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專門為中產階級量身定製的消費陷阱?

聯動問題:有哪些專門為小資產階級量身定製的消費陷阱?


最『宏大』的一個陷阱應該是,建立了把消費水平與個人成功、自我認同、和人生幸福劃等號的價值體系。因為中國教育體系中對成功、幸福、夢想等關鍵話題的失語,這些關鍵詞的定義權便被拱手送給了網紅、微商、和購物導流網站。

你沒有夢想的時候,旅遊公眾號告訴你裸辭飛去托斯卡納種花養馬就是夢想,你聽著覺得好像有道理,原來這就叫夢想。你周末在家加班還被女票甩了覺得不幸福的時候,smzdm告訴你掛著HiFi耳機坐在Muji懶人沙發上敲擊清脆的機械鍵盤就叫幸福,你聽著覺得好像也有道理,原來這就叫幸福。你看到小學同學發了財,羨慕嫉妒恨渴望肯定和成功的時候,銀行告訴你,申下這張VIP環球黑卡住在Ritz-Carlton吃藍鰭金槍魚你就是成功的時代精英,你聽著覺得好像也有道理,原來這就叫成功。

總之你不知道怎麼就『被中產』了,然後被裹挾在為中產定製的消費升級浪潮中。其實不管是你,微商,中關村的投資人,還是人X日報,都不知道中產的定義究竟是啥,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為了鼓勵消費造出的概念。買我東西的,就是城市新中產,不買的,就是外來進城務工人員,簡稱民工。

絕大多數人都在嚮往『更好的生活』,但更好的生活的定義權已經被商家壟斷了。他們提供了太多途徑來從表面上幫你解決成功、幸福、夢想這些涉及人生意義的究極需求,不過是幫你造個夢再來圓夢而已。本來成功都要摸爬滾打幾十年,夢想都要經過千錘百鍊,幸福都要不斷反思自我從柴米油鹽里感悟。現在只要買買買就可以了,豈不快哉。

參考資料

Richins, M. L., Dawson, S. (1992). A consumer values orientation for materialism and its measurement: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3), 303-316.


國內的消費陷阱還處於初級階段,下面我根據被商家騙得團團轉的日本人(年均收入25萬人民幣)的現狀,來預言一下未來幾年可能在中國出現的消費陷阱:

1.拔高「社會基本審美標準」,讓人們在提升外表方面進行不必要的消費。

先從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說起:有腋毛的女生在日本是人人嫌棄的。因為「沒有腋毛的女生」是「社會最低審美標準」。有腋毛的女生,和鼻毛伸出外面一大撮,或者蓬頭垢面滿身惡臭等行為一樣,是低於「社會最低審美標準」的。說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在這種社會中長大的男生看到女生的腋毛,基本上相當於現在中國男生看到女生濃密的腿毛一樣驚訝。

所以怎麼辦呢?當然是每天要刮,不想刮就花大價錢去激光脫毛。這也就導致了日本到處都是脫毛廣告,而這些「美女展示光滑的腋下」廣告又強化了人們把「沒有腋毛的女生是美麗的」這種觀念:

你不想花錢買刮毛刀/脫毛膏,或者去激光脫毛?那你就是「人間失格」咯。

在未來的幾年,我預計中國即將出現類似很花錢的審美標準,例如:

  • 「沒有體毛」和「清潔乾淨」劃等號,成為中產階級標準,然後男女都掀起脫毛熱。
  • 服裝/髮型/飾品完全專有場景化,運動服只能在運動時穿,去法國餐廳和去日本餐廳服裝要求細分,女生穿黑色禮服必佩白色珍珠項鏈等等。

2.在日常的食物飲料中增加一個完全不相干的「有益健康」功能,讓你付更多的錢。

中產階級的你最注重身材了,雖然之前每天喝3塊一瓶的可樂,那你願不願意花4塊改買「抑制脂肪吸收」的新可樂產品?

中產階級的你有點高血壓,這裡有5塊一瓶的大麥茶,裡面含有降低血壓的成分,買嗎?

中產階級的你最怕感冒耽誤工作,那麼我們的新款酸奶里有預防感冒的成分,你會每天堅持喝嗎?

(對國內物價不是很了解,價格定位不準確的話見諒)

以上提到的商品在日本全!部!都!有!賣!

上面的Coca Cola Plus是日本推出的新產品,廣告做的和金坷垃差不多,白人教授為了日本人民的身體健康開發出號稱能夠「抑制脂肪吸收」的可樂。下面圖中可以證明,喝這個貴一點的可樂竟然抑制了7%的血中中性脂肪吸收!!(完全看不懂這個中性脂肪是什麼鬼,反正很厲害就是了)

下面是「可以降血壓的大麥茶(350ml,約9人民幣)」和「可以預防感冒的酸奶」:

我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也可能會出現各種類似產品。比如「富含食物纖維的肉包子」,或者「富含膠原蛋白的橙汁」。


輕奢。

這詞絕了,真的,看到之後我就琢磨這詞,越想越佩服~

學問大。


大家都說了現象,但是沒有說營銷的主題

主題就是讓「中產階級」通過人群孤立和人群恐懼的精神洗腦,對人群進行隔離,從而讓這一部分被隔離的人群都可以根據數據標準在物質上獲得慰藉。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我們越來越需要一種東西,叫做個人空間。而且我們正在越來越依賴這個空間的數據標準給自己制定價值?

房屋地段,車子型號,飛機位置,餐廳包間,這是物理的私人空間。各種不用說話,不用再面對面就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硬體以及軟體,是心理上的私人空間。

我們越來越無所謂三次元的人了。也許我們隔壁鄰居生病,也不如一隻網紅貓的照片分享的自我精力多。

我們正在被數據化。而數據是硬指標,達到、維持或者提升這種指標,就是要消耗大量精力和金錢的。

你是一個身高一米七五,戶籍地北上廣,年薪五十萬,人均七十個平方,孩子五歲,在月供一萬五的某私立幼兒園,你妻子身高。。。

看見沒有,你是誰,你想什麼,沒人關心,我們通過一串數據認識你。凡是無法數據化的,我們不需要。

如果我們把自我關注從我是誰,變成我有什麼,那麼我們就會因為寂寞而需要慰藉,而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忘記了我是誰,所以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需要什麼慰藉,所以我們更依賴於數據的出類拔萃來給自己一個標準。而為了達到數據上的出類拔萃,我們更難以去理解自己是誰。

這種消費,就是某種飲鳩止渴的泥沼。


我連我是誰都不知道,我當然會討厭身邊這些和我一樣的同類。你覺得沒有人理解我,沒有人關心我,同時,你也沒時間理解別人,沒時間關心別人。

我們一方面希望有人來溫暖自己,一方面拚命地擴大私人空間數據值以來證明自己的成功。

多多少少,我們每個人都會陷入這種泥沼。

所以知道本質以後,我們就可以多少抽點時間反思。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據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快樂?我們到底需要不需要數據讓自己快樂?甚至,我們是不是需要接納一定的痛苦,才能真正快樂。

