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裡乾坤」兩個交易的人把手放在袖子里捏手指討價還價是怎麼回事?

看那些古董交易的人把手放在袖子里捏手指討價還價,這個討價還價是怎麼進行的?


這個老一輩提及過。也是很久之前的事兒了。

太平年月古董貴,遇到個不安穩的時候,藥材價格就極高(當然每種藥材價格跟它的產地,產量,大小等等的都有關係,這裡只說個大概)


還有就是,無論是古董還有藥材都有打眼的可能,內行人知道,一般互留臉面,不會說給行外的人的,所以談價格就成了關鍵,不能讓外人知道。

把手放袖子里,手有五指,一般說來以大拇指為尊,即最高位,然後以此往下順,基價,即單位,多以十兩銀子起,當然也有以兩起的,如果以兩起還要袖裡乾坤,說明買家大抵是知道這貨有問題了,給賣家一個面子不說破,兩邊心裡都要有數。至於怎麼暗示到底以什麼基位起,一個是言語之前有過暗示,另一個是袖裡乾坤時的一個動作,但具體是什麼動作,好像說各有各的規矩,不是特別清楚。(這個時候兩個人的手貼在一起類似交握的動作,手指動的很隱秘,因為不是什麼時候都有兩個」大長厚」的袖子做遮擋的)


每個手指分三節,指尖指肚關節手指上下依次往掌心出捋,表示1到9,但這個也不是特別明確了,老人沒說清楚。


打個比方,我有塊玉,我出價10萬,但這塊玉有點問題,不值這個價,買家之前看貨的時候會有暗示,那最高位值就是萬起了,然後袖裡乾坤,賣買家比如覺得就值個4萬多,那就在我大拇指某處觸摸,我反觸摸他的大拇指某處把價往上抬,直到確定,會有一個動作暗示,然後開始食指談千位上的價格,依次類推。


這個適用於大宗商品,一般是外行人很難接觸而且會有貓膩的交易,銀錢動輒萬兩以上,或者單件貨有問題,值錢又不值賣家開的價格(一般發生在藥材上,比如人蔘之類的,都懂的),至於尋常價格,那都是拿算盤開個價而已。

袖裡乾坤一般用右手,可能是約定俗成吧。


當然不排除其他的也有這麼玩兒的,如果是熟人,就沒那麼麻煩,會有自己的習慣的,兩邊都明白沒有歧義就好。


老時候負責談的人基本都是掌眼的人,眼睛要毒,當然砍價砍的也夠狠……

現在好像幾乎沒人會了。

(咦?有人談到農村的那種?那個真不清楚了…我不是很能理解那幾個錢乾坤半天做啥使……也許是兩邊都不會打算盤或者不方便帶??總之老時候家裡兩邊沒過過這麼低的數,不曉得………)

ps.陳浩大神提及我所說的這種頗似袖裡吞金。老實說老人說的時候我只覺得應該是從打算盤那裡推演過來的,因為真的很像……看了袖裡吞金百度百科的那個,發現,還真有點那個意思~

不過如果真的類似,那就對了,因為袖裡吞金是幾乎所有大戶的商人(大土豪們~)通用的一種速算方法,這種表示方法最不容易產生歧義。商人走南闖北倒賣貨物,去的地方習俗語言各有不同,尤其,如果表示價格的手法手勢各地方都不同,那就不用」乾坤」了,鬧不好得打起來~(具體是不是真差不離,如陳浩大神所說,還要考證…)

還有還有,不要問我其他民族的,外國人的,都是怎麼弄的,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連農村牲口交易的那種手勢都不知道,怎麼可能知道那兩個………別批判我【何不食肉糜】,那種交易過的錢數真的忒少了,才幾個錢,不能理解為什麼不直接比劃一下或者說個切口什麼的……更何況我家老時候沒做過買賣牲口的生意……(聽外婆說家裡都是直接買肉……爺爺這邊,好像是賣豬的說個價,不離譜就直接付錢,離譜?哦不會離譜的,爺爺家裡是地主……)


現在有個類似的習慣:不說價格,按計算器給你看


特地去找了@SimonMoe提到的電影看。把我理解的手勢說一下:
基本上,平時的數字手勢中伸出哪些手指,那麼就在袖中伸相應的手指讓對方抓。
下面 1 至 5 分別表示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都是電影中拍出來的。
一:伸 2
二:伸 2,3
三:伸 2,3,4
四:伸 2,3,4,5
五:伸 1(這是例外)
六:伸 1,5
七:伸 1,2,3
八:伸 1,2
九:伸 2(彎曲的食指)
兩位數抓兩次,一次正手,一次反手。

以上是電影中的版本,也是@張禹和@Karl答案中的版本(但五有差異……)
另一個版本是@影夜和@徐然提到的,但不是伸手指,而是摸指節。
具體見 袖裡吞金_百度百科,不過那裡是作為一種速算方法來講的,還需驗證。


轉載:

  撒拉族是一個善於經商的民族,在長期的經商活動中,他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經商習俗,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他們都非常喜歡做「阿日」(漢語稱牙行,意為中間人),給別人介紹生意,促成交易。撒拉族在做買賣時,有時並不把交易物品的價格明文標出,他們看好貨物後,由「阿日」向買賣雙方詢問出價和要價,但不用語言談,而在袖筒里用捏手指的方式進行,以免讓其他人知道價錢。作為賣主,在要價時往往要的較高,而作為買主則出價較低,若二者之間相差不大,中間人就可順利地促成交易,但實際上二者間的差價往往較大,這時就靠中間人充分發揮其才智了,他不僅要說服賣方降點價,買方出點價,更主要的是要充分揣摩買賣雙方的心思,要對進行交易的貨物有個準確的估價,在自己心中有底的前提下,既不讓買主吃虧,也不讓賣主受太大損失,並能促使生意成交,這才是一個成熟、正直「阿日」的表現。

