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通過什麼渠道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的?


用python或者Go寫爬蟲抓取網路數據,利用正則表達式等技術手段將臟數據清洗並結構化放入到資料庫,然後作分析以及長期監控。

所謂爬蟲當然不是下圖的蟲子

而是這樣的蟲子,其實就是一套自動讀取網頁和解析網頁的程序而已。

網路上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能代表生活中的真實現象。通過爬蟲加正則這種自動化的工具,能夠耗很少的人工就可以將數據和信息採集並結構化,後續通過更多的分析工具完成許多有商業價值的分析並獲取所謂的insight(將信息轉化為知識和洞察)。

我曾經看到一個知名對沖基金的研究員,一頁一頁得手工翻看搜房的網站,並用Ctrl C+Ctrl V記錄搜房所有自有經紀人的信息到Excel,並統計他們當前的成交量。然後每周做一次,查看每個經紀人的成交量增量。通過這樣的數據分析來判斷搜房轉型到自由經紀人業務之後,模式是否成功。因為工作量實在巨大,後來只好請了一票實習生來做。

然而其實這就是一個程序員用Python做好爬蟲以及結構化數據最後分析的簡單事情,於是出手相助有了如下的分析。輕鬆將搜房在各個城市的經紀人數量及單產搞清楚並按時監督,計算搜房在自有經紀人業務線的產出不是問題。
http://xueqiu.com/3917381252/45640644

另外,還有基金在投資挂號網之前,讓著幫忙做些數據統計和調研,於是有了下面的回答:如何評價挂號網? - 何明科的回答。下面的圖表結合了從挂號網抓取的數據以及宏觀數據。

當然,給基金幹活,數據的可視化很重要,於是用了一下這個服務文圖 ,將圖表畫得很炫,逼格頓時提高。一些炫目圖標的效果如下,原文在世界各國的智商分布(http://wentu.io/publish#fd5da46583e2c60f),重慶小面如何風靡全國的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以及RIO是如何席捲大江南北的?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還可做許多比較酷的事情,獲取許多人不知道的知識(其實別人離得到這些知識也就差一層窗戶紙),幫助自己觀察生活及背後的現象

  • 看看咖啡的推廣到底如何:為什麼麥當勞和肯德基都開始注重現磨咖啡的推廣,其優勢與星巴克等傳統咖啡行業相比在哪裡? - 何明科的回答
  • 幫助自己買車:一年當中買車的最佳時間為何時? - 何明科的回答
  • 看看最近是否適合換工作:互聯網行業哪個職位比較有前途?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 看看最近的房價和走勢:下半年深圳房價將如何發展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深圳的房價是在三個月內暴漲起來的嗎?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學區房到底鬧哪樣?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 滿足吃貨的好奇心:重慶小面如何風靡全國的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 最後的大雜燴:能利用爬蟲技術做到哪些很酷很有趣很有用的事情? - 何明科的回答

技術方面,Python寫爬蟲非常方便,調試正則這個網站很不錯Online regex tester and debugger: JavaScript, Python, PHP, and PCRE。

最後補充一個額外的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式,不過這個比較個案,就不多說。有哪些「神奇」的數據獲取方式? - 何明科的回答
—————————————————————————————————————
更多文章及分享請關注我的專欄,數據冰山:http://zhuanlan.zhihu.com/hemingke


做運營的呢,都在日思夜寐怎麼撩人,怎麼通過不同的渠道撩人,怎麼獲得別人不知道的信息拿來撩人.....

但,不過,相信我,大道至簡,大智若愚!

很多答案都在教你耍小聰明,很浮躁,不值得提倡。

怎麼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信息?

那就用一般人不用的方法就好了。

一般人什麼信息都用某搜索,而你會用各種信息公開網就完勝一般人了。(不服舉例走你!)

某某推銷員給你推銷個東西,正好有需求,你一看公司,我去,中國XXX有限公司,牛X,然後上某搜索一查,那中國XXX有限公司怎麼樣啊?一堆問題答案都說它好!無可挑剔,然後一般人就止步於此了,想超過一般人,請緩緩呷一口濃茶,打開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一查,「親!找不到對象喲」,哦。

一天,某某地方不舒服,嗯,得查查是怎麼了,某搜索一搜,卧槽,不可描述性疾病,卧槽,嚇屎了,趕緊再搜這個病,真方便,喏,一二三醫院都給列出來了,要不去排名第一的醫院!卒。 此刻,你應該再呷一口濃茶,冷靜,打開 中國醫院等級查詢系統,卧槽,野雞醫院,還好寶寶聰明。

再者,生活中的謠言,吃了蟹不能吃蘋果喲,不然約等於吃砒霜,這是普通人了解的,如果你打開中國知網,搜兩篇論文瞅瞅,哦,原來我得吃撐爆肚皮的蘋果才可能砷中毒。。。。

其實想獲得這些信息並不難,只要沉下心,去找最原始的信息,它其實就是一般人不知道的,這世界上太多的虛假信息,太多的以訛傳訛,每個方向領域都有信息公開網站或權威報告,雖然不一定百分百真實,但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信息了。

後話,任何渠道只是一條路子,想得到一般人得不到的信息和知識更多的或許還需要自己非一般人的判斷和推理。
——————————————————————

我來更新了 (~﹃~)~z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05.05更新 更正了一點措辭,加了點內容。


簡直鴨梨斗大,沒多久就1.6K贊了

評論中有讓我再推薦一些網站的,這真的不是太好說,因為這種網站很多,每個方向都有,可以用搜索引擎搜索關鍵字,比如「企業查詢」「XX政府信息」「XX公開信息」等,只要甄別一下網站就可以,網址帶後面為http://gov.cn就是政府類網站。

渠道其實真的很少,大方向就是互聯網,實體著作,請教資深專家,自己採用專業標準的搜集。

這裡還是只探討熟悉一點且運用較多的互聯網渠道。

但這渠道有很大的局限性,請繼續往下看。

這兩天的某件事情,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路子選擇的重要性,本來步入這個信息時代,互聯網已經將知識及信息的獲取成本降到了極低,但正如我所說,渠道就像一條路,如果某條大路的管理大叔對自身下限無明確界定,那一群並不識路的群眾將被具有強誤導性的路標導向罪惡的一方。

信息的利益鏈啊!

下面開始扯,大家讓一讓擠一擠,附上局限性比較大的答案,因為不得不說,純理論性的東西更具普適性,水平有限,只講個大概。

例子又來了,請茶餘飯後再看,涉及生活,健胃助消化,以下扯一些例子。

1、 信息一般都是樸素且邏輯清晰的,什麼叫做樸素什麼又是邏輯清晰呢?以下引用了2016.05.03日微信推送的騰訊新聞的兩張圖片,第一張為騙子醫院,第二張為北京協和醫院。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部分偽信息或虛信息會採用過多的修飾,從中很難發現一個比較清晰實在的描述,就一個目的,讓你上鉤,具有強烈的誘導性。而真信息,則會更實在的進行描述,有清晰的敘述邏輯,能給予你更多的決策空間。

2、 真信息一般都經過審核,有一個可靠的源頭,比如國家的各信息發布平台發布的公開信息。又比如某引擎的這樣(轉自新浪微博大V@勿怪幸):

3、 真信息一般都會有可與之匹配對應的真信息,可以理解為信息束的同為真性,對信息關鍵詞進行搜索,關鍵詞搜索盡量用維基百科,當然百度百科也還行。下面舉幾個我了解的例子,有興趣可以查一下百科。

比如之前群眾最愛交智商稅的幾種疾病,排名分先後No.1:腎虛,有些醫院動不動腎虛,一大部分只是正常的腰肌勞損。No.2:宮頸糜爛,很多女的都會有,其實2008年在本科生第七版《婦產科學》教材就被取消這個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No.3:陰莖背神經阻斷術,大量民營醫院用來治療早泄的,結果不好意思,有些老司機從此失去了該功能……

最後,你覺得世界上有密不透風的牆嗎?好吧,真有,有些信息封鎖程度就算非一般人也拿不到,所以一下子給以上這個答案設置了一個上限,即普通人里非一般人所獲得的信息。


信息真偽判斷是門很深的學問,知乎有很多行內大牛,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請指正,萬分感激。


撩完了 (&>^ω^&<)

——————————————————————————————————————————

還嫌不夠?贊夠再來!!!


說一個大家看來比較普通的吧。一般下資料都會用到百度網盤。其中有這一個搜索神器。http://www.pansou.com 裡面不管是紀錄片,學習資料,遊戲,都有很多。上次在網上找馬士兵的java教材,支離破碎,湊不齊。用這個軟體,驚奇的發展裡面有大神都給打包好了,非常好用。
再說個,http://www.verycd.com 裡面的資料也很全,希望簡潔的回答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全部更新完成!)

謝邀,看過了 @NiSS267的答案,感覺很棒,也來寫一個長答案吧。

在回答之前,先發幾張截圖,證明一下自己「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

知識就不舉例了……信息方面舉幾個例子吧……

比如說papi醬2200萬事件,我的一篇答案:

在知乎發布後,被娛樂資本論等各路大號轉載(均未獲取授權,在此保留權利),瀏覽量幾萬次。

再比如這篇答案:成功將裝逼的人打臉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孔慶勛的回答
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只能說,更值得發到知乎上的內容,我是絕對不會發到知乎上的。

OK,接下來說一下,如何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在我看來,知識和信息,要分開說。首先,知識本身就是一種信息,然而並非所有信息都能稱之為知識。事實上,獲取知識之外的各種信息,其難度遠遠高於獲取知識。

之所以說獲取信息的難度遠遠高於獲取知識,是因為,知識,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確定的。

所以,我們還是先易後難吧……比如說,重力加速度的數值是9.8,地球半徑6371km,美國《獨立宣言》簽署於1776年7月4日,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等等……

而以上這些知識,都是中學教科書的必備內容。很遺憾,雖然我剛剛離開高中校門不到一年,但是以上所有這些,我都是通過搜索引擎才能夠確認的。

我之所以不願意去記憶這些所謂的知識,是因為當考試的壓力已經消失時,我無需時刻掌握這些幾乎沒有獲取門檻的知識——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一般人都知道的知識。

而另一些知識,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

比如,前兩天,我在研究徵信行業時,需要收集各方面的資料。

如果我按照這些資料寫我的答案,恐怕也只能寫出一篇軟文了……而我最後寫出來的答案,自覺還是有一些乾貨的:國內徵信領域是否將會產生巨頭?平安、騰訊、阿里等,誰更具優勢? - 孔慶勛的回答

它的資料來源是什麼呢?

全球最權威的諮詢公司的行業報告。而這份全長几十頁的報告,僅僅是我的資料來源中佔比不到10%的一小部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獲取知識,權威性第一!權威性第一!權威性第一!

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們需要的大多數知識都可以從公開渠道獲得。
比如說諮詢報告,你可以選擇看艾瑞、易觀的……因為他們渠道更多,更容易被搜索到……
也可以選擇一些更困難,但是依舊公開的渠道:
Home - McKinsey Greater China麥肯錫
BCG - 波士頓諮詢公司波士頓
企業管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
Accenture - China埃森哲

你看,四大諮詢公司花幾百萬做出來的報告,你一分錢不花就可以看到(一部分)了。
順便說一句,很多外企的中文網站會縮水很多,想看更多東西還是乖乖上英文版吧。

其實,諮詢報告這種東西,其實已經介於知識和信息之間了。而很多數據,則已經與知識無關,更多屬於信息的範疇。

比如說,你想了解中國經濟,需要知道2014年中國的GDP是多少,你可以最快得到這樣一個結果:

然而,這就是最終結果了嗎?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完全不足以概括中國經濟。

如果想對中國經濟有所了解,你至少應該去統計局的官網,看一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然後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統計局的公報上,國內生產總值是636463億元,而百度的結果顯示的是635910億元呢?

這兩個數據,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嗯……到這裡看過來就可以了~

我們發現,在2015年的表格中,2014年的GDP的確是635910億元。

那麼難道說636463億元的數字是錯誤的?沒錯!因為每年公報里的數據,都是初步核算的。
也就是說,統計局以及各部門每年都會進行審計,對於有紕漏的數字予以糾正。

再舉個例子吧,2012年的GDP在2012年的公報里是519322億元;
在2013年的公報里,變成了519470億元;
在2014年的公報里,變成了534123億元;

上述的例子告訴我們,在保證權威性的前提下,不僅要關注知識或者信息是什麼,更要關注它們從哪來。

繼續沿著GDP的話題。可能說,官方的各種數據有多少水分大家都知道。但是想了解中國經濟,每年的統計公報是必看的。而除了政府的數據呢?如果政府數據不公開怎麼辦?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知道中國經濟的情況,比較容易。而如果你想知道另外某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呢?比如,葛摩群島的全方位經濟狀況?你要怎麼做?

