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天的京劇不受絕大多數的年輕人喜歡?

到底是因為什麼,曾經無比輝煌的藝術形式京劇難以被今天的年輕人所接受呢?

P.S:有人在說現在多元化的藝術形式使京劇沒落了,其實還是沒有解答真正的疑問,為什麼京劇這種藝術形式的競爭力這麼差,它的缺陷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這種藝術形式不被今天年輕人的審美習慣所接受了呢?


又看見這個問題了,突然想到過年時候朋友小聚聊的一個話題。
當時我們在交流如何讓微信公眾號漲粉兒,根據過往對大家分享內容的觀察,有一條策略就是,盡量讓圖片多些,文字少些。或者說,在一篇文字里,適當的前提下,盡量加大配圖的比重。
這個方法是否真的合適目前尚未得到驗證,但由此引起座中某位朋友的感慨「馬未都在節目里說過類似的看法,就是人們的審美越來越趨向具體化,抽象的東西不容易博得現在人們的喜歡。」
這個趨勢,似乎也是京劇在今天不為「絕大多數年輕人」所接受的原因之一——不單因為沾了政治而倒霉,也不單因為現在的從業者水平走低。京劇太抽象,抽象的藝術,要留給人想像和回味的空間——比如看《牡丹亭·驚夢》,舞台上就兩個演員,載歌載舞,用種種身段告訴大家,杜麗娘做了個春夢,又如《戰宛城·馬踏青苗》,演員一個人,用種種身段告訴大家,曹操的坐騎被斑鳩驚了。至於夢中的旖旎,戰場的烽煙,請觀眾自行想像。
當審美更趨向具體的時候,大夥就懶得去想像了。故而各種大片,無一例外都要追求畫面精美音效有力,密集地轟炸觀眾的感覺神經,讓人的大腦飽和,無暇想像也不必想像。相比之下,傳統京劇「一桌二椅」的表現方式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這一點的。無法理解怎麼一蹦躂就是上了船了,怎麼拿個帶穗兒的杆子就是騎馬了,怎麼繞著舞台走一圈就是過了千山萬水了,至於聽,連念白都成了「不好好說話」,遑論西皮二黃里蘊藏的各種情感了。
有同樣遭遇的,還有相聲。比如現在的郭德綱,已經是非下三路的活不使了。但是,傳統相聲里不是沒有臭活,但絕對不像他似的這麼「直給」。
欣賞藝術,得是個走心的事。不願意走心,不接受餘韻繞樑的那種雋永,那自然就不愛看不愛聽。
對這種不愛看不愛聽,很多人不淡定,高呼振興京劇,但其措施是讓京劇走大片的路子,布景泛濫已經不新鮮了,國京演《赤壁》還滿天幕飛狼牙箭呢,就差「你在前邊唱,後頭演著阿凡達」了。我也沒見哪個年輕人會因為這個就愛聽愛看京劇了。
再怎麼大勢所趨,也用不著隨波逐流。京劇的生命力有多強悍,連京劇人自己都未必完全了解。你守住了,或許就是中流砥柱也未可知。


今天的大多數人喜歡看電視劇,每天上班,大家可能會討論一下劇情啊、明星啊、八卦啊什麼的。幾十年前,大家聚在一起是討論京劇的,劇情啊、唱腔啊、明星啊什麼的,各種花邊新聞,各種追星,圈內各種爛七八糟事兒。跟今天是一樣一樣的。

前幾年,《阿凡達》上映的時候,上海福州路來福士的 imax 排起了長隊,一票難求。幾十年前,就在這個地方,就在福州路對面的天蟾戲院,今天也還是天蟾戲院,一樣的場景,梅老闆、程老闆、馬老闆來的時候,比搶《阿凡達》 的票還火爆。別的不說,就我爺爺年輕的時候,走好幾個小時的路,也要去看戲。

只不過,時代過去了,僅此而已。

當然,比起別的曲藝來,京劇可能是最不幸的那一個。同樣是時代都過去了,相聲還存活在小劇場里,還存活在網路視頻里,還能接地氣,還有好角兒、好作品。京劇呢?倒了血霉了。

倒霉就倒霉在它被政治看上了。一門藝術形式,有著自己的生命力和魅力,渾然天成,妙手偶得。藝術的天敵,是行政性的、強制性的、口號式的、樣板式的東西。

只可惜,那個神奇的年代,沒有電視,電影也很貴,相聲、快板、大鼓什麼的都不夠全面,作為當時覆蓋面最廣的大眾媒體,京劇遭遇飛來橫禍,變成了承載意識形態宣傳任務的最佳載體。

從前的京劇,可不全是陳腐的才子佳人,各種類型片都有,就像是今天的電影電視,武打、刑偵、言情、戰爭、歷史、官場、驚悚......京劇也不都是墨守陳規的,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都排過現代裝束的戲,一樣受歡迎,甚至還有取材自印度民間故事的舶來品京劇。曲調音樂也是與時俱進的,楊寶忠除了京胡一絕,當年在現代裝束的戲裡還能穿西裝在台上用小提琴伴奏,曲調也都是新創的。

雖然,我是一個京劇遺少,但我不覺得,別人就應該喜歡京劇。什麼博大精深、什麼民族國粹,都是扯淡。哪裡有文化了?就是當年的電視劇唄。什麼「我與你插~插~插上這朵海棠花啊」、什麼「夏侯淵我的兒啊」、什麼「你好比鮮花無人賞,卑人好比那採花郎」,這能高雅到哪裡去?就是給沒大有文化的普通老百姓看的唄,跟今天的電視劇一樣的。

當年好多有文化的,都不愛這個,就像今天很多人討厭俗套的電視劇一樣。魯迅就賊討厭京劇。俞振飛,自己崑曲京劇兩門抱,但是不愛上台唱京劇,「寒磣」,太低俗。余叔岩,多牛逼,但是也不愛登台,很多戲根本就不演,丟不起那人。

但不高雅,不代表著就不嚴肅。高雅不高雅,是藝術題材,嚴肅不嚴肅,是藝術態度。

就拿程硯秋說吧,如果你今生只看一出京戲,我推薦《鎖麟囊》。不到三個小時,跟今天一場電影差不多時間。富貴榮華,起起伏伏,不過台上一瞬;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卻是戲中真意。我覺得,《鎖麟囊》跟任何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電影、小說、詩歌比較,都豪不遜色。這戲關注的不是雞毛蒜皮的生活細節,而是超越了生活的那些東西,是在拷問命運和人生。就像黑澤明的電影堪比莎士比亞的原著,我覺得程硯秋的戲也能達到這個程度。

