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經典的科幻電影值得推薦?
有空了就再來加上一些朋友提醒我漏了的電影了,謝謝各位。
再次感謝很多朋友的推薦,再次更新補上一些好的科幻電影了~
好多朋友推薦了好多我漏了的好科幻電影,謝謝大家支持啦~其實有些很贊電影我還沒有去看也不是很好寫評價了。。其實科幻電影挺多的,不好的我也不會寫在這裡啦~有空我會盡量補上大家提到的好電影的啦~大家不要急嘛。。你們說的電影都很贊的啦!貌似這是第三次修改了。。。歡迎大家繼續推薦好科幻電影給我~
看到好多人收藏了這個答案~(收藏時順手也點個讚唄~)謝謝大家的支持~我再來修改一下好了~
找了一些圖片看起來好看一點。。然後又加了幾部剛想起來的電影。。大家有什麼好的科幻電影推薦都說說吧~大年初一在寫這個。。。時間關係以後再寫了。。。
好久沒有更新了,原諒我實在有點懶...不怎麼上知乎了。謝謝大家對我答案的支持,謝謝評論的建議,祝好。(2016.11.21)
太多了!說到科幻我就有點激動…我是科幻電影迷。。我慢慢來回想著說吧…下面排名不分先後吧
黑客帝國,絕對經典讓人眼前和思維都一亮而且場面超級炫酷的科幻大片,開創了子彈剪切特效,動作加上科幻深邃思維,必須強烈推薦。
十二隻猴子,在穿越時空的思維上做的挺嚴密的,故事也很讓人動情,劇情挺棒。很多電影迷都推薦這一部電影。
異次元駭客,可以說,它在思維上比黑客帝國還更勝一籌!絕對讓你驚嘆讓你拍案叫絕!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提名。沒有很酷炫的場面,一層一層的構思已經足夠震撼你。
移魂都市,一開始就讓你覺得很迷茫很吸引人,故事一層層展開,然後開始清晰,整部電影色調很黑,到最後有光芒的時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值得一看。
第九區,非常深刻的一部科幻電影。絕對算得上是經典之作。科幻的故事背景就讓人眼前一亮,加上故事情節對現實社會一些醜惡現象深刻的諷刺,讓人移情其中,驚嘆,也是必看之作。
源代碼,也是構思非常巧妙的一部電影,到最後一刻真的非常動人,讓人感覺到幸福。
感官遊戲,挺少人知道的一部電影吧,但我強力推薦。構思的未來的遊戲世界,環環相扣,絕對也能讓你驚嘆。一個細節讓我回想時很驚訝,1999年的電影,最後似乎所有人拿著智能手機還是平板電腦在玩,那時還沒有吧?!回想了一下那個情節,我覺得特別震驚,1999年竟然能預測到智能手機!現在還不清楚什麼情況。
少數派報告,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主演湯姆克魯斯,劇本來自菲利普K迪克,無疑的好科幻電影,不用評論太多了。自己去看吧。
盜夢空間,諾蘭著名科幻經典電影,眾所周知的,不用評論了。
銀翼殺手,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是科幻電影的top1,其中思考的東西一直值得我們思考,但是我要說的是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比電影好看幾倍!!電影特效很棒,但是故事內核遠遠不及原著!建議看原著!!!
雲圖,評價分化挺大的電影,但是它六個小故事都是非常棒的,聽著雲圖六重奏(真的覺得挺好聽的鋼琴曲),看雲圖人類不同時期的一些小故事,還是多少會有一些體會的。
星際穿越,大神諾蘭的電影,豆瓣評分9.1,不用介紹了吧。(很喜歡那個都是海洋的星球~雖然海嘯。。。)
異形系列,絕逼經典科幻電影,看看它的粉絲有多少你就知道了。(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也可以看看)
終結者系列,去看看有多少人期待終結者5吧。。。肯定值得看。
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科幻電影,但是真的很燒腦!很刺激很有意思!絕對腦洞大開!推薦。
I型起源,不是說這部電影是多麼好的科幻電影,但是!它討論了宗教與科學的關係,一些東西不是唯一的。作為科幻迷,怎麼能錯過這個討論的電影呢?
回到未來,老的系列經典,我當時隨便看了幾眼就被吸引住了。
無姓之人,到最後就發現整部電影是多麼宏大,關於一生的電影,很推薦,值得一看。
冒名頂替,劇情緊湊,巧妙到讓你最後一秒都深陷其中,菲利普原著。
香草的天空,湯哥當年從西班牙買下了這個劇本!可見劇本魅麗有多大。主要與愛情、人生有關的科幻電影。背景設定吸引人。
蝴蝶效應,很多人奉為經典的系列。環環相扣的蝴蝶效應都從一件事開始,第一部和第三部比較好看。
人類之子,很嚴肅的一部科幻電影,也是可能的未來,2007土星獎最佳科幻影片。
千鈞一髮,關於基因歧視的,衝破障礙,佳片有約推薦過,詳細評價可以看看佳片有約。
侏羅紀公園,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作品,1993年就有那樣的特效特技,讓人驚嘆。
A.I.人工智慧,對人工智慧的探討很深入,機器人的情感,也很動人,經典之作。
E.T.外星人,真的是一個美麗童話,不能錯過的經典。
太空漫遊2001,硬科幻的代表作。超前的科幻想像!
星球大戰,小時候看的時候覺得特別炫酷!的確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
超時空接觸,很多人心中最好的科幻片。絕對是經典之作。
攻殼機動隊, 引用一位朋友的評價,相當部分在後來科幻片中出現的概念和思考,在這部探討人、機、社會、人工智慧關係的電影中,已經走得較遠了。真人電影就別看了!完全捨棄了動畫的內核,純商業電影,不推薦!
阿凡達,當年紅遍全球,3D效果很贊,經典科幻電影。
銀河系漫遊指南,想像力很豐富的一部經典科幻電影。
獨立日,特效很棒,經典。
星際迷航,生命力非常強的科幻電影系列,粉絲眾多。
火星救援,雖然劇情中規中矩,但是卻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硬科幻電影,各種細節描述很棒。
(圖片來源網路)
PS:菲利普K迪克的作品被改編電影都都成為很經典科幻電影,向他致敬。
下面說一些可能算不上經典但是不錯的科幻電影。。
人生遙控器,會讓你思考自己人生的軟科幻。
全面回憶,原著菲利普,挺不錯的。
地球停轉之日(08的,舊版實在太老了…),讓人類反思自己一些行為的電影,基努李維斯在裡面很帥。
信號,低成本科幻電影,但是伏筆很多,最後結局雖然與一些科幻電影類似,但是還是有些意外新意的。
遺落戰境,也是構思有趣的電影,加上英雄主義,一氣呵成的電影,不錯。
我是傳奇,像生化危機但是不一樣,佳片有約推薦過,佳片有約評價挺細的。
月球,不錯,基本就靠主角一個人撐起的一部電影,低成本創造好電影。
太空運輸,有點沉悶,但是構思不錯。
深空失憶,看起來很爽的一部電影,刺激,讓人滿足的科幻片。
環形使者,看起來挺有趣。
機械紀元,對於機器人這方面的思考應該數一數二的。
前目的地,形成的時間環挺縝密,不錯。
超驗駭客,好劇本,好演員,可惜導演不怎麼樣。。。
時間機器,穿越的時間那是相當的長,推薦一下。
明日邊緣,有點像源代碼但是有另一番風味。
我,機器人,很多人都一直在期待第二部的電影。
超體,不是期待中的那麼滿意。
她,人與操作系統之戀。
猩球崛起,人氣很高,想像力也充足的科幻片。
時間規劃局,故事背景設定就讓人眼前一亮,還算不錯。
第五元素,很久以前看的,生化危機女主,值得看看。
極樂空間,第九區導演的作品但是比第九區差挺多。
楚門的世界,不算嚴格意義的科幻電影,科幻邊緣,但是作為劇情片值得稱讚。
心方慌/異次元殺陣,就是...刺激!
逃出克隆島,劇情劇情反轉,也是挺多人喜歡的科幻電影。
生化危機,不解釋。。。前幾個月上映了最後一部,終於完結了,雖然評分什麼的一直不高但是在科幻電影里的確是不應該避開的電影系列。
致命魔術,雖然不算科幻的感覺,但是揭示了魔術的本質,諾蘭作品,比驚天魔盜團好看多了。
永無止境,一種葯可以讓你逆襲。
創戰紀,場景絕對科幻大片。
命運規劃局,愛情軟科幻。
地獄神探,不算科幻吧。。。不過挺贊的。基努李維斯太帥了。
太空一號,科幻背景不錯,故事比較一般。
記憶裂痕,吳宇森導演的,不是讓人滿意但可以看看。
科洛弗檔案,很短,拍攝方式很特別,有亮點,挺好的。
撕裂末日,軟科幻背景挺贊的,帥氣的貝爾。
鷹眼,關於厲害的超級計算機。
時空罪惡,也是時間環挺完整沒什麼漏洞的電影。
地心引力,評分很高,故事不錯。但是其實這部電影更多是在已有的科學技術水平上的電影,不算真正的科幻吧。
驚變28天,類似於生化危機,但是開頭是不一樣的風格,有新意。
記憶提取,感覺節奏很慢的一部電影,內容還是值得看的。進入別人記憶,看上去很有趣。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影片主要是圍繞男主角展開的,外星人只是種彷彿存在人內心的媒介。比較深刻的一部電影。最後所有人都離開地球了,只剩下男主。
安德的遊戲,科幻效果不錯的電影。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沒有任何特效,從角色的對話展開故事,談論的非常廣泛,而且有波瀾轉折,編劇真的很厲害。但可能對一些人來說有點沉悶。
黑暗風暴,這個電影很久以前在電影頻道看過但是現在一直找不到資源。關於黑暗物質的科幻。
靈幻夾克,挺讓人感動的電影,與時空穿越有關,最後一刻很美好。
鋼鐵俠,第一部在硬科幻方面做得真的不錯。超級英雄科幻片。
k星異客,有新意,很溫暖的電影。
星際之門,題材很有意思的科幻電影。
寂靜的地球,題材很不錯。
機器管家,比較老的一部科幻電影了,但是它的思考性的確超過了很多同類型的電影,很讓人感動的電影。
黑洞頻率,主打親情的科幻影片,時空方面挺不錯的。
時空線索,故事節湊不錯,有自己的亮點。
神秘代碼,凱奇大叔的電影,不過這部電影不是爛片,科幻構架還是很有趣很吸引人的。
太陽浩劫,畫面不錯的電影,比預期好看一些。
發條橙,影響力很深遠的一部電影,我還沒有看,不過看了簡介,對我來說是一部一定會去看的一部電影。
後天,科幻內容挺豐富的災難片,視覺效果很好,挺贊的。
2012,也是經典的災難片,有科幻成分,效果挺不錯。
天地大衝撞,劇情沒有太多特色,不過可以看看。
有關時間旅行的熱門問題,劇情很有意思,小成本的科幻喜劇。
隨你而去,關於穿越時空的科幻電影,親情與愛情在其中體現,男主角最後的選擇也是讓人思考,不算很優秀,不過完成度挺高的電影,可以看看。
黑衣人系列,外星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的想像力加上幽默表演,很受熱捧的科幻電影系列。
超能查派,第九區導演的作品,比極樂空間讓人滿意多了,算是挺有誠意的作品,在眾多人工智慧的電影中還是有自己的亮點的,結局挺有創意。
年鑒計劃,時空穿越類型電影,採用了偽紀錄片形式第一人稱視角拍攝,但是總體拍攝效果遠遠不如科洛弗檔案,但電影比較青春,其中的青春元素展現比較好。
機械姬,評價挺高的一部人工智慧類型科幻電影,一開始以為和其他人工智慧電影沒什麼區別,但是隨著劇情發展,這部電影的巧妙過人之處顯現了出來,比一般的同類型電影高出一個層次,靠劇情取勝的電影,很出乎意料的發展,讓人深思的諷刺意味。
另一個地球,一個女孩犯了錯一直在尋找自我救贖的故事,天邊總有另一個地球,很寧靜很美麗。
歐羅巴日記,紀錄片式的科幻電影,很有創意,體現了宇航員探索的精神。
超能失控,低成本高質量,對電影中人物的刻畫還是很到位。
生存迴圈,50個人在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里,基本沒有任何道具,靠著人物的對話和環境的變化撐起來的一部科幻電影,很值得一看。
皮囊之下,斯嘉麗女神的科幻驚悚片電影~關於外星人在地球與人類的故事,整部電影畫面比較壓抑,也有些詭異,在蘇格蘭高地取景和電影格調很搭。
龍蝦,電影設定非常有創意的一部電影...(虐死單身狗)總體感覺還行,但是沒有期望中的那麼好。
怪形,很經典的一部老科幻電影,略恐怖。
硬核亨利,視角非常獨特的科幻電影,第一人稱視角,雖然看起來有些暈,但是很刺激的體驗,不妨一看。
蟻人,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也算是科幻電影,劇情很有趣。
迷霧,劇情並不複雜的電影,但卻有讓人絕望到窒息的力量。
鋼鐵蒼穹,納粹在月球準備反攻地球的故事。
深淵,詹姆斯卡梅倫導演的電影,不應錯過的一部經典科幻電影吧。
時空戀旅人,一直把這部電影當作純愛情電影看,不過也算有些科幻吧,劇情非常棒,關於愛情從相愛到結婚到生活都有,很好的電影。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也是一部不錯的穿越時空的愛情電影。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這一切馬上就要消失了,我們該怎麼辦,享受現在吧。非常動人的一部愛情科幻電影。如果你可以抹去你對一個人的記憶,你會去選擇嗎?