中產階級消費陷阱就是讓你忘記你是誰。讓你不知道你為什麼衣食無憂,卻不快樂。


把消費包裝成投資模樣,讓你相信,你花錢出去,能收回更多。

如果是消費,大部分人會做到量入為出。即使有個別無節制的,但也是個例

但如果是投資,大家就不會節制了,畢竟出去的越多,回來的才越多。甚至激進的還會上槓桿。包裝上投資的外衣後,就不僅僅是個例了,而是會引發群體思潮

舉個例子,目前針對中產階級的育兒,整套的組合拳。

最大的消費是學區房。學區房是最成功的把消費包裝為投資的案例。花千萬,上六年學,再賣出去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千五百萬了。不但解決了上學問題,還啥也不幹掙了五百萬。

但學區高度依賴於政策。這實際上是消費+投機,如果政策變化,投機不成,那麼就算是砸在自己手裡了,就當是為獲取優質教育資源的消費了。

還有各種興趣班和培訓。適度的興趣班,發掘下潛力,培養下趣味,還是不錯的。就算是給孩子生活的一些消費吧。但如果家長把興趣班當成對孩子的投資,可能就容易跑偏。前陣子有個話題流傳很廣,標題是很吸引眼球的「月薪三萬還供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提到給孩子報美國遊學,一個月不到就要2萬。說實在,我覺得這其實就是旅遊消費,能不能玩得起,看家庭財務狀況,如果非覺得是投資,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覺得純粹是想多了。去美國,可以在大學,或者研究生階段,這是最能學東西,感受文化衝突和交融的時期,孩提時去短暫玩一下,說實在可能真沒什麼效果。

還有針對幼兒的英語培訓,一學年一兩萬,一周一兩次。一些三四歲的孩子去學習,但出了培訓班,還是處於中文環境中,也沒什麼使用英語的壓力,效果也就那麼回事,玩玩還好,真指望學到什麼,還是算了吧。

另一個例子是針對年輕人的成長焦慮,現在很多平台推出了付費知識產品,號召「投資自己」

裡邊有些是有乾貨的,比如某領域的實操技能,或者某個學科的知識精華。但也有些是販賣雞湯。

我一貫主張,買雞湯知識產品的,你們醒醒吧,這不是投資,就是消費,你花錢,買到了成長的虛幻感覺,這跟吸毒是一樣的。

即使是買了乾貨的,如果不能學以致用,那麼也並不是投資,只是花錢,買到了你對某個領域的一些了解,買到了一些談資(或者稱為「社交貨幣」)而已。

這裡投資和消費的界限比較模糊,同樣的一個信息,有人獲取後找到了商業機會,投資成功了。有人聽了以後就是一樂,覺得自己又增長了知識,然後該幹嘛還幹嘛,這個就純粹是消費了。

最後提一下所謂投資理財。

請注意,正規的理財,確實是投資,犧牲現在的消費能力,換取未來更充沛的現金流和消費能力

但如果是那些「你看上了人家的利息,人卻看上了你的本金」的,其實就不是投資了。而是消費。他通過虛幻的投資理財項目,滿足了你的貪慾。而你的本金,就是付給騙子的代價。


中產階級本身就是一個消費陷阱。包括維持中產階級的身份,做出的投入,相應的消費。

中產階級的車子,中產階級的房子,中產階級的衣服,中產階級的鞋子,甚至包括中產階級的老婆,中產階級的孩子。

為構建身份認同,而不斷付出的一切成本,是製造焦慮的主要來源。
老實講,這些付出不見得是壞事,但如果沉醉在這些虛幻的認同當中,是永遠無法獲得自由選擇的權利。


知乎上月薪過萬還喊窮的,是這類中產階級的代表人物。

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工作和賺錢,並沒有成為擺脫奴役,獲取自由的手段,而是成為了走入中產階級陷阱的門票。並且為了維持這個身份認同,需要不斷的工作,不斷地賺錢和投入。

沉迷於中產階級的身份認同和消費方式,就必須通過一輩子的工作和投入來維持。
而一旦整個鏈條出現意外,階級的滑落,會帶來巨大的痛苦和失落。


我勸人類不要深扒人類自己,
否則會發現一切均是表象,儘是虛無和謊言

「生命沒有本質的意義,它僅依賴慾望和幻覺得以運轉」


知乎live,分答,微信公眾號,微博付費閱讀,那點錢去亞馬遜買電子書都比這些獲益良多,所以中產大部分是焦慮的,希望花點錢就能短平快地獲得想要的信息和資源,這和屌絲給女主播打賞本質是一個心態。


焦慮。

羅輯思維、吳曉波、梁冬、李善友、吳伯凡、李笑來、讀書會、早起打卡…………

這幫鳥人天天製造創業、買房、財富、讀書、健身、整容等各種焦慮,讓你坐立不安,然後做幾個對口產品挖空心思掏盡你兜里的每一分錢,最後你發現仍然是一地雞毛,擠地鐵吃沙縣,毫無改變。

老子就不想努力,老子就不想健身,老子就不想發財,老子就想宅著,老子一分錢也不花給你,你能把我咋的?


財務自由。

這個世界上有財務,也有自由,卻沒什麼財務自由,更不會有屬於整個社會中堅階級的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作為一種觀念被製造出來並廣泛流行,無非說明它作為一種垂在驢子面前的棒子而更有激勵效力。有趣的是,財務自由明明是敦促生產的工具,偏偏偽裝成一種關乎消費生活方式的圖景暗示。

對中產而言問題的關鍵從來就不是什麼消費陷阱,恰恰是生產/積累的陷阱。對整個社會而言中產是最有油水的豬,會想盡辦法,拿各種草料來套它,比如輸出生活觀念,財富觀念,嬰育觀念,社交觀念等等。觀念領域的「供給側改革」,相當大一部分就是以中產為靶向。如果能把觀念輸出的含義更深刻地理解,就會發現它無外乎是偽裝的更加多樣化的智商篩選,許諾理性正為要剝奪思考,許諾精緻正為要剝奪精緻,許諾自由正為要剝奪自由……所有那些看起來非常具有人文氣息的辭彙一旦被精心包裝,並放在市場上售賣,立刻就會變成名實脫離的其它東西。

最後一個問題,巨龍在什麼時候註定了自己的命運?並不是遇見那個註定要幹掉他的騎士的時候,而是他自己決定要躺在金子堆上發夢的時候。

金子天然是要流通的,超凡之輩以為自己能夠把金子卧在肚皮下面,還美其名曰「自由」。

歡迎關注公眾號:凱鵝。


工資越漲越不夠花?你可能已經掉進了消費主義的陷阱

▲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1

中國的中產階級們大概經歷了最難熬的一年吧。

過去的一年裡,社交平台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文章,無一不在挑動著中產階級們的神經:

最近,一篇題為《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文中一位在企業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出頭,女兒在廣州某外語學院附屬名校讀五年級,家裡大頭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卻連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

跟周圍一些中產朋友聊天,大家也都有類似的感覺。讀了一個名校畢業,在職場拼殺了這些年,收入越來越高,但是花銷也跟著一起變高,到頭來還是存不下什麼錢。而焦慮感卻與日俱增,不知道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很簡單。

你們掉進了消費主義的陷阱而已。

2

什麼是消費主義?

