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到底有多愛喝酒?

【俄羅斯:沐浴液當酒喝,60人中毒身亡】當地時間19日,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州發生酒精中毒事件,中毒原因居然是飲用了一種含有酒精的沐浴產品。目前,已有60人不治身亡,當地警方和政府管理部門正在收繳有毒飲料。
老毛子真的這麼嗜酒如命嗎?


說一個稍微偏題一點兒的例子。

在海參崴,有一處景點叫做烏蘇里灣,烏蘇里灣中有一塊特別的海灘,名字叫做「玻璃海灘」,或者「伏特加海灘」。

之所以叫做「玻璃海灘」,是因為這片海灘上密密麻麻地布滿了玻璃碎片,而這些碎片都是當地人扔進大海里的酒瓶殘骸(有一種說法是:前蘇聯時期,政府把廢舊玻璃瓶傾倒在這片海灘)。玻璃海灘綿延數公里,酒瓶碎片數以百萬計,俄羅斯人的飲酒量可見一斑。

圖:海參崴的玻璃海灘。

十幾年前,這片海灘因為堆滿了酒瓶和碎片而無人問津。但戲劇性的是,經過長時間的海水沖刷,大自然把這些玻璃碎片都打磨成了「精美」的玻璃鵝卵石。這片海灘也變得閃閃發光,並因此成為了旅遊勝地!

在俄羅斯超市買過酒的人都知道,伏特加一般是白色磨砂瓶子,啤酒是綠色或棕色瓶子。從海灘上各顏色「玻璃鵝卵石」比例判斷,俄羅斯人還是更熱愛伏特加!

因為俄羅斯人愛喝酒又無法正確處理喝完的酒瓶,所以對大自然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但是大自然居然用自己的力量把這危害逆轉,還給俄羅斯人一塊閃閃發光的的海灘。這真是挺諷刺的。


說個前幾年的故事。

大興安嶺全面禁止商業採伐前後,很多林業工人跟著林業局對俄採伐公司去了外興安嶺。人家那林子大,老毛子懶,沒人開發。中國人到了,又採伐又種地的,老毛子嫉妒,經常搗亂,又偷竊又搶奪,當地政府也不管。

中國人雖然干不過老毛子,但是中國人腦袋瓜好使,聰明,結合老毛子的特點和俄羅斯的國情,從中國帶來了大殺器——白酒!

帶的都是東北名酒!各大酒行都不一定買到的好酒!

就是這貨——

東北名酒袋裝一斤半!

這玩意兒在小賣部賣兩塊錢一包都是貴的。到了俄羅斯,呵,這是硬通貨,比貨幣還好使!

老毛子不總去採伐林搗亂嗎,來吧,再來搗亂,咔!請進屋,喝酒!也沒有菜,頂多開兩盒魚肉罐頭,老毛子一口不動,一手攥著一袋一斤半,就是喝!跟喝牛奶似的!咕咚兩袋,帶兩袋,抹抹嘴,和中國人唱一會喀秋莎啥的,回家了。

慢慢的,形成規律,隔三差五,老毛子來駐地,領兩包白酒,嘮會嗑,回家。有時候跟中國人換酒,巧克力一箱一箱的,純牛奶一桶一桶的,就為了那幾包一斤半。

以前到加油站,給錢都不一定加滿,全憑加油工心情。有了白酒,呵!一開窗戶,扔過去兩包一斤半,老毛子樂的呀!站那就開喝!油箱子冒漾了都不管!就是喝!要是給扔個十包八包的,得了,老子不幹了!不陪你了!油槍遞給中國兄弟的手中,管你多少輛車,灌!沖!別打擾我喝酒就行!

以前在市區開車碰到老毛子的交警,查證件貼條子扣車輛,嘰了咕嚕一大堆,一罰就是好幾百好幾千。有了一斤半,交警一攔車,表情冷酷,司機遞上兩包一斤半,嘿!笑逐顏開!酒,留下!車,放行!

工人們過年回家前,到俄羅斯買特產,根本不用盧布,直接一箱一斤半往櫃檯一放,商店裡的香煙工藝品巧克力你隨便拿!

隨!便!拿!

就是這麼橫!

當然,好景不長,俄羅斯對酒精管控十分嚴格,你中國人這麼亂搞,嚴重影響治安啊!經過交涉,不再允許中國人隨便亂用白酒,否則就是高額罰款,甚至會抓進去。

一段時間,一斤半銷聲匿跡。老毛子又蠢蠢欲動了。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越禁止的東西,越貴。

中國也有句老話,苟……苟全性命於亂世,必須得有點那個。

你老毛子不是不讓我們明目張胆搗騰酒,卻任由你們當地的流氓欺負我們嗎?告訴你,中國不再是那個饑寒交困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了!想騎在我們脖頸子上拉屎,沒門!

哼!你們不讓明目張胆,那我們就


偷偷摸摸的唄……

麻辣蛋,禁止令一實行,啊!一斤半更值錢了。以前四五包解決的事,現在一包就好使,老毛子雖然蠻橫,但是很淳樸,很天真,他們知道政府明令禁止中國人搗騰酒了,再看到中國兄弟冒著生命危險送給自己一包處理過外包裝的一斤半,感恩涕零,淚水打濕了毛皮大衣,握著兄弟的手,承諾絕不惹事,絕不告密。

因為告密就沒酒喝了。

這就是我聽我姐夫給我講的俄羅斯採伐秘聞,現在那裡什麼樣,我就不太了解了。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我家那裡的小賣部,依然買不到世界名酒「一斤半」。

至於一斤半是怎麼帶到俄羅斯的,嘿嘿,我可不知道。


我的六弟系列。 - 收藏夾 - 知乎


古代基輔羅斯的時候, 不怎麼喝酒。按照那個時代的傳統在三個情況下需要喝酒 生了孩子要喝點酒,戰爭勝利需要喝點酒,有人死亡也要喝酒。 那個時候伏特加還沒有, 一般喝蜂蜜酒。 而古代時候蜂蜜比較少,也很貴,所以不能喝很多。

按照歷史資料,第一批酒精是義大利熱納亞商人在1428年運到俄羅斯。但是政府很快禁止了這個產品。 那些年代的歐洲人把俄羅斯人稱為「不愛喝酒的人們」。

俄羅斯人大概從十六世紀開始學喝酒了。那個時代酒的酒精度一般不超過14度。而且國家壟斷了賣酒市場。只能國家生產這個產品。

彼得大帝愛喝酒主要原因應該是: 因為想學歐洲國家。畢竟他年輕的時候他的幾個好朋友是德國人,他去歐洲旅行也影響了他的生活方式。而且他愛喝酒的現象被大部分身邊的人批評。
葉卡捷琳娜2 因為國家缺乏資金,所以非常支持國家製造酒,通過酒館銷售。當時也有一些人像羅蒙諾索夫批評這個發展的方向。

在1858-59年俄羅斯發生了反對到處都賣酒的起義。很多農民和城市人要求國家停止通過酒館賣酒。

下面的圖片上面的問題意思是:
「怎麼可以治療紅色的鼻子?「
」多喝點酒,鼻子就會變成藍色的「 我覺得有點搞笑

1876年 到1913年 國家進行了幾次的全國人口普查。 按照這些資料 43%男人從來不喝酒。

從50年代俄羅斯喝酒的人數量一直慢慢的增長。 目前喝酒的人確實不少。 而且酒的質量並不好。 因此蘇聯的時候只有國家能賣酒。 而現在私人公司就可以製造和賣酒。 所以酒的質量不是完全保證,所以喝酒死亡的人就不少。

其實不喝酒的人更多。 我個人覺得俄羅斯人不是每一個人都喝酒,而是喝酒的人酒量大。 我自己就根本不喝酒。我的一年酒量大概一瓶啤酒左右。 說實話我到了中國會有一種感覺 「中國人很能喝酒」。

