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英國衰落的原因?


1894·成敗蕭何

有答主提到的「幼稚產業保護理論」講的很對,所有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初期都走過一條高築關稅壁壘,出口補貼,產業政策內外有別的重商主義之路,美國也概莫能外。只是美國在佔據了產業鏈頂端之後就換了一副面孔,開始拿當年英國忽悠美國的伎倆來忽悠發展中國家,二戰後很多不明就裡的新生國家就被芝加哥學派的那套新自由主義理論給忽悠瘸了。

英國在20世紀中葉鼓吹自由貿易和世界主義的真實動機,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扒的很通俗易懂:

——摘自張夏准著《富國陷阱》

李斯特的這番話可以從下面這張《發達國家早期製成品平均關稅稅率表》中得到驗證:英國在工業革命進程中的1820年關稅稅率一度高達45%-55%,但到了19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完成後,英國開始執行單方面零關稅政策,因為它出口的都是工業製成品,進口的都是工業原材料,進口零關稅反而能夠降低英國的工業生產成本。

——摘自張夏准著《富國陷阱》

從這張表中還可以看到,英國的單方面零關稅政策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一戰後就迫放棄了。其實英國製造業優勢從19世紀末就已經開始衰落(見下表),只是出於政策慣性和殖民地的輸血才將這一政策維持到了一戰時期。

1894年,美國工業總產值超越英國位居第一,1913年英國製造業份額和鋼鐵產量均被美德兩國超越,英國「世界工廠」光輝不再。

英國工業相對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但我不太贊同有答主分析是人口不足的原因,大不列顛的人口雖然有限,但整個大英帝國的人口並不少,英國完全可以在大英帝國做產業布局和分工,將淘汰產業分配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這些英屬領地,本土進行產業升級,在大英帝國內部形成以大不列顛為頭雁的雁型模式。只要分配合理,不僅能避免屬地做大,而且還可以加強大英帝國內部的凝聚力。

大英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殖民地,用現代經濟學的術語叫英國跌進了資源陷阱。

三百年間,英國歷代統治者不斷開疆擴土,先後與西班牙,荷蘭,法國作戰所打下的這片日不落帝國,實在過於豐饒,從專供王室的帝國聖誕節補丁的原材料來源就可見一斑:

1磅無籽葡萄(澳大利亞)
1磅無籽葡萄乾(澳大利亞)
1磅帶籽葡萄乾(南非)
1磅牛油(紐西蘭)
1盎司蘋果泥(加拿大)
1磅麵包屑(英國)
6盎司蜜汁果皮條(南非)
8盎司麵粉(英國)
1英鎊紅糖(印度)
4枚雞蛋(愛爾蘭自治州)
1/2盎司肉桂末(錫蘭)
1/2盎司肉豆蔻末(海峽殖民地)
1/2盎司丁香末(桑給巴爾島)
1把布丁香料(印度)
1湯勺白蘭地(塞普勒斯)
2湯勺朗姆酒(牙買加)
1品脫老啤酒(英國)

不僅王室生活優渥,英國普通市民也從殖民地中得到了極大好處,約翰·凱恩斯曾深情回顧了那段歷史:

——摘自尼爾·弗格森著《帝國》

依靠榨取殖民地的優渥資源和巨量人力,英國本土順利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和工業化,但也正是殖民地豐饒的資源讓英國產業界喪失了進一步前進的動力。

勞動創造價值,創新驅動進步,靠掠奪和食利只會導致國家和民族的墮化,但這條恆古不變的真理敵不過人性中耽於舒適區的劣根性。西班牙帝國興於美洲貴金屬,衰於美洲貴金屬;大英帝國興於殖民地,衰於殖民地;美國興於金融霸權,衰於金融霸權。

正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歷史的諷刺劇總是在不斷的輪迴上演。

但殖民地帶給大英帝國的危害還不止於此,新興強國對大英帝國的寶藏起了覬覦之心才是更大的禍患。

無論是德意志帝國首相伯恩哈德?馮?比洛的演講:

「如果真的有個國家正企圖獲得世界霸權,那就是英國。事實上,英國不只是企圖獲得這個霸權,而且已經得到了,德國人只是在談論要修建一條通往巴格達的鐵路,而英國女王已經是印度的女皇。如果有個國家已打破世界力量的均勢,那就是英國」
——摘自保羅·肯尼迪著《大國的興衰》

還是希特勒在國會大廈的演講:

——摘自尼爾·弗格森著《帝國》

都流露出對物產豐饒的大英帝國殖民地強烈的渴求感和效仿欲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肌肉發達卻兩手空空的德意志帝國開始有樣學樣,要爭奪「陽光下的地盤」,要建設堪比大英帝國的艦隊,新舊強權的矛盾愈發激烈,最終導致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45·冠冕易主

關於二戰,我想對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做一點小小的辯護,一戰後大英帝國雖然贏得了戰爭並將帝國版圖擴張到史無前例的水平,但帝國內部卻變得脆弱不堪,一戰後愛爾蘭獲得事實獨立,印度的獨立浪潮也風起雲湧,最重要的是一戰中發明的新武器和新技術在戰後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英國依然在技術創新上止步不前。

張伯倫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不能再次重演了,否則即使英國贏得了勝利,大英帝國也將不復存在。張伯倫希望以承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地位換取大英帝國的存續,避免出現兩敗俱傷的後果。蒙哥馬利將軍在戰前也講過同樣的話:

「唯一的念頭就是推遲戰爭,而不是展望戰爭」

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他將這個政策的基礎建立在希特勒是一個理性政治家的判斷之上,就像斯大林同樣出於常識判斷希特勒不會在打下英國之前進攻蘇聯,導致自己兩面受敵。

但張伯倫和斯大林都沒想到的是,希特勒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賭徒,他將德意志帝國的前途抵押在了一場風險極大的豪賭之上,不僅德國賠光了積攢了百年的心氣和國運,還讓大英帝國在對賭中賠光了老本。

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英國的美元儲備和黃金儲備消耗殆盡,國內機器設備磨損嚴重、破爛不堪;英國雖然對其資源和人口進行了超限動員,但依然日益依靠美國的物資來維持戰爭,為了保住大西洋運輸生命線,英國不得不忍痛用大西洋8個島嶼換取美國50艘老舊驅逐艦以抵抗德國的海底狼群。

英國進口一年高於一年,出口卻不斷萎縮,到1944年,英國的出口量只相當於1938年的31%。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此時的英國就像一個握有萬貫家財卻垂垂老矣的孤寡老人,和德國一樣,二戰的最大戰勝國對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也起了覬覦之心:

摘自安格斯·麥迪森著《世界經濟千年史》

從上表可以看出,1938年德國和日本是列強中全球投資份額最少的國家,這決定了它們與英法老牌殖民帝國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美英是全球投資份額最多的兩個國家,但與英國相比,實力遠超英國的美國全球投資額只有前者的66.3%,美國在戰前的主要投資方向是歐洲和美洲,在非洲和亞洲這些英法殖民地地區,美國的投資份額只有法國和荷蘭的水平。這決定了在戰後,實力強大卻得不到應有份額的美國與奄奄一息卻手握大量殖民地的英法之間的矛盾成為主要矛盾。

對這個國際局勢,蘇聯副外交委員麥斯基在提交給莫洛托夫的《未來和平的最佳基本原則》的報告中分析的很直白

摘自沈志華著《蘇聯歷史檔案選編》

在蘇德戰爭打的最激烈的1941年12月,丘吉爾派外交大臣艾登訪蘇,斯大林藉此機會表達了希望與英國結成同盟的願望,但英方半心半意,虛與委蛇,連蘇聯在波羅的海三國的主權都不願意承認。斯大林大為失望,1942年5月派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訪美,羅斯福在與莫洛托夫的談話中拋出了希望未來美蘇兩國共治世界,肢解英法荷殖民地的信號,斯大林得知後與羅斯福一拍即合。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協商了未來世界的基本秩序,會議通過了一份由美國提出、經蘇聯修正的《關於被解放的歐洲的宣言》,宣言中有這麼一段:

摘自沈志華著《蘇聯歷史檔案選編》

這個暗含了美國前總統威爾遜的民族自決思想的宣言,也預示了美蘇兩國戰後的世界政策。

1956·大廈將傾

在雅爾塔隨後的會議中,美國代表團提到:

「在召開的聯合國代表會議之前「未來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間將通過外交渠道,就殖民地和附屬國託管事宜進行協商」

丘吉爾得知後異常憤慨,他表示

摘自沈志華著《蘇聯歷史檔案選編》

但形勢比人強

當工黨政府在1945年7月上台執政時,一份被凱恩斯稱為「財政上的敦刻爾克」的備忘錄成為英國政壇的核心議題。備忘錄指出目前英國財政已經處於崩潰邊緣,如果不向美國要求援助,英國將被迫採取比戰時更嚴厲的財政緊縮政策。

迫於無奈的英國不得不向美國伸手要錢,美國在答應借出37.5億美元貸款同時,提出了在12個月內英鎊直接換美元的附加要求,這一規定直接削弱了英國海外力量,導致英格蘭銀行發生擠兌,英鎊的國際地位由此大為衰落。

1900年-2000年英國兌換美元幣值走勢圖(注意圖中的斷崖式下跌時間點)

如果英鎊的崩盤是大英帝國崩潰的開始,那麼蘇伊士運河危機就是大英帝國的賽末點。

蘇伊士運河是大英帝國的命門,是大不列顛通往東非和亞洲殖民地的必經之路,喪失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等於失去了亞非殖民地,歷史上拿破崙法國、希特勒和沙皇俄國都曾嘗試切斷英國與印度洋的聯繫,但都失敗了,這一次歷史沒有再眷顧已經淪為二流國家的英國。

1956年7月納賽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10月英國夥同法國以色列入侵埃及,事發後,美國立即在聯合國提出議案,要求所有會員國不得將軍事物資運往蘇伊士運河地區,雙方立刻停火。此提案得到聯合國絕大多數贊成票,得以通過。

此外美國開始對英國實施非正式的石油禁運,低價拋售儲備的英鎊,阻止英國提取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美元份額,拒絕英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借貸黃金的申請,並表示在英國接受停火協議之前不會向英國提供財政援助。

美蘇兩國的聯手施壓以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譴責,讓英法被徹底孤立,走投無路的英國被迫撤軍。

運河危機結束後大英帝國大勢已去,開始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崩潰

到1997年,隨著香港的回歸,英國在海外的屬地只剩下若干沒有自治能力的小島

1793年,國勢蒸蒸日上的大英帝國派出的特使馬戛爾尼在十全老人乾隆面前底氣十足,傲然挺立,拒不接受三跪九叩的禮節,只願意單膝下跪

1984年,鐵娘子撒切爾在與鄧小平談判後失魂落魄,不慎跌倒在了人民大會堂的台階上

歷史在這一刻完成了毅種循環

2016·油盡燈枯

大不列顛失去了大英帝國,再也找不到自己的角色了。
——迪安·艾奇遜·1962

由於本土並未受到毀滅性破壞,英國在戰後一度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但此後的英國在世界經濟的排位坐上了沒有盡頭的下行滑梯:1950-1973年之間,英國在世界製造業出口總值中從25%跌落到9%,在世界商船製造噸位中的佔比從33%下降到4%,鋼鐵佔比從15%下降到不足5%,到1973年,英國GDP已經被德國和法國趕超,甚至幾乎被義大利追上,1950-1973,英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歐洲是最低的,只有德國的1/2。

英國工黨的高福利政策讓英國產業競爭力嚴重下滑,應當為英國二戰後數十年的衰落承擔一定責任,但撒切爾夫人主政後又矯枉過正,實施偏激的自由化去工業化政策,關停了大量工廠,導致國家過度依賴金融業和服務業,最終使得英國經濟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元氣大傷。在世界經濟的話語權再也無法與中日德這些製造業強國相抗衡。

執行了幾十年去工業化政策的英國,優勢產業已經所剩無幾

2010年新德里英聯邦運動會開幕式上發生了一起極具象徵意義的事件:

按照傳統,每屆英聯邦運動會應當由英聯邦的共主英國女王或女王代表宣布開幕,但印度官方堅持應該由印度總統帕提爾女士正式宣布英聯邦運動會開幕,而不是代表女王的查爾斯王子,最後英國做出讓步。在英聯邦運動會歷史上,英國王室成員首次被剝奪這項傳統性的榮譽,標誌著即使在英聯邦內部,英國的優勢地位也變得岌岌可危。

屋漏偏逢連夜雨,經濟不景氣也就罷了,連一向穩健的英國政壇在近幾年也突然抽瘋:

2014年原本可以避免的蘇格蘭獨立公投險些過關,嚴重衝擊了英國的國際政治地位。

但英國政壇不吸取教訓,在2016年繼續玩火,這一次真的玩脫了——脫歐讓英國對歐洲的影響力迅速下降,為了保持美國對英國的支持,脫歐後的英國對外政策將緊跟美國,外交獨立性和影響力都將大大削弱。

閻學通在《歷史的慣性》一書中預測,未來的英國將變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如果蘇格蘭有一天真的獨立出去,英國將回到伊麗莎白一世執政前的歐洲二流地位。

1914年英國閱艦式是英國海權最頂峰的輝煌

英國的獨苗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在建成後三年都將面臨有槍無彈的尷尬局面

歐洲歷史的相關回答

元好問:如何理解法國大革命?

元好問:十九世紀末的英國,保守黨和自由黨的區別是什麼?兩派都有什麼主張?


我覺得,這個問題基本可以等同於「德國和美國在工業上是怎麼超越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

在19世紀中葉,沒有人能夠預見到英國的相對衰落。在當時,得益於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的工業優勢看上去簡直是不可挑戰的。1850年時,佔世界人口2%的英國,
生產了全世界60.2%的煤,50.9%的鐵,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是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 。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英格蘭銀行號稱世界央行,英國的經濟總量佔全球的40%。此外,英國的軍事力量同樣雄霸全球,殖民地領土達到本土面積的一百多倍,殖民人口近4億,因為每時每刻都會有太陽照耀在英國的米字旗上,號稱日不落帝國,廣大的殖民地為它提供著全球範圍的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其領先於世界其它國家的水平,遠超今天的美國。

看,最先進的技術,最霸主的地位,最有力的軍事保障,最廣闊的市場和原料供應。甚至它還能將原本由荷蘭創造的金融業發揚光大,一切都是那麼強大又生機勃勃

德國19世紀著名的經濟學家李斯特(喬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Georg Friedrich List,1789~1846)是貿易保護主義早期最主要的倡導者,1841年,他在代表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The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中提出了生產力理論、經濟發展階段理論及幼稚工業保護理論,闡述了德國工業追趕先進國家的路徑,是19世紀後半葉德國經濟崛起的理論和政策基礎。李斯特也被稱為經濟追趕理論家,但是這位致力於讓德國追趕英國的經濟學家,卻到死也不相信德國能夠超過英國。

確實,這時的德國工業革命剛剛開始沒多久,煤炭產量600多萬噸(英國是5000多萬噸),生鐵產量21萬噸(英國是230萬噸);而這時的美國就更挫了,還是個農業國,農場蓄奴,大搞種植業,出口點簡單紡織品賺取微薄的利潤,等待著十年之後的南北戰爭。

誰能預見到50年之後,美德就顛覆了這種格局呢?(1900年,美國的經濟總量佔全球31%,同年,英國的數值是18%,德國是16%

好吧,其實是李斯特死得太早了。他的理論非常重要,我們在下文還會提到。

那麼19世紀後半葉(1870-1900)究竟發生了什麼,讓美國和德國完成了這個impossible mission?

