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熊貓能長出規律的毛色?
熊貓黑白毛色位置基本是固定的,不像貓狗等毛色比較隨機,這是由什麼決定的?
謝邀~
這個問題看起來或許有點歧義,可以有如下解釋:
- 為什麼所有的大熊貓的被毛都是黑白相間模式,而不像貓狗一樣被毛顏色和性狀多樣化?
- 為什麼大熊貓黑白相間的毛色位置都是固定的?為什麼總是在眼睛,耳朵和四肢這些特定的區域是黑色?
如果按第一種意思來解釋的話,那麼是否也可以問為什麼北極熊是白色?為什麼黑熊是黑色的?如果北極熊,黑熊和大熊貓如果是來自共同的祖先,那麼始祖熊到底是白色,黑色,還是黑白相間?在一般人看來或許這是一個莫名其妙的而且很蠢的問題,卻也是至關重要。
熊科中和大熊貓親緣關係最近的是眼鏡熊,而且眼鏡熊也和大熊貓有類似的黑白相間的被毛,只不過僅集中在面部和下頜部,其他地方都是黑色。而其他親戚比如棕熊、黑熊的被毛顏色雖然單一,但是種類卻很豐富,它們的毛色會因不同的亞種和地域分布而不同,從金色、棕色、黑色到棕黑等。而更遠的親戚如小熊貓和浣熊的被毛顏色則更加複雜。
熊科和犬科大約在6100萬年前分開,因此大熊貓和狗也算某種近親了。如果僅從熊科的分化來看,大熊貓絕對算是個異類,大熊貓一度被認為是熊貓科,後來通過分子標記的結果認為大熊貓更接近於熊科,從熊科中分化出來的時間大概是1400萬年前,另一分支後來分化成了黑熊,棕熊和北極熊(giant panda genome, giant panda genetics)。我們可以猜想分化之前的始祖熊的被毛顏色可能是單一均勻分布的,而且傾向於類似黑熊和棕熊的棕黑色,畢竟黑熊和棕熊是現今熊科中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兩個物種,幾乎遍布整個北半球。
自然選擇是適應性產生的唯一過程,棕熊被毛顏色豐富的種類能夠讓棕熊適應北半球各種環境,可見棕熊的被毛決定基因適應性很強,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選擇抑制。那麼決定大熊貓特殊的黑白相間的被毛基因是如何被選擇下來的?
2010年大熊貓的基因組草圖完成後,結合對大熊貓化石的分析,大熊貓的起源和進化歷史也有了新的進展。大熊貓曾經生活在中國西南部以及周邊的國家,在100萬年和4萬年前有過兩次種群的高峰;在20萬年和2萬年則出現兩次種群瓶頸,隨後種群不斷在減小,一直持續到現在。在30萬年和2700年前出現過兩次種群的分化,最終形成了現今的三個大熊貓類群(demographic history and local adaptation)。由於大熊貓的三個分類群都同樣的被毛形態,因此被毛形態的變異在很有可能是在第一次種群分化之前就已經產生了,即黑白相間的大熊貓可能在30萬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但是這個變異是如何從眾多其他被毛形態中脫穎而出,最後遍布所有的大熊貓種群的?
