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二十四史》?
我試著讀了讀二十四史,感覺就是史官平敘史料,讀後沒有收穫,而且感覺內容很呆板,沒有生機,我讀的是白話文,所以今天想問問該如何利用二十四史這本好多人推崇的書來提高自己?
有沒有必要讀二十四史,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已經回答。
如何閱讀二十四史,或者說如何閱讀枯燥乏味、平鋪直敘的史書,其實早有一位先賢指明了道路。
一代大家蘇軾,其實當初讀史書也苦不堪言。他曾寫過一首《夜夢》,前六句是這麼寫的:
夜夢嬉遊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始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鉤魚。
此詩寫於蘇軾剛被發配儋州之時,心情鬱悶,夜裡做了一個噩夢。他夢見自己回到童年,被父親逼著讀《春秋》。《春秋》何等微言大義,豈是一個小孩子能看懂的?父親給的要求,是通讀一遍,結果蘇軾哼哼唧唧,才讀到魯桓公、魯庄公——《春秋》魯國十二公:隱桓庄閔僖文 宣成襄昭定哀,小蘇軾這才讀了四分之一不到……難怪嚇得差點心肌梗塞。如果那時候有知乎,大概蘇軾也會發個和題主一樣的問題,抱怨《春秋》這麼呆板乏味的書,該怎麼讀下去才好。
時過境遷,幾十年後,又有一個陷入同樣困境的年輕人出現了。
這個人叫王庠,字周彥,是蘇軾弟弟蘇轍的女婿。
王庠是個學霸級的人物,七歲就能寫文章,水準不輸成人。十三歲那年,父親因直言諍諫,被貶官去世。這位少年憤而發下宏願:要閉門讀書,窮經史百家書傳注之學。
軾對這位侄女婿很看重,生怕他空有讀書之心,卻無讀書之法,特意寫信過去,淳淳教導自己的讀史書之法。蘇軾在信里是這麼說的:
卑意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迹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此雖迂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這段話,可謂字字珠璣,值得反覆揣摩。
史書浩如煙海,什麼內容都有,若是漫無目的去翻看,時間精力姑且不說,吸收效率也會特別差,很快就疲了,所以你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一個任務,帶著一個特定的目的去讀書,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蘇軾給的建議是,一本史書,要讀很多遍,每一遍都只專註於一個層面,所謂「每書數過,一意求之」。想研究政治政策,就著重於書中的奏章言論;想搞懂典章制度,就著重於書中官職升遷禮儀往來,想看明白地理建制,就著重於書中的地名沿革山河變動。
蘇軾自己,就是這麼讀書的。曾經有人問他,你這麼博聞強記,別人能學嗎?蘇軾沒藏私,舉了一個讀《漢書》的例子:
吾嘗讀《漢書》矣,蓋數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財貨之類,每一過專求一事。不待數過,而事事精竅矣。
你看,蘇軾讀史書,目的性非常明確,要麼側重於政治,要麼側重於人物、官職、軍事、經濟,每次一件任務,幾遍下來,《漢書》就算是吃透了。
蘇軾的目的性強到了什麼程度呢?有一個同鄉的少年才子叫唐庚,路過定州,去跟蘇軾請教。蘇軾問他最近讀什麼書呢?唐庚說:「《晉書》。」然後咣咣咣地講起來, 蘇軾突然來了一句:「裡面有什麼好聽的亭子名嗎?」 把唐庚給嚇了一跳,再一想,真答不出來。
唐庚回去琢磨了半天,才領悟到這是蘇軾在教他讀書之法,大為感嘆。估計蘇軾當年讀史書,其中有一遍,是專門研究裡面的建築物名稱——竟細緻到了這地步。
說白了,只要你帶著目的,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可以對資料有所取捨,專註一道。反覆幾次,吸收效率才高。
蘇軾把這種讀書法叫做「八面受敵」。典故出自《唐摭言》里稱讚吳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敵」,意思是水平太高,八面來敵也可從容應對。我倒覺得,這個命名也許還能解讀出第二層意思: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任憑資料鋪天蓋地,我只盯著我想要的讀。
再結合蘇軾在《稼說送張琥》里說的那樣:「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大器可期。
順便說說我自己的體驗。
有一本書,叫做《隋唐兩京坊里譜》,是一位現代學者楊鴻年寫的。他以《長安志》和《兩京城坊考》為基礎,加上大量新發現的史料、文物、碑刻,對隋唐長安、洛陽兩座城市的幾百個坊市進行了詳盡的考證。每一坊曾住過什麼人,開過什麼店,有什麼寺廟道觀,出過什麼靈異事件,都做了一一整理。
這本書很見功力,可是也著實枯燥,它的呈現方式是這樣的:
基本上就是大量資料的羅列,讀之味如嚼蠟。我幾次發下宏願要讀完,結果都半途而廢。
後來我決定寫一部長安背景的小說,拿出這本書做參考。這一次翻閱,卻愛不釋手。因為我腦子裡有一個故事的雛形,危機該如何展開?主角在哪一坊遇敵?他往哪裡走才能逃避追捕?是不是還有水路可走?帶著故事讀這本資料,讓整個情節的關節徐徐都接了起來。甚至裡面的一些不經意的小記載,還能給我提供更多靈感。
比如下圖這條記載,原來看的時候,我只是一帶而過。但在構思小說時查到這裡,我眼睛一亮,長安郊區的一處墓葬群落,雖無坊里之實,卻被當時的居民以「上好里「稱之,這不就是陰宅鬼里嗎?放在故事裡,實在是一個天造地設的陰森場景,能生髮出許多生離死別的橋段。
於是連帶著,我又把隋唐墓葬儀式、白居易年譜和長安地理捋了一遍。
後來小說寫成什麼樣姑且不論,但我對長安、洛陽的城市布局與風貌已諳熟於心,哪有酒肆,哪能招妓,招了妓去哪裡租牛車,去何處遊玩,聽什麼小曲,給多少纏頭,都熟稔得很。倘使突然穿越回去,我也能像自家附近那麼熟悉。
而且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並不覺得有多痛苦,因為別有用心。
這就是」八面受敵「讀書法的威力。
最後借蘇軾寫給王庠的話勸告一下:
甚非速化之術。可笑可笑。
讀書不是速成的,再好的辦法,也得持之以恆。以蘇軾的才學,還要時時抄錄漢書,何況我等。朱載上有一次去黃岡拜訪蘇軾,正好碰到他在抄書,回來跟自己兒子感嘆說:「東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讀書邪?」
天才都這麼努力,我輩豈不更得加油?你見過凌晨三點的黃岡嗎?
