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10 歲男孩稱「父母不配有我這麼優秀的兒子」?
https://news.sina.cn/2017-08-27/detail-ifykiqfe1950693.d.html?wm=3049_0016from=qudaosendweibouid=1618051664
大家覺得這小孩是睜眼說瞎話,還是瞎說大實話?
我理解這句話。
舉個例子。
我大概六七歲的時候,有次和父母一起坐公交車。我突然想小便,就和我媽媽說下一站能不能先下車讓我找廁所小便。
我媽媽竟然讓我對著車門尿。
那時候我已經上小學了,這種事怎麼乾的出來,更何況是在一車人面前。我媽看我不肯尿,從「這有什麼啊,趕緊尿啊。」,到「你不尿憋壞了怎麼辦?」,再到「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然後強制動手扒掉我的褲子,掐著我的脖子沖我喊,「你給我尿啊。」
最後我邊哭邊尿,到現在還能想起來尿順著車門流下去的場景。
我認為我這樣的知道哪裡能撒尿哪裡不能撒尿的小孩,是要比隨地撒尿的小孩優秀的。但顯然後者更適合我父母。
=================增加內容的分割線====================================
更新下。
這是30年前的事情了,我都是奔4的人了,父母也都60多了。那時候不要說脈動了,塑料瓶的可口可樂都沒有。
類似的童年陰影其實有很多,我逐漸長大後,開始意識到了問題,也嘗試和父母交流過,希望和父母達成和解。有時候很父母聊天,會說起來。
在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我父母的回答基本是 「怎麼著? 你翅膀硬了? 開始挑我們的毛病了?」
在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父母的回答基本是「那又怎麼了? 你那時候還小,小孩子懂什麼?」
在我的年收入是他們的十倍以上後,我父母的回答基本是「那時候都那樣,你看那個誰誰誰家,打孩子打的更厲害。」
反正問題肯定不在他們那邊。
==========================再次更新的分割線==============================
在我看來,題中的男孩會吐槽「父母不配擁有我這麼優秀的小孩」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父母沒有錢。而是因為他和父母的關係是一種「父母付出,然後要求他回報」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下,當孩子發現其他父母付出的並不比自己的父母少,而自己被要求回報的壓力要大得多的時候,自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的父母對我當然也是有很多付出的。但同時也在不斷強調自己為我付出了多少,一發生矛盾就會說」有本事別花我們的錢."之類的話。所以在我能夠自立前,一直憋著口氣想著以後有錢了就把你們給我花的錢都還給你們,可以說就是哪吒「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感覺。
真的走入社會後,發現真的很難。我父母無法給我有力的經濟支持,也沒有資源人脈。但現在看來,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父母給我的世界觀與真實世界格格不入。在工作中我遇到了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我非常羨慕他們的樂觀,自信,規劃與溝通能力,以及對真實世界運行方式的深刻認識。接觸越多,越發現他們的父母和我的父母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真的很羨慕他們能有那樣的父母,並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塑造了他們好的性格,傳授給他們有價值的人生經驗。
這些年我走過很多彎路,在慢慢更好起來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是自己的短視,偏激,狹隘和懦弱。我一直在和父母強迫我成為的那個自己戰鬥。我七大姑八大姨家和我一輩的小孩,只有我一個上了211以上大學,只有我一個離開家鄉。我也不能說他們過的不好,但只有我一個人的生活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也只有我一個是能做到經濟上回饋原生家庭的。
現在回家,看到我父母向我的七大姑八大姨們炫耀我給他們買的車和房子,聽他們八卦我的表弟表妹們多不爭氣,我也會產生,「其實你們不配擁有我這麼優秀的小孩」的想法。
認真看了問題描述里的圖片和鏈接內容,也讀了大多數回答。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孩子,一對平凡的父母,一個普通的家庭,他們和這世界上的很多普通人一樣,正在經歷一些瑣碎的煩惱。
在大多數答主看來,這個男孩似乎在發表「兒童未雨綢繆版本的父母皆禍害」宣言,引發了關於「父母無恩論」的探討。
通過圖片中的言論,我看到的是一個苦惱的、不甘心的10歲兒童,他似乎對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有很多很多複雜的情緒和感受:
- 首先,他的語言像是在指責父母做得「不夠好」,他覺得父母沒有足夠多的錢來養他,因此對爸爸媽媽感到非常不滿意。
- 他還表達了一些關於自己未來的想法,比如苦練英語出國讀書,同時還在花心思開發自己的大腦。這些努力的背後,我隱約感覺到他不甘心自己以後和父母一樣,想要減少原生家庭帶給他的一些影響,想要活得和父母不一樣。
- 二胎的話題更敏感,孩子首先提到了「養活我都有壓力,沒錢養二胎」,然後還提到了,「要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不想和另一個孩子分享父母的愛,因為本來就很少」。這一段陳述讓我看到了一個小朋友最真實的擔心和最簡單的渴望,一方面擔心自己以後沒錢讀書,另外一方面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支持和愛。
- 另外,他在批評自己父母的時候提到了他班裡的同學,似乎他對同伴的言語有一些在意,對自己父母的態度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同伴的影響。
- 最後,他還提到了自己不喜歡父母的養育方式,比如當父親發朋友圈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在被窺視了,並且有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這讓他不舒服,顯然,他特別努力地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他也表達了「好不好是一家人的事」,看起來是希望父母減少一些「對外宣傳」,更希望父母多一些對他對關注;另外,他提到了父母常常講養育他多麼多麼辛苦,似乎聽得有點兒不耐煩,不過,我猜想,他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可能也存在一部分想要讓父母滿意的成分。
看了他的話,我會覺得,這是一個真實的10歲的孩子,因為他的感受、想法和願望就是一個孩子很普通很真實的感受、想法和願望——想要無人機,想要和父母出去走走,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支持、理解和愛,他對未來的生活有夢想,對爸爸媽媽有一些不滿意……
