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海灣戰爭後,中國軍隊的反應如何?

最近看到有說法認為中國在90年代初的軍隊實力不如(或相當於)伊拉克,那在第一次海灣戰爭發生後,中國軍隊的反應是怎樣的?是否進行了相應的反思與改進?


3k多贊了....誠惶誠恐
很慚愧,只是寫了一篇微小的答案,謝謝大家
----------------------------------------------------------------------------------------------------------------------
以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先照搬過來吧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文章,原題:《震驚中國軍隊的1991年海灣戰爭》
1991年,當美國將伊拉克軍隊打得七零八落時,中國軍官們密切關注著。當時的伊拉克軍隊是一支比解放軍作戰經驗更豐富、技術先進程度略高的軍隊。

1990年的伊拉克擁有一支阿拉伯國家中最強大的軍隊,總兵力包括95萬正規軍、48萬預備役部隊,裝備坦克5600輛、裝甲車7500輛、火炮3800門、作戰飛機770架。此外伊拉克還有65萬人的准軍事部隊。戰爭中,伊拉克還動員了800萬人的所謂人民軍。而1990年伊拉克的總人口僅僅只有1892萬。
從1990年8月開始,伊拉克軍隊主力逐步往伊南部與科威特戰區調動。在91年1月17日戰爭最終爆發前,伊拉克陸軍77個師(含動員增加的24個師編製)中有43個被調往戰區(含6個共和國衛隊師),擁有4200輛坦克、2800輛裝甲車和3100門火炮。

另外,在1991年海灣戰爭前,伊拉克擁有整個中東地區最為龐大完整和現代化的綜合防空體系。
伊拉克一體化戰略防空體系「KARI」按照前蘇聯模式配置,由法國人進行設計,覆蓋伊拉克全境。全系統包括4個地區防空作戰中心、16個截擊引導中心和70餘個防空指揮與報告中心,可以綜合控制所有的防空單位、空軍基地和地空導彈陣地。全系統的最高指揮機構位於巴格達市內的空防指揮司令部,安裝有可以集中處理所有信息的法制大型計算機,並可使用微波和光纜通信系統下達命令,也可以利用民用通訊系統。該系統的所有關鍵節點都有堅固的地下掩體掩護。在KARI體系下,伊軍戰鬥機、地空導彈和高炮構成了立體火網,基本覆蓋了所有空域。

1990年8月底,薩達姆在會見外國領導人時說:「我十分了解美國的技術優勢,特別是空中優勢。」薩達姆認為,空戰不能起決定作用,決定勝負最後得靠地面決戰。1990年9月,薩達姆對軍隊發表講話說:「你們知道空軍不可能決定地面戰爭……這是經過所有常規戰爭和解放戰爭證明的規律,最後一個證明的是越南戰爭。」

然而,美國人打贏了戰爭,而且傷亡(按歷史上的標準)微不足道,美國在使用各類高精尖技術兵器打擊伊拉克軍隊的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示了現代戰爭的形態和作戰模式,給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軍隊造成極大的震撼。

「沙漠風暴」行動中,在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海空軍的密切配合下,美軍地面部隊快速突破伊拉克軍隊防線,對伊拉克軍隊進行了致命打擊

這促使中國軍隊開始反思。上世紀80年代,中國軍事領域的改革步伐遠遠比不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改革。海灣戰爭為這種改變提供了契機和方向。
一個大問題出在裝備方面。到1990年,解放軍的技術水平還不如伊拉克軍隊有優勢。當時的伊拉克空軍有米格-23、米格-25和米格-29,而解放軍空軍的主力飛機只有中國仿造的米格-21(殲-7)以及更老的機型如米格-19(殲-6)的飛機。

1991年3月1日拍攝的一架伊軍米格-23戰鬥機殘骸。伊拉克空軍力量在開戰後僅進行了輕微的抵抗,大部分飛機被摧毀,其餘的在命令下被埋入土中或逃往伊朗

「沙漠風暴」行動中一座被美軍制導反掩體炸彈命中的伊拉克空軍混凝土機庫,頂蓋被完全穿透

「沙漠風暴」行動期間,部署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美國空軍第37戰術戰鬥機聯隊的F-117隱身攻擊機,座艙邊的的炸彈標記代表出擊次數。海灣戰爭中,F-117在「沙漠風暴」的首輪行動中成功摧毀了伊拉克防空系統數個重要中心和節點,使其防空指揮系統陷入癱瘓。

「沙漠風暴」行動後期,美國空軍F-15與F-16戰鬥機組成的混合編隊飛越科威特的上空。伊拉克擁有120萬剛剛經歷過兩伊戰爭的軍隊,面對美軍,如此迅速的慘敗結果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也意味著薩達姆稱霸中東夢想的徹底終結。

在中國解放戰爭和朝鮮戰爭時期,解放軍利用數量和用兵效率的優勢,打敗(或至少是戰平)技術更先進的對手。在越南,關鍵性的反介入技術幫助削弱了美國的空中攻勢。歷史上,解放軍曾藉助數量優勢彌補相對於超級大國軍事技術的劣勢,但美國領導的盟軍,就像「熱刀子切黃油」一樣刺穿數量佔優的伊軍。
對海灣戰爭的這種認識,幫助推動了解放軍現代化。特別是在空軍和海軍,中國立即採取措施升級其軍事技術,通常是採購最先進的蘇聯裝備。中國還想從歐洲獲得軍事技術,但軍售制裁阻礙了這方面的努力。最後,中國加快提升本國軍工的技術研發進度。
海灣戰爭並未展示縱深打擊能決定性贏得現代戰爭,但它無疑表明了遠程精確打擊能有助於破壞敵方作戰,甚至重創敵軍。解放軍很快開始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解放軍海軍和空軍相對陸軍的重要性開始上升,兩者開始集中於提供遠程打擊機會的平台。第二炮兵也把重心從核威懾轉向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遠程精確打擊。
海灣戰爭為中國軍方和政府決策者提供了現代戰爭是什麼樣的現成模板,也給出了將來如何打仗(以及如何不打仗)的一些教訓。」