市場經濟社會中普遍流行的一種社會價值觀現象,是指導和調節人們在消費方面的行動和關係的原則、思想、願望、情緒及相應的實踐的總稱。其主要原則是追求體面的消費,渴求無節制的物質享受和消遣,並把這些當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價值。它是當今庸俗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簡言之,消費主義就是在告訴你:你消費了什麼就代表了你是誰。

因此不管你的收入如何增加,為了匹配你因此而增高的「社會地位」,你的消費總是如影隨形地變高,讓你始終無法獲得太多的結餘。

關於消費主義,尤瓦爾·赫拉利在他的《人類簡史》一書有很精彩的論述:

消費主義告訴我們,想要快樂,就該去買更多的產品、更多的服務。如果覺得少了什麼,或是有什麼不夠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該買些什麼商品(新車、新衣服、有機食品),或是買點什麼服務(清潔工、心理諮詢、瑜伽課)。就連每一則電視廣告,也都是個小小的虛構故事,告訴你買了什麼產品或服務可以讓日子更好。

最近5年,中國的中產階級快速崛起。他們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收入水平在過去的5年里以很快的速度增長,逐漸接近了歐美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恰恰在這個時候,主流輿論開始談起了一個詞:消費升級。

什麼是消費升級?說白了,就是讓你把多掙的錢以各種方式花掉。

收入增加了,是不是應該買個勞力士犒勞一下自己了?都已經年薪幾十萬了,還開普通合資品牌的中級車怎麼行?至少也應該買一台寶馬3系吧。現在休假誰還去新馬泰啊?不去個奧地利或者澳大利亞,朋友圈都沒臉發。

哦對了,現在還流行北歐看極光,南極洲跨年,馬賽馬拉看動物大遷徙。

而如果去日本旅遊,不吃個米其林三星的懷石料理,那是萬萬不行的。

在消費主義的大旗之下,這些消費行為非但不會被認為是奢侈浪費,反而會被包裝成各種美好的事物,讓你於情於理都無法拒絕。

買勞力士是為了「追求人類機械工藝的極致」;出國旅遊是因為「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買席夢思的床墊是因為「人的一生有一半的時間在床上度過,為什麼不對自己好一點」;最新流行的知識付費,那更是理直氣壯:我學習,我自豪,199包年,有什麼理由不買買買?

3

即便你逃脫了這一切,也無法逃脫中產階級頭上頂著的兩座終極大山:房子和子女教育。

在中國,由於長時間的一胎制,直接把所有的小孩變成了奢侈品。幾乎所有有能力的中產階級家長,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以應對日趨升級的競爭。

因此,各種針對中產階級子女的「消費升級」方案應運而生。在《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文中,就包括:

女兒去一趟美國遊學,10天20000元;
女兒平時在家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元;
7月份鋼琴考級,每周要上兩節鋼琴課,200元一節,一共2000元;
游泳班2000元;
英語、奧數、作文3科培訓班6000元;
這麼幾項加起來就要35000元了。

這並不是全部。光是雙語幼兒園的收費,就可以從幾千塊到一年20萬不等。更不要提子女教育的終極投資:學區房了。

那就正好說說第二座大山:房子。

房子應該是投資啊,不算消費吧?

你錯了。十年前曾經有一本風靡一時的理財書籍,叫做「窮爸爸 富爸爸」,裡面提到的最重要的一個常識就是,自住房產屬於負債,而非資產。因為自住房並不能給你帶來正的現金流收入,相反,為了維持住在裡面,你還有很多的支出項目:水電、物業、折舊等等。

儘管過去十年,在京滬深有房的就是贏家,但是對於大部分只有一套房的中產們來說,這種大幅的房價上漲非但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實際的好處,反而增加了焦慮感。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中國中產階級的死穴就是房子。

我曾經看過一篇北京和紐約房產的對比。最高端的住宅北京紐約幾乎同價,也幾乎同樣豪華和高檔,區別出現在中等住宅。美國紐約可以買到漂亮的中等價格住宅的預算,在北京只能是市中心的老破小,或者是遠離市區、配套不完善的社區。

在中國的中產階級從收入到生活方式都無限向美國中產靠攏的今天,住房水準成為了隔離兩者生活水平高低的鴻溝。

而在消費主義成為主流價值觀的今天,耳濡目染美式中產生活方式的中國中產,在面臨如此巨大的居住水平差異時,想要改變現狀,面對高昂的房價又無能為力。如何能不焦慮?

4

為什麼消費主義會在近代開始盛行?其實恰恰因為這是推動整個自由經濟體系前進的重要基礎。

再引用一段《人類簡史》的精彩闡述:

然而,如果根據商人的資本主義倫理,所有的利潤都該再投入生產而不是白白浪費,這樣一來,消費主義倫理和資本主義道德該如何共存?沒問題!

就像過去的年代,今天也有精英分子和一般大眾的勞力分工。在中世紀歐洲,貴族浪擲千金、盡享奢華,而農民則是省吃儉用、錙銖必較。但今天情況正相反。大富豪管理資產和投資非常謹慎,反而是沒那麼有錢的人,買起沒那麼需要的汽車和電視機卻毫不手軟。 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倫理可以說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將這兩種秩序合而為一。有錢人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投資!」而我們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導原則則是——「購買!」

是的,這就是消費主義盛行的天機:中產階級越奉行消費主義,他們就越難累積足夠的資產;而沒有資產的中產階級,只能通過維持自己的努力工作,用勞動時長來換取或高或低的收入,滿足與之匹配的消費需求。而他們努力工作所生產出來的消費品,又被自己蓬勃的消費欲消費掉,而不至於獃滯在工廠里成為庫存。

這個完美的閉環使得資產階級可以通過投資不斷擴大生產獲得更大收益,中產/無產階級中的大多數則永遠無法完成階級跨越,限於無休止的消費--生產循環中不能自拔。

這,就是消費主義的陰謀。這就是為什麼你已經年薪百萬,還焦慮不已的原因。

有沒有看過一個新聞?

美國銀行理財網站的調查發現,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後,美國人的應急意識有所增強,儲蓄率回升。但是總體的儲蓄依然不足,只有不到37%的美國人有足夠的積蓄可以隨時拿出500美元或者1000美元的現金來應對緊急的狀況。

是的,有2/3的美國人,拿不出1000美元來應急。

那麼他們拿什麼來購買資產?

