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可不可以直接殺了慈禧?


請評論區某些人在知乎養成看完、看清楚答主寫的什麼再評論的習慣,謝謝。
我的原話是「所謂「帝後之爭」在變法前是毫不存在的」,請評論區某些大神看清楚「變法前」
這三個字。
至於變法後,頤和園差點都被圍了,人證物證具在,慈禧哪怕是廢帝都是有充足理由的。
……………………………………………………………………………
這個問題問的很蛋疼……
首先,光緒為什麼要殺慈禧?
看了下現有的回答,很多人對光緒朝的帝後之爭理解上偏差很大。
在很多人眼裡,光緒和慈禧為了爭奪權力似乎已經到了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比如這位想讓光緒殺了慈禧的題主)。
可是他們忘了一個關聯性問題,慈禧為什麼要爭權?
歷史上權力的爭奪中,不論是皇族爭權,帝後爭權還是權臣當政,核心都是同一個問題:
他為什麼要爭權?
有的人奪權是想篡位或讓後代篡位,比如西漢外戚王莽,東漢權臣曹氏父子,至於太后也有,比如武則天。
有的人奪權是自己不想篡位,但看不上皇帝,比如霍光廢劉賀。太后也有,比如述律平
有的人則是大權在握,政敵四起,騎虎難下,一旦失去權力自身和子孫難保,比如霍光,楊堅。
那麼慈禧屬於哪種?
她自己想篡位?別扯了,歷史證實她沒有。
她想讓兒子上位?她唯一的親生兒子也是咸豐唯一的兒子(夭折的不算)是先帝同治。
她看不上光緒要廢帝?光緒是她一手帶大的,在變法前沒有任何史料證明她有廢帝跡象,相反,她還讓光緒親政了。
她擔心放權後自身和家人不保?這個更扯淡了,她是太后,光緒他爸是她小叔子,光緒他媽是她親妹妹,光緒親政了屠刀能揮向爹媽?
綜上所述,慈禧完全沒有跟光緒爭權的必要,事實上,光緒親政慈禧也放權了。
至於放權程度,我們可以看到變法中光緒一日簽發上百道詔令,身無寸功的變法派直接提拔進軍機處,直接授予三品四品官銜,還罷免了六部侍郎級的官員。
而慈禧的反應只是收回一二品官員任免權和京畿防務。
注意慈禧是「收回」,這兩項權力在光緒親政後是在光緒手中的
我個人認為慈禧的收權毫無問題,難道坐視光緒授予當時寸功未立只會空談的維新派一品大員重位?不未雨綢繆光緒強行變法帶來的京畿動蕩?(事實上維新派的確圖謀兵圍頤和園了)。
可以說所謂「帝後之爭」在變法前是毫不存在的,而矛盾的根源恰恰是維新派。
維新派的思想是進步的,但其眼光,能力,道德簡直可以用可笑來形容,連帶著智商捉雞的光緒帝。
在維新派主張中我舉出四條:
取消旗人特權
裁撤冗員,澄清吏治
裁汰綠營
廢八股,興西學
八旗貴族,天下官僚,漢人軍頭,傳統士子
能得罪的全得罪遍了。
以上四類人誰會不反對變法?開玩笑,嫌飽飯吃多了難受嗎?
以上主張雖然結合時代來看太過超前,應步步為營徐徐圖之,姑且算是維新派太著急。
那麼以下主張呢?
斷髮易服,並在奏摺中直白地將辮子斥為「豚尾」
(這擱在兩代前妥妥一個凌遲級別的文字獄跑不了吧?)
遷都上海
(這是嫌洋大人的艦炮轟不到紫禁城?)
立制度局,新政局,就是用維新派的新衙門架空舊衙門
(你們老權臣乖乖坐一邊喝粥去吧,阿嚏剛才誰說要裁撤冗員來著?)
維新派頭子康有為殿前遇到榮祿,榮祿問他祖宗舊法怎麼可以一下子都變了,不應該徐徐圖之嗎?
康聖人大袖一甩,「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即變矣」。
這得是多麼愚蠢和狂妄的人,才能在殿前,在舊大臣面前如此說?
這就是在座某些人心中能拯救大清的人?
更不必說維新派還籌備著聘請伊滕博文來當顧問,甚至還有上奏讓光緒帝跟英美日本四國組成聯邦,讓伊藤博文做首相的……

各位啊……別說光緒沒有殺慈禧的心,也沒殺慈禧的必要。
就算慈禧死了,維新派上來了又能如何?慈禧死了八旗就乖乖取消特權?朝中高官就自己辭職?一品大員洗乾淨脖子等你砍?漢軍軍頭自己報出空額解散軍隊?學了一輩子八股文的秀才們乖乖扔掉四書五經從頭開始學西學?
慈禧死了,光緒和維新派將死無葬身之地。


因為殺人容易做人難。

假設題主(或是任何一個對君王權力有幻想的朋友)穿越到光緒身上,為了自身榮辱,為了救民族危亡,決定殺掉慈禧重掌大權——


你召集大學士徐桐、戶部尚書崇綺與禮部右侍郎瞿鴻禨三位大臣,對他們說:「老佛爺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受被廢的恥辱,今日當與卿等一起親自出兵討伐之。」

禮部右侍郎瞿鴻禨勸說道:「昔春秋時期的魯昭公就是因為不能忍受權臣季氏,才敗走失國,為天下笑。現今大權在太后手中已經幾十年了,朝廷四方都願意為了老佛爺效死力,而不再顧忌忠君之理,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況且陛下身陷灜台,無一兵一卒,拿什麼去討伐?一旦輕率舉事,事情反而惡化,恐怕禍患不測,還是謹慎的好。」

你把早已寫好的聖旨從懷中拿出來扔在地上:「我已決定要這麼做了。就算死,又有什麼好怕?何況不一定死!

說罷,你召集身邊太監宮女和貼身侍衛百來人,鳴鐘敲盆而出,衝散看守瀛台的侍衛,直奔頤和園而去。

半路上撞見端郡王載漪的虎神營,載漪看見你親自駕車持劍,一臉懵逼。你左右的太監宮女仗著天子天威,呵斥載漪及其部屬,端郡王載漪及其帶領的虎神營不戰自潰,掩面曳旗而走。你頓時意氣風發,感到豬腳威能充盈全身。

趁亂,大學士徐桐、戶部尚書崇綺脫隊潛逃,前往慈禧處預警,你身邊唯有禮部右侍郎瞿鴻禨相隨。

就當你快要殺到頤和園門口時,榮祿急匆匆帶著武衛中軍和董福祥的武衛後軍趕來將你攔住。此時你光環暴漲,親自揮劍猛衝武衛軍,同時大喝:「放杖!放杖!」武衛軍士兵紛紛拋下手中武器避讓。董福祥問榮祿:「事急矣!怎麼說?」榮祿回答:「老佛爺畜養你們,就是為了今天。今日之事,還說個屁!」董福祥大喝一聲,衝突向前,一槍把你刺了個對穿。你摔下車來,當場身亡

GAME OVER

但是,別急著重新開始遊戲。我們還有一段片尾CG要看,這段CG花光了製片人(我)一半的經費,不能跳過。

慈禧聽說榮祿把你殺了,大驚,撲倒在地說:「天下人將怎麼說我啊!」

兩江總督張之洞當時在京城,聽聞巨變,奔往事發現場,把你的屍體放在他的大腿上,悲痛莫名,大哭著說:「陛下被殺,這都是臣的罪過啊!」

慈禧發急電招兩廣總督李鴻章入京處理此事,李鴻章拒不入京,回電曰:「殺榮祿以謝天下」。慈禧回電問:「能殺個級別低一點的嗎?」李鴻章複電:「只知其上,不知其下。」

慈禧令榮祿誅滅董福祥及其武衛後軍以謝天下,董福祥不服,帶領武衛後軍抵抗,最後被全部屠殺。據說董福祥被圍剿到最後關頭,脫光衣服爬上屋頂,大罵慈禧、榮祿,被亂箭射死。

數日後,你被慈禧草草下葬。來觀看你葬禮的百姓都掩面而泣,悲不自勝,紛紛指著你的棺木說:「那就是前日被殺的天子」。

禮部右侍郎瞿鴻禨被誅三族,大學士徐桐與戶部尚書崇綺各有封賞。

好了,你可以重新開檔了。重新開檔之前,請投幣(點贊)。

這一次,你知道要謹慎行事,並且明白,欲謀大事不在人多,抓住關鍵人物就行。而關鍵人物就是慈禧心腹榮祿。

於是你暗自結交榮祿,將身邊貌美如花的婢女認作乾妹妹,賜給榮祿。然後又將這乾妹妹獻給慈禧老佛爺做貼身婢女,告訴榮祿說,是老佛爺強奪了去。

慈禧年紀大了,有時喜怒無常,曾因為小小不如意,就拿手絹投擲榮祿。榮祿身手敏捷地躲過,但被嚇得不輕,由此心生猜疑。慈禧睡覺的時候,常喚榮祿守在床前,貼身婢女乾妹妹就時常與榮祿私通,搞得榮祿擔驚受怕,精神崩潰。

終於有一日,你覺得萬事俱備,於是私下召見榮祿,告訴他欲殺慈禧之事,讓榮祿做內應。榮祿說:「奈如夫妻何!」你說:「你有你的妻子,她有她的丈夫,況且現在性命尚且不顧,說什麼夫妻!」榮祿於是答應了。

接下來,你裝病了幾日,等到榮祿完全準備妥當,方才重新上朝,與老佛爺一起大會百官於太和殿。當天,紫禁城中有兒歌流傳:「木幾草,何青青,示與錄,猶不生。」慈禧的御轎抬到神武門口,忽然有鳥糞落在轎子上。慈禧心中生疑,不願入城,榮祿誠心勸說,方才重新起轎入城。

榮祿早已事先安排十幾個武衛中軍的親兵,換上宮中侍衛的衣服埋伏在門內。慈禧轎子一入紫禁城,榮祿的心腹親兵就一擁而上將慈禧轎子掀翻在地。慈禧驚呼:「榮祿何在?」榮祿從懷中掏出你賜給他的聖旨,應聲回答:「奉詔誅賊!」於是親兵將慈禧亂刀砍死。

