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字真有那麼好嗎?現代人有可能達到嗎?

外行,不懂到底好在哪裡?為何說他無法超越?


如果你不知道書法藝術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審美理念和創作觀,直接去談王羲之用筆多牛多厲害、能寫二十多個」之「還不重樣等等,這個問題你永遠也無法理解透徹。

「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得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會通會通之際,人書具老。」

——孫過庭《書譜》

加粗的部分很重要。

為了體現它很重要,我又加了下劃線。


孫過庭是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他在這句話中將學習書法中「分布」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求平正——追險絕——復歸平正。

所謂書法中的「分布」,可以理解成廚師做一道菜時,將菜中各個原料、調料進行調配,使他們達到自身最合適的狀態,從而當結合在一起時能形成整道菜完美的口味——「分布」就是把一個字看成若干個組成部分,將這些部分在位置施放上進行合理調配;於奇正、方圓等對比上加以適當安排,從而使這個字在視覺效果上變得悅目。


按孫過庭的說法,在初學書法時,由於不熟練和缺乏形式概念的緣故,會把字寫得雜亂無章,此時要努力做到結構平穩對比適中把字寫平正,這就是第一階段。


求得平正後應開始第二階段:將字的組成部分在上文所說的調配和安排上放開膽量,將形式的運用放至最大,使字變得更豐富、視覺上更具有表現力和衝擊力,此即孫過庭所論「追險絕」。


可是……

好不容易從求平正做到了追險絕,竟然還要復歸平正。為啥呢?


因為: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會通會通之際,人書具老


看出來了吧,在初學時努力做到的「平正」和最後高級階段回歸的「平正」其實是兩個概念。初學時的「平正」和平穩的意思差不多,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後的「平正」意思是一個字包含了萬千種變化,卻能把變化埋藏在平和的狀態下。


好像人在小孩子的時候慾望都很簡單、單純,只想和爸爸媽媽快樂生活、有吃有喝;成人之後慾望變得多樣,不斷去追求各種目標;到了老年,經歷了大半輩子的追求、跌宕,又回歸到慾望單純、只想和家人快樂生活有吃有喝的狀態。但老年時的單純的狀態和小孩子時的單純不是同一個概念,是經歷了超心冶煉後的一種平和。


孫過庭說的「復歸平正」的狀態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他把這個高級的狀態稱為「會通」,並且說「會通之際,人書具老」,更體現了書者和作品之間的緊密聯繫。


說了這麼多,和王羲之的《蘭亭序》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要知道,我們常說的《蘭亭序》不是王羲之的真跡,是唐代的馮承素的摹本,真跡還在土裡埋著呢。我們暫且認為馮摹《蘭亭序》是對王羲之《蘭亭序》接近百分百的還原。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我認為當時的王羲之已經達到了書寫的最高境界——會通。


他已經做到讓自己的字在充滿對比、變化的同時,呈現出一種平和的狀態。


以下是有助於理解的圖片對比。

我選取了一些《蘭亭序》中的字,和王羲之其他比較險絕的作品同樣的字進行比較。從中可以看出王羲之是怎樣在其他作品中先做到「險絕」,又是怎樣在《蘭亭》中把「險絕」蘊藏在「平和」之中的。

為便於理解,我把它們細化成結構、形式等等小的分類,其實這些就是上文所說的「分布」。


1. 結構的布局

a.位置的施放

上面《二謝帖》中「青」和「爭」錯落明顯,《蘭亭序》中的則不然。

b.奇正的區分

《喪亂帖》中「雖」字左右兩部分,左邊是傾斜的右邊是正的,以此來達到「險絕」的效果,《蘭亭》中則把這種對比壓縮到很小很小。


2。 形式的調配

a. 簡繁對比

《喪》中左邊簡化成一豎,同右邊連續的幾個彎折形成對比;《蘭》中則採用了幾乎不可察覺的左邊比右邊複雜一點點的對比方式。

b. 疏密對比

這個不需要多解釋了。

c. 輕重對比

《妹至帖》中通過粗細變化造成左邊重右邊輕的、偏簡單的對比,《蘭》中將這種對比豐富成左上角最輕、右上角其次、右下角偏重、左下角最重的效果。


通過以上的圖片對比就可以稍微看出王羲之是怎樣在《蘭亭》中把「險絕」蘊藏在「平和」之中的。

如果還是不能理解就看看王鐸臨的《蘭亭序》,再看看八大山人臨的《蘭亭序》,應該會有點感覺。

--------------------------------------------------------------------------------------------------------------------------------------------


《蘭亭序》之所以備受推崇,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核心因素,還是其本身的藝術水平。而如果想理解其藝術水平到底比米芾、趙孟頫、蘇東坡董其昌等書家高在哪裡,除了分析其用筆精緻、結體講究以外,更多要從書法的傳統審美理念和創作觀的角度去分析——在完成這幅作品時,王羲之能將險絕蘊藏在平和之中,達到一種「會通」的狀態。這是其他書家始終未能超越他的原因。


總結起來一句話:


好看很難,

既好看又耐看,更難。

------------------------------------------------------------------------------------------------------------------------------------------------------------------------------

9月24日更新。

答案已經結束了,下面只是幾句牢騷。


有朋友在評論中說我的觀點存在問題,並且說我是「沒臨過帖的人」。


我一直在知乎回答關於書法方面的問題,但板栗兄在評論中說我根本沒臨過帖,為了避免他的評論影響到其他看帖的人的看法,使別人覺得我是個不負責任亂答題的人,我決定在此貼出幾張我的習作。寫得不好,但應該至少能夠證明我還是臨過帖的^O^


幾種書體基本全了,裡邊還有兩張和《蘭亭》有關,最後四張是我自己做的嘗試,屬於瞎玩,大家看個樂吧。


記得前一陣子有朋友轉過我司發的微信文章,不知道什麼原因刪了。
再轉發一下,應該能回答題主。。。
分上下篇:
轉發自:遊說君
相關鏈接:
上篇:#遊說國內#史上最牛逼的草稿,沒有之一
下篇:#遊說國內#天一閣的鎮館之寶

#遊說國內#

微信:youshuojun001


先別激動,今天是老帖新發

看過的小夥伴可以自動忽略

明天,明天會有更新b( ̄▽ ̄)d

http://weixin.qq.com/r/hzkpMTPEB254rXdS92yV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下篇:雖然是介紹的是天一閣版蘭亭序,不過應該能回答很多人關於現存蘭亭序到底是不是王羲之真跡的問題。。。。

話說。。。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誕生後。

書聖老王同學一直認為這是神仙饋贈的禮物

把它作為傳家寶,

留給了自己的子孫。

本來如果不出意外,

蘭亭序也就應該在老王家

這樣靜靜成為了傳說


直到200多年後,

一個著名的「賊」改寫了這個歷程

這個賊就是


除了是個優秀的好皇帝

還是書聖王羲之同學的超級忠粉


那。。。

作為一個優秀的粉絲,

沒見過偶像也就算了。

要是連偶像創作的頂峰作品都沒見過,

那是多麼痛苦的事!!!