在俄羅斯很多人喜歡運動。 俄羅斯運動員在全世界各種比賽經常能拿到金牌。 比如說前一段時間在捷克進行的冬季兩項比賽 安東 巴比闊夫拿到了金牌。 所以雖然喝酒這個問題存在,但並沒有到歐美媒體宣傳的那個程度。很多年輕的人會選擇做運動,做別的有意義的事情。

喝酒的人確實很多。而且他們酒量經常也很厲害。 不過不喝酒的人也很多。 並不能說 所有俄羅斯人酗酒。 很多外國人認為只要他到了俄羅斯就能到處都看到躺著地上的酒鬼。 絕對沒那麼誇張。 我在莫斯科認識的一個中國女孩子,她前幾天在外面見到了一個拿著一瓶酒搖搖晃晃的走路的一個老爺爺。。 她在莫斯科待了快半年,就第一次看到了這樣的事兒。 那證明俄羅斯人不都是把酒當水一樣喝


謝邀。大家都說了俄羅斯落魄貧窮酗酒人群的一面,我也來講講比較正常的人群的一面,而且我感覺這個群體還是佔大多數的(但可能沒有達到絕大多數)。
俄國人愛喝酒是毋庸置疑的,酗酒人群也很大,帶來的各種問題顯而易見。歸根到底還是經濟蕭條導致貧窮抑鬱,無事可做,加之高緯度漫長陰暗的冬季對人情緒的影響。

我的俄國同事們沒有一個酗酒的,而且他們喝酒很謹慎,甚至比我喝得少。
我同事們是收入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外企員工一群人,他們月收入大約摺合人民幣在6000~15000這個範圍,根據職位高低不同。分公司銷售經理大約能到摺合人民幣20000月薪,在莫斯科一個醫生或律師的月收入大概也就這個水平。
然而莫斯科是世界公認的高生活成本的城市之一,除了房價比北京低,各個方面的生活成本還是挺高的。俄羅斯的蔬菜水果大部分要靠進口,很多輕工產品也是。賺錢養家絕非易事。同事們大多都工作嚴謹認真,少有應酬,喝酒也是只到微醺,很怕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我同事們跟我講,大多數俄羅斯人對酗酒者是非常鄙視的,當然酗酒指的是上面各位講的那種酗酒。在中國,人們對酗酒者相對寬容,大多是調侃一下而已,而中國也很少有人酗酒到俄國酒鬼的程度。在俄羅斯,酗酒者是被標籤化的一個群體,就像吸毒者一樣,一個人一旦被打上酗酒者的標籤人們就會躲開他,信用也隨之崩塌。想想也是,人一旦酗酒到那種程度,即使人品沒問題但是效率實在低下,反應遲鈍,無法做事。而俄國天寒地凍,誰也不想跟誰多啰嗦。

客戶們大多是貿易商,也基本沒有酗酒的,每天都很忙,喝醉了沒法工作會很麻煩。展會上碰見熟人喝三杯伏特加一杯橙汁,聊聊天,或者喝點芝華士(芝華士在俄羅斯很流行)但不會喝醉。晚上招待會喝酒跳舞,倒是阿根廷和中國人喝得更多,俄國人是很慢熱的民族,喝點酒情緒打開了,有唱有跳開心許多。

想來想去,經濟發展才是抑制酗酒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法,有工作有發展有事做有盼頭,忙起來就沒空酗酒,精神的充實也使酗酒的慾望降低。

俄羅斯的民族數量比中國還多,歷史上出過很多優秀的科學家藝術家,也曾強大也曾挨打,是個很有趣的國家。現在經濟低迷,人口縮減(好像現在只有一億多人口了),人們臉上沒有笑容,不少人拿酒精麻痹自己,也是看得有點心酸。
然而大多數人還是嚮往充實美好的生活,並為之努力著,希望早日從泥濘中走出來。

-----
歪個題:在1895年沙皇搗毀民間的壺式蒸餾器作坊,壟斷烈酒生產,用大廠生產精餾的酒精,也就是伏特加。在那之前,俄羅斯人喝得最多的是這種叫Polugar的酒,是一種用黑麥等穀物發酵蒸餾的酒,口味比伏特加柔和,並帶有穀物的風味(壺式蒸餾帶有更多味道)。有點像偏甜偏淡的中國清香型白酒。
也有在裡面添加肉桂,蜂蜜,水果等口味的。
現在有廠子恢復了這種傳統烈酒的生產,機場有賣:


這是一家超市的伏特加櫃檯。 幾乎在俄羅斯每一家成規模的超市都能看到好幾面牆,上面擺的都是酒,伏特加,白蘭地,威士忌,紅酒...在俄羅斯簡直是酒的天堂。

買一瓶酒,就著麵包,果醬,魚子醬,或者甚至直接在大街上喝,所以你能看到他們是這樣的:

所以說,戰鬥民族多奇志。 是不是很歡樂呀!

但是....你覺得這就完了嗎?

錯,這根本不好笑,在我看來只有悲慘。 俄羅斯窮人根本不會買這些酒,因為買不起! 俄羅斯政府對於這些酒收取極高的稅費(一瓶酒的成本只有20-50盧布),但是一瓶最便宜的五湖牌(пять озер)伏特加的價格是248盧布/500ml,貴的伏特加1000盧布/升。

(12月31日補充: 俄羅斯政府對於烈酒的消費稅是331盧布/升,也就是說無論你成本多低,就算一升伏特加成本只有30盧布,那麼也要強制收331盧布的稅,然後加上運輸成本,加上商店的利潤,一瓶伏特加賣出去至少是450-500盧布,這是最便宜的伏特加, 來源:ПРАВО.RU: Налог на 1 литр алкоголя в России может подняться до 650 руб)


而俄羅斯一般好點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是30k盧布一個月,普通的畢業生是15k-20k盧布,像我們大學俄語系老師一個月只有12k多盧布(鑒於有人覺得這個數字太低了,我想說一下,如果一個俄語系的老師剛進去教書,每個月能拿到的底薪是7k-9k盧布,依據職位, 如果是普通講師則只有7000,然後按照每周上課課時加錢,比如,每周上3節大課,一個月12節,那麼這種情況下拿到收的大約是12k-14k盧布) 教授的話也只有兩萬盧布。 也就是如果每一個月來10瓶(這是往少了算,俄羅斯酒鬼一次可以喝掉兩瓶,因為度數太低了),那麼就要用掉一個教授收入20k中的四分之一還多。 而且500ml的伏特加只有40°(實際上可能還要少一些), 其實只有200ml的98°酒精在裡面,一瓶酒按25元算,相當於花25元買200克酒精,他們根本承受不起


俄羅斯窮人更慘,比如退休工人,一個月的退休金都只有6000-7000盧布(如果是普通工人退休),而大街上走著的俄羅斯窮人,有些人還沒到可以領退休金的年齡,也找不到工作,工作都給黑毛子(хачки)搶走了,所以他們大多數都沒有工作,領一些政府救濟每個月兩三千盧布,這些人怎麼可能會去買最最便一瓶也要200盧布的40°伏特加。


那麼怎麼辦? 可憐的窮人只能尋找一些酒精代用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浴液,防凍液,古龍水,須後乳,窗戶清潔劑,汽車防凍液,玫瑰水(розовая вода) 甚至是醫用膠水。 這個東西的市場規模有多大? 調查顯示,俄羅斯酒精替代品消費佔據了該國20%酒精市場

而我們這篇文章的主角 - 浴液(Настойка)— жидка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ая форма, представляющая собой спиртовые и водно-спиртовые извлечения из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го растительного сырья, полученные без нагревания и удаления экстрагента
是一種藥用的酊劑,是一種不經過蒸餾和去掉萃取液而得到的一種植物藥劑

也就是說這貨根本不是用來洗澡的,是一種添加了萃取物,從植物或者化學物品中萃取出來的一種藥劑, 當然,這裡萃取物就是高濃度酒精。 在中國,類似的東西也不少,比如跌打酒,就是用用酒精中存放著活血化瘀成分的藥物。 喝浴液大家可以想像成直接喝跌打酒。

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спиртосодержащей продукции — проблема не новая. Как рассказал Лайфу директор Центра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и 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рынков алкоголя (ЦИФРРА) Вадим Дробиз, из всех проданных упаковок спиртосодержащей продукции в аптеках (настойки, растворы для наружно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и т.п.) 90% ежегодно выпивается в качестве алкоголя.

