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人們是如何控制溫度燒制陶器或瓷器的?

RT,尤其是唐三彩、秘色瓷等,對於溫度要求雖然不高,但精度要求很高,若沒有溫度計,如何準確的把握溫度?


過去窯的主管叫把頭,又叫把樁,那是相當牛逼的職業,工資高地位高,相當於現在的高級職業經理人。

一個小工混到把頭起碼要二十年的積累,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當上把頭。
判斷窯溫的方法有好幾種。燒窯時是用磚把窯封起來的,留兩個孔,一個進柴,一個觀察。

不同的火焰顏色表現不同的溫度。其實沒那麼簡單,木柴的質量和乾濕度,窯里氧氣的濃度等因素都影響火焰顏色。這時就需要把頭的經驗了。

還有一個常用的辦法,在窯里近觀察口處放若干瓷土捏的圓錐,尖頭圓底,中間有個孔,叫火照。這東西在高溫時會變紅變軟。把頭隔一段時間用鐵棍勾出一個,看它變軟的程度,以此判斷溫度。

還有的把頭,朝口裡吐痰,痰在蒸發前會變成跳動小水珠。把頭根據水珠跳動的高度判斷溫度。

判斷溫度只是燒窯的一個環節。把頭還要掌控溫度的變化,即升溫和降溫的速度,和最高溫的持續時間。這對瓷器的燒成有很大影響。

還要控制窯里的氧氣濃度。比如銅釉,在高濃度氧氣時是紅色,反之是綠色。著名的青花釉里紅,紅色只能在1345-1355度的區間(低了是黑色,高了是無色),和特定的氧氣濃度時,才能出現,而且還要保證青花的發色,可遇不可求的事。所以民國時說:青花帶紅,價值連城。

還有一點是,窯裡面不同的位置,溫度也不同。把頭需要把不同溫度要求的瓷器安排在合適的位置,有時這工作由專門的師傅完成,叫滿窯,也是經驗活。

一個典故,在一本晚清筆記里看到的。一個大窯突然壞了,連續幾窯出的都是廢品,老闆急了,拿二十兩銀子請一位著名把頭去診斷。把頭要五十兩,老闆一狠心給了。結果把頭走到壞窯的院子門口就掉頭回去了。老闆追去問,把頭說,你叫工人進院前把鞋底擦乾淨。老闆回去照辦,果然好了。原來此前有運礦土的車隊經過,把大概重金屬一類的東西灑在路上,被工人帶進坯房,污染了坯和釉。

發一張現代氣窯的照片。


主要從觀察口中觀測火焰的顏色來判斷溫度。

最初可能看出的
紅色 600℃
暗紅色 700℃
濃(暗)櫻桃紅色 800℃
櫻桃紅色(深紅) 900℃
鮮(亮)櫻桃紅色 1000℃
桔紅色 1100℃
橙黃色 1200℃
黃白色(淺黃) 1300℃
白色 1400℃
輝煌白色 1500℃
眩晃白色 1600℃

根據以上的觀察,在熟練的師傅判斷下,一般僅有20℃左右的差度。但這種看火色的情況,因師傅的眼力條件,以及晝夜和室內明暗光線而有所不同(例如表示最初可能看出的紅色約600℃,是在明室內觀察的,若在暗室,則約500℃)


學陶瓷的路過.....不要說古代,就是前幾十年,沒有應用溫度感測器和電腦操控的時候,同樣是由看火工看火的顏色判斷溫度。沒有哪個溫度計能承受上千度高溫。以前看火師傅非常賺,但大多是老師傅,靠的是眼力和經驗,畢竟這非常主觀。這個跟老中醫的道理非常類似,年輕人是做不來的。

所以以前的爐子溫差很大,成品率很低,胚體稍有溫差就容易開裂,燒結過程中裂紋會擴大。每件成品背後都是一堆的廢瓷。比如那些官窯地下埋著的可是堆積如山的廢瓷片。現在的爐子內外溫差可以不超過1、2度,所以我們才能鋪上瓷磚,用上馬桶,陶瓷的餐具等等。


補充一個好玩的吧
@有泉說的把頭師傅根據吐痰水珠的跳動來判斷溫度,有人覺得噁心。我有請教過,為什麼不端一碗水或者用其他稍微「雅觀」一點的方法來替代呢?
把頭師傅說,水從外面端來,水的溫度是很難掌控的,所以蒸發速度很難把握。相反,口水的溫度是恆定的。
這種對溫度的精確把控確實讓我震驚。


我老家是神垕的,就是鈞瓷的發源地和故鄉。
手機上沒什麼圖,網上隨便搜的圖片,你們感受一下我們鎮子的煙囪。

「進入神垕山,十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焰火遮滿天;客商遍地走,日進斗金錢!」
手機碼了好多,但是感覺說的太亂,就都刪了,大家感興趣的話我就再說點。

鎮子就是山凹凹,這是以前手機照的,本意是太陽,不過煙囪也無處不在。

這張圖是鎮子全景,能看清的話大概看下煙囪是多麼密集。

看到路燈了嗎?路燈就是鈞瓷。我說煙囪的意思就是如果有人像我這樣從小就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面,你就是不想學習關於火的知識,整天耳濡目染的也比外面的人了解的多,對火顏色的感知肯定也比外面的人要敏感許多。


若干年後:在炒鍋不能顯示溫度的時代,人們是怎麼做菜的。


據說是從窯口看火焰顏色判斷的


再次驗證一條真理:有科技的靠科技,沒科技的靠經驗。就像我們這些第三世界苦逼牙醫,手裡的活兒絕對比高大上美利堅的專家手活兒好。因為人家有科技支持,有各種工具,俺們有的只是手裡細微的感覺。