於是,

皇帝李世民同學用盡了各種手段

最終把原來幾乎已經成為傳說的蘭亭序

騙到了自己的手裡

(對,就是騙到的)

(具體細節可以編成一部優秀的探案小說,有興趣的同學找度娘吧)


從此。。。

蘭亭序再現江湖。。。

不過

沒過幾年

老李臨終。。。

蘭亭序就這樣被帶進了棺材


從此徹底告別了人間。。。

--------------------------插播一下---------------------------


雖然現在很多人認為

由於

都是王羲之的忠實粉絲。


所以,很有可能

這兩位。。。

壓根兒就沒理會先皇的遺願,

直接把蘭亭序帶進了

不過,無論在誰的墓中,

反正蘭亭序真跡在歷史上

就這麼靜靜地

消失了。。。

---------------------————-插播結束----------————-------------


本來,蘭亭序的故事到這裡也該結束了。。。

如果真是這樣,

那小李子只能算個損粉

好端端的蘭亭序大家都沒見過,

怎麼能證明偶像的功力。

作為一個優秀的粉絲,怎麼能這樣!!!

那問題就來了

怎麼流芳百世呢?


開個新聞發布會?辦個展覽?

寫本書,出本畫冊?

拍部電影、電視劇?

好吧。。。

當時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

請最好的工匠、書法家來

copy這份蘭亭序

好的copys越多,

流芳百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了。


那問題就又來了

在那個沒有複印機也沒有照相機,

copy基本靠手的年代。

當時人

是怎麼樣完整地還原王羲之真跡?


這個就得稍微介紹一下了咱們老祖宗

發明並精鍊的兩項暗黑手藝,那就是

就是用一張半透明的紙放到真跡上對著描寫

其中最著名的

「雙鉤廓填法」

又叫「雙鉤填墨法」

就是

牛x的古人靠這兩項技能幾乎能

完整地copy真跡,

好的臨摹作品往往被稱為

下真跡一等

同樣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下真跡一等」蘭亭序

不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唐太宗李世民同學

請了當時全國最好的書法家、最棒的工匠

對蘭亭序進行了臨摹。

現存

「唐人五大摹本」

虞本、褚本、神龍本、黃絹本、定武本

就是當時誕生的

「第一批摹本」

而自從唐太宗過世後,

蘭亭真跡永久性退隱江湖。

因此,這批摹本也就成了

最最最最接近真跡的摹本

是後世其他蘭亭臨摹作品的鼻祖。

在這五大摹本中,其中四個版本

而只有神龍本

現在大家公認的作者叫做

簡單的說就是當時專職臨摹書法作品的官吏。

也就是

專家級的臨摹高手


所以

是現在普遍被公認為最好的《蘭亭序》摹本

那神龍本到底有多真?

舉幾個例子

這。。。。

簡直就是接近像素級的copy臨摹呀!!!!

(copy專家的水平果然厲害)

所以,現在。。。。

無論是印刷品、課本、報紙、電視等,

大家只要看到《蘭亭序》

不出意外,一般就是這篇

神龍本蘭亭序

----------------------------編外話-----------------------------


神龍本蘭亭序的藝術、歷史、人文等價值

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摹本

因此,它是現在公認最接近書法界神作的版本

作為頂尖級的國寶,現珍藏於故宮博物院。

由於實在太珍貴

故宮也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公開展出。


2015年故宮院慶九十周年辦的

《石渠寶笈》特展

神龍本蘭亭序 坐鎮 「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

---------------------------編外話結束----------------------------

講了那麼多,

該講講天一閣館藏的豐版蘭亭序了

還是得從唐太宗

講起。。。


話說

老李發動copy運動後

得到了一大批高仿版蘭亭序

為了發揚偶像的書法藝術

於是,他就把這些高仿版蘭亭序賞賜給了

皇親重臣。。。

神龍本蘭亭序也就從此流落到了民間。


到了明代。。。

這份流落在民間的神龍本蘭亭序到了一個叫做豐坊的收藏家手裡

作為書法家兼王粉,


豐坊也同樣發揚了

唐太宗不重視版權的優良傳統

。。。

他用雙鉤法臨摹了一份神龍本複製品

為了讓這份複製品保存得更久,

乾脆把臨摹出來的蘭亭序

從而

石刻版的神龍本摹本

誕生。。。

這就是豐版蘭亭序

據現在有限的資料來看,

豐坊是

歷史上第一個

把神龍本蘭亭序摹刻成石碑的人。


因此,這塊豐版蘭亭序

也就成為了

現存最早的神龍本石刻摹本,

距今大概500多年。


由於

神龍本蘭亭序的藝術價值,

大書法家豐坊的手藝,

500多年的歷史價值

等等等等。。。。。

豐版蘭亭序已經成為天一閣館藏書法作品中的鎮館之寶,享譽書法界。


不過。。。

以為劇情就這麼結束了,那你就錯了

2000年左右,

現在著名的書畫研究專家王開儒先生

對天一閣博物館館藏的豐版蘭亭序進行了仔細研究

他發現...

故宮收藏的神龍本蘭亭序

很多地方居然還比不上豐版蘭亭序


比如。。。

然後他繼續研究了下去。。。。。


發現

豐坊在收到神龍帖後,

嘉靖五年,30歲左右就把神龍本賣給了另一個收藏家

最後,流傳到了故宮博物院

這就是現在的國家級重寶——神龍本蘭亭序


然而,

到了晚年50歲左右

豐坊才摹刻了天一閣館藏的豐版蘭亭序

並且

在書畫專家王開儒先生的眼裡

也就是

這意味著什麼??


王老師進行了極其仔細的考據

並對此進行了大膽的揣測

他認為。。。

也就是說,他認為。。。

現在故宮館藏的神龍本,是豐坊的贗品。。。

這爆點夠大的吧。。。。。


於是。。。。

2008年12月新華社發出

王開儒《馮承素本是偽作》通稿,

《鑒寶》雜誌發表其全文,

2009年9月24日新華社又發出

《蘭亭序有新發現》,

次日央視新聞播出。

成為一時熱議的話題。


那好奇的你肯定會問

真的神龍本去哪裡了?


