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因斯坦只獲得一次諾貝爾獎?


因為在愛因斯坦這樣的人面前,諾貝爾獎明顯有點low
在朗道獲頒諾貝爾獎後,有人這麼說:

大多數科學家得諾貝爾獎是他們的榮耀,而朗道的得獎是諾貝爾獎的榮耀

愛因斯坦有過之而無不及

愛因斯坦的最主要工作

1905年相對論的工作幾乎劃開了一個時代,重要意義不言而喻。2005年作為世界物理年便是今天的整個物理學界對百年前工作的最大表彰。
廣為流傳的質能公式E=mc^2
1905年的光電效應工作是量子力學的光量子假說的基礎。
1915年給出廣義相對論,給出了全新的時空觀
、、、

但是狹義相對論沒什麼人懂,質能公式沒有實驗證實,沒人信,廣義相對論也只是在1919年解釋了水星的進動,但是與狹向一樣顛覆性太大,不是很被學界承認,學術界只是說你很牛啊,你好厲害,你說的挺對,反正我也沒辦法證偽。

諾貝爾獎組委會的保守性

通常諾貝爾獎的頒獎周期都很長,一般經過十年二十年的檢驗一直經受住了考驗的好東西諾貝爾獎組委會才頒獎。
第一、這個獎是學界的巔峰,頒錯一次就會成為世界的笑柄。
第二、這個獎是學界的巔峰,劃時代的人物必須得,否則巔峰之名不符。(PS.諾獎不頒給已逝的科學工作者)
害怕第一點,又必須保證第二點,於是選擇了愛因斯塔最「可靠」的工作,也是錯誤率最低的工作——光電效應。(我一直堅持物理是實驗學科,實驗的可重複性,極大保證了它的可靠性,也極大保證了其對應理論的可靠性。)

除愛因斯坦之外,最好的體現了諾貝爾獎的保守性的還是前文提到的朗道。
朗道的成就參見wikipedia 朗道
wikipedia還收錄道:

1962年1月7日,朗道經歷了一次嚴重的車禍,震動了整個物理學界。眾多蘇聯物理學家聚集到朗道的病房,在醫院的長廊點上燭光為他祈禱。著名物理學家玻
爾親自安排了一流的醫生前往莫斯科。車禍嚴重損害了朗道的身體健康。在昏迷了大約兩個月後,朗道醒來,但智力已經發生了嚴重的退化。這年年底,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朗道,表彰他在液態氦的超流體理論方面作出的貢獻。由於健康原因,獎項破例由瑞典駐蘇聯大使在莫斯科代為頒發。

這場車禍使朗道幾乎喪失了學術能力,也嚇死了諾獎組委會。

最後仍然是那句話:
大多數科學家得諾貝爾獎是他們的榮耀,而朗道、愛因斯塔的得獎是諾貝爾獎的榮耀


簡單的說個很搞笑但是真的事情:
按理說很多人都知道相對論,所以很多人都以為相對論才是他獲獎的原因,其實他是因為光電效應獲得獎。不過,他其實還是因為相對論獲的獎。

整個事件簡而言之就是:

諾獎的組委會覺得「愛因斯坦這麼厲害我們一定要給他頒個獎」但是他們又看不懂相對論講的是什麼鬼,萬一以後證明是錯的豈不是丟人丟大了,所以他們找了個其他理由給他頒了個獎。


愛因斯坦獲諾貝爾獎的主要工作是光電效應,而非其最著名的相對論理論,就我個人感覺,此事可以作為「諾貝爾獎不足以匹配愛因斯坦的學術成就」的一個小小的support


真算起來,愛因斯坦夠如下幾個諾貝爾獎
1.狹義相對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為高能物理學奠基
2.廣義相對論:天體物理學的基礎
3.愛因斯坦-玻色凝聚:凝聚態物理的基礎
4.光電效應:量子力學的實驗基礎
5.EPR悖論直到bell不等式(如果沒有EPR悖論的證謬,量子力學很難站住腳):量子力學的理論基礎

這幾個都是跨時代的,現在物理學的每一個細分專業都跑不掉上面幾個工作的內容,諾貝爾獎很保守的,你看希格斯老爺子熬了五十年才靠CERN拿了諾獎。


看過那個《上帝擲色子么》和《量子物理》之後,我印象最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能夠在事物上做出傑出貢獻並且在同年齡段遙遙領先於其他人的人才能稱之為天才。但是這樣的人在歷史的長河中漫若泥沙。可能夠在天才從事的事業中做出更優秀的人會有能力在科學的長河裡留名,這些人就像星空中的星星一樣。你要問我普朗克牛頓愛因斯坦會是那些星星的時候,我只能抬頭看看懸掛在天空中的太陽。不,也許太陽都遮掩不住他們智慧的光芒。
當是讀完這句話就燃燒了,真的就覺得那些人真的特別偉大。細想他們所做的實驗與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我真是自慚形穢


按照我們高中老師講的故事:愛因斯坦最初建立相對論後,儘管物理學界已經基本上接受了這一套理論,但是由於沒有好的實驗驗證,還不能完全說相對論就是對的,再加上當時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所以就沒有因為相對論給他發獎;但是那時候愛因斯坦已經是物理學界的泰斗,應該得一次獎,所以就主要以他在光電效應上的研究以及一句模糊的「理論物理方面的貢獻」給他了諾貝爾獎。多年以後,相對論在實驗上得到了證實,但那時候大家覺得諾貝爾獎已經配不上愛因斯坦了,於是也沒有再給他發過。


因為他是猶太人,另外感謝評委會的人敢於頂住政治壓力,雖然拿個光電效應當借口,但是誰都知道相對論更值得頒獎


只能說諾貝爾獎的運氣不太好。


如果他來個諾獎五連霸,怎麼感覺怪怪的,其它科學家還有的玩嗎?