穿越時空的少女,一部動漫科幻電影,劇情很好,日本動漫的風格夾在其中,讓人喜歡。
紅辣椒,佩服今敏導演瘋狂大膽的想像力,紅辣椒,夢境,讓人驚嘆的一部動漫電影。
黑鏡,雖然是英劇非電影,但是每一集都是一個科幻短電影吧,喜歡科幻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零點定理,說實話,個人不太喜歡這部電影的風格,畫面很陰暗。可以一看。
科洛弗道10號,一開始以為是科洛弗檔案的續集,不過似乎並沒有什麼關係。在小環境裡面幾個人求生掙扎鬥爭的故事,小成本電影,不過最後走出了房子後算是大亮點吧。
午夜逃亡,總體感覺一般的科幻電影,可以看看,達到了平均水準以上。
Arrival 降臨,去電影院看之前看了imdb評分很高,專業評分也爆棚一般的81。一部關於外星人接觸的電影,對外星文字刻畫上下了很多功夫很細緻(類似水墨畫一樣的外星文字...原著是華裔作家寫的),但前半部分節奏過慢了,到了最後才把電影想表達的精髓展現了出來,關於人的一生的故事。看完之後,個人感覺有些過譽了,但不妨一看的科幻電影,外星飛船和風景攝影很美。
異形:契約,在電影院看的IMax,觀影體驗還不錯。總體來說電影質量還是過硬的,畢竟是雷德利·斯科特的電影,但是感覺沒有太多亮點吧,imdb不足7分也有所反映,別期待太高就好。
愛的就是你,算是一部軟科幻電影吧,雖然影片重點在愛情上。一對夫妻挽回感情的故事,不過發生了意外,有些彗星來的那一夜的感覺。
。。。感覺還有好多好科幻電影要推薦啊。。。可惜一下子記不起來了!!!先這樣吧,也寫累了。。。全部都是原創。。。作為科幻迷,真的一寫就停不下來啊!!!愛科幻電影!寫了這麼多,看了的給個讚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自己2010年給《科幻世界》寫的一篇東西貼一下吧,基本屬於「科幻電影從入門到精通」類的文章。要真是推薦科幻電影,橫的豎的正的邪的,推薦個幾百部都沒問題,看你想要哪種標準的推薦了。
我一直考慮弄一個自己評選的電影百年百大科幻電影,從1900年2010年,基本上每十年選10部經典科幻。這個工程比較大,每部寫200字點評,top 100就要2萬多字了。如果過一陣弄完了,大家也不覺得太長太多的話,可以考慮貼在這個答案下面。現在這篇下面的三類科幻電影推薦,也就經典的20部list還算像樣,其他只能說湊合看了。 ^_^
科幻電影連連看
經常看到網上有人發帖子,呼籲幫忙推薦幾部科幻電影,或者他喜歡某種風格的科幻片,想知道是否有好的推薦;有時候還會看到有人義憤填膺地嚷嚷:「那天找來了著名的《2001:太空漫遊》,結果根本看不下去!」「《銀翼殺手》到底在說啥啊,完全看不懂嘛!」……
你想真正進入科幻電影的世界,做一個有眼光、會選擇、懂電影的科幻電影專家(可不是那種瞎咋呼的「磚家叫獸」)么?來聽聽我的建議吧。
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科幻電影迷?對於一個喜歡電影的人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它不一定取決於你看過多少部科幻片(當然越多越好),你首先應該具備的是一種良好的電影品位,細緻點說,就是你能對看過甚至沒看過的科幻片有個恰當的評價認識,而這最好是建立在對整個科幻電影的歷史有所了解的基礎上。你應該認識到,不以自己的好惡來判斷電影的好壞是一條基本的原則。你喜歡的片子,不一定非要捧上天,不會看到別人評價不高就怒火中燒;不喜歡的片子也不會簡單一句「爛片」就把它打入十八層地獄。「好與壞」和「喜歡不喜歡」本來就是可以並存的狀態:既存在非常好但我不喜歡的科幻電影,也有我喜歡但未必特別出色的作品。說「我不喜歡」是天賦人權,完全無可指責,任何名作、經典,你都有權不喜歡,但你應該能感覺到這些經過時間檢驗,為眾多影迷、影評人以及權威機構所讚譽的電影絕非徒有其表,一定確實有其出色之處。比如說《2001︰太空漫遊》,節奏慢、內涵深奧、寓意複雜,肯定沒有《獨立日》看得過癮。當年吳岩老師曾在北師大為選修科幻的三個系的學生放過這部片子,中間偷跑和睡著的大概超過90%,我印象里只有寥寥幾個同學堅持到了最後。你完全可以不看完也不喜歡看這部電影,但不意味著你不應該給予它應有的評價和尊重——看不懂「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個人的水平問題,可要是有人說「還不如我家鄰居學畫畫的小孩畫得像呢」,那就是無知者無畏了。只要具有良好的電影品位,懂得欣賞電影,哪怕你只看了幾分鐘,也能感覺到《2001︰太空漫遊》那種宏大神秘的氣氛,獨特的美學風格,它的每一幀畫面構圖都無比精美,令人驚嘆。
除了態度上的端正,你最好對科幻電影的發展史也有一定了解。任何作品都應該放到時間和空間中去才能看出其地位,你非要拿儒勒·凡爾納的小說跟大劉的作品比較,自然會覺得前者「很傻很天真」。我看到有人看了《星球大戰》,然後說「特效也就那麼回事,故事更是老套無聊……」,於是得出這片子一文不值的結論。《星球大戰》確實不是那種導演有很多東西要表達的作者電影,它最大的意義在於其中承載的時代文化印記——美國六七十年代理想主義的最後閃光,以及向保守回歸的信號。如果你對科幻電影的發展有所了解,就能感覺到《星球大戰》確實把科幻電影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讓科幻電影從簡陋、恐怖、另類的怪獸片變成了壯觀華麗的太空史詩劇。更不用說其特效在三十多年前是如何的石破天驚,令人瞠目——更何況今日科幻電影火爆的格局,皆拜此片所賜呢。
說到《星球大戰》,我還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要給予科幻電影恰如其分的評價。指責《星球大戰》沒有《2001︰太空漫遊》出色,就好比指著一個蘋果說它沒有菠蘿的味道,實在有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有些人就是這麼奇怪,看到經典說難懂看不下去,看到商業片又說沒深度,看到另類小片說太怪,完全不知道他們到底想要什麼——世界上也許確實存在既好看,又有深度,還不是特別怪異的科幻電影(老天,我能想起來的也就《終結者2》或者《黑客帝國》還多少沾邊了),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各種電影都有其範式,對於商業片,關鍵看它拍得是否好看,節奏是否流暢,故事是否合理,人物是否立體,如果再有些恰當的思想表達那當然是錦上添花了:兩部《變形金剛》其實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一部的敘事節奏比較順暢,文武戲搭配也很合理,表現出了一定的情懷。到第二部則顯得混亂聒噪,缺乏高低起伏,一打到底,讓人有刺激到麻木的感覺。再舉個例子,你可以做一個測試:「星戰」系列中哪一部拍得最好?比較權威的答案是《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也就是老三部曲里的第二部。這一部的導演歐文·克什納是喬治·盧卡斯在南加州大學的老師,他是教紀錄片的,對本片的掌控顯得很老道,節奏張弛有度,星戰系列中最經典的對話(黑爵士告訴盧克他是對方的父親)就出自本集。對於像《銀翼殺手》這樣邪典風格(Cult Film)強烈的科幻片,你就不能用商業電影的節奏、場面來要求它了。這種電影,看的就是風格氣質,複製人Batty在影片最後說:「我曾見過你們這些人不會相信的事。太空戰艦在獵戶座旁邊著火燃燒;我看著通信光束在星門外漆黑的宇宙中閃閃發光。所有這些時光,都將湮沒在時間的洪流里,如同落入雨中的淚水——死亡的時刻到了。」這詩一般的台詞營造出憂傷、悲壯、幽眇的氛圍,如果你對影片中這些富於象徵意義的畫面台詞毫無感覺,那就無從談到真正看懂它了。
要培養良好的品位、保持對電影的尊重、端正的態度,該怎樣做呢?單個科幻片其實不難得出結論:你可以上IMDb或者Rotten Tomatoes: Movies之類的網站,前者能看到國外大多數觀眾的評價,後者則彙集了國外媒體的打分;當然也可以在中文的時光網或者豆瓣上看看評論,不過我認為國內的這幾個網站、論壇缺乏統一性,網友評論良莠不齊,需要自己去鑒別。事實上,你自己完全可以建立一個評價體系,不用依賴這些,只把它們作為參考就好。第一步自然是廣泛了解,多去看電影,甚至去聽電影、讀電影——就是說,儘可能多的掌握電影的信息,哪怕是讀一讀別人對某部電影的感受評價,了解某部科幻片的大概內容,都是很有用的。對科幻片了解得越多,你的體系框架就越完善,不會因為眼界狹窄而給出錯誤的評價。舉個例子吧,《黑客帝國》是非常出色的科幻電影,但它對虛擬世界的描寫還是受了很多前輩的影響,像1982年的《電子爭霸戰》就是最早以虛擬現實為題材的科幻片,該片奠定了後來此類影片的基本元素:想反控人類的邪惡計算機;強大到足以控制世界的大公司;由交錯閃爍的網格構成的虛擬空間;遊戲化的戰鬥方式;以病毒攻擊主機的最終解決辦法等等。這樣你就會知道《十二隻猴子》的故事其實來源於1962年的一部法國科幻片《堤》(La Jetée),後者更為詩意憂傷;你也不會以為《男人來自地球》、《月球》這種科幻小製作是這兩年忽然盛行起來的,因為像《完美女人》(CQ)、《初始者》(Primer)這種獨立小科幻片從來就沒少過。
在盡量多去了解科幻電影的基礎上,還需要重點選擇。人生有限,電影無窮,但經典卻是看一部少一部,拍出來的速度絕不可能比你看的快——如果你每年看不了一部科幻片就當我沒說……我們不需要抱住經典的大腿不放,不需要幾個月看完什麼TOP 100,我一直不贊成這種突擊式的完成任務式的看片方式,除非你是要考電影學院或者寫論文。夾雜在喜聞樂見的好看的商業科幻片里,隔三差五看部經典就好了。也許有些片子你看不下去,也許有些你看不出門道來,只要別覺得「什麼玩意兒,浪費我時間」,那麼時間長了總會有所得——哪怕是跟朋友吹牛,不也多了些資本么?不過咱們雖然不是做作業,但經典如果隨意看看,還是挺可惜的,最好看前先做點功課,了解下影片的背景是什麼、導演系何人,看片子的時候注意下鏡頭畫面有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留心細節和主題的關係(好電影都會自然地給出很多細節來支撐起主題)等等。這就好比學英語中的精讀,如果能反覆看就更好了。
等你對科幻電影有了相當廣泛的了解,也看過一些經典作品,就可以發展個人的偏好了:一個什麼都看,照單全收的科幻影迷還不算行家裡手。沒有偏好談何品位?到了這時候,你已經不會被別人忽悠,好不好,喜歡不喜歡應該成竹在胸,「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我自一口真氣足」耳。「爛片」、「垃圾」這種無聊且無意義的詞語不會出現在我的評價中,我會去發掘尋找那些獨特的科幻電影,那種快樂也許像最初看到大劉或者韓松作品時的感覺,是一種突如其來的興奮甚至幸福。我自己就對B級科幻片情有獨鍾,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科幻小片,比如羅傑·科曼的作品、約翰·卡朋特的老科幻片,或者像《感官遊戲》(eXistenZ)、《末世紀暴潮》(Strange Days)、《死亡賽車2000》(Death Race 2000)這種科幻片都特別喜歡。它們未必多麼優秀,但總有些獨特甚至奇妙的東西,是一般中規中矩的科幻電影所沒有的。
最後,不能免俗,還是要為朋友們提供一些推薦片單:任何list都有其片面之處,對我來說,要列一個「100部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也許會簡單得多。但為了方便站在門口的朋友們,我決定把片單分成三部分:必看經典是地位、價值都非常牢固的科幻片;大眾口味是那種好看、有趣,適合殺時間的片子;另類選擇則適合那種想找新奇刺激、與眾不同的朋友。當然,這些都只是我的一家之言,重要的是,我們能從科幻電影中有所感悟,有所觸動,我們此岸的生活會因為這些幻想的影像而變得更加真實。那樣,電影將不僅僅是電影,它會成為我們滋養心靈的源泉。
必看經典: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1985)
《異形》Alien (1979)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
《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1991)
《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
《星際迷航:可汗的憤怒》Star Trek: The Wrath of Khan (1982)
《黑客帝國》The Matrix(1999)
《大都會》Metropolis (1927)
《妙想天開》Brazil (1985)
《電子爭霸戰》Tron (1982)
《變蠅人》The Fly (1986)
《被禁的星球》Forbidden Planet (1956)
《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 (1931)
《奇幻核子戰》Fail-Safe (1964)
《亞基拉》Akira (1988)
《潛行者》Stalker (1979)
《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68)
另類選擇:
《堤》La Jetée(1962)
《初始者》Primer(2004)
《十二隻猴子》Twelve Monkeys (1995)
《心慌方》Cube (1997)
《黑暗都市》Dark City (1998)
《唐尼·達科》Donnie Darko (2001)
《瘋狂麥克斯》Mad Max 2 (1981)
《感官遊戲》eXistenZ (1999)
《千鈞一髮》Gattaca (1997)
《銀河訪客》Galaxy Quest (1999)
《末世紀暴潮》Strange Days (1995)
《太空英雌芭芭麗娜》Barbarella (1968)
《死亡密碼》Pi (1998)
《突變第三型》The Thing(1982)
《五百年後》THX 1138 (1971)
《重金屬》Heavy Metal (1981)
大眾口味: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
《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1996)
《內層空間》Innerspace (1987)
《鋼鐵巨人》The Iron Giant (1999)
《機器戰警》RoboCop (1987)
《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1993)
《霹靂五號》Short Circuit (1986)
《星河艦隊》Starship Troopers(1997)
《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
《世界末日》Armageddon(1998)
《全面回憶》Total Recall (1990)
《超時空接觸》Contact (1997)
既然問的是經典那就寫超過十年前的吧(正好和 近10年好的科幻電影有哪些? 這個問題互補~)。閱片不算多,只列幾部本 muon 看過且喜歡的(星戰 星際迷航的坑太大不想填)
有圖有賈絲婷碧波,前者均來自豆瓣
大都會
1927 年德意志的默片。元素豐富,里程碑級別
(不過個人感覺演員的表演誇張得讓人分分鐘齣戲……也許是時代問題)
2001太空漫遊
神作無誤!是太空片,更是哲學片。星際穿越(等眾多科幻)都向它致敬過
銀翼殺手
人 or 機?
(中間帶亂碼的那個單詞是 Tannhauser = =)發條橙
深深加重了答主的中二病嗷嗷嗷嗷嗷 _(:3」∠)_
攻殼機動隊
討論了很多不明覺厲的哲學問題。Cyborg(義體人)不能再炫酷,素子姐姐 prpr
BTW 黑客帝國是借鑒攻殼的
黑客帝國
答主的科幻入坑作,Neo 是小時候的男神~
銀河系漫遊指南
05 年的科幻喜劇,不算老片,但終極答案 42 和憂鬱噠萌萌噠 Marvin 已然成為被玩壞的 meme. 笑點滿滿啊哈哈哈
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 ? ?ω?? )?
我是覺得列片名貼個圖加兩句評論應該算不上推介「經典」電影吧……
利益相關:斯皮爾伯格粉。事實上我認為科幻電影入門最輕鬆的第一步就是把斯皮爾伯格的都看了。
科幻電影呢,看得越多就越覺得……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所以無論你去什麼社區要科幻片單,一定會有《銀翼殺手》、一定會有《2001太空漫遊》,一定會有《攻殼機動隊》,再過幾年的話可能一定會有《我是傳奇》,可能一定會有《阿凡達》,可能一定會有《地心引力》。
這些電影未必在劇情或特效上有多出色,但是其存在對於整個電影業都有所意義,以至於後世的很多電影在主題或是模式上都逃不出他們的陰影。回味無窮、歷久彌新,至少我覺得這樣的電影才可堪「經典」之名。
話雖如此,我接下來所要列的這份片單,包括分類以及括弧內的備註,依舊非常的主(zhuang)觀(B)。(來了知乎討論電影都得先自黑下才敢開口你們感受下。)所以很可能不對你們的胃口,也很可能對你們完全沒有幫助。我能給的唯一保證就是,這份片單我挑過……當然,如果你覺得有什麼該上的電影沒上,可能是因為我沒看過,也可能是因為我不喜歡,更可能只是因為我忘了,但還是歡迎討論。
OK. 開始:
自然探索類:《地心遊記》、《奪寶奇兵》系列(可能是因為地球相對外星而言能玩的梗太少吧,這個類型如今已經完全落寞了,《博物館奇妙夜》大概算精神續作。)
巨型怪獸類:《金剛》、《哥斯拉》、《侏羅紀公園》;(各種爬行類動物總是主角,金剛也算是為我們哺乳類爭了口氣了。據說怪獸電影的風靡源自於人們心中的核恐懼,不知時至今日還是否如此。)
異形生物類:《異形》、《怪形》、《深淵》(克蘇魯神話系本身代表作品並不多,但其對科幻電影的影響毋庸置疑,尤其是初期對於外星及深海生物的構想,所以另推一部《陰宅瓦德馬爾》。)
喪屍危機類:活死人三部曲、《驚變28天》、《我是傳奇》(起源、升華、引號。喪屍題材時至今日可以說是已經拍爛了,《我是傳奇》的最大影響不止是對於喪屍片從「衝出去」到「守下來」的劇情上的突破,大家可以把《月球》、《地心引力》和《我是傳奇》放在一起看,就會有一定感受。《月球》不在我的推薦單里?畢竟我並不認為這是部把故事講好了的影片。)
外星訪客類:《第三類接觸》、《E.T》、路易·德·菲耐斯的《天外來客》(如果今天所列的片子讓我只能推薦一部的話,那麼無疑是這部《天外來客》。雖然這是一部八十年代的影片,雖然它的影響力不如其他幾部,雖然它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喜劇片,但老戲骨卻以黑色幽默討論了除外星文化接觸之外,如科技反思、克隆人倫理、異星移居等諸多命題……最重要的是我時至今日仍找不到這部作品的替代品。我們會因為時代原因錯過許多優秀的電影,但我不希望你們錯過這部。)
外星入侵類:《獨立日》、《第九區》(我覺得這一類型還沒有真正出色的影片,這兩部都屬於矮子里挑將軍,後者還是因為反類型以及把「偽紀實」發揚光大。即便是斯皮爾伯格的《世界之戰》也完全拿不出手。大概是因為我覺得如果外星人能夠入侵近現代地球的話人類不可能逆襲吧,故事怎麼都說不圓。)
太空宇航類:《2001太空漫遊》、《衝出寧靜號》、《超時空接觸》、《地心引力》(這個則可能是佳片最多的科幻片類型,幸好《地心引力》幾乎可為太空災難片划上驚嘆號,讓我不必為難。《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即便很好看,但是毫無突破可言,無論是對科幻電影還是諾蘭自身,而且知乎上難道還有誰沒被劇透過么?)