歷史記載。。。

1562年豐坊家的藏書樓——萬卷樓大火

心灰意冷的豐坊把倖存的藏品及房產都賣給了他的知己

於是,

豐版蘭亭序石刻也就成了

天一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而原神龍本蘭亭序最有可能就是在那次大火給徹底燒了


好吧。。。

王開儒先生的假設如果是真的,

那意味著什麼?

我想,你應該懂的。。。。


---------------------------結束----------------------------


現在去天一閣旅遊,我想您要是看到這個

對,就是豐刻版蘭亭序


我想您應該不會再走馬觀花了吧。

http://weixin.qq.com/r/hzkpMTPEB254rXdS92yV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你站在五十公里之外看泰山,覺得泰山看起來不怎麼高。你一步一步走近它,它漸漸高了起來。等到只有五公里的時候,你發現泰山真高啊,當你走到山腳下的時候,泰山已經高的遮天蔽日了。

而如果你站在五十公里外,未曾走近過一步,你還是會笑著說,「泰山也不過如此嘛。」


我高中的時候就弄懂了牛頓三大定律,而且我還知道他搞了一輩子的鍊金術絕對不可能成功,所以我的科學水準早已碾壓牛頓爵士。


王羲之的字真的很好看,而且王羲之之後的楷書和行書,都是以王羲之的寫法作為後世書法的審美標準。現代人能不能達到?能!甚至能比他寫的更好看,但是好看不代表著超越。

凡是學過書法,或者是認真練過字的人都知道,其實一篇文字寫下來,從來都沒有完美的時候,即使一個字一個字看,每個筆畫都有再優化一點的可能。那麼把王羲之所有的作品都拿出來,按照最嚴格的筆畫和間架結構重新逐字,逐筆的優化,然後將優化出來的這個結果交給一個受過專業書法訓練的人去臨摹,臨摹上千次,上萬次之後。他是會寫出比《蘭亭集序》更好看的完整的一幅書法作品的。但是,這有什麼用么?我們能說這麼訓練出來的人寫出的這篇東西超越了王羲之么?
當然不能,因為人家是開代大宗師,建立和推廣了楷書和行書的一系列標準,後人寫得再好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後世無論「顏柳歐趙」等人寫的字在怎麼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都衝擊不了王羲之的地位。而且什麼樣的字好看,什麼樣的字不好看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

假如說少將同志穿越到晉朝替代了王羲之,他的字跡在當時受到無數士族追捧,而且後世也推崇備至的話,那麼我們現在書法大賽上看到拿獎的字跡會是這樣的。

而其它寫法都將成為小眾流派和奇淫巧技,書法比賽中專家的評判會是這樣的。
觀此墨寶,古樸高雅,毫無雕琢之氣。渾然天成,絲毫無浮躁匠氣。大家風範,一言難道!天地之大美!

落選作品將會是這樣的,

此作品,於筆畫,間架等處,過度匠氣雕琢,奇巧有餘而失之天然。賣弄有餘而失之渾厚。
小家氣十足,難等大雅之堂!

以上是開個玩笑,只是想說明,對書法藝術的審美是有主觀性的。當然中國人審美再怎麼退化,魏晉風流再怎麼不羈。人類對美的共識是與生俱來的,不至於真會出現少將的字跡成為標準的情況。

以下咱們說點正經的,為什麼說王羲之是開代大宗師。
這得從書法的歷史說起,甲骨文以及之前更早的文字,咱們就略去不說了。從金文開始說,西周出現了篆書,一種是鑄造青銅器時候用的金文。比如說四大國寶之一的散氏盤上的字跡。

一種寫在竹簡上的,例如睡虎地秦簡。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統一文字,一律用小篆。

但是小篆作為官方文字,實在是很難寫,於是同步推廣了隸書,作為官吏記錄事件時使用的文字。

傳邈善大篆,初為縣之獄吏,得罪始皇,系雲陽獄中,覃思十年,損益大小篆方圓筆法,成隸書三千字,始皇稱善,釋其罪而用為御史,以其便於官獄隸人佐書,故名曰『隸』。 隸書是中國古代文字發展的分水嶺,為行書、楷書、草書等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而整個漢朝都是用隸書的。所以說「漢隸唐楷」。

馬王堆出土的漢簡,

漢武帝遺詔,當時最高規格的官方文件,字跡依然是隸書,而不是我們熟悉的楷書和行書。

而有史以來最出名的楷書的創始者,是三國名人鍾繇,是曹丕時期的太尉,太傅。與華歆,王朗並列三公。被賈詡推測的大政治家,大書法家。有些小夥伴可能聽了這樣的描述對這位老爺子還是沒什麼印象,那麼我可以告訴你,他就是著名的鐘會,和鄧艾一起滅蜀的那位他爹。
鍾繇的字跡是這樣的,

現代人看來,這個字跡也不是很牛掰到不行的樣子啊!很多書法家寫出來的,好像都比這個好看啊!但是,人家是開創者,後面的都是繼承者。人家牛就牛在這上了。
因為漢朝隨著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後,在竹簡上書寫逐漸讓位於在紙張上書寫,鍾繇的楷書就是與時俱進,比適合在竹簡上書寫的隸書更符合時代潮流。

但是,儘管如此。楷書在三國時期還不是主流。
這是曹操寫的字,

這是曹操最喜歡的書法家,梁鵠的字跡。

所以,三國時期,隸書依然是主流,鍾繇的楷書只能是小清新。
作為晉朝人,王羲之功績是推動了楷書的進一步普及,為後來唐朝楷書大發展打下了基礎。
而且最關鍵的是對行書的貢獻。

行書到王羲之手中,將它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最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書藝術,成為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宗。

因為隸書和楷書都曾經是官方用字,在碑刻,公文上廣泛使用。行書只是私人間使用的寫法,要是沒有王羲之,可能行書作為一門獨立的書法藝術,出現的時間要晚很多。

同時,後世有很多楷書大家,一個比一個牛,寫法也各有千秋。很多人可以推測某個楷書大家,說他寫得比王羲之要好,(其實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的楷書按現代審美來說,就比他爹強)但是沒有人敢說行書寫得比王羲之好。

實在是因為楷書有一定之規,勤於練習,一筆一划的來,沒有太多揮灑空間,所以差距不那麼明顯。但是行書的發揮空間極大,錯落,輕重,貫穿,揮灑。有一樣做不到在氣勢就不行。可能也只有王羲之那種,東床坦腹,狂放不羈的人才能盡得此間之妙吧!

