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綜藝節目《奇葩大會》?
三句話評價奇葩大會:
1.帶著沉重腳鐐跳舞的優秀舞者。
2.馬東的眼袋裡全是他的心思。
3.好節目是熬出來的。
人工智慧與內容為王的時代、網紅的面子和里子、京劇之美、XXY、「顛覆三觀」的性學研究、殘疾人的自尊與存在感……
相信還有很多的話題和角色,很多人物將輪番登場。
從奇葩說的前面三季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為中國社會和文化干一件大事:為年輕一代打造表面上新鮮有味、抓眼球,實際上遼闊並深刻的精神食糧——畢竟少有人能理解當前動蕩不安的社會。
撇開節目上混口飯吃的各路奇葩、牛鬼蛇神。馬東東的眼界、擔當、嗅覺、創新能力,以及遊走刀鋒的勇氣,與他表面上的機靈勁一樣值得玩味和敬佩。
這是國內我看過最好的綜藝,這個好在於,能夠通過不到一小時的時間看到不同的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在不同中確定自己。
一個爛俗的比喻,就像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是用自己視角看世界,用自己的經驗衡量世界。和你不一樣就不可以嗎?那反過來想你和別人也不一樣,那是不是也不可以?其實這個說法也挺可笑的,哪有什麼可不可以這一說呢。
奇葩說也好奇葩大會也好,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這。
與其說多遇到三觀一致的人,不如說多一點截然不同的人,只有在能產生碰撞的分界點,在這裡插上的旗幟,才最能代表什麼是我,我是誰。
存異而不求同,是對這個世界最大的善意。什麼是優質綜藝?
前一陣,我寫過的《見字如面》,裡面的專業演員,極具感染力地朗讀舊信,為我們揭開沉重歷史,並從中得到於今有益的精神內容。
在娛樂之外,還能提供精神層面的探討,即優質綜藝。
最近幾天,我一直在追看一部網綜——《奇葩大會》。
與《見字如面》的主流價值觀追求相比,它的風格更偏多元化,更偏「非主流」化。
但,它同樣優質——
《奇葩大會》
《奇葩大會》是《奇葩說》第四季的預選賽。
但與往季不同,這次的一些嘉賓,只是來為傳播知識與文化而發聲,並不參與競賽。
必須坦白說,在孟小冬(梅蘭芳的紅顏知己)的傳人,王佩瑜的熏陶下,我的確對京劇產生了一些興趣。
向大眾普及國粹,這是《奇葩大會》比往季更值得誇讚的地方。
而把預選賽當作正片播出,其實並不是《奇葩說》的第一次。
早在第一季開播之前,它的預選中的一個部分,就給我留下了不小印象。
參賽者梁植,清華大學的佼佼者,校方眼中的最優秀學生之一。
法律學學士、金融學碩士、新聞傳播學博士。
結果一上台,他先問三位導師:我未來應該做什麼?
你們覺得我可以有什麼樣的嘗試
自己可以做什麼樣的事?
一個27歲的清華博士生,上節目的唯一原因,是想讓導師幫他走出迷茫。
為此,校方還特地找到導師高曉松,讓多「留意」一下這個梁植。
校長也好書記也好等等
都跟我提到過你
所以你今天的表現讓我非常失望
結果他卻連預選都沒過。
老文藝憤青高曉松,義憤填膺對其猛批——
一個大名校是幹什麼的?名校是鎮國重器
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
不是用來找工作的你明白嗎!
一個名校生走到這裡來,一沒有胸懷天下,
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慾望
在這問我們,你該找個什麼工作
你覺得你愧不愧對清華十多年的教育?
從這之後,我便認為這個節目是值得追看的。
如果說《見字如面》為了登陸電視台的大勢,而摒棄了過於冒犯主流的觀點,那《奇葩大會》則可說是無顧無忌,一往無前。
就算曾經兩期節目因為話題敏感,而遭到勒令禁播(同性戀該不該出櫃、好朋友該不該約),它依然能夠堅持風格,堅持讓表達者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態度。
《奇葩大會》第二期中,李銀河直言「婚姻終將消亡」。
據發達國家統計,婚姻中的出軌率已達40%。
我們都知道,出軌是嚴重違反婚姻道德的。
而40%的出軌率,是否說明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體系,在某種程度上,其實違反了人類本性?