1991年1月18日,部署在波斯灣的美國海軍「威斯康星」號戰列艦正在向內陸目標發射BGM-109B「戰斧」巡航導彈。由各種平台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在「沙漠風暴」行動中摧毀了包括伊軍防空指揮系統在內的大量伊軍重要目標,使得美軍在開戰之後就迅速取得了戰場制空權

1991年1月19日,由一架執行對伊攻擊任務的法國戰機的激光瞄準吊艙拍攝的制導炸彈命中一座碉堡的瞬間。海灣戰爭中,精確對地制導彈藥的使用量達到了7.5%,大幅提升了空襲效率。

現在PLA武器裝備的「井噴式」發展,和90年代PLA從海灣戰爭中受到的震撼,有很密切的關係,國家在90年代啟動了一系列武器研製和預研項目,同時緊跟西方軍工步伐,包括殲-20、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都是在這個背景下啟動研製的。同時,國家也加快了引進俄制先進武器裝備的速度(比如蘇-27的引進),重點打造戰略空軍,同時大力研究電子戰和諸兵種合成作戰,等等

可以說,沒有海灣戰爭,可能就沒有今天的現代化的解放軍

面對目前大力推進數字化陸軍發展進程的美軍,中國軍隊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和追趕
(1、2、9圖作者為美國軍事畫家Jody Harmon)


震驚,震驚,震驚。
我軍尚未機械化,美的已經信息化。
速度倒是其次,傷亡比簡直是遊戲。
好吧,省點機械化,儘快信息化。
錢?還是沒有。當時我軍還在做生意。


軍人世家,三代當兵,笑答一發。

當時整個軍隊是懵逼的。
當時整個軍隊是懵逼的。
當時整個軍隊是懵逼的。

那時我8歲,住在旅機關大院里,司令部和家屬區五分鐘的路,我父親是某部長。我還能記得的是大人們在酒桌上的議論:

「這個仗不知道怎麼打的」
「美國佬要打我們,我們撐不了幾天」
「太厲害了」

然後是我爸那段時間總去開會,然後忙一些方案調整之類的文書工作。其它的,那時太小也不了解了。

我讀軍校的時候,由於專業的原因,其實接觸的不多。但當我開始做學術寫論文找資料時,海灣戰爭是必學必用的部分。

直到現在,我從手邊書櫃里隨便摸一本專業書:

2011年的書,二十年了還在從那場戰爭里撈乾貨呢。

就海軍現在的狀況來看,部分武器裝備是趕上彼時的老美了,但戰略投送能力、情報支持、通信組織、指揮效率、兵種協同等方面,實在不敢說。

路漫且長,只能悶聲發財。


當時航天部門要被裁撤就留下洲際導彈就行了,方案都做好了,很多部門都出去打算幫人裝修了

海灣戰爭一打,撥款就來了

載人航天終於又一次提上日程,錢學森80年代死保的航天項目的一個分支幸虧還在

93年,中斷好幾年的大學裡的航天專業,重新開始招生

被削減的航天項目都一一得到了恢復

軍隊里大批老裝備也開始慢慢淘汰,

科研機構開始收到一點撥款,殲十的設計師可以變賣麵條邊研究飛機了

我們敬愛的某位領導本來打算借這個機會直接撥亂反正重啟軍工重啟科研的

結果沒想到還是被打斷了進程

無奈之後又往後拖到了98年才開始搞

耽誤了幾年


大家的答案都比較悲觀,我補充一個積極一點的。
「幸虧當年砸鍋賣鐵搞出了原子彈」。這是一個離休老幹部當時的原話。
即便我們的飛機不咋樣,軍艦不咋樣,坦克不咋樣,但沒有一個國家敢打進中國內陸。蘇聯不行,美國更不行。這也是我們當年敢裁軍敢放手搞經濟的壓艙石。
現在想想,第一代領導層的腦子真的不是一般的靈。他們在戰略層面的布局,讓中國暢享了幾十年的和平,徹底斷絕了外敵武力入侵的念頭。
這種以戰略彌補戰術的落子,無論是動用全國三分之一電力的原子彈,還是持續十幾年,耗費兩成以上財政開支的大三線建設,老一代領導層真可謂目光獨到,魄力驚人。
雖然對強勢領導人,大家有著天生的抵觸,但至少在戰略布局的層面,做得還是相當不錯了。無論是劍指歐洲的一帶一路,還是中巴經濟走廊,中國靠這兩條,就能過十幾年的舒服日子了。


背 景介紹:父母當時都是軍工企業的,爸爸是做電力設備保障的,媽媽是實驗室的負責人。

最慘的時候,我爹半下崗,每周只上2天班,拿1/3的工資。不過那時蘇南鄉鎮企業紅火,我爹在電力設備上是技術大拿,所以他去做技術顧問了,就是那時常見的星期天工程師,還掙了不少錢。

我娘的實驗室也幾年沒進新設備了,90年代初她的一個老領導調去了我們那裡地方上一個大學,想說服她一起去,我娘挺動心,據說對方已經同意接受了。

就在這時,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了。突然,我爹就恢復正常上班了,天天開會,後面幾年經常出差,而且一去幾個月不回家,95年我高考那年,當時他答應我媽趕回來,結果回來的時候我高考成績都出來了。

當然,我娘的調令也沒下文了,接著她也忙得不見人了,還是我高考那年,她居然把我寄養在我乾媽家三個月。

當時軍工單位有嚴格的保密制度,所以我並不知道他們是幹啥的。現在想想真的感慨!中國有今天不容易!

最後說一聲,我爹當時最遺憾的就是,如果那年他能在那個鄉鎮企業多干幾個月,就能給我家換個大彩電,還能換個雙門冰箱了!