藝術本身,就是藝術家的寫照。京劇就像今天的電視劇,魚龍混雜,出了很多垃圾作品,甚至大多數是垃圾,最多是平庸之作。但是京劇也出了程硯秋這樣的藝術家、《鎖麟囊》這樣的藝術作品。我喜歡的,是這些人、這些戲。

程硯秋說,京劇絕不是有錢人消遣的玩意兒,而是一門嚴肅的藝術。他正值當打之年卻遠赴歐洲考察西洋戲劇,奮筆疾呼京劇唯有改革才是出路。他拋棄了傳統的京劇科班,創辦了新式的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不光教唱戲,還教文化課。在一堆吃喝嫖賭抽的京劇角兒里,他不抽大煙,不三妻四妾,不收女弟子,不讓自己孩子唱戲。

假以時日,我們可能會看到中國戲劇界的莎士比亞。沿著這條路子走下來,也許我們今天能欣賞到《天龍八部》、《哈利波特》、《指環王》等等的京劇,這都是多好的本子啊。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後面的事兒,我們大家都知道。程硯秋一生,都想再登台演一次《鎖麟囊》,到死都沒實現,連段錄像都沒能留下。如果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去看電影《霸王別姬》。如果你知道,那就不用細說了。也不能細說,說多了不好。

就像王澍老師說的,他不是現代建築師,而是一個古代工匠,一個古代文人。我雖然很沒文化,但起碼是個中國人,讀過一點點書,多多少少能體會一點。現在的京劇,不說了。幸好還有老唱片,我們還能聽到真正的京劇。

如果你懂得,你能聽得出「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能聽得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能聽得出「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能聽得出「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無可奈何花落去」。生老病死,萬物都是如此。該消亡的總歸要消亡,誰也攔不住。永存在記憶里,比一點點糟蹋乾淨強得多。這我都能接受。

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明明好好的,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衝上去一頓打,生生給打成了植物人。然後又把這個植物人推到前台,號稱是民族瑰寶、文化國粹,每年春晚還讓于魁智上來唱一段不著四六的東西,這不是寒磣人么。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屈辱的活著。

補充:

根據大家的評論,我再補充幾點:

  • 關於藝術與強制性的、樣板式的東西:我沒記錯的話,就在我們這個時代,好像還唱過紅歌
  • 關於京劇與體制:時至今天,京劇院團的衣食父母依然是王部長、李主任,而不是廣大觀眾。不想混體制的,像言興朋,出國了;體制內真正想做點事情的,像上海的王佩瑜「瑜老闆」,前兩年出來挑班單幹,很可惜,沒能成功,兜了一圈又回體制內了。
  • 關於過去的京劇曲目:不像電影《霸王別姬》里表現的那樣,不可能兩個人一輩子就唱這麼一齣戲。看看今天的郭德綱就知道了,必須定期出新活,否則觀眾就看別人去了。
  • 關於今天的創新京劇大製作:愛誰誰,反正我不覺得那叫京劇。說穿了,不過是給某些人的政績添磚加瓦的面子工程罷了。

蟹妖。

(沒興趣看全篇的可直接看兩條加黑語句,那是結論)
如果說多元化的解釋沒有解釋得夠透徹,那再挖挖根本原因,是現代人對於「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基本都沒有興趣。

隨便看看關於長短答案的問題:
在知乎你有耐心看完有 5 行字以上的回答嗎?
回答巨長是不是沒興趣看?你覺得比較理想的回答長度是多少?
對於不了解的領域,你會僅僅因為回答寫得長寫的認真就投贊成票嗎?
為什麼知乎上很多人回答問題的時候內容多而且長?是否會把一些簡單問題複雜化?
如何在寫長段回答時保持邏輯的連貫?
……
連白話講述,清晰談吐,有條理的知乎長一點點的答案都缺乏興趣去閱讀,只希望別人給他個答案就可以。也不求甚解不打算分明白具體情況。
你指望這樣的人去耐下心來看會京劇的台本,慢慢琢磨著聽懂自己不熟悉的念白和二簧腔?

京劇的讓人獲得的愉悅和美感,在現代人看來,遠不足以單純的承擔欣賞者的投入。
無論是崑曲還是漢劇演化而來的念白,都和現代人打小兒學起來的普通話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白話教育的結果,就是古文在印象中是一種要去「背誦」的東西,而不是什麼美好的事物。不知道「海島冰輪初轉騰」是打哪兒來的也沒關係,因為這不是考點。

看話劇看電影,聽相聲聽評書,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基本上是零門檻的。屬於無付出的享受。而且還不用看簡陋的、抽象化的布景、台步,只消做著就能享受比現實還現實的東西。
京劇不投時間提前看懂台本明白背景故事,一場一個半點兒坐下來竇爾敦臉上的色兒都沒數明白幾塊。
能聽懂外國歌劇甚至給電影電視劇加掛字幕,對於有一定外語素質的人來說只是發揮自己的特長——那些指望看電視劇看電影學好外語的,九成九啥都沒學成。
但是為聽京劇付出的東西,在如今這個功利性極強的年代看來,有什麼是立等可取即收即兌的嗎?
游泳打球跑步能健身,京劇可否?
打牌打三國殺打鬥地主聊QQ甚至上知乎,你都可以有朋友圈子共享這個。京劇找個同好會,不要說小區,就算一個院區都找不出三兩個,比現而今集郵的還少。買張二進宮的票都讓單位的人當哏聊了小半年。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京劇和閆芳大師的太極拳是一樣無用的玩意兒——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苦學勤讀之後唯一的作用,就是讓老太太打(弄)。欣賞京劇的投入,對他們來說和欣賞抽象藝術一樣:
或許是好玩意兒,但是要花那麼大心氣兒就為欣賞個這?免了。


