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哪句話,令你感到思潮起伏、心潮澎湃?


八年前寫過一個短文系列《曾經心動的詩文詞話》,正好回答這個問題。
1.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唐)韓翃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柳氏

  盛唐多有美事流傳。韓翃與柳姬故事的開頭,歷朝常有;李生的『慷慨』與柳氏的『屬意』讓事情本來可以簡單而完美。以此較之千年後的杜十娘與李甲,大唐氣象可見一斑。若故事就此結束,是美姻緣。然而,天常不遂人願。
  從開元到天寶,從大治到大亂。戰爭的巨輪滾滾過處,眾生如螻蟻。家國天下的明皇尚不能保其知己紅顏而上演了一出千古長嘆的《馬嵬坡》,一書生,一弱女,相隔兩地,音信不通,又能如何?縱使明年春再見,隔年期。『為避兵禍,柳剪髮毀形,寄居法靈寺。』寥寥數語,其間的難苦,唯有自知。
  分離也不是故事的結尾。若個書生終於竟封了侯,想起當年的愛人,一曲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寫盡了一腔撫今追昔,柔腸百折的相思。
  而女子竟然收到了這首詞。物仍是,人非昨。『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二十七字,多少道不盡的辛酸往事,靈肉創傷。《本事詩》中說最後肅宗『乃下詔斷柳歸翃』,夫妻終得破鏡重圓。依然是大團圓的結局。

  我不會講故事,太多的廢話會破壞了當時的意境。
  再在鍵盤上默誦一遍《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2.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唐)李白

  也有一個故事。『簫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隨鳳凰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祠於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簡單的故事,普通的傳奇。
  令人心折的是詩仙結尾的八個字: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王國維說,此八字『遂關天下登臨之口』;劉熙載認為『足抵少陵《秋興》八首』。額外的稱讚都是多餘。
  只是難免感慨,在全國遍布旅遊勝地的今天,甚至找不到登臨之處。屬於一個時代的浮躁。這讓我更加醉心於李太白的『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了。

  PS:本朝太祖寫過『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句子。雖屬二十世紀頂尖,難望詩仙項背。

3.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五代)錢鏐

  又是一個故事。最簡短的記述是在蘇軾的《陌上花》的序文中: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據說明人周楫的擬話本小說《西湖二集》載了這個典故,我未曾讀過。為世人傳頌的版本是:吳王妃每年以寒食節必歸臨安,錢鏐甚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歸,至春色將老,陌上花已發。錢鏐寫信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那是亂世,有許多悲慘的人和事』。柴榮李存勖,朱溫石敬瑭,一個梟雄匹夫橫行的時代,不遠處還有身兼五公的長樂老。然而武肅王的一句"緩緩歸"卻在亂世中辟出了一方化境,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丘遲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抓到蝴蝶的西緒弗斯是那麼欣喜、那麼無憂無慮,『總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長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細小的事情,在那裡便有了西緒弗斯和我們整個人類的幸福』!
  鏡頭聚焦,說說錢鏐。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傳僧貫休曾作詩獻錢鏐以自薦,間有名句云: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錢鏐讚賞之餘欲強作一字師,令其改為『一劍霜寒四十州』,不料貫休也是強項之人,竟不為所動,回詩四句:『不羨榮華不懼威,添州改字總難依。閑雲野鶴無常住,何處江天不可飛?』詩罷飄然而去。錢鏐不勸不阻。看客至此當微微一笑。
  《吳越備史雜考》載:錢江大潮,以每年農曆八月十八前後為最,聲如金鼓,亘如山嶽,漫江沸騰,奮如雷霆。錢鏐乃用五百強弩手,以勁矢射之,每潮一至,便射一矢。竟退之。令人神往的風采。後人有詩讚曰:手提一劍平吳越,身將千弩捍海塘。甚是。
  扯遠了。暮春花開,美人歸來之際,百鍊鋼到底還是化為了繞指柔。相傳故事的結尾是:戴妃接書後惻然心動道:『王爺邁,既有信來,命我歸去,安可有違?』遂傳諭即日登程,速返杭州。冰雪聰明的女子。
  唯美的故事。一聲嘆息。

