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讀者》和《青年文摘》這類雜誌?

有人說這類雜誌就是雞湯文,並沒有什麼文學藝術在裡面。這有道理嗎?


提升姿勢水平和逼格高度的入門教材,學歷教育階段的第二讀物。

現在混知乎的,估計百分之九十以上有較長時間讀這兩種或其中一種雜誌的閱讀史並且在思想成長上百分之百受到過影響。

紙媒時代《讀者》和《青年文摘》的發行天量不是吹水吹出來的,以前初中以上大學畢業以前人手一冊是常態,褒雞湯能達到這個水準說明他不僅僅是雞湯。

關於歷史,關於哲學,關於情感,甚至關於科技,兩種雜誌都給予了初高中生遍歷這些知識的機會,什麼黑格爾尼采曹孟德孔夫子費爾巴哈束星北錢學森顧城賽珍珠,兩種雜誌都提供了成長期學生與這些人文大咖溝通的窗口,是教科書之外的良好補充。而且相較於教科書而言,這些雜誌有更為廣闊視野和更為廣博的涉獵,即便只是管窺式的概貌,也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學養基礎。基本上,客觀認識這個世界的歷史前景美好醜陋光明黑暗,這兩種雜誌能夠帶給學生族群的教益還是很多的,儘管成年以後,價值觀和行為養成與持久的說教形成衝突之後,大多數人已經提不起興趣看這些東西,但並非他們沒那麼重要。就象你在青澀的年紀必有一段足以銘記的愛戀一樣,雖然這段經歷可能摻雜了過多不諳世事的遺憾,但他給予你的悲喜早已浸入靈魂,讓你無時或忘。-----相信有過這種經歷的絕非少數。

如果以窮經究學的態度來考證這兩種雜誌的學術淵源的話,謬誤還是很多的,但注意他們不是嚴肅的學術期刊,他只是普及主流價值觀和打開認識窗口的入門讀物,不能太求全責備。

-------------------------------------
5月28日,看了大家的評論,補充如下:

雜誌不能簡單地用好或不好來定義,對合適的受眾思想成長行為養成有所幫助才是雜誌的價值所在。

讀者和青年文摘是我初高中階段的必讀書,基本上期期不拉,雖然這兩種雜誌過分的碎片化、斷章取義或是矯揉做作都是我現在不再繼續喜歡的理由,但我的很多價值觀念、知識結構都帶有這些雜誌的烙印。因為身處小縣城,信息資訊來源有限和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這些內容博雜的讀物獲取知識似乎是我唯一的選擇。有些很好的文章,至今我都記得很清楚,對我的興趣走向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很多後來覺得有用的知識和思考,都是從雜誌中某篇有趣的文章開始的。很多人覺得讀者的風格太過小清新,不是一種嚴肅的、有逼格的讀物,我覺得這得看你怎麼來讀這種雜誌。以前上學的時候,華東師大的一位孫姓教授上課時講他愛看故事會,說體驗傳統故事中大團圓結局和中國故事中的因果輪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認為這種很多人看來粗鄙的文化傳統蘊含的是普通中國人的價值觀,比研究一大堆理論來得更為簡明直觀。所以,我覺得看什麼雜誌體現不了你有什麼樣的逼格,而怎樣讀才是。

舉一些自己的例子:
剛接觸讀者的時候,它還叫讀者文摘。印象深的有一篇《資水河,我的船幫》,那時候上初中,知道廖靜仁就是從這片散文開始的,覺得散文的語言美是非常吸引人的,從此開啟了狂熱地喜歡散文的一段時期,也是從讀者上《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認識了龍應台,看了他的《人在歐洲》和《野火集》。知道了林清玄,看了《蓮花開落》,覺得一定是一位超凡脫俗的奇人,直到見了照片才知道禿頂長發大嘴暴牙才是他的標配。知道了季羨林,讀了他的《世紀述懷》,還認識了未名四老中的其他三位,讀了金克木的《檻外人語》和張中行的《流年碎影》。還認識了余秋雨,讀了他的不少作品,後來就對他再認識,大家不喜歡他之前很久我就已經不喜歡他了。

還記得有一篇小詩《山崖上的野雛菊》,佚名,現在還能背誦,而且由此喜歡詩歌,認識了顧城,很認真地把顧城的大部分作品都讀了。從《七里香》開始認識了席慕容,專門買了席老太的詩集看,她的大部分經典基本上都能背誦。還從《故鄉》認識了余光中,對這個清瘦詩性的老頭兒深有好感,還有北島舒婷海子等等。從《康橋》認識徐志摩以後,陸續看了他的詩集,還一併追了同一時代的戴望舒等人,對這些詩人善於捕捉和構造唯美意象的能力萬分敬仰,覺得詩性是人性中應該保有終生的一種東西,並在上學時經常寫詩自娛,沒有成就,但從此對寫東西不再視為畏途,而且始終堅持把詩性作為自己人性的一部分。

還有一篇《論麻將的無限可操性》,這篇文章對哲理的追索曾經讓我沉迷不已,之後一段時間看了很多關於哲學的東西,哲學簡明讀本,中國哲學簡史,蘇菲的日記,最基本的哲學素養即由此而始。

