錯,你得上學接受教育,工作進入社會,加上談婚論嫁,才能意識到一切經歷已把你養成一個不願意主宰自己命運的女人。這比不能要嚴重多了。

這是你想哭的原因。你還在苦苦追求心中那個他的愛情呢,伍爾夫怎麼就要去死呢?孩子都能打醬油了老公還會出門給你買花,這不就是理想中的婚姻嗎,詩人他媽怎麼就要去死呢?有才華的伍爾夫也許知道自己要什麼,沒什麼特別才華的詩人媽也許尚未發掘出自己要什麼,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她們想要主宰自己的命運,拒絕當下社會環境強加的幸福標準。

最絕的是2001那個女權符號——年輕時是熱衷社會運動的骨肉皮,如今跟同性伴侶一起生活,用精子庫生了活潑乖巧的孩子,還是永垂不朽的文學著作里的原型——但就算把所有符號都集於一身,她的精神內核還是別人的愛,而且顯然她很迷戀那段傳奇的的感情。導演沒有安排她想死,當然,因為她只是個符號。她可悲如你,雖然你連做一個女性覺醒的符號的勇氣都沒有。

女孩子,當你在朋友圈發著「免我驚免我無枝可依」,微博點贊「做到這十條就嫁了吧」,轉發ysl星辰給男朋友,你就是在放棄主宰自己命運的權力啊。以上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青女王的「別讓我飛,將我溫柔豢養」、喜劇之王的「我的夢中情人是個蓋世英雄...七彩祥雲來娶我」。

男人幾乎是被鞭子抽著在社會上爭先恐後的證明自己,可是對女人來說,以婚姻的成功來定論人生的成功是正常的,甚至被鼓勵的,更別說還有上述種種流行文藝來讚美這種價值取向。非常危險的讚美。


理查德跳窗那天穿的睡衣與勞拉企圖自殺未果那一天晚上睡覺的床單是同一個花紋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關於女權與同性戀題材的電影,一開始看我以為是一部比較黑暗抑鬱的電影,然而看完後出乎我意料。
這是一部關於人生的電影,你是要淪陷於表面幸福實際庸碌的生活,還是要勇敢的追求自己所渴求的生活,即使這很艱難?
三個女主人公表面生活都很幸福,Virginia 丈夫很關心她愛她,一開始就是提醒她吃早飯,Laura丈夫一早就買好鮮花,為她做早飯,Clarissa一早起來買鮮花看望Richard。表面上看,過得最不好的是Clarissa,照顧一個精神都有點異常又艾滋的詩人Richard。然而,事實上,是virgina的丈夫Leonard在囚禁Virginia,Laura 的丈夫Dan在禁錮Laura,Clarissa在以愛強求Richard 一直活下去。
這裡面每段親密關係,都有依附與被依附的聯繫。Leonard擔心virginia再次病發,強迫她按時吃飯,不許出門,短暫的散步都要請示,出門前一刻還被嘲諷。不難看出他們生活以virginia為中心,為她搬家到小鎮養病,為她開出版社,但是Virginia 卻是被囚禁的那一個,Leonard以關心為由約束她的自由,在家裡連傭人她都害怕。在與Leonard的爭吵中,她表示寧願待在倫敦,即使她會再次病發致死。這裡爭吵過後,似乎沒有後續,直到死,她還住在小鎮上,或許是Virginia妥協了。最後,年老了,寫了遺書自殺了,或許到老她終於看清楚了。
Laura是每個家庭主婦的縮影,家庭美滿,但她卻不愛Dan,喜歡的是鄰居Kitty。她看了小說Mrs Dalloway ,覺醒了,想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首先她想自殺,擺脫這一切。但是她改變主意了,決定生下第二個孩子拋棄家庭獨自生活。她是成功的典型,就是直面內心,勇於做出世俗不能接受的決定。但是她的決定影響了她的孩子的一生,尤其是Richard,也就是第三個女人Clarissa 照顧的詩人。
Richard 直到死才原諒她母親,因為他明白了,她與其活著為了他人,還不如離開為了自己。Richard發現了,他為了Clarrisa活了十年,如今他想走,卻還是放不下Clarrisa,從早晨的爭吵可以看出,Richard是如何一次次對Clarrisa做出妥協的。但,到了下午,他重新回憶了他母親,他釋懷了,他只想遵從自己的想法,就像母親當你離開一樣遵從她自己的意願,如今,他想死想解脫,不想再受Clarrisa的束縛。電影里有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你對我太好了!其實,過分的愛,是一種負擔。想清楚後,他與clarrisa訣別,從窗口跳了下去。Clarrisa可以說一直以Richard為中心,一直照顧生病的他,堅強自信有活力,然而,是Richard離不開她,還是她離不開Richard?為什麼要強調為對方而活著?為什麼不是為自己而活著?
最後年老的Laura在Richard死後拜訪了Clarrisa,這麼多年來,她背負內疚,但是勇敢的活了下來,她的一番話,令Clarrisa茅塞頓開。
是virginia寫的mrs. Dalloway改變了Laura的生活,Laura改變了Richard 的生活,最終Richard和Laura一起改變了Clarrisa的生活。Virginia寫給Leonard最後的話,就是讓他要勇於面對自己,可以說是點睛之筆。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凌晨1點過看的電影3點35結束,3點25開始流淚,聽歌到凌晨4點。我終於找著機會與借口半夜做了一件自然表達我情緒的事了,這是好事。壓抑太久時才失眠胸悶心悸,我之前認為那不算壓力,到醫院查完所有也檢查不出的毛病。
我最喜歡的鏡頭還是敲雞蛋的那個場景。我也嘗試過帶著葯要不要結束自己那平凡壓抑的人生,可能單身不怕,怕的是父母尚在。我以為電影是勵志的平靜的,對熱切生命珍惜的。我愛一個母親的同事,以至於想偷貼在宣傳欄她的照片。我也想在活著的時候能親吻一個女孩的嘴唇。即使我也是女孩。
看完電影,我便能理解了時代對於我的含義。千百年來時代不能被定義,封建社會,工業革命,現代社會。無論處在什麼時代,每個人活著的意義大徑相同,感同身受。那隨時不在的孤獨感,那些活著的疑問,思考,不眠之夜。那種大環境下的麻木吵鬧與絕望。這就是我的時代。並且它朝著我滾滾而來。


