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大便後是用什麼擦屁股的?

https://plus.google.com/u/0/107953151459945545823/posts/4E1SNRXbunG


前面的回答已經說得很好了,古人擦腚,有些的確是用廁籌的。但廁籌這東西,你要明白,在民間,他不叫廁籌,叫「乾屎橛」。干,干預,冒犯。橛,就是橛子,廁簡。乾屎橛,意為擦屎用的橛子。

《五燈會元》里:

僧問雲門文偃:「如何是佛?」
文偃答:「乾屎橛。」

說的是有僧人請教雲門,究竟什麼是佛。雲門說,佛就是糞,佛就是屎,佛就是擦腚紙。這大約是學佛知佛的典範了,俗僧以為佛是神聖不可侵犯之主,然而高僧卻認為佛和萬事萬物沒什麼差別,佛是金,是銀,是糞,是屎,是擦屁股用的乾屎橛。禪師這麼說,是為了打消一些佛教徒把佛當成神聖不可侵犯的聖主的情緒。

屎橛子長啥樣呢?
就這樣:

拉完屎,用橛子一擦,然後把橛子頭洗一下,下次再用。無噪音,無污染,利用縫隙求發展。有的則是將竹條斷成小短片,擦完就扔,竹子又寬又大的地方,就用這種方法。
示意:

所以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用廁籌,很多地區的多數百姓,沒有用廁籌的習慣,也沒有用紙擦腚的家庭條件。說用不起紙,不是開玩笑,是真的。
所以夏秋在野外拉屎,通常就用樹葉或者卵石一擦了事,免去諸多煩惱。也有用秸稈或棒子的,刮起來要小心翼翼,你不能說,我這個純天然,就用力,那樣是不行的,是會把菊花弄爛的。平時在家,用的是雞蛋到鵝蛋大小的土塊。用土塊擦腚這種方式,我最熟悉不過,因為我,身為一名來自人民的藝術家,我也這麼擦過。主要原因就是當年衛生紙在鄉間還不流行,而且貧困人家的紙張是很緊俏的。就算紙張流行了,也頗有一段時間,是沒有衛生紙的,只有寫完不用的作業本,和衛生紙相比,咯腚。

擦腚用土坷垃,更咯腚。然而即便是土坷垃,也是有講究的。你不能用平常的土塊,平常的土塊不成型,達不到擦拭的效果。用的都是碎裂的土坯房的土坯,這樣的土集結成形,不會導致擦腚忽然碎,手指摳到屎的慘劇。
其製作是這樣的:

成型是這樣的:

擦腚用的是這樣的:

這是我村,乃至我縣,慘不忍睹的記憶。
像鵝卵大的土坷垃,用完捨不得扔,當然不會用來館藏,卻也要放好。擦完一次以後,順勢擺在茅廁土牆上,如擺了一排蛋一樣。等下次再來蹲坑,上面的屎基本就幹了,焦黃髮黑,屎不粘滯,就沒有殺傷力,即便粘在土坷垃上,這坷垃依然可以繼續用。這不是因為沒土,土當然常見,找硬土卻難。找到合適的坷垃,更難。而且如果旁邊有塊碎磚,不敢輕易用,太尖了會把菊花擦破。你又很難找到如鵝卵一般形狀的石頭,即便找到了,也很臟,對菊花不利。於是土坷垃就成了擦腚的主力。

於是我們知道,土坯做的茅子,多半用久了要塌,因為裡頭的土磚被人撅下來,撅多了,就空了,沒了支撐,就往裡偏,往裡沉,時間久了,就塌給你看。說個題外壞,茅房這種東西,都是木棍子架坑上,石板放在棍子上,人工打造做成的。時間久了,他漚,漚了,棍子就要斷。我鎮,光我聽說的就有三個,都是因為拉屎時木棍忽斷,整個人掉進了茅坑,掛著屎就從茅房裡出來了,這種事,總要轟動一時,傳為笑談。雖然怨不著掉坑裡的那個,但掉屎里這件事,他就是很搞笑,也有往女茅房的糞坑裡扔雷子炸屎的,雷子遲遲不響,伸頭去看,結果崩了自己一臉。

好,我們言歸正傳。
鄉鎮上,稍微有點生活質量的,就會覺得土坷垃不堪用。會用祭祀用的黃紙當擦腚紙,因為那種黃紙比較便宜,是用草桿、秫秸、蘆葦製成的。紙張上還夾雜這這些東西,能很明顯地看見。這東西,我也用過。

文革以後,人民公社的報紙多了起來,基層幹部已經能用報紙擦屁股了。但多數人還是惜紙如金的,尤其是在學校,一到早晨,去茅房蹲茅坑的屁呲狼煙。學生窮得,都跟孫少平似的。沒紙擦腚,也沒坷垃,乾脆不擦。拉完屎,提起褲子就走。所以你也別覺得奇葩,那年頭拉屎不擦腚的很多,所以有改編的歌曲是這樣唱的:「我是一個兵,拉屎不擦腚。」這在民間是有傳唱的,說明的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那個屎,它在腚溝屁眼兒間的毛上停留,時間久了,就結痂,你去摳,它就帶著毛一起下來。很多人有摳腚的習慣,摳了腚,手指會很臭,這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是,他還故意去聞聞,然後再洗手。古代說逐臭之夫,聽起來不可信,實際上常有。

最神奇的擦腚方式,其實是養一條狗。狗是吃屎的,狗吃屎這回事,是因為狗總感覺屎和燉肉擁有同樣誘人的味道。小孩拉完屎,喚一聲狗,狗就顛兒顛兒過來。對狗來說,屎的氣息,可能僅次於肉。因此,它不僅會把你的屁股舔乾淨,還能把地上的屎都吃了。這不是個例,許多有關文革和八十年代的回憶錄中都有(如《紙項鏈》和《「手紙」的記憶》)。

所以,說起古代,能用上紙的,那都是貴族了。你是貴族,你就能用絹,能用布,能用綢,能用紙,但就怕你不是。所以你不是,你就得學會怎樣優雅地擦腚,保證最基本的生活質量。這也許能當作非貴族同學們的穿越後擦腚指南吧!