而且,我還感覺到,他大概開始從「兒童期」慢慢向「青春期」過渡了,比如,他的「自主性」在發展,具體表現為想要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訴求,追求個性,渴望自己的真實想法被尊重,這有可能會是青春期「逆反」的前奏;同時,很多答主批評這個孩子「情商低」,大概是因為他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發言,沒怎麼考慮父母的立場和感受——這樣的「自我中心」就是青春期的典型特徵呀。追求自主,自我中心,在意同伴,這些都是青春期的特點,絕大多數正常發展的個體都會或多或少表現出來一些,他的這些特點讓我看到了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
同時,我也會覺得有一點小遺憾,因為,我從他的抱怨中感覺到,他的父母好像不是特別能理解他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所以他需要特別努力地大聲表達出來,才有可能被注意到——但這並不一定就說明這個家庭親子關係不夠好——一方面,孩子確實對父母有一些不滿意,說明父母可能確實有一些不太恰當的做法;另外一方面,孩子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訴求,有可能說明他並不真的「害怕」父母,也就是說,父母對他整體來說還是尊重和支持的。而且,這個小朋友也提到了,媽媽會給他準備很多吃的,父母希望他上進、努力、聽話,父母的付出和期待其實他是能夠知覺到的。也有知友提到,這個孩子的同學都比較有錢,所以父母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大概也是花了心思的。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個孩子大概有一對很平凡的父母——和很多很多父母一樣,他們盡自己的努力去養育孩子,提供好的物質,並且對孩子有著殷切的期望,然後養出來一個整體來說還不錯但對他們心懷不滿的孩子——這一點簡直全世界都中槍。
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為原生家庭苦惱過,所以我們真誠地期許更好的、更科學的家庭教育,並且很多人都在說「希望父母持證上崗」。不過,我相信,即使是「持證」的家長,也會「遭投訴」。既然沒有證也當了父母,在我看來,父母和子女已經被綁在一起了,那就一起摸索看看吧。
總結起來,透過孩子的抱怨,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孩子,一對平凡的父母,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儘力給予孩子好的條件,並且督促孩子積極進取;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付出的期許,也長成了努力上進的樣子,同時對父母的不足之處有些抱怨。
當然,我也注意到一些可能的問題,主要有兩點:第一,這個孩子看起來有一些焦慮;第二,孩子的語言的確有些傷人。
孩子焦慮的主要有兩點——錢和愛,他希望自己有好的未來,卻擔心家裡出不起學費,他渴望父母無條件的關注和愛,所以害怕被別人分走。我不能確定,對於這個10歲的小朋友來說,這些焦慮的情緒體驗究竟意味著什麼,所以也沒有資格隔著網路去評判這是否合乎心理健康的標準。不過,在我個人看來,錢和愛確實挺重要的,「社會階層」和「單身狗」這兩個詞語的流行就能說明大多數人都在為這兩件事兒焦慮呀。
另外就是孩子的用詞,如果他更加坦誠、平和地說,「我擔心爸爸媽媽沒錢供我讀書」/「我害怕有了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之後爸爸媽媽就不喜歡我了」/「我擔心因為我家裡不夠有錢然後我在學校交不到朋友」/「我非常想要特別好特別成功的未來,但是我不確定能不能實現」/「爸爸媽媽為我付出的方式有時候讓我不舒服,他們的期望讓我壓力很大,我希望他們更加尊重我」,大概網路里的評論就會是完全不同的一種畫風。因為比這個小男孩大十幾歲,又在心理諮詢里探索了一些年,所以現在的我勉強有能力隔著網路在別人的案例里設想出一些「更好的表達方式」。我承認「父母不配有我這麼優秀的小孩」這個說法確實過於尖刻,但我也不認為這個孩子或者這個家庭一定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對於一個普通而平凡的家庭來說,網上的很多評論大概也很傷人。
因為看到很多回答提到了「情商」,所以多說幾句。我猜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情商高」的近義詞大概是「通情達理」、「有眼力見兒」、「能照顧別人的感受」、「懂人情世故」……而「情商」,準確來說是「情緒智力」的五個部分是:
1.自我察覺:精準的情緒自我察覺
2.自我規範:積極、適當地控制和表達情緒自我情緒。情緒的表達是可控的。
3.自我激勵:調動情緒,達成自我激勵、自我驅動,完成目標。
4.同理心:共情能力強,通過細微的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和慾望,識別他人的情緒。是很好的「聆聽者」,當別人在傾訴時,能巧妙地回應,表達理解、尊重對方的訴求。善於調控他人的情緒反應,幫助別人表達情緒。
5.分別現實檢驗能力:精準和客觀地檢驗現實環境中的資源、有利與不利的事物。面對現實能保持樂觀主義積極地接受變化,綜合各種資源靈活應對多變的環境和壓力,成功地解決問題而不失控。
也就是說,情緒智力很大一部分是指向自己的,人在理解自己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理解別人。這個小朋友正在努力地表達自己,這有可能是一種尋求幫助的信號。我猜想,如果他能夠被更好地支持,大概會更好地理解自己關於爸爸媽媽的哪些複雜感受,以後情商也會更高。
以上,獻給每一個曾跌跌撞撞走過青春期的人,期待父母們更加從容、自信,希望孩子們快樂、勇敢地長大。
這……中產焦慮都傳染給一個10歲孩子了……現在的人到底是有多焦慮啊……
父母的焦慮是一定會傳染給孩子的,我的一位老師北京土著,她說她女兒(8歲)都沒人教,自己就會信誓旦旦地說:「我這輩子的奮鬥目標就是要離開北京!」……
我當時就心想:「怎麼可能沒人教?雖然您沒有直接和她這麼說,但是您平時動不動就痛批北京污染擁擠,跟自己小時候「青山綠水」寧靜祥和的北京不一樣了~什麼今非昔比了呀~物是人非了呀~孩子能不受您傳染么?」
一個8歲小孩知道個屁擁擠啊?她打一出生就這麼擁擠!她怕個屁霧霾啊!上下學都有專車接送,霧霾大了還放假,巴不得霧霾呢……
我說做父母的,你們能不能平常收斂著點自己的情緒?
做父母的平常工作、經濟壓力大,焦慮是肯定的,可是話還得挑著講啊~不能孩子一犯渾你就數落孩子:「我養活你多不容易你還來氣我,你個不識好歹的小東西……」
這樣講話會有什麼後果?
首先,你在向孩子傳達你的無力感!難道在小孩的心目中,父母不應該是英雄嗎?你咋說自己是狗熊啊?形象問題你不管不顧的,做父母的早早崩了人設,那你能不麻煩大么?
其次,你把孩子說得像是你的累贅一樣,就把孩子放到了你的對立面,久而久之,孩子不跟你有仇跟誰有仇啊?
……
包括一再地望子成龍,不分青紅皂白地要求孩子進步進步再進步,也是一種焦慮的表現!
小孩自己都沒有童年,你們當然也就不配享有孩子的童年!
是你們剝奪了了小孩的童真,也就別怪小孩說出可怕的話~
可能不是這孩子情商低,而是他父母情商低~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我們的父母才艱難呢~我媽還是一個人養活我和我弟,匱乏也是有的,而且經常會發生~但是我媽就說有辦法告訴我,讓我明白她在努力,她真的很努力~我小時候懂事得不像話,無論看上了什麼東西,只要是非必需品,能不買就不買,就為了給我媽省錢!有什麼問題,能自己解決絕對不告訴我媽,就為了不給她增添負擔!在我心裡我和她是一條戰線上的,我們母女母子仨同仇敵愾,一同對抗貧窮和匱乏~
這個小孩的父母給他的,為他付出的不比我媽給我的少,但是從孩子的語氣中,聽起來像是他父母聯合起來一起對付他……我想這就是父母的失敗之處,只知道一味付出,統戰工作沒做好~不會籠絡孩子,後果就是養了頭白眼狼(孩子還小,但是如果他長大了還這樣,那就是頭白眼狼)~
養孩子也考驗情商呀!
