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跟 1~3 歲嬰幼兒說話時,模仿小孩那種幼稚腔調到底好不好?

幾乎所有父母在與1-3歲的幼兒交流都模仿小孩說話的腔調,這種方式對小孩的成長是利還是弊?在孩子具備語言能力之初,成人應該用什麼方式和孩子說話

相關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679858


題主所說的」小孩那種幼稚腔調「在語言學和心理學中被稱為兒向語(Infant-directed speech)。兒向語並不是在模仿兒童說話,在兒童說話之前家長都傾向於使用這種語言,這個現象在很多語言和文化中都很常見。

兒向語的語調特徵表現為「音調更高,速度更慢,音調範圍更大」等,同時對一些關鍵的詞語,比如新的辭彙,都會重讀。其用詞和語法和成人的語言也有一些區別。很多研究都表明這些特徵能夠吸引嬰兒的注意力,幫助嬰兒的語言發展;而且和成人語言相比,嬰兒更喜歡聽到這樣的語言。因此,家長不需要刻意改變這種說話方式,相反,這種說話方式對語言發展是有好處的。

此外,語言發展在嬰兒說話之前就已經開始,嬰兒出生之後即用兒向語對他們說話能夠對他們的語言發展產生幫助。

票數最多的答案第一段和學界研究結果並不相符,後面的內容答非所問。


補充:回復@謝長姿 的評論:
是的,常用疊詞(duplication)只是兒向語的其中一個特徵,在語言中疊詞常常是小稱(diminutives)的表現,有更小,更親昵的含義。荷蘭語和英語的一些實驗發現兒向語中的小稱有助於嬰兒分詞(比如Diminutives in child-directed speech supplement metric with distributional word segmentation cues)。雖然目前沒有研究直接證明漢語中的疊詞能夠對嬰兒的語言發展有幫助,但是共識是兒向語作為一個package,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有利的,家長並不需要刻意避免。

希望有幫助:)


2014年1月10日
補充一個新的研究:Baby talk helps infants learn language faster
感謝煎蛋,中文概要在這裡:用娃娃音對嬰兒說話提高語言學習能力


父母在與1-3歲的幼兒交流時模仿小孩說話的腔調,這種方式是人類千百萬年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的結果,對於孩子的成長大有益處。甚至可以說,這是人類繁衍、生命延續的必備條件之一。

人類進化學有一個觀點:「生存獲益」是進化的原動力。簡單的說,人類的生理構造以及心理、行為、選擇等等,對人類生存有幫助,就會被保留下來。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新生兒的大腦發育在脫離母體時,並未100%完成(一般情況下只有70%左右,具體因人而異)。產後大腦繼續發育的結果是「人類在嬰兒期對父母的完全依賴。」

也因為嬰幼兒的大腦還未發育完成,嬰兒表達感情的主要方式只能是簡單的喃喃兒語——運用哭喊、尖叫與父母建立聯繫。在生命的頭幾個月里,孩子們哭叫的技巧快速發展,風格逐漸形成,可以視為特殊類型的「嬰兒語言」。

這種哭叫風格變體的發展,是通過細膩多變的音調、節奏、強度,傳遞嬰兒的感覺狀態,表達日趨豐富的生理感受。由於嬰兒所發的聲音不是具體的辭彙,構成他們交流系統的基礎,正是基於「音高、音色、節奏和力度」的綜合體。


在這樣的現實狀況下,在長期的進化中,人類不分種族,各自形成了母親和嬰兒交流所用的特別語言形態——綜合了言語、歌唱和撫摸的交流方式。心理學家合成一個術語叫做:「Motherese「,中文可稱之為」兒語、兒話、母性語言、媽媽話」。大多數語言中「媽媽」的發音、嬰兒吃奶的鼻音都非常近似,這樣的表達方式就是題主所說的「模仿孩子的方式」。


伴隨著搖動、輕拍、撫摸等節奏行為,「Motherese」中特有的情感表達方式,滲透在嬰兒大腦的快速發育過程中,成為人類文化演進的必需。早在孩子學會說話之前,能夠熟練老道地編譯解釋「motherese」中的情緒內容,通過音色、音高、力度和節奏的變化傳遞信息,是嬰兒發育成長的必備能力。

甚至可以說,那些「具有充分感知能力」,可以達成「前音樂」雙向交流的嬰兒,才能夠在「進化的賽場上獲勝,在生存的比拼中留存」。


在嬰幼兒的發育過程中,1歲開始有發出單音節的詞語能力。比如會說「媽媽、爸爸、爺爺、奶奶。一般的兒童都是這樣,這是我們的生理髮育所決定的。到了兩歲左右,開始說些簡單的句子,比如說:「肚子餓」、「爸爸壞」等等。這之後,辭彙量逐步增加,動詞、形容詞、副詞、連接詞、代詞等偶爾也會脫口而出,而且在語句的構成能力上也逐步向「多語句、結構性表述」過渡。3歲之後,進入語言發展的爆發期。這就是母嬰類雜誌大多分為0~3歲版、3~7歲版的原因之一。


那麼,在0~3歲的發育重要時期里,和嬰幼兒交流的要點是什麼呢?