《二十四史》是史料,是需要專業能力方能高效閱讀並汲取營養的原礦石。換言之,正史在實質上與檔案、銘刻文、經卷、竹簡差不到哪去,只是其載體最容易被大眾獲取,並不同時意味著易讀性。
所謂專業能力,並不僅僅是指「文言釋讀」,還包括史料學、文獻學、訓詁學的專業辨析能力,方能從充滿文句錯漏、作者偏見、官方避諱、斷爛朝報的正史材料中析取智識。
在閱讀正史以前,至少要把某一斷代歷史的公認經典專著讀全,方能斗膽涉足相應斷代的正史史料。因為,讀夠讀全經典專著,既能夯實基本史實脈絡架構,又能培養上述閱讀史料的能力與思維,有助於讀史者在史實與史識兩個層面提升讀史料之效率。質言之,二十四史最好是相應斷代史專著閱讀,達到一定水平後,方能展開的閱讀層次。
小白切忌一上手就讀「正史」,除了太史公的《史記》,其餘正史,文學趣味不足,並不流暢易讀,且人物事件局限於舊式敘史體例:紀傳體以人物編輯,編年體以時間排布,兩種主流體例過於散亂瑣碎,讀來只會如本題備註描述得那樣食之無味,甚至頭大反胃,讀罷也未必能有什麼系統性認知,低效之極。
面對國史中的文言史料,其實最切實可行的法子是(除專業研究人員),把專著裡面的引文讀懂吃透便可,再結合上下文,進行系統性理解。所謂文言語法詞義的積累,能夠用來吃透引文便足矣。
大可不必在有專業人士整理好成果(論述思路+論證點位)的前提下,去自己生啃史料,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走入專著早已廓清的正史筆誤,生生多走了一段彎路,還容易帶偏相關史實的認知,扭轉回來就又是一番功夫了,划不來。
相關專欄文章:讀史方法紀要(11)借力慎讀史料
1、二十四史完全沒有必要全讀。據說有些非人類確實通讀了二十四史(譬如呂思勉據說通讀過七遍半或三遍半),但你我作為正常人類,肯定是沒有那個能力、精神和毅力去讀完的。須知,全部二十四史有3229卷,約4000萬字,這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夠通讀完的數字。
所以,讀二十四史要有選擇的讀。至於怎麼去選擇,我個人意見是:前四史可以通讀,也就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四部書可以讀,如果你看著這四部書也有些發怵,那麼只讀《史記》就好了。
至於其餘的史書,全部留著備查就行。
2、強烈建議讀原文,非常反對讀白話版。讀白話版有這樣幾個壞處,一是破壞了原文的文學性。譬如《史記》號稱「無韻之離騷」,古人又雲「西漢文章兩司馬」,《史記》在文學上的造詣是極其傑出的。但白話版則拋棄了其文學性,將一碗美酒變成了蒸餾水,滋味全無,讀來味同嚼蠟。二是翻譯必然造成意思上的偏差。且不說現在的編輯水平參差不齊,有的翻譯能錯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即是他能準確進行翻譯,但很可能在翻譯過程中也會將原文的一些深意遺失。
所以,還是盡量讀原文的,如果實在讀不懂,最起碼也要文白對照來看,千萬、絕對不要只讀白話版,不看原文。
3、如果題主對歷史沒有任何基礎,想通過讀二十四史來增加自己的歷史知識,那我的建議是:二十四史不是歷史入門書,他對初學者肯定是極不友好的。我建議你選擇現代人寫的歷史科普書去看。
題主說他「感覺就是史官平敘史料,讀後沒有收穫,而且感覺內容很呆板,沒有生機」,發生這種情況,我估計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他讀的是新舊《唐書》、《宋史》等這種本身缺乏文學性的史書,這些書本身不注重文學性,大多是史料的堆砌,確實很呆板,沒有生機。那麼我的建議就是前面說的第一條,題主別看這些書了,去看《史記》吧。