先這樣~
這和愛與不愛本質上沒有關係,這是階層於階層之間的鴻溝。這孩子被父母強行送上了更高的階層,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同時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他是一個卡在階層攀登當中的勇士,已經做好了面對未來困難的準備。
然而父母給了他刀劍,一直告訴他,外面的世界需要你自己去打拚,這階層你有希望跨越,他也一直是這樣認為的。
突然有一天,父母說,世界你要繼續打拚,我們不再給你刀劍,這狗窩也很不錯。爬到了一半的孩子,迷茫了,付出的所有努力去看你們未看過的世界,因為你們一句話,我就要放棄爬到現在的位置,重新回到最初,想必孩子也是很痛苦的。
我小學年級第一奧數一等獎,爸媽依然罵我學習不如別人;
我小學時在家什麼家務活都做了,爸媽依然罵我在家什麼都不幹。
我小學經常跑去圖書館看書,爸媽覺得我是去網吧了就將我暴打。
我小學經常看科普節目,爸媽九點之前關電視睡覺。
我小學想有自己的個性,爸媽控制欲強不允許我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許我做自己的選擇,不能自己買衣服甚至頭髮不理平頭都會被打。
我想去市裡好學校上學,遠離村裡的小混混,家長覺得我走遠了會學壞就讓我在村裡讀書。
我愛偷寫日記爸媽拿去看了責罵我說我凈寫的什麼東西。
父親總讓我穿他的衣服,不穿就暴力對待唄,然後穿出去被同學嘲笑。
每逢過年一家人舉杯喝酒打牌,我不能參與,理由是我年齡小,然而比我大一歲的哥哥們都可以無論我多少歲了每年如此。
他們不讓我和別人出去瘋玩,而且,看到我和村裡一個老師家的兒子走在一起時,也罵我,說人家可是教師子弟啊,我跟人家鬼混什麼。(他們不懂什麼叫人脈資源,)
母親每天沒事就在我耳邊抱怨,罵我不如別人怎麼怎麼。
爸媽之間從我小學五年級到初三那幾年冷戰,互相不說話一說話就吵架,他們互相不做飯,分開睡。
父母打我罵我是不需要什麼理由的,比如我在掃地,我媽就隨時可能過來踢我幾腳,說我打掃得不好,而我不明白哪裡打掃得不好。反正就是三天兩天打我,而罵我卻是每天都發生的事。
現在他們老了,開始道德綁架,說辛辛苦苦養我,我居然敢說他們教育有問題,真是不孝順。
......
很多,列舉不完,二十多年,感覺在家裡的歡樂實在太少,更多的是暴力,發脾氣打罵摔東西是家裡的日常。
並不是所有的家長打孩子都只在犯錯的時候打,有的確實只是為了發泄就找個牽強的理由打了,或者心情不好了就罵。
我從小一直好好表現,儘可能地讓自己變得像書上的好孩子,可惜,沒用,當時真的發現做個好孩子根本沒用,反而還讓自己受累,每天受家庭暴力和校園暴力,所以,有段時間就不想再做好孩子了。因為那些學校的小混混們確實1每天過的很開心,無憂無慮。
反正你們能想像到我的性格,平時不說話,但是誰把我惹急了我真會提刀砍你。
這樣的氛圍下,我的性格變得極端暴力,也像我媽那樣每天抱怨,每天罵別人。
因為這種性格,高中和大學裡,我失去了最美好的東西,也失去了好多朋友。
後來我也不學習了,整天抱怨社會,也發誓不再回家。
和前女友分手時,我才意識到,原來他們都是家裡的寶貝,哪會受的起我的負能量暴脾氣,我這時才開始反思家庭教育帶給我的影響。
大學裡,我曾經擔任學生幹部認認真真和好多人做朋友,後來他們都不理我了,我才反應到自己的性格。
現在,對一切看開了,也不想受他們道德綁架,呵呵一笑就行,自己還得想辦法讓自己的人生重頭開始。
現在我也是有錢就寄錢回家,但不和他們說話,過些年再說吧。我已經辭掉工作準備考研,沒錢也想辦法貸款了。
感恩我會感恩,但並不意味著全盤接受他們。孝順和順從是兩回事。
我從來不會反抗他們,因為他們是長輩,他們生我養我,這是事實,我畢竟還是受傳統教育比較重吧。現在離開家,並不是恨他們或者討厭他們,而是徹底的修養自己,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
對他們,心底里還是孝順,但是他們教育方式確實是錯的,所以這也是我強調孝順不等於順從。
――――
感謝評論區光大網友關心,我會努力,也願廣大網友前程似錦。
――
謝謝大家理性討論。
人的改變是很難的,從認識自己到改變自己,花費的不僅是幾年的時間,還失去了非常愛的一群人。
失去我最愛的前女友時,我才感覺自己有問題,才發現自己的負能量可能會害了自己,才知道並不是所有人家庭都像我家那樣。
後來,我在大學裡辛辛苦苦做了好多學生工作,卻不被別人賞識和認可,還失去了好多朋友。
我才知道自己的性格有多糟糕。我開始回想自己的一切。
以前,在我眼裡,發脾氣傳播負能量是很正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這就是我家的日常啊,在我的認知里根本就沒有人說做人必須正能量滿滿。所以對同學發脾氣我也以為是很正常的事。
還有我的自負其實是來源於自己的自卑,沒被人表揚過,總想表現自己,形成了被人討厭的極端自負。
關於自己的三觀吧,因為從小受校園暴力和家庭暴力,所以很孤獨,只有課本為伴,於是我成了那種三觀超正的老實人,就是看到任何不好的事都想去譴責,大學做學生工作時也只是低頭做事從不考慮個人利益,不會和領導交流不會打圓場。結局就是辛辛苦苦努力一場卻沒有任何收穫。
自己的外在形象吧,從小到大家裡人用他們年代的審美要求我,所以我整個四年都是土鱉形象。然而畢業工作時才發覺,人的形象氣質談吐實在太重要了。
關於消極情緒,無非就是自己努力那麼多卻沒有任何收穫,於是容易走向懶惰,覺得努力那麼多一點用都沒有,就好像小學裡那麼愛幹家務活卻還是被罵,大學裡辛辛苦苦做了那麼多卻並不被賞識。(當時還不知道自身性格問題),加上自己運氣不好,遇上貧困家庭我不介意,介意的是家暴+控制欲+校園暴力等一系列不好的東西都降臨在了我的起點。
交際能力是真差,對別人的話題完全不懂,更搭不上話,聚會或者酒桌上只會低頭吃飯。
......
