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慘烈到什麼程度?

是世界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嗎?有沒有直觀的可信的史料可以作為佐證?謝謝。


5.24更新
回答這個問題已經大半年了,沒想到大家一直都在關注,很感激,無以言表。
最近大家族聚會,翻出了一些舊物,與大家共享。

當年外公成為殘疾軍人的結業證書。
據說除了學習基本的醫療自救知識和文化知識還有學習了一些朝鮮語。
外公說當年照顧他是一個朝鮮姑娘。

21歲的外公,血氣方剛的軍人,翻洗戰爭時期在朝鮮的留影。

上傳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是曾有顧忌的,詢問過家人決定將這張照片公布。

本來打了一大堆個人對於照片的描述以及感受,最後決定留白,無聲更勝有聲吧。

不身受,又怎能解其中味呢?
英雄必能勝四方。
祝安好。

~~~~~


之前給大家說過有空會寫寫爺爺的故事,爺爺是川藏線上的英烈,大家有興趣可以移步。

出生於軍人家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759975/answer/87788878

【4.4千更新】

感謝大家對於我的支持。
向所有英雄志士致敬!

很多人在評論中提到了軍人精神。
在我的理解中軍人精神用另外的一個詞語來說就是軍魂。

無論是在戰場還是生活中,外公一直都是英雄。
"要是美國鬼子打過來,我一定第一個上戰場。"
電視中無意間播放的一條關於美國的新聞,外公的一番話語,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
那年外公已經80歲,軍魂猶在。

父親也曾說過,所有退役老兵都是預備役,都是祖國的後備力量。
雖然這是國家的規定,但老兵也是滿腔熱血,無不有一顆忠肝義膽之心。
這一點我是非常欽佩的,即便是脫下軍裝,也從未忘記自己的責任。

一個民族要是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就不能深刻的了解過去和走向未來。
——江澤民

這是10年前出版的一本老書,僅發行800冊,也是外公送給我的禮物,記載了當年我們縣城抗美援朝時期的一系列活動,更是一本抗美援朝戰士的回憶錄。

這本書前段是我們縣城在抗美援朝期間的一系列活動,中間是倖存老兵的回憶錄,翻到後面是烈士名單,當年20歲的熱血青年,拋頭顱,撒熱血,戰死沙場,他們是真英雄。

突然想起了兩年前,外公家的一張照片,抗美援朝勝利甲子年,杖朝之年的老兵們聚集在一起的合照,很多老兵最後一次出現在了那張照片上。

10年前,很多老兵還健在,能提筆寫出自己的故事。
過了8年,抗美援朝60周年,老兵已老,只能用簡單的詞語回憶自己的故事,沒有華麗的詞藻,即使那個故事已經不完整,但老兵眼眶一直都是紅的。

如今,大部分已經入土為安,沒人會記得他們。
只是再提起這場戰役,會想起,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有那麼一群人依舊用自己的生命深愛著自己的祖國。

翻開第一頁,不經淚流滿面,當年還只有幾歲的我並不懂外公一生的驕傲,如今,斯人已逝。

【這是外公送給家裡每個孫輩的書,這是哥哥那本所以是"爺爺"】

接下來是一系列的插畫

1.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紀念徽章。

2."贈給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慰問品。

3.縣城在抗美援朝期間的遊行活動

4,. 中國人民志願軍返國代表和朝鮮訪華代表團在我縣紀念。

5, 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大會召開。

這本書剩下部分有空更新。

~分隔線~

第一次收到上千的贊 ,很感謝大家 。
外公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的~
至於照片可能最近不會更新,才開學沒法回家,不好意思哈。

不少大家的評論我都看哭了 =_= 說都想起了自己的親人 ,雖然我寫的是我外公的故事,但也是大家身邊親人的故事。

還有說什麼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的,我想說的是無論這場戰役的對錯,軍人必定是第一個上戰場,但也是老百姓,犧牲的也是老百姓的性命,國家有需要,二話不說就上去了,也留下不少後遺症。至少我們應該對於先烈們的緬懷和致敬吧,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沒有他們的犧牲,哪來我們和平的今天。

其他的就不多評論,無經歷,不懂得。

最後,要是有要轉載的隨便轉吧,給我說一聲就行,我也希望能多普及。

……以下是原答案……

這個故事還得從去年外公仙逝說起。

"家屬來看看,骨灰裡面怎麼有鐵片。"
"啊,怎麼會這樣。"
過了一陣,舅舅走過來,低著嗓子說,
"是家父從朝鮮戰場上帶回來的。"
"……"
全場氣氛一片死寂,沒人敢抬頭,也沒人敢出聲。


確實如此,
骨灰裡面鐵片就是61年前朝鮮戰場上最普通卻又最要人命的彈殼殘片。
子彈肆意的飛竄,黑煙白煙的籠罩,前方根本看不清路,甚至看不清敵人的臉,戰場上的勇士只顧得拚命的沖,然而就是這樣一顆子彈就這樣嵌入了外公的頭部。
直到腐朽,鈣化,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但,戰爭給外公帶來的遠不止這些。

胸腔的三個彈孔 ,嵌入頭骨的彈片 ,腿部的足半米的傷疤,偶發性的耳聾。 因為戰爭,當年只有19歲的外公被診斷為三級傷殘。
每每談到這些,外公只是一笑,
"其實我能活下來都是幸運的事,你們沒辦法知道在死人堆裡面是什麼感覺。"

外公不止一次的向我們形容過死人堆的人頭。

"戰場上的人頭就像石榴籽,一顆挨著一顆,有的趟著血,有的還綻開了花,腦花就像煮好了的豆腐腦似的,白花花的,還冒著煙兒。""

外公就是他的恩人在死人堆里拼了命刨了兩個小時刨出來的。

"我一直拋啊拋啊拋了快兩個小時,手指都流血了還不見我的戰友 ,心裡那個急啊,最後終於瞧著他了,差點沒氣,扛上就跑了,怕再過會人就沒氣了……"

外公八十大壽那年,屈指可數的戰友都胸帶大紅花坐到了全場的貴賓席。其實中的一位老者向我們說到了這件事。

我無法描述當時的場景了,依稀記得老者說了很久很久,本來就不利索的老者從坐著說到激動的站了起來,主持人都沒法打斷,最後老者和外公都是相偎著哭著下來的。


外公最後的遺願也是參加餘生最後的戰友會。
外公說那條命就是他們撿回來的,就算要沒了也要告他們一聲。


當時的外公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書好幾天,搶救車無時無刻在病房旁侯著,一天至少搶救三次,我和我的哥哥在旁邊直掉眼淚,眼睜睜看著親人掙扎在生死邊緣卻無能為力。

後來,我們縣僅存的幾名老兵來看望了外公,說了很多當年的事,原來當年黃繼光烈士的母親慰問部隊的時候還是我外公把她背上了山。

那個夜晚,外公的眼淚一直在眼框里打轉,一宿難眠。

病危通知書下達後,我們已經開始準備後事,外公比預期的多活上了半年。
護士說這半年和外公同病房的癌症病人走了十多個。

外公的病越來越重,意識也越來越模糊,但求生的慾望卻欲發的強烈,也許是軍人的本能,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嘴唇還擠出幾個詞。
"這是我的任務……"
"活下去。"


戰場上的子彈不僅嵌入了外公的身體,也嵌入了外公的心。

……第一次寫文,回答太偏題,但是終於能找到一個地方訴說外公的故事,雖然外公走了快一年,但是依舊很想他,外公的一輩子都很受人愛戴,做事很有自己的風格,外公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有空上照片。外公寫的回憶朝鮮戰爭的書和當年在朝鮮戰場的照片。


1952年夏季,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決定在朝鮮中部鐵三角地區打一仗。所謂「鐵三角」就是鐵原、平康、金化三郡的簡稱,它剛好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平康位於三角形的北頂點,在中國軍隊防線內,金化、鐵原則分別位於三角形的東、西頂點,在聯合國軍防線內。


要說范佛里特的資格可夠老了,他在著名的美國西點軍校的同班同學艾森豪威爾早早就是美英盟軍的總司令,現在正在競選美國總統。另一個同學布萊德雷也是美國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了。可范佛里特現在才是個第8集團軍司令,連他的學弟也沒趕上。要知道,上任和現任的聯合國軍司令官李奇微和克拉克都是低他兩級的小學弟!以范佛里特的才智原不至此,只能說命運對他很不公平。范佛里特在陸軍服役時,同部隊有一個軍官也叫范佛里特,此人素以酗酒而聞名。當時的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常來部隊視察,對愛喝酒的范佛里特很反感。馬歇爾在美軍中以知人善任而著稱,他經常發現有前途的軍官並加以提拔。可是這次他把兩個范佛里特當成了同一個人,以致後來推薦范佛里特升職的報告被他屢屢退回,直到二戰快結束,范佛里特才是個團長。當馬歇爾發現自己的失誤時,范佛里特已比同學落下了八級還不止。不過范佛里特後來表現很出色,從諾曼底登陸開始屢立戰功,終於在朝鮮戰場上被任命為第8集團軍司令。在第五次戰役時,范佛里特大膽採用了機械化穿插分割戰術,一度使中國軍隊的戰線崩潰,並給中國軍隊造成了巨大傷亡,中國人從此記住了范佛里特的名字。


要說范佛里特這人活得也真夠長,1992年去世,正好101歲。在他100歲的時候,美國新聞界曾鼓搗著給他祝過壽,致敬曰:在自由世界遇到威脅的時候,您去了歐洲,打贏了。您去了朝鮮,又打贏了。。。。。。云云。


范佛里特在第8集團軍可謂雄心勃勃,曾制定了好幾個計划上報,但他的上司李奇微考慮到政治因素及控制美軍傷亡,都沒有同意。後來李奇微調任,克拉克接任聯合國軍司令官,范佛里特再次把自己的計劃送了上去。克拉克本來並不想大動干戈,可是後來考慮了一下也不能太不給老學長面子,而且范佛里特的計劃只是一場有限的小攻勢,可以打擊一下中國人而不至於影響全局。最後,克拉克批准了范佛里特的計劃。