這是一條自帶氣味的答案。

上面的答案已經圖文並茂地把中國人怎麼擦屁股說得十分清楚了,那我來說說古代的老外們是怎麼擦屁股的。可能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比起擁有優良傳統——實用主義的我國人民,老外們有時會表現得非常有想像力。在擦屁股這件事上,他們也發揚了這一偉大特點。

古羅馬時期的公民們,使用一種叫做tersorium的玩意擦屎。此物我十分想找到中文翻譯,卻死活也找不到對應的詞,某個翻譯軟體翻成了衛生紙,簡直是大錯特錯。因為你看到它的樣子,就知道它跟衛生紙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塊兒。

因為,它長這個樣子。(雖然很想學一句,剛好我手邊就有一個XX,但想想還是算了……

很一目了然吧,這玩意就是根樹枝插上一塊海綿,和我國的專利「廁籌」也就是「乾屎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看來古人深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我國盛產竹子,屎橛子就多用竹片製成,羅馬靠海,於是海綿就被廣泛地應用。

古羅馬時代的先賢哲人塞內卡(Seneca)就在和盧基里烏斯(Lucilius)的秘密信件中談到:如果一個奴隸被逼到自殺,他可能寧願自個兒選擇最慘痛的死法,也不願按主人幫他挑選的死法來。所謂臨死前任性一把,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娓娓道來說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日耳曼奴隸不甘受辱,不肯為羅馬人表演猛獸角斗,寧願選擇狗帶。他在表演前的清晨,用一根帶海綿的木棒塞進了自己的喉嚨,把自己活活捅死了。

不用猜也知道,這根帶海綿的木棒就是tersorium。(插句嘴,塞內卡也死得挺慘,被尼祿逼得自己割斷了自己的動脈血管)

tersorium的用法和屎橛子大同小異,只不過頂端的海綿既吸水又柔軟,顯然比竹子或是樹枝那種硬邦邦的感覺好多了,看來在護菊方面,古羅馬人比我們還要高明一點。但是我剛剛已經說了,中國人的智慧都加點在實用主義上了,乾屎橛用完了把擦過屎的那段一撅,剩下的部分就完好如新。相比之下,古羅馬人就費勁多了,畢竟海綿多歸多也不能浪費,他們擦完屁股,還要把tersorium浸泡在一個陶罐內。這個罐子里盛滿了鹽水或是醋,用來洗滌tersorium上面沾的屎並殺菌。而且,tersorium是公用的,如果上一個人沒洗乾淨,下一個倒霉蛋也只能罵娘。我沒有查到鹽水或醋多久換一次,想來不會很勤。

況且那個時代的公廁寬廣遼闊,上廁所根本不用排隊,每根tersorium不知幾多人共享。比如卡拉卡拉皇帝(Caracalla)時期的一座公廁,就有著不可思議的1600個廁位。你每每可以見到一大幫人在公廁里一邊臉貼臉盡情釋放著屎尿屁,一邊吹比任何話題。對,就是任何話題,從聊八卦到談生意,各取所需。一世紀時的詩人馬庫斯·馬蒂亞里斯( Marcus Martialis)就曾經撰文黑過商人瓦切拉(Vacerra),說這貨能在廁所里一坐就是一天,他根本不是想拉屎,他是想在裡面聚(chi)餐(shi)。

畢竟不用排隊,所以下面這種場面想必是不會見到的。

想像到一天之後,公廁里的那罐鹽水必然變成一罐屎水,我就覺得還是乾屎橛爽快地多。果然相比起生理上的痛苦,還是心理上的痛苦更難忍。

喏,俺用完了,你拿去用吧

別擔心,如果你不想享受tersorium的綿軟濕滑,自然還有其他解決的辦法。

古希臘人就用鵝卵石來擦屎,這種鵝卵石叫做pessoi,它們大都很輕薄,邊緣很光滑,質感非常接近大理石。當考古學家在公元2世紀古希臘遺迹中發現這玩意的時候,他們以為這是一種用來下棋的棋子。但在進一步研究後,他們通過化學檢測發現,這玩意上還沾著很多礦化的大便。

考慮到古希臘人還有一句著名的諺語,「擦菊花,三顆石頭就夠了」(「Three stones are enough to wipe your ass」,總覺得在黑某易老總…)謎底也就顯而易見了,這種pessoi也是用來擦大便的。隨後越來越多的pessoi在地中海沿岸遺迹中的公共廁所里被發現。嗯,它們的地位,應該就相當於我國的土坷垃。

用鵝卵石擦屎,有著非常大的優點,首先無論是沿海的海灘還是內陸的沙地里,它都隨處可見。此外它們也便於採集和運輸,因此當時經常會看見這樣的景象:拖著鼻涕的小屁孩手拿布袋,把大小形狀質感合適的鵝卵石採集起來。於是一枚輕盈又質地柔軟的pessoi,就成為人們的爭搶之物,畢竟,誰也不想跟自己的痔瘡過不去。

於是你也可以看到如下對話:

「看,我這塊石頭能在水上彈五下。」

「少裝逼,我這塊至少可以彈八下。」

「哥們你那塊送我好不好,我好像拉肚子了……」

「……」

還有一個類型的pessoi,叫做ostraca,不同之處是這種不是鵝卵石,而是一些碎陶片。用處當然也是一樣,都是擦屁股的,可能粗糲感會強一些,如果有痔瘡的話還是建議慎用。另外我們知道ostraca這個詞還有個意思是鴕鳥,另外它還有個動詞形式叫ostracize,意思是放逐(嗯,背過GRE的同學肯定知道)。