在讀者上看了梁曉聲知青生活的一篇小文章,覺得那種生活新奇而有趣,覺得他和其他作家不一樣,然後又看了他二十世紀的所有作品,有一段時間痴迷於文革史,還專門找來了文革十年史看,後來又對八十年代以後的文學作品著迷,蘇童莫言鐵凝池莉這些作家的東西基本上都看過幾部,這些涉獵讓我對生活的思考逐漸多了起來,也是那段時間,我開始覺得人性和社會是非常複雜的東西,了解人性了解社會,是必須要把人和社會放在歷史進程中去了解的,對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表述深以為然,所以開始沉迷於歷史,希望從歷史的了解中明白一些可以掌握的規律。

看了《左宗棠之死》,和以前教科書上的左公還是有較大區別的,覺得不過癮,所以找了專門的傳記來看,因為對當時的歷史背景不是很了解,所以又找了些資料來讀,不可避免地知道了曾國藩,覺得老曾頭很厲害,就又找老曾頭的書來讀,又延伸到了李鴻章,還有康有為梁啟超,了解大清國歷史即從左公開始,看到了跟歷史教科書上完全不一樣的人和事,也對歷史本來的面貌有所懷疑,覺得要搞清楚歷史直相,辯偽很重要,但不同的視角亦有不同的解讀,不能輕易用一種觀點否定另一種觀點。

對明代歷史的興趣緣於雜誌中明代酷刑的一篇小文章,然後就讀了大量相關的明史資料,在了解明朝整治官員的各種技術的同時,對王守仁張居正于謙方孝儒等治世能臣佩服到不行。尤其是被姚廣孝詡為讀書人種子的方孝孺,寧死不低頭,我覺得也許是個性里的偏執害了他,但這種道義上的風骨的確是中國人文傳統里非常重要的成份,所以一直以來對這種人敬佩有加。之後很長時間搜集世界各國類似的案例,覺得還是中國人比較樂於從精神層面來接受這種價值觀的。在對明史的了解中,覺得我大明朝好牛逼,覺得如果我大明朝不行海禁的話,工業革命的舞台也許就不在歐洲而在我大明朝了,這使我想到其實很多有遠見的謀略,大多數人在起步之初是無法預見他的效果的,一度時期,對中國文化缺乏侵略特質感到抱憾不已。

在讀者上讀了蘇東坡黃庭堅的佚事,對大宋時代就有人點贊粉絲成群的蘇東坡喜歡的不得了,專門買了林語堂寫的傳來讀,在讀傳的過程中又認識了王安石司馬光,又偶然發現了呂蒙正和胡旦的趣事,然後對大宋朝的歷史就有了興趣,所以從陳橋兵變開始一路去搜解,認識了好多很拽的宋代大咖,很早就知道潘美是個真漢子。中間因為林語堂的緣故,所以又看了他的其他一些東西,又從他的角度看到了魯迅的另一面,對民國間文人相輕的故事也多有涉及,了解了和大數人評價相左的胡適陳西瀅梁實秋。

看了世說新語中的小段子,所以就知道了竹林七賢,所以就研究過一段時間的陶令,現在都能背誦完整的歸去來兮辭。

在青年文摘上看了張松譏諷曹阿瞞的小故事,才對三國演義有了興趣,才通篇把三國讀完,才有勇氣對照著文言版的三國志了解了許多三國中不為人知的故事。易中天品三國的時候,我一直跟著看,他補充了我對三國的很多認識。

記得有一篇呂不韋的小故事,所以就找來所有那段歷史的記載來看,認識了商君李斯東方朔,逐漸拓展到蘇秦張儀伍子胥,認識了孟子墨子孔老二,知道了嫪毐,還很惡趣味地在資料中搜檢嫪毐陰關桐輪而行的例證。春秋到現代,所有的歷史涉獵基本上都由讀者中的某篇文章引發,雖然他提供的知識都是碎片化的,但他洞開了我認識歷史的窗口,讀了更多的東西回過頭來再看的時候,就忍受不了讀者裡面和狹隘和片面了,但沒有他,我了解不到更長歷史區間的東西。

從讀者上知道了熊向暉,然後就知道了陳賡潘漢年錢壯飛胡底李克農,對中共特科的歷史做了全程追索,知道了王亞樵戴老闆,又知道了胡宗南張靈甫等等一干民國武將,其間還知道了章士釗,讀了他給陳獨秀寫的辯護狀,從此開始對陳獨秀的生平開始感興趣,兼學了黨史,熟悉了矍秋白李大釗及顧順章向忠發等等。

看了油畫開國大典修改的軼事,就循著這條線索去了解,知道了林副統帥,知道了高饒案,從此開始對建國後那段歷史沉迷,之後又詳細了解了胡風周揚梁漱溟馬寅初聶紺駑盧山會議等等等等歷史公案。

看了西南聯大的有關介紹,開始追逐歷史中西南聯大學界大佬們的蹤跡,了解了梅貽琦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馮友蘭金岳霖錢鍾書等等等一大批前輩高人,還讀了很多哲學國學方面的讀物。

