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那些事兒》會是當年明月寫出來的,而不是什麼歷史教授?

《明朝那些事兒》還是很好看的,可是這麼好看的歷史,為什麼是由一個非專業研究歷史的公務員寫成的,而不是天天研究歷史的那些歷史教授完成的呢?


《全球通》:我聽說過一個小故事,說你加入明史研究會後,那些老先生問你寫的書賣了多少。他們的書都是只賣了幾千冊甚至更少,可是你的書卻能賣到幾百萬冊,這讓他們很驚訝。是這樣嗎?

當年明月:你知道,張五常有本書當年只印了五百冊,賣了十幾年,結果還是沒賣完,只得退回去,可他那本書是經典。一本書有沒有價值,不是看它賣了多少,而是看它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一個採訪。

我覺得這個話很有道理。。。歷史學家的職責是忠於歷史,還原歷史,照實記載。別人知不知道,跟他們其實沒有關係。如果沒有真正的史學家,也不會有真正的歷史。

-----------很久沒上知乎被這個贊的數目震驚了的我------------

大家。。。我當時就是隨手搜了下相關新聞。。。你們這個贊是不是太多了點。。。嚇死我了我還以為是我瞎了。。。樓下有人引經據典的回答好多。。。跟那些認認真真寫答案的人相比我好虛。。。

答非所問啥的吧,可能我看問題的時候是帶著感情色彩去看的吧,我覺得作者是在問為什麼明朝那些事兒這麼暢銷,不是由一些研究歷史的學者教授寫出來的。暢銷這個詞的確是我自動腦補出來的。。。

至於真實的歷史那句話吧。。。我想起來那個故事:大臣殺了他的君主,史官就寫「崔杼弒其君」,然後這個史官就被殺了。第二個史官也這麼寫,也被殺了。結果第三個史官還是照樣寫。我的概念里,這樣才是歷史學家的職責所在,就是去訴說真相。至於現在的現狀怎樣,我不了解,也沒有發言權,所以不做評價。我就是單純覺得各司其職比較好。。。當年明月是個靠寫書賺錢的人,那我們就不要去說他的真實水平怎樣。。。當然我不是說他不好,他比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也許也比一部分歷史教授強。至於歷史教授們呢,應該要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良心,不管什麼時候都能秉筆直書。除了這一樣,他們說話是不是接地氣,是不是能普及給大家什麼東西,其實並不重要。就是覺得我們不要本末倒置,拿歷史學家的標準要求小說家(有這個詞嗎),拿小說家的標準來要求歷史學家。這種事情在現在還少么= =。

至於那些說當年明月在客氣的。。。額。。。有可能吧。我確實經常聽不懂這種話= =不過其實並不影響回答本身吧。。。


掌握學術的優越感和通俗氣的目空一切都是非常可笑的。《明朝那些事兒》是一部相當優秀的歷史通俗讀物,在國內通俗寫史中堪稱一流。

為什麼當年明月能寫的這麼成功,原因大概如下:

1.當年明月深諳網路用語,在用語方面無拘無束。《明朝那些事兒》中的語言非常幽默詼諧,讀來就如同在看帖,對很多人來說,全無讀書的艱澀感和無聊感,很容易被它網路時代的語言抓住內心。

2.當年明月文筆出眾,我想這點毋須否認。明朝波瀾壯闊的276年,複雜場面無數,當年明月卻能遊刃有餘、詳略得當地全面展開明朝漫長的畫卷,自如地寫下這一朝代從宮廷陰謀到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幽默詼諧自然中又不乏嚴肅真實。謀篇布局的一流,讓這本書讀來極為順暢,大呼過癮。

3.當年明月很善於抓住人們的逆反心理,提出很多與傳統史觀截然不同的觀點,以此來鉤人胃口。大家喜歡看的是「歷史原來是這個樣子」而不是「歷史是什麼樣」,對傳統觀點和認知逆反越激烈,人們越愛看。《明朝那些事兒》里這種寫法其實很普遍,對英宗、武宗乃至萬曆等的看法都與眾不同,對東林黨的描述更讓很多人大吃一驚。這樣一套書寫下來,不僅滿足了大家的求異心理,而且也可以在平常吹牛時滿足「你們根本不懂,歷史原來是這個樣,我知道的才是正確的」。

4.朝代本身的問題,中國人熟悉的是漢唐清,明朝在大眾之間的存在感一向較低,很多人對其的印象大概僅限於朱元璋、黑暗腐敗、魏忠賢、崇禎帝、李自成。當年明月此書一出,大大填補了人們認識的空白,對之前知道越少的領域,大家興趣越濃厚,又寫的這麼易懂,當然要捧。而且知道的人越少,越容易得到人們的知識滿足感。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而由此衍生的皇漢主義大行其道,更是反過來推動了這本書的影響力。

5.很好的滿足了通俗寫史的任務。《明朝那些事兒》從頭到尾,寫的不僅好看,而且涵蓋了明朝大部分政治事件,從後宮陰謀、政治爭鬥到征戰攻伐,樣樣皆有,看完以後你總能對明朝有個大概認識。對於普通人來說,達到這個程度足矣。

為什麼不是歷史學者寫出來的,原因大概如下:

1.歷史學的研究是非常專業化的,專著與論文有著非常嚴謹的規範和精細的研究題目。這就決定了歷史學著作的艱澀難懂,距離圈外人相當遙遠,內行不是寫給外行看,外行看不懂也不想看。

2.學術思維定勢的限制。習慣了論文書寫規範後,很少有歷史學專業人士下筆寫文章不受規範影響,縱使要寫通俗普及類著作,下筆也不自覺地含有濃郁的學院派氣息。我自己也嘗試寫過些普及文章,即使我再提醒自己,還是不免含有一股學術氣。所以對大部分歷史學者來說,即使寫通俗讀物,也不會寫的像當年明月那般接地氣,可以自如地使用網路語言。此外,學術共同體內存在諸多束縛,有些背離傳統觀點過遠的觀點,歷史學者不敢輕易提出,否則會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影響自己的飯碗。

3.歷史學者的嚴謹精神。圈外的通俗讀物作者很大膽,什麼都敢寫,有些地方打個哈哈混過去,有些地方全靠天馬行空的想像,你也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但歷史學者經受學術訓練之後,對任何問題都不敢馬虎應付。即使是寫通俗讀物,也要力求不出紕漏,句句都有史料支撐,有問題也要廣泛求索進行一番考證。這就導致圈內人寫一篇普及讀物的時間,人家估計都寫了一本書了,而且圈內人那些繁密的考證,一般人又沒人願意看。

