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精英都認為讀歷史有大用,他們到底是怎麼讀的?
最近在讀歷史,感覺除了記住了一些歷史背景知識,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個人以為是方法問題,畢竟古代的帝王精英都覺得讀歷史大有收穫,他們是如何讀歷史的呢,他們用的什麼方法?
古代人不好揣測心理,今人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的是朱永嘉,他不僅見過毛主席讀史書,還奉毛之命給接班人解讀史書。朱老至今健在,他的回憶應該可以參照一二。全文轉過來麻煩,我摘幾段,其餘大家自己去看:
毛晚年重讀古文內幕
從1971年下半年起,也就是林事件之後,到1975年10月病危期間,他通過姚要我們(上海市委寫作組)陸續標點和注釋了一批大字本(毛澤東到了晚年患有白內障、視力退化)送給他閱讀,或者建議XX局委員讀。
……收入的古文有86篇,實際上毛提到的不止這個數字。據我所知,這些古文都是他過去曾經閱讀過的,但在晚年,自己又重讀,甚至反覆背誦。有些根據需要推薦給周邊人看,如要周讀《史記·汲鄭列傳》,要王X文讀《後漢書·劉盆子傳》,要江讀《後漢書》中黃瓊與李固的列傳,要姚讀《舊五代史·李襲吉傳》等。
……1971年冬,毛髮了一次心臟病;1972年2月,他又犯了一次心肌梗塞,而且高燒不止。這一年的10月1日,毛指示要我標點注釋《晉書》的4篇傳記:《謝安傳》、《謝玄傳》、《桓伊傳》和《劉牢之傳》。這4篇傳記是譚其驤教授他們標點注釋好後,我和王知常一起校對一遍,通過機要交通送到北京,最後上呈。
……這幾篇人物傳記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劉牢之傳》。到了1974年末,毛再一次要我們上送這4篇傳記。1975年8月,毛又一次通過姚布置我們標點和注釋,其中還是有《劉牢之傳》。
毛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這個人物呢?它與為人必須遵守的基本操守有關,因為一個人的道德情操不僅是口頭上說的,而且是要人們終身躬踐履行的事。林的座機在外蒙墜毀以後,毛又重提了《詩經·大雅·盪》那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話。……1972年10月,王X文從北京回到上海交接工作。在中蘇友好大廈電影廳開會時,王X文把我找去說,主席要他讀一篇《劉盆子傳》,並要求他擠時間好好讀書,希望我輔導他讀這篇古文。
我理解毛澤東的意圖,一是他的「文革」情結,王是在「文革」中露頭角的,是工人出身,又當過兵,做過放牛娃;二是他與張不同,張在「文革」中沖在第一線,得罪人太多,或許王能在「文革」派與老幹部們中間有一個緩衝的地帶。
……從《劉盆子傳》的內容看,毛讓王讀這篇傳記,是為了告誡他:不要官做大了就驕傲了。你不過是被人們捧起來的,要約束得住下屬,要擺平方方面面的關係,你才能在中央講得上話。在功臣宿將當中,你只不過是一個娃娃,所以,更要謙虛謹慎,好好學習,拜他們為師,你才能站穩腳跟。否則,你的下場比劉盆子好不了多少啊。
…… 這個月,毛給我們下達了注釋柳宗元《封建論》的任務。柳宗元處在唐代藩鎮割據時代,全文是針對藩鎮割據來講。而藩鎮割據,擁兵自重,是中國歷代皇帝的一塊心病——1973年12月12日,毛提出八大軍區司令員調防的事。
……從1974年5月起,毛要我們標點和注釋了三十餘篇六朝賦與南宋詞,其中,賦有5篇,分別是庾信的《枯樹賦》、謝庄的《月賦》、謝惠連的《雪賦》、江淹的《別賦》和《恨賦》。
《別賦》和《恨賦》,是江淹代表作的姐妹篇,是抒情的作品。《別賦》講的是生離,《恨賦》講的是死別。毛晚年要重讀這兩篇賦,反映了他將告別人世的悲哀,以及遺恨無盡的一種傷感和無奈。所以,我接到標點注釋這兩篇古文的任務時,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了。