4.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東晉)桓溫

  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撰寫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言語第二』篇載:桓公(溫)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 ,皆已十圍, 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桓公的慨然,典出詩經小雅的名篇《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寫到這裡,記起來高中時有個女同學名字叫做『雪霏』,當出自此處吧)。其實說的是古今一致的時空錯置之感。
  南朝的庾信還因同樣的感慨寫過《枯樹賦》,結尾說:
  況復風雲不感,羈旅無歸,未能采葛,還成食薇,沈淪窮巷,蕪沒荊扉,既傷搖落,彌嗟變衰。《淮南子》云:『木葉落,長年悲。』斯之謂矣。乃為歌曰:『建章三月火,黃河萬里槎。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桓大司馬聞而嘆曰:『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就此一賦,老杜曾在《戲為六絕句》中稱之為『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雲健筆意縱橫』,更在後來的《詠懷古迹》中說: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至南宋乾道年間,時任建康通判的辛棄疾在其《水龍吟》一詞中也寫到:『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全詞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 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至明末,歸有光在《項脊軒志》結尾處也有類似的文字: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裡意境相似,只是用的是純粹的白描,感慨深埋在心底。然惟其藏之愈深,其感人愈切!
  打住。

  其實,關於『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我只說了一句話——『古今一致的時空錯置之感』。說不出別的什麼了,古今的遷客騷人就此已經說了太多太多。但其實單這一句又何嘗不是古人反覆詠唱過的內容呢?王右軍的《蘭亭序》結尾說: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5.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唐)韋莊

  這些日子裡,下班等車的時候,常常一個人看著天空發獃。任周圍走過漠然的人群。在心裡固執的對自己說:這是一個與我無關的城市。說這話時,心裡想著的是千里之外我那遙遠的故鄉。
  唐人韋莊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最早念到這首詞是在初中時。彼時,我還年少,心頭揣著高遠的夢想,在日記本上寫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豪言壯語。十四歲那年,父親送我登上南下的列車,開始了求學他鄉的歷程。再後來,宦遊京城,故鄉是越來越遙遠了。
  也有每年隆冬的時候回家的經歷,然而每每看到視野中那『遠近幾個蕭索的村莊』,就開始懷疑那似乎並不是我的故鄉了。於是,我懷著一種無法解除的鄉愁漂游在這濁世。按照短命天才諾瓦利斯的說法,這就是哲學。呵呵!竟然這樣就哲學了,我的鄉愁。只是,依然還鄉,依然斷腸。
  按照韋莊的說法,還鄉其實也是可以的,只是要等到老時。也是他是對的。終有一天,我那所有的夢想與誓言,都在時間的巨輪之下化為塵土,我將真正的回來。一切都已謝幕,故鄉才剛剛開始。

  我總是試圖尋找一些自己無法抵達的地方,按照米蘭昆德拉的說法就是elsewhere,所以總是在他鄉思念故鄉,還鄉又斷腸。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寫到這裡,我竟感覺到自己的臉上有一絲笑容。

6.聽雨

  虞美人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宋)蔣捷

  寫的是家國興亡的事情。千年之後的我,讀的也不過是他那家國興亡的感慨。卻又總是感覺有一隻幕後的推手主導著世間的種種命運之事,叫人無法反抗卻又無從退避。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乍看寫的是偎紅倚翠,其實不然。『聽雨歌樓』,充斥著『別處』之惑,總讓人想起陶靖節的『心遠地自偏』。櫻桃進士,到底志不在此。然而,畢竟是少年,回首一生,那也許就是這輩子中僅有的安逸歡欣的履歷吧!當時卻只願憂國憂民,呵呵!蘇子曰:長恨此生非我有;義山卻說:此情可待成追憶。
  後來學成,開始奔波於世上,復國卻已無望。客舟聽雨,西風為伴,斷雁和歌,心頭充斥的,當是絕望和悲涼!江闊雲低,哪裡才是飛翔的天地?年輕時所有的壯懷激烈,一咬牙都和血吞進肚裡,在深夜裡默默反芻,任時間肆意鞭打著七尺之軀,白髮在額頭根根滲出,緩緩老去。
  終於到了今天,寄身僧廬之下,勘破紅塵,卻無法勘破自己這一生的種種往事。鬢已星星也,還是沒法子。夢想如同指尖沙,這些年已經慢慢滑落,終至如今的一無所有,攤開雙手的空空如也,徒增家國之思。只是慢慢的悟出了,或者說是最終還是無可奈何的接受了命運的安排:任你悲歡離合,階前點滴依舊。在雨聲中尋求著解脫。
  一生的軌跡。從歌樓之『上』,到客舟之『中』,到僧廬之『下』,一路輾轉向下。失卻的,是飛翔的夢想;低下的,是倔強的頭顱。曾醉心於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天子呼來不上船』,曾折服於東坡的『我欲乘風歸去,只恐高處不勝寒』,也曾感慨於辛稼軒的『曾經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終不能忘的卻是少時念到的櫻桃進士這句『悲歡離合無情,階前點滴天明』。到底是低頭了。