這個問題,讓我們直接問問現在的孩子們(00後)好了。

觀看請移步A站:《秋准來了》之 京劇已成往事,00後不願再提

策劃組提出讓孩子們看京劇,記錄孩子們的反應,方案A還是讓孩子們看京劇的視頻。其實我明白這些同(hún)事(dàn)的內心深處是想「看京劇的出洋相」,因為大家心裡都覺得,00後們是不可能喜歡京劇的。這是個有預設情境的選題,和孩子們一起沒心沒肺地埋汰京劇就行了。

作為導演,當時我心裡突然有一種不忍,我不是個戲迷,京劇更是不看。不過,我是看過一次越劇的,好像是《桂花亭》,那是初中二年級去上海大世界秋遊,我記得很清楚,大部分孩子都吃光帶著的零食就做鳥獸散了,我作為一個老實巴交的孩子,還是打算跟著老師回學校去的,溜溜達達,就發現了一個劇場,裡面有不少老人,台下不是電影院只有排開的椅子,而是和飯堂一樣有桌,桌上還給茶水吃。我也不知道後面會演啥,對著舞台,我就坐了下來。這戲一開場,嚯~,我當時就嚇一跳,一是鑼鼓好大聲,聽慣了電台里的聲音,現場的環繞立體聲就是不一樣哇!二是台上的女人好美(後來發現是個男的)!三是台下無組織無紀律,喝茶嗑瓜子打瞌睡看報紙的啥都有,台上的演員倒是毫不介意地演得賣力。

更重要的是,我竟然看完了,看懂了,看哭了……

散場我才發現,我們英語老師就坐在我前面,老太太還扭頭沖我笑。(捂臉)

剛說的心裡這種不忍,就是對於任何一門老藝術,你可以不了解,但請不要埋汰它。對於京劇,和所有古老的舞台藝術,我認為他們是活在舞台上的,是活在三維空間里的,就算要埋汰它,我也得給它點排場。

就這麼一個念想,我提出請一個京劇老師來給孩子們唱兩句,而且一定要專業、戲服行頭臉譜要齊備。小夥伴們一聽,覺得有意思,只要費用我掏了就行……(捂臉)

於是我們請到了中國戲曲學院的京劇專業研究生劉振老師,現場全副武裝大包公,給孩子們來段《鍘美案》。我們分四個環節:

  1. 反應環節,孩子們已經習慣了我們看視頻然後聊天的模式,這次我們突襲,讓包公突然出現。看孩子們的反應。
  2. 受到驚嚇(喜)後,和孩子們聊聊對於京劇的看法。
  3. 請劉振老師返場,讓孩子們學幾句,或者做一些京劇的基本動作。
  4. 完成學習體驗後,再聽一聽孩子們對於京劇的感想。

專業老師都請了,錢都花了,這次我就乾脆再鋪張浪費點,給這個小破節目再整幾個機位,主機C300,我再加了一台5D和兩隻GoPro。

【攝影師機智地把一隻GoPro放在了吊燈上,京劇老師躲在左門房間。】

拍攝過程中,發生了很多出乎我意料的事情。

一,這東西我知道啊!
在互動環節,孩子們的反應……落差很大,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們設定的情境是孩子們不可能喜歡這玩東西,但實際上他們:

【有驚喜的】

【哎喲,嚇死本宮了】

【敵視的】

【什麼鬼……】

【哎喲,這個吊】

【哇,終於見到活的了】

【看上去很不錯的樣子】

片長關係,沒有把所有孩子的反應都剪輯進去,我當時也說不清楚孩子們的反應算好還是不好,但讓我很驚訝的是:

他們好像對京劇並不陌生!

二、「我不但聽過,我還學過吶」:
是的,這是最出乎我意料的地方,由於為了保證孩子們臨場反應的鮮活,在策劃節目中,我們不會和孩子/家長有關於選題的溝通,所以我們也不知不少小傢伙都學過京劇,我問氧氧:

她甩給我這個表情:

【字幕:我還學過呢】
我: ⊙▽⊙

忽然,他們就唱了起來:

【字幕:猛聽得……】

【字幕:金鼓響】

【字幕:喚起我】

【字幕:破天門壯志凌雲】

【字幕:我也坐著人抬轎】

【字幕:前頭有簾兒 後頭有靠】

我們坐在監視器前,心裡一片卧槽

三、他們不光會唱,他們還挺懂:
下一個環節是給孩子們看一頁PPT猜臉譜,是誰,好人壞人?結果我們節目里的最屌00後張天恩又開掛了:

三、但是他們依然不喜歡京劇:
雖然學過京劇,有些還會唱會看的,但然並卵,節目里所有孩子都不喜歡京劇

【字幕:大家都喜歡看那種綜藝節目】

【字幕:比如說跑男之類的】

【字幕:所以說現在年輕人欣賞的很少啊】

【字幕:因為有電視劇了】

【字幕:因為它已經很老了】

【字幕:京劇沒意思】

【字幕:京劇適合老爺爺老奶奶看】

【字幕:京劇台上服務不到位】

這個孩子里最懂京劇的張天恩,最後竟然拒絕與京劇老師做任何互動

四、雖然嘴上說不喜歡,但還是玩得挺開心:

在互動環節,京劇老師會教孩子們一句唱詞,或是一個身段,我覺得,孩子們一旦玩起來,還是非常開心的。說實話,這倒是完全在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就和我當年懵懂地走進劇場坐下一樣,只有孩子才會毫無設防地去了解一件東西,只要給他們機會,事情並沒有那麼糟糕。

五、如果失去了年輕人,就失去希望:

現場有很多孩子發表了對京劇非常極端的觀點,我沒有剪到成片里。在現場這些「童言無忌」聽來是非常刺耳的(有些孩子表現出極度不配合的,我只能整條都刪掉了),我非常擔心戴妝坐在隔壁的劉老師會不愉快。於是中午喊開飯以後,我跑去和劉老師聊了兩句,他說,這太正常了:

我們現在聽到的京劇已經是老一輩努力改良過的了,祖宗的東西誰敢輕易改,要不是他們的努力,要我也聽不下去。可惜那十年浩劫,這改革的路就斷了。現在要趕著改革也慢,也難,也沒人。我最雖然乾的是這行,要聽戲我是不太會去的,但是自掏腰包演一場我倒是願意的。

每次剪片子我都是看完素材再定方案,開拍前成片會怎麼樣我是完全不清楚的。拍完京劇當時,我忽然就非常明確有了這個想法:

京劇正在失去自己的未來,而我們正在失去京劇。

【字幕:嗯……忘了】

包括京劇在內的所有傳統戲曲藝術是我們民族無比寶貴的文化財富,保存、保護和發展這些藝術和年輕人喜歡不喜歡沒有關係,它們是我們民族的文化載體,是追溯以往的脈絡,是線索,是我們今天為什麼會這樣,會那樣的路痕。斷了沒了總是讓人心痛。

我可以不喜歡,你可以不喜歡,但我想,總會有人喜歡,總會有人願意為這些老藝術續命,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在教育上有這樣的覺悟,有意地讓孩子們在學校里接觸一下傳統藝術,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只要不強求,不刻意,並正確地展現我們民族古老的藝術風貌,總有一些年輕人願意擁抱它們的。但貌似只在教育體制內做這件事情,還是不夠的。

觀看請移步A站:《秋准來了》之 京劇已成往事,00後不願再提

====== 歡迎關注我們 ======

http://weixin.qq.com/r/UkQ8JJ-Er8LQrdtH9xFA (二維碼自動識別)


研究傳統藝術的,特別是一些所謂的老藝人老圈子,很喜歡將某一種文化的沒落簡單的歸結為現代社會的浮躁。同時無限拔高本身的藝術性。
但實際上現代社會造就了以前遠遠無法比擬的受眾和極為便捷的獲取手段。
地球上從來不缺乏高度複雜的藝術,而藝術本身想要不斷發展,務必要不斷更新自己。
以京劇而言,第一個問題不是過分複雜和過高的門檻,而是無法契合現代人的生活,無法形成代入感。
那些傳統劇目,表現的角色,唱腔沒有一個能讓一個現代觀眾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形成代入感,但是注意,在其創作出其,即清朝末年,可是完全契合當時的語境和心態的,比如著名的蘇三起解,發生在明代山西,但是這幕劇里的唱念可是地地道道的老京片子,其中反映的社會結構甚至官職也都是如假包換的清朝設置。
這也是為什麼京劇在當時幾乎成為流行文化,從王公大臣到走卒販夫都會哼哼幾句,也會「看著直掉眼淚」或「看的滿面通紅」。
而現今,即使是資深票友,也大多沉迷於技法,沒見幾個能對作品本身表現的人物和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的。


這又是一個想像出來的問題。不過可以理解,因為我也這樣想像。

在大概十年前,我還在上大學。當時中國京劇院到我的學校去進校園演出,之後有個簡單的講座。講座答疑環節,我問當時的院長吳江:現在的大學生都不喜歡京劇,這怎麼辦啊。吳江說你錯了,五十年前我坐科學戲的時候,就發現觀眾都是老頭,我就問了和你一樣的問題,我的老師的回答和我現在的回答一樣,他們坐科的時候,觀眾也是老頭。

所以,不是現在的孩子不愛看京劇,從來京劇都不是年輕人,甚至中年人的最愛。這是屬性決定的。原來年輕人有相聲啊,耍猴啊,撂跤的啊,那個適合年輕人。現在有綜藝啊,有真人秀啊。京劇從來都不是這些形式的假想敵。

這種經典雋永的藝術形式不必以吸引年輕人為目的,到了年紀,有了閱歷,沒了激素,一部分人自然的就會喜歡上京劇。雖然這個人數肯定比原來為少了。但如果以吸引年輕人為目的做了過多的遷就和調整,整個行業飲鴆止渴,那問題是更為嚴重的。現在的相聲就是。


從審美心理的角度講起:
審美過程分兩種:同化、順應。
理論上:
所謂「同化」,是指在接受過程中,接受者總是把具體文學作品整合到原先就存在的審美心理結構之中,當作品的信息與結構相一致時,審美心理結構接就得到強化與鞏固。
所謂「順應」,是指在接受過程中,接受者的審美結構與具體文學作品中的新因素髮生嚴重的不一致結構無法同化作品,只能通過自我轉換來適應作品的新情況,作品對原有審美心理結構起改變與更新的作用。
說白了:
一聽就上癮的是同化,挖空心思找美感的是順應。順應式的審美需要欣賞者花費精力去主動欣賞。
舉例而言:
譬如我第一次讀蘇東坡的《赤壁懷古》「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被這樣的氣魄直接震撼。這是同化過程。

順應則是恰恰相反,比如我第一次看畢加索的抽象畫《格爾尼卡》真的欣賞不能。

於是我想:「這是一張名畫,我不能欣賞那肯定不是名畫的錯,肯定是我太沒品位了啊。」所以呢,在我經過努力學習相關知識,並挖空心思尋找美感後,現在我終於能夠欣賞這樣畫了(偶耶!)。這是順應。
那麼欣賞京劇是「同化」還是「順應」呢?當然是順應啊!大多數人是聽說「京劇是國粹」然後主動花心思去欣賞的,但是呢,又大多在經過努力之後又放棄了。不是所有人,我說的是大多數。
為什麼?
因為
1.「順應」的成本真的太高了。
2.人們為「順應」京劇所預計投入的心理能量沒那麼高。

先說1.「順應」的成本真的太高了。

因為@笑道人 等許多答案已經說的很好了,我就大致列舉一下:
(1).京劇唱腔和念白無法直接聽懂語言。即便聽懂了還有古文一道門檻。
(2).高度形式化的布景現代人不適應。
(3).唱腔不符合當今審美習慣。
(4).劇情脫離當代生活。


然後2.人們為「順應」京劇所預計投入的心理能量沒那麼高。
作為一門號稱「經典」的藝術,必須有足夠的魅力讓人們願意讓自己的心靈去跋山涉水的欣賞它,這點京劇做到了么?或者說,京劇能作為「經典」的核心在哪裡?這裡,不得不說的是:京劇的思想內涵里幾乎沒有時代精神。
以繪畫為例,為了欣賞抽象畫我願意花很大的力氣去「順化」我自己,因為通過相關評論我知道它們的核心都扣緊了「時代」。藝術家們在其中尋找這個時代的問題,並視圖解決,從形式到內涵,繪畫界把自己的「命」革了無數次了。

再把視線收回現如今的國內老藝術行當,雅的「音樂」「國畫」俗的「相聲」「評書」,哪個不是費勁力氣的在尋找出路,自我變革。有些作品不倫不類,那正是人家在脫胎換骨的明證。

京劇呢?除了跟流行歌曲混排一下那種毫無價值的噱頭外,一線藝術家們在做什麼?有些晚會上所謂的新作品簡直了……
那幾個傳統唱段,佘太君、楊六郎、包龍圖、白素貞,京劇的這些內涵,無非就是演義小說『忠君愛國』『兄友弟恭』『三從四德』的思想水平。如果這就是「國粹」,那你讓「史記」「大學」「道德經」情何以堪?


