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 19 世紀出現的科技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還在使用?
為什麼沒有人說 拉鏈 呢??
1893年發明的拉鏈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簡單到極致,確沒有比它更實用的替代品
而且這哥們兒最開始的靈感是源於幫媳婦兒扣裙子老扣不上(雖然我始終懷疑是因為他在急需幫她解開的時候沒解)
好吧,說些正經的。
1781年出生在法國的laennec,跟隨當醫生的叔叔學醫,法國大革命時隨征入伍,擔任軍校醫學生,1815年在內克爾醫院工作。
1816年, laennec 為一名年輕女患者檢查心臟病,在當時,醫生都會一耳靠近患者胸部,以聽取心音。但在那個年代的保守思維下他認為這樣是不正確的,尤其該名女病患體重超重。於是他將一張紙捲成筒狀,壓在病患胸口以便聽心跳。而有些人則認為,這是他在玩長笛時所帶來的靈感。
laennec後來 根據捲紙筒聽診的實驗,製作出空心的木頭聽診器原型:一頭接著麥克風,另一頭接聽筒,並命名為聽診器。而這個名字原自於希臘文中的「胸腔」及「檢查」兩個字。這個儀器瞬間跨越歐洲,傳入美國,在全世界流行開來。
laennec於 1826年因結核病去世,享年僅45歲,而重要的聽診器發明也被他稱為「我生命中最偉大的遺產」。
聽診器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醫生創造出的一個偉大的發明,直到現在我輩依舊用聽診器得到我們第一手的臨床資料。
並且在可預知的未來繼續輔助我們拯救億萬蒼生。
火車車鉤。
現在除了高鐵動車組之外,主要鐵路大國的多數車廂都用詹氏自動車鉤(握手車鉤),這是1868年美國人詹內的發明(1873年確認專利)。之前的車鉤大都需要手工操作,對技巧和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說天空之城裡的這個場面:
後來詹內在車鉤上搞了一個小裝置,碰到就能自動鎖死,不用再人工操作,而且既能傳遞拉力也能傳遞推力,不用另外搞一個頂車盤傳遞壓力:
現在的中國火車也在用類似的裝置,馬上就150年了(俄系車鉤也是詹氏改版):
至於現在的動車組,基本已經改用封閉式新型車鉤了:
補充:看到回復中許多人對「詹氏車鉤」的誤會,加一段解釋。詹天佑發明車鉤的傳言在詹老活著的時候就有了,他本人還親自製定過闢謠方案。火車車鉤:因傳言與國人結緣的發明
自動車鉤,英文寫作「Janney CoupIer」,是一位姓詹內的美國人發明的。就是這個「詹內」的「詹」字被國人聯想到了詹天佑身上。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骨感的。詹天佑是近代中國著名的鐵路工程專 家,是國人的驕傲,「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出自他的智慧頭腦,但火車車鉤的發明卻和他無緣。甚至在他活著的時候,就聽到了他發明自動車鉤的傳言, 他急忙跟人澄清「沒有這件事」。後來,詹天佑主編詞典時還將「詹氏車鉤」譯成了「鄭氏車鉤」,以免國人誤讀。
相關回答:
有哪些看上去出現的很晚的事物實際上早就存在? - 馬前卒的回答
哪些看上去很先進的事物其實早就發明了? - 馬前卒的回答
有哪些被視為「傳統」的事物其實歷史不算長? - 馬前卒的回答太多了,簡直太多了我靠……就隨便拿我今天的生活軌跡舉個栗子吧。
因為要出差,今天我起的格外早,4點整,我就被鬧鐘叫起了床
- 機械鬧鐘——埃里克.沙舒瓦(1788)
睡意正濃,我不情願的起了床,打開了燈
- 白熾燈——亨利·戈培爾(1854首先發明竹絲白熾燈)、約瑟夫·威爾森·斯旺(1858年發明碳絲白熾燈)和愛迪生(1879年發明實用型白熾燈)
睡眼朦朧的來到了衛生間,一屁股坐在抽水馬桶上,恨不得坐著再睡一會
- 抽水馬桶——約翰.哈林頓(1584年首先發明抽水馬桶)、亞歷山大·卡明斯(1775年發明沖水式抽水馬桶)、托馬斯·克拉普(1889年發明沖洗式抽水馬桶)
