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正史記載,趙雲並無太過出彩部分,為何倍受喜愛?PS·三國志里就只有長坂坡救了阿斗和甘夫人和斜谷之戰?


來吧,給個歡樂點的答案。

為啥趙雲受歡迎?他帥啊!!!帥啊!!!!!為啥金城武往那兒一杵就一片粉絲黃博徐崢王寶強得拚命裝瘋賣傻才能博眼球啊?同樣道理啊,帥就是優勢啊!!很大的優勢啊!!!!

按說沒人親眼見過趙雲活人為啥都覺得趙雲帥啊?這得從小說人物設定來說起啊!

首先名字就帥啊!順便說一句《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故事性強趣味性高,但膾炙人口還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人物名字識別度太高了啊!按說中國古代歷史上如三國時期精彩的故事不在少數啊!但《三國》橫貫古今,老少咸宜,受歡迎程度遠勝其他段子這是為啥阿!因為除了最近百來年,自古小說故事多是通過戲班子說書先生以及老爹的睡前故事等形式口口相傳啊!深覺三國演義非常適合講故事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核心人物名字好記啊!劉備啊,關羽啊!張飛啊!孫權啊!曹操啊!兩個兩個字既不生僻又不大眾,特點分明,畫面感實足,黃口小正太都能朗朗上口,很大的優勢啊!讀兩晉史的時候就深刻體會到了給核心人物起名字的重要性了啊!

兩晉八王之亂夠精彩吧可完全能把人看崩潰啊!!都是姓司馬呀!司馬A殺了司馬B啊!司馬C殺了司馬D啊!司馬E和司馬F聯手殺了司馬G啊!!!逆馬這太不讀者friendly啦註定火不了啊!

回到正題,記得之前看過一貼子研究YY小說人物名字的問題啊!你要是叫張三李四註定就是個路人甲啊!你要是叫孫富貴劉吉祥命中注定就是當鋪老闆客棧掌柜那種點一下冒出個客官裡面請的角色NPC啊!起名字就得霸氣啊好不好,能姓複姓絕對別姓單姓啊,獨孤啊上官啊令狐啊西門啊長孫啊歐陽啊都是上上之選啊!!名字也有講究啊!西門吹雪就是大俠西門慶就只能當淫賊啊!!這方面三國裡面曹魏很佔優勢啊,人家有夏侯有司馬啊!劉蜀這邊也有個諸葛沖門面啊!主要人物當中劉備關羽馬超黃中曹操典韋孫權周瑜的名字都算有個性啊!只有張飛爹媽沒文化起了個土鱉名啊!好在字翼德給彌補了一下!

趙雲的名字多好啊!聽上去就飄逸啊!再加上一騎白馬光聽名字就浮想聯翩了啊!!更要命的是人家字「子龍」啊!子龍啊!龍啊!啊!趙子龍這名字在現在任意一YY玄幻小說上都配得上主人公啊!完美的主角名啊!無可挑剔啊!已經勝利了一半了啊!

名字酷只是勝利的第一步啊!再說後面!話說小說人物要性格突出啊!要特點鮮明啊!要與眾不同阿!要讓廣大人民群眾記得住阿!三國裡面人物形象這麼多每個都特點鮮明啊!關羽就是盅肝義膽武藝高強阿!張飛就是簡單粗暴武藝高強啊!諸葛就是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啊!周瑜就是小肚雞腸足智多謀啊!反正每個人都得有幾個特點啊要麼優點要麼缺點啊!分配來分配去作者覺得每一個作品裡都得有個白面小生啊!這就給趙雲攤上了啊!人物設定就成為一個白馬王子形象啊!每個人都有特點就你沒有這就成了你特點了啊你就白白凈凈五官端正吸引眼球吧!所以趙雲在三國里的地位就相當于海賊王里的索隆啊!就相當於火影里的佐助啊!就相當於WOW里的聖騎士啊還得是血精靈啊!!反正就是這麼個形象了啊!你說他憑啥不受歡迎啊!

名字好加上角色定位就已經不得了了啊!這還沒有完啊!趙雲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台詞少啊!要麼說張飛一張嘴就暴露智商低啊!關羽一張嘴就是假正經啊!劉備一張嘴就全是傷心淚啊!台詞反映性格啊!三國主要人物中趙雲的形象就是很少文戲啊!從不叨逼叨啊!有啥事兒主攻吩咐了提刀就給辦了啊!這還了得了啊!你想像長的帥說話少伴事兒麻利這綜合到一男人身上!哪個不受歡迎啊!

還有就是武功高啊!戰鬥力強啊!長坂坡啊!我就不多說了啊!還有順口溜啊!一呂二趙三典韋啊!四關五馬六張飛啊!三國裡面口碑武力排第二啊!正義陣營蜀國裡面排第一啊!而且武器也帥啊!長槍啊!雖說三國里拿槍的武將太多了但趙雲是最狠的啊!小說裡面主人公的武器很重要啊,拿劍的拿槍的受歡迎程度註定高過手手提五虎段門刀的啊!關二爺張飛的武器聽上去就非主流啊!劉玄德的武器不光噁心還把性取向給暴露了啊!三國裡面能叫得上名字的武器比趙雲拉風的估計就是呂布的方天畫戟了啊!所以小趙不爽啊!看了夏侯恩把三國第一寶劍拾取綁定了啊!

要說小說都是幫人YY啊!越能YY到高潮點擊量越高啊!讀者都是帶入式幻想啊想像RPG啊!小時候看聖鬥士就幻想自己是星矢啊!一天到晚天馬流星拳啊!你看個三國熱血沸騰你RPG誰啊!RPG張飛你自己不嫌黑啊!RPG關羽那是性無能啊!千里走單騎嫂嫂干著急啊!RPG劉備你心裡有問題啊破碎家庭長大的吧!RPG諸葛亮沒有武戲不過癮啊!想來想去最合適的YY角色就是趙雲啊!所以趙雲受歡迎啊!

再說妹子們!三國所有角色里讓你選老公你選誰啊!假設你是睡美人沉睡了一百年突然被吻醒了這時候你希望前來拯救你的三國人物是誰啊!一睜眼是張飛你會不會覺得你睡太久了雙目失明了啊白天不懂爺的黑啊!是關羽你眼出血啊再說關二爺不近女色只搞基啊!一睜眼一賊眉鼠眼大耳賊你跟他回去不怕升個孩子也被摔死啊!蜀國的不說魏國五短身材曹操夠不著床啊!夏侯敦夠得著床但只有一隻眼啊!一睜眼紅鬍子綠眼睛的這時孫權啊外星人啊!剩下的人要麼就是戲份少要麼就是死的早啊!想來想去最理想的除了趙雲沒別人了啊!所以他那麼受歡迎啊!

