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覺得讀的書越多,三觀越不正?

問題得到了很大的解決,謝謝大家。


為了求證某個回答所述是否屬實,我給耶魯大學的 Karen Wynn 教授發了郵件。

很顯然,Wynn 教授不需要交論文給我,也不曾從我這裡盈利,徹徹底底的 「不需要為任何人負責」。但是她非常 nice 地回復了我的郵件,為我解開了疑惑:

Dear Xingyu Ji,

The research you』re describing was done by Jonathan Haidt, to document the phenomenon of "moral dumbfounding』. Here』s the original research paper with his colleagues on this topic: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Silvia_Koller/publication/14968938_Affect_Culture_and_Morality_or_Is_it_Wrong_to_Eat_Your_Dog/links/00b7d5253554aa437d000000/Affect-Culture-and-Morality-or-Is-it-Wrong-to-Eat-Your-Dog.pdf

You』ll notice that some of the examples in your meme are not quite accurate - for example, the chicken is dead, not alive, and a few other small details.

Good luck with your studies! All best,
Karen Wynn

我是一個生物學的學生,對道德研究可以說連入門都談不上,實在無力根據隻言片語找出原文。得到教授幫助之後,我才知道這篇研究系 Jonathan Haidt 所作,而 Haidt 可謂是道德心理學研究中 「社會直覺主義」 的奠基人之一,這套量表想必在所在領域是相當知名的。

拜讀原文之後,我想修正一些原回答的紕漏之處:

這幾個描述試圖引發的刺激類型和程度是不同的、有層次的。

「國旗」 是一種 「不敬」 的代表:

A woman is cleaning out her closet, and she finds her old flag. She doesn"t want the flag anymore, so she cuts it up into pieces and uses the rags to clean her bathroom.
某人整理儲納櫃時找到了一面她不想要了的舊國旗,於是她把它裁成布條拿來打掃洗手間。

「狗」、「接吻」 和 「雞肉」 則是程度依次遞進的 「令人作嘔」 的代表:

A family『s dog was killed by a car in front of their house. They had heard that dog meat was delicious, so they cut up the dog"s body and cooked it and ate it for dinner.
一家人的狗在門前被車撞死,他們聽說狗肉很好吃於是把屍體擺上了晚飯餐桌。

A brother and sister like to kiss each other on the mouth. When nobody is around, they find a secret hiding place and kiss each other on mouth, passionately.
一堆兄妹喜歡嘴對嘴接吻,獨處時他們則會躲起來深情接吻。

A man goes to the supermarket once a week and buys a dead chiken. But before cooking the chiken, he has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it. Then he cooks it and eats it.
某人每周都去超市買一隻雞,但在烹飪前他總是先捅一發,再開鍋料理。

可以看出和原回答描述還是有不小的出入的:

1.兄妹在一起旅行途中做了一次愛。避孕工作做得很好,沒有懷孕風險。並且打算旅行以後再也不做了。
2.一個人發現廁所髒了,但是找不到紙。然後他發現家裡有一面美國國旗,於是拿它擦了廁所。
3.一個人發現家裡的冰箱空了,他肚子很餓,就把自己養了十年的狗燉了吃了。
4.一個人從超市買了一隻活的雞,先和這隻雞做愛(別問我怎麼操作的,我也想知道),然後把這隻雞吃掉了。

另外,這篇文章的變數限於年齡和階層,文章中的 「college」 實質是指高收入階層,作為對比的是巴西的夜校學生或費城的底層勞工代表的低收入階層。儘管作者對 「以高校學生為樣本是否可能引起偏差」 保留意見,但是這篇文章並不能等同為 「受教育程度與道德開放程度的關係」 的討論。


最後,我不想直接評價 @羅妹妹 的言行。只是我無法明白下面這位知友哪裡 「態度不好」:

另外,這位答主所謂 「資料出處」 非常諷刺地沒有囊括上述的原文獻,所謂的 「數據全在裡面」 的網頁僅僅是這一量表的介紹而已,並沒有包含 「教育與道德觀」 的問卷結果,甚至這個量表裡都沒有上述的四個案例

我最早看到這個是出自耶魯大學在coursera上的網課 Moralities of Everyday Life ,Week 1的lesson 2里名為The case of Disgust的小節,這門課很好,歡迎去聽,字幕是這樣: Jonathan Haidt thought up some very interesting examples. And he uses these examples to show that, even people who think, that they"re very liberal and quite consequential, can be influenced in their judgments of morality, by whether or not, something disgusts them. And I"ll give you the examples that he uses. The first one is a brother and sister case....... Now, what Haidt finds is, for these sorts of examples, he finds a couple of things. First thing is that, most people, almost everybody find so many things wrong, they find them morally wrong. The exceptions are liberal, highly liberal students from elite universities. Some of them say no, those are all okay, no one"s harmed. But most people, almost everybody, find them wrong. 然後你可以參考The Disgust Scale Home Page 這個網站,具體的數據全都在裡面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道德領域研究的專家 Wynn 教授無償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學生解答一個她份外的問題,還非常得體、熱心、精確地給出了原文獻;而知乎上發言則可以毫無限制,只要有一點印象就可以寫回答,被質疑時還可以 「拒絕伸手黨」,然後塞給 「態度好的人」 一個不相干的 「出處」。

Wynn 教授無愧為 「師」,這樣的人是值得我們去尊敬、景仰、學習的。恐怕沒人說她 「三觀不正」。

而我們這些 「讀了書」 的人,離這樣的 「師」,究竟有多遠呢?

或許這就是題主問題的真正答案吧。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份調查,讓人們根據自己的道德觀念判斷以下這些事情:

1.兄妹在一起旅行途中做了一次愛。避孕工作做得很好,沒有懷孕風險。並且打算旅行以後再也不做了。

2.一個人發現廁所髒了,但是找不到紙。然後他發現家裡有一面美國國旗,於是拿它擦了廁所。

(很多人提到對他不出門買紙接受不能,所以稍微補充一下,美國大部分地方是沒有小賣部文化的。衛生紙都是開車去大超市採購。所以會稍微麻煩那麼一點點,當然也沒有特別麻煩。)

3.一個人發現家裡的冰箱空了,他肚子很餓,就把自己養了十年的狗燉了吃了。

4.一個人從超市買了一隻活的雞,先和這隻雞做愛(別問我怎麼操作的,我也想知道),然後把這隻雞吃掉了。

調查的結果是,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以上四件事情都是不道德的。而在少數認為這四件事情並非不道德的人群里,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非常高,平均學歷要遠遠高於美國平均值,也遠遠高於認為這四件事不道德的人的平均學歷。