一般的做法,依舊是百度:

看起來,唯一一條有幫助的鏈接就是第一條。然而,我們打開之後……

1983年……

而我會怎麼做呢?比如說,我會通過這個網站:Data | The World Bank世界銀行資料庫。

在這個資料庫里,全球各國,過去幾十年,以及未來幾年的幾十項數據,全部可以了如指掌。我記得前幾年,我還特地把整個庫打包了下來,然後翻譯成中文,需要什麼資料時隨時取用,簡直不能更方便!

資料庫放到另一台電腦里找不到了,我還是在線查找一下吧……

類似的網站還有: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貿組織官網
United Nations聯合國官網
IMF Dat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網
原理類似,不贅述了。

如果你想知道的不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而是僅僅了解一家公司而已——那麼你可以用到下邊這些: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

http://wenshu.court.gov.cn/中國裁判文書網
中國商標網網上查詢商標查詢

我一般不用企查查之類的第三方平台,原因是二手數據,但是有的時候也比較方便,可以一起用。
以之前我提過的成都速通為例……

嗯……以上我提到的一些,要麼是知識,要麼都是公開信息,總之每個人都可以獲取的。算是初階的攻略吧……

至於說如何獲取半公開,以及非公開的信息,這個是中階和高階的攻略了。

在繼續下去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什麼是半公開的信息?

所謂半公開,在我看來,無非兩種情況:
一是,這條信息被有意控制在小圈子裡傳播,外界難以獲得這類信息;
二是,這條信息可以無限制地傳播,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缺乏傳播到外界的渠道。

第一類,舉個身邊的例子吧,創業公司的商業計劃書

商業計劃書是一種典型的半公開信息。一方面,創業者為了找投資等等,不可避免地需要將商業計劃書披露給其他人;而另一方面,創業者當然不希望自己的核心團隊、盈利模式、發展方向等等被更多人知曉,因此,自然有意控制在小範圍傳播。

而我們看一些項目的商業計劃書,其實不過是為了更好的了解某些行業而已。如何才能看到這些半公開的信息呢?其實現在在很多股權眾籌平台,都可以看到創業項目的一些信息。比如說
36氪股權投資

當然,如果不經過認證的話,很多東西是看不到的……

至於解決方案也很簡單,認證了投資人就可以了,證明一下自己的經濟實力總還是需要的。認證後的效果就是這樣的:

之後就是暢通無阻了……下圖為某創業項目的信息(項目名稱和數據名稱已經遮擋)。而在網頁里,只要點擊下邊的鏈接,就可以下載商業計劃書了……

當然,我告訴大家這個方式也絕不是讓大家去抄襲項目,只是一種了解行業的手段而已。何況,這種半公開的信息,本身就是給潛在的投資人看的。如果真的遇到了好項目,當然也可以投幾個咯!

除了36氪,類似的平台還有很多,比如:天使匯_讓靠譜的項目找到靠譜的錢
融資 | 獵雲投融資平台
天天投-專業高效的免費創業投融資服務平台!
牛投網-國內首個社群股權投融資平台
想查看這些信息,基本上都不是一點門檻都沒有的,不過標準大同小異,只要認證通過了就可以,算是典型的半公開信息吧。

(再說一遍:強烈不建議大家通過這一方式抄襲其它創業項目!創業很難靠抄襲成功!

總結:對於這一類限制人群但是限制程度不高的半公開信息,最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讓自己成為這個群體的一部分。

接下來說第二類:缺乏傳播渠道的半公開信息。舉個例子吧,如果你想知道長春一汽的經營狀況,該如何入手?

研究財報?上網搜索?甚至是買各種關於一汽的書籍?抱歉,這些都不管用……這又是典型的「半公開」信息,沒有人去刻意阻攔信息的傳播,但是你根本就找不到渠道……

那該怎麼辦呢?回到長春一汽的問題……我的做法是,去一趟長春……

好吧,我承認我並不是專程去一汽考察的。不過,假設你準備與某家公司合作或者投資時,專程跑一趟,又算得了什麼呢?

注意,這種考察,一定不能事先打招呼,否則,你所看到的無非是對方希望讓你看到的,如此興師動眾也就毫無意義了……

我去的時候是冬天,整個廠區非常大,有幾十萬人,門衛自然不可能挨個認臉,所以我經過門崗時完全暢通無阻。下圖就是廠區里拍的照片……

由於在廠區內部,也就不發太多圖了。總之,基本上走遍了旗下幾個子公司。當然,車間是進不去的,但是看廠房的陳舊程度就知道固定資產的情況,看空地上的存貨就能推斷出倉庫的積壓程度,聽廠房傳出的聲音就能大概猜到生產線的飽和情況……

而通過和工人聊天,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

「喂,師傅啊,這麼冷的天,還幹活呢啊?」
「是啊,我們今天不放假……」
「現在咱們廠效益咋樣啊?」
「唉,能咋樣啊?貨賣不出去,一個月才XXXX錢……」
「才那麼點啊?前幾年不是挺好的嗎?」
「唉,這兩年因為XXXX,掙得少多了。隔壁X廠就好,他們工人一個月能開到XXXX元……」

OK,就這樣工人薪資情況連帶著工廠效益以及周邊幾個廠子的效益情況也搞清楚了。耗時幾個小時,走遍整個廠區,調研結束。

順便貼張圖,這是我當天的步數(截止下午5點)……考慮到答主身高1米85,自行計算我一天走了多少……

這個例子想講述的是:對於這種沒有渠道的半公開信息,唯一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渠道。

先更到這裡,很久沒碼這麼多字了,先去休息了。剛才的部分我們已經敘述了:公開知識,公開信息和半公開信息的獲取方式,最後一個部分:非公開信息!

應該是最高能的部分了……等待更新的知友可以先去看看我的其它答案,比如說這篇:為什麼在名牌大學卻覺得身邊人很平庸? - 孔慶勛的回答

嗯……所謂非公開信息,就是只有特定的「某些人」才能掌握的信息了!相比半公開信息,這類信息的獲取難度就更大了,一般,獲取這類信息,只有一個方式——

接觸直接信息源!

之前和一位知乎大V,也是很優秀的創業者聊天,他告訴我,很多時候,賺錢賺的就是信息差。對於公開和半公開的信息而言,信息不對等程度更小,很難靠這種方式直接賺錢。而靠非公開信息賺錢,利潤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這類的例子簡直不能更多:比如說股票市場的內幕交易、網路安全領域的漏洞轉賣、乃至商業間諜。只可惜,已經有很多都已經寫在了《刑法》上。

不過,不去考慮那些犯罪行為,其實關於信息差的良性生意也大有可為。舉一個前幾天的例子,A投資機構對B公司有興趣,希望找到B公司的老闆。然而,就是找不到……

這時我果斷地對A說,我認識!然後轉身找到B,挑明來意,介紹給A,搞定……

當然,這裡的搞定僅僅是「兩人認識了」而已。至於剩下的合作,就看他們能否達成了。如果談妥了,六位數的中間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即便談不妥……我也沒什麼損失嘛……

而重點在於,「A投資機構對B公司有興趣」,這本身就是一條非公開信息。而我獲取這條信息的途徑——是一個微信群……

「微信群」?你TM在逗我?能出現在微信群的還叫非公開信息嗎?
嗯……我沒說完,是A投資機構的內部微信群……A機構的總監在群里問大家誰認識,我自告奮勇一下而已……

至於我為什麼能進入A投資機構的內部微信群呢?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如果簡單地說……情況是這樣的……

我通過公開信息知道X地有一場創業活動,於是專程趕到了北京。在那裡,他第一次聽說了A投資機構,於是決定關注他們的公眾號。
A投資機構的公眾號粉絲不多,算是個半公開信息。在一篇推文中,我看到A投資機構正在建一個微信群,於是申請加入。於是,我被拉了進去……

至此,我的所有信息都是基於公開信息得到的,但是最後卻利用非公開信息(很可能即將)賺到錢。

至於我為什麼會認識估值九位數的B公司老總呢?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舉這個例子,目的是在於再次證明:獲取非公開信息,重點在於把握好「人」的節點。

換句話說,想獲取非公開信息,你需要認識掌握這一信息的人,而且讓他對你足夠信任。

那麼如何認識這個人呢?無外乎,兩種方式:

1.線上認識
2.線下認識
好像是廢話,其實不然……因為明確了之後,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

通過線上認識一個人,90%以上的可能是通過微信社群。
通過線下認識一個人,90%以上的可能是通過各種活動。

所以,作為創業者,想獲取信息,就要拓展人脈,想拓展人脈,就要做兩件事:一是「加群」,二是「跑會」。

這兩件事,共同點是「質量高於數量」。

我都加過哪些群呢?
某微信群,裡邊是百度、騰訊、阿里的前高管以及各種A輪以後的創業者;
某微信群,裡邊是各種平台的網紅;
某微信群,裡邊是中國數得上名的媒體人;
某微信群,裡邊是各路大神,專業爆料各種行業黑幕;
某微信群,裡邊是幾百個知乎大V;
某微信群,裡邊是各大公司的公關營銷高管;
某些微信群,例如A、B、C、D等投資機構的自家微信群;
以及我自己發起的一個社群,裡邊是全國各地是90後95後創業者……

至於低質量的廣告群,自然是一概不加……
加群的目的是認識人,當然,也有其他的用處,比如說……搶紅包……

截圖是一天里的一部分……全部是群紅包。如何判斷一個群的質量?在大多數情況下,群的質量和群里出現的紅包金額成正比,慢慢你就能體會到了……

跑會更不用說了,主要看嘉賓的級別。如果是好的線下活動,既能夠學到東西,還可以拓展人脈,一舉多得……

上圖是我去年兩個月里參加的各種會議嘉賓證……
最後還是推薦一些線下活動的平台:活動行 - 精彩城市生活,盡在活動行!方便發布活動(活動質量整體不錯)
互動吧-發活動、找活動就上互動吧(活動數量多,良莠不齊)
活動家_專業商務會議活動網(商務會議多,質量高,但是票價很貴)

無論是微信群還是線下活動,最終目的都是認識掌握信息的人。而這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加微信」……當然,加微信不過是第一步,此時不過是「認識」的階段。然而沒有人會輕易對一個僅僅是「認識」的人透露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從認識到熟悉呢?

其實我想了想,「從認識到熟悉」已經是「人脈打造」的環節,而不算是「獲取信息」的範疇。但是既然已經答應更新,就只好在放假期間繼續更新乾貨了。

關於這一點,沒辦法說太多,借用孔子的一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如果你想讓對方給你有價值的信息,首先要讓自己給對方產生價值。

再濃縮成四個字:互利互惠

可能你說:人家很厲害,我很平凡,我拿什麼和人家互利互惠啊?
而我想說的是:找到自己的價值點,從而做到主動幫助比自己更強大的人。

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每個人都能做到,走在天橋上塞給乞丐一塊錢就可以,因為他們會主動向你伸手,而你所做的,無非是一種被動的幫助而已;
而幫助比自己強大的人,卻困難的多,因為你不知道他們所急需的是什麼,更不知道你能不能幫得上他們,而他們更不可能向你開口,所以你必須主動地去思考他們需要的是什麼,然後再去想自己能否給他們創造價值。

但是如果你做到了這件事之後,它給你帶來的收穫可能遠遠高於你的付出。

這個話題實在太敏感,就不舉自己的例子了。比如說,你同時有A、B、C、D四個人的微信,A是投資人,B是創業公司老闆,C是知名會計師,D是某行業大公司高管。四個人的共同點是:比你更牛,和你不熟。

某一天,你會看到A的朋友圈發出了這樣一條狀態:誰認識B啊?我想和他聊聊!
B的朋友圈可能會發這樣的狀態:誰認識靠譜的會計師?求推薦!
C的朋友圈可能會有這樣的動態:想在某某行業找一些客戶?有認識的嗎?
D的朋友圈也許會發這樣的動態:想和A合作一下,麻煩大家介紹一下!

沒錯,這就是信息!而面對有價值的信息,該怎麼應用就是你的事情了……

如果是我,我會毫不猶豫,把B介紹給A,把C介紹給B,把D介紹給C,把A介紹給D……

注意!前提是,ABCD是同一個層次的人。這樣能確保,你做的事情是將靠譜的人介紹給靠譜的人,而不是相反……

也許類似的事情一次兩次不會有什麼效果。但是,這個過程每發生一次,你都有可能發現新的機會。何況,次數多了,你在A、B、C、D眼裡,也就不再是Nobody了……他們會覺得你是一個靠譜的人,而所謂的「有效人脈」,大抵也就是如此了。

人脈有了,信息何須愁?

