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咪蒙的《致賤人》和《致 low 逼》?

不評論,不傳播,不關注,不點贊三觀不正的文章,是對社會風氣最大的貢獻

相關問題:

如何看待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3.15前關於咪蒙的有味道推送?魏主任的洋蔥新聞質量如何?


相關文章:

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調,而是你玻璃心


1.
坦白講,在第一次讀完這篇文章時我的內心是很爽的。
我覺得這個作者說話很真性情。
並且,這種簡單粗暴的行文風格,的確替我這種現實生活中敢怒不敢言的包子出了一口惡氣。
但是我又仔細想了想,這種爽快感,真的是我需要的嗎?

2.

我一個朋友在歐洲留學,總有些莫名其妙的人找她幫忙買各種名牌包、名牌化妝品。有些極品還直接開一張單子,包括各種色號的口紅、某種鞋碼的鞋子……你知道買這些東西有多麻煩嗎?還要跑各個商場,去挑去選,缺碼了斷貨了還得再去好幾次。關鍵是回家過海關還容易超重。

作為一隻留學狗,咪蒙寫的這一段我深有感觸。
每逢寒暑假來臨之際,我的QQ頭像就會開始瘋狂閃爍,不停有信息來問我可不可以帶東西回國。

最誇張的一次是,一個我不記得當初為什麼加也從來沒說過話的QQ好友,讓我幫她帶一個特定的包。原因是,「你在加拿大,加拿大正在打折,比國內買划算」。
我當時心想,瞧你這小算盤打的好的,你咋不上天呢??
但我還是忍住心中怒火打了一行字,「對不起,我不代購,請你找別人吧。」

還有一次,是我的同學讓我給他帶一本書。
這本書據說只有國外才賣,且厚達近千頁,重量...是砸到頭要懷疑會不會砸出腦震蕩的級別。
我跟他說,我最近不回國,沒辦法給你帶回去。
他說,那你給我寄過來吧,我急著用。
我說,我這裡不方便去郵局啊,而且最近一堆deadline,真的沒時間,抱歉呢。
他說,就幫幫我吧,你要是不幫我,我這門課就沒法上了呀。
所以不買不寄還是我不對了。
我不懂為什麼昔日同窗如今也變得如此不講理。

我跟我爸視頻的時候,問他,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我爸對我說,如果是我的話,能幫就幫吧。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別人總是沒有壞處的。就算不考慮昔日同學情誼,從功利角度出發,如果你拒絕了他,他今後跟別人提起,范xx(我的名字)是個小氣的人,連一本書都不給我帶,你的其他同學會怎麼想你?而且往好里想,你花了不多的力氣,賣了一個人情,以後你需要人家幫忙的時候,人家也更有可能回幫你。

我聽完之後,怒火降了三分,覺得我爸說的也有道理。
事情的結果是,在我查過郵費後,我的同學認為這本書寄回去的經濟成本太高,所以我在谷歌上找了一本電子版的書發給了他。
我的老同學向我連連道謝,我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但也很高興自己幫到了他。

皆大歡喜。

3.

總有些人會利用你的專業來找你做各種事。
你不是學英語的嗎?幫我翻譯一篇論文唄。
你不是學中文嗎?幫我寫個講話稿、寫個年終總結唄。
你不是學設計的嗎?幫我設計個LOGO唄。
你不是學日文的嗎?幫我看看這A片說的啥唄。
活像我們苦學這麼多年,就是為了給他行個方便一樣。
你不幫他吧,他還會特委屈,你不是學這個專業的嗎?又不難。
這種時候真的很想用四川話回一句:龜兒子,你懂個鎚子。
你知道翻譯一篇論文、設計個LOGO、寫個講話稿,也是需要時間和智慧的嗎?這背後需要多少年的學習和積累,你尊重一下別人的勞動會死嗎。

這一段,我也有所體會。
作為一個半吊子攝影愛好者,經常有人問我,你幫我順便拍兩張照片唄。不用認真,以你的技術隨便拍拍就行。
我真的很想說,隨便你個茄子,你造我每次前期準備後期修圖有多努力嗎?你造我如何費盡心思地考慮怎麼把照片修的毫無PS痕迹,怎麼把模特的臉磨的像是天生好皮膚,怎麼把矯揉造作的動作拍的看起來毫不費力嗎?
顯然,他們不知道。

心理學上說,人有一種以自己思考方式來推測他人思考方式的慣性。
我發現,在我有不會的東西想請教別人時,我不敢了。
我真的很害怕,當我向大神提出一個我覺得應該不難的請求時,他們會不會像當初的我一樣,在心裡翻無數個白眼,然後暗唾一聲,「龜兒子,你懂個鎚子?

4.

我幫你,至少你得是我的朋友吧。
我跟你面都沒見過,你誰呀。
如果我們沒有感情,那好,我們來談利益。
你毛都不願意付出,卻想撈盡便宜。

誠然,我上面舉的例子大多不是作者碰到的這類人。

遇到這種「你幫了還不念你好,你不幫還罵你」的人,任誰都會覺得不爽吧。
所以咪蒙寫的這篇里用語過激也可以理解。
可我不理解的是,在她的另一篇文章《也許這個時代,恰恰是需要偏激的》,她寫過這樣一段話:

...兩個月前,我剛開公號,完全不懂,去問一個微信大號的朋友,開公號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結果對方很無辜地說,啊,運營微信號沒什麼特別的啊,我每天只花半小時隨便弄弄,輕輕鬆鬆,一不小心,粉絲就幾十萬了,我也沒什麼經驗啊......
然後我們共同認識的一個朋友說,她才不是什麼輕輕鬆鬆,她割闌尾住院,手術剛做完,在病床上就吭哧吭哧寫文章。她本來就是記者,還去上過好多新媒體運營短期培訓課程,還借職務之便,採訪了好多自媒體大咖,小本本上記了好多技術和秘訣。
我一方面感動於她的勤奮,一方面感嘆她的裝逼。

可是按照咪蒙自己的邏輯,那個開微信大號的朋友憑什麼要幫你?
憑什麼人家辛辛苦苦搭著時間精力和健康換來的攢粉絲的秘訣要告訴你?
憑什麼人家不想告訴你所以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就要被你說裝逼?
你不懂你還有理了?
要不要給你發獎盃?

你罵賤人一時爽,可你有沒有想過,或許你就是你口中的「賤人」?

5.
我相信咪蒙本意也不壞,也只是當初沒有意識到攢粉絲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才會去請教別人一個自己覺得不太難回答的問題。

那我有道理相信,咪蒙給出的例子裡面,很多人也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創業的以為寫軟文是一件簡單的小事;
約文章的以為寫文章是一件簡單的小事;
缺錢的以為有錢人借出去幾萬塊錢是一件簡單的小事;
國內的以為國外的買東西是一件簡單的小事;
打牌的以為讓位子是一件簡單的小事;
... ...

我們的憤怒,有時不是主要產生在「被拒絕」這件事上,而是產生在「這麼點小事你都不幫」上。但我們殊不知,我們覺得的「舉手之勞」,可能並不是「舉手之勞」。
這點咪蒙說的很對。我贊同。

但我覺得有一點咪蒙疏忽了:
這個問題最大的悖論是,我們需要意識到的問題,恰恰是我們意識不到的。


6.
咪蒙也在同一篇文章里說過:

呃,我有很多很多別的缺點,比如不要臉啊、比如高調愛炫耀啊,但是功利倒還真談不上。我要是真功利,我寫《如何寫出100萬+的微信爆款文章》,分享這種經驗幹嘛啊,這種獨門秘籍我藏著不行啊。我有病啊。
... ...
我不想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所以我才厚著臉皮去總結經驗,把它們寫出來,告訴大家的。
我寫的很多經驗是很主觀的,只希望有那麼幾個人,能少走點彎路,從中能夠有所借鑒——可以把我當反面教材嘛。
反面教材也是教材啊~~

我覺得這種做法就很好。

我在知乎和微博上也經常收到私信,有問我關於攝影的,有問關於國外大學面試的,最多的是問我關於出國留學的,偶爾還有問我爸找女婿是什麼要求的。
除了最後一條以外,我都認真回復了。

只是為了說明我不是只是說說而已,隨手截了幾張圖,從去年到前兩天的記錄都有。

當我有時間時,我會詳細回復。

當我時間緊時,我會盡量回復。

當我不知如何回復時,我會提出我的看法,並建議尋求我幫助的人找別人試試看。

幾乎所有人的回復都會以「謝謝」結尾,會讓我覺得我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

但也有人在我回復後就再也沒理過我了,就好像我回答這些問題是理所應當。

我知道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跟我八竿子打不著,我付出的精力和時間都屬於無效社交。
但我和咪蒙的出發點一樣,我們都知道當初還是個小白的自己有多慌張和無助,多希望當時能有人幫自己一把,所以我們會花費一些時間去幫助自己根本沒有義務去幫的人。或許,這些被我們幫過的人,也會記得當初他們是怎樣被陌生人幫助的,然後再去幫助下一批小白們。

他們記得的不會是一句「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
然後再把這句不分青紅皂白地原話送給向他們求助的人。

7.
再談談咪蒙寫作的語氣。
通篇與標題風格相一致,讓人看了就覺得解氣。

可我相信,如果咪蒙能看到我這個回答里這一段,模仿她的文章口吻的這一段:

可是按照咪蒙自己的邏輯,那個開微信大號的朋友憑什麼要幫你?
憑什麼人家辛辛苦苦搭著時間精力和健康換來的攢粉絲的秘訣要告訴你?
憑什麼人家不想告訴你所以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就要被你說裝逼?
你不懂你還有理了?
要不要給你發獎盃?

你罵賤人一時爽,可你有沒有想過,或許你就是你口中的"賤人"?