大內總管李蓮英撲倒慈禧的屍體旁,又被亂刀砍死,如此所殺3個人,其他的才不敢亂動。

榮祿帶著消息來到大殿上,向你彙報。禮部右侍郎瞿鴻禨在旁聽了,一聲長嘆。榮祿當即向他發難:「慈禧幽殺先帝,囚辱聖上,天地所不祐,人神所同疾。你身為陛下的臣子,世受君恩,陛下危難的時候,你不曾拔刀相助,現在慈禧受天誅,你反而嗟嘆惋惜?」於是把瞿鴻禨也殺了。

接著,你和榮祿頒布政令,重新推廣新政。對那些曾經阿諛附和慈禧而阻撓反對新政的頑固派都下獄處死。京師周邊還有數支軍隊,如聶士成的武衛前軍、董福祥的武衛後軍、宋慶的武衛左軍、袁世凱的武衛右軍,這些領軍將領皆是慈禧心腹。你認為,這些人失去了慈禧的靠山,根本不值一提,統統將他們罷免,對於在戊戌政變中出賣你的袁世凱,你額外關照,一定要下獄處死。

聶士成、董福祥、宋慶聽聞老佛爺已死,你又下旨免了他們軍權,就都棄軍待罪,束手就擒。但袁世凱急發密電給他們:「聽說京城中正在政治清洗,要殺盡太后生前的親信心腹。你們棄軍待罪,一個警察局長就能把你們抓了。不如帶兵圍京,為太后報仇。如果僥倖成功,就把持朝廷以控制天下。如果沒能成功,再躲進天津租界也不遲!」

聶士成、董福祥、宋慶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結兵一處,共攻京城。榮祿知道兵部侍郎徐世昌與袁世凱有舊,就讓徐世昌前往袁世凱等人軍中,令他們解散軍隊。徐世昌奉命前往,即勸說袁世凱等人立刻進攻京城。

榮祿的武衛中軍與袁世凱等人交戰,十日即敗,京城淪陷。袁世凱等人放兵劫掠京城,死者狼籍。榮祿帶著你躲上宣武門城樓,被袁世凱等人的軍隊團團圍住。你出面呵斥袁世凱等人:「你們在這裡作威作福,縱兵橫行,是想幹嘛?」袁世凱等人皆在城樓下跪拜磕頭,回答:「太后乃陛下至親,無故為榮祿所殺。臣等為太后報仇,不敢有忤逆的行為。等我們辦完事兒,自然會去軍事法庭接受審判。」榮祿沒辦法,只好下去見袁世凱等人,於是被殺。

而後,你就成了袁世凱等人的傀儡,中國開始大亂斗。最後你落在馮玉祥手中,被逼著帶領馮玉祥挖掘皇家陵墓,隨後被他廢去帝位,改封為山陽公,鬱郁而死。因為經費不足,就不拍結尾CG,以純文字表述了。

GAME OVER

你又可以重新開檔了,開檔之前請氪金(關注)

氪金好了嗎?好,那我給你一件初始裝備「清末龍袍」,效果是人見人愛,價值人民幣888;再給你一項天賦技能「天賦皇權」,效果是行動暴擊率提高10個百分點,價值人民幣666。最後再白送你一個「主要攻擊目標昏聵荒悖」的DEBUFF,效果是慈禧有50%幾率行事荒悖,不要錢,白送你。


首先,你發動「清末龍袍」效果,讓滿朝文武和皇室宗親都對你歸心擁戴!

接著,慈禧發動「行事荒悖」效果,把滿朝文武和皇室宗親兩千多人騙到天壇,說要祭天,然後令榮祿帶武衛軍縱兵坑殺。你的胞弟醇親王載灃及慶親王奕劻、庄親王載勛、端郡王載漪等皆死於此難。京城之中一時大亂,甚至有謠言說榮祿的武衛軍要縱兵大掠,於是倖存的京官、百姓都四散逃跑,京城為之一空。

你憂憤無比,發動「天賦皇權」技能責問慈禧:「帝王的興衰更迭,本就無常。我大清自鴉片戰爭以來屢遭大亂,四方瓦解,全賴太后勵精圖治,而後中興。我本太后撫養,志存孝道,豈敢貪戀帝位?如果太后願承天命,請效法周皇武則天,登帝位、正尊號;如果太后推辭不居,要保存愛新覺羅社稷,那麼也請另擇賢明的宗室,繼續垂簾聽政。

慈禧聽了猶豫不決。慈禧身邊的太監李蓮英心向著你,於是趁外國攝影師來給慈禧拍照之際,收買攝影師,連拍了4次,慈禧的相片都洗不出來。慈禧心中大懼,認為你才是天命所歸,不敢存廢帝之心。當晚慈禧精神恍惚,久而方寤,深自愧悔曰:「過誤若是,唯當以死謝朝廷。」(經費不足,懶得翻譯了)

你為了挽回京城民心,下令改元,給在京文官加官二階,武官加官三階,百姓免租役三年。死難於天壇者,諸親王追贈儀同三司,七品以上大臣按級別追贈公、候,七品已下及普通百姓追贈貝勒、貝子,死者沒有子嗣的,聽由旁支親屬繼承封贈。於是百官復朝,人心粗安。封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繼任醇親王。

回到紫禁城後,你加緊謀劃剷除慈禧。榮祿在天壇奉慈禧旨意殺害百官宗室,罪孽深重,惡名昭著,看來是奶不回來了,你決定一併剷除。

這時慈禧將她的心腹將領董福祥及其武衛後軍派為你的貼身侍衛,名為保護,實為監視。於是你發動「清末龍袍」效果,讓董福祥對你一見傾心!

董福祥趁沒人的時候向你表白:「若必有變,臣寧為陛下而死,也不能為老女人效力!

你又召見禮部右侍郎瞿鴻禨,與他商議剷除慈禧的計劃。你們詳細研究了前兩次GG的前因後果,認為前一次失敗是因為逼反了慈禧的殘黨。這次只誅首惡慈禧、榮祿,然後赦免其黨羽,那麼大事可成。

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要剷除慈禧的風聲傳開了。慈禧聽聞消息,於是招你去頤和園責問:「聽外面說你要殺我,有這事兒嗎?」你當場發動「天賦皇權」技能,神回復道:「外面還有人說你要殺我呢!你說有這事兒嗎?」慈禧為之語塞,於是不再追究,對你深信不疑。

雖然度過危機,但你擔心夜長夢多。宗 室鐵良原為榮祿幕僚,數次為你謀劃,心中恐懼不安,催促你趕緊行動。他獻策說:「就說陛下病危,太后、榮祿必來探望,因此斃之。」你說:「我前兩天才活蹦亂跳的,馬上說病危,行嗎?」鐵良說:「人有旦夕禍福,說病危就病危的人多了,他們必不生疑。」你聽從了他的意見。

戊戌日,你派董福祥伏兵於瀛台,詐稱自己病危,急招太后、榮祿前來。宮中太監、宮女都私心向你,於是一起放聲大哭,哀聲響徹紫禁城,太后、榮祿遂信之,一同前往瀛台而來。

你聽說太后、榮祿馬上就要來,心情十分緊張,臉色都變了。瞿鴻禨在一旁提醒:「陛下色變。」你趕緊要了幾杯酒喝下去壯膽。你令瞿鴻禨草擬親政詔書和赦免太后殘黨的赦文,然後瞿鴻禨帶著詔書離開瀛台,只等此間功成,立刻在外持詔書平定局勢。

正當瞿鴻禨手持詔書離開瀛台的時候,恰巧撞見慈禧、榮祿進來。榮祿問瞿鴻禨:「你拿的是什麼?」瞿鴻禨面不改色地回答:「聖旨。」慈禧「行事荒悖」的DEBUFF發動,直接無視瞿鴻禨,和榮祿趕進瀛台來。

——待充值中——

慈禧、榮祿來到灜台你的居處探視你。你在東邊的床上躺著,慈禧、榮祿在西北的椅子上向南坐著。慈禧剛要詢問你病情,就看見董福祥帶著親兵抽刀而入,慈禧慌忙站起,撲向你的御床。你事先橫刀被下,遂手刃之。

董福祥等一頓亂砍,慈禧和榮祿一起被砍為肉泥。隨慈禧、榮祿前來的李蓮英等心腹三十餘人,亦為伏兵所殺。你看見榮祿隨身攜帶的奏章,上面是一些人事安排,凡不是慈禧心腹的,都被貶斥出京。你說:「讓這混蛋活過今日,就再也治不了他了。」

於是內外喜噪,聲滿京城,百僚入賀。你登宣武門,下詔大赦,遣武衛將軍董福祥統帶武衛軍,拱衛京畿。當夜,袁世凱率麾下武衛右軍焚燒崇文門而出,屯兵天壇附近。

武衛前軍統帥聶士成與體仁閣大學士徐桐聽聞慈禧、榮祿皆死,奔赴灜台。這時灜台剛逢巨變,調遣頻繁,猶未加嚴防,徐桐等建議立即攻打灜台,聶士成制止手下說:「天子既行大事,必當有備,吾等眾少,何可輕爾!但得出城,更為它計。」等當晚袁世凱反出京城時,聶士成沒有跟隨,你非常讚許。

前駐朝鮮總領事唐紹儀,雖然與袁世凱為莫逆之交,但善處朝廷之間,你對他也很好,所以唐紹儀半途逃離袁世凱回歸朝廷。

榮祿向來善待兵部侍郎徐世昌,榮祿死,徐世昌從宮中突出,至榮祿府邸,保護榮祿妻子兒女逃出京城。袁世凱想要逃回河南老家,徐世昌勸說他:「所謂兵不厭詐,現在天下即將大亂,誰強就聽誰的,這個關頭,不可以弱示人。如果倉皇南走,恐變生肘腋。不如還軍向京師,出其不意,或可成功。假使不得所欲,亦足示有餘力,使天下畏我之強,不敢叛散。"袁世凱從之。

己亥,袁世凱率軍攻崇文門,擒董福祥等,殺之,據北京南城。清庭大懼,遣前駐朝鮮總領事唐紹儀前往招安,袁世凱將唐紹儀斬首示眾。

早在慈禧未死,你被困灜台之時,你便發動「天賦皇權」技能,查閱攻略,知道當時還在武衛左軍當侍衛的吳佩孚和梁啟超的學生蔡艮寅將來都會成為左右天下大勢的將才。於是你傾心結交二人,政變得手當天,親送二人出京,封蔡艮寅直閣將軍,讓他心懷國難留學日本;封吳佩孚山東大使,讓他回山東老家招集鄉曲為表裡形援。你親送二人到廣渠門,舉酒指城門說:「你們都是天下奇才,能成為讓士卒效死的大將。若京城有變,可為朕在這門前一揚塵土。」吳佩孚垂涕受詔,蔡艮寅援劍起舞,誓以必死。

(黃旭東:老哥,我覺得你穩了啊!穩了!用臉滾鍵盤都沒問題!)