范佛里特的計劃叫「攤牌作戰」,目標是奪取「鐵三角」五聖山前沿的「三角形山」和「狙擊兵嶺」。只需動用2個營兵力,最多只要5天時間,付出200人左右的傷亡代價,就可以完成這次攻勢。范佛里特準備動用的部隊是「三角形山」對面的美軍第7師和「狙擊兵嶺」對面的韓軍第2師。聯合國軍立即進行了準備,並預定於10月14日發動進攻。


五聖山是當時朝鮮中部地區「鐵三角」最靠北的頂點。「鐵三角」是位於朝鮮東西海岸之間交通樞紐的咽喉地區,而五聖山又是「鐵三角」的制高點,誰控制了五聖山,誰就掌握了「鐵三角」地區,也就掌握了中部戰線攻守的主動權。范佛里特所要進攻的「三角形山」和「狙擊兵嶺」,中國方面稱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位於五聖山南麓,深深楔入聯合國軍陣地,直接威脅金化防線,范佛里特早就想拔掉這二個釘子。在兩個小山頭的北側有一個小山村,叫上甘嶺,後來這場戰役就被稱為上甘嶺戰役而聞名於世。


守衛平康地區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兵團第15軍,軍長是秦基偉。秦基偉這人也挺傳奇,早年從家鄉湖北紅安出來投奔革命,一個村子一起參加紅軍70多人,解放後就他一個還活著。長征的時候秦基偉是紅四方面軍總參謀部補充師師長,後又征戰河西走廊,在祁連山突圍時被俘,押解途中乘隙逃脫,叫化子一樣走到陝北,重回紅軍隊伍。1955年,秦基偉被授予中將軍銜。1984年國慶35周年大閱兵,時為北京軍區司令員的秦基偉是閱兵總指揮,以一口濃重的湖北口音向軍委主席鄧小平報告。1988年,恢復軍銜制後秦基偉又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部長。2011年上映了一部電影《驚沙》,由安戰軍導演,是繼《祁連山的回聲》後又一部描寫西路軍悲壯征程的力作。年輕的秦基偉成了影片中的主角,由青年演員徐僧飾演。可以說,演得真好。片尾時出現了建國35周年的閱兵畫面,秦基偉向鄧小平敬禮報告時的一幕,令人百感交集。


秦基偉把15軍最強的向守志的44師布置在五聖山以西易攻難守的平康谷地方向,守衛五聖山的則是崔建功的45師。15軍原是中野9縱,是游擊隊打出來的,並不是主力部隊,用老政委鄧小平的話說,是個「敲邊鼓的角色」。秦基偉的防禦重點是平康谷地方向,主要炮兵部隊都放在這裡。他認為五聖山地形陡峭,不利於聯合國軍機械化部隊行動,所以沒有加以足夠的重視。誰也沒想到范佛里特恰恰就選擇了易守難攻的五聖山方向作為攻擊目標。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時30分,上甘嶺地區突然籠罩於濃煙烈火之中。聯合國軍集中了320門大口徑火炮和27輛坦克同時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猛烈轟擊,遠東空軍的30多架轟炸機也飛到戰區上空輪番轟炸,將空前密度的空地火力傾瀉在了中國軍隊2個步兵連據守的陣地上。但見堅硬的岩石被炸成了粉末碎屑,彈片如雨,沙石橫飛,凝固汽油彈燒得山頭烈火熊熊,濃煙衝起了幾百米高,山頂陣地一時間成了人間地獄。中國軍隊躲在山頂的地下坑道里,像是坐在暴風雨中搖晃的小船里,幾乎所有的戰士都震得咬破嘴唇,還有一個小戰士竟被活活的震死了。坑道部隊馬上用步話機和後方聯繫,可炮火太猛烈了,剛一架起天線就被炸沒了,一會功夫,13根儲備天線就炸光了。後方也聯繫不上前方,戰前鋪設的電話線被炸成了幾千幾百截,根本無法接通。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上甘嶺戰役開始了。


整整90分鐘的炮擊過後,聯合國軍開始發起了衝鋒。在597.9高地,美7師31團的2個營迅速向山頂撲去。這31團號稱「北極熊團」,和中國軍隊有著血海深仇。在第二次戰役中,美7師31團戰鬥群在長津湖地區的新興里遭到志願軍27軍的毀滅性打擊,團長麥克萊恩和繼任團長費思陣亡,團旗被志願軍繳獲,整個31團戰鬥群傷亡2000多人。此次攻擊三角形山,31團是志在必得。


597.9高地共分12個陣地,由45師135團9連和8連1個排守衛。聯合國軍密集的炮火已將所有的表面陣地摧毀,山頂上的積土能沒膝。中國士兵搖搖晃晃地從坑道里鑽出來,立即開始了反擊。一時間,衝鋒槍、機槍子彈和手榴彈雨點般地向衝上來的美軍砸去。美軍沒想到山頂上還有人,嘩啦啦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立即散開隊形,用機槍衝鋒槍向山上猛烈掃射,然後繼續向上沖。不多時,很多陣地上就打開了血肉模糊的白刃戰。在打退美軍4次衝鋒後,11號陣地失守了。2號陣地上的中國士兵馬上向11號陣地反擊,美軍的炮火兇猛地打過去,中國士兵紛紛倒下,美軍衝上去又佔領了2號陣地。7號陣地上的中國士兵與美軍殊死肉搏,全部戰死。這樣,打到下午1時,597.9高地上的中國守軍連續打退了美軍11次進攻,但也傷亡巨大,只剩下了主峰周圍的幾個陣地還在堅守。美軍繼續發起進攻。中國軍隊頑強守住597.9高地的主峰門戶9號陣地,以小分隊多集群地不斷發起反衝鋒,一次又一次地將美軍打了下去。一直血戰到黃昏,終於守住了主峰陣地,135團9連的1個加強連幾乎打光。


在537.7高地北山,韓2師第32團的1個加強營也向守軍45師135團1連的陣地發起了攻擊。這個高地形同駝峰,主峰南山在韓軍手裡,志願軍扼守北山,共有9個陣地,其中7號和8號陣地離南山只有50米,韓軍居高臨下一溜小跑就能衝上來。因此,這裡的戰鬥更為殘酷。韓軍一群一群不顧死活地猛烈衝鋒,中國軍隊機槍手榴彈爆破筒颳風般地砸過去,韓軍一片一片倒下,沒死的接著往上沖。很快,許多韓軍撲上陣地與中國軍隊展開了肉搏。一個身負重傷的戰士孫子明被十幾個韓軍包圍,他毫不猶豫地拉響了3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孫子明成為了上甘嶺戰役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第一人。中國軍隊拚死將韓軍反擊下去,韓軍馬上再衝上來,血戰一直持續到了中午,韓軍終於衝上了主陣地。立時,陣地上刀劈槍刺,血肉橫飛,雙方士兵瘋了一般地扭打在一起。到了下午2時,堅守537.7高地北山的135團1連連續打退了韓軍16次衝鋒,最後只剩下20多人,被迫退入坑道堅守,表面陣地全部丟失。


在14日一整天的戰鬥中,美韓軍投入3個步兵營、18個炮兵營和200餘架次飛機,對中國軍隊2個連又1個排據守的陣地發起兇猛攻擊,僅炮彈就打出了30萬發,航空炸彈投下500多枚。2個高地上的中國守軍則打掉了40多萬發子彈,扔出了近萬顆手雷、手榴彈,打壞了10挺蘇式機槍、62支衝鋒槍和90支步槍,戰況之慘烈可想而知。而這一天,15軍的幾乎所有火炮都不在五聖山方向,所以並未加以支援。45師師長崔建功從早上開始就一直關注著戰勢,可是和前敵通訊中斷,遲遲搞不清詳細戰況。直到當天黃昏,前沿才傳來大致情況,597.9高地大部分陣地失守,537.7高地北山表面陣地全部失守。崔建功一聽就火了,陣地怎麼能在45師的手裡丟掉!他馬上就調整部署,命令135團連夜反擊,並將二線的134團調上來準備參戰。


14日晚19時,135團4個步兵連在沒有任何炮火掩護的情況下,向2個高地發動偷襲。美韓軍已在山上修起了臨時碉堡,發現中國軍隊後立即用密集的火力阻擊。偷襲變成強攻,這一場夜戰打得驚心動魄。中國軍隊不顧傷亡地衝鋒,一個陣地一個陣地與美韓軍爭奪。美韓軍的照明彈把戰場照得亮如白晝,陣地上到片都是雙方士兵廝殺的身影。在攻佔597.9高地2號陣地的戰鬥中,45師135團7連一個排長孫占元拉響手雷就滾進了增援的美軍人群中,戰後被志願軍總部追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在537.7高地北山上,韓軍不顧死活地端著刺刀殺出陣地,雙方拼殺得血肉橫飛。殘酷地戰鬥整整進行了2個半小時,中國軍隊終於奪回了2個高地,4個連的部隊一下打掉了2個連。在當天的戰鬥中,45師部隊共傷亡550餘人。而參加進攻的美7師31團2個營戰死33人,負傷411人,加上韓軍傷亡達千人之多,遠遠超過了戰前的傷亡200人的估計。


整個14日的戰鬥志願軍守住了陣地,美韓軍傷亡慘重卻一無所得。但從整個態勢來看,志願軍憑據的是築有堅固坑道工事的陣地,戰前也儲備了大量彈藥,卻在一天之內人員傷亡殆盡,武器彈藥基本打光,陣地大半丟失。不得不又組織部隊進行反擊,因沒有炮火掩護,不熟悉陣地情況,雖然反擊成功卻傷亡過大,未能鞏固陣地又輪到美韓軍進攻,難以抵擋,就又會丟失陣地。這樣打下去就成為惡性循環,美韓軍越來越熟悉陣地,攻擊動作也越來也熟練,炮火打得准,志願軍反擊就越艱難,傷亡就越大。上甘嶺之戰,註定是一場慘戰。


15日凌晨5時,聯合國軍又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起了猛烈炮擊,300多門大口徑火炮和30多架轟炸機將2個山頭反覆犁了一個多小時。輪換上來的美7師32團2個營和韓2師17團2個營再次發起了衝鋒。快要接近山頂時,碎土殘骸里突然跳出了成群的中國士兵,機槍子彈、手榴彈雨點般地砸向了美韓軍。美韓軍退了下去,沒過多久又衝上來。就這樣,雙方反覆地進行著拉踞戰。


戰鬥進行至15日中午,在優勢美韓軍的反覆衝擊下,山頂上的中國軍隊傷亡殆盡,只好撤出大部分表面陣地,再次退守坑道。45師哪裡肯干,又拉上去4個步兵連進行反擊。聯合國軍的炮火嚴密封鎖了五聖山後方的開闊地帶,反擊部隊在運動途中遭到了嚴重殺傷,但中國軍隊仍然頑強向山頂發起了攻擊。經過3個小時的血戰,至黃昏時再次奪回了陣地。可是,4個連隊又傷亡大半。


16日,美7師換上17團2個營,韓2師以17團2個營再次發起了攻擊。山上的中國軍隊因傷亡太大,只堅守到中午就丟光了陣地。到了晚上,45師部隊再次發起強攻,一夜激戰恢復了陣地。打到這個時候,45師已經在2個高地上投入了15個步兵連,每天都要拼掉2、3個連隊,傷亡最重的連隊只剩下了幾個人,崔建功已經感到打得吃力了。而美韓軍的攻勢還沒有停止的意思,儘管傷亡也很大,但每天都換上來經過補充的4個營生力軍,攻勢越來越兇猛。據志願軍情報偵察,聯合國軍已在前沿集結了7個團兵力,足足有2個加強師。崔建功不敢再濫用兵力了,因為他已經在動用預備隊了。


此時秦基偉終於反應了過來,意識到在上甘嶺地區要打大仗了。他馬上命令炮兵部隊全部轉用於五聖山方向,並迅速組織預備隊和彈藥、給養。同時命令45師,堅決守住陣地!