這個報告基本可以佐證題主所說的【讀的書越多,三觀越不正】的假設

而原因其實並不難理解。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三觀的養成只是在潛移默化中服從社會所灌輸的價值觀,而和大多數人保持一致是一件很舒服和安全的事情,所以普通人是不會付出巨大的精力去質疑這些價值觀的。因此,他們看起來就比較「三觀正」。而少數家庭條件良好,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他們會運用理性與邏輯去質疑從小潛移默化中養成的價值觀,而傳統遺留下來的價值觀往往是不太經得起理性和邏輯質疑的(用理性質疑傳統是否正確就是另一個問題了)。譬如以上調查里四件事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沒有給任何人造成任何傷害,也沒有造成對社會的破壞。那麼為什麼要認為這些不道德呢?在思考的過程中,一些過去的價值觀會被這些人摒棄,慢慢的,他們的三觀就和「大多數人」漸行漸遠,看起來也不那麼正了。

簡而言之,我們把讀書多定義為【讀書量遠遠超出一般人】,而把三觀正定義為【大多數人所認可的三觀】。那麼顯而易見,讀書多的人所認可的價值觀,和大多數讀書量不多的普通人,很大幾率是不一樣的,所以說他們的價值觀不會被大多數人認可,自然也就不正了。


-------------------------------------------------------------------------------------------------------------------------------------------

本來以為已經過去了,沒想到這篇答案受到這麼多關注。這個實驗是我當時憑印象寫的,所以有很多錯漏。 @幾用來包 費心做出了考證,原實驗中是這樣的四件事:

A woman is cleaning out her closet, and she finds her old flag. She doesn"t want the flag anymore, so she cuts it up into pieces and uses the rags to clean her bathroom.
某人整理儲納櫃時找到了一面她不想要了的舊國旗,於是她把它裁成布條拿來打掃洗手間。

A family『s dog was killed by a car in front of their house. They had heard that dog meat was delicious, so they cut up the dog"s body and cooked it and ate it for dinner.
一家人的狗在門前被車撞死,他們聽說狗肉很好吃於是把屍體擺上了晚飯餐桌。

A brother and sister like to kiss each other on the mouth. When nobody is around, they find a secret hiding place and kiss each other on mouth, passionately.
一堆兄妹喜歡嘴對嘴接吻,獨處時他們則會躲起來深情接吻。

A man goes to the supermarket once a week and buys a dead chiken. But before cooking the chiken, he has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it. Then he cooks it and eats it.
某人每周都去超市買一隻雞,但在烹飪前他總是先捅一發,再開鍋料理。


原本的實驗確實比我的印象中的更精確,也回應了很多知友所說的「對雞、狗造成了傷害」的問題。我在一開始回應一些質疑的時候態度不好,也在此道歉。

最後評論區有很多精彩的討論,我也說一點自己的意見:

1.我在這裡把三觀定義為「大多數人相信的三觀」,因為我覺得這是唯一符合三觀正的定義。當然,有些人可以認為符合邏輯,或者符合他信奉的某種特殊道德觀念的三觀才是正,這也可以,但既然無法得到大多數人認可,似乎這個「正」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2.三觀正和歪,在我看來確實意思只是代表多數和少數。而不代表「好」和「壞」。讀書多不能代表正確,人多也不能代表正確。那什麼能代表呢?說實話,我也不清楚。

3.我不是道德領域專業的,這篇回答確實只是憑著一點印象和思考隨手寫的,並不值得得到這麼多的關注。大家對相關話題有興趣還是應該去看更加專業的論述,這個答案僅僅提供一個思考的思路。


謝邀。

無意冒犯,實名反對一切本題下睥睨眾生的言論。

莫鄙夷/小覷群眾,那樣你會失去聆聽這個世界的耐心和靈性。

同時推薦閱讀本題 @dhchen 的答案。

2017/06/10

和 @philosophy.B 弟弟私信溝通了一下,這個弟弟非常地善解人意+博學多識,是我之前理解出錯了。

hug~

這題目本來不想答,因為太大,我分成兩個小點論述,不能保證說得清楚:

1). 讀書越多,三觀就會搖擺地更劇烈嗎?

2). 這種劇烈的搖擺就意味著不正嗎?

先擺核心論點:

1. 是,你的三觀每時每刻都在不斷的動搖中,讀書會加速這個過程,至於是變好還是變質,難講。

2. 不要輕易和身邊的人對比三觀,你認為你木秀於林,風都來摧你折你,多半是自己的想像。

1). Life is a set of cascade.

馬丁布伯:

儘管有種種相似,生活的每時每刻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張新的面孔,我們從未見過,也不可能再次見到。我們無法停留在過去,也無法預見自己的反應。我們需要不帶成見地感受變化,我們需要全身心地傾聽

你不是一成不變的,你的骨骼在成年後停止發育,而你的三觀,到你大腦死亡那一刻,才叫成形。

你是一卷正在展開的奧秘。

就算是一個徹底停止思考的愚人,他也有纖顫和搖擺。

在原始社會,黑夜來了,你知道點火照明,你被狼追蛇咬,始知懼,知道疼了,下次要小心了;一個夥伴再也回不來了,你啪噠啪噠地掉眼淚,難過地喉嚨都疼得緊,知道什麼叫離去;你漸漸長大了,第一次與異性水乳交融,那種新奇的美妙感衝破胸腑,展眼你的孩子哇哇大哭……

酸甜苦辣,人生百態,你的三觀裂了又愈,好了又碎。

你看,你的成長總是伴隨著親身經歷,沒有經歷,何談成長。

但文明和紙筆出現後,書籍就將一百種別樣的人生呈遞到了你面前,將你有限的生命延長到了一萬年。

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無限次體驗三觀的黑箱科技。

所以,不要怕,有變化總是令人欣喜的,你還沒死。

回答你第一個問題:

是的,讀書越多,你的三觀的變化頻率和幅度就越大,與你讀書效率、書籍質量、作者思想深邃程度成正比,與你的精神僵化、頑固程度成反比。

下面回答第二個分問點:

三觀的搖擺,就是不正嗎?