東漢時,大將軍竇憲是竇太后的哥哥,權傾朝野,又北伐匈奴,建立大功,於是凌駕皇帝頭上,意圖篡位,漢和帝知道了他的陰謀,想除掉他又不敢,只好讓自己的哥哥清河王劉慶偷偷摸摸帶來一本《漢書·外戚傳》兩個人一起學習一個,「帝將發其謀,欲得《外戚傳》,懼左右,不敢使,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之」,這才學以致用,剷除了權傾朝野的外戚竇氏集團。
東晉時,大司馬桓溫想通過廢立皇帝來建立自己權威,為以後自己篡位建立條件,結果到了集齊百官,準備行廢立之事的時候,因為大家都沒見過怎麼廢皇帝,於是都一臉懵逼,桓溫自己也不知道該幹嘛。這個時候尚書左僕射王彪之的知識水平就體現了出來,「你們啊!乃義務,有賊心沒賊膽,廢個皇帝居然都不知道幹嘛,把《漢書·霍光傳》給我拿來!」這才根據霍光廢除昌邑王劉賀的禮儀廢了海西公司馬奕,改立了簡文帝司馬昱。其實這桓溫自己的姿勢水平也很著急,廢個皇帝把自己都嚇尿了,去見新皇帝,還想跟新皇帝說說自己廢舊皇帝的原因,陳述一下自己的忠心,什麼都是為了江山社稷之類的謊話,結果新皇帝一看到他就哭得稀里嘩啦的,桓溫本來想好的話全忘了,居然進去一句話都說不出又走了。。。這一次廢立真是一出拙劣的鬧劇。
所以啊,皇家的事往往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找個東西借鑒也只能從史書里找前代怎麼干,宋文帝想廢太子也要翻書,宋文帝的弟弟劉義康平時不讀書,仗著皇帝哥哥喜歡自己作威作福,結果後來因為權力太大危及了皇帝本人,被皇帝一腳踹下去之後才開始看書,看到漢文帝和淮南王的舊事,才知道自己身上的事在前代就已經發生過,於是悔恨自己早不讀書,可惜這時已經晚了。《資治通鑒》之所以被稱為資治通鑒,就是因為它是帝王書,做人做事,就怕沒有先例,沒有先例就不知道該怎麼干,知道了從前的皇帝是怎麼做的,自己再做起來心裡也就有底了,知道了從前的皇帝犯了什麼過錯,自己也就能避免。
竇氏父子兄弟並為卿、校,充滿朝廷,穰侯鄧疊、疊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憲女婿射聲校尉郭舉、舉父長樂少府璜共相交結;元、舉並出入禁中,舉得幸太后,遂共圖為殺害,帝陰知其謀。是時,憲兄弟專權,帝與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閹宦而已。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憲,獨中常侍鉤盾令鄭眾,謹敏有心幾,不事豪黨,遂與眾定議誅憲,以憲在外,慮其為亂,忍而未發。會憲與鄧疊皆還京師。時清河王慶,恩遇尤渥,常入省宿止;帝將發其謀,欲得《外戚傳》,懼左右,不敢使,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之;又令慶傳語鄭眾,求索故事。庚申,帝幸北宮,詔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宮,閉城門,收捕郭璜、郭舉、鄧疊、鄧磊,皆下獄死。遣謁者僕射收憲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與篤、景、瑰皆就國。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憲、篤、景到國,皆迫令自殺。
《資治通鑒第四十八卷漢紀四十孝和皇帝永元四年 》
己酉,溫集百官於朝堂。廢立既曠代所無,莫有識其故典者,百官震慄。溫亦色動,不知所為。尚書左僕射王彪之知事不可止,乃謂溫曰:「公阿衡皇家,當倚傍先代。」乃命取《漢書霍光傳》,禮度儀制,定於須臾。彪之朝服當階,神彩毅然,曾無懼容,文武儀准,莫不取定,朝廷以此服之。於是宣太后令,廢帝為東海王,以丞相、錄尚書事、會稽王昱統承皇極。百官入太極前殿,溫使督護竺瑤、散騎侍郎劉亨收帝璽綬。帝著白單衣,步下西堂,乘犢車出神虎門,群臣拜辭,莫不欷。侍御史、殿中監將兵百人衛送東海第。溫帥百官具乘輿法駕,迎會稽王於會稽邸。王於朝堂變服,著平巾幘、單衣,東向流涕,拜受璽綬,是日,即皇帝位,改元。溫出次中堂,分兵屯衛。溫有足疾,詔乘輿入殿。溫撰辭,欲陳述廢立本意,帝引見,便泣下數十行,溫兢懼,竟不能一言而出。
《資治通鑒第一百零三卷晉紀二十五太宗簡文皇帝咸安元年 》
史書包含兵法、政理、勸誡、大義、文學、曆法、禮制、刑法、地理、五行、食貨、官制,一部綜合大百科,題主居然問學來幹嘛!