17日,美7師17團第3個營投入597.9高地戰鬥。兩軍再次在2個高地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攻防戰,到處都是炮轟彈炸、刀劈槍刺,漫山遍野都是血肉模糊的屍體和殘肢斷臂。白天,美韓軍攻佔了陣地,夜晚,中國軍隊拉上去2個連再次奪回陣地。而美韓軍重新攻擊更快,趁著中國反擊部隊傷亡慘重,立足未穩,不到天亮就又一個猛攻,再次奪佔了陣地。山上的中國軍隊集合起來,反覆拼殺,可還是沒能把敵人趕下去。18日天亮後,美7師17團和韓2師17團,依託已佔領的陣地向四周擴展,將殘餘的中國軍隊全都趕進了坑道里。至此,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表面陣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范佛里特這時已打紅了眼,預備200人的傷亡,沒想到卻填進去了幾千人,他命令聯合國軍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將中國人從2個高地上趕出去。崔建功此時也橫下了一條心,將45師能動用的步兵連都拿出來填上去。18日白天中國軍隊做了積極的準備,為了避免在運動途中大量傷亡,當天夜裡5個連隊悄悄隱蔽進入了2個高地前的坑道里。經過了一個白天的靜靜潛伏後,19日夜,中國軍隊集中了46門90毫米以上火炮和24門16管132毫米火箭炮,對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進行了猛烈的火力突襲。這是上甘嶺戰役開戰以來15軍的第一次大規模的炮擊,一舉摧毀了美韓軍75%的防禦工事。緊接著45師的5個步兵連協同在坑道內堅守的2個連隊一起向2個高地發起了反擊。


537.7高地北山的反擊很成功,韓軍的陣地還未鞏固就被炮火打了個落花流水,中國士兵攻勢迅猛,很快撲上高地。經過20分鐘嘁哩咔嚓的白刃戰,中國軍隊全部奪回北山陣地。597.9高地卻打得異常艱難與慘烈。美軍在這2天里已在山頂修起了數十個碉堡,阻擊火力極為兇猛。中國士兵不顧傷亡,一個碉堡一個碉堡地爆破,一個陣地一個陣地的爭奪。在3號陣地和9號陣地,分別有叫賴發鈞和龍世昌的2名戰士,手持手雷和爆破筒撲上了美軍的碉堡,以自己的身體打開了部隊的攻擊道路。經過大半夜激戰,597.9高地大部分陣地被收復。朝鮮夏天天亮得早,卻還剩0號陣地沒有攻下來,美軍一個暗堡火力點猛烈掃射,將中國軍隊壓得抬不起頭來。眼看天一亮美軍的增援部隊和炮火就要打過來了,這時,45師135團2營6連通訊員黃繼光凌空一躍,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機槍眼,為部隊攻克陣地開闢了道路。戰後,黃繼光和楊根思一樣,成為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僅有的兩名特級戰鬥英雄之一,他生前所在的連隊也被命名為「黃繼光連」。

20日凌晨5時,美韓軍的大炮和飛機又對2個小山頭進行了狂轟濫炸,之後美韓軍士兵潮水一樣又向山上撲來。雙方反反覆復地廝殺,山頭上彈雨四濺,屍體橫飛。一直打到傍晚,中國軍隊在打退了美韓軍40多次衝鋒後,傷亡巨大,無法補充,終於堅持不住。除597.9高地西北山樑的4個陣地外,其餘陣地再次失守。當日夜,志願軍司令部下令,前沿部隊全部退入坑道堅守。


至此,上甘嶺戰役的第一個高潮過去了。在7天的血戰中,雙方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2個高地上投入了大量部隊進行爭奪。45師先後投入了21個步兵連,傷亡達3500餘人,其中134團和135團總共打得只剩幾百人,幾乎將45師的步兵連隊消耗殆盡;美韓軍也投入了17個步兵營,先後整補過2至3次。45師估計殺傷美韓軍7000人。


至此,45師因傷亡過大,已無力發起反擊,只能靠山頂坑道中的部隊頑強堅守。這時,志願軍總部的決心已經下定。3兵團緊急調上來李德生的第12軍31師作為15軍的預備隊,並將大量炮兵調往上甘嶺方向,同時日夜搶運彈藥、物資,全力支援上甘嶺的戰鬥。秦基偉也急速從15軍機關、後勤抽調了1200餘人補充到45師,又將張顯揚的29師中先後抽出13個步兵連集結到上甘嶺地區,隨時準備投入戰鬥。按預定計劃,利用山頂的坑道拖住美韓軍,消耗其力量,然後發動決定性的大反擊。
山頂的坑道戰進行得極為殘酷。美韓軍已發現了中國軍隊打不光的秘密,因為中國軍隊的坑道口都在反斜面的山腳,美軍炮火打不著。只有在佔領陣地後,
才能用步兵破壞。美韓軍想盡了各種方法破壞坑道,開始時是向裡面衝鋒,然後是曲射炮吊射,用噴火器燒,用硫磺彈熏,用炸藥包炸,用巨石堵住洞口,用碉堡和鐵絲網封住洞口。中國軍隊也不甘困守挨打,白天時刻防範敵人破壞坑道,夜裡就爬出來幹掉哨兵,用手榴彈炸碉堡,不讓美韓軍安寧。到25日,范佛里特覺得攻勢已差不多了,就將美7師撤了下去,命韓2師接防597.9高地。


堅守的時間長了,坑道里的情況越來越困難。士兵、傷員、彈藥、物資、烈士遺體,所有東西都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溫度足足超過了40度,連氧氣都不夠吸,味道更是想像不出的難聞。更要命的是還缺乏給養,缺食品、缺彈藥、缺醫藥、還缺水。人沒有糧食能支撐著活7天,可沒水卻只能活3天。坑道里少量的水早就喝光了,戰士們開始吃牙膏,然後是舔潮濕的洞壁,甚至喝自己的尿,最後只能不顧生命地摸出去搶幾壺水。秦基偉等15軍領導也急得不行,派出了大量的運輸隊向山頂運送物資。聯合國軍的炮火把來回的路封得死死的,大量的運輸員傷亡在路上。往往派出去幾十人,最後只能有2、3個衝進坑道里,連秦基偉的警衛連都大部分犧牲在了炮火封鎖線上。運水容易在路上被打漏,那就運蘋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只有幾個蘋果送進了坑道。焦渴難耐的戰士們你推我讓,20幾個人輪了一圈也沒把蘋果吃完。就是在這樣萬分艱難的情況下,坑道中的部隊頑強撐住了,為大部隊發起反擊贏得了時間。其中134團3營8連堅守597.9高地1號坑道,在缺水斷糧的情況下連續堅守坑道14晝夜,浴血奮戰43天打完戰役全程,最終把布滿381個彈孔的軍旗插上了597.9高地主峰。戰後8連榮立集體特等功,被譽為「鋼8連」。8連連長李保成就是後來電影《上甘嶺》中張忠發連長的原型。


秦基偉決定先集中兵力反擊597.9高地,鞏固後再爭奪537.7高地北山。從10月30日中午開始,中國軍隊就對597.9高地進行了猛烈炮擊,像報仇似的,也將韓軍的陣地犁了幾個來回,摧毀了大量的工事和暗堡。整整半天,中國軍隊的炮火不間斷髮射,令韓軍無法動彈,不能整修工事。黃昏時,中國軍隊停止炮擊。韓軍慌忙進入陣地準備迎擊中國軍隊的進攻。可中國軍隊卻沒有動靜,韓軍折騰一天疲勞至極,漸漸放鬆了戒備。夜裡21時,中國軍隊的133門大口徑火炮,30門120毫米重迫擊炮和24門132火箭炮對597.9高地再次猛烈齊射,大量殺傷了陣地上的韓軍。22時25分,45師8個步兵連和29師的2個步兵連迅猛地向山上殺去,堅守坑道的45師3個連也衝出來參加了反擊。反擊部隊一個波次一個波次向上沖,前面倒下後面跟上,一個連隊打光了再上去一個連隊,與韓軍逐個陣地的肉搏廝殺,漸漸衝上主峰。韓軍也拚命反擊,雙方面對面地打成了你死我活的近戰。血戰至凌晨2時,除一部分韓軍據守東北山腿3個陣地抵抗外,反擊部隊奪下了597.9高地主峰和大部分表面陣地,殲滅韓軍4個連,勝利結束了反擊戰鬥。15軍立即趁夜向山上運送了大量彈藥和給養,光手雷和手榴彈就成麻袋地運上去幾萬顆。「三角形山」的丟失令范佛里特大發雷霆,他馬上命韓2師發起反擊。


10月31日凌晨4時,韓2師31團向597.9高地發起了反撲,衣索比亞營也參加了這次進攻。經一夜戰鬥,中國軍隊的陣地還沒有鞏固,立即就和敵軍打成了交手仗。中國軍隊步炮協同,頑強防禦。志願軍戰士每人懷抱一大堆手雷和手榴彈,劈頭蓋臉地向下甩,硬是用手榴彈打退了韓軍的數次進攻。苦鬥了7個小時,韓軍的進攻終於垮掉了,中國軍隊第一次白天守住了陣地。這一天戰鬥韓2師31團傷亡慘重,衣索比亞營也傷亡達600餘人。15軍則創造了在上甘嶺戰役中彈藥日消耗量的最高記錄:子彈30餘萬發,手榴彈和手雷3萬餘枚,爆破筒260根,炮彈2.1萬發。


11月1日,在白馬山成功擊退了志願軍38軍的韓9師第30團接替韓2師31團加入戰場,反攻597.9高地。這個團戰鬥力確實很強,連、營規模地猛攻了23次,真有2個排攻上了597.9高地主峰,但很快被守備部隊趕了下來。經一天激戰,韓9師30團被擊退。當日晚,15軍29師2個連乘勝發起攻擊,將最後3個陣地上負隅頑抗的殘餘韓軍殲滅,奪回了597.9高地的全部表面陣地。此時45師的部隊打到了極限,只能控制5個陣地。秦基偉不得不又投入配屬15軍的12軍31師91團進入597.9高地協防其他7個陣地。


11月2日凌晨5時,在300多門火炮的火力急襲後,韓9師30團2個營、美7師17團1個營、美軍空降187團1個營和哥倫比亞營,共5個營兵力分多路向597.9高地衝來。其中哥倫比亞營和美軍空降187團參戰未獲美軍戰史證實。這一天的戰鬥志願軍唱主角的已是12軍31師91團,15軍45師傷亡得打不動了。韓軍還是老一套,端著刺刀集團衝鋒。中國軍隊此時的炮火支援已十分猛烈了,而12軍的戰鬥技藝非常出色,充分運用了迫擊炮的威力,以小的代價大量殺傷了敵軍。11月2日一天的激戰中,聯合國軍共發動了40次攻擊,卻一個陣地也沒有奪取。中國軍隊統計殲敵1500餘人,自己傷亡190人。


11月3日,美韓軍又以1個營至1個團的兵力攻擊597.9高地。而31師91團在團長李長生指揮下,一個連一個連輪換著打,即減少了傷亡,又避免了指揮上的混亂。打到下午17時,美韓軍傷亡數百人,被迫收手。


11月4日凌晨,李長生指揮火箭炮團24門火箭炮實行突射,猛烈打擊了美韓軍每天進攻前的集結地域。美韓軍的傷亡不詳,但當天的進攻一直推遲到中午,而且攻擊力度明顯減弱。當天,12軍第31師91團正式接管15軍45師在597.9高地的防務。


11月5日凌晨,美韓軍再次以炮火猛轟597.9高地,然後韓2師31團和韓9師30團的8個步兵連向山頭猛撲。12軍91團守衛部隊充分利用了迫擊炮的威力,準確地轟擊進攻敵軍。迫擊炮彈密集得像下雨一樣,緊跟著韓軍的衝鋒部隊打,連續打垮了敵人的數次大規模攻勢。一群韓軍衝上了3號陣地,一個叫胡修道的戰士在迫擊炮的支援下,孤身用手雷、爆破筒和衝鋒槍接連打退敵人41次衝鋒,一個人殲敵280餘人,戰後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中國軍隊的後方支援炮火也猛烈壓制聯合國軍的進攻,在雙方炮火最激烈的時候,出現了炮彈凌空相撞的情景。一架支援美軍衝鋒的強擊機在低空飛行時,與中國軍隊發射的一顆彈道很低的榴彈炮彈相撞,炸開了滿天火紅的碎屑,一時成為戰場奇觀。這天,打到下午15時聯合國軍就停止了進攻。當日夜,12軍31師93團1營拉上了597.9高地和91團共同進行防衛,92團也接替了15軍45師在537.7高地北山的防務,至此,英雄的15軍45師勝利退出了上甘嶺戰鬥。45師在20天的血戰中,犧牲2849人,負傷2832人,合計5681人,全師戰鬥兵員已全都打光了。


打到這裡,597.9高之戰接近尾聲,范佛里特不再爭奪這個山頭了。11月6日,第8集團軍新聞發布官向外界宣布:「到此為止,聯合國軍在三角形山是打敗了。」不過,好在「狙擊兵嶺」還在韓軍手裡,算是保住點面子。


歷史證明,中國軍隊這點面子也沒給他。11月11日,上甘嶺地區已是雨雪交加,飛機不能出動,堅守的韓軍也紛紛躲進了地堡。下午16時,中國軍隊近百門火炮向537.7高地北山猛烈轟擊1個多小時,發射炮彈萬餘發,創造了戰役期間每小時發射炮彈的最高記錄。隨後31師92團1個加強營的步兵冒著紛飛的雨雪向山上猛撲過去。此時堅守在高地坑道中的45師部隊已困難萬分,再也堅持不下去了。望著友鄰部隊衝上來,倖存的戰士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攻擊部隊身上纏滿了手榴彈,一邊投彈一邊衝鋒,將韓軍炸得血肉橫飛,生生用手榴彈炸下了陣地。激戰一個半小時,537.7高地北山表面陣地全部恢復。中國軍隊也傷亡300餘人,損失過半。


537.7高地北山不同於597.9高地,不但高度低於韓軍據守的主峰南山,而且側面注字洞南山的韓軍也能打來炮火進行壓制,防禦態勢十分惡劣。10月20日後,15軍45師133團和29師87團多次反擊,雖奪回537.7高地北山的表面陣地,卻不能全部守住陣地,而且傷亡甚重。


11月12日,整補過的韓2師第32團再次在炮火掩護下亡命攻上來。537.7高地北山的防禦工事已全部打壞,92團守備部隊三面遭敵火力射擊仍頑強應戰。雙方來回廝殺打紅了眼,不止一個的中國士兵抱著爆破筒滾進敵群。因在11日反擊時傷亡過大,打到下午17時,92團傷亡300餘人,丟失了大部分陣地,只能守住幾個小的立腳點。