——我覺得你這次要氪腎才能抵消這次奶了——

——死而復生的分割線——

我真服了這東方的神秘力量。出現了黃旭東的名字,此答案就被舉報封了……

還好知乎高抬貴手,沒有真說我政治敏感,(雖然我也不知道哪裡敏感了,只是照抄史書而已)

後面已經寫好,等我再全文梳理一下,盡量剔除不必要的麻煩,然後發在專欄里吧。謝謝大家關注和贊,博大家一笑而已。特別較真的朋友就不要再糾纏政治敏感了,我對政治沒有興趣。


已完結:如果光緒直接殺了慈禧 - 知乎專欄


整個戊戌變法過程中,光緒跟慈禧較大的一場不快,是七月二十九日為開「懋勤殿」(康有為等人用來架空軍機處的一個中央高級顧問機構)而進行的爭執。這場爭執只在皇帝和太后二人之間進行,基本沒有大臣在場。除此之外,兩人沒有很大的不快。因而光緒還沒來得及想到要不要幹掉母后,政變就發生了。

不過確實有人背著光緒帝琢磨過幹掉慈禧的事情,這就是戊戌變法的點子大王康有為。

早在該年六月時,康有為就派人籠絡袁世凱了。而到七月底,康黨官員徐致靖在康的授意下向皇帝建議召袁世凱進京拱衛(奏摺中有「獨當一面」之語,即暗示讓袁的職權與榮祿獨立)。據康黨用於穩住袁世凱的畢永年記載,康有為曾說漏嘴:「天子真聖明,較我等所獻之計,尤覺隆重。」更說明此事是康有為主使。

八月初二,袁世凱來京謝恩,康有為遂開始計劃幹掉慈禧的細節。他計劃讓袁世凱圍頤和園,然後由畢永年帶一百人「奉詔往執西後」。然而一向以「知兵」自誇的畢永年慫了,不敢答應。於是譚嗣同又建議等康黨中另一有「知兵」之名的唐才常來京發動(當時唐在湖南)。初三日夜,情況更急,來不及等待唐才常來京,譚嗣同在徐世昌的陪同下直接去見袁世凱,請其起兵直接圍頤和園

接著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初五日太后回城,初六日早朝宣布訓政。維新派沒跑掉的都被抓了。除了宋伯魯因為行政制度上的一個bug而僅被革職、徐致靖由於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僅禁錮(這倆人都是康黨在朝比較重要的人物)外,康廣仁、譚嗣同、林旭、楊深秀都未經審訊就給殺了,還饒上倆實在很冤枉的楊銳、劉光第。

所以說,殺慈禧這事情,其實和光緒帝沒啥關係,都是康有為、譚嗣同這幫人「皇帝不急太監急」,自己瞎琢磨的結果。從後來唐才常「自立軍」遷延日久、自致殺身來看,這幫人好像也不具備搞政變的能力……

(主要參考了茅海建:《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鑒注》)

——————————————
題干里有幾個常見的誤解,簡單解釋一下
1. 光緒帝不是一個意志力很強的人,單憑自己琢磨的話,大概得情勢非常緊急的時候才會想到用非常手段來解決問題;當然如果有人忽悠的話又是另一回事。
2. 清代宮廷裡面人是很多的,而且宮廷人員與宗室親貴之間的消息孔道也很多。這是清代獨特的政體所導致的宮廷政治格局,與一般人想像中的皇宮禁密有很大區別。
3. 光緒衣帶詔、遺詔等等是近代史上著名的神話。由於康有為出逃後侜張為幻、自吹自擂,這類詔書被越傳越邪。事實上德宗遺詔沒什麼重要內容,而所謂衣帶詔也只是敦促康有為離京赴滬辦報而已,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

最後建議題主去看茅先生的那本書,不要亂看歷史通俗讀物自己異想天開了。

戊戌變法研究都已經解決了大多數常見誤會了,外間還抱著各種幻想奇談,真不知該說些啥好。


對鬥爭的殘酷性沒有體會啊。

參見北魏某剛烈帝殺爾朱榮,下場就是。。。提前亡國幾十年。爾朱榮的小弟高歡對此竊喜不已。。。。僥倖一槍崩了慈禧,最爽的是各地的督撫權臣,榮祿只要發一個為太后報仇的旗號就行了,光緒即使能殺得了慈禧,身邊也不過十幾個文人,大軍兵臨城下拿什麼擋?控制光緒強制其退位立個小皇帝,新一代董卓執政進行中。

對於慈禧太后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政則太后,祭則寡人。鍛煉好身體,不要犯政治錯誤,讓太后折騰去,和老太太比氣長——這麼乾的成功案例很多,比如秦昭襄王對宣太后,劉禪對諸葛亮。

光緒太著急了,用的人又爛(翁同和文廷式康有為),不完蛋是不可能的。


看了蒼穹之昴,對這段歷史又有了新的感受,有空更新。題主有這種想法無非是覺得慈禧太后是禍國殃民的老巫婆,阻擋中國走向近代化的頑固派頭領,因此殺了慈禧太后,光緒帝就能帶領四萬萬華夏人民勤勞致富奔小康,人人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了?真是有些naive,典型的唯心史觀。

慈禧太后雖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犧牲了很大利益,但在一定保住了大清的國體,否則中國很可能淪為印度那樣的完全殖民地。慈禧洋務改革的大多數舉措還是合理的,而且作為封建領袖,她的改革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維護她的國家她的權力,慈禧的改革措施很穩,不像光緒帝的百日維新一天發布100多條政令,太過心急,然而虎狼之葯並不適合重病人,百日維新最後只是康梁的一場鬧劇。慈禧自鴉片戰爭後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發展近代化工業。在她統治期間,清朝從嘉慶道光咸豐三朝的衰敗景象中走向了同光中興,洋務運動如火如荼的開展,中國也走向了器物上的近代化,她是真正的統治者,也是風雨飄搖的清王朝的台柱子。慈禧絕不是一個守舊之人,老佛爺在後來的改革力力度絕不亞於戊戌變法,康梁也不是救世主,這幫人沒有 行政經驗,不懂治理國家,一百天發布了無數詔書,改革了教育、軍事、經濟、民政各個領域,急於求成,讓他們坐而論道還行,真正治理起國家,政治上太過naive的康梁和光緒根本玩不過老謀深算的慈禧,至於說慈禧不改政治制度,不學習西方文明真正的精髓,鋪張浪費驕奢淫逸,那是因為慈禧封建階級上的局限性,換做誰都是這樣。

通過培養自己的黨羽和親信還有武裝力量,拉攏一部分大臣,包括維新採用日式收買舊勢力與平衡各方的方式。

光緒皇帝是個傀儡,身邊支持她的只有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珍妃和維新派的豬隊友們,而慈禧太后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的背後是一整個滿清貴族和地主階級。慈禧太后是封建地主階級的領袖,維護的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不可能讓位於資產階級維新派。維新派的百日維新只是一場鬧劇,不可能成功,就算光緒取得了統治地位,他也改變不了他的地主階級性質,光緒和慈禧太后的根本利益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一時的政治立場不同才讓他們站在對立面,沒有了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就和維新派站在對立面了,不可能把權杖讓給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即是光緒帝相比其他皇帝有改革救國的意思,但他始終還是封建地主階級,還是會趨向於表面上的改革而非立憲政治制度。光緒變法決心雖強,但這種決心很大程度來自於擺脫慈禧、大臣對其權力的束縛的慾望,沒有了慈禧,大權在握的光緒,對於變法的興趣肯定會打個折扣。假若變法順利,那麼變革的幅度將越來越大,必將深深觸及保守派甚至光緒本人的利益,改革的推行者就會演變成為破壞者。在皇權至上的時代,改革不過是維持統治,甚至是平衡政治的手段,它不能以犧牲皇權為代價。
從改革者來看,康有為等人對西方文化、制度的了解非常膚淺,政治上又十分幼稚,背後又沒有強大的利益集團的支撐,不足以領導一場偉大而成功的變革。

然後趁機殺了慈禧,說是有刺客,此時大家也不好說什麼,哪怕是心知肚明,包括慈禧毒死光緒也沒人說什麼。

而且慈禧一死,榮祿等人也會依附於光緒,光緒就無敵了。

哪怕光緒不要這麼麻煩,直接屏退左右,拿把刀去宰了慈禧也沒人會說什麼吧。

光緒皇帝繼承的是咸豐皇帝的法統地位,他本身是沒有資格做皇帝的,他的皇位是來源於他被慈禧過繼給咸豐當養子的身份,慈禧太后可以說算是她的養母,那時候的慈禧在百姓眼裡可不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而是大清的國母,皇帝居然罔顧天子人倫,弒母上位,如此大逆不道,為人君者居然完全背離封建階級的忠孝思想,如此繼承法統是否名正言順?百姓悠悠之口如何杜絕?
光緒帝那麼軟弱,娶的皇后是慈禧的侄女,以瑾妃為首的妃嬪一個比一個丑,自己的婚姻大事都做不了主,如此軟弱,何況封建社會講究忠孝兩全三綱五常,這種事情怎麼幹得出?光緒帝自己被囚禁在瀛台,每天被人監視著不說,還想刺殺慈禧,難道慈禧身邊的人都是吃素的嗎?
慈禧就算死了,光緒其實也一點號召力都沒有,榮祿袁世凱還有那些親王都不是吃素的,皇帝殺母,不配為天子,他們敢另立新君你信嗎。。