2). 不是,除了你內省的本我,其他設置的對照組都沒有科學依據。

①. 你可能永遠不知道群眾的眼睛是否雪亮,你獲得了假陽性結果。

我們對他人的理解,也許永遠建立在一個非常狹窄的範圍內。當你認為某個人膚淺而愚昧的時候,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這樣的:

i. 你說得對。

ii. 你對他的了解出現偏差,窺一斑,自以為全豹,遂喜將狂。

iii. 人際交往成本太高,你幼稚,他懶得和你分享三觀,敷衍了事。

所以,盡量不要輕易對比和judge,尤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三觀,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不會見賢思齊,而是想像對方不賢且不自省,只獲得了一種虛假的自我高潮

絕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卑鄙和高尚,讀書多,也差不多。

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

謙虛,謙卑,謙恭。

我們需要不帶成見地感受變化,我們需要全身心地傾聽

我們需要平心靜氣地這個世界交手。


②. 設置自身對照組。

因人而異,整體思路符合普世價值觀即可。

我們的存在,都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比如: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有必要時還要加上一字:恕。

塔爾賓夏建議我們為自己設置三個積極的價值觀,並為之奮鬥終身,可以是傑出(prominent),感恩(grateful),勇敢( courageous), 有創造力的(creative),etc.

有點像我們祖先很古早的智慧: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而不是說:有一人可以終身比其長短者乎?

所以,我的建議是:

讀書吧,感受吧,深深地追索和內省,和自己意決信奉的美好的終極價值對比。

至於群眾的三觀,你看不清,就算看清了……

「誰管誰筋疼」?

我是鬼筆少女,

詩詞歌賦,Bioscience,只寫乾貨。

喜歡的點個贊關個注唄,路過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別走呀~*′?`)′?`)*′?`)*′?`)

看我看我看我~~

名著停屍間 - 知乎專欄

「五分鐘帶你讀懂百年孤獨,說不清楚,算我輸。」

2017/06/08

張三 (不知為何這個@不出來) @代安居 謝謝評論區兩位朋友的指正,兩個錯別字。感恩你們的仔細閱讀~

2017/06/08

有同學私信來問答主自己的價值觀是啥,夾帶一點私貨,不喜歡的同學可以跳過去ww:

悲天憫人。

能夠發自內心地同情別人的苦難和不幸。我願意相信這個世上沒有純然的醜惡和愚蠢,我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的言不由衷。

大家活著都不容易,哪有那麼多三六九等。

我們就是芸芸眾生。

評論區有朋友說我一看就是個小年輕,是啊!我就是年輕啊!年輕地又冒火又冒煙的那種年輕。

年輕人就是要有愛有希望呀。

對世界充滿愛意。嘻嘻。

魯迅的話送給大家: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希望我的答案讓你暖了一丟丟,

與諸君共勉啦~

2017/06/09

許多私貨,沒評論或私信過答主的同學別看啦,影響閱讀心情。

回複評論區的各位:

感謝評論區各位的厚愛,答主銘感五內。

但我實在不能一一回復,私信基本都回了。

私信真是……一言難盡。

西方那一套紳士理論對男士很不公平,但是,你做君子,我就做女君子,彼此尊重,理性討論,不好嘛?

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流之輩…我真的活在21世紀嘛?

這私信我沒法回呀。

為啥還有人說我嫁不出去???還不是開玩笑啊??還分析了一通原因??

有點生氣又哭笑不得,諸如此類的私信沒法回…

下面把評論和私信的共性的質疑和問題回復一遍。

Q1:你是民科雞湯。

A1:前半部分:民科。不是,我是學院派。雞湯:不是,不是所有和陽光善良寬容理解一類次相關的,都是雞湯。

答主承認黑暗的存在,但更願意去宣揚一些普世的積極的價值觀。

你久久凝視深淵,深淵也會凝視著你。

我建議這些朋友讀一讀這本書:

積極快樂一點地過日子,不好嗎?

Q2:配圖奇怪。

A2:好氣哦,最後一個圖是紅樓夢裡的墜兒,誰管誰筋疼就是她說的呀。為啥這彩蛋沒有人來敲?ww

Q3:你邏輯不通。

A3:評論區有朋友提出來這個,我十分十分感謝。這篇回答答得匆忙,心裡有什麼就一股腦倒出來了。的確有很多粗糙、疏漏之處。如果有空一定會修改。謝謝這些嚴謹的朋友!

hug~!

Q4:寫得啥玩意,看不懂,您看著怎麼改吧您。

A4:你既不反對我,但又沒看懂,原因就倆:

①. 我的鍋,我沒說明白。

②. 你沒仔細看。

呼。

這位朋友,你能不能稍微…稍微…一點點,一些些地委婉一點呢?

為啥要評論區說了一遍,私信又轟炸…

臻求一篇文章的至善至美,雖是我一個作者的本分,但我為啥要無償地無限度地說服你?

時間是最高的成本。

眾口難調不說,你給我蛋黃酥了嘛?你給我小楊梅了嗎?

你讓你家小貓陪你玩一會,還要給它一條小魚乾呢,您說是不是?在不在理?

我更希望是前半部分的原因,我沒說明白的部分,我可以盡全力說明白了。但如果是後半部分,我幫不了您啦,溜了溜了。

Q5:什麼叫正的三觀a答主有推薦書單嗎?

A5:題太大了。仔細說可以說一晚上了。將來有機會回答吧。謝謝這些朋友的提問~

Q6:文不對題,你根本沒反駁原高票。

呼。

本答前半部分是鋪墊,後半分答點,每個字都在反駁原高票答案。

我儘力把話說得委婉又圓融,所以可能導致了文意上晦澀難懂,但許多朋友是能看出來我本意的吧?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這是我在這裡說的最沉重最刻薄的一句話,所以我雖然理解原高票的心理,但拒絕包容它。

我反駁的原因有點類似楊絳一句很出名的話。

但我不想講出來,太惡毒了。

沒有人需要惡意滿滿的嘲諷不是嗎?

有朋友看過我談郭敬明和蔣方舟,對我的文風有三分熟悉,差不多就是個潑皮破落戶了,斯文委地無人收。

寫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誰不會呢?把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壓在筆杆子下打,誰不會呢?