因為,沒有任何一項科學研究可以證明,一個人一生只能愛上一個人。
記得馬東經常會提及一個言論:人類的道德觀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
民國時期,對於女性而言,「恪守婦道」高於一切。民間對「離婚」的主流觀念是:只能丈夫休妻,妻子不能主動離開。
新中國建立後,提倡婚姻自由,女人也可主動提出離婚。
因此,數萬名「不守婦道」的,起訴離婚的女性被婆家打死。
電影《黃金時代》,蕭紅因為逃婚,使自己屢次陷入絕地
在1983年的「嚴打」中,一個王姓女子因與10多名男子發生性關係,而以「流氓罪」被判處死刑。
行刑前,王姓女子說了一段話:
性自由是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我的行為也許現在看來是超前的
但20年以後人們就不會這樣看了
我並非想要倡導什麼,只是發出疑問。隨著道德共識的變化,過去的醜聞用現在的眼光看來可能是悲劇。
那麼,誰敢保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就一定是世間的真理呢?
對固有的概念發出質疑,不斷辨證,是從蘇格拉底到毛澤東,幾乎所有智者都共同倡導的理念。
也正是《奇葩說》始終堅持的理念。
《奇葩大會》最令我觸動的演講,是第二期的一位盲人,蔡聰。
從小雙目失明的蔡聰,被醫生診斷為不治後,幾乎所有人都由衷地惋惜:「這小子完蛋了,唉。」
當時作為一個10歲的少年
一聽說周圍都說:你完蛋了你完蛋了
我內心十分地恐慌
長大以後,蔡聰考上一所盲人學校,卻被老師告知:自古盲人只能進入三個行業——
乞討、賣藝、算命。
進入現代社會後,盲人也多出了一個行業:按摩。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眼睛盲了,人生就已被定格到這四個行業中,再無任何其他選擇。
老師不斷叮嚀蔡聰:
千萬不要有其它的 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算什麼?
進入21世紀,大多數中國人依然習慣於貼標籤,用主觀的第一刻板印象來給別人的一生下定義。
盲人只能推拿,民工無需讀書,妓女毫無尊嚴,吃軟飯是孬種,理工科搞文學是不務正業,聾啞人就該在家或養老院孤獨終老……
因此,我們誤失去了多少荷馬、鄭淵潔、賽金花、李安、劉慈欣、海倫·凱勒……
多年以後,蔡聰成為雜誌主編、殘障資助官員、殘障意識培訓師、非視覺攝影培訓師。
我想,當那位「盲人老師」從屏幕上看到,所有導師都為蔡聰舉起通過牌時,他會為自己當初的無知和武斷而感到愧天怍人。
為了避免被貼標籤,我很少在文章中提及自己。但藉此話題,不得不插上幾句本人的經歷。
二十年前,我出生時得了側索硬化症(即霍金病),不能走路,雙臂無力,無法學習任何勞動技能。
因為體質差,我不得不從幼兒園休學回家。
周遭環境不斷向我傳遞一種信息:你完蛋了,你註定一事無成,註定要在床上當一輩子的巨嬰。
當然,那些負能量的、惋惜的感嘆我從來沒信,反倒促使我形成了一種逆反心理,所以我此刻會在這發文章。
但有人會信。
第四期中,有一個叫暖暖的選手,坦言自己因為天生內向,長相和審美又很「娘」,而遭到周圍人的謾罵、毆打,甚至強姦。
在我14歲那年
我被一個男生強姦了
一年後,暖暖移居加拿大,進入時尚領域,並且小有成就,還接了廣告。
他在開明的環境下,漸漸擺脫陰影,漸漸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之後,他把自己引以為傲的作品,發到國內的微博,以為能夠證明自己,能夠得到那些粗鄙之人的認同。
然而,卻招來更多謾罵。
說我是人妖 說我是變態
說我對不起我父母 說我不配活著
那個時候我16歲不到
在極端的人言壓力下,暖暖多次想要自殺。
他用刀子屢次劃開自己的身體,只因不想父母難過,才堅持活在世上。
偏見,險些殺死這個孝順的少年。
可能有人想問:「他為什麼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他是不是玻璃心?」
我用電影《霸王別姬》打個比方——
《霸王別姬》的前半段,段小樓面對日軍的侵犯、國民黨兵痞的蠻橫,表現都爺們兒極了,宛如真霸王附體。
但到後來文革時,面對群眾的討伐,段小樓一秒就跪下來,甘當孫子。
為什麼?
