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上,小孩子嫉妒心是階段性的,還是長久性的?

我的大女兒就天然很嫉妒他人,或者說要比別人好。不是針對她妹妹,從小對所有小孩子都如此。

我舉個中性的例子:比如我分糖果給小朋友,大女兒就會慢慢吃甚至不吃,等到其他人沒有的時候,再顯擺地在小孩子們前吃,她特別享受這種別人沒有自己才有的感覺。而小女兒會最快吃完糖,再到別的小孩子那裡去討。
(大女兒現在7歲半,小女兒4歲半)
(我們平常很注重對兩個小孩子的公平對待,基本沒有要求大的讓給小的。但是肯定無法消除
小的生下來後關注力只能有原來的一半的影響)

壞的例子:比如其他小朋友摔到了,她會很高興。別的小孩子受表揚了,她會不高興。而且為了這個目的,在別的小孩子受表揚時,會特地去批評他人(翻舊賬或者鄙視),語言上去傷人。

雖然孩子性格不太好,但整體而言還只是心情上的,沒有為此而失控的狀態。

我想問問,從兒童心理學的科學上,

1,這種心態是階段性的,還是長久性的。

2,如何改變這種心態。

另外還有一個特點:是不願意克服困難。連玩遊戲稍微難點都不願意玩,玩遊戲看書都願意玩她妹妹玩的遊戲,因為簡單,所以成就感強。不知道這個是否相關。


@劉柯
這個問題,前人有過很仔細的研究。
比方說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學派的先驅,M. Klein寫的 《嫉羨與感恩(豆瓣)》。
比方說分析心理學前IAAP主席V.Kast寫的《羨慕與嫉妒:深層心理分析 (豆瓣)》
回答將以這兩位分析師的理論作為基礎展開討論。

  • 羨慕(jealousy)與嫉妒(envy)

在中文的語境之下,儘管有些困難,但我們多少還是可以區分這兩種情感的細微差別。

當我們說「羨慕」某人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在表達「我希望像他一樣好」;而用「嫉妒」時,其得不到的酸腐和怨恨則從字句中蔓延而出。有了這一層差別,情況可謂大不相同。


按照Klein的理論,envy(中文一般翻譯為嫉妒、嫉羨)描述的是主體意識到不可能獲得的客體所體驗到的感受。圍繞envy的是完美世界的崩塌帶來的恐懼(fear)、無望(hopeless)、不能掌控所有帶來的狂怒(rage)、以及毀滅一切的衝動(destructive implusion)。envy體驗無處不在。對於嬰兒來說,則是全能感破碎的瞬間。比方說,當嬰兒意識到媽媽的乳房作為客體而非自己可控的一部分時——嬰兒能夠獲得乳汁的餵養,但嬰兒永遠不可能擁有那個生產乳汁的乳房(注1)。在Klein的分析情境中,解決envy的核心在於客體需要從主體的攻擊中存活(survive),主體進而能夠承受自己的攻擊性和哀悼(grieve)這悲哀的現實。


Kast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對這類情感進行分類與探索。在Kast看來,羨慕(德語Neid)和嫉妒(德語Eifersucht)的區別在於,前者是面對自身沒有的美好事物產生的情感(注2),而後者則是自身擁有的美好事物被他人奪取、佔有產生的情感(例如爭寵、吃醋)。而面對這類情感的關鍵在於,是否可以接納自身羨慕和嫉妒的部分,從自我禁錮的牢籠之中走出。


回到提問本身。可以說,嫉妒是每個人都會擁有、在成長過程當中都會經歷的體驗。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種情感卻是有一定的階段性——尤其在兒童的心理發展歷程上,伴隨著分離-個體化時期而特別明顯。而嫉妒的出現、恰恰是個體走向獨立的標誌——當一個人在嫉妒時,不就是在體驗自己與他人不同的瞬間么?