最難的是平心靜氣地對話。

我的筆,不想掃誰的千軍。


我小時候,二三年級吧,就看過《紅樓夢》,但是不是原書,是那種通俗兒童讀物,配著七八十年代的插畫。

在那本書里,薛寶釵就是圓滑世故,林黛玉就是唧唧歪歪。

這兩個形象在兒童讀物里就這樣,有時候在大戲台上也這樣,在很多讀者心裡就更是這樣。

再看《紅樓夢》,是五年級那會兒,聽劉心武講。坦白來說,當時我很確信「秦可卿是廢太子女兒」這個觀點,我覺得好有道理,太厲害了。也是那個時候開始,第一次看《紅樓夢》的現行本,加上高顎續書的120回。往往是劉心武引用到那裡,就翻到那裡,其實那個時候是看不懂的,就是大致翻翻。後來劉心武的四本書都出版了,節目卻下架了。然後就是大規模的批判,一直到今天,知乎紅樓夢話題天天罵他。我那時候也跟著罵他,以他為我閱讀《紅樓夢》的引路人為恥。我開始自己耐下性子,真正的開始讀《紅樓夢》。

初中那會,情竇初開,《紅樓夢》其實很有啟蒙效果。第五回賈寶玉夢遺,第六回跟襲人初試,第九回隱晦地寫同性行為,第十五回秦鍾得趣饅頭庵,晚上還要和賈寶玉「細細的算賬」……原來看賈瑞照風月寶鑒,「胯下一片濡濕」,不知道是啥,是初中那會借著《紅樓夢》,才第一次體會。心裡一直存了個念想:我也想和「一經男人挨身就渾身酥軟的姑娘」試一把!

後來掌握網路,有了更發達更直白的性知識來源,再看《紅樓夢》就不會反覆看那些蚊子蒼蠅腿兒似的情愛片段了。我那個時候知道《紅樓夢》是悲涼之音,不愛看悲傷的地方,專挑熱鬧的看。更喜歡看得是富貴,是團圓,是熱鬧,是吃。一個是元妃省親,一個是螃蟹詠,太熱鬧了。那個茄鯗,還有寶玉挨打喝的那個「小荷葉小蓮蓬湯」,哎呦給我饞的,我記得好像芳官還嫌吃得膩,我看著她那四個菜都饞死了,而且,更羨慕她能「嫌美食膩」這個行為,太有范兒了。

當時就這麼想。

再後來,長大了,經歷得多了,好好看書。可是還是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喜歡晴雯,不喜歡襲人……涇渭分明啊,無論薛寶釵說什麼我都覺得「這真是太虛偽了」「就會挑人家愛聽的說」,尤其是她過生日點戲,轉挑賈母喜歡的熱鬧爛戲文,賈寶玉都看不下去,說出了我的心聲。

你看那時候我就忘了自己之前是多喜歡看熱鬧,一味投入到新的討伐之中了。

下一個轉折在高考結束以後。有一天我刷知乎,發現有人罵劉心武。罵得那個難聽啊。可是我心想,我看過他的四本書啊,他的秦可卿理論固然不好,他的續書也根本稱不上上品,可是他對《紅樓夢》的大多數索引是有道理的,他那個「曲柄七鳳黃金傘」的考究曾經一瞬間感動過我啊……

我又搖身一變,成了劉心武的捍衛者了,在回答下盡量說些他的好,因為確實罵得過分了。而我也過了那個需要靠貶低別人獲得自我認可的階段。

劉心武有那麼多好處,那麼薛寶釵呢?

然後我發現原來寶釵也有那麼多好。

她撲蝶的時候那個狀態,很美。

她有酥白豐腴的手臂,搭著紅麝串,讓人想摸一摸。

她去審顰兒,不是抓住把柄如何如何,而是告訴她,「我也看過」,你也有我的把柄了,我們彼此都得小心,也都安心。

她選秀似乎是敗了,「沒個好兄弟好哥哥做得楊國忠!」,告訴丫頭「你要小心!」她也有發脾氣的時候啊……

「我難道是為了抹骨牌來得么?」她也有小女兒心思,這句話多賭氣,如果你也是個戀愛的人,有一個你喜歡卻不喜歡你的人,你就更懂這句話的酸澀。

這是圓滑世故工於心計的寶釵么?眼下我能想起這麼多,你看她也有那麼多喜怒哀樂。

林妹妹呢?

林妹妹是「情情」啊,那是真性情,是一身傲骨仙姿,她不是只單單為寶玉,為「木石前盟」,她有一種對生命和世界的冷靜思考和看待,偏偏還極善感細膩,看得通透才更傷心,她哪裡只是小女兒情態呢?

「管他呢,少了誰的也少不了你的我的。」面對林黛玉對家業凋敝的擔心,賈府的接班人寶玉就這樣回答。我若是黛玉只怕也只能一笑了之,林黛玉冷眼旁觀,家用無度早晚崩塌,她看得如明鏡一般。只是宥於身份性別,她也好,寶釵也好,探春也好,都不能施展才華挽救家族,這多可嘆。黛玉哪裡是個只會挑三揀四耍脾氣的小姐呢?

這時候才堪堪品出曹公的心意,《紅樓夢》里絕大多數人,無論是主要次要,曹雪芹的筆墨都是基本中肯的。對於主要的女子們就更是,十二釵里人人可嘆,不是我們想得那樣那麼簡單,因為曹雪芹寫得是這個真實的世界上真實的人性,人性很複雜的。

除了如趙姨娘,王善保家的一類的七七八八的,還有詹光吳星戥那群隨口諧音取名的人,那是曹雪芹真的一點都不喜歡,大多數人都是非常立體的,有不同面的。而林黛玉,薛寶釵這二位,就遠遠不是一面兩面可以概括,她們甚至比很多活人形象還鮮活。

她們根本不是我童年記憶里的「圓滑世故」和「唧唧歪歪」。

題主你拿薛寶釵舉例子,我用《紅樓夢》來破你這個題。

人心似水,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讀書人博觀約取,每讀一本書,就是在與原作者的靈魂進行一次單方面的交談。為什麼我喜歡讀書?因為我覺得通過閱讀,我看見了書作者的世界,就等於也多了一個短暫的人生經歷,等於延長了我有限的生命。

而這個溝通是單方面的,作者的思維單方面的傳遞給我,不同年齡不同閱讀力,不同閱歷不同角度,我的想法就是時刻變化的,所謂「三觀」也正是我自己內心本源想法的寫照。

是否越讀書,「三觀」越歪?

不是。

「三觀」的正與斜,有誰規定?每個人三觀都不一樣,怎麼能區分優劣?