夏侯淵教兒子夏侯稱兵法,使讀《項羽本紀》,《項羽本紀》本來就是一本兵書。再拿漢書來講,司馬懿家都研究漢書,看上去只是一個史學世家?《漢書》有十志,地理志、藝文志、五行志、刑法志、天文志、食貨志,讀懂刑法志可通曉春秋到西漢初的刑法變遷,可直接進入廷尉機構。關鍵還有藝文志,讀完那個對諸子百家脈絡基本全都了解了,而百家之學每一門都可以專著一書,藝文志能讓人對百家學術就能有個基礎了解,這是多麼大的知識量?
題主讀過孫子、論語、莊子、管子、韓非等沒有,就拿論語的對話來講,史書各種典故比比皆是,何以論語是學,史書不是學?諸子百家內容在史書中基本都有,只是不側重於學術而已。你要閱讀遍維基百科,你也會變得很厲害。
指點江山,連地理都不通能行?不懂五行之學能玩轉當時學術?食貨志的內容又是啥?是田制、戶口、賦稅、貨幣、鹽鐵、計算等等內容,讀懂食貨志等於了解了當時的經濟狀態。國家經濟政策,一舉一動離不開食貨,你說王安石、張居正,哪個不是食貨專家?
史書承載的真不止是歷史背景,中國各時代制度、經濟、律法變化均在其中,雖然那些經驗放到現在大多已不再適用,但也有很多可取之法。
更新一下
————
今年因為工作非常繁忙,所以很少登錄知乎了,昨天上來才發現,這個回答引起了很多的關注,但也惹來了不少的爭議甚至是「非議」,比如有答主專門質疑我文章里的史料問題,以及文章觀點問題。想了想,決定還是統一回復一下:
1. 文章中所有關於毛澤東的歷史,基本都來自於以下幾本書:一是金沖及等編著的《毛澤東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版);二是署名毛澤東的《毛澤東自述》(人民出版社);三是逢先知編著的《毛澤東年譜》(人民出版社,1993版)。這也是我看得最多、最熟知的幾本有關毛的書,除此外個別參考了斯諾和羅斯·特里爾版本的《毛澤東傳》。
2. 文章中關於石達開的有關歷史,基本都來自於羅爾綱的《太平天國史叢考甲集》(三聯書店,1985版),羅爾綱是研究太平天國最著名的學者了,我相信他寫的東西是比「百度」什麼的更真實可靠。評論中爭議最大的「石達開因為老婆生兒子就地慶祝三天」也是出自本書,原文是「當夜達開婦誕一子,乃通令將卒曰:孤今履險如夷,又復弄璋生香,睹此水碧山青,願與諸卿玩景歡醉。部屬均稽首稱賀。以是傳令犒賞,休養三日。(第97頁)」另外,這部分內容還參考了陳寶輝等編寫的《太平天國諸王傳》(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版)。
3. 關於被人質疑的「瀘定橋」的說法,主要來自於韓毓海的《重讀毛澤東:從1893到1949》(中信出版集團,2016版),原文是「《讀史方輿紀要 ·四川》一部中,詳細地介紹了金沙江上鐵橋的來歷,指出大渡河上的鐵索橋,其實是清代在吐蕃『鐵橋鎮』的基礎上修造的,並且還說先有滬定橋,後有滬定縣,滬定縣在,鐵索橋便在。(第255頁)」。韓毓海是北大中文系博導,正常情況下又不是寫專業論文,我對他引用概括的史料其實是不需要再去核正的。但即使真的去翻翻《讀史方輿紀要》,就會知道,裡面的內容十分駁雜,書里很多地名、河名都是當時的說法,現在根本不再用了,瀘定橋建於這本書寫作之後,但並不意味著在這之前就沒有基礎。在這本書的四川部分里,也有不少提到「金沙江」「鐵橋」之內的地方,比如「索橋在府西南百三十里,即金沙江渡處。」「瀘水司南十里。源出番界,流入境,又南流入金沙江……有瀘川橋,亦曰瀘水橋。唐貞元五年,韋皋招東蠻內屬,絕吐蕃盟。東蠻斷瀘水橋攻吐蕃……」等等,特別是很多內容都強調了那片區域的軍事價值,韓毓海應該是綜合他所看的材料後概括出的結論。
