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鋼琴家》?
心情無比沉重的看完了這部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影片,整個故事讓人感慨萬千…對於這樣一部影片,我們該如何評價他?
這部電影有幾個我很看重的特點:
1、客觀
2、冷靜
3、細節
4、古典樂
5、實在
這部電影的細節非常多。
其原因是這部電影改編於一部真實的紀實作品。你如果有心地關注一下人物的對話,就會從中獲取大量的信息,對二戰時期歐洲人民的眾生相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這部電影非常實在。
說他實在,是說給那些認為這部電影過於ridiculous、平淡和踐踏人的尊嚴的人聽的。這類人之所以會對這部電影產生這樣的看法,我私心地以為是沒有認清世界和人性的本質。
生活本身就具有ridiculous的一面。人性本身就具有自私的一面。
當一個人為了生存而奔波的時候,他是可以不顧尊嚴的。
當納粹輕描淡寫地叩響扳機把猶太人的腦漿、額頭上打出窟窿的時候。
當小孩子被打斷脊椎骨死掉的時候。
當母親把自己的孩子捂死而精神失常的時候。
當輪椅上的老頭被活活丟下陽台摔死的時候。
當猶太人反抗德國人,德國人屠殺猶太人,猶太人迫害猶太人,猶太人拯救猶太人,波蘭人迫害猶太人,波蘭人反抗德國人,蘇聯人迫害德國人的時候。
當主角從一個光鮮的鋼琴家,最後成為了一名只為生存而有些麻木的亡命者的時候。
你會驚奇地發現,很多時候,現實是複雜的,戰爭是複雜的,人性也是複雜的。
納粹也會有尊敬藝術幫助猶太的軍官,為納粹賣命的猶太人在迫害自己同胞的時候也會救下主角,同是被德國人奴役的波蘭人卻大聲叫嚷著要抓住猶太同胞,在德國人窮途末路之際隱忍膽小的波蘭人也開始反抗起來,上層階級的猶太人整天去酒館閑聊不顧外面同胞死活。。。。。。。
你必須得承認,你所見的,都是事實。
沒有額外的東西來渲染,亦或是添加些別的作料來讓你繼續認為——啊,納粹就是殘忍的,正義必將戰勝邪惡,希望永遠大於失望!
很可惜,現實並不是這樣。影片結尾沒有什麼很大的希望,主角的家人或許已經慘遭不幸,那位恩人德國軍官也死在了蘇聯人的手裡。
這個時候,主角重新成為了光鮮亮麗的鋼琴家,在輝煌的音樂廳里奏起了肖邦的波蘭舞曲。
很多時候,一部電影不需要主題,尤其是在涉及到社會文化民族狀態下的題材,由於為現實過於複雜,那些火急火燎想要宣示主題的電影往往會給人「假」的感覺。
整篇看下來,主角是軟弱的,是被某些具有崇高信仰的階級所鄙視的「沒有骨氣的藝術家」。
而我很欣賞主角,因為他具有絕佳的運氣和頑強的生存渴望,最後重新坐在了輝煌的音樂廳內,演奏起波蘭民族的肖邦舞曲。在他背後,是死去的親人,遠去的情人和失蹤的恩人,以及無數二戰時期死於非命的猶太人。
無需帶有意識形態的階級批判,無需故作高深和矯揉造作的煽情,光就這一點,很多電影無法望其項背。
聽到第一敘事曲的時候從床上跳了起來。
第一敘事曲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曲子,但一直沒有完全體會到裡面的情感,只是一種說不出的喜歡,直到《鋼琴家》用將近一部電影的時間讓我彷彿對肖邦有了片刻的心領神會。
我是沖著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影片 反覆看的幾遍。談談我看到的《鋼琴家》吧。
這部片子勝就勝在細節方面,每一個十分鐘的片段仔細推想起來,尼瑪連著一大堆的內在情節。經典就是這樣變成的經典。
比如 拿個栗子出來:音響元素。還記得下面這個場景嗎
鋼琴家剛剛敲了幾下撿來的罐頭,就聽到了屋外德國軍的車停下來的聲音,德國軍又來了!!所以主人公忍著餓得要死的痛苦疲沓地立馬逃掉。這會兒出現的音響:主人公敲鐵罐的聲音,車引擎聲,德國軍人聲。
到了夜間,鋼琴師實在忍不住飢餓的摧殘,開始敲罐頭
結果...............