即使李世民這樣的千古一帝,看對《蘭亭集序》都不惜強取豪奪,到了晚年甚至是用懇求的語氣跟太子說要拿《蘭亭集序》陪葬,說明他自己都清楚的知道,讓這樣的作品陪在自己的陵墓中,從此不見天日是一個過份的要求。可見《蘭亭集序》之魅力。

對於王羲之的楷書,我們可以說是古樸高雅,後世諸多大家在某些方面都有勝出之處。

但是單論《蘭亭集序》,真的是無人可敵,什麼叫神來之筆,這個可能就是最好的注釋了。
即使先我在一開始說的那樣,後人可以將作品中每一個字都放大到像素,按照最最嚴格的書法要求進行優化,在王羲之別的作品裡可能還行的通,但是在《蘭亭集序》里,大部分單字都妙若天成。
比如下面這個悲字,你就是放大到像素級,把進行優化的任務交給我的話,我真的是找不到什麼下手的地方,

真叫個,「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更別說全文中,二十一個之字,從形態到筆意,無一重複。
這種美感直觸人類審美的最深處,怎麼看都好看,

也不知道真正原版的《蘭亭集序》哪一天能重見天日,到那一天是不是還保存的完好,這篇中國歷史書最偉大的書法作品可能真的不是屬於人世間的產物,是神借著王羲之醉後的手和筆呈現給世人的。

對比出真知,我們看看排在《蘭亭集序》之後的天下第二行書和第三行書。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書,蘇軾,《黃州寒食貼》

別看第二行書,好像潦草不已,那是顏真卿在聽聞噩耗之後,心情悲痛之下,筆代濃情的結果。
不能僅僅看字,還要看全篇和逐字中流露的悲痛和情緒。
但是對比之下,可見《蘭亭集序》中字跡的優美和揮灑真是甩開其它所有作品好幾條街。
即使中國古人崇古思想嚴重,但是文人相輕,文無第一的情況下,所有人面對《蘭亭集序》,即使再狂放不羈的文人都不敢說半個不字。
所謂牛掰,估計莫過於此了。最後在貼一個,後世里唯一以行書出名,稍微接近王羲之的人的字跡
趙孟頫

臨帖


對「經典」的看法其實歷來並非統一——比如王。對於王書,每個學習者耳熟能詳的評價似乎都是「龍跳天門、虎卧鳳闕」(梁武帝評)和「不激不勵風規自遠」(過庭語),但很少有人會關注「羲之俗書趁姿媚」(韓愈詩),「右軍固新奇可喜,而古法之廢,實自右軍始,亦可恨」(劉有定注《衍極》)這樣的評價。為什麼截然不同的評價能集中於一個人身上呢?顯然三者所持的具體語境是不一樣的。倘若我們亦更貼近古人的「心」去理解他們的「語境」,也許我們會得到一個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眼中的「王羲之」。再通過對王羲之本人從各個角度的挖掘——無論是細緻的歷史考證手段,還是時代思想對其影響的深淺探求——畢竟,其人、其書離我們這個時代是那麼地遠,我想,若這樣深入地理解其 「心」,才能更進一步貼近「其人」、「其書」。而這樣的「書聖」,則是更為血肉豐滿的,並非是有意捧上「神壇」的字帖上那冷冰冰的幾行字。其實我要說的只是——「王羲之」並不是由冰冷的「點畫」拼接而成,我們需要的不是膜拜,而是理解


右軍的字給我的感覺就是兩個字:絕望。

人生有些你知道努力是能得來的,有些則不能,而有些不但不能,當你明白終其一生都無法觸碰他的半根毫毛的時候,真是深深的絕望。

生於當時最炙手可熱的世家,長於魏晉風骨之下,心性靈慧之高,俯仰體察之細,幾千年來,一個也就夠了。

魏晉是中國人心性最自由,最靈慧的年代,有人些總要以長年戰亂為由來說明魏晉風骨的來源,那你看一下今天的伊拉克再亂個三百年是不是能出個竹林六賢還是八賢。

書法到最後是心性。

技巧純熟運筆自如的人如山如海如恆河沙數,但是古往今來最好的字,都不是故意寫的。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那天的天氣那麼好,惠風和暢,心頭一塊大石放下,眾人和樂,微醺之中,提筆作修禊之集的草序,當下的心性照在筆端,所以之後再寫,沒有三月初的天地生髮之氣,沒有心頭的寬愉,沒有微醺的狀態,便寫不出比當時再好的字來。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顏魯公隱然為楷書第一大家,但是魯公最好的字,卻是一篇草書的草稿,《祭侄文稿》。

安史之亂時,顏魯公之堂兄顏杲卿任常山郡太守,叛軍進逼。顏季明,即顏杲卿第三子,魯公堂侄,在其父揭旗反正,與其共同聲討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形成犄角之勢,抵抗叛軍。但太原節度使擁兵不救,以至城破,顏杲卿與子顏季明先後罹難,「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事後顏真卿派長侄泉明前往善後,僅得杲卿一足、季明頭骨。

魯公在援筆作文之際,撫今追昔,縈紆忿激,血淚交進,悲憤交加,情不能自禁,《祭侄季明文》就是在這種情形下寫的。這本不是一篇有意的書法作品,千載之下,後世卻認為它是魯公最好的字。

冠絕古今的字只能是冠絕古今的人在非常時刻,神明之下,身上的炁流出筆端而成。現在不是魏晉,也不是大唐,心性和古人的距離,不是一點半點,所以現代人,沒有辦法寫出比右軍好的字,可以從小練,可以純熟,但是沒有可比擬魏晉或盛唐的心性。


要談王右軍的字,不得不先談他的出身,琅琊王家,東晉屈指前三的大世族,最出色的王謝核心子弟之一,生而玉堂金闕,鐘鳴鼎食,來往世家子,言談皆清玄,那個年代的世族地位直逼皇室,自詡門第清高遠勝皇族,常拒不與皇族通婚,這樣環境成長起來的人,一般人習他的字很難得那股現代人仿不來的氣韻。
雖然現在沒聽說哪裡還有王右字的真跡,但史料上對其字體的讚美可歸納為「登峰造極」四字,幾近聖化,今天的人們對書聖的字卻只能空想而不能得見,憾甚。
據史料描繪,王右軍的字最妙在韻上,秀雅清媚,獨創一筆鵝,靈動若有神,尚可從一些碑文上看到一二。
由於沒有好的圖片照片,就不傳圖了。


獻醜了 我覺得離他還遠著呢


王羲之的字當然寫的好。為什麼好?大伙兒可以說出一萬個理由。然而我們仔細想想,這些原因理由是哪來的。?(°﹏°? )還不是王羲之歷朝歷代的粉絲告訴我們的!然後我們也跟著成了粉。?( ′ ? ` )???