答案可以很簡單,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了。

經濟發展史一再證明,技術落後國家要追趕技術先進國家,最可能的方式就是在新的工業革命初期以國家意志的形式強勢介入,在新興的工業部門建立優勢。美國和德國正是在這一階段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的。

但是答案也可以不那麼簡單,憑什麼美國和德國能乘第二次工業革命之機實現這種跨越式的發展?

事實上,第二次工業革命仍然首先從英國開始萌發。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他有關電磁旋轉裝置的發明成為後來電動機科技的基礎。亨利·貝塞麥發明了貝塞麥轉爐鍊鋼法,查理斯·帕森斯發明了蒸汽渦輪發動機。同時,英國的傳統產業(即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由英國稱霸的產業,如紡織、煉鐵等)優勢並未喪失,直到一戰前仍然領先於美國和德國。

這裡我們要再次請出李斯特先生和他的幼稚工業保護理論。

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問世以來,自由貿易主義大行其道。英國作為第一強國,更是不斷地向各國兜售著貿易自由化的藥方,彷彿一貿易自由化,COPY英國的地位指日可待(是不是很像現在的美國?如果你一看見貿易保護這四個字就本能反感的話,那麼恭喜你,你也中招了:)

李斯特對此進行了激烈的批判,認為自由貿易只會有利於已經佔據絕對優勢的英國,德國應當認清自己的經濟發展階段,用開徵關稅的方式保護國內剛剛開始發展又存在外國強有力競爭者的幼稚工業,依靠國家的力量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直到國內工業品具備國際競爭力,再通過自由貿易,參與全球分工,享受交換的好處。(好耳熟是不是?)

美國、德國隨後的發展,證實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

美國不是新技術的最初發明者(德國人發明了內燃機和西門子平爐,比美國高端),他們學習來自歐洲的新技術,但剛剛建立的工業體系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只能通過高關稅保護和排斥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確保本國工業對國內市場的獨佔,同外國的產品進行競爭。而且,與歐洲狹小的國家相比,這時的美國政治穩定、國土廣闊,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巨大。新技術傳到美國,迅速被消化和二次創造,產生無數新的專利技術,反過來佔領歐洲技術先發國的市場。這時才有了大家如雷貫耳的愛迪生和特斯拉(這個超越天才的傢伙是塞爾維亞人,從巴黎被介紹到美國去的)

至於德國,雖然在李斯特的努力下,1834年德意志邦聯內就建立起了一個關稅同盟,開始實行以關稅制度為核心的貿易保護政策。但在英國自由貿易政策的影響下,19世紀50-70年代,容克地主階級積極主張自由貿易,自由貿易政策在德國又佔據了上風。直到1873年,世界經濟危面爆發,德國統一後工業和農業先後遭遇重創,美國等外國農產品的傾銷損害了容克地主階級的利益。鋼鐵業也需要抵制英國和比利時的鋼鐵進口,全國上下終於在提高關稅、貿易保護上達成一致。俾斯麥正式開始貿易保護政策。同時,政府開始有意識的指導重工業的發展。人力、物力被集中投入到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新興產業部門,德國的電氣、化工、鐵路、鋼鐵等產業迅速躍居世界前列。1880-1900年,德國經濟年均增長6%,遠超英國。到19世紀80年代,德國的煤產量達到近6000萬噸、生鐵產量達到270多萬噸。

至於英國,它並沒有迅速衰落,只不過,固守優勢近乎本能,英國也不能免俗。既然現有的紡織品和煤炭鋼鐵工業已經能讓英國資本家們迅速賺錢,自然不會像美德那樣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投向新興產業。英國沒有止步不前,但絕對優勢的漸漸喪失卻是一個已經被證實的現實。

題外話:前陣子《新工業革命》這本書的作者彼得·馬什來做講座,他是一個生活在美國的英國人,既然是講新工業革命,自然要對數次工業革命作一回顧,講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意氣風發和講第二次工業革命美英地位變化時的難掩心酸,那種情緒的迅速轉換,真是讓人唏噓啊……

最後,唯願歷史繼續依此循環。


簡要的概括一下幾個原因:

我覺得第一個原因是大不列顛自身體量有限。而有限的國家體量就意味著有限的潛力。眾所周知如今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土面積只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六千萬人。而今天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面積有三十五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八千萬。而且一百多年前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面積可比今天的德國大得多啊。可想而知在發展潛力上大不列顛不如德國,更不要提大洋對岸的「東西量大洋,南北無強敵」的美利堅了。當年英國擊敗荷蘭,一個原因就是英格蘭面積和人口都是荷蘭數倍。如今這條放到大不列顛和其他國家對比上依然適用。有限的國家體量導致了有限的國內市場。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可以憑藉生產力優勢領先,但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生產力優勢不再,英國的國內市場容量相對小劣勢就體現出來了。

有人可能會說日不落帝國面積3350萬平方公里人口數億怎麼會體量有限呢?我可以把英國的殖民地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盎格魯-撒克遜為絕對主體的殖民地,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亞這種。還有一種則不是,例如埃及、南非、印度。兩種殖民地都為日不落帝國貢獻了原料和市場。然鵝英國更希望它們作為單一產品的生產地和商品的市場存在,作為大不列顛全球貿易網路的一部分,當然領導者是大不列顛本身。這就意味著各個殖民地的經濟發展是存在缺陷的。加之殖民地孤懸海外,對於本土支援不可能很及時。就如一戰時期無限制潛艇戰,隨便你有多少殖民地多少補給我統統給你炸沉。這就使得英國本土非常被動。一戰後各個白人殖民地地位也有所提高畢竟其為日不落帝國貢獻巨大。英國對其控制力不如從前。但是到這個時候(一戰後)英國仍然對各大殖民地擁有控制力,比如外匯兌換,關稅制訂依然由大不列顛主導。

前面也有人提到了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論,雖然這是德國人提出的但是美國人也採納了這個思想。事實證明這很有用。工業保護使得美國和德國得以發揮更大國內市場的優勢,在被英國主導的全球生產關係網內得以發展自身。避免國內市場被英國資本和商品無情的吞噬。為日後崛起打下基礎,最終我沒記錯的話美國於1895年GDP正式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德國也憑藉先進生產力得以與英國分庭抗禮。

可能還有一點大家不會太關注到,那就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大不列顛對於教育的缺失。可能英國政府認為教育是個人的事情,國家政府不應該太多加干涉。然而同樣作為歐洲國家的德國,政府對於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視了,在十九世紀初,德國相繼創建了柏林、伯恩、慕尼黑等大學以求培養人才。1864年到1869年,世界生理學的100項重大發現,德意志民族占其中89項;1855年到1870年,德意志民族取得136項電學、光學、熱力學的重大發明,英法兩國合計為91項;到1869年止,德意志民族取得了33項醫學發明,英法兩國合計29項。(外國教育史)可以說在這個階段,英國在對於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上,已經落後。德國的教育為德國產生科學家創造了良好條件,為生產力提高奠定基礎。這可以說是一個科教興國很好的例子。

另外一點就是大不列顛實體經濟力量的相對衰退。英國工業發展的更早,基礎更為良好,所以大家熟知的一點就是生產設備更新的成本其實就會更高。這也使得資本家不太熱衷與更新生產力設備。這就導致相對於新興經濟體來說英國會略顯設備陳舊生產力低下。而英國資本家在十九世紀末也開始熱衷於投資如美國等新興市場,導致美國的經濟力量迅速崛起,而英國本身的工業實力相對增長不足。這為日後在兩次大戰當中英國生產力不足而落於被動受制於人。