4.國內歷史學術圈存在鄙視歷史普及的風氣。中國史學界其實離大眾的距離相當遙遠,這點在年輕學者中還好,在中老年一輩中尤其嚴重,對歷史普及不屑一顧,認為那都是浪費時間、浪費學術精力,你寫他還鄙視你。這就導致了大家對歷史普及不熱心,你就是想寫,寫出來也不免在圈子裡獲得些罵名。別說寫書了,就是某位有名的先生上電視節目講了講,鄙院的某位老先生還要把他批判一番。

5.歷史學者沒有精力去寫普及讀物。文債壓身,各種論文如山壓來,職稱項目壓迫下,哪來的時間寫普及讀物。就像我上一點說,年輕學者其實是不反對歷史普及的,但年輕學者負擔最重,被壓的喘不過氣來,那是有心普及無力實踐。

這層樓里的諸多答案其實都過於偏激,一方是對《明朝那些事兒》為代表的普及寫史嗤之以鼻,專業知識優越感強的驚人;要麼是把歷史學界一頓黑,認為學者不過是一堆不食人間煙火的腐儒,觀點狂妄的驚人。其實兩者大可不必,公共史學是一個應該坐下來好好討論的問題,絕不應該非黑即白,對立嚴重。

史學研究不該與社會分道揚鑣,將歷史研究的成果用通俗的方法展現給大眾,是歷史學界責無旁貸的義務。這點歐美史學界做的比我們強得多,歷史學者所著的優秀普及讀物非常普遍,國人耳熟能詳的《萬曆十五年》自不必說,諸位也可去找《馬丁·蓋爾歸來》、《聖巴托羅繆大屠殺》等西方史學名著,看看面向大眾的趣味可讀性和歷史研究的深邃是如何結合為一體的。但是在中國史學界,這方面可以說是非常不足,學者寫普及類讀物的少,寫的優秀的更是鳳毛麟角。那麼歷史知識的傳播領域就成為了一片空白——一方面,歷史知識的受眾面非常廣闊,但需求的程度大多是淺嘗輒止;另一方面,歷史知識的主要佔有者歷史學者不來寫普及讀物,即使寫也難以讓大眾接受。這個空白不可能長期存在,以當年明月為代表的一批圈外歷史普及者出現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他們不在圈內,沒有歷史學共同體內的種種束縛,揮筆自由,善於迎合大眾,而且寫起來無需擔心條條框框——可以隨便寫,因為什麼都可以算作「我個人」的解釋。壞處是這一群體良莠不齊,部分下三濫普及著作的橫行導致了地攤貨的泛濫;但其益處仍然不可抹殺,先前留下的空白被填補了,大眾對歷史知識的需求得到滿足,歷史的熱度在國人之中也常年不衰。對歷史學科來說,其益處更不可小覷,一門學科想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會斷絕的人才供給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如果沒有這一輪歷史熱,高高在上的歷史學在常人眼中極為枯燥,報考這一專業的學生會越來越少,屆時歷史學有可能出現人才危機。若想保證有人入門中,要先保證有人去喜歡它,《明朝那些事兒》為代表的普及寫史大熱,特別使一大批青年人對歷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而促使其中的不少最終學了歷史專業,走入學術領域。老實說,我現在能學歷史這個專業,和小時候對《明朝那些事兒》的痴迷不無關係。到今天,雖然我的專業領域離明史很遙遠,但我對明史仍然懷有著很大興趣。

誠然,此書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都大可商榷,《明朝那些事兒》強烈地注入了作者的個人好惡,是接近於歷史小說的通俗個性寫史。當年明月以主人公串起線性敘事,只要與他認可的主人公做對的,無論其人如何,都會被描述成反派。當年明月對言官群體的極度厭惡和對氣節的推崇,對善惡的評判和貪腐的價值判斷,使得其對相當一部分人的評價都值得商榷。而有些歷史事件,其實在描述中也只是出於其本人的想像,這就是一部虛實相間的書。但就如我上面所說,它使很多對明朝一無所知的人可以正視那個時代,知道那個時代還發生了如此多的時間,使得很多人覺得歷史很好玩(雖然真正的歷史並不好玩),喜歡上了歷史,使得不少青年因此選擇了歷史專業,步入歷史學界。它已經無愧於它的普及定位,如此之書,怎麼能輕蔑視之呢?

而部分人走入另一個極端,對歷史學界恨之入骨,這也是很荒謬的。以歷史學研究之專業程度,非要要求其著作不用術語,讓大眾都能看懂,其實是不可能的。正如所有學科進入研究領域,是絕對會走入精深的一端,與大眾保持距離,歷史雖然參與門檻低,卻不代表歷史學術的門檻低。有嚴謹的學術規範存在,大部分學術專著就是那個樣子,就是令一般人望而卻步。你不能要求每一部專著都寫成《萬曆十五年》,那樣無法研究、無法說明太多問題,而沒有一般人看起來繁複冗長的考證,很多問題也是說不清楚的。

所以絕不可求之過甚,認為歷史學界缺乏普及之作,就反過來要求歷史學界必須全盤以普及之作行之,而泯滅自身所有的研究規範。專業的學術研究很難接近眾人,它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面向圈外人閱讀的,有自身的書寫方式,無可厚非,絕不可目之為不食人間煙火。

最後的問題又回到妥善解決歷史普及問題上來。公共史學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歷史學界需要保持高水平、專業化的研究,不可讓過於通俗的寫史形式侵蝕到研究本身來;另一方面,歷史學界也應該摒棄舊有的清高習氣,正視歷史普及的意義和責任,寫出高水平的普及著作,將已有的研究成果向世人分享。這兩者完全是並行不悖的。

歷史普及來自於歷史研究,歷史研究需要歷史普及的傳播。當年明月們也好,歷史學者們也罷,只要能為我們揭開歷史的迷霧、探尋古人的大千世界,就都是值得尊重的,何必非要互相攻訐,互相施以優越感呢?