關於如何獲得很多非公開信息,我只能說到這裡了。還是那句話,更值得發到知乎上的內容,我是絕對不會發到知乎上的……

最後做個總結吧:

關於獲取知識和信息,分成三個層次——

如何獲取公開的知識和信息?靠自己找渠道;
如何獲取半公開的信息?把自己變成渠道;
如何獲取非公開的信息?讓人脈成為你的渠道。

全文終,轉載務必私信。順便說一句,想獲取信息,關注高質量的公眾號也是一種方式——比如我的個人公眾號——孔慶勛(cyjxs100)。

http://weixin.qq.com/r/f0TL07-EguL9rfuw9xFt (二維碼自動識別)

鑒於評論區還有好多知友追問,決定再寫一點,包括但不限於:

當你要面對的是你的對家時,如何從他口中獲取信息?
如何依靠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獲取更多的信息?
如何將已經獲取的信息更好地應用起來?

最近實在太忙,沒時間更新了,簡單說,利用對家的心理罷了~


08月27日更新

轉載一個吧,「教你如何從照片找到 王珞丹 的住址」

●第一階段———信息獲取

  篩選王珞丹的博客和微博上的有關信息,找出兩張比較有價值的圖片,這兩張圖片是王珞丹從她家裡往外拍的照片。觀察圖片可以看到,她家住在樓頂,所在的小區是西式的,而且可能已經建成有一段時間了。從俯瞰圖上看,小區至少有三個正方形花壇。

  打開GoogleEarth,截取一張北京城區的俯視圖,將其劃分為A-I九個區域。

●第二階段———區域篩選

  通過王珞丹在3月6日和3月24日的兩條微博,排除了E區域和A區域。發帖人曾經在區域B和區域F居住過,那一帶不存在這樣的小區,排除區域B和區域F。基於四環堵車路段和該小區的新舊程度暫時排除區域G、區域H和區域I。如果C區域沒有,再對以上三區域進行搜索。

●第三階段———搜索

  在GoogleEarth上截取了一張俯視圖,局部放大之後發現圖片中間左部的三個正方形區域以及邊上的那個長方形區域,與小區的模擬圖大致相似,基本上可以確定,這就是王珞丹當時居住的小區。


●第四階段———實地檢驗


  親自去趟該小區,對比王珞丹的照片,確定是所尋找的目標小區。


(這是某個19歲清華大學學生做的)

08月18日更新
首先,鳳凰新聞今晚20點發文說拍到宋喆了
(以下引用鳳凰新聞)

說的不說娛樂記者們還是挺厲害的,不僅知道你家住哪,還在門口遵守這麼久,真是敬業啊。

接著中文說宋喆在東四環有一處住處,那麼如果我們想知道這個住處要怎麼辦呢,很簡單,就是找找手中的地址,看看哪個在東四環附近就好了。不一會就找到了

分分鐘就找到別人家庭住址,

想一想,如果這個地址被什麼壞人知道,豈不是直接就能上門找你?

比如下面這一位!!!

本寶寶真是怕了

...

本寶寶先回家睡覺了,喜歡的話可以點一下贊嗎 ^_^ 謝謝

(更新完畢)

==========================割割割========================

(以下是原文)

重寫的純天然和諧版:

讓我們來看最近 寶寶事件 的實踐教學吧。

(結尾有高能預警!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結尾有高能預警!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結尾有高能預警!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聲明:
未打碼內容均為網路公開信息, 重要信息已打碼。

最近看到咱家寶強被綠,是不是很想扒一扒這位S姓開頭的同學?(以下簡稱S)

好,開始。

首先,S同學這種大眾名,一搜就是幾十萬個,直接搜是沒用的…

不用急,因為是經紀人,肯定會有郵箱。

翻寶強新浪博客王寶強_新浪博客,可以發現S同學的工作郵箱。

發現是163郵箱,所以先去泄露的163密碼庫里找一圈
(什麼,你還不知道163郵箱泄露了!?

找到之後,順藤摸瓜找到另外一個個人郵箱:s*********@http://hotmail.com
再拿 s********** 這個 ID 到互聯網泄露總庫里跑一遍,發現註冊了不少網站

於是拿到常用密碼,繼續使用 Google 進一步挖掘信息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S同學還替劇組招過人,同時通過第二條我們可以拿到S同學的百度貼吧賬號

隨便逛逛發過的貼,發現宋同學還挺喜歡蝙蝠俠的…

與其發過的微博對比一下,基本可以確定是本人。

經知友提醒M小姐發過一些帶「蝙蝠」的微博,比如以下這張,細思恐極。當然也可能是巧合,或者是巧合。畢竟不是同一種蝙蝠。

接著查開房記錄。
(什麼,你還不知道你的開房記錄已經泄露了!?

好吧,這個就不查了。

附上總結信息

[圖2]
(圖2已刪除)

附贈一條宋同學的微博

==========================分割線========================

下面是兩學一做時間

來,跟我一起念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完)

.
...
......

看到這裡,可以點個贊嗎 ^_^ 謝謝

......
...
.


借著回答這個問題,也順便梳理下自己的學習資料來源。以下部分內容與互聯網、風險投資行業有關,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PS. 這個問題只問了」渠道有哪些「,沒有問「怎麼找到這些渠道的」,但個人並不十分贊成某些陳列性的回答——推薦的確實是好東西,可乾巴巴的幾行字並不能給人直觀、強烈的印象,既沒有說清楚它們好在哪裡、適用於哪些人、會給人怎樣收穫,也沒有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找到這些東西的。所以這樣的答案很可能只會收到很多贊和收藏,卻很少會被人在在事後真正認真地去利用。大家可以想一想,很多人都收藏過類似「男人這麼打扮才好看」、「每天十分鐘練出馬甲線」、「讓你變成native speaker的一百句口語」的文章吧,有多少人會在事後再度點開、仔細閱讀呢?

PPS. 收藏次數遠比點贊次數多……sigh

最近更新於16年3月26日,後續不斷更新中……

一、實體書籍

1. 圍繞作者去尋找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大師對話。而大師之間總是惺惺相惜的。
@張佳瑋 曾經在一篇文章里說,他找好書看時曾用過的一招,就是看自己喜歡的作者在書中提及了哪些名字,然後順藤摸瓜,去閱讀這些人的著作——你喜歡這位作者,那麼有很大可能,你也會喜歡上這位作者所推崇的人。
舉例:如果你很喜歡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那麼看一看這個清單,也許你的下一部心頭愛作就在其中:王小波推崇的中外作者有哪些?分別有什麼作品? - cheng mark 的回答

2. 圍繞內容去尋找
這方面最好用的工具可能就是亞馬遜的智能推薦了,真的非常省心,而且效果顯著。類似的,還有文獻綜述等。
舉例:如果你對互聯網感興趣,在亞馬遜上挑選了一本《平台戰略》(亞馬遜購買頁面),那麼頁面下方「經常一起購買的商品」中就會為你推薦《從0到1》,「購買此商品的顧客也同時購買」中就會展示《免費》、《長尾理論》、《平台產業經典案例與解析》、《大數據時代》等。

3. 圍繞讀者去尋找
說到這點,就不得不提豆瓣上的小組、讀書頻道。這曾經是我最愛逛的地方之一,是一個非常高質量的讀者社群。豆列功能的推出,也大大提升了討論分享體驗。
舉例:我非常喜歡一本叫飢餓的路 (豆瓣) 的書。這本書非常小眾,連浙江省圖書館這樣的大館裡都沒有藏書。但在豆瓣上,我卻能遇見幾位同愛此書的豆友。短短的幾篇書評和同樣不長的討論里,就跳出了《黎明之歌》、《百年孤獨》、《午夜的孩子》、《鮮花與陰影》等與其主題、風格相近的好書的名字。

二、網路資源
網路資源的獲取方式基本就是關鍵字搜索和URL鏈接了,其他幾位答主介紹的爬蟲等方式技術含量相對較高,我列的這幾個則都是非常簡單易用的:

1. 聚合性的站點
快搜 — 搜索快人一步 國內某網友製作的簡易站點,幫助我這樣經常需要搜索信息的人在多個搜索引擎頁面中快速來回切換。此外,它還提供了磁力雲、比價、圖片識別等功能,並對化工、外貿、遊記等細分專項領域進行了優化。國外的Info.com(Info.com - Search the Web)與之類似,但打開速度較慢,需要翻牆,且功能也不如前者齊全。

推酷 - IT人專屬個性閱讀社區 由 @kafka0102 創辦的一個IT知識整合社區,從國內外數千個科技相關的網站、論壇、博客、微信公眾號等上抓取文章,並提供智能推薦系統。先不討論這樣這樣的做法是否侵權,僅就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它是一個非常好的資訊來源。其手機app的使用體驗相當棒,與之類似的應用還有極客快訊等。對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見一下我此前的一個相關回答: 推酷是誰創建的?如何評價推酷?在IT界有多少人使用推酷瀏覽有關IT新聞? - Gavin Li 的回答

199IT大數據工具導航 IT199提供的一個大數據工具導航。一小部分鏈接已失效,但絕大多數鏈接都是親測可用的,並且數據更新非常及時,能夠提供一些意料之外的收穫。而且這上面的數據並不只是互聯網領域的,還包括了藥品數據查詢、語義分析工具等。第一次來到這個頁面時,很多鏈接都讓我感到「大開眼界」。如果你想培養自己對數據和趨勢的敏感度,不妨時不時地上去逛逛。

新榜——中國新媒體第一站 一個新媒體廣告服務平台,能提供微博、搜狐新聞、鳳凰新聞、騰訊微社區、荔枝FM、蜻蜓FM等移動互聯網媒體平台的排行數據,並將廣告主和媒體所有者對接起來。不過,這並不是大多數人關心的重點。普通人對這個站點的正確使用方式應該如何呢?點擊頁面左上角的「榜單」(戳我),即可查看國內時事、民生、財富、科技等各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媒體平台,並可以通過點擊平台名稱,直接在線閱讀其最新文章!是不是非常棒呆?

樂晴智庫 | 深度投資研究 一個專業投資分析報告的分享平台。這個網站是我在知乎上面看到的,印象中由某位大牛牽頭創建(不確定),其中的報告來自於國內外各家權威機構,主要集中於TMT、生命健康、大消費、傳媒娛樂、先進位造、節能環保等領域,是一個極其高質的參考資料來源。

研究報告-中國行業報告研究中心 這是一家提供行業研究報告的網站,覆蓋的行業以傳統行業為主,互聯網、智能硬體、新媒體等領域較少涉及。我還沒有購買過這上面的報告,但據說質量還不錯,但數據可能有些落後。

2. 零散的站點推薦

阿里研究院 阿里研究院的官網,拋開其屁股不論,這個腦袋裡還是有大量關於電商領域的細緻而深入的觀點的,不光有阿里高層的訪談,還有麥肯錫、貝恩等頂尖諮詢機構的乾貨。其中的「阿里商業評論」是我最感興趣的欄目,它會對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中小商家的發展機遇、阿里的未來規劃等進行分析和梳理。

3.國外科技媒體推薦

TechCrunch 國內目前做得最大最好的互聯網創投媒體36氪,當初就是靠翻譯TC上的文章起家的。TC上的文章總體還是不錯的,深度觀點較少,但是覆蓋面挺廣,而且時效性很高。其與動點科技(TechNode)合作,推出了中文版 TechCrunch 中國 。

VentureBeat 曾被紐約時報評為「最佳網路博客」,也曾被扎克伯格盛譽「這是我常看的兩個博客之一」,但近些年發展一般,曾引以為傲的文章深度也並沒有和下述的The Verge、Business Insider等拉開明顯差距(甚至在某些領域遠遜)。

The Verge 最受歡迎的科技媒體之一,資訊報道通常言簡意賅(關鍵信息+背景補充+引用名人話語),長篇評述/行業報道通常是以小見大(喜歡用細節或典例作為引子,一邊講故事一邊講道理,比如我非常喜歡的這篇 Life and death in the App Store)。其對汽車行業的報道專業性略有欠缺。

Business Insider 全美流量最大的商業媒體之一,報道領域除科技之外,還涵蓋金融、媒體、體育、政治等領域,且常會有一些對時下熱門社會新聞的追蹤和深度報道。話說敢在名字里放Insider的網站似乎都很有料,我以前在虎撲時經常翻譯的一個籃球博客就是Basketball Insiders……

WIRED 歷史最悠久的科技媒體之一,有紙質雜誌出版,但近年來其重心似乎並不在增加文章深度上,而是不斷擴張覆蓋內容,從科技到文化甚至到娛樂,還充斥著大量淺嘗輒止的短訊或簡評,有種「全面庸俗化」的感覺,其界面改版後滿滿都是娛樂小報的既視感。

Fast Company 幾乎每篇文章都必配圖,還是非常炫酷的那種。文章內容以關註明星公司的最新動向和行業熱點為主,偶有創業者、投資人等訪談,其關注設計潮流的Co.Design 欄目很受歡迎。