所以啊!趙雲受歡迎啊!趙雲這個角色從頭到尾打造成這樣怎麼可能不受歡迎啊!翻遍三國演義我發現受歡迎程度能跟趙雲有一拼的沒幾個啊!曹魏就不說了文武分裂很嚴重啊武功高強的都面露橫肉啊典韋徐褚夏侯敦啊,為二兩個還不錯的角色一個張遼人太老啊,一個張頜戲太少啊!東吳男人都小心眼兒啊,周瑜陸遜其實也是那種文武兼修的白面小生角色問題怎麼這麼沒氣量啊都給氣死了啊註定不受歡迎啊!唯一一個不錯的小霸王孫策死太早啊!蜀國這邊除了趙雲之外上面都說了啊!比較接近的就是馬超啊還多少有點愣頭青啊!後期崛起一個姜維從角色設定上能跟趙雲有一拼可惜出場太完了錯過了大時代的高潮啊!姜維要是早出場十年二十年那跟趙雲絕對帝國雙碧啊!

所以趙雲那個環境背景下註定是一顆璀璨的星啊!這麼一個角色到哪兒都得受歡迎啊!


正史控來」黑「趙雲。

不過正史里其實趙雲也很屌的,所以我其實不是黑他的人,我只黑他的顏。

《三國演義》里寫趙雲」面闊重頤「,也就是國字臉,雙下巴。幻滅吧?《三國志》里是」姿顏雄偉「。怎麼看都跟小白臉沒關係啊摔……另外正史和演義里他都比劉關張兄弟大十幾歲啊摔(我不說你們能想到嗎他是個大叔)……所以說,他是怎麼變成三國第一偶像派的,待考。我的推測是,由於他騎白馬,白盔白甲,一身時尚的打扮,非常符合人民群眾的審美趣味。所以說,男人長成什麼樣真的不是最關鍵的,穿什麼衣服開什麼車才最重要。

不過話說回來,為什麼趙雲人氣那麼高?很重要的一點是,三國里完人不多,趙雲絕對可以躋身其中。道德層面,不貪財帛,」雲有軍資餘絹,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政治覺悟上,識大體不娶新征之地官員的遺孀,」赤壁戰後,隨劉備平定荊南四郡,以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原太守趙范。趙范有一寡嫂樊氏,國色,范欲以之配趙雲,趙雲辭之。「;在劉備生前擔任侍衛隊長,從未讓主公陷身危機(看看反面教材典韋);後領軍作戰,更有空城退敵之舉(是的正史上空城計是趙雲而不是諸葛的);唯一的箕谷兵敗,以弱抗強,」趙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也儼然有大將之風。一生中,無論是擔任侍衛隊長還是一軍之將,趙雲表現出了非凡的才幹和膽識。

趙雲在三國中,非袁、曹、諸葛等世家子弟,亦非關、張等創始人團隊的核心成員,連周瑜、陸遜這樣的地方豪強氏族也算不上,他全靠自身稟賦和努力,默默地效忠於自己的職責,而他的光芒卻讓大多數同時代的豪門子弟相形見絀。在他的身上,從來沒有圍繞著親朋的推薦和吹噓,也沒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高調喧嘩。多少次都是險境求生,而趙雲憑著自己的智勇雙全,一次次出生入死,化險為夷,在他身上,綻放著歷史大潮之中平凡人們不凡的光輝。這才是趙雲這個人物,最能打動我的地方。


(石家莊北 正定口音)
謝謝,謝謝大家。
我能拿到「三國最受歡迎武將獎」,真是非常榮幸;
首先呢,我要感謝《三國演義》這部書,感謝羅貫中老先生;
感謝我的前老闆公孫瓚;
特別感謝主公劉備,感謝他的知遇之恩;感謝後主阿斗,沒有他就沒有我的長坂坡;
我還要感謝袁闊成、單田芳、連麗如;

對不起,我不認識陳壽。


因為一般人不會去看《三國志》等史書
但是很多人會看《三國演義》或者其他相關的電視劇電影
而根據這些演義出來的東西
趙云:
首先:帥:賣相好
相聲里講究「帥賣怪壞」,賣相好是排第一的
當初黑土大叔那麼多徒弟,為什麼先捧紅小沈 陽
據說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相對來說,他賣相最好
其次:猛:能力強
光有賣相沒有能力那就是男花瓶了
趙雲按照演義的說法,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曹操都愛,更別說我們一般勞苦大眾了
再次:忠:立場很重要
別人挖不走,策反沒用
不光忠於劉備,還把他孩子給救出來了,讓這是將來皇帝的救命恩人,皇帝都給對他感恩戴德
最後:壽:做貢獻時間長
到老邁年高了還出來打仗
這樣完美的人,不備受喜愛才怪了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注引〈雲別傳〉

「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上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實其陳,且斗且卻。公軍散,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弛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戒駑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文言文沒看懂?看懂了但覺得沒勁?==================
我這裡只是搬運,
趙子龍一身是膽的來歷
也許這裡是出處,也許不是!
=================沒事!這就來個酣暢淋漓的白話文版本!================

此戰發生在曹操困耗漢中的中期。

像曹劉在漢中的這種戰事,最要緊的就是軍糧供應,曹操從陳倉調來了穀米數千萬囊,路經黃忠、趙雲駐軍的北山之下,作為駐軍主將的黃忠決定出寨劫這一票!於是便帶副將張著率全軍包括趙雲的部屬一塊離了營圍去劫道了。   

時趙雲留守營圍,沔陽長張翼也在營內,趙雲見約定的時辰已到,黃忠不見回營,便留張翼守營,自己帶數十騎接應黃忠。

黃忠的劫道行動並不順利,曹操聞知運糧大軍遭遇劫匪,便出動大軍前往接應,趙雲的數十騎恰與曹操的前鋒遭遇了個對個。曹操見趙雲兵少,即揮軍大出,趙雲卻不能退步,讓開了路後面的黃忠部便肯定被包了餃子,只有捨命死戰了。