歷史教授寫出來的,可能是:
《論明朝歷史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袁崇煥的人格問題爭論及影響》
《後世對朱棣篡位的評價》
《徽州娟帛案對後世引發的思考》
……

而這種客觀、深入深出、毫無趣味卻又具備普世價值的論文,普通大眾根本讀不進去、看不懂、閱三行而敗退。

普通大眾喜歡的是這類:
《明朝才是史上最牛逼的王朝——論明朝歷史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驚!原來袁崇煥是個「賣國賊」!》
《驚!朱棣篡位原來是為了她!》
《歷史都是騙人的!原來徽州娟帛案是因她而起!》
……

自己層次低,欣賞無能,就不要說歷史教授寫的論文還不如自媒體寫的爆款文。

太多人文學素養、閱歷、審美、思維、智商均不及格,決定其只能看得懂通俗讀物,也只配看通俗讀物,只配活在井底那一片天空,不配看到更廣闊、更美好的世界。

這樣的人,我們就讓他永遠待在井底吧。
因為,那就是他世界的全部。

……?分割線?……

我沒有任何批評當年明月的意思。
我批判的,是過度吹捧的腦殘粉。
你說《明朝那些事兒》寫得極好、極牛逼。
我當然承認。

但是你要說歷史教授寫的論文還不如《明朝那些事兒》
那我真的沒辦法同意。
當年明月本人也不同意。


歷史學科也是講里子和面子的,所有學科都講。

當年明月就是面子,袁騰飛也是面子,面子的作用就是在內容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讓走過路過的行人能駐足圍觀。就像相聲撂地,能吸引人並留住人,是真功夫。
歷史教授們,就是里子,他們考據考證,將更多的歷史細節還原出來,而那些被面子吸引而進入歷史的海洋的人,就需要這些里子的幫助的。

撐起面子的是里子,當年明月的歷史知識就是他一本本史學專著啃出來的。
繁榮里子的是面子,不管你支持袁騰飛也好,反對袁騰飛也好,你都得去讀讀里子才好辯論吧,那麼這歷史的世界也就熱鬧起來了。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里子勇敢的出來,試圖做到里外兼顧,內外兼修,比如台大的呂世浩,就是站在門檻上,認真而積極的做面子,也做里子。


PS:你們這麼急赤白臉的罵袁騰飛,是有多愛他,,,


看了這麼多答案,開始對知乎有點失望。幾乎所有答案都把「歷史著作」和「通俗讀物」對立起來。我就隨便找了幾本看過的書,具體要求就是:內容情節不比《明朝那些事兒》差,作者必須是正兒八經的歷史學者。
顧誠、黃仁宇、童書業、唐德剛、鄧廣銘,哪個不是能夠在歷史學術上佔有一席之地,有巨大的影響力,同時還寫出了上面這些輕簡易懂可讀性極高的歷史學著作?注意,這些書是很簡單就能讀懂,甚至半文盲都能讀的清楚,但一點不妨礙它們同時也是學術價值極高的著作。

我一直都很偏頗的認為,歷史學者的任務一方面是進行學術研究還原歷史,一方面是擔負起向大眾傳播歷史人文素養的責任。而不是在象牙塔里,用晦澀的語言建立高高的學術壁壘。實際上大多數學者和研究者也都是能同時肩負這兩方面責任,知網上的歷史類論文閱讀門檻也很低,稍微用心就可以讀懂。

所以答案是,不是歷史教授不寫,而是沒人看。


我們常常因為一個人年輕就輕視一個人,或者他不是專業人士就覺得他不應該這麼厲害,但我們不應該輕視當年明月在史學上的深厚造詣和他為歷史通俗化的探索和努力。
歷史教授寫不出來可能主要是原因:
1、不願意改變。「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他們在歷史中浸淫太久,習慣了那種沉悶。
只有從外邊進來的人,才會覺得臭。
易中天的白話歷史有見地也很好看,他也不是歷史教授。
2、沒能力寫出這樣好看的歷史,因為歷史教授和文學高手是兩個概念。
謝謝 @公侯伯子男提醒

如何評價當年明月這個作者呢?為何他能寫出去 如此有意思和真實的歷史呢? - 張雨的回答
評價:
當年明月用鍵盤做到了和神筆馬良一樣的事情。

他是頂級廚神,開宗立派,把歷史這鍋冷飯用自己獨創的方法做成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他是天才翻譯,把了無生氣的歷史翻譯成信達雅皆備的好文。
他是傑出的魔術師,讓歷史人物起死回生,粉墨登場,上演引人入勝的劇情。
他是偉大作家,寫出來讓人慾罷不能的歷史。
明朝君臣少顏色,明月下筆開生面。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文末有彩蛋!
原因:
一、作者有正確的讀史姿勢:讀史的正確姿勢既不是跪在地上仰視,哪怕是對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的永樂大帝;也不是飄在天上俯視,即使他是木匠皇帝朱由校。只有平視才是正確的姿勢

朱棣是一個軟弱的人,由於他的皇位來源不正,他日夜都擔心有另一個人會仿效他奪走自己的位置,他也畏懼那些街頭巷尾的議論,所以他不斷的屠殺那些反對者,修改了歷史。但事實證明反對者是始終存在著的,而歷史也留下了他殘暴的印記。(平視朱棣)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帝國送走了它的締造者——朱元璋,這對於帝國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錢塘縣(現屬杭州市)的一個普通家庭誕生了一個帝國未來的拯救者。這自然就是我們的主角于謙。

  當然,當時的于謙並不是什麼拯救者,對於還是嬰孩的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和目標就是吃奶。(平視於謙)

 于謙十分清楚,逃就會丟掉半壁江山,所以不能逃。

  那麼戰呢,說說豪言壯語自然容易,但瓦剌攻來的時候,用語言是不可能退敵的。萬一要是指揮失誤,大明王朝有可能毀於一旦。

  是戰是逃,這是個問題。

  面對如此重擔,如此巨責,誰能不猶豫萬分,誰能不心生畏懼!

  于謙也是人,也會畏懼,但他之所以能夠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就因為他能戰勝畏懼。

  他並非天生就是硬漢。(平視於謙)

二、採用當事人視角:「

朱高煦聰明過人,他跟隨朱棣多年,深知自己的這位父親大人雖然十分精明且長於權謀詭計,卻有一個弱點——多疑。

  而太子監國期間,正是他的這種弱點爆發的時刻,因為他多疑的根源就在於對權力的貪婪,雖然由於出征不得不將權力交給太子,但這是迫不得已的,朱高煦相信,所有關於太子急於登基,搶班奪權的傳聞都會在朱棣的心中引發一顆顆定時炸彈。」(朱棣視角


事實上,對魏忠賢的種種惡行,木匠多少還知道點,但在他看來,無論這人多好,只要對他壞,就是壞人;無論這人多壞,只要對他好,就是好人。(朱木匠視角
  基於這一觀點,他對魏忠賢有著極深的信任,就算不信任他,也沒有必要幹掉他。