英國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奪得了諸如坦葛尼喀在內的德國殖民地。使得日不落帝國的版圖進一步擴大。但是從英布戰爭後英國維持殖民地的成本逐漸高過了收益,使得日不落帝國負擔極大。大英帝國開始從無形帝國開始向有形帝國轉變。因為經濟力量的衰退這也是無奈之舉。

最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為自身能力有限,不得不接受租借法案的苛刻條件。英國放開了對於殖民地的外匯管制。英鎊體系開始崩潰。美元霸權逐漸建立。這一切的一切,最重要的原因我覺得就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英國實體經濟力量的衰退。使得其在競爭中趨於被動,也不在有那麼大能力維持殖民地體系。但是英國雖然自身資源體量有限,可通過運用策略和創新在國際競爭當中縱橫捭闔,最終創建出一個超過本土體量一百倍的大帝國,實屬歷史罕見。


我覺得一切都要歸結於人口。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先行者,在技術上一直有優勢。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很好地支撐了本國的發展。

問題是,它的人口總數太少。

德國很快就發展起來,並在工業規模上超過了英國。美國也超過了英國,但威脅並不像德國那樣直接。類似技術水平下,人口少的國家很難競爭得過人口多的國家。

德國選擇武力擴張,英國為了制約德國而選擇加入一戰,幾乎耗盡了多年的積蓄。(所以,張伯倫的綏靖並不能說是他無能,而只能說英國當時確實打不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了)而後丘吉爾經濟政策失誤,以及隨之而來的世界性大蕭條,都使得英國沒能恢復到之前的經濟水平。二戰爆發後,英國不得不飲鴆止渴,接受了美國的租借法案的條件。二戰後,由於債務以及對援助的急切需要,英國不得不接受了美國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國力衰微,英國也無力維持整個殖民體系。因此殖民帝國就此瓦解。

總而言之,如果英國人口和美國一樣多,顯然不會發生這種問題。


極其龐大且複雜的一個問題

一般來說,公認的英國的衰落髮生在1850-1950這100年間。這一百年間發生了太多事情,也有許多事件與大英帝國的命運息息相關。但是個人認為,這一百年間英國衰落的主線還是比較明顯的。

按照時間順序,我總結為大英帝國的「三個第二」

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1914):貝塞麥轉爐鍊鋼法+交流電——鐵路+電報——大陸國家的崛起
第二次布爾戰爭(1899-1902):英國慘勝——重心移回歐洲——殖民地停止擴張和控制力的減弱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本土入侵威脅——租借法案——殖民體系徹底解體

這三個事件正好構成了英國衰落的開始——加速——頂峰


對某個高票答案的一些修正:
1、普魯士長期奉行自由貿易,並不是因為容克地主(這因為符合階級分析法可能很多人喜歡用),主要可能是為了拉攏德意志小邦,以區別於貿易保護的奧匈帝國。
2、後來的貿易保護政策被其鼓吹者高估了,根據後來的實證研究,德國後來依舊長期是貿易逆差國,並且實際上關稅對鋼鐵工業的保護並不如想像的好,貿易保護可以讓容克地主的糧食在國內賣高價,其實他們也不是那麽反對保護貿易。對農業的保護在1892年後開始弱化,這時候農業從業者才不滿貿易保護,組建了農民聯盟要求降關稅,把這一矛盾說成是1870年代就開始的是不對的。
3、貿易保護很難說是德國的獨特秘籍,因為歐陸大國普遍貿易保護,德國並不算突出的。俄羅斯和奧匈才是貿易保護急先鋒。
4、貿易保護的起始時間被說早了,實際上在1879年才把紡織品稅率上升到15%~30%,關稅水平依舊比較低。德國在此前是貿易自由急先鋒,1875年德國對製造業關稅僅4%~6%,法國為12%~15%,其他大國更高。

事實上和常識相反,德國的貿易保護看上去激烈,反而是因為他之前是貿易自由急先鋒,因此回復正常貿易保護水平就算是一個極大的轉向。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論」與其說是長期為德國人所接受,是在1870年代末期為了貿易政策轉向才火起來,在此之前他被忽視。

在1870年代末普遍的貿易保護潮流後,全世界的大國普遍採取貿易保護,如果德美可以作為貿易保護成功的桉例,那奧匈是不是貿易保護失敗的桉例?俄羅斯幾乎從來沒有貿易自由化過,你說俄羅斯算成功還是失敗?日本在一戰前夕才完全恢復關稅自主,但日本也沒有打不過俄國。

各位如果希望看到這種稍微專業的回答,麻煩請點關注和讃,你的支持是我的最大的動力。
————————————————————————————————————————

給自己寫的答案打個廣告:吾伲用心寫的一些原創的答案(持續更新)


一個帝國擴張到極限,就是衰落的開始。

布爾戰爭,被其他列強組團坑,帝國臉丟盡。
一戰拿老紳士舊貴族兒女上絞肉機,國粹大傷。
二戰被納粹德國痛扁,頹勢盡顯,各家都知道帝國要完了。
各個殖民地被灌了自由民主,大英帝國衰落的無暇治理,只能獨立。
市場被搶,原材料要貿易(漲價),廉價勞動力沒了,金融還被美國坑了一大把,就這麼瘸了。


主基地缺礦,空間小,人口少,本基農民數量不足。
二礦多但過於分散,沒有建立分基;地圖太大,農民送礦線路長,遇敵遇怪幾率大。
二礦農民自建祭壇召喚或購買英雄;主基自身門口受敵無暇顧及。
主基四面水路,天海流耗錢巨大,廉價陸兵被限制,無法暴兵。
對面德日美升二本速科技,自己科技大廳還在祭拜牛頭人爵士。
團戰隊友不放大,自己被暈,金錢不足,裝備太差。

總結:玩家策略不對,微操太慢。


身為英國人,應該如何回答這道題呢?好複雜呀。

看了其它答案,總有一些無法贊同的。

「大英帝國」這個歷史上的概念,早就不存在了。出生的時候已經不存在。這個國家(這個政權),已經完全從地球上消失淘汰了。跟我們現在的「英國」也沒啥關係。

但是仔細想一想,跟現代英國的我,還是有一定關係的。

畢竟祖先屬於那個國家,還為那個國家干過事。這一些事實無法避免。

(可能有一點像現代德國人不敢面臨自己祖先屬於希特勒納粹德國的事實)

---

英帝國的衰落,這是必然發生的。無法避免。

不過也想提供一個英國人的看法。

本來想解釋英國的各種近代歷史。但是好像真沒這個必要。大家都很熟悉。

還是大致說一下吧:

1700年,英國已經統一了不列顛群島(包括愛爾蘭島)。經歷了殘酷的民主內戰和光榮革命,本地政治狀態已經基本上穩定了。議會可以理性主宰一切。同時,很多方面已經成了歐洲霸主,打敗了西班牙、荷蘭等貿易競爭手。主要是科學革命、初期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經濟優勢,特別是航海方面。美國從英國獨立走了,但是仍然是區區幾百萬人口的事,還沒怎麼影響到經濟大勢。

1815年,英帝國徹底打敗了歐洲大陸的拿破崙。這就成了獨一無二的世界霸權。很多方面也已經是世界生產主力。憑這個科技優勢,愛幹嘛就幹嘛。很快就超越了中國清朝和印度莫卧兒朝的生產總值。佔領了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領土。很多時候也用不著多少暴力,直接挑撥離間而吞併得到了大量土地,包括整個南亞,也一大半非洲。這時候屬於Pax Brittanica,英帝國「大和平」時期。