第二種情況,有可能是他看的是前四史這種有相當文學性的,但白話版在翻譯過程中,丟失了文學性。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前面說的第二條,去看原版吧。如何閱讀《二十四史》?不如問自己為什麼要讀《二十四史》?從問題來看,題主希望獲取知識,但又覺得枯燥無味,這應當是基礎欠缺所致。這裡介紹個人一點讀史心得,希望對題主和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學問講究的是循序漸進。不管是《二十四史》還是《資治通鑒》,都是古人面對的史料,而今天的史學可謂有質的突破。所以,正確打開歷史的方式,應該是從今人著作下手。個人建議遵循學院派方式,這裡推薦北師大「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系列。含有歷史學基礎課、專業課二十餘種著作(目測有幾種未出版)。這將打穩你的基礎並降低民科的幾率。
如果把這套教材認真擼完,那麼再去看史書當然不會那麼費勁,而且也可以摸索自己將專攻哪塊。至於要不要看《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自然不必全讀,但也不能不讀。我認為除了史學正源《史記》是必須讀的,其他的可以根據自己的方向和愛好去加以取捨。很多人認為必讀《前四史》,其實完整的《前四史》無非是個概念,並不是非常需要。
比如你要治隋唐史,那麼除了隋唐正史外,鄰近的南北史和五代宋也都要看。比如你治經濟史,那正史食貨志必須要讀。專著當然也不能滿足於打基礎的教科書,如上海人民《中國斷代史系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通史》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斷代(專門)史著作。
具體到史書怎麼讀,如果專著積累夠多,讀起來會相對輕鬆,因為知道大致講什麼,更知道系統對待和分辨史料。當然最好配上一些工具書,比如查字用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比如查圖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搜索引擎、「漢典」之類也可以用上,當然必須查證可信。此外,《二十四史全譯》可以備一套pdf作為白話查詢。儘管無法避免有錯誤,但只要你需要看,還是得大於失的。
讀什麼書只是手段,獲取真知才是目的。共勉。二十四史名頭雖大,內容良莠不齊,對於愛好歷史的非專業人士,通讀既無精力,亦無必要,倘若不懂思辨之術,即便臉紅脖子粗囫圇吞完了,也無非修成兩腳書櫥,有這閑功夫干點啥不好?
老老實實把前四史捎帶《資治通鑒》讀完,水平已比袁騰飛之流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剩下的時間去讀點諸子百家,歷代文選,這才是與先賢交心,以古為鑒的正確打開方式。
讀史是為了明智,於言行有益,不為裝逼,如是而已。這個還是要看興趣吧。我最近十年幾乎沒看過別的書,也就是閑暇無事時拿本二十四史在那看看當消遣讀物。到現在大約讀完了三分之二吧、除了我最愛的史記讀了三四遍之外,其他的我比較喜歡魏晉南北朝和五代這樣的亂世史。所以重點看了晉書,魏書和北齊書,宋書、梁書,隋書,南史,北史,唐書關於藩鎮割據的後半段,以及五代史和遼史,金史。但是對漢書,後漢書,以及宋史,明史這種太平盛世統一王朝的歷史,我就沒有多大興趣了。
雖然看繁體字完全沒有問題,但我還是愛看中華書局的簡體橫排版。但是我建議還是盡量要讀文言文版的,即使文言文功底差一些也沒關係,讀著讀著水平自然就會加深了。但是白話文版的就會大大失去原有的風味。
二十四史,迄今為止我讀了以下部分:
明史,讀完全文。
元史,本紀、志、表讀完,列傳僅涉及元末部分。
金史,本紀、志、表讀完,列傳僅涉及個別宗室部分。
遼史,志、表讀完。
宋史,地理志、河渠志、職官志、食貨志讀完。
兩五代史,原封未動。
兩唐書,地理志讀完。
隋書,地理志讀完。
南北九史,原封未動。
晉書,地理志、載紀讀完。
三國志、後漢書、漢書,讀完。
史記,抄完。
從06年接觸二十四史開始,十年方才讀完這不足三分之一的二十四史。
並不是為了裝逼或者吹牛逼,而是為了回答提問:如何閱讀《二十四史》?