書法不是跑步跳遠不是舉重跳高,不是更高更快更強,不能靠數據刷新記錄。不然全國運動會裡也會有一項男子60公斤級書法大賽了。

書法是藝術,藝術追求美,美是一種主觀感受,不能隨便誰用秒錶去測不能拿捲尺去量,審美是可以塑造可以培養的(經過長期塑造和培養的才是內行),因為名氣實在太大喜歡的人太多,後世的人都是看他的書法培養的審美和文化底蘊,王羲之的書法已經成了行書這個項目的標準,寫的和他像的是在學他,再怎麼學也不如他,寫的和他不像的是寫的爛。
你怎麼超越他。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要成頂級大家的話,只能去別的項目混,或者自創一個新項目出來。讓王羲之那套標準完全沒法在這個新項目里用,這才有萬一的希望。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王羲之的字不比退休老幹部的好多少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公元3651年,華強北的一個人炫耀說,你看我造的iPhone4s,是不是和蘋果做一模一樣,我要是穿越回2011年,也不比喬布斯差。其實造iPhone也沒多難。

王羲之是303年出生的人,他的偉大之處在於

1、王羲之的字前無古人。當時的官方文字是隸書,而行書楷書都被當做民間非主流寫法。王羲之沒有可以借鑒的大家,類似武林之中開宗立派的張三丰式人物。

2、他之後再無來者。自他橫空出世之後,基本就把所有後代寫字的都滅了,在電腦普及之前,文人拿毛筆寫字相當於普通人用筷子吃飯。再也無人可以開創漢字的另一個高峰。類似的例子就是西方的油畫,當前輩大師把印象派玩爛了之後,畢加索竟然可以重新開創一個立體主義時代。

說白了,退休老幹部依然在用1700多年前的技法,還是用那時候留下的審美。

3、蘭亭集序無法超越。從技法、節奏、張弛、情緒等等都集大成。類似的例子就是李白的詩,只有他一個人可以「飛流直下三千尺」寫的這麼瀟洒。作品本身也有點類似清明上河圖,都是橫空出世的作品。後代只能模仿研究沿著他的思路走。


書畫追高古
書法是心性自由之美,扯什麼王右軍的家族背景或什麼書法史上的里程碑總感覺裝逼太過。這些案底資料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個人以為 右軍是功力深厚大家,但是被過度神化。文字的初始因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文字語言的存在皆是為了表達,表達人的想法和內心。燕、篆、隸、草、行、楷 皆是朝代更迭每代所引用的官方字體,如果把右君吹捧為神就不太理性了。他於楷書和行書的方面所做貢獻就是承接兩者之關係,並且對於行書有所傳播。右軍並不是神,他有些帖子也是筆力纖弱。開篇第一句我就說書法追高古,我覺得無論什麼。都不該執著於某位人,應縱觀整個書法史,尋其共性。君子 和而不同,書法是用來表達心性自由。為什麼書法能感動人?印刷體官方採用的字體為什麼你只是用來讀書看報? 字體本身不能動人,情感才能動人。動人的是內容和線條中所蘊含之個人情感。字體書法是兩個概念 。字體是形式,書法是作品。每個人心性不同,當你看到一個書法作品能記得並且能與你內心產生共鳴。那麼它就是好作品。


(黃庭堅)

(米芾)

(唐寅)

王羲之

(文徵明)

(智永)

(張黑女墓誌)還有些字帖樣張,就不再上傳了,請自己做對比。


前面的答案毫無學術性,我轉篇比較學術的吧。


王羲之之所以被稱為書聖,與其書風多變抽不開關係,我們先來欣賞一下王羲之的墨跡

王羲之喪亂帖

王羲之二謝帖

王羲之得示帖

王羲之遠宦帖

王羲之平安帖。

王羲之姨母帖

不難發現王羲之的作品可謂是每一幅都有一個面貌,這是他別於普通書家最大的特點。無論是其後的宋四家、元代的趙孟頫,都有自己固定的書風,很少有能做到王羲之這般風格多變的。而且王羲之的書法上承隸法,線條非常高古清遠,這是後世書家所望塵莫及的。而其對於結字的把握更可謂一字一奇,在險絕中求平穩,平穩中求險絕。


為什麼說王羲之書法無法超越?