-----------------------------------------------------------------------------------------------------------------------

關於保密的問題:爹娘企業有嚴格的保密制度,我說的都是他們企業官網上能查到的公開資料。有很多事,別說我了,我爸媽都搞不清。

在軍工企業里干過的都知道,如果不是極高層,你根本搞不清和你無關工序的人每天在做啥。他們是有嚴格保密紀律的,舉個例子,工作筆記本都是要按時上交,不允許帶出工作區域的。我爹是干生產電力設施保障的,他這輩子估計都沒弄清楚自己的企業產品出廠後去哪裡,誰買走了,幹啥去了。更別說我了。

至於這個企業是哪家,在哪裡,其實也並不重要,大家不用猜了。無論對錯我都不回應了。

一直是知乎的小透明,這個問題能得到大家的關注和討論,說明對於這個國家我們深深的愛。我已經是個中年人,父母也白髮蒼蒼,他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至於年輕時的磨難和委屈,漸漸都淡忘了,反正大體上是無怨無悔吧!對於他們的一生,改一句歌詞「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付出的汗水!「

評論里有人問星期天工程師的事,這裡說下,當時中國軍隊和軍工企業基本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節奏。我爹一周只用上兩天班,如果你跟領導關係好,再請個長病假什麼的,總之你懂得!當時也確實沒法子,家裡孩子多,大的上大學,小的還在讀初中,那點下崗工資真的養不活一家。現在回想確實不堪回首啊。

有人遺憾我沒能繼承爹娘的事業,這個其實我也挺慚愧。他們干這行也純屬意外。我爹是農村娃,不是有句話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怕嗎,他是受這個影響學工科的。我外公外婆是醫生,我娘是想學醫的,但是當時歷史環境的問題,她被分到理工專業了。

至於我,膽小而且數學也不好,只能當文科生了。

好在我爹娘的子女多,兄弟姐妹里有搞工科的,也有當醫生的,所以說不上多遺憾。

至於軍事方面,真心是個小白。家裡人也沒科普過,我覺得在非專業領域,我爹娘知道的不比評論區的有些人多。他們兢兢業業幹了一輩子,其實也就是敬業愛崗。除了單位特殊點,跟很多的老工人,老教師,老工程師……沒啥本質的不同,國家也給了他們足夠的回報,無論經濟上還是社會地位上都挺不錯的。走在馬路上也就是普通的老人,我覺得沒必要過分拔高。

回答問題的內容基本都是家裡人當故事講的,這些故事還挺多的,我原本沒當回事,沒想到大家那麼感興趣。說明大家深愛我們的國家,真心挺感動。


1991年的這場海灣戰爭,是一個催化劑,讓解放軍在震驚中意識到了自己和先進軍力的巨大差距。
海灣戰爭的作戰步驟是:各種情報的搜集、後勤的快速跨洲際調遣、開戰伊始的制信息權、制空權的爭奪,對戰略目標的精確打擊,最後才是地面部隊的收尾。

先說情報搜集,美軍的衛星、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等等再開戰前搜集了大量的伊軍情報,為戰爭的打響提供各種信息, 如今解放軍在偵查衛星、預警機、無人機上都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在這些武器的規模化、實戰經驗上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兵力調遣,美軍利用自己龐大的軍用、民用機群迅速調遣了大量武器裝備到海灣地區,當時解放軍只有少量的運-7、運-8這樣的中小型運輸機,只能運輸卡車、吉普車這樣的裝備,而美國的C-5、C-141等運輸機是可以運輸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愛國者導彈等大型裝備。即使到了今天,海灣戰爭結束後的20多年後,解放軍的空中運輸力量也不能跟當時的美軍相比。

然後就是制信息權、制空權的爭奪。在開戰之前,美軍利用電子戰飛機持續的干擾伊軍的雷達、通信系統,讓其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然後利用武裝直升機拔除邊境上最具威脅的雷達站,然後是迅速清理伊軍的空中力量,防空系統,為之後的空中打擊鋪平道路。

當時解放軍陸軍的主戰裝備是大量的59式主戰坦克,這貨沒有行進中射擊能力,沒有什麼夜視裝備,火力弱,防護低,在M1坦克面前幾乎就是等待被開啟的罐頭。
其實對坦克最大的威脅還不是坦克,美軍裝備了大量的A-10 攻擊機、AH-64阿帕奇、AH-1眼鏡蛇,在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這些空中力量就是一個個開啟「罐頭」的起子。

90年代初的解放軍還是一隻以陸軍為絕對主力、海空軍力量非常有限的軍隊,海軍只有近海作戰能力,不足以出第一島鏈作戰,空軍嚴重依賴地面指揮,作戰半徑小,無超視距作戰能力,無對地精確打擊能力。當時解放軍的軍力在300萬+的水準,陸軍人數超過200萬,在美軍信息化和精確打擊面前,提倡敢打敢拼,刺刀見紅的陸軍,只能淪為被動挨打的角色。如果美軍跟你開戰,你連跟敵人刺刀見紅的機會都沒有。

當時解放軍和美軍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上的差距,而是作戰方式、作戰理念的方式。美軍是外科手術式的斬首打擊,以最快、最有力的方式迅速癱瘓對手,以迅速癱瘓對方作戰能力為目標,而不是以消耗對方有生力量為目標,以導彈、精確制導炸彈這樣的高科技彈藥為首輪武器,而不是依靠甲厚炮堅的坦克為先導。而解放軍當時的戰術恐怕還是以火炮打擊敵縱深,然後以坦克引領步兵消滅敵有生力量,少量空軍擔任空中警戒,空軍能提供有限的對地支援任務。我時常想,如果當時是解放軍和美軍開戰,解放軍的戰術恐怕不會比兩伊戰爭中的任何一方高明多少,因為本身你的裝備和訓練水平就在那,看看我們佔據絕對數量和裝備優勢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就知道,如果我們和當時的美國干,一定會很難看,(這個假設是排除我方動用戰略核力量和美國對轟,這完全是世界末日的節奏。)