引來了一個德國軍官,是什麼引來的軍官??當然是鋼琴家敲罐頭的聲音!!是的當時你能聽到的音響有哪些????
你沒聽錯!!波蘭斯基就只讓你聽到了敲罐頭的聲音!!那是主人公聽到的,主觀音響。他的飢餓超過了對生的慾望,我只要吃到它!吃到它!吃到它!
那為什麼之前提到的場景不用這種主觀的音響呢?能用嗎?請看
他待的醫院轉眼被德國軍一把火給燒掉,他敲罐頭之前剛剛死裡逃生,神經綳得死死死的,警惕得是只垂死的貓。命才是最重要的啊!沒有命怎麼來吃飯!!
以上只是單單從音響因素來分析的一個芝麻點。整體這部劇就是這麼細節刻畫出來的,千萬不要走馬觀花辜負了波蘭斯基的一片狼心啊。
它的畫面也很美,凄美!拔涼拔涼!帶著撕裂的疼痛!!從鏡頭畫面上來看又有一大把啦的可以說了,自己看去吧!每看一遍就.........
關於導演這個人也是一個可以的人物。
不好意思啊,隨便寫寫,沒有貨
我對主人公注視懷了孕的初戀演奏大提琴的片段印象尤深,戰爭讓他失去了愛情,雖然在生存面前,愛情顯得尤為奢侈。
當一個偉大的導演終於願意直面並且作為真正的親歷者而傾情製作時,這部電影一定會不朽
看完每一篇答案後我接著重溫了一遍這部封為經典的奧斯卡獲獎影片 把我以為的人性又重新認識了一遍
個人觀點視角也許存在狹窄 歡迎討論~
影片一開始從主角彈琴的鏡頭切入 在猛烈的炮火聲打斷抒情的氣氛後主角依然選擇了繼續彈琴直到不得不保命
這個時候我認為這大概是一部為了藝術不惜犧牲或者又有著些血性的鋼琴家
直到遇見女主角兩人在咖啡廳外調情的場情時 我想我錯了(或許答主的確有些保守不懂浪漫啦 但不願意進去就是說明了一切)
主角接下來回家
我的天 多帥吶 型男吶 放在現在得多少迷妹~ 果然不愧奧斯卡影片也好因為是自傳改編也好 在之後的發展告訴我們有些東西真不是肉眼習以為常就變成真的了 現實它往往就是讓人大跌眼鏡
這是接下來在歷史上也真正爆發的大戰後存在的場景在影片中對於人性對於歷史非常正常普通的描寫 也是整個影片第一次開始鋪墊因戰爭讓人揪心的畫面 第一次看時覺得這種戰爭帶來的歧視已經讓我尤為不適 後來觀感影片後我發現我還是太年輕 真的得感謝和平年代?