阿城認為是京劇是一種生活方式,京劇的沒落是因為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1949年以後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改變了,所以有些東西就不能存在了。所謂改革開放就是慢慢大家可以有一個餘地設計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其他的也沒什麼改變。我們很多藝術的產生,是因為生活方式才能產生出那樣的藝術,這生活方式沒有了,基本就滅掉了。比如國畫是一種生活方式,早上吃了早飯,調整,最後你要開始畫,有人敲門說要開會聽傳達,你的生活方式就破壞掉了,回來以後你畫不下去了。跟一個傳統農耕生活不一樣的時候,這個東西就不存在了。京劇也是一個生活方式,說要拯救京劇,你要先拯救的是生活方式,你不拯救那個的話,或者說你沒有那種生活方式了,京劇就沒有了。

摘自新京報採訪《作家阿城 漫談讀書與寫作》

pino曹的回答很好啊,「古人的生活其實是很奢侈的」,且不說古代,我回憶起小時候,大約十幾年前,在夏天的晚上,外婆用蒲扇扇風,直到睡著。西瓜太熱,摘回來放水井裡冰著。現在,有多少人還會用蒲扇納涼,用井水冰瓜呢。咱們都有電風扇、電冰箱了。
生活方式變了。

在北京一個人一天去哪玩比較好 ?上次看到這個答案震驚了,為啥現在連走路都讓人覺得是奢侈的事呢。


這個問題早就見過,今天才想起該怎麼回答——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京劇,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沒見過好的京劇。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不是因為某種機緣特地去尋找好的京劇作品來欣賞,則他們能接觸到的京劇無非是以春晚為代表的各路晚會上出現的那些。那些京劇,不值得他們喜歡,也不會讓他們喜歡。

正如10多年前,根本沒人在聽相聲,社會上也沒這麼多喜愛相聲的粉絲。因為那時的相聲也根本不值得人喜愛。

真正好的藝術,無需大力推廣,不用強迫普及。梅蘭芳一輩子也不用大聲吆喝:我是藝術家!我是國粹!但凡是耳聰目明、心智正常的,在真正美好的藝術面前,是不會無動於衷的。

不是觀眾不給耳朵,而是如今這些玩意兒真的圓不下粘子來了。


一門手藝死了,不是觀眾的錯,永遠都是手藝人的錯。
跟產品經理一樣,做不好就怪觀眾的人,再大的盤子落手裡也得敗光。

既然那麼多經典的摺子,既然藝術形式這麼有生命力,那你怎麼寫不出新的?

人家下鄉採風的時候你在幹嘛?
郭德綱搞小劇場的時候你在幹嘛?
趙本山當年差點要飯,一路掙扎到現在把二人轉搞火了,你在幹嘛?
別的不懂也就算了,龔琳娜唱「忐忑」的時候你又在幹嘛?

內容為王就不指望能聽懂了,但是說了這麼多年貼近生活怎麼能不懂呢?
大眾不愛看的是老內容,說白了,就是不待見蘇三起解,鎖麟囊。
電視劇天天放《編輯部的故事》《渴望》照樣沒人看,難道還能說電視劇沒落了?
給奧巴馬一個黑臉的角那麼難嗎?

地位是爭出來的,是靠自己努力來的,就算要飯就算跟狗搶食也要去爭。
不是靠政府賞賜個曲藝頻道,賞賜個「宣揚國粹」的牌匾,然後包養出來的。

總結1:年輕人不喜歡聽京劇,是因為京劇雖好,但做京劇的人是扶不上牆的廢物
總結2:「真把自己當個角了?」


本來不想答這題,因為我接觸的年輕人並不多,又非京劇科班出身,怕自己觀點太狹隘。但是看到某些高票答案中,簡單粗暴的把當初的京劇與如今的影視劇划上等號,還得到一片支持聲,我不得不說一些我所知道的…(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請多包涵)


學京劇時,我的老師對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回去再琢磨琢磨」。
有時候一段戲恨不得學半年,為什麼這麼慢呢,音調不對?板眼不對?還是吐字不對?都對。但是——「欠琢磨」。

知乎上有人私信問過我類似的一些問題———「同樣一段京劇,同為專業演員,為什麼有的人唱的就受歡迎,有的人就不受歡迎呢?聽起來都差不多呀~怎麼鑒別誰唱的好誰唱的不好呢?」
面對這樣的問題,估計很多京劇愛好者總要長篇大論恨不得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我的看法就三個字兒,誰唱的「禁琢磨」誰就好。

為了這「禁琢磨」三個字兒,有了「做科八年如同十年大獄;有了「一入科班,打死勿論」;有了「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當然,這說的是演員~

那麼,對於觀眾呢?我看到有的高票答案里寫——有名的京劇就這麼多出,翻來覆去的唱,本來節奏就慢,故事情節早看煩了……
唉…
老話可說了——「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如果您認為京劇跟電視劇一樣,就看個故事情節,聽個熱鬧有趣,那我只能說,您還沒進這道門兒呢,別夢裡不知身是客了…


熟戲熟戲,別說是故事情節,就是每一個字兒,台底下的觀眾心裡都有數,那麼聽什麼呢?所謂調是公用的,腔是自個兒的,聽的就是這些細微的差別之中誰的腔更「禁琢磨」。有的角兒是唱的真好啊,某個腔恰好瘙到你心底的癢處,真的會情不自禁的喝一聲彩。聽完之後還得琢磨琢磨,越琢磨越有味道,越有味道越想琢磨,就像一道菜,正好與你的口味完美匹配,層層滋味不多一分不少一份,回味無窮,百吃不厭。
有的唱腔也是如此,百聽不厭。

上面嘮叨來嘮叨去,一直圍繞著「琢磨」二字。那麼,「琢磨」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時間。