海灣戰爭之後的1993年1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確定的「新時期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即「立足於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這是海灣戰爭對國內戰略方針的直接影響,之後的解放軍軍力建設、制度改革都依託於此方針。至於軍力的第一次激增是受96台海危機的刺激,這時候的解放軍不但有了迫切提升軍力的要求,更具備了軍購的財力,引進4艘「現代級」驅逐艦、8艘「基洛級」潛艇、"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S-300防空導彈以及多項核心技術,這些裝備的引進針對的就是美軍,所擔負的任務就是「反介入」。解放軍從此走上軍力建設的快車道,從早期的引進-組裝-仿製-自研,經歷了20多年,現在的解放軍有了長足的進步。

解放軍提出了「新三打三防」理論,即:以「打隱形飛機、打巡航導彈、打武裝直升機;防精確打擊、防電子干擾、防偵察監視「提出這一理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目睹了美軍主導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美軍以武裝直升機、巡航導彈、隱身飛機為先導率先摧毀敵方的指揮、通信、雷達系統,讓敵方開戰之初就陷入無序的混亂境地。話說這個新理論是在90年代末提出的,可見解放軍的應激反應速度。


證明中華民族確實是很聰明的種族。

比如在面對一個強大的對手時:

1.日本人的套路是

「我是個弱者,但今天,我一定要打敗你」,「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豬突猛進,哇啦哇啦哇啦啦啦啦」

氣勢是有的,但戰略是沒有的,戰術主要靠神風和硬剛,

被干翻以後,兩個日本人躺在血泊中最後一次握手「能認識你真是太好了」,「下輩子還是兄弟」,「身雖死,大和魂不滅」

很熱血,很基情,很悲壯,但也很不負責。

2.中國人在明白差距以後:

1.立刻放棄輸出革命,不再去抗陣營的大旗,降低boss的仇恨值,讓中東的神T們去抗一波,

2.在國際上,對美國的利益明顯讓步,不和美國的核心利益剛正面,聯合國上基本都投棄權票,不開嘲諷不拉仇恨,自己爭當國際小透明,天天吃免費的鈣片,

3.拚命加入世貿組織,哪怕天天給美國人做絲襪做皮鞋,也要用廉價的人工賺美元,經濟上要和美國人綁在一起,

4.台海危機,轟炸南聯盟大使館,南海撞機.......美國對中國所有的挑釁,中國都忍住了,

從美國總統到五角大樓,他們翻遍了框里的洗衣粉,硬是找不出一個和中國開戰的理由。

一頭咬人的獅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頭獅子,懂得隱忍

隱忍,這是什麼玩意兒???

誇張,外向,自大,出生在蜂蜜和糖一代的美國人很難理解:隱忍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快意恩仇的是20歲的江湖,隱忍不發的是40歲的江湖,

一個真正愛你的劍客,不在乎默默等你二十年。

十年藏鋒不出聲,一朝出鞘動鬼神。

Play the pig to trap a tiger,美國的歷史太短了,沒有人能理解這種文化,真是太可惜了。

-------------------------------------------------------------

惜字如金的司馬遷,在《史記》里卻不惜花大量筆墨描寫了一個俠義的故事《趙氏孤兒》。

公孫杵臼和程嬰為了保護趙氏最後的血脈,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公孫杵臼問:「把這個孩子養大和去死,哪個更難?」

程嬰說:「死很容易,把孩子養大就很難。」

公孫杵臼大笑說:「我年紀大了,你就讓讓我,把困難的事情留給你,讓我去做容易的事吧。

《趙氏孤兒》:

晉靈公時,武臣屠岸賈與文臣趙盾不和,設計陷害趙盾,在靈公面前指責趙盾為奸臣。趙盾全家三百餘口因此被滿門抄斬,僅有其子駙馬趙朔與公主得以倖免。

屠岸賈又假傳靈公之命,迫使趙朔自殺。

公主被囚禁於府內,生下一子後託付於趙家門客公孫杵臼,亦自縊而死。

公孫杵臼將嬰兒放在藥箱里,負責看守的將軍同情趙家,放走公孫杵臼與趙氏孤兒後亦自刎。

公孫杵臼攜嬰兒投奔公孫杵臼老友程嬰。

此時屠岸賈急欲斬草除根,為搜出孤兒便假傳靈公之命,要將全國半歲以下一月以上的嬰兒殺絕。

公孫杵臼與程嬰商議,程嬰決定獻出自己親生兒子以保全趙家血脈。

程嬰便向屠岸賈告發公孫杵臼私藏趙氏孤兒,屠岸賈信以為真,派人搜出嬰兒(實為程嬰自己的孩子),擲在地上,又刺了幾劍,程嬰見親子慘死,忍痛不語。

公孫杵臼大罵屠岸賈后撞階而死。屠岸賈心事已了,便收程嬰為門客,將其子程勃(實為趙氏孤兒)當作義子,又取名屠成。

十五年後,趙氏孤兒長大成人,程嬰告訴實情。趙氏孤兒悲憤不已,決意報仇。

此時靈公已死,悼公在位,程勃將屠岸賈專權橫行,殘害忠良之事稟明,悼公便命他捉拿屠岸賈並處死。

趙家大仇得報,趙氏孤兒恢複本姓,被賜名趙武。

程嬰見趙氏大仇得報,卻想起十五年前因救趙氏而被犧牲掉的自己的無辜孩子,

這十五年來,為了瞞過屠岸賈,寄居仇人之下而背負的背信棄義的罵名,

甚至忘不了十五年前,那個讓朋友公孫杵臼先死的決定,

程嬰百感交集,亦自刎而死。

-------------------

司馬遷這人,不光愛記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還特別愛記錄俠義的故事。

這個隱忍的故事,距今,2600年。


終於發現了美帝,真正掌握核心科技。


再說兩句沒被提到的:伊拉克繁雜僵化的軍隊指揮體制的缺點在美軍強大攻勢下被極大的暴露出來。防空部隊發現敵機沒有決斷權要逐級上報,最後請示到傻大木,等命令下來炸彈都到了。從此,我兔走上了指揮體系扁平化的路,師改旅,部隊合成化都是在海灣戰爭之後開始的。