13日又是一天惡戰,92團投入戰鬥的2個營已損失慘重,不得不等著後方原承擔火線運輸任務的第3個營趕過來。當晚,92團的最後一個營在時間緊而缺乏武器的情況下突上山頂,大部奪回陣地,韓2師32團又垮了。至此,31師92團2000餘兵員已傷亡1400餘人,無力再戰鬥下去了。12軍副軍長李德生馬上又將31師93團2營、3營拉了上去。


93團的前身是八路軍總部赫赫有名的「朱德警衛團」,曾參加過抗日戰爭中著名的「黃崖洞保衛戰」,是支很能打的部隊。韓軍從11月11日至今也傷亡達2900餘人,但兵力充足,火力兇猛,部隊不斷整補輪番上陣,因而攻勢不減。14日天一亮,韓2師預備隊17團又向537.7高地北山撲來。這一天的戰鬥極其慘烈,韓軍在數十架轟炸機支援下不要命地往上沖,93團守備部隊幾乎打壞了所有的槍支,全靠手榴彈一次次把韓軍打下去。到了晚上,93團丟掉了最難守的7號、8號兩個陣地,守住了大部分陣地。此時537.7高地北山已完全打成了一座光禿禿的山,滿山全是虛土,隨便抓起一把就能挑出十幾塊彈片。93團拚死作戰3天,守住了大部分陣地,卻沒能奪回7號和8號陣地。這兩個陣地距韓軍據守的主峰太近,根本守不住,放多少兵死多少兵。為了能給朝鮮多爭一點國土,犧牲了很多中國士兵。戰鬥到17日,93團幾乎打光了2個營,傷亡800餘人,不得不撤出戰鬥。


李德生無奈之下又將34師的106團拉了上去,他向106團團長武效賢點將:「這場仗要讓106團收尾,打到底,再也不派部隊了!」武效賢二話不說:「堅決完成任務!」李德生這是激將法,他手裡還捏著34師的100團作為預備隊。下了狠心的李德生特別加強了1個營給106團,達到了4個營兵力。上陣地前,李德生還專門指示:7、8號陣地不放部隊,用炮火控制它。


11月18日,106團接防537.7高地北山。武效賢一上陣地才知道這仗不好打,山頭上無險可守,坑道也幾乎全炸塌了。當天,韓軍就奪取了6號陣地。雙方打得完全是你死我活的交手仗,連打了3天,106團雖然奪回了6號陣地,但打光了3個連,傷亡達600餘人。武效賢馬上改變戰法,大挖坑道和屯兵洞,避彈坑,然後採用小兵群「添油戰術」,幾個幾個的向陣地上擺兵,力爭以少勝多。集中兵力堅守關鍵的6號、2號陣地,其他陣地白天用炮火控制,夜晚就組織小部隊發動襲擾和反擊。這樣一直打到11月25日,韓2師終於無力再戰,不得不撤出戰場。整個537.7高地北山,除了7號和8號陣地外,全部掌握在中國軍隊手中。在中國軍隊戰史上,將這一天作為上甘嶺戰役的結束日。


不過537.7高地北山的戰鬥還在進行,剛打完白馬山的韓9師28團和29團又拉了上來。106團以靈活的戰法頻頻反擊,和韓9師一直打到12月15日,殲敵2000餘人,除7、8號陣地外,終於鞏固了537.7高地北山大部分陣地的防務。武效賢實現了打到底的諾言,12月15日,106團固守陣地28天,勝利地將537.7高地北山移交給15軍29師,自己傷亡1200餘人。


12軍勝利收了攤子。至此,驚天動地的上甘嶺大戰終於結束。


中方統計,在43天的激烈戰鬥中,聯合國軍在只有3.7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域內先後投入3個師部隊的11個團另2個營,共計6萬餘人,105毫米以上火炮300餘門,坦克170餘輛,飛機3000餘架次。傷亡2.5萬餘人,其中美軍5200餘人;中國軍隊先後投入2個軍的4個師部隊計9個步兵團,共4.3萬餘人。總計參戰山炮、野炮、榴彈炮133門,以及火箭炮24門、高炮47門、迫擊炮292門。15軍共傷亡7646人,其中陣亡3566人,傷4080人;12軍共傷亡3883人,其中陣亡1272人,傷2611人。合計陣亡4838人,傷6691人,共傷亡11529人。


美方戰史資料則稱,共投入美7師8個營7000人、韓2師4個團19000人,再加補充兵員,地面步兵共3萬餘人。美7師陣亡393人,負傷1174人,被俘1人,加附編韓軍傷亡,共2000餘人;韓2師傷亡7000餘人,其中陣亡1127人,失蹤88人。合計傷亡9000餘人,同時殺傷志願軍1.9萬人。

整個戰役中,聯合國軍發射炮彈190多萬發,投擲航空炸彈5000餘枚,最多的一天發射炮彈30萬發,投擲炸彈500餘枚;中國軍隊共發射各種炮彈35萬餘發,是解放軍建軍以來前所未有的一個野戰軍級戰鬥所消耗的炮彈量。兩個高地山頭被削平近2米,到處一片焦土,在這片狹小地域雙方倒下了幾萬名士兵。當時,美聯社就稱其為「朝鮮戰場的凡爾登」。


上甘嶺戰役中,聯合國軍只奪取了537.7高地北山的2個小陣地,完全沒有實現奪占整個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作戰目標。此後,聯合國軍再未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中國軍隊因為在上甘嶺之戰中頂住了美軍高密度火力的猛攻,極大的增強了寸土必爭的決心,士氣更加高昂。上甘嶺戰役更加證明了雙方實力的邊界,實際上起到了促進談判進程的作用。15軍也一戰成名,從一支二流部隊一躍成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勁旅。日後,中國要組建空降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親自從1軍、15軍、38軍中選中了15軍,就此被改編為中國軍隊中唯一的一支空降軍,轄3個空降師,裝備精良,素質優秀,快速反應,駐防中原要地,成為了中央軍委手中的「殺手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甘嶺戰役慘烈到什麼程度?我回答:

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正是我們27軍回國,又把我調到剛入朝的24軍,編入24軍炮團。『上甘嶺戰役』我沒有參加。直到《上甘嶺電影》出現,我才知道有個上甘嶺戰鬥。

53年7月通過我在24軍 參加金城戰役的回想。金城戰役是我們在上甘嶺打仗的地區。我看到的現場。像普通戰場一樣,到處都是炮彈坑,山頂都是士兵用搞頭、鐵鍬挖的高1.5--1.6米,寬70--80厘米的坑道(因為坑道與山頂的積土薄是為了抗震 不能挖寬)。坑道里到處堆得是直徑一寸的水管子,用處、裝上炸約 至高臨下向山下滑,當爆破筒用。

《上甘嶺》不是個山名,是個地名。分下甘玲、中甘玲、上甘嶺。最高的是《望擇峰》海拔1007米高,後面是大平原。我軍佔領著《望擇峰》和上甘嶺。這時敵人為了佔領上甘嶺,攻下《望擇峰》,控制大平原,所以在上甘嶺發生激烈戰鬥。

上甘嶺戰役的電影,是抗美援朝二年阻擊戰的縮影,三八線長度248公里,天天打,沒有一分鐘、一秒鐘 聽不到槍炮聲的,不過有時槍炮聲激烈點;晝夜不停。

電影是啟發人們鬥志的,說明志願軍在艱苦的條件下,勇敢頑強 機制靈活,免不了有些添枝加葉。比如:前線的坑道都很窄,那一個連隊也不敢要個女護士,她得休息無法安排。


美軍伊拉克戰爭打了八年,期間發了7塊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美國軍事最高榮譽。

平均一年還不發一塊的最高勳章

上甘嶺兩天打出來三塊。


這兩天收到很多贊,謝謝各位。一直想更新一下的,奈何腹中空空如也。姥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記憶中他不經常提到過去的事情,我連他所在的部隊番號也沒問過,也不清楚他的戰友如何了。明天就是抗戰勝利紀念日了,我所能做的,就是讚美值得讚美的,銘記值得銘記的。就這樣吧。
--------------------------------------
我姥爺也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參加過上甘嶺戰役,老人家當時是連長,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他告訴我一些瑣碎的片段。他說,在上甘嶺戰役中,各個連隊彼此之間完全是沒有聯繫的,完全由上級指揮。在那場戰役的攻堅階段,戰士們在根本不知道其他連隊可能已經全部被打沒了的情況下一次次向陣地發起衝擊,他們只覺得戰爭馬上就要勝利了,馬上就有援兵要來了,馬上就有水了,再殺一個敵人就可以回家了,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害怕。

對了,姥爺晚年的時候耳朵幾乎全聾,是被炮火震的,我媽媽和姥爺說話恨不得拿個喇叭~

看答案大部分是家中長輩參加過此次戰役的,可能那種情景只有當事人才能說得出吧~

老人家已仙逝,請各位口下留情。


今天,辦完喪事,打開了知乎,看到一些夥伴有一些質疑老爺子的回憶。我在這裡承認有一些是我記錯了,畢竟我不是軍迷,對軍史沒興趣。但是對這些朋友,我想說,我謝謝您,但是我不需要,我不在乎幾軍幾縱幾野。我就知道我爺爺從日本人打到國民黨打到美國人,是個英雄,就夠了。原答案我也不打算改,這個答案,當做一個紀念。想討論軍史的,我要說一句,不是每個人都有義務了解這些,我跟你討論點我的專業特長你也沒法聊,所以這個問題對我等而言,是個感情貼。討論軍史,出門左轉,鐵血愛你。

——12月4日,爺爺下葬後更新——謝謝大家的贊。老爺子於昨天,2015年11月27日中午1時許,走了。長期因為友善度的問題(友善度低因為噴了港燦,港獨台服操你媽)無法回復大家,抱歉。感謝所有朋友的回復。謝謝大家,祝福爺爺在跌宕的一生後,在天堂安好。
-------永別的分割線-----第一次贊過百,還得倚仗老爺子,很開心,哈哈哈。看了評論,所以做一點補充。
回去向我爸核實了一下,我爺爺後來是做的團政委,評論里也說了,營是指導員。
老爺子這代人有很多想法我說實話我無法理解,用當代人的價值觀來看有點傻,但是他們做起來義無反顧。比如我爺爺後來wenge時,被調往武漢,當時由軍委接管市政,爺爺作為軍代表出任漢陽公安局長。按照現在咱們來看,那當然就在這裡待下去了,大城市,局長,開玩笑。但是wenge結束後,老爺子向組織強烈要求複員轉業,回老家山西。當時山西長治,就是原來的上黨,在建電廠,就是現在的漳澤電廠,當時是建設,毛都沒有的一塊地上面建。組織說,去那裡負責吧。他二話不說,帶著6個娃和我奶奶就回去了。(尼瑪不然我現在還是個官3代?哈哈)。後來這廠建好了,一度負擔了華北三分之一的電力供應,2000年後還上市了。不過他準時退休(不過叫離休),我家幾個叔叔姑姑包括我爸,沒一個人在廠里當官。只有兩個孩子現在還在廠里做普通工人。其他的就自己干吧。其實我剛畢業時有時候想到這裡是有點不爽的。覺得真虧啊。不過慢慢懂事,對老爺子的感情更多了一份崇敬。這種讓我暫時無法企及的高尚的人就是我爺爺,哈哈,以為只能在書本上看到的,這份自豪感~你感受一下。老爺子前段時間做透析,最近稍微強了點。今年過年我帶著兒子老婆回去了,爺爺看到重孫很高興,小傢伙還要老子抱,一點也不怕老人,我很欣慰,哈哈。
———————分割線,下面是原回答——————
我爺爺親歷了上甘嶺,而且是作為十五軍某連隊(具體番號不記得了)的機槍手上的。要知道,機槍手是非常9危險的,結果爺爺上去第一天被炸彈流彈擊中腹部,昏迷了一個星期,現在腹部還有3個彈孔,陷的很深那種,我小時候好奇還摸過。休養了幾周後,他回到連隊,原來的連隊已經沒有了,只剩下一個通訊員,後來的戰鬥里那個通訊員也犧牲了。也就是說從朝鮮回來時,他們連隊就剩他一個了。後來南下,15軍建立空降部隊,爺爺成了其中一個空降營政委(後核實是團政委)。現在回憶起朝鮮的戰鬥,老爺子只說當時確實沒想過能活著回來。抗日和三大戰役,一路打過來,那次最危險,不過老爺子心態好,今年92了。哈哈。


2009年的整個夏秋,我的時間都獻給了一本叫《夜話上甘嶺》的書。
《夜話上甘嶺》(聶濟峰)【摘要 書評 試讀】

本書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軍45師政委聶濟峰將軍的口述回憶錄,由其婿李韌先生(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輯研究出副處長、古近代戰爭館主任)、其女聶昭華女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1醫院校花呼吸科主任)記錄整理,鳳凰書品張林老師策划出版。我作為特約編輯參與本書編寫。約一年時間裡,它經歷了無數次修改、訂正、查實數據和補充資料,2010年10月,《夜話上甘嶺——聶濟峰將軍親歷上甘嶺戰役口述實錄》終於在抗美援朝60周年紀念時順利出版。
這段經歷,對我影響深遠。
尤其是李叔叔與聶阿姨,他們身上既有軍人家庭的嚴謹與毅力,又有老一輩革命家庭的親切與正直,給了我非常多的幫助和鼓勵,也引發了我的思考——上個時代的精氣神,與這個時代的向前沖。

許多個不眠夜裡,我對著凌晨四點依然車流不止的二環發獃。
當時,我作為一個初入社會的新鮮人,躍躍欲試想要投身於影視圈這個名利場——試圖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卻又被另一種價值觀不斷衝擊——那些用生命捍衛著『無名高地』的年輕人,他們犧牲的『價值』又是什麼?