但正如個人成長實際上貫穿著人的一生,嫉妒這種感受是不可能消失的。而學會如何與自己的嫉妒心共處,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面對的問題。

-------------------------------------

注1:日常的文化中,最為典型的莫過於「殺雞取卵」以及一系列類似的民間故事與傳說。在故事裡面,主人公大都毀掉了能夠成長久生產能力的動物(客體)而被他人嘲笑。大多數人都傾向於將其看作是為了短期小利而放棄長遠大利的故事,缺少有人留意到裡面envy的成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貧窮的援助與討論上,貧窮最可怕的並非資源的短缺,而是匱乏環境帶來的巨大不安使人們長期生活在envy之中。
注2:Kast將Klein的 envy規划到了Neid中的一個分支當中,特指被妒火控制而失去解決方向下的狀態。

(初稿於2015-8-27)


我不太愛回答這種具體的案例。因為,你就算描述得再詳細,我也無法感受到孩子以及周圍人的情緒關係。所以我無法給出很準確的判斷和感受。

就現有的描述來說。我感覺不一定是階段性的。這個有可能是孩子本身有的氣質。但這種氣質也與後天環境相關。但孩子再長大後也是會將這些情緒慢慢收起來的。這麼說的原因也是因為我身邊也有類似的案例。

我想強調的是,不要將這個去論斷孩子的好壞很重要。因為你這裡已經使用嫉妒兩個字了。說明你潛意識已經認為這個是不好的。那你的這個判斷,也會在言行中傳遞給孩子。包括你提到的不願意克服困難。這很有可能是她更希望得到肯定和支持,但是如果得不到,她就轉換成情緒的發泄。

我覺得你需要以身作則,讓孩子感受到怎樣做會讓你對她表示出肯定。特別是她對於妹妹做出示好或者關心的時候,你能由衷的感動和讚美她一次,那她以後讓你滿意的次數就會變得多起來的。而你在鼓勵妹妹的時候,能夠偷偷的和她溝通一下,希望獲得她的配合(這也是一種對她的關注),我相信她會越來越像個好姐姐的。


謝邀。
如果大女兒之前這種表現並不明顯,從5-7歲左右開始明顯,是很正常的,從舉例上看不能算嫉妒,可以算好勝心強,隨著孩子社會性的增長,多數是階段性的。
爸爸媽媽和家裡人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點,哪怕她真的就是,也不要給她上「嫉妒心強」的標籤
對孩子的一些不涉及傷害,僅是不雅或者不夠妥當的行為,建議當時至少裝看不見,也不要負強化,尤其不要和妹妹比較。可以過後找機會做情景模擬遊戲。如有意願改善,為她創造她力所能及的成就感,循序漸進。


首先我必須嚴肅地對這位題主說:「雖然大女兒的性格是有一些缺點,但任何時候都不要以帶著貶義的詞語去評價一個孩子,因為這會讓家長也陷入無助與恐慌之中,為了讓孩子重回正軌,可能會忽視與孩子深入的交流而採用一些強制手段。這樣的結果往往是惡性循環,越強制問題就越多。」

我們先來看一看大女兒的行為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訴求。大女兒的行為其實並不存在太大的惡意,她的內心應該有很大的不安,她無法信任自己的父母,因此必須採用一些過激的方式來吸引他人的關注,以此來對抗遺棄感。害怕被遺棄讓她很在意自己的正面形象,因此對於失敗有著很深的恐懼。

我判斷家長在與大女兒的溝通中存在一些誤區,這是造成大女兒性格缺點的主要原因。在大女兒三歲以前,家裡人應該很愛惜這個寶貝。當小女兒出生時,大女兒正好處於言語高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候家長為了騰出精力照顧小女兒,錯誤地認為可以像和大人溝通一樣給小女兒解釋父母的情感是平均的,並且要求小女兒不要太淘氣。3歲的孩子是不可能有邏輯能力的,她完全不能理解大人的解釋,只感覺到父母不像原來這麼關注她了,並且還會莫名其妙地對自己發脾氣,這讓她很恐慌。是的,她並不能理解愛,也無法理解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邏輯,她並不知道家長責備自己是因為自己的錯誤,這就造成了家長對她無意的忽視。這種忽視會給年幼的大女兒帶來極大的遺棄危機感。同時家長口中聲稱的依然很愛她,和她實際感受到的關注度有很大的差距,這讓她對父母間的信任感也開始受損,這加劇了她內心的孤獨。

這種無意的忽視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大女兒現在已經7歲了,她依然被這種遺棄感籠罩,一切行為的出發點都是吸引別人的關注,以及獲得大人的稱讚。現在她還沒有足夠的自我意識,但是這種傷害如果繼續持續,為了對抗心中的恐懼,她甚至會生出對父母和妹妹的恨,恨父母的虛情假意,恨妹妹奪走了自己的幸福。同時她對於學習的慾望全部是基於害怕被遺棄的恐懼而產生,她只是想通過學習來掙表現,並不一定全是出於興趣,這就造成了她在遊戲中體現出的畏難情緒,同時如果處於相對安全的環境時(比如和一群朋友在一起),她比一般孩子更有可能放縱自己。當然,這都是一直這麼發展下去會出現的結果,現在她還小,完全可以及時補救。