趙雲躍馬挺槍直擊魏軍前鋒,雙方剛交上手,曹操指揮的大隊已經趕到,趙雲絲毫不懼,數十騎結成了個鐵桶小陣,趙雲單騎前出如矛尖,直刺曹操中軍,曹操就勢指揮大軍將趙雲這數十騎圍了個不知多少層。

誰知曹操的群狼不敵趙雲這一隻虎,被趙雲幾十騎徑直衝入曹操中軍,魏軍救主心切,也不由向中軍集結,陣勢竟然大亂!竟被趙雲左衝右突,殺得曹操大軍步步後退,混亂之中,曹操的後軍也被卷進了戰場。

對於曹操來說,這也是場遭遇戰,混戰多時,曹操竟不能對部隊實施有效的指揮,眼看著中軍大亂,前鋒已敗,後軍也是無奈才主動加入了戰團。

豈知趙雲並不把魏軍放在眼裡,數十輕騎竟如入無人之境,面對殺不勝殺的魏軍,幾乎任意馳騁,槍桿抖時,必有人落馬,鐵蹄踏處,盡一路慘呼!撲上來的魏軍幾乎擋道即死,突圍的趙雲竟如閑庭信步,曹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趙雲揚長而去。

突出重圍的趙雲回頭遠望,發覺張著部被隔在了魏軍背後,曹操卻是偷牛的走掉逮住了拔樁的,大軍蜂擁而上,把張著部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好一個常山趙子龍!轉馬挺槍又殺入了魏軍重圍,竟如同驅趕群羊般將圍攻張著部的魏軍紛紛趕散,張著軍隨趙雲突圍而去,魏軍卻既不敢阻擋,又不敢貼近追殺!為什麼?那趙雲救出張著之後,親自單騎斷後,魏軍已被殺破了膽,只是遠遠吶喊,卻無人敢逼近廝殺。

曹操軍令森嚴,士兵們不敢近戰卻也不敢隨意退軍,只得遠遠的尾隨趙雲追到了張翼留守的蜀軍營圍。

蜀軍盡數退入營圍之後,張翼欲閉門拒守,而趙雲入營後卻令營門大開,偃旗息鼓。

本來就是勉強追擊的魏軍來到營前,見狀大疑:如無伏兵怎會如此模樣?諸將躊躇不前,相互商議半天,始終沒人敢來試探虛實,直到天色漸暗,才下定決心:回去吧,對魏王也算有所交代了。

哪知就在魏軍遲疑許久的時間裡,趙雲已經組織好了弓弩兵,就等著魏軍的收兵之時呢!曹操大軍已經啟動回師,後面突然戰鼓震天,趙雲率部復又殺出營來,抵近魏軍的都是些弓弩部隊,一陣亂箭,曹操後隊死傷一片,誰不爭著往前逃跑避箭求生?

魏軍驚駭之下,自相蹂踐,墮入漢水中死者不計其數,曹操來漢中的這場僅有戰事就此一敗塗地。

次日。劉備親自來至趙雲營圍視查昨日戰場,不由感嘆:「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賜宴犒賞三軍,專為趙雲慶功,作樂通宵達旦,蜀軍士氣豈不大振?自此蜀軍中盛傳開了趙雲的雅號:虎威將軍!


======================補充======================
其實這場仗曹操軍中很多人還是認識趙雲的,在長坂坡就被趙雲干過。
這次又看見趙雲,其實還沒打就已經慫了。

三國演義中加了料,弄得更精彩了。

操於高處望見,驚問眾將曰:「此將何人也?」
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
操曰:「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


======================再補充(非正史)======================

在汝南

候至天黑...趙雲挺槍躍馬,殺開條路...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背後于禁、李典又到...
玄德望深山僻路,單馬逃生.... 捱到天明.....一將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郃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雲乘勢衝殺

關鍵詞,天黑殺到天明,許褚,李典,于禁,高覽,然後張郃還是沒擋住殺了一夜的趙雲。

70歲在鳳鳴山

只見夏侯楙在山上指揮三軍。趙雲投東則望東指,投西則望西指,因此趙雲不能突圍....趙雲從辰時殺至酉時,不得脫走

關鍵詞:70歲,十萬大軍,十個小時。


之前有想過這個問題,問自己為什麼會更喜歡趙雲一些,也許很多人的想法會跟我相同:(以下分析皆根於受眾最廣的《三國演義》

關羽為人高大全,在古時候被抬得過高,被神化,成了一種道德上的標準,太過於仰視,失去了親近感。

張飛、典韋、許褚等人,皆為粗俗之輩,猛則猛矣,但不適合當偶像。

呂布武藝最高,長得也不賴,但是人品太差,反覆小人,喜歡不起來。

馬超也帥,武功也高,也是正義陣營的,但是出場晚,故事沒有趙雲的精彩,沒有趙雲那樣婦孺皆知。

黃忠呢,太老了。
姜維呢,出場晚了。
夏侯惇呢,吞眼珠了。

曹、劉、孫都是政治人物。諸葛成妖了,司馬懿被諸葛亮整得太窩囊。

所以,瀟洒的陽光帥氣的趙雲,當然能當明星來欣賞啦。嗯,比小馬哥還酷啊。


不邀自答。

因為像趙雲這樣的人身上往往充溢著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以下為正文----------------------------------------

其實,網路在幫助我們快速提升自己的同時,也會很大程度地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它讓我們變得不再平和,變得急於獲得他人的認同。我們會發現在原本沒有什麼好爭議的事情上,突然蹦出了一些讓人為之一振的觀點。那些人用片面的論據和自己那與眾不同的性情當做是自己論點的支撐,以獲取那些畸形而又略變態的滿足感。


也就是在這種氛圍的醞釀下,趙雲從常勝將軍變成了保安隊長。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一些人自以為翻了幾頁正史,然後欣喜地發現原來趙雲只是「中護軍」,地位不止跟關張馬黃差一截子,甚至連「叛將」魏延也不如。於是就跟別人說:「你們這群只看演義的Low逼,都被老羅騙了,老子讀的可是正史,其實趙雲跟我一樣,也是屌絲,哈哈哈哈!」


對於這樣的頑童理論,還是糾正一下的好。


趙雲一生低調,不朋不黨,兩次直諫更是無可挑剔。蜀漢史料佚散,不比魏書能細到討山賊得加封的程度。三國志中《趙雲傳》的記載並不詳盡,即使算上裴松之認可的那一部分《雲別傳》,也並沒有多少可以討論的空間。基於這點,如果對於趙雲的評價都是南轅北轍,那麼說明至少有一個人讀書太少或是嘩眾取寵的情緒過於激昂。