但你現在不是三觀正不正的問題,而在於你閱讀的能力或許還不足夠支撐你在閱讀中構建三觀,此刻你的想法看似完善,可不用他人,再過一陣你自己就會推翻。

所以管它三觀到底歪不歪呢,你就儘管去讀吧。「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先讀著,豐富自己,哪怕看個熱鬧,總有一天閱盡世事,再看古人心血凝結之作,你會豁然開朗,如醍醐灌頂。

到時候心即是我,我即是心,憑心去做,又有什麼歪不歪的。

放手去讀,去成長,去感受,別那麼早就停止耕耘回頭看,別那麼早給自己下結論找定義,且做。

生命是一件很長的事情,你不要著急。


說個新觀點。

每一個人剛愎自用的程度,比我們想像中要深切得多。我們按照個人喜好挑選書籍進行閱讀,也只是在不斷地鞏固我們原有基礎上的價值觀,使其得以量變而已。

即,原有的價值觀念在經個人偏好影響所選擇的書目的浸潤下,變得比從前更為強悍、牢固,個人色彩也更鮮明。

余華說,世界最基本的圖像在幼年時就來到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長大成人後,其所作所為都只是對這個圖像的局部修改,圖像的整體是不會更改的。

觀念亦是如此。

所以有的人讀書,越讀越刻薄,而有的人讀書,越讀越寬厚。如果說一個人讀書越多三觀越不正,那說明他原本的三觀就是不正的,只是他閱讀的書籍加速了他的軌道偏離而已。

好比有的人練功多年達成天人合一,而有的則走火入魔步入萬劫不復,最關鍵的區別在於初心不同。

一樣的道理。


謝邀請。

讀書是一種心靈活動,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視野而言,眼前的世界是禁錮的,他只能看見他周遭所發生的事。而關於讀書的目的,蘇東坡和黃庭堅在聊天時說過,「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這話的意思是說,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古人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他們看來,讀書的功利性是淡的,讀書是雅事,也是樂事。而現代人則不同,今人讀書或為改變心智,正三觀,或為求取學位,漲姿勢。

題主說讀的書越多,三觀越不正。其實這裡的三觀正,就是一個偽命題。讀書使人得新知,增學問,除鄙見,省自我。人之不讀書,必受世俗中種種陋見所蒙蔽,人云亦云而洋洋得意。甲君不好讀書,卻自以為什麼都懂,與人交流夸夸其談,觀點空泛而缺實質。他的思想來自新聞微博,公眾號與知乎高贊,他洞悉時事熱點中的一貫政治正確,見他指點江山之際,你是不是覺得說得很對,三觀很正?

其實你也不必聽他高談闊論,自己多上上網便能知曉。只為「三觀正」,那又何必讀書?

讀書愈多,愈知道自己的不足。前面提到的不讀書使人「面目可憎」,這便是流俗。須知世上流俗的人很多,永遠處在群體之中,從來沒有自己聲音的便是。而學問和思想是隨著讀書時間的推移,慢慢滋養出來的。同一本書,同一讀者,不同時期就能讀出不能的領悟來。十八歲看三國演義是熱血英雄,四十歲看便是人世無常,少年人看不懂莊子,老年再看,或許又頗有感悟。那麼十八歲的三觀和四十歲的三觀,哪個更正?我要這正三觀,有何用?

叔本華講一個人若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只能為書本所累,被別人的思想牽著鼻子走。題主覺得讀的書很多,那麼留在精神層面的有多少?掩卷之後自己思考過的東西又有多少?讀書和讀書是不一樣的,閱讀的一部分本質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如果你對一篇文章連一點懷疑也沒有,那麼你就不可能期望它能給你一些原本就沒有的視野。

最後再談談題主說的「會有一種自己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的感覺」,這不是很正常的嗎?沒上過高中的乙君和哲學研究生畢業的丙君能討論康德黑格爾嗎?聽古典樂的張三會因為李四說民族樂棒棒噠和他大打出手嗎?宿舍里愛好文學的小明會去試圖跟一心上王者的小強討論錢鍾書王小波嗎?不會,他只會去圖書館裡找同樣醉心當代文學的小紅。

你要在書本里獲取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必然在思想上會有那麼些的特立獨行。說到底,讀書和其他愛好一樣,是有自己的門檻的。你讀的越多,門檻越高。用他人的價值體系來衡量自我價值,本身就是一種病態的價值觀。一個思想成熟的大人不會和孩子爭棒棒糖,馬化騰也不會因為騰訊遊戲里鋪天蓋地的辱罵而吃不下飯。

古人講「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于海」。這話雖然有些傲,但是也說透了人與人之間思想隔閡的道理。先忘掉和別人「三觀不符」這件事,再忘掉你所定義的「三觀正」的標準,學會將你看過的東西內化,提高閱讀的洞察力與判斷力,懂得包容與你意見不一致的他人,你才算開始讀書。


因為不讀書的人連自己的三觀是什麼自己都搞不清。當然了他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一個人的「三觀」變化是不奇怪的,但是每個人「三觀」變化基於的準則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的三觀是個「猴子」,看見芝麻就丟掉西瓜,看見什麼就相信什麼,看見一兩個和原來觀念相反的事實就拋棄原來的觀念,這就是「三觀不堅定」。

三觀不堅定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你的「閱歷」不夠,你不能批判性地吸收那本書,有些書是你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讀懂的。書籍這個東西只是別人思考和認識的結果,書只是展現斯地斯時作者的所思所考,他的認識和思考必然受限於他的時代和經歷。這在任何人身上都一樣,一個年輕人如果不接觸社會,不積極思考,那麼他會被書上一詞一句所帶走,因為那是凌厲的北風,而他的心緒沒有任何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你的閱歷和思考沒有閱歷,才會把「小時代」捧在手心裡以為瑰寶;沒有閱歷,只會讀金瓶梅讀出效仿心;沒有閱歷,你才把只從薛寶釵上看到圓滑。 有了閱歷和思考後,你讀小說,你可以經歷各種各樣的人生,認識不同的人,但是你總能隱隱約約看到相同的人心和人性,那個時候你會學會「同情」乃至「憐憫」,同情和認同是不一樣的,你不能認同所有人,但是你可以同情很多你不認同的人。這個時候,你讀「金瓶梅」會讀出憐憫心,你會去憐憫裡面的每個人,包括西門慶。 個人認為,讀小說,特別是好的小說,「帶入角色」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你可以冷冷旁觀如同笑笑生一般,也可以如果曹雪芹那樣內涵溫情。 最重要的是,你學會「超脫」,這樣讀書,你的心不會被吹來吹去,而是越發寬闊並且堅定。

那麼,三觀是不是雷打不動就一定好呢?我覺得不是的,其實一個比較好的人的三觀其實是一個「貝葉斯模型」,也就是人有各種各樣的觀念的,對每個信念的相信程度都是一個概率,沒有一個是100%,每發生一個符合這個信念的事情,概率就提升一點;沒發生和信念違背的事情,看到和信念相反的書,經過批判吸收後就降低概率。是不是覺得和什麼很像?沒錯,科學發展基本就是基於這樣的法則。 我覺得一個人有一個100%絕不可動搖的信念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而是可能是一件比較可悲/可怕的事情,特別是這個信念還是未經「證實」的,想一想恐怖分子和各種極端主義吧,他們的炮灰很多就是固執地相信某個信念,不會去反思。