第一,王羲之書法,尤其是他的行書,如蘭亭序、快雪時晴帖等,其筆觸的處理是最為細膩、最為精到的。
第二,王羲之介於古今之間,其書法無論從筆法還是從造型看,其豐富性也是無可比擬的。
第三,王羲之時代的書寫方式、書寫工具、作品形式都處於一個過渡性時期,這決定了他書法中很多特性是後人難以達到的。
第四,王羲之書法是相當貴族化的藝術,這種貴族藝術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其他的時代的人只能摹仿,不能得到其本質與氣息)從王羲之人格可以看到,他與後世的官僚文人書法家如顏真卿、蘇軾、趙孟頰、董其昌都是不一樣的,「王與馬,共天下」,王羲之骨子裡貴族的傲氣是後人難以想像的,王羲之任會稽內史時,因為自己素來瞧不起的王述當了自己頂頭上司,就自行公文,遣使者向朝廷請求將會稽從揚州治下分出,別為越州不遂,即稱病去郡這樣的事放在顏真卿、蘇軾、趙孟頰、董其昌身上,都是不可想像的所以王羲之書法作品在藝術上那種高貴、典稚氣息是後人無法超越的如果比較的話,王羲之是貴族氣,顏真卿更多是官僚氣、蘇軾等人都是文人氣,米帶還有些野氣、江湖氣,趙孟頫有些遷腐氣(過於平正,則流於腐),董其昌則有有些袖子氣(所謂禪意,總有些寒儉氣在其中),因此從氣息上,後世書法家再也不可能達到王羲之的那種高貴之氣,人們喜歡說的「時代R人」,可能更多的應該是在貴族時代已然過去,後人再也無法重複貴族時代的那種精神文化這一層面來理解當代社會受商業文化的熏染,當然更不可能有這樣的貴族氣藝術產生。
因此從其藝術的細膩高貴、純凈超脫這種崇高氣息上,可以說王羲之是不可超越的具體來說王羲之在三個方面是不可超越的:
一、在小幅行書或今草作品上。
二、在筆觸上的細膩的感覺上。
三、在精妙、雅緻的字形結構上。
那麼,後人可以從哪些途徑進行創造,對王羲之進行超越呢?大致說來應該有六種途徑:
一、在大幅作品上〔、王羲之作品都是手卷形式,據說最早的大幅立軸書法作品是南宋吳據所作,後人在這一形式,開拓的空間較大,像元代張雨,小幅作品不出二王、趙孟頰範圍,而在創作大幅立軸時,則自然逸出前人,雖略有不協調之感,但畢竟有新意在其中,而明清書家,同樣大書其巨軸,祝允明、徐渭、王鐸、傅山,無不大幅作品中盪溢其才,放縱其筆,克盡其思。
二、在篆隸書上一雖然多有論者認為王羲之是精通篆隸的,但此說實出於對東晉六朝社會風氣、文藝風氣的不了解所致)其實,東晉六朝是一個尚新求異的時代,自渡江以來,有一種文化斷裂的情況,所謂王羲之北渡,學習中原碑版,實出後人臆造。直至梁武帝,才鑒於趨新之風,日盛一日,力倡復古,此風才略有轉變,但總的來講,整個東晉六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個竟尚新異而不尚復古,古學不講的時代不僅六朝,整個東晉以後,直至清代碑學興起之前,篆隸之法,總體趨於沒落而清代鄧石如,吳昌碩等人,才力學秦漢,通過對漢隸、石鼓以及兩周金文的學習,開創了篆隸書的新貌,清末民初又發現了商代甲骨文,1949年以後,隨著馬王堆更多漢代簡帛的發現,再到眾多戰國楚、秦簡帛的發現,對上古手寫體的學習也有很大開拓空間隨著書法脫離現實實用,作為一種獨立藝術形式的運用,篆隸等古體書法也將顯現出更重要價值。
三、在整體視覺效果上_王羲之書法,其優長在豐富、細膩、華麗、精緻的用筆細節上,和文雅、秀潤的章法上,而後世書家,從高閑開始,在筆法上即多有破筆等現象出現,當然在筆法的嚴謹性上後世書家大多無法與王羲之相比,但另一方面,正是在這種不再謹嚴的筆法中,開始了對書法作品中整體塊面的有意無意運用,而形成了更宏闊、更大氣的整體視覺效果這一探索自高閑起,明清書家於此多有創穫,徐渭的「曠如無天,密如無地」,鄭板橋的「亂石鋪街」都是通過塊面安排中的美學運用,形成整體視覺效果的的例子,,幣明清諸大家祝允明、倪元璐、黃道周、王鐸、傅山、黃慎等也都是善於發揮整體視覺效果的高手。
四、在墨法上對墨法的研究,至少從蘇軾就開始了,畫法與書法的融匯,使有意識的墨法運用逐漸在書法創作中顯示出其重要性,明代的徐渭、董其昌、王鐸都在墨法上有所創立,而現代書家,更把墨法作為可以突過古人藩籬的重要手段,黃賓鴻的弟子林散之,即是墨法運用的大師,其草書成就中真正最富創新性部分,亦當在墨法方面。
五、在狂放、怪誕風格的創造上。古人對王羲之的評價,是「不激不厲,風規自遠」,是「盡善盡美」,所以,狂放、怪誕,不是王羲之的特點,正是在這一點上,為後世書法家留下了開拓空間,尤其是在強調個性的時代,狂放、怪誕都不再是缺點與短處,後人正好將這兩種風格放到極致,打破「盡善盡美」的審美標的,創造出新的審美境界。從唐代的「癲張狂素」到宋代蘇軾的「石壓蝦蟆」、黃庭堅「長蛇掛樹」,再到明代徐渭、鄭板橋以狂怪自喜,狂放、怪誕的風格,在王羲之 「盡善盡美」規範之外,亦可謂占足了風頭。
六、在高古風格上。從梁武帝開始,就想越過羲、獻,直接到鍾環那裡去學習,後世書家多有高古自許,力圖從高古風格上來突過王羲之的。在唐代,剛剛見到了新出土的石鼓,韓愈就唱起了「羲之俗書趁姿媚」的高調。米帶曾學沮楚文,南宋朱熹,曾學習曹操書法。元代又有學習章草書的風氣,這都是企圖從所取法的時代上越過王羲之,從高古風格取勝的努力。真正更加自覺地努力邁向高古,而終於有所成就的應屬明末黃道周,他取法鍾拜和皇象,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高古書風。清初八大之書亦有高古氣息,論其出處,當是來自對高古的篆書線條的精神沿襲。清中期以後,金石學興盛,碑學大熾,書家無不以高古自期,其創作亦確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裡的創造性的核心,就是有意識地與王羲之「今妍」書風拉開距離,以高古相期,以朴勝妍,以力掩媚,以篆隸筆法營造出宏大氣勢,突過王羲之書風的文秀面貌。碑學的成就,從鄧石如到吳昌碩,都以對高古作為追求目標,而與王羲之「不古不今」的書風不同。
以上所說六種途徑,對王羲之,其實都取迴避態度,因為創造的空間就在於朝向與王羲之書法審美風貌不同的方向努力,這大概也可以看作是美國新批評派理論家布魯姆所說的「影響的焦慮」的一種體現吧,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王羲之確實是不可超越的,因為,即使反對或所謂超越,也還是為了要有意識地要與王羲之不同,要與之相區別!這種影響的焦慮,是始終存在的!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說,王羲之書法是不可超越的。



(參考來源: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


1.王羲之的字真有那麼好嗎?沒錯,王羲之的字確實好! 2.現代人達不到嗎? 這是肯定的,現代人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原因很簡單:以前的字首先是以實用為基礎的,寫到一定程度才達到了藝術的高度,而現在的字就是一門地地道道的藝術,從娃娃抓起的那一剎那,就是直奔藝術而去的,所在看現代書法家的字,靈性有餘而魂魄不足。特別是當代,其實在近現代尚有一些書法大家可直逼魏晉,甚至於一些僅用來寫字之用的、拿出來即可完爆所謂的「當代名家」。而書法以後的發展想叫板魏晉,只能做笑料罷了。


書法現在是門藝術。
在古代,大家都是提筆寫字,吟詩作對上奏摺的。
現如今,比的都是誰打字快,哪種輸入法nb。
私以為王右軍的書法不是好不好的問題。後來者就算是追的上其形,也難摹其意,領會其意,亦難續其神。
古代的中國,雖全是毛筆的年代,但能像王羲之這樣接受書法系統教育的人不多,能像王羲之這樣敢於摒棄已有的書法功底,錘鍊字中精神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可參照王羲之書法經歷)。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某天,有蘭亭,有和暢惠風,有友人,有酒,有筆墨紙硯,有羲之,亦似有天神臨,於是有了《蘭亭序》文稿。
後百年,千年,以書法著稱者如雨後春筍,各成一家,眾相評比序列其位,然未有敢於右軍爭鋒者。
當今之世,玩味書法以全其能,以誇其才者頗多,你我都未能跳出名利桎梏,又何談往者已矣,來者可追。