還有很多,說不完。反正讓我意識到自己時,我的代價挺重的,自己最愛的女孩就只能永遠埋在心裡,最愛的那群朋友遠去也無可奈何,自己的事業沒什麼成功的倒是沒關係,還可以再努力。
幸運的是,我成了村裡第一屆上大學的人,而且是211,原因很簡單,人人都打架鬧事,我成了孤獨的那個人,家裡人脾氣不好,我也沒法和他們融合。當全世界都不理我的時候,我唯一的夥伴就是書,我身邊所有知識累文字類東西都看遍了,所以形成了正直率真的三觀,遺憾的是沒有那本書教我圓滑處世,吃虧不少。
現在,全世界也只有我一個人,我這一年時間重在個人修行,修鍊良好的心理,想樂觀積極豁達,沒有朋友所以我才來到知乎的。
想做那種深諳世事但不市儈的人。願大家以後都擁有美好的家庭。
最後說,孝順不等於順從。
我打心底里還是愛他們,也知道他們是愛我,但他們教育方式確實有問題這個是事實。
我不恨他們,只是暫時離開他們修養自己而已。
對父母錯誤的方式,豁達一點,心態放寬一點就過去了。自己改變自己的一生,變成自己想要的那樣,追求經濟基礎,追求自己想要的女孩,這才是正解。
過幾年,還是經常回家看他們,過去的事就過去了。
我也嘗試過和溝通,可是根本沒用,溝通不了的,而且我只是家裡輩分最小的,改變不了他們,只能想辦法改變我自己。
――
其實我控制不了,有的心理已經成了生理了:
每天控制不住,過去的事情會湧進腦海,佔據心裡,無法專心做任何事,總想摔東西罵人發泄。這其實是每天的日常,自己試著改了好久都改不了。
湧上心頭的東西,無非是我這二十年來拚命1努力,卻一無所獲,反而失去的太多。
還有,我失去了學位證,掛科很多。因為對學院政策不滿,努力了好久卻不如那些不努力但是運氣好的人,最終放棄了學習,全身心投入學生工作。大學就這樣。
有時候想想,我是受傳統家庭教育太重了,所以對家裡人都是晚輩對長輩的順從,從來都不反抗他們,因為他們是長輩。
怪我太老實,其實那些和父母頂嘴爭辯的人,都過得很不錯。一味地順從和忍讓,只會讓別人得寸進尺,讓自己一直忍受壓抑。現在我再和我姐說這些的時候,她會覺得是我自己心胸狹窄,她也覺得和家庭氛圍沒關係,然而她也曾是那個一直拿我發泄的人,她的脾氣也不好,曾給我買衣服時我的想法不合她心意她就在大街上打我了。
我覺得,心胸寬廣的前提是另一方認識錯誤願意道歉或者願意承擔責任。不然呢?犯了錯卻不想承擔責任嗎?他們養我是他們對我的恩澤我會記住並且會加倍回報他們,他們拿我發泄二十年也是他們的不對我也忘不了,只要求他們認識錯誤就好,再給我點時間安靜。
強調:
他們養育我我會記住並且加倍回報。
但他們傷害我我也記得,不求他們道歉,只求他們願意聽取家庭教育的道理,願意在心裡承認他們有不好的方式,然後給我時間讓我安靜,將來呵呵一笑就過去了。
然而,他們永遠不會承認的,到現在還覺得打我罵我是為我好,從不鼓勵我是怕我驕傲。從來覺得別人家孩子好我哪都不好哪都不如別人,從來都覺得他們是對的。
還有,這個和內心強大沒關係啊。內心強大是指不怕困難之類的,我確實不怕任何困難,想做的都敢去做。
沒有誰嫌棄父母嫌棄農村,只是嫌棄負能量滿滿的環境。其實這個孩子只是說出了我過去不敢說出的話
看到這個贊數有點懵......大概大家都是這樣吧.....最讓我無奈的是我的父母無法給我好的資源,好的人脈,好的外貌,好的教育......可他們到底是我的父母
這是他們所能給我的最好的了
我覺得大家先別著急罵孩子。
不要把那麼多的"階級固化","富二代","道德敗壞"等成人的概念,往一個10歲孩子頭上套。
他很有可能想表達的就是"你們不要太過分地要求我了",用錯了話語,實不必上綱上線。
我們高中很大,一個年級2500個人
我記得我考1900名的時候,老爸說我整得太差了,他很不滿意。
我說:"爸,對不起,我沒學好,我繼續努力"
當我考1500名的時候,我爸說這樣和1900名沒區別,當不成優等生。
他說的對,我說"我繼續努力吧。"
後來,我考了500名,我爸又說他同事家的某某孩子考了年紀前50。
這時候,我冷靜想了想,先不管別人,覺得先把500名穩住再說。
結果事不遂人願。又考了一次900多名。
老爸就開始禁止我看nba,非要把我的球星海報拿下來。
我心裡很不高興,因為我開始覺得他根本不懂我成績下降和浮動的原因。
最後,高考結束,我上了一本線。
我爸坐在家裡,嫌我上得不夠多,他不好操作。
我記得就是6月中旬那天晚上。
我跟我爸大吵一架。
我說:
"你知不知道我這三年有多辛苦?你知不知道我們學校壓力有多大?我從高一的全校倒數奮鬥到今天這個成績,花了多大努力?我星期天補課,晚自習下課留到11點才走,你看到了嗎?我媽每周陪我,你陪我了嗎?我拍著胸脯跟你講,今天這個成績,我問心無愧,對得起你,對得起我媽,對得起我自己!"
我爸(愣了一下,可能以前沒見過我這麼凶):
跟你一個學校的人家怎麼就清華北大,xx阿姨家的孩子怎麼就上人大了?你考的差你還有理了?
我:
x阿姨是博士,x阿姨家叔叔是研究員。你自己呢?師專出身,考不上本科,你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有我努力嗎?把你放到我們學校,你能保證考一本?你不能保證的話,憑什麼毫無節制地要求我?你不信問我媽我這三年是怎麼過來的?
整整三年,你除了會指指點點,自以為自己嚴格要求,你還會幹啥?你所做的一切就是出結果的時候跑過來發號施令,我成績為什麼進步為什麼退步你知道根本原因嗎?你除了會撕海報你還會幹什麼?我因為考差了傷心著急你關心過我嗎?你只會冷冷地指責我沒學好罷了!
我爸:
你吼什麼吼?有你這麼跟老子說話……
我(打斷):
我還就這麼說話了,我再說一遍,我的成績問心無愧,這就是我最好的成績。我還就告訴你,現在是報志願階段,你要是亂參謀,浪費了我的血汗分兒,我特么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你!
我爸:
你怎麼敢這麼跟老子說話?(無限單曲循環,其實就是理屈詞窮,講不出乾貨了)
————————————————————————
回想起這件事,我心裡真的很複雜,這裡面有後悔、有憤怒、也有反思和原諒。
知乎朋友們看到我這個事情的時候,大體就分兩種吧:
1.支持我,你爸爸不講理要求還多,而且光要求別人不要求自己。
2:支持我爸,你這個熊孩子自以為自己多優秀?父母辛辛苦苦生你養你你娃還有理了?