希望大家去擁抱三觀可能的改變,但是這種改變必須是理性的。


以我個人為例子,我現在的三觀和十幾年是變化蠻大的,我以前各種「完美主義」(強迫症),還自以為這是我變成學霸的代價,結果讓自己活得很不快樂,後面我改變後,生活得輕鬆了,學習工作反而更加順利。我以前不懂得感恩,總是冷眼看待別人,自以為很「理性」,現在我學會感恩,懂得關心周圍的人, 幸福感獲得了提升。以前我不運動,覺得這個浪費時間,現在我每天運動一小時,身體活力變好,體質也強起來,各種肌肉也發達了。


不一定是三觀越不正。而是三觀越來越和身邊的人不同。

群眾的眼睛從來就不是雪亮的,群眾的眼睛要是真的雪亮了,那麼社會也基本不用發展了。

隨著你閱歷的增長,眼界的拓寬,知識的增加,你的思維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你開始會去反思一些以前消極被動接受的價值觀。這本身就是一個辯證否定自我否定的過程,也是你成長的過程。

—————————————————————————
既然 @鬼筆環肽 小姐姐對我的回答提出了反對,那麼我在這也回應一下好了。

首先,我覺得我和小姐姐文中關於三觀的指代有所不同。三觀指的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小姐姐文章講的三觀大抵也是這個意思。而我覺得我們平常說一個人「你三觀不正」主要是指他的價值觀不正,指他對於外界事物的態度和評判標準不正,我文章所講的三觀也主要指價值觀,和另外兩觀沒多大關係,這裡我原文沒說明白,很抱歉。

倘若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那麼我不大讚同小姐姐關於「你認為你木秀於林,風都來摧你,多半是你自己的想像」的說法。世界觀和人生觀有無正確之分,這個我不好評判,但我堅信人的價值觀是有正確與錯誤之分的,這個評判的標準就來源於我們人作為社會性的人在社會生活中構建的契約和規則,以及人的義務權利等——只是我們難以把控這個評判的標準罷了。

我的價值觀在現實生活用就常常被「摧」,因為我認為女人化妝不是為了取悅男生;女人結婚後仍然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不必為家庭付出一;認為女人和自己喜歡的人做愛是自己的權利,不需受到外界的道德評判;認為純潔與處女非處女無關。而這在這個小農文化佔主體的小山村裡,無疑是「大逆不道」的。可難道我錯了嗎?我關於這些問題的理解來源於書籍來源於知乎主流,我堅信它是沒問題的。我與身邊人價值觀的衝突,本質上講是我們背後不同文化的衝突。

價值是指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我們評判一個事物一個理念「好不好」也主要看它是否具有價值。文化是多樣化的,但它有落後與先進之分,當一種文化一種價值觀念束縛了人的發展,影響了人正常的生活的時候,它就不應該被評判為「正確的」。

至於我說「群眾的眼睛從來就不是雪亮的,倘若群眾的眼睛真的變雪亮了,那社會也基本不用發展了」,是因為我覺得社會發展有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階段之分,人也有。人的發展有其過程,人不斷地進行著「自我實現」,不斷地從人變為「人」,變為柏拉圖理型世界當中的那個「完美人」,我也相信只有當人成為「人」的時候,他的價值觀才是真正正確的。

我覺得我和小姐姐的爭論之處可能主要還在於我們「三觀」的指代性不同,小姐姐指的是真正的三觀,我指的主要是價值觀;小姐姐從個人的,微觀的角度出發,我從社會的,宏觀的角度出發。

嗯,我語言水平有些低下,表意可能不是很明確,輕噴。
@鬼筆環肽


老和尚曰,修行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第二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三階段: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

同理,本答主曰,讀書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讀書,有三觀,但是這個三觀多是未經現實歷練過的三觀。這個時候可能讀的多是勵志書,成功學什麼的。

第二階段:讀書,之前的三觀開始動搖。因為讀書多了,認知到世界的廣大和人性的複雜,對自己之前所持的東西有了懷疑。

第三階段:讀書,重新建立起了更加博大,圓通和堅定的三觀。這個時候,讀書更加像兩個獨立靈魂之間的相互欣賞。


說到底三觀哪來正不正一說,三觀就三觀,每個人有自己的世界觀,誰來判斷正不正?
於是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大多數人的三觀是這樣的」——那麼這樣的三觀就是正確的。
我不能理解的世界觀很多很多,我不理解薩特和波伏娃的愛情觀,不理解尼採的世界觀,不理解海子的人生觀,不理解很多人的各種觀點,但他們和我不同就意味著「不正」嗎,我不覺得。

一個人讀書越多,看過的世界、故事、觀點越多,所獲取的別人的三觀就越多,所能接納的觀點就越多,能理解的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越多,總有一天他會覺得某件事情不僅僅可以是大多數人想的那樣,也可以有其他想法,於是他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觀點——他和大多數人不同了,他就成了三觀不正的那個了。

同時,這不僅和讀書有關,其實和閱歷也有關,歸根結底閱讀也是閱歷之一。

用《海賊王》來舉例子吧,索隆起初是大家都欽佩的海賊獵人,卻逐漸變成了自己的獵殺對象,人人唾棄的海賊,是他三觀不正了么,不是,他還是原來的他,只是他遇到了路飛,看到了更多的可能,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比常人多了一份奇遇,他自然就有了新的看法,當顛覆了常人的價值觀時,他的選擇自然就成了錯誤的。

或者我們說魯迅,他原本可以做個備受上下敬仰的醫生,卻成了文豪,在當時他算不算三觀不正,算啊,因為當時大家的見識都短,可現在,誰還會說他三觀不正?因為現在「大多數」已經從阿Q從九斤老太從閏土變成了我們了呀。

所以說,哪來的三觀正不正,只不過是讀書越多,越能理解一些「大多數」不能理解的想法罷了。


如果三觀處於一個相對正確且穩定的狀態下 閱讀所帶來的衝擊 會讓你發現以為修正了的 或者 沒被發現的缺失 從而使自身有機會去修正和填充。

用生活所感去讀書 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楊絳


自然科學的書讀多了,你慢慢就會發現,社會上有很多大家都喜歡的東西,是不合理的。這個時候要站出來反對,人們就說你三觀不正了。

e.g.,人的壽命延長跟退休年齡的延長不配套,得改。不過這個年齡不是讓你真的工作到70歲,也不是讓你70歲一定要退休,只是控制退休金的發放年齡而已。工作本身應該是自由的。


這是因為書看得太多而事做得太少,然後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境地。

走出故紙堆在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比如掙他一個億,到時候又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年輕人大都有過中二期,覺得萬千世界,眾生悲喜,只有自己的最是與眾不同。

所以啊,年輕人大都喜歡孫悟空,身穿金甲,頭戴金冠,多帥啊!