使用含有酒精的製品已經不是最近的問題了。XXX說,在藥店賣掉的含有酒精的藥品,比如浴液,外用擦劑等等,90%都是用來喝的。

При этом, по словам генерального директора DSM Group (агентство по мониторингу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ого рынка) Сергея Шуляка, с начала 2016 года в России продано 13,6 млн упаковок настойки боярышника. То есть 90% — это более 12 млн упаковок (бутылочек). В 2015 году было продано около 20 млн упаковок "боярышника".
По данным DSM Group, в розницу продаётся 99% всех аптечных настоек. Всего с начала года было куплено 163 млн упаковок спиртосодержащих растворов и настоек на общую сумму около 3 млрд рублей.

俄羅斯2016年一共賣掉近1360萬瓶各式的這種浴液,也就是90% - 幾乎是1200萬瓶被用來作為飲料。 而2015年則一共賣掉近2000萬瓶這個牌子的浴液。

По содержанию спирта три флакона настойки валерианы по 30 мл стоимостью по 25 руб за штуку (есть и более бюджетные варианты: например, настойку боярышника объемом 25 мл можно найти в аптеке за 5,5 рубля) эквивалентны трем стопкам водки (150 г). То же количество водки водки при минимальной цене за поллитровую бутылку в 185 рублей стоит 55,5 рубля (по данным на конец 2015 г.)

浴液的一般是一瓶30毫升,價格大約是25盧布(約2.7元),但是也有更加實惠的辦法,比如這次的「殺人浴液」大約是25毫升,但是每一批約合5.5盧布(6毛錢), 這種浴液如果配平到伏特加的度數則相當於150克伏特加。 也就是說如果買一瓶正規伏特加,最便宜一瓶也要近185盧布(約合20元),而用同樣水平的浴液代替,則價格只有55.5盧布(約合6元)。


這些窮人沒有更多的錢去買伏特加,只能使用這種辦法來獲取一點微薄的快感。 從每年賣出近2000萬瓶(2015年)這種浴液就可以看出來有多少底層人民願意為了少花錢而損害自己健康。 要知道在中國,甚至醫用酒精絕對絕對是沒有人喝的!


在中國一瓶52°二鍋頭價格300ml/3.5元,也就是說中國一瓶伏特加那麼多度數的酒,只需要3.5元就可以買到,這比在俄羅斯喝浴液還便宜。

一般像這些浴液裡面除了酒精還有大量的化學物品,這些東西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果長期吃這些東西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 而另外一方面,俄羅斯政府是嚴禁私釀酒(самогон)的,一旦查出來罰款,重則蹲監獄,而且普通家庭也沒有條件去做私釀酒,所以沒有辦法的窮人只能用這種辦法去獲取一點可憐的快感。 你以為他們都想喝浴液嗎? 是實在是沒辦法了,不得已而為之。 像一般人家庭可以想辦法賄賂醫生開證明買點醫用酒精來兌水喝,雖然醫用酒精也不是好東西,裡面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非常多,長期喝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但是這也比喝浴液強。 但是窮人沒錢賄賂醫生,連醫用酒精這種劣質的酒精都買不到。

根據最新消息,這種浴液已經殺死71個人,因為這些人以為這裡面跟之前賣的一樣,都是含有乙醇的,沒想到這次用甲醇替代了,這些人沒有想到,因為之前已經和習慣了,買來直接往嘴裡倒,結果這次是甲醇....

俄羅斯近十年來死亡的人有超過20%的死於酒精中毒導致的各種事故,而這20%裡面很多人死於甲醇中毒,因為誤食工業酒精導致失明,腦子燒壞的人也非常多。


窮人買浴液一般都是去藥店或者小超市偷偷買,我親眼見過一個俄羅斯窮人進入車站旁邊的小商店花150盧布買了五瓶浴液,然後當街就開始喝,我問了售貨員那是什麼,他說是浴液,裡面有75%濃度酒精,多的也沒說了,因為一般是不讓賣的。我們在等車的時候,看著那個老頭喝完了五瓶浴液,然後直接坐在雪地里開始哭,聲音非常大, 不知道是因為什麼, 總之看著非常痛苦 , 但是我們並沒有上去幫他,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不可能幫上忙的,問題在這個國家。


俄羅斯這樣的窮人太多了...在這個國家光鮮亮麗的背後你根本不知道這些人怎麼活怎麼死的。

我也經常在街上被一些人攔下來請求給個十幾二十盧布去坐車,但是後來才知道他們大部分都是想去買一瓶浴液喝。 說實話我也買過一瓶浴液, 一瓶30盧布,味道很難喝,非常沖,濃烈的酒精味加上濃烈的苦味,我認為我再怎麼窮,就算要死了,也不會再喝這種東西, 但是你們不知道俄羅斯每年有多少人要消耗掉多少這種東西。

我的俄羅斯朋友跟我講過一個事,他鄰居的爺爺非常喜歡喝這個東西,每天需要喝掉四瓶高濃度酒精浴液,後來家裡都勸他實在不行買點正常的伏特加給他喝,他不喝說度數太低了,後來因為喝多了浴液,六十歲不到就去世了,去世的時候因為長期喝浴液導致腦袋已經幾乎不能講話,已經忘記大家的名字,但是每天卻還要求著喝浴液。


有人很好奇為什麼俄羅斯對於這種酒類製品限制這麼大,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退化導致很多底層人民失業,失業之後找不到其他工作,很多人在絕望的情況下選擇喝酒度日(底層人民真的很多)。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之後實體經濟一直在退化, 以前有蘇聯在,有各種關稅保護政策發展本國的工業,所以就算製造出來的質量,樣式再怎麼不好看,也還是能用。 而這些本國實業,效率雖然低下,但是解決了大量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像我們現在老一輩的人叫得出來的名字,比如伏爾加汽車,拉達 ,莫斯科人,紅十月牌巧克力,基輔牌相機(蘇聯曾經是世界第二大相機生產國)等牌子,每一個牌子都解決了數以萬計勞動力的就業。 而這些現在的窮人,在那時都是有正當職業的工人,可是在蘇聯解體後一切都沒有, 具體原因後面我還會講到。 我的俄羅斯好朋友說過:"В советское время , у всех есть достойные работы , поэтому в то время , они ещё не пьют , они начались пить уже после советского" (蘇聯時期人們是不酗酒的,他們開始酗酒是從蘇聯解體後) 這句話雖然有點絕對化,但是也確實反映了一定事實。

(蘇聯國旗懸掛在克林姆林宮的最後一夜)


後來隨著蘇聯的解體,葉利欽為了親近西方,大開自己的國門,導致本土幾乎所有的! 幾乎所有的品牌,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因為蘇聯造的東西雖然皮實,但是非常難看,而且一點都不時髦,看起來就跟一百年前的老古董一樣。

比如這就是蘇聯造的吸塵器

這是蘇聯造的洗衣機, 這貨我租房的時候,在一個老房子裡面,還親眼見過實物。

蘇聯造,吸塵器。

還是吸塵器。

電視機


看看這上面這些東西...都是蘇聯時代的一些家用電器,看起來真是有一種蒸汽朋克的感覺。西方商品進來之後,這些原本還能運營的工廠,由於根本沒法和西方漂亮的實用的工業產品競爭,這些東西很快就被新來的西方產品淘汰了,原因在於蘇聯的國企體制僵化,效率低下,模式老舊,而這時候歐美的企業由於市場經濟的緣故無論是企業模式還是技術都比蘇聯高得不知道哪裡去了,一旦其他企業技術比你先進,管理模式比你先進,那麼他們的生產率,質量就比你好,他們就競爭力就會超過你,你會被很快地從市場上淘汰,然後破產,然後工人失業。