我的答案是:拆開讀。
二十四史包羅萬象,天文地理陰陽五行都有,我看二十四史的時候首先要知道我想看什麼,是看人物,是看故事,還是看制度。要是說看二十四史是為了看故事,那我們早在黃口時期就開始了——大禹治水、武王伐紂這事《史記》上就有;如果是看人物,那就是看列傳了,高中考卷文言文閱讀多是此類;最難的是看制度,也就是二十四史的志(書)、表部分,以我個人觀點而言,這部分才是二十四史的精髓,所謂「二十四家譜」,在這兩個部分也許是體現最少的。
但是顯而易見的是,現在很多人對於這兩個部分是最不重視的。
我記得是在讀錢海岳《南明史》的時候吧,看到過錢海岳關於修史的一個順序,原文忘了,大致是說,先定凡例綱目,然後修志、表,然後纂列傳,最後成本紀。二十四史的每一部,單獨析開,都是可以寫出幾萬字幾十萬字的考證和延伸的,要是合在一起那就更是寶貴資源——比如食貨志。我國古代對於經濟很少有官方的專門論述,食貨志算是少有的此類作品。《史記·平準書》開食貨志先河,《漢書》始稱食貨志,記述了田制、戶口、賦役、漕運、倉庫、錢法、鹽法、雜稅、礦冶、市糴、會計等制度。我才疏學淺,對食貨志所知寥寥,故此不做贅述。
以我拿手的地理志來說吧,前段時間寫《明夏國志·地理志》,也就是元末明初割據四川的大夏國明玉珍、明昇父子政權的行政區劃沿革廢設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便是要去看《明史·地理志》,因為明史地理志四川卷里多處提到明玉珍廢設行政區的事,比如成都府治下資縣條「明玉珍置資州」、威州條「元以州治保寧縣省入,明玉珍復置縣」、合州條「元治石照縣,明玉珍省縣入焉」、真安州「元珍州思寧長官司,明玉珍改真州」,僅此四條,就包含了新置、復置、廢置、改置四種情況。但是這種事情在本紀或者列傳里就少有提及,甚至可以說是壓根沒提,那麼對於只看列傳或者本紀的人而言,這就是史書的缺漏了:只為尊者諱,連最基本的制度都不提。實際上人家不是沒提,而是他們沒找到。
同樣,二十四史良莠不齊,同一書裡面不同章節也是如此。清修《明史》前後延綿幾近百年,可謂費盡心機,有說修的好,考證詳實的,有說刪改歷史真相的,但是平胸而論,《明史》的諸志可以說是二十四史水平最高的一個。天文志里說「西洋之說,既不背於古,而有驗於天」,這跟清末的那股子頑固勁天壤之別,歷志甚至特別介紹了一番伊斯蘭曆法;地理志也是比之前的二十三史都詳細,具體到了山川和巡檢司以及重要城鎮;職官志是諸志的精華所在,和唐書宋史里職官志兼寫輿服不同,明史職官志單純記錄職官沿革。
在此說一下元史。明修元史,歷來為史家所詬病,元史前後兩次纂修,歷時僅331天,多有人以此來證明明朝不諳文化,做事粗魯。確實,331天修成159卷,這速度確實夠草率能跟此相比的,也就是元朝從至正三年三月開始,到至正五年十月結束,兩年半寫出了四百九十六卷的宋史、一百三十五卷的金史、一百一十六卷的遼史。可是有所短就必有所長,元史的精彩之處在哪?在事無巨細。
明朝修書有個特點:抄。從元史到永樂大典,就一個字,抄,原本照抄。元史的本紀,除了成吉思汗、窩闊台汗、貴由汗、蒙哥汗四位期間史料不多,剩下的那幾位,本紀修撰的時候抄的那叫一個詳細,具體到日,泰定帝在位五年,寫了兩卷本紀,元文宗在位三年零四個月,本紀寫了足足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志佔了57卷,本紀佔了47卷,在《元實錄》散佚的情況下,依照實錄抄來的本紀就成了一手資料,而同樣已經丟失了絕大部分蒙古、色目大臣資料的現在,即使有西方各國對蒙古國的歷史進行補充,但是元朝這九十七年,能夠作為補充的並不多,以此而言,《元史》彌足珍貴。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如何閱讀《二十四史》?
建議拆開讀。
想了解四千年職官變動,就去讀各史的職官志。
想了解古今行政變化,就去看地理志。
想經天緯地,就連帶著天文志一塊讀。
想了解邊疆民族,去讀土司等傳。
想了解中外聯繫,去讀外國傳。
想了解歷史上數千年大事年表,讀本紀。
想看歷史上的花邊不正經,讀五行志。
想了解漢服華章之美,讀輿服志。
想了解中國禮儀之教,讀禮志。
想看具體人物的生平,直接去找此人列傳。
覺得文字太枯燥,看不下去,去看諸史的表。
《二十四史》博大精深,一輩子都未必能夠讀透。
帝王本紀,記載的是朝廷年號,各種主要大事件的流水賬,各種具體的事件經過,則在各個主要當事人的列傳之中。
后妃、宗室的列傳,記錄的彼此婚姻關係,其實很能幫助我們了解歷史當事人各種行為的動機所在。
各種典章制度,都在表、志裡面,和本紀一起是史料價值最高的部分,經常被普通讀者忽略,而且編寫難度大,不是朝廷專門機構很難寫好寫全。就連今天翻譯的白話文二十四史,也很少能夠有把各種表、志翻譯好的。
讀史必須要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很多東西就是在一本正經的說胡話的,但是畢竟要照顧當事人(往往還就是傳說中的先帝)的面子,必須睜著眼睛說瞎話。
