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武漢留不住人才?
武漢有那麼多高校,如果能留住會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可是我看到的情況是武漢的大學生都想往外跑(而且在知乎上看到好多武漢的大學的現在都在別的城市)。武漢為什麼留不住人才?
如果你是上述在武漢上大學但想去或去了別的城市的人,什麼使你選擇不留在武漢?
補充:如果你是留在武漢的,也請分享一下你的理由~~~
地域攻擊者請自重!
06年中來武漢,今年第十個年頭,目前在武漢還算不錯的互聯網公司負責招聘,談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對武漢的感受: 06年初到武漢,的確對這座城市很絕望,地面髒亂不堪,交通擁擠,那時的武昌站就像鄉下地方,本地人開口像罵人一樣的方言也讓人很難受,那會兒的想法就跟現在很多剛來武漢求學的學生一樣,趕緊畢業趕緊離開這鳥地方。 因為之前談過的女友都是武漢本地人,帶我幾乎跑遍武昌漢口的大街小巷,到畢業時對武漢的看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雖說不上喜歡這裡,但是也不排斥,如果有好的機會也許會考慮留下。
相信06,07年開始在光谷上學的同學可以切身感受到的一座城市的發展變遷,看著光谷從一個很鄉里的地方發展成今天這樣,讓我對這座城市稍加有了點期盼。到了畢業那會兒,因為不想回家工作,對上海(上海離家很近)又不是很有愛,就執意留在了武漢。 現在對武漢的熱愛大於厭惡,武漢妹子直爽,美食多,對外交通方便,房價低,另外自身覺得創業機會很多,人才資源多,大把的畢業生,還有就是在一家自己喜歡的公司工作。當然還是有我不喜歡的地方,武漢工地多,空氣質量差,交通擁堵,比較臟等等,但是這幾點是城市發展中的陣痛,是必須經歷的。
網上經常看到各種關於武漢或者武漢人的負面評價,個人很反感這種只是因為自己一段不好的經歷,就隨意去評價一個地方的人、事、物。
今天認真看了下發現前面說的都偏題了,那麼言歸正傳武漢為什麼留不住人才或者說吸引不了人才。我只針對互聯網行業人才。
1. 人才保留政策,政策方面沒有吸引人才或者留用人才的措施,甚至在戶口辦理人才落地方面政策面都沒有很好的扶持措施,直到這兩年才漸漸好些。最直接的例子我畢業那年10年同學去長沙工作,長沙政府對外地過去工作的每年補貼2000元(具體多少忘了)。
2. 政府對互聯網行業的支持力度,同樣是到了這兩年政府才逐漸開始重視互聯網,主要也是移動互聯網,這點又遜色於成都太多,成都政府對移動互聯網的支持力度還是挺強的,天府軟體園據說入住企業有很多優惠措施,聽說百納在成都也有個分公司就在天府軟體園。
3. 武漢作為中部第一大城市,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差,工地多,空氣質量差。
4. 行業薪資,基礎福利方面與北上深的差距。薪資方面這點大家可以理解,畢竟房價水平擺在那,社保公積金方面據我所知沒多少公司是按規矩來的,不是沒公積金就是不按薪資基數來,這點也是跟政府監管有關。
5. 再加上一些歷史原因,互聯網行業本身武漢就落後於北上廣深杭,武漢互聯網氛圍沒那麼濃厚,導致有些從事互聯網方向稍微前沿一些工作的人根本沒法回來,沒有相關方向職位,同時有些崗位得不到重視。
其他的比如好公司少,好平台更少; 大多數公司管理混亂,福利不完善等等等。
武漢互聯網行業一點點信息:
1. 武漢本地互聯網企業真不多,屈指可數,好的就更不用說了,但是大型互聯網企業在漢設研發中心或者分公司的越來越多,也意味著武漢未來互聯網行業會有一定的發展,畢竟低成本和這麼多畢業生擺在這。 (2014年觀察,設在武漢的分公司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了,沒有核心項目,沒盈利)
2. 武漢大小遊戲公司100多家,但是都還屬於創業期,或者有外地來漢投資的,規模大的印象中沒有,而且多已研發為主,運營這塊武漢沒優勢。
3. 武漢現在有的還不錯的互聯網公司或大型互聯網企業在漢設研發中心、分公司的:盛天網路,百納(海豚瀏覽器),搜狐武漢研發中心(基本已撤銷,N+2賠償,只留下部分),風行武漢研發中心(手游為主),騰訊武漢(TOS,TencentOS,以及依附於TOS的業務),UC武漢(已撤銷,只剩下一個遊戲相關團隊,馬上也要撤),一號店武漢研發中心,活力天匯(在高大上的漢街,比較推薦),拿了5000萬風投的奇米網路,同樣拿了風投的鬥魚(其實acfun也是他們老闆做的,老闆挺牛逼的),一下子想的起來就這些吧,至於每個公司的具體情況就不細說了,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想了解的私信我。其實有蠻多產品的研發都是在武漢做的,只是大家確實不知道,很低調規模很小也許就幾個研發的人,攝影論壇色影無忌還是蜂鳥(具體哪個忘記了,聯繫過那邊的PHP)的研發是在武漢,但是像什麼千橡運營中心,確實有,但是只是人人以及貓撲等做內容審查的地方。
4. 武漢有些公司薪資是可以開出來的,騰訊搜狐就不說了,還有些公司,只是相對要求也會高一些,但也沒那麼離譜,如果你到一家公司面試最終薪資水平和北上深差距很大,那隻能說你找的公司不是武漢這邊最好的,或者你本身確實也許能力沒達到。
回武漢的理由:
1. 房價低;
2. 離家近;
3. 回武漢創業,因為薪資水平低,每年有這麼多畢業生;
4. 在北上深混的一般,也許回武漢可以混個不錯的職位等。
自己工作中遇到蠻多人才外流,基本都是因為武漢薪資水平低,還有就是想去外面闖下,去更好的平台(BAT)看下,或者本身是外地人,而回來的理由無非親人(女朋友,家人)在武漢,在外漂累了,家庭壓力等,但是也有湖北周邊來武漢工作的互聯網人,像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因為相對那裡,武漢還略有優勢。 同時建議目前考慮去外地發展的同學,如果未來還是考慮回來的,可以先看下武漢地區的行業情況再擇業,看到有不少因為去北上廣深從事了某個行業的工作,回來之後發現因為武漢沒有同行業反而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到時就很尷尬了。 另外有想了解武漢地區一些不錯公司的職位情況抑或想了解某些公司情況的可以短我,我會很靠譜的回答你的問題。
更新些公司:
木倉科技 小米投資 產品:駕考寶典
元光科技 據說阿里投了 產品:車來了(智能公交)
極驗驗證 驗證安全技術服務提供商
2016.2.24更新
網龍要在武漢設研發中心啦,招聘500人,(iosandroidphpjavac++)
項目是在線教育
工作地點:光谷金融港
2016.3.17更新
鬥魚獲B輪融資,騰訊領投1億美元,又可以燒一段時間啦
2016.3.23更新
極驗驗證在今年2月獲得紅杉、IDG B輪2400W美元融資
2016.4.13更新
奇米網路即卷皮網 九塊郵 完成C輪6億人民幣融資
2017.3.2 更新
補充些16年千萬級融資的項目
新印象 於2016年5月 啟賦資本領投的1200萬元pre-A輪融資(智能在線雲列印平台)
斑馬快跑 主打新能源綠色通行領域的斑馬快跑於8月完成由多氟多集團旗下博嘉創投獨家投資的1.5億新一輪融資
鬥魚 8月鬥魚TV完成15億元C輪融資,鳳凰資本、騰訊領投(武漢互聯網最大額度融資)
簡尋 11月或六禾資本500W元Pre-A輪融資
2017.5.4 更新
斑馬快跑 完成新一輪6.5億融資,海競集團、海瀾集團領投、上輪投資方多氟多集團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跟投。本輪融資後,斑馬快跑估值達到50億元,資金將主要用於全國網約車市場的
20170703 更新
6.29 小米科技簽署小米武漢總部、「小米之家」銷售總部、長江小米產業基金及管理公司等系列合作協議,小米武漢總部正式揭牌。
小米前期會在金融港辦公,B24,已經確認裝修完幾層了,預計年內會有招聘需求
20170712更新
海淘獨角獸APP「小紅書」創始人瞿芳近日宣布將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在接下來的5個月時間內,小紅書計劃在武漢招聘1000名員工,支持科技總部、保稅倉、雲客服等項目運作。大批從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招聘的工程師,也會來到武漢工作。
20170815更新
燈塔財經完成5500萬元A輪融資,由凱泰資本領投,湖北楚天高速及上海復之碩跟投。
20170118更新
小米武漢正式成立,暫時在金融港B24棟辦公,同時一起來武漢的還有金山西山居。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WHITer
專註武漢互聯網人才迴流,武漢靠譜互聯網公司推薦,武漢靠譜互聯網職位內推,武漢互聯網行業資訊,避坑小助手!
