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從小就向孩子還原社會的殘酷?

從小,西方父母告訴孩子有聖誕老人,世界孩子都在看童話,而這些都是宣揚美好的一面,為什麼不從小就還原給孩子一個真實的世界--弱肉強食,物競天擇.....
更早的接受這些現實,不就能更早適應它嗎?
--------------------------------------------------------------------------------------------------------------------------------------------
不過假如站在完全」為孩子好「的立場上,我們不應該提前教給他們生存技能嗎?同一樣東西你四歲接觸一定會比你十歲接觸更加熟練
站在進化的角度來說,假如」還原社會殘酷「對個體有利的話,那麼這種個體應該被自然所保留,故而現在父母從小就對其灌輸」社會殘酷「的理念,如果這樣的話原假設就被推翻,即」還原社會殘酷「對個體沒有好處,不知道我的解釋是否合理?斧正,謝謝

感謝@喜慶的答案,「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正直而善良的人」真的是很好的一個理由
感謝@xiaoluxin的答案,「循序漸進」也是一個很好的理由
感謝@青葭,「讓人強大的是愛和關心」
----------------------------------------------------------------------------------------------------------------------------------


尼采有句話,是這個問題的最好答案: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比克服困難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克服困難的動機。只要內心的火焰沒有熄滅,哪怕寒風再凜烈,活著也是一件溫暖的事情。幼年乃至童年教育所要做的,就是點燃孩子內心的火焰。教他們愛,教他們人生的美好,教他們希望,教他們世上各種知識的有趣。當他們擁有了對生命發自內心的熱愛之後,再殘酷的社會,也打不垮他們。

如果不熱愛生命,既然人生這麼殘酷,還活著幹什麼呢?

我特別喜歡伯利克里在雅典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

我們不花費時間來訓練自己忍受那些尚未到來的痛苦,但是當我們真的遇到痛苦的時候,我們表現出我們自己正和那些經常受到嚴格訓練的人一樣勇敢。

那麼,為什麼雅典人不像斯巴達人那樣從小經受嚴酷的軍事訓練,卻可以做到同樣的勇敢?伯利克里認為,那是因為雅典是一個偉大的城邦,雅典人發自內心的熱愛它:

我們愛好美麗,但是沒有因此而變得奢侈;我們愛好智慧,但是沒有因此而變得柔弱。我們把財富當作可以適當利用的東西,而沒有把它當作可以誇耀自己的本錢。至於貧窮,誰也不必以承認自己的貧窮為恥,真正的恥辱是為避免貧窮而不擇手段。……

再者,在關於友誼的問題上……我們是獨特的。當我們真正給予他人以恩惠時,我們不是因為考慮我們的得失才這樣做的,而是由於我們的慷慨,我們不會因為這樣做而後悔。因此,如果把一切都聯繫起來考慮的話,我可以斷言,我們的城邦是全希臘的學校……

這就是這些烈士為它慷慨而戰、慷慨而死的一個城邦,因為他們只要想到喪失了這個城邦,就會不寒而慄。

給孩子一個熱愛生命的理由吧。


小朋友如果在童年時期接觸到的不是儘可能多的溫暖而合理的愛,而是這個社會所謂的殘酷的真相,那麼長大之後在性格和情感上往往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就如同種子,最開始讓它發芽的,是陽光空氣和水,而不是狂風暴雨,雖然每棵樹到最後都要去面對這些惡劣的天氣。
其實讓一個人變得強大的,往往不是殘酷和真相,而是愛和關心。如果沒有後者,大概成為反社會型人格的可能性會更大。
是因為有人始終堅定地信任地關愛地站在我們身後,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從感情上親近和依賴我們,我們才有勇氣去面對這個世界啊~

當然,正如我開頭所說,愛和關心一定要是合理的健康的,而不是溺愛和遷就。溺愛和遷就會讓小朋友變得自私自大和怯懦。


你可以慢慢告訴他世界是殘酷的,但別自己給他表演世界能有多殘酷,你有可能演過頭的......

當然你也得順便告訴他,甭管世界多殘酷,家長和朋友總會在他身邊陪伴和支持他,這一點更重要。做不到第二點的話,那第一點也不用說太細......