後世的五虎上將一說,其由來是關張馬黃趙並為一傳。許多人喜歡拿趙雲排在第五且軍階也跟前四位差了一截子說事,認為中護軍不過是個侍衛騎兵隊長的身份罷了。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升鎮東將軍——《趙雲傳》

且不說征南將軍,鎮東將軍為將軍中的重量級職位。單是中護軍就非常人可以勝任,其作用是掌管禁軍,主持選拔武官,監督管制諸武將。在這個職位上曹魏有司馬師,孫吳有周瑜,季漢還有第三任丞相費禕。不用太多解釋,大家也就明白這個職位的分量了吧。換而言之,侍衛隊長干到極致的許褚,你若讓他去監督管制諸武將,也實屬扯淡。


五虎將中,給關張馬黃的追謚分別為壯繆侯,恆侯,威候,剛候。而趙雲則是順平侯,顯然和前幾位相比,這並不像一個武將該有的謚號。「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即做人柔順謙和,做事規規矩矩,平定禍亂有功。大將軍姜維這樣的解釋看似對趙雲的生平概括有些避重就輕,但實則高度概括了蜀國士人們對趙雲的印象。其實現在依然,如果嚴肅的來看趙雲的生平事迹,則不能純粹的把他歸為武將一類。


作為將領,他絕非關張那樣的天縱之才,論戰功,他也沒有黃忠斬殺夏侯淵這樣的閃亮經歷,而馬超是投靠過來的一方諸侯,名聲更是顯赫。夾在這些人中,趙雲好像處於一個不尷不尬的位置。甚至有人說如果魏延沒有犯政治錯誤的話,可能就會頂替趙雲,變成關張馬黃魏五人合傳了,這就有些調侃了,畢竟如果趙雲真的不夠格的話,那麼四人合傳不就得了,何必非要湊數。而趙雲之所以能和這四人並列,無非就是他是夠資質的。關羽剛強而驕縱自負;張飛暴戾而少施恩惠;黃忠年邁建功,是純粹的勇將;至於馬超,聲望是有的,但卻因德行問題並不被劉備信任。趙雲則是各項能力雖然不是頂尖,但卻都可以作為一個評判優良的標杆


此外,趙雲幾乎參加了劉備自荊州開始展開的所有軍事活動,善戰者卻無赫赫之功,趙雲雖然不像關張那樣讓人驚艷,但是他在數次軍事行動中都很好的完成任務。其中無波折風浪,不少一厘也不多一分。唯一閃亮的一次可能就是漢水空營了,倒為自己爭得了一身是膽的威名。其餘時候,順境自然順勢而為攻城略地;逆境之中,無論是當陽之敗,街亭之敗,猇亭慘敗,趙雲總出現在斷後的位置上,竭力阻止局勢進一步糜爛。劉備對趙雲也是報以毫無保留的信任。一句「子龍不棄我」,想必在心底也不亞於對關張的「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了。而戰場之外,「推辭封賞,勸諫伐吳」更是贏得一片好名聲。「非獨名將,更是大臣之語」這樣的評價,對趙雲來說也實屬妥當。

趙雲的一生雖然沒有演義中的那麼光鮮,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幾乎沒有做過不對的事情。戰場內外,都心細如絲,勇武之餘還有著卓越的戰略眼光,幾乎找不到任何明顯可以讓人指摘的地方。

這樣的人,身上往往充滿著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對於劉備來說,演義的過度美化會使得英雄落俗,因為我認為一個在德行上近乎完美的人,常常會在不經意間失掉許多魅力(見公眾號劉備的那篇文章)。而演義中最成功的一個人物刻畫,想必就是趙雲了,雖然有些地方描寫的也會很誇張,但還是讓人覺得很舒服。


非要說為什麼的話,可能就是對於趙雲這樣的人,他們身上往往充滿著更多美好的可能性,而史書的殘缺使得用藝術來填充變得剛剛好


--如上


只看正史也很出彩。最喜歡219年在漢中和曹軍主力的遭遇戰,領數十騎突襲敵陣,且戰且卻;回營後開門唱「空營計」;嚇退曹軍後再鼓噪襲擾,效果顯著。劉備評價「一身是膽」。此一役可知趙雲將才。


為啥?我覺得就是《三國演義》里比較帥氣厲害而且低調,比較完美。人們喜歡趙雲,大概都是從演義開始的吧,然後再看《三國志》,順便喜歡了一下。

其實我想說的不是正史趙云為何受人喜歡,而是正史趙雲到底是什麼樣的?趙雲傳實在不算長,但是由於粉絲眾多黑吹不斷弄得疑雲叢生。趙將軍生前低調,不想仙逝之後掀起眾多波瀾。一家之言,大家隨便一看。

趙雲是什麼樣的人?在我看來,他是個靠譜的人。什麼叫靠譜?低調不張揚,踏實能辦事,為人靠的住,這就是靠譜。看趙雲傳,他的低調謹慎,冷靜持重時常得以體現。有人說趙雲因不得重用而謹慎,而我覺得恰恰相反,他因謹慎而受信任。

趙雲原屬公孫瓚,也是在公孫瓚麾下遇到了劉備。【 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趙雲和劉備互相看好,結下了深厚的交情(劉備的魅力真不是蓋的)。此外,《雲別傳》還記載了劉備在袁紹那的一個故事【先主與雲同床眠卧,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遂隨先主至荊州。】我們可以看到,劉備在袁紹的地盤上招兵,這對於主人袁紹來說可不是什麼禮貌的舉動,這種事自然要偷偷摸摸的。劉備肯把這種機密任務交給趙雲,說明劉備信得過,趙雲靠得住。

接下來趙雲出場就是當陽長阪了。劉備逃走,趙雲保護後主甘夫人成功逃脫。有意思的是,這並非劉備的命令。有人告訴劉備趙雲自己跑了,【 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果然趙雲一會就跑回來了。這說明1.劉備信任趙雲,這種信任以後還會繼續體現,2.趙雲這人膽大心細,情商高。劉備數次棄妻子走,這次趙雲主動幫他撿了回來。