1850年前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河農業革命起源於英國。英帝國仍然是最大受益者。自稱帝了。

1880-1900年,美國和德國GDP超過了英倫本島。但是還沒超越整個英帝國的體量,所以英國高層還完全意識不到任何壓力。仍然是世界影響力最高的實力。

1920年代,世界一戰結束,英國付出了超大代價才把德國打敗,獲勝。雖然土地又增多,但是經濟地位明明不如以前好。實際上,美國的經濟體量已經跟整個英帝國差不多。這時候讓愛爾蘭獨立,也是個重要轉折點。各種開始承諾其他殖民地以後可以獨立。

1950年代,世界二戰結束,英國及西歐的經濟又一次大崩潰。美國投資幫英國經濟恢復。新國際霸主是誰已經很明顯了。英國很快就讓印巴獨立,還有以色列伊拉克埃及等地。之後二三十年,慢慢讓六七十多個國家獨立出去。主要是英國國內政治變化所決定的,但是也可以追溯到美國的影響。

關鍵時刻可能是1956年,英國和法國想保留對蘇伊士運河(埃及)的控制權。結果美國把英法兩國打了一巴掌,不允許了。這件事可能是200多年以來,英國第一次被其他國家明顯控制住。

之後,英國成為美國的小幫手,是很自然的一種過程。美國這種小殖民地獨立了,花了兩百年漸漸成了世界新霸權,替代了原主。一點都不奇怪吧?本來就是從英國分出來的一個分支。

---

之後幾十年,非洲等六十幾個國家也都從英帝國獨立走了。到我出生的時候,英國已經不是什麼帝國了,長大所熟悉的政治都圍繞著本島問題轉了。

英帝國什麼時候開始「衰退」,很難說了吧。有可能是二戰以後的事,也有可能是一戰前後的事。

有些答主說是1900之前的事,這就無法贊同了。。。

那時候英帝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了,還沒有出現多少分裂的預兆。帝國主義思想高高在上,還沒誰預料到帝國會瓦解。

真正的瓦解是因為後來一戰二戰帶來的那些刺激。經濟壓力太大了,這才選擇走和平路線。畢竟養那麼多殖民地非常不划算。

更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政治開放化和左化。早在19世紀就已經有那種聲音強調民族自由。20世紀初的英國政治圈還在天天爭論這種問題。

讓愛爾蘭獨立,這大概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歷史分界線。1921年。

因為和愛爾蘭是屬於最緊密的民族關係,被英國控制了八九百年。竟然愛爾蘭可以做到第一個獨立出去的,那麼其它的民族也更加有資格獨立了。英國當時讓愛爾蘭獨立,這就是對任何其他民族的一種承諾。就算沒有發生二戰,遲早大家都會獨立走了。

---

論「衰落」/「衰退」,這種思維在西方可能很少這麼認為。

因為這些「衰落」國家(比如英國)還存在的好好的呢,而且還在年年向上發展。一直都是今年比去年過得好。就算相對增長比例有下降,本地人生活還是越來越好。見不著什麼「衰退」了吧?

英國政府能夠意識到殖民地需要獨立,然後鼓勵支持人家獨立,這並不影響到本地人的生活水平了吧。哪來的衰退?反而會讓本地人覺得自己的政府很開放很明智,有道德。

英國過去歷史確實很黑暗,但是這樣處理會保持自己國家跟其他獨立國家相處更加和諧。

要是死都不放那些殖民地,估計繼續打來打去然後英國變成全世界最大的罪人了?

這應該視為一種發展象徵,而不是一種「衰退」象徵。

所有國家都曾經不斷地吞併(侵略)土地。

當年英帝國是最早願意把其他控制地區「放走」的國家,包括自己控制了好幾百年的一些地區。就論這一點,應該值得很欣賞吧。觀念比其他國家開放先進了不少了吧。

(一個民族控制那麼多土地,遲早也會吃虧的,不如早一點把事情處理好,留給後代一個更和諧的家園,比較討人喜歡。英國至今讓蘇格蘭人投票獨立之類的,也都是這個道理)

帝國本來是不該存在的。殖民性帝國一點也不例外。誰最早主動放棄領土,誰就是最大的長期得利者。

---

反正個人感覺是這樣的:

「大英帝國」也不是因為什麼科技缺點或大政治錯誤而衰退。主要是本地政治思維體系不太支持保留這樣的帝國和殖民地。要麼太貴要麼自我感覺不道德,當時早就自我感覺不對,讓當地人投票獨立。這是一個很值得作為世界榜樣的和平化過程。

最后土地少了,也論不到什麼「衰退」類問題。這是正道。

(不過,英帝國當時讓地方獨立,留下了一些超級有問題的國際邊界,導致了各種衝突,一直鬧到了今天;結局可能不是特別理想)

然後對很多英國老人來講,英國的繼承者(美國)一樣把英國的秩序和觀點保留宣傳到現在了,也沒啥大損失。改朝換代,政治首都轉移而已。

但是,現在看到美走入川普時期這個死樣,才終於絕望了。


日不落帝國做的最多的事就是防止歐洲統一,他贏了,然而,她的西邊出現了一個歐洲


個人觀點,大英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是:沒能控制好北美,結果導致美國獨立,為自己扶植了一個強大無比的對手。

相對於大英帝國其他的殖民地來說,北美土地肥沃而廣袤,物產豐富,當地土著非常弱勢,移民大多是歐洲人,受教育水平比較高。澳大利亞跟北美比起來,土地雖然也很大,但是除了東西兩邊的海岸之外,其他地方大多是荒蕪的不毛之地。印度等亞非殖民地的本地土著人口眾多,文化差異比較大,管理起來成本比較高。因此,北美屬於英國殖民地里條件最好的了。

大英帝國的核心在英國,北美離它太遠,而且是按照殖民地的方式管理的,源源不斷的財富都輸送到英國本土,必然會讓殖民地人民心生不快。結果後來導致美國獨立。北美有著非常好的發展環境。南美殖民地因為拉丁國家的政治體制,難以發展成國際強國。歐亞國家遠離美洲,對北美的約束也比較弱。再加上兩次大戰都遠離美洲大陸,歐亞諸國戰亂不斷,這對美國來說簡直是天賜良機。所以,北美的發展環境相當不錯。

美國的崛起,就意味著大英帝國必定會衰落,因為世界上很少能容得下兩個王者(包括後來跟美國競爭的蘇聯)。大英帝國一向奉行的國策是大陸均勢政策,主要限制法國跟德國的力量。而美國則奉行歐洲均勢政策,因此大英帝國的沒落必然是一個新崛起的大國的目標之一。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在英國疲憊不堪的時候才出手,比較巧妙地維持了歐洲各國的均勢(一戰之後,其實美國是比較反對過於削弱德國的)。

因此,一方面是美國的崛起,另一方面是歐洲毀滅性的戰爭,再加上二戰之後世界各地的獨立運動,大英帝國已經無力維持曾經的輝煌了。這一切,可以說都源於美國的獨立。現在英國依然是個強國,但是跟法德一樣,也僅僅是第二梯隊的強國。星條旗已經取代了米字旗的地位。

假設(當然,歷史從來就沒有假設),大英帝國能夠把北美當作跟英國地位相當的國土對待,而不僅僅是視作掠奪財富的殖民地,甚至為了加強對北美的控制,遷都北美,跟歐洲火藥桶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那麼大英帝國的輝煌也許依然會延續很久。


科技外流

殖民地獨立

德國、蘇聯、美國先後崛起

有多種原因


主體民族人口太少,無力同化殖民地人口,也就無力將殖民地人口本土化
隨著殖民地人口的識字率不斷提高,開啟自己的現代化過程,殖民地人口民族意識覺醒,本土人口不足以壓制龐大的殖民地,一旦發生戰爭國力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殖民地獨立