讀了百年狐獨的一個小介紹,所以很自然地就把百年孤獨讀了,後來又涉獵西方文學史上的大咖,讀了很多經典名著,深感學見淺薄到不能。

讀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介紹,就讀了霍金的時間簡史,之後了解了物理學界的一批高人,對20世紀初在自然科學上有建樹並且影響了一個世紀之久的若干敬若神明,很長時間都想把學習物理化學作為終身事業。

讀了木桶理論的一個小段子,然後就對管理學心理學感到好奇,就開始了解蝴蝶效應刺蝟法則羊群效應馬太效應二八定律暈輪效應等等等等,還找了彼得德魯克的專著來讀,這段學習的成果是,我覺得管理真的是技術和藝術並存的東西,所以現在覺得自己在把控人心方面還是有心得的,這和我做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大有助益。

高中的時候讀了集成電路的介紹文章,專門找了電子技術發展史的讀物來看,擺弄了幾年電子元件,還搞過8088板的開發,知道了仙童公司,認識了老摩爾,對矽谷文化的崇拜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格魯夫的偏執狂才能生存很長一段時間是我的案頭書。

也是高中時段,讀了喬布斯跟斯卡利說:「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跟著我們改變世界」,開始認識電腦,開始認識互聯網,看了比爾的《未來之路》和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從此興趣轉向從八十年代末期開始迷戀老比爾和喬布斯直到現在,在2000年拿到了CCNA,但遺憾職業選擇出了BUG而沒能繼續。

讀了林肯蓄奴而又反蓄奴的故事,所以就想了解美國歷史,從五月花號一直到911,感覺美帝的強大不是偶然,也感覺美國很好但也不是我期待的那種好。

讀了珍珠港偷襲,覺得太刺激了,而且覺得自己對二戰知道的太少了,又跟讀了中途島,諾曼底,北非戰役,辛德勒,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認識了巴頓蒙哥馬利隆美爾朱可夫還有山本五十六,還專門找了克勞塞維次的專著來讀,二戰史的知識基本上就由那一篇珍珠港的文章引起。

在讀者上,一篇有興趣的文章中提到了哪個觀點哪本書或是哪個人,我是一定要找來看看的,很多教科書上沒有提及的人文事件,我都是從讀者上打開識見缺口的。諸如《讀書》和《南周》雜誌也是最早從讀者上找到的蹤跡,之後穩定訂閱這兩本雜誌到現在。

讀了為什麼要探索宇宙,我被震撼到了。看看我的頭像,那是史都林格博士給尚比亞修女隨信所附的照片,我覺得人類作為目光所見範圍內孤獨的存在,我深感人類是有使命的,這篇文章對我的影響超過任何學生時代面對的說教。

--------你覺得讀者不夠好?那是你打開的方式不對。


類似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在這些一鱗半爪的碎片中找到了自己想了解的東西,他給了我更大的視界和更高的視角,給了我從不一樣的維度上了解事物的機會。至於他的淺薄和矯情,這不重要,就象大多數人都曾中二過一樣,你覺得你中二的時候,說明你已經好多了。


當年(10歲吧)想買戴爾電腦每一期讀者都要意淫一小時。

——5.24更
感覺沒有對題主起到幫助呢,不認真回答問題怎麼能叫知乎大(cai)神(niao)?
那麼問題來了,哪些被稱作好廣告?
http://zhi.hu/e2Rj


——5.23更
總結一下大家評論里提到的

1.戴爾電腦(奔騰四不賣8000塊錢都不好意思上廣告)、Thinkpad筆記本,更貴,APS(Active Protection System,主動保護系統),不怕摔,迅速保存
2.貝塔斯曼書友會,想買兩本書來著(忘了什麼理由了),最終也沒買,記得需要撕下那頁紙填寫訂單?
3.紐曼MP3、夏新MP3、步步高音樂手機(腦補「噠啦噠啦噠啦噠啦啦啦」)
4.卡西歐電子詞典、電子計算器,廣告上說能算x2+5=9,當時也是感覺好屌
5.Ppg(沒印象)、凡客(這個有,各種好看的卡哇伊的T恤,簡直是時尚的代名詞,才39,特別想買。懷念當年的凡客,當年的T恤)
6.諾基亞(有嗎?忘了)插張圖,本人現在用的(腦補另一隻手的畫面)

7.范冰冰的綠瘦,廣告上真的瘦的跟電線杆一樣
8.數碼收音機,自動搜台,也是感覺好屌
9.彩鈴,兩隻蝴蝶什麼的,滿滿一頁

暫時想到這些了,還有其他的請私信我補充好了,手機看評論也是費勁。


——5.22更
媽呀,這麼多贊,還有些小激動呢。
解釋一下,我的母親是位高中語文教師,小時候經常去辦公室玩,辦公室常年有兩三摞《讀者》供學生在閱讀課上看。當時家裡還沒買電腦(家屬院有電腦的也是少),我就把每一本讀者(對,就那幾摞)的戴爾廣告都看了。
你能想像一個對電腦配件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坐地上盯著一台台式機圖畫發愣嘴裡念叨「奔騰三喔」的樣子嗎?
還有,我也看文章的,不是只會意淫。
真TM啰嗦。