影片為數不多的對主角母親的描寫 也的確生來為人就自帶的最現實最無奈的因素 在影片里我認為也就是真實情況外 帶對之後的情節暗示鋪墊 而我貼出來也只是想說明一點則拋開人本就複雜的結構並無法言即的靈魂 大多數的我們是幸福的這是無法否認的
說實話當我看第二遍的時候 已經對這段話近乎無感因為這就是事實啊 再一次對故事發展暗示 不對 是人性的暗示
故事真的開始了
以上是影片發生的前半段 一些在我當時截圖現在找圖的時候仍然不願意多看兩眼的場景 太過揪心
影片實際後半段一開始實際是描述主角被猶太警察救後在被迫勞作
其實吧想想那麼纖細修長的一雙進行高雅創作的一雙手現在的處境現在的衣著外貌的確是凄慘 但是為什麼我一張圖都沒有截呢
我想說這就是我想表達的人性 觀感人在看的時候的人性
因為前面故事場景的過於揪心已經讓人對揪心的場景不再揪心 也就是說人性也許本無底線而你認為的底線僅僅因為現社會的道德倫理讓你以為你和動物不同!想想那麼多心狠手辣對同胞朋友都能下手的人 開始都會不適啊但以為習慣了所以沒什麼了 突然我得到了頓悟 不是說他們因此不是罪大惡極不是做錯了 而是說人的本身真的沒什麼了不起
看看吃的這些 唉
影片到這裡就很有意思了 因為藝術因為音樂因為鋼琴一個上校將一個應該判斷為敵國的猶太人給救了
所以~生活不應該只有眼前的苟且 詩和遠方也是很有必要滴~
影片到這就差不多了
主角快不行的時候獲救 最後重回高雅藝術的殿堂 並且最後還描述活到了88歲的高齡 雖然愛情和親情已經無從追溯但也算是好的結局
但我想因該不止我一個人從開頭看到結尾才發現
我們雖然還是無法感同身受主角在喝著飄有不明菌體的桶的水時那種只為滿足最為簡單的生理需求的痛苦 但卻明白在生存面前道德尊嚴底線通通排隊
而這
並不分對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來貼貼我自己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圖
(答主全是手機看片里截的圖 所以請忽視本篇截圖上所有的狀態欄啦~~~~)
影片中的這些鏡頭實際是暖的 就像主角父親說的 「At least we are still together」
可以 這很上帝~
想起了圍城的舉爪
鏡頭前三秒真以為塑像 心理活動為「咦~好逼真 好帥 卧槽」
影片僅有的兩次哭泣
第一次 因為無力因為離別因為戰爭
第二次 看把他嚇的
對了對了
答主才疏學淺 影片里實際上好多的鏡頭也沒怎麼看懂 希望有文化的朋友們快來嘲笑我吧
我不懂
為什麼非得過來 為什麼不讓他過來 這些人又是拿的什麼東西呢
我對這個鏡頭深信不疑的認為包含著什麼 說不上來但看了也不是什麼滋味~
再一次獻出我的膝蓋給羅曼.波蘭斯基 影片導演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獲得者
————————————————————
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這是一部好片子 而答主真的是個超級超級懶的人 也因為太受震撼和啟發然後吧啦吧啦。。。
還有太多細節我沒有講完和觀察到 但是片子最重要的還是讓看的人能去有所思有所感
而於我
生活在和平年代並體會珍惜當下
實屬幸福
送你們一個迷妹的微笑
以上
這個眼神能表達一切。everything.
