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拍攝要使用膠片?

錄像技術應該早於第一部膠片電影的誕生吧?那麼為什麼要用膠片拍攝電影?現在還這樣嗎?
(題問者原文錯誤,錄像技術誕生於1950年代。膠片電影產生於1895年。)


這個問題放了很久很久,一直沒回答,是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
想了想,再講一堆技術細節也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就談談我的一次感受吧。

要說這輩子到目前為止,看電影最爽的一次什麼時候?不是在電影資料館看《七宗罪》、《貝隆夫人》、《黑鷹墜落》……
我承認,確實很爽,但是那不是最爽的。
最爽的,還是我的電影初戀。

十幾年前,我還是一個在一個野雞大專裡面學習「企業會計」的學生,在武漢讀書,國慶節的時候回家,回到我的家鄉--長江邊的一個小城市。
那個時候,我是一個電影愛好者,不過還沒打算考電影學院,其實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學校。我只是喜歡看電影,並且還是幼稚地思考一個頗為嚴肅的問題:是不是去投身電影業?
那是1994年九月底的一個炎熱的下午,家鄉電影院正在放映一部香港電影《東邪西毒》,很多人都去看,因為誰都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我當時也好奇,就去看了。

這是一次絕對的超級視覺洗禮,電影一開場我就被完完全全地吸引了,很多年以後,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我那個時候不知道杜可風,不知道王家衛,我幾乎什麼也不知道,我只認識銀幕上的那些演員。
電影膠片拷貝很新,很透。電影裡面那些美輪美奐的畫面,就好像一面通透無比的水晶,將我完全的吸引進去。
我當時整個眼睛裡面只有那些畫面,記得一開始就是一片海,然後是字幕。當時我對銀幕上的哪些演職員表都不認識,但是那畫面的震撼力還是讓我的嘴微張,一直沒合上。
畫面很亮,很白,顏色都好像被洗掉一層一樣。在畫面裡面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褪色」感,那種天空,那種水面,那種室內打光技巧,那種華麗的視覺風格,讓年幼的我震驚不已。
我完全沒看清故事和人物關係,但是那電影畫面直到現在還深深地映在腦海裡面,我以後再也沒這種通透的觀感體驗。當時我對電影攝影完全一竅不通。
我當時回家後立刻給我在外地上大學的弟弟寫信,大肆讚揚了一番整個電影的攝影,很遺憾,當時憑記憶說這個電影的攝影師叫程志谷,後來才知道,那是當時的合拍方--北影廠廠長。
以後慢慢了解,我當時驚為天人的那種褪色,又有一層蛋清色彩的觀感是杜可風用了愛克髮膠片的原因(沒有辦法形容那是什麼感覺)。從此之後,杜可風的每一部電影,我都捧場,只為愛克發電影膠片。

後來我上bfa在軍訓的時候,看了一個電影叫《狼女》,裝甲兵工程學院禮堂放映的,其實就是于仁泰的《白髮魔女傳》,那個時候我已經知道了鮑德熹這個人的名字,看的時候也是嘆為觀止,覺得這個人神奇得不得了。
後來上學了,我在電影院裡面看了他掌鏡的《夜半歌聲》,對他的外景攝影風格很有興趣,聽說北影廠在拍《五行戰士》,就跑到攝影棚里去找他,當然他不識得我是誰了,我見到他本人,一個花和藹可親的白鬍子的老頭,我以為是外國人,面容很不像中國人,他腰裡別著對講機,英語廣東話普通話都說。他還回答了我幾個問題,告訴我他是怎麼操控攝影遙控臂的。

從那以後,我就愛上了電影攝影,一直想搞清楚這裡面的門道,只是因為近視的原因,沒有考攝影系。但是這不妨礙我對電影攝影的熱愛。柯達公司的每次新膠片發布會,我幾乎都到場了,從EXR膠片到Vison,每一次看測試片都是極品的享受啊。還記得當時不知道哪個攝影師拍攝的EXR 5287膠片測試片,美到極致。
直到現在,我看電影是必須知道Director of Photography是誰的。從HKSC的杜可風、潘恒生、鮑德熹、鍾志文、高兆林、黃永恆到ASC,BSC,CSC,AFC的大師們……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說,頂尖膠片電影給我帶來的那種觀影體驗,直到現在也沒有被打破過。
如果說很多人張口閉口談數字的話,他是真的沒有看過頂尖攝影師掌鏡的膠片畫面是什麼樣子。