唱的人為了能唱得「禁琢磨」,他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反覆研究每一個字兒每一個腔,反覆練習氣息控制吐字歸音。聽的人想要「琢磨」其中的滋味,也得有閑功夫和審美情趣。(我覺得審美情趣跟學歷不一定對等,這是一種天性+後天環境熏陶的產物)。


木心先生說,很多人是「盲於美」的,我很贊同這話。
閒情逸緻四個字,對如今的人說起來真是奢侈。

接下來,再來簡單說說電視劇,我從08年在現在,從業近10年,說來慚愧,一直默默無聞。不過現在的電視劇是怎麼拍出來的,我還是知曉一二的。

請您別簡單粗暴的拿電視劇與京劇比成嗎? 請您別簡單粗暴的拿電視劇與京劇比成嗎? 請您別簡單粗暴的拿電視劇與京劇比成嗎?
電視劇與京劇就不是一個路子的!

也請您別簡單粗暴的認為京劇在如今不受歡迎就是因為它的內容脫離如今生活成嗎? 也請您別簡單粗暴的認為京劇在如今不受歡迎就是因為它的內容脫離如今生活成嗎? 也請您別簡單粗暴的認為京劇在如今不受歡迎就是因為它的內容脫離如今生活成嗎?
就是把大火的《甄嬛傳》改成京劇,走進劇場看的人也並不多!把《鎖麟囊》改成偶像電視劇,照樣會大火!


如果說京劇需要的是演員千錘百鍊,觀眾有閑功夫——一個「慢」字,那麼電視劇要的是完全相反的一個字——「快」!
為什麼要快,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呀!且不說有的演員片酬是按天來算的,就是電、水、場地及酒店的租金,少一天就能省很多成本。電視劇更像商品。劇本要寫得快,導演要拍得快,演員要演得快,編劇學沒學過不重要,演員學沒學過也不重要,形體台詞過不過關都不重要。有時候拍的甚至是東拼西湊抄出來的劇本。演員想的比較多的問題不是這個人物怎麼分析,這個情緒準不準確,而是我這樣嘟起嘴來在鏡頭裡可不可愛呀,能不能吸粉呀,粉絲就是金錢呀…(本段內容所指,不包括所有劇組和演員,也有很多好好拍戲的,只是說現在的大趨勢)。
那麼,這樣的戲播的好不好呢?——很好。

因為很多年輕觀眾就吃這一套呀,你指望觀眾看劇的時候泡上一壺茶,慢慢琢磨演員的形體台詞到不到位…別挨罵了。人家可沒這個閑功夫,大家就想看看熱鬧放鬆一下就好啦~~嗯~這個演員用的唇膏顏色不錯啊,那個演員突然冒出來的港台腔蠻可愛的呀…電視一關什麼也不想啦…外行看熱鬧,內行也揣著明白裝糊塗的看熱鬧,哈哈一樂就行啦~


京劇沒有錯,觀眾也沒有錯。有緣分的您就聽聽。不愛聽您彆強求,也別簡單粗暴的寫個答非所問的答案來罵它,認為非要把它改得符合您個人的審美品味它才能活下去,才能不只是半躺進棺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可以改,但必須遵從它自身的藝術規律。現在有不少專業人士在做這件事,比如上海京劇院的很多演員。但是如果按照您答案中的那些個思路簡單粗暴的改,沒準兒它哪天就成為「非物質非文化遺產」了…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不愛聽戲,因為「如今快」啊。
看到某個答案里提到木心先生的《從前慢》,我也喜歡這首詩,就以此詩作為本答案的結尾吧~


因為聽不明白唱詞……


等我哪天高興,給你們來段漫威或者DC的現代京劇,挖這個坑有美漫粉追更么?

什麼效果?我隨便舉個例子啊……


《復聯群雄傳——捉放浩克》

倉七台七,倉七台七,倉大大,台台倉台衣台,倉~!

(幕啟,史塔克與眾復聯英雄上)

史塔克(西皮緊板):班納博士把我心嚇壞,變身浩克力驚瀾,我覓蹤跡航至此處來,管叫復聯群雄捉拿免災害。

鷹眼(西皮流水板):某弓張弛矢穿骸,管他蠻力倒海還是排山!

黑寡婦(西皮流水板):叫聲鷹眼你聽明白,班納非敵為友是人才!切莫惡意將他待,此去小心感化無大礙。

美隊(白):恐怕博士就在此山中,我等垂降吧。

史塔克(白):艙門,開!


我這麼寫你們會打死我么。。。


像是音樂劇方面,德奧法已經改良得更現代化,那麼戲曲方面由於時代不同,社會節奏變快,新的道路怎麼走吾將上下而求索。

比如,粵劇啊……對,廣東那個粵劇。我是劍網三80年代末開90級AFK的玩家,你們知道吧,製作的工作室是金山的西山居,在珠海,然而前幾年我記得粵劇就出了劍三相關的《決戰天策府》,作為軍娘的我看到戲曲宣傳海報和現場視頻就已經驚呆了……

再比如越劇啊,江浙滬聽的那個越劇!上海越劇院在前幾年甄嬛傳火的不行的時候就改編了越劇《甄嬛》。不是愛瓊樓,偏做宮牆柳……寫得多好,妹子多漂亮~

舉例舉回京劇,當年的樣板戲也是時代的產物,為了政治宣傳,經典段落至今也是膾炙人口。那啥,不會?多看看《人民的名義》,《沙家浜》的《智斗》總能會了吧!知識點!敲黑板!

好的,那麼來點圖片吧,為了慶祝最近將要上映的《加勒比海盜5》,請大家欣賞,京劇《加勒比海盜》!!!