為什麼是放逐呢,因為當時的希臘人會把人名字刻在ostraca上,然後進行投票,把某人放逐出他們的城邦。這種方式是由雅典著名政治家克里斯提尼(Cleisthenesis)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把某些試圖破壞民主搞獨裁的政敵,用最民主的辦法攆出去。

然後我們都知道了,ostraca也可以用來擦屁股,於是就有些壞心眼的傢伙,把自己仇敵的名字也刻在ostraca上面,天天讓他在自己的菊部摩擦摩擦,以示侮辱。然後,在某公廁遺迹挖出的一枚ostraca上,人們發現了蘇格拉底的名字……

大部分的ostraca都是陶罐不小心碎裂之後形成的,當然也有一些權貴,會安排自家的安菲拉壺工匠特意打造適合自己菊花的尺寸和形狀的ostraca。可惜那時沒有知乎,否則大概可以見到這樣的問題:「擁有一枚度身定製的ostraca是一種什麼體驗?」

好了介紹完了最主流的兩種擦屁股方式,我再來說一些比較小眾的。


北歐的維京人,會用羔羊的羊毛來擦屁股。雖然這種方式並不常見。這幫海盜更多時候都是以脫下褲子就拉,提上褲子就乾的形象示人。不過偶然掠奪來的戰利品豐厚的情況下,人也會文雅一把。他們會宰掉一頭羊羔,蹲成一排,輪流褥下它的羊毛擦屁股。

那幫用我們揩屎的怪蜀黍又來了!

我知道你一定會問,要是在海上呢,一個月不擦屁股誰能忍?維京人在海上也有別的辦法,他們會用磨損了的船帆或是繩索浸水後擦屁股。雖然想想就覺得咯得慌……不過維京首領就不同了,怎麼能用這麼粗鄙不堪的東西對待自己嬌嫩的雛菊呢?他們發現了一種非常柔軟多汁,又剛好盈盈一握的「天選之物」來擦屁股。

我不說的話,你不會猜到是什麼的。

答案是一種產自北歐的蛤。(希望你以後還可以正視這道美食。

同為海洋文明,波利尼西亞人就文明多了,人家會用敲碎了的椰子殼來擦屁股。有人曾經問我,他們為什麼不用柔軟得多的海草來擦屁股呢?我是這麼回復他的:哥們你用鹽水腌過的草紙擦菊花試試?

不過用植物來擦屁股的顯然大有人在,比如南美人就用玉米棒子來擦屁股。野生的南美玉米是很小的,大小尺寸都比較適合,至於除了擦屁股外這玩意還能不能另作他用,我謹慎地持保留意見。此外,法蘭克人還會用有韌勁的大麻葉來擦屁股。於是我又腦補了如下對話:

「哥們,不飛點葉子嘛?」

「不了,勞資廁紙忘帶了……」


歐洲人還有大把的樹葉可以擦屁股(雖然他們並不經常用),生活在凍土地帶的因紐特人就苦逼多了,好在有些區域生長著一些柔軟的苔蘚植被。我知道你又會以為他們要割下苔蘚,再擦屁股。其實不用那麼麻煩,拉完屎坐在苔蘚地上蹭一圈就結了。至於為什麼沒有變成冰封菊花我覺得這就純屬技術問題了。不過為了保護年幼不經凍的Baby們,他們有用海豹皮做的尿布。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想拉屎,卻發現周圍啥都沒有……沒事,至少你還有左手。

當然,有點水就更好了,南亞民族至今都是這麼乾的。


最早有據可靠的擦屁股是從三國時期,那時候都用廁籌,也就是專門用竹片(北方用木頭片)做的擦屁股工具,據說這習慣是從印度引進的,當初佛祖就用這東西擦屁股。唐朝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之「感應錄」記載:「吳時於建鄴後園平地。獲金像一軀。討其本緣。謂是周初育王所造。鎮於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漢魏未有佛法南達。何得有像埋瘞於地。孫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於廁處令執屏籌。」《資治通鑒》唐紀四十七記載:「則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廁籌。」《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六梁紀二十二記載北齊皇帝高洋「雖以楊愔為宰相,使進廁籌,以馬鞭鞭其背,流血浹袍。」 不過用紙的應該很少。http://www.guoxue.com/shibu/zztj/content/zztj_231.htm http://http://www.guoxue.com/shibu/zztj/content/zztj_166.htm
最早有記載的用擦屁股是從元朝開始的。據《元史》列傳第三后妃二記載,「裕宗徽仁裕聖皇后」對婆婆非常孝順,她要在婆婆擦屁股之前用自己的臉蹭蹭衛生紙的柔軟度,稱之為賢德媳婦。「侍昭睿順聖皇后,不離左右,至溷廁所用紙,亦以面擦,令柔軟以進。」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yuanshi/yuas_116.htm
到了明清之際,用草紙擦屁股已經是一種習慣了(當然普通百姓不是啦)不過官方明文禁止用寫字的紙張擦屁股,《惜字律》、《惜字新編》、《惜字徵驗錄》、《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過律》都是相關的一系列法律。違反者不但會被官府懲罰,甚至會遭「天譴」。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有段劉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劉姥姥覺得腹內一陣亂響, 忙的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就解衣。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hlm/HLM_041.htm

外國人嘛,有這麼些段,從網路上找的,真偽難辨,有待考證,聊作娛樂:
15世紀以前,英國王室的屁股是用新鮮的鮭魚肉片擦的, 但是不用傭人幫忙,是自己來擦的.據說鮭魚有除臭和消痔的作用, 有痔瘡的朋友不妨從超市買上2磅鮭魚一試.