異星探險類:《人猿星球》系列,《索拉瑞斯(飛向太空)》,《阿凡達》(《星際迷航》系列的門檻略高,作為額外候補,但絕對也是個值得入的坑,《飛向太空》的影響力有多大?片中的飛船就叫「普羅米修斯」。我個人認為原版和翻拍版都值得一看。)
宇宙戰爭類:《星球大戰》系列、《星河艦隊》系列(另有一部《鋼鐵蒼穹》,成片過程比影片本身要有趣的多,或許也值得一看。這個類型其實是日本動畫擅長的領域,《銀河英雄傳說》、《太空堡壘》或是《高達》系列都可圈可點,因為不準備深入討論動畫,就不多說了,包括之前和之後的話題。)
時空旅行類:《回到未來》系列、《十二猴子》、《蝴蝶效應》系列(實際上包含了時空穿越元素的電影非常多,包括《終結者》、《星際迷航》乃至《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所以我們就只說以圍繞時間旅行本身展開主線的了。另外,《回到未來》里主演博士的克里斯托弗的另一部科幻喜劇電影《火星叔叔馬丁》也十分有趣, 值得休息放鬆時一看。啊,尼古拉斯凱奇的《預見未來》也順帶一提好了,設定還是比較有意思,實際拍得實在不咋樣,可用來和《蝴蝶效應》作個概念上的對照。)
未來都市類:《銀翼殺手》、《自然人》、《黑客帝國》系列(並非我特意挑選,關於人類未來都市的科幻寓言總是有著濃烈的反烏托邦色彩,也包括了其他人提到的《全面回憶》、《少數派報告》,以及我額外想推薦的一部《時間規劃局》,這部片子的看點在於巧妙的偷換概念,某種意義上也是一部反類型片,雖然其實是愛情片。)
AI倫理類:《我,機器人》、《人工智慧》、《弗蘭肯斯坦》(之前知乎上已經有過關於機器人電影非常全面的回答了,但我認為討論AI時是一定要提及《弗蘭肯斯坦》的,人工智慧並不局限於機器。為了避免同時推薦兩部羅賓威廉姆斯出演的電影,我把《變人(機器管家)》替換成了同樣改編自阿西莫夫小說的《我,機器人》,但其實更喜歡前者。)
克隆倫理類:《第六日》、《空中殺手》、《變臉》(同時空旅行一樣,克隆元素也存在於許多科幻片中,包括《銀翼殺手》在內,以及與人工智慧類也存在諸多交集。但我認為克隆倫理要討論的並不止是「克隆人是不是人?」「克隆人是誰?」這一層面問題,因為這些問題不只是克隆人需要面對,而更深層次的「一個人如何接替另一個人生活」卻只能由電影語言來討論。所以如你所見,我把《變臉》也列在了這裡,儘管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克隆題材。)
超能英雄類:《變蠅人》、《透明人》、《蜘蛛俠》系列、(漫改英雄電影自不必多說,已經成為如今科幻電影的中流砥柱,儘管其中也有《守望者》這樣的反英雄主義作品,但反思才是科幻的主題。普通人突然獲得超能力究竟是會變為英雄還是怪物?我倒是更傾向於後者。同類電影《超能失控》。)
推薦至此就告一段落了。這個片單的本意並不是說沒列出的影片就沒看的價值,而是列出有更高優先順序的影片,代表了一個類型的源頭或是高峰。通過累積這樣一個片庫基礎,就能對科幻片的發展脈絡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也就能更進一步找到自己喜歡的分類。
感謝閱讀,祝新春快樂。
紅辣椒 パプリカ PAPRIKA
近未來,為了治療現代人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的精神疾病,位於東京的精神醫療綜合研究所開發出一種可以反映他人夢境的機器。
通過DC mini的幫助,夢境在顯示器上呈現出來,更方便找到一個人焦慮的癥結。
某日,三台DC mini失竊,與之相關的研究人員的夢境接連被人侵入,隨後受到嚴重傷害。
美女醫療師千葉敦子另一個身份是夢境偵探「紅辣椒」,她能夠與患者同步體驗夢境。
為避免盜賊利用微型DC進一步作惡,她不得不潛入受害者的夢中尋找恐怖分子,一場充滿奇幻和驚險的爭鬥旋即展開……
本片榮獲2007年葡萄牙奇幻電影節影評人選擇獎、2006年蒙特利爾電影節大眾選擇獎。
出品時間:2006年
製片地區:日本
製作人:丸田順悟
導演:今敏
編劇:筒井康隆, 水上清資
主演:林原惠美,古谷徹,江守徹
攝影:加藤道哉
配樂:平澤進
美術設計:池信孝
日本御三家之一筒井康隆最難拍的小說!
今敏大師的最後一部完成作品!
平澤進的贊到爆的OST!
開個嘲諷:
2010年《盜夢空間》的借鑒對象!
翻了一下答案,好像沒有看到按照原創和改編兩大類型推薦的,那我就從這個角度試一下吧。
當然了,這些影片我並沒有刻意按照什麼標準來排名,因為都是我看過並且覺得值得推薦給大家。
對了,20世紀福克斯、漫威和DC(其實大多是華納出品的)的超級英雄電影其實也是科幻電影,裡面有一些我也覺得質量不錯。但是鑒於這類電影自有特色,就不在這個回答之內了。我覺得有空有必要在「超級英雄」這一話題裡面和大家聊一聊,嘿嘿嘿。
其實早就想在我自己的公眾號(風斯輯影)盤點經典的科幻片,回答這個題真是個時間。
廢話少說,我們開始吧。
原創作品
先說原創的經典。有趣的是,這些原創電影中,每一部,幾乎背後都是一位大導演。比如詹姆斯·卡梅隆,喬治·米勒,喬治·盧卡斯,雷德利·斯科特,克里斯托弗·諾蘭,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等等。
《終結者》系列
卡神的《終結者》系列絕對是我的科幻啟蒙電影。小時候在鄰居家蹭電影,第一次看到外國的科幻大片就是它!當時,受香港影響,我們稱之為《未來戰士》。不過,當時看到的是《終結者3》,裡面克里斯塔娜·洛肯飾演的T-X簡直是一場噩夢!觀影時我們幾個小夥伴好幾次都在驚呼,我擦,怎麼總是打不死的!
該系列的巔峰之作當然是《終結者2:審判日》。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阿諾·施瓦辛格飾演改裝後的T-800,當時琳達·漢密爾頓和愛德華·弗朗飾演的酷酷的康納母子,都是這一系列中經典形象。當T-800第一次豎起大拇指的時候,多少人曾經熱淚盈眶?
不過,第3部後面的續集,不看也罷。
《黑客帝國》系列
說《黑客帝國》三部曲成就了沃卓斯基姐妹(以前是兄弟)一點都不為過。許多觀眾,正因為這一充滿哲學討論、模糊了現實與虛擬界限的科幻系列,正因為這一系列的成功,沃卓斯基姐妹才能成為備受矚目的導演,從而為人們熟知。曾經陷入低潮的奇洛·李維斯也憑藉該系列,重回好萊塢一線。
影片中經典的場面,大概就是帥氣的被稱為「子彈時間」的特殊慢鏡頭,這一創新的拍法,至今都影響了不少電影。
《星球大戰》系列
已經建立了龐大的「星戰」電影、遊戲、漫畫、玩具帝國的《星球大戰》自然不用多說。1977年誕生至今,「星戰」已經影響了整整幾代人。融合了太空冒險、希臘神話的《星球大戰》也影響了後世許許多多的太空科幻片。
《星球大戰:新希望》中的微縮模型實景特效是如此的逼真,以至於今天看來,都很難讓人相信它竟然40年前的產物。不得不說,為了拍出《星球大戰》,喬治·盧卡斯和當時的電影人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努力。
《瘋狂的麥克斯》系列
講真,要不是最新一部《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我可能不會關注到這一系列電影。而且在觀看第一部的時候,我覺得其實故事挺無聊的。
但是,這一系列一脈相承的荒涼氣息和末世景象,驚險刺激的飆車和暴力場面,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飛車黨們古怪的複雜造型也特別有意思,看了一些資料才知道,這深受朋克文化影響。
其實,這一系列影片說是科幻片,主要還是設定的故事背景:核爆炸後的澳大利亞,水和汽油奇缺。若非如此,這一被認為是「邪典」的電影作品,就不會被歸入科幻片了。
《星際穿越》
黑洞、蟲洞、相對論……這些名詞對於科幻迷來說簡直無法抗拒。事實證明,諾蘭這個尋找人類新家園太空冒險故事儘管有些冗長,但不可否認,壯觀的太空場景給人的感覺真的太震撼了。五維立方體也是特別開腦洞。
不過影片最給力的還是馬修·麥康納的表演。聽女兒來信從喜到哭的那一幕,情緒的變化簡直不能更厲害。
《心慌方》
低成本驚悚科幻片《心慌方》(又譯《異次元殺陣》)絕對是我看過的引人深思的科幻片之一。會移動的立方體迷宮,人物性格的轉換是這一部cult片的最使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在這迷魂陣似的立方體迷宮裡,代表正義的警察卻徹底變成一個壞人,悲觀的醫生卻變得更加積極和善良,柔弱的年輕女學生卻成為避開危險的關鍵人物,消極絕望的人卻成為英雄,越獄高手變成了受害者,自閉症患者卻擁有天才的計算能力,這個超現實的人性實驗中,人性看起來是那麼的諷刺。
《月球》
孤獨以及克隆人的濫用是本片探討的重點。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荒涼而孤獨月球場景,而對克隆人究竟能不能僅僅看做是工具使用的人道主義探討則賦予了影片更深刻的內核。
話說回來,鄧肯·瓊斯的影片在科幻或者說技術下對人性的探討,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源代碼》
還是鄧肯·瓊斯的作品。影片中時間每重置8分鐘,過去就改變一次。這種套路其實也不算新鮮了。不過,影片人道主義的結尾——沒讓主角徹底成為一件武器的處理——非常值得稱道。
《阿凡達》
又是卡神的片子。能夠以自己的影片帶來技術革命而且還帶來非同一般的商業成功的導演不多,詹姆斯·卡梅隆就是其中之一。這部《阿凡達》不僅引領了3D革命,最重要的是從它開始,短短几年時間,3D電影在全世界普及。影片本身出色視覺效果和色彩效果也令人驚嘆。故事所要傳達的擴張主義和生物多樣性的對抗也引人深思。
《異形》
我這裡是故意只寫這第一部作品的,因為它的續集我還沒看(除了衍生的《普羅米修斯》)。這部科幻恐怖片雖然誕生了將近40年,但它營造的幾乎無聲的場景帶來的恐怖氛圍還是很能讓人毛骨悚然的。而異形,則是好萊塢科幻電影中最成功的恐怖形象之一。
《蝴蝶效應》
回到過去真的就能改變未來嗎?可以。過去哪怕是只發生了蝴蝶扇了扇翅膀這麼小的改變,未來的樣子都將大不相同。所以別指望通過回到過去改變未來了。你只能越改越糟,因為有蝴蝶效應的存在。
《她》
首先,這是一部愛情片。然後,它又真的是一部科幻片,因為男主愛上的是斯嘉麗·約翰遜的聲音飾演的人工智慧操作系統!作為一部文藝的軟科幻,影片的劇情、色彩運用、音樂都非常棒,當真是一部溫馨而又治癒的人機戀。
小插曲,帕帕竟然在裡面演了個角色Paul,只有幾分鐘,根本沒認不出來他/(ㄒoㄒ)/~~
對這部片真是愛的深沉啊!上次回答有哪些漂亮的女性劇照或電影截圖? - 知乎的時候第一個就放了這片的魯妮·瑪拉。
《第九區》
這部電影是一個另類。在傳統的科幻片裡面外星人多數都是邪惡的強大形象,而這部影片裡面外星人成為了弱者,成為了難民。當男主被感染逐漸變成片中的外星人之後,人們像瘟疫一樣躲避他拋棄他。偽紀錄片的拍攝方式也為這部諷刺種族/難民/外來人口歧視的佳作添色不少。
《無姓之人》
提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足見這部科幻片的傑出性。主人公尼莫的不同版本的記憶中,他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一樣的結局。在這些零碎的記憶中,究竟哪個才是尼莫的真正人生?看完了影片想了很久,其實無論是哪種人生,都是源自於尼莫的最初選擇,我們的人生又何曾不是呢?
《後天》
羅蘭·艾默里奇大概是科幻片導演中最喜歡毀滅地球的一個。這是我第一次看他差點毀了地球。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冰封、水淹、風暴等視覺元素加上感人的父子情,這部電影算得上災難片中的經典。自由女神像凍成這個樣子也是厲害了。
《十二猴子》
就算能夠進行時光旅行了,事情仍然無法改變。影片強烈的宿命感讓每個觀影的人都感到無助和無奈。世界末日發生了,然後想通過穿越來改變改變歷史的嘗試總能吸引科幻迷們,也是這就是此類影片的魅力吧。
《2001太空漫遊》
無論你喜不喜歡,這部1968年上映的電影都是科幻片中繞不過去的神作。紀錄片逼真的太空,極致構圖,古典音樂作用,超時代的特效,都是可以成為你不得不看這部電影的理由。
改編類作品
現在我們在聊聊改編作品。這些作品裡面有個一個名字非常值得注意他就是菲利普·K·迪克。他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的比例太高了,下面提到的《銀翼殺手》《少數派報告》均改編自他的小說。
《黑衣人》系列
原著為漫畫洛厄爾·坎寧安的同名漫畫。《黑衣人》系列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裡面形形色色的外星人。作看著那對默契的搭檔搞著笑就把外星惡棍給收拾了打發時間,這一觀賞性和娛樂性頗佳的系列不失為不錯的選擇。
《V字仇殺隊》
改編自艾倫·摩爾與大衛·勞埃德漫畫《V字仇殺隊》。儘管V那種對抗極權的方式是夾雜著私人復仇的,但沒有禁錮和壓迫,又哪會有這樣的反抗。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別忘了,面具的背後的思想可不懼怕子彈。
《我,機器人》
原著艾薩克·阿西莫夫《我,機器人》。用了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講述了一個驚悚懸疑的故事。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是科幻作品裡面永遠都值得探討的話題。
《銀翼殺手》
改編自菲利普·K·迪克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同樣是雷德·斯科特的作品,其實我更喜歡《異形》。但影片潮濕陰暗,被霓虹燈點綴的未來都市,是往後不少電影場景的借鑒對象。晦澀的主題,對複製人的思考應該是這部電影被肯定的關鍵。
《少數派報告》
又是改編自菲利普·K·迪克的影片。原作也叫《少數派報告》。影片精彩的動作戲足證斯皮爾伯格對大場面的掌控力。對犯罪的預言真的能作為判斷是否抓一個人的依據嗎?這部電影給了我嗯答案,同時也促使我們深思。
《明日邊緣》
原著櫻坂洋《殺戮輪迴》。又是一個時間不斷重置的故事。和《源代碼》類似。把一次次不斷重複的情節拍得不那麼單調,還能牢牢地扯住觀眾的神經,實屬不易。
《超時空接觸》
原著卡爾·薩根《接觸》。卡爾·薩根本身是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卻創作了一部科幻小說,這個的確有意思。
沒看影片之前,原以為它是一部講接觸到外星人的電影,看了以後,發現它的確是一部接觸外星人的電影,但跟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長達150分鐘的故事一點都不會覺得悶。朱迪·福斯特扮演的科學家對科學的執著信仰讓人欽佩。以聲音,音響效果製造的緊張感則讓人耳目一新。最重要的是,它告訴了我,科學和宗教信仰並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共同存在的。無論上帝是最終的真理還是科學是最終的真理,都是值得用一生去探求的。
《侏羅紀公園》
原著邁克爾·克萊頓《侏羅紀公園》。這麼逼真的現代科學至今無法復原的恐龍就活生生地出現在大銀幕上,你不服不行。驚悚氣氛的塑造,成功地把觀眾都帶進了影片中。
《攻殼機動隊》
原著是士郎正宗漫畫《攻殼機動隊》。這裡特指押井守1995年的動畫電影。其他不多說了,看完後懷疑自己是否真實存在的電影,這是其中一部。靈魂是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人這一設定充滿了哲學味道。
《銀河系漫遊指南》
原著是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銀河系漫遊指南》5本「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科幻喜劇系列小說中的第一本。故事情節真可謂天馬行空,還自帶無厘頭色彩以及英國式幽默。反正我看了就有一種這麼荒誕離奇的科幻喜劇,為什麼我這麼晚才看!
27部(個系列)電影,碼完發現,這真是個腦力和體力結合的活。
話雖如此,還是請你們盡情點贊、感謝和收藏來蹂躪我吧,不用在意我的感受!
限於篇幅問題,不可能詳細展開,有時間的話,我會在我的個人公眾號【風斯輯影】中再陸陸續續地給大家推薦裡面的作品。
不過講真,那真是個龐大的工程,努力擠時間吧。大家有興趣的話來關注我的公眾號吧:風斯輯影。
熱門的估計大家都看過。推薦個比較冷門但是比較好看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看了大家的答案,很受用,我用了一個星期時間,將科幻電影從起源到現在梳理了一遍,在這裡分享一下,由於個人能力水平有限,涵望大家批評指正。
- 談到科幻電影,我們永遠繞不開梅麗愛這個人,當盧米埃爾兄弟執著於記錄工廠上下班等日常生活場景的時候,梅里愛一定在想:我一定要做一些特別的事情,要不然電影這個行當藥丸。於是,《月球旅行記》出現了,這部據說20多分鐘的電影確立了科幻片這一基本樣式。炮彈扎進月亮眼睛的場景現在看來多少有些怪誕,但基於當時的條件,天曉得這部電影是如何拍攝的。
- 讓我們向曾經的舞台魔術師、世界第一位電影藝術家、形式主義的鼻祖、法國電影導演喬治·梅里愛致敬,向《月球旅行記》、《海底兩萬里》、《北極征服記》致敬。
- 梅里愛在影片開頭打出了這樣一句話:喬治·梅里愛是用人工布景攝製電影的創始人,這一創造曾給予將要死亡的電影事業以新的生命。也許,這是對他所從事事業最好的註解。
火箭扎入月球人的眼睛。
科幻片中第一部探索火星的電影是《火星之旅》,在當時算是大製作,地球人與火星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火星之旅》延續了《月球旅行記》的風格,外景在一個採石場拍攝。
在正式介紹科幻片之前,讓我們再次回到法國,看一眼《沉睡的巴黎》,法國默片時代的一座里程碑。
本片又名[瘋狂的射線]。雷內·克萊爾在先鋒派的無情節炫技作品之後的劇情片處女作,科幻短片。某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沉睡射線讓整個巴黎所有的人都靜止了,除了他自己及侄女,以及處在高空的埃菲爾鐵塔看守人和飛機上的幾位乘客。整個巴黎都屬於他們了。於是這群資產階級男女作為巴黎唯一能行動的人們開始了自己的冒險。影片的結尾很有趣。另外這部短片雄辯地證明,科幻片不一定非要數字技術……
在一些電影節上或者電影學院的學子可能有機會邂逅這部電影,但對於你我這樣的普通影迷,也只有在一些書籍上去領略。這部電影應該是給當今的末世題材電影提供了很多參考依據。
《沉睡的巴黎》
好了,枯燥的電影史時間結束,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充滿幻想的世界。
科幻是幻想與現實的結晶——幻想與現實在這裡共存、碰撞出我們隊這個星球和遙遠異世界的各種看法。——施奈德
- 首先,請允許我為《第五元素》背書,因為這是我看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在我的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第五元素》,女主(米拉·喬沃維奇)是後來在《生化危機》中大殺四方的Alice。
- 1927年的德國電影《大都會》因為其新技術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在這裡有一個誤解,《大都會》肯定不是第一部科幻電影。
- 1933年的美國電影《隱形人》開創了新的題材,頭纏繃帶的格里芬成為了影史上的經典,後世不乏翻拍致敬之作。
《隱形人》,墨鏡繃帶成了此類作品模仿的對象。
2000年的電影《透明人》顯然浪費了這種題材,走上了好萊塢的老套路,絲毫不見深刻。
- 1951年的《地球停轉之日》經典,2008年的《地球停轉之日》致敬經典。
《地球停轉之日》,嚴肅的科幻片。
2008年的翻拍沒有什麼亮點。
- 1957年的美國電影《奇怪的收縮人》講的是人變小後的故事,小時候也看過一部同類型的電影,講的是幾個小孩變小後在自家花園裡大戰昆蟲之類的故事,片名忘了,有知道的麻煩提醒下。
《奇怪的收縮人》,這樣的題材真的很吸引人。
- 《人猿星球》、《失陷星球》、《逃離星球》系列,這一系列我不知道拍了多少部,最近的《猿族崛起》也應該是這一系列的。
《人猿星球》,以後一定要把這個系列弄通搞懂理順。
- 1968年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充滿哲學命題的巨制,擁有奔放的想像力和非凡的雄心,技術上的突破性意義,讓我們向庫布里克脫帽致敬。
人類不願承認的事實是:自己真的很渺小。
- 1971年的電影《發條橙》:如果人甚至沒有選擇邪惡的權利,那還是人嗎?