無非如此罷了。
其實就我的中學時代,我爸的教育確實是沒起什麼積極作用的。
你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我爸是典型的冷酷父愛,嚴厲派,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你說這種教育可以嗎?當然可以。
不過我個人是那種很努力,而且心理壓力大,喜歡自己嚇自己,給自己施壓的人。
我爸由於並不了解我的內心,或者說,他認為根本不需要去了解。
他們那代人,根本不認同什麼"教育心理",就是"一耳光過去啥事兒都解決了"。
客觀上,我爸爸的教育給我的其實是痛苦和負面影響。
他根本不懂因材施教,假如我真的不努力,一天到晚不幹正經的,那就是該說該罵,可我明明很努力壓力很大,他再一味嚴厲只會給我拖後腿。
那個時候我很不理解,而且是積攢了三年的怒火一下子發到我爸頭上。
但我現在選擇了理解和原諒。
第一,就父親自身的出身背景,他當年的學歷只能說"比較差"而不是"特別差",而我現在的成果,比他是進步了,肯定是好事。
第二,我總是希望我爸像一個開明的現代教育家一樣,善解人意,既要求成績也關心過程。
然而他做不到,這輩子都做不到。
因為他的時代限制,學歷限制,認知水平就到這個層次了。
正如我爸要求我三年下來必須上名校一樣不現實。
而我以後可能考研還能考名校,我爸可能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老一輩的人是可憐的。
第三,我只會覺得"我爸要求過分",並不會覺得"他不配擁有我",家長的撫養,供讀書是花了巨大的代價的。
對於題目案例的小孩子來講,我並不想站在什麼道德制高點去抨擊他不懂事,我覺得只是一個語言表達的問題。
他可能想表達的是"你們不要過分要求我了,我做的已經很好了",只是語言不準確,又被媒體斷章取義了。
最後,我想說,與其去懟家長和懟長輩,強行要求他們變得先進和開明,還不如把這個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努力讀好書,掙多錢,提升自己的品德,素質,給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父母。
既然知道老一輩的教育有問題,那就從我做起,從我們這一代改變,學做你當年想要的那種"好爸爸"、"好媽媽"。
怕就怕,有的人年輕的時候被父母欺負,大喊不合理,鬧革命。
等他們自己老了,又扯著嗓子說自己"懂事了",父母以前都是對的,然後又變成了自己當初討厭的人。
然後繼續在這種輪迴里循環。
什麼叫"懂事"?
懂事≠父母全都對
懂事≠父母全都錯
懂事=知道父母哪裡對,知道父母哪裡錯,繼承好的,修正不好的。
網上那些一味懟父母的"青年暴徒",還有那些一味懟年輕人的"活體封建逼"
(而且有些時候,懟父母的"青年暴徒",老了以後就是懟孩子的"活體封建逼",而有些懟孩子的"活體封建逼",年輕的時候也是"青年暴徒")
左派和右派有時候就是一步之遙。
恕我直言
你們全都是垃圾!
我覺得我要先去把所有販售成功學的公眾號和講師們都打死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先來大致分析下這個孩子和他所處的家庭。
周圍同學非富即貴,不用說啊,這個肯定是本市Top2的學校。能咬牙把自己孩子供進這樣的學校,父母肯定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能上興趣班,每天媽媽有時間和精力做很多好吃的。用趙本山老師的話說:「要啥自行車呢?!」我的意思不是孩子不配擁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但各位如果真的認真了解下兒童興趣班的價格以及現在的恩格爾係數,就很容易明白這已經是一個中產家庭能給出的較優越條件了。
然而那又如何?以我以前的一位領導為例吧,他真的是一個很努力很勤奮的人,膽大心細,精明強幹,沒有任何背景純粹靠細緻勤懇的工程能力被提拔,靠瘋狂的闖勁一步步高升,每年出差200多天,每周喝七八頓大酒。花了大價錢把孩子供進我們本地最好的小學,然而那又如何?他孩子的同學照樣用著他夫妻都捨不得買的蘋果三件套,他孩子照樣叫他放學不要去接他免得普通的家用轎車淹沒在豪車群里丟人,他孩子成績還不錯,可是班上同學的寒假作業是上了省日報的,那是一份小學生寒假赴南極科考報告,覺得驚訝么?好幾家公司都有南極旅遊這服務,不貴,全家套餐只要558,55.8萬人民幣而已。
我昨天還和這個小朋友一起玩無人機(小米之家開業特惠買的)來著,小夥子聰明伶俐,就是突然問起:「叔叔你又沒有我爸爸賺得多,怎麼你玩得起無人機啊?」,這樣市儈的嘴臉著實扎心讓人厭惡。
所以,住著天價學區房,每年花著幾萬塊上興趣班,還能天天吃媽媽做的美食,然後我們依然不配擁有這樣優秀的孩子。
確實,沒錯,我們的孩子也許在我們的培養下比我們當年優秀的多,聰明的多,但是我們卻教不會他們真正的快樂。
成功學之所以可惡,就在於它只販售一種快樂:屬於馬雲、李彥宏的快樂,它只告訴你去拼搏去奮鬥,只給你灌輸人生如此才有意義,卻永遠不告訴你BAT一個M9T9管著多少M4、5,T4、5。
我們努力的活的比80%的人更好,可是因為我們成為不了金字塔尖的1%,所以我們就被定義為了盧瑟,不怪孩子,是這個社會病了。
豪宅是不會有的,出國留學什麼的只能靠自己賺,爸媽多陪伴你就是最寶貴的財富了,有時候我終於領悟了西方教育理念真Tmd對,估計是他們也經歷過不配擁有優秀的孩子,然後趕緊修改路線安利一波。
我們每個人都不快樂,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能夠像王思聰一樣生活,這樣的社會真的不配擁有如此優秀的我。
我相信他的家庭如果僅僅只是經濟上不夠優渥,父母在物質相對困窘的客觀現實面前,能夠懷著愧疚和坦然的心情告訴兒子:「我們的兒子是最優秀的,可惜爸爸媽媽能力有限,只能幫你到這裡了,以後的路你要一個人走,但無論何時我們都會是你的避風港。」兒子絕不會說出「父母不配擁有優秀的我」這種話來。相反,他會懷著對父母的感激愧疚一夜之間成長為擁有鋼鐵般堅強意志又不失正道的男子漢。
然而他的父母並做不到。換句話說,能做到的父母也極少會有物質上的匱乏。
很多人都意識不到「家庭」的意義與分量:
在你們沒有孩子的時候,你的愛人能在你的臂彎里沉沉睡去。當你們有了愛情的結晶,這個幾十或者上百平的小小空間,將是孩子在殘酷世界裡得以軟弱和喘息的堅強堡壘。
我就這麼說吧,你們去一個自己信任的朋友或者閨蜜家裡玩,然後說了一些自己女朋友或者男朋友的缺點,比如吃飯要用團購券啊,下雨天不肯打車要坐地鐵啊,過節日不肯送花啊。。。然後抱怨了下哎本來我可以有更好的。
第二天一起床,你朋友把你的話貼的滿世界都是了,什麼用團購券不送花的男人不配有女人。
請問你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難到孩子的朋友有什麼自己孩子就要有什麼很正常,做不到就不配做父母。這個我就不懂了,我女兒也說班裡有人有兩個PAD,有人馬上要去歐洲,有人已經有兒童手錶了。
但再具體一問,是有幾個條件好的,也有條件差的,她想買的東西的確就盯著人家有的一面,有時候是真想要,有時候就是衝動的虛榮心。
有時候孩子的心思的確敏感,某幾天晚上她咳嗽沒開空調,等到外婆家過周末就是會告訴外婆媽媽都不給我開空調!我太可憐了。
幸好我沒有一個倒霉的無娃兄妹把這話髮網上,要不就是震驚,狠心爹媽高溫天不給孩子開空調!