《讀者》曾經佔據了我的整個初中時光。

當時,我們語文有一個作業:每周要剪報三篇文章,並對每篇寫下一篇長評。
於是,《讀者》成為了我的兩個素材庫之一(另一個是《報刊文摘》)。

《讀者》還是單色列印,每本 3 元,我每期都買。
過了幾年,變成了雙色列印,價格也升到了 4 元。

初看《讀者》,有一種被驚艷到的感覺。
每篇文章似乎寫得都那麼美,那麼富有哲理。彷彿給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於是我不停地「剪」著《讀者》,被震撼,被感動,然後在評論中不吝讚美致辭。

就這樣,大約過了一年。

我依然還在剪《讀者》的文章,只是,評論越寫越長了,有時候比原文還長。

因為,我逐漸感覺到,很多時候,它說的很多「哲理」,都是值得商榷的。比如有時候,它會用「個案」推「整體」,但好像實際上推不出。

就這樣,大約又過了一年。

看了《讀者》兩年後,我不再那麼頻繁地剪《讀者》的文章了,因為我發現,《讀者》的文章似乎翻來覆去就那幾種風格,每一篇文章,我都能在兩年里看過的《讀者》中找到相似的。

於是我開始根據文章的類別和內容,做一些簡單的整理。

整理的結果,正如所預計的那樣,文章的風格和內容,真的只有寥寥數種。更令我意外的是,我發現,很多文章,明明有著截然相反的結論,卻好像都令人信服。

我開始在評論中寫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文章的結論有很大的局限性、反過來思考會有完全不同的結論、或者,我覺得文章的結論就是胡扯。

又過了一段日子。

我終於發現自己已經 厭惡《讀者》心靈雞湯式的行文風格,覺得文章寫得沒有邏輯,太有煽動性,而缺少思辨性,往往突然拋出「不明覺厲」卻容易產生共鳴的結論,然而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麼卵用。

我逐漸意識到,《讀者》已經不再適合我。

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買過《讀者》。

********************

轉眼又過了很多年。
偶然間,翻到自己初中時的剪報,看著那時自己對《讀者》文章的讚美和反駁,不禁啞然失笑。

可是,誰沒有懵懂過吶。

不管怎麼樣,畢竟《讀者》曾經伴隨我近四年。我還是很感激的。

從現在的結果來看,《讀者》真的帶給了我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

  1. 它告訴我,文章怎麼寫,容易受到讀者們的歡迎。
  2. 它鍛煉了我邏輯思維的能力,讓我從此免疫了幾乎所有心靈雞湯。

作為閱讀啟蒙讀物,它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完】


1.我們在學初中物理的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算物體重力的時候,G=mg,其中,g為重力加速度,取9.8。但是到了大學,慢慢地又會接觸到,其實g並不是一個定值,它會隨著所處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它的意義也不僅僅在於算重力,更有甚者,有人為了提高這個g的精度,幾十年如一日的待在一個山洞的實驗室里做著實驗。

「地表的重力大小,是由地球內部的物質構造決定的。如果我們能精確測量地面重力,就能了解地下物質密度分布。」羅俊說,「打個比方,精密測量就相當於給地球做CT,可以知道地下礦藏的大致分布。」

「剛開始,我們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實驗室里。」旁人看來這是寂寞艱辛,在羅俊看來,山洞實驗室卻具備著研究引力最好的科研條件。由於長期堅守在陰暗潮濕的山洞實驗室,1991年後,羅俊的皮膚出現大片白斑,頭髮也掉了三分之二。「在外界看來是犧牲,在內心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在引力世界探索的樂趣和幸福。」羅俊說。

1998年,羅俊取得了105ppm相對精度的測G結果。2009年,羅俊團隊將G的測量精度提高到26ppm。這是國際上精度優於50ppm的七個結果之一,也是採用扭秤周期法測得的最高精度G值。羅俊團隊測G實驗結果被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推薦的CODATA值所收錄,並以華中科技大學英文縮寫HUST命名。

2.我們學初中物理的時候,對一根柱子進行受力分析,往往會把它當做一個剛體,計算它哪個方向受了什麼力,但是到了大學,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計算一個柱子,就要考慮彎矩,軸力,剪力,以及各種奇奇怪怪的內力組合,還要判斷哪個組合為最危險內力,考慮是大偏心還是小偏心。

所以當我們回過頭去看之前學習的知識的時候,會發現它們很多都過於簡單粗暴,甚至有些都是完全錯誤的,但那又怎樣,你不可能一開始就把重力加速度g的所有理論和前沿研究以及計算柱子內力的所有情況都灌輸給一個初中生,因為這樣他們很可能直接就爆炸了。

同樣的,在我們年少的時候,我們會很愛看《讀者》、《青年文摘》、《意林》這類雜誌。

它們會告訴我們,岳飛是好人,是民族英雄,值得眾人景仰,秦檜是奸臣,陷害忠良,理應受後人唾罵,皇帝是昏君,不分青紅皂白,最終喪國。但當我們長大了,了解了足夠多的歷史,看多了人情冷暖,我們會發現,其實所有人不過是命運之流中苦苦掙扎的可憐人。皇帝很可憐,將軍要是很水,一直打敗仗,可能把地都打沒了,而要是很牛逼,又擔心他們造反;將軍很可憐,辛辛苦苦征戰沙場,刀口舔血,卻又要時時擔心後院起火,更重要的是,打敗仗要被殺,打勝仗可能也被殺;文臣也很可憐,陪伴在皇帝左右,要是一不小心,可能全家都沒了。

它們也會告訴我們,馬雲,馬化騰,都經歷了很多困難,受盡了無數挫折,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收穫了成功,走上了人生巔峰。但當我們長大了,我們會發現,要想取得巨大的成就,靠努力和堅強是完全不夠的。天時地利人和運氣人品實力努力,缺一不可!