Motherboard 覆蓋領域從科技熱點到太空探索到生命科學,專註報道最新科技產品、科學發現、科研成果等。強烈推薦它的視頻頻道,那裡面提供了一些非常不錯的訪談、紀錄片等,大約一個月更新幾篇,部分視頻需要翻牆。

The Register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伺服器在英國的原因,訪問這網站時常抽風(不翻牆時)。其更像是一個關注「傳統意義上的IT產業」的媒體,面向的讀者群體以技術人員為主,對互聯網尤其是互聯網創業的報道相對較少。其Infrastructure 欄目有很多非常好的科普性文章,能讓小白也對技術領域有一點點淺顯的了解。

Computer Business Review 據說在歐洲影響較大,時常會有很多歐洲互聯網行業動態的文章,而不像很多媒體以關注美國和亞洲為主(但歐洲互聯網行業創新乏力、缺乏全球話語權也是不爭的事實)。

IT World 這個網站的資訊更新速度上並不是很快,但覆蓋面還是不錯的,常常能夠看到很多別的網站較少報道的新產品(各種app和智能硬體),我主要看的也是這上面每周的 New Products of the Week,比如今天(16年3月21日)出的這期: New products of the week 3.21.16

iRevolutions 一個非常強調社會責任感的科技網站,主要報道大數據、無人機、機器人、災難防控、衛星影像等前沿領域。銅臭味沾多了,看看這些真正能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的東西,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The Next Web 關注全球範圍內的科技最新動向的老牌網站。單就創業和創新而言,其專業程度和影響力遜於TechCrunch、The Verge 等的,但其覆蓋面更廣,面向受眾更為普適,並時常會有一些腦洞大開的文章,非常有趣。其中我看得最多的是 Asia News | The Next Web 。

Entrepreneur 久負盛名的「創業者」網站,也有同名實體雜誌出版,長期關注科技領域創業創新的朋友們一定都聽說過。不過近幾年其風頭有漸減趨勢,可能也是因為覆蓋面擴大的原因。其與創業邦 有版權合作,將部分優質稿件授權給後者翻譯發表。


GeekWire 「極客向」較強的創業媒體,重點關注由技術驅動的創業公司,以及大公司的最新研發產品(如其一系列關於HoloLens的追蹤和報道)。其有自己的廣播電台,並會定期做一些訪談節目。這些節目的錄音及文字稿在官網上都能看到,比如採訪GroupOn新任CEO的這篇: Interview: New Groupon CEO Rich Williams says the local deals pioneer is undervalued, underestimated 。


Techvibes 關注加拿大科技創業的媒體。在很多方面,加拿大之於美國,都很像東南亞之於中國,所以加拿大也經常成為美國創業公司向境外發展的首選目標。該媒體除了對加拿大本土創業公司、孵化器、路演活動的報道以外,也會時常有一些關於美國創業公司將業務拓展至加拿大的報道,很有意思。與之類似的,有Next Big What (重點關注印度)、Startup Daily (重點關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China Internet Watch 一家長期關注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新加坡媒體,內容更新速度較快,深度也還不錯,基本每篇都配有數據和圖表,也會有一些獨到的觀點。但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採用的數據和信息來源大都是二手的(如國內調研機構的報告等),二是部分數據、圖表、分析較多的精品文章需要付費用戶才能閱讀(30刀每月)。個人觀點是,大家看看他們作為國外觀察者的觀點和評論就好,報告什麼的看看國內調研機構(艾瑞、易觀智庫等)的就夠了。


ReadThink 這是 HubSpot 旗下的一個網站,收錄了大量來自Medium、獨立博客的優秀文章,許多都是創業者們對行業的理解、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對我們現有生活方式的思考。個人強烈推薦這篇文章 Why the most talented people copy?,其中的觀點和邏輯很有意思。


Engadget 關注消費電子產品的人一定都知道它。得益於編輯們的努力工作,這上面有關於各種新奇小玩意兒、各式數碼產品的諜報、照片、新聞、評測……其中文站點Engadget 中國版 除對英文版報道的翻譯外,還有不少關於國內智能硬體行業的原創內容。與之類似的國內媒體有 智東西 等。


MakeUseOf 專門教你如何利用最新數碼產品、科學知識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一個網站,時常也會對當前熱點進行詳盡的、更為接地氣、更為生活化的剖析和報道(比如這篇介紹YouTube網紅現象的文章: These YouTubers Are Earning Millions: What"s Their Secret?)。


Springwise 專註於發掘全球各地新生團隊、新奇產品、新鮮idea的社區,其上有大量商業模式的創新變革,也有不少科研領域的最新突破。其行業覆蓋面相當之廣,互聯網、硬體、生活服務、醫療健康等均有涉及,非常適合拿來培養自己對趨勢的敏感度。


SocialMediaToday 在Uber杭州做marketing實習時經常看的一個網站,上面有大量的社交媒體推廣實例,跨平台推廣策略制定、各式營銷工具試用評析、SEO經驗技巧總結……在保持內容專業性的同時,文字也較為淺顯易懂,非常適合初創公司(尤其是有意往海外市場發展的初創公司)學習。與之類似的有 Mobile Marketing Watch (專註移動營銷)、Marketing Land (覆蓋面更廣的營銷網站)。


Chief Marketing Technologist 互聯網營銷行業老兵Scott Brinker的博客,堪稱國內外對營銷SaaS服務理解最深的博客(很可能沒有之一),Scott本人目前也正在該領域創業。其12年發表的一篇解讀互聯網營銷趨勢的文章,至今讀來仍然非常有前瞻性: 5 marketing meta-trends (the presentation) 。我專欄中 矽谷頂級VC談企業服務:數字營銷技術領域,初創公司有機會擊敗軟體巨頭 一文即來自該博客。


Both Sides of the Table 著名風險投資投資人 Mark Suster的個人博客。他在兩次創業成功後,開始改行做投資。正如博客的名字那樣,他從談判桌的兩邊,從創業者和投資人這兩個不同的角度,對很多問題進行了分析,真摯而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觀點。我專欄中 高調的創業者和成功的創業者有怎樣的區別? 一文即來自於該博客。


與Both Sides of the Table 類似的知名VC博客還有Feld Thoughts 、 Tomasz Tunguz 、 Ben"s Blog 、AVC 、 cdixon blog 、For Entrepreneurs 、 Hunter Walk 、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entrepreneurs 、 Above the Crowd等。


對了,怎麼可以忘了創業教父、YC創始人Paul Graham呢!對他的傳奇經歷、對YC感興趣的創業者們,千萬不能錯過他的個人網站: Paul Graham。

以上摘自我的個人專欄:理性與感性各半的商業世界

3. 知乎上面的精品問答

a. 生活和個人提升:
有哪些「乾貨」書單? - 學習
你有什麼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 生活
優秀的談判者通常具有哪些特質? - 人際交往
當個人能力無法駕馭 Idea 時,該怎麼辦? - 互聯網
「不要公開宣布你的個人目標」有沒有道理? - 心理學

b. 創業投資相關
互聯網創業確定不是坑嗎? - 投資
你看過最優秀的研報是什麼? - 金融
如何著手分析一個行業? - 數據分析
如何在短時間內判斷一個公司的價值? - 互聯網
從 2015 年起的未來五年內有哪些創業方向? - 互聯網
有哪些風險投資經理和分析師必備的網站和工具? - 風險投資(VC)

c. 個人強烈推薦: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類似知乎、豆瓣的網站? - 調查類問題
當我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時,真的非常手癢,想把那邊的部分問答給搬運過來;不過後來仔細一想,別人的東西再好,也終究是別人的;要想取得進步,還是需要自己閱讀、思考、整理、實踐才行。與各位共勉。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專欄:理性與感性各半的商業世界

我的其他答案推薦:
站在2016年回看2008年,你有哪些感觸? - Gavin Li的回答
有類似愛范兒、36氪、癮科技的外國網站推薦一下么? - Gavin Li 的回答
創業初期,公司如何開展並做好公關 (PR) 工作?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Gavin Li 的回答


會翻牆+ Google + 英文搜索 + 像閱讀中文一樣順暢閱讀任何英文書籍、網站,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就足夠獲得比絕大多數英文不好或偷懶或沒能力翻牆的中國人多得多的信息了。

不過吧,真正要學會比別人多的知識,還是靠深度學習,比如專門讀幾本大塊頭的系統性的書籍。
當然,還是推薦看英文的書,人類的知識絕大部分都是英文寫的,英文創造的。中文世界裡的知識,絕大多數都是二手貨,數量遠遜於原版,質量也經常會稍差。由於各種原因,太多的英語知識即使可能對我們極其有用,但是永遠不會被翻譯。

-----------------------------以下才是重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惡魔奶爸」提供了很多英文書清單,我就不補充了,我來分享一下如何找到這些高質量的英文知識來源的經驗吧。我在此給大家舉幾個實際的例子,說明如何利用英文搜索+Google,學習到比中文世界質量更高的有用的知識,希望能給大家一點點啟發。
或許這些例子都很微不足道,但如果你掌握了其中的思想和方法的精髓,並加以實踐,平時多多思考,必將能夠大大發揮英語和Google作為信息工具的威力,always learn from the best, 實實在在提高你的信息獲取能力、知識水平乃至生活質量,讓全人類的知識為你服務。

1.蚊香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去年夏天某天,舍友在宿舍點蚊香。我突然想起看到過說蚊香有害的文章,其實並不在意,但還是想研究一下。於是上網搜索,中文世界裡能搜到一些,但大多都是很簡單的描述,明顯不夠科學。於是用英文搜索蚊香,然後就在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找到一個文檔,http://t.cn/zHKgxxW這是WHO在兒童健康與室內空氣健康方面的培訓材料,第39頁關於蚊香說,「Mosquito coils may represent a serious potential threat to children』s health. Prolonged use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cidences of asthma and persistent wheezing in children「。WHO建議不要在有兒童的房間里使用蚊香,因為蚊香產生的微毒,足夠影響兒童的呼吸器官發育,會增大兒童患哮喘和持續喘息的幾率。WHO引用了一篇馬來西亞大學和美國某大學聯合做的一篇論文,用實驗證明蚊香的傷害。我找到論文英文原文,瀏覽summary和大概全文。至此,我對蚊香的具體危害有了詳盡的掌握,我以後有孩子的話,是不會給TA用蚊香的。

2.近視手術到底是不是有害?最近有朋友跟我說,考慮要不要做近視激光手術。我提醒她,好像聽說這種手術挺危險的,但是具體什麼危險我卻說不上,中文網路里該話題的討論也很混亂,因為很多醫院都在做,利益相關,他們的醫生出來說的話不一定可信。於是我建議她用英文搜索,看看美國FDA對該手術是何態度,美國的醫院是否也在普遍做。Google搜索"laser eye surgery fda",就能找到FDA官網關於激光眼睛手術的頁面LASIK,上面有視頻介紹了大概的風險,以及全面介紹的小冊子,幫你判斷是否適合該手術。該網站上還列出了經FDA批准的眼睛激光手術設備列表。有了這些信息,在考慮是否做手術時,就能清楚判斷手術風險對於自己的意義。在確定哪一家醫院時,就可選擇擁有FDA批准設備的醫院,而排除掉使用可能不合格國產激光設備的醫院。

3. 在中國教育一個雙語寶寶是否可行?正是由於我感受到了掌握英文的威力,所以這些年在考慮,如果以後有了孩子,應該要搞雙語教育,讓英語和中文同時成為孩子的母語。在中文世界裡搜索雙語教育,就會發現,相關的知識很少,而且各種聲音觀點繁雜,根本不知誰對誰錯,大家都不夠專業。在google英文搜索bilingual education,發現國外關於從小培養雙語孩子的專業研究特別多。國內網路上經常有人會說,從小學兩種語言,小孩會弄混的,甚至導致兩種都學不好,而研究表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所有小孩都可以學習兩種母語,學習模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參見麥吉爾大學語言學家的研究(A Short Guide to Raising Children Bilingually) http://t.cn/zRcGLiU 這篇專業文獻不僅會告訴你雙語寶寶是可行的,還會告訴你有哪些常見模式,教育的基本原則有哪些,等等。他們甚至有專門的一本雜誌 Multilingual Living Magazine,各種權威的有關雙語教育的文章和討論。中文世界裡的相關知識,要麼專業晦澀,要麼太業餘,很多都是家長試驗性的在自己搞,然後分享一些經驗。畢竟中國人搞雙語教育是近些年才出現的事物,相關知識積累難免較少。