由此各個國家為了扶持自己的企業,定製了高的關稅壁壘,記得以前看曼昆《經濟學原理》就說過一個「幼稚產業」保護論, 有時候關稅是必要的,因為要保護本國剛新生的」嬰兒企業「 ,如果這個國家突然取消掉關稅壁壘,那麼本土企業直接面臨強大的競爭,這些企業競爭不過馬上會被淘汰。 俄羅斯就是走了這樣一條路 ,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打開國門的速度太快,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企效益差,體制僵化、死板,在國外的產品一進入之後馬上就接連破產,搞的現在俄羅斯幾乎所有的輕工業產品,日用品,家用電器都是美德日中製造的,街上跑的汽車,除了很少一些破破爛爛的拉達,幾乎清一色外國車


於是國內各種實體工廠倒閉, 導致這些窮人下崗失業。 按理說如果失業了的話,可以想辦法從事一些低端的生意,比如我國許多人下崗之後就開始支個攤子賣烤串,麻辣燙。 但是這些工作又隨後被收錢更少,更能幹的黑毛子(指那些來自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亞塞拜然的黑頭髮講俄語的移民)搶走了。 這些二毛子現在在俄羅斯幾乎已經包攬了幾乎80%的原來應給由底層人們幹得活,比如小巴車司機,街邊的kebab燒烤,清潔工人,下水道工人等 (是不是非常像現在美國的狀況, 底層人民失業,並且工作又被老墨和默罕默德搶走,底層人民只能拿救濟) 於是底層人民最後的一絲對工作的希望也被奪走,絕望的情況下就沒開始酗酒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國九十年代國企改革之後大量工人下崗也是這樣,不過還好中國關稅比較高,國企度過了這個陣痛的改革期,現在也湧現出一批效益好的國企。

(八十年代的莫斯科加里寧大街,這是蘇聯最強盛的時期)


但是由於很多人都開始酗酒,政府不得不提高酒類產品的稅率,導致窮人連一瓶伏特加都買不起,買不起伏特加,最後沒辦法只能想方設法弄一些酒類的替代品。 你覺得他們是自己想喝嗎? 不是, 他們也是被逼上這條路的。 錯不僅僅在他們。(修改了一下,想了一下也是,他們自己也是有錯的,但是這個錯誤也由很多其他因素催生)


也許從列寧一開始準備把這個國家設定為計劃經濟體制開始,這個錯誤就埋下來了,因為計劃經濟體制對於創新的理解是僵化的,所以到了九十年代,歐洲美國都普及滾筒洗衣機了,蘇聯人用的還是上面那個鐵通一樣的鐵疙瘩。 也許是因為葉利欽(俄羅斯說他是賣國賊)決定大開國門那一刻開始這個錯誤就已經無法挽回了...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至少有5%的俄羅斯國民出於赤貧,毫無尊嚴,對未來看不到希望的狀態。


而對比我們中國發現,我們當下的狀況和蘇聯的狀況很相似, 甚至是就是80-90年代最開放的時候也曾經遭受過西方文化的衝擊,但是好在我們雖然一路發展過來很坎坷,但是也算是熬過來了。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國產大飛機運10因為國家決定購買波音(經知友指正是麥道公司的)的飛機而慘遭下課的事件,這樣由於外來產品的進入導致國內企業破產的例子數不勝數, 但是這個社會就是這樣,非常現實。 而中國在本土企業方面做得非常好,一方面是依託了改革開放之後承接來自美日的產業轉移,培養了一大批技術過硬的工程師,設計師,另外一方面,今天中國的企業活力十足,能從容面對外企的競爭,所以造就了中國和俄羅斯在這一條路上完全不同的走向。


大家也可以想像一下,今天一台保時捷卡宴在美國的售價大概是6萬美元起,在中國由於各種稅,已經達到90-150萬元一台。 如果這時候中國突然說「我們要和世界看齊」,隨即馬上取消掉關稅,那麼本土汽車,比如吉利,江淮,中華等本土汽車馬上會面臨強烈的競爭,試想卡宴只要40萬,那你是願意花不到40萬買台保時捷卡宴還是花40萬買台榮威呢? 當然我這也不是給關稅洗地,而是在目前特定的情況下,不得已的做法,等中國也有了一定高質量的高端車品牌而且國產車的檔次也可以堪比本田,豐田,福特甚至沃爾沃等中端車的時候,相信關稅也就沒那麼多必要了。(不過估計10年內很難看到關稅會下降)


還好在中國在79年之後迅速普及了市場經濟, 所以對於和國外產品競爭本身而言,我們不會坐以待斃,我們會適應性地去改變,去競爭,所以中國的民族企業到現在發展的也順風順水。 有時候感覺生活在中國也是蠻慶幸的事情。


=======================================================================

晚上回來路過那個小亭子,順手買了一瓶浴液嘗嘗,25盧布,嘗了一下簡直沒把我噁心的...聞起來這種浴液有非常強烈的酒精味道還有一種不知名的草藥味道, 然後抿一小口之後,一股苦味瞬間泛濫開來, 就是那種, 怎麼說呢,還沒成熟的芒果的味道,反正是帶有澀味的苦,我趕緊吐掉了,因為實在是太難喝了。

========================最後感謝1000贊更新一張圖=============

(夠了,請不要再在我的牛排上澆水了!!!)

====================2017/1/4=============================

說實話,不僅是下層人民, 俄羅斯的學生和留學生可能酗酒都是嚴重的,拿我自己來舉例,我其實之前不喜歡喝酒,因為酒精過敏,但是現在,就是現在這個時候,我已經幹掉半瓶伏特加了。就現在這個時間點,外面-26°,大四了還跟大二一樣壓力巨大的學習,期末考試雖然只有三門,但是每一門都要耗掉你近1個星期時間準備,天天10小時坐在桌子前背筆記,複習一學期下來的所有定理證明,習題。 大家不要以為和國內那麼輕鬆, 一門考試四十道題目,比如上學期補考三次才過的《泛函分析》考試題

「全連續線性運算元的譜定理,例子」,"線性泛函性質,例子,在C[a,b]上的運用「,「Fredholm運算元性質,解空間」 ,」希爾伯特-施密特定理,運用」, 「運算元方程的可解性,例子」等每一道題目就是一次重複教材的過程,光證明就要用掉2頁A4紙,四十道題目記下來的工作量非常恐怖的....這只是一門考試...大三下學期五門考試,除去《面向對象編程思想》這門課因為有基礎,很好過,其他都是煎熬過來的。


這種考試基本上這四年來已經經歷6次了,這是第七次,完了17年6月還有一次。 就因為一門泛函分析,我記得自己去年幾乎四個月內分泌失調,因為每天都在擔心下次補考再不過會不會被開除...