光緒死後遺照,殺袁世凱,他弟弟還是哥哥要執行,被榮祿勸阻了。說明光緒不但在理論上有一定權威,實際上也有權威。到時候直接君臨天下虐殺慈禧。

題主的邏輯是不是只要沒有了慈禧,光緒統治中國中國就有救了?太單純了,光緒他自己就是封建領袖,自己推翻自己嗎?拋開廣大的反對派封建頑固勢力不說,光緒帝的政治手腕統治能力真的差慈禧太后太遠太遠了。
還有題主是不是穿越小說看多了,還虐殺,君臨天下?穿越之霸道王爺愛上我啊


題主的幾個類比於光緒時候情況並不同。


康熙除掉鰲拜的前提並不是鰲拜真正控制了朝政,嚴格的說鰲拜不過控制了兩旗而已,其餘各旗要麼暫時弱勢,要麼只算勾結,要麼引而不發,並不是鰲拜鐵板一塊,所以只要一個突然襲擊除掉鰲拜,很容易團結絕大多數。

斯大林的行為不算政變,因為每個時候實際上他都是拉攏大多數打擊少數的。斗托洛茨基時候是和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聯合乾的,斗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時候和布哈林聯合的,等到收拾布哈林和李可夫時候已經一家獨大了,大清洗時候的斯大林已經是絕對權威。至於你認為的之前斯大林在軍隊中缺少根基的說法,那是太不了解共產黨的構造了,真正的共產黨隊伍是不可能出現槍反擊黨的,中國的張國燾就是這麼碰壁的。


所以你舉的兩個例子恰恰說明一個問題:如果統治者不能有效或者哪怕迅速策反統治集團內部大多數人的話,單獨除掉一個頭目是沒有意義的。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元子攸殺爾朱榮,但此時的北魏王室已經沒有絲毫力量,統治集團內部的力量幾乎都是爾朱榮的,所以儘管除去頭目,儘管爾朱榮手下也有同情王室者,但依然很快被反攻倒算了。


這就回到慈禧和光緒的問題上。光緒有沒有刺殺慈禧機會?不能說絕對沒有。只要光緒夠狠夠堅決,仿照北周武帝做法,借個單獨見面機會自己帶個匕首上去干未必一定不行。但是只要光緒還沒有徹底失去理智,一定不敢這麼做的。因為就當時滿清統治集團來說,慈禧是絕對掌握局面的人,尤其集團中的高級人員都是慈禧的人。這種情況下,一旦慈禧死去,局面很可能迅速混亂且光緒帝沒有任何可能掌控的機會。要麼徹底天下大亂軍閥割據甚至分裂局面提前到來,要麼中樞機構再次政變。無論哪種情況,對光緒來說都是最壞結果。從後來的歷史看,慈禧死後,清廷局面就迅速無法控制,攝政王載灃根本無法控制形勢,只能迅速被架空。


至於有人提到辛酉政變。實際上辛酉政變成功的關鍵就是叔嫂聯盟。肅順固然實力最強,但在當時並不是絕對實力者,滿清統治集團中真正隸屬於肅順的不過一部分而已,甚至八大臣內部肅順都無法完全貫徹意圖。而叔嫂聯盟後,實力就算遜於八大臣,也依然有強大的基本盤,可以與之抗衡。加上此時統治集團內遊離於二者之外的勢力並不少,一旦一方取勝,很容易團結第三方成為大多數。這種情況下,慈禧除掉肅順就像康熙除掉鰲拜一樣,首惡一倒,從者立刻四散了。但到了光緒時候,面對已經完全控制局面和統治集團內包括幾乎所有高層在內的絕大多數人的慈禧來說,則不具備這種機會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先得弄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慈禧太后為什麼能專權50年之久呢?

簡單的看,這就是因為慈禧太后有才能、有魅力、有權術。其實呢,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各大利益集團之間的權力平衡。

太后(皇后)能夠專權,通常是因為各大利益集團反覆博弈,漸漸構建起一個類似兩黨執政的權力局。


太后專權時,她的權力是不充分的,因為她行使權力的合法性就存在問題,至少反對者通過支持皇帝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否定她行使權力的合法性。


太后專權時,皇帝的權力也是不充分的,一切是非常明顯的,皇帝始終讓太后壓制著。


這種權力格局,對下面的大佬們來說,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權力格局。因為在這種背景下,太后必須得小心拉攏他們;皇帝呢,只要他想獲得機會,也得小心拉攏他們。

從這層意義上,就算慈禧太后突然意外死亡了,滿清也無法出現一個乾綱獨斷的強勢皇帝。因為下面的實力派,還會通過其它方式,構建一個類似兩黨執政的權力格局;至少,皇帝敢無視基本權力運行規律而大肆改革,它被擠到邊緣地位,只是分分鐘鐘的事。


簡單的看,權傾朝野的太后,只要做事狠一點,就完全有機會象武則天一樣成為女皇。其實呢,這談何容易,中國歷史上專權的太后多的很,但是能成為女皇的只有一個武則 天。

簡單的看,皇帝設計一個局,把太后幹掉,就可以奪回權力,其實呢,這談何容易?因為,政治鬥爭不是武俠小說中的幫會火併。


在現實社會中,級別相近的人之間,誰殺誰也很容易,但是殺人很容易,殺人之後如何善後呢?那可複雜了。


如果光緒殺了太后,馬上就可以成為貨真價實的皇帝。那皇宮之內,願意替光緒殺慈禧的人,恐怕也能從皇帝寢宮門口排到北京城外面去。

問題是,世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呢?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長久專權,主要是因為皇族、宮廷力量、滿清貴族、漢大臣首腦、軍功貴族之間,誰也無法單獨控制局勢,所以就建立了一個虛君在上,幾大勢力集團代表聯合執政的格局。


光緒與慈禧太后,誰能成為帝國的主宰,主要的關鍵在於,他們誰能得到最多的支持者。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皇族、滿清貴族、漢大臣首腦、地方軍功貴族,普遍都支持太后,皇帝折騰出花來,也無法得到親政的機會。

反過來說,如果皇族、滿清貴族、漢大臣首腦、軍功貴族,普遍都支持皇帝,皇帝隨便一個動作,都可以取得親政的機會。


光緒最後的失敗,絕不是因為他的對手慈禧多厲害,而是因為他犯了許多致命的錯誤。

一切是顯然的,不管光緒親政後的所作所為,從理論上有多高大上,在實際操作上,顯然把皇族、滿清貴族、漢大臣首腦、地方軍功貴族都逼到了自己的對立面,至少這些力量,都缺乏支持光緒皇帝親政的動力。


在百日維新時,慈禧太后可以輕鬆解決光緒皇帝,主要是因為皇族、滿清貴族、漢大臣首腦、地方軍功貴族都傾向於慈禧;很少有人傾向於光緒皇帝。

在這種背景下,就算光緒把慈禧太后殺掉,恐怕只會讓自己的結局更悲慘。既然大家都不支持他,他殺太后有什麼用呢?因為大家在反對他時,僅這一條罪狀,就可以把他得萬劫不復。


總的來說,政治鬥爭不是武俠小說中的權力博弈。

在武俠小說,權力的勝負取決於個人單挑的能力、單挑的結果。在現實政治鬥爭中,從來是取決於,誰背後的支持者更多。

當然了,也許有人會說,少年康熙火併鰲拜,於是就如何如之何了。其實呢,這種故事也就是皇權政治下的神話罷了。


順治六歲當皇帝、康熙八歲當皇帝,滿清卻是一直欣欣向榮,從一個地方政權,變成了一統天下的帝國。這是因為什麼呢?難道真是因為老天爺眷顧滿清,所以兩個少年天子,都是天縱英才的人物?難道真是老天爺眷顧滿清,所以在這二三十年時間裡,滿清始終遍布忠於皇帝的人?


皇帝想維持權力,必須得讓大家相信,大家只有團結在皇帝為中心的權力格局中,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只要能實現這一點,皇帝死後,他的兒子即使是幼童,也可以維持權力。否則,就算皇帝本人天縱英才,一個玩不好,也有可能玩完的。


總的來說,政治鬥爭是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人參與其中的遊戲。

即使說得範圍小一點,也是幾十個、上百個,甚至是幾百個省軍級、及其以上大佬參與博弈的遊戲。

在這種遊戲中,個人的單挑能力、單挑結果,通常是沒有意義的,至少意義是很小的。


從這層意義上,光緒殺慈禧太后,從技術上並不存在任何難度。因為一個強壯的青年,殺一個老嫗,本身就有很多勝算;更主要的是,如果幫這個強壯的青年殺一個老嫗,就可能讓自己的前途充滿光明,那願意幹這種事的人,肯定隨時會跳出一大片來。

問題是,如果殺這個老嫗的結果,就是皇帝會被人廢掉,參與者全家都會被殺,誰會沒事幹這種傻事呢?


這裡只討論下光緒直接殺了慈禧可不可行,會不會造成嚴重惡果,不討論光緒何時殺怎麼殺慈禧,那可是大篇幅。


在如今史觀的教育之下,我們學生在歷史上的想像力出現了矯枉過正的喑啞,對歷史虛無主義避恐不及,把充滿隨機性的歷史總全部視為理所當然,把發生過的事件皆視為必然,一邊強調獨立思考,一邊讀穿越政斗小說,卻一邊為教科書提供的標準答案百般辯護。


美國的歷史課堂上,教師喜歡問「如果哥倫布沒有發現美洲」之類的開放性問題,然後學生們撰寫論文開動腦筋、各抒己見,而要是問到我們學生,得到的恐怕只有一個答案:「哥倫布發現美洲是歷史的必然」,然後大書特書哥倫布是葡萄牙西班牙制海權鬥爭的必然產物、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麵對國內矛盾的必然選擇……將已經發生的事情再用來重新鞏固書本上的邏輯,最後好像答申論時順風順水外也沒什麼用。當然,這裡並不是否定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可能,只是反感什麼事都用必然性來套,忽視了多元思考。


可要是哥倫布的船沉了呢,要是哥倫布路上生病了返航呢,要是哥倫布一念之差走的是葡萄牙東方航線呢,美洲和歐洲的歷史線也許可能就會有一條彎路,也許就是荷蘭或英國或葡萄牙發現美洲了。注意,俺都沒用「必然」二字,因為歷史有太多的偶然性和隨機性,保持開放性思維和想像力,歷史就會給人帶來更多的可能。