1、 給予刺激

語言的刺激比正確發音更重要。請用孩子可以聽懂的方式,選擇合適的詞語,不斷的告訴小孩這是「爸爸」、那是「花花」等……不是要說正確,而是要刺激孩子語言習慣的發聲行為。

2、 重複示範

促使孩子學習語言的動機,要從簡單明晰的發音和行為用語開始,多次強調和示範。

3、 認真傾聽

嬰幼兒時期所熟悉的語言並不多,使用起來難免錯誤百出,不必當時一再糾正。用孩子習慣、喜歡、放鬆的表情和態度來應對,保護他們表達的信心。

4、 創造交流的氛圍

說話的意念來自愉快的氣氛。所以要儘可能讓孩子在充滿活潑、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談話。藉由溫馨的心靈交流,來輔助嬰兒學習語言。


綜上所述,3歲以內,和嬰幼兒交流採用孩子的表達方式沒有任何問題,利大於弊。只有這樣,他們才容易聽懂,才可能在對話中強化發音習得語言,最終發育、成長、成熟。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吃飯飯、洗手手」的表達詞語,就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生存技能「排隊隊,吃果果」的理性選擇結果:不能建立母嬰鏈接的嬰兒(容易夭折),不能做到如此的父母(無後幾率高),在進化中已經被逐步淘汰,這樣的方式已經以「近乎本能」的方式固化在人類的行為中,不分中外無論種族,父母和嬰幼兒的交流都有類似的方式。


在孩子3歲之後,請逐步放棄「Motherese」,採用合乎語法的交流方式。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需要更為高級的刺激。

-------------------------------反對分割線--------------------------------------

旗幟鮮明反對尚愛蘭老師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並果斷點了「沒有幫助」。
原因有兩個:
一、答非所問。問題描述中,題主給出了"1~3歲幼兒"這個嚴格的限定,但回答中無視這個年齡條件,導致回答明顯和問題本體「脫節」。
二、回答以個人主觀感受代替科學實證。所舉的例子絕非3歲以內的嬰幼兒的能力可以接受的,和實際情況難符。(當然,尚老師自己也說了是「個人覺得」。)


"個人覺得"請尚老師有必要再查閱一下相關資料,按照「1-3歲幼兒的問題「修正答案,因為這會誤導家長的教育方法,影響孩子的學習成長。


直接反駁、失禮失敬之處,有請@尚愛蘭老師多多包涵。


參考文獻:

1、《音樂心理學手冊》第二版,(美)多納德·霍傑斯(Donald A. Hodges)主編;劉沛,任愷譯,2006.01首版。第二章,P52。手機輸入不便,後續補齊。


(完整版可以看我專欄文章 美好來自本能(二) - 古典音樂的美好 - 知乎專欄 )

歡迎關注,一起發現音樂的美好。

謝謝點贊。

-------最後為自己的專欄打個廣告----------

擁有音樂,才是人生的盛宴,我們一起來發現古典音樂之美。
古典音樂的美好 - 知乎專欄
本專欄持續更新,敬請關注。
也歡迎關註:孟章-知乎主頁
【音樂,用耳朵思維的藝術】


曾幾何時,我也讀了很多說什麼必須要用正常的詞語和小嬰兒說話的理論。後來自己當了媽媽,發現,這些兒化語言其實並不是大人發明的,明明是小孩子自己發明的。他說不了兩個不同的字,就會用疊字代替。比如管衣服叫服服,尿布叫布布,回答可不可以會說可。但是長到了2歲左右,他慢慢會用兩個不同的字了,就自己發展了,把名字叫回本名了。

我的體會是,原來兒童語言是自古以來一種自然的語言啊。寶寶願意用簡單的詞來代替他發不了音的複雜字,能順應他,是非常好的事。要是強制非要用成人的用語去掰他也沒有意義。因為他自己長大了就自己改過來了。而且,用過於複雜的詞是不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的。

就是這樣。家長不要糾結自己是不是說話說得太幼稚了。順著寶寶的話說,但平時盡量正常說話。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了。當媽媽的是最能用直覺做好的。


近期寫的一篇文章《吃飯飯、拉臭臭,這類兒語究竟是好是壞?能不能說?》,發表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上。轉到這兒!


摘要:此問題學術界尚未達成共識,現有的實驗方法存在固有缺陷。就目前來說,穩妥的做法是折中,具體參見本文最後一節。


===============================================


想必大家生活中都經常聽到大人對小孩子說「吃飯飯」、「拉臭臭」之類的兒語。英文稱之為baby talk。


奶爸我最近看到兩篇短文講這個事情。兩篇文章都援引了國外的研究成果。我截個標題給大家看看。


第一篇來自新華每日電訊,認為不能對小孩說兒語。

第二篇來自生命時報,認為需要對小孩說兒語。

奶爸我就不明白了,這到底是能說還是不能說啊?於是我花了些時間研究此問題。


閑話少說,正文開始!