他們在視死如歸——轉瞬血肉模糊的英勇時刻,心中是否出現我眼前這片車水馬龍的景象?這是他們的理想嗎?他們堅定的信念,保家衛國,他們熾熱的忠誠,為了正義?躺在當年那血肉橫飛的戰場上,該怎麼想像坐在電影院里看《變形金剛》?
那些犧牲是可悲的嗎?那些信仰是盲目的嗎?那些殺戮是邪惡的嗎?那些勇氣是可笑的嗎?
它們當然不是!但又有什麼不同?
真摯的勇敢的無私的高尚的先烈,他們並不是冤死的亡靈,他們身上那些震撼人心的力量,是真實存在過的,是隔著幾十年後依然令人悲慟卻使人充滿敬意的。
只是,所有為他人的未來而獻出自己生命的死亡,都令人無限悲傷,因為這偉大的犧牲是那麼容易被遺忘。

如果說,從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什麼,那應該是:我是多麼地無知。
這場戰爭,其實從來沒有遠去。
它極其殘酷的地方,不僅是對肉體的殘忍毀滅,還在於它展示給我們一個事實——作為個體,在時代面前你的『別無選擇』。
你沒有立場,如果你以為你有,那只是幻覺。
你沒有選擇,如果你以為你有,那只是誤會。
作為個體,你能做的其實少之有少。除了祈禱和平長久再久長,能做的只是儘可能記住他們。
還有,不妄談那些自己根本不懂的事,這是起碼的尊重。

-------------------抒情完畢,以下資料全部引用自《夜話上甘嶺》一書-----------------

1,【聶濟峰將軍小傳】

聶濟峰(1914-1992),河北省晉縣人。1937年參加抗日游擊隊,任副隊長,1938年編入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獨立2團政治處幹事、師輪訓隊特派員,第385旅直屬隊特派員,太行軍區第7軍分區保衛科科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5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太行軍區獨立1旅政治部副主任,晉冀魯豫野戰軍9縱25旅政治部主任,豫西軍區第4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戰軍15軍43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進軍豫西、淮海、渡江、廣西、雲南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軍45師政治委員。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45師政治委員,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上甘嶺戰役和朝鮮東海岸反登陸防禦,以其優異的政治工作保證了部隊戰役戰鬥任務的完成,部隊中湧現出特級英雄黃繼光等戰鬥英雄。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1軍副政治委員。1963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後歷任第1軍政治委員,中央組織部軍代表,中央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主任,軍政大學副校長、副政治委員,軍事學院副政治委員、顧問。

聶濟峰同志在院校工作期間,曾長期主持上甘嶺戰役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1992年2月1日因病逝世,終年78歲。

2,【目錄】

第一夜

朝鮮戰爭爆發,全民掀起參加志願軍熱潮

西南局勢穩定迅速,二野15軍獲準備戰

15軍在華北集結參加抗美援朝

15軍歷史淵源及入朝裝備概況

15軍入編第3兵團,細做戰前準備工作

第3兵團入朝參加第五次戰役

第二夜

15軍參加的第五次戰役第一、二階段

15軍在芝浦里頑強狙擊敵人

彭總發電錶揚15軍

五次戰役結束15軍下線整訓,次年4月再次接防中線

五次戰役迫使美國先易其帥麥克阿瑟,後接受「開城談判」

15軍再次上陣,志願軍展開全線戰術反擊作戰

15軍扼守五聖山

第三夜

克拉克為總統大選造勢,意欲發動大型戰事

元山登陸計劃未遂,克拉克同意范佛里特發動「金化攻勢」

我軍五聖山陣地乃戰略要地

上甘嶺戰役打響:戰役第一天

志願軍首長研究戰況,秦基偉誓將保衛陣地

第四夜

597.9和537.7陣地是敵人這次戰役的主攻方向

一級戰鬥英雄孫占元,炸火力巢與敵同歸於盡

艱苦的陣地拉鋸戰,戰時的交通要道很有秩序

退守坑道準備反擊

反擊戰以少勝多重奪陣地,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英勇犧牲

雙方戰鬥力損耗巨大,美軍仍守597.9陣地

第一階段戰鬥結束,戰役重創美軍「滴滴漏師」

第五夜

戰役第二階段開始,坑道鬥爭與決定性反擊準備

我軍以沉重代價反攻主峰,美7師傷亡慘重退下陣地

偽、美軍無力守陣線,我軍緊咬陣地不放鬆

第二階段指揮做調整,增強炮兵作戰能力

45師新建13個連隊,老將帶新兵速練戰術

坑道艱苦內條件艱苦,基層幹部動員工作有成效

第六夜

戰前準備從思想動員到運輸管理都井然有序

戰役進入第三階段,強炮火加巧戰術打出開門紅

全面反攻597.9陣地,敵軍始料不及損兵1500人

12軍31師「小兵群作戰法」運用出色

偽軍補充兵力反撲,91團無一傷亡殲敵400人

范佛里特無力扭轉局面,美承認聯軍「三角形山」作戰失敗

87團為反擊做準備堅守坑道7天

美25師換防上陣,12軍兵力補充反擊有力

戰役最後5天敵軍已無攻勢,戰役結束29師接守陣地

上甘嶺戰役歷時43天,我與敵傷亡對比1:2.5

第七夜

朝戰失利杜魯門下台,范佛里特成替罪羊

毛主席概括上甘嶺戰役制勝五點要素:

「官兵勇敢」,45師連續出了40多位戰鬥英雄

戰場上的無名英雄就更多了

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在各個方面體現具體

第八夜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結合戰術使英雄輩出

「官兵勇敢」,「一人為整體,整體為一人」

「工事堅固」來之不易

15軍冷槍冷炮殲敵19981名

防禦作戰彰顯坑道作用,堅守坑道部隊經受考驗

指揮得當使我軍戰鬥力非同一般

坑道為「供應不缺」提供了保證

第九夜

「零敲牛皮糖」戰術,小殲滅戰發揮大作用

「指揮得當」來源於戰前的充分準備

集中火力打擊美軍

把敵人拖到我們熟悉的陣地上來,根據戰爭發展不斷機動兵力

我軍將防禦作戰由被動變主動,賴於對敵情的透徹了解

「供不應缺」在戰場上的作用

第十夜

志願軍後勤保障有力,各部門支援配合協調

炮火的猛烈和射擊的準確實為制勝要素

炮兵陣地選址巧妙,戰鬥過程中幾乎沒有傷亡

通信的有力保障才能使步炮結合得以實現

步炮配合發揮了驚人的作用

第十一夜

解放戰爭勢如破竹,國民黨潰不成軍

15軍擔負艱巨的雲貴川康四個省剿匪任務

西南剿匪過程中吸收的戰士,劉興文與易學才都成了戰鬥英雄

紀念警衛員楊金柱,確實是一塊金子

黃繼光媽媽,可敬可愛的志願軍母親

第十二夜

秦軍長親送貼身部下上戰場,警衛連善打硬仗不辱使命

祖國慰問團前線慰問,五聖山陣地情緒高漲

毛主席電報鼓舞前線,國內新聞報道戰況及時有效

為探敵情敵後潛伏「抓舌頭」

兵團辦學習班,離開戰爭環境,心裡倒不太舒服了

第十三夜

我軍炮兵戰術靈活點

「大炮前推」戰術消滅敵軍60門大炮

范佛里特雞雄山垂死掙扎,上甘嶺戰役在炮戰中結束

後方運輸秩序組織出色 運輸隊前運彈藥後轉傷員

「英雄的陣地英雄守」,樂觀主義始終貫穿整場戰役,

越好的部隊越虛心

金日成很滿意戰果 朝鮮在五聖山後修建陵園

第十四夜

上甘嶺戰役兩萬多個戰果中,炮兵佔了一半

炮兵打得好,一靠通信二靠偵察

「有炮是炮兵,沒炮作步兵」

工兵反坦克作戰出色,敵坦克不敢前進只能當炮使

總結出敵軍炮火規律,宣傳隊傷亡小

戰時政治部,戰時司令部,個個都是全面手

戰時指揮所組織結構完整,指揮協同作戰依靠聯絡員

第十五夜

12軍參戰與15軍交流指揮戰術,老戰友相處趣聞多

後勤部長尤繼賢「三抓」措施保障有力

來自祖國人民的慰問令前線戰士鬥志昂揚

上甘嶺戰役可總結的經驗還很多

3,【戰況概述】第五次戰役,自1951年4月22日發起至6月10日結束,歷經三個作戰階段。

第一階段,志願軍總部鑒於敵已增兵日本,有在我倒後登陸的跡象,為避免兩面作戰,爭取戰役主動,故決定在正面先敵發起進攻。這是我兵團入朝伊始的第一仗,三個軍奉命自鐵原、朔寧線展開實施中央突擊,一舉突破美軍第3師、土耳其旅防禦陣地,並在追擊過程中攻佔漣川,強渡漢灘川,越過三八線,直插議政府,進抵漢城外圍地區。但由於受限於火力和機動速度,加之敵機轟炸、封鎖糧彈供應不上,而敵人憑藉強大火力和高度機械化對其所稱的「共軍禮拜攻勢」採取了不即不離的「磁性戰」,我一線部隊雖勇敢穿插,但亦難以將整營整團敵人予以殲滅,仗打得特別艱苦。

第二階段我兵團根據志願軍司令部指示隱蔽東移,自春川東西線突破敵陣後,先後殲滅美軍第2師一個團部、四個營大部及南朝鮮第5師一部,攻克敵固守的加里山、大水洞陣地,並一路南插近百里,直打到棗沙里、兄弟峰地區,以我兵團的堅決行動割裂中線美軍與東線南朝鮮軍之間聯繫,有力地保障了第9兵團和朝鮮人民軍在縣裡地區圍殲南朝鮮兩個師。

第三階段,志願軍總部鑒於前兩階段作戰已基本達成戰役目的,而一線作戰部隊一月來連打兩個大仗已相當疲勞,且糧彈供應極為困難,故決定將主力北撤休整。我兵團奉命在春川和華川以北山區展開頑強的層層阻擊,將反撲之敵遏制在鐵原、金化一線。此階段第60軍180師於北漢江南岸擔任殿後掩護任務,由於缺乏協調,加之通訊聯絡中斷,右翼部隊北撤後結合部出現空隙,致使美軍「特遣隊」等部隊趁隙而入,使該師陷入腹背受敵的不理態勢,雖經頑強阻擊和奮力突圍,但仍造成嚴重損失。與此同時,我第12軍第91團當時雖孤懸敵後近百里的兄弟峰地區,後撤路線被反撲之敵層層隔斷,但該團能沉著面對,鑽敵空隙繞道向東翻越雪越山,並在邊打邊轉移中奪取敵軍糧彈補充自己,終於粉碎敵軍的圍追堵截,帶著全部傷員於5月底與主力在文登里完成會師。


【戰況概述】全線反擊作戰

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志願軍開展戰術反擊作戰,是在轉入堅守防禦後貫徹「零敲牛皮糖」,打小殲滅戰指導方針,對「聯合國軍」堅固設防陣地發動的有組織有計劃的進攻行動。由於這次戰術反擊作戰時從當初定點定部隊發展到一線所有部隊選點實施,形成沿線開花多點反擊的態勢,故亦帶有戰役的規模和性質。

此階段,我12軍臨時轉隸左翼第20兵團統一指揮,在志願軍全面展開這一反擊行動的半月前,該軍就曾以小部隊對敵「指頭嶺」和「京畿山」陣地進行了成功的反擊,並在後續部隊支援下連續粉碎敵50餘次反撲,先後殲滅南朝鮮首都師三千餘人,聯司首長通電讚揚「打得很好,打到了大量殲滅敵人的目的」。而在此次統一部署的戰術反擊中,第12軍又先後以小部隊對金城東南高地、粟洞東山、690.1東北高地、座首洞以南高地、官岱里以西高地五個陣地,以及進而對690.1高地、芳坪里東北山、科湖裡東南山、690.1西北山、芳坪里東山、76.5南山等七個陣地攻擊中,也都一舉攻佔敵陣,全殲守敵,並多次粉碎敵之反撲。此階段第38軍暫歸我兵團指揮,該軍於9月18日晚以113師四個排,向美軍第2師兩個排防守的石硯洞北山發起攻擊,僅用14分鐘即全殲守敵,並連續擊退敵一個連兵力反撲,先後殲敵181人,仗打得乾脆利落,得到總部表揚。