是的,光緒可以直接殺了慈禧,他是很顯然可以這麼做的,而且很大可能不會動搖國本,讓大清提前分裂和滅亡。就算提到了最高權力的正統性和延續性,光緒於此也不會有瑕疵,為什麼,因為他是皇帝,是大清帝國、滿族和愛新覺羅家族的最高領袖,他就是絕對正統,定不會因為殺了一個掌權的姨媽而被諸侯質疑,這就是中國千年封建體系所賦予光緒的權力。按理說,慈禧的上位也是嚴重違背正統性和延續性的,按照咸豐皇帝的遺詔,輔政八大臣才是正統,而清數百年都沒出現的後宮干政才是最不正統的。但是慈禧得到了當權派奕訢和僧格林沁的支持,突如其來發動政變誅殺放逐了贊襄八大臣,以後宮女主身份掌握了政權。我們可以看到,無論中外,正統性都是當權者的外套,誰有權力,正統性就是誰的裝飾品——但是,這並不說正統性不存在競爭。


中國封建王朝的正統性是至高的,而且參與的資格受到嚴格限制,在明清封建體系徹底成熟後尤為如此。在正統性的競爭中,誰擊敗了所有對手,誰就能順利一舉囊括兼并所有正統性,因為競爭者實在太少,而正統性又是所有人的必需品。慈禧誅殺了八大臣,她就獲得了所有正統性,沒有人會再有必要為八大臣質疑她;如果光緒能殺了慈禧,他也能兼并所有的正統性,不可能會有人為他姨媽找皇帝負責。至於孝道,那是錦上添花的裝飾品,不是沒了就餓死的必需品。朝廷的孝道主要是講給平民聽,讓他們順從君父,至於統治者自己,約不約束也是自己人說說而已,清朝可沒有明朝大議禮精神的骨氣文官。況且,慈禧被刺殺後,平民和中下層官員怎可能聽到的是皇帝誅母?肯定是太后娘娘不幸病薨啊,皇上披麻戴孝極其悲痛。


明清的封建成熟時期,權力在最高的正統性前面一向都沒有安全感。明朝中後期,司禮監竊取皇權又手握特務、司法、禁軍,可就連初登帝位的崇禎只用詔書就輕易解決了魏忠賢,更別提劉瑾、曹吉祥之流;小皇帝康熙用卑鄙手段誅殺滿洲基石三朝元勛鰲拜,也沒人找他算賬;雍正上台後屠戮兄弟親王,更無人吱聲。這些道理告訴我們,只要質疑最高正統性的敵對勢力處於劣勢,或是出現巨大裂縫,它只能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宣告失敗。如果光緒皇帝殺了慈禧,慈禧派系將更可能會瞬間猢猻散去,當然,體制潰爛和東南互保也許仍會繼續,但這已經是內廷之外的故事了。誅殺慈禧並不會對朝政造成過大影響,榮祿小督,總不能清君側吧,袁世凱梟雄,當然也擅長隨機應變。若想黑她,詔書朝發夕至,女主幹政、禍國殃民,慈禧將為朝政一切傾頹背黑鍋。而朝中大臣當然也會迅速表忠心,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不過呢,剝奪慈禧尊號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刺殺是不道德的事,對外宣傳肯定要做好——暴病身亡。


這裡只說光緒殺慈禧究竟是否可行,從封建王朝的邏輯性推論,答案絕對是可行的,而且給國家帶來動蕩的可能性並不大,雖然這裡沒有提一些關鍵點:


一、光緒有沒有決心誅殺慈禧
二、光緒是否能成功誅殺慈禧
三、光緒在什麼時候誅殺慈禧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畢竟據史料推測,光緒常年活在皇爸爸的陰影之下,變得怯懦陰暗,不太可能下得了決心。可歷史的隨機性告訴我們,也許會有政治投機派嗅到血腥,煽動光緒下衣帶詔並僥倖成功了,那很顯然,歷史將會變得很不一樣,尤其是如果能在戊戌變法前下手成功的話,大清再延續個若干年也許不是難事,造就新的歷史。光緒究竟能不能在公車上書時變革大清,鞏固空虛的中央政權,或是為這個國家帶來些新的什麼,那是後話了。這裡只討論光緒可不可以直接殺了慈禧,不談具體細節和歷史影響。


為什麼歷史不可以假設?歷史就是可以假設的!課本和老師告訴你歷史不可以假設,實在也是怕人腦子太開放了,動搖了某些不該動搖的必然性。


-


補充幾句。


沒想到的是,我招致了不少反駁者。我的原意是開放性思維運用在歷史上,並用邏輯使之合理化,就像是「哥倫布沒到達美洲會如何」一般。可是,有很多人選擇了從源頭就自我束縛,想像力在課本的絞殺下窒息。不過呢,按照大多數反駁者的邏輯來看,雍正誅殺兄弟,勢必使得封建悌愛系統崩潰,遭致天下反對;慈禧發動政變誅殺輔政大臣,勢必要被群臣詬病女主幹政,大清迅速內亂……許多事情在發生前人們總說不行不行,可發生後大家又雲淡風輕覺得理所當然,這就是我們邏輯的盲點之一。上文中我提到了正統性對勢弱敵權的摧枯拉朽的兼并,就是不行不行與理所當然更迅速的轉換,不僅適用於已經發生的歷史,也適用假設中的歷史狀態。


歡迎理性討論,不歡迎沒讀完就匆忙反駁。


-


未必不行,後黨陣營也不是鐵板一塊,很多空子可鑽,前面強調難度的各位別忘了,在政治鬥爭的勝利者面前,所謂的權力不堪一擊,慈禧自己就做出過榜樣,當年一個二十多歲剛剛從妃子憑子貴當上太后的女人,一個長期被排斥在權力核心之外的恭親王,就是她當機立斷抓住了機會,除掉了顧命八大臣,就根基和權勢,八大臣比當時的慈禧和慈安,恭親王強得多,而且他們是靠先帝遺詔執掌朝政,其正統性還要強過慈禧這干政的後宮婦人,還不是掉了腦袋,歷史其實頗多偶然性,不過光緒一黨缺乏這種遠見和魄力


-

先看看慈禧的人生履歷:

慈禧,咸豐皇帝的懿貴妃(不是皇后),英法聯軍進城的時候,跟隨皇帝跑到熱河避難,後來咸豐死在了熱河,臨死之前,將懿貴妃之子載淳託孤於顧命八大臣。

咸豐死後,懿貴妃迅速出手,聯合恭王奕?發動祺祥政變,扳倒了顧命八大臣。穩定局面後,又聯合忠厚老實的慈安皇太后,把恭王也邊緣化。

當年年底,改年號祺祥為同治,兩宮太后開始參與國政(實際上主要是慈禧太后)。

同治十三年,載淳暴病而亡,載湉入承大統,也就是題主說的光緒。

慈禧活動的年代,內憂外患,國統數絕,她卻能施展政治手腕,拉一批打一批,穩坐釣魚台。


再看看光緒的履歷:

載湉,奕譞的兒子, 慈禧的侄子。

葉赫那拉·婉貞的兒子,慈禧的親外甥


現在大概明白光緒為什麼能當上皇帝了吧?


結論:

論政治敏感性,光緒剛冒出「光緒可不可以殺了慈禧」的念頭,慈禧在西安都能聞到味兒,皇帝分分鐘變成廢帝;

論稀缺性,大清國還真TM不缺皇帝,反正已經掛了兩個,大不了再掛一個,有什麼了不起?

但是老佛爺可就這一個,大清國藥丸了也得好好供著。


據路邊社記者報道,蘭兒曾經當面對載湉說:

你有什麼了不起?我動一個小指頭就能把你打倒。


歡迎關注我的書評/影評公眾號:凱鵝


說句不好聽的,光緒殺了慈禧,沒準清朝都撐不到20世紀。
下面我舉點事實:
1860年,咸豐皇帝駕崩,慈禧通過辛酉政變奪取清朝最高政權,時年25歲;此時,英法聯軍攻佔首都北京,火燒圓明園;南方太平天國已經定都南京,半壁江山淪陷;北方捻軍肆虐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數省,一派亡國之相。
1860~1864年,簽訂北京條約,還都北京;啟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人官吏,最終順利剪滅太平天國,完成了咸豐帝登基十餘年未完成的任務。
1865~1894年,用曾國藩之法,任用李鴻章剿滅捻軍,大力支持洋務運動,創辦一系列新式學堂,修建中國的鐵路,建立新式陸海軍,曾建立了亞洲第一、世界前六的海軍,期間也收復了新疆,打贏了中法戰爭,隱然有中興之相。
1895~1898年,甲午戰敗,改革變法,勵志維新,最終卻由於光緒帝圍圓殺後計劃罷免光緒,廢除改革計劃。
1898~1908年,廢除科舉制度,啟用袁世凱,創辦新式陸軍,引用外國建立中國最早的我國軍銜制度,練兵新式,創立中國最早的警察制度,沿用至今,宣布君主立憲,有一條可以提一提:最早規定了不得在路上隨地吐痰。然而,今天…
1908年,73歲的慈禧沒有熬過73、84大關長眠地下。從1860年的亡國之相,又讓清帝國晃晃悠悠走了半個世紀,慈禧亡後三年,清朝滅亡,僅僅只存在了慈禧執政的十六分之一的時間……

這裡聲明:我並沒有褒揚慈禧的意思,我的知識很難對這些人物作出客觀的評價,因此不作任何主觀評價,以上僅僅只是事實而已。


回答問題一:通過培養自己的黨羽和親信還有武裝力量,拉攏一部分大臣,包括維新採用日式收買舊勢力與平衡各方的方式。

軍隊都在慈禧手裡,光緒充其量就是慈溪的養子,養子造反,天下滑稽。

回答問題二:然後趁機殺了慈禧,說是有刺客,此時大家也不好說什麼,哪怕是心知肚明,包括慈禧毒死光緒也沒人說什麼。

刺殺慈禧必須要有非常強大的勢力,以美國刺殺總統的經驗為例,需要內外勾結。而光緒的情況是內外都沒有人。

回答問題三:而且慈禧一死,榮祿等人也會依附於光緒,光緒就無敵了。

估計榮祿會第一時間造反,取而代之。你見過曹操依附漢獻帝的?

回答問題四:哪怕光緒不要這麼麻煩,直接屏退左右,拿把刀去宰了慈禧也沒人會說什麼吧。

光緒屏退慈禧左右?那也要慈禧同意啊。光緒殺了慈禧,背負殺養母之名,以後如何為君?