1 什麼是兒語?

成人在跟小孩說話的時候,會採取與成人之間說話不一樣的方式。這種不一樣的說話方式就稱為兒語,英文稱為 baby talk 或者 infant-directed speech。


並非只有中國人說兒語,世界上多數民族都會使用兒語。儘管語言不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1. 音調高。

  2. 語速慢。

  3. 多用短句。

  4. 重複的發音。中文體現為疊音,例如「吃飯飯」、「睡覺覺」。

  5. 賦予某種事物一個特殊的名稱。例如「拉臭臭」、「洗香香」。

  6. 減少詞之間的連音和滑音。

兒語這種說話方式到底是怎麼來的,目前尚無定論。科研工作者們對其進行了一些研究,但卻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一派認為其很好,一派認為其很糟。


2 兒語支持派的觀點

支持派認為全世界多數民族都有說兒語的現象,證明兒語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結果。


兒語源自父母模仿幼兒的說話方式,因此幼兒更容易理解,進而有利於幼兒語言能力的開發。


在一些實驗中,兒語中的一些特點展現出能更好地向幼兒傳遞信息的效果。比如更高的音調更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短句和重複發音更容易被幼兒掌握。


綜上,兒語支持派的核心觀點——兒語源自父母對寶寶說話方式的模仿,使用兒語和寶寶交流有助於寶寶學習語言。


3 兒語反對派的觀點

反對派首先認為寶寶的說話方式不是生來如此,而是因為父母說兒語,所以幼兒才學會。反對派也不認為兒語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結果,因為世界上還是能找出一些民族是沒有兒語現象的。


在一些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寶寶的語言學習能力非常強,即使父母不說兒語,寶寶也能夠分辨出相似音節。因此,反對派否認了支持派所認定的兒語和語言學習之間的正向聯繫。


同時,反對派認為兒語對寶寶的大腦刺激不夠,進而推崇與寶寶正常交談,使用複雜句式。


另外一個經常提到的觀點是,小時候用兒語,逐漸長大後總得切換成正常語言。在切換的時候,對寶寶來說是兩套語言系統,這會令他們困擾,並阻礙語言能力的開發。

4 當下應該聽誰的

奶爸看完兩種對立觀點的資料,確實分不清誰優誰劣。


在我看來,這與目前人類對大腦的認知還十分淺薄有密切關係。正是因為不清楚大腦的具體工作方式,所以兩派的實驗都是間接的實驗,進而做出的推論。


同時考慮到人的特殊性,兩派的間接實驗都存在兩個缺陷:

  1. 樣本數不夠大;

  2. 無法固定影響結果的其他因子。

所以呢,這個事要想知道確切的結論,我們可能還得等上幾十年。


那麼好了,具體到當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兒語說還是不說呢?


這個時候就得拿出育兒領域的聖經了——《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奶爸我翻遍全書,書中對兒語的好壞沒有明確站邊,但是有多處建議。這也符合當下此問題在科學領域沒有定論的現狀。下面我們來看看書中是怎麼說的:


『在所有聲音中,嬰兒更喜歡人類的聲音。母親的聲音是他最喜歡的……通常來說,嬰兒喜歡音調較高的女性聲音——事實上大部分成年人會本能地意識到這一點,甚至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就會用這種音調對嬰兒說話。』


『2個月前後,你會開始聽到孩子發出唧唧咕咕聲,而且會重複一些母音。來吧,模仿他的兒語,同時在4~6個月期間的交談中加入一些簡單的詞和句子。這期間很容易養成用兒語的習慣,但你應該有意識地在交流中加入更多的成人用語,最後逐步淘汰兒語。你還應該從孩子的嬰兒期開始為他讀書,即使你覺得他根本不理解你在講什麼。』

『1歲多以後……你還會發現自己不再用那麼多兒語,也不再像唱歌那樣吊高嗓子來吸引他的注意。現在要盡量放慢語速,吐字要清楚,盡量用簡單的字詞和短句子。教他物體和身體部位的正確名稱,比如說「腳趾」的時候就不要再用「小豬腳」這樣的可愛代號。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模式,可以幫助他減少學說話過程中的混亂。』


綜上,美國兒科學會的意見基本上是一個結合了兩派觀點的折中。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 0~3個月,可以使用兒語。

  2. 4~6個月,逐漸增加成人語言,減少兒語。

  3. 1歲多以後,不再使用兒語。

就目前來看,各位爸媽按照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來操作,是最為穩妥的。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有一次我教育我女兒「要堂堂正正做人!」
女兒:「糖糖?糖糖在哪?」

有一次我說的夠直白了「不要瞎逛!」
女兒「蝦?要蝦!要蝦!」

你讓我怎麼和她說成人的話?!
==


玩笑結束。其實「貓貓狗狗」式說法,到孩子會說話就可以結束了。
說話的方式其實不重要,現在孩子的社交圈都很大,看的節目也很多,他們自然會學習很多句子,也會很出乎你的意料。

像我一直不和女兒說貓貓語,但一般只說短句子。但女兒剛才就說了句「媽媽我看到飛機上天飛機喜歡雲所以能上天我也喜歡雲所以我也能上天但我不上天因為我更喜歡媽媽媽媽不能上天媽媽媽媽。。。」這樣的無標點超長句子。
誰知道她在哪學的?!