4. 關於有人質疑,我為什麼根據文中史料就能得出「毛澤東讀了很多歷史書,所以在過大渡河的時候做了正確選擇」。這就屬於觀點爭論了,史料擺在那裡,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對這些史料進行了裁剪組合,得出了有意思的、合理的結論,你可以不同意,但不能說我不能這麼干。就像我在文章里說的「歷史就像案例教學法的一個個案例,只負責把事情用最真實、客觀的方式講清楚,但從裡面能讀出什麼東西來就是自己的事兒了」。
5. 關於被人詬病的「五十六個民族」問題,這樣寫純粹是為了閱讀效果,但確實不嚴謹,已經改掉,感謝指出。
6.記得當年明月在寫了前幾本《明朝那些事兒》之後,盛名之下,招致了很多非議,他後來曾經說過,他寫的這些東西,不能保證一定是正確的,因為這裡面有很多是他個人的理解(比如他關於朱元璋心理活動的分析),但至少保證都是有出處的。我的想法大致如此,我雖然並不是歷史專業,也不靠寫這種東西吃飯(生意什麼的揣測,有點惡意了),但至少我會保證我寫出的東西,核心的部分都是有書籍、史料支撐。不要抓住一個點猛攻,就否定了我為寫下這篇文章所查找的史料(更何況反駁的論據大部分還是來自百度)。你可以覺得我自以為有趣的寫法很扯淡、可以認為我的觀點(比如毛澤東是因為熟讀那本書所以拍板飛奪瀘定橋)值得商榷、甚至可以去深究我引用的史料本身是錯的,但請不要上綱上線到認為我沒有任何依據就純粹瞎寫——至少,我寫這種文章是絕不會靠「百度」出來的東西就作最終依據的。
最後的最後,我自認為不是大V,所以,也請不要動不動扣我一個大V的帽子,忙不迭地給我貼上「收智商稅」的標籤。我在知乎也是從一篇一篇回答寫起來的,不敢有任何一篇回答有惡意炒作、抄襲或者故意誤導,我的筆只寫我想寫的東西。
歡迎在知乎健康、合理的探討問題,但拒絕上綱上線或者不懷好意的譏諷。
————原回答——
01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一段很有意思的歷史。
兩個現代「精英」的故事——毛澤東和蔣介石。
1935年的5月,毛澤東帶領的紅軍,一路向西。
當時的紅軍隊伍大概還有三四萬人,疲憊不堪、缺兵少糧。
在他們屁股後面,是蔣介石從各地調兵遣將,集合而來的二十萬大軍,由薛岳同志率領。
西面,是滇軍孫渡部沿著雅礱江的布防。
東面,則有川軍楊森的第二十軍和郭勛祺、陳萬仞等部的聯合阻截。
現實逼得他們不得不繼續往前走,直到來到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地方。
四川安順場。
然後,每個人心裡都響起了一首歌(如果可能的話):
大河向東流啊……
因為,前面橫亘著的就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
然而,紅軍並不能像歌里唱的那樣「說走咱就走」。
在他們面前,除了有大河天險,主要渡口上還布滿了川軍劉文輝的部隊。
當時紅軍面臨的「絕路」,有一部電影名字可以形容:
十面埋伏。
02