前半部分讓人很不舒服,後半部分讓人深思。
- 1977年的《第三類接觸》:1、零類接觸:遙遠的目擊;
2、第一類接觸:近距離目擊;
3、第二類接觸:人體的某一部分觸及UFO上某一東西;或目擊觸擊遺留痕迹;
4、第三類接觸:與外星人進行直接接觸;看清了UFO,特別是看清了其中載的類人高級生命體;
5、第四類接觸:通過心電感應與外星人溝通,是大多數研究者所不承認的;6、第五類接觸:人類用友好信息與外星文明聯繫。
這部影片在劇情上沒有可供探討的東西,只是在嚴肅的討論一件事情。
- 《星球大戰》系列:經久不衰的流行文化。
我非常喜歡能從中間開始—不想從頭開始,我不喜歡開端。——喬治·盧卡斯
- 《異形》系列。最近看到知乎上有對1979年異形的討論,這部電影的地位可以參照《星球大戰》、《2011:太空漫遊》。
- 《E.T.外星人》:席捲了當年的奧斯卡,獲得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剪輯、最佳原創配樂和最佳音效等獎項。同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等提名。
清除草稿已保存
「E.T. phone home」匿名
- 《星際迷航》系列11部影片
星際迷航是全部設定在同一個虛構宇宙中的六代電視科幻電視系列劇,11部電影、上百部小說、電視遊戲以及其他虛構作品,該宇宙是由吉恩·羅登貝瑞(Gene Roddenberry)於1960年代初期到中期所創造。它描述了一個樂觀的未來世界,在那時人類已經戰勝了地球上的疾病、種族、貧窮、偏執與戰爭。主角們探索銀河系,尋找新世界並且與新的文明相遇,同時也幫助散播和平與理解。
- 《銀翼殺手》:至今我都認為,這是我製作過的最好的一部電影——雷德利·斯科特
- 《終結者》系列:我還會回來的
- 《回到未來》三部曲:最具娛樂性的時間旅行電影,晦澀的理論在瘋狂博士那裡真的很容易理解,而且,很少有bug。
- 《寂靜的地球》
一個男人醒來發現世界上只剩下他一個人,於是到處尋找其他的倖存者,弄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懷疑自己捲入了一個政府的研究項目,而這個項目與其他人失蹤有關。最後他終於找到幾個人,當他們開始信任彼此時,設法要知道自己被遺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原因。
- 《鐵血戰士》:施瓦辛格,肌肉猛男。
- 《機械戰警》:他沒有名字,只是一個程序,一個產品。2014年翻拍過。
- 《侏羅紀公園》:小時候的回憶
- 《星河戰隊》:如果求我的心理陰影面積的話,肯定比《山村老屍》給我造成的心理陰影大。當然,小時候看起來讓人不寒而慄的鏡頭對於現在重口味愛好者的我,已基本無感。印象最深的是在大蟲子身上打洞扔炸彈那一段。
- 《黑客帝國》:著名的「子彈時間」被很多電影所模範。
- 《攻殼機動隊》:影響力最大的動畫電影之一,第一部真正的成人動畫電影。
- 《十二隻猴子》:內涵豐富,推薦最近出的同名美劇。
- 《獨立日》:致敬了《地球停轉之日》、《異形》、《星球大戰》等影片。
- 《黑衣人》系列:舉起手來,所有的附肢都舉起來。
- 《後天》
- 《時間規劃局》:題材好,可惜爛尾。
- 《盜夢空間》
- 《星際穿越》
- 《阿凡達》
- 《第九區》、《少數派報告》、《前目的地》、《機械姬》、《銀河系漫遊指南》、《命運之門》、《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機械公敵》、《樓上的外星人》、《逆世界》、《超體》、《源代碼》、《雪國列車》及所有超級英雄電影。
- ………………
- 寫在最後的話:經典的科幻電影要到歷史中去挖掘,文中提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難免掛一漏萬。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了,有很多電影是拍過很多次的,大多數翻拍的電影未抓住精髓。一周準備,五個小時寫完,個人水平有限,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話,順手點一下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讓一個人置身於變幻無窮的環境中,讓他與數不盡或遠或近的人物錯身而過,讓他與整個世界發生關係:這就是電影的意義。堅持原創,關於電影的一切,等著喜歡電影的你。關注公眾號,後台回復「知乎」,即可加入影迷群,與天南海北的朋友共話電影,享海量電影資源。
http://weixin.qq.com/r/6URGXjfEFGprrXM99xH7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一起看電影(yqkdianying)《星際穿越》上映的那個晚上,夜空像是一塊被凍透了的玻璃,我走在下面,縮頭縮腦地等著它發出龜裂的脆響。
可惜什麼也沒有發生,那一片墨藍只是溫柔地看著萬家燈火,任由懷裡的星星發出微弱的光。
想起來,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滿天繁星的景色了,就像沒辦法用準確的時間刻度來衡量成長一樣,我們也說不清到底從哪一天開始不再抬頭仰望了,身邊有那麼多飯局要趕,有那麼多錢要賺,有那麼多權力要搶,誰會在意天上還有沒有星星。
在清涼的夜風中,順著父親的手指,奶聲奶氣地數著七顆北斗星——天樞、天璇、天機、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這樣的記憶可曾重新浮現?
在夢中,抑或在電影里。
也許,我們握住不放的,不僅僅只是銀幕里的優美幻象,還有心中的那一刻定格。
科幻從來都不只是人類的夢,它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種世界觀。
既然我之前大言不慚地告訴大家說我是看著科幻片長大的,那麼排出心中的TOP10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特別說明:這個榜單只是我最喜歡最有紀念意義最符合我的個人口味的十部科幻電影,絕不是「最好的十部科幻電影」,絕不是「最推薦的科幻十部電影」,也絕不是「最不無聊的十部科幻電影」。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榜單沒有包括動畫類作品,科幻題材作為二次元的主力,單列一張榜單毫無壓力,就不要來這裡添亂了。
另,鑒於時下對各種幻想作品的類型分辨不清是一種普遍現象,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在正文開始之前盡量簡短地說一下如何區分不同類型,以免有人出現「為什麼沒有《指環王》!」這種不必要的憤慨。
總體而言,我們現在經常接觸到的幻想藝術大體有以下幾類:
【神話】:這是歷史最悠久的幻想類型,它的主要目的是解釋自然及社會現象,主要特點是故事中有「神」存在。代表作品:希臘神話。
【傳說】:由神話演變而來具有一定歷史性的故事,未必會出現神,但是經常會有一些超自然的事物出現,比如吸血鬼,比如射落太陽。神話和傳說經常出現交融的現象,比如刑天勇猛,死後還能繼續戰鬥,那麼他的對手就被安排成了神祗。代表作品:《白蛇傳》。
【科幻】:在科學理論或技術的基礎上所展開的想像,這裡的「科」是「科學」的意思,再強調一遍,一定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的(百度百科「科學幻想」詞條中簡介部分的解釋是極不準確且不負責任的)。科幻是一門關於「可能性」的藝術,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情形不一定會發生,也不一定不會發生,它所表現的是「假如這些發生了將會怎樣」。歷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是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出版於1818年。很多人會感覺這個作者的名字有點熟悉,因為她的丈夫是英國著名詩人珀西雪萊,《西風頌》大家知道呀——「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魔幻】:建立在「魔法」之上的想像,這裡的「魔」是「魔法」的意思,魔幻的歷史也有年頭了,可能起源於祭祀活動,用水晶球或者龜甲什麼的預言未來,是遠古時期祭司們經常做的事情,發展到後來出現了魔杖、飛毯、魔咒等一系列道具。它的主要特點就是故事裡出現有魔力的事物。有人認為魔幻是奇幻的一個分支,目前尚無定論,但並無不妥。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魔幻」與「魔幻現實主義」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兩者之間沒有關係。代表作:JK羅琳《哈利波特》系列。
【奇幻】:廣義的奇幻包含一切沒有科學依據的想像,因為奇幻一詞是從英語「fantasy」翻譯而來的,這裡的「奇」本意是「奇異」,所以這種說法並無不妥,但略顯寬泛。狹義上奇幻的主要特點是有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區別的沒有科學依據的幻想世界(比如「中土世界」),或者是在現實社會中加入超自然因素(比如有些人或是所有人都可以不必遵守自然規律,比如存在長生不老葯),總而言之,作品有一個獨立的世界觀。奇幻作為一個藝術類型的具體劃分目前尚無定論,上述說法是我比較認同的一種,僅供大家參考。代表作:托爾金《魔戒》系列。
【玄幻】:中國特產,以修真、悟道為主要特色,「玄」的本意指「玄學」,這個詞的第一次出現是在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小說《月魔》的序言中——「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但是在後來的發展中,這個類型似乎跟真正的玄學聯繫越來越少(雖然原本就不多),玄學逐漸淪為噱頭。代表作:黃易《月魔》。
【童話】:通過豐富的幻想和誇張、象徵、擬人的手法塑造形象,以適宜於兒童閱讀的作品。簡而言之,是寫給兒童看的,大人不看。代表作品:安徒生《海的女兒》。
大概大家會經常遇到的就是上面幾種類型啦,想全面覆蓋其他所有的不太現實,也沒有必要,簡單了解即可。
咳咳,跳過了上一段的大家注意看這裡看這裡——
Now,here we go!
NO10.《異形》系列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異形是宇宙中最恐怖的生命體。這個潛藏在無邊黑暗中的怪物有著可以喚起人類恐懼的一切特徵:骯髒、嗜血、靈敏、強壯、無聲無息、存在於認知以外。
沒有人會忘記異形開膛破肚鑽出人體的那一幕,這大概是寄生類外星生物第一次出現在大銀幕上,想想你的肚子里孕育著這麼一個東西,姑娘們,你們有什麼理由停止尖叫呢?
當然,如果它只單純的是一部成功的恐怖片的話,即使是被一些人認為是史上最好的恐怖片,恐怕也不會進入這個榜單。也許連製片商自己當初都沒有意識到,他們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創舉——由四位這個時代最具風格化的導演共同完成一個系列:1979年的雷德利斯科特,1986年的詹姆斯卡梅隆,1992年的大衛芬奇,還有1997年的讓-皮埃爾熱內,四位註定會被後世稱為大師的導演用二十年時間構築了一個來自宇宙深處的恐怖傳說。
好吧,這麼說有點吹捧的嫌疑了,畢竟《異形3》一直以來飽受爭議,大衛芬奇甚至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鬧得水火不容,拒絕承認這是自己的作品。
要知道這可是大衛芬奇的處女作啊,這得有多恨……
我們無法得知如果導演的想法完全被注入到這部電影里會是什麼效果,不過即使僅從現在的成片來看,也能對他想要實現的構思有所推測。
在荒涼破舊的監獄裡,曾犯下過各種殘忍罪行的惡棍們和英雄一起,和如神一般無法捉摸無法戰勝的對手進行殊死搏鬥。大衛芬奇用一個充滿了宗教意味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藏於人性之中的主題——「犧牲」。
在罪案中探討宗教主題是大衛芬奇最喜愛的手法,但是這一次正是他強烈的個人風格(準確地說是強烈而殘缺的個人風格)給他帶來了非議,濃厚的「說教風」並沒有像《七宗罪》一樣得到大家的認可。相比較而言,《異形4》就採用了一種更聰明的辦法,讓-皮埃爾熱內用一個可以貫通一切的主題——「愛」,在這個原本冰寒恐怖的系列裡注入了一絲溫暖。
當然,宣揚愛不等於撒狗血,這個後來創作出名作《天使愛美麗》的法國導演巧妙地用「母性」將人類和寄生者從感情上聯繫在一起,雖然這麼聽上去可能會隱約地感覺哪裡不對,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它真的是你孕育出來的——無論它是異形還是其他什麼——你們之間也許都會有一種奇妙的關聯。
「母愛」這個詞有沒有可能擁有更廣泛的意義呢?
這樣的討論本身就是科幻作品無可替代的價值。
你以為這就完了?
作為一個法國人,讓-皮埃爾熱內被好萊塢稱為鬼才是有原因的。在這部給美國人的「見面禮」中,他通過對機器人考爾的塑造,引出了一個更深邃的問題——
人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科幻史上的經典問題,但導演的聰明之處在於,他並沒有去跟風討論「他們和真正的人類相比有何相似」,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和人類已經如此相似的他們和真正的人類相比還有何不同」。
有何不同?
當身為變異克隆體的女主角得知她的朋友是機器人時,她說,「原來你是機器人,難怪了,我想怎麼會有這麼完美的人類。」
當然,這個問題在這一部電影里不是主題,也許只是導演興之所至而添加的調味品。而當2012年異形的前傳《普羅米修斯》上映時,人們發現,《異形》系列的開創者雷德利斯科特接過了這顆火種,將「人的起源和本質」提高到了主題的位置。
普羅米修斯從神那裡盜取了天火,他為此受到了永世的懲罰——每天都有一隻巨鷹啄食他的肝臟,第二天肝臟復原如初重受其苦,日復一日不得解脫。雷德利斯科特在解釋片名時說,火是人類最早掌握的一種技術,因為得到了這種技術,人類被「以一種永恆的可怕方式」所懲罰。
由於《普羅米修斯》只是一個擁有完整故事的三部曲的第一部,我們現在還無法完全看到導演想展示給我們的世界。僅從第一部來看,人類被設定為起源於名為「工程師」的外星物種。工程師為了消滅人類而培育出了異形,不料卻遭到了反噬。但是最終異形還是找到了人類,並成為了人類永遠的夢魘。
從現有的劇情來看,機器人作為人類的創造物,卻在異形入侵人類的過程中扮演了一種極其曖昧的角色,所以我們有理由猜想,雷德利斯科特想要通過《普羅米修斯》三部曲所表達的,很可能不僅僅是在一個已有的故事框架內探討「人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試圖通過展現創造者與被創造者之間迴環往複的關係,來揭示出生命進化的法則: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很不幸,人類作為蒼茫宇宙中的一個普通物種,必有一天會成為舊事物,當那一天來臨,即使替代者潛藏在宇宙深處的一艘運輸船上,人類也沒辦法阻止它的步伐。這是人類的宿命,也是異形這個形象令人恐怖的根源所在。
NO9.《發條橙》
如果讓其他人列這個榜單,10個人里至少有8個不會把這部電影排進榜。原因有二,第一,這是一部反烏托邦電影,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披著科幻外衣的政治電影;第二,這部電影表現的主題引起了很大爭議,雖然電影獲得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4項提名,但是英國直到2000年才將其解禁。
那麼該不該把它放入科幻影史TOP10呢?