咪蒙一定會不開心吧。
任誰被這麼說都絕對會不開心吧。
因為自己的疏忽,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就直接被扣上了「賤人」的帽子。
「賤人」這個詞,我一直以為是用來形容道德極其敗壞之人的。
可我覺得咪蒙舉的例子裡面,大多數都頂多是情商低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給別人添了多少麻煩,但也不至於到傷風敗俗的地步。

你可以批鬥我的情商,但請不要侮辱我的人格。

可就是這樣的字眼帶來的快感,可能已經埋沒了理智,讓圍觀群眾忍不住叫好,忍不住轉發。至於他們的「罪過」至不至於被罵的這麼狠,已經沒有人在乎了。

8.
當然,我也絕不是說,咪蒙說的這些人就一點兒問題沒有所以我們就應該盡量試著理解他們、幫助他們。

文章里其實說了兩種人:
一種是意識不到自己在給對方添麻煩的,以為自己拜託對方的是一件小事而已。
還有一種是在被對方拒絕幫忙後惱羞成怒反咬一口的。

對於第一種人,跟他們講清楚你需要為這件事情付出的精力和代價,讓他們意識到這不是一件「舉手之勞」 ,看看他們的反應。如果他們表示理解,說明他們人還不壞,只是遲鈍,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他們一把也未嘗不可;如果他們表示不理解,說明他們不是值得你長交的朋友,你大可以禮貌地回絕請求,而不是罵一句賤人,失了你應有的風度。

對於第二種人,你可以選擇優雅地拉黑,或者默默地報警。這類人不會因為一條朋友圈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而你從這條朋友圈中得到的也不過是一時之快。因為這一時之快錯過的理智,可能對你的損害更多。

最重要的是,務必告誡自己,千萬不能一邊轉發著朋友圈,一邊又在生活中做著這種人。


我無比確信一件事,以咪蒙老師這個年紀,大學還是中文系科班出身的人,即使如今的文章中只剩下『賤人,low逼,渣男,關你屁事,把他上了,丑逼,操蛋,爆款,10萬+』,年輕的時候,也是讀著昆德拉卡夫卡安蘭德度過的心懷夢想的歲月。

遺憾的是,這個支離破碎的糟糕時代和流量為王的市場經濟,辜負了那一批懷揣著敬畏和尊嚴的文藝工作者,年輕人愈發短暫的注意力和娛樂至死的偏好,實在不足以讓前者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過上體面的生活。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才華,尤其近幾年,眼睜睜看著像陸琪楊冰陽這種段位的選手都可以通過拙劣的文字吸引眼球挑逗G點激發情緒,最終流量變現;咪蒙老師們的心裡是很難過的,因為這些小把戲對於有一定知識積累的專業文字工作者而言,實在是太容易了。

於是,他們中的一些人,最終淪為程苓峰老師筆下的『作者通過挑逗人的情緒來獲得文章的轉發,進而獲取各種利益。轉發的人也不在乎這些觀點是否足夠有邏輯有論據,他們只是要發泄情緒,他們只是需要一個道具,作者們適時提供了這個道具。』

別以為我比他們好到哪裡去,作為一個生意人,咪蒙老師二度橫空出世之時,我一面極盡刻薄嘲諷之能,一面不遺餘力地把她的公眾號推薦給做新媒體和文案的朋友,學習教科書般的傳播案例,領悟這其中的商業價值,沒辦法,生意就是生意。

可我也時常會想,當年近40歲的咪蒙老師終於靠『致賤人』『致low逼』這種方式修成正果,獲得了空前的關注度和影響力,洋洋得意地告訴大家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是10萬+的時候,回頭想想20年前自己的青春時光,大家爭相閱讀的爆款是《平凡的世界》,心裡是否有過一絲失落。

值得欣慰的是,即使身處最需要用戶基數的互聯網圈,如今我身邊的人也都開始談論,屌絲經濟的時代終將結束,中國的中產階級一定會崛起。而且我相信,這種崛起不只是從紅米Note到iPhone,也是從《小時代》到《百年孤獨》。

轉載無需出處,就說是你寫的。


之前寫的,貼過來。

聽過一句話,如果一位作者總是作斷言式的文章,那他/她一定不是一位好作者。


什麼是斷言?


類似標題,


《所謂情商,就是好好說話。》


《所謂成熟,就是承認你的不專一》


類似金句,


一個成熟而善良的人,一定也是一個聰明而體貼的人。


別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反正那些好意思為難你的人,也不是什麼好人。


以上都是隨手找的。

簡單來說這類文章大多有個前提A,結論B作為標題,通常聳人聽聞深刺讀者G點,通常愚笨的讀者看完標題就高潮了——至於全文論證嚴謹不嚴謹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轉發這篇文章本身就讓讀者獲得了同作者一樣的立場,得知了了不起的真理。


因為A,所以朋友們,告訴你們,我相信B。怎麼論證邏輯是否嚴謹?那不重要。


人們是如此懶惰,情願他人代替自我思考給出結論,拿著這份結論繼續傳播而完全不在乎這個結論對自我是否適用。


類似轉發賤人說的人也都在心中相信,除了自己都是賤人,我就是轉給你們這些賤人看的。我經常會幻想一個辦公室里互斗的幾位小青年都在朋友圈裡轉發賤人說,恨不得告訴彼此:說吧,辦公室里就我一個好人,你們都是賤人。


然後樂不可支。


斷言類的文章一般會高頻的出現:一定,就是,絕對等字詞。


如果認真點,去反問下,為什麼A就B了,邏輯呢?


憑什麼成熟而善良的人就一定要聰明體貼呢?你看,一個人精力是有限的,有空對全世界人民體貼不如對身邊人體貼。如果一個人對所有人聰明體貼,我一定覺得這貨是交際花。


憑什麼成熟就是承認自己不專一?為什麼不能成熟又專一呢?


斷言式的文章有情緒,有立場,有「三觀」,有情緒,沒邏輯。

斷言式的作者滿足了自我中心主義的讀者們,讓讀者們輕鬆身份轉換成文中的理想人格,失去了思辨能力,認為自己是唯一對的那個人,至於其他人?都是錯的。


斷言式的作者恨不得所有讀者停止思考,讓自己的文思代替讀者的思考邏輯,用惡狠狠的結論成立一個邪教帶領所有教徒前進。


而邪教教徒們最喜歡說的是,三觀正,我喜歡,點贊轉發了。


似乎自己的三觀是世上唯一正確的三觀,擁有其他三觀的人都罪該萬死。


真是心疼寫出了

願這土地里 不分你我高低

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

是因它沒有 分開每種色彩

via 《光輝歲月》


的黃家駒,希望他彆氣得活過來。

非常遺憾,這就是過去一年中,非常多媒體/自媒體在做的事。如果不出意外,未來一年只會更多,作者們會發現,斷言式的標題、文章非常討巧,既容易被轉發,也容易爆閱讀量,何樂而不為?


恪守中庸之路的作者,恪守嚴謹論證的作者在漸漸失去了市場,而信奉斷言極端結論的作者在贏得讀者,未來只會有更多的作者加入斷言之路——畢竟此地人傻錢多速來。


媒體們看似百花齊放其實千篇一律,千篇一律的所謂、就是;千篇一律的斷言;千篇一律的讀者不必思考,聽我的就好。


無論萬千的讀者們怎麼想,我厭倦了打開任何一篇斷言式的文章。


當然了,現今的讀者們也都挺爭氣,喜歡用自己的無腦證明未來的日子裡各類弱智文章一定會大行其道。


....


有趣的是斷言也是計算機術語,是程序里的一些布爾表達式,斷言可以創建更穩定、品質更好且不易出錯的代碼。


真的要恭喜那些喜歡斷言的讀者們,看來《黑客帝國》里的故事終歸要上演,人類失去自我的思考能力,活在一個固定的程式里,永不「出錯」。


以上摘自 你有葯嗎丨如果你還在總結過往 展望未來 一定因為你既沒有過往 也沒有未來


另外關於這幾篇文章本身,想寫幾句。

這是其及其所在公司、團隊的一種快速推廣變現方式。


結果呢?變現成功了。


但也有另外一個道理。


重要的不是一個人幾個月,一年兩年的盈利能力,而是一個人五年十年的盈利能力。


咪蒙可以通過這些文章迅速斬獲利益,收取紅利。


可幾年後呢?


任何一篇文章,傳播上百萬次以後都不屬於作者本身了。有的人看到的意思是「它諷刺了一些正在作惡的人」,但並不排除還有更多的人會因為這樣一篇極度偏激而具有煽動性的文章停止自己的善意。


意見領袖,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必須得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以下所有文字基於以上事實。

如果你不同意,也就不用往下看了:

順帶一提:


朋友在朋友圈的評論:

畫手恩宜在豆瓣轉播的廣播:

咪蒙文章下方赫然寫著

「我他媽用正版的還要考慮用盜版的心情?」

更新:看到 @咪蒙 的回答看了下她的微博,咪蒙已經道歉並且獲得原諒。
真好。

以下是正文:


1,

很遺憾,我們敬愛的作家,自媒體人,編劇咪蒙同學繼《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之後又發表了一篇新文章,叫作《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調,是你們玻璃心》,再一次用無數個「自己的朋友」的事例把自己的「朋友」黑了個遍。

這篇文章果不其然瞬間又獲得了超過100萬的閱讀。無數人再一次通過這位大V的文章在朋友圈表達了「我們都牛逼,別人都傻逼」的觀點。

別說,這種充滿了戾氣的觀點還真有市場。


2,

當然這麼火的話題肯定不可能只有她寫過,可以說每一個曾經「刷爆朋友圈」的文章都是這麼個調性。

不信我還拿昨天說的三篇文章為例:

去年秋天人人網上有個人連寫了這樣三篇文章:

《不是人家裝逼,是我們太low》

《你以為自己很屌,實際是你圈子弱,平台低,對手挫》

《跟賤人和爛事折騰,還不就是因為你太渣》

其實看標題就知道,這三篇文章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弱者是傻逼。看了內容才知道這三篇文章分別從三個角度道德批判了弱者:

《不是人家裝逼,是我們太low》表達了強者非常牛逼,弱者不該嫉妒他們,嫉妒他們就是傻逼。

《你以為自己很屌,實際是你圈子弱,平台低,對手挫》表達了弱者不該沾沾自喜,因為強者比你們厲害很多。

《跟賤人和爛事折騰,還不就是因為你太渣》表達了弱者不能抱怨,因為你傻逼所以你才有這麼多煩心事。

有沒有覺得和咪蒙同學的文章標題說的基本是一回事。

這標題你還真別當回事,裡面的內容其實也是一回事。這就是炒冷飯,而且這碗炒了一萬遍的冷飯還真的就有一大票人愛吃。

當年人人網上那位作者連寫了三篇這樣類似的文章,每一篇都用差不多的觀點吸引點擊量。現在咪蒙已經寫了兩篇了:《致賤人》,《致low逼》。

如果這一篇還能給她帶來20萬的新增粉絲的話,我相信很快我們就能看到第三篇:

《致婊子》


3,

Marina Abramovic就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她先將自己麻醉,坐在椅子上,然後通過為觀眾提供包括帶子彈的手槍在內的72種物品,讓他們對藝術家的身體進行任意擺布。

在真的意識到自己可以對藝術家做任何事情以後,圍觀的群眾瘋狂了。

他們把本可以塞到她手中的玫瑰花上的倒刺粗暴地扎在藝術家的身上。他們用力剪開她的衣服,然後往她身上吐痰。他們甚至拿起槍,指著她的腦袋,好在有另一個人將槍奪下。

Abramovic後來說:
「我感到的是。。。如果你給他們選擇,他們會殺了你。」

一個生物從弱肉強食,永遠自私的動物進化成有愛心,有基本道德素養的人,需要幾千萬年的時間。而一個有道德素養,懂得什麼是愛心的人退化成本能驅使的動物只需要三天的時間:

第一天,把他放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

第二天,告訴他道德已經不重要了,別人都是傻逼,是低等生物,你最牛逼。

第三天,把一個人放到他面前任他侵犯。


現在可能已經進行到第二步了。


4,

很多人說我聖母,說「難道我們就不用考慮自己的利益嗎?」

當然需要考慮,但是要你考慮自己的利益並不需要任何的文章去教你,那是人類刻在骨子裡的天性,我們後天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在中和這種絕對利己的天性。

比如說給予當然不是快樂的,你永遠不會看到一隻公老虎把自己捕獲到的獵物送給另一隻公老虎。但是人類必須建立起「給予是快樂的」這樣的認知,因為這樣人類中的弱勢群體才不致於過早死亡,人類群體才得以在浩瀚宇宙中逐漸生存下來,族群漸豐。

比如說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幫助窮人,沒有必要交那麼多稅去幫助失業,貧困人口,歐洲人當然也沒義務幫助中東難民。但我們需要種種動人的文字,視頻素材去打動我們自己,打動其他生活富足的人類,讓我們相信這樣做是有意義的。

——而不是對那些因為種種原因而向整個世界要求生存的人說「你弱你有理啊?」


這一切都是全人類為了能繁衍生息下去做出來的教育,文明的結果。

而且即使全人類幾萬年來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即使小時候我們唱的一直是「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受到的是「幫助弱者」的教育。長大後我們中的大多數撿到錢還是會自己留下來,看到弱者還是會歧視他們,覺得他們又賤又討厭。

這就是我們作為一個生物個體的天性。幾千年里,這種天性在和人類的道德,法律,文化,制度乃至整個文明對抗,從不落下風。它的力量太強大了,不能也不需要被任何人用任何方式去誇讚。


我們不用誇讚,鼓吹冷漠,因為我們本來就已經足夠冷漠:

2011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本名王悅)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

我們不用誇讚自私,因為我們早就覺得全天下人都一樣自私:

說捐出自己幾乎全部財產,全心全意做慈善的扎克伯格在國內被一致認為是在「避稅」,最後引得扎克伯格自己跑出來來了一通聲明,說他其實成立了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專門從事慈善工作,試圖推動全人類觀念的進步。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避稅的可能。

尷尬不尷尬?

5

「make love, no war」。

很多人這句話直到聽膩了也不知道它究竟在表達什麼意思。

如果用現代的語言來說,那就是:

教育永遠比煽動要困難得多,理解別人也永遠比把別人歸成「賤人」,「婊子」,「low逼」要困難得多。

但是前者是在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而後者則毫無意義。

倡導前者的,無論被說多少次「聖母」我都支持。

提倡後者的,無論受歡迎到什麼程度,我都覺得是在作惡,都會盡我的能力去反對。


這是我的信念,也許是因為我不純靠文字謀生吧。


博爾赫斯說,小說家應該像書寫者那樣寫,而不是像時代那樣寫。唐諾也說,小說要對抗著時代潮流寫,而不是附庸著時代寫。

無論是《你弱你有理》,《我為你雪中送炭,你願我家破人亡》,還是《致賤人》,說的都是一個意思:

「自私無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個觀點當然是對的,刻在所有生物的骨頭裡頭,是所有時代的潮流。

但我時常把自己當成一個寫小說的,應該對抗著時代潮流寫,所以我覺得我應該說點不一樣的。

應該為本來就比紙還薄,人類辛辛苦苦堆積幾千年的道德傳播點什麼:

這幾年網上特別流行挫敗文學,以毀溫情、負能量、花樣拆穿、戳破自尊和鼓吹弱肉強食為樂趣。如果僅僅作為寫作,倒還有一樂。然而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不是靠這些,恰恰是靠互相協作,靠家族團結互助,血緣關係之下的責任義務是不可去除的,人類的發展也是在儘可能讓競爭不那麼殘酷,讓弱者窮人也能活下去,也能參與社會運作創造價值。所以今天平民不需要再向貴族下跪磕頭,越來越少的人死於飢餓和嚴寒,越來越多的廉價甚至免費藥品,這就是人類的文明。

前兩天在公司一位同事的朋友圈裡看到這樣一段話:

「與23歲那年做一樣的反應,路遇兩名老婦想借錢回浦東。依舊把身上僅剩的五十給了出去。只是這次當他們要我的電話說是之後還錢的時候我沒有再留。因為不再想知道是不是騙子。鼓起勇氣找人拿錢,總該是有什麼不便吧。「

之前也聽說公司老闆18歲那年看到小偷在路邊賣偷來的手機,想到把手機買回來,還給失主,覺得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雖然最後還是被騙了但依然不後悔。


當時我開玩笑的回復都是「土豪帶我飛」,但現在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文明。

只屬於人類,曇花一現但是足夠絢爛的文明。


「與其教育傻逼,不如賺他點錢。」
「怎麼賺?」
「告訴他,別人都是傻逼。」


咪蒙會寫,會抓群眾的G點。
不多言,上一篇六六的文章。
高下立判。手機答,沒引用格式抱歉。

我連發兩天微博,怒罵一切不合規矩和不講道理的人。

第一天說的是,巴黎戴高樂機場內,一名中國老人拿出國內慣用的吵鬧政策,差點把人家值機櫃檯砸了,要求不是自己航空公司的值機櫃檯給自己辦票,理由是「要遲到了」,他咆哮大廳的中文,讓我羞得抬不起頭。

第二天說的是,回國以後第一次開車出行,就得怒路症,好想把那些隨意變道插隊不打方向燈的司機撂倒,太沒家教,且讓糟糕的城市交通變得效率更低。

然後下午與中歐的友班同學會面,聊起這些現象。

友班同學是他們班的班長,很多人與我談起他,都佩服得緊,說他心胸大格局大對家庭社會和班級付出都很多,且不求回報。我與他交集很少,今天初次聊天,就立刻心悅誠服。不得不承認,人走得高,是有道理的。

我跟他聊起國內各種亂像的時候,他笑著跟我說,六六,你知道嗎?我從小生長在鄉下,在我初中時候,我最嚮往的生活,就是像我舅舅那樣,有正式單位,拿國家工資,騎自行車上班,夏天的下午有免費的勞保冰棒。我想都沒想過,有一天,我會有錢,有這麼大的事業,滿世界跑,和過上現在的生活。那個時候,距離現在,不到三十年。

這三十年,中國變化有多大?「我告訴你有多大。我上高中的時候,每天吃一樣的菜,都是下飯菜,能吃飽就很好了,想都不敢想有一天可以放開肚子吃肉,還要注重身材。我上大學以前,一年才能洗四次淋浴的澡。我第一次看到抽水馬桶,都不知道怎麼用,不曉得把馬桶蓋翻上去,尿會滴在馬桶圈上,被主人家埋怨,我當時羞愧得想有地洞鑽進去。」

「我從沒想過這輩子會有自己的汽車,更別提豪車,出國游,調度上百億資金那是外太空的事——這些巨變,三十年之間都完成了。」

「而三十年前,我們絕大多數人都還在溫飽線上掙扎。你讓我們這些剛剛進入現代文明的人,遵守成熟文明社會的規範,我們硬體環境達到了,而內在文化還沒跟上。那些剛剛買車的人,還不理解交通的秩序對效率和便捷的重要;那些剛剛坐上飛機的人,還沒搞明白坐飛機和坐拖拉機的區別;還有吐痰也好,大聲喧嘩也好,結群過馬路也好,都是在城市文明與鄉里鄉親之間還在辨識的人身上發生。我們唯有做的事,就是寬容,反覆教育和——讓時間改變他們。」

「你讓我現在再上廁所不翻蓋,你讓我現在飯錢便後不洗手,你讓我現在當眾喧嘩,我都做不出了,因為我看過的文明足夠多,我享受文明帶給我的好處足夠大,我願意改變、進步,讓自己更好,以配得上我擁有的財富——那些普通民眾,也在往這條路上走的過程中。」

我聽完他這段話,看他笑眯眯平和的樣子,忽然很內疚。

我覺得,自己在微博上大聲呵斥他人的不守規矩不禮貌,其實自己的表現,並沒有比他們好多少。我說,跟你比,我很慚愧,我站在先進和文明的制高點上,卻並沒有想辦法幫助我正在生活的社會,變得更美好。——斥責和抱怨誰都會說,而悲憫的心,卻不是人人都有。

我剛剛有錢,卻已經忘記了自己小時候站在水池邊擦澡;我剛去過幾個國家,卻已經忘記了我小學畢業的時候還跟朋友爭論冰箱長什麼樣;我天天把西方文明掛在嘴邊上,卻沒有想到他們已經在發達的路上走過上百年了。

我跟他分享我在歐洲的見聞。我說,20世紀初的時候,英國工黨上台,他們代表普羅大眾,對曾經剝削和掌握大量社會資源的貴族恨之入骨,眼看他們迫於生計,拆毀一幢一幢莊園或古堡,當時工黨代表的老百姓,都額手相慶,看到貴族落魄流離,有了當家作主的揚眉吐氣。這樣的狀況只持續了三五十年,老百姓有話語權沒多久,就痛心地意識到自己當年的行為讓大量的英國歷史文物毀於一旦。他們自發建立各種信託基金,保護殘存莊園,主動提請政府免除對貴族及其地產徵稅,前提是要求他們看護好屬於英國的文明。

這個進步的過程,只用了不到半個世紀。

我還是太焦急。社會的生長,像孩子一樣。家長總記得自己孩子要麼說話遲,要麼長牙遲,卻忘記了孩子走路早,協調性好等優點。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和熟悉的親人,都過於苛刻。我們希望他們好,但我們沒有耐心等他們變好甚至幫助他們向好。

我所有的焦躁與斥責背後,是我自己修養不夠,我沒有對這個社會深深的愛和守候它改善的決心。我要檢討。


事態演變至此已經脫離初衷了,又幾近變成兩個極端的廝殺。這恰好就實際證明了偏激表達造成的輿論惡果。

有些回答說咪蒙表達的觀點和立場沒錯,只是表達方式太惡毒。那麼我引用 @丸丸之前一篇回答里的話——

比糟糕的表達更糟糕的是,它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大範圍的傳播。而在這樣的傳播和發酵中,作者的心態是什麼,老實講,已經不重要了。
你可以在這裡給作者辯解說她其實並不是這麼想的,它只是想描述一部分想佔便宜的「非弱者」,但那無濟於事。文字作為暗喻的載體,在傳播中永遠會經歷大量誤讀。
這種偏激暴戾的文字在網路傳播中被擠壓變形,只會徒增更多的惡意。

以下是原文——
-
她太精明了,精明到賊。

多年前因喜她犀利的文筆而關注,以至於如今被她這幾篇爆文爆得異常尷尬。很早之前她就發表了「觀點表達要偏激才有市場」這個論調,後來還手把手來了一篇《教你怎麼寫出閱讀量100000+的公眾號文章》,然後我就發現她嘗到了甜頭之後,在這條路上策馬奔騰快要一騎絕塵了……

通過幾個信手拈來的生活小故事,精準地抓住大部分人的爆點,然後把它無限擴散放大,再聲嘶力竭地怒斥批判,煽動起大家的情緒,讓所有人在她的帶領下發泄狂歡。而她找的那些點,是人性的自私與醜陋,準確說,是拋開自己,身邊人的自私與醜陋。

將身邊看不慣的人、不如意的事都貼上貶義的標籤,以此來抒發內心長久的憤懣,通過將自己與之分離來彰顯自身的正確和優越感,這種碎片式的勃起能讓人短時間內達到一種極致的精神高潮。對人性精準的把握,就是咪蒙爆文大熱的原因。

因為她知道,大部分讀者只要情緒,不要思考。

前兩天知乎上有個問題如何看待「女生喝醉酒被強姦,女生要佔百分之10責任」的言論? - 強姦
看看下面清一色的高票回答,跟咪蒙的爆文有異曲同工之妙,我也知道怎麼說就能獲得高贊。

致聖母婊:我長得漂亮怪我咯?我他媽沒有權利逛夜店?沒有權利在外面喝酒?你是強姦犯你有理?被強姦的女生一點責任都沒有好嗎!!!這種為強姦犯洗地的言論簡直是日了狗我呸!!!