  每個人都曾有過飛翔的夢想,然而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蔣捷的故事,不獨發生在宋朝。

 7.為卿採蓮兮涉水

為卿採蓮兮涉水,為卿奪旗兮長戰;為卿遙望兮辭宮闕,為卿白髮兮緩緩歌。——(當代)江南

  這是一則架空故事裡的一首民歌歌詞。背景故事很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著看,叫做《縹緲錄》,在此不贅述。單說歌謠。

  歌詞寫的是一對情人的故事。四句話,一輩子。
  為卿採蓮兮涉水,初讀有驚艷之感。說的是青年男女初遇的情形,有採蓮的典故:南朝梁元帝《採蓮賦》寫到的『於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漢樂府中的『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兩字即已引人入勝境了,更兼後文二字——涉水,可謂極妙。嗯,極妙,妙不可言。王靜安曾說有境界而自成高格,此句深得之。
  為卿奪旗兮長戰,頗有周郎『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的豪邁,叫人神往;然而衝冠一怒,壯士奪旗,卻只為紅顏,頓生纏綿。無情未必真豪傑。
  為卿遙望兮辭宮闕,總讓人想起『西子捧心』之妍。金庸在《越女劍》結尾寫道:范蠡握著西施的手,道:『咱們換上庶民的衣衫,我和你到太湖划船去,再也不回來了。』西施眼中閃出無比快樂的光芒,忽然之間,微微蹙起了眉頭,伸手捧著心口。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是洒脫的男人。
  為卿白髮兮緩緩歌。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很俗氣的歌曰: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很俗,但我喜歡。
  四句話,一輩子。不廢話了,直接複製江南的原文:這曲琴歌,其實是楚衛國坊間流傳的曲子,唱的是一個男子珍愛女子的一生,為她採蓮,為她出征,為她辭去功名,又為她的老去悲哀。辭意簡約,然而意蘊悠遠。

8.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看到這句時,想到的是曾經的理想。年少時,看慣了世間種種悲涼的人和事,於是常幻想有一天,能夠『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時還小,不懂得人心的複雜,嚮往著烏托邦的藍圖,自以為真理在握,暗許著被堅執銳蕩滌天下的願望,在日記里書寫著『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七尺軀』的豪邁語言;堅信吾輩鐵肩終有一天能擔下世間的不平之事。

  後來,多讀了些書,明白了這世界上的苦難,更多的是因為人,因為有太多的野心家,太多的亂世奸雄,視眾生如草芥,視他人如螻蟻;也慢慢多了些思考,開始懂得了其實並不是只要我們願意努力就可以帶著這個世界順利地抵達幸福的彼岸。再後來,開始經歷著人生中的種種挫折,又因為生存的壓力而把理想擱置到遙遠的天際,慢慢就淡忘了。那些年,常和一些故舊的朋友踢球飲酒,在綠茵場上逃避著現實的冷硬和未來的縹緲。在某個深秋的夜間,一群高中同學稀稀落落的坐在桂園的足球場上,借著酒勁祛寒,七零八落的說著過去的和現在的瑣事。忽然有人說到關於未來的想法,一位蝸居武水的哥們說:『別跟我談理想,戒了。』當時的場景,我終生不忘。現在想起來,那時侯大家的絕望,原是一般。胡文英曾說: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悲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是啊,到底是冷眼看穿了。

  這些日子裡,慢慢習慣了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也許真的從此就『萬人如海一身藏』了。在這樣的冬日裡,忽然讀到了老杜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才想起來當年的豪言壯語。回想自身的寄人籬下,又復想起那些我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掙扎於社會底層的人們,一股悲意從心底升起,久久,無法自抑。
  杜甫卻接著寫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到底,他是有大悲憫情懷的詩人;而我,終非捨身飼虎的佛陀!