4.愛國主義在別的國家是如何定義的? 曾經有段時間,央視關於「愛國」的討論非常火熱,各種聲音也是眾說紛紜,有人愛國又愛dang,有人民族主義情緒強烈。我當時突然在想,或許跳出中國這個框框,參考一下他山之石,或許會有新的啟發。於是我找到了一份美國教育部在一份給家長的小冊子里關於愛國主義的非正式定義,「愛國主義是指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它包括維護奠定國家基礎的民zhu理念,並期望民xuan官員同樣做到這一點;尊敬和遵守國家的法律,維護國家的旗幟和其他象徵。愛國主義還包括承擔合格的公民應有的義務,比如努力了解國家事務、投piao、志願服務,以及在戰zeng時期為國家服務等。」在此,並不是說美國對愛國主義的定義就一定對,或者比我們好,而是,有很多事情,放眼全球能夠更好地幫助你看清腳下。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多時候要了解我們的國家,跳出一點距離再去審視,才能更清楚看清現狀。

5.中國的英語教育到底是用力太多還是用力不足?前段時間北京高考改革把英語降分至低於語文,引起了廣泛討論。有人認為外語佔比不能高於母語,有人覺得英語教育其實還不夠。這個時候,繼續局限在國內的環境里去爭論,很難得出有建設性的結論。我認為,討論英語是否應當繼續在高考中佔大比分,必須放在全球化的視角下去思考,參考日本、韓國、台灣等地區的做法,綜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予以考慮。於是我搜索了一些關於日本、韓國和台灣的大學入學考試的資料(雖然英語資料不多,但是還是遠多於中文),看看日本的高考英語佔比多少。結果發現,在日本全國大學入學考試中,英語所佔分值為250分,高於日語所佔的200分。另外我還在日本的英文媒體上搜索到新聞,日本執政黨自民黨2013年4月向首相遞交教育改革議案,要求日本大學將托福(TOEFL)考試作為大學入學和畢業的門檻,提升學生英文水平,該議案甚至還提議,要求所有日本公務員都必須達到托福的一定級別,否則就不予僱傭。參見LDP panel presents proposal on TOEFL prerequisite for universities。在韓國,外語教育更是很受重視,高中生不僅要學習韓語、英語,還要選修二外如中文、德語、西班牙語或法語等。環視全球,日本、韓國、台灣及歐洲,在英文教育的重視上都呈現加強態勢,理由多是為了培養全球化的人才。相比之下,中國的做法,更像是在倒退。以上這些資訊,中文世界裡是幾乎沒有的,因為日本、韓國教育改革之類的事情看起來跟中國也沒啥關係,沒有媒體關心的。當你在看國內英語高考改革新聞的時候,在所有媒體都局限在中國範圍內討論問題的時候,如果你能夠想到參考國外,並利用英語和Google有效搜尋信息,你就能夠獲得不一樣的視角。

6.各種育兒知識。我現在雖然還沒結婚生孩子,但是一直對教育很有興趣,所以也會關注教育方面的知識。在科學育兒方面,由於歷史原因,國內還有很多不科學的育兒方法流傳,一般人、甚至是一些醫生、心理專家,也會陷入其中。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參考外國人是怎麼做的。比如睡眠訓練是否科學、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等等,很多現代教育理念都源自於西方,有些家長希望擁抱這些理念,卻找不到足夠多科學的材料學習,只能在網上找一些支離破碎、經過各種加工、篩選甚至扭曲的知識看,難免會摻雜一些不合理的東西。

7.各種醫療衛生知識。就像香港衛生署禁止VC銀翹片的新聞一樣,如果香港媒體沒有報道這條新聞,如果新聞沒有傳到國內,如果萱萱禁止了該新聞,你可能還會在不知道風險的情況下,給孩子服用VC銀翹片。推而廣之,很多國內的藥品、醫療技術,真假參半,普通人、甚至很多醫學院的學生都沒法判斷是否安全可靠。這個時候,如果你英文搜索水平高,去外國網站上查查,沒準就能找到關於某個疾病領域的最新進展,從而判斷國內一些醫院宣稱的「先進技術、先進藥物」是真是假,甚至是否已經在實驗中被證明有害、無效,甚至是否已被明令禁止。
其實推廣開來,國內很多行業或生活中的不科學做法、騙人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利用強大的信息獲取、分析和對比能力進行甄別,從而保護自己的利益。(說來可悲,這些工作本該讓更專業的人士來做,可由於國內監管不完善等原因,很多時候只能消費者自己去做龐大的鑒別工作。)
更新:最近發生的「魏則西事件」引起很多人關注,我本來不想寫這個,但有朋友建議我必須寫上該例子。


8.專業領域的深度學習(這是最後一條,不能再列舉了。。。)
專業領域的學習,自然是要靠系統性的深度學習才行。不過,由於很多行業的知識更新速度很快,中文的教材等經常會落後於產業或前沿,或者一些經典英文教材由於版權等原因沒有中文版。大學生在學習到一定深度以後,不妨去國外頂尖大學的同專業的主頁,看一看他們本科或研究生的課程安排,這樣做會有助於抓住專業體系中的重點或者前沿。還有一個特別好的方法,是一邊在中國的課堂上學習,一邊在Coursera、Udacity等公開課平台上看對應的國外知名大學的課程。
學習專業領域知識,不僅要埋頭苦學,而且要聰明地學,有方向地學。適當參考國外最新專業體系設計和教材,應該是每個中國大學和大學生都應做到的。可現實是,中國的一些大學,明明有全世界認可的高質量教材不用,非要用自己老師的粗製濫造的教材。作為學生,改變不了這樣的現狀,但不能因此被限制,而是要去利用互聯網,跨越障礙,追求最好的教學資源,要學就學最好的!有些經典教材沒有中文版,就上Google搜教材名+pdf,在iPad上或者自己列印出來看。

最近幾年,Coursera和Udacity等平台的課程數量、種類和質量進步極快(Check it out now!),相比5年前已完全不在同一級別。網易公開課等中文平台,能夠翻譯的,只是這些課程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其實很多Coursera課程都已有英文字幕,難度並不太大。現在的中國大學生,觸手可及的潛在資源,比10年前甚至5年前的學長們,都已經好太多。如果你仍局限在自己的大學和中文世界裡,不去利用這些質量極高的材料,實在太可惜。
-------------------------------------------------
以上這些知識,都是在中文世界裡幾乎沒有的知識,或中文的相關知識質量低下、沒有權威靠譜的信息來源,或者像中醫那樣備受爭議、毫無頭緒。如果能運用英語和Google,在英語世界裡遨遊一下,或許就能發現更高質量的知識內容,更權威的專業研究,或許就能幫你理清思路,獲得不一樣的視角。

在遇到生活、工作和學習問題時,如果在百度上百搜不得其解,不妨試下用英語在Google搜索,適當參考英語世界的知識積累,讓全人類的優秀知識、權威研究,甚至是外國網友的人生經驗都能為我所用,為生活服務。比如我有段時間突然對性格分類感興趣,INTJ、ENFP什麼的,用英語搜索外國網友的討論,就比中文的討論要多。
在思考複雜的社會問題時,別人都在說「這就是國情,沒辦法」的時候,在看起來幾乎無解的時候,不妨把社會問題放到全球化的視野中去思考和比照,參考發達國家是怎麼處理類似問題的,思考他山之石,可否攻玉?
要擁有國際化的視野,不一定非要出國。充分利用互聯網這個人類知識的寶庫,多利用Google,增強搜索技能,既看中文,也參考英文的信息,經常思考比照,完全可以做到不出國勝似出國。

由於中國的發展階段問題,很多國內的社會問題,都曾發生在幾十年前的發達國家,別人已經吃到了苦頭、總結教訓並制定了應對的法律或制度,這時我們應該參考、借鑒。不一定非要照搬,但如果明擺著的經驗教訓你卻偏偏拒絕學習,那就是自找苦吃了。還是那句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學習英語不會讓你諂媚外國,而是讓你能夠學習別人的長處,獲得全人類的知識寶庫,更好地了解我們自己的國家甚至為國家服務。

作者微信公眾號「授漁英語學習」歡迎關注。另附最詳盡的英語原版書+有聲書入門學習教程


知識之海浩瀚的無邊無際,古往今來的先人走過的路,對個人而言也無邊無際。
以為自己知道的是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其實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先賢咀嚼過的甘蔗渣滓。
古往今來的牛人已經把一個問題的正面,反面,中庸面,側面,過去將來,都細分了千千萬萬次。

對普通人而言,我個人的方法如下
0. 首先你要對這個area感興趣。(沒有這個,1,2,3 是沒動力的)
1. 閱讀這個area的經典教科書,一本足矣,建立框架(沒有這個,2,3是沒基礎的)
2. 閱讀教科書提到的牛人的經典之作。(集大成者)
3. 再閱讀1,2中提到的另一個牛人的經典之作。(集大成的補充者)
4. 找出兩個牛人的思想上讓你覺得不可調和的地方。看看世界上有沒有解答?
5. 如果沒有解答,獨立思考,為什麼明明不可調和卻都能成為牛人?最終你會形成自己的結論。

這就是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其實這就是做科研了。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That"s all!


既然一般人不知道,那麼知道的人就不一般。
為什麼不直接和這些不一般的人直接請教呢?

本答案經歷過兩次大更新後篇幅較長,如不能一次讀完的話可以先贊+收藏,等時間允許了再續讀。

拿我自己來說的話,我之所以能在和別人同樣的20歲時做了比大多數同齡人更多更有趣的事情就是因為我會不斷地和這些不一般的人請教,非常虛心的請教,虛心到你根本就不相信我這種裝逼販子能那麼認真的一字一句的去聽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去一直的刨根問題。

只要我在某個地方或者某個人身上發現了一些我想要了解的內容,我就會在先與他關係熟悉起來的前提下直接和這些大神們請教。

看本答案正文之前,一定要記住下面這句話:

【大神之所以是大神,就是因為他們願意分享。
牛逼但不願分享的人頂多算作高手,境界達不到大神的級別。
大神更願意去幫助他人,高手更願意自己玩。
這是境界問題,無關對錯。】

請教是有兩個先決條件的: 1.大神把你當朋友,願意坦誠相待。
2.要知道分寸,問問題不是直接問你想要知道的,而是去引導對方來給你說你想了解的內容。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很神奇,他平時LOL打的很多很瘋狂,但是在期末考試前只要突擊2周,那麼這學期的科目就都不會掛甚至其中一半能達到4.0GPA的水平。
對於我的這個朋友,我一開始是單純的膜拜,盲目的膜拜,我會經常和他說「你這個技能好牛逼,期末看看就直接吊打很多平時學習還算努力的人了,真羨慕你」

後來有一天我就突然很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於是就去詳細的問了他,想要了解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一般人的話可能會問「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那麼這個時候你得到的答覆往往是「沒什麼啊,就考前看看書」 然而這個答案對你並沒有任何幫助。

而我們的對話時這樣的: 我:「對了,我特別好奇你到底是怎麼做到考前突擊2周就成績那麼好的,你都看些什麼書啊?」
他:「就教科書」

我:「那是教科書的哪一部分呢?習題為主還是公式講解為主?」
他:「當然是習題為主,考試裡面很多題都是習題演變的」

我:「原來是這樣,那具體會看哪些部分呢?會針對性的看吧?」
他:「那肯定,每一章考的比例是多少、每一章考到哪老師大概都會和你說」

我:「是嗎?我怎麼不知道,老師什麼時候說的啊?』
他:「老師在課上肯定只說每個章節考的比例,具體考到哪你要私下去問」

我:「原來還有這種套路,那我去問的話是怎麼問呢?怎麼聯繫老師然後怎麼去問呢?」
他:「這多簡單,郵件聯繫或者電話聯繫都行,和老師約一個時間老師一般都會告訴你什麼時候有空然後你去辦公室找他就行」

我:「還是你會玩,我之前都不知道這個套路。那我到時候怎麼去問老師呢?開門見山還是隱晦一些?」
他:「你肯定不能直接問,你要先問幾道題假裝你很努力的樣子,然後順口問一句,一般老師都會告訴你」

我:「原來是這樣。那我到時候需不需要感謝老師一些請老師吃飯什麼的?」
他:「這沒必要,老師都不缺你這頓飯,老師給你講是因為看你努力才樂意給你講,所以一定要表現出很認真的樣子。」

我:「好的,明白了。那就是我先去找老師請教一下重點考的內容,然後去看這些章節裡面的習題,把習題都過一遍是吧?「
他:「對」

我:「但是這樣的話應該考不到你那麼高的分吧?你是怎麼考的那麼高啊,我這麼搞完估計也就是及格線剛過」
他:「你不能光和老師問重點,還要和學霸問重點,你去和學霸請教一下,他會給你具體分析考試的重點大概都要怎麼考,和學霸好好問問」
(這裡的學霸是特指一位我們共同的同學)

我:「好的,謝謝了。」
他:「不用謝」
我:「對了,你去吃晚飯不?」
他:「恩,打算去」
我:「那一起吧,我發現這邊有一家烤鴨不錯」
然後我就請他吃烤鴨了,我也順利掌握了考前突擊這項技能。