父母來教做人的道理,社會來教做狼的道理。這個人會是一個優秀的人。
父母來教做狼的道理,社會只能在監獄裡教他做人的道理了。


殘酷是不好的。但是如果從小就適應殘酷,就不會覺得殘酷不好。所以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所有的小孩在過了十幾年爽快的日子之後,都突然意識到社會是殘酷的,雖然要接受,但是都覺得很痛苦。所有的人都覺得殘酷不好的話,那以後就慢慢的不會殘酷了——的同時,把那些接受不了的幹掉,提升人類平均水平。


我們要用愛去對抗殘酷,而不是殘酷本身。

有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大魚》。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孩子時代長大成人的,回憶自己的童年,難道沒有感覺到這個世界的殘酷與惡意?何用大人來還原社會殘酷?
沒有黨同伐異?沒有欺負弱小?
沒有虐待過任何一個小動物或者昆蟲什麼的?(小時候曾經用放大鏡對著太陽燒螞蟻)
沒有念過「某某的頭,像地球,一踢踢到百貨大樓」這種很cult風的兒歌?(全世界兒歌貌似都是這個風格)
我倒覺得人從小是沒有束縛的,跟自然界任何一個小動物沒有不同,人生來是沒有善惡觀念的,這世界從來都是弱肉強食的。只不過我們大多數人後來隨著教化逐漸有了道德束縛而已。


反對題目。

我們要儘早向孩子還原這個世界真實而理性的一面,不管他是美好或是冷酷亦或是無關緊要。
當然,要注意語言和表現形式,循序漸進,注意不同孩子的承受能力。
不認為自欺欺人的美好對我們有什麼意義,與其等孩子長大了在各種毀童年的殘酷現實中糾結困惑和重建自己的三觀,不如一開始給他一個終生不變的牢固信念。

早早的告訴他們性有什麼要緊?從小知道他的存在就像呼吸和吃飯一樣自然,同時明白性背後承擔的責任和風險,就不會有各種病態扭曲的奇怪想法。

早早的告訴他們我們吃的豬牛羊,雞鴨魚都會在被殺時感覺到疼痛有什麼關係,順便和他探討生命的意義和生態圈的自然和諧,同時教育他心存一絲憐憫之心,不要選擇給食物增加額外痛苦的奇怪方式,不也是挺好?

早早的告訴世界上有壞人,有心理病態的罪犯,人性有自私的一面,世界上有戰爭,饑荒,屠殺又怎麼樣,你可以給他看世界上有更多的好人,人性同時有同情心和互助的本能,世界上還有更多仁愛和平的,做慈善的人。

讓他看到了把人性醜陋和弱點過分誇大的視頻和文字又怎樣,你可以告訴什麼是藝術誇張和市場需要,鼓勵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身邊的人或者各種渠道得來的信息,和父母一起探討分析和得出自己的結論。

肯定有人說,你這樣用對大人的要求來對待孩子是不對、不現實的。
但是我想告訴你,你比孩子當成什麼他就是什麼,孩子天生對父母的信任會使自己努力迎合父母的期望,父母作為最親密的成長夥伴,各種有意無意的潛移默化對孩子的影響是驚人的。


孩子會早早失去童真嗎,不會,因為我給他的是最純潔不收污染扭曲的真實,孩子擁有了這樣的純真,在學會保護自己的同時不喪失愛和信任別人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童真,而且是永遠不隨年齡增長而衰亡的童真。

會絕望嗎,不會,因為他看到烏雲的同時還有陽光給鑲上的金邊。


給孩子一個修飾的美輪美奐的瑰麗世界固然可以讓孩子暫時免受現實的打擊,但是這種行為可以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懶惰和不負責
懶惰,因為他用一個巨大的心理防火牆來讓孩子拒絕去觀察真實,來使得家長無需多費唇舌去解釋.
「這個是壞的,這個不是小孩子看的,你不需要懂這個,你只要記住別碰這個你就不會有事……」
不負責,是說家長一直在自欺欺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xxxxx,我們不讓孩子接觸xxx就不會碰到這種烏七八糟的爛事、爛人,或者就是覺得自己也許會比孩子活得更長,能保護和隔離甚至控制他們一輩子?或者就是自我安慰,恩,只要我活著的時候盡到自己的責任就好?