一個活生生血淋淋的,被消費主義徹底綁架了的國家案例。

按照消費主義的路走下去,你將窮盡一生,無法自拔。

5

那麼中產階級到底應該如何投資?這個話題很大,但是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在文章的最後,我拋磚引玉,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方法論吧。

首先,我們要跳出消費主義的陷阱。

快樂,不應該來源於消費;我們是誰也不應由我們消費了什麼來定義;我們不應該被那些無謂的包裝過的消費主義騙局所影響,想想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其次,我們應該像資產階級一樣思考。

我們應該謹慎地對待自己的主動收入,並且儘可能地積累自己的資產數量,增加自己的資產型收入。

把消費帶來的快感,轉化為投資成功帶來的喜悅。

不要以為自己沒有錢做投資。今天的中產階級消費之高,如果可以理性克制,完全是可以積累資產的。

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要想產生資產型收入,要先投資自己,先去學習個人理財投資相關的知識。我說的是真正的學習,不是知識付費。知識付費其實是消費「學習的感覺」,而非學習本身。

在你沉下心去了解和學習投資相關的知識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個人資產積累完全可行。而這可能才是真正通向跳出消費主義陷阱的正道。

那麼中產階級到底應該如何投資?在文章的最後,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方法論吧。

每當你產生一個強烈的消費衝動,研究這個衝動。如果你判斷這是一個大眾的消費衝動,而非你個人的特殊喜好。

去買這家公司的股票。

當你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在用微信時:買騰訊的股票

當你發現周圍的人都開始玩「王者榮耀」時:買騰訊的股票。

當你發現暴雪的「爐石傳說」從一個小眾遊戲成長為直播數量前三的競技類遊戲,你買卡包的錢超過了當年買魔獸點卡的錢時:買暴雪的股票。

當你看到特斯拉推出了可能顛覆整個汽車行業的特斯拉3時:買特斯拉的股票。

當你發現周圍很多近視眼都去做了激光手術摘掉了眼鏡:買愛爾眼科的股票。

每當你產生一個消費的慾望,就代表了一個消費品公司獲得了盈利提升的機會。而這種盈利的增長最終一定會體現在這家公司的股價上。如果你選擇的是投資這種消費慾望,而非立刻滿足它,很可能你在不久的將來獲得的收益將遠遠超過你當時的投入。

以上只是用股票投資給大家舉了個例子。投資的方法還有許許多多,需要大家花更多的時間去真正學習。

你看,投資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對不對?

資產投入是一個長期行為,你獲得的不是短期的立刻滿足,你需要對抗的是長期的堅持,才能獲得資產收入里最迷人的部分:複利。要想獲得複利,最需要投入的是時間。所以投資這件事,學習的越早越好,開始的越早越好。

最合適的開始投資的時間,是昨天。第二合適的開始時間,是今天。

時間緊迫,你還在等什麼?

6

你畢業於985名校,就職於世界500強。頭頂著光鮮的頭銜,出入高檔寫字樓,年薪數十萬。你是一名優秀的中產階級。

不要焦慮。

你的能力不需要用消費來證明。從今天開始,跳出消費主義的陷阱。

行動起來。

2017/09/07

--The End--

UPDATE:2017/09/18

評論里爭議最大的部分就是認為我在慫恿中產階級炒股。

首先,大家閱讀要仔細。我已經明確寫了,投資有價值的公司的股票,只是投資方法的一種;而且任何投資的前提,是要進行關於此項投資的正式學習。事實上,各位「炒」股的朋友們自己捫心自問,讓你們虧錢的都是哪些股票?發行這些股票的公司的產品你真的用過嗎?這家公司你真的了解嗎?還是說這個股票的代碼來自你一個會炒股的朋友,或者一個有內部消息的達人?

買騰訊真的會虧本嗎?買Apple股票會讓你被割韭菜嗎?到底是因為你未經任何學習而炒作的消息股讓你虧了錢,還是股票投資這件事讓你虧了錢?

事實上,大家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對於中產階級,幾乎所有的資產投資都是被有意或無意的污名化的。

股票投資被蔑稱為「炒股」,地產投資被蔑稱為「炒房」。如果說一個人是職業股民,大部分人都會投來蔑視的目光。為什麼會這樣?為了讓消費主義貫徹得更徹底而已。

這裡再次申明,我並無意慫恿各位「炒」股,很遺憾這篇也不是什麼投資公眾號的軟文。只是希望各位看完能有一點思考,僅此而已。


摘自《人類簡史》

有多少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投身大企業、從事各種勞心勞力的工作,發誓要努力賺錢,好在35歲就退休,去從事他們真正有興趣的事業?但等他們到了35歲,卻發現自己背著巨額貸款,要付子女的學費,要養在高級住宅區的豪宅,每家得有兩部車,而且覺得生活里不能沒有高級紅酒和國外的假期。他們該怎麼做?他們會放下一切,回去野外采果子挖樹根嗎?當然不可能,而是加倍努力,繼續把自己累得半死。
奢侈品史上常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後會成為必需品,而且帶來新的義務。等到習慣某種奢侈品,就開始認為這是天經地義。接著就是一種依賴。最後,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沒有這種奢侈品了。讓我們用現代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來解釋。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有許多本該會讓生活輕鬆省時又如意的發明,像是洗衣機、吸塵器、洗碗機、電話、手機、計算機、電子郵件等等。在以前,寄信是件麻煩事,得親手動筆、寫信封、貼郵票,還得再走到郵筒那裡去寄。想得到回信,可能得等上幾天、幾星期,甚至是幾個月。至於現在,我可以隨手就寄一封電子郵件,傳送到地球的另一邊,而且如果收件人在線,可能只要一分鐘就能收到回信了。我確實省下了所有麻煩和時間,但生活真的更輕鬆了嗎?
可惜事與願違。在傳統信件的年代,我們通常只有最重要、不得不聯絡的事才會寫信。寫起信來也不是想起什麼就寫什麼,而是字斟句酌、考慮再三。而且,通常對方的回信也會同樣慎重。對大多數人來說,每個月來來去去的信頂多就是幾封,也不會有人急於立刻回復。但在今天,我每天都會收到幾十封電子郵件,而且所有人都希望你立刻響應。我們以為自己省下了時間;然而,我們其實是把生活的步調加速成過去的十倍快,於是我們整天忙忙碌碌、焦躁不安。
三不五時,總有些反對提高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勒德分子(Luddite)堅持不用電子郵件,就像幾千年前,也有某些人類部落拒絕農業,所以躲過了奢侈生活的陷阱。然而,農業革命要成功,並不需要某個地區的所有部落都無異議通過。一切都只從「一個部落」開始。不論是在中東還是中美洲,只要有一個部落定居下來、開始耕作,走向農業的趨勢就已經無法抗拒。由於農業可促成人口迅速增長,通常農業部落光靠人數就已經大勝採集部落。這時,採集部落只剩兩種選擇,第一是逃跑,放任自己的獵場成為農場和牧場;第二就是拿起鋤頭,自己加入農業的行列。無論哪種選擇,都代表舊的生活方式註定將要凋零。
這個關於奢侈生活陷阱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教訓。人類一心追求更輕鬆的生活,於是釋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但結果並沒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樂見的。並沒有人在背後操縱農業革命發生,或是意圖讓人依賴穀類維生。一開始只是各種小事,主要就是希望吃飽一點、生活安全一點,但最後累積引起的效應,就是讓遠古的採集者開始花上整天的時間,在烈日之下挑水務農。

