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因為在知乎上的觀點一致,或者有些許共同愛好,這兩個人便「社交」了,是不是一件特別扯的事情?
一朋友在知乎上收到知友的私信,內容大概是【贊同他的很多觀點,兩個人有共同語言,想約出來見面繼續探討】。我個人覺得很靠譜兒,但問他拒絕的原因是【就算我倆有些許共同語言,但這樣就社交也太扯淡了】。大家有什麼想法?或者說,唯有見面才是最好的網路社交手段么?
我講一個故事。
在我第一梯隊的好友名單里,有一個閃亮亮的名字,他叫郭磊。
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我不知道他是誰;第二季度,我開始關注他在知乎上的回答;第三季度,我們從線上轉為線下;現在,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郭小磊是知乎上的名人,是第三個破千答案的用戶,回答了好多好多靠譜的問題,不管是法律專業相關,還是美食領域、美容領域甚至...育兒領域,所以從上半年開始關注他的回答以及評論。知道了他超愛河馬。
6月中旬的時候,在微博上發現了一個剛出生的河馬照片,就突然想到了郭磊,可是沒有他的微博沒法轉,知道他和張亮是好朋友,於是就在微博上@了張亮,拜託他轉給郭磊看(後來被證實是阿萌幫忙轉的,多謝阿萌哈)。過了幾天,郭磊在知乎上私信我表示感謝,雖然這張圖後來被證實並非河馬而是豚鼠(詳見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33389),但是通過這次的烏龍事件,我們正式開聊了。
在線上好友階段,我們聊知乎,聊法律,聊設計,什麼都聊。漸漸的,了解了彼此的喜好和彼此的性格,他欣賞我的痛快仗義,我欣賞他的樂觀周到,但最重要的,在胡侃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彼此在對一件事上的追求有著比常人更執著的毅力,那就是吃!
於是我們終於在8月的時候,約在了虎坊橋的炒肝店,正式開始了線下好友的生涯。在逐步的接觸過程中更加堅定了對彼此的欣賞和信任。現在,我有高興的事兒會第一個跟他分享,他有不開心的事兒也會第一個跟我念叨,誰說只有愛情有一見鍾情的?友情也有!
故事講完了,但是我們的友情還會無期限的繼續下去。講了這麼多,我就是想說:欣賞,或有共同語言都只能是前提,或者見面本身的驅動力。但人和人的接觸交往,最本質的還是在於內心,你若真心想和一個人交朋友,不論是網路,還是生活,你都可以只當它是一個媒介,就好像你愛一個人,無論是在地鐵里、咖啡廳、圖書館,你都會一樣愛他,一個道理。 友情以某種形式存在,靠譜或不靠譜,與形式本身無關,只與內心的真誠度有關。
倘若你願意在生活中多一個聊得來的好友,何必去在意是先在網路上認識的。若見面聊不來,其實你也並不損失什麼,聊的來,豈不是一件幸事!
兩個人在一件事觀點一致的概率是1/2,在一百件事上觀點都一樣的概率是1/2^100,要是遇到這樣一個人,我會覺得很慶幸。
實際上從廣義來看,社交是人際溝通的一種方面,所以本問題可以從社會心理學的人際吸引角度解釋:
首先,人際吸引是人與人之間產生的彼此注意、欣賞、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從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接近並建立感情的過程。從問題中可以明確看出此次社交是由於人際吸引產生的。
所以接下來引出人際吸引的規律:1 相近性吸引 2相似性吸引 3互補性吸引
相近性吸引:交往雙方由於時間及空間上的接近而產生的人際吸引。
簡單說就是平常見得多、住的近所以交往容易。常出現在交往早期。
相似性吸引:由於彼此之間的某些相似性或一致性的特徵,如共同的態度、信念、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產生的人際吸引。
簡單說志同道合。而且因為具有相同的觀點和價值觀容易在彼此的心理上產生共鳴、容易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這也是交往持續、關係加深的最關鍵因素。
【事實論據:紐科姆(Newcomb)實驗,可以查一下,這裡不贅述了】
所以根據以上兩條及實驗結論就可以明顯得出結論:社交的關鍵是志同道合、興緻相投,見面不是必要的。但是話說回來,跳出本文論述邏輯框架,現實總比虛擬的好,個人還是建議去見個面,起碼減少輻射量是不?Over。
Ps:(補充第三條)
互補性吸引:人際交往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心理需要,當雙方的需要以及期望成為互補關係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吸引立。雙方以互補形式滿足對方需要是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順祝周末快樂~~
社交的概念是比較廣泛的,不知道問題中的「社交」指的是什麼。
一般來說,兩個人進行思想交流,就已經開始了「社交」,只不過最近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互聯網交流,知乎也是其中的一種形態。