不單單是人口的問題。
英國是一個島國,本土土地面積非常有限,還不如日本。這樣的本土土地面積容納的人口是有限的,同時資源,工業規模也有限。
人口不夠,除了經濟上,最關鍵的是戰爭規模的擴大的因素。
歐洲古代和近代戰爭,大規模戰役中一方的兵力也基本不超過十萬人,但是發展到二戰,一場戰役上百萬人廝殺,兩大強國交戰加起來總兵力超過千萬,這不是人口小國支撐的起的。
而且隨著民族主義覺醒,純粹法理上佔領的土地已經毫無意思,如果沒有民族向心力,這樣的領土最終只能分崩離析,特別是在帝國中樞的力量削弱之後。

亂寫的,歸根結底就是土地小,而且是島國,島國成就了英國,也限制了英國的上限。


很簡單,二戰傷了元氣,肥了美國,失去對殖民地控制權。。

——————————
還大英帝國…
2016,英國脫歐公投成功之時,蘇格蘭就已經決定啟動第二輪獨立公投,最早就在今年。n年後

大英帝國就要改名為:小不列顛不及北愛爾蘭 可能還不怎麼想聯合王國


隨著殖民地的相繼獨立,大英帝國失去了工業化中最關鍵的兩個生產要素: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最關鍵的美國的崛起,也減少了英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份額。

之後英國本身做出的一些錯誤的經濟決策也導致了英國在一段時間內的經濟蕭條。

說到近些年的話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英國在後來的全球化中相當保守,對外來移民實施的嚴格的勞工證制度也導致本國勞動力價格的高漲。而本身英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成本又相對較高,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這也很大的制約了英國的經濟發展。


看了很多答案,自己也稍微答一發。
英國衰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的王室。封建貴族主義。

最關鍵的還是政治因素,人性,精英,居安思危。

沒有多少高傲的精英會心甘情願的低下高貴的頭顱,效忠一個自己都看不起的家族或者蠢貨。除非沒有辦法,或者想要保持自己的貴族的地位。

看一下英國歷史,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英國王室貴族,來自於因襲擊法國而被封為諾曼底的北歐海盜。

英國因為克倫威爾的原因,大憲章運動。保護了貴族和私人的利益。

削弱了王權,這樣的做法最大的好處在於。國王無法在任意剝削人民。
想要富裕起來,只能想其他辦法。與民共利而不能與民奪利。
於是,英國出現了國家支持的海盜。
同時,也因為英國中央政府缺乏強力統治。不得不依賴個人能力強的海盜,組織海軍。

同時代的西班牙則進行中央集權,集權的好處是,如果首腦聰明,可以集中力量快速崛起。壞處是,一旦首腦腦殘,整個國家都會腦殘。而如果頭腦平庸,則內部則會跟著平庸,保守,不思進取或者內耗,內鬥和完蛋。

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海盜出身的艦隊統帥,利用技術和戰術上的改進,成功打敗。就體現在集權帝國保守的方面。因為一個大的集權帝國內,精英和創新都會受到壓制,被人超越和按在地上摩擦,無可避免。

英國因為得到海上霸主的地位,才得以在大航海時代崛起。

而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崛起的原因都很類似。

法國,歷史上王權也不很強勢。王室直屬領地有限,一直在拚命設法擴張。歐洲三十年戰爭時代,法國才算正式崛起。
但到了,巔峰時代,王室不思進取,出現腐敗衰落。很快爆發了法國大革命。

德國是一直快到十九世紀末期,才形成中央集權。即便如此,德國在那個時代相對來說政治比較清明。無論腓特列還是卑斯麥時代,都很注意讓渡很多自由權力給百姓換取他們的支持。
但後期因為威廉二世,自作聰明破壞了卑斯麥的平衡戰略。最後落的德意志帝國完蛋。

俄羅斯和美國的主要崛起,則因為國土面積的廣大。而俄美國土面積的廣大,主要功臣是那些商人和開拓者。

俄羅斯雖然進行幾次改革,但是集權體制。註定會壓制底層精英。不顧及平民百姓利益。
甚至無法兼顧統治階級和資產階級利益。
於是先是內部資產階級精英和無產階級聯合革命。
然後以布爾申維克為代表的底層精英組織底層人民發起二次革命。

美國,則是一開始立國的時候便是一群共和精英所策劃的。

事實上,英國在美洲的稅收並不太重。甚至為了幫助美國人還和法國發生戰爭。為了彌補戰爭損失,增加了一定稅收。

美利堅則以這個為契機,發動革命。

最後成功。美國成功之後,還想繼續幫加拿大人擺脫跪著的命運。結果被加拿大人給打跪了。

不過,美國一直沒有放棄肢解英國的夢想。

在英國人眼裡,美國就是叛徒和暴發戶。
而在美國人眼裡,英國就是由一群爬在人民身上的吸血鬼和寄生蟲~貴族和跪族組成的落後國家。

兩次世界大戰已經差點把英國打廢,德國,俄國則直接被打爆。

在者就是革命運動的發展和人民的覺醒。

兩次世界大戰加劇了人民的貧困。同時,因為革命的宣傳。使得一群被徵集起來,武裝起來的底層人開始思考自己的命運。

同時,他們手中的武器,受到的專業軍事訓練和戰爭歷練使得他們具備了為自己爭取權利的能力和機會。

所以,俄國成功發生革命。德國也發生了革命。

英法等國,幸好得到美國支持。勉強維持秩序。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英法兩國已經沒有能力繼續維持了。

他們的選擇只有兩個,改良或者革命。不過好在英法兩國民主制度還算健全。

代表底層人民利益的政黨出現,並通過選票得到政權或議院席位。

他們不得不妥協,因為他們面臨的幾百萬武裝。這些武裝即可以對抗敵人也可以發動革命。

所以,法國妥協。讓出了殖民地。英國則不得不推出高福利制度安撫國民。英法兩國已經沒有多餘力量鎮壓殖民地了。如果選擇犧牲國內利益,鎮壓殖民地,可能會引起國內叛亂和革命。

同時,美蘇兩國的崛起。也不會允許老牌的殖民帝國繼續控制世界大多數地區。

英國不讓步,可能會被美蘇玩死。所以英國不得不讓步。

總的來說,英國當年克倫威爾如果選擇共和的話。英國可能會稱霸時間長一點。當然,他需要做出些妥協,保留貴族利益。但可以設法限制世襲貴族,採取世襲降低的辦法。
自己弄個世襲公爵就成了,採用執政官的制度。同時為了避免成為羅馬,一方面可以採取三權分立,另一方面採取開放包容的制度,對於世界精英採取特殊吸引和照顧政策。

吸引全世界的精英和富人移民。
同時建立一定分階稅收和基本生活保障及工資保障制度。兼顧各階層利益。

任何一個國家崛起,必須依靠精英。無論平民精英還是貴族精英。

為了保證精英能力發揮,則需要建立健全共和體制。

同時努力吸納融合世界精英。無論本土,殖民地,國內還是國外。這樣才能保證自己長久強大。

不然,無論什麼國家都無法避免衰敗


對於大英帝國衰落的真正原因,或者說所以曾經輝煌過的大國衰落的原因都只有一個,創新停滯!