 9.當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中有一條作如是寫。流傳較為廣泛的版本卻是鬥士聞一多先生所推崇的說法:痛飲酒,熟讀《離騷》,乃可為名士。而『當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則是當年我在日記中暗許的願望。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常嘆息生命在指尖筆下滑過,而自己卻被一些凡俗瑣事所環繞,無所避卻又不甘心。那時候,常幻想有朝一日能夠隱身雲端,不再為生存而奔波;坐擁屬於自己的書城,在文字中交往那些早已離逝的靈魂;偶爾提筆寫下些許零散的文字,無所謂痴呆為時人所笑,也不管是否有後世相知。然而,到底是痴人的夢景,而眼下的世間,也早非桃源。魏晉已遠,遑論秦漢?

  端坐於鋼筋水泥鑄造的森林裡,常常無事,也常飲酒,只是不見當年那冊《離騷》。記得當年曾暗哂友人『久居京城』而忘卻了中原腹地大山裡那些為果腹而掙扎的鄉親,回頭看看今天的自己,不也如當時所嘲笑那樣嗎?其實不是忘卻,只是不願意去想,不想讓每天浸泡於酒精中早已麻木的神經去承受電擊帶來的清醒的疼痛。

  昨夜又失眠了,腦海里無比清醒的空白伴我至凌晨三點。三個小時,躺在單薄的行軍床上,一動不動,連床頭燈都不想開。當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

10.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戰國)孟軻

  實話說,孟軻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傢伙。這個自稱『養吾浩然之氣』成天叫囂著『仁者無敵』的傢伙被後世冠以『亞聖』的崇高稱號,生前卻也和他師祖一樣,有人聽他們說話時便侃侃而談滔滔不絕,沒人聽他們說話時便惶惶然似喪家之犬,還每每自詡『當今之世、捨我其誰』,遠不如『曳尾塗中、相忘於江湖』的莊周讓人覺得投緣,很長時間以來,我都這麼認為。
  直到後來的某一天,我讀到這句『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老孟的形象在俺心目中徹底改觀。再後來,履歷漸漸豐富,也逐漸釋然了當年有口無心讀《孟子》時留下的一些疑惑和鄙夷。孔子生活的年代裡,已經是禮崩樂壞了,而到了孟軻生活的年代,則更是『強力意志』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克己復禮已成了完全不可實現的夢想。然而,孟軻卻不曾如孔子般『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而是執著的『知其不可而為之』,『一直到死,他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所以,至今我都不認為他有莊周那麼可愛,但他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記得高二那年讀到余傑的一本書,裡面寫道『孤狼閉上了冷看世界的雙眼,而周圍的小貓小狗依舊歡快的蹦跳著』,還有『狼終究是狼,喂得再好也還是想往森林裡跑』這般的句子,印象深刻。現在想起來,也許青春期的閱讀早已奠下了我生命的底色,後來的種種偏愛和尊重不過是生命底色的絲絲表現。而這句『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則是那份底色的最好表達。
  金庸在其小說《天龍八部》的回目中引用了這句話,表達了喬峰為了救阿朱的巨大決心。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另一個慨然赴死的壯士——荊軻。2006年的某一個秋日傍晚,我曾把自己的簽名檔改為:『時候已經是晚秋。風過處,那易水,也慢慢地冷將下來了。』不覺間,那一切都過去了很久。我將踏上新的戰場。寫上一段話為自己餞行。結束之際,再誦駱賓王的詩: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1.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宋)蘇軾《南鄉子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2月6日夜。抱著速食麵和牛奶從超市出來,走在熟悉的街道上,遠近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隨著疾馳而過的計程車走遠,馬路上空無一人。我腦海里浮現出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簡短的序言。沒有喝酒,泡碗面吃了,給家裡打個電話,回幾條簡訊,看看球賽,洗洗睡,早起,加班。其實在這種場景中應該想起王摩詰『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當時卻是心如止水。