王右軍的帖,你看第一個字永遠無法想像到他第二個字會怎麼寫。
但其他很多書家,看多了其字,一般看了第一個字能大概猜出來下一個字怎麼寫。


就像iphone4一樣,不但自身質量頂尖,而且重新定義了手機並且成為後來者的標杆和國際標準。
雖然這麼形容不太恰當,但是王羲之的字如果不能自己欣賞的話只能從這個角度來談了。。


書法老師曾經說過;後世的大書法家的作品裡,或多或少都有王羲之的影子在裡面,足見他的舉足輕重之地位。


我想藉此篇幅來說說我對王羲之的字的了解。我原本對「帖學」、書法相當陌生,但因上海博物館從美國將《淳化閣帖最善本》爰引入館,令我對古代文物之保護多了一層認識,也對上海博物館不屈不撓地追蹤探尋,多了幾分尊重。

《最善本》印了一萬五千本,而我因緣湊巧,居然受友人饋贈,在洛杉磯擁有一本,只能說是友人參觀上海博物館時,以為我研究「中文象形字」,必然也懂「帖學」,於是就順手買了一本,帶回美國,饋贈於我;從「第三次印刷」記錄來看,其銷售應該還不錯,也就是說「正體字」仍然藉著各式管道在大陸以及海外流傳,雖將之歸於「中國古代文物」,但這麼多「歷史」證據昭然若揭,我們卻認為漢字的發展與演變重於中文象形字的「本質本義本象」,真是情何以堪呢?

《最善本》訴說的是一個「中文象形字的故事」,雖然可能不是原初的出版動機,但文字的訊息卻是相當明確的,所以從「文字」的角度入題,《最善本》的精神較易把握,但以「文字」入題,整個《最善本》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甚至《淳化閣帖》是否只具「骨董」、「藝術」價值,只能欣賞,不能研究,也就更值得商榷了,其因即不論「籀文、篆體、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總不能寫錯字別字罷?而倘若寫了錯字別字,卻因年代久遠,仍將之當作「中國古代文物」拱了起來,豈不是對中國歷史上、浩浩蕩蕩的文人打了一個大巴掌?

我說這話,不是很愉悅的,因為我剛獲得《最善本》時,心喜若狂,幾乎是抱著《最善本》入睡,連夢裏都看得到王羲之的草書,當真盪氣迴腸,攝人心弦,其天馬行空的流暢,龍飛鳳舞的揮灑,令人歎為觀止,雖然很多字不倚賴「釋文」,根本不可辨,但一旦可辨,不免發覺王羲之也寫錯字別字,這麼一來,欣賞「藝術品」的情趣大為斲喪,想來不免遺憾,譬如「情願不遂」之「願」(第六五頁)字,「家賓」之「賓」(第八八頁),寫法都值得商榷。

當然我似乎不應吹毛求疵,王羲之書法宜從大處著眼,觀其氣勢,方見其趣,不可觀小見微,反失大要;據聞大音樂家羅賓斯坦演奏時,經常彈錯,往往被內行的「樂評家」在報端披露,大加指責,但是因其行雲流水,節奏感極強,喜好音樂者仍然趨之若騖,絲毫不以為意,這個例子或許是觀王羲之書法最應把握的地方,否則不免自尋煩惱。

另外,王羲之之書法固然了得,但所寫之內容其實不甚了了,讀不出《蘭亭序》的文采飛揚,我的觀察是《最善本》所選者,大多為生活瑣碎之文,不止不及修飾,而且甚多匆匆入筆之作,所以筆法乃循「草書」;從「釋文」或可得知,很多「曠古之作」的尺牘都只是類似今天的「便條」,卻因其書法不凡令人愛不釋手,視若珍寶,而將之保留了千年有餘,這與《蘭亭序》的傳世迥異其趣,從我手邊的另一本「金石契舫藏石宣貢紙墨拓本」觀之,《王羲之蘭亭序》的胸懷文采,不可一斑,遠非《最善本》所包括的瑣碎小品可比擬,從這個角度來看,《淳化閣帖》或為叢帖之起端,但是其「古代文物」之價值似乎言過其實,因為除了提供「帖學」參考、書法臨摩以外,其「文字、文學、文化」的價值卻有待商榷。

何以故?王羲之已然如此,其他謄錄之人更是等而下之,不止文采一般,更因錯字連篇,不忍卒讀,譬如《淳化閣帖第四卷》首頁,吳伯榮的一筆小楷就甚為平常,能夠流傳百年,當非因其書法之魅力,而是沾了《淳化閣帖》傳世之利,最為不堪的是,文句不通,錯字甚多,如「橫」、「隱」(第六頁),「壓」、「歷」、「最」(第七頁),令我不禁質疑其之為文是替《淳化閣帖最善本》增色,還是折損?

其他諸人之作,倘若暫拋字源、文采之追究,僅就書法欣賞,則各具特色,屢見驚奇,尤其以中書令褚遂良之不凡書法,令人贊歎不已,今得見,一嘗宿願,但又見眉批一枚,曰「效褚作嫵媚態其偽必矣」(第二○頁),「後人妄蓋」(第二一頁),忽墮五里霧中,真不知何去何從?其它亦多見「偽帖」之評,只不知這麼好的字,為何要冒他人之名?而《淳化閣帖》蒐集這麼多「偽帖」,收藏家吳伯榮之「劣文」,卻又如何承當「國寶文物」之名呢?

吳伯榮又名吳榮光,生於乾嘉年間,在世七十年(一七七三年至一八四三年),歷史留名皆因所藏之物,非關文采;其收藏物多以「吳氏筠清館所藏書畫」朱文收藏印鑑別,但《淳化閣帖》反倒蓋以「吳氏伯榮」、「吳榮光印」、「荷屋」、「伯榮審定」、「伯榮」等印,不知何故?這些收藏家如此霸氣,不管何種作品,只要到了手邊,一經鑑定,必蓋上「鑑賞」、「審定」之類的朱文印或白文印,所以「印鑑」似乎喧賓奪主,而且傳到後世,「鑑賞」、「審定」之類的印章越多越值錢,真不知從何說起?