………………吐槽的分割線…………………………

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摧枯拉朽固然有伊軍水平不行的原因,但根本還是對手太強大。

為了可能的世界大戰美軍從里根政府開始整軍備戰,到老布希手裡已有10年,各軍兵種的主戰裝備完成換代更新並訓練充分,軍隊齊裝滿員,即使現在來看也是美軍戰力的巔峰。而當時的國際環境是冷戰勝利基本已經握在手中,蘇聯已經不構成威脅。

山姆以伊萬為目標練了十年功,到頭來伊萬跪了。那一褲襠荷爾蒙只能艹向伊萬那個中二的徒弟了。

美軍幾乎把所有精銳都送到了中東:

駐西德的陸軍第七軍(號稱「歐洲頂門杠」用來扛華約一波流的,坦克全部是M1A1HA),被施瓦茨科普夫點名調到中東。這也是該部隊的最後一戰,總算沒白在冷戰最前沿厲兵秣馬40年(海灣戰爭結束後裝備就地封存,人員撤回本土部署,92年被裁);82空降師和101空中突擊師更不必說;

海軍部署了13個航母戰鬥群中的6個(冷戰時的航母艦載機聯隊擁有飛機100+,現在至少打八折);

空軍是除了有心臟病的B-1B全部型號上陣。第8航空隊,第5航空隊也是美軍的拳頭部隊,參加過二次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為了應對伊拉克的生化武器,美軍甚至準備了戰術核武器作為反擊手段!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共出動飛機11.2萬架次,總投彈量約50萬噸。彈藥的日消耗量,是朝鮮戰爭的20倍、越南戰爭的4.6倍。

所以美軍是把世界大戰的勁拿出來打了場局部戰爭,伊拉剋死的一點都不冤,換成當年沒有核武的我兔也是沒懸念。

…………相關問題………

海灣戰爭到今天,兔子的軍力發展有哪些大的進展? - 知乎


以前是蘇粉,立馬變美粉


以為自己學的不錯,結果考試前隔壁班搞了個模擬考試。 隔壁的考的很差,自己搞來試卷做了一下慘不忍睹,於是發憤圖強。


關於軍事戰略方針和國防科技問題*

(一九九一年六月八日、十五日、二十五日)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我們不能缺少國防觀念這根弦。雖然世界大戰一下子打不起來,但這個世界並不太平,局部衝突不斷,特別是發生了像海灣戰爭〔1〕這樣的局部戰爭。要看清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世界社會主義處於低潮,我們必須充分警惕,一定要有這根弦,千萬不能麻痹。

  今天談的是電子技術問題。電子技術是領頭的,不管是航空,還是導彈等其他有關武器,都與電子技術有關係。在電子技術方面,現在我們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是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大。我們要看到這個問題,這叫「知彼知己,百戰不殆」〔2〕。看到這種差距拉大也不是壞事,說明我們對情況清楚了。我們既不要盲目樂觀,又不要因為看到有差距就悲觀失望,總要想辦法來應對。軍委還要從軍事科學的角度,研究將來的戰爭究竟怎樣打。在武器裝備上也要有「殺手鐧」。總的方針,還是要靠自力更生。因為武器裝備完全靠買是買不來的,如果把寶押在買外國的,是不行的。

我們既要尊重科學,重視武器,也要看到我們的優勢。我們實行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萬一打起來,我們既有正規軍,又有民兵,誰進來就把誰置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人是不信邪的。對整個國際形勢的看法,對我國情況的分析,要有自信心。

  總之,我們不能坐井觀天、盲目自滿,要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腳踏實地地把國防科技搞上去,使我們能夠對付今後可能發生的情況。不管是應對局部戰爭,還是應對突發事件,我們都要準備好。

  這次會議,是專門對海灣戰爭情況作總的研究。會議開得很好。今後開研究性會議,就是要允許大家充分發表意見,要造成這麼一種民主空氣。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這是解放軍的優良傳統,但在發展國防科技這個問題上,在軍事科學研究這個問題上,要有民主空氣。

  這次海灣戰爭,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實際上,從戰爭一開始,美國就已經把伊拉克的電磁頻譜偵察清楚了。頻譜弄清楚了,就可以進行干擾。美國還通過火力偵察,證實是這個頻譜,然後進行「軟殺傷」,一下子攪得伊拉克通信紊亂,指揮失靈。伊拉克為什麼垮得那麼快?我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伊拉克的通信系統被打癱瘓了,各種指揮失靈了,飛機也飛不起來了,特別是伊拉克部隊的戰鬥意志垮了。研究海灣戰爭給我們的啟示,既要分析它的電子技術,也要分析其他戰略武器,包括空軍、海軍等各個方面的,同時還要看到戰爭的性質和戰略決策、戰略指導對於戰爭結局的影響。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知彼知己。

我們的軍事戰略方針是積極防禦雖然現在我們的經濟力量還不是很強大,但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社會主義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是基本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制度對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們實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從根本上講,是由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的。我們對外不搞侵略,也不去控制別的國家。

  海灣戰爭以後,怎樣看待軍事技術的作用,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還是那句話,要尊重科學,重視武器,但人是決定的因素。對海灣戰爭的經驗教訓,我們既要看到高技術重要性的一面,又要看到根本的決定的因素是人。特別是戰爭有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區別,這一點很重要。用古語說,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

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絕不能忽視人的因素,不能忽視精神的因素,不能丟掉人民戰爭這個法寶。這也是積極防禦戰略的基本點我在好幾次會議上都強調了這個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技術的因素。我們要下大氣力發展國防科技,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科技要發展,裝備要改善,前提條件是要把經濟搞上去。過去有句老話叫「財大氣粗」,把經濟搞上去了,說話就能增加分量,但這絕不是說我們要搞霸權主義。