很容易我們就會聯想黑白相間的被毛形態是否比其他形態具有更強的適應性?而一個基因的適合度取決於其與物理和生物環境的作用以及同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很多原因會改變適合度,最顯著的就是與外界環境的協同變化。恰巧大熊貓的兩次種群瓶頸都發生在氣候劇烈變化的時期:第一次種群的瓶頸發生在更新世冰期,第二次瓶頸發生在2萬年前最後一次冰川期。如果說熊科的棕色或黑色的被毛在溫暖的原始森林中具有更強的適合度,冰川期的森林則是一個黑白的世界,黑白相間的被毛則更利於隱藏和偽裝。也許正是來自冰川期的瓶頸效應選擇性清洗其他類型等位基因,造成了黑白相間被毛形態的溯祖,假如我們能夠追蹤決定被毛的基因的祖先,那麼現今所有的拷貝都會溯源到這個帶新突變的共同祖先。
哺乳動物中鑒定到50多個基因與色素形成和皮毛顏色相關。或單獨作用,或通過上位性作用,最終形成動物或人外表的顏色。追溯色素細胞的來源,要從從胚胎髮育時期的神經嵴開始,色素從合成,分配,運輸以及轉移,歷經千難險阻才得以在皮膚或毛中表現出來(The Color Loci of Mice)。具體過程可參見我的另一個回答為什麼動物混血就能混出花斑,人和人混血就只能混成均勻膚色?一些控制色素細胞命運和色素的合成的位點和胚胎髮育是相關聯的,這些基因會比較保守,突變可能會致死;而另一部分基因則會在不同的物種中變異較大,就造成物種毛色分布的多樣性。
在大熊貓中,這些與色素和皮毛顏色相關基因到底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根據中性理論可以推斷群體內的變異模式。選擇行為可以通過比較可能對適合度有影響的變異與那些沒有太多影響的中性變異來檢測。一般利用氨基酸的非同義突變與同義突變的頻率的比值來判斷(Ka/Ks),如果一個基因沒有功能限制,那麼Ka/Ks的期望值就等於1,如果這個基因受到一定的選擇限制,那麼他們的Ka/Ks小於1,如果該基因存在正向選擇使得氨基酸位點發生改變,那麼Ka/Ks可能大於1。
比較這些色素形成和皮毛顏色基因在大熊貓的和其他常見的哺乳動物之間的差異,發現有5個基因出現了顯著的正向選擇,即Ka/Ks大於1,Brca1、Krt2、Sox10、Tyr和Mlph。其中Brca1、Krt2和Sox10參與色素細胞的發育和分化。Tyr是色素合成中一個重要酶,Mlph是參與黑素體在細胞骨架中的運輸(giant panda genome)。在人類中Sox10基因的缺陷會形成瓦登伯革氏症候群。也許解釋大熊貓黑白相間的毛色的關鍵就藏在這幾個基因中。但是由於無法直接在大熊貓中驗證這些基因的功能,只能通過其他哺乳動物如小鼠來做分析,將來如果幸運的話也許能獲得一隻黑白相間的小鼠。
如果按照第二種意思來解釋。為什麼大熊貓會形成固定的黑白相間的模式? @Aleni提出的圖靈斑的假說,確實是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解釋,僅僅通過簡單的規則就能建立起複雜的結構,在沒有自然選擇的幫助下也能夠產生複雜的結構。這可以算一種生命的自組織現象。圖靈最早就是從奶牛的花紋中悟出圖靈假說的,所以談到動物斑紋的時候最容易想到圖靈假說了。斑馬魚的色素分布是最接近圖靈機制的zebrafish,但是從公式里的變數到特定的基因還是差那麼一步。
既然如此,那麼大熊貓的黑白相間的模式到底是自然選擇出來的,還是由自組織形成的?假如是自組織產生的,這種圖靈機製為什麼沒有在熊科其他物種中出現?假如是自然選擇形成的,那麼這些微小的的變異是如何一步一步積累起來,是否存在黑白相間的過渡形態?
受@Aleni的答案中提到的一篇文章(Bmp-Sox9-Wnt Turing network)的啟發,Bmp-Sox9-Wnt三個基因形成的圖靈網路解釋了很好的模擬了肢體發育,並且得到了實驗的證實。這種相似的圖靈機制是否會在色素形成中發揮作用?Wnt基因作為一種morphogen信號不僅參與了肢體的發育,也會影響色素細胞的發育。大熊貓色素相關基因的Sox10基因在進化過程中受到了顯著的正向選擇。Sox10和Sox9是含有SRY-box的同源基因,而且有研究表明Sox10也能負調控Wnt信號。也許在色素細胞形成過程中Sox10也能和Wnt甚至某種其他未知因子之間形成圖靈網路。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這個圖靈網路本身就存在,為什麼在熊科其他物種中沒有出現黑白相間的斑圖?又或者是Sox10是在大熊貓進化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正向選擇才逐漸形成這種了圖靈機制,然後這種機制的作用下自發形成了這種特殊的黑白相間模式。即自然選擇利用自組織產生了大熊貓適應完好的黑白相間的毛色。
為什麼我會腦洞大開從肢體的發育角度聯想到大熊貓的被毛形成機制?其實這裡面有個巧合,大熊貓在進化過程中確實也發生了肢體發育的改變:進化出了假指(Pseudo-thumb)。當然這兩個過程可能毫無關聯,不過至少有種可能Bmp-Sox9-Wnt三個基因的圖靈網路在大熊貓進化過程中確實發生改變,那麼誰又能保證這種改變不會影響到色素細胞的命運呢?