1、通風強弱--通風強,則升溫快。控制通風強弱可用調節閘板,改變爐柵空隙,人工鼓風等辦法進行;

  2、變動入窯氣體的溫度--入窯氣體溫度高,則有利於燃燒和升溫,採用預熱空氣的辦法可以提高入窯氣體的熱值,從而提高燒成溫度。

  3、預防冷空氣侵入窯中--冷空氣侵入窯中,會減緩升溫速度。為了防止冷氣入窯,應封密窯牆,掌握去灰的時間和次數。

  4、加煤也應注意控制每次的加煤量,控制煤塊的大小(煤塊小的空氣多),控制加煤的時間,以及掌握加煤的方法等。

  燒窯前,要根據所燒坯釉的特點決定一個升溫和降溫的曲線圖。曲線的分布情況與下列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

  1、坯料的組成和純度;

  2、坯體入窯時的含水量;

  3、坯體的厚度和大小,坯體的溫度傳導係數;

  4、窯的型式、構造和容量,以及裝窯密度;

  5、高溫結晶相的生成與轉變及坯的特性。中等大小的窯,燒制白瓷的升溫速度約在下列範圍內:脫水期--每小時升溫20-40℃,一直燒到500℃為止;氧化期--每小時升溫50-70℃,從500℃至900℃左右為止;玻化期--每小時升溫25-35℃,從900℃到1350℃左右為 止;保溫期--每小時約升溫5℃到15℃左右。

  總的來說還是考經驗!


根據燒制古代龍窯的經驗,了解內部燒結的情況第一看火候的顏色變化,第二依靠火灶子作為實時了解。看圖:

這個是用燒瓷的泥坯製成的,上面裹了釉,稍稍一冷卻後即可了解到內部的燒成狀況。火灶一般放在窯內邊上有孔並且適合挑出的地方。即使在生產出高科技窯爐和燒瓷技術極度成熟的今天,這種手段仍然很常見。陋解,並不全面。


我家是神垕的,我小時候就是90年代,我家是圓形的倒焰窯,裝好窯的時候會在窯口放幾個生的上完釉的破」瓷片「,根據火的顏色和煙囪冒的煙判斷火的溫度,有時候會把封窯口打開拿出來一個原先放的瓷片看一下燒成的溫度,大概燒2天一夜就燒好了,感覺差不多了,會看看燒好瓷片的顏色,顏色發亮,就燒好了。停火後,要冷卻兩天就可以開窯了。


窯工全憑兩隻眼睛混飯吃。
玩的是經驗。
沒儀器的時候哪兒講什麼數值呢。


其實有也簡單的測溫工具的,簡單的測溫錐,或者火照,試片等。

#景德鎮陶錄#

卷一記載

火照是燒窯時用來測試窯溫和坯件瓷化程度的一種工具。,有試照者,熟則止火。!

卷四里記載更為詳盡:蓋坯器入窯,火候生熟,究不可定,因取破坯一大片,中挖一圓孔,置窯眼內,

用鉤探驗生熟。若坯片孔內皆熟,則窯漸陶成,然後可歇火!


吐口水


說個別的。

電視劇大染房,小六子教底下人控制染料池溫度用的是魷魚須子。
為什麼不用溫度計?
一,溫度計貴,而且易碎。
二,用溫度計容易讓別人掌握技術,不利於保密。

燒窯也一樣。

溫度全靠窯工經驗,看火焰溫度吧。老家也有不少日用品的瓷廠。

和他們說的窯不一樣。

基本流程是,礦,泥漿,坯,干坯,上白釉,燒白瓷,貼花,燒彩,成品。

基本要燒兩次的。這兩次溫度完全不一樣的。

現在改氣是趨勢,但是還是有很多窯燒煤的。

第二次燒簡單些,燒白瓷就有難度。

白瓷燒的好不好,要看坯的料,坯乾的程度,上的白釉成份,燒窯的技術。

很多窯在煤改氣的時候都燒出很多次品,溫度計也不好用。

我們老家的燒窯方式

一般他們說的燒窯方式

打的很亂,沒有羅輯,湊合著看吧。


前一陣子看紀錄片傳承,裡面有一小節就是講古法燒窯的,講得還是挺詳細的。


哈,我是景德鎮人,這個我知道一點點,就是通過觀察火焰的顏色估計爐溫。


In fact the cone method is still used in US. I just bought a kiln which is designed to cone 6. One can buy standard cones from Ebay. There are lots of pottery schools for kids in US and the cost is pretty high. This is why I bought a kiln and pottery wheel for the kids.


最近在看電視劇《大舜》,劇中的舜在東夷的窯廠做工時發現燒陶的成品率只有三四成,能盛水的良品率又只佔一成左右。他思考為何良品率這麼低?問過監祭後得知窯溫是工人們難以控制和掌握的,而且很難觀測窯內的現狀是需要繼續升溫還是轉為降溫。夜裡,經過一番思考後,舜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用燒陶所用的粘土做成一根末端粗、頂端細的泥棒,然後在窯頂開一個小孔,將泥棒頂端插入窯中。這時便可以通過泥棒推測窯內溫度,而工人們只需不時地將泥棒取出來觀察便可知曉窯中溫度。虞舜大概是發明泥棒測窯溫的第一人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想看中國歷史,唐朝去日本,明朝去韓國,民國去台灣,毛時代去朝鮮」?
有哪些 19 世紀出現的科技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還在使用?
歷史上有沒有兩線作戰並且獲得成功的國家或者勢力?
歷史上外交時有哪些尷尬場面?
縱觀歷史,人到底是是越殺越順服,還是越殺越反抗?

TAG:歷史 | 藝術品 | 陶瓷 | 瓷器 | 古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