這樣的壓力下,你真的會不自覺染上喝酒的毛病,一次喝個半瓶伏特加,然後睡覺...可以不去想考試的事。 所以我現在已經幹掉半瓶伏特加了...等下去睡覺去,好歹這幾個小時可以忘掉這該死的偏微分方程的期末考試。

我們班同學基本新年1月1日到7日每天都是喝了睡,醒了吃點東西繼續喝...因為學習壓力太大,感覺很多人有些變態。 不過這可能也跟我學的是數學系有關吧。


1.俄航以前是提供伏特加的,但我印象中後來取消了,而且據說飛行員也喝=.=
2.無論春夏秋冬,莫斯科的各個角落都能見到喝的醉醺醺的各個年齡段的男性女性。
3.任何節日都要喝
4.我見過的最高度數是75度,顏色是綠的
5.酒是檔次很高的禮品
6.我當年的求人的事情全是靠茅台搞定的,比茶葉好用...
7.釣魚要喝一點,燒烤要喝一點,考試過了喝一點,考試沒過喝一點,有錢了喝一點,沒錢好愁啊,算了喝一點吧!
8.最流行的祝酒辭是「為了健康」,既然是為了健康那肯定是要多喝

更新:
9.俄羅斯姑娘14歲就可以結婚(未考證),18歲才能買酒(正規超市)。
10.我其實是個不喝酒的人!後來發現不喝酒連附近村裡的初中生都會笑話我,而且嚴重影響我的社交,遂開了戒
11.淘寶買兩瓶「波羅的海」嘗嘗,沒準你也會喜歡上俄羅斯啤酒
12.伏特加的效用在於快速進入上頭狀態,所以沒人要求它多好喝
13.一瓶馬提尼加一盒巧克力可以約一個美好的姑娘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我指的是學俄語
14.剛開始學俄語的時候練聽力,給超市門口的乞丐買瓶啤酒讓他跟我嘮叨一會兒,24個盧布,他高興的恨不得買本書來教我

待更
15.每年都有冬季喝多了凍死在路邊的酒鬼,警方居然還有相關巡邏內容

你們都關心13啊,那我詳細講講,我上學的時候是大概09年吧,在莫斯科很郊區的一所國立大學,基本上這學校算是在森林和城市的交界了,學生也大部分都是附近鎮上的,經濟條件跟城裡沒法比,很多學生說實話連糧食都要從家裡帶,我就見過水靈靈的小姑娘每周回家帶土豆的(土豆才4塊錢人民幣一公斤)娛樂活動的話,抱著把吉他買一百盧布(人民幣20)的啤酒和零食基本上能坐一下午,如果去做客,一瓶馬提尼(或者香檳or葡萄酒)一大盒費列羅在我們大村夠開趴體的了(印象里其實也就人民幣二百多),一般我都是半夜混進女生宿舍,姑娘們已經做好了吃的:

酒拿出來擺上:

妹子看見酒就high了:

這樣的夜晚,喝喝酒,唱唱歌,看看月光,學學俄語,豈不美好?


我大學的時候在青島海邊的一家餐廳打工,有個毛子大爺經常晚餐過來吃飯,點的菜非常固定,土豆燒牛肉,油炸茄盒。毛子大媽也都跟著一起,但大媽不讓他多喝酒,每次限制他只能喝半斤二鍋頭。但是餐廳是在臨街面就餐,而收銀和點菜都是在屋裡,作為一個負責點菜的小夥計,我清楚的知道,毛子大爺點菜的時候先拿二兩的二鍋頭,一口悶了。然後再拿一瓶半斤的二鍋頭,笑呵呵的回去給毛子大媽看「喏,我今兒就喝半斤」。完事結賬的時候手裡拿著根燒烤,再要一瓶二鍋頭,又是一口悶了。就這頓頓飯都是約么一斤。臉紅撲撲的
順便一提,毛大爺毛大媽有一回帶著個小姑娘,十五六歲,應該是他家女兒,長得窈窕俊美不可方物,大媽眉眼也很好看,但問題是戰鬥民族的姑娘不都是一結婚就增肥嗎?毛子大媽胖的不可一世,在有一次大爺結賬時正吹二鍋頭的瓶呢大媽突然粗線了,那威嚴的氣場我估計大爺回去有的收拾了。


  曾經在知乎回答過一個關於烏龍外交的問題,裡面的主角就是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因為他經常在公開場合喝醉,包括正式外交場合。戰鬥民族到底有多愛喝酒,從他們的第一任總統葉利欽身上便能體現出來。

  《辛普森一家》中有一集專門提到了這位已故總統的史詩般豪飲,在動畫片里,醉酒測試儀的最高度數被標為了「葉利欽」。在喝酒方面,這位最高領導人無疑是位「大家」。他早年曾是建築工程師,在工地上接受了酒精的鍛煉。當上州委會官員後,他對酒更是情有獨鍾。在擔任蘇共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書記時,一名下級在列車上因為沒有跟他喝一樣多酒,竟在一個荒涼的小車站上被趕了下去。據葉利欽身邊工作人員介紹,他能毫不費勁地喝1升白酒,然後十分清醒地向手下發布指示。他喝酒時有一個獨特的嗜好:開懷暢飲白蘭地,然後到冷水中游泳,接著再喝。葉利欽說,喝酒不只是樂趣,而且有時還有助於減輕壓力。

  1993年10月,當反對派領導人號召人們攻打克里姆林宮時,葉利欽卻穩坐克里姆林宮,一杯接一杯地喝酒。

  1994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在與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共進午餐時,居然喝得酩酊大醉,他腳步踉蹌地跳上舞台,將軍樂隊指揮棒搶在手中,還對台下撒飛吻,震驚世界。

  1995年,葉利欽訪問美國時,被安排到布萊爾宮居住,那裡有美國專為到訪外國領導人準備的客房。在參加一個晚宴時,葉利欽喝得酩酊大醉,一個人坐在白宮對面的一條大街旁。

  負責保護葉利欽的特工四處尋找他,最後發現他竟然穿著內衣褲與一輛計程車司機閑聊,他自己解釋說他想買比薩吃。

  第二天晚上,葉利欽又喝醉了,呆在其下榻的住所的地下室里,葉利欽走起來路踉踉蹌蹌,警衛還把他誤認為是擅自闖入的危險人物。

  同年,葉利欽從美國華盛頓飛回莫斯科。按照原計劃,他本該在飛行途中前往愛爾蘭,與愛爾蘭總理雷諾茲進行40分鐘的會談。

  然而就在飛離華盛頓的前一天,酷愛美酒的葉利欽卻在白宮舉行的宴會上喝得酩酊大醉。結果當飛機抵達都柏林的善農機場時,宿醉的葉利欽完全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會談,副總理只好代勞短暫地與雷諾茲交談了十幾分鐘。。。。。。

  想必大家看到這裡,沒喝酒的你們都看貪杯總統的事迹給看醉了,哈哈哈哈。

  中國人向來講究投其所好,92年葉利欽應邀首次對華訪問時,國家領導人在葉利欽的歡迎晚宴上,花了很大的心思:

  按國際習慣做法,一般國宴只喝紅白葡萄酒,而且,自1992年以來,我國已實行了禮賓改革,國宴上也已取消用烈性酒,一律改用了低度酒。此番前來的俄羅斯客人都有喝烈性酒的習慣,於是工作人員決定作為特殊情況,破例在宴會上用烈性酒,選用我們中國的國酒茅台。

  宴會上,葉利欽對茅台大為讚賞:「茅台酒好,我很喜歡,氣味很香。」據當時的服務員介紹,當晚葉利欽一人喝了足足有半斤。

  翌日,江澤民總書記在釣魚台國賓館宴請葉利欽。席間,江澤民向客人介紹茅台酒是53度的酒時,葉利欽興緻極高,他拿起一根足有二寸多長的特大號火柴棒,燃著後放在酒瓶口,看火柴的反應。他頗為內行地講道,「53度以上的發出藍火,53度以下則為紅藍色相間的火焰;40度以下的則全發出紅色火焰」。葉利欽確實是一個懂酒的行家,茅台酒除了香醇之外,著火時燃出藍色火苗也是其特點之一。從伏特加到茅台,葉利欽對酒的欣賞真可以說是跨越了國界。

  1996年4月24日,葉利欽對我國再次進行國事訪問。這次訪華,他心臟搭橋手術才過6個多月。24日晚,江澤民主席在人民大會堂為葉利欽舉辦大型招待會,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沒有用烈酒招待。葉利欽發現宴會上沒有茅台酒,於是就對江主席說,「我清楚記得上次我來時有一種白酒……」江主席問,「想喝嗎?」他毫不猶豫回答:「那還用說嗎?」於是江主席這才示意上了茅台酒,葉利欽連喝下三大杯。當時,葉利欽的夫人勸他不要再喝,他開玩笑說,「你不要干涉我的事,不然以後我不帶你出來了。」一句話把在場的人都逗笑了。

葉利欽喝酒後搞笑現場 高清視頻在線觀看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國家人文歷史、南方企業新聞網


忍不住把本來發在評論里的故事翻出來回答下:

同事去年接待過一個來自前蘇聯某國國家電視台的攝製組(嗯問題問的是俄羅斯有點跑題啊, 不過反正大家都是前蘇聯的不要在意這些細節),現在公務接待的經費卡得很死所以經常為帶他們吃什麼發愁。好在有段拍攝是在西安,物價水平相對不高,同事一琢磨就帶他們去了一個人均68元的自助餐。不是很高級那種,就一般有肉有菜有點蝦的水平,但是最重要的是有酒!本地產二兩裝廉價白酒隨便喝!於是攝製組從領頭的該台副台長及其女兒(是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女兒也來了)到下面的攝像小哥全都嗨了,邊吃邊喝邊感嘆:

「這簡直是共產主義社會!!」

……好好知道你們是從前蘇聯國家來的了(擦汗)。

當天晚上喝了無數,爛醉回賓館不提,等第二天要飛赴下一站時出岔子了:在機場安檢時,攝像小哥沒託運的箱子一過X光就被要求打開,然後同事就見到了安靜躺在箱子里的數瓶二兩小白酒……

話說你到底是怎麼在爛醉的情況下還記著順走小酒的啊!!