梅姨角色的經歷我曾經有過,所以很慶幸斷了這種病態的執著,把目光從別人身上收回,耐心看眼前貌似無味的生活,一定會有快樂,別那麼傲嬌。
何必要把生活看透,琢磨出活著的意義呢?那樣不會幸福,幸福在庸常中,不在思考里。
若想快樂,遠離不喜歡快樂的人。有些人似危險的毒藥,咽下也消化不了。


一點自己的看法:
在凌晨的時候看《時時刻刻》,幾乎要窒息了 壓抑沉重緩慢的對白 早上把它看完 感覺好很多 《達洛維夫人》影響了Laura 這必然會影響她的兒子 所以她的兒子念念不忘的達洛維夫人 她的兒子在追尋的其實都有他母親的影子 rich說"我仍然必須面對這些時時刻刻" Laura說"生活與死亡,我選擇了生活" 伍爾夫說去面對生活的本質 不是她的丈夫不理解她 而是旁人對她的理解只能到這一步 對於這些女性來說 探求生活的意義,就是生活的本質 有段時間很抑鬱跟父母說過類似的話 他們只說我在逃避生活 所以 沒有誰對誰錯誰高誰低,只是大家對生活的認知不同而已 所以這不是所謂的標榜女權的電影 更不是為文藝青年甚至是知識分子打造的電影 還記得電影里反覆出現的那些時鐘的聲音吧?我們每一個人對於生活,生命的追尋不會停止 時時刻刻


如果你當前心情抑鬱,或者狀態不好;或者正處於14-21歲之間的青春期,不要看這部電影。它只能傳達給你病態和在當前階段當前年齡無法理解的情緒。所有的都只能導向消極厭世的方向。如果心情不好,別看。真的。

一個真誠的建議。


推薦閱讀:

北京老炮兒如何評價電影《老炮兒》?
哪些電影能讓外國人最好地了解中國?
《致青春》的完整宣傳策略是怎樣的?
關於電影產業,有哪些優秀的書籍(資料)以及研究人士值得推薦?
有哪些電影涉及到西裝?

TAG:電影 | 藝術 | 電影推薦 | 女性 | 時時刻刻(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