從後面的結果來看,這條「絕路」,其實是毛澤東率領的紅軍自己選的。
對此,蔣介石一開始完全沒有想到。
中央紅軍剛剛離開江西蘇區的時候,鄂豫皖"剿匪"總司令部秘書長楊永泰就曾對他說過:紅軍很可能渡過金沙江進入川西。
對此,蔣介石嗤之以鼻:你TM懂不懂歷史?不懂就多去看看書。
蔣介石之所以有這個錯覺,是因為他曾經看過一段歷史。
大概72年前,有一個領袖,帶著一支農民軍,同樣被追了半個南方,同樣被打得還剩三四萬人的隊伍,同樣的5月,就是在大渡河邊迎來了全軍覆沒。
現在,學過中學歷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這個領袖叫石達開,這支隊伍就是太平軍。
蔣介石知道這段歷史,當然不是靠中學歷史課本。
後來有歷史學家推測出,當時的蔣介石正在非常認真地看一本書。
《庸庵文續編》。清末北洋幕僚薛福成所著。
書中記載的,就是1863年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在大渡河邊被清軍殲滅的悲慘遭遇。
當情報最終證實中央紅軍向著大渡河邊的安順場走去時,蔣介石激動了:我以為只有我這種不看書的人不懂歷史,沒想到你毛澤東濃眉大眼也不懂歷史。中國版圖這麼大,你為啥非要走石達開的死路?
蔣介石在看《庸庵文續編》的時候,一定也在不停地拿毛澤東率領的紅軍和石達開做對比,最後得出了一個他想要結論:
歷史總是會重演啊。
蔣介石感到,毛澤東成為"石達開第二"的結局已經註定了。
在《紅軍長征在貴州史料選輯》一書里曾經記載了蔣介石當時給各路將領發的電報:
「大渡河是太平天國石達開大軍覆滅之地」「希各軍師長鼓勵所部建立『殊勛』」。
翻譯一下就是:這段劇情我很熟,之前已經有人演過了,演的非常好。現在大家也要照著劇本這麼演,爭取早點演完大結局,演得好的還有盒飯吃。
他不僅這麼想,而且希望所有人都這麼想。
最好他的老對手毛澤東也這麼想。
03
但毛澤東不這麼想。
據記載,毛澤東當時也在看那本《庸庵文續編》。
對於石達開的故事,毛澤東比蔣介石應該更熟悉。
和蔣介石這種喜歡「臨時抱佛腳」看書的人不一樣,毛澤東一直就很喜歡看歷史。
很多人都以為毛澤東第一份工作是圖書管理員,其實並不是。
對於一個有師範院校畢業文憑的26歲青年來說,每個月拿8塊錢工資的圖書管理員並不算什麼正式工作。
要知道,當時那些大學教授們的月工資大概是毛澤東的,嗯,30到50倍。
按現在大學教授的工資來算,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本科學歷的人畢業後找了一份月工資只有幾百元的工作。
我覺得,這隻能算兼職。
毛澤東第一份正式工作,其實是長沙一所小學的教師。
準確地說,是小學的歷史教師。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年毛澤東之所以選擇走石達開走過的老路,不僅經過了深思熟慮,更是基於他對歷史的精準判斷(據說還找過當地一個親眼見證過石達開覆滅的老秀才談過話)。
毛澤東認為,石達開之所以被圍困在安順場而不能渡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沒有處理好和少數民族的關係。
石達開率領的天兵,很看不起當地的彝族土兵,動不動就發個文恐嚇:逆我者亡,順我者昌。沒事別惹我,小心砍你全家!