解決了三急,我也清醒了些,就打開熱水器洗了個澡
- 熱水器——莫恩(1870年發明即熱燃氣熱水器)、埃德溫.盧德(1889,儲水式熱水器)
然後用吹風機吹了吹頭髮
- 電吹風機——亞歷山大.F.戈德弗羅伊(1890 )
草草收拾妥當,我就準備出發了,因為要外出一段時間,所以我拉下了家裡的電閘
- 電力——法拉第(1831發明發電機)、皮克希(1832,整流子發電機)、魯姆科爾夫(1851,變壓器)、帕其努悌(1865,環狀發電機電樞)、韋納·馮·西門子(1867,電磁鐵發電機)、澤諾伯·格拉姆(1869,格拉姆發電機)、阿特涅(1873,直流發電機)、愛迪生(1883,電錶)、尼古拉·特斯拉(1880,交流電發電機)
我快步走到小區停車場,走向我那輛破舊的兩廂小汽車(當然不是下圖這輛,下圖是我的夢)
- 汽車——戈特利布·戴姆勒(1882,火花塞),戈特利布·戴姆勒(1885,汽油發動機),威爾赫姆·邁巴赫(1885,汽油發動機),卡爾.本茨(1886,三輪汽油汽車,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戈特利布·戴姆勒(1887,四輪汽油汽車),費迪南德·保時捷(1898,電動汽車)……這下明白德國汽車工業為什麼這麼吊了,媽的從一開始就是一群德國人在開掛啊!!!
因為我所居住的這座城市被一灣淺海分為兩部分,而我現在要去海對面,就必須開車坐汽車駁船,我們當地稱為輪渡。在東方剛露出一點魚肚白的時候,我已經把車安穩的停放在船艙,而我本人則在艦橋上看日出
- 輪船——富爾頓(1802,首艘蒸汽輪機船),當然我今天乘坐的這一艘其實是柴油機船
我到達火車站的時候,天已經大亮,我把車停好,趕忙取票、進站,還不忘在站前廣場買了個煎餅果子,唉,成天出差的日子,苦啊!
- 火車——特拉維西克(1803,首台蒸汽機車),斯蒂芬森(1814,實用型蒸汽機車),韋納·馮·西門子(1879,電力機車),威廉·登特·普里斯曼(1894,內燃機車)
- 煎餅果子用的煤氣灶——菲利普.魯本(1799)
- 煎餅果子用的自行車——西夫拉克(1790,木質無鏈條自行車),德萊斯(1817,帶車把無鏈條自行車),麥克米倫(1830,鏈條自行車),雷諾(1869,輻條自行車),斯塔利(1886,橡膠輪胎自行車),勞森(1887,鏈條驅動自行車),鄧祿普(1887,充氣輪胎自行車)
經過一上午的顛簸,我總算到達目的地了,我首先給對方單位的負責人去了個電話約了個飯
- 電話——安東尼奧·梅烏奇(1860,最早獨立發明電話)、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1876,獨立發明電話,最著名的電話發明人)、伊萊沙·格雷(1876,獨立發明電話)
這個城市確實發達,只要坐地鐵,可以快捷的到達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往餐廳去的時候我在想,我的家鄉什麼時候能通地鐵就好了,我也不用凌晨4點就爬起來趕火車
- 地鐵——倫敦地鐵(1863)
中午,我到了約定的餐廳,肚子確實也有點餓了,我衝進電梯,趕往30層的餐廳
- 電梯——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1852)
生意嘛,就是要在酒桌上談的。我們喝了啤的喝白的,喝了白的喝紅的,喝了紅得喝黃的
- 啤酒——亞述人、閃米特人、蘇美爾人(距今4000-8000年前)
- 葡萄酒——古埃及人、中亞人、喬治亞人(距今7000年前)
- 米酒——中國人(距今3000年前)
- 蒸餾酒——凱爾特人(距今3000前後發明威士忌)、中國人(14世紀發明白酒)、古西亞人(10世紀發明白蘭地)
一頓飯的功夫就談好了一單大買賣,我得意的笑。回旅館睡了個午覺醒了醒酒,我準備犒賞一下自己,就踱到街對面的影城,去看剛公映的《星球大戰》
- 電影——盧米誒爾兄弟(1895)
我要了一瓶可樂,邊喝邊看,特效很華麗,達斯維達扭曲的頭骨把我嚇著了,中途看小差沒看懂,新的反派是漢和莉亞的兒子?