隨後該軍在10月6日晚對394.8、281.2兩高地反擊中,由於作戰企圖在戰前被泄露,敵加強了防禦力量,第38軍部隊經8天9夜英勇突擊、反覆爭奪,斃傷俘敵九千餘名,由於我部隊傷亡較大後主動撤出該戰鬥,在此次戰術反擊作戰中, 我兵團第15軍先後對391高地及其南風、381東北高地、275以東高地等敵軍陣地攻擊中,亦做出了自己的積極貢獻。其中尤以隱蔽突然攻佔突出於我防線之間、地勢險要的391高地而著稱。第15軍為縮短衝擊距離,打敵猝不及防,於攻擊前一天夜晚即將第29是一個營的400餘名指戰員,秘密通過敵我陣地間3000米寬的開闊地帶,潛伏於該高地敵陣前。第二日晚發起攻擊後,僅18分鐘即全殲南朝鮮第9師據守該高地的一個加強連,隨後又與其它預伏和增援部隊一道先後擊潰敵7個營兵力的反撲,總共殲敵近三千人,鞏固地佔領了該高地。

【戰況概述】五聖山陣地地形及我軍部署

經過勘察地形,西方山、斗流峰和忠賢山為五聖山的兩翼屏障,特別是西方山、斗流峰卡著平康平原的口子,像個門閂,具有重要的戰術意義,如果西方山、斗流峰出問題,不僅五聖山會三面受敵,守不住,而且敵人可以在乎康平原長驅直入,那麻煩可就大了。所以,在陳賡召開的參謀長築城會議上,他就對15軍參謀長張蘊鈺提出:平康的口子,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於是,軍里定下了如下決心:

五聖山、忠賢山由師長崔建功、政委聶濟峰率領的45師負責;

西方山、斗流峰,要把軍的「拳頭」放上去,由師長向守志、政委朱業奎率領的44師負責;

由師長張顯揚、政委王新率領的29師,作為軍的預備隊,並抽87團放在西方山方向,放在44師和38軍的接合部,歸44師指揮。

在五聖山的南面,有個小山村,叫上甘嶺;在上甘嶺的北邊,還有個小山村,叫下甘嶺。上甘嶺和下甘嶺,相距1000米。

上甘嶺和下甘嶺,先後三次被敵人侵佔,血洗一空,房無一間,樹無一棵,村裡更無一人。除了敵人不能夠從地圖上把這兩個山村抹掉以外,一切都已不復存在了。在上甘嶺的兩側,有兩個小山頭,右邊是597.9高地,左邊是537.7高地北山,這兩個山頭加起來只有3.7平方公里。但它們互為犄角,背靠五聖山,為五聖山前沿的重要支撐點。

45師決定由135團9連和l連分別堅守。兩軍對峙,相隔僅有300米左右,最近的不過百米,用韓國將領的話說,「簡直要彼此碰到鼻子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就發生在這兩個小山頭上。在戰役之前,敵人就對這兩個山頭義恨又怕,特別是537.7高地的北山,一連在開展冷槍冷炮活動中獨點鱉頭,美國等聯軍將它稱為「狙擊兵嶺」

在兵力部署之後,緊接著研究,與制定了具體作戰方案,決心把五聖山一線建成一條突不破的防線。

4,【上甘嶺戰役志願軍傷亡人數】


在三角山陣地,15軍約6200人傷亡;12軍91團共計傷亡約800人。志願軍在三角山共計傷亡約7000人。

在狙擊兵嶺陣地,15軍約5300人傷亡;12軍92團傷亡約1400人,93團只投入2個營,傷亡約800人,106團共計傷亡約1200人。志願軍在狙擊兵嶺傷亡共計約8700人。

志願軍在兩個高地共計傷亡約15700人,其中15軍共計傷亡1.15萬人。

5,【上甘嶺戰役志願軍參戰人員獲英雄稱號者名錄】

特級英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黃繼光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二營營部通信員

一級英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孫占元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七連排長

邱少雲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七團第九連戰士

胡修道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一團第五連戰士

二級英雄

王彥林 第45師第一三三團第一連班長

儂廷秋 第45師第一三三團第一連班長

蔣元倫 第45師第一三三團第六連班長

鄭金缽 第45師第一三三團第九連班長

田立明 第45師第一四三團第一連班長

歐陽代炎 第45師第一三四團第四連副排長

葛洪臣 第45師第一三四團第六連排長

龍世昌 第45師第一三四團第八連戰士

賴發均 第45師第一三四團第八連戰士

陳治國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一連戰士

孫子明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一連戰士

牛保才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一營營部電話班副班長

鄧章德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三連通信員

粟振林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三連排長

呂慕祥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六連班長

易才學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七連戰士

李忠先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七連副班長

劉俊卿 第45師第一三五團第三營機炮連班長

馬新年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六團第二連戰士

唐治平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六團第五連副班長

林炳遠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六團第九連戰士

余 貴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六團偵察排戰士

薛志高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七團第五連副班長

王合良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七團第五連戰士

戴榮華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七團第七連班長

李元興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七團第九連戰士

歐文輝 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七團第九連戰士

李文彥 第四十四師第一三〇團警工連工兵班班長

崔長海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一團第六連戰士

蔡興海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一團第八連副班長

曾平章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二團第二連副班長

蔣永德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二團第四連副班長

程雲慶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二團第六連班長

郝興文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二團第七連班長

楊國良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三團第九連副班長

高良倫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三團第九連戰士

周 平 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三團第九連班長

劉保成 第三十四師第一〇六團第九連班長

高守余 第三十四師第一〇六團第九連戰士

張瑞臣 炮兵第七師第二十四團第八連炮手

6,【上甘嶺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戰績統計表

7,【《夜話上甘嶺》:內容節選】

【提要】紀念警衛員楊金柱,確實是一塊金子


我那些紀念章裡頭還有楊金柱的一個。我的警衛員楊金柱是河南滑縣或什麼地方的人,我們後來問了那個縣,也沒找到他的老家。因為他老家到底是哪裡、他的父親叫什麼、什麼時候賣給那一家的,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這個孩子不承認他的家。買他的那家給他娶了個大老婆,比他大得多所以只是名義上的。後來他就跑了出來,碰到國民黨里的一個連長。開頭他給這個連長當勤務兵,連長的太太又整他整得很厲害。所以他個人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從他記事起就是很悲慘的。

這個孩子很小,算是登封戰役里解放過來的。我們的保衛科長史本龍在了解情況的時候就認為這個小鬼很好,於是做了些工作,把他留到了政治部當通信員,一面工作一面再接受考查。果然這個通信員做得很不錯。出來以後,保衛科認定這個孩子很好,就在淮海戰役的時候把他帶去打了一次。他是解放鄭州以前參的軍,到鄭北戰役消滅國民黨鄭州部隊40軍的時候,我們是在鄭州以北、離鄭州不太遠的地方搞伏擊,有意識地帶他參加戰鬥。回來以後保衛科的同認為這個孩子不錯,就把他留在科里了。

我們進軍西南的時候,保衛科長就把他介紹到給我當警衛員,說這個孩子好,主任你帶上他吧。我就帶著他到了昆明。到昆明以後,他工作不錯,也很愛學習。抗美援朝的時候,我從43師調到45師去了,我就帶了兩個警衛員,他是其中之一,跟著我抗美援朝去了。

這個孩子在我們身邊,我們的所作所為對他也有很大影響。我們也很注意教育他做一個合格的戰士。因為他年紀很小,家世又這樣,我們就把他當一名革命戰士來對待,而不是當一個服務人員來對待。

我們到了朝鮮以後就處在戰爭環境中了。那時候也沒有汽車,走路比較多。開頭還有個牲口,可以多帶一點兒乾糧,或者多帶一點槍,起碼有兩三枝,行動也比較方便一點。相比起來,他在我們身邊比在連隊感覺輕快得多,他想下部隊去鍛煉,我們就說他年紀還小,才17歲,以後還可以下去。

入朝以後,4月20日進入了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這次44師和29師是並排著攻打,45師的任務是在44師的左翼跟進,到了縱深裡頭,就不向前發展了。敵人邊打邊退,退得比較快。因為他接受了前四次戰役的教訓——只要讓我們揪住了就會被吃掉。所以他們坐在汽車上,打一排槍汽車就跑,有的也是被炮掩護了。

我們很快就進到議政府東南,漢城東北20公里的一個地區,到那兒以後我們就有了遲疑——要不要打漢城?因為原來我們並沒有進漢城的任務。當時就用報話機和上級聯繫,和兵團聯繫上之後就請示我們該怎麼行動,兵團答覆說讓我們原地停止,但可以派一個小部隊到漢城去偵察一下。