所以,我所理解都是:這些雜誌在我們年少,對整個世界都一無所知的時候,為我們打下了一個基礎的框架,使我們日後能夠更快更好地認識並理解自己以及這個世界,儘管這個框架設計得非常簡單粗暴,並且日後看來很可能是漏洞百出。


是我上高中期間,學校唯一允許存在的合法課外讀物。
晚自習和自習課是允許看的喔。
那個時候,我們班男生輪流買,上課傳閱。
別人都是美術課音樂課看雜誌,就我在語文課上看。
記得有一回,語文老師發現了,也沒說什麼。
上語文課看雜誌是不對的,多年之後我就遭到報應了,我成了語文老師。
當時,學霸們看了還做摘抄,我們這些學渣都是先看笑話的。
需要吐槽一下的是,讀者的笑話一點都不好笑,選得那些外國漫畫根本看不懂。
這兩本雜誌雞湯味不是很濃,真正全雞湯的是一本叫做《意林》《哲思》的雜誌。大眾讀物裡面,打著哲思、心語、感悟什麼的基本上都是雞湯。讀者、青年文摘還是有很多時事新聞和歷史文化的,約稿的也不乏名家。
算是一本好雜誌吧,陪伴了我高中三年,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讀者選登的《江山的母親》。
我才不會告訴你,當時我最喜歡的雜誌是適合9-99歲閱讀《兒童文學》呢,存了大半書櫃的兒童文學,被同學嘲笑死了。
據我觀察,現在的千禧代們好像不是很喜歡看這些雜誌了。
他們已經有了新的閱讀興趣,江南蠻受現在高中生歡迎。


父母一直都是愛讀書的人,家裡訂閱《讀者》已經快20年了。

父親是外科醫生,幾乎每天都要讀很厚的醫學專著(除了有一段時間陷入了看車的癲狂狀態),不過每次從單位拿回來《讀者》,他還是會給予其閱讀優先權的。
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日日夜夜《聖經》不離手,《讀者》現在恐怕是她手中為數不多的能夠接觸我們這些愚蠢的人類的日常生活的刊物。

其實說《讀者》是我的啟蒙讀物之一,也並不為過。
你們可能無法想像十多年前一個在小鎮上與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的女生的物質精神生活是多麼匱乏,那個時候翻閱《讀者》就是我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之一。
無奈三歲認字、五歲背詩(背不完不讓出去玩),從小就有閱讀習慣,所以導致看書速度過快,父母留在姥姥姥爺家中99-04年的讀者絕對被我看過5遍不止。
在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努力地去想了下,我從《讀者》中讀到了什麼,收穫到了什麼,認識了誰?
這個問題太大、太複雜,又太具體。
我只記得在我初中高中的學習生活中,很多考卷上的閱讀選自《讀者》,老師上課有時候提到的一些人也是我從《讀者》上知道的。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網路遠不如今天這麼發達呀。
從書中發現更大的世界——才是那個時代的真理。

努力回想五分鐘,剛剛突然能夠想起來的是從《讀者》中認識了兩個人,一是李敖,二是龍應台

前者在我心中埋下反抗與特立獨行的種子,讓我對應試教育產生思考(畢竟他父親以為他是最後一名從榜單最後看起越看越生氣結果他是第一名),自問何為自由,何為我的追求——後因帶頭公開反抗老師權威險被另一位老師威脅開除(黑歷史,略)。

後者讓我看到一個不同於當時被灌輸的——弱勢的、一攻就破的台灣印象,那是一個同樣有著人文的底蘊,有著對中華文化的傳承,但也在面臨身份認同時掙扎著的台灣。
後來讀她的《親愛的安德烈》——在那之前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文化衝突的存在,但也僅是知道而已,就像我只知道關公戰秦瓊,僅此而已。她讓我看到一個家庭中對於文化衝突的細化、同樣也是母子衝突的細化。
後來在柏林,在國會大廈前,當我看到飄揚的德國國旗之時想到安德烈與友人交談說的一些話:

安:不久前我去看一場國際足球賽。德國隊踢進一球,群眾跳起來,又唱又喊,我聽見他們混聲唱的是,「德國人,站起來!德國人,站起來!」我嚇一大跳。太陌生了,其實他們唱的完全是一般比賽時加油的歌。……可是我當下卻覺得,哇,很不習慣。
路:你馬上想到納粹?
安:正是。
路:你們在學校教很多納粹那段歷史?
安:從小學就教,教了又教。
……
安:如果是五十個德國人大唱「德國第一」、「德國萬歲」,會把人嚇死。