————————————

多數人很難接受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是虛構的想像,但事實是我們從出生就已經置身於這種想像之中,而且連我們的慾望也深受其影響。於是,個人慾望也就成為虛構秩序最強大的守護者。
例如現代西方人最重視的那些慾望,都是建構在已經為時數百年的虛構故事上,包括浪漫主義、民族主義、資本主義以及人文主義。我們常常告訴朋友要「隨心所欲」,但這裡的「心」就像是個兩面間諜,聽從的常常是外面那些主流的虛構故事。於是「隨心所欲」不過也只是結合了19世紀浪漫主義與20世紀的消費主義,再植入我們的腦海罷了。以可口可樂公司為例,旗下雪碧的廣告詞就是:「相信你的直覺,順從你的渴望。」
甚至那些人們以為深深藏於自己內心的渴望,通常也是受了想像秩序的影響。例如,許多人都很想到國外度假。然而,這件事並沒有什麼自然或是明顯的道理。像是黑猩猩的首領可不會想要運用權力讓自己到隔壁黑猩猩的領土上度個假。而像古埃及的法老王,也是把所有財富拿來建造金字塔,把自己的遺體做成木乃伊,而不會有人想要去巴比倫瞎拼或是去腓尼基滑雪。現代人之所以要花費大把銀子到國外度假,正是因為他們真正相信了浪漫的消費主義神話。
浪漫主義告訴我們,為了要盡量發揮潛力,就必須盡量累積不同的經驗。必須體會不同的情感,嘗試不同的關係,品嘗不同的美食,還必須學會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而其中最好的一種辦法,就是擺脫日常生活及工作,遠離熟悉的環境,前往遙遠的國度,好親身「體驗」不同的文化、氣味、美食和規範。我們總會不斷聽到浪漫主義的神話,告訴我們「那次的經驗讓我眼界大開,從此整個生活都不一樣了」。
消費主義告訴我們,想要快樂,就該去買更多的產品、更多的服務。如果覺得少了什麼,或是有什麼不夠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該買些什麼商品(新車、新衣服、有機食品),或是買點什麼服務(清潔工、心理諮詢、瑜伽課)。就連每一則電視廣告,也都是個小小的虛構故事,告訴你買了什麼產品或服務可以讓日子更好。

鼓勵多元多樣的浪漫主義又與消費主義一拍即合,兩者攜手前行,催生了販賣各種「體驗」的市場,進而推動現代旅遊產業發展。旅遊業真正賣的可不是機票和飯店房間,而是旅遊中的經驗。所以這樣說來,巴黎的重點不是城市,印度的重點也不是國家,而是它能提供的經驗;之所以要買經驗,是因為據說這樣就能拓展我們的視野、發揮我們的潛力,並且讓我們更快樂。也因此,如果有個百萬富翁和太太吵架,和好的方式很可能就是帶她去巴黎旅遊旅遊。這種做法讓我們看到的並不是某種個人的慾望,而是他深深堅信著浪漫的消費主義。如果是古埃及有錢人和太太吵架,帶著她去巴比倫度個假絕對不會是選項,反而可能是為她建個她夢寐以求的華麗陵墓,那才會讓她心花朵朵開。
一如古埃及精英分子,現在大多數人一生汲汲營營,也都是想蓋起某種金字塔,只不過這些金字塔在不同文化里會有不同的名字、形體和規模罷了。舉例來說,可能是一棟近郊的獨棟透天別墅,有游泳池和大庭院,也可能是一個閃閃發光的高樓公寓,有著令人屏息的美景。但很少人會真的去問,究竟為什麼我們會開始想建這些金字塔?

————————————

血拚的年代
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斷提高產量,很像是鯊魚,如果不一直遊動就會窒息。然而,光是生產還不夠。生產出來之後,還得有人買,否則業者或投資人都得關門大吉。為了避免這種災難,確保不管什麼新產品都有人買賬,就出現了一種新的倫理觀:消費主義。
有史以來,人類的生活多半頗為困窘,因此「節儉」就成了過去所高喊的口號,像是清教徒或斯巴達人,都以簡樸律己而聞名。所以,如果是正直的人,就該避免奢侈、從來不浪費食物,褲子破了該縫縫補補,而不是去買條新的。只有王公貴族,才能公然把這種價值觀拋在一旁,無所顧忌地炫耀他們的財富。
然而,消費主義的美德就是消費更多的產品和服務,鼓勵所有人應該善待自己、寵愛自己,就算因為過度消費而慢慢走上絕路,也是在所不惜。在這裡,節儉就像是一種該趕快治療的疾病。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各種鼓勵消費倫理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像是我本人最愛的早餐谷片,製造商是以色列的泰爾瑪(Telma),它的盒子背面就寫著:
有時候,你該好好享受一下。有時候,你就是需要多一點能量。雖然有時候得注意體重,但也有時候就該盡情放縱……像是現在!泰爾瑪為你提供各種美味谷片,享受美味,沒有後顧之憂。

而且,同一個包裝上還有另一個品牌「健康零嘴」(Health Treats)的廣告:
健康零嘴有大量穀類、水果和堅果,為您提供美味、愉悅而又健康的體驗。在非正餐時間解您的嘴饞,完全符合健康生活習慣。真正的美味,讓您享受更多。
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候,這種文案不但無法引起消費慾望,反而還會激起極度的反感。在過去的人眼中,這種內容真是自私、墮落、道德淪喪!消費主義除了自身非常努力,還在大眾心理學(像是「做就對了!」)的推波助瀾之下,不斷說服大眾「放縱對你有益,而節儉是自我壓抑」。
而且,這套理論已經成功了。我們都成了乖巧的消費者,買了無數種我們並不真正需要的產品,而且有的根本就是昨天才知道的。製造商設計產品的時候,刻意讓它在一段短時間後就被淘汰;而且就算舊型號明明就足以滿足各種需求,廠商還是會不斷推出新型號,我們如果不跟進,就彷彿顯得落伍。購物已成為人類最喜愛的消遣,而且消費性產品也成了家人、朋友、配偶之間不可或缺的中介。各種宗教節日(例如聖誕節)都已經成了購物節。甚至像是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原本莊嚴肅穆的一天,現在的重點全成了跳樓大特價。許多男男女女紀念這天的方式,就是跑去血拚,大概是想證明這些自由的捍衛者並不是白白送死。
消費主義倫理開枝散葉,在食品市場表現得最為明顯。在過去的傳統農業社會,饑荒的陰影總是揮之不去。但到了今日的富裕世界,一大健康問題卻成了肥胖,而且對窮人的衝擊更大於富人(因為富人懂得選擇有機沙拉和水果奶昔,但窮人常常是大啖漢堡、比薩)。美國每年為了節食所花的錢,已經足以養活其他地方所有正在挨餓的人。肥胖這件事,可以說是消費主義的雙重勝利。一方面,如果大家吃得太少,就會導致經濟萎縮,這可不妙;另一方面,大家吃多了之後,就得購買減肥產品,再次促進經濟成長。
* * *
然而,如果根據商人的資本主義倫理,所有的利潤都該再投入生產而不是白白浪費,這樣一來,消費主義倫理和資本主義道德該如何共存?沒問題!就像過去的年代,今天也有精英分子和一般大眾的勞力分工。在中世紀歐洲,貴族浪擲千金、盡享奢華,而農民則是省吃儉用、錙銖必較。但今天情況正相反。大富豪管理資產和投資非常謹慎,反而是沒那麼有錢的人,買起沒那麼需要的汽車和電視機卻毫不手軟。
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倫理可以說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將這兩種秩序合而為一。有錢人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投資!」而我們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導原則則是——「購買!」