對我來說,想拒絕它,僅憑以上兩條原因有些過於蒼白了。反烏托邦是科幻的重要類型,而《發條橙》是史上最偉大的反烏托邦電影,主演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僅憑這一部電影便已名垂青史。
「烏托邦」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是「想像出來的理想社會」,「反烏托邦」顧名思義也就是「反面的理想社會」。通常在反烏托邦主義作品所創造的社會中,物質文明泛濫並高於精神文明,精神依賴於物質,並受控於物質,人類的精神在高度發達的技術社會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因為國家的物質資源通常會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顯而易見地,反烏托邦主義很容易就會演變成反專制主義,歷史上著名的反烏托邦作品也大多是這個類型,比如近年來受到無數青年學生狂熱追捧的《V字仇殺隊》,比如幾乎成為了反烏托邦小說代名詞的《1984》。
老實說如果《發條橙》也是一樣的路數,那它就不會出現在這裡了,因為我認為《1984》基本上就代表了反專制小說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但是從另一方面講,正是它的離經叛道帶來了後來多舛的命運。
以「自由世界」自居的資本主義國家歡迎人們攻擊專制體制,但是他們容不得有人攻擊道德制度。
其實在哪都一樣,道德是社會的最後底線,一旦崩潰,會引起整個上層建築的倒塌。
從這個角度來看庫布里克幾乎可以說是在「作死」,因為《發條橙》所討論的主題是:道德選擇權。
詳細地說有以下幾點:
第一,惡是人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從根本上防止人類行惡是不可能的;
第三,所以,人應該有選擇作惡的權利。
這種理論即使在今天大概也會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大逆不道。
伯吉斯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在小說的結尾描寫了主人公長大之後成為了一個成熟的男人,自然而然地擔負起了對家庭與社會的責任,那些不堪的往事,和青澀的歲月一起被留在了對青春的嘲笑里。
但是庫布里克並沒有採用這個結局。影片在醫院對主人公強制性「治療」失敗之後戛然而止,主人公又重新回到了無惡不作的放縱之中。
伯吉斯一直對此耿耿於懷,英國也禁止此片上映,直到30年後庫布里克辭世方才解禁。
庫布里克本人對影片主題的解釋是:「影片的中心思想探索了自由意願的問題。在被剝奪了選擇善惡權利的時候,我們會不會失去人性?我們會不會變成,如標題所講,一個『發條橙』?」
對於「發條橙」這個詞的含義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倫敦地區俚語,形容奇怪的東西,「標誌著把機械論道德觀應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機體上」。另一種說orange(橙)是馬來語「人」的意思(伯吉斯曾在馬來西亞工作),發條橙就是「發條人」,即任人支配的人。
這兩種解釋只是說法不同,根本意思是相通的。
美國是一個由清教徒創建的國家,濃厚的宗教觀念帶來的是保守的社會風氣,尤其是60年代嬉皮士運動爆發之前。黃金時代的好萊塢電影每個類型都有相對規範的模式,無論是劇本還是表演都按照一定的套路,沒有離經叛道,也很少有個性的揮灑。
短短十年時間並不能讓傳統從觀眾的腦海中消褪,但是庫布里克用在當時看起來驚世駭俗的場景使《發條橙》被深深地印刻在了人們的記憶里。
惡貫滿盈的少年們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摧殘著這個世界,他們殺人、強姦、搶劫、鬥毆,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彷彿成為了罪惡的頌歌,而暴力卻在聖潔的音樂中顯示出了從未有過的純粹。這並不是後來風行一時的黑色暴力美學,後者的奧義是賦予暴力形式美,而庫布里克看起來並沒有這樣的打算,他要用「真到近似於假」的真實給予觀眾最直接的刺激,美與醜惡同時存在,我們的世界不就是這樣?
或許也必須是這樣?
誰知道呢。
NO8.《12隻猴子》
如果世界已經毀滅,時間可否給我們機會從頭來過?
人類不止一次地想改變過去,這個物種做過太多讓自己的後悔的事情,所以幻想著有某種辦法可以回到過去,試著讓故事繼續,至少不再讓你離我而去——咳咳,哎都別跟著唱了——這也是一種順理成章的想法。但是假如真的能夠回到過去,你卻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外祖母殺掉了,更要命的是她當時還沒懷上你母親呢,那你可能就會有點小尷尬了,因為沒有你母親就沒有你,可是沒有了你,又是誰殺掉了你的外祖母呢?
這就是「外祖母悖論」。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物理學家們創造出了「平行世界」理論,就是說當你殺死外祖母的那一刻,你所在的時空將從現在的時空中分離出來,形成一個沒有你母親存在的新世界。這個新世界和你進行時空穿越之前的世界是平行的,互不干擾。
那你在哪呢?老實說我也不清楚,這個理論說法多,爭論也多,論證過程像我這樣的數學小白根本沒法看,有興趣的親可以自行了解。
《12隻猴子》給出了另一種答案——你無論怎麼樣都不可能殺掉你的外祖母,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阻止你。因為你的時空旅行本身就是歷史的一部分,結局早已註定,你只能被迫重複那些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無法更改。
這個理論看起來合情合理,只是這樣一來,人類豈不成為了命運的傀儡?
你以為不是么?
你如何能夠確認你所改變的命運真的就是「被你改變」的,而不是「本應如此」的呢?
好吧,我承認這是不可知論。
只是面對著在滴答聲中不停向前的時間之輪,自詡偉大的人類即使拼盡了全力,也還是顯得那麼渺小而無奈。
更加令人悲傷的是,被綁縛在人類命運十字架上的主人公,最終發現自己永遠也無法跳脫出這個循環。他小時候所目睹的兇殺案一直以來不斷在睡夢中重演,直到他生命完結的那一刻,他才意識到,原來那個在他面前被殺死的人,就是他自己。這就意味著他的生命就是這麼一遍一遍地不停重複著,無法終止,也無法改變。
這樣的情況被稱為「死循環」,就好像坐上了一列火車,卻發現車在繞圈。但這也正是這部電影迷人的地方……喂,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做的討論都是建立在未來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基礎上的。
主人公第一次時空穿越所到達的地方是哪裡?
瘋人院。
有沒有可能未來的一切真的都是主人公的幻想呢?
未來的科學家們留下的電話號碼貌似從來都沒有被打通過吧,所有事件的解釋也都是他自說自話而已,他用來證明自己的唯一辦法是可以「預知」尚未發生的事情,但是那些事情真的是被他「預知」到的么?甚至於,他最後的死,會不會也是在無意中模仿夢境?
人類真的有辦法區別現實與夢境么?
你覺得自己現在是清醒的么?
怎麼證明?
NO7.《人工智慧》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還是一名少先隊員,去濟南玩的時候,順手買來了一盒DVD,居然是國語版的。
不久之後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我為了打發時間決定再看一遍,父親看到我手裡的東西後對我說,不要再看這個了,這部電影污染心靈。
明明是在傳達愛的主題,為什麼會被家長們認為是污染心靈呢?
小時候的我不懂,也沒有堅持自己的選擇,為了這點事鬧出不愉快可不值得,於是我換了一部動作片,走出書房。
現在回想起這件事,嘗試著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似乎也不是沒有道理,孩子們需要有一盞神燈為他們實現夢想,需要有一個禮物在他們醒來時出現在襪子里,需要有一個人告訴他們王子和公主最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哪怕這盞燈也會招致世界毀滅,哪怕聖誕老人會被襪子熏倒,哪怕公主終有一天變成皇后,這些全都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中,他們需要的,不過是信念而已。
但是《人工智慧》摧毀了他們的世界,用一種成年人的方式。
我們很容易就注意到這部影片的分級是PG-13,美國電影協會對這一級別的解釋是:13歲以下兒童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於兒童很不適宜。
換句話說,這部電影不是拍給孩子看的。
回想起來,看了一部不是拍給自己看的電影其實並不是一件特別爽的事情。
《人工智慧》改編自英國科幻作家布萊恩奧爾迪斯的短篇小說《去年夏天的超級玩具》,小說講述了一對由於政府進行嚴格的人口控制而無法取得生育許可的夫婦購買了一個和正常孩子幾乎沒有區別的智能機器人,小機器人大衛給了他們全身心的愛,卻沒有感受到作為父母的人類回報給他同樣的感情,而這對夫婦雖然曾經依賴於大衛的愛,但是在得到了准生證後毫不猶豫地將他拋棄了。
在小說中,大衛一直在問,怎麼才能辨別什麼是真實的,什麼不是?
我認為他質疑的是人類的感情。
愛是什麼?是真實的存在,還是自我的感覺?是永恆的延續,還是即時的需求?愛是平等的么?如果對方非我族類呢?
斯皮爾伯格沒有照搬原著的故事,但是他用電影對小說中提出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愛是嫉妒、是任性、是索求、是不顧一切,是讓他看到自己最糟糕的脾性,但同時也是信任、是恩慈、是奉獻、是包容忍耐,是給他自己最特別的關懷,愛可以跨越一切障礙,消除一切怨結,化解一切冰寒,永不止息。
《人工智慧》巧妙地化用了原著中孤獨和真實的主題,通過主人公對「真實」的追尋,揭示出只有愛才是世界唯一永恆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拍攝這部電影是一代大師庫布里克一生的夙願,但是他知道,如果用自己的手,創造出來的一定會是一個類似於《發條橙》的黑暗世界,於是他把這個計劃交給了曾經執導過《E.T.外星人》和《辛德勒名單》的斯皮爾伯格。可惜的是,在影片開拍之前,庫布里克突然與世長辭,斯皮爾伯格決定親自撰寫劇本,了卻好友的遺願,他說,「80年代,我從斯坦利口中得知了這個讓人無法忘懷的美妙故事,我被其中科學與人性的巧妙融合深深吸引了,斯人遠去之後,就讓我來為他講述這個故事吧。」
或許,也只有斯皮爾伯格才能創造出這樣令人心碎卻又感人肺腑的殘酷童話。
小機器人大衛歷經千難萬險,在海底的藍仙女雕像前祈禱了3000年,只為了使自己變成「真實的」人類,卻在醒來的時候,眼睜睜地看著眼前的神明化為齏粉。
究竟什麼才是真實的?
為什麼只有在世界滅亡的那一天,他才能得到愛?
願世上所有註定離去的天使得到安息。
NO6.《星球大戰》系列
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星球大戰》系列擁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即使我把它放在第一位,也不會讓別人說出半個不字。
對於許許多多的科幻迷來說,《星球大戰》是「繼摩西開闢紅海之後最為壯麗的120分鐘」,如果當初沒有這部電影,他們也許根本就不會入科幻這個坑。
對於整個電影行業來說,《星球大戰》是一座里程碑,第一次,宇宙以一種如此震撼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第一次,太空歌劇作為一種藝術體裁登上電影界的最高殿堂;第一次,科幻電影以一種印鈔機的方式,帶領好萊塢開始了全球擴張,僅正傳第一部(新希望)全球票房就有近8億美元,要知道這可是在1977年。
作為影史上最經典的太空歌劇作品,《星球大戰》在科幻外表包裝下的其實是一顆俠客的心,絕地武士們手持光劍沖入敵陣的情景會不會讓你聯想到中國武俠片里一騎絕塵的俠士,抑或西部片中獨自對抗惡勢力的牛仔?
長久以來,太空歌劇並不被正統科幻迷們承認為一種科幻類型,甚至於「太空歌劇」這個稱謂在初始之時也有著濃濃的諷刺意味,它最開始所指的是那些不在乎科學基礎,一味追求故事的新奇刺激,以至於「激光槍+半裸少女」泛濫成災的那一類作品。
實際上,科幻作品長期以來不被主流文化認可,甚至被認為是低幼和淺薄的代表,太空歌劇難辭其咎。
《星球大戰》的出現,使業界和觀眾們對太空歌劇這一類型的印象開始改觀,同時也讓太空歌劇作為一種電影類型的發展開始走上正軌。漸漸地,有一些人介紹科幻作品的分類時,在強調技術性的「硬科幻」和強調啟發性的「軟科幻」之外開始加上了第三種。
「新派太空歌劇」也由此開始盛行,甚至在大多數觀眾們眼中成為了科幻的代表——科幻終究還是沒逃出被一葉障目的命運,只能說大多數觀眾追求的是故事,並且只是故事。
相對於被嫌棄的舊形式,新派太空歌劇更加註重科技上的合理性,並形成了富有歷史感的特色,經常將未來與歷史類比,一些相對嚴謹的作品受到了許多歷史愛好者的肯定,80後們肯定不會忘記兒時的另一部經典《銀河英雄傳說》,這部改編自日本作家田中芳樹同名小說的動畫片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回想起當初站在電視機前手舞足蹈的懵懂少年們跟著「黃金獅子」萊因哈特一起高聲喊出「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時的情景,這樣的歲月又何嘗不曾令人熱淚盈眶。
但絕大部分太空歌劇作品的價值也就如此而已。
《星球大戰》被人稱為「沒有營養的里程碑」。天行者盧克曾經是一名平凡少年,在身邊的老人歐比旺克諾比的引導下開始成長為絕地武士——運用「原力」保衛和平的修鍊者,並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跟隨莉亞公主對抗銀河帝國的暴政,歷經千難卻最終發現大boss竟然是從未謀面的親生父親。
這樣的故事是不是很像武俠小說的青少版?
其實也的確是這樣。
但是這麼一個簡單無奇的故事為什麼歷經30年卻依舊得到全世界觀眾們的狂熱追捧呢?
首先,這個傳奇深深植根於我們的童年。人類在嚮往未來的同時永遠都無法忘記印刻在童年記憶里的那個側影。就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和《變形金剛》能夠得到廣泛認可一樣,《星球大戰》喚起的是我們曾經狂熱過的青春,對過往的懷念是人類難以解開的心結。
其次,在喚起老一代回憶的同時,《星球大戰》作為一個系列也在給當下的孩子們製造回憶,也許20年後的人們再提起《星球大戰》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天行者盧克,而是《星戰前傳》系列的主人公天行者阿納金(沒錯,就是盧克的父親)。順便說一句,這個系列的第7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將在明年上映,00後的孩子們,你們準備好了么?
第三,一貫保持的高水準特效。你以為有多少人走進電影院是為了看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每一部都保證了強烈的視覺震撼才是影片成功的王道,更不用說第一部在當時的劃時代意義,那種感覺你可以參考《阿凡達》剛上映時觀眾們的反應。
於是你就能明白,偉大者必有偉大之處。
願原力與你同在。
NO5.《黑客帝國》三部曲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莊周曾經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多麼生動活潑的蝴蝶啊,它感到輕鬆愜意,無限歡愉,根本就沒有感覺到自己原本是莊周。突然間他醒來了,在驚惶中回憶起來,原來自己是莊周啊。不知道到底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了自己變成了莊周?
記載這個故事的典籍《莊子》寫於戰國中期。幾千年後,當代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某人的腦子被取出來泡在福爾馬林中,然後連上各種電極,模擬出各種感覺刺激大腦,讓他感覺自己依然生活在原來的世界裡,而這個人說不定就是你。
《黑客帝國》正是基於這個理論。
鬱郁不得志的程序員尼奧在一個看起來和其他日子並無不同的一天被一群神秘人追捕,救出他的人告訴他,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是機器人做出來灌輸進我們腦子裡的程序,實際上地球早已陷落在機器人手中,人類作為能量來源和實驗品被「種植」在機器人製造的胚胎里,只有一小部分未被控制的人類躲在名為「錫安」的小城裡負隅頑抗。
這話誰會信啊?
除非他親眼見識過清醒後的世界。
於是反抗軍首領墨菲斯向尼奧展示了人類被機器人壓榨的事實。
尼奧有墨菲斯船長指引,我們呢?
我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夢裡,缸里,還是機器人的培養皿里?
這個問題似乎在這篇文章里已被提到多次,人類的認知局限所帶來的恐怖幾千年來一直在人類的頭頂盤旋。
如何解決這個困擾呢?
14世紀,英國邏輯學家奧卡姆(William of Occam)在《箴言書注》中提出了著名的「奧卡姆剃刀法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個法則後來成為了科學反擊玄學和偽科學的鋒利武器。
具體應用到到我們剛才提到的「我們活在夢中,現實世界是另外存在的」這個命題——由於人類天生的認知局限,對於「真正的現實世界」是否存在,我們無法證實,同樣也無法證偽,所以它完全是一個「無必要」的「實體」,對我們來說是無意義的,所以這一假設應該被剔除掉。
沒懂?
就是說我們知道夢是虛幻的,那是因為我們有「夢醒」這一體驗,知道清醒之後身處的世界是現實的。那麼這種「現實」可以被證明么?很遺憾,不能。但是「從現實中醒來」這種體驗我們從未有過——是死亡么?不知道——也沒辦法用任何實驗的方法來證明或否認。所以也許在我們的意識範圍外存在另一個世界,但是這與我們無關,所以,這樣的假設沒有討論的意義,應該被剔除掉。
在歷史上,科學和神學就是這麼被區分開的。
什麼你還沒懂?
抱歉,我已經儘力了,我大學的邏輯課也才剛剛及格而已,你去請教專業的老師吧。
那麼問題來了,挖掘機……咳咳,這個主題既然是沒有討論價值的,那電影的意義體現在哪裡呢?
一般認為,《黑客帝國》的創作源泉來自於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代表作《神經漫遊者》,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同時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與菲利普·狄克獎的著作,它成功地將「賽博朋克」這種在20世紀末出現的科幻類型帶到了主流文化的眼前。
對不起,又有新名詞出現了。
我也不想絮絮叨叨地做這些枯燥無味的名詞解釋,但是沒辦法,提到科幻這個詞就躲不過去。
賽博朋克是英文cyberpunk的音譯,這個詞實際上是由「控制論」cybernetics的前綴與「反叛的生活方式」punk組合而成的。20世紀80年代,作家杜佐斯用這個詞概括了在當時出現的以電腦化自動控制的社會為背景的一類科幻小說,後來漸漸發展成一種風格較為統一的流派。
賽博朋克作品所討論的主要是在反烏托邦社會中個人與信息控制者之間的關係。美國科幻作家布魯斯斯特林總結賽博朋克的特質時說,「待人如待鼠,所有對鼠的措施都可以同等地施加給人,而閉上眼睛拒絕思考並不能使這個慘不忍睹的畫面消失。」
簡而言之就是人類如何憑藉人性去反抗計算機恐怖。
自人工智慧這個概念被提出的時候起,人類就對它們懷有深深的戒備。雖然關於智能機器人的研究現在仍處在起步階段,但是人類與他們的創造物之間的戰爭,卻在藝術作品中綿延已久。
對於這場幾乎可以被預見到的戰爭,人們的分歧主要有兩點:
第一,智能機器人能否成為生命?