然後他就依依不捨地把小酒放在關卡了,請自行腦補哀怨的表情。


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雖然總量不是第一,畢竟人口越來越少,但人均絕對是世界第一。讓「北境之王」眠眠來回答這個題吧~~

先說一說題主說的那個新聞吧。

那些人喝的東西,其實是一種叫做「Boyaryshnik」類型的沐浴露(注意,是類型,而不是品牌,至於為什麼這麼說等會下面講),這種玩意在俄羅斯稍大一點城市的超市、藥店里都能看到,我在莫斯科居民小區附近的超市裡看到有類似的產品。這次出事的是西伯利亞地區的伊爾庫茨克市。這個城市的犯罪率排行全俄第四,中國公民在當地長期被各種綁架,我在那裡的朋友告訴我家家戶戶都必須裝鐵防盜門。現在這次事件中毒死去的市民已經上升到70名以上了,還不包括40多名正在急救的。

然後再說說這個「Boyaryshnik」到底是什麼鬼。其實它就是俄語里的山楂的意思。說白了其實是一種山楂里的提取物,然後蒸餾成高濃度的酒精(酒精含量可以高達93%)。這種東西在俄羅斯長期以來被統稱為「samogon」,就是一種酒的替代品。以前俄羅斯人偷偷搗鼓samogon,比如一種著名的叫做「月光(moonshine)」,還只敢加到沐浴露、須後水、古龍水什麼裡面,掛羊頭賣狗肉,政府對它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但民眾都心知肚明,去買這些玩意就肯定不是真的為了洗澡用的,那就是買不起真酒的人選擇退而求其次的替代品。

作為對比,一般在藥店和小超市出售的Boyaryshnik,每1000毫升價格是80-120盧布左右,而伏特加的話,平均價格在每1000毫升400盧布左右。所以普通人也許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人鋌而走險去喝那種替代品,但對於酒精是剛需的俄羅斯人而言,在窮困潦倒的情況下,Boyaryshnik是有很大誘惑力的。嗯,或許他們喝醉了以後以為自己在喝山楂酒。。

然後這種Boyaryshnik以前是比較遮遮掩掩的,民不舉官不究,但近兩年隨著俄羅斯經濟大崩潰,Boyaryshnik需求量一下猛增,於是有奸商發現利潤很大,就做了一整條從線上到線下銷售的Boyaryshnik產業鏈。於是以前只能在藥店超市這樣地方買的,現在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放到專門的自動售貨機賣。我就問一句,你見過誰在自動售貨機買沐浴露的嗎?

圖上的售貨機是在出事之後才被貼條封掉的,在之前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隨意買。一台機器的成本一個星期就可以賺回來。其實在這次慘劇發生前,俄羅斯政府已經有所風聞了,但是人家根本沒當回事。還有更落後的地區,是當地政府和黑社會一起經營這條灰色產業鏈,根據公布的數據,事發前Boyaryshnik的銷量已經可以在全國酒精產品中佔到20%的份額,而且還在不斷攀升哎關於俄羅斯政府現在的腐敗情況,只能說這個國家的現狀他們必須背鍋。

那麼為什麼之前一直沒有引起大量中毒呢?是因為這次事情里的製造商,用了價格更低廉的工業酒精甲醇而不是乙醇作為原料,並且沒有顯著地標註在瓶子標籤上。現在製造商抵賴說我們這就是造的沐浴露啊,我們不是造酒啊。但是連外形都長得差不多,你告訴我那些倒霉的窮人買這是去洗澡玩的?你在逗我?

不過這次西伯利亞的悲劇,其實只是俄羅斯灰色酒文化的一個縮影。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霍波寧就曾親口說過,在俄羅斯,有20%的酒精中毒患者飲用的根本不是真正的酒,而是日用品或是藥品。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俄羅斯所有非正常死亡人數當中,竟然有高達30%以上都是由酒精引起的。迄今為止,這個數字都是全世界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而素來以桌上文化、酒文化、「感情深一口悶」稱道的我泱泱大中華,又在這張榜單上排名多少呢?

答案是僅僅名列中游,非正常死亡中因酒精而死的僅佔6.3%。雖然這也已經算是個不小的數字了。作為對比,全世界排名最低的以色列,只有1.1%。猶太人的自律可見一斑啊。

那麼俄羅斯人為什麼如此嗜酒如命呢?

因為在俄羅斯人的眼中,酒就是他們的生命之水。去過俄羅斯就知道,在那個天寒地凍,廣大地區寸草不生的寒冷國度里,沒有什麼能比一杯伏特加更勾人心魄,令人迷醉的了。杯酒入懷,才能帶著些許暖意抵禦戶外的風雪。

早在公元988年,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爾宣稱:「喝酒是俄羅斯人的一大快事。」他把東正教引入了俄國,但是卻把這個宗教中關於酒類的戒律一筆勾銷了。

1540年,伊凡三世在俄國設置了專門生產高純度烈酒的酒精工廠——卡巴克(Kabaks)。到了18世紀,彼得大帝更是宣布了一道法令:任何農婦如果在酒館裡強行帶走她們正在喝酒的丈夫,就必須要接受鞭刑。

他們這麼做或許是有原因的,戰鬥民族真的需要酒。俄國平民為了對抗維京人的劫掠、韃靼人和蒙古人的鐵蹄,對抗歐洲人的虎視眈眈,更為了在伊凡雷帝、尼古拉一世等暴君的殘酷統治下,以一場醉生夢死度過餘生。

而到了蘇聯時期,特別是酒鬼勃列日涅夫主政的時期,前蘇聯至少在酒精消費這一塊上,是世界無敵的「超級大國」:1976年,蘇聯人均年消費伏特加酒28瓶。

據稱,平均每個俄羅斯成年男子每兩天都會喝完一整瓶伏特加酒。伏特加是經蒸餾處理過的,高純度的酒精飲料。一般是用水和蒸餾後的乙醇勾兌而成的,有時還會經多重蒸餾以追求更高的純度。俄羅斯人飲用的伏特加,甚至可以達到50%的高酒精度。

伏特加的俄語Vodka,其實卻來源於斯拉夫語「woda」或「voda」,意思就是「水」。難怪戰鬥民族把它當水喝。。

在上世紀80年代,戈爾巴喬夫上任之前,酒類產品的銷售是這個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疲軟的經濟導致蘇聯領導人迫切需要煙酒來刺激國民消費,以獲取更多的稅收來繼續冷戰,因此沒有人會在意酒精對這個國家的慢性毒害。

並非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列寧和戈爾巴喬的兩次全國範圍戒酒行動,都慘遭了民怨滔天式的失敗:十月革命之後,列寧擔心「伏特加和其他流毒會把我們領回到資本主義時代」,因此號召蘇維埃政權實行禁酒政策。