接下來就是趙范嫁嫂和推薦夏侯蘭,這兩件事體現了趙雲謹慎冷靜、心思縝密(慎慮)。孫權嫁妹後,劉備寢食難安,必須找個信得過的人看住孫夫人。而趙雲當仁不讓的獲得了這個差事。趙雲也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接下來就是隨諸葛亮刷戰功,亮點在於拿下成都後,趙雲給劉備的建議。有人建議劉備用成都及周圍的房子土地獎賞眾將,而趙雲建議劉備安定民眾,歸還土地房屋收穫民心。這體現了趙雲的冷靜識大體。爭奪漢中時,出現了「空營計」事件,真假眾說紛紜,我傾向於這是一場規模較小的戰鬥,《雲別傳》在規模上過於誇張,如果是較大的戰鬥的話不至於《三國志》隻字不提,劉備也不會沒有獎賞。

孫權偷襲荊州,劉備大怒,準備東征。【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這話如果真是趙雲所說,那麼趙雲在聯吳抗曹的認識上還真是清醒。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間敢說這話,說明趙雲和劉備的關係很不一般。聯吳抗曹的建議並非趙雲一人所倡,另有人提出此建議,但那個倒霉蛋被劉備下獄處死了(名字忘了)。這時候敢說話的,要麼不怕死,要麼關係硬,實際上連諸葛亮也只是在事後嘆息一聲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顯然,趙雲憑著和與劉備過硬的關係才斗膽進言。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

劉備過世後,趙雲在諸葛亮手下更多的是作為將領存在,有關記載也多為軍旅之事。 箕谷斷後,分賜軍資,趙雲的表現並不亮眼,但他依舊冷靜縝密識大體,作為一個將軍是合格的。

建興七年,趙雲去世,後追謚順平侯。

回顧趙雲這一生,在劉備時代,他作為劉備的親信存在,雖然身在軍中,但經常負責一些特殊任務,而他的性格能力也使他完美的完成了任務,劉備對他也是比較信任的。而在諸葛亮時代,他更像一個將軍了,雖然並沒有大放異彩,但是盡職盡責。他既非神勇無敵,也非保鏢隊長,但他算得上一員良將,在蜀漢並非重臣,可也是獨特而重要的存在。

最後再說點歷史上的評價吧。趙雲謚為順平侯,順字柔,平字剛,可謂剛柔並濟。也許這就是趙雲,並非萬里挑一,不能扭轉乾坤,但是低調內斂,能文能武,生逢亂世,幸遇其主。低調不低能,平淡不平庸。能在那個年代按照自己的方式活下去,這本身已經是一種幸福了吧。下面附上後主傳、陳壽評以及楊戲的季漢輔臣贊。

【雲別傳載後主詔曰:「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雲宜謚。」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謚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謚雲曰順平侯。】

【評曰:……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贊趙子龍、陳叔至


小時候聽評書,最酷最帥的人物無一例外都是八個字:銀盔素甲,白馬長槍。幾乎每部小說里都有這樣的角色:三國的趙雲,隋唐的羅成,薛剛反唐里both薛剛他爹薛丁山and兒子薛蛟全都這個扮相。

細想這是有道理的。

先說扮相:
注意是銀盔素甲一身白,不是土豪金也不是打赤膊,乾乾淨淨亭亭玉立文質彬彬,同時又一身好武藝,這是對文武雙全的完美詮釋啊!要知道冷兵刃時代最不缺的就是莽夫、武夫。

再說馬:
其實不止中國,世界範圍也是如此,給太陽神拉車的是白馬,亞瑟王騎白馬,連先知默罕默德去聖地麥加也騎白馬,以至於白馬王子成了帥哥的代名詞。

最後說兵器:
槍乃冷兵器之王,難駕馭但也最帥,只有腦子清醒不使蠻力的儒將才配得上。

綜而述之,趙雲受追捧是審美的勝利。


自己分析過的一篇文章供參考
首先我們來看下《三國志諸葛亮傳》:六年春,揚聲由斜穀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這段可以得出的分析是,孔明出兵,分兩部,一部為主力,由斜谷取郿;另一部據箕谷,為疑兵,什麼是疑兵我想愛玩311的都知道,說白了就是讓趙雲、鄧芝一兵流,吸引注意力。這就決定了首先這不會是主力部隊,戰鬥力有疑問;其次部隊人數肯定不會太多。其中「據」字點出了,孔明是讓趙雲以守勢為主。
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這段可以看到和趙雲有關的就在孔明的上書中,「箕谷不戒」其中的不戒是和上文的「據」字呼應的,「據」為守,「不戒」就是守的時候疏忽大意。