第二,他們會取代我們么?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相關聯的。
對於第一個問題,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機器人要想成為生命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其一,自主地具有行為目的性;其二,繁衍。
生命體未必都有意識,但是他們的行為都是自主而有目的的,比如困了就睡,餓了就吃,不必接受訓練就可以完成交配繁衍,而繁衍更是種族持續存在的保證。我不知道機器人能否解決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一旦真的解決了,那對人類社會,以至於整個地球生態圈來講,都會帶來根本性的變革——人類不可避免地會失去對地球的統治地位,而且這只是最樂觀的情況,實際上如果那時的機器人真的要毀滅人類甚至於現有的自然界,人類可能毫無勝算。
因為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之間的差距現在看來幾乎是不可逾越的。
人類和地球上現有的其他物種一樣,是由碳元素為有機物質基礎的,構成人體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水,這種生命形式有多麼脆弱大家應該心知肚明。
而硅基生命體則以硅元素為有機質基礎(硅元素在工業領域有著廣泛運用),當然現在還沒有發現有自然存在的,但是他們可能擁有的諸如耐高溫、壽命長等特性都是可以預想得到的。
就如同工業文明一定會替代農業文明,更有效率的高級形式取代低級形式的統治地位,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而碳基生物與硅基生物之間的差距要比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瑪雅人與歐洲殖民者之間的差距,甚至於要比渡渡鳥與豬、塔斯馬尼亞虎與人類之間的差距更大,比更大還大。
我們只是希望這一天晚些到來。
NO4.《星際穿越》
終於寫到這一部了。
我就是為了它才開的這個榜單我會亂說?雖然經過幾天的冷靜之後我開始有點懷疑把它放到這個位置是不是有點高了。
忍不住要首先吐槽的是,對於那些強行把諾蘭和《三體》綁在一起的孩子們,我對你們已經開始厭煩了。
《三體》是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部曲的總稱,它被認為是中國科幻小說的最高成就,並得到大批粉絲的瘋狂追捧。
摘錄一段新聞:
《星際穿越》的亞洲首映地被選為中國上海,本月9日,諾蘭攜主演安妮海瑟薇、馬修麥康第一次來到中國,出席了上海的首映發布會。儘管主辦方嚴控媒體提問,還是沒能攔住一位神情激動的粉絲,他奪過麥克,向台上的諾蘭熱情推薦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稱其與《星際穿越》有很大相似性,建議諾蘭考慮拍出來。不過當時諾蘭似乎並沒注意《三體》才是這一問題的重點,只是講了講自己選擇故事題材的標準。後來那位粉絲在微博上記錄道:「見到了諾蘭,順帶向他推薦了《三體》,洒家這輩子值了。@三體電影,只能幫你到這裡了。」(摘自《劉慈欣:三體比星際更黑暗,很難拍成電影》新浪娛樂2014.11.16,作者何小沁)
也是醉了。
三體迷們,我只問一句,你們能接受大規模改編么?
如果不能,《三體》永遠也不可能拍成你們想要的樣子好么!
電影和文字之間本身就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更何況《三體》格局之廣闊,思維之發散,細節之粗糙,人物之單薄,主題之黑暗,那麼多形而上,那麼多想當然,更何況你們連「愛」都容不下,還想過審?
不知是不是受到了《三體》的影響,居然有人說《星際穿越》對「愛」的強調太俗套,而且把格局拉小了。
什麼時候感情被划到科幻的對立面去了?
什麼時候「格局」這種東西成為評判作品好壞的標準了?
沒有了「愛」,《星際穿越》還剩下什麼?
沒有了「愛」,科幻作品就會顯得專業客觀格局大了么?
沒有了「愛」,就能顯示出人性本原,就能把握住宇宙規律,就能滿足你?
科幻作品本就不以人物塑造見長,再刨去了感情,科幻文學何以被稱為文學,科幻電影何以被稱為藝術?
還是你覺得這些都不重要?
對不起有點小激動,我要平靜一下。
一隻羊,兩隻羊,三隻羊,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灰太狼……
OK,回來道歉——如果剛才有被傷害到的人——我知道感人和爛俗之間有個「度」的問題,一棍子打死是不對的,但是我覺得《星際穿越》的處理沒有問題,如果不突出「愛」這個主題,這部電影很容易就會陷入主題混亂的泥淖,因為除了感情這根線以外,其他部分實際上就是一個各種科幻經典元素的大拼盤。
諾蘭兄弟創作了一個非常棒的劇本,有物理學大神基普索恩在背後把關,電影里的硬傷也多不到哪裡去。考慮到諾蘭並不是科幻作家,原創的劇本能夠達到這個高度已經是非常值得讚歎了,但是,他畢竟不是科幻作家,對於科幻元素的運用還是停留在「道具」的層面,雖然已經非常巧妙了,但是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和專業的科幻作家相比尚有差距。
說到底,諾蘭是個講故事的人,他的電影里一切元素都是為故事服務的,而這個故事的內核,採用一個在市場上絕對保險的主題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市場是什麼?是大眾的口味。你以為宣揚「愛導致毀滅」的小九九真要拍成電影有多少人真能接受?大眾作為「社會的大多數」在道德上是相對保守的好么?
當初捧他的時候不都說他是「那個達到了藝術與商業完美平衡的天才」么,怎麼現在又不接受這種妥協了?
如果按照商業片的標準來看,《星際穿越》絕對是一部接近滿分的好電影,諾蘭是講故事的天才。在接觸了電影的歲月里,我在銀幕前笑過哭過糾結過感傷過,但是感覺到有一瞬間心臟如被凍結般停顫,這是第一次。本來想好好誇獎一番,至少是心平氣和地和大家分享愉悅與遺憾,結果卻被一股不明的戾氣搞得滿篇問號……
神煩。
另外片名Interstellar能不翻譯成「穿越」么?這次也就佔了沒有原著黨的便宜,電影里也出現了蟲洞能跟穿越搭上邊,如果把《三體》翻譯成「三體穿越」,信不信三體迷們撕了你?
NO3.《超時空接觸》
把《超時空接觸》排在《星際穿越》之上可能會有很多人不滿意,但是沒辦法,這就是我的趣味,我又不是為了讓你們滿意才寫的文章。
直接又嚴肅地討論宗教與科學的關係,還能拍得好看,除了《超時空接觸》我沒看過其他的。
幾千年來,神學和科學如孿生兄弟一樣在人類頭頂的蒼穹中糾纏不清,當我們仰望星空,那股從心底升起的崇高感和敬畏感,究竟是來源於星空還是信仰?
神學自有其無解的問題,既然上帝萬能,那他能否造出一塊自己無法搬起的石頭?
但是科學的前方永遠存在無法解開的謎團,當牛頓試圖解釋宇宙的起源,這位本身就被尊崇為「神」的偉大科學家給出的解釋是——上帝的「第一推動力」。
牛頓去世後被葬於西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亞歷山大波普為他撰寫了墓志銘:自然與自然的定律,都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來吧!」於是,一切變為光明。
這句話當然是對牛頓一生的最高褒獎,但是,是不是顯得略有曖昧?
其實牛頓從始至終都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出生並成長在一個基督教傳統根深蒂固的國家,甫一出生便接受洗禮,身處於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的社會和家庭環境中,接受著正統的神學教育,對他來說,信仰上帝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所以牛頓實際上並不是被很多中國人認識的那樣,晚年在科學上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礙之後才轉向神學尋求幫助,而是在成長為「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的同時,也將神學作為自己一生的使命。
在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牛頓自然哲學著作選》一書中,編者專門拿出了一個章節來收集牛頓關於創世和「宇宙的計劃性」的論述,裡面甚至包含了他對無神論者的不屑與攻擊。
由此看來,牛頓或許一直都在致力於神學與科學的融合。
科學和神學真的是能夠融合的么?
按照現在流行的觀點,只要人類還有慾望有需求,宗教和神就不會消失,總有一種超越人類本身的力量在人們的心中俯視著他們。
人們希望如此,因為他們需要有一種力量來維護他們的心中的底線,來撫慰他們的期盼,來滿足他們的慾望,甚至於讓他們能夠看到自己想看的,看不到自己不想看的。科學做不到這一切,因為科學總有不能解釋的事物,它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今天的真理明天就可能變成謬誤,更重要的是科學是冰冷的,它不會因為你做了任何事情而對你露出脈脈溫情,其實神也不會,但是人們希望他會,神至少能對人們露出微笑,給人以期待,無論這樣的微笑是不是他的本意,無論這樣的期待最後會不會是一場空,但是科學不行。
如果科學也可以這樣,那它便也會成為一種宗教,而這是科學家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有一種看法認為,當科學達到了某個層次,就會變成哲學,而哲學和宗教的關係更加曖昧。似乎《超時空接觸》也支持這種說法,一位科學家愛上了一位神學家,這樣的安排本身就含有某種指向性。
當然,無法忽略的是,對於科學家們探索與奉獻精神的讚揚使這部以「科學」和「宗教」為主角的電影煥發出了人性的光輝。
有一些人不明白,有些實驗或是探尋,明明那麼危險,為什麼總是有人奮不顧身。女主角說:「從我能回憶起來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尋找,一些人類存在的理由,為什麼我們在這裡?我們在這裡幹什麼?我們是誰?如果這是一個能找出哪怕是一部分答案的機會,我認為這是值得付出生命的,你不覺得么?」
她的男友回答她,你勇敢得不可思議。
沒錯,探索者們,你們勇敢得不可思議。
人類的星空因你們而璀璨。
NO2.《銀翼殺手》
在一個陰暗骯髒的未來,一個被命名為「銀翼殺手小組」的特別警察部隊奉命抓捕那些看上去和人類沒什麼差別的機器人。狄卡德是其中的一員,但是他在抓捕的過程中漸漸發現,身為人類的自己似乎比機器人更「不像」人,而那些試圖獲得與人同等地位的機器人卻好像擁有更多人性。更糟糕的是,他好像愛上了一個女機器人……
《銀翼殺手》是一個構造很精緻的故事,但是當你看過了之前那麼多的奇思妙想之後,恐怕也很難用「新奇」來稱讚它,儘管這絲毫不能影響到這部電影的偉大。2004年,在由英國《衛報》發起的影史最佳科幻片評選中,雷德利斯科特的這部1982年上映的經典作品最終當選影史第一。
這部電影迷人的地方在於,它所創造的這個世界雖然陰鬱而悲觀,卻如此真切。
我們在成長中一天天地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
人類也一樣。
那些我們曾經自豪過的風骨、自尊和驕傲,現在仍然在被我們繼續心安理得地自豪著么?
我們樂於創造比我們自身更有力量的存在。
但是真正創造出來之後,我們感受到的是什麼呢?
恐懼。
想想核武器。
更別說是有可能代替我們的生命體了。
如果人工智慧真的出現,人類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如何摧毀它們——也許是「他們」。
你可以說它們不是「他們」,它們不是人,所有的創造物都不是人,但是人又憑什麼是人,我們自己不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甚至今天仍在繼續——認為自己也是另外某種更高力量的創造物么?
還因此沾沾自喜呢。
似乎人類的每一種文明在初始的階段都會認為自己是被創造出來的,而且幾乎每一個造人者使用的材料都是泥土,無論他是在中國,北美,澳大利亞,還是尼羅河畔。
泥土和機械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在接觸科幻作品之前會想當然地認為這種「糊弄小孩子」的所謂藝術理所當然地描繪的都是以後的世界多麼美好,而當他們真的看過了很多科幻作品,又開始抱怨為什麼這些人創造的未來似乎大多是灰暗、悲觀、不令人滿意的,他們感到的更多是壓抑和不安,簡直是花錢買罪受。
但是今天的現實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憂慮還是嚮往?
《銀翼殺手》改編自美國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而原著中的世界要比電影更加黑暗,甚至令人絕望。地球已在毀滅邊緣,人類依賴著科技和自己的夢境在死水一般的生活中痛苦地掙扎著。
迪克在書中寫道:「梅塞說,我確實是個騙局。天空是攝影棚搭出來的,上面還有顏料的痕迹。石頭是軟橡膠做的,打在人身上不疼。你看不到這一切,是因為你離得太近了;你必須像那些仿生人一樣,離得很遠很遠,他們有更好的視角。他們幹得很好,從他們的眼光看來,這次大揭發很有說服力;但他們將不能理解,為什麼任何事情都沒有改變。為什麼你還在這裡,我也還在這裡。」
今天的你是不是自己曾經所追求的模樣?將來會是么?
人類呢?
回頭看看我們曾經走過的路,我們能看到自己的未來。
如此真切。
NO1.《2001太空漫遊》
唯獨這一部不需要理由。
它在這,是因為它該在這,沒有為什麼,不需要為什麼。
每個人心目中的榜單都有一個第一位,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道理,果真講起道理來反而無法服眾,再說哪有人會真的靜下心來聽你講道理,那些打起了嘴仗的,哪個不是在自說自話?
何況——
藝術是用來比的么?
所以我覺得它應該在這它就應該在這,這是我的榜單,不是你的。
如果《2001太空漫遊》沒有被拍出來,大概我們永遠也無法想像人類能夠使這樣的作品出現。
就好像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怎麼讚美都不過分。
唯一的不足在於,這部電影是純粹的文藝片。
看不懂是正常的事情,但卻沒辦法因此否認它的偉大。
它是奇蹟。
今天的我們也許還能感覺到小時候站在無垠剔透的夜空下聞到的清新浩淼,那是天上的星星不僅僅是一個個小光點,它們是熊是馬是仙女是山羊,是海格力斯的傳說,是麥哲倫的故事,是牛郎和織女的等待。
地平線的那一邊就是遠方。
沒有嚮往過么?
不行,還是留在這吧。
我們微渺得像一粒塵埃,蜷縮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閉上眼,不去想未來,也不去想理想。但是在某一個疲憊的夜晚,當我們偶然間抬起頭看到那些曾經近在眼前的遙遠繁星,也許需要那麼一個機會對站在自己身旁的孩子說——
看,那是遠方。
居然沒有人提到弗里茨朗格的&
如果談到經典,這是必須的,永恆的一部。(多圖慎入)
- 科幻電影里的鼻祖,是影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藝術成就令人矚目,表現主義的代表作,甚至某種程度影響了今天的世界。
- 第一部科幻電影,而且後世的科幻電影在某種程度上都受其影響。很多科幻電影直接借鑒其元素。可以說科幻電影脫胎於此。先放海豹感受一下水準,注意是1927年呀,中共瞿秋白接任陳獨秀,二戰還沒有開始,奧斯卡獎作為一個主意被提出的1927年。
為了不劇透,我不介紹太多的劇情,而是著重解釋它為什麼是不可逾越的經典之作。
Metropolis是一個未來城市,分為兩個階級,勞工住在深深的地下,工作繁重。而上層住在飛艇環遊的地上城,鮮衣美食,無憂無慮。故事是勞工階級的女主角Maria闖入城市締造者為他兒子建造的「永恆花園」,這位公子愛上了Maria,於是深入地下,被他看到的一切震驚。而他父親害怕作為要求兩個階級融合的領袖Maria,於是要求他的瘋子科學家將機器人製作成Maria的樣子為下層社會製造混亂.....
maria闖進象徵伊甸園的花園
發動的,故障的機器象徵地獄之門。
- 向它致敬和借鑒的作品:(冰山一角)
星球大戰
第五元素
人工智慧
終結者
大都會(手塚治虫的致敬作品,名字都一樣)
極樂空間
超驗駭客
逆世界
LUCY(呂克貝松真是死忠粉啊)
她
.......
- 這些電影往往借用了其中一個設定發揚光大,例如機器人的倫理問題,例如未來兩個階級的異化,例如烏托邦的毀滅,例如人在科技發展中的困境.......如今這些題材都被反覆演繹,歷久彌新。而你要想想,同時開創它的是怎樣的天才。
不僅僅是對科技的想像,而且塑造了很多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例如「科學怪人」「瘋博士」之類的:
機器人
所謂的經典就像是女魔頭所說的:「那件毛衣不僅僅是藍色那麼簡單」,你以為你活在經典之外其實你活在其中,你以為你不知道這電影的名字,但是它已經深刻地影響這個時間,而你變成了其中一份子。
不信?我們來看看
這是電影里的機器人
由此濫觴
janelle
碧昂斯
凱莉米洛
LADY GAGA在paparazzi里
(這個背景都市就是metropolis)
事實上,LADY GAGA的名字來源於Radio Gaga
Queen的Freddie Mercury把電影女主角Maria 的臉換成他的 所以gaga的名字也是受Metropolis啟發
在時尚界也常為繆斯。
- 科幻之外,這部影片讓人驚艷之處是將基督教中對末世的描述和思考用來反思人類社會 。其中宗教的象徵意蘊頗深,甚至預言了接下來的一個世紀。
1,女主角叫Maria瑪利亞,這個名字就已經有了暗指瑪利亞教派的意思。出場也是聖母光輝范兒。
2,機器人是邪惡的化身,出場時可以看到背後牆壁上的倒五芒星符號(邪惡,撒旦的符號)
(每次看到這裡總是為27年的製作水平驚嘆,這樣的科技感和未來感!)
機器人變成瑪利亞的樣子。
(她的演技讓人折服:純潔和邪惡都到極致。)3,電影中使用了巴別塔這一符號喻指Metropolis,也指人類進步的野心。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創世紀。
巴別塔是人類企圖建到天上去的一座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
下層老公為了Metropolis建造的夢想而筋疲力盡,引發階級矛盾。
電影里對此有一個精彩的註解:
One man"s hymns of praise became other man"s curses.