- 可樂——約翰·彭伯頓(1886)
天色漸晚,我心滿意足的回到酒店,順便把衣服放在洗衣房,還叮囑他們要幫我熨一下
- 洗衣機——漢密爾頓.史密斯(1858)
- 電熨斗——亨利·W·西昨(1882)
我一天的短暫旅程就到此為止了,現在,我正端著一杯咖啡,吹著空調在寫這個答案,這兩者因為晚了一兩年而無緣本題——咖啡機是貝澤拉在1901年發明的,空調是威利斯·哈維蘭·卡里爾 在1902年發明的。
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的兩個半世紀,人類進入了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更是一個大發明的時代,我們身邊的許多日常用品正是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工業化進程中,被最富巧思的天才發明出來,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讓人興奮不已的是,這個浪潮並未消退,反而以更迅猛激烈的姿態發展著。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今天就是群星閃耀的時代,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真爽!
http://weixin.qq.com/r/mzrfxw3EGFBnrUmk92_J (二維碼自動識別)
自行車
自行車是少有的在設計之初就在結構上接近完美的物品,以至於之後百多年都沒有顛覆性的創新,雖然有一些新奇的自行車設計出現,但三角形車架、兩輪、鏈條傳動、踏板踩踏這樣的高效率設計幾乎無懈可擊。
(1892年,兩個單車騎行亞洲的美國年輕人)
(答主還未到手的新車同款)
可以看到百年前的單車和當今的高科技碳纖維公路車除了材質和變速系統今非昔比,原理上卻是絲毫不變的。
人類的生理結構非常適合踩踏動作,所以才有那麼多人可以完成自行車長途旅行。
甚至在未來很多很多年,經典的自行車設計也不會過時。廣大有機及生物搬磚同仁的女朋友(大霧)——色譜法
色譜法是一種利用不同物質在不同相態的選擇性分配,以流動相對固定相中的混合物進行洗脫,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質會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動,最終達到分離的效果的混合物分離方法。由於這種方法最初被用於分析染料和植物色素,因此得名色譜法。人生何事最艱難,有機屌絲讀了研;
兩寸硅膠爬歲月,三根柱子過流年。
1860年Christian Friedrich Sch?nbein 和他的學生 Friedrich Goppelsroeder 發表了關於不同物質在濾紙上的運動速度不同的研究,即最初的紙色譜法,不過那時候的紙色譜沒用溶劑,是直接把濾紙下端泡在樣品中,所以分離的效果很差,只能形成樣品中各個物種的重疊的條帶。
1927-1943年間 Raphael E. Liesegang 改進了這項技術,使用少量樣品在濾紙上點出一個點,並且使用溶劑,在密閉的有溶劑氣氛的器皿中將樣品展開,溶劑在濾紙的毛細作用下被向上吸的時候,樣品中極性不同的物質隨溶劑前進的速度不同,於是沿著溶劑上升的方向形成一系列的分離的點,這就很接近現代的薄層層析(TLC)了。更形象的說明,請看維基配圖:
現在,TLC在實驗室中經常用於監測有機反應以及柱色譜分離的進程,一般的做法是將投入的原料和待測的液體分別取樣並點在塗有硅膠的小玻璃板上,選用合適的溶劑(比如一定配比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進行層析,通過對比原料和待測液的層析展開結果(相同極性的物質在板上的上升高度相同),就可以大致了解原料的消耗及產物和副產物的生成情況。
君不見,這鍋反應真拔群,沒有雜點太喜人
隨手裝根小柱子,趕緊過完要出門
終於過出產物點,一收收了三十管
我和夥伴都驚呆,旋蒸蒸到淚滿臉
那瓶粗品點挺濃,一過柱子影無蹤
產物人間蒸發了?剩我凌亂在風中
如果說紙色譜和薄層色譜屬於19世紀出現、20世紀改進的技術,那20世紀初的第一根柱色譜就已經十分接近現代的柱色譜了。第一根柱色譜是1901年由俄國的 Mikhail Tsvet 完成的,他使用含碳酸鈣的液相吸附柱完成了植物色素中胡蘿蔔素、葉綠素和葉黃素的分離,這基本和現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硅膠柱相差無幾。具體的操作,維基配圖也說的很清楚了:
現在的有機實驗中,反應完畢後的一鍋原料+催化劑+產物+副產物+副產物+副產物+…………的大雜燴,就全靠硅膠色譜把它們分離開、獲得有效產物了。而過柱子這件事說是有機磚工的日常也不為過呀。
問君可有女盆友?指指柱子不開口
大好青春付與它,哪有妹子肯牽手
朝夕相伴久生情,再看柱子也婷婷
冰肌玉骨膚如雪,只手堪握柳腰輕
冷眼相對她不惱,惡語相加她不吵
萬般心事她都聽,不怕到頭跟人跑
想找妹子如做夢,看到女神徒心動
且伴柱子過殘生,這種領悟多麼痛
最後,緬懷一下我那因為柱子過不好而得了B-的有機化學實驗課……
打油詩來自網上流傳的《過柱歌》
參考英文維基:History of chromatography
阿司匹林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痛葯,誕生於1899年3月6日..