阮玲玉臨死前說過四個字:人言可畏。
被日軍打死是英雄,被兵痞槍斃是好漢,被群眾誅心而死……是反動的異類。
哪吒可以隻身對抗天庭,但無法承受家人的精神折磨。
文革時代,建築學泰斗梁思成被批鬥時,他不斷在心底懺悔——
我到底錯哪兒了?「他們」都說我錯了,那我一定就是錯了,雖然我不知道錯在哪,但錯就是錯了,「他們」是對的,我該被打。
當一個人被全世界誅心時,他會認為自己的心是有問題的,是活該被誅的,偉大如梁思成者,也很難不「玻璃心」。
當所有人都告訴我 說我不配活著
我慢慢地開始信了 我覺得是不是所有的原因
都是因為我自己
我本人也認識兩個人。
第一個:因得絕症癱瘓,父母不抱希望,對他的未來完全放棄。被當成豬般養在家裡,最後他選擇吞葯自殺。
第二個:同性戀,高考後向母親出櫃,考上重點大學,卻被母親送到精神病院,耽誤三年學業,患得抑鬱症,自殺未遂。最關鍵的是:周圍人全都支持他母親。
我們的刻板印象(建議你們搜下「刻板印象」的百科),有時真的會殺死一個人。
我下面想說的話,全在蔡聰這段演講里,誠心推薦你們看下。
| 時長:08分09秒 |
在這段視頻里,蔡聰所指的問題,並不只是包括殘疾人、視障人,更受用於任何被偏見歧視者。
如果此刻讀者中,有被偏見歧視者,我最後再送你三個字——
別信邪。
我的微信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電影文章。
都看到這兒了,好意思不關注一下嗎?
PS:本人長期為各大電影媒體撰稿,所有文章均屬原創,請勿誹謗。
一個不流於俗的俗人創作出來的神奇節目。
一群看似極為奇葩的人所創造出來的極有同理心的節目。
「一」
《奇葩說》曾被人多次爭議過
「究竟是辯論節目?還是綜藝節目?」
而《奇葩大會》不必再受到這樣的拷問
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節目和選手本身
關注以他們獨特的方式向我們所傳達的多元觀念
雖然在《奇葩大會》里
也曾出現了一些故作姿態拉底節目整體水平的選手
但或許正是因為他們的出現
才讓我們更好的洞察到了這個節目的可貴之處。
「二」
借用馬薇薇評價姜思達的一段話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著主流的審美,主流的道德,部分人類還詭異的認為有主流的性取向,然而,姜思達頭戴花環而過,把人生走成了一個T台,我很喜歡他,他平靜中自見靈魂洶湧。」
在這個節目里
大多數人還是和《奇葩說》中一樣
有種不願意被世界同化的倔強氣質
而這個節目特別包容這種氣質
馬東以某種洞悉世事的智慧
不斷引導這種氣質變得更自信和柔軟
在娓娓道來和一番調侃中也自見靈魂洶湧。
——————————————————
看了新出的第五期 對於這個節目就是這段話了。
「我希望生活在一個,自己想生活的世界裡。但是可能等不及別人來,所以我就自己去做這個世界。」——劉楠
關係戶選手必進,有能力者不見得進。
非常優秀的節目,對,是非常優秀,甚至比它的前輩奇葩說更加優秀
一檔算得上很小眾的節目,卻做了主流媒體幾乎都不敢做的事。
膚淺來說,它很開放。但歸根結底,這是一種訴求,一種已經不能滿足於千篇一律的真人秀的觀眾的訴求。當然,受限於中國教育,這類觀眾很少,並且奇葩大會並沒有在電視台上播出,導致觀眾數量並不多。
但是這並不能否認奇葩大會的優秀,現在的中國需要媒體去引導應該成為主流的觀點,去傳播正確的觀點,去承擔作為一個媒體應當承擔的責任,應該讓觀眾知道世界不只是新聞聯播。這種責任感已經讓奇葩大會在娛樂至死的年代格外突出了。
再看四位老師,在娛樂圈裡面這四位算得上是真正的公知,他們知道自己什麼樣的位置應該做什麼樣的事,知道自己是主流媒體的代表,應該肩負主流媒體自身不敢去扛的責任,知道體制並不能去壓垮一個人,知道他不喜歡一些事,他應該說出來,所以何炅願意來這個節目。比起某些跑團,高下立判。
這種社會責任感的歸屬,本就讓奇葩大會立於不敗之地。它想告訴我們,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原來真的有這樣的人,不是別人太奇葩,而是我們自己活得太無趣。