史書各種記載,故意彼此矛盾,比方說赤壁之戰,陳壽《三國志》中,魏蜀吳三個版本各不相同,自相矛盾。但是當時人們對陳壽《三國志》的評價都很高。
《三國志·武帝紀》:「公(曹操)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吳主傳》:「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饑疫,死者大半。」
但是呢,仔細閱讀《蜀書》的《關張馬黃趙傳》、《許糜孫簡伊秦傳》,只有關羽參加了赤壁之戰。
《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中三人均參加了赤壁之戰、《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中,程普黃蓋韓當周泰甘寧也都參加了赤壁之戰。很明顯,赤壁之戰以及後來的江陵攻城戰,劉備是友情客串,孫權一方是絕對的主力。
《魏書》,只有曹仁、曹純肯定參加了赤壁之戰,文聘就在附近可是沒有記載,張遼、李典、樂進、徐晃等人都不在荊州戰場,都沒有參加戰鬥,可見,曹操一方參戰的應該大部分是荊州的降兵。
赤壁之戰是建安十三年的年底,第二年,「春三月,軍至譙,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很明顯,在做南征孫權的軍事準備。
建安十六年,討伐馬超;建安十七年底、十八年初,與孫權大戰於濡須口。
很明顯,赤壁之戰,孫吳是主力,三方都記載曹操軍隊遭遇瘟疫,但是其實曹操實力損失並不大。袁氏敗亡以後,曹操本來是把劉備當做主要對手的,但是當陽長坂一戰,劉備損失慘重,曹操的主要目標變成了馬超和孫權。
看看目錄,了解一下目錄的意思,感興趣的部分可以通讀一下
以後要用到其中段落的話直接網上找出來就是了
比如我做騎砍MOD《漢武風雲》時,就從漢書的各人物列傳以及《匈奴傳》、《西域傳》、《西南夷兩粵朝鮮傳》里扒拉出一大堆名字來,儘管我以前並沒有記住這些名字
我試著讀了讀二十四史,感覺就是史官平敘史料,讀後沒有收穫,而且感覺內容很呆板,沒有生機,我讀的是白話文————從這段表述來看題主已經讀完了二十四史了。內容好不好是其次,就您讀完了二十四史這個事實來看,您應該是知乎第一人。我敢說回答這個問題的沒有人讀完二十四史。從論壇到貼吧再到知乎,我知道的讀完的僅僅一個人而已,一個70多歲的老頭。
所以今天想問問該如何利用二十四史這本好多人推崇的書來提高自己? ————您先告訴我這本二十四史的書有多厚?然後才能推導出您買的是不是盜版或精簡版。其他話後說。
我只能說,這些推薦你讀一本「二十四史」的人不是在耍你,就是他們自己本身就是白痴。
感覺很多人對二十四史沒有什麼概念,不知道出全了該是多少本,我們就拿市面上在售的對比一下。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有一種叫「二十四精簡版」也稱《二十四史》,但是內容很少,每個斷代史只有3、4個傳紀,這類帶白話文最多也就是10冊,少的4冊、6冊、8冊。雖然談不上是盜版,但這書買來除了裝逼騙人,裝飾書櫥以外,感覺沒有任何作用,對出版社和書商來說就是騙錢而已。要知道一部白話文《史記》的篇幅也是4-10冊左右,中華書局的點校版《史記》就是10冊,其他出版社未刪減文白對照的也是4或6冊。這是二十四史其中一部,然後推算一下剩下的23部斷代史加一起得是多少冊?(不是所有人都能準確的買到自己想要的書,書市也是魚龍混雜的。雖然那種冒牌《二十四史》價格便宜,但還是錢買的,買回這種東西跟把錢丟水裡區別不大。懂行的一看就是假貨,很丟人的。)
下圖是中華書局的二十四史(共63冊)各家出版社具體冊數都不一樣,也有80冊的、88冊的,但都算全套未刪減版,正規軍。
下圖是中華書局點校版修訂本《史記》(市面上文白對照的《史記》有4冊有6冊的)
再來看看騙錢的,6冊的精簡版《二十四史》(如果是歷史門外漢,乍一看,封面赫然四個大字「二十四史」馬上就以為是正規版了)
這套很搞笑的,看目錄就知道搞笑在哪裡了(《三國志》部分是沒有東吳的,三國沒有東吳,就兩國。)
下圖,4冊的文白對照《二十四史》(書很漂亮,金色的封面,然而......)
賣家非常無良,簡直就是標題黨。標題是「全套」敢問哪裡全套了?全譯、無刪減......這臉有點大。都刪減到4冊了,還說無刪減,如果歷史小白肯定就信以為真了。有沒有刪減我們看目錄。
這就是號稱沒有刪減的4冊《二十四史》。按這說法,張良、蕭何、夏商周都不存在,樗里子、白起、呂不韋等都活在童話里;賈誼、晁錯、董仲舒等等都不存在;高帝、惠帝一直統治到漢末;荀彧郭嘉張遼諸葛亮張飛都是小說人物.....因為無刪減正規《二十四史》沒有啊。
無力吐糟了,我一定是看了假書。但是最後還要總結一句,如果是文白的低於60冊,差不多就是假貨。一年看6冊,也得10年才能看一遍,所以不要是個人就蹦出來裝個逼搞的自己像通史帝一樣,你有多少年來換你的讀書積累量?也別動不動推薦人家看什麼二十四史,這東西不要個8年、10年看不完的。多大仇?動不動就讓人看二十四史?