[源氏物語]中記載,日本皇族是用蟬的翅膀來擦屁股. 由於蟬翅很硬, 一般先把它們放到溫水泡上三天, 然後在使用. 因為蟬翅是透明的, 所以肛門有什麼病變就會一目了然.這是這種擦屁股方法的好處.

最有意思的是中世紀末的法國,皇宮裡擦屁股是用粗麻繩, 這繩子從豪華的廁所屋頂吊下來,正好垂在蹲位的旁邊.拉完屎後,就把繩子從兩腿中間穿過,前面一手拉, 後面一手拽, 象拉大鋸一樣, 搓屁股眼! 更妙的是,這根繩子是公用的, 皇上用完了皇后用,皇后用完了寵臣用,都使那一根,常年不換。以體現君臣萬眾一心.

感謝Zzyzxd的補充,古羅馬是用一端裹著棉布的棍子,見圖:http://images2.icxo.com/20093...也就是羅馬人的「廁籌」 ,公共廁所的廁籌是公用的,用完了放入容器內消毒清洗。(該圖疑似是某出版物的插圖。其描述的場景基本準確,和一些國外資料一樣。)

補充閱讀: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9B%E7%94%9F%E7%B4%99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E%95%E7%AD%B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XKG201001017.htm(王志軒 的論文,有cnki的可以下載試看,沒有的可以到這裡下載http://good.gd/1833044.htm。他的考據已經很詳細了,應該比較可信)


前方高能,這是篇有味道的回答 ,吃飯的時候莫看。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莫過於上廁所沒帶手紙

不禁聯想,在沒有紙的古代,古人到底用什麼擦屁股呢?

一:廁籌

廁籌又稱廁簡和攪屎棍

簡單來說,就是削光滑的木條或竹片,一般長約10—23cm,寬約一兩個手指頭,放在廁所里,用來刮粑粑的。

用完以後清洗乾淨再放回去,供下次如廁的人使用。

電視劇《尋秦記》有這樣一幕:穿越回戰國時代的項少龍,夜宿趙國民居,內急之下,問老翁要衛生紙。

老翁聽了半天,才知道是擦屁屁的東西,老人家在茅坑邊拿起一塊竹片(注意,這塊竹片是插在地上的),這塊竹片就是廁籌。大小正合適,刮粑粑的時候還挺順手呢!

在古代,「廁籌」不僅平民用,皇帝也用。有關廁籌的記載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資治通鑒》梁紀中就寫道,北齊皇帝高洋方便後,讓宰相楊愔給他遞廁籌。

另外,古代人把如廁也叫做更衣,是因為即便用最高級的竹片,還是擦不幹凈,甚至可能會沾到衣服上,所以比較講究的有錢人,每次拉完屎都要換一套衣服。

而在《本草綱目》里有記載,廁籌是可以入葯的。(震驚臉~)

二:粗紙

造紙術在西漢年間發明的,到了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張的工藝才算成熟起來。

但一開始造出紙來,是為了代替繁重的竹簡,極其珍貴,誰會想到拿它來擦屁屁。

到了元朝,皇家才開始推崇用衛生紙。

據《元史》記載,忽必烈的兒媳婦伯藍也怯赤做在當太子妃的時候,對婆婆十分孝順,在婆婆上廁所前,會自己先用臉把手紙蹭柔軟才允許拿去用。

到了明清之際,用草紙擦屁股才成了一種富貴人家的習慣。

不過當時有規定,不得用寫了字的紙張擦屁股,《惜字律》、《惜字新編》、《惜字徵驗錄》、《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過律》都是相關的一系列法律。違反者不但會被官府懲罰,甚至會遭「天譴」。

廁紙在中國普及時,12世紀造紙術才傳入歐洲,那歪果仁在沒有紙的年代又是怎樣擦屁屁的呢?

英國:鮭魚片

15世紀以前,英國王室貴族們拉完粑粑,都是用新鮮的鮭魚肉片擦屁屁的。

據說是因為鮭魚有除臭和消痔的作用,難道不讓人聯想到貴族們身上多隱疾,不然怎麼會把這麼光滑的東西當作如廁的摩擦工具。

溫馨提示:鮭魚片還是英國人最喜歡吃的海產品之一。(想像空間真大~)

日本皇族:蟬翅

日本人的腦迴路向來清奇。

據《源氏物語》中記載,日本皇族是用蟬的翅膀來擦屁股。

據說蟬翅很硬,一般先把它們放到溫水泡上三天, 然後再使用。因為蟬翅是透明的, 所以肛門有什麼病變就會一目了然。

(很難想像,蟬翅這麼小、這麼薄,擦得了嗎?萬一捅破了,豈不是......額......

法國:粗麻繩

最特別的是中世紀末的法國皇宮,擦屁股竟然是用粗麻繩!

一根繩子從豪華的廁所屋頂垂下來,不偏不倚正好垂在蹲位的旁邊。方便完以後,就把繩子從兩腿中間穿過,前面一手拉,後面一手拽,這麼來回幾次,就算搞定了

更妙的是,這根繩子是公用的。

大王用,大王用,大王用完了王后用;王后用,王后用,王后用完了公主用;公主用,公主用,公主用完了寵臣用……(想想,畫面就很清奇......)

總之整個皇室都使用那一根,除非斷了,否則常年不換。

看完這些奇葩的如廁方法,菊花都不由一緊。

下次要是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周圍啥都沒有……

沒事,至少你還有左右手。又或者如廁桶里還有「可用」的紙......(實在沒辦法還是得找找的......)

最後,還是要在這裡再次感謝蔡倫!