————解決建議————

重點是圍繞重建親子間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親子交流中盡量少使用純粹的稱讚,而是要鼓勵她說出自己的思路。比如當她完成了一副畫來給家長看時,不要只是稱讚:「哎呀,你畫得真好,你真棒!」這樣會造成她為了贏得家長的稱讚而不願去挑戰陌生或艱難的任務。建議交流方式是多針對細節問她:「嗯,你這條魚畫得很不錯,你是怎麼做到的呀?你還有辦法把它畫得更好嗎?」如果她實在做不到,也不要袖手旁觀,可以在她求助後示範給她看,不求助時可以簡單提示,但千萬不要催促,也不要急於看到最終結果。這樣一段時間後可以矯正她的畏難行為。

對於親子間的信任感,則可以製作一些情感牌。上面寫上高興、驕傲、難過、自豪、興奮、生氣等情緒辭彙,當孩子做出了一些行為後,通過紙牌來給她展示自己的真實情緒,幫助她識別大人的意圖。另外還可以根據兩個女兒的年齡布置一些家庭小任務,通過完成任務來幫助大女兒學習與家長的協作,同時也可以讓她幫助小女兒完成一些困難的任務。這樣可以讓她感受到自己對於家庭的重要性,把自己當成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員,同時承擔責任還可以提升她對家庭的歸屬感,降低不安情緒。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家長一定不要覺得孩子犯錯是不道德和惡意的,在教育的同時,應加大傾聽的力度,要不斷問她:「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而不只是責備她。這個傾聽的過程也可以配合情感卡來使用。這很關鍵,這會讓她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的後果,並且願意向父母坦白自己的真實想法。

耐心,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言傳身教,多讀繪本,推薦一本書《故事知道怎麼辦》1,2


謝 @劉柯 邀。

嫉妒可是人類七宗罪之一啊。

只給你兩個原則,看你自己的領悟力了。

一個叫做【強化】。

當孩子做出無私奉獻、犧牲等利他行為時,不要吝嗇鼓勵與表揚。
或者當電視、書、電影里出現類似的形象時,與孩子討論並藉此時機傳遞正向價值。

一個叫做【淡化】

當孩子再次出現你認為是妒忌心也好、虛榮心也好的行為時,不要過分關注、責罵,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但一定要表示出你的不認同的態度。(可善用嚴肅沉默)

除非當孩子這種嫉妒行為開始嚴重影響他人時,這就是你要介入的時刻了。
但注意,介入的目的不在於消除【妒忌】,而是停止孩子的【干擾】行為。

其他的就只能靠強化部分的正向價值觀宣導了。

你以為為什麼宗教花了千年時間卻從來沒根治過人性的原因?

人無完人,我們只能想辦法讓人變得更好,但無法完美。

就醬。


本人女,學的是理科,沒法從心裡學角度分析這個問題,僅單純的從大女兒的角度談談所謂的嫉妒心和孩子希望父母怎樣對待自己。。。
今年25歲,還有一個小我兩歲的弟弟,小時候應該就是大女兒的樣子吧。那時,就是覺得父母凡事都以弟弟為先。
比如分糖的話弟弟吃完問我要,我如若不給則會受到父母的呵斥:你不能讓著他嗎,當姐姐的爭吃爭喝。然後弟弟會如償所願並屢試不爽。
同樣是掃地、拖地,我如果做了,父母可能心裡知道,但是沒有誇獎。下次甚至地板髒了會說我怎麼不知道打掃;但是弟弟掃地父母會毫不吝嗇讚揚。
記得上初中時,家裡有段時間要從鄰居家拎水吃。弟弟能輕鬆的拎幾趟,我拎的話也歇幾歇,媽媽會說你看你妄比你弟大,卻沒有用。
作為家長的可能沒有注意自己當時的言行,只是感覺大女兒小女兒性格不同。可能正是你們言行的因才導致了大女兒性格的果。
倘若弟弟想要更多糖時,我樂意分享父母會誇我,我 比較喜歡吃不想分享糖果時,父母會對弟弟說:你的已經吃完了,那些是姐姐的,耍脾氣也不能得到更多的糖果;倘若我掃地拖地時父母也會多些口頭上的誇獎;倘若我拎水吃力父母不說我沒用而是讓弟弟幫我.……
我的性格應該會更好些,應該不那麼敏感,不那麼嫉妒,甚至會喜歡炫耀自己有的。所以如果你沒有我父母的一些類似行為則恭喜你,你女兒的心理可能是短暫的,如果有類似情況的話則祝福你能和大女兒一同改變。
我大了後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些不健康的心理,一直在自我暗示以改正。但是一個小孩子心裡還是很難自我發現,自我糾正的。
希望可以給非獨生家庭的父母一些幫助。