資源和人口絕對也永遠不可能成為制約一個大國的絕對因素,作為一個大國,資源缺了我可以花錢買,人口能幹什麼?一方面是作為勞動力,一方面是是作為消費者形成市場。這兩方面勞動力一端,從前是殖民,現在是低價僱傭(參見富士康)。消費市場這一塊,只要產品好,不僅國內人口消費,出口全世界,換真金白銀和各種資源。所以說,資源和人口不是絕對的制約因素。
還有答案里說戰爭,兩次世界大戰里誰能比德國慘?二戰之後日本都那熊樣了,還讓人丟兩顆原子彈。再看現在膩?在歐盟內部和整個國際社會上,要不是英國是常任理事國,國際地位早就被德國甩出去好幾條街。日本近二十年有點痿了,但是廣場協議之前,對比戰後的英國和日本,誰更好一些。所以說,戰爭有重大影響,依然不是根本性原因。

我說的最根本原因是,創新的停滯,看起來有點扯,(因為你講人口,講戰爭,這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是創新就顯得很飄渺)但是你可以看我慢慢講下去,看完之後再評論對錯。

這種創新分為兩種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者可稱霸天下近百年,技術創新者可稱雄十幾載。

人類歷史上依靠制度創新,雄踞地域霸者地位時間最長,效果最好的。你們覺得是哪個國家?
我告訴你是中國你信么?
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六國,開始了從奴隸製為基礎的封建制度向以自耕農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轉變的第一個高潮。中央集權制和與之相配套的流官制,募兵(府兵)制,郡縣制等等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制度創新。同時車同軌,書同文等等給技術創新和普及鋪下了良好的基礎。(當然這些制度創新肇始於六國爭雄中的各國富國強兵之策,但是秦國是最堅決和最博採眾長的)
而同一時間,在歐洲,真正制霸的羅馬帝國吸收了希臘文明的先進之處,在不改變奴隸制基礎的前提下,把奴隸制的制度優勢發揮到極致(王政---共和制---帝國制)。建立了強大的羅馬帝國。這都是制度創新的結果。(同樣是彈丸小國起步征服歐洲的羅馬和馬其頓,一個僅僅軍事制度創新,一個深入優化奴隸制,結果就是一個稱雄幾十年,一個稱雄幾百年)

我們繼續看,羅馬是怎麼滅亡的,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世紀先是受困於國內下層民眾和奴隸階層的不斷反抗,國力被消耗嚴重,被日耳曼為首的北方蠻族一波帶走。其實仔細想想,那時候中國在面對什麼?以匈奴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啊!是不是很相似?為什麼中國直到蒙元事情才被北方游牧民族帶走第一波,為什麼比情形相近的羅馬帝國多扛了那麼多年,匈奴在人口和戰鬥力,組織結果上可是對歐洲的北方蠻族高上很多個段位。主要原因就是秦朝的制度創新太穿越了,直接跨進到一個西方歷史上少見的中央集權制,在羅馬受困於奴隸制的種種負面影響時,中國沒有受到這方面的困擾。即使五胡亂華,自耕農和地主階級對土地的強大訴求依然使得那些分裂的政權儘可能的去保有自己的領土,而一些胡人建立政權之後,很快發現這種制度的美妙之處,主動被同化。最後造成北方雖然飽受戰亂之苦,但是帝國根基不死的情況。

我們把眼光再放回到歐美,大英帝國崛起之前有什麼?《權利法案》抑制君王權利,各級貴族和市民們對財富的追求超越王室的喜歡成為第一順位的全民追求,隨之而來的就是殖民地擴展和工業革命。法國崛起就更加坎坷,先有法國大革命,隨後是拿破崙的《拿破崙法典》,緊急著是軍事制度和戰略戰術體系大改革,從而出現了短時間的不可一世和後來的長期發展。德國從普魯士啟用俾斯麥開始,一系統改革和外交上的縱橫俾和,德語地區大一統,東拒俄國,西亞英法。俄羅斯帝國最巔峰也是始於伊凡雷帝。美國的兩次世界大戰之前要是沒有南北戰爭和《解放黑奴宣言》讓國內的北方工商業貴族壓倒南方種植園奴隸主,歐洲就這再打幾次七零八落的大戰,美國也沒有機會成為世界霸主。日本甲午之前,黒艦之後,如果沒有明治維新,日本拿什麼和大清帝國還有俄羅斯爭雄遠東?

總而言之,如果英國人口和美國一樣多,顯然不會發生這種問題。

所以說綜上所述,現在這個第一名的答案是不合理的,先不說,一戰前後,美國開始挑戰英國霸主地位的開始階段,兩國人口的相差還不像今天這麼大,如果算上英國控制的最牢的幾個英聯邦國家的話,那麼美國在人口上絕對不佔優勢。而且這個解釋怎麼適用於情況類似的日本在遠東的崛起,大清帝國和俄羅斯當時的人口都遠遠高於日本,就算日本贏其中一個有僥倖成份,你怎麼解釋這兩個大帝國都被彈丸大小的日本羞辱了?還有在二戰中日本面對同樣人數佔優的美國,前期的戰果是怎麼建立的?

我們具體看看大英帝國是怎麼崛起和衰落的,
有不少對歐洲史感興趣的朋友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不是英國,而是西班牙,西班牙的崛起源自一次無奈的創新,西班牙人在中世紀和中世紀後期一直都徘徊在歐洲的主流強國之外,沒有能力去歐洲大陸上和其它傳統強國爭雄,但是王室要享樂,貴族要金錢。剛剛完成統一被無力向歐洲大陸進軍的西班牙十份無奈,但是在航海上有一定優勢的西班牙把眼光跳出了傳統歐洲大陸,注意到了世界上所有其它地區,將歐洲文明最古老的一個傳統——劫掠,擴大到了全世界。搶佔殖民地,劫掠弱國財富。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迅速致富之路在國內引起了強烈的追逐。於是更好更多的船隻被建造,無數更優秀的船長和水手出現,日不落帝國興起了,由於殖民帶來的財富擴充了軍隊和國家實力,在歐洲大陸改變了原來的邊緣化地位,成為歐洲強國。得到了利益的西班牙各階層躺在巨大財富上開始停下了創新的腳步,而其它國家例如英國和荷蘭開始想盡各種辦法對抗西班牙,更多先進艦隊被建造,更先進的殖民方式被創造。1588年從西班牙無敵艦隊敗給英國(那時候西班牙已經是歐陸強國,英國只是一個島國,有點像後來的日本對大清與俄羅斯)衰退之路就開始了。到了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因為太龐大,股份數量太多,於是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劃時代的創新是荷蘭成為海上馬車夫的基石。
到了16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第一百個年頭,光榮革命完成,《權利法案》頒行。