作為一個武漢人+武大化學狗,回答一下問題:
總的來說,武漢留不住人是正常的,留住人是不正常的。
武漢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中共建國的時候,對武漢的定義是:武漢是華中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她的輻射面積是華中地區的若干個省,是超越湖北的存在。
那麼,作為華中地區的教育中心,國家在武漢開辦一系列大學,起到的是為華中地區培養人才的責任
我們以院校合併之前的學校為例:
武漢大學:華中地區的文理學校
華中工學院:華中地區的工科學校(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師範學院、華中農業學院、同濟醫學院、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華中地區的專科學校
另外,還有一些國家級的專業學校,也放在了武漢,分別是:
武漢地質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測繪學院、武漢水利學院,這兩個合併到了現在的武漢大學裡
武漢工業大學(原武漢建材學院)、交通科技大學(造船)、汽車工業大學(造汽車),這三者合併成了現在的武漢理工大學。
這就是傳說中的武漢地區top7的來歷。
以上這種學校,像一般的省,比如說河北、河南、山西,基本上一個都沒有。
總之,國家把大家請到武漢來讀書,不是為了讓大家建設武漢的,是為了讓大家建設祖國的。
大家都留在武漢,別的地方還怎麼搞教育、農業、醫學、財政、地質、測繪、水利、建材、汽車、船舶?
要是大家都來了武漢就不想走,那國家就麻煩了。
怎麼逼大家走呢?
把工資弄低一點,把房價弄高一點,把工作弄得難找一點。
市場總要出清,價格是最好的供需調節器。
如果武漢的天氣更好,城市更乾淨,武漢人民更文明(比如說:都會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漢的房子就會更貴,工資就會更低。
不然的話,武漢那100萬大學生最後去哪裡?
過百贊了,受寵若驚,順便把幾個區域中心城市都說了吧:瀋陽(024,東北),南京(025、華東),武漢(027、華中),成都(028,西南),西安(029、西北),廣州(020,華南)都或多或少面臨相同的問題。
其中武漢和西安形勢最嚴峻,接下來是南京。
答案里有個妹子是武大新聞系的,給楚天都市報投簡歷,楚天都市報還收她們報名費。還弄了27個內部名額把她們都擠走了。
她覺得很不爽,我覺得楚天都市報幹得漂亮。
楚天都市報這種成天家長里短變著法子黑武大的小地方,配得上武大新聞系么?
都是淚。
武漢並沒有留不住人才,只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人才,比如我,只能叫人力。
直到三年之後我才明白了武漢的好。
去註冊公司的時候開始是在武昌區,後來因為朋友的商業房產在江岸區所以改了衙門。辦事大廳真方便。態度比廣東好一萬倍!不是地域攻擊,只是在順德辦過一次通行證!那個費勁!而且態度極差!因為我戶口是順德,但我又是個撈仔!(廣東朋友應該明白這個詞,小時候還因為這個跟廣東小盆友打了不計其數的架)
後來的國稅地稅都態度很好。
記得有一次在中南路,有個瘸腿爹爹賣瓜子花生,城管來了,我也準備好如果他動手就蒙上臉大幹一場,結果他把爹爹扶起來,然後說,你賣完這些早點回家,我下班了。。。當時就愣住了。卧槽!文明執法?人性化?收黑錢?後來跟爹爹混熟了,才知道真不是。人家買瓜子都給錢,從沒少過。
一個連城管都這樣的城市,我覺得有希望。
再後來跟一個創業的朋友聊天,他問我畢業幾年,兩年內可以申請創業基金2萬,政府白給,還有兩百萬貼息貸款需要好項目支持,審批之後就有。我心酸啊,老紙畢業都七年了!
之前我在廣東工作了三年,人情味淡到我從沒去過任何一個同事的家裡。在武漢,我居然還記得給我正在懷孕的同事肚子里的娃送個玉牌牌。
武漢有我一頓吃下去一月喝西北風的大餐,也有剩六百居然過了一個月的路邊攤。
武漢一整個光谷,一整個沌口,一整個金口,還有各種遠城區到處要人才,工作難找只是自己差吧?
人才條件問題來了。武漢的基本工資不算高也不算低,3000左右本科基本可以。要知道,這個薪水在武漢除了買房其他都能維持正常生活。而不論哪個城市這個水平收入都買不起房子吧?
廣州這個工資基本在4k,你買得起三萬多的房?逗我。。。
武漢是一個理工之城。學文科的悲劇們你們乖乖的。高新技術各種開發區,文科生略哭。
一個城市是否值得生活,並託付終身,衡量標準應該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生存難度,如果北上廣深是地獄模式,武漢頂多算普通。
其次是生活習慣,一個大學生一堆的城市,而且還是中部,無論南北東西的吃的都能找到。
第三是當地人排外情緒。一句撈仔就不用說下去了吧。廣東是打麻將都不帶你玩,而武漢呢,是一群基友,為了好玩還逼著人家學,結果我還是沒學會。
還有別的什麼?