我們在武器裝備上確實落後了一大截,有些原來就存在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了。我們看到差距,是要增強我們的緊迫感,而不能泄氣。我們既要有緊迫感,又要樹立自信心。我國擁有相當雄厚的自然資源,已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且我們有優越的制度,有黨的領導。就國防科技來說,我們也是有相當的研究力量和基礎的。我說這些話的意思是,一定不能泄氣,要看到我們的優勢。這裡,還要講一講「兩彈一星」。「兩彈一星」精神是值得學習的。當年,黨中央、毛主席對搞「兩彈一星」是下了決心的,作出了正確的戰略決策。這是第一條。第二條,搞「兩彈一星」是大兵團協同作戰。那時,黨中央號召幹什麼,大家就拚命幹什麼,沒有討價還價。毛主席說過,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第三條,所有參加搞「兩彈一星」的同志都有那麼一股子勁頭。當時,大批科技人員一下子就到了邊遠地區,真是了不起。特別是好多人都是從國外回來的。那種艱苦奮鬥、堅韌不拔、苦心鑽研、萬眾一心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當然,對科技人員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們也要認真解決,努力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今年,國家對一萬名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發放政府特殊津貼,就是在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在住房問題上,也要妥善安排,起碼給專家們解決一個看書的地方,這個不能搞平均主義。

  究竟怎麼進一步趕上去,我講五點意見。

  第一,要結合國情,有所趕有所不趕。我們的差距確實很大,但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從國情出發,有所趕有所不趕,都趕是不可能的。那麼,國情是什麼呢?要從綜合因素來考慮,要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地理、歷史等條件都考慮進去。我們的戰略是積極防禦,對外不搞霸權,不會侵略別的國家。在發展武器裝備的問題上,要考慮到這種戰略需求。我們要搞進攻型武器,要有必要的威懾能力,包括核威懾能力,但更要重視發展防禦型武器,提高我們的整體防衛能力。總之,還是要結合我們的國情。

  第二,要高度重視體制問題。這個問題很複雜。現在,要簡單地恢復過去那樣一種國防科研體制恐怕也困難。要很好地研究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要妥善處理國防經費問題。對國防建設,要適當增加投資力度,但也不能一下子投入很多。國防經費增長,必須與國民經濟增長相適應。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防經費的投入也會逐年有所增加。

第四,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的方針。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不排除引進某些關鍵技術。當然,國防科技的關鍵技術不是拿錢就能買得到的。誰賣給你呀!我們不能花錢買一個現代化,特別是在國防科技方面不可能買一個現代化。我們這麼大的國家,國民經濟必須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還有,一定要講求效益。不管是國防工業,還是民用工業,花的錢不少,效益不高。要說交學費,我們付得夠多的了。就拿集成電路來講,我們是遍地都搞。我當電子工業部部長時,就講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搞規模生產才有效益。有些產品靠手工業、小作坊式的生產,很分散,是不行的。這個問題,說起來人人都知道,但解決起來好像很難,至今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如果全國集中力量,搞一個兩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線,怎麼就搞不上去呢?我就不相信!問題是沒有真正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沒有真正把這個辦法運用起來。現在,由於分散造成的社會財富浪費是很大的。

  第五,要重視技術的可靠性和先進性。要把技術的可靠性與先進性有機結合起來。不可靠,在技術應用上就沒有效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個思想我們應該強調和貫徹。這也是一種科學態度。

  最後,我再講講思想方法問題。當我們要強調某個問題的時候,稍微把它講重些、多些,以引起人們注意,這是應該的。但是,作為一個總體來講,我們想問題要符合辯證法,不能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比如說,在國民經濟建設中,一說集中太多,就一下子來個大分散,甚至連正確的集中也不要了;一說太分散,又來個過分集中。這兩種情況都是片面性。在思想方法上,我們要儘可能力求全面,防止片面。我們考慮國防科技發展戰略,包括考慮今後的技術發展,都要注意這個問題。

  今天,我主要針對海灣戰爭以後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再講幾點看法。

  第一,對海灣戰爭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海灣戰爭雖然不是世界大戰,但規模也是相當大的。今後,像海灣戰爭這種類型的衝突會不斷發生,這是由當今世界的基本矛盾決定的。我們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要注意研究海灣戰爭發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研究導致這場戰爭的政治、經濟、民族、宗教等多種因素,這樣才能更深刻地認識冷戰結束後世界軍事鬥爭的新特點。海灣戰爭是一場比較典型的高技術戰爭。

第二,要密切注視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現在,國際風雲變幻,我們要注重研究。目前,還是要按照鄧小平同志講的,要冷靜觀察、沉著應付、絕不當頭、有所作為。

  第三,要認真研究國內的情況。國防建設與國內形勢也是分不開的。我們現在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保持國內穩定。堅持社會主義絲毫不能動搖。目前,世界社會主義雖然處於低潮,但有十一億多人口、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對穩住社會主義陣腳的作用很大。我們把社會主義建設搞好了,對世界社會主義是一個貢獻。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防止和平演變。對外要處理好國與國的關係,既要看到國家關係與意識形態有關聯,又要看到其中的區別。處理國家關係要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要講辯證法。保持國內穩定,要注意國際敵對勢力對我國的滲透。國際敵對勢力千方百計對我國也包括對我軍搞滲透。軍隊可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對國際敵對勢力推行的和平演變戰略,我們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掉以輕心。

  第四,要注意效益問題。不僅經濟建設要講效益,國防建設也要講效益。適當的投入必須有相應的產出。我國經濟現在還有一些困難,國防經費投入也很有限,這就要管理好、使用好,在重視效益上做文章。提高經濟效益,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能源、原材料的消耗降下來,這是個很重要的指標。這個指標降下來,就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電子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國防科技水平,而且也可以提高整個國家的技術水平。總之,國民經濟要提高效益,國防科技發展也要解決好這個問題。