三、擺事實(真實可信的內容):如實記錄了張居正的經濟問題,比如那頂32人抬的轎子;如實記錄了戚繼光的經濟問題。這才是真實的歷史,哪有那麼多高大全的人物,大家都是一樣的有慾望的人。

其實在大多數時間裡,除去超人、蝙蝠俠等不可抗力出來維護正義外,邪是經常勝正的。所謂好人、善人、老實人常常被整得凄慘無比,比如于謙、岳飛等等,都是死後多少年才翻身平反。

  只有歲月的滄桑,才能淘盡一切污濁,掃清人們眼帘上的遮蓋與灰塵,看到那些殉道者無比璀璨的光芒,歷千年而不滅。

四、說人話(喜聞樂見的形式):

「國家也好,銀行也罷,都怕一件事——銀行術語,叫做擠兌,政治術語,叫內憂外患」一句話就說明了明朝滅亡的原因,這是功夫。
朝廷就是一個小社會,皇帝大臣們和地痞混混也沒有什麼區別,不過是吃得好點,穿得好點,人品更卑劣,鬥爭更加激烈點而已。

===================編輯於 2015-11-18 原答案分割線===================
原因很多,引用部分來自百度:

出生在宜昌一個普通幹部家庭,曾經是廣東順德海關公務員。

1,成長環境,當然他本身也是公務員。(有利於分析官員心態)

5歲時,和父親一起逛書店,當時他執意要買一套《上下五千年》
直到他上中學前,已經把《上下五千年》讀了十二遍。
「長大後,當年明月就開始讀《二十四史》《資治通鑒》,最後發現明史的人物最有意思,他們都是特立獨行的人,好壞都到了極點,所以就開始研究《明通鑒》、《明史紀事本末》、《國榷》、《綱目三編》。

2、這可是童子功啊。深厚的史學功底,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無不恰如其分。其中不乏外國歷史,比如描述朱棣造反時的那句 「如果你喜歡別人的東西,就把它拿過來,辯護律師總是找得到的。——腓特烈二世原創」

當年明月執著的在新浪博客發表《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
該可以寫得好看》長篇連載,全部是新作品連載,並以每天2000字的速度更新。這可以說是獨一無二,也是令人沒有想到的。

3、無比的勤奮!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無償更新連載,即使出書後也是這樣。比那些動不動就刪答案的境界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靠答案的鋪墊登上神壇,成為所謂的大神,然後刪掉答案,這種行為,竊以為,配不上這個稱呼,至少對不起那個「大」字。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周枝羽稱之為一個流行文化研究的經典案例,這部書幾乎具備了流行文學傳播的一切因素。只是我沒有想到一部具備了這些因素的作品居然是一部歷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完全不是戲說,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把它稱為小說,因為它幾乎是完全忠實於《明史》的。

至於自己寫的這些文字到底屬於什麼體裁,明月到2010年仍然未能給出一個界定,他只是一再強調「我寫的是正史」。那麼我們不妨認為,這是一個「不那麼一本正經」的人所演繹的一部「不那麼一本正經」的正史吧。

4、端正的態度,正確的歷史觀。

心無旁騖去寫作
對於明月來說,如今撲面而來的盛名其實是個意外,是他從來沒有設想過的。在這一點上,明月有著令人嘆服的清醒認識:「做人做事不可太有目的性,上天很公平的,它不會把寫作的靈感和對一件事情執著於名利的追求同時給予任何一個人。」 明月相信,只有保有一顆純凈的心,心無旁騖的人,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5、名利之下,難能可貴的良好心態。

以這種筆調來寫歷史是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壓根兒就不是一個一本正經的人,平時就喜歡調侃。」

6、文如其人。

「寫作時需要刻畫人物,我平常就很喜歡琢磨人……我身邊的朋友都被我琢磨完了「

7、心理學功底很好。看看他怎麼描寫朱棣,反正我是信了

是的,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知道,寬容從來都不是軟弱。
朱棣是一個軟弱的人,由於他的皇位來源不正,他日夜都擔心有另一個人會仿效他奪走自己的位置,他也畏懼那些街頭巷尾的議論,所以他不斷的屠殺那些反對者,修改了歷史。但事實證明反對者是始終存在著的,而歷史也留下了他殘暴的印記。
越過那歷史的迷霧,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強大自信朱棣,相反,在那光輝的寶座上,坐著的是一個面色蒼白的中年人,用警惕的眼光看著周圍的人,並不斷地對他們說:
"這是我的寶座,你們不要過來。"
我相信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一般被認為是體例嚴謹、史實史見都相對卓越的著作,但是紀傳體的斷代史,讀起來確實令人大傷腦筋,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本子之中穿插尋找歷史細節。這註定了正史的讀者群少之又少。當年明月開創了一種「白話」事件史,以一人之力,重新完成了明代史的敘述
在某種程度上,當年明月也能說是草根寫史的一個趨向,把艱深的歷史普及化,把事件的來龍去脈講清楚,用好看的現代語文傳達給讀者。這是網路寫史的一大特色。從這個角度講,並不是白話歷史成就了當年明月,而是當年明月一手捧紅了純粹的「草根白話史」這種史書的寫法,從緊隨其後的幾部同樣是草根白話史的熱賣也可以得出這一結論。

8、生逢其時。孟子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http://www.ysx8.net/yousheng/down16858.html
這是我聽過的最全的《明朝那些事兒》有聲小說,木成播講,美中不足的是裡面有插播的廣告。
可以下載後裝在手機里聽,超爽。
劉紀同和王更新的有聲小說都不全
如果哪位發現更好的版本,可以在評論里留言。
感謝閱讀


歷史教授要是寫本書把日本戰國時期的戰鬥描繪成中國鄉村級的宗族械鬥,估計就沒辦法繼續學術生涯了。

本不可比,奈何非要把學術著作和通俗讀物一起比呢?這難道不是碰瓷兒營銷么?還是提問者根本不知「學術」為何物?