那幾天我家裡晚上自然溫度是28度啊。後來我媽和我說了,我和女兒討論了下為什麼那幾天沒開空調,她也就接受了。這事目前就過了。
孩子對家長有抱怨,這很正常。畢竟家裡有個人,一天到晚管著你,不讓你隨心所欲,肯定不爽。但是如果讓孩子隨心所欲了,這難道不是熊孩子?你以為讓小孩懂得做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不要恨人有笑人無的虛榮是靠別人怎麼樣我也要怎麼樣教出來的嗎?
公共場所侵犯你們利益了希望爹媽專制一點,到私人家庭開銷反正不花你們錢就應該買買買?
這都啥邏輯?
肯定有虐待孩子的父母,有鼓勵孩子不遵守公共道德的父母,但是和這題有啥關係?就是兒童保護做的好的地方,也不會因為不買手機開日產這種事情剝奪家長監護權。
哪個成年人敢說自己鄰居有什麼自己就要有,自己同事有什麼自己就要有。你老公說隔壁小紅胸大腰細,你不減肥不配做我老婆,你老婆說隔壁老王新買740,你不來一輛不配做老公。你會說你說的對?
自己都不會做的事情,鼓勵別人家這麼去縱容孩子,你們的良心不痛嗎?你們討厭自己爹媽比孩子,卻又和人家孩子比爹媽,這腦迴路我給滿分。
最後再說說這個照片的立場,如果這孩子就是和我女兒說我不開空調一樣吐槽而已,第二天被掛網上了,自己和爹媽的關係被這個長舌親戚給搞砸的惡劣,以及看著大家惡意揣測自己爹媽的後果。。。這傷害會比曬朋友圈自己圍棋成績小嗎?怎麼沒看見那些美其名曰保護孩子的人浪費一秒考慮一下?
這問題里一家三口無非是一個普通的,有矛盾但是也有各種可能性的家庭。倒是這個看起來通情達理的叔叔,希望孩子和父母加強溝通這事不對孩子父母說,卻把孩子背後對父母的抱怨在大庭廣眾下惡意曬出來,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看似規勸,其實是鼓勵孩子更逆反說爹媽不是的誘導,進一步激化矛盾,這行為,才是這個事件里所有當事人里最噁心和陰損的。他以後這種感受會更深。
高中三年拚命學習考上重點大學,結果發現舍友玩了三年沒高考批條子進來;
大學四年各種參加活動進了500強實習,結果天天不上課的同學找關係照樣進;
成績夠保研卻被校領導的送禮的親戚頂替;
有好的自費遊學機會、實習機會沒錢出交通住宿費用只好放棄;
申請出國拿到特別好的offer卻因為不提供獎學金打工都不夠生活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有獎稍差的學校;
和一起進來的同事乾的一樣好甚至卻因為對方有背景於是成了自己的上司;
遇到情投意合的戀人卻因為家庭出身太差被對方父母嫌棄只有分手;
工作資歷相當的同事朋友紛紛買房買車首付都是家裡墊的,等自己終於攢夠房價翻了兩番;
和妻子咬牙供了私立的高昂學費小孩入學卻還要看其祖父母教育工作背景算積分
…………
然後被父母天天念:
你看人家都保研你怎麼不保研,你四年幹什麼去了?
你看人家找那麼好的跨國實習你怎麼不去?
你看人家和你一起進公司現在升部門負責人你怎麼不行?
你看人家都申到藤校留學你怎麼才去個破公立?
你看人家家兒媳婦家裡條件多好?
你看人家怎麼才工作三年多就有房有車你怎麼還租房?
你看人家家孫子孫女都上X小怎麼我孫子孫女不上?
…………
你看你小時候天天考第一的,怎麼現在混成這樣還不如那些學習差甚至沒考上大學的?
是啊,他從小這麼努力,天天考第一名,怎麼現在還不如那些不學習的?
難道不是因為,只有在考場上,他才和那些人面對著同一張試卷嗎?
難道不是因為,只有在學業上,他自己的努力程度才有決定性作用嗎?
你們要求他保研,怎麼不要求自己是大學校領導?
你們要求他跨國實習,怎麼不要求自己給他提供哪怕是起碼的交通住宿費用?
你們要求他去最好的學校,怎麼不要求自己出一文學費?
你們要求他最快升職,怎麼不要求自己有可以幫到他的背景人脈?
你們要求他找個出身名門的兒媳,怎麼不要求自己有相配的門第?
你們要求他一工作就立馬有房有車,怎麼不要求自己幫他分擔部分首付?
你們要求他供你們的孫輩去名小,怎麼不要求自己的教育職業背景多孩子加些積分?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寸徑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湯藉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當你們要求他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努力超越幾代人造就的地勢的時候,你們怎麼不想想,蒼鬱的松樹被小草壓過、英才反屈居於庸人之下,到底都是因為什麼?如果真的作為生產事故追究責任,都是誰的原因?你們給了他任何可以憑藉的舊業嗎?為什麼反過來質問他為什麼不見招?
佛教有一句話,講凡人畏果,菩薩畏因,要人時時注意警惕,不要做業種下惡因,可是如果真的追根究底,發現因是十幾年前、幾代人之前、自己還未出生時就種下的,又該怎麼辦呢?相信前世嗎?
我今年26周歲。我們父母那一代基本上沒經歷過為考試嘔心瀝血的過程,經歷過可能也都忘記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很難理解孩子所說學習上的那些煩惱。在他們看來,給你一副桌椅,一套紙筆,就已經具備了學習的全部條件,至於其他的自尊心、虛榮心,通通無關緊要。
我見過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父母在學習上管的很緊,自己對學習也看的很重。
高中時,有一個男同學,180+的個子,學習成績在我們班每次差不多都能排到前三,對學習看的特別特別重。重到什麼程度呢,經常因為做不出來題趴在桌子上嗚嗚的哭。你能想像一個大高個因為做不出來題而嗚嗚的哭么?