這個意思我們一聽就明白了,在原地待命的過程中敵人的炮打得比較厲害,我們就研究怎麼處置這個情況。正研究著,敵人的飛機對我們師指揮所所在地開始了沒目標的轟炸和掃射。志願軍一、二、三次戰役都打過漢城,議政府那個地方是反覆打了兩、三次的,以前志願軍曾挖了一點小的掘開式的工事,所以我們的臨時指揮所就設在這個工事裡頭。

那個坑道是上面一個,下面一個。那時其他同志都走了,只有我倆在,那個孩子在下面,我在上面。不久前電話剛剛架通,我就和各個單位進行電話聯繫,正在說話的過程中,敵人的飛機就開始連續掃射。那個工事的頂比較薄,敵人機槍彈的侵徹力比較厲害,頂子根本就防不住。我身子是斜著的,幾發子彈就從我的面前打過去,他因為在下面,當時就中彈了。可是中彈以後他沒有吭氣,只是說:「首長,你注意一下啊。」我問他怎麼樣,他說沒事,我也就沒在意。說了這麼兩句話以後,那個孩子始終沒有再吭氣。他當時蓋著被子,因為部隊從連川過漢灘川,已經連續支持了三天三夜,人都比較疲勞,我就以為他睡著了,等師長的警衛員來了以後到下面一看,發現兩發子彈打到了他的肺部,他流血過多,已經犧牲了。

警衛班的同志們都很愛他,師長的警衛員和警衛班裡的其他同志把他整理了一下,就地埋在那個地方了。因為當時大家都有這個思想準備:反正是抗美援朝的,屍體是打到什麼地方埋到什麼地方。只要是埋到朝鮮,不論埋到什麼地方都是光榮的。可是一轉眼的工夫,他的屍體就埋到這兒了。

我們這個警衛班裡,警衛員的名字都掛個「金」。師長的警衛員是班長叫金貴兒;參謀長的警衛員叫金全兒;他叫金柱兒,楊金柱。美軍這就是打掉了我們的一塊「金子」。確實是一塊金子!渡江作戰、兩廣戰役他都表現很好的。

我在朝鮮沒受過傷。有的時候受傷總是那麼的巧合,其實我們之間的距離是如此之近。

我始終記著那個山腳、只有半屋子那麼長的一個掘開式的小工事。

警衛員楊金柱,他的家鄉在河南,可能是河南滑縣。戰後,我一直在詢問追蹤,也曾問到了那個縣,但始終沒有找到他的老家,也沒有找到他的父母。為了紀念他——楊金柱的抗美援朝紀念章一直很珍貴地保存在我的身邊。


上甘嶺火力較弱的那一方,動輒成營成團的齊射喀秋莎。。。。。。

能在上甘嶺我軍炮火面前不垮的軍隊,世界上都數的出來。。。。。。

上甘嶺我軍的火力,是美軍經歷過的最猛烈的火力。。。。。。。。

美軍火力接近我軍十倍。。。。。。。


外公當年參加了抗美援朝
說是伙頭軍
但打起來的時候他們都要上
那時候誰都沒有時間多想
埋頭就是往上沖
很多所謂壯舉其實就是本能行為
沒有人知道前方有多慘烈
都以為勝利快到了
直到打完了
身邊的戰友沒幾個了
才知道慘
很多撤番
剩下來的人再混編成新的
沒認識幾天又要打
又是一個輪迴
幾輪下來哪裡還有自己熟悉的人一起回家
只有一個人
戰爭結束後外公放棄了留在北京的機會
放棄了一切
只想回家陪外婆
所幸後半生他過得很幸福
以上信息來自我媽
她說外公走的時候是睜著眼的
一生只有一個遺憾
就在那天上午去世
濟南空軍醫院
下午四點四十五分
我出生


轉貼,侵刪。希望大家了解概況,細節上我也存疑。
感謝大家的斧正,對原貼進行了修改,還有錯誤之處,請大家指正,涼解

上甘嶺戰役原本雙方都以為是一場小規模的攻防戰,中方為守方,美方為攻方。誰知結果演變成了一場人肉大戰。

為什麼雙方都把戰役規模看得那麼小?因為上甘嶺雖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但是地型特別狹小,只有597.9和537.7兩個高地,守方最多只能夠放兩個連在上面。因此,美方計劃的傷亡人數200多人。這在朝鮮戰爭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雙方都在戰前犯了不小的錯誤!因為在戰役開始前幾天雙方都有投敵的叛徒,向對方泄露了軍事情報。可惜的是兩方的指揮官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要不然乃至整個朝鮮戰爭的局面也許就因此而改變。

這次戰役前,志願軍方面的投敵者有數十人,為首者是38軍340團的突擊隊幹部谷中蛟,他向敵方透露「上甘嶺」已由新來的全部蘇式裝備的第15軍44師換防的消息,美軍將領范佛里特根本不相信,還是認為是被打殘了的38軍114師部隊。

敵方的叛逃者是韓二師的上尉參謀李結球,他報告了美方將大舉進攻上甘嶺五聖山的機密,可是情報被忽略了!以至於戰役一開始美方不了解中國人的防務態勢,而中方不能夠判斷美國人將從哪裡進攻!在世界戰爭史上鬧出了天大的笑話。結果,這場戰役完全打成了雙方為了爭「臉面」為了爭「一口氣」而演變的「絞肉機」式血腥戰場。

且看赫爾辛基軍事學院披露的資料:開戰的第一天,即1952年10月14日這天,美方投入了7個步兵營,18個炮兵營,200架次飛機,投航空炸彈600枚,發射炮彈30萬發。

中方應戰的是15軍的兩個連另加一個排,打掉子彈40餘萬發,近萬枚手雷,打壞了10挺機關槍,62支衝鋒槍,90支步槍,損壞武器佔兩個連隊的80%以上。537.7高地失守。

這一天中國軍隊死傷550人,攻方傷亡1900人。

上甘嶺註定是屍山血海的地方,反覆拉鋸式的爭奪,因為雙方都打紅了眼!

有一個錯誤的理解是,人們一直認為「上甘嶺戰役」是15軍(軍長秦基偉)打的,但是,事實上還有12軍,12軍由副軍長李德生親自帶領31師參加了戰鬥。接替15軍打了戰役的後半段,這兩支部隊同屬於第三兵團,兵團司令員是王近山。王近山本人最後也親自上了高地。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結束。在這次驚天動地的大血戰中,在只能夠放兩個連的高地上,中國軍隊先後投入了兩個精銳野戰軍的9個團,另加2000新兵,11個炮兵營,一個火箭炮營。共4萬三千多人,共產黨方面一共打炮彈45萬發。(赫爾辛基軍事學院披露的資料,下同)。

聯合國軍方面投入步兵10個團零二個營,空降兵一個團,另有一個編練師,四個新兵聯隊,共6萬2千人,消耗炮彈190萬發,航彈五千枚。許多中國人不是被打死的,是被炮彈震死的。

整個戰役中國軍隊死亡人數是7100人,傷殘8500人;聯合國軍死亡11300人,傷13600人。傷亡比為1:1.6。

在一塊長僅2700米,寬1000米的狹小地域內,雙方10萬餘人拚命廝殺,43天時間裡共有4萬零600名士兵倒在這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甘嶺戰役絞肉機」之戰!

克拉克說:「這是朝鮮戰場的凡爾登」;林彪說:「上甘嶺是肉磨子!」

中國軍隊的第15軍,後來被挑選改編為中國空降第一軍。

什麼叫做英雄?摧鋒於正銳,挽瀾於極危,可以叫做英雄。

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天上沒有出現過一架我們的飛機;我們的坦克也沒有參戰的紀錄;我們的火炮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敵方的四分之一,美軍總共發射了190多萬發炮彈,5000多枚航彈,我們只有40多萬發炮彈,而且幾乎全是後期才用上的:

數百萬發炮彈蹂躪著這兩個區區 3.7平方公里的小山頭,這兩個在范弗里特的作戰計劃里第一天就該拿下來的小山頭,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驗證了人類的勇敢精神。

戰役之後,美軍再沒有向我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進攻,朝鮮戰局從此穩定在了38度線上。這一戰奠定了朝鮮的南疆北界。

原本是二等部隊的十五軍四十五師,這一戰基本上打光,但是她從此昂首跨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等主力的行列,因為她的戰績是——上甘嶺。

我們沒有足夠的大炮,甚至於沒有足夠的反坦克手雷,當時前沿陣地上的戰士們惟一希望的是多給配點手雷,因為這個東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彈威力大多了。美國人可以動用B-29去轟炸一輛自行車,而我們手裡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給敵人的坦克,用來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當年的美國隨軍記者貝文?亞歷山大寫道:「(中國)部隊進攻時,通常主要依靠輕兵器、機槍和手榴彈。只有對付最有利的目標時,才肯動用迫擊炮。」

對一個國家、民族落後的痛苦體味最深的,莫過於她的軍隊。

這就是我們可愛的戰士——他們從不和自己的祖國講條件,沒有任何奢求,決不會因為沒有空中支援就放棄進攻,決不會埋怨炮兵火力不夠,決不會怪罪沒有足夠的給養,只要一息尚存,他們就絕不放棄自己的陣地……他們甚至可以在長津湖零下20華氏度的氣溫里整夜潛伏,身上僅僅只有單衣;他們可以在烈火中一動不動;他們中的每個人都隨時準備著拎起爆破筒和敵人同歸於盡……

上甘嶺,不僅是一兩個偉人的勝利,也不僅是幾十個將軍的勝利。當一個輝煌了兩千年的民族破落後重新找回自信的時候,這種力量是可怕的。偉人與將軍們所做的,只不過是合理地利用了這股力量。

美國老兵眼裡的上甘嶺

2008有幸做為隨團記者,跟隨中國工商界代表團應美中貿易協會主席羅伯特·古德曼之邀正式訪美,在美其間很榮幸的跟隨譚良憲先生認識了一位上甘嶺戰役的美國老兵,他麥·卡拉漢,王成的故事也就從他身上拉開了序幕……

就是這次約見,麥·卡拉漢他不經意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歷---他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在爭奪某高地的拉鋸戰中,他的左腿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炮彈炸飛!

這是美國的一個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老兵,重回上甘嶺。在當年戰鬥過的地方,撒下一條悼念亡友的紫絲帶。

那是1952年的深秋,身材高大的23歲美國陸軍二等兵麥·卡拉漢跟隨大部隊在三角型山(我軍稱上甘嶺)南面的三八線附近集結待命。

當時朝鮮戰事正處於相持階段,為了在談判桌上贏得控制權和籌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上甘嶺某高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守軍發動了輪番進攻,中國軍隊異常頑強,成功擊退了聯軍多次進攻,並造成聯軍損失慘重,傷亡數百,聯軍命令麥·卡拉漢所屬美軍某整編連投入戰鬥,他們在飛機,坦克和大炮的掩護支援下終於拿下這個久攻不克的山頭,而沖在最前面的就是麥·卡拉漢!令他大吃一驚的是,整個陣地上只留下三十多具屍體和一名手無寸鐵的中國士兵!這個中國士兵看上去年齡很小,像個還未發育成熟的少年,他背靠在一截沒有了樹枝熟葉的樹榦上,滿臉滿身都是泥土;他渾身發抖,好像以身負重傷,兩充滿了仇恨與恐懼........口中發出「哇啦哇啦」的怪叫聲。

那個中國士兵嘴裡還不停地「嘰里咕嚕」吼著什麼,似乎是被俘虜前絕望的納喊....可是美國兵誰也聽不懂,因為美國連隊里沒有也不可能配中文翻譯

「他背著台步話機!」只聽到有人驚恐的喊道。

這聲提醒似乎叫美國意識到了什麼.....可是為時以晚,無數發炮彈密集的像暴雨冰雹一樣傾瀉而降,100多個美國官兵被炸的身首異處,那個中國士兵也給炸飛了....