別人說,哎喲大聖大聖,你為什麼要打啊。

他說,我也不知道啊,只是區區一個「弼馬溫」的名號,不甘心啊。

過了一會,他又說,我好歹是戰神啊,不鬧出點名堂來,說不過去吧。

後來花果山上,風沙障日,入目黃昏,他一猴一棍,死扛十萬天兵,鬥法哪吒二郎。

如一抹鮮紅的濃墨重彩,染在了凌霄殿上,多少年後都惹得眾神心驚膽戰。

這樣的大聖,身手夠不凡吧。

但,那時的大聖還不算真正的強大。


怎麼說呢?看書就像配裝備,修法力,鍛煉的多是你的戰鬥力。

但打架畢竟是單線程的操作,就像武將單挑只是《三國演義》中大小戰役的開胃菜,而人生是多線程操作。選將、量敵、度地、料卒、遠近、險易,沒哪件事情會更容易。

等你的實踐與理論相匹配後,才會發現,原來生活比書本厚重的多。


悟空什麼時候真正強大的呢?

印象中他有一次流淚,是在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逐出師門之後。

在回花果山的路上,孫悟空經過東洋大海,思前想後,感傷不已,忽的止不住腮邊淚墜。

他重獲了自由,但是他卻不開心了。

此時的悟空,才逐漸成長,他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他不能投機取巧,一個筋斗雲去取了大成佛法。像我們一樣,踏入社會,沒有中彩五百萬的運氣,沒有家財萬貫的爹娘,被迫與迂腐的唐僧一步一步地走,一路的風餐露宿,一路的小妖小怪,他才明了是非心,他才悟了人間百態,他才理解了師徒情。

直至此時,他的強大才是多維的,在毀天滅地的力量之內,還有種心上開出朵花的溫柔。


光有一維的強大是脆弱的,自古以來,少年成名才高八斗的才子不少。比如顧城,貴為神童,在紐西蘭時,因語言差異無人理解他的才華,鬱鬱寡歡,最後自縊而死;比如海子,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最後選擇追尋內心,卧軌自殺。

兩位詩人都屬於博覽全書,文筆極強的,但是精神世界難以與實踐契合,最後容易被知識反噬自己。

當年太祖為了了解中國農村現狀,走了多少里路,才有了一本《實踐論》。你覺得箇中滋味,真的後人翻書一二遍,就能明白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書本只是把某個場景赤裸裸地剖析給你看。你懂,你卻未必理解;你理解,卻未必能操作。

一個人引經據典,判斷別人的對錯容易,但這只是看書的第一步。之後,能夠從某個角度分析現象,比如別人做一件事情背後的心理因素,經濟收益,社會背景文化等,才說明你有了承載知識的一套完整思維架構。最後,你是否又能運用你所掌握的知識,去改變一些現狀?或者說去實現某種理想?

坦白說,三觀容易崩塌,也是因為自己的內心世界不夠強大或者還沒成型。在一遍遍的看書過程中,把力量注入到自己的靈魂當中,才是讀書最難的一步。

很多人少時聽人說黛玉,覺得楚楚可憐,好生憐惜,後面粗翻《紅樓夢》,又討厭她病怏怏的模樣,及至年紀漸長,又開始喜歡上黛玉的性情。

許多事情都似如此,一開始隨著群眾喜愛而喜愛,後來為了彰顯與眾不同而摒棄,到最後又重新喜愛回來,覺得有些真性情倒也是稀有可愛。

但前後的那種喜歡,性質卻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就像大聖,最初大鬧天宮,是為戰而戰,後來的十萬八千里,他才逐漸找到信仰。

這種力量,才是可持續的。


《激戰》里,中年的張家輝決定和年輕人打拳賽。好友不理解,認為他是去送死。他說,我們到了這個年紀,還有事情需要別人明白嗎?不重要了,贏也好,輸也好,什麼都回不來了。伴著張家輝五點海邊跑步的身影,電影響起Ania的「Sound of silence」,一部體育片的背景音樂,卻有著中年人想鋒芒卻又落下的緩和感。

我覺得這個場景和看書的心態相似,打拳也好,看書也好,一個修鍊肉體,一個修鍊精神,目的都不是用來鄙視,為了分個高下輸贏的。

物理學上,無序總是比有序容易,破壞總是比重塑簡單。悟空大可砸一輩子的天宮,威震四海,但有價值的讀書,卻像西天路上的唐僧師徒,是為了去建設,而不是一味的抨擊。


年輕的時候寫代碼,戰戰兢兢,自製測試用例,保證各種邊界值。

到了現在,發現沒有什麼不是try...catch...以及超限重啟不能解決的。

歲月豐滿了我們的學識,卻降低了我們的底線。


謝邀。我先簡單講一個自己的故事,之後再進行分析。

關於這個問題,我不禁想起來我很久之前寫過的一篇回答:如何看待大學的社交? - 知乎

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我心路歷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在大學期間通過讀書和實際的社交,對人際關係的看法發生了巨變。

如果嫌社交那篇文章太長,可以看黑體部分的精簡版:

在我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所能留下的真正的朋友只會越來越少。社交分為有效社交和無效社交,有效社交就是那些能夠從精神和物質上給你帶來價值對換的朋友,而對於無效社交而言,不管你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多少的時間去進行,到最後你會發現肯幫助你的、肯與你一同提高的人一個都沒有。

這篇答案有一些人看都沒看我提到的「從精神和物質上給你帶來價值對換」這句話,直接就給我貼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標籤,叫囂著自己就是喜歡燈紅酒綠的友情。

高中的我,也曾經以為一起喝過酒打過架泡過酒吧的朋友一定可以一起天涯海角地久天長,我們的輕狂年少賦予我們無比自負的資本,自以為我們的友情可以抵抗住時間的洪流。

高中的我也聽五月天聽得躁動不安,看青春文學裡的悲歡離合看得荷爾蒙爆炸。

可到最後呢?我高中期間幾乎把十個班的人都認識完了,大學快畢業了,還跟我一起喝酒、肯借我錢、肯聽我抱怨、看我流淚的朋友,不超過5個。

我現在在自己的內心裡有篩選朋友的一套標準,我不會像高中那樣對誰都掏心掏肺,我更不會像高中那樣口無遮攔,很多情況下我都在可以跟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現在回過頭來看,很可能是跟我看得經濟書和法律書有關,這兩種類型的書籍都相對功利,尤其是法律書,有些書比如《批評官員的尺度》、《錯案》這種,會在某種程度上放大人性的缺點。