說到底一句話,武漢正在變得更好。公共交通工具上吃東西的少多了,城市環境也在越變越好。而武漢人,九頭鳥都是嫉妒。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周圍想留武漢的還是蠻多的嗎?我覺得這個可能跟專業有關吧,像互聯網之類的留武漢估計沒什麼奔頭,但工科這邊的感覺還好吧,沒你們說的那麼可怕。
題主這個話題本身就有誘導性,會讓人往不好的方面想,我想重開個題目,武漢為什麼能留住人才,肯定也會有各種姿勢。
各位看官們須謹慎啊,感覺這會讓很多沒來過武漢的人對武漢有不好的第一印象啊。
以下轉自虎撲@/徐成功
多謝大家指正,武昌起義那段歷史下面轉載表述有誤,想了解的自己查找吧,為尊重原作者答案,我就不在轉載的答案上做修改了
我感覺大家天天在街上黑我武漢,今天我閑的無聊,多說幾句,大家全當相聲看看。武漢在20世紀初的地位是很高的,尤其是張之洞在漢口開埠後,京漢鐵路建成,漢陽兵工廠的建成,等等。為什麼當時孫大炮選擇在武昌起義,就是因為漢陽兵工廠能造槍炮,直接拿來鬧ge命方便快捷。
建國的時候,武漢的地位依然很高,當時舉全國之力在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當時全國能以"大"字冠稱的城市只有大武漢,大上海。當時武漢的GDP應該一直是不出全國前五的,當時劃區號,武漢是027,是華中華南的大區域接入中心。順便說一句,從這一點你們可以看出來當時武漢是什麼地位,現在華中華南之下的所有城市,除了廣州外,所有的區號都是07xx開頭的。廣州的020其實是02(10),就是排在西安029之後在80年代重新分配的號碼做為南方的新的接入中心,之前廣州的區號也是07xx。還有各種國企,武鋼武鍋武船什麼的,當時的武漢興極一時
。
後來改革開放後,武漢地位越來越低,沿海城市政策越來越好。矮帝ms一直不怎麼待見武漢,人家太祖坐火車來武漢都去長江游個泳,東湖賞個月,矮帝好像火車到武昌都沒怎麼下車就直奔廣東了。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沿海地區經濟飛漲,武漢逐漸沒落。但沒落還不夠,稅還是得交。武漢在80年代未90年代初的時候,曾經一度上繳的國稅是整個廣東省的3倍。這個數據我看到很多次,但查不到來源。不過以當時天朝的狀況和政策來說,我相信這是真的,至少差不了多少。
就是這樣的情況,讓武漢每年能留在自己手上的錢少的可憐,武漢的城建就變的越來越爛。為什麼武漢是個大縣城。難道當官的不想花錢修路建橋么?我一直認為,不管當官的貪不貪,他有錢他肯定願意花啊,不貪的花出政績,貪的花出油水,武漢城建十幾年不變慢慢被人比下去,難道是武漢人集體中了邪了就要玩復古。
我別的東西不是太懂,前面的東西是我查歷史查資料看到的。現在我只能說我看到的感受到的。我03年到武漢上學,當時武漢是什麼情況,兩座長江橋,一座57年修的一座95年修的,三座漢江橋(不含鐵路橋),沒有完整的城市環線,沒有一條地鐵,沒有一條快速路,甚至tmd連個規劃都沒有。我07年大學畢業,這四年多的時間,我去的地方不多,反正整個武昌我能感受到的就是挖了一條閱馬場下穿隧道和一條洪山廣場下穿隧道,漢口通了一條1號線,沒有地鐵在建。可能徐東還有發展但我是沒去過。當時三環線ms也沒通,還是沒有一條快速路,我從學校坐518到武昌火車站一路上至少有30個紅燈,平均一個燈堵1分鐘你半個小時就沒了,而且當時武昌站剛開始挖,那破的。。。。相比之下我07年去南京的時候,南京1號線已經通車兩年了(6A編組),火車站已經翻新2年了,城東幹道,城西幹道,玄武湖隧道等幾十公里的快速路,而且人家同時還有2條地鐵在挖,人家兩年後就通車了,人家那綠化,那真是一種從縣城走到大城市的感覺。武漢就比南京差很多麼,我後來查了查gdp,2007年武漢3141億,南京3275億,這tmd武漢的錢全被當官的貪了嗎
?
所以你們知道為什麼武漢現在要滿城挖。現任武漢市委書記是武漢人阮成發,就是他說我寧願背著罵名也要挖下去,不挖對不起大武漢。我相信他是真心這麼說的,他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經歷了武漢二三十年的下落和退步,他身居高位,他去的地方更多見的更多,更能直視武漢和其它城市的差距,縱使他以後某個時候一相被查出來貪污受賄,我還是相信他今天為武漢大搞基建更多的是為了這個城市而非一已之利。武漢落後其它城市至少十年,那十年武漢從未被重視過。重慶直轄市咱就不說了,西跟成都比,成都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工業類產品所交的*河蟹*比武漢少10%。你要是老闆你想投資建個廠,你會選哪裡?這不剛剛武漢市長平調到成都當市長,武漢新市長你們知道是誰不?是荊門的市委書記。荊門是啥地方你們知道不?是全湖北惟一一個不跟武漢通動車的城市,除了神農架外,光從這點上看就能明顯知道成都的政治地位一直高於武漢。其它什麼別的亂七八糟的政策我就不說了。東跟南京比,江蘇經濟牛逼我們不比政策,你們政策比湖北好是應該的,你們也爭氣。不說別的就說地鐵,修路都是當地政府,修地鐵需要發改委批複,可以看出城市之前的政策傾斜,武漢1號線建成高架是因為武漢沒錢(當然同時也是當時武漢領導是sb),但武漢當時申請6B發改委不批。是的,6B不批,只准建4B,而同時南京地鐵1號線,6A就能批下來建成。後來武漢2號線申報的時候,錢不是問題,申請8A同樣是死活不批,最後武漢拼死拼活爭取到6B預留8B(是的武漢的筒子們,2號線還預留2節車廂),結果2號線通車3天後就破40w客流,現在每開都要被擠爆了。而南京更早申報的2號線,和後來的3號線全是6A預留8A,我tmd在兩個城市都呆了四五年你打死我都不相信南京2號線人能比武漢2號線多。還有武漢長江隧道,當時申報公鐵(2號線)合建,發改委不批,申報雙向6車道,還是不批。當然這其中也有技術能力和資金的問題,但相比之下南京的過江隧道就批的利索多了。南跟廣州咱不比了,北還被鄭州給剝了鐵路局,當然後來跨越上任後還回來了。
當然鄭州的政治地鐵跟武漢不能比,政策比武漢慘點也不是事
好吧,我說了這麼多,我覺得相當無聊,不想看的就算了。我現在就想說說,很多武漢本地人埋怨武漢滿城挖的,你們得好好想想或者多走出去看看,看看其它城市是什麼樣子。看看gdp跟武漢差不多的城市,有幾個城建比武漢爛的。武漢已經落後相當多了,現在難得國家拉動內需大搞基建,同時這屆政府也能忽悠到投資,你現在不修什麼時候修?你不要怪武漢有1。5w個工地,人家1w個工地十幾年前就開始挖現在已經收穫了,武漢十幾年啥都沒有,不管是政策不好還是領導sb,十幾年停滯不前你現在還不補是想把大縣城的的帽子坐實嗎。很多外地人也不要上來就說武漢髒亂差,武漢現在的確是髒亂,但相比十年前還是強多了,武昌漢口老城區里還是很有沿海地區的市容市貌的。要看到武漢的發展。武漢還有無數條路和橋要修,不可能像南京杭州那樣老城區沒啥好修的了就天天整整花壇鋪鋪磚洗洗樹,武漢老城區里破房子多的嚇死你,你們想看的去qq街景看看,雄楚大道一條街幾公里的瓦房在招手。武漢的路網本來就稀爛,除了重慶,我估計沒有城市比武漢更難修路了,江多湖多山多學校多軍區還多,個個都是爺個個都得繞,學校都抱著最好的地段,軍區大爺不讓你修高架你得繞著,一個東湖一個南湖把武昌切的不成樣子,大動脈就那兩三條,現在再不修雄楚大道高架以後武昌的交通就徹底廢了。武漢現在一年1k億+的城建投入,扣掉修橋修地鐵和拆遷估計就沒多少了。還有其它湖北省的朋友們,不要說武漢跟你們沒關係,武漢是湖北的窗口,而且據我的感覺,武漢人並不排外,我從來沒見過一個武漢人嫌棄我是外地的。光谷這邊90%的人都是外地的,很少聽人說武漢活,我壓根不覺得自己生活在武漢。你們也不要說武漢吸血,去查查武漢當年成立時候的經濟數據。武漢是民國直轄市漢口和湖北省省會武昌加上漢陽三市合併,當時任何一個市的gdp都比湖北其它城市高,在成立的時候武漢GDP佔到全湖北省7成,現在只有3成到4成,血不是這麼吸的。還有拿東風汽車說事的,十堰的朋友們你們捫心自問,東風在十堰有前途還是在武漢有前途?當時東風不願意呆在十堰那個山溝里,想去廣州,俞!正!聲時任湖北省長,苦口婆心的把東風留在武漢,並非武漢一個勁的勾引東風,而且現在東風在武漢納的稅還是會補貼一部分給十堰。十堰的朋友們就算賣閨女也是賣給武漢好過廣州吧?怎麼說大家也都是湖北人,你們真恨武漢恨成那個樣子么