這種資本/消費主義的倫理,還有另一個革命性的意義。過去的倫理體系,常常要求人類做些難如登天的事,告訴他們照做就能上天堂。但總是要求他們慈悲、寬容,克服各種慾望和憤怒,還得放下己身的私利。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實在太過強人所難。所以翻開倫理道德的歷史,雖然會看到許多美妙的理想,但遺憾的是幾乎沒人能做到。大多數基督徒的作為不像基督,大多數佛教徒沒聽佛陀的話,大多數儒家子弟可能會讓孔子頻頻搖頭。
但今天的情況有所不同了,大多數人都能輕鬆達到資本/消費主義的理想。想要進入這種新倫理所承諾的天堂,條件就是有錢人應該繼續貪婪下去,把時間投入賺更多的錢,至於一般大眾則是要盡情滿足自己的慾望和熱情,想要什麼就買什麼。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信眾終於真的能夠做到宗教要求的條件。只不過,我們又怎麼知道它承諾的天堂是什麼樣子?答案是:看看電視,你就知道。


說兩個吧。

精油。這東西被包裝成提高生活品質的必備品,並且還有助於緩解白領精英一天的工作壓力,舒緩心情等等。其實,沒有任何的科學研究表明香薰精油有對神經系統改善的作用,精油對於皮膚的改善作用也沒有得到證實。

而且,精油這東西,大部分人根本無法分辨好壞,而其價格區間也太大,例如AA網的薰衣草單方精油賣40多塊人民幣,比較紅的阿芙精油賣200多,而高端的精油例如shirley price賣到差不多好幾千一小瓶,這其間的差別,恐怕沒多少人真的懂。

健身。我說的健身,不是只日常的用於維持健康生活的健身,也不是說健身房的存在就是一個陷阱。所謂的陷阱,是指那些經過宣傳包裝的高強度、高價格的健身私教。

這種健身私教往往針對的並不是缺乏鍛煉的人,而是那些身體和身材還可以,但還希望更好的人群。這類私教課程往往以打造一個類似於影視明星的身材為目的,向潛在的消費者傳遞一個概念「你只有擁有像彭于晏一樣的身材,你才能成為人生贏家,你才能找到好看的妹子。」

這類健身主要是將人訓練成有八塊腹肌、有巨大的肱二頭肌的肌肉男女,與此匹配的還有嚴格的飲食控制,一個人每天要攝入大量的蛋白質。但問題在於,這類系統性的高強度的,將人打造成肌肉體的訓練,真的符合人體的健康嗎?


「中產階級」這四個字本身就是陷阱啊哈哈哈。。。

在美國(其實天朝發展到現在,天朝的中產基本上也已經差不多樣子了,道理可以套用)的中產階級是社會中流砥柱,人數最多,稅負最重,結構也最穩定——穩定的意思是說中產淪為貧民是國家需要避免的,因為會直接影響社會穩定,而中產要升為上層也是要儘力禁止的,一方面上層沒有那麼多位置,另一方面社會結構需要中產階級小富即安,不要老想著上升,否則他們隨之而來的不滿也是社會不安定因素。

要達成以上目的,讓中產們乖乖地坐在他們應該坐的位子,構築的陷阱是從經濟到文化全方位的:

  1. 銀行借貸(包括信用卡和各種貸款)。你如果開一張信用卡每月按時免息還錢,你就是銀行最不歡迎的客戶。銀行希望你拖長還款期限,他們好掙利息。各種借貸皆如此。等中產靠借貸進入了中產應該有的生活水準——大房子,好車,狗,等等,他們的現金流基本上就和銀行利息持平了。這意味著中產無法承受任何工作上的變故,只能老老實實幹活。創業或者炒老闆魷魚之類都是中產們想都不敢想的。如果在美國的話,還要加上醫保。失去僱主醫保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2. 文化上提供溫情式的安撫。《讀者》雜誌就是專門為中產設計的。還有大量的溫情肥皂劇。這些文化產品提供的氛圍大致就是歲月靜好,要懂得感恩,乖乖地坐在你的位子上少鬧騰。還要簡單易懂。你不希望中產階級動太多的腦筋,他們想通了就會不好控制。
  3. 道德灌輸和社會準則牽制。以前是靠宗教。現在宗教的影響力式微了,在美國基本上就是靠政治正確,在天朝主要靠各種消費理念。制定這些準則的是上層階層,當然他們自己不會遵循這些「規範」,這些規範是給中產們相互約束的。
  4. 教育。在美國,上層和中產是不會上同一所學校的,這種隔離通過學區房和學費實現。但常有不識時務的中產階級會咬牙砸錢把子女送到高端私校去接受教育。對這種分子,上層是毫不客氣的。這些中產階級的孩子們會在學校里飽嘗鄙視(比如人家開party的內容是請同學們去私家莊園騎馬,而你的爸媽住在公寓里),從而體驗妄想跨越階級的後果。而這一點上,天朝做的很先進,在教育領域可以做到大致的公平,窮人家的孩子只要學習好也能有出頭之日;雖然也有貴族私校,但這些私校遠遠達不到把控學術話語權的地步,甚至目前還處於「有錢就能進的學校」的鄙視下。這是好事。
  5. 消費。其實上面1234條最終都要落到消費上。羊養大了不剃毛有什麼用呢?大房子,「輕奢」,健身房,7座SUV,二孩,貴族學校什麼的,一環扣一環,都是針對中產階級。

所以嘛,中產這個位子就像倉鼠的轉輪,社會要靠倉鼠不停地跑來發電。跑轉輪的倉鼠生活遠遠算不得差,總比餓死在下水道里的老鼠要好。至於你是想繼續跑轉輪,還是不想玩了,就由你自己決定啦。

最重要的還是保留自己清醒的頭腦,多思考,多讀書,多體驗有深度有難度的作品而不是那些快速消費品。少刷微博刷Twitter,全TM是信息垃圾,越刷你越焦慮。


量身訂製的中產階級陷阱,就是木頭陷阱。

看看啊,這個可以再生的木頭,就是一個真正的陷阱。當然樹籽也算是木頭的一部分。

第一,這不到一兩的木頭,比金子都貴重。金子不可再生,植物是年年長的 ,木頭能玩多少年?就說慈禧的棺材都徹底爛掉了,何況什麼黃花梨?這是個不能傳世的東西。沒有任何材料價值。

第二,這所有的木頭珠子,都沒有雕工。就是最簡單的設備磨出來的,沒有任何人工和藝術價值。

第三,這個木頭,不能洗、不能曬、不能煮,不能消毒,只能天天盤,把汗液、手油、臉油、鼻油,把這些人體分泌的油盤入木頭裡,這才能讓它不開裂。與臉油鼻油伴隨的,是那個細菌和病毒。這上面有溫度和濕度,是病菌的理想孳生地。

這玩意,時間越長,細菌越多。幾年之後,就產生一道油光,這幫有錢人把這個叫做寶光。其實這哪裡是什麼寶光,一個男人,只有一年不換襯衣,那衣領的黑光就是!那麼黑光不也是光嗎?是啊!那也好看啊?