我不詆毀數字,但是我反對詆毀膠片。膠片所達到的畫面高度,數字需要很久。


為什麼電影拍攝要用膠片,站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來回答這個問題,和在一百多年前電影攝影術剛發明時回答,答案將是截然不同的。本問題下所有答案都是站在今天的角度,比較膠片攝影和數字攝影的區別,強調膠片的不可替代性,這當然很好,但我打算換一個角度,回到電影攝影術剛剛發明時的十九世紀語境下,說說為什麼當時會選擇膠片。


電影攝影術的成立,需要許多技術條件,它要求在若干個不同的領域都取得技術突破,而這些領域的技術發展是不同步的。


人們在1880年代已經搞清楚活動影像(moving
picture)的基本原理,但電影攝影術還在等待感光材料技術的成熟。


電影攝影的本質,是快速的間歇性曝光。在後來我們熟悉的柔性介質發明以前,人們運用玻璃干版作為成像的載體,它的缺點顯而易見,又笨重,又易碎,但在1880年代之前,還沒有別的東西能替代它。玻璃干版取代的是更早的濕版火棉法,它的光敏感性提高不少,使得在幾分之一秒內曝光成像變得可能,這是活動攝影成立的前提。那時候的大發明家、大攝影家,像幕布里奇和馬雷,都是用玻璃干版法開展自己的運動實驗。幕布里奇把二十四台相機一溜排開,輪番曝光,而馬雷只一台,但拍攝時用旋轉的玻璃干版來曝光。為了創造運動的幻覺,拍攝完畢後還需要把這些單張照片印到連續的載體上,再用西洋鏡一類的設備來觀看。這在柔性介質發明之前,一直也沒有很靈活的方案。


也許有人不知道,膠片巨頭伊斯曼柯達公司,最早也是從干版技術起家的。不過在1885年,他們發明了一種原始的「片卷」(roll film),向柔性介質技術邁出了關鍵一步。他們還想到,可以用紙來代替傳統的干版。與此同時,在歐洲,也有發明家路易·勒·普林斯在從事「紙膠捲」的研究。


紙膠捲的出現,使得玻璃干版在活動照相領域被迅速拋棄了,但在圖片攝影領域,因為玻璃干版法不容易變形,保存時間久,在天文攝影、大地測繪、光譜分析等高精尖領域,它至今仍有用武之地,所以這提醒我們一點,沒有百分之百被取代的技術。


比起玻璃來,紙卷有很多優點,靈活柔軟,但它太脆弱,透明度低,給沖印和放映都帶來難題,所以紙並不是理想的結果,人們還在繼續尋找它的替代品。


這時候有人開始嘗試一種新的塑料製品,叫做賽璐珞。人們先是想用賽璐珞薄片代替玻璃干版,但一直都失敗。直到英國發明家John Carbutt在1888年率先發明了塗覆了明膠乳劑的賽璐珞薄片底版,但它的柔韌度仍然不夠,無法裹成捲筒的形式。

和Carbutt同時的一個美國業餘化學家、攝影師Hannibal Goodwin提出了一個專利,他同樣是基於硝酸纖維-賽璐珞製成了一種優良的透明感光薄片材料,並且可以用於卷片式相機。然而Goodwin的專利野心太大,涵蓋了很多領域,致使他沒有在第一時間通過審核,又花了兩年時間修訂。在他等待專利批複的時候,伊斯曼柯達公司進入了這個領域。


伊斯曼柯達公司在1888年發明了最早的柯達相機,正在尋找理想的透明柔性感光材料。第二年,他們宣布找到了,並迅速推向市場。這種材料很薄,像紙一樣輕,像玻璃一樣透明,它仍然是用到硝酸纖維素-賽璐珞為片基。為此,Goodwin還和伊斯曼柯達打了幾十年的官司。


電影攝影術的最關鍵一步至此完成。


同時,攝影和放映設備方面的研究從未停止,愛迪生公司、盧米埃爾兄弟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而他們也都離不開伊斯曼柯達發明的賽璐珞膠片。幾年後,我們今天所說的「電影」正式誕生。