這段話有道理嗎,有。因為無論是法律仲裁還是道德層面,我們某種可能引來犯罪的行為與引來犯罪本身,沒有任何責任關係。

這就是政治正確。然而,偏激的政治正確,除了煽動情緒之外,對解決問題,毫無卵用。

現在很多人實在是矯枉過正了。

就拿這件事來說。不能屏蔽現實只談理論。現實就是,這個世界還存在太多太多的罪犯,而這些罪犯他們就是喪心病狂無惡不作,無論我們對其的聲討有多強烈多嚴厲,卻很難改變潛在犯罪者的施害幾率,我們無法期待由於我們咎責咎得正確,就能夠對可能遭遇的危害無所顧忌。

一件惡劣的事情發生了,當下的事件分析和明確咎責很重要
那在事情還未發生之前,規避風險和預防危害更重要,是更加應該被重視的方向。

我們太過重視去分析問題,卻往往忽略如何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又分為宏觀和微觀,宏觀是建立健全我國法制、提高全民普法進程;微觀則是民眾加強安全意識,自身儘力規避風險。

而我們能做的,更多的還是微觀層面的自我保護啊。不讓自己陷入任何可能遭遇不測的境地,這是對自己對家人對所有愛你的人負責。

所以我想,拋開那些惡毒的言論不談,某些所謂百分之十言論的人,或許只是好意然而用詞不當。

一個回答答了兩道題。

我不過是想說,『作為一個表達觀點的文字工作者,自身首先要理性思考。』是思考怎麼解決問題,而不是怎麼迎合大眾。


PS:虧我整個回答都在講要多思考,少情緒,結果還有那麼多邏輯感人的非要來對號入座。你們的世界只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我說「偏激」的政治正確無益於解決問題,你們就非說我支持強姦犯,你們贏了……

對於咪蒙,我這篇回答不是在抨擊,而是陳述事實表達立場。很同意 @王路老師的觀點:咪蒙這樣寫只能說人各有志,不過她也是會付出代價的。代價不是被人罵,而是——一點點封死自己在寫作上的追求。


1

自去年9月15日發表了第一篇文章到12月底,咪蒙公眾號的用戶已經將近兩百萬。5個月,70篇文章,獲近200萬粉絲,她的公眾號以黑馬之姿殺出千萬重圍。


《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調,而是你玻璃心》這兩篇文章更是讓她名聲大噪,篇篇閱讀10萬+,有些甚至超百萬。

說實話,也正是這兩篇刷爆了我朋友圈的文章,我才開始聽說她,隨後她的名字和文章一再頻繁出現,我也慢慢對她有了個大致的了解。

第一次看她的文章是什麼感覺?

「哇!好爽啊,終於有人幫我們把那些小bitch們罵了一頓!」

畢竟誰年輕時沒遇過幾個奇葩啊!在這件事情上比慘,大部分人都是分不出輸贏的。有些人是真懶,別人恨不得什麼事情都給他們安排妥當了他才捨得抬起眼瞅瞅。


可即使我們在面對白眼狼們時想吐槽的心情如此的一致,用這種髒話粗口來批判,我還是隱約覺得有點不對勁,

2

認識一個朋友,是做電影方面公眾號的博主(喜歡電影的寶貝們可以去知乎看看他的回答( 有哪些電影一定要趁年輕看? - 風之影的回答),最先開始只在知乎上發發文章,積攢了一定的人氣之後想嘗試點新東西,於是開通了微信公眾號。

起先像在知乎一樣,寫寫電影推薦,可這時有人在評論下面跳腳了「你這不是『發圖不發種』嗎,差評取關。」

好,後來兢兢業業,每次推電影時,都會恭敬地放上下載的種子或是網盤資源,又有人不樂意了「這也太麻煩了,就不能插個超鏈接,弄成可以直接在線播放的那種嗎」

我喂你吃飯好不好呀?


於是我就向他提了意見「別慣那些伸手黨,真正喜歡看電影的,你告訴他片名,他都恨不得翻到外網去找資源」

他倒老實,笑笑說,做公眾號要想吸引粉絲只能這樣呀,也不費什麼力,沒什麼的。

我也不好繼續說什麼。

3

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情社會,用古話說是「禮尚往來」,職場上叫做「互利共贏」,社交上稱為「互幫互助」。


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遇到別人有困難了都是能幫就幫,盡量將心比心互相體諒。偶爾遇到幾個無賴,心裡不舒服,默默豎個中指,也就過去了,下次碰到人需要搭把手還是會熱情幫忙。畢竟善良是一種天性,而善意是一種選擇。絕不會在事後罵對方「致xx,我憑什麼要幫你」(我實在說不出「賤人」兩個字,所以後文的「xx」請各位寶貝們自行腦補么么噠)。

去年十月,咪蒙把公司從深圳搬到北京,打算把兒子羅唯唐也接到北京上小學。可由於世x國際小學招生太過火爆(請不要怪我打碼沒打全會暴露別人隱私,這個鍋我不背,因為咪蒙自己就是這樣打碼的,至於原因你們後面就知道了),都是提前一學期招下學期的插班生,可咪蒙由於大意忽視這一點,導致兒子只能第二年八月才能入學,而且還得重讀一個二年級。

於是她在公眾號發表了一篇將近3000字的長文《懵逼了!我的兒子失學了。。。》。


在文中她寫到「我開始掏出手機電話簿,一個個打電話騷擾在北京的人,哪怕只有一面之緣。哪怕對方不一定記得我是誰。畢竟,我是寫過《致賤人:我憑什麼幫你?》的人,我知道怎麼當一個賤人。我想要一線希望。哪怕多一點信息,也是好的。」

咦,怎麼打臉這麼快?兩篇文章間隔不過才三個月呢。別急,我們再回顧一下她在《致賤人:我憑什麼幫你?》里是怎麼說的:

我幫你,至少你得是我的朋友吧。
我跟你面都沒見過,你誰呀。
如果我們沒有感情,那好,我們來談利益。
你毛都不願意付出,卻想撈盡便宜。
那麼,情感和利益,你佔了哪一點?
我不幫你,你還罵我自私自利。
你才是最自私自利的賤人。
你不想踏踏實實去努力,就想通過說幾句話,麻煩別人,來不勞而獲。
你占不到便宜,還動不動翻臉。
滾你媽的。

這篇文章極盡尖酸刻薄之能事,鼓吹冷漠,絕情和暴戾。而她的其他文章也大多都是迎合人性的弱點和黑暗面

知乎用戶li deng說:「咪蒙做的最成功的是,她並沒有描繪一個具象化的怪物,而是勾勒出一個名偵探柯南里的黑影人,讓人嘲笑、讓人憤恨、讓人鄙視、讓人恐懼,誰都可以在身邊找出幾個人套進去,在咪蒙對他們的抨擊中快意不已。 」


所以,當我的朋友轉發咪蒙的文章或是此類黑雞湯時,我總是不由得背脊骨一涼,檢討自己為人,思考平時有沒有得罪過那個轉發者。把這些捋清楚,確保自己不會被扎小人了,下次見面我才敢和對方正常打招呼。太可怕了,應該不止我一個人有這種心情吧。

4

以前的我也不願意麻煩別人,做什麼事情就算再艱難,咬咬牙也自己挺過去。可偶爾,也深感自己形單影隻。媽媽總是教我:好朋友是麻煩出來的。你今天陪她上個廁所,她明天陪你去吃飯,路上一起講講話,談談心,感情不就增進了嗎?而且在你來我往的麻煩中,雙方也會一起經歷很多事情,這種感情也會更加深厚。

而這件事已經不是「咪蒙在公眾號發文請粉絲幫忙解決自己兒子的入學問題」這麼簡單了。用當下一句時髦的話來形容她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對下強調階級與鴻溝,對上卻充滿敬畏,要求規則得有變動性。用母愛作為遮羞布來掩蓋她作為特權階級打破規則的理直氣壯。


我們這些普通人如果因為自己疏忽大意讓孩子錯過了入學時間,只能再等一年,或是換一所不那麼熱門的學校。可是咪蒙不一樣啊,她由於寫出了《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這樣的熱門文章成為了微信大號,就有粉絲幫她打電話,開後門,幫她解決子女上學問題。她再一次成功地在微信宣揚了一個可怕的價值觀。


我弱我確實沒有她這麼大的能耐,可以兩面三刀、左右逢源。我只是希望能夠出一份力,在對世界心懷善意和感恩之情的同時,碰見這種鼓吹冷漠、蔑視弱者的偽強者,能夠大聲說一句——


滾你媽的。


咪蒙是個手藝人。雖然我和她的寫作追求大異其趣,但我看了她那篇如何寫出百萬加的文章,就知道她是懂的。比如她說,選題要緊跟熱點啊,標題要取「你要xxx」啊,這種,就是賺流量的一些基本要求。

我在在行上也給人開寫作課,講的一部分東西跟咪蒙差不多。不過,每次講完,我都告訴學員:你別拿我給你講的去套我的文章。比方我說,典型的深度好文是4+1結構,4個案例加一段議論。議論要分成三段,每段多少字,每個案例300-500字,議論不要超過全文的30%,等等。如果套我的文章,發現並不符合。為什麼?因為那種手藝太簡單了。