以上只是由這個問題出發並結合一些已知的結果腦洞大開提出的關於大熊貓被毛形成原因的一些疑問,並沒有確切的結論。也許當這些疑問逐漸解開的時候就能徹底解釋這個問題了。
看了其它朋友的回答,都是「言必稱希臘」,拿基因說事兒,聲稱「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云云。即使分子生物學研究清楚了各自是什麼基因編碼熊貓的黑毛、白毛(已研究清楚),熊貓身上黑白相間的條紋這種樣式如何形成依然無法解釋。不過熊貓斑塊狀毛色和斑馬條紋是非基因決定論的經典案例,化學生化的解釋已經是充要的。
熊貓的黑白相間條紋是斑圖(Pattern),符合圖靈方程(reaction-diffusion,反應擴散方程)。就是說,熊貓在子宮裡發育的中期,決定皮膚顏色的(毛囊)的生物化學物質(色素、形態素)已經按圖靈方程生成了黑白相間的條紋。斑圖是非線性物理學的分支,不同尺度的斑圖都可以用圖靈方程分析,如宇宙物質分布、星繫結構、沙丘形狀。圖靈方程:
同樣的道理,斑馬、金錢豹、老虎、荷斯坦奶牛、小丑魚、金環蛇、銀環蛇等毛皮上斑紋的形成都遵循同樣的方程。想了解具體生物學機制的朋友請看下列文獻4,5。
應 @袁霖 建議,把文獻2中的具體解釋補充進來:「在動物胚胎期,一種默瑞(James D. Murray,生物數學家)稱之為形態劑(morphogen)的化學物質隨著反應擴散的動力系統在胚胎表面形成一定的空間形態分布,然後在隨後的細胞分化中形態劑促成了黑色素( Melanin)的生成,而形態劑的不均勻分布也就造成了黑色素的空間形態。 在這裡反應擴散方程組是定義在一個稍扁的圓柱體表面(動物表皮)加上一個長長的圓柱體表面(尾巴)上面。公式中的拉普拉斯運算元在圓柱體表面上的特徵函數正是兩個方向的余鉉函數之乘積,即 cos(nx/a)cos(2my/b),這裡a,b分別是動物身體長度和「腰圍」,m,n是自然數或者零,x,y是兩個方向變數。最重要的就是a和b的比例。a/b不太大或小時,兩個方向都容易在特徵函數中出現,所以斑圖傾向於斑點型;a/b很大或很小時,特徵函數就容易是一個方向的餘弦函數,斑圖就是條紋。用這麼一點簡單分析,我們就可以得到生物學兩條「定理」了:
「定理」一:蛇的表皮一般總是條紋狀,很少斑點狀。不相信這個規律的朋友不妨找一些蛇的圖片來驗證一下,有名的毒蛇如金環蛇,銀環蛇都是條紋狀表皮的典型。數學上蛇正是動物身體長度和寬度比例很大的最好例子。另外,根據同樣道理,蛇的條紋也大多是橫條,很少豎條。
「定理」二:世界上只有條紋尾巴,斑點身體的動物,而沒有斑點尾巴,條紋身體的動物。 大家看到身體和尾巴都是條紋的東北虎,身體和尾巴都是斑點的雪豹(leopard),條紋尾巴,斑點身體的獵豹(cheetah),惟獨沒有斑點尾巴,條紋身體的動物」!相關文獻:
1 斑馬,斑馬-白底黑斑 黑底白斑?2011-05-06
2 pdf: 淺談生物數學與斑圖生成 史峻平 《科學》雜誌 2005年第6,global-sci.,org 的頁面
3 ppt:斑圖與反應擴散系統 中山大學 邵元智,胡文勇,李惟慎 2012,simwe.com 的頁面
4 ...Bmp-Sox9-Wnt Turing network modulated by morphogen gradients,&
5 Developmental Biology 10e Online: The Mathematics of Patterning
6 圖靈生物花紋形成理論獲實驗證明 《科技日報》 2014年08月04日
7 手指腳趾的形成也符合圖靈生物花紋理論 《科技日報》 2014年08月04日
就像斑馬的皮膚顏色、黑熊的皮膚黑色一樣,熊貓基因中的控制毛髮顏色的基因屬於極度保守片段,很難發生突變,能夠穩定遺傳。另外,熊貓除了具有黑白毛色的顯性遺傳基因外,還具有棕白毛色的隱性遺傳基因,但只有當大熊貓的一對等位基因是兩個棕白色隱性基因時,才可能顯示棕白毛色。而這個幾率約在百分之幾,十分罕見,足見珍貴。
……2014.12.31日更
謝邀。
簡單的來說,就是遺傳決定的。
大熊貓的毛色並不是那麼特別規律的,也存在棕色的大熊貓和其他的毛色的大熊貓。當然,相比較貓貓狗狗的動物來說,大熊貓的毛色是比較穩定的。
ps,看到評論里有人說斑馬毛色穩定,實則不然。斑馬的條紋不穩定,每一匹馬的條紋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每一片樹葉的紋路都不同。