我想反對的是家長圖省事而說的騙人句子。
「你再哭爸爸不要你了」
「媽媽生病快死了你別來吵媽媽」
「電視看多了會瞎掉」
「你是撿來的孩子,你在鬧我把你送人了」
「你再哭把你送給大灰狼吃了」

這才真是利用了孩子對自己的信任,通過傷害孩子的感情,來做到減免自己教育任務的不負責任說話方式。


看到大家的回答學會了好多科普名詞:兒化語、兒向語等等。其實個人認為哪種方式不重要,重要是家長要細心觀察,然後建立一種你和寶寶之間的溝通方式。而隨著寶寶的成長肯定溝通方式也會轉變。所以只要提問者你能夠用心觀察你的寶寶,相信你用哪種方式合適寶寶會用行動告訴你,比如你說你用兒語說話,如果有問題寶寶會在語言發展和行為發展中來告訴你,如果有問題也沒關係方平心態和寶寶一起糾正。總之在寶寶教育過程中,家長心態很重要,不要焦慮,焦慮的話寶寶是能感受到的,會起相反的作用。
以下是我這個剛剛進入3年級母親得一點心得,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在我家寶寶1歲前,我會用相對小孩子的腔調和她說話,有時還會模仿動物聲音和她說話,她會很開心。
進入兩歲,我們就用正常交流的語氣和她對話了,有時還會用比較誇大的表情和她交流(比如,她發現什麼來告訴我們,我們都會很驚訝的表情和語氣迎合她)。
現在我家寶寶馬上進入3歲了,這段時間她會經常挑戰我們耐性,當犯錯時我們會表情嚴肅,語調平穩緩慢的和她說不對的地方,我們很難過(但有時會控制不好情緒,但過後一定會好好告訴她當時為什麼那麼對她,和我們心理的感受也會告訴她,儘管她有時聽不懂)。表現好的時候,我們會表情愉悅開心的告訴她什麼事情做的很好,我們很開心。
至於到底用什麼腔調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通過語言表達能夠給孩子心理和性格培養上帶來正能量,那是最主要的。一切在於父母要用心的觀察。


孩子小時候,我刻意不使用軟慢的語調和他交流。現在想想真的沒有必要,是我自己太緊張,唯恐如何如何。嬰幼兒初接觸世界,需要關愛呵護引導,是一個階段;隨著他的成長,語調和用詞就會自然改變,最終進入正常。
越來越發現教育家如何如何,不一定對,應該結合教育家的、試試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式。


-
在很多地方看到類似的意見:「幾乎沒有育兒專家會倡導大人用幼兒腔調和孩子交流。」

請原諒我舉一個反例,人類史上,最成功的學齡前(低齡幼兒)節目:天線寶寶。

哪個育兒專家,能比天線寶寶的製作人 Anne Wood ,和 Nick Kirkpatrick 更有資格?

天線寶寶的創始人為 Anne Wood 和 Nick Kirkpatrick 以及Ragdoll公司。

節目構想,源於Anne Wood的發現,她察覺到了有個觀眾族群沒有受到重視與幫助,這個族群的年齡只有兩歲以下,還在牙牙學語。因而有了「天線寶寶」的誕生。

在語言方面,Anne Wood花很多的時間在前製上,她會與父母、照顧幼兒者、老師、教育學者和兒童一同討論。節目中所用語言,都曾經與英國各地七個兒童團體做過測試。

從測試內容中,了解到天線寶寶培養兒童聽與說的能力,它利用「重複朗誦」和動作、聲音的模仿將訊息告知小朋友。

經分析,天線寶寶節目中,共使用四種不同的語法:

1、說故事的人(通常就是作者)。
2、小喇叭手(不論是吟詩、唱歌或說話,小喇叭手都有不同的發音)。
3、兒童用語(參加節目小朋友的話語用在對白和動作,使幼兒有熟悉感)。
4、天線寶寶語言(天線寶寶所用的語言和幼兒相同,節目播出時,幼兒會模仿)。

(以上文字,摘自網路)

不能說爸爸,不能說媽媽,不能說爺爺,不能說奶奶,不能說哥哥,不能說姐姐……。
不能說尿尿,不能說飯飯,不能說抱抱,不能說娃娃,不能說睏睏,不能說覺覺……。

你養的是怪物嗎?