然而禁酒令的效果卻令全國人民都開始抱怨這一政策,甚至導致蘇維埃統治一度岌岌可危。到了20年代中期,列寧只好撤銷禁酒令以換取民意支持。但他依然懼怕伏特加的威力,只好下令生產另一種酒精含量較低的「里科夫加」(以當時的蘇聯財長以當時的蘇聯財長阿列克謝·里科夫命名)命名),來代替暴烈的伏特加。

戈爾巴喬夫的那次禁酒行動更加雷厲風行,丫甚至動用了推土機把克里米亞、喬治亞、摩爾多瓦和庫班河流域的葡萄園都給平推了。。然而事實證明,酒就是俄羅斯人的命,越是想要禁止的,越是屢禁不止。正是在那個時期,蘇聯人想到了用其他含酒精的替代品來飲用,還鬧出了米格戰鬥機飛行員偷喝航空酒精的笑話。而samogon類產品,就是從此之後開始蓬勃發展的。

甚至俄羅斯人至今還固執地認為,蘇聯之所以能打贏納粹,靠的就是兩樣神器:伏特加和喀秋莎火箭炮。

斯大林時期解放了禁酒令,為的就是讓那些參加戰爭的士兵能夠在冰天雪地里禦寒。衛國戰爭期間,伏特加甚至成為了蘇軍標配的戰略物資。為了激勵士兵們,蘇聯國防部特別規定,前線的戰士每天每人都能獲得100克伏特加的配給。

而斯大林本人不但是一個伏特加酒徒,還喜好喬治亞產的白蘭地。包括他的兒子、曾任莫斯科軍區空軍司令的瓦西里,就曾經在41歲時的一次狂飲後一醉不醒。

勃列日諾夫就更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酒徒。當蘇聯外長安德烈·葛羅米柯向他建議「我們得管管伏特加了,不然全國人民都要變成酒瘋子」時,他沉默了五分鐘。 在一番思考之後,這位蘇共總書記冒出了那句不朽的名言:「安德烈,你懂的,wuli俄羅斯人離了這玩意兒(伏特加)啥也幹不了……」

蘇聯解體之後,整個國家的經濟處於崩潰狀態。在整個國家GDP節節狂跌的怨聲載道里,更多的俄羅斯國民選擇了用酒精麻痹自己。他們在燒著暖氣的俄式公寓樓里,喝得酩酊大醉。那些地方政府官員呢,更是夜夜笙歌,下了班之後就去夜店買醉到天明。就算是在相對繁華的聖彼得堡,我住的小區里,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偷偷喝酒抽煙的青少年,夜裡還有醉酒的人朝我一個勁地噴髒話。

這一幕幕,都可以在一部我個人非常喜歡且推薦的俄國電影《危樓愚夫》(The Fool)中見到:

嗜酒如命究竟給俄羅斯人帶來了什麼後果呢?

給政治、社會、經濟這些方面帶來的惡劣影響咱們暫且不論,只說一點吧,俄羅斯人的壽命在世界上的大型經濟體中是最短的,他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65歲。而作為對比,美國人平均壽命是76歲,中國則是74歲。而且,高達25%的俄羅斯男性死於55歲之前,作為對比,英國男性在55歲前死亡的比例僅為7%。另外,英國醫學專家對超過15萬名俄羅斯人的飲酒習慣進行調查後發現,每周喝三杯以上伏特加的男性,過早死亡的幾率幾乎是每周喝不到一杯伏特加男性的兩倍。

難怪外網上有句名言,俄羅斯人作為一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的速度比智利海鱸魚(Chilean sea bass)還快。

更可怕的是,儘管伏特加的價格已經相對比較低廉,還是有更多窮困潦倒的俄羅斯人只能鋌而走險,去喝那些劣質的Boyaryshnik。有數據顯示大約有1200萬俄羅斯人曾經至少喝過一次那些便宜的,香水、防凍液或是玻璃窗清洗劑之類的替代品。而這次慘案中,死者幾乎全是35-50歲之間的窮人。

因此,是的,俄羅斯是的確是世界第一的能喝,但是他們也為此付出了可怕的代價。


俄羅斯人也會自嘲的。。上翻譯了。。

(葉利欽藏書室)

(老婆說只能喝一杯 )

(我沒忘什麼吧?)


先來杯vodka敬督工 ~ @馬前卒

曾在中俄邊境某城市派出所供職。
剛上班的時候晚上上街巡邏,遠遠走來幾個俄羅斯小夥子,一看走路晃晃悠悠就是沒少喝。
本來在這城市來旅遊的俄羅斯人太多了,也沒在意。
誰知走到跟前,一個小夥子突然衝到電線杆旁,抱住電線杆就不撒手,嘴裡還念念有詞......
我的表情

手已經不由自主伸向了腰裡的伸縮警棍,他一看我動作,緊張得語速更快了,
差不多是這麼一個狀態

帶我的師傅示意我沒事就拽我走了,那貨還在後面不停敬禮

後來師傅和我講,俄羅斯專門有戒酒所,警察巡邏碰到路上晃悠的酒鬼就把他們抓進戒酒所。俄羅斯警察你懂的,毆打、搜刮財物都少不了,所以酒鬼碰到警察還是比較怕的,抱電線杆就是證明自己沒喝醉,還能站直溜......

感覺他們對酒的熱愛已經融入了骨髓,平時看到再嚴肅的俄羅斯人,只要有酒,就變身成了活生生的酒精探測器。有次吃飯,我和朋友在飯店喝自己帶的洞藏泥壇酒,旁邊桌兩個中年老毛子的眼睛就一直沒離開我們的酒罈子,估計是沒見過這種外面都是土髒兮兮的壇裝酒。後來實在受不了他們的目光,我們給他倆一人倒了一杯,喝完之後感覺這倆人整個人都控寄不住寄幾了,比比劃劃的非要和我們合桌......

我知道,你們特么就是打算來蹭酒的...........................................


當年某人去俄羅斯出差

一個老總工給他們講設備的安裝

為了表示感謝,也為了讓老師多講點,某人給老師送了一瓶二鍋頭

第二天,某人問老師,昨晚喝了吧?我們中國的酒怎麼樣?

老頭說,根本就忍不到回家,他昨天一下課就把徒弟叫辦公室里,倆人翻出包花生就著給喝了……

——————————————
然後課上完了,他們回去前去大採購,發現各種伏特加有一面牆那麼多……隨便挑了幾瓶

這時旁邊一「至少七十歲」的老太太,推著個小推車,裡面全是酒……她主動湊過來跟翻譯說,你們買那牌子不對,得買我這個……


嗯,看了馬前卒的回答,狗尾續貂,再寫一點:

第一:約30%的俄羅斯人的死亡可歸因於喝酒

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的幾年裡,俄羅斯的人的壽命平均下降3-5歲,很多人是喝酒喝死的

第二 俄羅斯窮人喝伏特加一般沒有下酒菜
情況好的,能夠搞到一點泡菜

情況不好的,拿一塊麵包,一瓣大蒜,喝一點伏特加,聞一下麵包或者大蒜,就能夠幹掉一瓶伏特加; 情況更加糟糕的,喝一點酒,聞一下自己的臟衣服,下酒......更有笑話說,兩個守夜的俄羅斯人晚上搞到了一些伏特加,沒有什麼下酒,就倒了一點醬油,然後用鐵釘蘸著醬油下酒......