其次我們來看下《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第六》:五年,(趙雲)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穀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這段和前面我們看到的《諸葛亮傳》中的文字有呼應的地方是一個「拒」,前面提到的「疑兵」、「據」和此文的中「拒」都說明一點,此次給趙雲的任務就是帶非主力部隊守「箕谷」,起到疑兵的作用,而孔子自帶主力進攻。前文提到趙雲的實力是因「不戒」,而此文中提到的是因為兵弱敵強,趙雲兵弱我們很好理解,因為所帶的是非主力且只是疑兵的作用。另外此文中提到的還有點閃光點就是,「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說明就是在失敗的前提下,趙雲的部隊並沒有一敗塗地,反而很好的凝聚在一起,有秩序的敗退。
以上是《三國志》中關於這場戰鬥的描述,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下其他文獻的中的記錄,看之前我們應該知道是陳壽是個很嚴謹的人,所以《三國志》出名的「簡」,而裴松之的注則使原書更加翔實。裴松之的注也十分嚴謹,並且對他有疑問的史料都會在原文中提出疑問,評論。而且作為南朝人物,裴松之能接受的第一手資料遠比我們來的豐富,特別是隨著大量的文獻在歷史發展中遺失的情況下,越接近歷史真相的時間,得到的判斷也往往會更加真實,而我們後人只能在僅存的文獻中管中窺豹。
首先我們來看下跟在《諸葛亮傳》後《漢晉春秋》中所說:或勸亮更發兵者,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校變通之道於將來;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自今已後,諸有忠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
這段是諸葛亮的一段談話,其中大概意思就是精兵簡政,但其中提到的一點我相信大家都會覺得有矛盾,因為《三國志》中提到的是「雲、芝兵弱敵強」而此文中諸葛亮卻說,多於賊。這是不是史料有出入呢?其實這點上我的理解是,兵勢的「弱強」和「多少」是一個可以共存的概念。趙雲領得時非主力部隊,自然戰鬥力自然在蜀國已屬於低等,另外蜀漢之地多步兵而少騎兵,在真實戰場上,步兵根本經不起騎兵的衝擊,這遠非遊戲可比;而且蜀漢從經濟上都和曹魏有明顯差距,這也會間接的影響蜀漢部隊的戰鬥力。另外再考慮到其他因素,如人種,營養狀況等等,也就是說真實歷史中,蜀漢的一個士兵的戰鬥力都有可能會低於曹魏一個士兵的戰鬥力。所以綜上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是趙雲兵多於來進攻的曹魏,但是曹魏兵將的綜合戰鬥力卻遠遠在這支蜀漢非主力部隊之上,所以才會出現「弱強」、「多少」這麼一說。而且從這段諸葛亮後半段談話,也應和我的猜測,他所說的「減兵省將」等就是在指要通過提高單個兵的戰鬥力來提高蜀漢整隻部隊的戰鬥力。而事實上有專家提過,諸葛亮也確實一直在想辦法來提高蜀漢部隊的戰鬥力,從而來應對曹魏大部隊騎兵的衝擊,比如連弩的使用,新的作戰陣法,已經新的作戰套路等等。
其次我們來看《雲別傳》中的內容:亮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雲有軍資餘絹,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
這段是戰後諸葛亮問話鄧芝的一段記錄,其中我們看到兩點,一和《三國志》中呼應的是,戰敗軍退時候趙雲的部隊並沒有一鬨而散,反而有秩序敗退且軍資基本沒丟棄,或者說沒有丟盔卸甲,其中的原因就是趙雲自己親身斷後,相反街亭軍退時候,卻是一場徹底的潰敗;二就是孔明說要分賜軍資,但趙雲卻提出異議,認為戰鬥都失敗了,不應該有賜。另外對於《雲別傳》這樣的記錄裴松之沒有疑問和點評,也一方面證明《雲別傳》這本消失的文獻確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最後我們來總結前面四段史料,大致分析下這場戰鬥的過程。首先是諸葛亮分兵,趙雲領得是非主力部隊主要任務是據守箕谷,但是在據守中,因為放鬆了警惕,被少於自己兵數的曹魏精銳(有可能是騎兵)偷襲得手,所以不得不撤退,然後在敗退過程中,因為趙雲親身斷後,所以雖然敗退,但是仍然把損失減到了最小。事後諸葛亮為了饋勞將士,想把軍資分給將士,但是也被趙雲婉拒了。第一次出師不利也使為政的諸葛亮決心精兵簡政,從而能提高蜀漢部隊戰鬥力。
整場戰鬥,趙雲的閃光點就是,第一點是勇於斷後,使敗軍無所失,要知道敗軍丟盔卸甲可是常事,再厲害的主帥,再精銳的部隊在敗退時能做到有序而無所失的缺失是少數,這點也能充分體現出趙雲勇於承擔責任和具有一定得統帥能力。第二點就是為人正直,賞罰有度,當孔明提出分賜,趙雲婉拒,認為軍敗不應有賜。所以我們說趙雲統帥能力肯定有,是否能高到一定程度,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得出;但是趙雲做為一個武將、一個個人,其道德水平確實對得起那麼多雲迷。


趙雲作為槍兵,幸運不是E。。


不知道有沒有看過《三國演義龍狼傳》的,糜夫人攜阿斗與劉備的逃亡大軍走散了,趙雲回馬搭救,糜夫人為了不拖累他,跳井自殺,悲憤的趙雲把阿斗綁在胸前,單槍匹馬從長坂坡殺出一條血路趕回劉備身邊,那時候他一身白衣已經沾滿了敵人的鮮血。。。

我當初是從來不看三國的人,看了這一幕都忍不住熱淚盈眶,就趙雲這份武力值和忠誠度,毫無疑問必須給滿分~~


最近正好寫了一篇談趙雲的文章,發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上,拿來作答。

《三國演義》里大出風頭的高富帥常山趙子龍,在正史愛好者中的評價卻是兩極分化。誇他的說他是常勝將軍、一代名將;貶他的說他是劉備的私人保鏢,跟許褚差不多。大司馬就來正本清源,跟大家談一談正史上的趙雲究竟是怎樣的角色。

《演義》製造的心魔

大家先別用鄙視的眼光把趙雲看得跟許褚差不多,其實人家許褚起點比趙雲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許褚早年可是聚集了宗族數千家,建立起塢堡跟黃巾賊交戰,在漢末平民—土豪—士大夫三級中,妥妥的處在土豪一級。投靠曹操的時候,許褚是帶了這麼大家底去的,所以一來就拜了個都尉,還讓他繼續帶以前的一部分小弟。


趙雲不過是袁紹、公孫瓚爭河北時,常山郡選的一個帶義勇軍去幫公孫瓚的小軍官。這個起點比于禁、樂進這種單純的軍吏高一點,但不及正規軍軍官孫堅、張郃。


而且看歷史記載,趙雲經常獨來獨往,當選的原因應該是「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的個人素質,而不是家族影響力。也就是說,趙雲在漢末處於平民一級,是沒有家族支持的「寒門單家」


但最終趙雲混得卻比許褚要強,除了許褚獃頭獃腦只喜歡當保鏢之外,趙雲的個人能力和戰場表現也是重要原因。


問題是大家總是拿《演義》里龍傲天的標準來要求趙雲,所以一對比正史就覺得心理差距太大,要不就感覺受了騙,憤而怒貶;要不就為了維護心目中的男神,拚命洗地。


其實用平常心去看正史的話,會發現趙雲在蜀漢是個蠻不錯的武人,只是不及關羽、張飛等幾人而已,但撇去《演義》的干擾,趙云為什麼要勝過他們?