引梁任公先生的推薦讀法:
《通鑒》、《通考》,已浩無涯涘更語及彪大之《二十四史》,學者幾何不望而卻走?然而《二十四史》終不可不讀,其故有二:(一)現在既無滿意之通史,不讀《二十四史》,無以知先民活動之遺迹;(二)假令雖有佳的通史出現,然其書自有別裁。《二十四史》之原料,終不能全行收入,以故《二十四史》終久仍為國民應讀之書。
書既應讀,而又浩瀚難讀,則如之何,吾今試為學者擬摘讀之法數條。
一曰就書而摘。《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俗稱四史,其書皆大史學家一手著連,體例精嚴,且時代近古,向來學人誦習者眾在學界之勢力與六經諸子埒,吾輩為常識計,非一讀不可。吾常希望學者將此四史之列傳,全體遊覽一過,仍摘出若干篇稍為熟讀,以資學文之助,因四史中佳文最多也(若欲吾舉其目亦可,但手邊無原書,當以異日)。四史之外,則《明史》共認為官修書中之最佳者,且時代最近,亦宜稍為詳讀。
二曰就事分類而摘讀志。例如欲研究經濟史、財政史,則讀《平準書》、《食貨志》;欲研究音樂,則讀《樂書》、《樂志》;欲研究兵制,則讀《兵志》;欲研究學術史,則讀《藝文志》、《經籍志》,附以《儒林傳》;欲研究宗教史,則讀《北魏書·釋老志》(可惜他史無之)。每研究一門,則通各史此門之志而讀之,且與《文獻通考》之此門合讀。當其讀時,必往往發現許多資料散見於各傳者,隨即跟蹤調查其傳以讀之,如此引申觸類,漸漸便能成為經濟史、宗教史……等等之長編,將來薈萃而整理之,便成著述矣。
三曰就人分類而摘讀傳。讀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志氣且,於應事接物之智慧,增長不少,古人所以貴讀史者以此。全史各傳既不能遍讀(且亦不必),則宜擇偉大人物之傳讀之,每史亦不過二三十篇耳。此外又可就其所欲研究者而擇讀,如欲研究學術史,則讀《儒林傳》及其他學者之專傳;欲研究文學史,則讀《文苑傳》及其他文學家之專傳。用此法讀去,恐之患其少,不患其多矣。
又各史之《外國傳》、《蠻夷傳》、《土司傳》等,包含種族史及社會學之原料最多,極有趣,吾深望學者一讀之。
---------------------------------------------------------------------------------------------------------------------------------------
另,蘇東坡「八面受敵」讀書法可資參考:
卑意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讀之。書之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盡讀,但得其所求者耳。故願學者,每次做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迹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此雖愚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結論寫在最前面:二十四史中,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前四史不得不讀,後面的二十本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選擇攻讀。同時注意,這裡需要讀的是古文原版,而不是現代漢語白話版本。在前四史中,《史記》的「索隱、正義、集解」三家注以及《三國志》的裴松之註解其精彩程度,不亞於原文。
我簡單介紹一下二十四史的概況。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歷代正史的合稱,正史的意思就是「紀傳體史書」,正是確立這個概念已經是唐朝編修《隋書》的時候才出現。到了清朝,歷代史書已經初具規模,也就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魏書》《北齊書》《北周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二本史書合稱廿二史,後來乾隆皇帝下令,將《舊唐書》和《永樂大典》中單獨輯出來薛居正的《舊五代史》一併定為正史,是為廿四史。其中,前面四本著作,因為記載的歷史朝代以及成書時間都比較靠前,故而稱為前四史。
廿四史從作者來說,分為兩類,一類是私修,就是作者一個人或者多個人修書,這種修書一般沒有政府從中芥蒂。第二種則是唐朝以來形成的傳統:政府為前朝修史,形成官修。可以說,前四史之所以歷史文學價值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私修。《史記》更是其中率先垂範,眾所周知,史記中重要的一種體例是「本紀」,用來記載帝王的生平故事,西楚霸王項羽在《史記》中,擁有獨立的本紀《項羽本紀》,站在當時的時代大背景下,為這樣一個人物修本紀,基本上是冒著被劉漢王朝殺頭的風險,司馬遷做到了,在他的價值觀中,本紀就是給那些能左右時事風雲的人物而獨享的;包括農民起義軍陳涉都有《陳涉世家》,像這種農民起義的人物,在以後的史書中往往被歸為了《叛逆傳》的傳住,司馬遷卻給他了王侯將相的規格。像《史記》這樣直接表達作者個人思想感情的,是正史中沒有的,所以魯迅才會做出「史家之絕唱」的無上評價。