表面上好像在常識里都是屬於「歷史」這個大範疇,歷史教授的出產是學術論文和專著,評價標準是同行評價與學術評價;通俗歷史作者出產的是小說、通俗讀物,評價標準是市場評價和可讀性評價。二者從生產機制、評價機制和社會影響都不一樣。

但是有一點是確實的,通俗讀物無論是否忠實於歷史,其生產必須建築在歷史研究的成果之上,沒有歷史教授們對歷史的研究,就沒有歷史通俗讀物。


『明史』280萬字,十來個當朝大學士和一堆朝廷史官寫了至少六十年才完成,再加上各種非官方出的民間雜文野記,現有可參考資料,很保守的說500萬字擋不住,而且是用文言文寫的。

  『明朝那些事兒』全冊不到100萬字的白話文,當年明月可以在30歲之前完成這本書,是因為面前已經有這麼多前人著作可以參考,他可以有取捨的,把有趣的內容和人物串成一個連貫的故事。

  記錄歷史,跟把歷史寫的有趣,這是兩回事。 

  以鄙人『中國電競幕後史』舉例,很多項目小眾到,遊戲運營商都不做中國了,很多內容即使我明知是流水賬,自己都覺得很無趣,但不得不寫。

  因為我不寫出來,可能這些幕後事大眾就更無法獲知,而且因為所寫事情年代很近,有大量非常精彩有趣的故事,現在不方便寫出來,時機還不成熟,不足以成文,所以這本書我的定位是資料,是參考,是素材。

  等將來時機成熟,我計劃架空一個背景,用更有趣的電視劇或者科幻電影形式,把這些現實中有趣但不方便寫的故事,映射到虛構的劇情中,這樣可能會更有意思一些。

  當然,『明朝那些事兒』很不錯,我讀了有10遍吧。


歷史教授是可以寫出來的,但如果歷史教授寫出《明朝那些事兒》,人們只會批評,而當年明月寫出來,人們就會讚賞。

歷史學家們是這個世界上最能撕逼的一群人,如果歷史教授寫這樣的通俗讀物,那些同行教授們天天會挑毛病:你這個問題史學界有定論嗎?你這是第一手資料嗎?你怎麼能證明土木堡事變,明朝那些事說主要責任人是王振,而不是王振是給皇帝背黑鍋呢?

煩都把你煩死,開個學術會議都可以開成批評大會。

但當年明月不必面對這些,他可以放心大膽地去迎合人們的獵奇、通俗的需求,而只要能寫出這樣一本書,人們只會讚歎:哇!一個本科學法律的小小海關公務員都可以寫出這樣一本書。厲害了,我的哥!


我在寫《資治通鑒中的那點歷史》到現在寫了十萬字出頭了。而恰巧我曾經當過老師——不是教授,所以,我想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歷史教授寫不出來。
先說明,我不是歷史專家,只不過學過點中文,所以能大略看懂文言文。我喜歡看歷史故事,所以看過不少像史記、資治通鑒、漢書之類的書。然後我這一段時間沒事幹,就想干點將來老了以後能拿來吹牛的事,所以,我決定把資治通鑒里的故事,以年代為軸線,用我自己的話全部給寫下來。
真寫起來才發現,為什麼專家不愛寫這種東西了。
舉個例子來說:歷史就像一袋子小米,歷史專家指著這個袋子說,這裡有幾粒小米,長得什麼樣,有什麼營養價值……但我寫這個東西,就像當於把這袋小米倒到地上,然後我一粒一粒地撿起來,做上標籤,按序號把它們放到陳列櫃里去給人看。
舉體來說,在寫的過程中,一個名字,一個地方,一件小事,都可能要翻來覆去的到處查證。有人說,現在網上資料很發達,百度一下什麼都有了。但是,關於歷史方面,百度百科上很多東西都是錯的!至少,它裡面的內容跟資治通鑒或史記里的東西對不上!所以,很多東西只能靠翻書。
說結果吧:我寫的這個平均一章大約四千多字,每章平均需要寫五個小時!有時候寫的過程中,我真的會想吐。而如果我只是寫散文或者小說,這點字用不了兩個小時就完了。
我寫的內容是以資治通鑒為藍本,所以我不需要去劃時間軸,列人物事件什麼的,甚至只要內容合理,我不用去考證太多的東西,就算錯了,也是司馬光老先生的事。
可明朝那些事這種類型的書寫起來要麻煩的多。因為一是時間近,歷史材料多如牛毛,基本上都要翻看一下,二是爭議的地方多,再小的事也需要N多考證。所以我相信,寫這本書,要付出的精力會更多。
對於歷史教授而言,他們有教材,有工資,有講義,沒必要費這功夫。
所以無論明朝那些事兒里有多少需要勘誤的內容,至少我覺得,在普及歷史這件事上,還是功莫大焉的。
————————更新一下————————
為了寫今天這一章,昨天晚上十點多開始到十二點多,磕磕絆絆地寫了一千多字,但很不滿意,給刪了。躺到床上腦子裡還在想,一直到兩點多才睡,早上起來總算有點思路了,可是從十點多到現在寫了一千多字,還是不滿意。決定換個思路重新再寫……
雖然說事件就放在哪,跟著節秦寫就對了。但是我們必竟不是記流水賬。但要想寫的有意思點,就得挖空心思的重新組織

————————宣傳一下————————
《資治通鑒中的那點歷史》已經發布了十萬多字了,前面一些章節我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改,發布在了我的微信公眾平台上。
所以希望喜歡這本書的朋友能掃碼,或者搜索「資治通鑒中的那點歷史」來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平台。

http://weixin.qq.com/r/2jrL05-EWcImrduw92-I (二維碼自動識別)


01.

《明朝的那些事兒》,只是與歷史相關的通俗讀物。

什麼叫通俗讀物呢?說難聽點就是給門外漢和小白(書籍涉及的相關領域)看的。

通俗讀物並不等於科普。

02.

大多數人喜歡《明朝的那些事兒》,並非是真正對明朝或是歷史感興趣,而是喜歡看故事,這和看《西遊記》、《三國演義》甚至什麼網文都沒區別。

真正的歷史研究不僅僅研究皇上今天幹了啥,哪個大臣討厭另一個大臣,更重要的是對當時的文化、經濟、政治、民生等領域進行大量的研究。

為什麼說讀史可以明智,就是通過對過去的研究、分析,總結沉澱出寶貴經驗,讓人類不會總犯同樣的錯誤。

03.

教授的主要工作是學術研究或教課,沒有科普的任務,學術研究不用多說,這裡主要講一下教課。

教育本質上是一種信息的傳遞,通過持續不斷的信息有序傳遞,從而幫助一個人建立相關領域的認知、思維方式、知識體系。

在這種信息的傳遞中,最重要的是:

1、信息的準確性

2、信息的嚴謹性

3、信息的有效性

趣味性、閱讀成本與上述關鍵原則相比,都微不足道。

很多人常說真正的大師是可以把高深的理論通過一句話通俗易懂的告訴普通人,這種說法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事實上為了增加信息傳遞的效率,專業領域的書籍會大量採用專業術語,並使用最適合本學科的闡述方式。這對學習者的信息接受門檻是非常高的。

閱讀門檻高,就會導致閱讀者必須進行閱讀所需的知識儲備,並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理解、消化自己並不熟悉的信息。

而大腦在高強度思考時耗能是極高的,我們幾乎本能的抗拒思考,這會給閱讀者帶來極其痛苦的感受。

所以專業領域的教科書級著作,很少成為風靡一時的暢銷書。

04.