直接導致他在陷入清軍重圍的同時,還遭到彝族武裝的襲擾,無法順利通過彝區。
在吸取這一條教訓後,毛澤東下令: 一定要和彝族兄弟姐妹搞好關係。
進入彝民區後,儘管紅軍遭到了一些彝民的追打,甚至被搶去武器、扒去衣服,但官兵仍堅決執行上級命令,不作還擊,還反覆向彝民宣傳「同紅軍聯合起來打倒漢官,打倒壓迫你們的軍閥」。
紅軍的首領劉伯承甚至還和彝族沽基家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
這成為紅軍避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兩大關鍵之一。
04
另一個關鍵,是渡河的時間。
石達開的隊伍到了大渡河邊後,不斷延誤渡河時間,甚至還因為他的兒子出生,就地慶祝三日。
結果在此期間,河水暴漲,耽誤了最佳渡河時間。
石達開的隊伍5月14日就到了安順場,但直到6月3日還在望河興嘆。
而紅軍5月24日才進入安順場,6月2日就全部渡河完畢。
在這過程中,有一個細節成為了影響紅軍渡河速度的決定性因素。
這個細節也隱藏在歷史中。
我曾從另一本書里,讀到過這個驚人的細節。
在長徵結束三十多年後, 1970年12月,毛澤東曾經在與調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李德生談話時,突然問他:「你看過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嗎?」
《讀史方輿紀要》,是清初顧祖禹寫的一部巨型歷史地理著作。
大部分人可能並沒有聽說過,但在歷史上,這是本分量很重的書。
從重量上來說,可能比4本《紅樓夢》摞起來還重。
全書接近300萬字,對於文言文不過關的人來說,別說300萬字了,光《讀史方輿紀要》這個書名可能都讀不進去。
但毛澤東讀了。
不僅讀,而且滾瓜爛熟。
羅章龍是毛澤東年輕時的摯友,也是黨內最早的一批成員,後來因為分裂D,而和陳獨秀、張國燾一起成為影響D史的著名人物。
他老了之後,幹了另外一件對D史影響很大的事——寫回憶錄。
在他的回憶錄里曾記載,《讀史方輿紀要》是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時最熱愛的著作,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幾乎把這本書翻爛了,在第一師範時,毛澤東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滔滔不絕地與人討論《讀史方輿紀要》。
05
我之所以要提到這本書,是因為在這本書里曾詳細介紹了一條大鐵索橋的歷史來歷,地理位置等信息。
這個橋直到現在仍然存在,就橫亘在大渡河上。
現在,學過中學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橋叫什麼名字了。
瀘定橋。
這個橋成了紅軍橫渡大渡河,避免陷入石達開絕境的另一個關鍵。
紅軍急行軍趕到安順場後,很快擊潰了對岸的敵人,並且組織先遣隊陸續過江。
但安順場架橋很困難,而船又不夠,全軍難以在短時間內從這裡過江。
5月26日,毛澤東抵達安順場,聽取劉伯承、聶榮臻詳細彙報過河和架橋的情況後,想起了他讀過的那本《讀史方輿紀要》。
書中記載的瀘定橋就在離安順橋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毛澤東當場拍板:
紅軍沿大渡河兩岸趕向安順場以北一百七十公里的瀘定橋,限兩天趕到。
於是,我們現在才能從課本里讀到那篇著名的《飛奪瀘定橋》。
紅一軍團第四團一晝夜疾行一兩百公里,然後又組織22位勇士手攀橋欄、腳踩鐵索,打下了瀘定橋,創造了長征歷史、乃至黨史上最著名的一場戰鬥。
只不過這也留下了歷史上的一個著名疑問:既然瀘定橋這麼重要,為什麼國民黨不選擇炸了它?
現在有很多解釋,比如炸了怕激起民憤啊,國民黨要給自己留退路啊,紅軍速度太快來不及炸啊……
這中間,我覺得還可能有一個原因:沒有讀過《讀史方輿紀要》的蔣介石並沒有真正意識到瀘定橋的重要。
歷史本就有很多解釋,而這也正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全軍順利通過大渡河後,毛澤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然後嘲諷對手道:我們的行動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不是太平軍,我和朱德也不是「石達開第二」。
這感覺就像,DOTA里紅血反殺、劣勢偷家,拆掉兵營後在所有人頻道打字:
?????
06
故事講完了。
我覺得,這個故事裡面就隱藏著這篇文章標題的答案。
為什麼古代帝王精英都認為讀歷史有大用?