不錯的武人

趙雲自從被公孫瓚打包贈送給劉備以後,就一直為劉備統帥騎兵。按《後出師表》的說法,劉備軍的騎兵後來有突騎、武騎、散騎等名目,從漢水之戰的記載來看,這些騎兵雖然為數不多,但戰鬥力不錯,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作用。


所以趙雲充當的是劉備軍尖兵營營長的角色,應該在很多戰鬥里都有份,像劉備斬蔡陽、燒博望等戰鬥里可能作用還不小,只不過不是主將,沒機會載入史冊而已。


另外,這些騎兵機動靈活,除了充當尖兵營之外,也是劉備的護衛。所謂長坂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按正史的描寫不見得是單槍匹馬,應該帶了少量騎兵保護幼主,不過在曹操大軍追殺中能做到這點,足見趙雲與其部屬的強悍。


後來趙雲充當牙門將軍,守護中軍牙門的旗杆,以及劉備入川時讓他掌荊州內事,都帶有護衛的色彩,也是深受劉備信任的表現。而趙雲也不負劉備所託,在孫夫人想把阿斗拐回東吳時,與張飛一起截江救阿斗,保住了劉備的子嗣。


正因為趙雲如此盡職盡責,在當尖兵、做護衛兩方面都很出色,所以多年以後終於等到了飛躍的機會。劉備攻益州陷入僵局,趙雲隨諸葛亮、張飛入蜀支援,得到機會獨領一軍,攻略外水、江陽一路,與諸葛亮會師成都。


雖然這次帶兵基本上是撿魚,沒發生什麼激烈的戰鬥,但對趙雲而言意義重大,從劉備的私人部屬一躍而成為軍中普遍承認的將領,升任翊軍將軍,輔佐眾軍作戰。


於是趙雲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在漢水之戰中與黃忠合作。他先是率尖兵數十人突擊曹操大軍,打了曹軍一個措手不及,頗有張遼在逍遙津的風範,回營後又大開營門,讓曹軍懷疑有伏兵,隨即突然發難,驚退曹軍,取得一次漂亮的戰術勝利,可謂智勇雙全,更被劉備稱讚「一身是膽」


終於,諸葛亮北伐,身居高位的趙雲再度得到獨領一軍的機會,而且這次不是無關緊要的撿魚,而是充當技術含量很高的疑兵,在箕谷絆住魏軍主力,可謂委以重任。可惜魏將曹真也不是吃素的,手下人馬又多,趙雲交戰失利,不過他親自斷後,有序撤退,損失不大,在敗走的蜀軍各部中反而是亮點。


至此,趙雲的軍事生涯落幕,於次年病逝。綜觀這一份履歷,從一介平民做到偏師統帥,且戰績在蜀漢僅遜於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魏延等數人而已,已經相當不錯了,不說是名將,至少也是個猛將,何必一定要他壓過這幾人呢?

目標是名臣

如果趙子龍泉下有知,看見大家為他的統帥能力高低爭得不可開交、打破頭,只怕要啞然失笑。因為他對龍傲天、絕代名將、常勝將軍什麼的頭銜並不怎麼感冒,他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不是以名將而是以名臣的標準要求自己。


早在趙雲還是一個小角色,帶本郡義勇軍支援公孫瓚時,面對公孫瓚的龍傲天情結,趙雲就不卑不亢的表示本郡是從道不從君,認為你能行仁政才幫你,不是因為你真是龍傲天,意思就是義勇軍不是你的私人部隊。以他當時低微的身份,這麼說是很要勇氣的。


後來趙云為被抓獲的曹將、同鄉夏侯蘭乞命,之後卻不跟他親近;鎮守桂陽時,拒絕前太守趙范為天姿國色的寡嫂樊氏提親,無一不是公私分明、謹慎老成的舉動。相比於關羽汲汲於破城後去娶秦宜祿的老婆,趙雲身上很少表現出江湖氣,更多的是廟堂氣


此外,在自己認定的事上,趙雲還不怕得罪人。


劉備平定益州,打算把成都人的房子和桑田分給諸將,趙雲站出來反對,認為應該歸還益州人民,避免了劉備政權淪為政治黑幫,無法立足。箕谷之敗,因趙雲部損失不大是亮點,諸葛亮讓他把剩餘的軍資分賜士卒,趙雲又拒絕了這個收買軍心的機會,認為敗軍不宜賞賜,要求上交國庫。


以孤獨者的姿態為主公效力,不拉幫結派,不因私非公,這樣的作風,就是專制帝國最喜歡的「孤臣孽子」,無怪乎劉備、諸葛亮都對趙雲欣賞不已。但趙雲又並非主君的工具和附屬品,對主君絕不是唯命是從,關鍵時刻敢於干犯主君的逆鱗,毫無佞幸色彩。


面對孫權偷襲荊州,劉備因關羽和荊州的雙重原因,在伐吳之事上一意孤行,為此將諫阻的秦宓下獄。在滿朝文武噤若寒蟬,連諸葛亮也三緘其口之際,又是趙雲站出來進諫。雖然未能成功,但其忠直可嘉,而且提出的先攻魏後攻吳的戰略方針,與諸葛亮完全一致,識見也相當不凡。


無怪乎宋明以來,注重義理的士大夫對趙雲讚不絕口。如南宋永嘉學派的朱黼,對趙雲諫阻伐吳一事評價道:

可謂深切著明,知天下大體矣。

明代名臣李賢論趙雲曰:

智勇兼全。子龍可謂有古大臣之風。

晚明詩人鍾惺論趙雲曰:

觀雲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獨名將而已。

清代名儒李光地論趙雲曰:

趙雲、張嶷不獨有將略,其見事明決,持重老成,實古重臣之選。

蜀漢才有的重臣

正因為趙雲在做一個盡職的將領之外,還有古大臣之風,又與輔政的諸葛亮戰略意圖相合,所以在後主劉禪即位前後,終於升任要職中護軍,以及高階軍號「四征」之一的征南將軍,擺脫了雜號將軍的地位,正式成為蜀漢重臣。


中護軍一職,是蜀漢五軍之一中軍的高級將領,雖然地位在中軍師、中監軍之下,但是因為中軍有禁衛軍的作用,所以連同中護軍在內,中軍的高級將領多少帶有重臣的色彩。在蜀漢,資格極老的劉琰、託孤重臣李嚴、政壇希望之星費禕,都擔任過中軍的高級將領。


如果放到曹魏,因為在軍事上採用強幹弱枝的政策,中軍實力遠勝地方軍,中領軍、中護軍也因掌禁軍和武官選舉,成為士人也眼紅的要職。司馬師、司馬昭為篡權布局時,都擔任過中護軍之職,大士族羊琇為司馬炎奪嫡時,也戲言將來讓我當十年中領軍,十年中護軍。在東吳,政權的支柱周瑜也擔任過中護軍。