要追求那種手藝,不說三天,最多,三個月包會。只要你的智商沒硬傷,母語是中文。

標題「你要xxx」,賺眼球嗎?不一定。因為這種手藝人人一看就學會了。包括標題後面加個「(深度好文)」。人人都能學會的手藝,那就不是手藝。當大家都「你要xxx」的時候,這一波紅利就過去了,就只能「你要ooxx」才能稍微賺兩個點擊了。聰明人會怎麼做——你絕逼要xxx!——加上絕逼兩字,流量就又嘩嘩來了。別人也跟著絕逼,流量又沒了。滑頭的人想,這怎麼辦呢?——你絕特么逼要xxx!流量又來了。所以,就有了致賤人、致low逼。——你敢第一個取這樣的標題嗎?不敢。那好,這碗飯讓給咪蒙。

每況愈下。為什麼,因為眾生都蠢蠢欲動往low的地方跑。水流濕,火就燥。就是這樣。

最討厭咪蒙的是什麼人呢?不是那些跟她觀點有分歧的人。而是跟她有著一樣追求——追求漲粉賺量的人。為什麼要罵咪蒙。因為羨慕她。「老子辛辛苦苦碼字調格式當個運營狗,卻被這麼low的文章佔盡了便宜,豈能容她!」

他們不知道,咪蒙這樣寫,也得付出代價。代價並不是被人罵,相較收穫的那麼多關注,很多人擠破頭願意挨罵。真正的代價是——在一點點封死自己在寫作上的追求。

咪蒙絕對是個聰明人,有天分的寫作者。但她既然走了跟別人拼賺眼球,那…… 只能說,人各有志。

寫作要把姿態放低,但不能放低品位。不懂的人,姿態和品位永遠是捆在一起的,那就完了。一入歧途,萬劫不復,在手藝上就無路可走了。

很快就會有喵蒙、汪蒙出現。然後驀然驚覺,在自己前面等候多時的標杆原來是鳳姐。

是啊,要說走這條路,誰還能有當年的羅玉鳳更擅長呢。


其實表達的東西沒有錯,但是因為情緒激動導致措辭激烈,有些斯文掃地。
-------------------------------------------
剛剛是蹲坑時手機翻看到打了一句,沒詳說,為什麼呢,因為腿麻了。

回頭仔細斟酌一下,其實這篇文章不對勁的問題在於,雖然食材是對的,但是味道『過了』。
就好像雞湯(純指雞湯)里適當加些蒜瓣、蔥花,味道更精神,但是你一鍋湯里半鍋蒜頭,這不免就讓人喝起來皺了眉頭。

粗言穢語就像一把刀,你拿它砍好人必然是錯誤是犯罪,但你拿它砍那些三觀不正的賤人,也同樣是錯誤是犯罪。
雖然所有看客心中都會有一種『我靠好爽沒關係砍吧 反正是別人先動手的』的臨場感,但是事後都會有些不適的感覺,因為這場鬧劇影響了大家內心的感官,破壞了正常人對『好』和『正確』的定義,雖然它看起來是『正確』,但因為它味道太沖,吃完以後會犯噁心。

通篇文章放了一些平時吐槽的事情,然後每段結尾都加上吸引眼球或抒發激憤的髒話,硬生生將茶餘飯後的小事情提升到伸張正義、整改人們三觀的境界。這些事因為太過於平常讓所有人都覺得有共鳴,同時覺得自己和作者一樣三觀正的不行,從而心生憤慨。

一陣口誅筆伐過後,徒增無聊和空虛,留下的只是那些沒有智商的人氣,最後獲益的是誰,是跟帖支持留言打賞的網民嗎?
他讓無數網民覺得用粗言穢語來對待『賤人』達到以暴制暴是正確的行徑,不知道比起那些『賤人』,誰對網路風氣的污染更大一些呢。

為老不尊的老太上了公交車,對著座位上的小姑娘大喊為啥不讓座,說完上去就是一巴掌,小姑娘回敬老太一巴掌說『你個三觀不正的賤人,讓你媽逼!』,然後整個車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這個故事,正常么?


---------------------補-------充-----------------------------------
很感謝點贊的朋友們,有些朋友留言,有時候無法一一討論,非常抱歉,給自己之前的故事做一點簡單補充。

其實小姑娘回打老太也只是老太和小姑娘之間的問題,小姑娘動手打了或不打都是她自己的選擇,這一件日常小事達不到上綱上線的程度,你打完了自己覺得心安理得便好。
但倘若小姑娘打完了還不停的鼓動車廂里的人一起鼓掌、一起大喊『打的好!』,這就讓人覺得彆扭了。

更可怕的是,現在車廂里的很多人還真挺喜歡鼓掌的,且一邊鼓掌還一邊罵著那些不鼓掌的人。

這世界不該是這樣。

『賤人自有他的惡,我謙讓是我的善,怎可因為他的惡而放棄我的善。』
這句話說出來似乎有些聖母婊,但信這話的人越多,世界才有可能越美好。

我只是覺得起碼有人站出來說一句,老太確實不該打人,可是小姑娘,你也不該動手。

如果所有人都只跟著本性走,都只朝著爽的方向走,那麼報復和貪婪的慾望就沒有終結的盡頭,那我們在街上和面對行屍走肉的世界也沒啥區別了。


咪蒙《致賤人》里寫的那些喜歡占親友便宜的人,我們周圍都有。

幾乎每年都會有好些人跟我說,你拍照拍的不錯呀,能不能幫我/我小孩拍一集?這些人包括同學、朋友、同事,甚至領導。99%的人在那個時候都不會提出要給報酬。

對於拍小孩的要求,我時常用「平時拍女孩子比較多,拍小孩不擅長」這個理由來婉拒。但有些人依舊會鍥而不捨地說:沒事,我們出娃給你練練手。

另外,也有過好幾個人問過我,能不能幫他們寫東西,或者為文章把關。

然而,這些人都是賤人嗎?如果是的話,那我估計沒朋友了。畢竟,裡面很多人不是泛泛之交,包括我最好的哥們、高中最好的女同學、前幾年最好的女同事之一。

我還記得《致賤人》推送出來的那幾天,朋友圈完全被轟炸了。在我印象里,只有熱點新聞才可能如此大面積長時間刷屏。雞湯大多數時候只能引起社會部分人的共鳴,刷頻程度居然媲美社會熱點新聞,可以說聞所未聞。那會,你可以通過朋友圈的義憤感覺到,我們周圍都有那種可恨的,喜歡企圖通過關係佔便宜,但又讓你敢怒不敢言的「賤人」。

但這樣問題就來了,那麼多人轉發,且都不是賤人,那到底誰是賤人?姑且認為那些不轉發,不上朋友圈的人裡面有大量的賤人吧。那麼,按照《致賤人》的轉發比率,「賤人」已經成為一種特定的社會人群了。

我想任何一個有過相關社會科學知識積累的人都應該能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一件壞事只有幾個人做,那確實只是個人道德問題。但如果你身邊大部分人都有這種讓人不舒服的行為,那我們就有必要在更大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去剖析這種現象了。

本質上,愛在親友身上佔便宜這種事,是因為大多數人在傳統與現代交接的轉型期里,依舊殘留著傳統的人情社會的行為模式。在原子化的城市裡,人的勞動是明碼標價,按照契約而非人情出售。但在傳統的氏族社會裡,人是一個關係網路的節點,就像手之於身體,並非獨立的個體,也不能有獨立意志。作為這個網路的一部分,你有餘力的時候,是有義務無條件幫助困難的親友的。

在我們老家,厚著臉皮跟親友索東要西的窮親戚,我已經司空見慣。前幾年我爸買車了,某個親戚就會很直白地問我爸,你的摩托車能給我嗎?除此之外,他還要過我們家的電視、沙發等等。在我們鄉下,這樣的人不止一個。

問題是,我爸心裡雖然不樂意,但還是很慷慨地給了他。當我提出異議的時候,他還會說「你不懂這些道理」。事實就是,我爸作為一個生活在那樣的關係網路中的人,是認同這種價值觀的。他總擔心拒絕了別人的要求會留下罵名。

在城市裡,大多數人已經很大程度褪去了這種拎不清的毛病。你身邊當然沒有那種「把你的電視、單車和手機給我」的同事和朋友,但在小事上,他們依舊習慣了通過熟人獲取方便。比如他們會通過在特定部門工作的親友逃地鐵票、公園門票等等。這就是傳統人情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缺乏界限感的一種體現。

我們出生時最先學的,就是社會的行為規則、思維模式。所以,大多數人都免不了受到這種氏族社會的人情觀的影響。很不好意思地說,我大學剛畢業那會,也曾問過會修圖的同學說,你能幫我修幾張圖嗎?她告訴我,已經很多人排隊了。所以,它是一種社會集體文化現象,而不單單是個人道德品質問題。

我想咪蒙作為前紙媒工作人員、文學碩士,應該不會不懂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

但比較可怕的是,咪蒙揣著明白裝糊塗,把一種社會現象,簡單化為個人道德品質問題,構建了一種敵對的狀態,從而製造了優越感,以及敢怒不敢言的發泄通道。這也是咪蒙文章的一個標誌性套路。她把很多社會關係的矛盾提煉出來,直接忽略大背景和文化腳本。

咪蒙有很多文章是關乎女性情感問題的,裡面大量地給男性扣上渣男的帽子,而女性則是有品位、有夢想,時刻待價而沽,必須備捧著、哄著、寵著的現代精緻都市女性。

男權社會裡,女性被物化為生育工具,男性被物化為賺錢工具,兩者相互歧視,本身就有很深的隔閡和敵對。可想而知,這種文章該怎樣製造出廣大偽獨立女性的高潮及優越感,以及在職場被壓榨,婚戀市場長期處於弱勢狀態的中低層男性的暴怒。原本已經開裂的傷口,被咪蒙一刀再劃開更大的口子。

這就是咪蒙可惡的地方。她寫的已經不僅僅是毒雞湯,而是搖頭丸。你不僅會中毒,還會上癮,一邊病入膏肓還一邊崇拜她、感謝她。而販毒的人自己是不會吸毒的,她把毒品賣給你,然後賺的盆滿缽盈。



我點開這個問題的時候,掃到有人寫了句「看到都是罵咪蒙的,我就放心了」。

哎別逗了,要都是罵咪蒙的,那些10w+的轉發是怎麼來的?