因為長期以來傳統文化的影響,這樣的價值觀肯定不會成為主流,但我們需要一個媒體去傳播這樣的價值觀,僅此一點,足以稱得上優秀。
好節目!我三十晚上看的李銀河阿姨的那期,這邊,李阿姨說婚姻最終會消亡,那邊,春晚一姑娘因為生不了孩子,老公家單傳離婚了。。。高下立見
看到樓上有答主為了誇奇葩說又把梁植拿出來鞭屍,實在忍不住想說兩句。跟那位答主相反,我恰恰認為高曉松對梁植的批判是奇葩說這個節目有史以來最大的黑點。一句「想著找工作」就能上綱上線到「對不對得起清華對你的教育」的程度,我倒想問問高老師,您站在道德的珠穆朗瑪峰上就不怕特么缺氧么?奇葩說一向標榜包容多樣性和自由表達,這個節目容得下LGBT,容得下殘疾人,容得下各種各樣的激進觀點,卻單單容不下一個渴望世俗成功的清華學生,我覺得我一定是見識了傳說中假的包容。
追了三季,第四季不怎麼看了。
樓上幾位說的都對,把這節目的優點都說出來了。
但這節目到了第四季,讓我產生了一點小反感,就是非主流主流化。以在場所謂老奇葩大佬們來標榜選手或者觀眾。說著讓所有人自由表達、說話。有時候卻顯得有些雙標
還有的時候感覺這節目像是不需要唱歌的歌唱類選秀,請說出你的故事,為什麼要來到這個舞台然後就恭喜晉級了。
LGBT在這裡像是參加高考的少數民族同學,自帶加分功能。
米未傳媒致力於互聯網內容的生產、開發及衍生。「有趣」是米未傳媒唯一的套路,不止「有趣」是米未傳媒更高的追求。
個人非常喜歡馬東東的節目
&<奇葩說&>一、二、三季 &<奇葩來了&>
&<飯局的誘惑&>、&<拜拜啦肉肉&>
&<黑白星球&>等等
我覺得吧,馬東做系列的節目里,尤其是奇葩系列是最精彩的。在這個系列的節目里馬東並沒有強行灌輸價值觀,而是向觀眾們展示了不同的世世觀和人生經歷,讓你知道,哦,原來這個問題還能這麼去看、這麼去說。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過著和你不一樣的生活。
不像央視的綜藝那麼的政治正確,會時不時出現一個兩個思想偏激的選手,會經常性爆出幾句:艹??,傻?
也不像某芒果的娛樂性那麼強而沒有腦子,細細品咂每期節目都有可圈可點的點。
關於導師:
已經出現的導師有:馬東、高曉松、蔡康永、金星、何炅
馬東,米未傳媒創始人兼CEO,《奇葩說》議長,前愛奇藝首席內容官。著名相聲演員馬季先生的愛子。馬東他長得既不帥,也不酷,有時候還顯得憨態可掬,但是他在中國電視主持界卻聲譽日起,靠的就是他明快的現場判斷力和犀利的思維。
蔡康永,1962年3月1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本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碩士,中國台灣節目主持人、作家、設計師、演員、編劇、導演。蔡康永算是少有的仍保持住了紳士風度的主持人。而許多電視觀眾也認為,正是得體和博學的蔡康永,撐起了整個綜藝節目的文化內涵。博學多才的能力決定了蔡康永具備非常理性的人生態度。
高曉松。在《曉說》、《曉松奇談》的脫口秀節目中,短短的時間內傳達出龐大的信息量,這種信息量不是網上可以簡單搜索來的,而是博覽群書的踏實閱覽。高曉松能第一個高調退出綜藝圈,做音樂、讀書,回歸自己的真正喜好,踏實地為大眾奉獻真正的藝術。
大家可以看出來,在奇葩說的這些選手們性格完全不一樣。
眾有釋放天性、鋒芒畢露的肖驍、范湉湉,有強力的專業辯手如馬薇薇、胡漸彪、黃執中、也有超級正能量瘋狂撒雞湯的艾力,和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武大教師陳銘。
看上去完全不搭的一些人卻在節目里迸發出精彩的火花。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視角,但是對其他人的觀點兼容並包。這就是這個節目的有趣之處。
《奇葩說》的深粉,但是對於《奇葩大會》有些愛不起來。
關係戶真的很討厭!