  在袖筒中捏價時,捏住食指表示一、十、一百、一千、一萬,食指和中指二指表示二、二十、二百、兩千、兩萬,加上無名指表示三、三十、三百、三千、三萬,再加上小姆指表示四、四十、四百、四萬,捏住五個指頭表示五、五十、五百、五千、五萬,捏住大姆指與小姆指表示六、六十、六百、六千、六萬,大姆指、食指與中指表示七、七十、七百、七千、七萬,大姆指與食指伸展表示八、八十、八百、八千、八萬,食指捏彎成鉤形表示九、九十、九百、九千、九萬。在討價還價時,一邊在袖筒里捏手指,一邊在嘴裡說要這個價或出這個價。如果交易貨物的價位在千或萬以上,人們都知道大致價格,為了使討價還價趨於簡單,他們提前在袖筒中捏好這個首位數價格,並說這個價格誰都知道,以後不再捏價了,然後主要捏其它位數的價格。

  撒拉族為什麼要在袖筒中捏價呢?這是因為過去撒拉族服飾大都為寬大型,為了不讓外人掌握他們之間的生意情況,他們就伸出衣袖,兩人衣袖中談價錢。如今,隨著撒拉族生活水平的提高,撒拉族的服飾越來越大眾化,除了老人外,人們較少穿寬大的衣服,因而不宜在袖筒中捏價,他們就在衣襟、毛巾等下面捏價。

  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因此當他們與外族人做交易時,為了避免讓對方知道自己內部的價錢商定情況,他們採用本族語言來談價,如撒拉語中「大思兒」表示元,「奧恩」表示十,「玉子」表示百,「命」表示千。撒拉語中沒有萬的單位,他們就用「贊子」(意為碗)來諧音表示「萬」。


來源:青海省旅遊系列叢書《撒拉族風情》,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雷葳

撒拉族民俗 討價還價捏手指


本人為此買了一本書,這個書在淘寶有出售的,不過用處不大,本以為可以提高運算能力,脫離計算器結果發現,,,本書名字叫 一掌金演算法 ,紙質版本為20元,電子版15元


以前在電腦城做過一段時間
有時候店面之間調貨
大家不直接說價格
而是背著人拿個計算器按數字
差不多的意思
怕人多被有心人聽了去


這個應該成為「捏碼子」吧。記得是在哪部小說中提到過。以下這個哥們寫過一篇博客。
大家可以借鑒借鑒。

集市 牙合 捏碼子


可以把自己放在賣家和買家兩個場景中去想這個問題,買家希望低價格購得心儀商品,賣家希望合適的價格將商品儘快出手。那麼什麼樣的價格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呢?
如果賣家意圖儘快出手來套現,那麼在預設價格範圍內或者略微低於預期價格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買家雖然有價格預期,但相比來說同樣質量的商品顯然價格越低越好。
使用手勢、袖子等方式不直接給出價格,會把兩個人的信息交換放在一個很隱秘的場景里,這樣買家極低價開口可以盡量減少由於環境原因對賣家造成壓力而引起的拒絕,避免一口拒絕也是為進一步拉鋸做準備。摸手也不是摸一下就完了的。信息只有兩個人知道,即使交易不成功也不妨礙賣家下一次生意。
這期間買家實際釋放出一股力量推動賣家在自己提出的報價下進行讓步。而賣家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造成的信息不流通,保證下一次交易時商品不會由於個別因素貶值太厲害(遇到太會砍價的買家導致商品由於低概率因素而貶值)。
所以這裡有個前提,如果交易商品只有一件,則間接的去報價可能不奏效,一鎚子買賣沒有後顧之憂。
一買一賣,間接去報價可以給雙方營造一種和諧友好的氛圍,更利於進一步的談判。


想起了劉寶瑞的《鬥法》


用衣服蓋住,然後這千這百這十的捏手指。就跟現在電子市場的小妹給你按計算器一樣。


講得大差不差,身邊有沒有青海藏族的,可以問問,他們在換東西、收蟲草之類的交易里都這樣。


題主沒玩過古董吧?古董行當不會甩袖子的,古董行一般是店裡的,在店裡為的就是兩個人單獨交易。甩袖子是菜市場那種公共場合賣家怕別人知道價格。


目前很多日本漁業拍賣有很多是這樣的。詳見電影」壽司之神」中段吧。。手機回答的。。暫時沒有圖。。


小時候家裡賣牛,兩個人之間交流加錢就是用這種方式。因為牛是活的,沒有比非常明確的定價標準,兩個人用這種方式互相詢問價錢, 如果談不攏無所謂,其他人也不知道你的價錢。這樣都只能根據兩個人的意願去進行買賣。


大宗物品交易,類似現代的招標。投標方都是背靠背,所以袖裡乾坤也是背靠背,利於賣方能以優惠價格成交。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拼多多」這個 app?
有哪些東西你一開始感覺很貴,但沒想到居然那麼貴?
有哪些專門為中產階級量身定製的消費陷阱?
福特之所以要賣掉沃爾沃轎車,是因為這個品牌盈利能力不足還是福特自身想塑造單一品牌?
購物中心的同質化應如何避免?

TAG:古董 | 商業 | 談判議價能力 | 古代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