要我說,咪蒙的文體就是堅不可摧的鐵板一塊,文風和內核完美又功利地結合在一起,才使得它獲得了朋友圈至高無上的讚譽。這是中華民族的選擇,而你們只是一小撮;就像中華民族選擇了「綠茶婊」「直男癌」「賤人」「low逼」作為流行語,而我們也只是一小撮罷了。

一小撮值得自豪嗎?恐怕也並不。馮小剛在激烈抗議「屌絲」的同時,在微博里流暢地你丫來你丫去,而我們中不少人一邊拒絕使用「婊」和「癌」,也一邊動輒使用大傻逼來罵人嘛。

庄雅婷今天寫了一篇文章,批評咪蒙為首的公眾號在使用「潑婦體」,但它還是又忍不住畏畏縮縮地為自己當年的髒話流辯護了一句——當然啦,不辯護可不就是自相矛盾了?要知道blogcn時代的我們,可是為那些髒話流極度震驚過的,這話說得好像髒話就不潑婦了嗎?

就像再往前追溯,身體寫作和妓女寫作剛出來的時候,富人至上和霸道總裁乍入國門的時候,那幫老頭子有幾個沒噴過的,可擋不住人家紅起來流行起來啊。

新一代總是想要從傳統語境和價值觀中出逃,所以下一代總是要努力突破上一代的承受閾值。

這麼做的結果是什麼?文言當然要變成白話,古裝肯定要成為牛仔褲,繁瑣禮節一路扔得自然連握手都不要剩,到這一步我們都覺得正常,但是還不夠啊。

要是改良的衚衕已經走到了頭,那至少還有下限的電梯可以挑戰嘛。

你講究行文工整,我偏要搞個咆哮體。你追求溫良謙恭讓,我偏要暴露出自己赤裸的慾望。理想和追求說起來好聽,簡化一下不就是成功學嗎?裝什麼裝。什麼?你竟然還想說人話?那好,我必有[DOGE][DOGE][DOGE]。

你覺得自己已經心率失調了,再年輕一代只覺得能讓你心肌梗塞更好。

在這之前我並不知道咪蒙,但據說它過去也是從寫工整的小文章起家的。我也很少看營銷號的東西,因為對一個老派的我來說,那些一句話兩個咆哮三句話一個表情的東西,實在算不得文章。

但是一個過去的咪蒙有什麼用?一個現在的」我「又有什麼用?當今的年輕人就是喜歡這個,人家投下一盆糠,就立馬有一群人來拱。孔子早在感慨禮崩樂壞,但還不是照樣崩壞了一代接一代?

你們罵咪蒙,罵錯了。它不過是個投人所好的營銷號啊,要是受眾不喜歡這些,它肯定改行去寫三個代表。不是它選擇了人民,而是人民選擇了它。新生代的人民活在一個熙熙攘攘又十分孤單的網路時代,它們迷茫它們不甘,它們渴求背叛但無力製造背叛,它們追求個性又沒辦法打造個性,它們希望成功……可這個社會哪能輕易成功?

罵無賴朋友的咪蒙也好,捧權貴富強的八卦號們也罷,不過都是把這些慾望收集了起來,再用突破閾值的表達方式,給它們造了個假想中的出口。

然後只要轉發一下,就是一個輕快又個性的姿勢。

話說回來,這群人真敢在現實生活中對著別人大喊賤人並擺出個傲岸的姿勢嗎?真敢衝上去抽占自己便宜的人的耳光嗎?我看未必。但越是如此,越要轉發出來給自己撐底氣啊。

有人講,不要搞階級鬥爭,這種文章到不了階級鬥爭的地步。是,確實。畢竟製造和轉發這個東西的,都隸屬中華民族最廣大也最無力無心搞鬥爭的階層。

而在這個階層的新生代眼裡,自由、平等和成功都已經成為普世價值了,難道俚俗和勢利竟還不能見容於世嗎?斯文不過是虛偽的代名詞啊,為什麼不能唱響裸奔的凱歌呢?

你們的爸爸媽媽還在朋友圈轉發惠己利人普度眾生的反轉基因文章,多麼可笑啊!

可別像它們一樣,自私和刻毒只是人之本性,並沒有錯,要轉就轉咪蒙。

當然了,要是你們的下一代,又轉發出更加不堪入目的文章,也別因此驚詫喲。它們想做的,也不過是突破你們舊有的語境和價值觀,好展示出一個」真正的、個性的、不流俗的自我「啊。

不過沒準到那代人,人家都只轉發表情符號了,一哂罷了,我可猜不到。

然後龜在這個世界裡,繼續生活。


謝邀

當今互聯網文化滾滾如潮,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也愈加緊密,低頭族成為常態,網路與生活已經水乳交融,幾乎不分彼此,可以說,當下的社會,網路的力量可以直接的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其中利潤巨大,成為了龐大的造金廠。

紙媒頹敗,自媒體興起,網路輿論的力量更是如洪水猛獸,可以衝垮一切。

人人都可以做發聲者,言論的高地,你不去佔領,其他人就會佔領,自媒體人紛紛湧現,形成了一種「眾賓喧嘩」的局面。

在過往的年代裡,「下海」形成一股風潮,沿海地區,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資源豐富,前景廣闊,其中雖然風險巨大,但是充滿了可觀的回報空間,現在的自媒體時代,就如同「下海」,各路人馬踴躍而下,奮不顧身的投身於網路之海。

一個個自媒體人,站在風口浪尖,緊追市場熱門,把握著輿論的營銷,低成本,低門檻,你只要會寫一兩個字,就可以開闢自己的渠道,進行宣傳造勢。

融資,創業,換到以前,誰能相信,微信公共號平台,微博自媒體,都可以獲得投資,註冊公司,而其中各自內容創造者的質量,也有雲泥之差。

百年前,講究文人執筆,那些掌握著言論的力量的人,都是飽讀詩書的有識之士,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一如魯迅先生等人,在報紙上,在書刊雜誌上,利用著言論的影響力,開啟民智,醫人救國,他們的水平不可謂不高。

現在某些執筆的自媒體人,不說其水平高下,滿口草泥馬,傻逼之類的粗鄙之語,都可以大肆的傳揚,人們還樂此不疲的轉發,獲得十萬,百萬的閱讀量,無它,唯爽耳。

人人都有微信,在朋友圈這個大平台下,無數的垃圾信息被瘋狂的傳播,點贊如雲,好評如潮。

最初的垃圾養生文和各種謠言出現後,很多人也是一臉鄙夷,看不慣,現在的這類文章價值,其實和那些謠言也不分伯仲,但他們依然很喜聞樂見,即便他們自詡是有教養,有知識,受教育程度高的那一類人。

你們可以發現,那些轉發這種文章的人,其實受教育程度都挺高,大部分都是本科生的程度,有兩類文章,剛好就符合了他們的審美口味。

其一是咪蒙這種,嘮叨著正確的廢話,充斥著說理的故事和有待考證的三觀,再加上極富煽動力的說辭,有時候一些情緒的爆發,剛好契合了人們的爽點。

其二是類似於世相的這種輕文藝,雞湯,故事,情感,精緻的文字,矯揉造作的情感,我把它稱為廉價文藝和雞湯文學,剛好就獲得了一批文學素養並不是很高,但是懷著一顆文藝之心的青年男女的讀者們。

他們猶如一刀一劍,佔據著微信平台的半壁江山。

其第一類,這種類似於致賤人,致low逼,你弱你有理的文章,幾乎威力無匹,傳播力十足。

沒錯,看似正確的觀點下面,其實隱藏著極為可怕的價值觀,引起了群體心理的騷動,正如《烏合之眾》里所說」群眾不善推理,卻急於採取行動「,雖然說,」天視民視,天聽民聽「,但是缺乏正確領導的民意輿論,就是暴虐的神靈,集體無意識的煽動力,猶如無限膨脹的惡魔之力,他們在這裡,會喪失個性,不論是誰,只要構成了一個錯誤的群眾現象後,就會缺乏獨立思考和推理反思的能力。

這種輿論造勢,居然掌握在這種人手上,實在是可怕,輿論的高地被他們指染後,互聯網被攪成了一灘污水,這種現狀,比貼吧空間的腦低幼言論,非主流,或者網易等一些平台的網路暴民,鍵盤俠更加誅心,因為,他們是掌握著這種看似真理,正確的三觀,受眾也是教育程度高的人,如果輿論衝突爆發,會造成很壞的影響,成為社會一股歪風邪氣,但被正義的狼皮包裹,好似《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連城訣》中的落花流水,所謂的名門正派一樣。

其實,知乎上也不乏這種文章,我隱有預感,迷濛的這篇文章,如果放到為什麼有些事對別人來說是舉手之勞可他們卻不願幫忙? - 生活這個問題下面,也有可能達到萬贊的高度,反而扭曲了對這個問題正確的應對和真正的理解。

準確的說,迷濛的錯,錯不在內容,錯在表達內容的方式,同樣的道理,無非就是對付那些空手套白狼的不勞而獲者,用不同的方式灌輸出來後,有的則會讓人反胃。

我以前說過,凡是脫離了書本的內容灌輸,在接收他們時,都應該用如履薄冰的態度去面對,尤其是自媒體文章,要學會一笑而過,兼聽則明。

他們的內容真的就有那麼好嗎?不過就是出於情緒的認同和價值觀的站隊,他們只需要輸出態度,不需要乾貨,剛好契合了你的爽點,直接宣布傾向就行。

因為大多數人,根本不需要,你的觀點,也不在乎是否可以從你那學到什麼,只需要說出他們的喜好偏見就可以了。

不加多慮,就轉發轉發,剛好順遂了那些人的心意,在你群情激奮,大聲痛罵賤人low逼綠茶婊的時候,人家背後數著打賞的錢和廣告費透著樂呢。

這就是那些人玩的手段罷了,而我們在面對當今互聯網駁雜龐大的信息時,只要保持住清醒的大腦和明亮的眼睛,就可以篩選出來,那些真正有用有價值的內容。

少點這種戾氣和紛爭,我們也會過得更舒心些吧。

回答以畢,感謝諸位閱讀。


大部分人對這篇文章表示贊同的時候,想起來的都是自己心不甘情不願地答應別人(陌生人或認識的人)要求的往事,而不是自己低眉順眼求爺爺告奶奶和別人商量著「您看您能不能行個方便……」的往事。

如果是後一種往事,大概他們會移步知乎「你遇到過哪些陌生人的善意」的問題,愉快地寫下自己的回憶。


評價別人都挺拿手的,嗯!