我們都知道遺傳與基因是分不開的,但是基因的作用機制卻不都相同。
比如說,玳瑁貓的出現是因為X染色體的隨機失活;一隻玉米上的子粒會出現多種顏色是因為基因的轉座;有些花的花色不同,表現出從白色到紅色之間各種顏色(十幾種或者更多),是基因的微效多基因作用……
大熊貓的體色相對比較穩定,我們推測大熊貓的體色由基因決定且受環境影響較小。另外,決定其體色的基因比較保守,變異較小。
此外,還應當考慮到自然選擇的作用。雖然大熊貓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但是在食物鏈中它的作用是不大的,可想,如果沒有人類的保護,大熊貓可能早已滅絕。而人類保護大熊貓,就是因為大熊貓好看,當然,好看的大熊貓指的是那些黑眼圈黑四肢的大熊貓,換句話說,所謂「毛色穩定遺傳的」這種毛色的大熊貓是被選擇出來的,其他毛色的大熊貓會被淘汰掉。
最後,關於棕色的大熊貓,現在對於其形成的原因還沒有定論,科學家普遍認為是熊貓的近親交配導致了這種現象,這個是很有可能的。至於其確切的遺傳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剛看到 @肖世雲 評論:太扯了,大熊貓發現不到一百年。
1.據《南方周刊》刊登(其實好多地方都看得到),大熊貓是1869年4月1號法國科學家戴維神甫在四川發現的,一百四十多年了。
2.大熊貓是被發現了一百四十多年,並非存在了一百四十多年。甚至在他發現之前人類和大熊貓就已經在「打交道」了。古籍記載的花熊、白貂、食鐵獸什麼的應該都指的是大熊貓,況且,戴維神甫也是在當地老鄉的幫助下才發現大熊貓的。
或許你會問,那大熊貓跟人有交集並不代表人就會保護大熊貓、把這種黑胳膊黑眼圈的大熊貓選擇出來呀!是的,以前發生了什麼我也不知道,或許人們把這種奇特的動物挑出來保護著,更有可能把這種奇特的動物挑出來獵殺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還不覺得自己之前的表述有問題……
人類保護大熊貓的歷史並不長(或許你說的是人類有意識的保護大熊貓的時間還不到一百年),…
人類對大熊貓的保護對於大熊貓來說是一種自然選擇,然而,………重點來了………,自然選擇從來都不以時間長短為判定標準(剛想起個特別合適的詞突然腦抽給忘了,表噴我)。
大熊貓發展成如今的情況是有其特殊性的。
第一,在人類開始保護大熊貓的時候,大熊貓的數量已經很少了,這個物種的基數比較小(也可以說很小),選擇起來相對簡單。就好比從十個人中選出一半男性要比從十三億人裡頭選出一半男性容易多了。
第二,人類對大熊貓的保護力度非常大。這要比「放開生育二胎」政策的力度大多了,所以,這個種群的增長率是很大的。
有點類似「瓶頸效應」,在經過瓶頸期後,種群的基因型頻率會發生變化。
由於這兩個原因,就可以在短期內把黑胳膊黑眼圈的「毛色穩定遺傳的」大熊貓選擇出來了。
結論:潛在分子機制模式尚不清楚
抱歉,這就是答案。如果有誰有答案了,呵呵~
因為動物毛色的形成的遺傳變異和進化機制研究,主要在集中在家養動物……
家養動物具有豐富的表型變異,但在其野生祖先中發現的比較少。野生動物在被毛表型上通常比較一致,而家養動物則相反,具有較大的變異性。這是因為動物進化過程中,只有少部分個體能成為家養動物的始祖,且動物的遺傳變異在早期的馴化過程中是十分有限的。
其變異的原動力是動物馴化過程中的基因突變,選擇育種,隔離,遺傳漂變。
家養動物不同被毛的表型可能是育種過程中隨機產生的副產品。古DNA研究表明,野生動物的被毛表型要優於家養動物的。新的被毛表型很可能產生於小的馴化群體,馴化動物在人類的保護下以及新的環境下,被毛的選擇性限制得以解除,同時新的毛色表型在家養動物中出現。被毛表型的遺傳表現很可能是在幾個世紀內或者經過兩個世紀有目的的育種下出現的。
因此人類的介入的正向選擇產生了不同表型的被毛。
目前,對野生動物的被毛研究集中在刺鼠信號蛋白(ASIP)基因和黑色素皮質激素受體(MC1R)基因1。野生動物毛色的形成的潛在分子機制尚未清楚。這主要是因為研究投入較少,且研究樣本獲得比較困難。家養動物的研究成果不適用於野生動物。
總之,哺乳動物的被毛表型受單個基因或多個基因影響,被毛類型主要取決於不同色素在時空和地域上的分布。
簡要回答:是由演化和發育決定的。