三個馬來西亞的男的,沒講出什麼東西,只是說了寫跟顏如晶的關係就留下來了,真的讓人很想翻一個肖驍式白眼。
還有奇葩說的員工,上來也沒有自己的觀點,就是爆料了一些老奇葩的囧事,全場哈哈一笑就過了,這個實在是……不是說關係戶不可以,但是你至少要有自己的東西吧,靠爆料老奇葩贏得好感,難道這是個娛樂節目?
大概是奇葩說火了吧,也有了一些套路,所以,各種想紅的人都想來試試,但是方法論什麼的用在人心上實在起不了什麼作用,靠模仿老選手成不了肖驍,靠嘶吼也成不了下一個范湉湉,因為他們不止有那些,總還是有些深層次的東西的。
覺得沒有第一季的包容性強了
就從大學教授這一場來說 老奇葩抱團太嚴重 新人進不來 還好有馬東控場 多元化的交流不是只是因為你是少數群體 作為少數群體更不應該作為你出場的加分項 思想碰撞也要有尊重
並不是誰說的話都需要苟同 所以我說的也不對
大概兩周前看了一期,其實開始給人的感覺是不錯的,那期兩個搖滾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和各自的闡述,至少讓我這個外行人對搖滾音樂人有了些許的概念。
但是...
期間出來個「勵志」的設計師,然後我就看聽到了「55℃杯」。怎麼說呢,當時 @野合菌 的那篇文章我是看過的,不知道的可以直接在知乎搜索「55℃杯」。我不認為一檔節目不會對嘉賓做背景調查,那麼這個事情就讓我很彆扭。。。
所以,個人並不認為這是個優質節目。尤其是這種面向大眾輸出觀點的節目,觀點再「奇葩」都可以,但你讓一個。。。
當然,距離野合菌大大發文也挺久了,如果後面「55℃杯」真的加入了什麼了不得的技術,請大家不吝賜教(●—●)馬東曾經在奇葩說上說過,一個節目最終留住觀眾的是它所傳遞的價值觀。無論是奇葩大會還是奇葩說都在傳遞多元、包容的價值觀,它的態度是辯證的。沒有絕對真理和謬論,只是你所在的立場和思考的角度不同。
這次的奇葩大會也把節目升級,給予一些想要發聲的行業精英,特殊群體等表達自己的舞台,這讓觀眾歡樂的同時聽到更多沒有了解過觀點,理念。這些觀點往往是對相對主流觀念的一種批判,一種抗拒。我特么不想聽千篇一律的聲音了。從2014年以來,整個社會都漸漸籠罩恐慌情緒,言論的包容程度越來越低,能在這個平台聽到奇葩言論也真是治癒陳年的無聊的一種方式。
我一直在追奇葩說,當然,縱使我價值觀多元,接受的範圍很廣,我也不會苟同每一個人的看法。看奇葩大會或者奇葩說的意義,其一在於,我一直很喜歡辯論(看別人打辯論),自己卻上不了場,每次跟別人爭論個什麼東西就激動到說不出話來。所以,我一直很崇拜幾個超會辯論的老奇葩,不論從內容出發還是技巧出發。其二,奇葩大會作為奇葩說的預選節目,也只是提供給大家一個表達的平台,不論選角導演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請來了這些人或者選擇了這些人。他們有他們表達的權利,我們有我們接受與否的權利。這也正是我死忠於奇葩說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表達就給你增加了一個角度。
以上。一點不成熟的小看法。
當然,我最愛的還是除了四位導師之外,就是那一堆老奇葩了。黃執中、胡漸彪、馬薇薇、范湉湉、邱晨、顏如晶、肖驍、姜思達、花希、董婧、大王等等等等。
從奇葩說第一季海選就當上迷妹的我,不得不說,看了那麼幾季之後,我能BB了
每次看奇葩大會的時候
我都非常想
吃雞!!!!
在深夜 看的時候
上上周 牛肉刀削麵
上周 雞排
前兩天 漢堡
天啊
我是要不長痘 要更瘦的人啊
優秀的綜藝,僅此。
當看到李銀河老師的面孔時,我想未來真的會越來越好。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譚晶參加綜藝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
※如何看待肖驍成為《奇葩說第四季》奇葩之王?
※不愛看娛樂綜藝是種什麼體驗?
※如何評價《極限挑戰》第二季第七期【繼承者們2】?
※為什麼《星跳水立方》會火,這節目有什麼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