我就想說我到現在都記得幼兒園紅花榜上第一名女生的成績 當然我是在心裡沒有表現出來


這可能涉及到大女兒在對待妹妹態度的這個問題,從年齡差距來看,大女兒比小女兒大三歲,從時間上來說,大女兒的妒忌心理可能來源於在其有了一定認知能力之後,對父母疼愛幼年的妹妹產生的投射,由於妹妹出生較晚,必然耗費了父母很大的力量在對妹妹的關心上,雖然在父母看來盡量的平衡,但在幼兒對這種差異應該是十分敏感的,所以妒忌心產生的實質是對父母關注的一種變相訴求。她或許一直把妹妹當成自己的比較對象,從而將妹妹這個主體泛化,而產生了一種行為上的習慣,進而對其他的小朋友也產生了類似的態度。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父母適當的多關心大女兒,從故事敘述上來看,小女兒性情開朗,而且不計較細節,但大女兒在細節上可能過於計較,父母在關心大女兒的同時,也應輔以其他手段。當然這個妒忌心理應該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不是不能夠改變的,但是改變起來需要在家庭中形成一個氛圍,也就是多做少說,盡量在行動中體現關心,應該是可以有所改變的。


我的老大三歲,老二一歲,年齡接近但是還好沒有羨慕妒忌這類的感覺。因為我基本80%時間給了老大。無論去哪裡我都帶著她,除了上班。她也很依賴我。弟弟基本給婆婆帶了,但之後上了幼兒園也是我來帶。感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重視老大的感受。至於老二,就是靠老大和我還有老公一起愛他~


不知道題主女兒的情況是不是長期性的
但我的情況是長期性的。現在看到認識的人做出了什麼驚艷到我的成績我就想比那個人做得更好把ta的驚艷蓋過去。


我覺得應該是階段性的。因為聽我媽媽講我兩三歲的時候特別要強,嫉妒心強。有個小女孩穿了一雙漂亮的鞋子,大人們都在誇她鞋子好看,我偷偷的上去踩了她一腳。當然這些事我都不記得。是後來跟我媽閑聊的時候才得知的,我知道以後很詫異,原來我小時候這麼壞。但現在的自己幾乎都沒有嫉妒過別人,因為我覺得嫉妒別人就是承認別人比自己好。但我身邊也有一些人感覺是從小到大,骨子裡就是那種要強的心理。所以題主,未來你大女兒有可能像我一樣後天會轉變,但是也有可能成為另外一種。


拿我自己來講

小時候看著別人吃辣條我吃著薯片我覺得他辣得直咽口水我覺得他是在炫耀 我並不覺得我的薯片有他的好吃

初中看著別人吃辣條覺得我自己手中的溜溜梅好吃 再任他辣成什麼樣 就覺得傻


高中………… 辣條是課間的零食 無論是誰都要偷偷買幾包放著吃的

大學…… 辣條火了 不吃了 也不羨慕 嫉妒什麼滴

階段性的。環境不一樣了,接收的知識層面變了 ,嫉妒也有了可變性 要是你什麼都有了 哪來的嫉妒啊


這不是人之常情嗎?長大了受了教育受了教訓懂了道理會克制自己情緒了,就慢慢表現不明顯了,所以肯定階段性的啊
至於對人的本性要如何處理,我覺得那就看父母的本事了


推薦閱讀:

孩子不打疫苗行不行,哪些疫苗必須打?
公共場所中哺乳室的設計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有必要訓練寶寶定時大小便嗎?
如何對兒童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
有一個女兒是什麼體驗?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學 | 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