在德國待了十五天,這大概是我唯一遇到的一個人們因為看你是亞洲面孔而主動與你說英文的國家,哪怕是不小心碰了你,道歉也是用英文——相比之下中歐東歐的一些國家可是十分不友好。
恐怕這也是我時至今日一直對德國(男生)抱有好感的原因之一,上次在健身房小夥伴表示要把一位德國小哥介紹給我,然而我義正言辭地拒絕了——但是有次小哥跟我打招呼我還是蠻開心的。

經歷過的事不會忘記,只是想不起來了而已。——《千與千尋》
所有你看過的書、經歷的事,都是有意義的。
感謝《讀者》,給了我一段非常充實的讀書的時光。
實不相瞞,我今日的價值觀、世界觀,多是因為看書而塑造的。

附之前提到的圖(那天本來是陰雨綿綿,不知怎麼地後來就出了太陽):

未經本人允許,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我就說一句,讀者的笑話在第34頁,據 @李旭初 說已改到38頁。。


我看《讀者》先找【漫畫與幽默】,就像看《知乎日報》先點【如何正確的吐槽】一樣。


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寫作素材以及課堂走神讀物


曾經我對《讀者》的喜愛程度不亞於《故事會》,直到今天晚上,一本《續者》出現在我眼前,我思想的長河,決堤了


大學時有個同學,全身正能量那種。

不論男女,不論交情深淺,這哥們對誰都特別好,而且是不計回報的好。

那些年還沒有暖男這個詞。

題主說的讀者和青年文摘,這種無所謂的雜誌,他每期都要買。有一次我們幾個出去吃飯他隨手買了一本,那天六級風,走回學校的路上,書被刮跑撿不回來了,到學校他又買了一本。

所以沾他的光,我那段時間也看了不少讀者和青年文摘——幸好他只是每期都要買來看而不是收藏用,所以我拿著這些借來的雜誌拉屎時候看也沒覺得太愧疚。

看著看著我就納悶了,它怎麼能湊出這麼多篇風格如此整齊劃一的文字,以至於幾年不變,還是那一套。是不是所有這些稿其實都是相同的幾個人寫的。

那些年還沒有段子手這個詞。

你在這些雜誌里總能看到一個智者。
要麼是禪師,要麼是高僧。
當青年和小徒弟遇到困惑時,他從來不正面回答,總是默默做出一個舉動。
然後扮演毛利小五郎角色的提問者絕逼無法正確識破。
然後智者笑著說,這就是blabla的道理。

你在這些雜誌里總能看到一個孩子。
他要麼出生在貧苦的農村,要麼父母被壞人迫害,總之家庭條件不好童年不幸。
他要麼雖然家窮但學習成績優秀,要麼雖然學習差被老師罵但意志堅強,總之在惡劣的環境中他有自己獨特的技巧。
他的人生中總是有種種阻礙,但他不屈不撓、克服困難,一步一步發展自己的事業。
在文章的最後,它會告訴你,他就是李〇誠,他就是潘〇屹,他就是……反正就是名人。

有時候這兩種故事還是組合起來的。在現代職場中,一個年輕氣盛的人製造矛盾,然後他的領導發動仁德技能。然後青年恍然大悟,羞愧地低下頭,從此改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一路走向成功。

比如野田聖子、康拉德希爾頓、松下幸之助他們年輕的時候,都曾經被安排去刷馬桶而垂頭喪氣,都突然出現一個前輩默默把馬桶擦得光潔如新,那前輩最後都從馬桶里舀了一勺水喝了下去,於是這件事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使他們各自成為了郵政大臣、集團領袖。

那些年,人們至少已經會用放屁形容胡編亂造的爛文了。

看了這些文章,已經擠到屁眼的屎往往似乎是又被直腸吸收了一般,轉成一個空屁。彷彿斜刺里突然躥出一輛馬自達,令人啞然失笑,令人扼腕嘆息。

沒拉出來,提褲子之前擦擦屁股,紙依然雪白,或許還可以用來給作者和編輯擦嘴。

那幾位喝馬桶水的前輩最後混得怎麼樣,誰知道?

我繞了這麼一大圈,只為了引出兩個道理。

第一,讀者和青年文摘只適合拉屎的時候看。
第二,讀者和青年文摘不適合拉屎的時候看。

也就是說,在它唯一應該發揮價值的地方,它做得不好。就像一些滿腦子奇怪主意又不說人話的產品經理,或者一些跟小販乞丐們演湯姆傑瑞的城管隊員。

直白點說,一無是處


同是屎書,故事會就強得多。鄉村題材、貪腐題材、婚外情題材一看就充滿濃濃的屎意。每個故事結尾都要畫蛇添足地加一句XXX驚呆了、XXX無話可說、XXX開心地笑了,更能幫助你把屎夾斷。更贊的是它是32開的小本,單手拿著不累,而且整本雜誌篇幅正好一泡屎看完。唯一缺陷就是一個月只出兩期,跟不上屎量。

就連講笑話,讀者、青年文摘的水平也不如故事會。我曾經在故事會的笑話欄目上看過一個濃縮版的天龍八部,大意如下:

一女孩暗戀鄰家男孩,告訴爸爸,爸爸說你們不能在一起,你們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
女孩很傷心,又暗戀另外一條街上的男孩,爸爸知道後又說,他也不行,他也是你親哥哥。
女孩哭著去找媽媽,媽媽說,傻孩子,你願意跟誰在一起就跟誰在一起,反正你爸也不是你親爸。