-


本來沒資格回答這個,因為還沒孩子,而且我不是太喜歡孩子,當然反感也只針對熊孩子。不過最近看《無後為大》裡面有幾段話提到了這個,摘抄過來。

絕大多數成年人與小孩子玩耍的時候,要麼陷入對童真的追懷,要麼只是履行責任,並非真的對孩子的遊戲感興趣。事實上,這種敷衍逃不過孩子的敏銳感受。生活中,我們喜歡「逗」孩子玩、「哄」孩子玩或者「陪」孩子玩,這樣的字眼本身就暴露了不對等的關係,絕非一個真正玩伴應持的態度。前幾年曾有媒體報道,某些城市流行過「陪玩家教」,應聘的大學生們與孩子玩了不久,大多落荒而逃。他們更擅長應試教育的輔導模式,要論玩遊戲的花樣和水平,竟然遠不如孩子,實難勝任。

家長比大學生離童年更遠,早已無法感受翠綠色的雲朵、長翅膀的小豌豆有多麼美好,更可惡的是,還常常用成人世界的邏輯太讓干預孩子的想像。

居高臨下地彎腰作和藹可親狀,或是捏著嗓子嗲聲嗲氣,成為我們與孩子交流的常態,也是敝國兒童文藝的風格。我總覺得,這不是對兒童真正的尊重與平視。童心童趣這東西,丟了就是丟了,拿腔作調太讓人受不了了。


常識和專業研究都告訴我們,好,非常好!

以下是具體有哪些好,摘自 wikipeida (Baby talk)

Baby talk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egular speech in getting an infant"s atten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fants actually prefer to listen to this type of speech.

與正常口語相比,兒語能更有效的引起嬰兒的注意。研究表明嬰兒實際上更願意聽兒語。

[8]
[dead link]

Some researchers, including Rima Shore,

[9]

believe that baby tal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motional bonding process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their child that help the infants learn the language. Other researchers from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onfirm that using basic 「baby talk」 helps babies pick up words faster than usual.
包括 Rima Shore 在內的一些研究者相信,兒語是親子之間建立情感依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情感依賴有助於嬰兒學習語言。另外一些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和維斯康辛的研究者證實,運用基本的兒語可以幫助嬰兒更快的分辨詞語。

[10]

Infants actually pay more attention when parents use infant-directed language, which has a slower and more repetitive tone than used in regular conversation. This child-directed speech has also been shown in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父母說寶寶話時,語速更慢,聲調拖沓,嬰兒會在更集中注意力聆聽。除了英語,其它語言使用者也會說這種兒語。

[11]

Colwyn Trevarthen studied babies and their mothers. He observed the communication and subtle movements between the babies and mothers. He has links to music therapy with other theorists.

Colwyn Trevarthen 研究了許多嬰兒與母親,他觀察親子之間的交流與細微動作,並將音樂療法與其它理論聯繫起來。

[12]

The purposes and benefits of infant directed speech are numerous. They includ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aid in the ability of infants to bond with their caregivers. In addition, infants begin the process of speech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infant directed speech.

兒語的用途與好處非常多,包括對嬰兒早期發展的良性影響、有助於嬰兒與帶孩子的人建立緊密聯繫。此外,嬰兒的發音和語言能力獲取與發展的過程也是從兒語開始的。

[13]

Further, infant directed spee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modulation of infant attention, assist infants in determining relevant syntactic qualities including phonetic boundaries, and conveys positive emotion to infants. The more expressiv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is, the more likely infants are to respond to this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y adults.

[14]

Perhaps

[vague]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benefits of infant directed speech is the benefit it provid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hildren who learn the fastest are those who receive the most acknowledgement and encouragement of what they say and who are given time and attention to speak and share, and who are questioned.

[15]

For instance, it has been found

[vague]

that six month olds can discriminate between medial position syllables in words with multiple syllables when infant directed speech is used. Therefor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is a powerful tool in providing a base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Infants are able to apply principles of this practice to larger words and sentences as they learn to process language.

[16]

Infant directed speech also aids infants in selecting appropriate social partners.

[clarification needed]

Although infants have a range of social cues available to them regarding who will provide adequate car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serves as an additional indicator as to which caregivers will provide developmental support. When adults engage in infant directed speech with infants they are ultimately providing them with positive emotion and attention, signaling to infants that they are valued.

[17]

Infant directed speech can also serve as a priming tool for infants to notice faces of their caregivers. Due to the nature of the practice of infant directed speech, infant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pitch and emphasized qualities of this method. Therefore, when caregivers utiliz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they are expanding the possibility for their infants to notice and process their facial expressions. This effect could in part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infants associat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with positive facial expressions such as smiling. Infants may be more likely to respond to infant directed speech if they expect to receive a positive response from their caregiver. Regardless, infant directed speech serves as tool to aid infants in responding to facial expression from caregivers, which in turn stimulates both languag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18]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fant directed speech promotes the processing of word forms and allows infants to remember words when asked to recall them in the future.

[who?]

As words are repeated through infant directed speech, infants begin to creat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each word. As a result, infants who experienc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are able to recall words more effectively than infants who do not.

[19]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nfants can pick up on the vocal cues of infant directed speech and will often pattern their babbling after it.