我是襄陽人,是湖北人,我現在定居在武漢。我在武漢有兩個原因,一個房子便宜,我至少還買得起,一個離家近,我老婆也是湖北的,這事過年方便多了。我並不討厭這個城市,相反我一直關注這個城市的發展,我一邊罵著一邊看頭,就像我看阿森納比賽一樣。湖北的朋友們你們捫心自問,武漢有這麼差么,你們真的這麼恨武漢么,武漢有著豐富的科教文衛資源,武漢的大學讓湖南安徽江西等周邊省份羨慕不已,而武漢的學校本地招生率相當高。武漢的協和和同濟醫院全國前十的頂尖水平,你得了任何嚇死人的病只用到武漢看就行了。武漢要救不活你,那別的地方也差不多了。武漢有到全國各個省會城市的直達的火車,有這樣資源的城市只有西安,上海,鄭州和北京,連廣州都不行(想知道廣州沒有到哪裡的火車嗎,請福州的朋友們來回答一下),武漢的客運發車量和運力也是全國僅次於北上廣的存在,武漢在努力的給全省所有城市開動車--除了奇葩的荊門。武漢並不限制這些資源反而開放這些資源造福湖北,你們查查西安的高校在本省的錄取率和武漢的高校比比就明白了。像我們湖北這樣的省沒辦法像江蘇那樣多面開花大家同發達,也不會像浙江那樣人人都會做生意藏富於民,武漢是湖省僅的有拿得出手的城市了,而且我一直認為,武漢並沒有做什麼對不起整個湖省的事情。
這題目,很難寫……
我關注了很久,各位答主也貢獻了很多
終於決定下筆了
先說背景,我是漢口人,我的長輩也都是,算是比較正宗的土生老武漢吧,出生,成長,讀書均在武漢
現在我主要在南方珠三角地區活動,但是戶口還依舊留在漢口
我這人一直都顯得跟周圍主環境不搭調,講話細聲細語不喜歡嚷嚷,不隨便插隊,不愛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
答主的父親是從事藝術工作的,我讀書時遇到的班主任都是比較有涵養不喜歡嘈雜的那種
平時教室的時候她總是在黑板上寫一個大大的「靜」字,也許我的風格與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
大學畢業後一年,我是獨自背著包去了某發達一線城市
後來我的感覺是,作為一個武漢人,其實在外地受到的歧視並不亞於東北、河南等地,黑武漢的人也不少。
我曾經就經歷過,面試,人家因為我是武漢人而把我拒絕掉的公司
我花了很長時間,在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上「去武漢化」,盡量不要讓非湖北人聽出我的口音
武漢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在同樣的管理水平下,武漢的秩序必定是相對混亂
打個比喻,一個城市的火車站,這種流動性大的交通樞紐節點,你聽到的噪音、路上看到的垃圾,必定會比安逸的居民區要多得多
如果把整個中部地區比作一個「城市」的話,武漢市其實就有點像是個「火車站」(這個比喻不一定準確,你能明白我意思就好)
如果管理能力不到位,很多在這裡短暫停留的人們,更不會注重自身對環境的影響
答主現在每次回武漢,其實在路上聽到正統的武漢口音真的很少,可能四分之一還不到
一些在街上吵架、公交地鐵上大聲聊天、大聲打電話的人們,其實大多數都不是真正的武漢口音
湖北省內非武漢口音(黃陂、荊州、宜昌、恩施、孝感)的人較多,豫湘蜀贛口音的也不少
大多也都是一些中部相對不發達地區的人,上海話、粵語、京片子這些基本上很難聽到的
換位思考一下,很多無法去一線城市,但是又不想困在老家,定位於中部地區的人們,有哪裡可選呢?
以前,我自己都覺得武漢人很沒素質,大聲嚷嚷,插隊擁擠很令人反感
這些年各種工作上的合作往來、出差、旅遊,我走過國內不下二十個城市,境外也去過好幾次
你說武漢計程車拒載?
在城市Z的火車站,被數十輛計程車拒載
接風朋友的車堵在數公里以外不能動彈
只好拖著行李箱走到一里外的公交車站
你說武漢公交車司機服務態度不好 欺負外地人?
到了公交車站後,老老實實站在站牌那裡等車,結果公交車在距離站牌起碼50米遠的地方只停了10秒鐘就開走了
你走到那車停的地方繼續等,卻發現後面的車都反而停在站牌那兒,你又要拖著行李箱往前跑
上車的時候反正都不排隊一團亂鬨哄的往上亂擠。
等我看司機有關門開跑的架勢,我只好跟著一群人從後門上了車
司機卻對著我一個人用方言嚷嚷,對其他本地人熟視無睹
經旁邊的「本地人」提醒,意思是說我叫我下車從前門重新上一次
你說武漢人愛吵架?
在城市H,站在街邊等人,一輛三輪車和一輪電動車相遇
壓根就沒撞上,只是因為兩人對視,然後兩人就幹起來了
就在我面前不到十米遠的地方
你說武漢人愛「扯皮」 喜歡「騙」外地人?
在北方,跟朋友出外面吃飯,我都注意到一個細節
餐館門口貼的那些110藍色宣傳畫上寫的是「不要打架鬥毆」之類的
而南方寫的是「不要輕易相信匯款,電信詐騙信息」
到城市Z某景點,路過某小鋪拿起一瓶山寨飲料看了看,就必須要以超市價格的30倍買,否則就甭想走
到城市D旅遊,上了旅行社的大巴之後,每人要補交300塊錢「保險費」,否則你就只能在車上坐著,到任何景點導遊不讓你下車。
好吧,其實武漢有的現象,外面也有
我決定讓我對我自己家鄉的偏見改觀一下,但是
2014年春節假期回家,高鐵站,下高鐵車以後帶著行李去做垂直電梯
我很天真地又充當了那個按著電梯按鈕,禮節性地讓其他人先上的人
結果那些不排隊的蜂擁而上,我壓根沒法進去。
第二輪電梯來了,依舊是蜂擁而上,不同的是電梯警報響了一分多鐘,最後反而是我這個在電梯最裡面的人把位置讓出來
很不滿的嘟囔了一句「這就是武漢經濟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
民風彪悍的方言馬上甩出一句「你個板馬話是莫勒多列」
第二天早上出門拜訪朋友,向滿大街綠燈TAXI招手沒一輛停的(跟最近的打車軟體爭奪市場有點關係)
後來不得不拿出手機下載了個支付寶錢包招了一輛
45分鐘過去了,車終於來了,這車前玻璃上掛著兩手機一平板,司機手上還拿著一個手機
「你有支付寶給錢吧?」
「有」
「你還有沒有微信?可以再刷一次」
"沒"
「你裝一個撒」
「其實你可以先問問,我要去哪兒」
一周內打了十多次車,只有一個司機說「我不用喜歡那種東西,我覺得的士就應該在路邊接人」
在南方,很難看到這麼誇張的現象
晚上回家路上過馬路,機動車道紅燈,人行道綠燈,走到一半的時候,兩輛在超車道上搶道鬥氣的電動車一左一右同時把我人擦了,均揚長而去。
嘴巴里嘟囔著什麼我沒聽清,但是肯定也沒什麼好話。
趁雨後空氣好,出去拍照,沒注意到路邊有積水,一輛在人行道上疾駛放著迪廳音樂的比亞迪F6開過,弄得我外套和相機透濕,車裡面的人哄堂大笑。
「咦餓,快跑快跑,他有照相機,莫讓他照倒鳥」
到招行銀行去辦點事,叫號機壞了,工作人員只能口頭說,你一號,你二號,你三號,你到旁邊坐哈子,叫到你號碼你再去。
我是6號
工作人員口誤,4號後面直接叫7號,7號人不在,然後8號的中年婦女就衝上去了
我用普通話說:「是不是搞錯了,我6號都還在這裡」。工作人員跑去攔下8號,那個8號彪悍女沖著工作人員說了句「明明是你叫的7號」