總結一下,為什麼是賽璐珞膠片?因為它光學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都很好,符合電影攝影的需求,是十九世紀末人們能找到的最理想材料。當然它不完美,因為硝化纖維最大的缺陷是易燃易爆,不安全,所以後來人們用醋酸片基、聚酯片基替代了硝酸片基,但本質上「膠片電影」的工作原理並未變化。


2017.01.17 更新

數碼拍攝現在不能說完全複製了膠片的視覺體驗,但是無限接近的同時也給自己添加了另外的特質。
歸根到底,這些都是工具,是服務創作需求的。

==========================================

我必須聲明,是的!!膠片已經離開這個市場了,但是這個題目是為什麼電影用膠片,所以我也只是回答 對比起數碼,為什麼電影用膠片,而不是說膠片100%比數碼好。這是行業裡面大家認為 「為什麼還是用膠片」 的理由。

至於為甚麼膠片會作為拍電影的一種媒介,這個是科學發展的一個神奇結果,這個牽扯到科學,歷史,以及人類藝術文化的表達和傳承的慾望和本能,略複雜,我就不延伸。
這裡主要是講述,相對數碼這種新一代方便快捷的媒介,現在電影拍攝為甚麼還選擇用膠片作為電影媒介的小部份原因。

順便先看看紀錄片 「side by side」 :)link:陰陽相成 (豆瓣)
他們說話會比較有信服力,而且比看我的回答更心平氣和。

==========================================

這個是最近一直都在討論的問題。
數碼作為一種新媒介,一開始幾乎都是抱著完全替代膠片的態度,但是我依然覺得,數碼還不夠成熟,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其相關的理論學說,其所持有的態度和價值,以及其社會意義,與其說數碼不足以完全替代膠片,更不如說這就是兩種媒介!數碼拍攝現在出到7K,但是沒有鏡頭能配上6K那麼大的傳感器(sensor);而4K的拍攝和放映在即HD後,在平民化,這不是壞事兒,只是指出其發展的根源更傾向商業化。儘管數碼張牙舞爪地在發展,數碼製作的片子也越來越多,但是昇華電影藝術的作品的比例在減少,所以我相信這個是好萊塢一堆大導演在這樣一個非常商業化的時代,拚命擁護膠片製作和膠片的尊嚴的最主要原因。

電影用膠片主要有 三 個原因,
拍攝原因,
放映原因,
和數據庫保存原因。

直到《阿凡達》等3D/IMAX等,必須用特效的片子的出現才算是完全顯示出數碼的優勢,所以從那以後,北美市場的3D電影和數碼放映幾乎在4年間侵佔了全部市場。加上現在各種錄像設備的視覺媲美膠片的感覺,導致一直沒有在改變的膠片行業接近死亡。
順便一提,先是聲音在《星球大戰》中率先數碼化,隨後是《英國病人》的數碼剪輯。90mins主流劇情片放棄膠片拍攝是很後面的事情。


接下來是正題。為什麼要用膠片。

關於拍攝
用膠片拍攝都能夠保證工作的流程和畫面質量(35mm)。
"Be able of doing film doesn"t mean that you are good at doing films."