「慘烈啊,慘烈!我為了去救護戰友,當場被炮火炸暈......蘇醒後隨手抓了把土,裡面竟有二三十塊彈片,那個中國士兵所倚靠的那截一米來長的樹榦上,有無數個彈片和彈頭!麥·卡拉漢提起往事仍不免心有餘悸,「整個陣地上僅剩下三名倖存者:一個雙腿被炸斷,右臂被炸殘;另一個被炸的雙目失明,雙耳炸聾:而我-----左腿膝蓋以下全沒........」

【「香港朋友告訴我,卡拉漢曾經對中國人非常憤恨,他覺得,當時我們不打死你,你卻調來炮火把我們的人全打死,中國人怎麼這樣不講道理?後來香港朋友把《英 雄兒女》的碟帶給他看,向他解釋說,你見到的中國兵在中國是個英雄。最後,卡拉漢說,看來這個中國兵有他的道理。我們僅僅是思想立場不同,價值觀不同。他 堅持他的立場是對的,確實是英雄。」】 源自黃艾禾先生所寫的文章《戰地報記者洪爐憶朝鮮戰爭》


我外公參加了上甘嶺戰役,他在的那個排戰役開始時有36人,戰役結束時只有他和排長兩個人活了下來,排長是他扛下來的,他左眼幾乎失明,到去世時身體里還有兩枚彈片卡在骨頭裡沒有取出


我們家小區里有個老陳頭,今年已經90歲高齡。
小時候總聽他講,當時他是副排長,上甘嶺某次的戰鬥,他們團是排頭兵,沖在最前頭。他們連第一次衝鋒,跨過第一個戰壕,他的排長就死了,僅剩下半個排。再跨過第二個戰壕,整個排就剩下他和三個兵。全連不過三十人,他是全連剩下的唯一一個軍官。
他說,他們四個命大,正好美軍的機槍手一梭子子彈打完,在換彈匣的瞬間,他們四個跳進了掩體里。他們前面和後面的戰友,全倒下了。
是役,全團上下僅剩百人。

現在老爺子身體硬朗,能吃能喝,眼不花但是有點耳背,每日笑呵呵的和小區里的老頭們嘮嗑鍛煉。唯有深夜,時常做此衝鋒噩夢,揮拳怒吼不止,醒來痛哭失神,久久才能平復。


我的爺爺 在66軍198師
他過世了 但是我對於我爺爺說他打抗美援朝是有很多記憶的 記憶散碎 一條條寫的
————————
我爺爺本來要南下了 可能是去福建前線的 然後忽然有命令 有緊急任務 是什麼任務不知道 部隊馬上開拔去火車站 到了火車站 都是人一問去哪裡 不知道都…
然後火車套上大罩子(這個細節我肯定沒記錯 ) 一直開 開了下車 買東西 上車 再來 越來越冷 然後再下車 周圍不知道是哪裡 周圍人說話聽不懂 以後知道到了丹東
我爺爺是炮兵 他之前入伍證明寫的是體育教員……
入朝作戰 部隊是有輪換的 但是部隊都堅持到了最後一分鐘不下 團長沒了營長代替 營長沒了連長代替 …… 一個連的人點名 沒有人應答 點名的一抬頭就看到站著一個人 一個連就倆人了 其他的人都打光了
我爺爺胳膊上有刀砍傷 前胸 肩部 腹部有彈孔 有幾處是對眼兒 把身體打穿了
我們軍隊的槍械 後勤 補給和美軍… 不在一個水平上
上甘嶺連著打了幾個月 嶺子都削平了好多米
我爺爺說 抓的俘虜 長什麼樣的都有(可能只不僅抓的是美國人)
醫療條件不好 腳 關節有凍傷的疤痕
黎明前發起衝鋒 機會大 尖刀連或者突擊連壓力最大 但我知道他們有去無回
還有拼刺刀 戰到了最後就是肉搏戰

還有很多 我一點點回憶 時間長了很多記憶不清楚 我爺爺過世了 也沒法在問他了

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我在幾年前看到過好幾個…我不知道怎麼說他們 好像有孔慶東 說的是入朝打仗的都是志願軍 自發去的 這話不對 我爺爺就是現役軍人 打了平津戰役 又工作了幾年入朝參戰 正緊八百打過仗殺過人的職業軍人 和0入伍0軍事經驗的人打仗 能一樣啊 ! 哪個指揮官外星人 這麼打仗啊
後再補充


外祖父是軍醫,38軍112師335團。上甘嶺剛開打不久的時候抬著傷員擔架,炮彈過來及時趴地撿了條命,但是耳朵炸聾了。後做過幾次手術,但只有微弱聽力。
他說,能活著回來,還不缺胳膊少腿,已是萬幸。當時衛生隊成員都是寶,不會輕易放去最前線,活下來的多些。
祖父也是軍醫,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但未和他聊過這些(他是抗日老兵講得全是抗日故事…)過年回老家問完補充。


我家老爺子的口述,老爺子沒參加抗美援朝,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參的軍,當時的部隊里還有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有一次兩個老兵打起來,互相揭短,一個炮兵,打迫擊炮的,開炮的時候突然內急,跑去大解,回來的時候發現整個陣地被炮火覆蓋過了,就他一個活人,另外一個是突擊隊,趴在前沿陣地潛伏待機的時候不知道怎麼了右後腿被流彈擊中,等衝鋒的時候自然爬不起來,整個突擊隊都沒回來,就他一個受傷的


我爺爺參加過抗美援朝,但他不願多提,我也只了解零碎的片段。爺爺當時是班長,只管衝鋒陷陣,對於戰略什麼的一概不管。 因此,他不清楚他最後的戰鬥是否是上甘嶺戰役中一場戰鬥,但他們團鎮守的高地離其很近。雖說是一個團,但他們的編製被打散了,也就幾個連一起守高地,其他人不知道是犧牲了還是有別的作戰任務,他是二連。美國火力壓制非常厲害,他眼見很多戰友是被炮火直接炸死,但就是這樣還是阻擋了美軍多次衝鋒,死傷巨大。美軍最後一次衝鋒突然投入更多兵力和火力,他們犧牲巨大,二連陣地僅剩三個人:副連長,我爺爺,還有個啥人忘了。完全沒有通訊,其他陣地沒有戰鬥聲音。副連長決定衝出去求援,我爺爺和戰友繼續守陣地,當時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副連長不知道怎麼衝出去的,兩個小兵頑強地守陣地,爺爺說他根本不瞄準,眼前全是人隨便開槍,也不知道打沒打正,當時有點慌。當敵人越來越近他想站起來瞄準的時候,腹部被打穿,喪失行動能力。只剩另外一個戰友了!當時有點嚇尿了!就在這個時候,非常傳奇的,衝鋒號響起,援軍吶喊著沖了上來(這是我杜撰的,他當時持續耳鳴中,但大部隊確實來了)。據說美軍從另一條路線撤退,剛好遇到帶著救兵的猴子副連長!副連長看見大片的美軍朝自己開過來,當時懵了,估計美軍也懵了。子彈打完上刺刀,美軍光顧著逃命也不戀戰,副連長帶的救兵只是小股,抄近路上山,可能沒想到會狹路相逢,據說越殺越勇,刺刀都刺彎了。戰後,副連長被封戰鬥英雄,立一等功,受得了毛主席接見。爺爺受傷復原,撤出戰鬥,他的另一位戰友後來沒有音訊。他們連從解放大西南組建,老人自言解放大西南是最苦的經歷,一天可能要行進百里山路,只吃一頓飯。抗美援朝是他遇到過最慘烈的戰鬥,老連隊最後只剩三個苗(他並不知道他們連有多少人,可能在兩三百左右),他以前會和我講解放大西南的故事,但很少和我提及抗美援朝。


謹從另外一個角度提供一點信息供參考。

上甘嶺上主要參戰部隊為15軍5個團,12軍4個團。12軍一貫是主力,暫且不提,只說15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其前身為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是抗戰結束後由兩個山東地方部隊,兩個獨立旅改編而來,既無歷史,又無傳統。軍長秦基偉紅四齣身,做到團長,參加過西路軍。西路軍失敗後隻身回到延安。抗戰後被派到敵後根據地指導打游擊。因此不論從哪個角度講,中野九縱都是一個二流部隊,別說王牌,一流主力都算不上。在上甘嶺上,十五軍被指定防禦的方向,也不是志願軍司令部所判斷的敵人主攻方向。

但是聯合國軍就朝15軍的陣地過來了。

戰役過程不需要我再贅述。我們就看戰役過後的15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就在上甘嶺上,堂堂正正的跨入我軍頭等主力行列。1961年,由空軍司令劉亞樓直接點名,改編為空降軍。此後,經歷歷次裁軍,多少紅軍時代的老部隊都裁掉了,15軍屹立不倒。如今,是全軍快速反應部隊。第一任軍長秦基偉,55年授銜中將,80年代曾任國防部長。


姥爺的存貨,不懂韓語不知道是紀念章還是軍功章。
姥爺1944年參軍,38軍的通訊兵,沒參加上甘嶺但是當時也在那附近。
對家人來說,活著回來才是最重要的。姥爺在我出生前就生病去世了,好多故事都沒傳下來,這些還是今年姥姥才拿給我看的,準備捐給姥爺的舊部隊。

——
哇居然白贊了,感謝大家。
再來個軍功章紀念章大合集,從解放東北一路到解放西南~


看到許多答案都提及自己的姥爺,我就說說我姥姥在朝鮮戰場的經歷吧。

我姥姥姥爺都參加了志願軍。姥爺類似於現在的戰地記者,姥姥是文工團的

但關於上甘嶺戰役的慘烈,更多是從我姥姥那裡得知的。她那時才16歲,本來是文工團員,在戰場上就成了醫療隊隊員。


行軍時物資匱乏,只有糧食,沒有菜,他們隊里有個叫老安的炊事員,五十多歲,把這些兵娃娃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他總是隨身帶著一瓶辣椒面,這樣可以偶爾為兵娃娃們開頓小灶,辣椒面和上鹽巴拌飯是姥姥至今懷念的無上美味。而老安呢,自己捨不得吃,只笑咪咪地看著他們吃。


就是這樣一位老安,在上甘嶺戰役中被炸掉了一條胳膊,戰場醫療條件有限,姥姥和戰友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老安在痛苦中離世。


姥姥還回憶當時進到一個安置傷員的防空洞裡面,地上的血能沒過腳面。

她本人沒有負過傷,但感染了瘧疾,眼看著她快斷氣了,戰友們只能將她留在路邊繼續行軍。好在姥姥命大,有位好心的朝鮮阿瑪尼發現了她,帶回家裡,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姥姥奇蹟般地痊癒了,又追上了大部隊。


這段經歷我以前不知道。有一次和姥姥買菜,她和一位賣泡菜的朝鮮族大媽用朝鮮語聊天,當時我都震驚了(姥姥蘇南人,本地罕有朝鮮族,沒有朝鮮語環境),才得知她的這段往事,姥姥的朝鮮語都是和那位搭救她的阿瑪尼學的。


最後祝願各位爺爺/姥爺,姥姥/奶奶都健康長壽哈!


我的外公留下一張照片,上面僅有一根燒焦的木頭,據說這是上甘嶺戰役後唯一一顆立著的樹,可惜這張照片現在找不到了。我的外公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我為他驕傲自豪!


推薦閱讀: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天皇是如何跟臣民解釋戰爭的「正義性」的?
戰爭中「側翼遭受襲擊」是什麼情況?一般有多嚴重?
中國戰場屬於二戰主要戰場嗎?
歷史上有哪些精心布局卻被對方一下破局的故事?
為什麼抗美援朝時中國裝備那麼落後卻可以打過美軍?

TAG:歷史 | 戰爭 | 朝鮮戰爭(1950-1953) | 中國軍事史 | 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