回答問題五:光緒死後遺照,殺袁世凱,他弟弟還是哥哥要執行,被榮祿勸阻了。說明光緒不但在理論上有一定權威,實際上也有權威。到時候直接君臨天下虐殺慈禧。

慈禧為什麼用光緒?因為光緒沒有能力反抗。

回答問題六:大家看如何?

幼稚的叫人發笑。

回答問題七:至於舉的例子,顯然跟慈禧的邪惡程度和情況的嚴重程度有很大的出入,諸葛亮再怎麼樣也不會毒殺劉禪吧!

慈禧太后懿旨: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入承大統,為嗣皇帝。假如光緒皇帝不是慈禧害死,說明慈禧能掐會算。

導讀:馮學榮《砒霜:細讀光緒皇帝的屍檢報告》

光緒中二的青年毒殺慈禧?慈禧又不是傻子。當你遇到一個強勢領導的時候,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活得比他長。

1、論改革的難度。

不是慈禧不叫改革,是當時的清朝不容許改革,是社會不容許改革。舉例: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德國延長了工作時間,降低了工作時薪,來強化德國製造的競爭力,這應該是正確的吧。同理,要你降低300元的工資,延長工作時間,你干不幹?假如你是國家電網的抄表工,每月8000元工資,工作都叫臨時工去干,你只負責喝茶、看報、點到,叫你為了國家利益下崗,你干不幹?

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改革,你大清朝完不完蛋,和既得利益團體有半毛錢關係?以漕運司、鹽政司為例,漕運就像今天高速公路收費,堵住船隻敲竹杠。鹽政就是鹽價成本300文,我賣三萬文,我還是賠本,這叫漕運、鹽政不能去行政化。價格居高不下導致清朝製造業居然向美國轉移,用漕運司、鹽政司的話說:製造業居然向美國轉移,關我半毛錢的事情!工部還組織清朝央企穩定清朝漕運、鹽鐵、煤炭市場價格,美國到岸的動力煤,價格只有中國的1/2。用工部的話說:長、珠三角死活,和我工部什麼關係?國家是你慈禧的,和我利益小集團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啊。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共6人被殺,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失敗。

同理,所以慈禧必須反對改革開放!

2、改宗。

改革第一件事情是改宗。詳見英國改宗、中國文革、日本脫亞論。

西班牙復興時主張的是伊比利亞主義,奧斯曼崛起靠的是原教旨主義,英國的崛起靠的是無恥的私掠船和海盜文化,德國的崛起靠的是鐵血政策,法國的革命靠的是無產階級專政,日本擴張靠的是軍國主義,還有那幾個在波士頓傾倒茶葉的地痞流氓,他們哪個國家是因為民主制度而強大?民主只是結果,不是原因。清朝要摧毀作為既得利益者的社會結構和傳統文化。那就需要戊戌變法、洋務運動、北伐、中原大戰、日本入侵、肅反、整風、土改、反右、公私合營、文革、改革開放等一系列動作,最後衝垮原有的傳統文化和既得利益團體。沒有這些東西,誰想改革清朝,清朝就先革誰 !!!

打開人類文明史的鑰匙-------一個要離婚的國王。


基督教世界分為: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三大派,至於什麼秘密宗教組織那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基督教有一個硬性法則,那就是一夫一妻和不準離婚。中國也是一夫一妻制,也是不容許離婚。歐洲是神學發達,在中國是倫理學發達,但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維持家庭穩定,只有家庭財產穩定,社會的經濟細胞才能發展。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中國以前是長子繼承製,所以經濟發達,後來中國廢止了長子繼承製,而今天的日本還在執行長子繼承製。長子繼承製有一個好處,就是家族財產不會被瓜分,所以日本有一批超過千年的家族企業,而中國是富不過三。

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前因後果的,我只不過是把他們講出來。

不自由,毋寧死。英國的國王亨利八世為了當國王,娶了他哥哥的老婆,而且這個老婆還比他大六歲。你說見面叫達令,還是叫嫂子?亨利八世就像吃了一個死蒼蠅一樣,成為人們飯後的笑柄。最要命的是聖經教義上寫,兄娶哥嫂必絕後。巧的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王后只有一女,其餘五個孩子均夭折。於是亨利八世開始尋求改變,他向羅馬教皇求助,可西班牙是當時的強權,英國的力量還很弱小,教皇不敢得罪西班牙,於是不批准離婚。

逼急了的亨利八世,干出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他自己當教皇,成立了聖公會(即新教)。首先,為了獲得基層民眾的支持,大搞民主,獲得了社會基礎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其次,利用英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大搞排外。最後,啟用一批基層幹部,比如說商人克倫威爾、低級教士托馬斯·克蘭麥等,策動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國王宗教改革導致既得利益者大清洗,導致舊貴族、舊官僚、原有的教會組織和舊的生產關係同時被消除,為英國的文藝復興、思想解放和資本主義發展鋪平了道路。對內他利用基層民主和民族主義情緒,堅決鎮壓舊貴族,意外的完成了英國的統一。對外他倒戈法國,利用法國和西班牙的矛盾從中漁利。在宗教改革方面,亨利八世開始刊印英文版的聖經,原來的聖經都是拉丁文,目的就是為了教會壟斷宗教的解釋權,這一次教會被徹底的革了命。伴隨著宗教改革的是殘酷的思想清洗,英國共有七萬多人被殺,佔到了英國總人口的2%。由於內戰期間,他發現傳統的政府不能處理大量的內政工作,於是進行了政府改革,現英國的財政大臣等等,就是當時設立至今。為了獲取基層民眾的支持和新興中產階級的財富,他允諾,議會將有更大的權利,議員將獲得司法豁免權,這就是議會政治的雛形。

但是亨利八世絕後是肯定的。他的兒子愛德華六世十五歲就逝去,接著愛德華六世的姐姐瑪麗上台。瑪麗有著非常坎坷的人生,所以導致性格扭曲,她又號稱血腥瑪麗,她不喜歡砍頭,她喜歡燒死人。她要在英國恢復天主教的統治,不管死多少都在所不惜。1558年11月17日,42歲的瑪麗逝世。她的妹妹伊麗莎白繼位,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女王大人。

他為了英國不被當成嫁妝,出售給其他國王,終身未嫁。當然也有另外一說,是她有一段不幸的戀情,然後看破紅塵。莎士比亞在舞台上辱罵、諷刺、挖苦伊麗莎白,伊麗莎白在台下微笑面對,假如在地球其他地方,早被砍頭了。這也是為什麼只有英國才有莎士比亞,因為他們有偉大的女王伊麗莎白。我們現在看到美國的維吉尼亞州,其實就是「童貞女王」的意思,說的就是伊麗莎白。

158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求婚不成,於是派出了無敵艦隊,結果慘敗,自取其辱。

1620年,一船載著102個清教徒的五月花號在大西洋西岸靠岸。你不得不說亨利八世是一個偉大的人。

慈禧又不找男人,犯得著改宗嗎?

3、行政管理。

今天中國也有行政管理學院啊,不過叫黨校兼并了。呵呵呵。

新加坡、日本、中國。完全是三種管理模式。你學日本、新加坡改革,不是自己找死的節奏!

3-1、人事制度: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制度,是政治家再三權衡以後作出的選擇,並不是大米飯就比牛肉麵好。捍衛國家利益就首先要設計人事制度,人事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基礎。一個政府的人事管理制度,註定這個國家可以有效控制的疆域面積。以日本和中國為例,伊東祐亨在甲午戰爭之後曾經當面嘲笑過李鴻章,說你們中國人(主要是官員)只懂咬文嚼字,微言大義,不懂干實事和打仗。這其實就和中國採取的科舉制產生了交集,中央政府要從地方政府手裡競爭性的掠奪社會精英,要怎麼辦?必須要用科舉,假如沒有科舉制度,就會形成民國時期的軍閥割據,地方利益集團做大。科舉產生的官僚集團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是被打散以後以個人形式進入中央政府,形式上又入了一次黨,相對而言思想好控制,社交範圍好控制,甚至他的利益交集都是可以控制的。而中央對拉幫結派、地方集團、山頭主義那是嚴防死守,深惡痛絕的,因為滅萬乘之國,必是千乘之家。中國的科舉制產生了一個新的產物就是文官制度,大英帝國發現這是個好東西,提拔起來的公務員沒有貴族那樣長期經營的社會勢力範圍,不會形成所謂的豪強和割據,不會對英帝國利益造成損害。假如沒有科舉制,那就沒有美國、英國、甚至巴西、印度這樣的大國。舉例說明: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羅伯特·愛德華·李,對於他而言,就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效忠聯邦政府?所以所有的人事制度設計都關係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要效忠中央政府!

3-2、政治制度:人事制度決定政治制度,中國的文官制度決定了中國要和日本、新加坡走一天不一樣的道路。所以說中國這樣的大國和日本那樣的中型國家,還有新加坡那樣的微小國,在社會管理層面用一個套路是不切實際的。而新加坡學的是誰?答案就是日本,李光耀自己說,日本人來了以後,開始嚴打,支持過國民黨的殺,有反日傾向的殺,有偷盜的殺,有姦淫的殺,社會風氣立刻轉變。為什麼?因為社會的人口壓力小了,人均可支配的資源就上去了,就不需要為生計坑蒙拐騙。可問題是對不對呢?日本實行的是一種戰時臨時管制手段,這種手段只能在戰爭時期短時間內實行,現在的日本是不是對國內也這樣統治?可為什麼教會新加坡的日本卻不這樣?假如是在日本有10%不滿意,那就有一千萬,隨時可以推翻政府,因為社會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但在新加坡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人家國家小,不滿意的人總量少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日本和中國都存在地方勢力威脅中央的情況,新加坡不存在。

3-3歷史因素:新加坡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人口資源和素質質和量都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國家,所以人文主義非常的落後,不懂法家不長治的道理。再加上新加坡的居民歷史上多是貧苦移民,經歷過殖民主義,所以對於國家統治的耐受程度相對較高,就像中國人可以忍受東方集權主義,因為幾千年來歷史沿承一直就是這樣。新加坡對國家內部政治生活的設計相對穩定,勞工多從國外僱傭,工作關係一結束,你就必須離開,實現了社會矛盾的轉嫁,不存在社會底層的不穩定因素,所以法律可以超高壓。假如日本首相想實行嚴刑峻法,日本選民會說:趕快滾回家。假如中國要實行嚴刑峻法,就會有人高舉義旗:大喊:寧有種乎?