遇見一張好的紙巾不容易,且拉且珍惜。

那麼,各位,你們在沒有紙的時候怎樣解決如廁問題呢?

--------------------------

喜歡作者的清奇腦洞,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朕說

其他賬號想發布本貼,需要申請授權哈


作者: syd五世

轉自龍的天空, 原帖地址:
http://www.lkong.net/thread-1113050-1-1.html 。

林黛玉入廁後怎麼擦屁股的問題,某高才信手揮毫,寫下一段文字:

「莫道落花無意,卻是流水亦無情,方才那屎橛子著實堅硬,若如骨鯁倒也罷了,偏生出不得進不能,真真教人奈何不得。罷了吧,今兒就如此了,紫娟,扶我起來罷。」

紫娟將黛玉身後的羅裙掀起,黛玉粉臀微抬,紫娟忙不迭端出脫胎漆盒,揭開蓋子,取出一卷細蘇綢來,又從細工紫檀雕花溫箱中取出黃銅水瓮,傾了一些在龍泉青瓷三足水盂內,試了試溫,將綢子濕了,繞著蕊兒便細細拭來,只拭得一回,便將綢子棄了,復又取出一卷,仍細細拭之。

黛玉眉頭微仄,慍道:「今兒的水粗礫得緊,又寒氣迫人,怕是用的井水吧?」

紫娟忙答道:「回小姐的話,這水是今年春天的無根水,按小姐吩咐貯在那口細瓷大缸之中,莫怕是燒水的炭,用了背陰之處的樹木,帶來了寒氣罷。」

黛玉聞言,淚珠兒如斷線流下:「也是我這無家之人,處處受那委屈,舅父舅媽待我再好,終究不是親父親母,百般疼愛又如何,稍稍將麵皮兒下了,便是無盡哀涼。今日用的是背陰的木炭,明日豈不連木炭都無有一爐。親人也好,路人也罷,終不過一句話兒便轉了臉的,又奈何我孤苦伶仃一個,無依無靠。」

這邊廂,紫娟已用六卷綢子,細看綢子上已無落金,則取出一方河府細棉精紡的白帕子,將水跡壓了壓,再看那蕊兒,嬌滴滴,紅嫩嫩,粉嘟嘟,端的是嬌羞柔嫩的一個菊苞兒


80年代末外婆家所在的小山村依然在用竹篾刮屁股,浸過水的毛竹用刀剖成約1厘米寬,3、4米長的竹篾,繞成圈掛廁所內。

上完廁所的時候就折一小段刮刮,刮完丟棄在旁邊竹簍里,收集起來當柴火。

此外還有用鵝卵石、麻葉、菜葉 等物。


打屎棒!
老老年間,天氣非常之冷,上廁所都不能帶紙!你想啊……窟嚓,凍上了,這怎麼辦?紙一擦就破了啊,所以那個時候每個人都備一個棍子,人稱打屎棒。拉完以後,拿著打屎棒,往腚後一掄,「啪!」,搞定,提上褲子瀟洒離去。您可能會問,這打下一半去怎麼辦?沒事,那以前的人都有功夫,打的准著呢!「啪!」
那打屎棒不能老拿在手上啊,於是就綉一兜兒,把打屎棒插進去,這兜兒其實一點兒也不臟,都凍著呢!兜兒一般放在左腰間,要用的時候,右手可以直接拔出,「滄浪浪浪浪~」,「啪!」後來啊,打屎棒就演變成了佩劍什麼的。
後來,這玩意就越來越奢侈了,到了廁所,還互相比呢!「您瞧瞧這個,黃花梨的」,「不好意思,我這個是紫檀的,這一圈是玳瑁圍的」,隔壁那位「嚯~我這個是象牙的……鑲的鑽石的口兒」
人吶,難免有忘記的時候。比如,「窟嚓……」,一摸腰,「我的棒兒呢?」,於是找旁邊人借,沒錯,這玩意可以借的。別人給你的時候呀,這個接,特別注意,人直接伸過來,你手直接拿,這頭可是打屎的啊,一攥就化了,多臟啊,得身體往後讓一下,接另一頭。打完了,還回去的時候,那人也得這樣接。這都是有講究有規矩的 。別看這在坑上動作都這麼大,容易掉進去,沒事兒,下面都凍著呢,沾不上。
如果廁所就你一個人包場,實在借不到打屎棒,怎麼辦?總不能用手掰斷吧,多臟。這樣,拎著褲子撅著腚,找一個台階,一咬牙一跺腳,把它 坐!回!去!所以你看有的人走路搖搖晃晃,不彎腰,挺著個肚子,那都是剛坐回去還沒化呢!

節選自相聲《老老年》,表演者:郭德綱,于謙。


抖個機靈

你們知道廁所為啥叫洗手間嗎


青蛙說:棍刮棍刮棍刮


手機回答,內容從簡,請諒解

最早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所謂的廁籌,一般是將木頭或者竹子削成片狀,刮拭之,然後水洗,以便下次再用,窮人沒有太多講究,石頭樹枝也用的,富人乃至皇族則有用麻布、絲綢的記載。

用紙擦拭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元代,不過有學者認為,早在唐代就開始大量使用燒紙來祭祀,因此有大戶人家用手紙擦屁股也不意外,不過,古代漢族一直有尊崇字紙的風俗,用紙擦拭污穢之物似乎也不吉利。我記得在《紅樓夢》中,劉姥姥當時進大觀園想如廁,曹雪芹明確寫了她要了幾張手紙。


對此 我有兩則知識可以分享

1. 古羅馬人是用一根棍子連著棉來擦屁股
2. 主耶穌受難的時候 有一古羅馬士兵用一根棍子上面的棉布沾酒給耶穌吸飲

試把兩則知識串連


古人如何擦屁股?從老百姓到出家人到皇帝,這可能是知乎上最詳細的考證——


接下來你將看到:

老百姓的屁股從來不值錢

佛祖規定,出家人擦屁屁不能就地取材

皇帝老爺們的手紙變遷史

老百姓的屁股從來不值錢

蔡倫發明紙以前,老老祖宗們到底用啥擦屁股?