先說說當時的背景1942~1945,在二戰時期,在平行時空下的中國人民在遭受著日本的迫害,同樣的,波蘭,猶太人在遭受著德國的迫害。同樣有漢奸,有愛情,有反抗,有死人,有苟且。但是這個故事也有讓人溫暖的,比如,音樂,人性。故事是跟著主角的視線走的,但是又沒有摻雜太多個人感情,主角光環也不是那麼濃烈,但他確實要幸運,至少活了下來。
主角的眼睛清澈,在彈鋼琴時伴隨著音樂散發的氣質很是迷人,尤其當他黃疸病痊癒的時候,看到他的眼睛,有春暖花開之感,讓人覺得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在他還能作為一個音樂家生活的時候,他有他的風骨、魅力,他能夠獲得一個女人的芳心,有別人的尊重。後來,鏡框不大好,寧願生活過的艱苦也不去迫害同胞。每況愈下,為了生存他拋下尊嚴,像迫害同胞的人低頭,跪求德國士兵。也許有人覺得他怎麼可以沒有尊嚴,他是個音樂家啊。我也覺得他是個音樂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應該遭受這些,但是這就是現實,不論是誰,在生存面前,愛情,尊嚴什麼的都得往後站。只有活著才有希望。這也印證了一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窮人沒有藝術這一說。至少是大多數的窮人。但是不得不說,藝術是個高級的東西,詩和遠方讓我們方覺自己是人。在影片中,音樂在他餓極時帶來些許安慰。讓德國軍官有惻隱之心。音樂有著力量,不想誇大的去歌頌,至少在生存面前它沒什麼用,但是總比沒有好啊。
愛情,在影片剛開始,他們兩個相遇,彼此焦灼的目光讓我覺得他們就該在一起,在主角前往集中居住區時,我還覺得,等一切都過去他們還會在一起的。但是,戰爭是殘酷的,消磨了愛情,女孩嫁人了,也沒有什麼理由要求忠貞不是嘛。當主角見到女孩要求一片麵包時,是不是什麼都破碎了,在當看到,主角看到女孩拉大提琴時的眼神充滿眷戀,自卑,無奈。我的心碎了。他是值得的。可惡的戰爭。
那個德國軍官,在他像主角的朋友求救時我希望他獲救,不僅僅是因為他長的帥。是因為他也是被戰爭摧殘的可憐人,他有同情心,幫助主角,熱愛家庭(他辦公桌上的全家福)只是立場不同,但他又愛,是個可憐人。
再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死人,各種各樣的死法,太觸目驚心,我無法描述。
看完反而讓人覺得輕鬆,戰爭終是過去,一切有重新開始。
浮沉往事俱忘卻,又隨煙雨上心頭。
這是看完《鋼琴家》後曬太陽最大的感覺。
可惜我才20歲,還沒最大領會片中深深的絕望,只知道布洛迪看著初戀,在她丈夫面前張口要麵包時,麻木的自卑 。
對我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影片中探討的,不只是戰爭,還有戰爭中的人性,家庭,藝術,信仰等等,導演將這一切用一種緩慢的,甚至冰冷客觀的視角呈現給觀眾。看主人公,很容易讓我想到余華的《活著》,他是普通人,又不是普通人,他還有音樂,甚至他很幸運遇到了聽得懂音樂的敵人,很諷刺對吧。當看到,納粹軍官一個一個挨著槍斃怕在地上的男人,到最後一個沒有子彈了,你看看那個人的表情,你看到了什麼?這是對我最震撼的畫面。戰爭中人變成了動物,扭曲的人性抹殺著一切,而主人公的音樂或許是灰色廢墟中的一絲絲亮光,至少那個納粹軍官聽得到音樂中的唏噓,冰冷的畫面在這個時候融化了,慢慢流淌著,戰爭的荒謬,生命的脆弱都不是重點,只需要靜靜的聽,沒有煽情控訴情緒就只是活下去,而已。
這部電影最可貴的是他的真實和其中反應的在迫害猶太人浪潮中的人性。