你可以看到,我為了真正獲取到這個技能我問了很多具體的問題,而不是問了一個很概括的問題。
大多數時候如果你是和別人請教,那麼你就要把你的問題給細化,因為給你講解的人是不可能知道你到底需要知道些什麼的,所以你一定要細化你的問題然後把這些問題都和他一一請教一下。

那麼,別人為什麼要回答你這麼多問題呢?別人又為什麼要給你很詳細的講呢?
這個的核心就在於我一開始說的,這一切是建立在我和他先熟悉起來了的基礎上
同時,和別人請教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給那個給你認真講解的人足夠的肯定和足夠的尊重,所謂肯定就是要讓他知道在你眼裡他是大神,所謂尊重就是你不是一味地來問問題你也會為他提供你的價值。

所以,想要獲取到這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或者技能的話,那就先學會和擁有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大神們搞好關係吧。


我們之前說了如何獲取到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或者技能,但是我們要清楚我們獲取這些知識或技能的目的
一般來說,我們獲取這些知識和技能是為了——用。
那麼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真真正正的去完全獲取到這些知識,而是和擁有這些知識的人去打好關係,然後讓他能夠在我們需要意見或者幫助的時候願意提出一些意見

那麼其實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也是一樣,就比如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會經常說出這麼一句話「你不用告訴我為什麼,就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
這其實使我們的心裡話,但是如果你這麼和別人說,別人肯定就不樂意了。

那麼我們要如何通過和大神請教來掌握一項技能,而不是掌握一些基礎常識或者歷史呢?
就拿拍照來舉例子吧,很多人和拍照的大神請教如何去拍出大長腿的時候他們的對話時這樣的:
小白:」大神,我要怎麼拍出大長腿呢?「
大神:「這主要看你的構圖了」
小白:「那我怎麼去正確的構圖拍出大長腿呢?」
大神:「這得分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小白:「那你給我講講唄」
大神:「好吧,首先構圖這個東西我們有很多的方法,比如:九宮、十字、三角、三分、A字、S字、V字、C型、O型、W型還有對角線構圖等等。這個說起來比較抽象複雜,我大概給你畫一下吧,他們分別是這種感覺....(畫了5分鐘)然後我們構圖的原因是為了讓畫面有一種美感。你說了我們要拍出大長腿的話其實就可以拆分成兩個步驟:1.讓畫面構圖美。2.突出長腿。構圖美的話我們之前已經講過了,那如果是想突出長腿的話我們有很多的方法。你想想怎麼樣才會讓別人覺得腿長?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別人看著感覺我們是在舒展的。那想要看起來舒展的話方法有很多,就拿我們要拍的人的姿勢來說,可以分為:站著、靠著、坐著、躺著等等....blablabla(以下省略2000字)
小白:「說了這麼多,道理我都懂,那麼我究竟該怎麼做呢?」 大神:「我說的這麼詳細了你還不明白?」 小白:「...」

我相信大家肯定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大神很認真的給你從基礎知識講起,但是你卻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操作。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怪大神沒講到重點,但實際上大神講的每一句話都是重點,只不過你不關心罷了。
所以我們要學會在談話的過程中去引導對方讓對方去講解我們所關心的內容,拿同樣的事情來舉例子,我和大神請教如何去拍出大長腿。
那麼我們這裡就要有意識的去引導大神來給我們講實用技巧而不是那些基礎原理。

我:」誒(ei二聲)對了,問你個事兒。我最近給女朋友拍照老被罵,因為拍不出大長腿的感覺,你能不能幫我看看然後教教我?「
(邊說邊掏出手機打開相冊找照片)
大神:「可以」


我:「你看,這就是我拍的,我總感覺有點彆扭,問題出在哪裡呢?」
大神:「恩,你這個照片問題還是比較多的「

我:「那問題大概在哪裡呢?是構圖還是角度還是距離還是什麼別的地方?」
大神:「構圖和角度都有些問題「

我:「好的,那麼構圖方面的話這張照片的話要怎麼改比較合適呢?」
大神:「你要讓你女朋友的腳貼畫面下沿然後腦袋上面留出畫面30%左右的空隙,這樣看著比較自然,然後讓她站在豎著的三等分線附近」

我:「好的,我回去試一下,那麼角度和姿勢這兩個方面的話要怎麼改比較合適呢?」
大神:「角度的話你把手機高度盡量放在她肚臍平行的地方,然後網上拍。姿勢的話盡量讓她不要直愣愣的站在那裡,而是讓兩腿在畫面中有交叉」

我:「好的,但是交叉是指?」
大神:「你可以讓她一條腿直著一條腿彎曲著站立,會好很多」

我:「明白了,拍照這方面的還是要請教你啊,老司機果然不一樣,一點就通」
大神:「畢竟是靠這個吃飯的」
我:「對了,你平時接cos這種的嗎?就是後期做的比較累的那種」
大神:「偶爾接,這樣的不多」
我:「這樣啊,我有個朋友最近打算玩玩cosplay,想找一個靠譜的攝影師,我覺得攝影這方面還是你最靠譜,要不介紹你們認識一下?長得挺漂亮家庭條件也好,我感覺是你的菜」
大神:「還是你懂我」
(大神邊說邊嘴角輕微上揚,然後發出了「嘿~嘿~嘿~"的笑聲)


於是,我又在給他介紹了一個拍cos的活兒的同時get到了拍出大長腿的技能。


更新一個關於我如何通過倒賣撲克牌賺了幾千塊的故事吧。

(之所以說撲克是因為這個行業比較奇葩,一般人想不到,我也是通過和別人聊天才get到這個技能的)
註:我倒賣的不是2塊一副的姚記,而是諸多世界頂級的限量撲克牌。

比如:我在開始做二手奢侈品之前囤了一些天梯撲克(Jerry"s Nugget ),當時我囤的價格是2100一副囤了2藍2紅共4副,我賣出的價格是2700一副,現在的價格是2800到3000一副。

現在的價格是這樣的:

當時還囤了很多其他的現在很難買到的撲克牌,基本都升值了20%到50%,過兩千贊的話我會寫出來我是怎麼發現撲克牌中的商機的。

關於撲克牌、正版遊戲王卡這類的東西都是屬於「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的,評論裡面有人說為什麼不去做個假的賣。如果假的能做出和真的一樣的手感,那麼假的肯定就流行起來了,也沒人會去買真的。手感真假一抹便知。這就像翻新的iphone和全新的iphone,外行可能分辨不出來,內行的把玩一下連個電腦一下子就能分辨出來了。

順便安利一下我的另一個三觀很有趣的回答:為什麼畢業三四年之後,同學之間的差距會這麼大? - NiSS267 的回答


我們一提到撲克牌,你的腦海中浮現的肯定是這些:

姚記撲克

鬥地主

扎金花

有些人會想到一些更具體的人,比如:

X戰警中的牌王

(我在X戰警裡面最喜歡的就是牌王GAMBIT,可惜電影裡面幾乎沒有他)

LOL中的卡牌大師

魔術師——劉謙

那麼,我們今天所說的內容——撲克牌,其實和劉謙的身份有很大關係。
因為,我們要說的是魔術師和花切大師們用到的撲克牌,而不是一般的撲克牌。


我們用撲克牌不是來鬥地主,而是來做一些很酷的事,比如: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直接看這個視頻裡面的演示: 視頻封面超帥的花切—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既然我們是要用撲克來做這些很酷的動作,那麼撲克牌的手感對我們來說可以算是至關重要的
撲克牌的話在我眼中可以分為幾個檔次:

第一階:練習牌(主打手感和性價比)


第二階:好看的牌(主打外觀和手感)


第三階:收藏牌(主打手感和收藏價值)

第一階:練習牌往往是變魔術的人和花切入門的人比較喜歡用的牌。

比如我們最常見的普通單車:

這東西相當於美國的姚記,2美金一副。

第二階:好看的牌裡面分為好看但是手感糟糕的,比如:

他們的每一張上面的圖案都不同,價格也在50以內,好看是好看但是手感並不怎麼樣。

還有一些好看而且手感也不錯的,比如經典的黑老虎:

第三階:收藏牌是主打收藏價值和手感的,他們要麼是有很大的名聲並且限量導致了收藏價值很高,要麼是手感極佳導致了收藏價值很高,比如:

初代黑幽靈:

天梯:

還有DD初代煙與鏡之類的很多收藏級別的牌。

如果是做撲克牌的話那麼第一階的練習牌和第三階的收藏牌的升值空間是最大的,而第二階的好看的牌升值與否主要看的是他到底被不被大眾接受。

先說第一階的練習牌,升值的主要是那些性價比很高而且手感比較好的,比如:

rummy和solitire

我買的時候是20左右一副,現在的價格呢...你們感受一下

(你們可能會看到這個交易成功的數量不多,但是我想告訴你撲克牌交易主要是線下交易,而且主要是線下牌友圈之前的交易,這個數量是很龐大的,很少有人會上網買。)

直接漲了一倍多。
而且這種練習牌我們這些玩牌的人基本上都是一條一條囤的(因為牌其實廢的很快,這隻有玩牌的人才會明白,手感用著用著就會下降很多)
而那些賣牌的人則是幾十條幾十條囤的,利潤可想而知。
就算只賣200副也都有(60-20)*200=8000元的純利潤。

第二階的好看的牌主要是那些特別又有趣的牌升值比較多。比如:

綠色單車和粉色單車,我買的時候也是20左右

而現在的價格是:

照樣漲了一倍多。

第三階最出名最好賣的就是天梯了,只要你有幾幅天梯,那麼在這個圈子裡你就是大家覺得很牛逼的人。

我當時2100一副囤了2藍2紅共4副,我在線下賣出的價格是2700一副,現在的價格是2800到3000一副。而且這牌是出了名的你有錢買不到,我的牌是被兩個人買走的,他們兩個人一個在買了之後非常感謝我,另一個直接請我吃飯來表示感謝。

這感覺就像小米5首發的時候你原價轉讓了一台,別人肯定很感謝你。
這感覺就像iphone6s玫瑰金首發的時候你原價轉讓了一台,別人肯定很感謝你。
這感覺就像yeezy 350首發的時候你原價轉讓了一雙,別人肯定很感謝你。

就像你要倒賣小米5,那就要進米粉圈。
就像你要倒賣iphone6s,那就要進果粉圈。
就像你要倒賣yeezy 350,那就要進潮鞋圈。 同樣的,如果你要倒賣撲克牌,那你就要進魔術和花切圈。

畢竟,倒賣的生意主要就是在線下,而不是在線上。
就像你在小米首發的時候會在很多手機店看到加價賣的小米,而且很多人願意掏錢買。
就像你在蘋果首發的時候會在很多未授權的蘋果經銷商看到加價賣的蘋果,而且很多人願意掏錢買。
就像你在yeezy首發的時候會在很多潮店看到加價賣的椰子,而且很多人願意掏錢買。

同樣的,你在魔術和花切圈只要有了「靠譜牌源」這個標籤,那麼很多人會願意和你去買牌,你完全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因為優質撲克牌在這個圈子裡是硬通貨。

但是今天我們不講撲克牌要怎麼賣,而是要講我是怎麼知道世界上還有「撲克牌倒賣」,甚至「遊戲王卡倒賣」這種奇葩生意的。


了解到世界上有這麼一門生意是在我做二手奢侈品之前。
作為一個自認為很炫酷的裝逼販子,我覺得魔術這個東西很有趣而且自己也稍有研究,所以就開始和各路大神去溝通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一些問題:
這些大神們的魔術道具要麼是自己做的,要麼是在魔術店買的,而且魔術店買的為主,而且他們用的撲克也主要是從魔術店買的。

那麼我就瞬間很好奇,這些魔術店是怎麼活下去的呢。
究竟是有多大的利潤才能讓這麼一個低頻次消費的魔術店活下去?