蔡倫

我知沒法穿越回古代,一看究竟。不過上世紀上山下鄉期間,老百姓倒貢獻了不少的擦拭經驗,「到了咱這地方,還講究個甚,莊稼葉子土坷垃,草棍棍,樹枝枝,什麼都能解決。再不行了,尋個地方,圪蹭圪蹭」。(李零《花間一壺酒》)

但要尋找與此相關的保存完好的古代屎跡,不太容易。

幸運的是,考古工作者發掘到早期擦屁屁的實物——西漢簡牘,地點是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據考古報告說,遺址中的簡牘,就夾雜了不少人糞屎便。

敦煌馬圈灣遺址漢簡

其實,沒用紙之前擦拭的工具,有個文雅的詞,名為「廁籌」(又名廁篦、廁簡)。它與馬圈灣遺址的簡牘,十分相似,皆用竹片或者木片製成。最早的記載來自唐朝釋道世的《法苑珠林》,內中講述三國時吳國皇帝孫皓偶得一尊金像,不加禮遇,反而將它置於廁所,用於看管丟棄的廁籌。

廁籌(圖片來源於劉仁慶:《論生活用紙的起源、演變及發展》,載《紙和造紙》,2014年第5期)

廁籌使用的歷史相當悠久,流傳到清代,天朝人的詩詞中仍有記載彼時的情況。詩曰:

「馬勃牛溲與竹頭,

從無棄物委渠溝。

提筐在背沿街走,

更有人來拾廁籌。」

南北朝以後,紙替代竹簡成為書寫的主要載體。於是,紙也納入老百姓擦拭的法眼。

北齊人顏之推承諾說:「吾每讀聖人之書,未嘗不肅敬對之,其故紙有《五經》詞義及賢達姓名,不敢穢用也。」「穢用」也就是擦屁股。

顏之推

然而,用紙拭穢的習慣還是明清人流行起來的。明朝人胡應麟在《甲乙剩言》中記載了一段戲謔文,言:

「有客謂余曰:『嘗客安平,其俗如廁,男女皆用瓦礫代紙,殊為嘔穢。』余笑曰:『安平,晉唐間為博陵縣,鶯鶯縣人也,為奈何?』客曰:『彼大家閨秀,當必與俗自異。』余復笑曰:『……皇帝、比丘皆用廁籌,不用紙,廁籌與瓦礫均也,由此不能不為鶯鶯要處掩鼻耳。』客為噴飯滿案」。

正因為明代人擁有以紙擦屁屁的資本,所以他們敢於嘲笑晉唐時的皇帝、和尚和美女的擦拭方式。

小說《紅樓夢》中也記載了劉姥姥鬧肚子要拉屎的情形:「劉姥姥覺得腹內一陣亂響,忙的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就解衣。眾人又是笑,又忙喝他:這裡使不得!忙命一個婆子帶了東北上去了。」

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農婦劉姥姥

不過,勞動人民對於手紙質量的要求真的不高。清初話本小說《照世杯》中,農民兄弟主要用的還是稻草、瓦片。

1838年,山西地方官張集馨處理了一樁製造「還魂紙」的案件。內中說案犯專事收集字紙「煮搗為泥,其細而稍白者,製為賬本稿件之用,其粗而黯黑者,即為男婦穢褻之用,造孽甚重,咎不容寬,因擒治之」。在張集馨看來,把寫過字的紙回收製作廁紙,侮辱了知識的神聖,應該從快從重處罰。

所以,儘管蔡倫早就發明了紙張,技術也不斷進步,對剛需群眾而言,擦屁股這件事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外加上改進後的粗紙而已。

佛祖規定,出家人擦屁屁不能就地取材

有一種觀點認為,廁籌其實是從印度傳來的。這話有一定道理。

早在中國人發掘到西漢大兵用廢棄簡牘作手紙之前,印度的出家人已經用廁籌好幾百年了。佛學典籍《毗尼母經》第六卷記載了一位和尚上廁所被廁籌刮傷的情形,說道: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羅門種姓。凈多污,上廁時以籌草刮下道,刮不已便傷破之,破已顏色不悅。諸比丘問言:『汝何以顏色憔悴?』即答言:『我上廁時惡此不凈,用籌重刮即自傷體,是故不樂』。」

估計這類上廁所被籌損傷、心情相當不美好的比丘大有人在,佛祖釋迦牟尼為此制訂了佛教徒的如廁守則

「起止已竟,用籌凈刮令凈。若無籌不得壁上拭令凈,不得廁板梁栿上拭令凈,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塊軟木皮軟葉奇木皆不得用;所應用者,木竹葦作籌。度量法,極長者一,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凈者,不得著凈籌中。是名上廁用廁籌法。」

守則中詳細規定了出家人擦屁屁不能就地取材將就,而應該使用何種材質作廁籌,規格尺寸如何。佛祖對拉撒之事頗為上心,這也成為了眾下弟子們遵從的藍本。

不過,印度的佛教東漢才傳到中原,從時間點上說,西漢的馬圈灣烽燧遺址較它為早,也許在使用廁籌的方式上「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罷了。

不管怎麼說,佛教進入中土後,常見出家人用廁籌。小清新詩人皇帝李煜崇尚禮佛,親手御制擦屁屁的工具,還擔心廁籌刺多扎傷和尚下體,以臉頰貼之

《南唐書》如是說:「後主(指李煜)與周后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刺,則再加修治。」出家人遇上這樣貼心的皇帝,

造化大得去了!