[20]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lack of the use of infant directed speech are equally a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Research suggests

[who?]

that children of depressed mothers who do not regularly us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display 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 Even when depressed mothers provide their infants with positive faces, infants do not respond to their attempts at infant directed speech, and in turn do not benefit from this important method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Infants are unable to create the link between speech and visual face movements in situations such as these. When undepressed fathers are able to provide the stimulation of infant directed speech for their children, infants respond well and are able to compensate from the deficit left by their mothers. Unfortunately, the potential remains likely that if infants do not receive adequat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from their mothers they will generalize this response to all females. This too can inhibit language and speech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deficit can be especially harmful to infants with depressed mothers and little contact with male caregivers.

[21]

Socioeconomic status has been found t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skills, lower-status groups tend to be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n higher-status families. This finding is thought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amount of time parents spend with the child and the ways they interact, mothers from higher-status groups are found to say more to their children, use more variety and speak in longer sentences.

[22]

Families with a lower-status might just have less time to spend focusing on interactions.

Aid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edit]

Shore and other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baby talk contributes to mental development, as it helps teach the child the basic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language.

[9]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responding to an infant"s babble with meaningless babble aids the infant"sdevelopment; while the babble has no logical meaning, the verbal interaction demonstrates to the child the bidirectional nature of speech, and the importance of verbal feedback. Some experts advise that parents should not talk to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solely in baby talk, but should integrate some normal adult speech as well.

[inconsistent]

The high-pitched sound of infant-directed speech gives it special acoustic qualities which may appeal to the infant.

[23]

Infant-directed speech may aid a child in the acquisition and/or comprehension of language-particular rules which are otherwise unpredictable;

[23]

an example is the reduction or avoidance of pronoun reversal errors.

[24]

It has been also suggested that motherese is crucial for children to acquire the ability to ask questions.

[25]

Some

[who?]

feel that parents should refer to the child and others by their names only (no pronouns, e.g., he, I, or you), to avoid confusing infants who have yet to form an identity independent from their parents.

最後,不得不引用一下《第52號教室的奇蹟》的序言:

教育界有太多的江湖騙子,他們教上兩三年書,然後就想出一些聰明的口號,建立自己的網站,開展巡迴講座。在這個快餐型社會,對複雜問題用簡單辦法解決,往往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我希望讀這本書的人能夠認識到,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教育無捷徑。

- 雷夫·艾斯奎斯


幾乎沒有育兒專家會倡導大人用幼兒腔調和孩子交流。比如「咱們去洗澡澡」「吃飯飯」「擦香香」等,其實這種幼兒腔,也是大人創製和傳授的,並不是幼兒自動生成的表述方式。

我個人覺得,其實用什麼腔調倒不是本質問題。偶爾大家用「幼兒腔」亂說說,當做玩鬧,也不是多麼要緊的事情。關鍵是和幼兒交流時,是否像對待成人一樣,給幼兒以」知情權「」選擇權「「決策權」。

舉個例子,比如帶孩子坐火車。
之前就把相關的預案完整地告訴孩子:此行的目的地,路程可能有點長,十幾個小時。中途吃自帶的哪幾種食物,他還需要添加什麼個人需帶的行李。晚上睡覺是願意跟媽媽睡下鋪,還是跟爸爸睡中鋪。車上跟在家不同,晚上必須按時入睡,不要大聲吵鬧,上廁所應該注意什麼。
如果遇到和預想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晚點,中途停車等,如果是家長無法左右的事情,要告訴孩子,說現在也「我不知道怎麼辦」「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或者「你有什麼想法」「你覺得怎麼辦比較好?
遇到陌生人搭訕,路遇小朋友,車上的工作人員……可能都需要低聲細語和孩子商量,哪種方式是合適的,剛才你有什麼不當的地方。
——長期這樣和孩子交流,應該能夠出一個機敏、懂事、獨立、語言交流和情感發育完善的孩子。


——我坐火車時,看到很多家長帶小朋友。說話方式、交流方式都是存在長期問題的,孩子是蒙的,好像不知道出外和在家有什麼不同,對環境改變了都沒有判斷和行為能力。所以才造成小朋友在車上嘰嘰哇哇亂叫,胡亂騷擾他人,煩躁不安等。家長覺得控制不了,沒有面子了,就開始大聲訓斥孩子……。


模仿孩子的口吻和她說話的方式不太好!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聽力,幾個月大就慢慢開始存儲我們和他交流的語言。一個和孩子溝通比較早和多的家長會發現,孩子開始可以發音時並不是你一個字一個字教的,而是把他在大腦里存儲的語言慢慢表達出來,開始都會有吐字不輕,語言表達不準確或不正確,家長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用十二分的心去聽清孩子表達的是什麼,然後用正確的發音重複一到兩遍,孩子的發音和表達會很快糾正過來,而不是為了好玩模仿孩子的發音,會引起孩子的誤解,接受語言表達的錯誤引導和指令!