我看讀者三年多,沒見過類似水平的笑話。

聲明:無利益相關。

對了補充一下,產品爛不等於用戶爛。文首提到的那位同學,十幾年了,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相信還有很多很多人這麼看待他。


愛過。


讀中學的時候特別喜歡,《讀者》《青年文摘》《格言》之類的,買了一大堆,甚至為了買這些書花光自己不多的零花錢而接連一個星期啃饅頭。
在那個年齡,看書分為好多個陣營,有言情小說陣營的,有網路玄幻的,有時尚雜誌類的,有汽車軍事的,也有文藝小清新的。我就是文藝小清新的。我們經常買書了就交換著看,交流交流心得,談談最喜歡誰的文章啊,聊聊書里介紹的那個厲害的傳奇啊(喬布斯這個名字我就是通過某一期《格言》知道的),憧憬一下故事中描寫的生活啊(高中的時候是真的特別嚮往自由美好的大學生活)~太多可以討論的了,太多可以學習的了。

比如,我某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情緒低落,一個人悶著看書看雜誌的時候,看到張曉風的散文,她說「我在」;看到龍應台對安德烈的輕聲細語;看到《巧克力先生的河馬三部曲》,那個幽默可愛的律師老爸,忍不住笑出聲。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經歷過的,讓我的青春充實過,讓我知道那麼多我曾經不知道的事。它們曾經是我獲取外界信息的平台。

現在已經不太看這些雜誌了,並不是說它們不再好了,只是我自己的心態變了。嗯,應該是比以前成熟一些了吧。雖然書架上還是放著幾本格言增刊,偶爾會翻一下。

你說逼格的問題?噢我從來沒覺得看它們逼格很高,也不覺得看言情小說的低俗,各有所愛罷了。畢竟你喜歡小清新小文藝,人家喜歡愛情甜如蜜。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些都是很好的雜誌。


關於雜誌,我的閱讀成長史是這樣的。

最開始,接觸的應該是《童話大王》和《故事大王》之類。遙想當年,書籍匱乏,為了看一本這樣的雜誌,得排隊預約,等好久。

小學的時候,我買過的唯一一本雜誌是《少年文藝》。買回來後,還給包了書皮。後來,以半價賣給了一個同班同學。

接觸《讀者》(前身是《讀者文摘》,因和美國的《讀者文摘》同名,為了避免知識產權的糾紛,改名為《讀者》)是在初中的時候。

那時候,要麼是借別人的看看,要麼攢點錢,去縣城裡的舊書攤買過期的,大概幾毛錢一本。

至於《青年文摘》,偶爾會看一下,大部分時候還是以《讀者》為主。

大學畢業後,還偶爾買回來一本《讀者》看看。

到現在為止,已經好久沒有看過《讀者》了。

現在,回到問題本身——如何評價《讀者》和《青年文摘》這類雜誌?

我覺得,對於我而言,我的閱讀喜好是隨著我的年齡在不斷變化的。以前,對於文史類的書籍,我沒什麼興趣,但這幾年發現慢慢的越來越喜歡文史類的書籍。

當年,之所以喜歡看《讀者》,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我的閱歷以及對社會的認知決定了我必然會對《讀者》這類雜誌產生興趣,而不是對《第一財經周刊》或者《商業周刊(中文版)》這類雜誌感興趣。

在此類雜誌中,你看到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溫暖的、勵志的,大部分都是充滿正能量的。對於涉世未深的學生而言,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文章應該迎合了其對外面的社會和未來的社會的期望。

為什麼我現在不喜歡看這類雜誌?我覺得,說的直白點,就是我從這類雜誌上找不到我想要的東西。至於雜誌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道理,我都懂,不需要別人來給我說教,我已經到了需要用這些道理來說較別人的年齡。對於雜誌中那些勵志文或者溫暖文或者雞湯文,我覺得我已經過了靠雞湯來激勵自己的年齡。

所以,我覺得《讀者》這類雜誌不能單純用好或者壞去評判。你覺得好,或許你是它的目標讀者;你覺得它不好,或許你不是它的目標讀者,它傳遞出的價值觀你不認同。就像《知音》,有人會嗤之以鼻,有人會涕淚橫流。


有多少人我一樣,先從「漫畫與幽默」翻起?


五元以內的紙質書,沒有比他更好的選擇。

高中學校旁邊有幾個舊書攤,《讀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這類都一塊錢,一種撿了大便宜的感覺,每次經過都要買上兩三本。那時我每周開銷也就早點錢十來塊,家裡有近百本這類書,現在看得少了,送給弟弟妹妹看。
高中校外租房住,一個人的時候經常看《讀者》,有時看到凌晨兩三點。最愛的是《讀者》《格言》,前者內容豐富,後者裝刊精美。
過去每次坐火車,我都會買一本《讀者》,從第一頁看起,一般下車時看得差不多了。自從有了kindle,買得少了。

最後,感謝你們曾經的陪伴。


以前寫過一個博客,關於于丹的。我覺得基本可以代表我對雞湯以及讀者的觀點。

---------------------------------------------------------------------------------------------------------