南唐後主李煜

佛教講求萬般皆空,中國化的禪宗更是要明心見性,一無所染,於是拭穢的東西也成了解說佛經的用具。五代時期的高僧雲門,曾被僧人問起「如何是佛」這一終極問題,他回答說,佛就是「乾屎橛」(參見《五燈會元》)。乾屎橛是啥?也就是廁籌。

想來,如廁畢竟是一件不雅的行為,道行不深的僧眾還是有所避忌。同樣在《五燈會元》一書中,就有一首詩表達了彼等的顧慮。詩有言:

老僧正在東司上,

不將佛法為人說。

一般屎臭旃檀香,

父子之機俱漏泄。」

《五燈會元》書影

詩中「東司」即意指廁所。早在東晉時期的佛教戒律書《摩訶僧祇律》,還規定了兩個蹲坑之間須有擋板的陳設,如此避免大家互看對方排泄的囧態。

元明之際的陶宗儀,也曾參觀考察過寺廟,據他說,「今寺觀削木為籌,置廁圊中,名曰廁籌。」(出自《南村輟耕錄》)可見14、15世紀的出家人擦屁股的工具仍是廁籌。

皇帝老爺們的手紙變遷史

說起來,大概是春秋時期的茅廁簡陋,彼時的正國級人物晉景公姫獳一次吃壞了肚子,出恭時竟然「陷而卒」,死在廁所里。後繼者大概汲取了這一教訓,茅廁修得安全、豪奢。

南北朝時期的名士劉寔,拜訪權貴石崇時,內急想上廁所,「見有絳紗帳大床,茵蓐甚麗,兩婢持錦香囊,寔遽反走」,以為走錯了房間,後來石崇解釋說就是廁所,兩個婢女手中的香囊,裡面裝的就是廁籌。

石崇

不過,皇室的廁所儘管修得漂亮,擦屁屁的工具卻是多年不得改進。北齊皇帝高洋用的也是廁籌,史書記載他非常變態,「雖以楊愔為宰相,使進廁籌,以馬鞭鞭其背,流血浹袍」,這是把宰相當作保潔人員和牲口使喚。

唐代的皇帝也不例外,地方大員韓滉運送皇家物質時,竟然連廁籌都想到了,

「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廁籌,滉皆手筆記列,無不周備」。(《資治通鑒·唐紀四十七》)。

皇家在元代開始用紙擦拭。彼時太子妃伯藍也怯赤對婆婆「昭睿順聖皇后」十分孝順,「不離左右,至溷廁所用紙,亦以面擦,令柔軟以進」。史家推測說蒙古人敢於不「敬惜字紙」,用紙擦屁股,是因為他們文化程度不高。

統治者既然明目張胆這麼干,老百姓當然也就慢慢養成了以紙擦拭的習慣。不過,明朝前期的皇帝還是享受了一段時期的特供。他們用的不是紙,而是由川省官員進貢的野蠶絲織成的帛——

「大內供御溷廁所用,乃以川中貢野蠶所吐成繭,織以成帛,大僅如紙。每供御用之物,即便棄擲。」後來有宮女將便後之帛搜集洗凈,織成窗帘等物,孝宗皇帝知曉後,良心發現,「即敕以紙代之,停所進貢」。(事見謝肇淛《五雜俎》)

不過停貢後,似乎又影響了當地人的生計,因此據說又恢復如初。

即便是紙,明後期皇帝的手紙也十分講究。宮內專門負責此物的部門是內官監紙房,所造之紙三寸見方,柔軟,顏色也選用皇帝才能用的淡黃色。

這些特供的擦屁股紙要花多少錢呢?據《大明會典》記載,寶鈔司每年要生產72萬張草紙,耗費優質稻草24萬5千斤、石灰12萬斤以上,還有45斤零15兩的香油。這些東西加起來,要花1500多兩白銀

到了晚清,慈禧太后所用的手紙,據《宮女談往錄》一書回憶說,是宮女們加工好的細軟的白棉紙,「先把一大張(白棉紙)分開裁好,再輕輕地噴上一點水,噴得比霧還細。……把紙噴得發潮、發蔫以後,用銅熨斗輕輕地走兩遍,隨後再裁成長條,墊上濕布,用熱熨斗在紙上只要一來一往就成了。……這樣把又柔軟、又乾淨、又有稜角的便紙,摺疊好備用」。而像光緒皇帝的用紙則是「揉過、去硝之裱心紙」。

老佛爺慈禧的便器

不過,遭遇亂世,慈禧太后也就沒那麼講究了。該書還記載說,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她倉皇向西逃竄。路上內急了咋辦?

「老太后果斷地說:『就在野地里莊稼密的地方,人圍起來!』……我們下人們趕快圍成人牆,就這樣,太后、皇后、小主、格格們輪流著。真是可憐可嘆到了極點,沒有便紙,只好用野麻的葉子權且代替了」。

歷史走到這裡,連皇室們都紓尊降貴了,還有什麼理由不相信天地間的自然物,其實也是擦拭臀部的永遠選項之一呢?