感謝@HHHMR的回答,對於兒化語我一直覺得只是讓孩子便於記憶,同時給孩子平等的感覺,利於交流。

但是我認為和寶寶說話用兒化語並不有利於寶寶成長,我們完全可以用通俗再通俗的邏輯來表達,寶寶想要的,我們可以用最簡潔的句子來陳述。可能初期會難受一些,但是幼兒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只要大家能創造一起這個交流環境,對幼兒的事物認知是有促進作用的。


在這裡受@HHHMR介紹,我轉來一篇文章做她的補充

轉自跟寶寶說話請用兒向語_39健康網

兒化語 PK 標準語

兒化語

  優點:

  1.和寶寶處在平等的基礎上,給寶寶一種被尊重的感覺,有利於培養其自信。

  2.更容易與其交流。

  3.重點突出名詞和動詞,有利於寶寶將物體或動作和詞語聯繫起來,對周圍環境進行分化。同時也能增加其辭彙量。

  缺點:

  1.用兒化語和寶寶說話,意味著寶寶必須建立兩套語言符號系統,必然給其造成雙重負擔,耗費寶寶的精力。而且先前兒化語的掌握,對正規語言的學習將是一種阻礙。如此將拖延寶寶過渡到說完整話的時間。

  2.經常說兒化語,對幼兒智力和性格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較快,求知慾很強,如果寶寶總是使用他們習慣的兒化語,就將習慣於無需多做努力的語言環境,語言潛能將得不到激發。

  3.經常使用兒化語和寶寶交往,寶寶會發現成人與成人說話,和成人與自己說話不一樣,這樣會感知自己是個寶寶,產生自卑心理。

標準語

  成人型標準語言:是指父母和年幼的寶寶說話時,用與成人說話一樣的言語方式與其交流。

  優點:

  1.有利於寶寶的語言發展,使用規範語言的環境更容易幫助寶寶完成語法結構的學習。

  2.有利於寶寶認知的發展,「因為……所以,雖然……但是」這樣的句子中含有一定的邏輯意義。在規範的語言環境里,對其認知水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3.有利於寶寶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口齒清晰、言語表達清楚的寶寶才能與人很好地進行交往。

  缺點:

  有可能會讓寶寶產生交流困難等問題。

跟寶寶說話用兒向語言

  兒化語和成人型標準語,對寶寶來說,各有弊端。我們主張跟寶寶說話,用兒向語言。

什麼是兒向語言?

  所謂兒向語(兒童導向語言),是一種專門說給幼兒聽的語言。語言的內容和形式(所用的詞句、語調、語速等)都需適應兒童的語言能力和認識能力,考慮寶寶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成人在了解寶寶當前的語言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基礎上,在交談中以略高於其水平的語法、語義和語言內容與其進行交談。兒向語是對寶寶語言的重複、擴充和評價,是寶寶能理解或經解釋能夠理解的規範的語言形式,而不是兒化語。

兒向語的「略前性」

  兒向語是一種動態的話語,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語言能力的提高,兒向語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會隨之改變。而且其與兒童言語發展水平相比帶有「略前性」。如:當寶寶處於牙牙學語時,成人用電報式語句與之交談,當寶寶會說話時,父母就可以使用較為複雜的語句,這種「略前性」帶動了兒童言語從低級向高級水平的發展,語言表達從字到詞到句子,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根據「兒向語」的「略前性」特徵,給媽媽的建議:

  *盡量少用或不用兒化語,比如「吃飯飯」、「喝水水」等。

  *不能把完整語句拆散成單個詞語方式來表達,比如,「梨,蘋果,寶寶,這個,那個?」應直接使用規範的、完整的語句,比如「寶寶想吃梨還是蘋果?」如果媽媽考慮到寶寶太小可能聽不懂,可以多重複幾遍,盡量保證使用的句式長度或難度略高於寶寶的理解能力。  

  *規範言語,不要模仿寶寶說話。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他表達喝水的時候,可能會說「喝水水」。這些不規範的語言形式是寶寶語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如果媽媽在表達這些意思的時候也採用同樣的方式,寶寶以為他的表達是正確的,將會對兒化語進行強化。

  *減少肢體言語表達形式,盡量使用口頭言語來表達。在寶寶難以理解的時候再適當地輔以肢體動作。比如,寶寶要吃餅乾,你可以引導寶寶學說句子,寶寶說「餅餅」, 可以啟發寶寶說「這是餅乾,寶寶要餅乾。」