  2月17日晚,和兄長及一位朋友一起吃飯,席間有母親特意託人帶來的家鄉小吃。說話間他們兩位一致提到收假時不願離家返京的想法,亦慨嘆生存的壓力讓人無所退避。俺平生最見不得的就是這種太息掩涕的場景,便開始打哈哈『誰叫你們恁有追求呵呵跳槽到俺這清水衙門朝九晚五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大半天的日子不也是過嗎也就賣不了你們那麼好個價錢只好出門少打的多坐坐公交保護環境不買房降低房價多交房租拉動內需罷了』云云。不料這一次調節氣氛卻失敗了。哥們爆發道:『你丫還真以為你混得滋潤著啊?你掰著指頭數數,全中國TM的有幾個人年三十晚上一個人吃泡麵,初一一大早還得趕著去加班的?偷偷摸摸考個研還得考試頭天請病假,一個月拿三分之一工資交房租還沒一分錢房補,你自己數數!沒讓你小子睡大街就當自己是國家第六代領導核心啊?』一陣連珠炮過來,俺差點失語。只得猛吃兩塊牛肉返過神,硬著頭皮扯『那你反抗呀?你反抗不來還不如放下身段來享受呢』之類不咸不淡的話。席間充斥著難以名狀的氣氛。

  午夜,躺在床上開始漫無邊際的冥想:童年剛過時在日記中寫下的『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七尺軀』的誓詞;懵懂初開時記下的『世風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嘆;至後來『洛神飛袂空憶取,曲水流觴顧夢懷』的惋惜;再往後無事作『了卻君王天下事,明朝散發弄扁舟』的集句。一幕幕在腦海中剎那間閃現,剎那間消失,如此的清晰又如此的難以捉摸。
  又想到飯後接到父親的電話。不善言辭的他無非還是那些『注意身體、好好工作』之類的話語,加上末了的『我和你媽身體俱好,不要擔心』雲。古訓云:父母在,不遠遊。復想及自身,默然。素日里常自勉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真的很難。

  2月18日。早上醒來,賴著不想起床。有時候真想就這麼睡著,一直睡下去,睡他個有始無終才愜意。淚水澀著眼眶,房間沉寂而冰涼。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

  還是掙扎著爬起來了。上班。沒有遲到。

12.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台。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車千輛,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
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涼感舊,慷慨生哀。——(宋)劉克莊《沁園春 夢若孚》

  早時曾讀過《那多三國》,對其中的一句話印象頗深:『吾欲以亂世為盤,利器為炮,精兵為馬,良將為車,將二十年一盤棋,又怎知白雲蒼狗,世事無常?』後來的故事中,這句話的主人三顧草樓,借荊州,平兩川,北伐東征,進位漢中王,而至位極人世的昭烈皇帝。臨終前,遙想當年的崢嶸歲月,在心中默默回識那句一語道破天機的『天下英雄,使君與操爾』時,看著當年結拜的兩位弟兄先一步而去,託孤白帝城,不知道在擔心著自己一手締造的帝國之際,他的腦海中可曾閃現過這樣的感慨?從當年的織簍小兒,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漢先帝,一路上所遇的貴人,從盧植公孫瓚,到徐庶司馬徽,到底是誰成就了他?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說的是遇人,其實是舞台。無論是淮陰侯的少年時胯下之辱,抑或是武鄉侯弱冠時的高卧隆中,所涉及到的核心辭彙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舞台』。古今一脈,有多少熱血沸騰的豪傑男兒,懷揣著一腔定國興邦的理想,而抑鬱終老一生。放翁也曾豪放地詞曰『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臨終前卻不過一聲長嘆,留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遺囑。雄才大略如岳武穆者,在他生命中深嵌進的十二道金牌面前,也只能無奈的感慨『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而同樣身負奇才的辛稼軒,則只能『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默默『將萬字平戎策,換與東家種樹書』了。陳子昂懷愴然而登幽州台,李青蓮遭冷遇遂游天姥山,究其緣由,本出一轍。更有倒霉如賈誼者,已經站到了天子的面前,卻不幸是『不問蒼生問鬼神』的遭遇,到底難免『抑鬱悲泣而中』。
  寫到這裡,我的腦海里反反覆複流現的是這麼一段文字:
  他們知道,我的問題是如何(在戰爭的喧鬧聲中)指明那個城市的名稱就叫阿爾貝。他們知道我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殺掉一個叫阿爾貝的人。可是他們不知道(誰也不可能知道)我的無窮的悔恨和厭倦。(註: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經典短篇小說《交叉小徑的花園》結尾段)
  甚至在開始寫這些文字之前它們就紮根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弄明白這段文字和我所寫的主題交集到底出現在什麼地方。行文到此,終於,我明白了。博爾赫斯,他所書寫的是,命運。是的,舞台之上的,其實是命運。
  可是,命運是什麼呢?