如果問:發育又是由什麼決定的?繼續簡要回答是:是由跨細胞層面的極大規模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決定的。
如果再問:那基因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再繼續簡要回答是:基因作為一個功能中心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其功能的實現受到更高層次的調節和控制——@落痕無聲和@Aleni的回答,就是涉及到這個包括了基因在內的更高層次的調控過程。
關於具體的形態發生機制,請看上面 @落痕無聲和 @Aleni的回答, @蘇澄宇 和 @劉文靜 的回答也可以作為補充參考。我的這個回答主要是針對「基因決定論」的。
關於「基因決定論」
在這裡,將「基因決定論」,定義成
「認為在生物體和細胞中,能夠由基因唯一的或最根本的決定各種功能與性狀。」
或者說
「認為基因是在理解和描述這些功能與性狀時,唯一必要或最重要的。」
具體表現之一就是,在被問及「生物性狀是如何產生的」、「生物為什麼會有某種性狀」這類問題時,簡要回答「是由基因決定」或「是由演化和基因決定」
(正確的簡要回答是:「由發育決定」或「由演化與發育決定」,基因僅僅是演化和發育中的眾多要素中的一環。)。
因為演化過程中的漸進中心化,我們也許可以說「基因中心」——基因可以說是演化和發育中的一個功能中心(嚴格的說,真正的功能中心,是核酸-蛋白質的複合功能體系)。但是不能說是基因決定。
為什麼?因為基因是否表達,是需要細胞內外和組織間的通信來決定的,而不是基因本身決定的。類似的,能夠影響某個性狀的關鍵基因,並非是在任何組織中同樣表達的,而是僅僅在某一些組織中表達,這種表達與否的控制,不是由基因自己決定的,而是受到更高的個體發育層面的調控。
基因的複製、轉錄的啟動,都不是由基因自己決定的。基因轉錄後的剪切拼裝,同樣不是基因自己決定的(這個存疑)。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就意味著,基因功能的實現,受到更高層次的調節和控制,而非是那些更高層次的功能受到基因的「決定」。
換句話說,即使將基因看作是細胞內的自動控制系統,也需要更高層次的作用——也就是細胞和組織間的通信來「摁開關」。況且基因根本不能算是自動控制系統,核酸-蛋白質複合體系才算得上是。
要嚴格的說「基因決定」,僅在基因表達蛋白質的層面上,也許可以這麼說。
但是不要說個體發育層次,哪怕僅僅在細胞內,都談不上基因決定。類似的理由是,當細胞功能需要,要重新合成蛋白質時,基因的表達並非由基因本身控制,而是由細胞內通信——也就是細胞層次的大規模分子相互作用控制和調節。
而各項細胞內的生命活動,不論是膜化學、細胞骨架還是細胞能量化學,都有各自獨立的調控機制,這些調控機制與核酸-蛋白質功能複合體系耦合在一起,共同控制和調節基因的表達。基因僅僅是這個複雜精妙的超循環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關鍵部件,其功能受到整體的控制。
這裡涉及到一個如何理解生命系統的行為的問題。
理解生命系統,有不同層次的描述,物種和演化-種群和行為-發育和形態發生-組織和細胞-生物分子,基因是分子層次上的描述。
還原論永遠是我們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指引。上面的不同層次描述,就可以看作一個解釋的還原序列。
但是如何進行還原,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講究的。對於生命這樣的、各個部分具有極強耦合的自組織複雜系統,在還原過程中,是不能將生命特性還原到單一類型的生物客體(如細胞、分子)上的,而只能還原到生物客體系統的相互作用上。
具體來說,生物性狀的出現,是演化-發育層次的事情。如果繼續深究其原理,這個層次的過程,還原到分子層次以後,對應的是跨細胞層次的極大規模的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某個單一類別的生物分子。