………為什麼大家都糾結在疊詞上了呢…題主不是問的腔調么……
作為幾年的早教從業者,忍不住說兩句:正常語言的疊詞,如爸爸,媽媽,奶奶,這根本不需要糾結,這是我們最基本的也是最初的語言表達。但是,飯飯,水水,瓶瓶,燈燈之類的,只不過大人自以為孩子不懂,發明的新詞而已,這種疊詞真不提倡拿來跟孩子交流。
再者,私認為題主所說的幼稚腔調應該是指我們在面對幼兒時那種不自覺的模仿幼兒的表情語氣來與幼兒達到良好互動的方式。所以,綜合其他人的理論回答(*′艸`*)(偷個懶)跟幼兒說話的幼稚腔調,並不是我們成人的嗲嗲腔,而是你站在幼兒立場上,真正嘗試與他們平等交流時的模仿。大人需要注意的是:目光與幼兒對視,表情稍誇張,語速放慢。發音一定要清晰簡潔。模仿幼兒說話時,重複正確詞語,不說無謂的疊詞。語言能力真的就是在最初的這幾年奠定基礎的。
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我想起那個笑話了
爺爺指著西紅柿的卡片,教正在認真看卡片的寶貝說:來,跟爺爺念,洋柿著! 爺爺又指著小鳥的卡片,對剛才有所遲疑洋柿著卡片的寶貝說:來,跟爺爺繼續念,巧兒! 爺爺又指著蜻蜓的卡片,對兩個卡片遲疑的寶貝說:來,跟爺爺繼續念,螞另! 。 爺爺又意猶未盡的指著小老鼠的卡片:對三個卡片遲疑的寶貝說:來,在跟爺爺念:小耗著[嚇] 爺爺指著香皂的卡片,對 正在迷登看著三張卡片的寶貝說:來,跟爺爺念,胰紙! 爺爺又指著毛毛蟲的卡片,對已經蒙圈的寶貝說,來跟爺爺繼續念,洋毛辣子[陰險] 爺爺又指著蝴蝶的卡片,對已經蒙圈的寶貝說,來跟爺爺繼續念,蝴撲騰蛾子![壞笑] 爺爺又指著螳螂的圖片說:來,跟爺爺繼續念,刀令 爺爺又指著蝗蟲的圖片說:來,跟爺爺繼續念,扁擔溝 爺爺又指著棉花的圖片說:來,跟爺爺繼續念,鳥貨 爺爺再指個毛憨的圖片說:葛了。 接著爺爺指著家裡的暖水瓶,對蒙圈的寶貝說,來跟爺爺再念,腦壺、 爺爺看著已經蒙圈的寶貝說,傻狍子,啥也不會。[呲牙] 一會兒奶奶進來了,大聲說:別聽你爺胡咧咧,來奶奶給你讀《十萬個擁呼啥》


爸爸媽媽不應該模仿孩子的幼稚腔調說話。
原因很簡單,孩子處於語言學習階段,本來就是在向成人學習怎麼說話,是孩子在模仿成人。如果成人反過來去模仿孩子說話,孩子就不知道本來應該用的說話方式了。
一句話,父母在語言父母是孩子的老師,應該用最簡單、清晰的方式教孩子說話。
父母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語速放緩,語氣溫和,語調高一點,讓聲音的感覺是在空中飄揚而不是重重的落在大地上。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還很夢幻。


誰說都是,我們家就不是。
孩子出生後我給家人開的第一會中有一個內容就是跟他說話的方式。
從他出生,我們全家就是按大人說話方式與他交流:沒有奶音,沒有疊字,不叫他寶寶。他不到2歲會說話,不到2歲半會分「你我他」,30個月後會「因為所以可能但是」一類,現在不到三歲,說話非常有邏輯性,還會自己編故事,和大人正常交流。
2歲半時有一次和小朋友玩,聽到小朋友對他媽媽說「寶寶要吃奶奶」,他笑個不停,覺得這個話聽起來很好玩,還問我「奶奶不是人嗎,怎麼能吃的」(他以為說的是爺爺奶奶的那個奶奶),等我解釋後他問我「為什麼他不說:我要喝奶」。這跟他整個語言環境都有很大關係。


「寶寶,吃飯飯了,好香香,快去洗手手!」

「媽,別裝可愛了。」

-_-#我的寶寶不會來著么一出吧

----------
寶寶需要輸入一定的娃娃腔


小孩子的那種幼稚腔屬於兒向語,特徵表現為「音調更高,速度更慢,音調範圍更大」等,同時對一些關鍵的詞語,比如新的辭彙,都會重讀。


其用詞和語法和成人的語言也有一些區別。很多研究都表明這些特徵能夠吸引嬰兒的注意力,幫助嬰兒的語言發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的發言得到了對方足夠的重視,並回報了真誠的對待,孩子也會認真的阻止自己的語言,不會覺得自己說話慢,表達不清是不好的。


但從周圍的父母們在和小孩子說話時我們在孩子牙牙學語時會有這麼一種情況:就是和還說疊詞,比如穿衣衣,吃飯飯,玩兒車車,


根據現有研究沒有充分條件證明這種用這種疊詞的互動可以證明對提高孩子言語表達有幫助,所以一般情況下,建議家長在正常和孩子說話下,做到以下兩點會更好:


1盡量放慢語速,選擇兒童能理解的辭彙;


2不要催促孩子急於回答自己給他緩衝時間;


3增加和孩子互動的次數;


如果你願意叫男朋友小狗狗,你的孩子為什麼沒有資格?


推薦閱讀:

兒童心理學上,小孩子嫉妒心是階段性的,還是長久性的?
孩子不打疫苗行不行,哪些疫苗必須打?
公共場所中哺乳室的設計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有必要訓練寶寶定時大小便嗎?
如何對兒童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