「印鑑」的歷史訊息很多,從皇帝老兒大模大樣在「藝術品」上蓋上「印鑑」來看,就知「藝術」的坎坷與魔難,不可一斑,而「鑑賞」之印自成一個「鑑賞」的內涵,當真絕妙,如「乾隆鑑賞」之「鑑」比「石渠定鑑」之「鑑」似乎技高一籌,但刀筆不同,亦難定論,若再將「三希堂精鑑璽」之「鑑」疊印之,則三個「鑑」各自不同,或「刀」或「人」或「亼」,令人無所適從;此混淆與「覽」字相同,計有「明昌御覽」、「乾隆御覽之寶」與「嘉慶御覽之寶」,其「覽」之刀法筆法章法,各自不同,似乎只能鑑賞,不能比評,但把王羲之的《蘭亭序》摹本拿來一看,「三希堂精鑑璽」與「乾隆御覽之寶」的朱印在墨跡之間留存,真說不清是替摹本增益或添亂?但是這些印章就如此霸氣地留存了下來,透露出很多文人的無可奈何;這是我對中國鑑賞家所不能茍同的地方,試想梵谷的《星夜》、畢卡索的「牛頭」等畫,也在轉手傳世的過程上,被收藏家蓋滿了印鑑或評論之語,那又將是一個什麼景觀呢?

《淳化閣帖最善本》上「印鑑」滿佈,但就是不見「乾嘉」皇帝的「鑑賞之印」,似乎透露了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這個《淳化閣帖》版本未經「乾嘉」皇帝之眼,否則以《淳化閣帖》之盛名,與「乾嘉」喜歡附庸風雅的習性,豈有不蓋上「乾隆御覽之寶」與「嘉慶御覽之寶」之理?不然就是「寶物」太多了,來不及御覽,但是從《最善本》的「導讀」觀之,「清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年)欽定重刻淳化閣帖」而製作「乾隆本」,乾隆皇帝對《淳化閣帖》應該知之甚詳,故可斷言吳榮光所收藏之「第四卷」法帖乃民間所藏,甚至其它的「第六、第七、第八」法帖亦早就從宮廷流入民間,版本甚多,而上海博物館所藏僅其中之一,並非世上單存的《淳化閣帖》版本,所以價值也不是上海博物館所吹噓的如此高昂。

我非文物專家,對鑑定文物一事原本外行,所以對《淳化閣帖最善本》所說「有關專家逐頁鑒定,驗明確系原件,即行入藏」,只能贊賞,但是若說每一頁都是真的,卻也值得商榷;譬如現代大收藏家、大鑑賞家吳湖颿(一八九四年至一九六八年)於「官帖簃圖」末尾所寫的「吳湖帆並記於四歐堂」,相當令人不安,似乎不是自家珍藏,所以另紙作記,也不蓋上「吳湖颿潘靜淑珍藏印」或「吳湖颿珍藏印」或「某景(梅影)書屋」等著名的鑑賞之印,但其名字,「吳」字錯寫,「颿」字作「帆」,實在令人質疑,蓋因古篆無「帆」字,作「颿」,再來就是「四歐堂」,到底是「四印堂」(取材自顧音海的《明清尺牘》),還是另有一個「四歐堂」呢?或許「己巳年」(一九二九年,或民國十八年)的吳湖颿只有三十六歲,尚為年輕,鑑賞層階不及往後的深度,鑑賞之印也未曾刻印,但是為何又替這麼一件重要的《淳化閣帖》作鑑呢?這些都是疑點,應該深入研究。

據聞「印鑑」已成為鑑定古玩之真偽極為重要的依據,相當有趣,而《淳化閣帖》的「印鑑」極多,幾可寫篇論文來驗證「印鑑」本身之真偽;市場中,膺品極多,有些膺品幾可亂真,品質也不差,就是不知為何要模仿他人?這是我觀賞「安儀周家珍藏」之印,所發出來的感歎,不敢說它是仿作,但應是所有印鑑中較具水準的,也比較不那麼氣勢凌人,總的來說,印鑑實在觸目驚心(第一二五頁),如果是我所收藏,這個印鑑我無論如何都蓋不下去;從這些印鑑的爭相競放,或可看出收藏品幾經收藏家轉手,最後卻流落海外,從「因緣觀」來看,只能說明「有德者居之」,強求不得,「花落誰家」更不是收藏者所能預知,「鑑賞」之印徒留惆悵。

骨董之鑑賞揭去,最後談談原件本身之文字素養。第四、第六、第七、第八「法帖」末尾,均有「淳化三年壬辰歲十一月六日奉聖旨模勒上石」諸字,皆古篆體,雖非同一塊「模勒」付印,但是筆法書法同,當出自同一人之手;其文字造詣不凡,頗見功底,「月」字雖有瑕庛,與「肉」字相混淆,但其弊不大,反因凸顯了「壹」字之「吉」,使「壹」字之「凶」隱藏了起來,是其敗筆。

何以故?蓋因《淳化閣帖》刻印的「淳化三年壬辰歲十一月六日」,「一」與「三」並無任何哲學意義,所以也不必以「壹」與「弎」替代之;如果一定要以「壹」與「弎」以示對聖上之尊崇,則「壹」宜改為「弌」,因「弌」與「弎」相對,為「指事」字,為「數」不為「象」,而「壹」為「會意」字,為「象」不為「數」,不止「文字分類」不同,「數」與「象」的意義也各自不同。

現今懂「壹」字之哲學意義的文人已經很稀少了,但是在宋太宗「淳化三年」,知曉「壹」的字義的文人應該不少,所以才能夠刻出「壹」之「篆刻」,但詭譎的是,易曰「天地壹壹」,「壹」合兩字而成義,為「會意」之奇變;「壹壹」者,交密之狀也,元氣渾然,吉凶未分,故一從吉,一從凶,不定之詞也,而吉凶皆在壺中,乃成「壹」字;又「壺」乃盛物之器,而當「吉凶皆在壺中」時,吉凶渾淪一體,絪縕囫圇,是以《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故知「壹壹」乃「橐籥」將泄未泄之時,故從之也。

一旦「壹」現,「壹」之「吉」即凸顯,「壹」之「凶」反而隱藏了起來,相當不宜;更何況其「壹」現,「橐籥」已破,「動而愈出」,乃至「文字」渲洩,「字象」反泯,「虛而不屈」不可復得,以是評斷《淳化閣帖》縱使能夠提供後人「帖學」、書法之觀摩,但是對中國哲學思想之貢獻不大,甚至可以用來解釋為何中國哲學思想從先秦以降,就一路滑落,所以到了宋太宗淳化年間,早已失其精髓了。

---節錄自《遺忘與記憶》,《象學無象》第三輯


推薦閱讀:

如何開始練毛筆書法?
如何欣賞書法?
手寫英文時,怎麼寫「r」和「v」,才能既保證書寫速度,又不會讓這兩個字母難以辨別?
練字的訣竅有哪些?

TAG:歷史 | 書法 | 文化 | 王羲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