現在變化很多,但是用膠片拍攝會有種莊嚴感,因為在導演action後就燒的是錢了,演員必須演好,錄音必須也做好,所有都要到位。所有東西都要正確,有理由,正當。你用數碼,這裡也拍拍,那裡也拍拍,演員也會鬆散一些,還有些演員因為能馬上回放,而會要求觀看自己的表演,但是這樣其實會跳出角色,來評判自己的表演,這樣會讓演員的自我意識過強。
而且,剪輯師在後期看到這大量的數據,他們會哭。
目前喜歡用膠片的人,大部份人還是喜歡膠片那種質感,和膠片給人帶來的那種職業感。用膠卷拍攝,對拍攝現場的要求更嚴格,攝像導演一定要知道技術上面所要面對的,還要同時創造藝術和電影的魔法奇蹟。
一旦換成了數碼,整個工業流程,以及權力分配就都變了,然而現在的數碼拍攝還是在延用膠片拍攝工業秩序,是無法把利益最大化的。膠片的秩序在離開,但是新的數碼的秩序還沒有建立。比如,以前都是攝影導演決定畫面的效果,因為只有攝影導演能看到畫面,於是給予攝影導演很多光環。後來出現數碼,就有了數碼調色,本來是攝像導演是決定視覺效果的,然後現在確由一個調色師來決定你畫面的效果;甚至現在還會評論攝影導演的畫面,攝像導演的光環就消失了,意見越來越多,導演的主見也越來越多,完全打破的片廠的權利制衡。甚至,CGI的出現,讓攝像導演的角色失去了藝術性,更像只是保證素材的人,畫面的藝術性更依賴後期,同時也更依賴數碼的數據。
變成數碼後,整個行業都變得很匆促,沒有休息,不停拍,不停發行,但是沒有一個能利益最大化的秩序
Christopher Nolan(諾蘭?)評判了數碼攝像馬上能看到數據的功能,他說:「馬上能看到素材是自欺欺人,因為觀眾會在35英吋的屏幕上面看,一個還是剪輯過的,電影,而不是一個顯示屏上面看電影。」(當然這個也在變,現在很多人在手機上面看電影,但是大家去電影院也都還是為了感受那大屏幕的現場感。)

總而言之,數碼讓電影變得平易近人,確實是更便宜,更方便,更容易發行了。但是儘管很多人都在拍,但是質量並沒有變好,爛片越來越多。


用膠片拍攝都能夠保證工作的流程和畫面質量。

最近也還是有很多電影是用膠片拍的。

關於 film projector (膠片放映?)

但是說來可笑,儘管現在不管數碼怎麼進步,數碼在一開始的時候都還是在追求一點,就是膠片的感覺,所以不管怎樣,經管現在數碼也有數碼拍攝和放映的流程,獨立的審美特質,和數碼自己的一套理論系統/學說,(總體而言就是數碼也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立的性格)但是作為一種媒介同樣服務電影的情況下,就勢必會拿來和膠片比較,甚至會上綱上線到比較它們各自的性格。

所謂膠片的感覺很抽象,但是看完一部用膠卷放映機,放映的35mm膠片電影的感覺,就是感動那種質感的視覺,非常人性,自然,隨性,舒暢。因為膠片放映機裡面出來的只是一張張的照片,但是膠片放映機24fps地放映連貫地畫面,你的腦子就會開始合成這些畫面,所以我們看到的電影,一直都只是我們腦內製造的幻覺,這個是令我們自己舒服的感受。(Quote 自崑丁的interview)所以膠片的感覺就是一種人體自然而然產生的幻覺,是保留這種讓人舒服自在的幻覺體驗。

但是依據每部片子自身想達到的效果,說不定為了達到某種酷炫的觀影效果,會有人專門選擇數碼放映,畢竟數碼放映也是播放一楨楨的在播放。

不管怎樣,膠片和數碼各自都是一種媒介,是不同的表現手段,它們都有著作為媒介而有的一系列符號和內涵。儘管老一代的電影人很執著於用膠片,但是畢竟現在數碼的拍攝放映也獨立了起來,所以,應該考慮的不是應該用膠片還是數碼拍攝,而是這一部電影更適合哪種表現手段。比如《sin city》的拍攝就是在膠片時代所不能想像的。

關於 archive (數據庫保存與管理)


是關於轉換格式和備份的問題,必須不停得去保存原格式和複製新的;而原格式是film 本身。

電影的數據庫一直是個問題。而且不只是電影的數據管理不夠完善。
一部90mins的劇情片電影剪輯完畢,要用15T至120T。1T是1024G,可想而知,一部電影有多大。而數據保存,這些都要轉換格式。
但是膠片本身不存在這個問題,只要有一點光,就可以看到畫面了,膠片本身是拍攝格式,也是儲存格式,一餅35mm膠片可以正常情況下保存100年。但是隨著各種格式的各種出現,每年都在各種轉換格式,先是film變成SD,再轉成HD,現在有把數據轉換成2K,4K,blue ray,mp4,avi,mkv 等等。但是每年都有新片,每年都有舊片子要數碼化,每年也還有新的數碼格式出現,這個也給數據庫的文件管理提高了難度每次換主流格式,就會選擇片子去換格式,於是這個換格式的過程中就有很多電影被扔掉。於是這就造成數據庫的流失。如果理想化,全部膠片的片子都轉換成數碼,這個估計遠遠不止幾萬T,而且每次出現新的儲存格式,就都要進行大型的轉格式工程,這個也會耗資很大的勞動力和時間。