我始終牢記著一句話:人心向上,人性向下。

為什麼要提這個故事呢。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說明兩點:

1、三觀不存在正確之分,就好像你不能單純地用善惡去果斷評判一個人;

2、三觀變化是遲早的事,讀書對三觀的影響方式有兩種:加速變化或徹底改變。

說你三觀正,可能真的不是在誇你

當有些人在知乎微博上評價說,你三觀好正啊。我很多情況都不會覺得這是一句褒獎。

並不是你的三觀真的有多正,而是你們兩個人的三觀在某些程度上有重合部分。

不說遠的,文章提到的社交文章,評論區,有人說這篇文章受益匪淺,也有人一上來就說我精緻利益主義者。一般只要不是人身攻擊我都不會主動刪評論。

為什麼同一篇文章,有人稱讚有人罵?因為我在文章里所表達出的三觀跟那些稱讚我的人,至少對社交的理解上存在默契,而罵我的人,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分析問題的視角。

如果你還是沒辦法理解「三觀不存在正確與否,只存在是否契合」這句話,我建議你去看看東野圭吾的《白夜行》,我相信這本書足夠顛覆你的三觀。

所以題目說「三觀不正」,我想說的是,這個社會是一個多元社會,這個世界存在著多種可能性,知乎精神就是鼓勵每個人都表達自己的思想,鼓勵言論自由,從來就沒有一個「正確的三觀」。沒有誰有資格去劃定出一個符合全球70億人的三觀,如果有,那個人也早就死了,他叫希特勒。

即使是社會所推崇的主流價值觀也不一定是「正確的三觀」,中國自古推崇「尊老愛幼,但是你可以看看最近的廣場舞大爺如何顛覆了這個概念;中國還推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是不是所有的同性戀都應該自行了斷?

不要被一個「正確的三觀」套死了自己的思想。記住,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人能取代你,沒有人能決定你的思想。

自由萬歲,別犯法就行。

別把三觀變化看得那麼神

接著要說的,就是三觀的「自我更新」屬性——隨著我們年歲的增長,隨著我們閱歷的豐富,隨著我們逐漸走進社會,我們的三觀或多或少都會發生更新,就好像在青春期結束以前,我們的身體不會停止生長。

這讓我想到一件事。我很久之前跟我一個師兄聊天,然後他就跟我說,他的高中學妹喜歡了他五年,從高一一直喜歡到大二,在高中期間關注著師兄的一舉一動,偷拍他,在我師兄大學畢業後千方百計地要到了他的微信,然後寫了一封非常長、非常長的信表達愛意,怎麼想念他、怎麼喜歡他、為了他拒絕了很多男生,所有的細節一一敘述。

我師兄當時說著都感動得哽咽。

後來再跟他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再次提到了這件事,他說,他聽說她現在也找到男朋友了,兩個人平時也是偶爾聊聊天,再也不會像之前那樣。

青春啊,真好。我這麼感嘆了一句,然後又覺得我一個95後說這話在年齡上貌似也不適合。我師兄看著我傻笑。

我現在真的覺得,不管你讀不讀書,你的三觀都會發生變化:一場戀愛、一段實習經歷甚至是一場葬禮,都足以給你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

而讀書,是一種最快、最方便的、加速你的三觀改變的手段。你通過讀書知道如何為人處世、提前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既然成長能導致你的三觀發生變化,而讀書能加速你的成長,那麼讀書必須會導致你的三觀加速成長,甚至接收到新的三觀,比如不會像之前那樣為情所困、或者透支自己的健康。

最後做個小總結,題主感覺到你的三觀跟別人不一樣,不是你不正常,相反,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不僅如此,我還要恭喜你,因為你已經開始察覺到這種「不正常」,這種自知之明和自我審視非常難得可貴。

我很能理解題主的體會,因為我也經歷過這種心理落差,在精神覺得自己與別人格格不入,無法融入集體,但是畢業了,我依然中找到了很棒的工作,也不妨礙我和別人順利合作工作。

Embrace yourself.


能從紅樓夢中的薛寶釵中領略到圓滑世故、逢迎拍馬,說明你讀的書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或者讀的雖然多,卻只是浮光掠影。
很多剛讀紅樓夢的人會說黛玉整天哭哭啼啼惹人煩,寶釵心機深圓滑世故,或者動輒這個適合做老婆那個適合做情人的,都是未深讀的表現。當然,也有讀了好多年還這樣的,因為……他們真的把紅樓夢當相親手冊讀的啊~如果多讀一些唐詩宋詞元曲,就知道黛玉的傷春悲秋並非無源之水,多讀諸子百家,就知道寶釵的淡漠和圓融實則是最原始的儒道智慧,跟現在一些人的溜須拍馬根本不是一回事,如果她是那麼庸俗的一個人,又哪裡配的上做金陵十二釵之首呢?寶釵和黛玉,你能做到哪個,都是不可多得的奇女子。
當然也有一些人讀了紅樓夢特別服寶玉的,認真對他的思想境界和行為服氣的。那可能三觀真的歪了……因為這傢伙從撩了金釧就溜到到處留情,滿滿的渣男屬性。作者自己也寫了,寶玉這個人在世俗中是讓人側目的。然而,對於寶玉類的包容,反而是一個人心智成熟的體現,寶玉雖然幼稚、一身缺點,卻不乏真知灼見和赤子之心。大立需要大破,矯枉需要過正,所以寶玉是珍貴的。


你讀的書越多,你知道的負面信息和黑暗面或者真實情況越多,打破你原有的底線也越多。就像你當上暗訪記者一樣,知道了很多黑暗內幕。你的三觀就會重新刷新。但不一定會歪。你要時刻修正自己的三觀。


是時候祭出這張圖了


推薦閱讀:

剛剛畢業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如何參與公益事業?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年齡大?有的人看起來年齡小?除了穿著打扮,年齡大小在長相上的特徵區別是什麼?
17 岁为读民办专科大学被包养值得吗?
社會很黑暗,我們就應該隨波逐流嗎?
你們覺得中國在進步嗎?速度快嗎?

TAG:閱讀 | 心理 | 文學 | 社會 | 三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