聽戲這麼多年,一直就是同學中的少數分子,雖然已經習慣自己的興趣愛好被伊們無視甚至嘲諷,但也會偶爾思考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就要從兩個方面說起。

首先是感性描述,我是如何喜歡上京劇的。最開始家裡老人有愛聽戲的,因此從小就間或能聽到電視里傳出的鑼鼓點(身處小城沒有大團來演出呀)。從CCTV3的九州大戲台,到CCTV11的空中劇院,我曾經很痛苦為什麼爺爺奶奶總占著電視不讓我看大風車。中學時某一天突然聽到于魁智坐宮的流水,突然就喜歡上了,那種節奏感、信息量、飽滿情緒的變化讓人很high。之後搜羅大量流水的名段,覺得當時的劇作家很牛,從唱腔、板式到唱詞都滿含情緒和故事,但當時還不能接受原板、慢板的唱段,直到聽到了《一輪明月照窗前》,千迴百轉,繞樑三小時。再之後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聽了麒、言、馬、譚各派的老生戲,發現一旦開始就很容易接受所有了。雖然不再覺得於老闆是唱得最好的,但還是很感謝他吸引我喜歡上了京劇。

然後是理性分析,為什麼絕大多數同齡人不喜歡京劇。
一是節奏,包括故事的節奏和唱段的節奏,京劇的整體劇情節奏不是太慢而是太快,每場之間跳躍很大,不太連貫,而每一場內的一小段故事、每一段唱念又很慢,與話劇相比,不太適合現代觀眾欣賞。
二是唱詞,叶韻的明清白話初聽肯定覺得彆扭,而且裡面還包含著不小的信息量,需要一定的文史功底。比如樓上提到的《武家坡》流水裡有一句「送與大嫂做養奩」,很簡單的一句話讀起來理解起來都是個小障礙。相比之下同樣節奏的「隔壁的國術館」就很容易讓人理解說的是啥。
三是唱腔,那種與大眾相距甚遠的發聲方式很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我聽老生戲,對好多旦角戲覺得接受起來還有困難。麒派程派這樣的唱腔更是不容易讓普羅大眾接受,就好比京劇界的莫愁姐姐,好聽但很特殊,如何讓多數現代人喜歡?(PS:單純比較,絕對支持莫愁,絕對酷愛麒、程兩派。)
四是伴奏,胡琴鑼鼓似乎過於簡單,不太適應現代審美。
五是歷史,所謂國粹其實歷史很短,也就和米國建國史相當罷了,從同光十三絕到四生四旦,興盛期不過百年。文革及其前後20年差點斷了京劇的根脈,一大批劇目、演員、觀眾流失,巨大的斷層能恢復到現在這個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六是傳播,電視和廣播使京劇快餐化,一些唱段讓觀眾耳熟能詳,卻沒有起到推廣京劇的作用。作為一種劇場藝術,京劇的美是要坐下來欣賞的。就像電影一樣,在影院里看《一代宗師》我能思考很多東西,體會到許多美感,要在電腦上看我肯定會睡著。北京團、國家團經常來我們學校演出,好多同學聽完後都感慨原來真實的京劇是這個樣子哦,還是很好看的。

總之,京劇已經成為一種博物館藝術,有少數喜歡她的人,自己欣賞就好,沒有必要要求所有人都愛聽京劇。西方傳統歌劇不也是一樣一樣的么?所有藝術形式都有壽命,京劇能有現在的發展規模和發展勢頭,我已經相當欣慰了,沒必要自怨自艾。當然,再能提高一點、推廣一下肯定更好。


主要是不同地方的人大多喜歡本地區的戲劇,我是河南人,非常喜歡豫劇,我覺得豫劇不像京劇那樣誇張,半天聽不懂,非常通俗,小時候每周必看梨園春,我就覺得豫劇很好聽,只是旋律唱法確實比較落伍而已;樓主把原因歸結於政治就太狹隘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京劇最大的精華在於融合了地方戲曲的精粹,可是最大的問題也出在這了,戲曲本來就是和方言結合在一起的,離開方言和地區性的文化戲劇根本發展不起來。京劇受歡迎也只是在北京周邊,嚴格說也屬於地方戲劇(只不過比較複雜),並不是全中國老百姓都喜歡京劇,東北人喜歡二人轉,河南人喜歡豫劇,山東人喜歡梆子,浙江人喜歡越劇……「京劇是中國人的最愛」這本來就是偽命題,京劇從來都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戲劇的一種而已,不要把它說的多好多牛逼,好嗎


強烈反對@龔博致 這樣偏激的言論

Jazz樂現絕大多數年輕人不喜歡聽了(自己查查Billboard,Oricon排行榜)是因為寫Jazz樂的人是扶不上牆的廢物?

正統的歌劇現在絕大多數年輕人不喜歡聽了(自己查查美國戲劇演出),是因為寫正統歌劇的人是扶不上牆的廢物?

很多Jazz樂大師的巔峰之作並非Jazz樂最受歡迎的時期誕生的。Etta James演藝生涯後期的唱片根本賣不出去多少張,稍微懂點Jazz,Blues,RB的人斷然不會說Etta James後期是扶不上牆,恰恰是她後期嗓子壞了以後,做出了許多高品質的作品。拿一個文化產品流行與否來判斷其內在價值以及其作者的價值本身就是一件很無厘頭的事——梵高的畫在他生前賣不出去好價錢是因為梵高是是扶不上牆的廢物?他死了以後一下就從爛泥変好泥了?

一個文化產品能否流行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營銷、宣傳、形勢的緣故,一些流派會下的作者會相對受歡迎。比如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美國流行樂壇盛行成人抒情,唱片工業製造了一大堆廉價的成人抒情歌手,被樂評罵到狗血,很多堅持寫好品質歌曲的音樂人不隨著成人抒情的大流,歌曲的流行程度自然就沒有那麼高了,但是等整個成人抒情的風潮過去,那些廉價的成人抒情歌手馬上被拋棄到歷史的垃圾堆,而真正做好音樂的人會得到歷史的認可。

一個藝術流派的流行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的,在這個流派流行周期的發展期(前期)和結束期(後期)流行程度當然是比不上鼎盛期了(中期)。流行的程度和受眾的接受程度有關係,和作者創作水準沒有關係。Grandmaster Flash的作品是在Hip-Hop流行早期發表的,銷量自然比不過MC Hammer,但是能說Grandmaster Flash和MC Hammer相比是扶不上牆的爛泥?流行後期的例子,我之前已經舉過Etta James的例子了。而且一種流派要達到大規模流行的鼎盛期,是需要具備很多條件的,有些藝術流派即使在鼎盛期沒有做到絕大多數年輕人都不討厭。京劇在最鼎盛的時期也不是全國人民都喜歡,喜歡地方戲劇的人多了去了,我就是從小聽粵劇的,京劇一點都沒有感覺。