抽水馬桶。
抽水馬桶1584年就被發明出來了,但當時沒有存水彎,也經常壞,所以總是散發出惡臭,而且聲音非常之大,因此沒有被人接受。這個問題19世紀才被托馬斯·克拉伯解決,並加了一個水箱,只要拉動鏈子就可以沖水。這個發明在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上大受歡迎,80多萬人耐心地排著長隊,等著領略一下坐抽水馬桶的經歷。人們對它如此著迷,到50年代中期,倫敦已經有20多萬個抽水馬桶在運轉。
但當時倫敦的地下排水系統沒有跟上發明的進度,它無法處理固體糞便,導致下水道里積滿了一種厚厚的糊狀沉澱物,再也流不動。這種情況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在下水道的淤泥里幫人找丟失的珠寶的清淤工。
1858年,倫敦經歷了一個又熱又乾的夏天,泰晤士河水量減少,污物堆積如山,沖不走了。這導致了著名的「倫敦大惡臭」,連國會都被臭味熏得不得不休會。這次事件之後,倫敦改造了它的下水設施,才終於跟抽水馬桶這件發明相匹配。
這之後還有個八卦跟這件事有一點關係:1878年9月,有一艘遊艇返回倫敦,在新下水設施的排水管處與其他船相撞,正好趕上排水管排水。於是,800人在污水中淹死,即便是會游泳的人也無法逃離黏黏的污泥。此後幾天里,屍體陸續浮出水面,很多屍體在細菌的作用下脹得圓鼓鼓的,都無法裝進棺材。
(資料來自比爾布萊森《趣味生活簡史》)
PID調節,還可以再戰100年!
補充一下,這是經典控制理論中的比例積分微分調節,在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不想展開講了。補充一個剛看到的。。。一個擁有155年歷史的古董捕鼠器捕到了現在的老鼠。。
這個發生在英國雷丁的博物館裡=_=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圖片里的這個維多利亞時代設計的捕鼠器里居然有一隻剛死沒多久的老鼠。。本來捕鼠器只是用來展覽,然而並沒有人知道這隻老鼠是怎麼進去的= = 反正被困在裡面餓死了 (O_O)
不得不為一百多年前英國機智的發明家們點個贊 (O_O)
附上原文:Mouse gets caught in 155-year-old trap in Reading museum我居然想到的是好多的好多的樂器!
紅綠燈1868年首次在倫敦作為交通信號指示,煤氣燈光源,紅綠玻璃片區別顏色。
罐頭食品在拿破崙戰爭期間,因軍糧的需求出現。發展到今天,法國軍糧保質期可達28年,其吃貨精神還促生了1864年的巴氏消毒法,至今廣泛應用。
Lewis Edson Waterman在1880年代發明了蓄水鋼筆,從此不必蘸墨水了。鋼筆今天任然使用,而且Waterman自己的港幣品牌還在。
有軌電車(公交車)大概1830年代出現,公交車全球普及,有軌電車在西方依然大量存在。早期用馬拉的而已。
差速器雖然雛形出現較早,但是第一台動力傳動的差速器,在1827年由法國工程師Onésiphore Pecqueur發明。
維基百科的德語版和法語版都認可此人:
Als Differentialgetriebe für Fahrzeuge wurde es im Jahr 1827 vom Franzosen Onésiphore Pecqueur (1792–1852) erfunden.
Le différentiel mécanique fut inventé en 1827 par le mécanicien fran?ais Onésiphore Pecqueur (1792-1852). Il fut employé dès 1860 sur les premiers véhicules routiers à vapeur.