然後就拿著手上的帶金屬亮片的仿LV圖案長款錢包指著我鼻子說:「你會不會數數啊?數字是往後數的你懂不懂?個外碼」
這就是武漢,能進入招行金葵花理財區的客戶的素養……
晚上飯局
長輩問「你出去也蠻久鳥,那你有冇得莫打算,莫時候回來?」
「我覺得還沒到時候」
你說我作為一個武漢人,讓我給自己家鄉下個定論,是很困難的,
有關「武漢人的素養低下」,類似的現象外地也有……
如果我說「中國內陸都差不多」,但還是感覺有點彆扭……
有一些外地朋友得知我是武漢人後,很多都說「我去過武漢,感覺你們那裡的人都很屌」,我也只能默認。
這種心境是非常複雜的啊,親……
很多時候我都想說,有一種現象叫做劣幣驅除良幣啊,你在外面看到流動性高的紙幣肯定都是殘破的多啊,親……
我作為一個武漢本地人,無論是求職還是創業,都很迷茫,搞不懂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跟很多朋友聊天,手裡有個小几十萬,百來萬閑錢的,都想搞點小生意做做,商量來商量去,最終結論都驚人的一致
沒錯,還是做餐飲
很多人都對武漢食物有好印象,除此之外,很難讓那些外地人找到其他覺得好的地方
其實從側面上可以反映一個問題,除了餐飲,你做別的行業,總是覺得有哪兒不夠舒服
多年以來中央政府忽視中部,同時地方政府自身缺少對武漢的中長期規劃
總是在炒一些老人留下來的剩飯,拿重工業、製造業來說事
作為一個地理位置和淡水資源占絕對優勢的中原城市,一直都沒學會合理利用物流、農業、第三產業的天然優勢,產業結構畸形
更不用提近年來火過的那些金融服務、IT、生物醫藥、清潔能源這些新興行業,武漢錯失了很多重要機會,還只是停留在概念理解上
浪費大量資本修建了很多辦公樓廠房科技園,搞了很多年也沒搞出個名堂,稍有點小成績的反而都跑了
湖北省對稅收貢獻最大的是煙草業,可湖北省卻並不是最適合種植和加工煙草的地方,競爭不過雲南湖南
除此之外,帶國字頭的武鋼,佔用了青山區近8%的土地面積,但是其經濟效益僅僅只跟南方的一些地方銀行、移動省級分公司相當,人家只需要幾棟樓的地兒
一直都沒意識到,根本問題是在把「人」管好,而不是「物」,很多方面地處西部的重慶比武漢都做得好得多
我一直都認為武漢,無論是宏觀戰略的制定上還是微觀管理的執行上,都不夠專業,長期都很像一個「無政府」狀態,「敢為人先」只是一個口號,並沒有趕在人家前面,而總是在後面跑
有一些缺陷是天生的,已經存在無法迴避的,例如氣候問題(冬天無供暖,夏天超過40度),城市規劃問題(已使用超過百年的老舊城市規劃已無法滿足現在的要求),交通問題(遲遲不肯開建的城市地鐵和城際軌道交通),武漢方言難聽(讓外地人總感覺到危險感)等
如果不能通過好的政策、管理、教育來做彌補,沒有去解決這些快被大家嚼爛了的問題的決心,任由這些讓人不舒服的問題自然發展下去的話,不說神馬高端人才,就算普通人都不太樂意會留下來。
啥時候快點挨過這個過程,再看會不會好一些,能讓更多的人才留在武漢,唉……
為什麼合肥留不住人才?為什麼南昌留不住人才?為什麼長沙留不住人才?為什麼成都留不住人才?為什麼華中留不住人才?……無論問的是哪個城市都有一群人信誓旦旦地來回答這個問題,估計答案還是出奇相似,交通,人口,混亂,薪金……然而愛這個城市的人依舊在這裡生活,不喜歡這個城市的依然不在。愛它,無非是這裡有你的青春,夢想,朋友,愛人學校,或者這裡是你的故鄉,或者你在這裡成長,收穫事業。不愛它,無非是在這裡有失落,有傷害,有不好的回憶,或者因為第一印象。
我去過很多城市,永遠懷著善意和好奇去看它,體會,感受。
這麼說吧,城市也是有靈氣的,你討厭它,它不會給你好臉色看的。
人才的問題,其實我沒什麼發言權,在武漢,機會總是不如北上廣多吧,可是這個問題如果沒有經過足夠的調查是不客觀的,什麼才是人才呢?
受邀把這句話開個帖:
為什麼武漢留不住人才?因為中國有北上廣深。
為什麼中國留不住人才?因為這世界有歐美日。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很正常的事情。武漢留不住人才僅僅是因為目前比不上其他大城市發達而已。
那些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等待一個城市發達起來之後自然慢慢解決。因為已經發展起來的城市,發展速度有時比不上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城市。好吧,作為生在湖北長在湖北武漢周邊城市的妹紙,淺淺地說說對武漢的印象吧!
10年前的高考志願,避開了有著學院都市美譽的武漢的大小知名不知名的學校,原因自己也說不清,當然也是實力有限,分少沒能落的外省最終落得湖北不在武漢的二本。但是每逢放假回家,武漢是必經之地,期間每每來武漢的路程都是痛苦的回憶,無外乎就是交通稀爛,嘈雜的武漢話!以至於一畢業就南下奔的夢想去了,武漢仍是必經之地,現如今仍記得在武漢的停留的兩個星期:住在同學的宿舍,我的同學同學的同學都在找工作,每天跑N多場校園內外招聘會,因為都不是985學校,遭了不少白眼,受了不少打擊,慶幸自己坐的住木有出去礙眼子,因為我一開始目的地就是深圳,拉攏大家一起去,同學們個個硬氣,要在武漢先闖闖!最終還是一起南下了!
在深圳,呼吸了5,6年的略鹹的潮濕空氣,見識了鋼筋城市的花花綠綠,體會了年輕城市的活力無限,倒也在這個生命力城市裡過得忙碌充實,閑暇時光也能參與體會到用同學的話說與世界同步的新新文化氣氛。嗯,在那個木有文化底蘊卻有著相對公平相對民主的城市,對於偶們這些木有一代可拼的群體來說,奮鬥是必須的,希望是大大的,在這裡或許還能實現汗水淚水向甘露的過渡!扯這麼多,是想說這樣的城市背景環境條件確實是武漢木有的,豈不說錢多錢少,目前只能說生存,在武漢生存下來比在深圳這樣的城市難的多了!
可是悲催的是妹紙仍舊去年回來了武漢,其中緣由之一是狗血的為了男人(現在的老公),一來11年的感情基礎在哪兒,二來自認為算是個適應力強大的女將。在我眼裡,武漢依然是10年前的武漢,交通稀爛,嘈雜的武漢話,武漢就像是跟你犟得地,它以一種慵懶舒適的姿態在哪兒,毫不用力的抬抬眼皮子俯視你,嘴裡還陰陽怪氣地甩一句:「拐子,你哈來了撒!」我當即就決定要在武漢呆到,我就賴的武漢下去,看究竟個么昂!
我的根據地在漢口,慢慢滲透到老百姓生活,發現原來所有老城區的本地市民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同的是細節而已。要說武漢不得不提的是工資,我回來的頭幾個月,雄心勃勃地投簡歷找工作,即便是有著深厚的心理準備,可是還是著實給打擊了一下,甚至不少招聘單位的工資給你不是諸如北上廣的幾分之幾,是零頭,仔細算了下在武漢的生活成本,對於初來武漢,畢業生啊,或者非武漢城市人來說,想在這裡基本上都是要考救濟才能活下去的,我對LG兩年前上班了偶爾還需我救濟的這件事有了些許理解!在這裡還有一類工作人員,在同一個單位上了5年10年甚至更多的班,工資木有漲過,這也是罕見的說。在這裡,關係是硬道理,錯中複雜的各種關係遍布在各個單位!但是閑人我時間多,走街串巷的也看到一些生命力,深巷裡一間別緻的小店,鬧市裡各種特色的美食店,創意無處不在的印象店,看到這些,你或許會想到你曾經貌似也有這樣一個小夢想!
幾個月來,我排除之前的偏見,客觀主動的去認識熟悉武漢,到目前來說這個城市跟其他城市一樣,你若是要留,總會生出千百條理由讓你留下;你若是想走,一個理由足夠讓你恨它千百次都不夠。
這時就想像到武漢撇著個眼在哪兒吊一句「你來,不來,我都在這裡」。
我覺得我必須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壯哉我大武漢!