所以,閱讀廿四史這樣的長篇大作,更多的是從字裡行間,看出作者的意圖,也就是我認為的,看書不要看作者寫了什麼,而要看作者沒寫出什麼。具體的閱讀方法,就是拿著譚其驤先生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左圖右史,慢慢品讀其中的味道,如果真的古文基礎不夠好的話,推薦購買中華書局出版的「三全本」,也就是「全本全注全譯」版《史記》。
以下長文講詳細介紹廿四史的情況。
《漢書》,主作者班固,參編者還包括他親爸爸班彪,他妹妹班昭(廿四史唯一的女性參編者)。漢書開啟了廿四史的體例,也就是斷代紀傳體史書,其次《漢書藝文志》可以說是目錄學的鼻祖,古人常說,不通漢書藝文志,不可讀天下書。另外一方面,漢書也開創了後代史書的史觀,也就是奉封建皇帝為正統,多有曲筆回護,對於農民起義等等採取否定態度,這嚴重影響到後來史書的可讀性。
讀書貴在有趣。
讀歷史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以已經知道或者說明面上的東西反推尚不知道的或者隱寫的東西。
舉個例子:項羽,巨鹿之戰。
年輕的項羽能打出巨鹿之戰並不是偶然:首先,幼時的項羽跟叔父項梁相依為命長期漂泊,少年時肯定受盡苦楚——這也就造就了霸王項羽堅韌不拔的性格。其次,巨鹿之戰秦軍方面的主將——王離,是滅楚將領王翦的後代;而項羽恰恰是當時楚軍項燕的後代;所以打巨鹿之戰前項羽為何怨憤宋義止步不前,斬首宋義奪取軍隊後為何敢於破釜沉舟以拋棄一切的決心跟秦軍死磕就都有了充分的理由;正是因為國讎家恨集於一身,不得不打,而且還打贏了。20多年的積累就是為了這一仗,才能做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再橫向對比下:董卓之亂。
三十多歲的袁紹曹操等人面對董卓,一個個都麻爪了;表現完全不如面對秦軍主力時的二十多歲的項羽;眼睜睜看著董胖兼并南北軍,策反兼并并州軍,而後廢立皇帝擾亂朝堂。為什麼呢?因為董卓邊塞歷練幾十年,軍事上已經成熟;而袁紹曹操等人前面三十多年除了打黃巾的短暫幾年,軍事上尚未成熟;而且官二代的童年跟項羽那種顛沛流離的童年完全不可相比;這也就造成了袁曹等人跟項羽的巨大差距。
能通過結果,反推出原因;再進行橫向比較,印證這樣的原因;也就是讀史的一大樂趣所在。
建議一開始只看帝王本紀,這樣可以大致明白朝代的歷史輪廓,然後就是各種列傳,跟看古代版故事會一樣,非常有趣,如果你還想深入研究的話就可以看各種志,給比如喜歡軍事的看兵衛志,喜歡地理的看地理志,讀完一本史書後,基本可以在歷史知識上吊打大部分人
趙翼的札記先讀,然後再讀通鑒、續通鑒,感覺哪段有興趣就回頭翻正史。明通鑒在紀事方面比明史少些忌諱。正史最大的價值是志、表,這些最好先讀。
我也這麼問過我的歷史系朋友,他轉述他們教授的話是這麼說的:
小朋友,總是雄心壯志要讀完二十四史,其實把《史記》,《漢書》,《三國志》讀完再加個《資治通鑒》讀完就很了不起了。
其他的話,精力有餘讀讀《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這種。
他是專門研究中國古代史的,目前四十高齡,至今還沒讀完呢。
對了,他推薦中華書局的集子。
讀書嘛。不求治國平天下,一壺水不滿到處晃。但求修身,最多再算上個齊家。共勉!
這東西就當工具書看就行了,現在電子版這麼方便,隨用隨查就好。
誰會把現代漢語詞典全讀下來?雖然從篇幅上看全讀完也不是很難~
ps. 推薦個在線版的, 鏈接: 國學網
不過只有史記/漢書/後漢書的目錄做得比較詳細, 後面的基本都只有本紀第一二三四這樣的.
如何閱讀二十四史這個題目很大,對於專門研究者通讀完二十四史且極其精通的人都是極少數。所以怎麼讀、讀多少、誰來讀是關鍵,對於一般愛好者和讀者完全沒必要通讀二十四史,漫無目的的讀實際上讀的都是「斷爛朝報」,毫無意義。
在現代史學家裡,對於通史用力最深的呂思勉應該是讀的最多的,他在書中提到自己把《史記》、《漢書》、《三國志》都通讀了四遍,《後漢書》《新唐書》《遼史》《金史》《元史》三遍,其餘各代史書只是兩遍,這個數字已經相當厲害在專家學者前輩里鮮有人能企及,一般來說專業研究者研究斷代史至少要把那一朝正史熟讀兩三遍,特別是前四史應該反覆閱讀、查對,其他在查找資料、專題研究時自然會更加熟悉目的性。而一般讀者一般來說讀1遍已經了不起了,先從《史記》入手,讀史書方法前人多有論及。先說說比較推薦的一種讀法。出自黃永年的《古文獻學四講》
讀法是不要一上來就按著順序讀本紀,接著列傳、表、志。因為本紀是編年的寫的大多是按照年月日記載發生的大事如同一本流水賬,開頭不熟悉缺乏基礎的人看得懵懂無知趣味全無很容易打退堂鼓了。所以敲黑板關鍵來了,在學習閱讀了普通的中國史課本後,具備一些基礎知識和查資料的能力後,最好是從讀列傳開始。因為列傳寫的是人物,寫的具體,很多文筆也比較生動,容易讀進去,讀完了這個朝代的主要政治、軍事、文教、宗教、宗室的傳記有了底,再回頭去看本紀就有助於加深印象更好理解。從而有助於由表及裡的作分析研究。對於希望了解一代的政治史、文化史、制度史那不妨仔細閱讀類似《藝文志》、《食貨志》、《兵志》、《地理志》等專門的志書。此外結合其他資料閱讀也有助於讀正史。
可見閱讀正史最好先從列傳讀起,次讀本紀、志書,專門的話題需要結合其他資料比較閱讀。
古人也有多種讀史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值得借鑒:
1、曾國藩的設身處地法
曾國藩說:「讀史之法,莫妙於設身處地。」只要與史書中的一人或一事有共鳴,讀者便像親自置身於歷史的人與事中。
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頗類似於人類學的方法獲得參與之同情同感以獲得史感之體悟。要去揣摩古人的感情邏輯,去開悟人的智慧。這種方法特別重視人情常理的演繹分析,對於史書記載與常理人情大相徑庭、難以解釋的其中必多有蹊蹺,從此著手則能發現很多值得研究思考的問題。古人和今人在思想道德上有沿襲的地方,有共通的情愫,這就是理解古史古人的關鍵所在。