在線社交門檻低,付出的成本少,交流起來非常方便,如果轉移到線下,則要付出更多成本。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付出較大的成本來與一個不太熟悉的人交流。
就我而言,根據網上交流的情況和我個人的時間安排,我還是比較願意付出線下交流成本和知乎上的朋友進行線下交流的~
個人覺得,見面恰恰是最壞的社交方式。兩個人面對面,暴露的面太廣,呈現出來的印象也太綜合,舉手投足,一顰一笑,個人的存在太過於整體,同樣他所攜帶的附著信息遠大於當初所想談的那個話題。
網路化的社交活動本來就使得每個人都標籤化,符號化了,人們圍繞某個共同話題展開討論,實質上每個人都只是以「觀點」的形式存在,比整個人來而言,一個完全具體的人而言,無疑這種標籤化的「交往」要方便快捷的很多。社交活動本來就應該以共同目的為導向,而一旦活生生的人見面了,很容易就會衍生出一種需要維持的關係,這種附帶品。。哎。。
但其實還是要看初衷是什麼。見面雖然對探討問題沒什麼大的幫助,對了解那個人來說卻是最好不過。如果初衷就對那個人本身的興趣程度(什麼樣的興趣都算。。)大過於對共同的興趣。。
從線上發展到線下是需要時間和積累的,僅僅是因為贊同觀點、覺得有共同語言、想約見繼續討論,這未必很扯淡,但顯然也不靠譜。除非兩人同是某方面的發燒友並且都非常健談,否則就這樣「繼續討論」恐怕最後會很尷尬。當然,約見人數適量會很好地改善這一點。
我覺得至少需要一個經常在線上互動討論的過程,並且在固定的交流群中發展到吹水調侃各種瑣事的地步,彼時約見會有更好的效果。
從我個人而言,我在某論壇、論壇版主Q群中廝混了一年多,最近又因為某件事幾個人都很有相聚的意願,想要參加的人彼此都很熟稔,儘管從未見面,但所有的條件都水到渠成,這種情況自然要比提問者所說的靠譜得多了。
補充:也許是因為身為男生,並且從未遇到過惡性事件,我一直沒把「受騙」的可能性作為顧慮。呃,這世界還是美好的吧?這世界還是好人多一點的吧?
我在知乎上沒試過,不過在豆瓣我是有一幫每年聚會一次,聚會超過第四年的豆友的。交朋友不需要那麼多的形式,你信任這個人,這個人信任你,就OK了。LZ認為這是一件特別扯的事大抵是因為LZ對這種交友方式不信任。
反正我的好朋友多數都是因為有共同愛好而認識的。
我覺得是一件特別靠譜的事情。
社交的基礎是啥? 先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社交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共同的觀點,共同的愛好。
除了一出生的血緣關係以外,社交主要的來源無非是共同的生活場景(同學,同事),以及共同的觀點和愛好產生的深入交往。
即便是共同的生活場景產生的社交關係(例如同學,同事)其進一步深入交往的原因往往也是共同的觀點和共同的愛好。(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的共同的利益,當時我更願意把這個歸入商業關係而不是社交關係)
因此基於網路上(例如知乎)的共同語言,共同觀點和共同愛好的共鳴,我覺得是非常好的社交基礎。網路提供了一個環境,使得我們低成本,較少約束得接觸大量的人,能夠比較輕鬆得交流觀點和愛好,而線下的見面會進一步拓展對人的不同層面的了解和感受,基於網上上的交流,那麼發展到線下是很有機會找到非常好的朋友。
即便不發展到線下這一步,依然可以是很不錯的社交關係和朋友關係。
有很多人不願意線下見面,不願意將線上關係轉成線下的。很可能的更多原因在於社交圈子區隔的目的。未必都是因為不把線上當社交。
如果一個人的線上線下的角色,風格及表現差異比較大的話,那麼刻意去做這樣的線上線下社交區隔是很正常的行為。
我上網17年了,我大約數了一下,和我關係最為緊密,相互最為信任的朋友中,網路上認識的朋友佔到了一個很大的比例,分布如下:
同學:5人 同事及合作夥伴:4人 網友:5人 其他:2人,網友已經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比例
最重要的是,網友能夠讓你接觸到你平時生活工作圈子相差比較大的各種各樣的人,所以我額外珍視網路的社交渠道。一大早醒來讀到一條我偶像轉發的微博,只一句話:人與獸的區別在於,人看不見關著他的籠子。現在看見這題下的各種,忽然覺得這真是句馬皆準的話。
作為一個近五年來(大概從高中後期開始)把很多線上的朋友發展成了現實中的朋友、也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很多線上的朋友的人,我覺得能夠「成為朋友」是一件很微妙又很沒邏輯的事情。如果一定要有原因,那可能是無法形容的「氣場」。(好吧這個說法很隨意)
在線上談得來,很多時候是因為「有共同愛好」「觀點相似」,可以聊天啊、討論啊,覺得彼此勢均力敵、合得來、相處愉快,而這種關係也很可能發展到現實中,比如決定要見個面吃個飯,就逐漸發展成了現實中的好友。我的很多朋友就是這樣來的。所以絕對不能說」特別扯「啊,是很靠譜的~
但是,有共同愛好、觀點相似等,絕對不是「能夠成為朋友」的充要條件。
有些人在網上談得來、發email可以有好多話講,甚至寫信也非常開心——但,卻是」見光死「。
一起談小說、電影、甚至更深入的東西,一起吐槽,很好。但是,當面對面坐著的時候,用以溝通的絕不僅僅是文字,於是就會有很多說不清的東西在影響兩個人的交流,甚至包括長相衣著。
比如,有些人到了現實中,就會很」悶「,這樣的人可能就特別不適合我,因為我是自認話癆的人,對方不說話我就忍不住要不停地說,但真的無法堅持獨白一整天啊!