4,巴比倫大淫·婦
機器人瑪利亞趁機攪亂上層世界——用色·情舞蹈。人人狂亂。而她再舞台上的形象正是聖經中的巴比倫大淫·婦
那女人穿著紫色和硃紅色的衣服,用金子、寶石、珍珠為妝飾;手拿金杯,杯中盛滿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亂的污穢。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秘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聖經《啟示錄》
「手持金杯「
4,此刻,有趣的是,教堂里的七宗罪隨著死神出動了。變成了大巴比倫的抬轎人。
七宗罪分別是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及色慾。
人群變得迷亂。
他們狂躁的,被煽動的情緒,成了20世紀的重要的一筆。此時等待著德國的是希特勒的上台,等待著世界的是戰亂,迷惘和狂亂。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之一,也是他精準的預言性。我們可以從百年前,乃至於今天,欣賞到這種狂亂的神情。
- 有人試圖將流行文化(Pop Culture)&
中機器人瑪利亞的色·情舞蹈作比較,我認為也不無道理。
有這樣一種論調:&
這在美國文化里特別突出。例如夢露深入人心的」鑽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便是一次好的營銷。在美國流行明星MV中,用性吸引力來將消費主義植入人心也是常見手法。
希特勒看過後希望弗里茨朗格為其工作,但由於弗里茨朗格的猶太血統,他反對希特勒。我不知道影片偉大的預言性來自於它的先驗,還是它直接啟發了某些大腦。也許某種程度上這部影片已經改變了歷史。
有多少人能意識到麥當娜在Material Girl 里扮演的實際上是大巴比倫的角色?
- 總而言之,&
的成就不僅是科幻電影里的鼻祖那麼簡單,也不僅僅是影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不僅僅是它的藝術成就令人矚目,也不僅僅是表現主義的代表作,而是他們全部的總和,並遠遠不止。其滲透的共濟會符號主義讓人遐想連篇。裡面充斥大量的緣故符號和神話只能留待個人解碼。其信息量之巨大完全取決於看的人是否接受得到。由於其隱射的超人論,精神控制,道德墮落等內容相當敏感。所以這是絕對意義的「精英為精英製造」電影。 (這裡的精英只是elite,並不是指道德美好的人中君子)
可惜的是,原片三個小時半已經佚散,現存150分鐘左右版本,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項目。但是作為最昂貴的默片(500萬帝國馬克),仍然能夠給你帶來震撼。
最後用Maria永垂影史的一瞬作為結束。
單眼一閉,她承諾要去摧毀一切。
推薦一個冷門的:K星異客。
我來答一波。有一種電影類型叫「遊戲存檔」。
就是主人公不斷回到一個時間點,完成同一個任務,直到任務完成。
必須滿足回到同一個時間點,並且做同樣一件事,類似刷副本,死掉了再重新刷一次的意思。
給大家推薦四部吧。
早上出門等第一個紅燈的時候,恍然間畫面似曾相識;
坐上公交,周圍的一切怎麼莫名熟悉?好像所有的對話、每一個事件都曾發生過一遍一樣。
說不定我們只是一個個遊戲里的NPC,或者,其實我們被困在了一個不斷重啟的時空,難以感知?
就像《西部世界》里的AI們,任務結束之後,就讀取出生存檔,再重活一次。
小喬就曾說其中的一些元素的確參考了電子遊戲《荒野大鏢客》、《俠盜獵車手》等。
就像玩遊戲一樣,這一關打不過去,你就會永遠困在這個任務中,直到通過下一個檢查點。
因任務失敗、或死亡等,來觸發重生的這類題材,確是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今天小十君就給大家精選了幾部這種「遊戲存檔」式電影。
今年的多倫多電影節上,上映了一部小成本製作電影,並且一周後在Netflix上線,它就是《超時空從傳輸》(ARQ)
▲《超時空傳輸》海報
男主從睡夢中醒來,突然幾個蒙面人闖進他家,強行拖走了他和床上的女友,他奮力反抗後被打死,然而,他又再一次從床上醒來,一臉懵逼,這次他沒有反抗,順著這些人把他綁起來。隨著劇情的展開,他發現他的女友居然和這些人是一夥的。
影片的背景設定在混亂的政局下,男主是一個財團的工程師,設計了一個很牛X的機器,這個機器就存放在男主家的地下室里。而男主前一天剛剛背叛了自己的公司,偷了公司的股份,打算離開這裡。
問題就出現在了第二天的早上。這幫蒙面人計劃綁架男主的幾分鐘前,一個豬隊友在地下室不小心被這個機器電死了,導致這個牛X的智能機器被意外短路,出現了BUG。
機器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命」,變成了一個時間永動機。時間永遠的在6:16—9:25之間反覆輪迴。
在這個狹小的時空里,有三方勢力在博弈著。男主代表的「鴕鳥派」,懶得參與國家大事,只想跑路;女友代表著一個類似叛軍的熱血兵團,要建立正常的國家政權;然而還有一個偽裝成叛軍的
僱傭兵,實為本片的反派。他要搶回這個牛X的機器幫助財團繼續對國家的非法統治。
小十君想給大家推薦這個片子的最大原因是,題材上它有所創新的。在一開始,我以為會是以主角的死亡來觸發重生,然而看到後面,發現女主在重生之後也有了前幾次記憶。
前幾次男、女主人公還能攜手利用開掛的優勢算計反派,然而到最後,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被困在了時間裡,想要搶先關掉時間機器並殺死對手。
並不只是一隻薛定諤的貓,而是變成了一群貓。通俗的說,從單打獨鬥變成了聯機模式。
薛定諤的貓是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在一個盒子里有一隻貓,以及一瓶毒氣。控制毒氣是否釋放的是一些放射性物質,只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但是在打開蓋子之前沒有人知道這個貓是死是活,貓處在一個「既死又活」的狀態。
《明日邊緣》,肯定比《超時空傳輸》成本高很多,所以視覺上確實會爽很多。這次,換阿湯哥刷副本了。
▲《明日邊緣》海報
外星人入侵,阿湯哥飾演的上校凱奇,被推上了戰場。誰知道,敵人數量多到恐懼,沒兩分鐘,阿湯哥就抱著地雷和敵人同歸於盡了。
副本失敗,阿湯哥再次醒來。
沒兩分鐘,又掛了,再一次醒來。
上校一次又一次死亡,想阻止戰爭的發生,又無能為力。就在這時,遇上了有同樣遭遇的大妹子。兩人開始想辦法,一起扭轉局面,阻止悲劇的發生。
這類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看主角如何不斷調整,不斷嘗試,直到找出完成任務的關鍵因素。情節會逐漸加快,觀眾的情緒也會逐漸累積,有一種和主角一起組隊刷副本的感覺,你會不由自主地分析,下一次重生的時候,要怎麼解決危機呢?
而《源代碼》比《明日邊緣》還早了三年(2011年),吉倫哈爾主演。
沒錯,這次輪到老吉過副本了。不過和戰爭無關,他是為了阻止一場犯罪。
一列火車被炸,造成無數傷亡。老吉被送回爆炸前的八分鐘,他必須在爆炸發生前,從幾百位乘客里,找出罪魁禍首。
但《源代碼》有新意的是,主人公只是靈魂不斷穿越,附在另外一個人的身體里。
但以上三部都不是該類型電影的起點,這一部德國老電影絕對是「遊戲存檔」式電影里程碑一般的存在:《羅拉快跑》
一頭紅髮的女主羅拉,在家接到男友的電話說自己丟失了老闆的錢,必須要羅拉在20分鐘中幫助他籌集到十萬塊,不然他就會被黑幫老大幹掉。
這個片子沒有永動機,也沒有外星人,每一次的存檔全靠女主的「腦洞」。
第一次兩人因搶劫超市被警察打死,失敗,重來;
第二次男友被車撞死,失敗,重來;
第三次不僅男友順利的還了錢,羅拉還意外的收穫了另一大筆錢,喜大普奔,結束。
奔跑的羅拉每一次都會在路上意外撞到一些路人,
不僅羅拉每一次的結局不一樣,連這些路人的結局都不一樣,
這種「蝴蝶效應」的元素,現在說來大家一定很熟悉,但是羅拉快跑上映於1998年,《蝴蝶效應》2004年才上映,的確是很超前。
《羅拉快跑》不僅腦洞大開,藝術手法上也是很豐富,
▲對角線構圖,
▲長焦鏡頭在高速運動中追焦,
▲豐富的色彩運用,
▲以及動畫元素的融入,
這些種種的高超手法,使得它在在國際上獎項的提名和獲獎達到了48個之多!厲害到可怕。
之前介紹的幾部,似乎都有大事件為背景,比如戰爭,犯罪。但如果就是很無聊地一天被不斷重複,會發生什麼呢?再早一點,還有一部:
《土撥鼠之日》
▲《土撥鼠之日》海報
男主沒有任何原因地被困在了二月二日,很平常地一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沒有人追殺他,他也沒有揭發犯罪或者拯救世界的任務,更沒有人告訴他這一切何時結束。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雖然是以「真善美」為主題,但是由於上映時間上確實早於《羅拉快跑》,不知是不是算是這個題材的開山鼻祖。
資源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自取。
經典這種事情只有少量的作品會達成一個共識,其他的都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既然各有所愛,也難免有好多人出列了大堆大堆自己所喜歡不沒有共識的~不追求共識追求數量的話,往我這裡看啊~
下面是一些我瞎琢磨出來分類科幻電影~下面是一些我瞎琢磨出來分類科幻電影~
海洋類的:深海圓疑,未來水世界,深淵,驚暴無底洞,海底兩萬里,大西洋來客,極度深寒,烈血海底城,《紅海魔影》,超級戰艦
人機主題:攻殼機動隊,終結者,機器人瓦力,霹靂五號,我機器人,機動戰士鋼彈,機動警察,機械戰警,環太平洋,人工智慧,鐵甲鋼拳,變形金剛,,阿童木,安堂機器人,銃夢~
外星人主題:第9區 天煞 洛杉磯之戰 環太平洋 星河戰隊1 星河戰隊3 變形金剛 老貓 保羅 街區大作戰 安德的遊戲 泰星來客 超時空接觸-Contact 魔繭 外星人et Taken劫持 黑衣人三部曲 第三類接觸 阿凡達
末世災難以及生化危機:瘋狂麥克斯 地心毀滅 2012 後天 郵差 行屍走肉 驚變28天 三葉草 生化危機 殭屍世界大戰 我是傳奇 流感 鐵線蟲 我是傳奇 殺出個黎明 活死人之地 Jericho小鎮危機 迷霧 世界末日 天地大衝撞
賽博:駭客帝國 異次元駭客 楚門的世界 移魂都市 疑犯追蹤 夏日大作戰 黑鏡
源代碼 盜夢空間 入侵腦細胞 紅辣椒
怪獸傳說:侏羅紀公園 阿凡達 哥斯拉 異形 漢江怪物 異形前傳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1 環太平洋 星界亡者之書 金剛 奧特曼 怪獸檔案
星際傳奇太空歌劇:第五元素 螢火蟲(劇集以及電影衝出寧靜號) 遙遠星際 巴比倫5號 星艦復國記 星球大戰 銀河英雄傳說 沙丘 lexx 銀河漫遊指南 星際傳奇 星際旅行 星際牛仔~
飛
向太空宇宙任務:宇宙威龍 火星任務 阿波羅十三號 萬有引力 農民宇航員 兵人 2001太空漫遊 飛向太空(2002美版)
飛向太空(1972蘇聯版) 光暈4劇情大廣告 《太陽浩劫》 鋼鐵蒼穹 2010威震太陽神 歐羅巴報告吳彥祖 阿波羅18號 月影驚魂記.Moon
時間旅行與穿越:胡博士 環形使者 黑洞頻率 十二猴子 漂流教室 回到未來 時間機器 費城實驗 明日邊緣 超越時間線 蝴蝶效應 時光旅行者的妻子 哆啦A夢電影版系列 穿越時空的少女 終結者系列 時間隧道
科幻影視劇通俗無責任亂談匯總~_jedicat_新浪博客
想進一步了解,請駕臨我的博客,文字量大概20萬左右的科幻影視劇走馬觀花,連接在上面~看了一下還沒人從這個角度來介紹一下科幻電影。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可以從科幻電影的堅實骨架——科學理論入手來欣賞科幻電影。
正好2015年6月看電影午夜場雜誌有介紹科幻電影里的常見理論,我在這裡以此為拓展,介紹一些科幻電影里的常見科學理論,以及將這些理論表現得比較豐富的代表電影。
這樣以後在看這些科幻電影時就不會太過於不明覺厲。
- 【機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
解釋:
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是由世界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的阿西莫夫在他「機器人」系列小說中提出,三大法則之間的互相約束,為後世的電影創作有很高的指導意義。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後來啊,阿西莫夫大爺又加上了一條」第0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或因不作為使人類整體受到傷害。
代表電影:
- 《我,機器人》 I, Robot (2004)
威爾斯密斯主演,在我印象里把機器人三定律闡釋得最好的一部科幻電影。
- 《機器管家》 Bicentennial Man (1999)
一部非常感人的科幻電影。
「情願象人類一樣死去,也不願意作為機器永生」
- 《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電影之神庫布里克的大作,屹立在無數極客心中高不可攀的懸崖之上,成為永遠說不透的經典。但我不建議電影小白們看這部電影,因為你們可能會和我一樣——真心看不懂.......