真事。前兩天去 panavision canada 借相機,和技術人員聊天,他們說 MGM 把 Wizard of Oz 數碼化後,就扔掉了原來的print,然後他們想重新做成3D的時候,那份文件損失了20%,幸好UCLA保存了原本的負片,他們才能重新掃描並且製作3D。
還有就是pixar,他們store and ignore,把 toy story I,放在SSD後就不理了,然後很久後才打開,10%的文件丟失。

所以要人經常去給這些SSD 或者 HHD 通電,這個也是個很大的勞動力。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趨勢是數碼,但是就數據保存和管理的方面,膠片無法完全被代替的原因。保存film 是保存了電影的那份靈魂。

好萊塢關於用數碼還是用膠片的爭議很大,大家都知道趨勢是數碼,但是大家都還是很喜歡film的質感。推薦去看 《Side By Side》(陰陽相成 (豆瓣))。這部紀錄片,是講 analog vs. digital, 膠片和數碼的爭執。導演是《駭客帝國》裡面的男主。人人字幕有全片翻譯且下載的資源。

總結:

大家都還是抱著數碼是趨勢,還會進步的態度。
而柯達,唯一的35mm電影膠片供應商,合併了以後,聲明會讓膠片起死回生,但是全世界能洗35mm電影膠片的地方卻越來越少。

而我自己在這段學生期間,用膠片拍過短片,自己去洗,自己真的用剪刀去剪輯,放到膠片放映機裡面放映是我覺得拍短片以來最實在的一段時間,有種作為匠人同時也是藝術家的集合體,電影人,的一種自豪感。這是一種親手,真的是親手完成作品的感覺,電影就是在我手中慢慢成型的感覺真的很棒。

希望這些資料,多少回答了你,為什麼要用膠片。:)


但是我更建議大家視數碼或者是膠片為一種工具,各有各的好。適合用膠片拍就用,適合數碼就數碼;不用因為數碼的出現就一定要用數碼,「It is there, but it doesn"t mean that you have to use it.」。


個人經歷,僅供參考。


========================================
謝謝大家的意見,我有很多想說的,但是我已經盡力精簡了。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感到奇怪,就好像有人問:吃飯為什麼要用嘴?當然進食有很多種途徑,比如說輸液等,甚至可以直接那管子插到胃裡面。但是用嘴吃飯是一開始物種起源決定的。那麼本來電影一開始就是使用膠片拍攝,沒有數字一說,當然也不存在「為什麼」一說。數字技術用於電影才剛剛不到十年的時間,怎麼可能去質疑一百多年前的歷史呢?
所以我雖然不理解這樣的問題問之所在,但是我大概可以估計到提問者一定不是一個經歷過膠片時代人吧?
我是一個使用膠片的人,經歷了電影攝影從膠片到數字的轉化過程。如果現在某個導演提出使用膠片拍攝,我一定非常開心。這並不是說我厭惡數字技術,而是對我來說,使用膠片至少是一種更大的挑戰和刺激。
這個問題的核心還是一個被業界討論爛了的問題:膠片和數字影像的優劣對比問題。我不討論這個話題,而是想說一下膠片影像給電影攝影帶來了什麼的問題。
羅登的回答,讓我感到一種啟蒙運動式的愉悅。我當然最早的觀影經歷也是從膠片開始的。柯達油溶性膠片(分為負片和正片,中間片三種)特有的還原質感,影響了我十幾年的求學經歷。可以說,到目前前為止,膠片時代構成美學基礎,美學模式,審美判斷,依然決定著攝影師和觀眾的創作和觀影方式。關於反差,色彩還原,清晰度等等概念和過去一百多年來幾乎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甚至很多攝影師,即便是使用數字技術拍攝,都不願讓別人判斷出來。「如何看起來和膠片拍攝幾乎一樣」成為很多攝影師和電影愛好者的共同基點。經典電影(幾乎都是膠片拍攝的)構成的影像模式還在決定著創作者的審美。
可以說膠片技術,奠定了電影百年美學的基礎。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電影最早是用數字技術拍攝,只是到了現代膠片技術誕生了,才該用膠片拍攝,電影攝影的美學特徵是什麼呢?不過這個假設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是有違歷史規律的。膠片無論從顯影模式,觀影方式都是古典的,不可能現代科學技術從現代倒退到古典,除非是為了「忘卻的紀念」。
電影沒有為什麼用膠片拍攝,而是膠片誕生之後為什麼被用於電影?在一百多年前。