  第五,要通盤考慮國防和軍隊建設問題。我們的戰略方針是積極防禦。對這個方針怎麼理解?積極防禦是攻守結合,不是單純地守。這是個很重要的戰略問題。在武器裝備方面,有許多問題要解決。要想一些辦法,提高我軍的裝備水平。我們武器裝備落後,現在要趕上人家,要有所趕有所不趕。但是,究竟趕什麼,要深入分析研究。再說,部隊不是有精簡的任務嗎?兵不在多而在於精。這裡面,一個是體制問題,一個是數量問題。要綜合考慮國防科技問題。國家要拿出點錢來發展武器裝備,支持國防建設。

我有個總的看法,軍隊還是要「吃皇糧」。軍隊總是要有保障的,這是我一貫的觀點。軍隊搞一些生產,有些也是必要的。但是,經商這個東西,軍隊搞不得!軍隊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是捍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鋼鐵長城。「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吃皇糧」怎麼行!我看全世界都有這麼一條經驗,如果軍隊統統經商了,是從來沒有好下場的。


  第六,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方法。正確的思想方法,就是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科學、全面、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處理問題。許多傳統並未過時,今天還是有用的。比如說,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在方式方法上要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對全黨來說是艱巨的,對軍隊來說也不例外。再比如說,我們強調人是戰爭的決定因素,但不能不對武器裝備有所研究。在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時,另一個方面也要照顧到,防止片面性。防止工作上的片面性,需要引進科學方法。矩陣式管理和系統工程的方法,我們都要採用。如果沒有矩陣式管理,沒有系統工程的方法,還是用過去那種老方法,「躲進小樓成一統」,就不可能有現代化的管理。這不單是對部隊講的,整個國家都有這個問題。軍隊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管理是複雜的,有縱向的,有橫向的,要用矩陣式管理和系統工程的方法去研究這些問題。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關於海灣戰爭三次座談會上講話的要點。

注釋

  〔1〕海灣戰爭,指一九九一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的戰爭。一九九〇年八月二日,伊拉克出兵侵佔科威特;八月八日,正式宣布吞併科威特。伊拉克的行為嚴重違反國際法,也打破了海灣地區的戰略利益格局。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多次通過決議要求伊拉克立即撤軍,蘇聯、西歐國家、中國和大多數阿拉伯國家也提出多項政治解決方案,均遭伊拉克拒絕。經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授權,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七日,以美國為首包括英國、法國、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等三十九國軍隊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多國部隊通過三十八天的空襲,削弱了伊拉克的抵抗能力。二月二十四日,多國部隊發起地面進攻,迅速突破伊軍防禦。伊拉克被迫接受停火,宣布從科威特撤軍。二月二十八日,戰爭結束。

  〔2〕見《孫子·謀攻》。

  〔3〕見《孟子·公孫丑下》。


TG高層基本達成共識:50年內 不能和美帝硬碰硬,忍氣吞聲,大的原則是和。經濟加緊融入全球和美帝徹底一起混,能夠做到你把我滅了你也不好受。軍事方面加快PLA裝備及戰術思想的現代化,緊跟美帝模式。外交方面多面逢源,拉攏歐盟 示好毛子 口頭討伐美帝私下你儂我儂。總體上可以被美帝欺負,但不能被其跟屁蟲碾壓。


海灣戰爭打醒了中國軍隊!海灣戰爭給當時的中國軍隊的感受不是震驚,而是震撼,是目瞪口呆,是底氣不足,仗竟然還能這樣打,如果當時不是伊拉克軍隊而是解放軍對壘聯軍……。震撼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反思自省,是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加上當時台海局勢緊張,中國軍隊下定決心開始大力推進軍隊現代化建設,當時提出的建設目標是能打贏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而當時離中國最近的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就是台海(1996年,台海局勢緊張,解放軍在台灣海峽舉行軍事演習,美軍航母駛入台灣海峽,中國軍隊竟然沒有有效的反制措施,演習被迫中斷)……,可以說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就是起始於海灣戰爭,幾十年過去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了可以坦然面對美軍挑戰的實力!近年來,西方反思海灣戰爭時逐漸開始討論海灣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比較普遍的看法是海灣戰爭促使中國下定決心進行軍隊現代化建設。


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


深刻的認識到了嘴強王者和最強王者的差距。


說句實在話,91年的伊拉克軍隊,確實在某些實力和技戰術水平上是高於解放軍,甚至高於蘇軍的。——鑒於上述描述引發很大爭議,我把答案改寫完整一些:
依我看,給當時的解放軍最大震撼的,並不一定是不對稱的空襲,畢竟我們有深挖洞的傳統,而且從來也沒有過制空權這種東西。而陸戰才是徹底打消了解放軍的幻想。
就說那場東七三戰鬥吧,伊軍麥地那裝甲師趁沙暴發動決死衝鋒,結果不外乎以下情況:
1,根本看不見——只有主動紅外設備,視野小的感人。
2,看見了瞄不準——只能勉強實現靜對動射擊(而且打不準),完全不能動對動。
3,瞄準了打不穿——俄制125對M1主裝甲毫無殺傷力。
4,打穿了不死人——總共就擊毀幾輛布萊德利,因為抑爆系統出色,死的人比擊毀的車都少。
最終結果就是伊軍全師三百多裝甲車輛被美軍放風箏花式吊打,全軍覆沒,但基本上都是在正面作戰中被毀,一輛棄車或者掉頭逃跑的都沒有。說實話,固然因為伊軍的T72是猴版的,但就算是換成原裝蘇軍,恐怕也很難取得更好的戰果——我不看好八十年代人心渙散的蘇軍的戰鬥意志。而解放軍呢?軍隊一律不得經商之前,戰鬥意志恐怕比蘇軍更加渙散,更何況T72再怎麼猴版,都要比當時解放軍的主力裝備59要強一些。解放軍大佬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現代戰爭條件下,就算肯拚命,貌似也沒啥卵用,傳統上以為的夜戰優勢現在反而是對方所有。
於是就迎來了接下來十幾年徹底的韜光養晦,甭管怎麼欺負到頭上,銀河號也好,炸使館撞飛機也好,反正就裝孫子吧,悶頭髮展才是硬道理。