而一旦將網上的友誼扯入現實而沒有成功,回頭在網上,似乎也總是無法像以前那樣繼續了,總覺得有什麼東西在中間隔著,提醒你那次不成功的見面……這是件讓人很難過的事情!會讓我不由自主地想,還不如不見面呢……
因此有時候我想網上的友誼和現實中的友誼可能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網上建立的友誼可能是純然的」文字交流「」觀點碰撞「。 年輕一點的時候會把網上(比如知乎這樣有愛的地方吧)當家,現在看來,其實比較近似於茶館,有些熟客天天來,但也都是自來自去,各交各的,不同意的話就爭辯一番,有話則聊無話就喝茶,也很美好~ 這樣的情況下,當然是有相同愛好和觀點的人容易坐一桌啦。
而現實中呢,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有一些共同的經歷和承擔,類似的生活環境,和彼此包容不同的願望……我與很多朋友愛好完全不同,觀點相悖,也可以維持長久的親密友誼,因為我深深地珍惜對方、愛著對方,輪流聽對方說些什麼然後表達你的感受就是了。至於觀點不同……我們為什麼非要去談那些不同的觀點呢?一起吃飯就蠻好的啊!
社交從現實生活中的熟人交際圈出發慢慢認識開始交往是挺好的。在網上,觀點認同可以做這樣的觀點交流。說約出來交往啥的,一般不會出來的。畢竟,你們沒有任何的現實生活交往的交叉點。交際還是基於現實生活的
我認為,從問題說明來看,私信方略顯冒進,還沒跟你的朋友達到同步震蕩。
等再多了解一下,在別的IM上聊或者出來見面也是遲早的事。
就我自己來說,在知乎遇到了不少朋友。
但要說有人直接發那麼一封私信,我也會先想想我知不知道這個人是誰,Ta在知乎上什麼表現、我是否認同那些回答,以及Ta找我會談什麼事,再決定我們是不是一定要「約出來見面」(我相當討厭出門……)。
如果我壓根兒不了解或者從知乎上了解不到這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憑我對知乎這個網站的信任我就該信任它的所有用戶么?實話說,我也多少從一些回答里看到了讓我不寒而慄的人。
不用把兩個很具體的人,一個很具體的問題和一句隨便說的話拔得太高,毫無意義。網路和現實之間比這扯淡的事多著呢。
人都會有防備心理,試想如果一個人,我都沒有見過,就說多麼贊同我,多麼崇拜我,約我出去見面,那我也不會去的。所以不一定非要見面,偶爾聊聊天,一起探討一下問題,又何嘗不好呢?
很多年前,痞子蔡對於「網路小說」這個」新辭彙「,也說了這麼一段話:
既然大部分人都不介意一杯好喝的咖啡是手磨的還是機器打的,那麼為何要介意一本好書是用鍵盤還是用筆寫就的呢?
想來,友情愛情也同理吧
不過我本人是很想吐槽現在」見網友「的節奏的,一直有心想拍一出名為《射交網路》的微電影……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這跟每個人對社交的概念和過往經驗有關,因人而異。
觀念差異而已。
「問你一個問題」
「18厘米」
我覺得首先觀點相同但是年齡不同是非常可能的。在這種虛擬社區中觀點相同的人海了去了,而線上匿名的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跨越了我們思考的關於年齡、性別、社區等其他因素的差距。如果想從線上轉為線下還是需要一些明顯的契合點。比如身份比如背景等作為依託,才能不至於被懷疑,並進行對等的交流。現在的中國正漸漸走向陌生人社會,你的朋友這樣理解有自己的道理。
社交本就是多元的,沒有什麼必要的原因要把各種不同的手段合而為一。
擁有一個和自己共同愛好的朋友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事之一,至於是在網路上神侃還是真正線下見面已經變得不重要了。我和一個同學就特別聊得來,都喜歡文學,都喜歡王小波、杜拉斯、村上...,也都喜歡歷史,從王莽托古改制濫發的刀幣、布幣到濟南的老建築,我們都聊得不亦樂乎,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觀點和興趣的碰撞,至於社交不社交,還重要嗎?
推薦閱讀:
※知乎上有哪些好的程序員可以關注?
※知乎用戶的平均年齡和收入?
※如何看待 2014 年 8 月知乎流量首次超過人人網?
※你對知乎有哪些建議或反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