首先,電影工業,基於藝術創作下的工業生產。電影攝影的基礎也建立在光學,化學,電器和機械的基礎之上。膠片是記錄,保存,批量複製影像的介質。
單純從介質的角度上說,膠片在電影誕生後的絕大部分時間內,是理想,並且唯一的記錄手段。片基良好的機械性能讓攝影機適應各種環境下的極端拍攝,也讓諸多老電影留存至今,不斷改良的乳劑塗布工藝讓彩色替代黑白;扁平顆粒帶來的感光度提升讓攝製組走出攝影棚,記錄自然光;更高的寬容度和更好的特性曲線讓極端的拍攝得以呈現。這不是創作者的意識推動電影工業的發展,而是技術的進步帶給創作者更多的可能性和選擇。
起初,數字影像記錄是極其粗糙的,完全無法與性能幾乎被挖掘到極限的膠片相比。雖然比起膠片更加廉價,得來也更便捷。但是,當數字影像技術開始井噴式的發展,無論是感測器面積,解析度,動態範圍,色彩位深,達到或者超過膠片後,膠片的淘汰也是必然的。
這是工業的進步,市場的選擇,和情懷無關。
膠片走了,留下的是24fps的幀速率,35mm下的透視與景深,恰到好處的銳度,極有辨識度的反差與色彩。這些,也成了數字影像技術的標杆和工業標準,我們現在俗稱「電影感」。
我打字的手機後攝像頭裡的sony背照式coms,同面積性能幾乎已經和膠片一樣好。我們無需再系統學習繁瑣的理論,更直觀的監視器示波器替代了測光表,幾個色溫選項就更換了雷登濾色片,配光無法修正的問題交給達芬奇。
膠片的技術壁壘已經被數字轟殺至渣,電影攝影機與手機攝影app的操作僅僅是多了一些高級選項,人人都可以攝影師。
只是我經常會想起,綠色的RUN鍵按下,抓片爪拉動膠片,跑穩後攝影機響起清脆的滴聲,明亮的目鏡里,場記板移開,演員開始表演。那時的片場,所有人的眼神專註,誠惶誠恐。
這一點,有關情懷。


曾經我們還用膠片拍照,聽黑膠,看印刷的書,聽模擬電台,打銅纜電話,聽walkman。

但是技術革新會帶來體驗的全面改變,你可以去懷念那些老的經典,但是你不能拒絕新技術,某些程度上說新技術總是更好,或者終會更好!(不談感受)

70年代的人或許會很熱衷 印刷書籍
80年代的人,就是我這樣的或許會喜歡曾經的walkman
90年代的也許更熱衷電子書或iPod
00年代的興許全部適應了第一名所說的60fps 或者進一步 48fps 3D 4K。Ta們以後或許會 會懷念這些東西寫出 相比 8K+200fps+4D 更懷念曾經的 2D 2k ,但是一樣不能阻止技術的前進,體驗的改變!

或許新興的一波電影製作者,就不會迷戀膠片質感,而給我們帶來更加前衛的電影感受了。 也許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與「寫字為什麼要用毛筆」、「耕地為什麼要用牲畜」、「做飯為什麼要燒柴」如出一轍。一種工具或行為的出現,與當時的歷史、政治、社會、科技、文化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電影攝影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將光的變化記錄下來。在當時的條件下,感光乳劑與賽璐璐片基的結合是可行方案中最佳的一種。一卷塑料片就解決了一台數字攝影機的感測器、電路、軟體、存儲器等等複雜的軟硬體協同工作才能解決的問題,不可謂不巧妙。

另外,膠片拍攝電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而電視(磁帶)錄像是20世紀中葉才誕生的,其先後關係顯然與題主的假設不符。


