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年輕人不會去注意自己的健康?

隨著近年來科技圈、金融圈不斷爆出的各種名人罹患絕症。不管是喬老爺子還是開復老師健康問題,都會引起圈內的巨大波動,不過為什麼年輕人仍然去拚命工作卻不花點時間去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是真的沒有時間還是對於保持健康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

補充:大家人很多都提到因為把健康當做一個事業的成本來花費,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想要保持健康其實沒有必要去花重金去做,健康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鍛煉,就可以很有效的保持身體的健康。別說加班忙、累、沒時間,你有時間去和朋友豪飲,有時間去唱K,有時間去補番,有時間去泡草榴【誤,你真的沒時間去關心下自己的健康么?


當健康是常態的時候,你無法意識到他的存在。當只有光明沒有黑暗的時候,你對光明同樣毫無感知。


謝邀。
這就是典型的,人總是關注/追逐/奢求自己沒有的東西。
沒錢沒權的當然要追逐金錢和權力,有財有權之後,才是健康問題。


大部分人對於短期迫在眉睫的問題能有很好的認識,但是對於長期不可見的問題卻總是將優先順序排低。
年輕人處於人生中體質最好的時候,有過什麼問題也能迅速恢復,所以往往看不到健康帶來的問題和影響。
所以當面對事業、工作這些問題的時候,往往將他們的優先順序設為最高,而看不見不可預見的健康問題往往則放到很低的優先順序。
所以大部分沒有針對這一塊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的人,很容易就產生上面的想法,自然就不會太注重個人的健康了。


健身房裡的體育白痴怒答。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生死,自己的,家人的。一切是那樣的理所當然。見識過了家人好端端就癌症末期,巨額醫療費,還救不回的人,再體育白痴也不得不每周三四次健身房。


-

小病初愈,卧床三天,想想當初為什麼會不注意自己的健康呢?

我,INFJ,屬於天生睡覺少的人,只要不生病,每天最多睡六七個小時。二十歲之前,從來沒睡過午覺。身體底子算好,在體校練游泳多年,輔項羽毛球,成年之後愛好登山,手藝都過得去。自以為自制力強,辦事高效,從來沒有什麼「拖延症」的困擾。只不過基因一般,家族男性壽命鮮有超過65歲的,又基本都從事醫療行業,所以「健康」一直是個話題。

想想十七八歲的時候,精力極度充沛,讀書、鍛煉有著取之不盡的動力,沒感覺過累。酷愛喝酒、抽煙,每天不停。吃飯口重,冷熱兼施,愛吃麻辣,只要辣度可以選擇,一定選擇「超辣」。最初對健康的忽視,大概就是源於一種盲目的「自信」。自以為是鋼筋鐵骨,不壞之身。連著通宵一個禮拜,一天只吃一頓飯,即使疲憊至極,小睡幾個小時之後,又是滿血滿狀態。「我身體好得很,不怕折騰」的心態深深紮根在自己心裡,等到有一天身體抗議的時候,才明白再厚的底子,也有揮霍完的一天。

吃飯、睡覺的不規律已經成為習慣,只要手上有書、有活,就想不起來。不是不想吃飯,也不是不愛吃飯,是真的想不起來吃飯這件事。早晨起來吃過早餐,再回過神來往往已經是下午兩三點,睡覺同理。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獨居的「一個人」的狀態。現在,我在手機上訂上鬧鐘,每天中午、晚上如時響鈴提醒吃飯。就這樣,也經常懶得做飯。一個人,實在是太糟糕了,吃飯、睡覺都沒意思,也沒什麼動力,往往就忽略過去了,或者草草叫個外賣。但是,在單位就不會這樣,中午、晚上食堂解決,往往有伴,算個動力。

說實在的,健康問題被意識到,往往是多少出了點問題之後。我第一次注意到自己體能的下降,大概就是在用「汽車」取代了「自行車」之後。在北京,有了汽車之後,就喪失了每天騎車的鍛煉。每天的運動量一下來,自然帶來很多的壞毛病,也加劇了不愛吃飯、睡覺的習慣。常常健康水平的下降,都是如此這般,潛移默化地出現的,自己察覺到的時候,已經到了一定程度了。