自來水,現代凈水系統是十九世紀末發明。但是更早期,也可以通過山泉水,經過管道送達,雨果《悲慘世界》提到了自來水的存在。下圖是1860s年代公用自來水系統:
鋼結構建築:代表做艾菲爾鐵塔和艾菲爾鐵橋
因為鋼鐵冶煉技術近代才開始成熟,古代的鑄鐵強度並不能為建築所用,例如歐洲古代教堂都沒有鋼鐵部件。最早的鋼結構是於1850年用於廠房建設,因為廠房輜重太多,強度要求高於工民建,還要隨處搭建吊車電梯。說道鋼結構,不得不提一個法國工程師艾菲爾,這個鋼結構專家以巴黎鐵塔成名。實際上早在那二三十年以前,艾菲爾就已經完成了兩個鋼結構成名之作。一是巴黎百貨商店le bon marche,一是gabarit鐵路橋。下面這個看起來很先進的鐵路橋,實際上1870年代就可以跑火車了。
電梯最早出現公元前三世紀,液壓動力。1850年開始工廠廣泛採用蒸汽機來驅動電梯。圖為otis公司1853年產品展示,1870年代的美國摩天大樓里,電梯已經必不可少
以上發明都是隨城市建設交通而出現的,放射性城市和線形城市,兩種現代規劃理念在也在1850-1870年成形:
放射性城市起源於1850年代Haussmann巴黎城改,以環城公路內外分界,從中心向外放射,故而出現了「修到七環怎麼辦」的問題。這一洋蔥圈式的結構在之後的幾十年,被維也納柏林等諸多城市所推崇。值得指出的是,放射性規劃一般用於古老的城市。例如中國的北京和西安。
但是西班牙建築學派發現了這一模式的部分弊端,故而馬德里成為第一個線形城市的榜樣。也就是說,線性城市並不以一個老城為中心,而是沿一條線擴建。而線形城市一般是沿海或沿河。代表是深圳和蘭州。
這兩種最為廣泛的城規方式都在19世紀提出,作為大城市的主要範式,至今仍未改變。拓展閱讀可以看這裡為什麼西歐國家可以做到新老建築並存?
----------------------------------
醫學方面:
1845年首次大規模輸血成功,用於治療血友病。但是現代化的輸血技術直到1900年才完成,得益於ABO三大類型的發現。
首例全身麻醉手術在1846年實現。
1869年Jacques-Louis Reverdin 創立並發展了皮膚移植手術,瑞士。
1890年,腦白質切除術由 Gottlieb Burckhardt於1890年在瑞士實施6例,用於治療精神病。
------------------------------
更多的雙眼皮手術、破腹產、開顱手術都在中世紀以前出現。計程車、航空公司、跨大西洋航空,北極點航線等出現的也比較早。見這個答案
有哪些看上去出現的很晚的事物實際上早就存在? - 黃秋古的回答為什麼法國的香水特別有名?
為什麼西歐國家可以做到新老建築並存?
拿破崙時代的炮兵究竟數學要多好?
內置擊錘的水平雙管霰彈槍,從19世紀末到今天,一百多年來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雷明頓M1894(上),顧名思義,是1890年代的。
A.H.Fox Sterlingworth(下)則是1911年開始生產的。
伯萊塔M625(上)與 American Arms Brittany(下),均製造於1980年代。
畢竟實在沒有可以創新的地方了。要不加點導軌、裝點附件?
還真有……
Stoeger Double Defense,2009年上市。
直到1990年代初,紐約市警察局(NYPD)的標配霰彈槍都是史蒂文斯311型。
這就叫情懷!
最後,看看百年老店的造槍流程吧:Holland Holland 短片
至於19世紀的一些革命性的槍械科技,可以參見:
法國在軍事科技上有哪些首創,或者重大發明? - 章易的回答
其中的後膛槍、定裝子彈、無煙火藥、尖形彈頭至今仍在大量使用。
麥克斯韋(1831?1879)
可口可樂
帕拉貝盧姆手槍彈
中世紀的剪刀其實還不算早了。
陶和瓷在中國被普遍使用,已經有數個世紀的歷史。
中國最早的陶器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大約在距今15000年左右,首先在中國南方可能已經開始制陶的試驗,到距今9000年左右大致完成了陶器的發明和探索。
瓷器由陶器發展而來,最早出現於東漢時期。瓷器的發明是漢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
什麼能代替剪刀?
元素周期表,由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明。
竟然沒人說,馬克思主義和....黨。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沒有兩線作戰並且獲得成功的國家或者勢力?
※歷史上外交時有哪些尷尬場面?
※縱觀歷史,人到底是是越殺越順服,還是越殺越反抗?
※在抗日戰爭期間,少林寺還在普度眾生嗎?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