3-4政治因素:新加坡還存在一種情況,那就是我們說的官商勾結,當然也可以說成精英政治,相當於李嘉誠執政。新加坡的政治家真正實現了中國歷史上說的豪強政治,一艘遊艇上幾個人就可以決策國家的未來。新加坡也有反對派,而所謂的反對派,手裡沒有經濟資源,所以可以政治高壓。而在中國某地,卻也可以作為反面典型的樣板,反對派手裡有太多的經濟資源,所以經常鬧出國際笑話,叫人貽笑大方,此處略去一萬字。

3-5現實因素:這就像你在辦公室里(新加坡),你可以吆五喝六;在單位可以(日本),你可以稱王稱霸;甚至在地方上,你可以作威作福;但是出了你控制的範圍,你敢喊:你老子是李剛,必然有不怕事的人削你。所以說新加坡可以為所欲為,你也只能看著笑笑。

3-6、反人權:講個故事,一個中國公民去新加坡務工,因為簽證過期,被抽了十鞭子,這十鞭子抽在所有中國人的臉上,這十鞭子抽在所有捍衛人權尊嚴的地球公民臉上,因為人不是用鞭子抽的。其實這個邏輯很好理解。李光耀,你兒子不聽話你也用鞭子抽?你老婆不聽話你也用鞭子抽?那你們家的騾騾馬馬用什麼抽?

3-7知乎有人提問,中國能不能用嚴刑峻法?這裡涉及到一個行政管理的操作問題,那就是行政管理的邊際效應。是不是強姦犯全部量刑為死刑,就可以制止強姦行為的發生?法系和法學邏輯:1+1=3?這就是法學邏輯。中國自己有法律,叫中華法系,中國自己給廢止了,現受拿破崙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影響,奉行大陸法系。對於中國的法學而言,只存在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法學邏輯的選擇,就連中國廢棄的中華法系都比新加坡自己DIY的那個法律體系強很多,中華法系最起碼有自己的法學邏輯,那就是捍衛社會倫理價值。新加坡法學邏輯混亂,他自己沒有法學理論,也沒有那個國家願意學他。假如你說流氓會武功,地痞就是帥,我也只能搖搖頭。那種主張學新加坡的觀點,純屬低級、無聊的民粹主義。法律的尺度是人類社會哲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者反覆推演、度量的產物,是人類社會存在的最高價值,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產物。法律體系有一個核心,那就是法學邏輯,新加坡的法律不存在這個東西,說難聽一點就是中國逃荒的幾個農民自己寫了一部天國十條。太平天國奉行「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信條,實行以公有製為特徵的「聖庫」制度,因此偷竊、劫掠、貪污均屬罪犯天條,處死刑。凡強姦犯,經婦女喊冤,即斬首示眾。吸食鴉片,亦屬罪犯天條,「斬首不留」;知情不舉者,一體治罪等等。中國其實也有人學新加坡,不是網上曝出:某村規定,抽十元以上的香煙,罰款兩千元。真可謂,嚴管重罰啊。

大清朝行政改革的路比較難走,難度不是日本、新加坡可以想像的。反倒是中國分裂時,中國的文化、經濟得到了大發展,就是今天中央面對權力分配也比較發愁,何況當時的清政府。

4、帕累托最優

外國有個加拿大,中國有個大家拿。大清朝死活和清朝臣民有什麼關係?大清朝死活和利益小集團有什麼關係?

改革不符合慈禧的個人利益,搞不好自己被砍了頭,頓時感覺脖子涼颼颼的。俄羅斯不是有一個葉卡捷琳娜,一直力推改革,最後得知法王被人民砍了腦袋,於是立刻終止了俄羅斯的現代化,改不改革和葉卡捷琳娜有什麼關係?好處都是你們的,風險都叫葉卡捷琳娜來承擔?

以金正恩為例,中朝關係之間還有一個集體領導和個人領導的衝突,中國是黨說了算,朝鮮是紅太陽說了算,中國的社會結構要比朝鮮穩定得多,所以可以改革開放。假如朝鮮想改革開放,那就要把紅太陽的個人領導轉換成集體領導,而且還要照顧很多人的利益,是你,你干不幹?朝鮮不改革開放,所以必須排斥中國,否則政治上就不正確。朝鮮不改革開放,不是侵害到黨的利益,也不是侵害到國家的利益,更不是侵害到民族的利益,而是涉及到某些個人的利益。對於人家個人而言,改不改都一樣,改革也不能帶來紅太陽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胖不但有秘密警察、軍隊、政府的支持,還控制了朝鮮的主體精神,讓老百姓一見就激動的淚流滿面。

5、改革的成本。

明朝(末期)改革。改革叫李自成下崗了。李自成很無奈,你說我一個不貪污、不受賄,安安心心當美男子的陝西農民惹誰了,原來我就是送送報紙,每月混個六千塊,你說同是事業編,相煎何太急。李自成按能力來講當明朝的組織部長一點問題都沒有,結果卻混到了送報紙,送報紙李自成也是任勞任怨,結果連鐵飯碗都叫明朝給砸了。為了體現李自成的管理、宣傳、組織能力,於是李自成揭竿而起,崇禎皇帝寧有種乎?我們倆換過玩玩?

清朝(末期)改革。清朝不改,再混個一百年一點都沒有問題,清朝改革當街立斃。清朝學日本、英吉利終結了幾千年的科舉制度,於是那個反人身依附的文官制度被自己摧毀,地方勢力迅速做強,李鴻章之流只能投靠左宗棠,而那些不能進入中央、地方體制的秀才、舉人怎麼辦?學李自成造反啊。原來都是靠希望維持統治的清朝徹底的失去了希望。

6、政治。

滿族官員、皇親貴胄、地方大員,手裡都有權利。為什麼要改革?為什麼要分權?

慈禧與滿族官員的政治鬥爭: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利用咸豐帝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人革職。

慈禧與漢族官員的政治鬥爭:據說同治皇帝、皇后皆為慈禧所害,同治皇帝是載字輩,其下為溥字輩,所以要立一位溥字輩的皇族近支,可慈禧怕溥字輩的皇族不好控制,於是立了載字輩醇親王的兒子載湉。於是吳可讀尸諫,認為不可,慈禧可就丟大臉了,最後慈禧以孤忠可憫,賜吳可讀五品官,建祠撫恤。於是吳可讀沒想到自己本來是噁心慈禧,結果卻成了慈禧的道德牌坊。

慈禧與恭親王的政治鬥爭:慈禧和恭親王聯手政變,恭親王大有權柄赫赫,炙手可熱的趕腳。1865年春,慈禧突然發難,責斥恭親王,革去一切差事。於是地方大員、王公大臣紛紛上書發表不同意見,於是慈禧再次召見恭親王,然後發詔,曰:本日恭親王謝恩召見,伏地痛哭,無以自容,當經面加訓誡,該王深自引咎,頗知愧悔,衷懷良用惻然……」決定奕「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但免去其「議政王」。恭親王無語,於是恭親王決定殺安德海,設計在山東取安德海狗頭,事後慈禧為此大病一場。

慈禧與地方大員的政治鬥爭:慈禧和內臣斗得不亦樂乎,自然重用外臣。曾國藩帶李鴻章,李鴻章帶郭嵩燾。而李鴻章對林則徐、魏源、馮桂芬的思想很器重,因為這些人都主張師夷制夷。在於修頤和園工程中,李鴻章的態度就是不表態,等事態發展到一定階段,然後祭出反對意見,

再修頤和園:其實修頤和園道光皇帝時期,就提出過,最後因為太平天國起義,沒有錢修,所以作罷。這標誌著帝權和國權之間的鬥爭,修不修得成,體現的是領導人的執政能力。慈禧再前一階段被朝臣、大員圍攻,暫時敗下陣來,於是整軍再戰,先搞皇帝,他對光緒皇帝說:修好了,我還政與你,以國換圓的買賣,皇帝還是同意的。於是開始搞皇帝他爹,奕譞也知道這事不是人乾的,干此事必背罵名,於是上奏要學漢武帝挖昆明池編練水軍,你想慈禧、光緒多聰明的人,立刻就同意了。然後頤和園就修好了,其中修建頤和園的電器用的是修關東鐵路的錢,主要往朝鮮運兵,運給養。於是戰備鐵路修了一半,修不下去了。戶部請旨裁撤海軍船隻、編製與此同時日本國王捐款,少女遠走東南亞賣淫籌款,編練海軍,每年海軍增艦兩艘。兩者對照,勝敗自明。甲午海戰,中國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日本自此風生水起,一發而不可收拾。

就政治而言,能把皇帝、皇族、內外官員耍的和猴一樣,也只有慈禧了,不但政治手腕高超,而且還沒有政治底線。慈禧還專門下旨:(修頤和園)此舉為皇帝孝養所關,深宮未忍過拂。一瓜皮把修頤和園和甲午戰敗的責任扣到了光緒皇帝頭上。

7、軍事。

1900年6月16日到6月19日,天朝召開四次御前會議,討論對歐政策。光緒主和,慈禧主戰,光緒無奈拉著許景澄、袁昶的手痛哭起來。7月28日,慈禧決定向歐洲列強11國宣戰,同時處死主和的許景澄、袁昶、徐用儀、聯元。

隨著戰局越發明朗,慈禧電召李鴻章勤王,你想李鴻章多聰明的人,誰趟你這攤子渾水。最後慈禧大言不慚的說:此次中外開釁,變出非常,皆因諸王大臣。

先殺主和派,再殺主戰派,帝權、不對。後權、也不對。老妖婆權吧,老妖婆的權利意外得到最大程度的鞏固。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賠償11國,肆億伍仟萬兩白銀。