蓋自西漢以至於今,識字之儒,約有三途:曰義理之學,曰考據之學,曰詞章之學,各執一途,互相詆毀。兄之私意,以為義理之學最大,義理明則躬行有要而經濟有本。詞章之學,亦所以發揮義理者也。考據之學,吾無取焉矣。此三途者,皆從事經史,各有門徑。吾以為欲讀經史,但當研究義理,則心一而不紛,是故經則專守一經,史則專熟一代,讀經史則專主義理。此皆守約之道,確乎不可易者也。
若夫經史而外,諸子百家,汗牛充棟,或欲閱之,但當讀一人之專集,不當東翻西閱。如讀《昌黎集》,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昌黎。以為天地間,除《昌黎集》而外,更別無書也。此一集未讀完,斷斷不換他集,亦「專」字訣也。六弟謹記之。
南宋思想家呂祖謙有言:「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之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借用錢鍾書先生的說法,就是「遙體人情,懸想時事,設身局中,潛心腔內,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同時,通心還強調感同身受,理解前人。研究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苛責前人,率意做出評判,要比感同身受地理解前人容易得多。而換位思考,理解前人,卻是一切治史以及讀史者所必不可缺的。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李漁說過:「凡讀古人之書,論前人之事者,蓋當略其跡而原其心。」法國年鑒學派的著名史學家馬克·布洛赫在《歷史學家的技藝》一書中也曾指出:「長期以來,史學家像閻王殿里的判官,對已死的人任情褒貶。這種態度能夠滿足人們內心的慾望」;而「理解才是歷史研究的指路明燈」。其實,「我們對自己、對當今世界也未必十分有把握,難道就這麼有把握為前輩判斷是非善惡嗎」?我體會他的意思,不是說不應該評騭、研判、褒貶——治史、讀史、寫史本身就意味著評判,而是如何進行評判,亦即按照什麼尺度、堅持什麼原則、採取什麼態度加以評判的問題。
2、抄讀法,進行抄寫加深文意史事理解,同時積累資料
抄讀就是通過抄錄書籍來達到對書籍的理解。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或印刷術不很發達而書少難得的時代,人們十分重視抄讀。顧炎武談到過抄讀產生的「一變為三」的效應。他從11歲開始抄讀約900萬字的《資治通鑒》,經三年熟讀抄寫之後,就有了三本《資治通鑒》,即原本、抄本和心中的一本。古代史籍中還有許多同樣的事例,如闞澤「居貧無資,常為人擁書,以供紙筆,所寫既畢,誦讀亦遍」。(《三國志》)張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抄,抄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以致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明外史》)他們既可解無書之窘,又可以練習書法,還可以在抄寫中加深對書籍的印象,可謂一舉數得。不過。現代人是很少去抄讀了,因為抄書太費時間,而且也有抑制思考的副作用。然而,作讀書筆記、摘錄卡片等讀書方式卻依然有著古人抄讀的痕迹。
讀史書特別二十四史適當的勾畫、做卡片、摘錄筆記是非常實用的方法,專題性的摘錄筆記文字是抄讀法的精髓所在。很多東西就是手動一動,抄寫時眼睛大腦都要動,抄寫之餘也會增加對斷句、文意等的深入理解。
3、從作者和歷史背景推求寫書的通例、主旨
在讀人、通心過程中,不僅僅限定在作為客體對象的歷史人物身上,同時也應對於作史者進行體察,注意研索其作史的心跡,探其隱衷,察其原委。對此,清初著名文學家金聖嘆有十分剴切而深刻的體會。他說:「人凡讀書,先要曉得作書之人是何心胸。如《史記》,須是太史公一肚皮宿怨發揮出來。所以,他於遊俠、貨殖傳特地著精神,乃至其餘諸記傳中,凡遇揮金、殺人之事,他便嘖嘖賞嘆不置。一部《史記》只是『緩急人所時有』六個字,是他一生著書旨意。」讀史過程中,我也經常著眼於隱蔽在書頁後面的潛台詞、畫外音。研究《周易》有「變爻」、「變卦」之說,我於歷史也往往注意其演進過程中的「變爻」、「變卦」,從而作出旁解、他說,所謂別有會心。
4、「五要」讀書法。這是蒲松齡從時、書、法三方面保證讀書順利進行的讀書法。「五要」:一要天天讀。二要夜夜讀。三要老年讀。四要抄書讀。五要分類讀。
5、「貴精」讀書法。這是戴震為了獲得專精知識而提倡的一種讀書法。「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書讀懂讀通而能有收穫,要得到切實的知識,要做點學問,就得專攻一項,認真而深入地鑽下去。讀書要堅持要善於選擇讀的內容,分門別類按照不同專題角度迅速閱讀,積累知識。
6、「提要鉤玄」讀書法。這是韓愈提倡的讀書方法。旨在抓要點,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內容。
你讀就是了,如何讀這是生出了機巧之心,必不能如你所願。
可以試試把廿四史裡面天文律曆志都挑出來單獨看,不要沉溺於歷史故事嘛。
斜眼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