生了孩子就要負起你的責任來,除了保障他們財產的安全,還要保衛他們心靈的安全,
這樣做肯定要在孩子身上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好在不需要更多金錢——甚至需要你在孩子成年前繼續學習保持和孩子的同步(知識,愛好,三觀,可不能你孩子面前顯得out了),為了你孩子未來的快樂和幸福,努力吧。
-----------------------

回答@園長麥兜的問題
你是怎麼教自己的孩子「是否扶馬路上跌倒的人」?

孩子這個年紀,出門在外暫時還是全程看護的,暫時不會遇到這個問題。

不過我有和孩子講過在不傷害自己(身體和權力),不過分付出(金錢時間精力),確認能保護自己安全的情形下,盡量去幫助別人。
人就是自私的,所有幫助別人的行為如果最終對自己沒有某種形式正向的回饋和激勵,都是不合情理不會長久的,長遠來看反而會刺激人類產生一種賴此而生的惡,是我所堅決反對的。

基於此,在這方面我給孩子灌輸的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護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不懂得回報的人沒必要幫助他,合起來就是「在安全的情況下,主動幫助別人是為了將來別人會來幫助你」,很謹慎和功利的觀念。

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吧,
先假設情形,是孩子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我同行的話就自己上了。
我的意見是傾向於不去扶,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在力量/醫學常識知識儲備不足的情形下,強行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可能對雙方都造成傷害。
但孩子認為他充分理解了上述觀點之後覺得還要給與幫助,我會尊重他的意願,但是同時我會提出自己的建議。
0 權益保護。比如事前用手機錄音問答關鍵信息留證等。如果是比較偏僻的路段,周圍沒有行人的話,直接報警即可。
1 判斷傷情,通過詢問老人自查,情況較好手腳活動可以很自如的情形,可以搭手讓老人自己站起。但是絕對不要嘗試自己將老人抱起,不信的話你把一袋20kg的大米豎起來試試,況且孩子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和專業的操作,極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如果情況很嚴重的話,用書包磚頭墊起老人背部或者頭部,保持一個能保持順暢呼吸和相對舒服的坐姿或者躺姿,並及時報警並尋求大人幫助。


呵呵,別以為小孩是生活在無菌環境里的。社會的殘酷只要爹媽不用保鮮膜把娃裹起來扔冰箱里,想不感受到都難。
現在回想自己的小時候,已經能感覺到一些殘忍的事兒了,再看看現在的小孩,無論是生存環境還是根據環境小孩應對的「成熟」程度,較我自己當時又要上好幾個台階。
所以,我覺得根本不用還原,社會的殘酷一直環繞著他。而我們做父母的,更多是避免他被環境傷得太狠,盡量只留經驗,不留陰影。


社會很殘酷,社會亦美好。我願他更能關注、體會美好,從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美好。
記住:社會由一個個個體組成,你的小環境因你而定義。


真正的智慧,是看得到事情的正反兩面,包容得下所有的是非曲折,然而卻絲毫不影響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的選擇。
真正乾淨的心靈,是經得起所有不公和殘酷,耐得住一切下作和齷齪,卻仍然可以以公正和善良的心態面對世界。

小孩子真的不是善良和純真的,他們帶著動物與生俱來的獸性,未被開化。他們只會想要獲得,卻不知道要付出。他們是一張白紙,你給他什麼顏色,他就是什麼顏色。他們要被愛,才會知道什麼是愛。如果他們從小就歷經殘酷的現實,他們就會變得比大人更加殘酷。我讀過大劉的一本書《超新星紀元》,講的是物質無比豐富的世界上只剩下小孩,結果一切品德,公正,感情,甚至生命,同類的生命都被孩子們無情的踐踏,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好玩,有趣。

我們之所以覺得小孩單純,是因為他們弱小,簡單,但他們是弱小簡單的野獸,而不是弱小簡單的洋娃娃。可以這麼想,如果你手上有一塊美味的蛋糕,沒受過教育的小朋友們如果可以輕而易舉的把你推倒,相信我,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放到你,野蠻的奪走蛋糕。