研究分子層次——特別是研究單一或少數幾類分子的人,在自己圈內,跳過發育層次,直接說基因決定性狀,這種簡化倒是可以理解。因為在他們的學術視野中,基因和性狀是最直接相關的,硬要他們每時每刻都考慮到和自己工作不相干的發育層次的事情,似乎是強人所難。
但是將這種極度簡化的、不嚴謹的、高度近似的說法,擴而大之,認為在整個個體層面上,由基因唯一的決定性狀,那就是笑話了。
——說不定,「基因決定論」就是這麼來的,一群人平常跳過發育層次直接說「基因決定性狀」,說習慣了,再加上本來對生命系統的理解就不透徹,結果忘了真實的生命系統是怎麼回事,覺得好像真的存在基因的唯一或最高決定性似的。
要我說,這是病,得治。治療方法就是:平常有空多看一看細胞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方面的內容,充實和矯正對於生命整體行為的理解和把握。
這樣,就算是將有關基因的「三觀」理順矯正了。
順帶,還有一些答案里說「性狀由遺傳決定」,它關注的是性狀的演化起源和傳承,而不是性狀在個體發育和形態發生層面上的發生機制。所以只能算是一個不完備的回答。感覺是一堆大神中計了,書獃子,人家是來騙圖的,你卻辛辛苦苦寫一堆答案.......
@蘇澄宇 和劉文靜的答案其實就很好。
事實上,我們目前的定律,規律和方法,本質上,是一種歸納總結,是一種對現象的描述。無論是牛頓三大定律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或者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是一種對現象的描述和解釋。比如三大定律,只是解釋了宏觀運動遵守的一些規律,但並非是宏觀物體是按著這些規律而存在的。類似的,生物學上有很多理論,比如貝格曼定律解釋為什麼東北虎比華南虎體型大,這是因為體積越大,平均散熱面積越小,所以更抗凍。但是,無論如何,東北虎長那麼大,並非因為貝格曼定律,你就是把東北虎扔到非洲生個崽,還是會長的很大,因為這是基因決定的。只不過貝格曼定律可以更好的解釋這種現象。
大熊貓的條紋,就是基因決定的,對於這種現象,用圖靈方程可以描述下這種分布。但是為啥會如此均一,a大熊貓祖先是存在條紋的, 可能有的均一,有的不均一。b不均一的在進化過程中,不符合環境,比如容易被獵物發現,或者不均一不好洗澡(哈哈哈),然後就被淘汰了,剩下的就是均一的了。over。
ps:額外提醒一下,進化論的核心是選擇,也就是說,自然只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選擇,自然無法改變生物本質。
ps2:決定性原因和想像描述是兩碼事情。
至少以目前的科學認知,基因決定論是毫無疑問的。無論是蛋白還是mRNA,都是來自於核酸決定的(DNA和RNA),其他任何理論都是基於這個物質基礎,這也是為什麼至今朊病毒仍不被認為是生命體,因為沒有核酸。我們對於基因為什麼會形成生命體以及多彩多樣的生命現象,有各種描述和各種理論,進一步衍生出諸如進化論,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等等,甚至再外延的入貝格曼定律和圖靈斑等說法,其實都是分類法或者是描述現象,而沒有在本質上衝擊過基因決定論,包括目前轟轟烈烈的表觀遺傳學(DNA序列不變,通過甲基化等來改變個體性狀並遺傳),只是在不斷的彌補生物學的環,但是根基沒動過。
這一理論,從遠古的龍生龍鳳生鳳,到孟德爾猜測的遺傳因子,到摩爾根發現染色體一直到埃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最後沃森和克里克通過物理方法解讀了DNA的結構。一直只是在不斷的精確。但是到目前,已經到了盡頭。因為DNA是最基本的分子,單個鹼基是沒有功能的,也不能形成生命體。更別提進一步分解出原子同樣是不是生命的基石。
可以說,除非物理化學得到根本性的突破,否則,核酸是生命基石這一概念無法顛覆。
大熊貓的2個黑耳朵是用來表示自己是【1個猛獸】即是用來警示對手的!!~~
我是來看圖片的~可是沒有啊!!!
推薦閱讀:
※熊貓吃竹子為什麼口腔不會被扎傷?
※為什麼現在的橙子比以前的橙子用手剝皮更容易?
※為什麼美國人的牙齒普遍那麼好呢?
※大熊貓會攻擊人類嗎?
※當舌頭舔舌頭時會有味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