電影是由鋼琴家維拉德斯婁·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斯普爾曼作為猶太人,雖然是一名如此有名氣的鋼琴家,在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浪潮中也不能倖免。他為了生活賣掉了鋼琴,為了生存東躲西藏。在華沙被佔領的前夕還在電台錄製鋼琴曲,波蘭猶太民族不斷受到各種沒有尊嚴、沒有生活權利的要求,不能走人行道,搬到猶太特區,趕到集中營,攜帶現金有限制,生活物資沒有任何保障,路上隨時可見餓死的人。還沒有搬到猶太特區前,他不能帶多蘿塔去咖啡店,不能在公園散步,不能坐公共長椅,只能在街上站著聊天。電影中被打死的穿越牆下下水道的孩子,發瘋的找丈夫的女人,一排趴在地上等待腦袋被打個洞的猶太人。納粹在街上任意戲耍猶太人,沒有理由的槍斃任何人,把輪椅上的老人推出窗外摔死。猶太人充當猶太警察迫害猶太人,高價賣給猶太同胞生活用品。
電影中也有暖意。幫助他出逃的猶太人,在登上集中營的火車上最後一刻救他的人,全家分享的那一塊糖,波蘭人給他的安全的生活地點,還有最後一幕里救他並給他食物的德國軍官。猶太人和波蘭人也開始反抗。。。
看完整部電影之後內心很震撼,我相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在中國人民的苦難和故事一定不比電影中少,期待中國能出現這樣一部影片。昨晚又擼了一遍,記不得是第幾遍欣賞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波蘭斯基的這部片子越來越有回味了(這種感覺類似萊昂內的美國往事和顧長衛的孔雀,還有楊德昌的一一,大概都是屬於中年人的電影吧),我跟朋友說過這部Pianist才是21世紀歐美第一佳片,獨孤求敗級的,波蘭斯基的創作亮點無數(此人其實是當今世界電影第一大師),冷清的氛圍和優美的鋼琴曲,更襯托出二戰的慘暴與荒謬,通篇反英雄主義,毫無商業化橋段,完全忠實於鋼琴家Szpilman的回憶錄,反而極具張力,扣人心弦,絲毫不枯燥,平靜中緩緩體味人性的複雜與藝術的脆弱,平靜中展示生離死別和血海屍山,那種震撼人心的歐洲內斂魅力,又高貴又冷艷,除了福樓拜的世界名著,還真無人可比。。。。最好別提什麼辛德勒的名單,那是好萊塢的商業片好吧(我看那個什麼斯皮爾伯格就是個好萊塢的於正),就看片尾辛德勒跟猶太倖存者抱頭痛哭梨花帶雨粉拳捶胸一段戲,浮誇到令人捧腹,就可以給0分了
這部電影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
整部電影沒有太多的主觀情感,感覺就像是一個旁觀者在看著這一切,但是又讓人非常有代入感。很難說它給我帶來了什麼,帶來了多大的影響。但目前為止我看了不下10遍,每一遍都看成淚人,儘管每次的感悟可能都不盡相同,但都是一樣發自內心的震撼。
要說它的地位如何,我不專業不好評價,但我認為這是一部每一個人都應該看的影片。
人們總要用些什麼東西來寄託感情
男主氣質超級贊 蓬頭垢面 鬍子和頭髮長在一起 但是當他坐在鋼琴前面 你看一看他的眼睛 你會明白戰爭的殘酷折不了他出塵的氣質吶
戰爭不再是歷史書上的几几年什麼戰役 什麼樣的轉折點 而是真正的發生在每一個普通人身上 猶太人所遭受的呀 那是非常直觀的感受子彈穿過他們的頭腦 穿過每一顆千瘡百孔的心靈
很久沒有看到一部讓我渾身發抖,緊握拳頭的電影了,影片中納粹官兵大聲的訓斥、冰冷的槍聲,低沉的背景音樂讓人喘不過氣來,導演好像故意把戰爭的殘暴都安排在冬天,冰冷刺骨的不僅僅是槍炮聲,還有壓抑致死的絕望,直到最後那些初長成的綠草,春天的落日,才提醒了我們戰爭已經結束……。影片中,我們看到席爾伯曼在飢餓難耐之時,雙手在空中跳動著,背景音樂配合著出現,也安慰了絕望的觀眾,但很快就被大炮和連串的槍聲打破,給不得我們半點的鬆懈,隨處可見的屍體,滿目瘡痍的建築物,讓我不得不對人這個物種感到巨大的恐懼。影片最後,席爾伯曼用長達7分鐘的鋼琴演奏悼念著那場戰爭中遭到迫害的猶太人,也撫慰著觀眾壓抑、悲傷的心靈。最後我想說,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