首先第一部膠片電影誕生於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工廠大門》
而所說的錄像術如果是指磁帶式錄像機的話,能出來的時間絕對更晚,具體時間我記不太清楚了,而在膠片電影誕生之前人們能夠觀看的記錄影像只有照片。其實電影也是在照相術的基礎上發明的。
膠片電影至今一百餘年,從誕生之初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電影的膠片規格和技術指標也一直在進步,16mm到35mm,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電影的發展其實就是一部技術的發展史。
但膠片是化學感光成像,35mm的膠片成像解析度大概與4K的數字放映機相當,數字技術的發展在解析度、清晰度上早已超過了膠片,但在寬容度和色彩飽和度上卻依然無法與膠片抗衡。
但膠片被取代卻是必然的事情。為什麼?
首先,早期電影的剪輯特效都是在膠片上進行的,但現在無論是膠片還是數字都是通過電腦平台進行剪輯和後期特效製作的,即使是膠片也需要進行數字中間片的轉制。因此使用膠片拍攝就毫無疑問的會增加工作成本,數字攝影機拍攝後就能直接剪輯。
再次,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大熒幕的觀影享受更多的突出華麗的畫面、特效等,為了能夠更好的利用數字化影像甚至需要導演在拍攝時能實時看見電影中完成後的粗略特效效果,如《阿凡達》拍攝的虛擬成像系統,膠片電影已經完全無法做到這一點。
最後,放映終端的全面數字化已經是大勢所趨,長期以來的膠片放映也帶來了諸多的問題,首先單個膠片拷貝成本大約在8000左右,並且使用次數有限。而且運輸頗為不便,一盤35mm膠片時長大約在10分鐘,一個拷貝甚至需要10盤左右的膠片,而數字放映只需要一塊硬碟。
膠片電影會不會被取代,至少在大環境上是會的,就像現在的照相機一樣,但依然會有一批愛好者支持它成為一種特殊的愛好,直到數字技術在所有指標上超越膠片。

PS.福島地震成為了視頻行業全面數字化轉變的契機,索尼生產的一款用以存儲膠轉數的磁帶,佔據了世界的主要份額,卻因為地震將工廠毀了,恢復生產需要1-2年時間,而世界上的存活只夠使用幾個月的時間,所以絕大多數的都轉到數字拍攝上面去了。


討論解析度是沒有意義的,人眼本身有分辨極限,不然也用不著望遠鏡了。
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動態範圍,數碼的動態範圍目前還是遜於膠片。室內燈光下問題不大,但室外高反差日光下就很明顯了,這也是為什麼早期模擬時代的日劇、港劇如《上海灘》《霍元甲》室外畫面用膠片拍攝的原因。雖然技術進步在拉低這一差距,但差距仍然是存在的。
但數字有一個「作弊」的法寶,那就是後期調色,當然膠片也會調色,但主要是為了色調統一,而數字畫面調色可以人為誇張層次感,造成動態範圍較大的假像,也就是所謂「膠片感」。
注不注重調色,你看美劇、日劇和國產劇的畫面就一目了然,其實拍攝器材差不大多的。有些國產「數字電影」比如《甲午大海戰》,有些日劇的劇場版比如《Spec》,並不追求「膠片感」,看這樣的畫面,數字和膠片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因為膠片電影的畫面質量、色彩飽和度、解析度、顆粒質感、寬容度等非常之高,技術也相當成熟。

數字電影畫質早期根本無法與膠片畫質相提並論,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技術每年都快速革新,並且已經有追趕上35mm膠片畫質的可能性,甚至接近(比如紅遍全球的Red One數字攝像機或更先進的攝像機)。但是,距離imax大幅70mm膠片的畫質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目前,好萊塢已經逐步放棄35mm膠片,全球電影院都在大量建立數字影廳而淘汰膠片影廳,柯達公司已瀕臨破產,膠片電影正在飛速死亡的路上。但是,由於兩者感光原理(化學與電子)根本不同,數字無法在短時間內100%超越膠片畫質,而膠片也不可能短時間內100%滅亡。