首先介紹下我自己的背景,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在武漢讀的大學。在武漢工作一年後,來到杭州。如今是一名產品狗。
武漢留不住人才這句話我覺得放在前幾年來說,是正確的。
畢竟沒什麼大公司,大公司穩定一點的企業也基本上是國企之類的。或者最能留下人才的,估計就是學校了,因為武漢的學校真的很多。
我且不說自己是人才,也離開了自己熱愛的家鄉。雖然離開的這幾年,無時不刻都在想著以後要回去這件事情。
也許是我自己一直想著要回去,所以比較關注武漢的用人行情。
最近這幾年,武漢的大企業越來越多。騰訊、百度、新浪、京東、一號店等等這些互聯網企業紛紛在武漢成立的分部。吸引了不少在北上廣深打拚的人才返鄉。並都能給出北上廣深的薪資水平。
光谷軟體園也有一系列的扶持,再加上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這些學校以及政府為大學生創業也有很大力度的扶持。最近也不少能看到許多鮮肉的創業項目拿到了融資。這也是把人才留在武漢的辦法不是?!
武漢,是一個九省通衢的城市,地大物博,交通方便,與全國各個城市交流都比較方便。再加上,高校眾多,211、985筆筆皆是。也意味著人才濟濟。
我相信未來武漢一定不比北上廣深差,畢竟他們無論生活成本和幸福指數都不如二線城市好。人才需求也會有相對飽和的時候。
也許你們會覺得武漢現在是個大工地,但我卻看見了她的未來。一個城市的發展,必須在當下吃點苦不是?這個和做互聯網產品不是一樣的嗎?哪有不付出努力就能一直好下去的?我們又不像北京是個富二代。^_^
反正我一定會回武漢的。也許我會創業。到時候一定給出北上廣深的薪資、BAT的幸福指數、留住武漢的人才們!!!
(家鄉是什麼?家鄉就是我可以每天罵她一百遍,也不允許別人罵她一句的地方!)
-----------------------------------------------------
----------分割線--------------
我回武漢工作了!終於實現了我多年來的願望!
----------分割線--------------
武漢的薪資倒是給的起了,但是公司的文化和格局和各種規定以及不合格的領導……
未來的路何去何從……
我曾經是武大郎,我就永遠是武大郎,我無才留在武大,但是我以我的綿薄才華在這個世界上奮發努力,然後心念武大。武漢大學於我有恩情,我心念武大的山水人心。武大的人才在天下。
我說幾個個簡單的理由吧,
1地鐵建設晚,導致必須買車,買車就加劇堵車
2 每天修路,加劇堵車,大範圍建設 超載嚴重導致路壞的更快
3 空氣太差,車子放在路邊兩天就一大層灰。和建設有關係,建設了6年了還沒建設好?
4 高鐵從北上廣回來就4-5個小時,至少對武漢本地人來說,似乎在北上廣也沒多遠了!
5 武漢文化還是趨於封閉, 你會明顯感覺到, 只會說武漢話的人和不會說武漢話的人很難湊到一起。在大城市,不會說普通話已經漸漸被淘汰了,但我了解還有一部分人以只會說武漢話感到驕傲
電台廣告全TM是武漢話。。。這根本對非武漢本地的人是種虐待好么,問題是武漢話不好聽啊!
作為一個北航畢業到武漢上班四年,然後從武漢跳槽到長春的人我來分享一下我離開武漢的原因吧
LS很多人說武漢的生活水平比北上廣深差得很多,這個問題得分開來看,一個死宅男買筆記本的時候可以不用考慮續航因素,因為他根本不會出門。所以所謂的繁華對我來說並不存在多大的意義。
我之前是在武漢的沌口上班,相比於武漢的市區,這裡安靜了很多,至少沒有像市區一樣坑坑窪窪,堵車堵得讓人窒息。自打2011年一批商圈建立起來以後,逛街買東西著實方便了很多,而且在武漢的話,其實精神生活你是不用太擔心的,雖然不是一線城市,但是如果你等,看到周杰倫、陳奕迅、五月天都是有機會的,足球的話卓爾今年升上了中超,但是又降級了。至於所說的冬冷夏熱,這兩年這種氣候也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一年幾乎熱不了多長,而冬天冷,這也是大部分南方城市的共有的問題,也就是說,從生存環境來看,還是可以滿足部分的人,不足以作為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吧
至於從工作條件方面來看,武漢每年貢獻20-30萬左右的大學生,可是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卻沒有那麼多。而且待遇實在是不高,就沌口那邊而言,最高的東風本田新來的大學生每年也就7-8萬左右,通用來了以後能稍微高一些,但是也高不到哪裡去。所以之前沌口的員工都特別希望一汽大眾能來武漢建廠,可是這個幻想好像有點不太切實際。市區的其他企業,也許光谷的IT公司能夠高一些,但是普遍水平就那樣。反觀我現在在的單位,開出來的待遇讓人即使想跳槽,也會因為找不到能夠匹配的待遇而放棄。所以與其在一個地方拿著不高的待遇,還不如去別的地方闖一闖
提到武漢人的話,我接下來的話可能會有些偏激,你們就隨便拍磚吧。我上班的第一年,或者說是第0.5年,我就發誓,此生永遠不找武漢的女孩子,如果說這是個幼稚的誓言的話,那到現在我仍然沒有修改的想法,因為那個創傷實在是太沉重了。不是感情創傷,當時科里有一武漢籍孕婦,平常忍著讓著也就罷了,那次我感冒的時候,她不讓我靠近她,看到我像看到了瘟疫一般讓我趕緊從她身邊消失,那表情與神態我這輩子都忘不了,不是所謂的恐懼,而是赤裸裸的歧視。還隔著老遠跟我領導說讓我不要再在科里呆了,什麼我要是害得她感冒了這個責任誰也承擔不起之類的。我這一生還是頭一次那樣受到那樣的歧視。於是後來當她要變成我領導的時候,果斷拍屁股換崗。
地域歧視是一直存在的一個現象,一個城市裡的人有好也有壞。但如果要評價一個城市的人的品性的話,武漢地區的品性不良人群的比重應該不會低。要不然也不會有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在這個地方呆久了,你防別人防慣了,到其他地方,比如東北、西北,你會為這個地方的人的純樸所打動,也會為自己的多餘的防備而感到羞愧的。真的是這樣,我今年五月去敦煌玩,看到拉客的的士師傅,以為是騙錢的,結果發現不是,師傅一句抱怨的話沒說,我卻愧疚得半死。總而言之,在武漢這個地方,如果你不學會一招防人的手段,你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在武漢的工作場所里,對人最尖酸刻薄的,是武漢人,最斤斤計較的,是武漢人,最推三阻四的,是武漢人,最會勾心鬥角的,也是武漢人。在我們單位里,永遠存在兩撥人,一撥武漢人,一撥其他地區的人。如果你們有空可以去關注1個武漢的微博,叫樂活武漢。以下是就近找出的幾條微博
你可以看出這個城市的人的性格。
武漢人喜歡標榜自己熱情,但是不應該把所以對人無故的慍怒當成是熱情的一種
武漢人說自己直接,但是不應該把對人無理的情緒當成是直接
武漢人喜歡說自己的溫柔只在熟了以後才會體現,可是既然平常就能體現,為何要等到熟了呢?