所以,孩子要先體驗到世界上美好的東西,知道什麼是對的,然後再去體驗殘酷的東西,才能知道要怎樣去保護對的東西。


替教會我這件事的人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因為世界的殘酷是不可能通過他人來還原的。一個從來沒親眼見過親身經歷過這些殘酷的事情的孩子,就憑你一個故事幾句話,能理解什麼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嗎?沒受過這些挫折的孩子,聽你說要面對現實、社會不公、量力而為的時候,心裡難道不會覺得「為什麼不可以」嗎?
要真正明白世界運行的法則,明白人生中會遇到的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去親歷。只有真的痛過哭過錯過悔過,才能吸取到當中的教訓,才知道這些殘酷的時候應該怎樣去面對。

給孩子念美好的童話除了因為父母希望他們保持童真、保持希望,更重要的是在一個知識和閱歷都不足夠、甚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的孩子眼裡,這是他們唯一可以理解的世界。


呃……
一個小孩子,如果什麼都不教,那絕對是最最殘酷的……都是小孩子的社會會是最最殘酷的社會……
所以,我們要用童話讓小孩子不那麼殘酷……真的,不僅僅是為小孩子好,也是為自己好……


更好的更早接受現實的方法,是更早地參與社會交往。

而非在「襁褓」中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如果那數學做比喻:大概就是為什麼學數學要先從1+1=2學起而不是從公理化數學學起?


父母首先要保護自己的安全,如果最底層的操作系統都不友好,第一個倒霉的就是程序員。你從小就給他灌輸弱肉強食的社會生存哲學,一旦長大就先幹掉衰老的父母。


起先是打斷孩子的腿,教他這個世界的殘酷,接著敦促傷腿的孩子跑起來,並大聲斥責"你咋跑的這麼慢呢?",然後,跑得越慢就越要加強跑步訓練,集訓。


終於,孩子跑瘸了。


但孩子通常並不知道自己是因為瘸了才跑不快,而只是責怪自己為什麼不能跑快些。

一個瘸子還怎麼跑贏別人,就只能墊底了。名次低就容易被貶低和貧窮,對社會的感覺還能好到哪裡去?"哎,真是一個殘酷的社會啊!"

然後,這個"不知道自己已經瘸了"的瘸子生了一個孩子,他是如此的害怕,怕孩子重蹈他的覆轍,他得讓孩子提前知道這個世界的殘酷,好教他未雨綢繆,"不能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於是,他

打斷了自己孩子的腿……

"孩子,我是為了你好啊!你以後就知道爸爸/媽媽的苦心了!"


原因不過是不想看到孩子哭泣罷了。只是有些東西,不過先後而已。

而這就意味著孩子需要自己真正地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之後才能領會到社會的殘酷。

在我自己看來,越早犯錯,成本越低,越早摔打,越好痊癒。在我小的時候,摔得狗啃泥一樣能爬起來瘋跑,現在一摔下去,怕是連爬起來都要費七八分氣力,還會疼好一會兒。人生同樣。


因為真實的世界並非只有陰暗,也並非是叢林
如果你的孩子懷著弱肉強食的心態進了幼兒園、小學,他會無法融入主流人群導致最後反而被排斥……
道德是利他的,但道德本質上是為了維護一個大群體的利益而做出的彼此妥協。不懂得利他就無法在這個大群體里生存下去。因為你無法保證自己永遠是最強壯的那隻猴子。但你可以做善於給其他猴子捉虱子來建立強大交際圈的猴子。
另外,懷著對世界美好的憧憬,才能擁有更強大的心靈力量來對抗黑暗,不輕易陷入絕望與迷茫。


我們希望他們把社會變得更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同樣乖巧懂事漂亮,多多不如夏天受歡迎,甚至被網友謾罵?
被小孩子掀裙子怎麼辦?
父親的言談舉止是不是直接決定了女兒未來的擇偶標準?
父母離婚和父母吵架哪個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影響更大?
當孩子喜歡問「為什麼」的時期,如何合適引導?

TAG:教育 | 成長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