這一切只因為老佛爺一時高興而已。

8、各利益派別。

大清朝靠誰統治?答案是各利益派別。

這群人是來為人民服務的嗎?當然不是。

離開這群人大清朝還是大清朝嗎?當然不是大清朝。

光緒帝的無奈:西北明積雪,萬戶凜寒飛。惟有深宮裡,金爐獸炭紅。

這個時候的光緒皇帝,應該韜晦,向毛新宇學習。

9、外部因素。

都把西方當成正義的化身,袁世凱稱帝,美國發來艷電祝賀之。

西方不願意中國改變,西方希望中國永遠保持山清水秀,西方希望中國永遠是原料供給地,西方希望中國永遠是市場傾銷地。

當然西方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中國人自己不爭氣。

10、現代化陷阱。

答:此題無解。

作為體制而言,早期可以改革,中期也可以改革,晚期改革只能加速體制的覆滅。改革將會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在一個後帝國時代,等死就是最好的選擇。

假如光緒殺慈禧,唯此而已。

公元260年4月,曹髦見威權日去,國家政事自己不能作主,心中不安,又常憂慮被廢受辱,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廢黜司馬昭。五月初六夜裡,使冗從僕射李昭等在陵雲台部署甲士,召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尚書王經,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我不能坐受被廢之辱,如今親自率領你們去討伐他。」王沈、王業急速將此事告知司馬昭,司馬昭召護軍賈充等作戒備。曹髦知道事情泄露,率領左右進攻司馬昭所在的府邸,聲稱要討伐有罪之人,敢有騷動抵抗者滅族。相府中的兵將都不敢迎戰,賈充呵斥諸將說:「司馬公平時養活你們,正是為了今天啊!」太子舍人成濟拿起戈向曹髦車駕進攻,刺中曹髦,戈刃從背上穿出,曹髦駕崩。

11、慈禧過生日。

50大壽,中法戰爭。

60大壽,甲午(中日)戰爭。

70大壽,日俄戰爭。中國是主場。

12、李蓮英。

安德海死了,李蓮英立刻就爬了上來,李蓮英本名李進喜,李蓮英做事的態度很值得玩味,對上敬,對下寬。說直白點就是老好人,李蓮英被賜二品。奕譞要檢閱北洋海軍,於是請慈禧,慈禧不想去,於是叫李蓮英去。於是李蓮英、奕譞(皇帝他爹)、李鴻章三人開始檢閱北洋海軍,想起來都噁心。

李蓮英對待光緒皇帝,李蓮英安頓好慈禧以後,去探查光緒,竟然發現光緒孤燈靜坐,周圍無太監值守,寒冬臘月沒有床墊、被服,於是伏地痛哭,把自己的被褥給光緒皇帝拿去。

51歲,李蓮英帶薪退休。64歲,卒。

13、光緒皇帝死因說。

光緒入住瀛台,慈禧為了防止光緒遁走,還專門給他修了一堵高牆,現在還在。

慈禧太后懿旨: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入承大統,為嗣皇帝。

假如光緒皇帝不是慈禧害死,說明慈禧能掐會算。


光緒要是把慈禧殺了,清朝就提前滅亡


慈禧是清室砥柱,弄掉她滿人里就沒有能主事的了,你不能指望一批終生福利的指標公務員同時有業務能力,對吧。這點滿朝都清楚。

慈禧的惡名是牝雞司晨的清流和嘩眾取寵的上海報棍,還有尊王攘夷的中二留級憤青,以及東南節度使一起編織的,近代工業興起的地方,強勢主事者本來就是各方出氣袋。

所以明事理的人當時並不痛恨慈禧,慈禧也沒有進逼各方勢力的力氣。謀刺是沒有共同訴求的。不能類比粉碎四人幫。

哪支稍微成熟的禁衛軍敢把命運交給一個中二年紀,身邊五毛環繞的無權少年。不比唐隆XX,XX頻繁,禁衛軍換了一波又一波,都是裙帶關係的酒囊飯袋,鼠目寸光,容易忽悠。玄宗掌權不久,從龍功臣都沒好下場。

忽然想起了蛤蛤,蛤蛤在,無暇搞我也,唇亡齒寒,圖樣就是不懂。

一般是這樣的,激進派搞掉有水平的保守派,民不聊生,然後沒水平的保守派藉機接力,越來越亂。有點理性的都能預見,奈何歷史並不會為誰停止自己的腳步。我說的是法國大革命。


殺人容易,奪權難。
這問題打個不恰當比方,漢獻帝殺了曹操就可以讓漢繼續延續。
拿衣服啊。
光緒殺了慈禧,還會有慈祥,瓷器等人出來,當時環境,有強臣,如張之洞,李鴻章。 有各親王。 光緒一個光桿司令,殺了慈禧,就跟曹操一死漢獻帝就玩完,下一個你就要下台,光緒難不成開無雙,血洗紫禁城,那也敵不過啊。
說起來,光緒帝應該在上位時說一句:您另請高明吧,我也不是謙虛。
再吟誦一位手下能臣的詩句,比殺慈禧容易多了。


可以是可以,但是沒人、沒錢、沒兵,多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最後弒母不成,自己被駕崩了。

從主觀上來說,光緒小年輕,慈禧老太婆,你熬死她不就完了。

慈禧最後毒殺光緒是因為康黨之前搞的那一出,讓帝後已經撕破臉了,也向慈禧充分證明了光緒其實是個傻叉,所以開始另謀繼承人了。光緒剛親政那會,慈禧還不知道丫是傻叉,還是向著他的。

康黨要是真能成功策劃完成圍園殺後這麼大的手筆,說不定以後治國還能再給韃清續一把,但這幫人做事漏洞像篩子一樣,國家交給他們也是藥丸。同理光緒要是真能成功弒母,說不定還能像崇禎一樣,當個年輕有為的末代皇帝。


題注問的問題很奇怪。
殺人得有動機目的啊。

你認為的動機是殺了慈禧才有權,才是完整的皇帝?

我們反過來問問,慈禧殺不殺光緒呢?

她沒殺也不敢廢。因為劉坤一上了封電報
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難防。

清廷自從太平天國之亂,湘軍地方督撫與漢族勢力抬頭後,統治構架就非常微妙。

兩宮督撫皇帝,其實都不正常。

兩宮跟鬼子六密謀殺掉了肅順顧命大臣,開始垂簾聽政幾十年。

湘軍鎮壓太平軍有功,又有厘金當軍費,尾大不掉。

皇帝么,誰也沒當回事,但不能沒有。

可以說清廷處於一個很微妙很奇特的平衡之中。湘軍淮軍北洋海軍都還是舊時知識分子,他們的首腦跟慈禧還有良好的患難與共一起締造同光中興的關係。

湘軍自己裁掉了。淮軍毀於甲午。

榮祿進京與袁世凱訓練新軍。但主要軍權在榮祿手裡。

最後袁世凱滾蛋去濟南。榮祿的軍隊在庚子拳變也完蛋了。

北洋與湖北新軍成為朝廷的支柱。

所以無論你賭彩也好維新也好。如何協調這些人,掌握軍隊與國家機器,地方大員才是最核心的問題。

光緒很明顯沒有政治經驗與自己的班底。他即使不依靠這些人也不能不重視這些人。
所以只能慢慢培養。他卻選擇了比較激進的路線。

這問題是殺掉一個慈禧能解決的么?

雖然慈禧被目為保守派的代表,頑固愚昧守舊的人物。
但她手下好歹還有不少成熟幹練的政治官僚。你看她庚子拳變後做的事還是有章法的。

至於維新派,他們的政治理想,呃。天方夜譚。看了幾頁看不下去了。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比如與日本組成聯邦。

殺掉慈禧會天下大亂。不客氣的說,維繫晚清的就是慈禧的朋友圈,那幾個督撫與老佛爺的關係。

真殺了慈禧。榮祿你殺不殺?剛毅徐桐你殺不殺?

地方實力督撫不服怎麼辦?殺不殺?

劉坤一一個電報就讓慈禧不敢廢帝。儘管光緒僅僅有個名分。

所以殺慈禧奪權這事,異想天開。人家手裡根本不是帝權。而是個最大公約數,


題主的想法實際上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構想。 事物之間普遍具有聯繫,而並非能割接開來分析。
同樣要明白,一個人某一瞬間的決定,並非事此刻憑空產生,而是之前所有事物積累造成的結果。
慈禧為何扶持光緒登基?因為一個從小由自己栽培的小孩好控制。而且自己可以扮演光緒的母親,從能力和情感方面雙重駕馭光緒。
光緒從小就在慈禧得的控制下成長,他的能力,膽識,氣魄,思維,見地都是按照慈禧得意願塑造出來的,慈禧給光緒的能量,基本上就是恰能夠做到一個合格的傀儡罷了,多一點也沒有。那麼光緒這樣的人,會不會有勇氣去謀劃殺太后呢?
退一步講,光緒人格魅力上吸引不了人才,能力上駕馭不住能臣,手下的沒有一個能稱得上是頂樑柱的人,謀劃刺殺太后的事,在一幫庸才的謀划下,又有幾成勝算?
再退一步講,就算僥倖殺死太后,這又有何用?手握重權重兵者,是會乖乖默認這樣的結果,為光緒效力,還是抓住機會,以此為由廢掉光緒自己掌握大權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手中無實力,即便刺殺敵人的領袖,又有何用呢?荊軻刺秦王成功,燕國就不會滅亡了嗎?趙高立了子嬰,子嬰殺了趙高,結果起義軍就解散了嗎?
總而言之,光緒面對慈禧是極其不自信的,就算殺了老太婆,依然擺脫不了傀儡的命運,甚至身死國滅。

原因很簡單,光緒既沒有軟實力也沒有硬實力。


光緒對慈禧只能廢掉,而不能殺掉。在以忠孝為基石的古代殺掉太后無異於撤銷自己當皇帝的合法性。即便是要除掉慈禧也只能借刀殺人或是極端隱秘地做,而當時皇宮內外幾乎全部都掌握在慈禧手中,下黑手的成功性相當低。


就光緒的辦事方法和看人水平,誰會聽他指揮?誰敢聽他指揮?

竟敢意圖行刺孝欽皇太后?翻了天了。

老佛爺在27歲的時候(謝 張利景 指正),就弄死了顧命八大臣。


連曾國藩對慈禧都心有餘悸,而袁世凱,據他自己描述,他見到慈禧本尊,膝蓋會發軟。。。


推薦閱讀:

國共二次內戰,國民黨為什麼會失敗?
如何評價慈禧?
為什麼林白水批評慈禧太后的生日卻沒被慈禧太后或清政府殺害?
如何評價李鴻章?
白起坑殺 40 萬降卒和南京屠殺 30 萬人口有哪些異同?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清朝 | 中國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