- 《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2012)
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異形》系列電影是科幻恐怖電影的一座大山,而這部前傳則在製作工藝上更上一層樓。目前《普羅米修斯2》也啟動了,斯科特執意要接著拍到和《異形》對接為止。
- 【圖靈測試 The Turing Test】
解釋:
圖靈測試一詞來源於計算機科學和密碼學的先驅阿蘭·麥席森·圖靈寫於1950年的一篇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阿蘭·麥席森·圖靈1950年設計出這個測試。
圖靈測試的內容:如果電腦能在5分鐘內回答由人類測試者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且其超過30%的回答讓測試者誤認為是人類所答,則電腦通過測試。
代表影片:
- 《我,機器人》 I, Robot (2004) (前面出現過了)
- 《機械姬》 Ex Machina (2015)
最接近圖靈初衷的應該是2015年的這部《機械姬》了。
-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01)
這是庫布里克生前一直想拍攝,但因當時技術條件有限,終究未拍攝的作品。斯皮爾伯格繼承了他的遺願,完成得如此精妙,可惜最後與影片格格不入的結尾,還是向商業作了妥協。
- 【時間悖論 Time Paradox】
解釋:
時間悖論通常是指因時間旅行或穿梭時空而導致的邏輯上可以推導出互相矛盾的結論,同時假定兩個或更多不能同時成立的前提,是一切悖論問題的共同特徵。
外祖母悖論:
如果一個人真的「返回過去」,並且在其外祖母懷他母親之前就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這個跨時間旅行者本人還會不會存在呢?這個問題很明顯,如果沒有他的外祖母就沒有他的母親,如果沒有他的母親也就沒有他,如果沒有他,他怎麼「返回過去」,並且在其外祖母懷他母親之前就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這就是「外祖母悖論」。
先知悖論:
某人到達未來,得知將發生不幸結果A。他回到現實做出了避免導致結果的行動,發生結果B。那麼結果A在未來根本沒有發生,他就不可能得知結果A。(即A與B不可能相遇的悖論)
命定悖論:
A回到過去,嘗試避免B的車禍,誰知卻是A的勸告令B執意駕車,繼而發生車禍。此悖論與自我實現預言相似。
代表電影:
- 《前目的地》 Predestination (2014)
這個故事已經流傳很久了,斯派瑞兄弟流暢的還原了小說,不過他們有點信不過觀眾的智商,留了許多顯而易見的敘事伏筆,讓故事的驚喜感少了許多了。但好在原著短篇太強大,故事的邏輯依舊很抓人。
- 《終結者》 The Terminator (1984)
- 《十二猴子》 Twelve Monkeys (1995)
- 《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1985)
- 【薛定諤的貓 Erwin Schrdinger"s Cat】
解釋:
「薛定諤之貓」是關於量子理論的一個思想實驗,薛定諤之貓的概念提出是為了反對量子理論中的二元解釋以及統計解釋。
虐貓狂人薛定諤把一隻貓放進一個裝著放射性物質的不透明的盒子里,有50%的可能性放射性物質衰變並釋放毒氣殺死它,另外50%可能性是放射性物質不衰變則不釋放毒氣它還活著。這個實驗道出了量子力學的真相:粒子的某些特性無法確定,直到測量外力迫使他們選擇。因此在盒子打開前,貓就會處於一個詭異的活-死狀態。
代表影片:
- 彗星來的那一夜 Coherence (2013)
- 明日邊緣 Edge of Tomorrow (2014)
- 源代碼 Source Code (2011)
- 無姓之人 Mr. Nobody (2009)
- 【黑洞 Balck Hole】
解釋: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密度極大體積極小的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
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黑洞的質量極其巨大,而體積卻十分微小,它產生的引力場極為強勁,以至於任何物質和輻射在進入到黑洞的一個事件視界(臨界點)內,便再無法逃脫,甚至目前已知的傳播速度最快的光(電磁波)也逃逸不出。
「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視界逃脫的天體」。
科學家最新研究理論顯示,當黑洞死亡時可能會變成一個「白洞」,它不像黑洞吞噬鄰近所有物質,而是噴射之前黑洞捕獲的所有物質。
科學家猜測穿過黑洞可能會到達另一個空間,甚至是時空。
代表影片:
- 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2014)
- 黑洞表面 Event Horizon (1997)
- 星際迷航 Star Trek (2009)
- 【腦部成像 Brain Imaging】
解釋:
腦成像就是通過最新技術使得神經科學家可以「看到活體腦的內部」。這些腦成像方法可以在以下方面為神經科學家提供幫助:
1.理解腦特定區域與其功能之間的關係。
2.對受神經疾病影響的腦區進行定位。
3.發明新方法治療腦部疾病。
代表影片:
- 少數派報告 Minority Report (2002)
- 異次元駭客 The Thirteenth Floor (1999)
- 機器戰警 RoboCop (1987)
- 現實發展的科學理論之——
【恐怖谷理論 The Uncanny Valley】
解釋:
恐怖谷理論是一個關於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的感覺的假設,它在1969年被提出。當機器人與人類相像超過一定程度(如百分之95)的時候,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之反感。哪怕她與人類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讓整個機器人顯得非常僵硬恐怖,讓人有面對行屍走肉的感覺。
代表影片:
-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01)(上面已提到過)
- 錫鐵小兵 Tin Toy (1988)(短片)
- 現實發展的科學理論之——
【基因工程 Genetic Eegineering】
解釋:
在分子水平上對基因進行操作,將外源基因通過體外重組後導入受體細胞內,使這個基因能在受體細胞內複製、轉錄、翻譯表達。
代表影片:
- 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1982)
- 星球大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 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 (2002)
- 第六日 The 6th Day (2000)
- 現實發展的科學理論之——
【全息投影 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
解釋:
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代表影片:
-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Star Wars
海報為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 我,機器人 I, Robot (2004)(上文已提到過)
- 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2012)(上文已提到過)
- 篤定發生 Things to Come (1936)
還有許多優秀的科幻電影,我大致分類為:
災難類:
《後天》
《2012》
怪獸類:
《哥斯拉》
《環太平洋》
《異形》系列
哲思類:
《月球》
《千鈞一髮》
《未來學大會》
《超時空接觸》
《黑客帝國》系列
《攻殼機動隊》系列
星際類:
《星河戰隊》
《安德的遊戲》
概念類:
《盜夢空間》
《感官遊戲》
《入侵腦細胞》
《永無止境》
《環形使者》
《重生男人》
《時間規劃局》
《銀河系漫遊指南》
太空類:
《地心引力》
《火星救援》
外星人類:
《第九區》
《獨立日》
《科洛弗檔案》
《黑衣人》系列
小格局類: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K星異客》
《心慌方》
機器人類:
《超能查派》
《鐵甲鋼拳》
《機器人與弗蘭克》
架構類:
《阿凡達》
《雪國列車》
《第五元素》
《全面回憶》
《撕裂的末日》
《侏羅紀公園》系列
《猩球崛起》系列
-----
最後打個小廣告,我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陳亦飄(或搜 withyipiao)。
不在知乎發的文章都在那,歡迎去找我玩。
祝你有個愉快的夜晚。
http://weixin.qq.com/r/9zksNBDEd00IrVRX92zl (二維碼自動識別)
必須推薦《移魂都市》啊
參考我在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 higgie 的回答
以下排名,大概分先後:
《太空漫遊2001》
《超時空接觸》
《異次元駭客》
《移魂都市》
《第三類接觸》
《源代碼》
《少數派報告》
《銀翼殺手》
《十二隻猴子》
《星際穿越》
《異形》
《彗星來的那一夜》
《回到未來》
《蝴蝶效應》
《千鈞一髮》
《侏羅紀公園》
《A.I.人工智慧》
《E.T.外星人》
《攻殼機動隊》
《阿凡達》
《銀河系漫遊指南》
《獨立日》
《星際迷航》
《全面回憶》
《地球停轉之日》
《月球》
《深空失憶》
《前目的地》
《明日邊緣》
《我,機器人》
《她》
《第五元素》
《逃出克隆島》
《生化危機》
《世界末日》
《科洛弗檔案》
《鷹眼》
《地心引力》
《驚變28天》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鋼鐵俠》
《k星異客》
《黑洞頻率》
《神秘代碼》
《發條橙》
《K星異客》
《復仇者聯盟》
《蜘蛛俠》
《全民超人漢考克》
《刀鋒戰士》
《黑衣人》
《超能查派》
《黑客帝國》
《蝙蝠俠》
《守望者》
《指環王》
《地獄神探》
《銀河護衛隊》
《終結者》
《我是傳奇》
《人生遙控器》
《第九區》
《美國隊長》
《雷神》
《冒名頂替》
《殭屍肖恩》
《金剛狼》
《范海辛》
《殭屍世界大戰》
《星際傳奇》
《X戰警》
《天地大衝撞》
《後天》
《2012》
《哈利波特》
《變形金剛》
《浩克》
《神奇四俠》
《星塵》
《地心遊記》
《古墓麗影》
《小飛俠彼得》
《科學怪人》
《永無止境》
《命運規劃局》
《太空一號》
《超體》
《記憶裂痕》
《心靈傳輸》
《無姓之人》
《幽靈戰車》
既然提到經典科幻電影,就先看看科學家評選的十佳科幻電影名單。(雖然都不太靠譜。。)
據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4月9日報道,除了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這部巨作,很多其他觀眾耳熟能詳的大片例如《第九區》、《地心引力》、《人類之子》等也 意外落榜。不過這份由科研人士制定的榜單確實包括了從物理學、人工智慧、外星生命以至於未來社會崩潰等各方面的經典科學題材。下面來看一下排行榜:
第 一名:好萊塢1968年推出的經典科幻片——《2001年:太空奧德賽之旅》,牛津大學人類未來問題研究專家安德斯·桑德伯格對此影片的評價是,「意義現 實,反映了人類開發月球、探索木星的載人航天之旅,激動人心」,美國航天局專家也認為,影片對太空生活以及如何在地球之外生存的描述是最大亮點。
第二名:《黑客帝國》(1999年),專家對此的評論是它將虛擬世界與真實生活的變數呈現在觀眾眼前。
第三名:《妙想天開》,又名《巴西》(1985年),專家評論:電影讓我夢想成為未來城市的建築師。
第四名:《異形》(1979年),專家評論,很高興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另一種生命的古怪模樣。
第五名:《魔幻之旅》(1966年),專家評論:它激起我研究神經技術的興趣。
第六名:《機器人總動員》(2008年),第七名《侏羅紀公園》(1993年),第八名《銀翼殺手》、第九名《星球大戰》(1977年)、第十名《世界大戰》(1953年)。 (編譯/王露)
整個參與投票的科學家估計都看過《星際穿越》和《第九區》吧,《侏羅紀公園》居然入榜也是醉了。不過大《2001》排名居首其他的也就算是小瑕疵了。
我想特意說下《機器人總動員》,這部動畫片講述兩個機器人間奇幻唯美,而有深刻寓意的愛情故事。是各大網站評分最高的動畫片,陳奕迅的一首歌《七百年後》也是根據這部動畫片創作的。算是動畫迷和科幻迷的必看經典。
下面推薦幾部逃脫 @塗詩語魔爪的滄海遺珠,答主是劇情流,所以推薦的科幻都偏軟,黑硬直們不喜勿噴。
變種異煞:本片告訴大家,就算基因有所缺陷,憑著不懈的努力仍可等到奇蹟。就算天賦超群,驕傲也會使他陷入深淵。片中對基因改造的設定很真實,有對科技與人性之間的思考。另外兩位男主角也超帥的!
機器管家(變人):故事講述一個智能機器人從單純擁有智力,到追求人的自由,到最後為愛和做人的權利而死的過程。影片愛情故事極其唯美,也讓我們思考到人與機器,生命與死亡之間的矛盾。羅賓大叔的演技更是一流,影片質量可與《人工智慧》相比。!
未來戰警:這部電影的世界觀很吸引人,未來人類可以用意識連接操控仿人機器,不僅利用機器工作,還可以用來感知享受外在的一切而不損害身體。而人的本尊就待在床上一動不動,以致人類都到了退化的邊緣。這是一部布魯斯威利斯少見的一部有腦動作片,喜歡對未來世界開腦洞的推薦看看。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電影通過男主的隨機穿越模式講述了一個浪漫糾結的愛情故事,影片的穿越觀還是支持香蕉皮理論,沒有太多創新,不過故事是極其動人的。這部電影也是小說改編,能看小說的還是看小說更有味道。
雪國列車:作品把人類社會的金字塔解構化作一趟列車,將末尾車廂的窮困和前排車廂的奢靡以及車頭控制著的無奈都十分生動的描寫出來,擁有極其強烈的社會隱喻。不過電影里也有一些諸如上車時各國領導人在哪?為什麼前期不屠殺而讓末尾車廂自相殘殺?以及最後人類面臨滅絕命運這樣的硬傷。不過這仍然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電影。
(先吃飯啦,有時間更。)
推薦兩部今年還沒上映的
一個是Chappie
一個是Ex Machina
先佔個坑,晚上下班回來怒答!
早上看到這個問題,現在下班回來看到當初排名第一隻有111贊的答案有840多贊了....
好吧,知乎的處女答就先給題主了,首先我們來看看「經典」是什麼意思,來自百度百科~~~經典讀音jīngdiǎn英文名classics: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經典的」;最能表現本行業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我想,這個分號應該是「或者」的意思,那麼滿足其中一條就可以被譽為經典吧?好的,我們來看看「科幻電影」是什麼,科幻電影是電影的一類,採用科幻作為題材。確切來說,科幻電影是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或假設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電影。科幻電影所採用的科學理論並不一定被主流科學界接受,例如外星生命、外星球、超能力或時間旅行等等。科幻電影常常使用可能的未來世界作為故事背景,用宇宙飛船、機器人或其他超越時代的科技等元素彰顯與現實之間的差異。許多科幻電影會表現出對於政治或社會議題的關注,以及哲學方面如人類處境的探討。一些科幻電影是從科幻文學作品改編而成,但科幻電影會注重擷取其中的文學或人文方面的元素,而無視科幻文學比較注重的科學嚴謹性和邏輯性。
看完上面百度百科給我們的科普,其實我也不知道經典的科幻電影是哪些!為什麼,因為這個沒有衡量標準啊混蛋!獲得奧斯卡的叫經典?票房過億的叫經典?第一次使用某某拍攝技術的叫經典?第一次是某某題材的是經典?其實,我覺得經典這個詞,很大程度上是被大眾捧出來的,再進一步,經典不經典,其實每個人是有不同標準的,就像別人告訴我銀翼殺手是經典,我自己看了不到15分鐘,我就放棄了,就算它內容再深刻,對不起,在我心中,就是爛片,至於是不是經典,那我就呵呵了。
正文在這裡…上面的鋪墊只是想說,下面的推薦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一方。
其實有很多種分類方法來回答這個問題,例如按照演員,導演,類型,年份…來分類,以下的答案可能會有幾種分類方法,請注意!
首先按演員來分吧,
1. 威爾史密斯
獨立日,1996年電影,標準的好萊塢製造,外星人進攻地球,被地球人打回去了,地球人勝利,票房多少不知道了,屬於比較受好評的爆米花電影。
黑衣人,1997年電影,至今出了3部,其實這個應該屬於搞笑電影…
我,機器人
,這個必須強烈推薦,改編自阿西莫夫的小說,裡面最有名的應該是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個片子看了3遍,看到後來讓我思考文明社會之後,機器人和人類究竟是以何種方式相處呢?
我是傳奇,雖然說也是標準的好萊塢殭屍類電影,但是我感覺更多的像是個人求生類電影,威爾一人撐起的整部電影,動作戲感情戲都不錯,展現出一個男人的自律,堅守和犧牲,這部電影有兩個結局哦。
2. 丹澤爾華盛頓
時空線索,屬於穿越時空類電影,動作戲更加出彩,對於祖父駁論這些東西並沒有解釋的很清楚。
艾利之書,讓我思考文明消失之後,社會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想不到文中給出的答案竟然是…bible指引了人類…無力吐槽
3. 施瓦辛格
終結者系列,不多說了,冷酷的硬漢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不過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槽點就是…男主把自己的下屬送回過去,然後這個人把男主的媽給睡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第六日,現在想起這部電影來,覺得裡面有一個地方很值得回味,克隆人究竟應不應該擁有人權(原文是什麼權力記不太清了)
好吧,接下來就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了….
林中小屋,非常規驚悚科幻電影,導演打破常規,反其道而行,同時也讓我在一部電影裡面看到了好多好多科幻生物…(美人魚我就不吐槽了)
致命游輪,小成本高評分電影,屬於時空穿越類電影,「三層夢中夢」感覺,但是看完之後有點淡淡的憂傷….
彗星來的那一夜,細節太多,一遍根本看不過來啊…最後主角腹黑,意想不到啊…另外,導演對量子物理學很有研究…恩
黑客帝國系列!!!!我最喜歡的電影!!!不光是電影本身華麗,主角陣容強大,最主要的還是內容!!!知乎上有幾篇對黑客帝國的深度剖析,這裡就不附上地址了,這個系列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思考機器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尤其是人工智慧對人類未來社會的影響!!!
蝴蝶效應,特指第一部,第二部只是多看了裡面的某些場景,第三部感覺很虐,沒看,時空穿越類電影,片名就跟電影內容一樣,蝴蝶效應!小小的改變也會帶來巨大的變動!尤其要說明的是,這部電影有三個版本的結局!!結局請自行百度….
異次元殺陣(心慌方),電影的設定就比較奇怪…至於在逃脫的時候,展現更多的其實是人性。
星際迷航系列,火了幾十年的產物,電影電視劇都有,最出彩的應該是宏大的故事背景,整個宇宙都用上了,你怕不怕!
星球大戰系列,影史留名….
異形系列,好像第一部預告片很值得玩味…續集呢..流水線產物,但是並不能阻止它的經典地位!
蝙蝠俠系列,特指諾蘭系列,每一步都很有深度,尤其是第二部和第三部。
迷霧,也是要單獨拿出來說的!!!一部抨擊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主導「愛」才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結尾很虐心…真的很虐…看影評會理解的更透徹
國定殺戮日,第一部比第二部更好!首先背景設定就夠獨特的了,一年當中有一天殺人不犯法….這真是…最讓我覺得好玩的是,主角和黑人在房子里,反派在外面的時候,形成的那種三方博弈的感覺,犧牲一個無辜的人挽救主角的家庭,還是出於良心拯救落難的人,但是卻要被追殺…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小成本,但是撼動你整個人生觀價值觀的電影!你怕不怕!如果有人告訴你,耶穌不是神,聖經是狗屁,推翻你多年以來一直認為正確的事情,你會怎麼想….電影本身只是局限在一個小房間,電影的展開更多的是通過對話。
第九區,當年看完,現在才更有體會,以往的電影都是外星人強大,地球人弱小,但是這部電影反其道而行!刻意諷刺貧民窟!還有在利益面前,人已經不被當做人看待了,一些人性的東西,個人體會吧。
盜夢空間,記憶最深的就是那宏大的場面,各種顛覆物理定律,以及那「三層夢中夢」…結局如何,其實我也不知道…
千鈞一髮,當年看的時候還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只要足夠努力,屌絲可以逆襲!其實這部電影也是對基因決定命運這種觀點的一種諷刺。
AI人工智慧,電影比較長….屬於溫馨類電影…個人感覺一般,但是影史評價高。
阿凡達!怎麼能沒有這一部!人家卡梅隆籌備了13年的電影!一部眼睛享受的電影!一部獲得各種視覺特效的電影!「我有大鳥我怕誰」!嗯哼~~劇本咱們就不討論了啊
2001太空漫遊,也是影史經典,有很多意識流的東西,被評為經典主要是因為在60年代能夠拍出那樣的東西,你還能不給贊!!
超驗駭客,如果人的思想能夠永存不朽,你失去的愛人能重獲新生,你會怎麼想!!!又是一部人工智慧的片子!!另外加上了納米技術的外衣!
人猿星球(系列電影),這裡指2000年左右馬克沃爾伯格主演的那一部,結局被譽為影史最有想法的結局…當你穿越時空,歷經磨難回到地球,發現地球上的人類都是會講話的猩猩…開國元勛不是林肯,而是一隻叫做凱撒的猩猩,你又會怎麼想!
變形金剛,鋼鐵俠,復仇者聯盟,X戰警這種系列電影劇不多說了,標準好萊塢爆米花電影,看看過個癮就好。
返老還童(本傑明巴頓奇事),當一個人的人生是逆生長,出生的時候是老人,死去的時候是嬰兒…一生的經歷也是逆著來,在養老院看盡生老病死,再走出社會體驗人生百態….想想也真是覺得有夠精彩的!
雪國列車,13年的電影吧,也是對人性的思考吧,還專門寫過一篇影評,主角一路經歷各節車廂,最終遇到BOSS,整個過程就是人類由溫飽到教育,到享受,到沉迷,到頹廢,最後到看透一切,孤身一人過程…還不錯
以上!!!!
等有空了,再來填坑吧。
《回到未來》系列。
如果說有什麼經典的科幻電影的話,首選的第一部必看的我個人認為就是這個系列了,沒有之一。
推薦閱讀:
※哪些電影適合推薦給學習繪畫的人看?
※你會推薦哪部「微電影」?
※有哪些電影一定要趁年輕看?
※《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綜藝節目改版電影,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