京劇現在到了流行的結束期,我們可以根據當下京劇創作本身的問題批評甚至否定京劇。但拿京劇不流行去說「做京劇的人是扶不上牆的廢物」那就是驢頭不對馬嘴。

我一定要強調一次,一個作品/流派流行與否和很多因素有關係,因為一個流派不興盛了就否定這個時期的作者的作品(包括創作/演繹),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


我也來閑聊幾句吧。
京劇的沒落,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的,因素很多,我也只是挑幾點。
1、時代變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獲取到快樂的成本越來越低,京劇難以滿足這群人的需求,畢竟時間成本太高了。
2、文化斷層。其實這是蠻嚴重的現象,大家看古詩詞大會、成語大會等,很清晰地看到選手有很多低級錯誤的出現,特別是古詩詞大會,百人團更是慘不忍睹。傳統藝術的土壤都沒了,自然也走向枯萎,沒有哪種藝術形式是可以脫離土壤單獨存在的。
3、優秀劇目的失傳。竊以為京劇音配像確實是千秋萬代之功,很多優秀劇目的失傳,令人扼腕,譬如尚派,那麼多俠女劍仙劇目,現在提起尚派就是福壽鏡,我多期待能看虎乳飛仙傳、摩登伽女!筱派逐漸失傳,心疼!這是最能招人入門的流派啊!就算不懂京劇,看打杠子跟看郭版羊上樹不是一樣一樣的么(一個脫褲子一個換帽子),多好玩。
4、閱歷不夠。你讓被強拆的聽《荒山淚》,讓被甩的女生聽《秦香蓮》,讓獨自拉扯孩子長大的媽媽聽《三娘教子》,讓沒兒子的聽《打侄上墳》,讓屌絲聽《紅鬃烈馬》,讓家窮被退婚的窮小子聽《碧波仙子》等等,引起人的心裡共鳴自然能聽下去。你讓小學生理解「少年子弟江湖老」,誰特么懂。你讓一個二把手強勢的憋屈老大聽「父子們在宮院傷心落淚」,那肯定義憤填膺啊!
5、某些演員不行,不是都不行,而是經常展示在大眾面前的那些不行。好演員地方劇團有,貴州的孫丹梅,她貼《鐵弓緣》,你看北京的那些天天就會唱茶館的那些演員臊不臊得慌。重慶京劇團的崔英,他那才是譚派。愛聽戲的都懂,我就不多說了。
6、宣傳有問題。太端著了,地方劇種,都有各地方的比賽欄目,反倒京劇每年就那麼一場票友賽,那管什麼啊,專業演員演那不叫好,票友、愛好者們才是中流砥柱,沒他們帶新人,你演的再好誰看啊。高雅藝術進校園這倒是不錯,可不能顧此失彼啊!
先說這麼多,想起來再補。


對京劇不太了解,但是貌似沒怎麼聽過京劇有根據現代生活改編的?革命年代的紅色京劇,我覺得很多都很經典,但是現在好像這方面的推廣很少了。大眾了解到很多劇目幾十年來始終就是那幾個。


首先,年輕人不僅不喜歡京劇,同時也不喜歡任何其他戲劇。
其次,在少部分喜歡戲劇的年輕人當中,由於戲劇門類眾多,京劇只能占很小的比例,於是就顯得喜歡京劇的年輕人更少。
還有就是現在的京劇不好聽了。一代一代的演員胡雞巴改。

另外,題主所言【曾經無比輝煌】,其實也就是革命現代京劇的輝煌而已,清朝時候雖然它是皇家指定的戲曲,但京畿之外的人並不買賬,地方戲就是地方戲,沒有哪個地方戲可以成為國劇。

國劇是後來的事。京劇變國劇,國到什麼程度呢?全國各省市都有官辦的京劇團京劇院。
要說輝煌,也就這時候吧。
然並卵。
雖然山西省京劇院在文化中心五一廣場邊兒上的海子邊里佔據了一號院的位置,但山西人或者太原人,即使是在那個【曾經無比輝煌】的年代裡,仍舊是聽晉劇的多,沒有誰因此就喜歡上了京劇。

所謂輝煌,不過就是行政命令之下的硬性普及而已。


因為現在絕大多數的年輕人不是北京人,味道重點兒的衚衕串子話都聽不懂,更別說念白什麼的了。

當年的絕大多數年輕人也不是北京人,也不喜歡聽京劇,因為還有黃梅戲、花鼓戲、豫劇、粵劇、越劇、川劇、秦腔等等等等。

再有,資本進入意願不強烈,利潤低,短期還得賠錢。主要是周期問題,影視音樂院校幾年就能培養出合格的演員、導演、歌手、編劇等等,京劇(其他戲劇)出一個角要多久?還不是什麼都能演,找個影帝(後),從貴族到奴隸,正派反派都能全活,你讓梅蘭芳演個銅錘花臉看看。比較起來戲劇演員性價比太低了。

現在針對年輕人的造星機制太成熟了,歌舞影視明星簡直無窮匱也,80後喜愛的我都還沒認全呢,90、00後追的都鬧出爆吧事件了。反過來看看,卡拉OK里還就那幾個:「駙馬爺,近前聽端詳」,聽什麼?海哭的聲音?「臨行喝媽一碗酒」,什麼酒?喝了通氣不咳嗽?「穿林海,跨雪原」,拿著馬鞭子,跳江南死大不行么?快拉倒吧。

再有,文化部門那些滿人後裔的高官,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說成國粹的時候,問過絕大多數的年輕人沒有?啥時候又在意過絕大多數年輕人喜歡什麼?看個《小時代》都怕孩兒們的價值觀扭曲了。我打小天天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結果512的去收屍抬傷員的時候,身邊就沒幾個當年一起帶紅領巾的小夥伴,反而很多80後90後累的小臉緋紅還一聲不吭。好容易遇見個同學,跑來看看熱鬧,回去就倒賣帳篷,90塊錢的東西賣1600,去你么的!我都臊的慌!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神話能構成一個體系嗎?如果能,是何種邏輯及聯繫?
「舉案齊眉」的「案」中是否有酒?
紅樓夢裡的女性人物都對應什麼花?

TAG:中國文化 | 京劇 | 社會現象 | 文化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