說說我認識的一個聖彼得堡的哥們吧。
這哥們挺陽光的,海軍學院機電專業畢業的。後來當過幾年兵,在潛艇里出過任務。後來退伍了,就去搞貿易。一次合作中被我們總公司的人相中了,覺得這哥們又懂技術,幹事又實在。就他挖過來專門負責俄羅斯市場。而我是在15年在莫斯科參加展會時認識他的。
吃飯時,他充分表現出對酒的興趣,也提到他來中國時對五糧液的喜愛,也喝過茅台,但表示不習慣。還拿出來了他自己做的蘋果酒給我分享。我試了一下,感覺著哥們如果失業了,靠著這門手藝也能發家致富。但慢慢我們注意到,他不斷的在給領導倒酒,也不斷在和我們聊關於酒的趣事,但他一口都沒喝。
我們覺得有點奇怪,印象中俄國人不都挺好酒的么,就問了他。他說那是過去的他,現在戒酒了,因為他跟老婆保證過,為了1歲的女兒能健康成長,再也不喝一杯酒了。他說過他雖然喜歡酒,但也知道這玩意就是魔鬼。在他的成長經歷中,已經看到太多因為酒所造成的悲劇了。如果光是自己就算了,但有了老婆和女兒就不能再放縱自己了。
現在釀點蘋果酒,一是喜歡這門手藝,二是為了招待客戶。
--------------------------------------------------------------------------------------------------------------------
評論區有人提到說我的答案沒有正面回答問題。
那麼以下是正面回答:
哪個國家都有酒鬼,也許中國少點,也許俄羅斯多點。
但總是有人不願意甘心當一個loser,願意為了美好的未來腳踏實地的努力。
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能夠剋制自己的慾望。無論是酗酒,還是賭博,亦或者是別的什麼。
這樣的人,中國有,俄羅斯也有。
那麼俄羅斯人到底多愛喝酒?非常愛,你看那堆喝假酒的人就知道了。
有多少人愛酒?非常多,記得之前看到的一個數據顯示2012年俄羅斯人均消耗伏特加3L,這裡面甚至可能包含了婦女,兒童,老人..........對了,還不能忘了那堆買不起伏特加從而喝假酒的。
但這都不是絕對的。
始終有那麼一群人保持著清醒,在為了他們的妻子兒女的明天而努力著。


買蘇27的時候,俄羅斯人想在酒桌上擊敗我們。
結果我們派了個喝酒跟喝水一樣的大校參謀,聽說瘦的跟竹竿一樣,但是賊能喝……一個人喝倒17個俄羅斯毛子,最後便宜買了蘇27,還是以大量產品抵價的……
亮劍里也有一段這樣的描寫:
李雲龍瞪大了眼:有這事?咱和老大哥都姓共啊?是呀,我們也想不通。我們從冀中出發時,上級告訴我們是去東北接收小日本的裝備。聽說東北富的流油兒,滿地的機槍大炮沒人揀,大米白面堆得像小山,到那兒你就甩開腮幫子可勁兒造吧。得,我們還真實心眼兒,把武器都留給了冀中部隊,全團只帶了十幾枝手槍就上路了,咱是沖著發財去的呀,結果老大哥連城都不讓進,怎麼辦?咱得想轍,我和政委一商量,辦法就來了。全團誰帶著錢都掏出來,湊湊買酒請客,和老大哥搞個聯歡。全團選出七八個喝酒高手算是敢死隊吧,由我帶隊。我對政委說,估計我這一去三天之內會不省人事,這團長你先代著。咱先說好,萬一我醒不過來得鬧個烈士待遇。
田雨笑道:夠悲壯的。田墨軒也聽得入神:還真有點易水悲歌的味道。李雲龍喝口酒說:哼,聽他吹吧。吹牛?我那搭檔老王就在南京政治學院學習呢,不信你問他,六十度的地瓜燒那天我喝了兩瓶,那個蘇聯上校和我對喝,喝到一瓶半就一頭栽倒不省人事了,嘴裡直吐白沫兒跟螃蟹似的。我們的人也醉得夠嗆,有個連長喝了兩瓶半居然沒倒下,不過已誰也不認識了,硬是把我當成他老家的舅舅,一個勁兒地問我他娘咋樣了,還錯把茶壺當夜壺,掏出那活兒就往裡尿……喲,對不起,對不起,一不留神粗話就來了。
大家笑得前仰後合,田雨捂著嘴笑紅了臉。我是二天後才醒過來。一睜眼你猜怎麼樣?全團清一色的日本皮大衣,手裡的傢伙全變啦,三八大蓋、歪把子,連九二式步兵炮都裝備上了,政委說,那上校還真夠意思,第二天酒一醒就派人來說,你們不用進城,郊區有個地方你們去看看。我們按他說的地方一找,好傢夥,發現關東軍的一個大倉庫,這下可發財啦。有了裝備就好辦,我收編了不少散兵游勇,沒費勁兒就擴編成一個旅,咱來東北不到一個月就成旅長啦。


我在俄羅斯呆了一年半,一開始,喝個啤酒就可以爽一會兒。

後來,覺得啤酒喝了還得上廁所,於是升級了一下酒精度數。買馬提尼或者葡萄酒。

喝著喝著,覺得得喝大半瓶才能有感覺,於是,我又升級酒精度數?超市裡也沒有25~30度的酒啊,怎麼辦?伏特加兌果汁揮著可樂,稀釋一下唄。

於是,俄羅斯進入暗無天日的冬季,於是我晚上經常失眠,果汁並不是天天有啊?直接喝更有效率。於是,我拋棄了果汁,但會準備一下瓜子一類的堅果,因為這酒實在太烈,嗆嗓子。

以前只是失眠,想不開時候喝,後來,去飯店吃飯,必須點一些調製的酒,口感好,但是酒精濃度基本在40度左右。

這是我昨天買的酒,沒有想不開,也沒啥好慶祝,就來一瓶嘗嘗味道,不用炒菜,不用花生米之類的堅果,我就切了個橙子,就可以下酒了。以上,我只想說入鄉隨俗。

緯度真的影響人的性格,零下的溫度也不能一言不合就散散心吧,加上長期沒有日照,是要抑鬱和失眠的,那麼,要麼做愛,要麼喝酒,愛咋咋地,就這麼能喝。


真事兒:

兩個來中國留學的俄羅斯純爺們,學化學的。某個周末他們在實驗室打開兩個電爐、在一個電爐上支上2L的燒杯,倒了多半杯分析純的乙醇(與散裝白酒比起來並不便宜啊)加熱。另一個電爐上支個大勺子,勺里是分析純的蔗糖,待勺內蔗糖加熱到快化了,就倒入乙醇中攪拌,蔗糖本是不溶於酒精的,攪拌後形成漂亮的懸濁液。倆人相視而笑,用勺分酒而飲。還勸我也來點。我說我沒點吃的喝不下去,你們喝吧。

這些年來,我每講起此事,聽眾都表示不可思議。


那時候去凌晨爬泰山,住青旅有一個同行的俄羅斯大叔中文名叫拓拔霸(他說他中文老師給的名字)我們結伴而行,爬山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做攻略,因為要爬很久,所以就說稍微多帶兩瓶水,防止沒水了。

第二天爬到山頂的時候,我沒水了,就找俄羅斯大叔倒了點…喝了一口直接噴了出來

農夫山泉里裝的是伏特加,純的……


我一個俄羅斯同事跟我說,他年輕時最喜歡喝的是喝很高度(80度)的伏特加。他說這種酒的好處是,剛喝你就會醉,然後因為酒精度太高,你的腸胃吸收不了,所以會有留存,第二天早上只需喝一點水,又能醉一天。

他說他最自豪的是用這種方法保持酒醉狀態一周。

是不是bs各位自行判斷。

不過這種80度的伏特加的確是有的:

去阿爾卑斯山瑞士或者奧地利區滑雪的時可以找到一種「阿爾卑斯朗姆酒」,度數也是80%

當地法律規定酒吧賣次酒必須和熱可可一起賣(酒客自行配類似百利甜的巧克力酒)。不過大家都是把巧克力丟一邊直接悶。。。另外波蘭來自同一個品牌的伏特加其實還有一個度數更高的:


推薦閱讀:

女生第一次如何品酒?
酒吧里比較常見且適合男生喝的是哪些雞尾酒,各自有什麼特點?
為何洋酒有時需要加冰而白酒有時需要加熱?
有哪些適合冬日在家溫著喝的清酒?
人們真能品出酒的好壞嗎?品酒師是不是忽悠人的?

TAG:歷史 | | 俄羅斯 | 俄國文化 | 俄羅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