咳咳咳咳 ,兄弟,即便你喜歡這個黑油光,你看的也只是表面!幾年之後,雖然帶出去是黑油光,可是,前提你知道嗎?這個東西由於吸收的細菌實在太多,每天早上就會長出一層細細的白毛,賣家忽悠這白毛就是木精,這木精可以美容養顏,一定要抹在臉上塗勻,然後用力地搓面108下,把十六個珠子的木精都揉進麵皮,這臉就滋潤。揉過之後,保證臉是紅撲撲的(是啊,搓一百下不紅也紅了!),這就是:人養木三年,木養人一生!原來是這個樣子啊!那我的只盤了三個月,咋就出木精了呢?那是因為你這個木頭好啊!要不為啥別人的只賣十塊,我這個要二萬呢?哎呀呀,值,值了!

我現在,只要看到說帶個木頭珠子盤,我就噁心,我得理他遠一些。前幾天坐公交,太擠了,看到下面坐著一個扎黃小辮的大胖男的,在盤這個東西。一邊盤,一邊摳鼻子,不錯,寶光果然有了!然後喜歡的在臉上蹭啊蹭啊,蹭完了對著車窗照照,樂了,然後又親啊親啊,然後,他做了一個我永遠不能饒恕的動作,把舌頭伸出來,實實在在的舔了幾口!

這哪裡是什麼中產階級陷阱,分明是坑害中產階級糞坑!兩三萬幹啥不好,活生生就舔那個不能洗的髒東西。


我們先來看三張圖:

據說,它們用不同的符號描述了上流、中產和下層如何度過他們的一天。你的生活更接近其中哪張圖?這些符號你認得出多少?你能猜出來,它們分別代表哪個階級么?

(1)

(2)

(3)

* 答案:圖1為上層階級,圖2為中產階級,圖3為工薪階級。圖片與答案均來自網路,僅供參考。

當你很輕易地識別出這些消費符號,並把消費符號和所屬階級在大腦中自動關聯時,意味著「消費與階級綁定」這一認知可能已經在你腦海中根深蒂固了。而正是通過這個綁定的過程,使得一個個的消費陷阱被製造了出來。

利用「消費階級綁定」製造出的陷阱數不勝數,前面的答主們已經列舉了很多具體的例子,比如為中產階級定製的所謂的「輕奢」,以及為了匹配自己中產的身份花高價買一個在原產國非常普通的東西,甘之如飴地交著「階級稅」。可見,這種買特定的品牌、產品,或是服務來標籤自己的階級地位的確是現下最常見的一種消費陷阱。

所以,我們打算來跟大家講講,這些「陷阱」究竟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

階級被消費符號化

人們逐漸開始用消費符號來標記階級。

在如今的一二線都市,物質已經極大豐富。消費已經脫離了它的基本功能——即對生存需要的滿足,而是越來越具有「標識」一個人的功能。如社會學家讓·鮑德里亞所說,我們消費的目的不再是生存,而是慾望;消費的目的不是獲取物品的使用價值,而是符號價值。我們通過消費來彰顯自己的品味,通過所消費的符號來標記自己所歸屬的階級。

我們用來標記階級的消費符號,被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區分為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當我們提起「資本」這個詞時,往往會認為它指的只是金錢層面的資本,但布迪厄認為,文化資本是小資產階級之所以成為小資產階級的基礎之一(Bourdieu, 2011)。

① 消費經濟資本(金錢、財物)對階級的標記是很好理解的。我們所選擇的衣服和包包的品牌、房子的地段和價格,都在彰顯一個人的階級地位。

② 對文化資本的消費,則是更隱性的一種彰顯階級的方式。我們購買書畫、參加展覽講座,或者接受高等教育,學習某種生活方式,追捧某種思想和潮流、信仰某種價值觀,這都屬於文化資本的消費。與金錢帶來的赤裸裸的刺激和快感不同,對於文化資本的消費追求的是微妙、抽象的愉悅感。但儘管如此,它仍然是一種消費,也承擔著使一個人獲得較高社會地位的功能。

用經濟資本、文化資本這2個維度可以劃分出4種社會群體(Bourdieu, 2011)。借《歡樂頌》中的5個女孩舉例:

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都高

代表是安迪,她在美國長大,從頂尖名校碩士畢業,經濟條件優越,全身都是名牌;她也喜歡消費文化資本,比如愛讀經典,在聊天時享受邏輯和智力的交流。

經濟資本高、文化資本低

代表是曲筱綃,她的父母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濟資本,但是教育程度不高,由於缺乏文化資本,仍然會被稱為「暴發戶」。她喜歡流行文化,在休閑時也會更多地選擇夜店等娛樂方式。

經濟資本低、文化資本高

代表是關關、趙醫生,他們家境普通,但父母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人尊敬,自己受教育的程度也高。他們會更多的消費會傾向於較為低價的文化資本,比如購買經典書籍和古典樂唱片、聽音樂會、看展覽、看話劇等等。

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都低

代表是樊勝美、邱瑩瑩,她們不僅出生在普通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自身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因此視野局限。他們也是最不容易擺脫命運、實現階級躍升的。

我們常常說的「鄙視鏈」,往往就發生在這4種人之間。第一種人處於鄙視鏈的頂端,第四種人處於鄙視鏈末端,而第二種人則不僅僅要被第一種人看不起,也會被第三種人(比如趙醫生一家)所鄙視,因為從古至今,擁有文化資本的人似乎天然就具有某種優越感。

也因此,第二種人往往會渴望增加文化資本,因為當財富的積累已經完成,文化資本的消費升級是他們進一步提升階級的關鍵。

這也是為什麼,曲筱綃的父母儘管比趙醫生有錢得多,卻始終帶著「高攀」的心態,非常希望女兒能和趙醫生在一起,原因就是對方「是博士,家裡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如果兩人結婚,彷彿就能給自己的家庭鍍金。

由此可見,當階級被消費符號化之後,消費已經脫離它的基本功能,而是越來越具有「標識」一個人的功能,而階級也隨之變得僅僅通過消費品就能被「彰顯」(炫耀)。不難想像,許許多多針對這一點的消費陷阱,也就如此產生了。

消費成為了一種用來「彰顯」階級的工具

在以前,階級對應的是權力,而不是物質。而當階級被消費符號化了之後,一般人便有可能僅僅通過「讓自己的消費水平達到某個期望達到的階級」來營造彷彿分享了這一階級的「榮光」。

這種僅通過消費便能彰顯階級的消費方式被稱為炫耀型消費。炫耀型消費完全脫離了實用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看到我們所擁有的資本,從而獲得他人的尊敬,完成階層變遷 (凡勃倫, 1964)。

炫耀型消費有三種。

對物品的非生產性消費:

也就是狹義的「炫耀型消費」。用奢華的飲食、穿戴、收藏品、宴會、儀式,或者高貴的文化產品和活動來標榜自身的財富和階級。當人們出於炫耀的目的來消費這些物品時,已經不再考慮物品的使用功能,而是使用這些物品給自己「貼金」。