曾經收集過這樣的句子,如今派上用場了。

1.雖千萬人吾往矣!——孟軻
原文:「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意為:只要認為自己是正義的,縱然面對千萬人,也要勇往直前。我欣賞且敬佩此種勇氣,勇輒行者無疆。

2.我到來,我看見,我征服。——凱撒
公元前47年,凱撒大帝在小亞細亞吉拉城大獲全勝,凱撒在欣喜之餘給羅馬人民報捷,捷報中只有短短的3個單詞:「Veni!Vidi!Vici!(我看見,我到來,我征服)」惜字如金,卻是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的最強音!

3.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賈誼
高一學習《過秦論》時就非常喜歡這句話。

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

5.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屈原

6.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趙匡胤

7.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

8.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

9.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岳武穆

10.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司馬遷

1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

12.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

13.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
出自黃巢所寫《不第後賦菊》,全詩為:「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14.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倉央嘉措
其實原詩措辭並非如此,譯者有過度翻譯的嫌疑,但依舊喜愛這句話。

15.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喬治 ? 奧威爾

16.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飄泊。——尼采
不瘋魔,不尼采。

17.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辛棄疾
《賀新郎·邑中園亭》可謂是經典,「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如此意猶未盡,「知我者,二三子」又令人心生無奈。

18.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以最喜歡的一句話收尾。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上面每一個舉例都是史書上閃耀的明星。每次在書上讀到這些人這些事,想到我們的祖先原來是這樣一群人。真是有點小驕傲呢,還是久久不能平息那種。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萬鍾於我何加焉!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謂失其本心!


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霹靂聲,箭如餓鴟叫,平澤中逐獐,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飢食其肉,甜如甘露漿,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宋江是個黑胖子,我也是。
十五歲時讀到這一句,豪情灌頂,肋下生風。
後來
他招他的安,我搬我的磚。
人長的丑,光會吹牛逼是不行的。
足以為戒。


住口!你這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

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還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於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舞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每看一遍,都被唐老師演繹的那股浩然正氣深深震撼。

轉自b站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919387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982443


其他人讀《項脊軒志》,大多會提到「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我讀,印象最深的卻是另一段,「余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迹,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人至中年,仍實現不了當年的夢想,午夜夢回,瞻顧遺迹,真是泣涕零如雨,長號不自禁。


朝聞道,夕死可矣


于謙:「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王守仁:「一鼓,聚城。二鼓,攻城,三鼓而未登城,殺兵。四鼓而未登城,殺將。」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第一次聽確實心潮澎湃。雖然至今也沒做到不驚不怒就是了。偶爾特別亢奮的時候念念這段話,多少會平靜些。


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
讀史多年,這是最令我拍案叫絕的一句總結。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

不知道近代算不算古代


身無饑寒,父母不曾虧我
人無長進,我以何對父母
----------------------------------------------------------------------------------------------------------------------------------------------------------------------------------------------------------------------------------------------------------------------------------------
今天翻讀原文是這樣的。。。


賀新郎 ·辛棄疾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至今都是我最喜愛的古文。


親友如相間,吾廬榜念台。
全輸非定局,已溺有燃灰。
棄地原非策,呼天儻見哀。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來。
文人武相,丘逢甲。

主要是最後一句啊!激勵了我整個高三!


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


推薦閱讀:

計算機編程算是否是理科中比較偏文的科目?
試以最少的字講一個故事?
假如每個朝代的歷史都是作家創作出來的小說,那麼單從文學性上看,哪一部小說的寫作水平、文學價值最高?
《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的評價是否過譽?
你聽過最酷的一句話是哪句?說這句話的人也一樣酷么?

TAG:名言 | 閱讀 | 歷史 | 文化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