於是,我就和大神開始了關於魔術店的對話:
我:「對了,你說這個魔術店到底是怎麼活下來的呢?需要魔術道具需要買撲克牌的人也並不多,是什麼能讓他們有足夠的利潤去把店開下去的呢?」
大神:「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做魔術店的,他們利潤其實非常的高」

我:「那利潤主要是來自哪些地方呢?這個行業很神奇啊」
大神:「魔術店一般都是靠賣道具和教學來賺錢「

我:「啊,教學賺錢我能理解,就是類似於魔術培訓這種是吧?「
大神:「對,教學還分專業培訓和興趣教學」

我:「說到魔術教學,想學魔術的人會很多嗎?比如像你這種大神級別的話平時會不會有很多人找你付費學習?」
大神:「我現在的話很少教學了,還是商演多,興趣教學一個人也就一千來塊,商演一場幾千塊還輕鬆」

我:「原來如此,那道具方面還有很多的門道嗎?」
大神:「那肯定是,要是會自己做道具的話能省不少錢,道具這行業非常暴利」

我:「恩,我仔細想了想也是這樣,道具這些是剛需而且供不應求,暴利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神:「恩」

我:「那像撲克牌這類本身沒有什麼機關主要靠手法的東西是不是就沒什麼利潤空間了?」
大神:「那可不是」

我:「恩?難道撲克牌也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嗎?」
大神:「對」

我:「我還以為撲克牌這種倒賣為主的東西是沒什麼利潤空間的...那撲克牌的利潤主要是在倒賣的差價嗎?」
大神:「你想啊,我要是想買牌那麼我肯定會去店裡買,說實話靠譜的魔術店也不多,我能選擇的餘地也不多,大家玩魔術的也都不窮,讓他賺點我們也理解,畢竟他是靠這個生活的」

我:「難怪,我之前還納悶為什麼有人明知道有差價還會去買」
大神:「我們玩魔術玩花切的基本都是朋友,朋友之間沒必要計較這十塊八塊的」

我:「那一般大家都是去買練習牌嗎?」
大神:「也不是,也有很多做收藏的,很多店主本身就是搞收藏的」

我:「就是收藏一些像天梯這種牌嗎?」
(當時的我只知道天梯這一種收藏牌)
大神:」對,天梯只是比較出名的一個,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收藏的牌「

我:「那天梯一般賣多少錢啊?「 (之前一直聽說天梯,還在網上看過,當時賣2100)
大神:「2600左右吧,很少有人賣,但是賣了肯定有人買」
(到這裡,我就發現了這其中巨大的利潤空間)

我:「那不錯啊,等過段時間我去弄一副」
大神:「天梯說實話我沒用過,我們變魔術的很少用這種好牌,一般花切的喜歡搞這些」

我:「畢竟你們自身牛逼啊,就算用姚記也牛逼,像我這種菜鳥就只能先慢慢來了」
大神:「我覺得你挺有天賦的,好好練練吧」

我:「嗯啊,謝謝你了」
大神:「不客氣」

這段對話就這麼結束了。 回家後,我立馬打開電腦,以2100的價格買了2藍2紅4副天梯。 不久之後2700一副先出了一副,然後又出了三副,2400的利潤就這麼到手了。
之後還倒賣了很多不像天梯這麼出名的牌,也是稍微賺了一些(和做二手奢侈品賺的比起來真的是太少了,但是當時還是比較開心的)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講,我所做的事情很簡單:當黃牛倒賣。
這個事情難在發現這個商機,只要發現了,那麼做起來就不會很難了。 唯一的難點就在於如何去融入到魔術和花切圈子中。


這個世界缺乏的不是獲取知識的獨特通道,缺的是一顆沉下來學習的心。

我們習慣於碎片化的學習,在各種軟體和社交媒體中尋找所謂的知識刺激,但這些零散的知識,終究不是一個系統的存在,你每天在不同的軟體和網站切換,講真,真的會很累。

看看微博,刷刷知乎,瀏覽下新聞熱點,看一下紀錄片,每當你沉迷於這些網站之中時,你總以為可以獲得高人一等的智慧。但要讓你將一個概念完完整整地講述出來,你卻支支吾吾地說不清。

最終你漲紅了臉,才意識到,原來所謂的知識,只不過是空中樓閣,如此虛無縹緲。

我的建議是,找准一個你感興趣的領域,利用各種網路資源,將它研究清楚,你可以上論壇、來知乎提問,向專業的大咖請教,也可以去圖書館,或者購買相關的書籍,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是你可以利用的渠道。

知識的獲得,從來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某個知識點能輕而易舉地給你帶來高潮,那這快感,不會持續太久。

http://weixin.qq.com/r/1zrYwDfEVGorrXOj92-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政治:在北京乘計程車。
互聯網經濟、創業:星巴克等咖啡館。
軍事:仇日憤青論壇。
奢侈品信息:辦公室茶水間。
都市傳說:QQ群。
美食資訊:朋友圈。
風流故事:同學聚會。
攝影技巧:漫展、車展。
科技及黑科技:neet死宅聚會。
文學音樂:麗江、大理、烏鎮、西塘、鳳凰等等。
外語:CBD里全是中國人的公司。
健身、運動:減肥班。
宗教:與領導吃飯。
歷史:各種城鄉企業主吃飯。
勵志故事:各種保險公司,直銷公司。
生物學、醫學:廣場舞及父母朋友圈。
幽默笑話:每天準時收看某個「閉路電視」(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簡寫就是......)

但是物理、化學、數學以及正常的生活常識,一般還是要看書。

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割分分分分分分分分

啊是的,我是在吐槽。


通過多花時間學習。


實際上我覺得所謂的「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就和股票交易里的內幕消息一樣。
當然,如果你真的獲得了翔實可靠的內幕消息,那你自然能在股票市場里賺錢,問題是那並不表示你的理財能力真的提高了,一旦沒有了內幕消息,你就無法賺錢了。
我並不否定「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性和它們的價值,那很重要,但是好好學習也很重要。
今天剛剛回答了:有多少人覺得看完知乎也過不好這一生? - 知乎用戶的回答,我引用一句我自己的話:

順便一說,其實就算你看的東西是真的乾貨高大上,根據一般的學習理論和模型,如果你沒有相應的基礎,還是然並卵。

就算我們去偽存精,知乎上那些真正的乾貨,從知識和理解的角度來說是屬於最上層的。

這是 Pirie 和 Kieren 幾十年前歸納出來的數學學習模型,到現在依舊很有用,我覺得可以推而廣之到其他學科和範圍。
知乎上的知識,大多數都是高度歸納的,有些就僅僅是信息而已,如果沒有相應的基礎,那對一個人來說只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並不能真正掌握。
這就是我為什麼會說然並卵。
大多數人都上過學,班裡都有那些成績不好,拚命學習但是怎麼都理解不了的學生吧?
他們中有些是真的笨,但是其實有很多都是基礎沒打好,你要解方程要先學會因式分解,你要會因式分解要先學會四則運算,你要會四則運算要先學會數數。當然了,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有時候真的沒那麼多時間只能看點信息。
但是要記住「那不是我的能力」。
好好學習,那就能從提問然後看回答,變成自己回答問題。


記得之前看到過有人提到過這神書,怎麼那個答案不見了?!
如下圖。
你若能看完這幾本,保你
古今中外
天文地理
理工農醫 文史哲
無所不知~

我是認真說的


在我看來,這個渠道就是Don"t just read it; fight it!
具體而言,
1.儘可能看完那些相關專業領域的很多人會看卻只能看懂前一半或只能堅持前一半就看不下去的書。而"看"代表鑽研和探索,這是你能夠突破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知識的核心所在。
比如《演算法導論》對於計算機系學生,比如《金融隨機分析》對於金融工程,有多少人看了,又有多少人探索了,戰鬥了,這就是最後的差距所在。
2.就算是評論一部電影也是如此——Don"t just read it; fight it! 。為何有些人能夠寫出好影評,能夠發現和闡述電影背後一些特別的背景知識和意象。如果你想找渠道,那絕不是看他在寫影評時看了哪些資料,做了哪些準備,儲備了多少知識庫存,醞釀了多少感情。這個渠道應該是你要知道一個知道大家所不知的人正是做到了上述那些。如果你也做到去fight,去發掘,自然也會越來越擅長捕獲一手信息,成為某些知識的領路人。大多數時候,懶不願意希望消化別人得到的二手資料是我們選擇僅僅read而不是fight的原因,read只能成為絕大多數人,而fight才能成為少數人。僅僅閱讀二手資料,僅僅關注別人獲取信息的具體方法而忽視別人在獲取信息所付出的戰鬥的人,永遠都是尋知路上的追趕者和跟隨者。
我想起了 @朱炫 說過的兩句話,
1.讀書,讀到倦,網上有很多方法,但你從來沉不下心看。
2.學習,學到疼,網上有很多方法,但你從來沉不下心看。
招式固然重要,內力更要深厚。你要說查克拉,也行。


所謂的勤勞致富是最大謊言,是治療loser焦慮感的安慰劑!

要想真正的發現賺錢的知識、信息、渠道、方法,其實是有章可循的!

做到以下這4條,你就能掌握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和知識,隨時隨地發現賺錢的機會!

1.關注「新興行業」

2.用「檢查清單」尋找「信息差」

3.關注「抱怨」

4.尋找所在行業的優化機會

原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微信ID:whdkad),摘錄如下:

1.關注「新興行業」

每一次有新貴階層出現,一定是因為有新興行業的興起。從20年前pc互聯網興起帶來的做網站、賣域名的暴富機會;到十年前pc電商成熟後帶來的淘寶賣家的機會,再到5年前移動互聯網興起帶來的微商、自媒體、段子手、app、手游等機會,再到現在時下火熱的直播、短視頻領域。這些機會都是來自於「新興行業」。

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來說,建議大家多關注一下直播、短視頻、智能家居、人工智慧、VR、AR等新興領域。

有的黑粉看到這裡就要跳出來罵娘了:我就是一開川菜館的,或者我就是一學獸醫的在校大學生,你老讓我關注這些高科技領域幹嘛呀,跟我做的事情又沒什麼相關性。

這時候寒笛寶寶又要跳出來敲敲黑粉們的頭了,凡事要多看多觀察多想。開川菜館的,可以用直播技術引流、可以鼓勵顧客用短視頻分享招牌菜到朋友圈,未來還可以考慮用機器人當服務員。

比如獸醫專業的同學,可以考慮用直播技術遠程給生病的寵物或者牲畜做輕度問診,可以開發檢測動物體征的穿戴設備(哪怕沒啥實用價值,炒炒概念說不定也可以圈投資人一點錢)。

對於新興領域的信息,多觀察,多學習,多思考,多半是能夠發現一些機會的。

又有人問我:「如果我像你說的,留意和觀察了這些新興行業,但依然沒有篩選出合適的機會,那怎麼辦呢?」

那有啥關係?!最差的結果就是你還和現在一樣。關注新行業又不會花你一分錢,互聯網上免費信息一大把。

而且今天沒機會,不代表明天沒機會。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不是100%一定成功,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去試,還是那句老話「管它有棗沒棗,打一杆子再說」。

2.用「檢查清單」尋找「信息差」

中國的很多商業模式,基本都是參照的美國對應的商業模式發展起來的;二三四線城市的很多商業模式發展起來的,也基本都是參照的一線城市對應的商業模式。

大多數人,對於地域間的「信息差」也就一笑了之,有心的人,可能會憑感覺稍微留意一下。

而更科學更系統的方法,是撰寫用「檢查清單」尋找「信息差」,在信息差裡面尋找機會。

假設你是一個人在海外的留學者,不管你是在英法美意德瑞日哪個地方留學,你可以把當地看到的比較新鮮的商業形態記下來,做成一個檢查清單。

回國後挨個檢查哪些模式在國內,或者你的家鄉是沒有的,然後分析每個空白點,看看有沒有賺錢機會。

在一線城市混跡的北漂、上漂們也可以套用類似的方法,考慮在自己家鄉有沒有「選空白點,打信息差」的辦法。你們在國外或者大城市,學習了當地先進的技術、理念、方法、手藝,把這些優勢拿回家鄉創業做生意,天然自帶了很強的競爭優勢。

除了尋找跨區域的信息差,還可以尋找跨行業的信息差,比如把互聯網技術運用到非互聯網領域,也許就是一次技術創新;把伺候人的服務行業技術運用到寵物護理行業,也許就能做深高端市場。

3.關注「抱怨」

現在很多人抱怨看直播沒啥意思,就是看小美女唱唱歌、聊聊天,騷一點的露露乳溝,撅撅屁股,跳個舞什麼的。

大部分人聽到類似的「抱怨」,估計就當耳旁風忽略掉了。

但是高智商強行動力的人群,比如我的讀者,一定可以順著按照我的方法挖掘出一些衍生的機會。

比如這麼多人抱怨直播難看,卻還有這麼多人在看,說明:
1.直播流量確實大,這麼難看的內容都有很多人看。
2.內容創業者有機會了,只要做出一個稍微不那麼難看的東西,說不定都有非常多的人爭先恐後的來看。

抱怨比較多的行業,一般都是服務質量比較低下的行業。我非常崇拜一位企業家,英國維珍集團的老闆,理查德布蘭森。

他有一個習慣,就是隨身帶一個記事本,凡是他體驗過的服務比較差的行業,他就記到他的小本本上,然後有時間的時候就會考慮要不要進入這個行業。
通過這個方法,維珍集團已經涉足了航空、可樂、音樂、安全套等200多個領域。

服務質量差,用戶體驗不好的行業,會是創業做生意的大好機會。你只要能提供一個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解決方案,就有機會發大財。這就像:即使你不是一個猛男,當你在一群太監面前把褲子脫了,照樣能顯出你的威風。