雖然蜀漢因為軍力薄弱,沒去搞強幹弱枝,中軍實力可能尚不及前後左右諸軍,中護軍應該也不掌武官選舉,但參看擔任過類似職位的李嚴、費禕等人,中護軍一職無疑帶有文臣和重臣的色彩。


順帶糾正一個概念,很多人認為漢代文武不分途,這沒問題,但並不是不分職。從西漢以來已經形成武職晉陞之路,朝官有了文職、武職之分,文職地位高於武職,只是二者之間可以較自由的文轉武、武轉文(後者較難),不像宋以後文武兩條路涇渭分明,除個別情況外難以互相轉換,那才叫文武分途


也就是說,趙雲從一介寒門之士,不是通過文法吏、謀士的路線,而是通過沙場武人的路線,最終奮鬥成帶有文官色彩的蜀漢重臣,不得不說是那個時代的奇蹟。


不過,三國之中也就是在蜀漢,這種可能性才比較大。因為蜀漢秉承漢朝強力的中央集權體制,蜀地士族的力量和影響遠不及曹魏、東吳,到三國後期,高官重臣沒有完全被士族壟斷,像王平這種板楯蠻出身的人才能當到鎮北大將軍。


這就不得不佩服趙雲擇主的眼光了。按《雲別傳》的記載,趙雲跟從劉備一事屢經離合,多有曲折,但趙雲依然堅定不移的投靠劉備,也許正是看中了劉備的親民氣質。


不過,這畢竟還是一個重視出身的社會,趙雲以一己之德才衝到重臣的位置時,已經垂垂老矣,未及作為,數年後即病逝,這對蜀漢、對諸葛亮都是巨大的損失。


王船山先生讀《通鑒》到此,評曰:

迨猇亭敗矣,先主(劉備)殂矣,國之精銳盡於夷陵,老將如趙雲與公(諸葛亮)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餘民,承愚暗之沖主,以向北方,而事無可為矣。公故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唯忘身以遂志,而成敗固不能自必也。

http://weixin.qq.com/r/x0jn-8jENpVJrYyc9x3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

掃碼關注

我們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穎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首先趙雲在正史中的記載雖然看起來遠不如演義,但是卻隱藏了許多暗線可以看出他的出色:

1 雖然歷史上沒有「五虎將」,劉備只封了前後左右四個正牌將軍。但陳壽的《三國志》里將趙雲與關張馬黃放在一起列傳,足以看出趙雲的威望。

2 趙雲確實單槍匹馬救了劉禪,一般人幹不了這活

3 趙雲的官職相當於大內侍衛總管一類的,可見劉備歷史上也是非常信任他,要把他隨時放在身邊

至於為什麼正史里趙雲沒有那麼出彩,我覺得和他出身和人物特長有關:

趙雲出身基本就是個高級士兵,他是公孫瓚白馬義從的騎兵之一。蜀國的大將軍里,關張是皇帝的兄弟,馬超,黃忠,魏延等本身就是做一方大將的,趙雲的出身毫無優勢。而趙雲這個人,看歷史來說應該是那種性格偏謹慎,對劉備很忠誠的那種,帶兵能力不好講,但武藝應該很不錯。這種人放皇帝身邊最能讓皇帝放心的了。讓他出去帶兵,人家那些本來就做將軍的怎麼安排?這就是政治啊!


依照正史,我覺得趙雲最出彩的還不是武藝和膽識,而是這幾句話(均出自《雲別傳》):

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回心,迷而能反乎?」雲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1]

群雄並起,或求逐鹿中原,或求建功立業,或求榮華富貴,或求獨善其身,有幾人還惦記黎民百姓?這一點,趙雲就讓很多武將黯然失色,其政治遠景絕非呂布、典韋、甘寧、張遼之輩可比。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2]

攻克益州,眾人都盼著發「項目獎金」,此時站出來要求所有人停下「分贓」,安撫平民,歸還田宅,不僅要有不凡的政治智慧,或許比長坂坡七進七出更需要勇氣。趙雲依然還記得,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曹家孫家劉家的天下。

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3]

此番諫言仍從大局出發,分析的不無道理。之前勸諫歸還田宅,或許還契合劉備心意,但此番勸阻劉備東征,卻是明知悖逆先主,仍然執意直言。雖然終究沒有勸阻成功,但其心可昭,其膽可見。

在那紛亂洪流之中,真正一心為匡扶天下、解救萬民的武將,可謂鳳毛麟角,趙雲從頭至尾,不忘初心。正是如此,趙雲才會被民間愈加抬愛吧。


趙雲就是三國里的流川楓


雲曰:「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
趙雲勸諫劉備不要討伐東吳,其言擲地有聲,如果劉備採納接受孫權俯首稱臣匡扶漢室,恐怕歷史就改寫了,趙雲關鍵時刻的講出重話可與當年七進七出、截江救主相媲美,也可以看出趙雲是一個有思想的武將,當年主動離開公孫瓚欲投明主,可惜和陳宮一樣最後讓人扼腕。


第一要歸功於《三國演義》,第二要歸功於光榮公司……
我是認真的。看真·三國無雙4的片頭cg,呂布和趙雲,子龍長槍一甩掀倒雜兵一大片,然後又去跟呂布單挑,完全就是主角范兒。355我不清楚,356的話似乎還專門給趙雲弄了個武器叫「龍槍」。這絕對是真愛!無雙系列一代一代,大部分武將的外觀都越來越瘋魔讓人無法理解,趙雲是為數不多的越來越飄逸帥氣的角色之一。而且每代都容易上手好操作,簡單又強力,這絕壁是最受歡迎的類型。


關鍵在於,雲別傳的認定。
若雲別傳為真,趙雲在正史中的戲份同樣也不會少。

裴松之言: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或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抄納,以備異聞;若乃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其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
其中懲妄如郭沖,裴松之自會駁之。
而雲別傳無一言駁斥,後史學大家也都存為信史。

不過也有疵露:如見袁紹條,袁紹當冀州牧為劉備當平原相之後,時趙雲已為先主主騎,和本傳衝突。


推薦閱讀: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將希臘排除在外?
假設你參加抗日組織被日軍活捉,面對敵人的酷刑,你能挺住不出賣組織和戰友嗎?
鎚子作為冷兵器,實戰情況如何?
暴走大事件中結尾說的 :荊軻刺秦王:到底是什麼意思?
歷史上有哪些人夠資格被稱為「國士無雙」?

TAG:歷史 | 三國 | 趙雲 | 三國志(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