反應相當強烈,尤其是軍工部門。
由於2年前某事中,外國情報和軍事機構通過各種新聞電視上的鏡頭近距離地發現了PLA的裝備、通訊、後勤、指揮系統等依然非常落後。軍用卡車還是老式解放,還動輒拋錨。相關報告出來以後並沒有引起中國軍方的多大注意。只不過看成是反華言論罷了。而海灣戰爭,第一次實實在在地通過實戰看到了差距。伊拉克裝備並不差,某些方面甚至強過當時的PLA。1980年代伊拉克曾經大規模進口中國武器,69坦克(59改進型)伊拉克就買了2800多輛,還有殲7。這些當時都是PLA覺得很不錯的裝備,但海灣戰爭被打爆了。69坦克被擊毀了七成,殲7就更不用說了。(其實米格21當年被以色列摩薩德策反了一架後,武功就基本廢了一大半)。

看維基百科:

伊拉克是世界上裝備69式坦克數量最多的國家。1981年5月,中國五機部的外貿公司——北方公司簽訂合同,向伊拉克出口2860輛 69-II中型坦克和 286輛搶救牽引車,三年時間完成。合同簽訂後當年要完成出口100輛坦克。這些出口坦克中包括 69-II 坦克、69-IIA 坦克以及 69-IIB、69-IIC、69-IIC1指揮坦克 等多種應伊拉克要求不斷改進的型號。69-II坦克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成20多項重大技術改進:換裝了100毫米線膛炮,火控換成了自動裝表簡易火控系統,此外三防裝置、車體屏蔽、行星傳動、轉向機、離合器、冷卻系統、方向機、紅外夜瞄夜視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進,坦克的綜合性能有了較大提高。

海灣戰爭中損失高達七成。1991年海灣戰爭時的69式坦克裝有105毫米主炮、自動裝彈機的125毫米主炮或是改裝160毫米迫擊炮成為自走炮,常規款式全數車頭裝有傾斜複合裝甲,稱為69式Q-M。 (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正規軍裝備69式Q-M用於保衛東南部城市納西里耶)

然而這些在地上M1A1、天上阿帕奇、A10 (前次誤寫成A6,謝謝指出)的組合打擊下,並沒有卵用。

補:除去當時普遍震撼的愛國者、F117之外,三線軍工企業中與雷達相關的幾個大廠被美帝新一代反輻射導彈給嚇壞了,尼瑪搞成這樣還怎麼玩。再不不升級科技就是給人當活靶子。


我多說兩句,海灣戰爭是美國自己都沒有預料到的。今天看,這是一個有代差的戰爭。

美國越戰灰頭土臉,然後信息革命,整個80年代都在擴軍升級,正好到了80年代完成換代。二代機美國還能被中國欺負,三代機全面進步,電子對抗碾壓,有了信息時代戰爭的雛形(還沒有成熟,當時戰斧還用電子地圖匹配。)

1991年的美軍打1980年的美軍也是碾壓。美軍信息化有雛形,伊拉克是第一個試手的。

伊拉克是有二戰機械化戰爭水平的。部分裝備和美國同代,但是系統差的遠,還沒有到信息化的層次。

而當時中國兩山輪戰,還在和越南打一戰水平的仗。

中國的精銳部隊,裝備沒有伊拉克精銳好。坦克是59,飛機是殲7,殲8。電子對抗送人頭的水平。

當時中國防蘇聯,是準備用一戰水平的防線防二戰水平的機械化進攻。三打三防蘇聯坦克海。

伊拉克的常規武器在中國看來就好先進,夢寐以求了,然而伊拉克慘敗。

中國一頭冷汗,幸好有核武器,否則還不如伊拉克,原來仗還能這樣打。美國超越伊拉克一個時代,超越當時的中國兩個時代。機械化還沒完成,就已經過時了。

如果當時中國軍隊和美軍對抗,不用核武器會死的更慘。空軍一開始就會被全滅,制空權沒有,陸軍全是靶子。地面戰爭一開,是m1a1打59,而且59也剩不下幾輛,早被阿帕奇消滅的差不多了。人家直升機機降截斷後路,武直,a10一起轟,你靠手裡的八一杠和火箭筒根本打不著人家。

加上當時中美蜜月結束,很多項目開始重新上馬。巡航導彈,隱身戰機,航母戰鬥群成了噩夢,電子對抗事實證明不堪一擊,所以以後有文章就談複雜電磁環境下的體系對抗。

事實上信息化的美軍一直是我們的偶像,我們努力模仿,爭取學到類似美軍的體系。巡航導彈要有,隱身戰機要有,空中火力要有,電子對抗要有,預警機要有,航母戰鬥群要有。

到今天,算學了三分之一,距離美軍還遠,但是對二戰水平沒有信息體系的軍隊,其實是可以欺負一下了。

如果世界上沒有美國,周邊國家除了俄羅斯想滅哪個國都能做到,包括印度(當然你和誰衝突美國都會介入,所以還是誰都不敢動,要吃准美國不能干預的時候動),美軍是個好老師。


推薦閱讀:

有哪些失傳多年最近才被發現的文章或詩詞?
依正史記載,趙雲並無太過出彩部分,為何倍受喜愛?PS·三國志里就只有長坂坡救了阿斗和甘夫人和斜谷之戰?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將希臘排除在外?
假設你參加抗日組織被日軍活捉,面對敵人的酷刑,你能挺住不出賣組織和戰友嗎?
鎚子作為冷兵器,實戰情況如何?

TAG:歷史 | 軍事 | 中國軍隊 | 海灣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