對時間的非生產性消費

也被稱為「炫耀性休閑」。勞動是和階級掛鉤的,更底層的人往往需要更辛苦的勞動,而擁有資本的表現之一則是有閑暇時間可供消耗,做一些「無用」的事情。

對文化資本的消費

成為上層人士的標誌之一,是允許自己或者後代學習「無用」的知識,比如文史哲,或者古希臘語、古拉丁語這樣已經「死掉」的語言,而不用想著學哪個專業可以找到好工作。他們有能力自由地接受教育,而不是使教育為生存服務。

我們往往不是自願,而是不得不進入這種「消費與階級綁定」的符號體系里

老一輩的人總是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這一代人明明豐衣足食,卻依舊覺得自己貧窮、匱乏,擁有巨大的生存壓力。但這種匱乏感和生存壓力又是真實存在的,因為這套消費符號的體系已經過於完整,我們很難安之若素地活在自己的世界。

如果想要維護或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我們實際上別無選擇,只能學習和進入這套體系,去獲得這些消費符號,並跟上符號更新的速度,否則就可能會被社會群體拋棄。

今天,如果一個人不按照某種特定的生活方式生活,就很難被一個階層接納。在現代社會,被用來用做階級評判標準的符號變得單一了。消費是我們唯一能夠展現自我的方式,當我們走在大街上,打開手機或電腦,在電梯間里抬頭的時候,屬於現代社會的廣告、傳媒、信息流都在無孔不入地提醒和誘導著我們。

那麼,我們可以做到盡量擺脫這些陷阱、更理性地消費嗎?

記得在很久以前,我們寫過一篇介紹「鬍子主義」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選擇了一種特別的生活方式:在30歲之前就攢夠一輩子需要的錢(60萬美元和一套房子),然後放棄工作、提前退休,通過存款理財和有計劃地開支來過完一生。

當然,這種新奇的生活方式註定屬於少數人,也並非我們所倡導的對象,但舉這個例子是想要說明,其實你仍然擁有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由,每個個體都可以選擇不被消費主義裹挾和異化。事實上,生活中確實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反對消費主義對人的異化,而選擇其他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主張購買真正適合自己、從獨立的思考出發自己喜歡的物品,而不是追隨潮流、迫於壓力、或者被廣告裹挾而購買。

其實,消費的本質就是考量成本與收益。這些新的名詞後面的內核,是重新回到消費的本源,是為了使用價值而不是符號價值去消費;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的需要去消費,而不是追求炫耀的資本;為了獲得身體和內心的享受去消費,而不是僅僅滿足自己被裹挾的慾望。

當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在每一筆消費時都學會考量你付出的成本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你的需要,那麼你才能真正地做物質的主人。

以上。

原文發表於 消費正在令年輕人變得更不自由 | 你的消費習慣屬於哪個階級?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有許多在美國是平價的東西,在中國就是收取中產階級虛榮稅的。

哈根達斯什麼的我就不提了。昨天我女朋友灰色小熊饞了,忽然在朋友圈看到了Lady M,發現一個9寸的Lady M在國內賣2600人民幣,就感慨說,哇,Lady M真的好貴啊。

然而事實上是,在美國訂一個9寸的Lady M也只要90刀,6寸的Lady M更是只要50刀——而且就Lady M在紐約的水平來看,基本上就跟鮑師傅、桂順齋、稻香村一個水平,一角蛋糕只要10刀,而且有的店居然只有個櫃檯,買完以後還要坐在公共椅子上吃。相對於紐約那些難吃到不行卻有臉賣10刀的漢堡和halal guys這種10刀一盆的狗食館,Lady M絕壁屬於平民消費品。

然而灰色小熊在紐約投行實習的時候並沒有去過Lady M,也不知道Lady M有官網,卻剛好刷朋友圈看到了這條,所以給她產生了一種Lady M很貴的錯覺。但是萬一某個國內的小姑娘看到了Lady M被各種營銷號一通胡吹,然後狠狠心為了趕時髦花了2600人民幣買了一個Lady M蛋糕,那就是真的階級稅了。

--

還有各種奢侈品,比如Pandora、coach、kate spade、swarovski等許多牌子,明明就是在美國賣個臉熟,賣個質量好,賣個實惠,其實很多垃圾款設計真心不值這個人民幣的價格,在美國因為消費水平高、商場租金高,當然要賣一兩百刀一個了,但總有很多人願意為這些摺合成人民幣幾千的牌子交稅,實在是……


將高價耐用品改造成低價消耗品,

然後擴充低價品的品類,提高搭配數量級,造成「永遠少一件」的商品。


城市馬拉松。

這年頭,鞋櫃里沒有一雙亞瑟士跑鞋、沒跑過城市馬拉松的,都不好意思自稱中產階級了。

不怕被大家笑話,我也曾經入過這個坑,後來幾個跑友的膝蓋紛紛出問題,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每天跑步的習慣仍在,不過跑三五公里就好,適量就好,跑步如是,健身亦如是。


把擁有更多的奢侈品當作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

如果說「很多奢侈品不過是智商稅」可能會有些激進,可不得不承認的是,認為「擁有更多的奢侈品就能實現社會階層的躍升」實在是一種暴發戶思維。

工業革命之後的奢侈品早已不值奢侈二字。

畢竟真正的奢侈品都是十八十九世紀專屬貴族階層的用品。手工製造,歷時數月,甚至工匠們都是好吃好住,伴著高雅音樂進行製作,只為了能生產出品質上乘的產品。而如今的LV、寶格麗,不過是血汗工廠流水線里年輕工人們超時工作的一份產品。甚至很多大牌為了出售這種「高端」生活方式,推出價格極低的手帕,毛巾,讓更多的人得到一份虛榮心的滿足。

擁有幾件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大logo奢侈品」也並不意味著你就高他人一個身份。

「大logo奢侈品」的購買者,很多都是省吃儉用才購買得起一個似乎象徵著高一層身份的手提包。她們以為自拍時暗裡露出的logo可以暗示出自己物質豐富的個人生活,其實正是這些明晃晃的logo,才側面展示了她們如莫泊桑筆下馬蒂爾德為了償還項鏈的吃力處境。而這些,在真正的上流階級眼裡看來,「就好像一個人終於吃上一頓肉,肉塞在牙縫裡,不僅不趕緊剔下來,還要見人就咧嘴笑給人看。「

畢竟真正的上流階級,我們眼中的奢侈,在她們眼裡只是日常應有的存在。而如果你沒有這份自在,那你就不是一個習慣奢侈的人。你只是一個買得起東西的有錢人。

所以在能自在地買奢侈品而不心疼之前,中產階級何必頭也不回地跳入這個消費主義的火坑呢?


推薦閱讀:

福特之所以要賣掉沃爾沃轎車,是因為這個品牌盈利能力不足還是福特自身想塑造單一品牌?
購物中心的同質化應如何避免?
如何以低成本玩轉營銷?
耐克(Nike)2013 財年獨大中華地區業績下滑的原因是什麼?
姚貝娜和梁博二人,誰的商業價值更大?

TAG:市場營銷 | 經濟 | 商業 | 消費心理學 | 消費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