人很難跳出自己固有的經驗、思維模式。

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來自於我們的主觀意識,這是也是人類智慧的局限性所在。

越是專業優秀的歷史學者,寫出《明朝的那些事兒》的概率越低。

因為這種寫作的方式,在他們看來是非常「不專業」甚至是「錯誤」的。

而如何寫出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這本身也是一種技能,教授們沒有這方面的需要,肯定也不會刻意的去訓練它。

05.

《明朝的那些事兒》和歷史研究類專業書籍完全是兩種性質的書籍,放在一起進行單緯度比較是沒什麼意義的。

從個人喜好角度去比較,和豆腐腦該吃甜的還是吃鹹的沒啥區別。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有一點資格來回答。

我最開始是特別不喜歡《明朝那些事》這種普及型的歷史讀物的——這玩意逼格多LOW啊,想看明史?看明實錄啊!看專著啊!看論文啊!結果現在我自己就在寫通俗史,寫的還特三俗……

首先,為什麼歷史學者寫不出來《明朝那些事》?作為一個專業的研究者,他研究的方向通常十分具體,其研究結果通常是這樣的:

對於這些學者而言,他們所關注的東西要麼更加形而上,要麼更加形而下,通俗一點說就是「要麼鑽到天上,要麼沉到泥里」,因此他們會關心某個歷史事件背後的深層意義,會花費極大的精力來辯駁一段史料(可能在史書上只有十幾個字)的真偽,但絕對不會將關注點放在怎麼用白話文來講述那段歷史上。

一個學者想要動筆寫通俗史的話,他需要克服至少三個比較大的缺點:第一是長時間的專業寫作會導致他的文章不接地氣;第二是他在對歷史事件的選取角度上和普通人有較大的差異;第三是他會不自覺的在自己深入研究過的具體問題上大費筆墨。這就導致了最後寫出來的東西讓普通民眾一看覺得很沒有意思——文筆佶屈聱牙,我們想看的帝王心術風流軼事全都沒有,你這寫得什麼玩意?

我們必須正視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暢銷歷史讀物的讀者中的絕大多數都對歷史一無所知,他們喜歡的並不是歷史,而是「讀歷史」所能帶來的裝逼感,你如果不把通俗史寫的跟段子一樣,他們就會去讀段子,看雞湯,看霍比特·郭的明媚憂傷。套用一句老話:人民群眾想看歷史段子,想看帝王軼事,想看大臣撕逼,想看點喜聞樂見的事兒,你讓人民去看明史、看實錄、看論文,你算老幾?

但是能夠因為這樣就說《明朝那些事》一類的通俗歷史讀物沒有存在的價值了么?顯然不能,這些通俗史讀物讓人們能用一個很低的門檻迅速的普及歷史知識——當然,這是在全書大部分內容基本保持正確的基礎是上,袁某飛的單口相聲集錦還是算了。要知道咱們國家的歷史研究因為不能來錢,許多大學的歷史研究生都招不到人了,如果通俗史能夠普及歷史知識,擴大歷史愛好者群體,讓更多的人對歷史發生興趣,那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而且老實說,寫通俗史本身的難度也很大,起碼要遠遠大於寫心靈雞湯和流行小說。我記得我剛開始動筆寫《你一定愛看的極簡五代史》系列時一度十分沮喪——這特么也太難寫了,複雜的人物關係,霧裡看花的歷史事件,前後矛盾的史料……但是讓我十分感動的是許多讀者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其中包括一些歷史專業的研究生,因此要感謝他們。

說到這裡再說句題外話,由於研究方向高度細分的緣故,許多專業研究者也僅僅是對自己研究範圍內的歷史比較熟悉,而對其他階段的歷史知之不多。假如他們在想了解其他朝代歷史的時候都會選擇來一本通俗史讀物而非捧起二十四史苦讀的話,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否定以明朝那些事為代表的通俗史讀物呢?

PS.順便安利一下自己寫的五代史 如何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 - 喪心病狂劉老濕的回答 - 知乎 目前正在寫北宋。水平有限,如有紕漏還望大家海涵。


在明月橫空出世十年後,我們能提起的通俗歷史讀物依然屈指可數,各種跟風作悉數被市場淘汰,沒有泛起一點浪花。

高中生都騙不到的輻射和養生在朋友圈大行其道,封建糟粕弟子規被教育工作者奉為經典。

同樣一部電視劇,美劇《豪斯醫生》能讓觀眾在娛樂之餘學到醫學常識,而中國的佟大為們就只能變身化學煞星。

為什麼?

中國的科普事業太滯後了,細究起來,這是我國從小農經濟跳躍到信息時代欠下的歷史債務。

這是我們的國家,她在70年前還是遍地餓殍悉數文盲,40年前中學生都是鳳毛麟角,時至今日擁有科學素養的民眾佔比依然極低,學界與大眾脫節太過嚴重,我們遺憾的發現,即使是信息時代知識壁壘依然存在,包括知乎也有那麼多可憐人在被收繳著智商稅。

這是誰的責任?

初中語文有一段課後閱讀《三隻眼的卡爾薩根》: 「他有三隻眼睛。一隻眼睛探索星空,一隻眼睛探索歷史,第三隻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維,探索現實社會。」

同許多科學家一樣,卡爾·薩根沉迷於科學並在天文學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用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的話說,薩根以他在天文學 方面的成就就是獲得兩個美國科學院院士也不為過。而他與大多數科學家不同的是,他自覺地思考這樣的問題:科學家還應該做什麼?他認為,任何一個社會,如果 希望在下個世紀生存得好,且其基本價值不受影響的話,那麼就應該關心國民的思維、理解水平,並為未來作好規劃。他說:「我堅持認為,科學是達到上述目的的 基本手段——它不僅是專業人員所討論的科學,更是整個人類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學。如果科學家不來完成科學普及的工作,誰來完成?」「我們真正的危險在於 構造了一個基本上依賴於科學和技術的社會,卻幾乎沒有人懂科學和技術。」他認為理解世界是一種享樂,沒有被鼓勵著去積極思考的人是不幸的。於是他把這種快樂帶給公眾。

卡爾薩根、霍金,是優秀的科學家,也是極其出色的科普作家,當下中國最缺的不是愛因斯坦,而是能夠把科學深入淺出地介紹給民眾的葉永烈。

我們兒時可以通過看畫報看新聞了解B2和基因組,現在的科技新聞是什麼?藍綠自拍狂,三星又炸了。

人文領域也一樣,各種「歷史震驚你」的假新聞標題黨充斥著整個網路,我們抨擊弟子規卻只能坐視它大行其道,因為連于丹這種掛論語賣雞湯的學者都找不到了。。。


和美國相比,我們的反智主義並不極端,群眾對知識的追求來自歷史積澱。嘲諷明月吹捧學者並不能顯示自己的專業,為什麼不是科班人才效法白居易,深入淺出擊敗《明朝那些事兒》?