我的「拚命工作」完全不是因為「生活壓力」,也沒什麼金錢和權力的回報,只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要求。不注意自己的健康,也是過去的事情了。至於原因,大概是真的沒有概念。就像我前面說的,自以為是「鐵人」,完全沒把健康當回事。不是什麼沒時間,因為就算有時間,也不會用來去想「健康」的事情。

後來才明白,享受「成功」的成就感時,其實被忽視「健康」,也是一種與之相伴的失敗。有得必有失,生活的藝術,就是平衡得與失的藝術。例如,在 GS 實習之後,我自知身體無力,就斷了做金融的念想。

還好,「健康問題」只要在年輕時意識到,就不晚。及時開始調整作息,能管理自己的公司,就理應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與其把「自制力」都揮霍在「奮鬥」上,不如分一點到「生活」,保持一種健康的平衡很重要。保持每天固定時間的鍛煉習慣,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吃飯、睡覺,就算不樂意,再懶也要去,就當中場休息,養成習慣就好。

另外,找個伴吧,兩個人吃飯、睡覺,比一個人有意思多了,更令人嚮往。養生,除了自製,也需要旁敲側擊。當一個人的健康,影響兩個人的生活的時候,自然就更在意了。

諸位「工作狂」同仁們,都是能通過有效的時間管理,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工作上的人。既然如此,也就有能力把精力放在提高「休息」的效率上,如果做不到,只是自己沒儘力罷了。身體最怕的是盲目的消耗,每年抽空去做個體檢吧。

不要諱疾忌醫,直面健康問題,才能保持健康狀態。但我依舊認為,「以有涯追無涯」不是什麼錯誤的概念,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隨無涯之旅」。只是在追尋的路上,要分一些精力到自己的健康。只有如此,才能找到「健康」和「夢想」的平衡。注重健康,不等於放棄追求。該拼的時候,還是要拼。也許拼了之後,會因為身體後悔,但不拼的話,也一樣會後悔。說什麼無悔,實在是矯情的話。

說實在,人總要有點追求的。如果今後某一件事在心中的重要程度,要勝過健康,甚至生命,只要自己能說服自己,還是應該去做。喬布斯的選擇,大概也是出於這種衡量。和上面說的一樣,人生就是一種「平衡」,只要自己有自己的判斷,能有勇氣為自己的選擇買單,就算不注重「健康」,也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情。

也就是說,現在與之前不同,就算要耗費健康,也是要經過考慮,消費在值得的事情上,要用得明白。你說喬布斯後悔嗎?我想他多半也有些後悔,但這些「後悔」並不是什麼壞事。有一首歌叫《那些花兒》,裡面有一句唱詞說「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後悔」的事,我統統認栽,就那麼算了吧,下輩子再說。著什麼急,想那麼多,有什麼用。

所以,就算明白健康很重要之後,該喝酒的時候,也不會含糊。該熬夜的時候,也不會逃避。知曉「健康」的重要之後,也只是讓自己在平衡人生選擇時候,添加一個選項。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總有些時候,明知道某些選擇的結果會犧牲健康,但還一樣會做。這不是不注意健康,而是自己的個人選擇。終究,不是所有人都是「理性思考」的動物。但是,在沒有遇到這種抉擇之前,是沒有任何理由糟踐自己的身體的,而且要用心保養。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天鍛煉的好身體,就是為了未來某一個時刻取用。不然,在機會面前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才是更令人難過的事情。

我信此生為假,不性情就虧了。就算錯了,也情願將錯就錯。

最後,還是想談談喬布斯對健康「後不後悔」的事,就誦一首張棗的詩做總結:

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來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險的事固然美麗
不如看她騎馬歸來

面頰溫暖
羞澀。低下頭,回答著皇帝

一面鏡子永遠等候她
讓她坐到鏡中常坐的地方

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
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後悔不是什麼壞事,重要的是面對。有些時候,賭上健康是心甘情願的事情。

謝@劉二鼎 的邀請與提醒。

感謝閱讀。


因為問題還不夠嚴重,不夠讓他們覺得非常緊要!