咪蒙又發文了,叫做《有趣,才是一輩子的春藥》,有人看到題目就high了,趕緊點開來,想看看這春藥到底是怎麼回事。


咪蒙火了,她的文章里充斥著各種情緒化、絕對化的語言,甚至是髒話,寫的人很爽,讀的人更爽,於是閱讀量蹭蹭到了幾十萬。


網路時代里,要紅很簡單,寫幾篇迎合受眾心理和趣味的文章就能火,也可能脫光了就能火,或者編織些搞笑雷人的段子也能火。


一開始我讀咪蒙的文章也覺得好爽,把我們想罵的但不敢罵的都罵了,簡直不要太真性情!但是再多讀一點,再細想一下,她裡面所宣揚的情緒、內容和三觀貌似有點歪。


多讀幾篇這類文章讓我感覺像吃了情緒激蕩丸一樣,整個人都處在一種「我最正義,其他人都去他媽的」快感中,但也慢慢地累積了許多戾氣和負能量,成為一個一點就燃、一碰就炸的人。


這樣的文章缺乏理性,完全是抓住了受眾的G點後用非常情緒化的語言博人眼球,最好笑的是大家都買單。之前她寫的好多文章都這樣,先看題目吧:《有趣,才是一輩子的春藥》、《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調,而是你玻璃心》、《別TM再讓我給你的娃投票了!!!》……妥妥的標題黨,讓人看了題目就迫不及待想點開來看裡面的內容。


有時候我們討厭一個人,腦海里設想了一百遍把水潑在他臉上甚至踩他幾腳的場景,然後說一句:去你媽的,老娘不幹了!多麼解恨,多麼瀟洒!咪蒙的文章里就設定了這樣的情境,讓看客的意淫得到充分的滿足。看的人拍手直呼:爽快,真性情,有個性!說出了我們這群人沒敢說出來的心聲,太爽了!


網路化的世界,這樣宣洩情緒的方式,讓人覺得很真性情。然而,我們常常把真性情和罵髒話混為一談。

文章里的咪蒙就是現實里的她嗎?不一定。


現實里的她會對那個人說:你是個low逼,給我滾蛋嗎?!如果是,那不是真性情,只是沒教養。

她在她的文章里意淫,看客也在她的文章里意淫。她的文章使她名利雙收,你不妨可以按照她說的去做,看看你會收穫什麼。


大部分人只是需要這樣一個意淫的媒介而已。


看完這些文章後,除了覺得自己佔據著道德高點,別人都是壞人、low逼、賤人、沒教養、無理取鬧之外,你還獲得了什麼?


在娛樂至上的社會裡, 我們慣於崇拜這些帶給我們短暫快感的東西和人,就像我們總需要一些影片來意淫。但是有沒有發現這種文章傳播多了,社會的急躁情緒和戾氣反而更多了?


大家都把她說的奉為真理,大家都覺得幫別人是情分而不是我的本分,然後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去拒絕別人的求助,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但被這樣的想法荼毒之後,會不會常常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有理由的,別人要求什麼都是錯的、無理的,這樣的結果是不是這個社會的暴戾更重了?

如果你不想幫別人,可以當面告訴他:對不起,這件事上我沒法幫你。你可以當面拒絕人家,而不是背後寫篇文章說:你是個賤人!

這些很火的文章,有幾篇是真正有水平的文章呢?有幾篇的觀點是中肯客觀的呢?有幾篇是有理有據地不帶感情色彩的分析的呢?有幾篇是別人沒說過的觀點的呢?……


文章里的核心觀點都是網路上已經說爛的東西,比如我們要做個有趣的人,比如情商高就是好好說話,拜託,你沒有在網路上看到各種似曾相識的網文嗎?


這篇文章中說的有趣才是一個人生活一輩子應該看重的,因為漫漫人生,若無趣豈不是自找苦吃。其實這種觀點,不知道多少公眾號、網文寫過,主題、內容大致相同,只是換種說法,看誰的說法更能博取眼球。


觀點和內容是差不多的,只是包裝和例子不一樣而已。


這種嘩眾取寵的寫作就像快餐文化一樣是稍縱即逝的,即使看完也不會留下多大印象,除了那個罵人的快感。


這種文章確實契合很多人的心思,有共鳴,所以大家都轉了,然後說:咪蒙,寫的真好,太棒了!

但她寫的有多少是真正遵從內心的誠實的寫作,是有價值的寫作呢?當然她寫的東西是有價格的,或許價格不菲,可以讓她衣食富足,生活優越,但確實是沒有價值的寫作。

當然,也可能她的工作、營銷或者團隊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文章,因為這樣的文章才有人讀才會火才能賺錢。網路時代火的東西不代表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特別是大家現在很少讀紙質書,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刷微信、微博上,網友們喜歡看這樣的文章,看完之後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照樣行事並覺得自己特別瀟洒特別正確,你看咪蒙都這麼說。


網紅的紅一般都需要一個噱頭,無論是臉還是她的文字,都需要有點燃受眾某個情緒的地方,這也許是時代和商業的需要吧,可能也沒必要用認真寫作的態度去苛責她。因為,存在自有其理由。

但是請警惕這樣的文章,更要警惕文章包裹著所傳達的扭曲價值觀和戾氣,請不要沉浸在這種文字的激情里不斷意淫,因為它可能無形之中就誤導一些人的價值觀,讓你成為一個同樣戾氣十足的人,於社會的美好而言無半點意義。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覺得她說的觀點都挺對,她罵的賤人你都挺討厭,但是看完這兩篇文章卻很不喜歡作者呢?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從來都不是「強者」和「弱者」中的任何一者呀。

咪蒙在《如何寫出閱讀量100萬+的微信爆款文章? 》中說:

「你說話很溫和,你觀點很中立,你性格很寬容。
那你不要寫公號文章了。
你不適合。」

很不幸,讀文章的我們,恰恰就是這些人。
我們性格也許偶爾不寬容,觀點偶爾不中立,說話偶爾也不溫和,但我們忍一忍……好像都能忍住。所以我們不是一個偏激的人。

我們會因為自己舉手之勞的善意而被自己打動,也會因為別人無休止求幫忙的騷擾而憤怒。
我們會溫柔耐心地陪伴那些遇到了挫折的朋友,也會因為別人有事沒事找自己哭哭啼啼而煩躁。
我們會因為朋友誇獎了自己的成就而欣喜開心,也會對那些動不動說自己炫耀裝B的人哭笑不得。


在我們的世界裡,萬事沒有那麼絕對。

我們的朋友都不是賤人和Low逼,我們也不是人生贏家。

※ 當你情緒低落、被討厭的人騷擾、負能量纏身的時候,你讀到一篇泄氣的文章,可以不去思考它背後的情緒煽動性。你只是找到了認同感,紅著眼眶說:「對!為什麼我就不能像她一樣,理直氣壯地罵出來呢?為什麼我就要默默地忍受這些呢?」

這時候,你成了咪蒙的讀者和支持者。
我明白你的委屈。因為身為正常人的我們,弱點很多,很容易會遇到這樣的困境。我們需要宣洩的出口,需要找到共鳴時那一瞬間的安慰。
這也是所有雞湯文賴以生存的溫床。因為人性有太多弱點。而你我他她,恰巧都是人。


※ 然而當你一切正常,萬事不好不壞,沒有什麼值得義憤填膺的煩惱時,你再讀這些,你突然就皺著眉頭意識到:「這裡怎麼有那麼多負能量?作者編造這麼多負能量,除了激發人心的陰暗面,還有什麼有價值的地方嗎?」

這時候,你終於覺得,哪裡「不對勁」了。
這也很正常。因為身為正常人的我們,撇開情緒,有個東西叫理智,甚至還有個東西叫善良寬厚。我們無法縱容自己的傻逼、裝逼、聖母、惡毒等等所有的所有,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因為我們知道,那些都不是真正的我們。即使我們偶爾犯蠢、虛榮、善心泛濫、負能量爆表。

所有偏激的情緒,會容易讓他人給我們貼上一個標籤。
而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不是那樣的啊——

我們在憤怒的時候,也會不能自控地去理解他人。在指責的時候,也提供了原諒的可能。在委屈的時候,也有被安慰的需要。
我們討厭惡的方式,是很中庸的。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想把惡揍趴下,而是想知道,其實他們並不那麼惡,是我們誤會了他們;他們雖然這一點令我們討厭,但卻有其他發光的地方;他們雖然有過惡,但是也有向善的願望……
雖然他們惡的時候,是真的超級超級超級討厭,討厭到就算幹了這口雞湯,也一定要在夢裡槍斃他們五分鐘!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成為包子和聖母的潛質。但是這有什麼可恥的嗎?這是因為,我們都有善良溫厚的一面啊。

但是,很可惜,我們經常當不了一個純粹的好人。現實太殘酷,殘酷到有點把持不住,所以我們才需要逃進雞湯里,告訴自己,「呵呵,這些low逼不值得我為他們生氣!」、「不要害怕和賤人撕破臉皮!」、「做一個內心堅強的女漢子!」

其實我敢保證,如果這時你愛而不得的人突然借你一個肩膀,嚴厲冷酷的師長突然給予你寬容懷抱,哪怕你能找到一個人,一件事,讓你的委屈和憤怒有所寄託,你都不會去贊同這些「冷漠堅硬封閉自私才是自我保護上上之策」的雞湯的,你受過傷之後還是願意當一個相信真善美的傻逼。


所以你看。
有時候,人的孤獨和寂寥,真的超出我們自己想像。

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是人生贏家還是賤人low逼,我們無法給自己找到任何可皈依的族群。


甚至,在這無處皈依的迷茫里,我們有時候會缺乏可寄託的人或事,在現實里找不到認同感,寂寞到需要雞湯。

所以,咪蒙說得很對。
那些偏激的人才適合製造雞湯,運營公眾號,為你製造可以認同的靶子。
她們不需要你做她的忠實擁躉,你可以隨時叛離。只要你偶爾有一瞬間,有那麼一瞬間覺得她們說得挺有道理,她們就成功了。

可是!
這回,咪蒙的雞湯讓你覺得是「毒雞湯」「負能量」「不對勁」。

說到底,還是因為這口雞湯太劣質了啊(說了半天得出這個結論真是不好意思)。灌得太急不說,口味還單一,文筆修飾包裝統統沒有,連枸杞木耳都不給放(……),有抓壯丁當擁躉的嫌疑,讓本不打算糾結雞湯好壞的我們意識到了被雞湯操縱的恐懼,拒絕混入低級趣味。
這種感覺大概跟神農氏嘗百草突然被其中一個農民伯伯拉過去說:「來,把我家的草全啃了吧」差不多。

港真,換個筆名也好啊?!

我們雖然偶爾需要雞湯,但是你這麼粗暴地把我們歸類為「需要雞湯的人」,我只能說:

都告訴你不皈依了!
不皈依!
憑雞湯也想讓我皈依!