排名第一的答案根本沒回答愛因斯坦為毛只獲得了一次諾獎啊!!!
事實是:諾獎委員會是不會給同一個人頒發兩次諾獎的,除非第二次的成果是跟其他人合作的而且這幾個人做的貢獻要大致相等。


排名第一的回答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在此只是略做補充,那就是當時諾獎委員會的想法。
據解密的資料看,當時委員會中在因什麼成果給愛因斯坦授獎這個問題上是有分歧的。當時五個人中有四個同意因相對論給他授獎,但第五個不同意,因為這個人是做實驗出身(好像是索末菲兒德),他的理由是相對論尚未得到實驗驗證,雖然他的理論是近乎完美的。因為委員會必須全部一致才會通過,所以愛因斯坦沒能因相對論而獲獎。
但,愛因斯坦實在名聲太大,不給他授獎的話,諾獎的聲望可能嚴重受損,沒辦法只能以解釋光電效應的成就給愛因斯坦授獎了,因為1917年康普頓散射實驗驗證了光量子的動量屬性,光量子理論得到了完全的驗證。雖然這也是非常傑出的成就,但比起相對論就遠不如了。
有說因為相對論沒得獎是因為沒幾個人懂的,這就太小瞧當時物理學家的智商了,狹義相對論剛出來對人們思想上有一些衝擊,所以一時不太接受是有可能的,但看不懂就純屬臆斷了。
但後來為什麼沒有在給愛因斯坦授獎呢?個人覺得可能是後來物理學重心還是在量子力學方面,愛因斯坦是1921年得的獎,1922年得獎的是玻爾,之後好多年得獎的不是量子力學的理論就是驗證量子力學的實驗,而愛因斯坦在這方面少有建樹,這可能是他沒有再次得獎的原因吧!


用我們物理老師的話說就是諾獎只頒給超前50年的理論,而愛因斯坦的有些理論超前太多了。


基本上,其實愛因斯坦在光量子假說(光電效應)上做出的貢獻比狹義相對論多,狹義相對論的主要工作其實是洛侖茲做的。所以因光電效應獲得諾獎無可厚非,而廣相其實也是完全值得獲獎的,但是廣相的實際運用和證實非常的晚。


我倒不是說狹相不重要,而是光量子假說做的貢獻更大,絕對不是因為諾獎評委會看不懂相對論這種搞笑的原因。


諾獎是只頒給經過實驗證明了的科學成就,不頒獎給建立在假設上的理論
在那個沒有對撞機的年代,狹論是無法通過實驗條件來證明的,所以遲遲沒有頒獎
但這麼牛逼的人萬一沒得獎,諾獎豈不成了形同虛設,所以就找了個被證實的理論,光電效應來給愛因斯坦頒獎,當然,僅就光電效應本身來說,也足夠獲獎的資格
題外話,在這個過程中,愛丁頓率領一個觀測隊到西非普林西比島觀測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拍攝日全食時太陽附近的星星位置,根據廣義相對論理論,太陽的重力會使光線彎曲,太陽附近的星星視位置會變化。愛丁頓的觀測證實了廣義相對論,立即被全世界的媒體報道


謝邀。 @芝士喵
其實我不是太理解愛因斯坦,只是知道一些相對論,原子彈什麼的皮毛。諾貝爾評獎機制也不甚了解。汗顏。
不過我覺得,獲獎應該是個過程,而不是目的。把獲獎當做目的,就像設置了最高上限,反而不容易到達。除此之外,一旦遇到不公,心態就會成問題。
鄙人認為,作為研究者至少應該把獲獎之外的某樣東西設為目標,比如養家糊口。要知道餓死的人是不會說話的。


諾貝爾獎能頒發給愛因斯坦是這個獎項的榮幸。


謝謝。
簡見:
1、諾貝爾獎有一定的保守性,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難以為實驗所證實或完全證實;
2、光電效應是光的粒子性最有力的說明,揭示了光的量子性,可謂量子力學的基石;
3、如「只願無事常相見」所言,愛因斯坦難以權威地以除光電效應外任何一項其他工作而獲得諾獎。


第一次被邀請,好緊張


其實我想說我也不知道為毛。我還沒學物理學史呢。

不過首先應該是諾獎一個人只能獨拿一次,再然後男神搞得研究太超前了,委員會估計不知道其重要性。

附一張男神合照


只重過程,不要求結果~


很簡單,因為他的理論很高深,讀懂的人都很少,別說驗證了。而愛因斯坦諸多理論中最不起眼的光電效應是可以證明的,所以這個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日本和中國科學發展差距?
科學家是用怎樣的實驗方法分辨出在蛋白質胞內轉運起效應的膜蛋白的?

TAG: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 物理學 | 諾貝爾獎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