答非所問胡亂說一下,現在數字機拍攝,理論基礎還是依據膠片過來的,基準曝光啦,寬容度啦等等。(我沒拍過膠片)以前膠片時代攝影師對一部片子的攝影是有絕對權威的,從拍到洗要全流程跟下來,現在數字攝影,攝影師要知道數字調色的知識,有些攝影師也會為每部片子做lut,目的也是想像以前拍膠片一樣拍數字,國內電影流程上就不會那麼嚴謹,現在就演變成,天不藍後期調,草不綠後期調,爆了後期調啊,同樣數字機拍的電影,好萊塢每部片子,哪怕是個劇情大爛片,攝影都是合格的,到中國應該就是優秀了。反過來看國產電影,攝影嚴謹的片子一年看不到幾部,大部分電影里都是有一些場景不錯,有些場景就是胡亂搞,團隊沒有認真對待自己片子里每一個畫面。國內第五代的那些老攝影師膠片時代都留過一些好作品,但是這幾年數字機拍的真的不咋地(沒有不敬之意),一點個人風格都沒有。最後說一句把數字機拍的像膠片應該是一個攝影師在畫面上的目標之一。推薦一下我最近看過的一部不錯的數字電影《萬物生長》


通篇的各種情懷,卻自己都沒搞懂為什麼膠片逐漸離開這個市場。通篇的各種膠片的解析度高於數碼,卻不知道柯達上個世紀就出過膠片的最佳放映/列印尺寸表。還有說膠片寬容度高的……
拿了一堆例子出來說了半天35毫米膠片卻不知道那些電影很多不是35毫米的膠片拍的。糊弄下沒玩過膠片的或者剛接觸這個的還可以。
就說個比較現實的常識吧,35毫米清晰度還有其他參數真的那麼好的話,那個年代發明的中幅和大幅都是擺設嗎?


膠片機器上億的,數碼低不少


在導演系學習的時候,我的幾個拍過膠片電影的導師都說

在片場,聽攝影機轉膠片的聲音就是一種享受

而且在用DVD觀影過程中,一些膠片轉數字的修復碟片,呈現在屏幕上的粒子密度,光影質量同什麼1280P超清格式的視頻文件比的話,確實高不止一個檔次

而且,若是看黑白電影的時候,膠片的變現力更強,甚至會有朝聖感


回上面一些人說的說法。其實電影膠片的解析度已經不能和數字攝像設備相媲美了。 真正讓影人難以割捨的還是色彩濃郁、寬容度高和顆粒感等一些膠片的特性。
電子元件到達到、超過135膠片的解析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電子元件的寬容度低的缺點一時還無法克服。
可以預見的未來里,膠片電影會被貼上『清新』、『文藝』的標籤繼續存在。


寬容度比一般數碼的好,當然現在昂貴數碼電影機寬容度也好,也方便後期,但一些導演還是喜歡原生膠片的那個感覺和味道


之前我也疑惑過這個問題,為什麼電影追求膠片感。後來某天讀到朱光潛的。 <談美>。他說到一個物體之所以有藝術感,是因為它和現實有差距,比如家樓下的樹, 每天經過看到,它就變成了一個標記,而不是單獨被欣賞的藝術品,有了功用價值,失卻了藝術價值。我聯想到是不是數碼太接近真實,而膠片有膠片的特質,遠離現實一些,而看上去更有藝術感。正如油彩和帆布是油畫的介質,水墨宣紙是國畫的介質一樣,材料表達意義時都帶有材料的特性? 假如這是成立的話,就是說,可以有其他質感代替膠片,只要和現實有差異,並且可以表達電影。


為了幾十年後能發行重製藍光版。


推薦樓主看部片 《陰陽相成》(side by side)


第一 電影早於電視N多年,攝影機也早於攝像機N多年,一個是19世紀末期的產物,一個是上世紀中葉。第二,在攝像機普及之後的幾十年里直到上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大部分電影仍然是用膠片拍攝,是因為這之間數字攝影的技術水平還沒有能達到和膠片機相當的地步。第三,現在絕大部分電影用數字攝影代替膠片機(不排除有某些膠片情節的導演依然使用膠片拍),是因為高清數字攝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膠片機,可以得到更高的畫質,更方便的後期剪輯、特效處理等。


推薦閱讀:

TAG:膠片 | 膠片攝影 | 電影拍攝 | 電影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