20到25歲,積累了太多的生活不良習慣,就是大家常見的那些,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良習慣越積累越多,直到我發現,每次遇到第二天有重要事件的時候,我都要狠狠的提上一口氣、喝上抗疲勞飲料才可以撐過去,直到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每一天都活在「無力感」裡面,步伐都變得沉重,每天都在頭暈頭痛折磨著我,我有太多事情想做,可就在甚至就連與體力無關的打開電腦把我想寫作的東西寫下來的力氣都沒有的時候,我覺得那些無數個日夜積累起來的不良生活習慣已經開始控制我的生活,危及我的生存,如果我再熬夜、喝咖啡成癮、看手機成癮、喝甜飲料、飲食不規律、思慮過度、用眼過度、久坐不鍛煉、不健康減肥等等,不僅僅是顏值的不斷損耗且再也無法回到看上去健康的外貌水平,而且,我無法做任何事情,即便有想法有才華有能力,我也無法做好任何事情,因為我沒有「力氣」。而這一切,就因為我長久以來對身體健康的忽視。

其實,這就像一部手機,你不斷升級軟體、更新系統,手機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但是如果它沒有電,一切也是形同虛設。

無論你有多少才華,無論你有多少能力,如果你忽略了健康,那這才是對你才華和能力的最大辜負,也是對你人生最大的辜負。


那是因為他們從來都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遠,經歷或接近死亡的人會無比惜命。


主要還是沒得過大病


因為我們從小就是受著苦行僧的教育長大的
黃繼光、邱少雲、董存瑞、焦裕祿、王進喜……
你還好意思注意自己的健康問題?!


他們不夠怕死,僅此而已。PS:每次乾貨答案都被一群無腦人摺疊,真是一個讓人困擾的事情。


唉,說,總是容易的!


因為這些人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


孩子也不會去思考死亡的問題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逼格的說法:生之為遠行,創造未曾有過的高度,體會繁華各中精彩,知其難而樂其傷。

實際的原因:不好好奮鬥過的太像狗,不如玩大一點,健康當作必要成本之一了


當人追求一樣東西用力過度的時候,會進入一種「執念」的狀態。有點像走火入魔。
不光是健康。 好看的風景,有趣的事情,美味佳肴,身邊的好友等等都會忽視。


你都說了,年輕人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當然是人們自身對健康不甚注意,「只有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第二是整個社會環境對於健康根本就不重視。中小學課本裡面的各種模範人物有哪一個不是為了「社會主義偉大夢想的實現」而貢獻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的?對於社會主義來說個人生命都不重要健康算什麼啊,「輕傷不下火線」是很正常的,做不到這一點是會被鄙視的,得個感冒發個燒就想不去上學不去上班簡直是想太多……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讓民眾重視自己的健康我感覺是很不現實的


因為人都抱著僥倖心理,不見棺材不掉淚


其實這就是中國人的現狀,扁鵲見蔡桓公的案例無時無刻不再上演。當問題僅僅有一些苗頭,或者只是有一些輕微的現象的時候,大家都不會注意。只有當它真正影響了你的生活,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改變的時候,你才會去重視他,但是這時往往為時晚矣。細節決定成敗,你忽視了細節,也就忽視了成功。
可以說現在絕大多數白領都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現在很多公司都組織員工進行體檢:這個對公司名稱不好:你要是聽說某公司某員工過勞死,你還會去上班么?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覺得讀的書越多,三觀越不正?
剛剛畢業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如何參與公益事業?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年齡大?有的人看起來年齡小?除了穿著打扮,年齡大小在長相上的特徵區別是什麼?
17 岁为读民办专科大学被包养值得吗?
社會很黑暗,我們就應該隨波逐流嗎?

TAG:健康 | 心理學 | 人生 | 社會 | 年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