電影敘事一般以鋼琴師的視角描述了二戰期間猶太人經歷的一切,席皮爾曼因為戰爭失去了親人,初戀,甚至尊嚴,但是他強大的精神支持著他到戰爭結束(我想說還有些許幸運),重新回到鋼琴旁邊。很讓我觸動的有一幕,在男主剛剛跟家人分開,搬磚那部分,一個德國軍官從一群勞力裡面挑出老、弱、矮的男子並讓他們趴在地上,然後直接往腦袋上開槍,一槍一條命,到最後一個老人,手槍沒子彈了,老人抬頭看了一眼,又低下頭,等著軍官裝好子彈,「砰!」我不知道什麼感觸,知道會死所以等著是什麼樣的心態,沒有恐懼,沒有反抗。
或者說跟猶太人這個民族自小受到的教育有關?然後我特意查了一下猶太人的教育意識:
這個民族非常重視知識,從孩子一歲半開始就對他們進行記憶訓練。猶太人在孩子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他們讀《舊約》。猶太教育的目的是為未來所用。猶太教育要培養的是能夠創造猶太人的未來、實現猶太人的夢想的下一代。在猶太人看來,由於擔心孩子不明白而錯過教育機會,只是父母一種過分保護而已。
為了在孩子身上種下好種子,猶太人讓小孩子學習記憶。因此可以說,猶太兒童從一歲半就開始有意識地接受記憶訓練了。到了三四歲時,他們開始在私塾裡面學習。每個孩子剛走進教室都會受到大家熱烈鼓掌歡迎,以讓他覺得學習是快樂的;據說在每一個猶太人的家裡,當孩子剛剛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經》,將一滴蜂蜜灑在上面,然後讓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接著,母親會告訴孩子:書本是甜的。
猶太人認為教育開始得越早越好,所以孩子四歲時就開始完全的思考行為。那時候,大人會告訴孩子們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不要拘泥於一個想法,因為還有很多的其他的思考方法。與此同時,記憶訓練也在繼續。孩子到了五歲時就要記住全部《舊約》。《舊約》是一本大部頭經典,能全部記住水平就是非常高了。
啊。。。餓了,去吃飯
最近看了很多納粹時期猶太人遭迫害的電影,至今來說個人最喜歡的是《美麗人生》,但本片的總體表現也令我滿意:既有直接變現猶太人被害的殘酷血腥畫面,要知道這些畫面的最大作用就是喚起人們的同情心,另一方面也包括了三方人物:法西斯主義國家、反法西斯主義國家和猶太人,我之所以特地提到此點,是因為前晚看了《一個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缺少反法西斯主義力量的出現。第三方面,也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法來講述二戰戰爭。而本片的主人公本身就帶有文藝色彩(即鋼琴師的身份),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帶有音樂元素的電影的。
看完本片,我最佩服導演的是他懂得何時引起觀眾緊張。每當我們認為主人公安全的時候,危險便突然出現了。這危險又不是突如咋來的驚嚇,而是讓觀眾一直緊張,然後便猛地一擊。舉個例子,當主人公躲進一幢樓尋找罐頭食物時,我們時刻聽到軍官走進樓里的腳步聲,我們為主人公感到擔憂,但最後主人公又成功躲進閣樓,直至晚上出來開罐頭時,罐頭掉落在地,裡面的汁液滲出,但主人公卻沒有馬上撿起,我就感到疑惑了,而隨之看到的是一雙軍靴,鏡頭慢慢向上,在這幾秒鐘,可以說我是提心弔膽的,本應看到一副凶神惡煞的軍官,但卻是一副較為和藹的面目。看到這裡,要知道,主人公已經很久沒彈過鋼琴了,我想這也應該是能挽救他姓名的唯一手段了。