很多知友在儘力科普本行,這就是當代知識分子的責任感。


大多數鄙視明朝那些事兒的人其實並沒有那個資格和水平去鄙視。雖然這本書錯漏很多,但至少當年明月為了寫書是把《明史》翻了一遍的。而鄙視《明朝那些事兒》的99%的人根本沒通讀過《明史》。

這本書說到底只是通俗歷史讀物而不是嚴謹的歷史學術著作。作為通俗讀物,就是寫給普通人看的,而不是寫給專業學歷史和真正的歷史愛好者看的書。

真正的學術學術專著沒有多少人會看,所以明朝那些事自然也不可能由專業搞歷史的人來寫。

從普及明朝歷史的角度來講,我認為明朝那些事兒是有功勞的,雖然它也帶來了一些錯誤觀點。但是瑕不掩玉,一本明事兒掀起了一股明史熱,讓專業搞明史的專家教授跟著沾了光,怎麼看都是好事。

更新一下
明事這種科普通俗讀物不能要求太高。其實專業學術論文歷史愛好者也能看進去,如果要更深入不拾人牙慧就要去翻一手史料了,例如下圖這種我正在看的,其實看多了也就習慣了→_→
民間真正的歷史愛好者雖然不是專業學習歷史,但並不見得比一般科班生差。
有時候專家教授的觀點也只是他的觀點,不必盲從,權威也有犯錯的時候,拿著專業歷史教授們的書你願意找的話,找點錯誤硬傷也是可以找出來,所以有時候有些人說《明事》有硬傷所以不值得看,我是覺得挺搞笑的。當年明月的有些觀點雖然不對,但很多反駁他的人觀點就一定對嗎?多點自己的思考倒是更靠譜。


很多當粉難以理解,當年明月那種輕薄、油滑、市儈的文筆對一些讀者來說是令人反感、無法忍受的。我寧願看十本呂思勉,不願看一頁當。

再稍稍解釋一下:

隨便代入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自以為對他們的心理了如指掌,這是輕薄;

不管誰,不管他做了什麼事,都不是為了啥啥啥嘛,這是油滑;

用後視鏡看歷史,馬後炮,事後諸葛亮,以成敗來評價歷史人物面對局勢時的選擇正確與否,這叫市儈。

以上這些都是一個歷史學者應該竭力避免的傾向,所以一個嚴肅的學者不可能像當年明月那樣寫作。


首先,是《明朝那些事兒》,而不是「這些事兒」。下次看清楚書名。而且,那不叫「好看的歷史」,而叫「好看的通俗歷史讀物」。
其次,歷史學、歷史文獻研究是科學的、精密的、繁瑣的甚至可能在外行眼裡是「枯燥」的學術;而通俗歷史讀物,嗯,也就是讀物而已。
第三,要寫通俗歷史讀物,首先要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要有比較好的把史書史料剪裁成為故事的文筆和能力
最後,這種讀物要暢銷於現代,還必須具備的條件是:敘事簡單化,語言油滑化,議論感性化,態度偽客觀化。
不是說這樣的讀物不好,更不是說《明朝那些事兒》不好,事實上,它們在歷史普及方面的作用比一百個歷史學家的全部著作加起來都大。然而,作為一門科學,歷史學如要向上發展,靠這種通俗讀物是不行的,終究要依賴於少數負責任、有追求、有情懷的研究者去做那些看似距離普通人生活很遠的研究工作。
這和《十萬個為什麼》不是錢學森、華羅庚、談家楨寫出來的是一個道理。粉絲再多,書賣得再好,當年明月也不如嚴耕望先生的五分之一。


因為《明朝那些事》缺少了細節的豐富與準確,這不是批評,事實上我很贊同這樣的取捨,畢竟它的定位是通俗讀物,而非研究專著。我最近也在寫東西玩,僅僅一個主角們相互結識的段落就讓我花費了極大的精力,他們的服飾,行進的路線,官職尊卑,建築的風格,稱呼,使用的武器等等細節,都要從知網扒論文才能知道當時的真實情況,我不禁感慨,還是玄幻寫起來容易些,也省錢。如果當年明月想寫一本豐富程度堪比研究論文的專著,他可能下輩子都寫不出來,他做的事情更多的是在講故事,而講故事只需要理清出起因經過結果及參與的人物就行,更多的是邏輯上是否合理,不涉及具體的細節,所花的精力要少很多。
但反過來,讓歷史科班的人來寫,能不能寫出《明朝那些事》?我持懷疑態度,現在的歷史學研究非常細緻,特別是對於明朝這樣一個史料豐富的朝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研究方向,教授們研究的是某一個方面或者某一件事的細節,而不是籠統的明朝的一系列事件,他們的興趣也不在於向普通大眾科普,畢竟這活難度的不在於歷史,而是文學。


大家撕得好厲害啊~作為一個走在由非專業人士進化為專業人士路上的歷史系學生,我就來簡單說說我的理解吧。

我認為通俗歷史和歷史學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只要講一個好故事,做到好看吸引人就行,而對於後者,論點,論據,論證,缺一不可,如果在此基礎上能做到好看可讀,那是錦上添花。但不能本末倒置,為了好看而犧牲掉前三點。

《明朝那些事兒》是我在初中的時候讀的,確實好看,觀點也新穎大膽。尤其那個時候自己被枯燥的教材折磨,陸續看了一些歷史通俗讀物,也看了央視的百家講壇系列,覺得歷史本身那麼豐富有趣,為什麼教材把它搞得那麼枯燥無味?