各位有空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你這周聽過哪些抱怨,思考一下裡面有沒有能挖掘的商業機會。

當然,也有很多行業是服務質量差,但是普通人不太容易切入的,比如牛奶、家庭裝修、房屋中介等,這就需要你擁有足夠的商業常識和人生智慧去做判斷和篩選了(相關的商業分析的技巧以後再講)

4.尋找所在行業的優化機會

當年淘寶上不容易買到質優價廉的品牌衣服,才有了唯品會的強勢突圍。
蘋果手機的地圖導航巨難用,才有了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的分庭抗禮。
營銷圈水貨眾多,江湖上妖孽當道,才有了正直善良的吳寒笛可愛多的快速崛起。

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靠譜的創業機會還是來自於本行業。因為你在本身從事的行業里,有技術、有經驗、有人脈,有更大的可能性去發現所在行業的改良機會。

大多數人,在一個行業呆久了,就麻木了,失去了敏銳度。對於行業慣例,也不去想想是否合理,有沒有優化空間,只是像一個機器人一樣默認、接受和執行。

我之所以進入營銷領域的自媒體圈,就是因為看到業內的商業文章實在太水了,想看點乾貨實在找不到地兒,連金XX這種大水貨都有這麼多人追捧,所以就索性自己來寫。相比於業內清一色的水貨文章,我適當做了改良:加進了科學分析、實戰經驗,並且盡量寫得有趣一些,以符合互聯網的閱讀習慣,結果反饋還是比較良好。雖然沒把自己捧成「國際一線」,但還蠻多人喜歡看我寫的東西。


其實中國地大物博,然而大部分國人並不像在看這篇文章的各位讀者這麼勤奮好學愛思考,不同地區的不同行業,絕大部分都還有很大的「改良機會」,你能抓住一個,說不定就把錢賺了。

我幾乎每天都有改良某個行業的新點子冒出來,只可惜時間精力有限,沒個分身把這些錢都賺了,所以大家也要多加油啊,機會還是挺多的。

如果在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微信ID:whdkad),回復「創富」,即可查看超級實用的超級乾貨文章,保證讀完你的世界從此不一樣,絕不能錯過喔!


丁香園用藥助手。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知道這個軟體,可能醫療相關的知道的人多吧。。。

真的是個好軟體,推給廣大知友,如果還有醫療相關的知友有用什麼好軟體可以私信或者評論我,我會把它貼在這裡,最好是大眾都看的懂的不要專業性太強。。。平時遇到不懂的葯都可以上這裡查,是不是醫生都可以用。

還有,我推薦的只是這個軟體,評論里說什麼丁香園論壇控制輿論是幾個意思?!這個軟體有評論功能?我跟你說雞腿好吃,推薦你吃,你一直告訴我雞屁股很多人不喜歡幹嘛。。。

千萬別再去百度了。千萬別再去百度了。千萬別再去百度了。百度為了錢什麼都乾的出來。

用丁香園搜索的肝病,是直接根據診斷,你只要看病歷上是什麼,打進去,他就會告訴你這個病的簡介,藥物,治療方案等。

百度搜索肝病,有推廣的,打開都是私人野雞醫院,不要看他現在頁面收斂很多,不過是披著羊皮的狼而已。。。醫療相關人員基本不用百度來查疾病的。。。

不是硬廣,只是覺得大眾對於醫療方面的知識真的不夠普及,對醫生也有很多的誤解,如果你告訴我「醫生,你這個藥用的和百度不對」,那我真的會崩潰,可是你告訴我「你這個用藥和用藥助手裡說的有區別」,那我肯定會慢慢和你解釋病情用藥的~~~~~~~~~~~
評價里一直有說是廣告的,我真是日了狗了,首先,我在這聲明我沒拿他一分錢,而且,我只是想要大家在碰到常見病的時候,能夠最快的對這種病的病情,發生條件,愈後,用藥等有個初步的了解並且能夠配合醫生治療,不會再問為什麼隔壁床7天抽一次血,我家的3天一次,也不會問為什麼痰培養要吐三口去化驗,是不是多開了騙錢,因為如果你想詳細了解的話,實用內科學分上下兩本,每本快2000頁,相比這個,丁香園真是比較方便的了。


我不習慣把直接獲取的叫做「知識」,那個叫做數據或者信息,最多是別人思考的「知識半成品",「知識」一定是自身對數據、信息經過思考獲得的成品。

原題問的是用什麼渠道獲取一般人都不知道的知識

這個時代,我們叫做大數據時代。現在,信息獲取的瓶頸在逐步消失,通過渠道獲取別人不知道的信息,越來越不可能。

再和你說說我自己經歷的一件事:
幾年前,我很喜歡「翻牆」(不知道請谷歌),對於某些方向的信息,這個可能就是題主說的,」通過渠道獲取別人不知道的知識「。政治是男人的八卦,那段時間,獲得了很多和哥們的談資,可有一哥們在這方面比我還能,並且經時間證實,他對事情的看法和判斷,幾乎都是對的。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一次,我和他閑聊的時候問他,你平時翻牆都上哪個網站,他說他從不翻牆!我問,那你平時聊得那些看法都是從哪裡來的。他說,也許網上屏蔽了一些信息,但是這不妨礙我對事情的判斷。你絕對想不到,他這句話對當時的我觸動有多大。
這個時代的問題,是信息的量級太大,我們每天看的微信公眾號信息,你能記住幾個?對信息的篩選、組合和分析,才是知識形成的關鍵。我個人的感覺,過多的信息,有時候會擾亂你的知識體系,想要讓你的知識與眾不同,不一定要獲取多麼與眾不同的信息,而是要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對事情的看法。


中國裁判文書網
各地企業信用信息網
國內外證券信息披露網站

公開信息中不為普通人理解的信息太多了


看到很多分享覺得很好,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對信息和數據敏感程度非常重要,鯊魚會被血腥味吸引,於我而言,這些數據信息,就是茫茫互聯網大海中最吸引我的鮮血。

我也補充一些自己的信息獲取方法。本文適合信息搜索小白

介紹的是初級的獲取渠道利用互聯網現成工具獲得各種已知數據,一般我稱這類為死數據,

為什麼稱為死數據?

對我而言,數據有兩種

一種是某公司或機構,自己有獨特數據信息來源,他們整理出來的統計結果。這類數據信息一般來源獨特(比如國家統計局),外人很難複製。比我們自己收集來的有優勢,但劣勢就是他給什麼我們就只能看到什麼,他不給的我們就看不到,內部數據和一些細節多看不到,甚至有時只給一個結果。畢竟沒有數據來源渠道,不能進行延伸,不能多維度和角度利用各種原始數據,相比較局限。只能跟著他的統計人員或分析師走,我稱這類為死數據。但善於利用這些死數據,一樣可以把它玩活,為己所用,這也是我寫這文章的目的。

還有一種是自己有原始數據的收集渠道,自己收集整理分析得出的數據,這類我稱為活數據(比如自製爬蟲,問卷)。因為有數據的來源渠道,能自己收集數據,能得到各種自己想要的數據(包括能用得上的死數據,把死數據玩活),靈活運用,自己統計分析出結果,針對數據進行多角度分析,需要什麼就找相應數據就是,相比較靈活,但這個不是今天要討論的。

就工具來說,知乎介紹這些工具文章也不少,但很多是國外的,或簡單介紹一些,我會做全,覆蓋廣些,盡量國內的,方便大家使用,如果相關領域的工具你知道有更好的,我沒提到的,歡迎補充評論或私信,我會及時更新。(還是會有小部分需要翻牆)

需要國外數據的朋友,英文谷歌搜索效果更佳。

旅遊相關:
國家旅遊局發布相關數據 旅遊數據
百度旅遊預測 百度旅遊預測
香港旅遊網 讓您全面掌握香港旅遊業市場最新數據及統計報告
360旅遊預測 首頁-360預測

國家數據相關:
國家各種相關數據 國家數據
統計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趨勢數據:
360指數 360指數-搜索大數據分享平台
百度指數 百度指數
谷歌趨勢 http://www.google.com/trends/explore
新浪微指數 微指數首頁

人員相關:
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 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
中國裁判文書網 可以查對方訴訟情況 http://wenshu.court.gov.cn/
還有就是一些社工庫,涉及個人隱私的一些方法這裡就不展開了


企業數據:
企業信息公示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企查查 企業查詢基本來源也是上面那個 企查查 - 企業查詢

熱點數據:
愛奇藝風雲榜 愛奇藝風雲榜
微博榜單 微博榜單
百度搜索風雲榜 百度搜索風雲榜

學術數據:
知網 中國知網
谷歌學術 https://scholar.google.com/
日本學術論文資料庫 http://ci.nii.ac.jp/
維普網 【維普網】-倉儲式在線作品出版平台-www.cqvip.com
萬方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
超星圖書館目前世界最大的中文在線數字圖書館 超星圖書館

網路視頻相關數據
中國網路視頻指數 中國網路視頻指數
微博電視指數 微博電視指數_最權威的網路收視排名
優酷指數訂閱排行榜 我的訂閱_優酷視頻

自媒體數據
微信數據排行榜 數說風雲-微信版
微播易 自媒體廣告平台 微播易-社會化媒體資源平台
公眾號排行 排名列表

金融數據:
金融信息數據網站 全球經濟數據-中國金融信息網
世界銀行公開數據 世界銀行集團
中財網數據 http://data.cfi.cn/cfidata.aspx

房地產數據
中國指數研究院 中國指數研究院
房天下房價查詢 http://fangjia.fang.com/xm/
房價網 房價網_中國房產大資料庫
百度樂居 全國新房首頁_買房

車輛交通數據:
滴滴快的數據平台 滴滴快的智能出行平台
實時路況數據 百度地圖-實時路況
易車網 車輛品牌相關數據 http://index.bitauto.com/
城市交通數據 高德交通--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數據數據中心 世界汽車統計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搜索汽車數據 【搜狐汽車產銷庫

醫療數據: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數據查詢 查詢
藥物醫療器械藥材化妝品查詢 葯智數據_中國醫藥健康產業數據服務商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U 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ome Page
醫藥資訊數據 醫藥搜索-醫藥資料庫,藥品,藥店,醫院,藥品生產企業,藥包材,醫藥專利,標準
美國HCUP資料庫 HCUP-US Databases

環境數據
空氣質量查詢 亞洲空氣污染:實時空氣質量指數地圖
中國環境保護部數據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數據中心

娛樂數據
中國票房數據 中國票房
微票的票房分析 微票兒票房分析
收視排行 電視台收視率排行榜
國外收視率 Twitter電視收視率
IMDb電影排行 http://www.imdb.com/chart/top
豆瓣電影排行 豆瓣電影TOP250

遊戲相關數據
百度遊戲搜索風雲榜 今日網遊排行榜--百度搜索風雲榜
App Annie遊戲指數 http://www.appannie.com/indexes/all-stores/rank/games/
CGWR排行榜 最權威遊戲排行榜

大數據平台
百度API Store API Store_為開發者提供最全面的API服務
數據堂大數據共享交易平台 數據堂:國內首家大數據共享交易平台
大數據 https://www.juhe.cn/

社會數據
我國綜合社會調查 其中還有調查資料庫 中國綜合社會調查
家庭追蹤調查 http://www.isss.edu.cn/cfps/
全球幸福指數 Happy Planet Index
全球經濟指數排名 Ranking of economies

農業數據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統計資料 | FAO
國內農業信息 分析報告_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網
國家農業科學數據共享 數據列表 - 中國農業科學數據共享網
農業大數據平台 農業大數據應用雲平台

教育數據
教育部統計數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戶網站_MOE.GOV.CN
百度高考預測 百度高考預測
世界教育數據 Resources |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數據地圖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大學學術排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數據是死的,你需要讓他活起來


如果你想獲取更多觀點,歡迎關注公眾號:星辰屋

:)


飯局。南懷瑾說飯局是他了解世界的窗口,對於每個人都適用。盛宣懷長期與2000人聯繫,這樣才能算是「耳聰目明」。看人說話,看人的表演,大數據歸納總結。

自由行。發現萬象集團買下一座山,修建一條盤山公路;發現萬達集團買下一座山,鑿開一個湖;發現舊軍閥在屋子裡修建一條地道;發現李承晚在困頓宿舍中心存復國之志;發現日本海三岸帝王蟹價格的天壤之別。是旅行,也不僅僅是旅行,呈現一個書籍和視頻不會告訴你的世界。

紙質書。很多知乎上幾千贊的知識,紙質書上都寫過。

境外雜誌。關於中國問題的分析,境外雜誌雖然很多極端,但也有一部分真實。起碼能看到不一樣的眼光。


推薦閱讀:

哪些技能,經較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幫助?
怎樣高效地學會一段相聲貫口?

TAG:媒體 | 學習 | 知識 | 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