如果你坐過武漢的的士,你會覺得全國其他地方的的士實在是太正規了
如果你坐過武漢的死亡飛車521,你會覺得全國其他地方的公交車實在是太安全了
如果你接觸過武漢的人,你會覺得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人都很溫柔
這就是我認為的離開武漢的原因,求板磚。
只能說你沒有把樣本看全了。我就是一個反例,我的本科在武漢讀,回家工作了一年以後,現在又考回武漢讀研究生,並且把留在武漢工作和生活作為認真考慮的備選項之一。可惜我不是LZ舉的例子中武大或者華科任一學校的,這些985學校的學生,眼界要更廣一些,北上廣會比武漢更有吸引力,各種資源、生活條件(武漢的氣候真的惡劣)和文化氛圍也更好。能不能留住人其實不是一個小問題,涉及到很多城市的綜合印象和評價。但是總而言之,越發達的城市,就會有越多的人才向其流動。
回答LZ第二個問題:我把留在武漢和回家作為各50%的選擇可能性。因為:武漢和我的家鄉(廣西南寧)相比,文化氛圍要好一些,物價也要低一些(單指武昌大學區,漢口不在討論範圍內);而南寧比起武漢,生活環境和氣候更好,畢竟是得了幾屆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而且生活了十幾年,人脈什麼的都積攢了不少。我是個不愛到處遊盪的、安土重遷的人,所以即使北上廣比武漢更好,可是我真不想一個人漂泊到未知的異鄉。所以我暫時沒有第三個選擇。題目是問武漢留不住人才。
很多人直接回答成了「我為什麼討厭武漢」。
把自己的好惡直接代表成所有人的好惡真的正確嗎?
恕我直言,就我觀察前幾屆師兄師姐們找工作以及現在自己找工作的情況來看,
更多人想要留下來。
一個在武漢年薪7w的崗位,同樣的要求去外面能拿11w的,仍然有一堆人因為崗位在武漢而搶破頭。少數人如願了,
更多人只能到外面去。
想留武漢的因素有很多,武漢上百萬大學生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湖北人,武漢離家近又算是個大城市,自然有不少人想留下來。還有戀人朋友在武漢的,還有習慣了武漢的,也還有單純就是喜歡武漢的。因此,想留下的人也有很多。
但是很多人不能如願。
找工作的過程中,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留武漢太難了」
確實太難了。武漢的學生多,競爭激烈,但就業市場太小了。能夠提供的崗位本就有限。
又因為供不應求,薪水也就低了。
連續幾年,武漢都在全國應屆生平均薪水榜中排名倒數第二。
倒數第一是難兄難弟 西安。
也是一座大學生多,就業市場小的城市。
對於應屆生來說,除了鐵了心要留武漢,性價比再低的工作也願意去的,大多數人一部分根本找不到武漢的工作,一部分找到了,對比下外面的工作,最後還是嘆息著出去了。
如果能夠提供和外面一樣的薪酬待遇,我相信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武漢。
真心希望武漢能夠快點發展起來,在人才市場中更加有吸引力,留住更多的人才。
到時候,我也可以和眾多同學朋友,就在武漢,時不時出來吃點燒烤喝點酒。
日子該有多快活~~=。=
現在大四,身邊的同學朋友們基本上都已經大致決定了去向,我也來說幾句吧....
拿我們華科計算機學院來說,我們學院本科一個年級四百多人,會有兩百多人選擇直接工作,就我認識的大幾十號計算機學院選擇工作的同學來說,留在武漢好像就只有一個。我前幾天發了一條狀態大致意思就是表達我們院留在武漢工作的同學真是少的可憐。然後評論區一陣感慨,基本上都在表示武漢真的沒有啥吸引力,特別是@呂澤南 同學表示他問過的人里全部都是終於要畢業了不用留在武漢了。我們班工作的十幾號人(我們班總計21人)沒有一個留在武漢,基本上上海和深圳對半分。
可能大家會覺得計算機學院只是華科的一個學院,而且互聯網或者說信息行業更加趨向於沿海,不能說明整個華科的情況。但是華科六大信息學院(光電,電信,自動化,計算機,軟體,電氣)每年本科畢業生兩千多人,占華科畢業生1/3之一,就我認識的同學朋友而言,其它五院的情況基本上和計算機學院情況相同,基本上沒有什麼人留在武漢。
而華科另外一個大類,機械大類四個學院(機械,材料,船海,能源),就我認識的,和聽這四個學院說的,也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同學留在武漢就業。
信息大類和機械大類每年的本科畢業生占華科的一大半。我覺得這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為什麼我們都不願意留在武漢呢?
我覺得就是大家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工資不夠高,福利不夠好,城市也不夠好。
前段時間有個熱門新聞是:[武大華科校長喊話大學生:武漢機遇千載難逢,請你留下來]。我朋友圈裡面武大同學就在下面直接評論的:談點實際的,大學生買房買車給點優惠,冬天把暖氣給供起來[什麼情感機遇資源,覺悟低感受不到。然後華科同學緊接著評論:最好人手發一個女朋友!(這雖然是個玩笑話,但也有幾分道理)
簡而言之,大家實際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的利益。所以呢,如果武漢這個城市沒有過多的實際行動是不足以讓大家去選擇留在武漢的。
就我身邊有意向留在武漢的同學基本上家就在湖北境內,或者周邊幾個省距離武漢不算太遠的。
一想到我第一次到武漢就是在武昌站被假裝沒有錢回家的中年婦女騙了幾十塊的車費錢,再聯想到最近的武昌站斷頭案,以及車站各種宰客。武漢的幾個車站作為武漢的城市窗口和明信片,真的給人的印象很不好!
最後,說了這麼多,我還得留在武漢,還是衷心地祝願這座城市越來越好吧。
一個人不能代表所有人,我就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
湖北武漢人,確切的說是漢口人。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基本只在漢口活動,接觸的朋友親戚也都是武漢的。可能是環境造成的,武漢夏天的炎熱是那種悶熱,就算在室內也很熱,冬天又是那種濕冷,穿了很多還是冷,所以武漢人很多脾氣可能比較差,比較急和這個天氣應該是有關係的。
再一個武漢人的確說話比較直,至少我是被熏陶成這樣了,不太喜歡拐彎抹角的,可能我們感到直也是一種真誠的表現吧。噢,還有一個,嗓門比較大我是認同的,和說話直也有關係~
可是上了大學以後,學校在武昌,大學同學基本都是外地的,我們專業100多個人,整個不到10個武漢人,一部分湖北省其他城市的,一部分其他省的。剛開始,聽到了很多的話,好多同學會說,你們武漢人說個話就像吵架一樣,你們武漢人排外,武漢人狡猾,武漢夏天熱死了,冬天冷死了,畢業誰才留在這個鬼地方。我從一開始思考,分析,到和同學爭論,後來就麻木了。這種感覺很難形容,一開始真的覺得就好像別人是在罵自己媽媽一樣的感覺,解釋說每個地方都有好人都有壞人,武漢人很熱情。後來發現有些人,有些看法形成一種思維定勢,怎麼解釋其實都沒用,升級下去只可能是一場罵戰。
後來我也去過北京工作,在北京的時候,自己的口音一下就被同事識別了,自己以前真沒覺得我武漢口音還蠻重的。北京肯定比武漢發達的多,政府扶持畢竟是首都,科技類公司也多,層面就不一樣,但是我也沒覺得北京人怎麼排外,但是作為一個外地人,我多多少少還是感受到他們一些優越感,雖然我知道這肯定不是惡意的。
後來仔細想想,同學說的話也不是沒道理,武漢惡劣的天氣,到處都在挖都在修,交通十分的堵。但惡劣的天氣也不是武漢能夠左右的,臨近長江,工業化中,這種悶熱,濕冷是地理環境造成的,不得不說武漢的確不是一個宜居的城市。到處在修地鐵,高架橋,漢陽那邊非常的堵,這點武漢人一樣也很無奈,但是地鐵總會修完的,這近10年肯定是無法避免了,這是城市的發展必經的陣痛。