未完待續


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確定的是樓主對「英帝國衰落」的概念和定義是什麼。就我的瞭解,西方對「帝國」這個詞的運用是有一定「要求」的。不是任何一個擁有君主的國家都可以自稱為「帝國」,否則會受到其他國家的嘲諷。作為中國,一個雄霸一方數千年的大國、強國,自然會忽視「帝國」這個詞的背後意義。畢竟我們的國家幾乎都是一旦統一、穩定,則便是「帝國」的地位。再看鄰國日本,它也是一個擁有君主的傳統國家,就我所知,它的「帝國ていこく」稱號,也是到雄霸東亞時才開始為世界使用。
British Empire的稱謂,自是來自英國當時遍及全球的殖民地和強大的工業文明的成果。那麼自然「英帝國」的衰落也會是殖民地瓦解和新興工業國家趕超的結果。早在「一戰」之前,美國工業總產值就已經超越英國,而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果自然也是造成世界格局轉變,如美、蘇新興國家的壯大和英帝國自身經濟力量的不支。自二戰以後,British Empire正式瓦解,UK改立Commonwealth即「英聯邦」來繼續鞏固英國在世界政治格局上的「次帝國」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直至今日,英女王所冊封的爵位如OBE、CBE等依舊沿用British Empire的名稱。
其實我的回答,更多的不是在解釋英帝國衰落的具體原因,而是在闡述我對英帝國的瞭解。人們往往認為英國自二戰後開始衰落,帝國不復。其實在我看來,英帝國的衰落有其自身發展時的必然性,如殖民統治所帶來的壓迫、強權等,自是二戰後逐漸興起的民族獨立、自決運動的導火索之一。而殖民地的喪失,確是人們對於英帝國衰落的最直接感觸。然而,看看今天,回顧歷史,「英帝國」真的衰落了麼?我認為,英帝國的成功不僅是帝國領土的擴張,其實早在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之時,英國人便應該感知到帝國的生命線到底在哪。其實非常值得人們關注的地方,便是「英帝國」最昌盛之時,卻是美國獨立之後,而那時的英國,則是痛失「大陸國土」。瞭解了國土多少的重要性後,再看看英聯邦時代下的英國。直至1930年代,英國女王的樞密院(Privy Council)作為「他國」的「最高法院」,佔盡地球多於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而到今天,樞密院依舊是許多英聯邦國家的「最高法院」。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恐是僅有。要知道,在1996年以前的新加坡和2004年以前的紐西蘭,當地的人在上訴至最高法院的結果就是飛到倫敦請求英女王樞密院的裁決。好比如在清代雍正帝後的中國,當時朝鮮、琉球、越南的「最高法院」是位於紫禁城中的軍機處。在這裡我想說明的是,英帝國的昌盛要素不在國土的多少,而在盎格魯薩克森人在世界範圍內所傳播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即使是殖民地的獨立,但英國的類宗主國的地位卻依舊沒有太大的動搖。看看英女王60週年的片段可知,其地位堪比清乾隆帝80大壽。文化、思想、價值觀的傳播,遠甚堅船利砲。


這個問題so easy拉,簡單地說,就是亡英之心不死的美帝勾結英國國內的帶路黨丘吉爾徹底搞跨了大英帝國

要知道中國有句話叫,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英帝國縱橫世界幾百年,疆域面積最大時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英鎊是世界第一硬通貨,雖然到二戰時期國力已現頹廢,但也不是那麼容易倒下的,美國的實力是早早就超過了大英帝國的,但想取爾代之也絕非易事,美國人非常老謀深算,知道想搞跨大英帝國,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戰爭了,於是利用一戰後德國與歐洲各國以及歐洲各國內部的各種矛盾,竭盡煽風點火挑撥離間之能事,暗中大力援助德國,幫德國恢復元氣,終於把德國這個愣頭青忽悠得進了套,戰火再次點燃,但這只是第一步,還得英國人入套才行,偏偏英國出了個腦子清醒的張伯倫,深知英國打不起這一仗,所以不管你怎麼罵他是縮頭烏龜,就是不應戰,美國人一邊發動各路公知帶路黨大罵張伯倫是軟蛋,英奸,一邊在英國物色能配合美國的好戰份子,於是一個叫丘吉爾的過氣政客進入了他們的視線,英國P民們被公知的輿論誤導,也加入了咒罵張伯倫的行列,什麼?張伯倫居然不救盟友波蘭?什麼?張伯倫居然去和希特勒和談?什麼?張伯倫居然出賣了捷克斯洛代克?你張伯倫就是軟蛋,英奸,千古罪人,可憐張伯倫一心為了大英帝國的國運忍辱負重,卻落得如此下場,悲憤之極,甩手走人,不久就一命嗚呼!

張伯倫下台後,美國人扶植的親美(準確說應該叫舔美)政客丘吉爾上台了,丘吉爾擁有著俊朗的外表,偉岸的身軀,尤其是他那極富煽情的演講,一開口就能讓p民們熱血沸騰,簡直就是做帶路黨的絕佳人選,於是在各路帶路黨媒體的宣傳下,丘吉爾以英國人民的大救星的形象閃亮登場了,一上來展開他那無與倫比的演講天賦,揮舞著雙手咆哮著要在天上在地上在水下跟德國人決一死戰,勝利最後永遠屬於大英帝國,英國的p民被刺激得歡心鼓舞,血壓飆升,他們慶幸終於用手中的選票選出了能拯救英國的偉人,那個丟人現眼的軟蛋張伯倫去死吧(不久就他真的死了),看丘吉爾多硬氣,咱大英帝國就需要這樣的人物!

美國人一看英國人終於上套了,心裡自然是暗自歡喜,立馬錶示美國人民堅定支持英國人民反抗德國法西斯的正義事業,遲打不如早打,小大不如大打,要打就徹底打他個天翻地覆,打破這個可惡的舊社會,同時表示英國人民如果缺什麼東西儘管提,然後轉身就把以前援助德國剩下的東西都拿出來了,英國p民一看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內有偉大領袖(丘吉爾)帶領,外有燈塔兄弟(美帝)增援,真是天不亡我大英也。但這仗一打起來就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花錢更是如流水,老邁的大英帝國更加步履蹣跚,美帝一看時機到了,得加把火,於是宣布熱烈支持全世界的殖民地的獨立鬥爭,亞非拉人民一聽熱淚盈眶,只有英國人開始狂抓,怎麼你個龜兒子支持獨立事業的都是老子的殖民地?但此時醒悟已經晚了,世界格局大勢已定。戰爭一結束,英國人還沒高興三天,美國人就帶著帳單來慶祝英國的勝利了,英國人蒙了,你丫的不是援助我的嗎?美國人表示我是援助你,但沒說這些援助不要錢啊,看在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份上,咱就給你利息打個八折吧,英國人一口鮮血吐在地上。回頭一看,發現美國人給德國人的優惠比英國還大。

至於丘吉爾如何配合美國人在二戰中把英國坑得欲哭無淚,就不在這裡一一敘說了,因為那可以寫一本書,結果就是,二戰結束,英法衰敗,大英帝國解體,美國號命天下,整個二戰的本質其實可以歸納為,以美國和蘇聯為代表的新興力量通過各種手段徹底取代了以英國和法國為代表的傳統勢力,成為了世界的新霸主,世界格局就此改變,什麼?日本和德國哪裡去了?對不起,這兩貨屬於被賣了還要幫著數錢的貨,不值得一提。

簽於丘吉爾在美帝霸業的建立中作出的卓越貢獻,在美帝的授意下,丘吉爾本人從此獲得了極高的讚譽,比如世界傑出的反法西斯戰士,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首相,鐵血首相,各種包裝宣傳不計枚舉,他甚至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獲獎作品是他在二戰中寫的一些日記(蔣公哭暈在廁所),為了襯托丘吉爾的偉大,當然要把他的前任,也就是那個搞妥靖政策的張伯倫往死里黑,所以我們的歷史書、主流媒體,一提到張伯倫就是那個只會對希特勒軟弱退讓的消極份子,事實上英國頭腦冷靜人士早已表示,在那種情況下,張伯倫的妥靖政策是唯一能給大英帝國續命的路子,因為大英帝國已經不可能再經歷一次慘烈的戰爭。英國P民們後來大概是明白過來了,所以二戰雖打贏了,但丘吉爾在首相選舉中卻慘敗,丘吉爾的下台卻讓中國的公知們異常激動,說這是民主的勝利,就算是領帶英國贏得二戰的英雄,人民一樣可以用選票讓他下台,英國P民們此時心裡可能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說點題外話,我想問一下那些鼓吹西式民主的中國公知:如果中國真的搞民主,如何防止中國P民們選出丘吉爾這樣的帶路黨?要知道,帶路黨要是只在網上叫囂倒也不怕,帶路黨要是進了前三排那會是什麼恐怖的結果?


推薦閱讀:

如何入門國際政治?
怎樣看待央視 2014 年 1 月下旬大規模地報道「日本右翼否認侵華戰爭罪行」?
類似索馬利亞青年黨這樣的組織都是從哪裡獲得資金的?
中國現在該不該通過買歐洲債券來救歐洲?

TAG:歷史 | 政治 | 國際關係 | 英國歷史 | 有哪些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