參考資料:
李紹飛:《「雜家」話雜》(上),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2009年;
王志軒:《廁籌雜考》,載《華夏考古》,2010(1);
李零:《天不生蔡倫:說中國的廁所和廁所用紙》,載李零:《花間一壺酒》,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傅惠鈞:《湯溪話中的「東司」》,載游汝傑主編《吳語研究:第七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

出品丨視知 作者丨老梁
視知(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醫學和二次元五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知識看得見。


我老家那邊二三十年前還是有用樓上各答主所說「廁籌」的,不過因為地方特產的問題,不用竹片和木片,而是用黃花棍子。
就是黃花菜那個黃花。它的植株的桿渾圓光滑,晒乾後還沒毛刺,觸感舒適,很是適合當茅廁用的廁籌。我老家那個縣,曾經高峰期黃花產量佔全國1/2強,全世界據說也佔到了1/4的;
開完花的黃花,底下的光滑桿……開完花的黃花就不是經濟作物了,有良心的農家是不會採摘的,只有在開花前一天採摘的黃花,才能晒乾做黃花菜。

合格的,未開苞的黃花長這樣:

黃花菜地里的。 葉子長在近地端,桿生長得很高,有一米多,花開在頂端,頂端沒有葉子。要在開花前採摘,蒸熟,然後晾晒乾。

晒乾後就是你們常見的黃花菜了:

我很小的時候在我奶奶家用過。至今記得那種消魂的觸感。 後來隨父母出來後,用上廉價的那種粗糙的衛生紙,反而覺得沒有當年的黃花棍子好用……


廁籌
來自:維基百科

廁籌,又稱廁簡、乾屎橛,粵語稱攪屎棍為竹木製的薄片,古人在上廁所以後用來刮清污穢的用具。

廁籌的使用在古代印度、中國、日本都有記載。例如:《毗尼母經》記載釋迦牟尼指示比丘上廁所應該使用「木竹葦作籌。度量法。極長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凈者。不得著凈籌中。是名上廁用廁籌法。」東晉裴啟《語林》記載「劉寔詣石崇,如廁,見有絳紗帳大床,茵蓐甚麗,兩婢持錦香囊,寔遽反走,即謂崇曰:乃誤入卿室內,崇曰:是廁耳,寔更往,向乃守廁婢,所進錦囊,實籌。」《資治通鑒》唐紀四十七載,鎮海節度使韓滉運送大量物資至關中,其中就有廁籌:「則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廁籌,滉皆手筆記列,無不周備。」。唐代道宣《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上廁法第十四」要求僧人「常具廁籌,不得失闕」,「不得用文字故紙」。《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六梁紀,載北齊皇帝高洋讓其宰相楊愔給他遞廁籌,「雖以楊愔為宰相,使進廁籌,以馬鞭鞭其背,流血浹袍。」。《南唐書·浮屠傳》:「後主與周后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刺,則再加修治。」

在中國,廁籌在元明清代逐漸被手紙代替,《明史》志第五十職官三記載:「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鐘鼓司掌管出朝鐘鼓,及內樂、傳奇、過錦、打稻諸雜戲;寶鈔司掌造粗細草紙;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寶鈔司即主管手紙的單位。《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記劉姥姥:「覺得腹內一陣亂響,忙的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就解衣。」但在民國初年,民生普遍貧困,仍有不少人用瓦片或玉米梗清除污穢,黃仁宇曾記載抗戰時期,士兵入廁時以竹片瓦片作手紙。國共內戰中的淮海戰役,國軍一名高級將領化裝為貧民出逃時就因便後使用手紙而被發現以致被俘。


被狗舔過的路過


提供一個可能的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社會底層居民在如廁之後的清潔圖景。

我專業是考古學,在山東某遺址發掘過幾個月,該遺址時代大致為戰國到漢代這段時間。工地可能是一個手工業作坊區,從出土遺物來看,在該地區活動的居民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並不高。此為背景。

關於考古工作中「地層」,「灰坑」,「出土遺物」之類的概念就不說了,直接上可能的結論。

在一個很可能屬於是戰國或漢代的廁所遺迹的地方,出土了很多很多的圓陶片。

一般的圓陶片是這個樣子:

左上角的顏色較深的陶片中間有孔,是陶紡輪,其餘三件是一般的圓陶片。

圓陶片大小差異較大,但基本特徵有兩個:一、圓形或者近圓形。二、厚度較薄,一般的圓陶片在0.5厘米到1厘米之間。有更厚的,也有比較薄的。

根據我們工地帶隊老師的說法,圓陶片可能有便後清潔的作用。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合理的,相對於拿小木棍直接捅入清潔,圓陶片的形態利於刮削污物,且觸感較好,圓潤無刺。


我覺得可以取幾枚圓陶片進行研究,首先進行實驗考古的工作,請研究者自己用不同型號的圓陶片進行如廁之後的清潔,與不同型號的小木棍捅入清潔(大誤)進行比較,然後寫成報告。


我忽然想到,古人的肛門是不是有一圈老繭。


印度人說:俺們三千年來就是拉屎之後用杯水洗屁股眼,這一點習俗總被你們中國人恥笑。不過哥們很難想像王昭君崔鶯鶯之類的美女拉屎之後用根棍棍撥拉一下屁眼的情形。


去過韓國水原的衛生間文化公園,很久以前朝鮮半島的居民是這樣擦PP的……沒錯,就是用跟繩子在PP溝里摩擦摩擦……

這裡曾經是水原一個市長的家,後來他在全世界範圍發起了廁所文化運動,然後水原市建成了世界上最棒的廁所(反正他們是這麼宣傳的),然後市長把自己家改造成廁所文化館,取名「解憂齋(???)」,市長去世後,現在這裡被改造成衛生間文化公園
預警!
下面圖可能會辣眼睛
首先 @逍遙燼

然後竟然用牲畜來處(shi)理(yong)大便!


這個我有經驗!
石頭!
小時候在農村,蹲在河裡拉屎
拉完後,奶奶就從嘩嘩的小溪流里撿一塊圓潤光滑的石頭幫我擦屁屁!
啊,美好的童年回憶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考古學術界不承認夏朝?
致遠艦被找到了,你有什麼感觸?
羅馬帝國時期的羅馬城是如何容納超過百萬人口的?
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讓秦始皇陵重見天日?
秦始皇陵被盜過嗎?

TAG:考古 | 上廁所 | 古代生活 | 排泄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