再說一個武漢的工作,不得不說,武漢的工資的確是非常的低,我在武漢一個小軟體公司也工作過一小段,我們公司還算是好的了,正式員工工資也不是很低,但是畢竟公司規模還不是很大,也肯不到什麼發展前景,而且光靠著工資,武漢的消費水平確是不斷地漲,且不說熱乾麵漲了多少了,基本每年過年就在漲,工資卻比不上物價的漲幅。而且武漢很多私企的福利制度也不是很完善,靠這要想買個房子真是比登天還難了,雖然北上廣的房價只能呵呵了,但是武漢的房價絕對是不停上漲的,三環以內尤其。
武漢基本還是靠著那些國企支撐的,國企的工資也許不是那麼的高,但是隱形福利還有可能的灰色收入絕對不是自己打拚給別的老闆打工可比的,給老闆打工那錢都被老闆賺了,當然老闆要操心的事也很多,創業也絕非易事。我經常說我在武漢的那幾個月基本就是社會最底層被剝削的,但是事實上大多小型私企的員工不都是這樣嗎?國企的確是好,但在武漢這種地方,除非你是什麼很牛的上交,北交一些專業對口名校,再或者就是家裡有強硬的關係,進一個福利好的國企何其難這裡就不贅述了。
現本人在國外碩士求學,未來發展也很迷茫。武漢雖然問題很多,但對我來說就是家的存在,畢竟父母朋友,自己的關係最親的圈子都在那裡,畢業回去畢竟意味著安穩,歸屬感。而且一年不能經常見到父母,在他們年紀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感覺還是太不孝了。但現階段也沒辦法想太多,讀完書,最好能在武漢找個國企或者考公務員試試,畢竟這樣比較適合長久發展,我也不是什麼技術狂人,對編程真是興趣不大。如果沒有機會在就在國外多工作幾年多攢點錢再看看了。如果能回武漢,我想生活一定會幸福些。
對於說武漢不好的人,我也充分可以理解,畢竟一個人生活在一個他鄉,歸屬感是很難的。加一句,現在武漢也不全是武漢人,我在漢口經常也聽到很多口音,外地人還是很多的,畢竟武漢市省會城市,發展潛力也還是蠻大的。如果討厭武漢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受過什麼刺激,只是好人壞人你在任何城市都會有,不想留那想去哪裡就去吧,離開了就多記武漢的美吧,內心負面情緒太多不是好事,要有一顆包容的心,雖然我知道這是一件很難的事。
這題目很老了 我看了好幾次 覺得沒啥代表性事件,一直沒寫。最近,還真就發生了這麼件事兒。
先表明一下立場。本人來自廣東佛山,就讀華中科技大學,籍貫湖北,從未考慮留武漢。
接下來進入正題。
最近武漢在創文,也就是創建文明城市。
聽武漢本地人說,這東西搞了十幾年了一直沒批下來,確實,作為一個外省人對武漢印象很不好!這個暫且不提,其它答案都說了。
我要說的是,武漢創文的做法。
包括我們學校在內,應該是有很多高校都「被支持」武漢創文。
於是乎,學生遭殃了。
我們學校,每人發了一張卡片,上面分別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志願精神」、「中國夢的本質內涵」說會有人抽查。
自打發下這張卡片。寢室每天固定一次掃樓,一張大表格,每個寢室抽一個人背上面的內容。據說那個抽查的人是有工資的。
這還沒結束,走在路上,會突然有人攔住你問你這些問題;甚至乎會打你電話讓你背誦。
我相信許多在校生深受其害,據我了解,不止我們學校如此。
說真的,從一開始我便對這種做法嗤之以鼻。我頭一回聽說這些東西市民會背了這個城市就文明了。走出去,那些街邊攤販擋住人行道,汽車不遵守交通規則橫衝直撞,行人不走斑馬線隨意橫穿的事情照樣發生!
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樣,但是,佛山和廣州這些地方絕對比武漢好很多!
一個出去玩一趟都會窩心的地方,如果不是從小有感情,誰會留?
跟某一學姐聊天,開玩笑背起上面的內容,她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很精闢。
「等武漢地鐵先下後上,電梯靠右行以後我再背吧」
是的,一個連最基本的規範都做不到的城市,真的沒有什麼能挽留住別人。
最後,我真的想說一句,武漢,我對你很失望!@曹雄峰 說得很到位,也挺贊同的。下面我只是簡要補充點我個人的看法。
作為在武漢呆了四年的人,真心對留在武漢沒有太大意願,所以畢業後要步入南漂一族了。- 武漢的天氣讓人很無語,一年四季無春秋,只有冬夏,作為一名北方人都覺得武漢冬天太冷
- 武漢的空氣質量不好,別的城市不太清楚,反正和廣州相比差很多
- 武漢人脾氣稍嫌暴躁,並且有時候武漢話平穩說起來也有點像吵架(我們班一武漢本地同學打電話時聲音稍微大點就聽著像吵架)
- 武漢的交通太擁堵,以後有地鐵可能會好一些,不過短期內很難解決
- 武漢的互聯網型企業太少(和我專業對口),與北京、深圳相比不在一個檔次上的
- 在武漢相對壓力小一些,因為消費水平沒那麼高,但個人更偏向有挑戰性點的,並且現在的話武漢的消費水平越來越偏高了,而工資水平卻沒有跟著提上來,這樣與北上廣深相比就更沒有競爭力了
- 武漢經濟水平不行,各方面發展也沒有突出的地方,我一直就覺得武漢算是個大鄉村(原諒我這個用詞吧),這樣子怎麼能吸引那麼多年輕人留在這兒呢。看看晚上十一點以後,武漢燈紅酒綠的地方多嗎?再看看北上廣深...
- 由於以上原因,已經在武漢忍受了四年,實在不想以後工作了還繼續在這兒,更別說定居了...
當然這僅僅是我一家之言,並且雖說以後不打算在武漢了,但對武漢還是會有許多留戀的,呆了四年突然就要滾蛋啦。
老問題,補充一個觀點。
留武漢的人少恰恰是因為武漢學校多。這觀點聽著很怪是不是,但是實際上是有跡可循的。試想一下,大多數人念大學,不到二十歲離家,生活習慣什麼的根本適應不過來好不好,簡直是到哪都覺得糟糕沒有自己家鄉好。而這種偏見往往很難消除。舉個例子吧,以前我念大學的時候大學室友覺得武漢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比不上株洲。。
利益相關,潮州人,武漢長大。
先講講我自身的經歷。我是湖北人(家住一個離武漢不到100公里的地級市),本科是華中科大的,同班29人。剛畢業的時候,除了6、7個還留在本校讀研的,還有1人在武漢的某IT企業工作。5年過去了,留在武漢的同學變成了0人。
至於說原因,我只能結合我周圍的情況來談。從兩方面來說,一是就業,二是生活。
從就業來看,像華科這樣以理工科為主的高校,就業多半集中在產業聚集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以我們班同學為例,目前在珠三角的佔到大約一半,加上在長三角的同學,幾乎佔到全班人數的3/4。因此相比較珠三角、長三角,武漢的產業聚集不夠,特色也不夠鮮明,民營經濟的就業容量也不夠,我個人認為這是就業方面武漢留不住人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說武漢沒有產業規劃和聚集,但說實話,當人們談論起武漢的產業的時候,很難有比較清晰的圖像。當然我也相信武漢總會留住一些人才,畢竟那麼大的城市總會有誘人的工作,但這個量相比起來還是太小了,而且這些好工作多半留給在武漢本地背景艱深的人。我們班同學沒有1個留在武漢,也跟我們班同學在武漢的背景都不深有一定關聯,在靠自己打拚的情況下何不選擇天地更為廣闊的東南沿海。
從生活來看,不得不承認武漢不是一個宜居的地方。我的家鄉從氣候上跟武漢基本一樣,因此我深知武漢冬冷夏熱的氣候特點,這自然嚇跑了很多人。另外,武漢的城市面貌的確顯得較為凌亂,很早就有「大縣城」的綽號。近幾年城市建設力度很大,相信以後市容市貌會好很多,但要知道武漢的盤子太大,過去欠賬太多,還有很長路要走。再說到人,以武漢人為代表的湖北佬,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不大好,這就不展開聊了。因此,相比較杭州,廈門,成都等二線城市,武漢在生活端的吸引力沒有什麼競爭力,即便這些城市在就業端不見得比武漢強多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