看到此情節前,我在想,這部片子的主人公是否不一定要是一名鋼琴家呢?因為在片子中我們對主人公的印象更多是一名逃難者而不是鋼琴家。我看見網上也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疑問,我想原因有二:一是本身此片主人公就取自於真實人物,二是鋼琴家這個身份實則是主人公命運的決定點或轉折點,他因此能在餐館彈鋼琴,從而取得工作證,先躲過一劫,後被當猶太人管理高層救了一名,我想也是因為他不希望主人公的才能就此滅亡,又躲過一劫,厚愛後來住在德國區里,雖然他被告知不能發出聲響,但他能聽到鄰居的琴聲,能在鋼琴鍵盤上想像彈奏,這是令他堅持下去的精神支柱。最後,更是因為一首鋼琴曲感動了德國軍官從而逃過一劫。所以說,思前想後,鋼琴家這個身份還是很重要的。
另外導演在解答情節疑問上的節奏也非常迅速。舉個例子,當猶太朋友邀請主人公去當管理猶太人的警察時,主人公回答我已經有工作了。下一場戲就是主人公在餐館裡彈奏鋼琴。但個人認為,還是得有一些疑問不要過快告訴觀眾答案,可以在後幾幕再交待。再者,導演的鏡頭長度掌握得非常好,簡潔利落。
如果說有什麼不足之處的話,個人認為,有部分情節沒有交待完整(即缺少呼應),比如主人公一家人商量將錢藏到哪裡最安全,我最想知道的是這些錢到底有沒有被德國士兵發現?沒有交待。主人公一家人被驅趕去集中營時,他的兩個家人不是被德國的士兵抓走一段時間嗎?他們雖然又回來了,可他們到底去了哪,當我看到主人公跟姐姐(還是妹妹說話時),我原本以為她會問她,結果沒有。我同意導演沒有交代主人公家人是否有存活,因為我們潛意識都會覺得他們已經死亡了。另外一點,還是覺得直到主人公在德國高官面前彈奏鋼琴前的情節太長了,而且也缺乏反映主人公思思不忘鋼琴的特點,會讓觀眾忘記他本身是個鋼琴家的重要身份,如果能減少些暴力場面,多點主人公和鋼琴的互動情節會更好。
Anyway,邊看這部電影邊覺得活著本身就是件幸福的事情。
語言真的是一種障礙,遠沒有旋律容易溝通,就算一個不識字的人聽到好聽的曲子也會喜歡,沒有國界的除了微笑的表情之外還有任何能夠引起共鳴的曲子,可以暫時忘記現實里的無趣,假裝世界和你想像的一樣。
看了&<鋼琴家&>,真的不喜歡男主,感覺就像一個懦夫,沒有作為男人的血性,就像一個不知人間疾苦的小白臉,被戰爭恐嚇著屈服不甘的絕望著,最後又被強烈的求一意志屈使著,哪怕踉蹌著跛著腳,依然為每一寸的生存的可能努力著,雖然他也知道活下去的結果未必就是好的。
一次又一次的被喜歡他彈琴的人救,卑微的苟延殘喘著,用彈琴的手指渴求著每一個可以果腹的東西,(作為一個90後沒有經歷過戰爭甚至沒有經歷過真真正正的苦難,所以真的恕難感同身受,真對男主喜歡不起來)或者這個可以用來佐證善意美好的音樂沒有國界,可以抵達任何一個靈魂,甚至敵對立場的人
但是看著他可憐顫抖的背景如此的不堪,真的值得那麼多的善意嗎。這樣一個渺小的人只因為彈琴就像被上帝眷顧了,在納粹的重重陰霾下竟然點燃了人性的微光,讓自己活下去有了可能。或者說真正值得被讚美的是鋼琴而非人,任何一個普通的靈魂都因為沾染了這件美妙的東西而被例外的對待。所以人性本不值得稱讚歌頌,而是存在的美好教化的結果。人真的沒有什麼可自豪的東西。
可能越黑暗越看得到星星的耀眼,飛蛾撲火那束火苗的燦爛,被逼到絕境才知道自己賴以生存的東西是什麼,如果不善待世界那就不值得被這個世界善待。
推薦閱讀:
※士兵突擊人物性格分析,最認同哪個人物?
※怎麼看待《四平青年》這部作品?
※有哪些「一見某人,便誤終身」的故事?
※如何評價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
※《教父》中 Michael 憑什麼可以一舉把五大家族族長全部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