人艱不拆-于丹,心靈雞湯和讀者


作為一個在中學階段就開始偽造名人名言的寫作文的資深腹黑者,我對於心靈雞湯具有天然的免疫力,但是最近的一些對於心靈雞湯的觀點卻讓我覺得十分不妥,該觀點認為心靈雞湯具有天然的蒙蔽性,不能讓年輕人認清現實等等等等,順便把于丹和讀者也批評了一通。我十分不喜歡于丹,倒不是因為她宣傳心靈雞湯,而是因為她假託論語宣傳心靈雞湯,但是話說回來,哪一代的儒者又不是假託孔子來宣傳自己的政治觀點呢,反正孔子也不能自己爭辯說,那個不是自己的觀點,于丹的這個做法我雖不喜歡,但是這個倒恰恰是託古諷今舊瓶裝新酒的傳統做法呢,這事董仲舒做過,朱熹做過,二程做過,現代的國學大師也在干著同樣的勾當,為何就于丹做不得呢?所以說到底還是個人偏好罷了。何況于丹把論語化成生活指南,未必就比後朝微言大義牽強附會的政治指南離孔子本意更遠。

心靈雞湯之所以存在,我到是覺得不是壞事。至少心靈雞湯總是宣揚真善美的,就算"真"這一點未必保持,善良,公正,勤勞,寬容,一般總是心理雞湯不變的主題,相信這些又有什麼不好呢?很多急於拆穿心靈雞湯神話的人,一般總是剛剛看破的人,他們急於顯示自己有多麼的世故,多麼的尖銳,多麼的具有洞察力,他們把拆穿心靈雞湯作為自己成熟的一種標誌,他們的隱含的意義是"你看,我已經成熟了,已經不再相信這種幼稚的東西"。但是,望腹黑里說,假設別人都相信這些,只有一個人不相信,這個人在社會的競爭中有了某種優勢,為何要拆穿呢?望善良處說,拆穿了,未必能改變什麼,但是未拆穿前倒是可以快樂充實的活著,這又有什麼不好呢?其實,在這個社會上,相信什麼,很多不是因為現實是這樣,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的選擇,一個人相信的只是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當然心靈雞湯頗多矯情,甚至把矯情的小善小事情當作大善,話說回來,小善也是善,總比厚黑好的多,真正做到大善的人自然也就不需要看心靈雞湯了。

《讀者》通常作為心靈雞湯,偽小資代表被提起,曾經一度我也恥於讀它,不過這兩年重新偶爾拾起,發現其實可讀之處還是很多,裡面的小感觸小道理可取之處不少,文筆也不算差。網上評價不高,恐怕是因為一些"素質較高"的人發現原先"素質較低"的人(咱就不舉例了)居然也在看《讀者》;說到底,是虛榮心作祟。就如同前幾年王家衛還是小資典範(因為小眾),現在的王家衛很多小資已經痴於提起了(因為普及了),其實王同學從未改變過,連《一代宗師》拍的也如同武俠版《花樣年華》。"此何人,居然於吾等同列"就是這個心態。

我還記得某本心理學提到過,比起普通人憂鬱症患者反而更能看到事情的本質,所以也更容易悲觀。因此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認清現實同時還能保持希望和樂觀,需要更大的意志和智慧,否則未必有什麼好處;做不到,退而求其次,追求庸俗的快樂也沒有什麼不好;比較糟糕的反而是自以為認清了現實,從此變的世故自私,當然如果這只是個臨時的中間階段也不壞。正所謂人艱不拆耳。


作為一個曾經兼職過村婦女主任的人,我會告訴你們《讀者》和《知音》是村裡人的最愛,《新華日報》從沒人看,農民書屋裡那兩本雜誌是轉眼就沒的。


它們是一種過渡工具,可用於從此處到彼處,好比《金剛經》中所說的:筏。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

它們是關於這個世界的浮光掠影,是豹子身上的斑點,是我們在特定的年齡狀態或特定的閱歷積累等情況下所能接受的、對未知對無限較為溫和的一系列講述。(天,我恨長句子……)
總有那麼一天,會發現它們講的好假、好空、好無聊。
就像我們總會發現小時候聽的那些津津有味的睡前故事,終於再也聽不下去了。
因為我們已經從「此處」到了「彼處」。
上了岸,筏就應該丟棄。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以前年齡小、不懂事,以為通過幾篇輕飄飄的文字就掌握了萬事萬物的密碼。然而,畢竟它們代替不了人生經驗,畢竟我們還是要學習一個。


我可是看過1990到2003的每一期讀者……上的漫畫與幽默部分。有些笑話真的挺不錯的。

雞湯歸雞湯,沒營養歸沒營養,但是上面的文章好歹是可以提起你對人文學科興趣,讓你看完之後去找真正有營養的東西看。在互聯網還不發達的時代,有這麼個雜誌已經不錯了,不要拿你現在已經被網路調教的身經百戰的眼光去評價這些雜誌。
如果沒能提起興趣。。。好歹也打發了時間,至少是個不算太爛的娛樂讀物是不是。。。


推薦閱讀:

從心理學的角度,過激的言語與溫柔的話語哪個更能激起人的鬥志?
你身邊有沒有二十歲左右的很優秀的人?

TAG:雜誌 | 文藝 | 文學 | 勵志 | 讀者(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