他曾跟我講,有一次,他跟他媽媽打電話,說自己最近壓力很大,很焦慮。他媽媽立即反駁:你肯定是不夠努力,你要是足夠努力,把心都用在學習上,哪還有時間和精力焦慮。(大體是這麼個意思,我忘記原話了。)
他的媽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有錯么?
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那種懷著太大的希望,背負著很大的壓力往上爬,如果一旦跌下來,會有多慘多痛苦。
大部分的孩子其實都只是普通人,包括這個十歲的小男孩。雖然他現在樣樣出色,但是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誰又能預見呢?作為父母,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只是個普通人,所以,教給孩子的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的能力,跌倒了再爬起的勇氣,慢慢長大的歡喜......比起一味的溺愛,付出所有盼望成才,結果肯定好的多。
做父母沒有經驗,但是可以學習。現在,查找信息這麼方便,網上有那麼教育方面的新聞,那麼多先進的教育方法,愛要理智,也需要講究方法。
##################以下為原答案##################################
我希望有一天,為人父母,需要通過考核,持證上崗。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孩子經歷了什麼:
父母沒什麼錢,同學都拿ipone7,他只有兒童手錶。
同學告訴他,成績好沒有用,有錢才是王道,你個窮鬼的兒子。
他知道家裡供他學這些是有壓力,根本無力承擔二胎的責任。
爸爸和人炫耀他圍棋下的有多好。
他的父母灌輸的都是父母不容易,你要爭氣,你必須聽話這樣的思想。
首先 ,小男孩是有一點自卑的,在學校自己家庭條件不如同學,被同學說自己的父母是「窮鬼」,被告知成績再好也沒有用,還不如有錢。
不管他怎麼努力,總有人告訴他,他成績好沒有用,還不如有錢,他個「窮鬼」的兒子。就算是現在,在這樣一個環境,有人跟我說這些,我依然會感覺痛苦,何況小男孩是在這樣小的年紀,這樣的經歷該是多麼的痛苦。
其次,在家裡,小男孩的父母根本不關心他的想法,更不用說理解他所經歷的痛苦。他們只會告訴他:我們很辛苦,很不容易,你要聽話,你要努力,你要爭氣,你必須要怎麼怎麼樣~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很辛苦,你要怎樣怎樣式的道德綁架。
再次,男孩接受不了父母再生二胎。他父母卻說,這是為了給他更多的親人,這樣他才會擁有更多的愛。
小男孩覺得父母沒有能力養二胎,他的父母也一直傳遞「我們養你已經很辛苦了」的思想。而小男孩不希望他的父母要二胎,這是他自己客觀衡量父母能力後的結果。而他的父母卻告訴他,我們生二胎也是為了你,你要接受。擱你你信么,擱你你願意么?
從客觀層面來講,我覺得這個孩子的想法沒有一點錯誤。
家長的功利心和自私耳濡目染給孩子,家長的專治手段壓迫著孩子,不把孩子培養成「白眼狼」才奇怪呢。我覺得孩子能長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第一次更新的分割線=============================
看到很多人的評論,我想真正經歷過得人才會懂小男孩的感受。
我並沒有父母一定要有別墅,一定要有很多很多錢才能有資格生小孩這樣的觀點。反之,我覺得小男孩家庭條件根本算不上差,只是,孩子的父母育兒思想還比較落後。
誰沒有過抱怨自己父母的時候呢?我們不否認父母的付出,但也絕對不能因為父母付出了就忽略問題的存在,認為父母全部都是正確的。「我的所作所為,全部都是為了你好,我們付出了很多,所以我們都是對的,你必須服從!」當父母的愛和付出變成了孩子的沉重的包袱,孩子有著抱怨卻沒有足夠的能力與父母抗衡,這會對孩子性格的塑造造成很大的影響——抱怨、沒主見、叛逆、自卑、憂鬱、焦慮、自閉..........
很多父母面對這些矛盾,避而不談,明明自己很多想法很多做法經不起推敲,卻堅信自己是正確的,凡是「為你好」都是正確的。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感受,跟孩子缺乏溝通,不理解孩子的想法,「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傾盡所有,為什麼你卻不理解我」?「我們為你付出了很多,你一定要爭氣,一定要怎樣怎樣」,父母要求孩子理解自己的辛苦,卻不理解孩子成才過程的辛苦,不是很矛盾嗎?
小孩也很辛苦,小孩也不容易,小孩面對的東西也很多,不容易的又豈止是大人呢?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小孩只帶兒童手錶卻在周圍同學都用iphone7的環境里讀書。但是我知道對他來說,在這樣的環境下,加上周圍小朋友告訴他你爸媽是「窮鬼」,你學習好也沒有用,肯定是很難過。不知道大家是否經歷過那種「我付出了很多,我很努力,可是這都沒有用」那樣的挫敗和絕望,這不是一個10歲的小孩子能消化的了的。
有很多的父母,他們不顧家庭資源的差異,百般努力,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甚至以超出自己經濟實力的方式培養孩子,只希望有朝一日,孩子在好的資源的「哺育」下,成龍成鳳。
可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父母這樣做以後他會經歷什麼呢?他每天有著什麼樣成長的煩惱呢?父母應該持有什麼樣的觀念去培養孩子,應該希望他成為我們眼中足夠優秀的孩子,還是應該希望他身心健康,開心就好?
10歲就能說這些東西不容易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己沒錢卻強行把小孩送去「好」的學校,也是不行的,會直接毀掉小孩的人格。什麼人就去什麼地方,英國人民300年升一個階級是有道理的。
小孩都是沒有道德觀念的。你把自己家小孩送去一個會被嘲笑的地方,當然所有人都會盡其所能地嘲笑他。就算這幫人的父母再牛逼也沒有用,牛逼也改變不了大腦發育的客觀規律。
看到10歲男孩心裡咯噔一下,我家孩子前些天也剛滿10歲,他的同學和朋友也大多在這個年齡段。站在家長角度,我看到孩子這樣講心裡並不舒服,但是作為教育從業,我會想去弄清楚他為什麼否定父母,結果通篇看下來,我特別同情這個孩子。
我家的車是國產車,比這孩子家的便宜,住的是公寓,也沒有手機給孩子只有定位表。但我家孩子非常愛爸爸媽媽,也許是因為我們與這個孩子的父母做法相反:
不在朋友圈曬孩子的成績,考級也好,競賽也好,一律不曬;
不要求他在人前表演樂器,除非孩子自己願意;
不強迫他吃飯,愛吃不吃,不曬吃飯照片;
每年帶他出國至少兩次,國內旅遊若干次;
不拿他和別的孩子比,他做得不好就事論事,做得好也不貶低其他孩子;
告訴他不買電話因為小學生不需要,定位手錶也能通話;
當別人逗孩子說讓媽媽再給你生個小弟弟時,我主動說自己身體不好生不了。
當家長十年,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愛。
對方不需要的,不強給;對方需要的,搶著給。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真的愛自己而不是愛自己取得的成績,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
不可小覷。
10歲的小孩,想法如此直接?如此有主見?如此有衝擊力?