當時的自己沒有想到在未來的某一天會走上歷史研究的道路。但記得後來,很多朋友在知道我轉去念歷史之後都紛紛艷羨地說,多有意思啊,多浪漫啊。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等到真正正兒八經地做起了歷史研究,我才知道這個學科和我從前的理解有多大的出入。我們平時看的有趣的精彩的讀物,多屬於「narrative」,本質上是一種敘事,然而歷史學本身,我認為更像是一種分析學。我導師說,我們書寫歷史,是為了理解「變化」,並且解釋「變化」。而這闡釋本身,就需要耗費大量的功夫。首先我們要梳理一個領域的文獻,要知道前人都說了些什麼,有什麼道理,有什麼缺陷,即這一領域的historiography是怎樣的。然後我們要建構自己的論點,這論點不能是簡單重複前人的觀點,必須要有一些新的洞見。接著我們開始搜集史料,為自己要說的每一句話搜集證據,最後拼湊出完整的論述。我從前讀史學讀物,也是覺得很多都枯燥無謂無味。但如果你也像我這樣,經歷過在一個檔案館的閱覽室坐一下午都只能搜集出與自己課題相關的隻言片語,你就會明白,那些經典史學專著的每一句話的背後,都有可能凝聚了作者翻閱無數檔案的精力,濃縮了無數前人的研究和觀點。也就會因此,對歷史更多一分敬畏。

我無意貶低通俗歷史,因為我自己曾經也是當年明月和袁騰飛老師的粉絲,我更不會否認通俗歷史對歷史的推廣和激發大眾的興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我認為僅僅因為通俗歷史讀物可讀性強,就去貶低正統歷史研究,對歷史學家是不公平的。因為大家都搞錯了,嚴肅歷史學本來就不是講故事。這邏輯就彷彿我看了一本有趣的生物通俗讀物,便去質疑為何生物學家不能把所有的生物學論文和專著也寫得好看有趣,相信大家也肯定不會這樣做。然而同樣的邏輯,大家卻這樣要求歷史,實際上就是因為,在很多人的心裡,歷史不是一門學科,歷史學也不是嚴謹學術研究。而背後關於學科門檻的問題,就不在我今天的討論範圍內了。

最後我還想反駁的一點是,如同我在前面提到的,「好看可讀「對於歷史學專著是錦上添花,並不是必不可少。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歷史學家做不到,除了被說爛了的《萬曆十五年》,還有一些故事性極強的優秀學術作品,在此篩選一些較為著名的推薦給大家。這些作品部分屬於「微觀史」, 即受柯文(Paul A. Cohen)的「中國中心觀」(China-centred approach)影響,從地方,或者小人物的故事延展開來講述大歷史。由於我對國內的史學了解實在有限,所以這個小書單大部分是西方漢學界的作品,還請大家諒解此處的偏頗。

Robert Bickers: Empire Made Me: An English Man Adrift in Shanghai 畢可思 《帝國造就了我》

Henrietta Harrison: 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 沈艾娣 《夢醒子》

她還有一本The Missionary"s Curse and Other Tales from a Chinese Catholic Village,也非常精彩。

Jonathan Spence::The Death of Woman Wang 史景遷 《王氏之死》史景遷的作品感覺在史學界爭議蠻大的,但無可否認的是

他真的很會講故事~

Gail Hershatter: Dangerous Pleasures 賀蕭 《危險的愉悅》(這本是從後現代的角度講述上海的娼妓史)

Phillip Kuhn: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孔飛力 《叫魂》

Joseph Esherick: Ancestral Leaves: A Family Journey Through Chinese History 周錫瑞 《葉:百年動蕩中的一個中國家庭》

Paul A. Cohen: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柯文 《歷史三調》 其實寫這個我有點猶豫,因為柯文不算很喜歡講故事,然而我非常喜歡他的文筆和筆法呀哇咔咔~所以還是帶一點小私心地放上來~

就先推薦這幾本吧,私心覺得他們的作品故事性比起《明朝那些事兒》不會差太多的,但是這些作者同時也都是在史學界非常受人尊敬的學者,所以非常佩服他們。也希望未來史學著作能夠越來越有趣,做到既有學術性,又有可讀性。


功底十勤奮。
當年明月史學功底和文學功底相當好。
單論史學功底,明月在大學給本科生開課完全沒問題吧!
至於文學功底,大學教授更喜歡學術語境,追求的是邏輯上的自洽嚴謹,呈現一種理性美,而文學是非理性的。

除此之外,我最佩服明月的是他的勤奮,每天兩千字,只斷過兩天。

我自己寫《這也是清朝》系列,在寫之前,讀了五年的清史資料,在這之前十幾年讀過的歷史類書籍比同齡人也多很多,我還是中文系學生。即使這樣,我動筆前是十分不安的,寫出來的東西自己也不太滿意。堅持每天1500字,在天涯連續更新了496天,後面有較長的斷更期。

結合自己的經歷再去看當年明月,一切又都不一樣了。在明月火了之後,出過一大堆類似的唐朝那些事兒,宋朝那些事兒,可那些書的質量呢?很多人只看到了明月的爆火,說什麼白話說史,說什麼時代選擇,說什麼草根寫史,說什麼書商炒作,卻忘了他背後的功底與努力,這才是最重要的吧。讓一個大學教授每天寫2000字,堅持三年,還真找不到幾個,當然他們也不屑為之。


歷史學教授寫的書大多嚴謹,以治學與研究為主,不敢虛寫,言之有物有理。如下列書單。

1. 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八冊),中華書局1960年代至1980年代出版或多次重印。
2. 錢穆:《國學概論》,商務印書館1997年。
3. 馮天瑜等:《中華文化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中華書局1992年。
5. 徐旭生:《中國古代的傳說時代》,科學出版社1961年。
6. 劉起釪:《古史續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7.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
8.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9.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中華書局1993年。
10.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11.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三聯書店2001年。
12. 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14. 韓儒林:《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 孟森:《明清史講義》(上下),中華書局1981年。
16.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人民出版社。
17. 戴逸主編:《簡明清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0、1984年。
18. [美]余英時:《戴震與章學誠》,三聯書店2000年。
19. 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部分》(修訂本、上下),中華書局1980年。
20. 胡繩:《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人民出版社1978年。
21. 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2. 茅海建:《天 朝的崩潰》,三聯書店1995年。
23.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四卷),中華書局1991年。
24. 李時岳、胡濱:《從閉關到開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


推薦閱讀:

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到底怎麼樣?
傅雷夫婦自縊時地上墊棉被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什麼鎮國神器嗎?
為何歷史上那些高智商的名人子孫往往都難以再創輝煌?
為什麼會有人稱康熙為「千古一帝」?

TAG:明朝 | 歷史 | 當年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