值得思考的是,《致賤人》《致low逼》《你弱你有理》這種類型的文章出來的時候,全互聯網,沒一個人覺得是寫給自己的。


似乎只是提出一個問題而不解答是一個較不負責任的事情,於是我打算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既然沒有一個人承認這些文章是寫給自己的,那麼可能有以下幾點:

1、文中的這些人不上網。

很顯然,這個可能性在擁有6億多網民的我國並不成立。這是一個連村東頭的母豬都可能上網和你聊天的時代。

2、轉發文章持贊同意見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是文中的那類人,而low逼、賤人、弱者們並沒有轉發這些文章。

即倖存者偏差,但這個假設的問題在於,可以保證所有轉發文章的人中,不存在一個low逼、賤人、弱者嗎?很顯然不能。

3、low逼、賤人、弱者們不自省,不自知,不會認為文章里說的是自己。

如果這類人的特點是不自知,那麼你又如何肯定自己不是這類人?
形成了一個悖論。


接下來想跳出這幾個我胡編的可能性並避開文章本身來聊一聊。

不知道從哪裡看過一句話,也可能是我自己編的:「越來越覺得上帝造人也就那麼幾種套路,人看來看去就那麼幾類。」

後來思考了一下,我發現並不是人本身自然而然就分為那麼幾類,而是我們只要想分類,我們就能把人分類。

從最簡單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到血糖含量、鬍鬚長度、牙齒數量,再到學歷、政治立場、數學成績。

只要我們把圈畫好,就可以把人裝進去。

似乎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

而其中最簡單、最好畫的圈就是「好人(正常人)」和「壞人(不正常人)」

列幾條標準:善良、寬容、誠實………ok,這些是好人。

再列幾條標準:陰險、仇恨、說謊……yeah,這些是大壞逼。

然後開始數人頭就好,不用說,把自己往好人那欄里裝的肯定比另一邊多。

所以轉發這篇文章,也只不過是一個分類行為罷了,把自己劃入「受害的老實人」當中,對方則是「不要臉的臭賤逼」

而人類骨子裡又特別容易對自己寬容,特別擅長為自己開脫、找借口。

所以大部分人都不認為這文章是寫給自己的。

而那些能看到後反省自己的人,不說高人一等,但起碼已經克服了人性的弱點,恭喜啊恭喜。

但是呢,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並非是只用簡單的二元對立就能解釋的。

大部分人,真的就沒有一點點作惡的念頭嗎?又或者說,大部分壞人,真的就沒有行過善嗎?

可能,人類是這兩種標準的交織。

佛法里說,你之所以是你,是因為各種因緣造就了此刻的你,意思就是說,你以為你是你自己心中的那個你,但其實根本不存在你,你只是各種偶然和必然的集合。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有的地方相融,有的地方沒有交集甚至相斥。你不理解他或者他不理解你,都太正常了。

你出生到現在所接受的教育、所看的書、所聽過的話、所經歷的事,造就了現在的你。形成你認為的規則、觀念、做事方法等等。

誰都是這樣過來的。

當然了,我在這裡並不是要聖母地提出「要理解每一個人」的狗屎論調。

我的意思只是世界或許就是一個誰都不太能理解誰的地方,有人或許能理解一部分的你,有人壓根不理解你,而你可能會遇到你不理解的人,他也不理解你。

我的意思是,遇到這樣的人,你要做的就是「放下」。

英文就是let it go。

也就是俗話說的,敬而遠之,看開點。

再談談這種類型的文章吧,這種文章我喜歡把它歸類為主打共鳴牌的「爽文」,除了立個靶子發泄發泄平日生活里的垃圾情緒,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既憤怒,又無趣。

在網上呆久了應該明白,要避免走情緒的極端。

佛法無邊。


最近公眾號圈裡每天都談「咪蒙咪蒙咪蒙」。互聯網圈本來就很小,就像娛樂圈一樣,早上剛見完吳彥祖,晚上就見鳳姐。幾個老熟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一天要聽好幾十次「咪蒙」,聽得好生厭煩。

文章里基本上都是在舉一些很極端的例子:

我叫你免費幫我寫文,你拒絕我,你讓我太失望了。
我叫你把你的書WORD發給我,你卻不發,我那麼喜歡你,你讓我太失望了。
我喜歡你,所以我要你指定時間打給我電話。

我看過無數篇這種文章,並且私下裡將他們歸為一類,叫作「我那些傻逼朋友和聰明的我」

這些東西看起來講得有理有據、頭頭是道,但其實沒什麼討論的價值,他們的套路無非是這樣:首先介紹我一個朋友,他是如何錯得離譜,最後出來,向讀者介紹聰明的我。

而這篇文章乾脆不介紹聰明的我,直接罵娘,將文中的例子推向一個極端,然後加以批判,從而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你仔細看他的邏輯,就會明白一二,比如:你問我借錢,我不借,你就罵我:就這麼幾萬塊你都不借,你好意思嗎。你們家買幾套別墅,買幾台車,又是路虎又是寶馬的。幾萬塊也就是你們幾頓飯的事,你們至於嗎。哎,人吶,就是越有錢越摳門。

請問有哪位能看不出孰對孰錯嗎?

我想只要有點智商的人,都能看得非常明白,在這件事情上孰是孰非。
作者自己也非常清楚,生活中誰不會遇到一兩個這樣不識趣的人。你憋了好久,無處宣洩,終於有一天,你在冥冥之中遇到一個公眾號,向你吐槽一模一樣的事,說出了你許久的積怨,真是大快人心!

但事實上,你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看完這種文章,除開讓你渾身充滿戾氣,像作者一樣大罵「賤人」、「傻逼」以外,就沒有其他格外的作用了。他帶給讀者的僅僅是情緒,而非見識或智慧,讀者讀著讀著,就不免被作者牽著鼻子跑,完了還要感謝他,說出了你的心聲。

我們生活的困難絕非如此簡單粗暴,他的複雜性不在於這些顯而易見的事,而是一些模稜兩可的事情上。


困難不在於「別人叫我免費幫他寫文,我拒絕了他,他對我說,你讓我太失望了。」而在於「別人叫我免費寫文,我拒絕了他,他卻跟我提及,上次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也同樣幫助過我,我這樣是不是不對?」


困難不在於「別人叫我把書的WORD文檔發給我,我不發,他卻對我說,我那麼喜歡你,你讓我太失望了。」,而在於「別人跟我說,100塊錢買我一本,簽好名送我一本可好?」,我送一本可以,如果100個人來找我送不送?

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對事情的處理上也是大為不妥。


我聽聞很多人跟我說:咪蒙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敢自嘲、敢自黑、該罵的時候就罵。而事實上呢,她在受了委屈以後,她是這樣處理的,讓我們來溫顧一下她謎之詩一般的語言:

這時候千言萬語都比不上一句操你媽。

我只好說:這都被你看出來了,哈哈哈。。。不過不好意思,我是真的忙不過來。
她立馬就翻臉了:你不是說情商高就是心中有他人嗎?你就不能考慮一下我的感受?時間擠一擠不就有了?
我擦。

你不幫他吧,他還會特委屈,你不是學這個專業的嗎?又不難。
這種時候真的很想用四川話回一句:龜兒子,你懂個鎚子。


這麼有個性的一個人,全世界在她眼中,都是「屌」和「婊」,她作為一個正義的化身,應該伸出熱情的雙手,好好地教育教育他們一番,這樣,世界將因為她不懈的努力,少了一個「屌」或「婊」,從此將是溫暖的人間。
或者退一萬步,你當著面將「屌」和「婊」痛罵一頓,讓「屌」和「婊」知道自己是確實「屌」和「婊」,而不是一邊裝好人,一邊繼續縱容這些「屌」和「婊」逍遙法外,至少也是對這個社會作出了貢獻不是?
而她卻沒有,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她選擇了縮頭,默默地道一句溫馨的「操你媽」,又默默地放到了公眾號裡面,讓千千萬萬的人看到,簡直比人前說還要糟糕。

現在很多人都這樣,在網路里、人背後,一口一個「綠茶婊」、「心機屌」,顯得牛逼哄哄,表現得極有個性。但在現實中,他們權衡利益,為了不得罪別人,忍氣吞聲、忍辱負重,一句「我覺得你很幼稚」都不敢說出來。

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快滿四十歲的成年人,對於這種事情的處理方式應該是趨於成熟:


如果是你的朋友,你跟他說一下,可以幫他改正,不枉你們朋友一場。
如果是不認識的人,你提醒一下他,大家今後能更好地相處。

可是她都沒有,在這件事情選擇了在背後,偷偷地放了一嘴炮。
咪蒙的這一嘴炮,不是一個人的嘴炮,因為這篇文章,她的公眾號漲了20萬粉,背後的廣告費一夜之間翻了幾番,閱讀量也是達到驚人的百萬級別。所以,這是一場「人民的嘴炮」,每個人歡呼雀躍,覺得自己在罵賤人的簡單粗暴故事中,戰勝了故事中的「婊」和「屌」。

我記得我剛開公眾號的時候,很多人跑過來跟我說「萬老師,我是過來學東西的」。
而事實上,比起學東西,人們似乎更喜歡沉溺於情緒當中:雞湯讓人感到奮發昂揚,所以轉的人多。罵人讓人感到痛快淋漓,所以轉的人多。

同樣的,咪蒙在她的另一篇《如何寫出閱讀量100萬+的微信爆款文章》中,總結了怎樣寫出一篇高閱讀量的文章,總共12條。我總結了一下,大致意思就兩點:


1.操縱讀者的情緒(比如裡面介紹,你的標題要簡單粗暴、你的標題要能引發好奇)。

2.滿足讀者最原始的慾望(比如說,你的文章跟「我」有關。)

而事實上,這些套路並非咪蒙首創,現在很多公眾號,為了提高閱讀量,都靠著「搏出位」的標題來吸引讀者的眼球。而讀者也在被反覆地戲弄之間,弄得疲憊不堪。然而,在咪蒙的文中,還有兩個重要的信息點沒告訴你:


1.她有一定微博粉絲基礎。

2.她還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是的,身為讀者,已經在被很多作者所操控:他們的情緒和他們的慾望。很多作者已經深得此道,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讀者看了這麼多公眾號,當時歡呼雀躍,而仔細一想,又一無所獲的原因。


我們小的時候,但凡讀過《皇帝的新衣》一文的人,都會笑故事裡的皇帝傻。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只不過,他們是以另外一種面貌出現。

比如,很多作者會為操控讀者的情緒,這和《皇帝的新衣》本質上沒什麼兩樣,他們會營造一種虛偽的氣氛,不斷地告訴你:這衣服很漂亮,真的很適合你,你真棒。

讀者會被其中營造的氣氛沉溺而不可自拔,以致於忘了自己「我其實是過來學習」的初衷,他們轉發至朋友圈,大罵「賤人」,並以此感到洋洋自得。而事實上,這篇文章除開一股暴戾的情緒,什麼都沒給到你。


也就在這嬉笑怒罵、在輾轉顰笑之間,讀者已經離當時的初衷越走越遠。其結果就是:你讀了那麼多公眾號,然而卻依舊很平庸。


推薦閱讀:

現代女性/男性有結婚的必要嗎?
為什麼現在部分啃老族「啃」得心安理得,其三觀是否正常?

TAG:人性 | 道德 | 三觀 | 如何看待/評價 X | 咪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