如果說有問題,就是他在這個階段還不懂得換位思考,這也是他和父母相處後學習得到的結果。
一個人搞個人優先的同時,
何必希望利益相關方不要個人優先?
何必又去指責利益相關方的個人優先了?
換個角度來說,正是因為在他心中,他的父母是如此的個人優先,所以他以自己的個人優先加以反動。有很多人說這小孩子早熟,我覺得並沒有。
我小學四年級時,有位女生在課堂上讀作文,大概是說自己父母收入並不高,但對自己很好。一位男生就笑說,你家裡沒錢,讓你媽出來賣逼養你啊。女生聽了大哭,男生也被老師狠狠訓了一頓。
十歲左右的年紀,小孩子早已很清楚錢是什麼東西了,班裡的壞學生欺負人也看家庭背景的,誰家裡有錢天天做好車上學,誰爸爸是當局長的,都不敢欺負,知道這些爸媽有本事找校領導,欺負他們自己沒好果子。有個男孩個子矮小,家裡還窮,就是大家欺負的對象,經常逼他撿地上的髒東西吃。
總有人覺得小孩子應該是「單純」的,其實跟覺得農民應該是「淳樸」的一樣,是變相的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多少成年人反對喪偶的父親再婚,就是怕後媽會分到老頭子的遺產?多少成年人為了父親的遺產,和親兄弟勾心鬥角?成年人為了錢不顧親情的見怪不怪,小孩子怕父母要二胎沒足夠的金錢給自己怎麼就成了熱論話題了呢?
要小孩子保持單純?你給他純潔的伊甸園了嗎?一方面要求他努力學習,將來才能賺到錢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灌輸以功利之心;一方面覺得他現在就考慮父母的家產不能分給別人而不願要弟妹太早熟,不矛盾嗎?
要注意,這個孩子的話並不是對他爸媽說的,是對他叔叔說的。他並沒有直接跟父母說父母不配有他這樣的孩子這種話讓父母傷心,也就談不上不禮貌。這件事情上最賤的是他叔叔,小孩子把他當朋友,可以傾訴心事,他卻把這孩子的言論發了大字報批判一番。小孩子不上網嗎?看不到這件事發酵了嗎?他怎麼想?以後這種事憋在心裡,不跟你們這幫長舌婦說就是了。
開會無聊隨手寫的答案,居然高票了。始料未及。今天下午發現,連問題都變了,無怪乎有人覺得答不對題。原題目是如何看待說「不配」,所以我很簡單隨意的把自己的看法的說了。大家也討論不休,看了一些,的確有理有據,有些就有點主觀引戰了。我甚至還回復了一位一上來就惡意扣帽子的傢伙。
我不認為自己掌握了宇宙真理。我認為所有認為自己掌握了宇宙真理的都是不折不扣的蠢貨。所以公開了所有的討論。
但是我發現一個問題。在講道理的時候,總有人講倫理。擺事實的時候,總有人講道德。討論不在一個頻道上,看著挺可笑的。比如有人說,配和不配都生出來了,討論什麼。我當然知道,孩子出生是因為精子卵子結合,不是因為相配。而我們討論的其實是為什麼會說「不配」,說「不配」反映了什麼問題,我們怎麼看等等。下一段開始為原答案。
教書八年,所見學生,九成高於父母。偶有頑劣之徒,觀其雙親,多不可理喻。這幾年社會文明程度提高了。孩子成長的環境好過父母是常態。孩子比父母強,沒什麼奇怪的。
很多孩子對父母不滿,因為父母的言行羞愧,只不過不直接說出來,或者不用不配這個詞罷了。
這個孩子用了。父母聽了會傷心吧。但是,能憑這一點判斷他說錯了,他三觀有問題,他大逆不道,當今社會有問題,青年兒童要完蛋。這都是想多了。
反過來,兒女的發展和成長,其實也是父母成長的階梯。人脫離學校,工作崗位又缺乏競爭性,很容易停滯不前。養育兒女,可以是父母前進的動力。父母年紀大了,兒女也會成為他們與社會溝通的橋樑。
換個角度,努力和孩子一起成長。感謝孩子給自己生命注入的活力和機會。努力配上他們。不損成人尊嚴。
這個孩子的說法基本沒什麼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這孩子青春期略早嗎?)看不起父母太正常了。
不過,我無法接受的是,知乎上,很多已經過了青春期的大人還有和孩子類似的看法。
孩子超過父母才是社會發展的常態吧?比父母好正常,比父母差才丟人啊。
就這個孩子來說,能門門優秀,說明父母給他的天賦不錯(那麼小的孩子,自然會覺得成功完全是靠自己。但是,成人還有這樣的認知,真的還需要成長)。
他的父母還教育他努力上進。
努力+天賦=成功
已經是最好的牌了。
而孩子想要的幸福: 自主(10歲的孩子還是無/限制民事行為人,完全自主不可能),尊重,錢,孩子能感受到的愛......等等,向一個人要東西之前,得先看看人家沒有吧。錢,這孩子家不是大富之家,但能看得起十幾萬車,還定位手錶,也算不差了吧?也不能真的有一個億才能生個孩子吧。
而孩子最看重的尊重和恰當的愛,坦白說,這個年紀的父母很少有。要一個人付出他沒有的東西,這是孩子可以的任性,成人了還這麼要求父母,真不合適。
很不合適。挺好的,私有制下
階級鬥爭的種子已經在孩子幼小心裡埋下了
當他走上社會,發現其才華不過是資本市場的生產資料,自己努力工作卻一無所獲時
這種子就會生根發芽成革命的怒火
說實話知乎上見過真的差家長和被他們教出來的孩子是怎樣的人太少了。
極端壓迫的家長和他們的孩子的關係是很獨特的,而且基本上不是這個問題里描述的這樣。
最簡單的一點,別的不說,你們去看一下知乎上那些真的有很差勁的家長的回答者(比如這個回答下的一些),看看他們的回答,他們是什麼時候開始真的反抗的,他們是怎麼反抗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問題描述中這個孩子的家長就是很好的家長了,但是情況其實根本沒有很多人以為的那麼嚴重。
有多少孩子從小到大沒吐槽過自己的家長呢?
推薦閱讀:
※中國普遍反對早戀的理由是什麼?
※「姐姐要讓著弟弟」的教育方式會產生什麼影響?
※怎麼培養自己的女兒?
※當你的孩子拿著課本來問你一些「真相」的時候,你會怎麼回答?
※父母離異是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