因為,歷史是過去無數個世代里,對曾活著的人的記錄。
無論記錄的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它所記錄的核心都是人,人的思想,人的行為,人的語言,以及人與環境的相互影響。
藉由歷史的記錄,我們與那些原本毫無聯繫的古人們也可以親密接觸,去了解他們的遭遇、經歷,以及最終走向的不同結果,去感悟他們的所思所想。
人生不可能一遍遍重來,去等著你找到最適合的路;但歷史可以一遍遍重讀,直到你從中發現最本質的道理。
這個道理,我們把它稱為「歷史的規律」。
我一直覺得,歷史裡最大的規律,就是從歷史裡真的可以發現規律。
就像毛澤東通過歷史,最終帶領紅軍順利渡過大渡河,避免成為「石達開第二」一樣。
然而,歷史就像案例教學法的一個個案例,只負責把事情用最真實、客觀的方式講清楚。
從裡面能讀出什麼東西來就是自己的本事了。
比如同樣是讀《資本論》,毛澤東讀的並不多,但卻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奠基人。
而蔣介石雖然吹噓自己讀《資本論》讀到廢寢忘食,但直到自己被攆到台灣,也沒搞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失敗。
從這個角度來看,毛澤東讀到的是歷史,而蔣介石讀到的大概是歷史故事。
欲改造中國,有兩件事是最為急迫的:其一,是對中國歷史上的治理經驗加以系統地整理與批判;其二,是做實地的調查研究。——毛澤東 1920年
07
但上面這種說法,僅僅解決了「歷史有大用」的問題,卻沒能解決「帝王精英」的問題。
為什麼往往只有帝王精英才會反覆強調「歷史有大用呢?」
因為一個很殘忍的真相是:帝王精英們生下來,就註定了他們要乾的都是大事。而歷史裡所記載的,恰恰就是這些帝王精英們干過的大事。
富二代要創業,不去看《喬布斯傳》,難道去看《養豬能手談母豬散養》啊?
按照教科書的標準說法,人類的歷史,是由廣大的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
這被稱為歷史唯物主義。
但真實的歷史裡,卻幾乎沒有人民群眾的身影。即使有,也不過是攏在一起的冰冷數字,或是一場大戰里微不足道的註腳。
就像是《人類簡史》里總結的:
在現代晚期之前,總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農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們生產出來的多餘糧食養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國王、官員、戰士、牧師、藝術家和思想家,但歷史寫的幾乎全是這一小撮人的故事。於是,歷史只告訴了我們極少數的人在做些什麼,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不僅僅是歷史,甚至於直到《金瓶梅》以前,那些傳奇小說里記載的也是這些帝王精英們的故事。
就像毛澤東曾經說過的那樣:「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水滸傳》《三國演義》……這些小說有一件事情很特別,就是裡面沒有種田的農民……我發現它們頌揚的全都是武將,人民的統治者,而這些人是不必種田的。」
是的,你沒有看錯,《金瓶梅》之所以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那麼高的地位,不是因為她的「開放」,更不是因為她那些「不可描述的場景」。
而是因為,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中小市民視角寫的小說,在這部小說里終於沒有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英雄傳奇,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社會日常生活。
包括性生活。
08
總結一下吧。
歷史當然有用,通過歷史,我們可以去發現規律、找出規律,並以之來指導實踐。
但對絕大部分人而言,這樣的規律並沒有什麼鳥用。
這就像「為什麼懂得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一樣。
不是這些道理沒用,而是對你沒用;準確地說,是多數時候你根本沒有機會去用到這些道理。
你懂得再多歷史,從中讀出再多的規律,也不過是屠龍之術、紙上談兵。
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出生貧寒,卻又胸懷經世致用之學的古代牛人,想盡辦法也要投身亂世,甚至搞也要搞出一個亂世來的原因。
比如孜孜不倦勸朱棣作反的姚廣孝。
不是亂世,歷史再有大用,你又何處去用呢?
當然,我也並不是說,因為我們都是平頭老百姓,所以就不用讀歷史。
毛澤東19歲的時候就看完了《御批歷代通鑒輯覽》,共一百一十六卷。
《御批歷代通鑒輯覽》是什麼書?
它上起伏羲氏,下至明亡,幾乎是中國古代史籍中記事時間最長的一部編年通史,被稱為萬世君臣的政治教科書。
但看這本書的毛澤東,當時不過是一個窮山村裡走出來的農家子弟。
他當然不會想到,三十多年後,自己真的創建了一個新的國家政權。
所以說嘛,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的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而人生的魅力就在於,你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處在什麼樣的歷史進程里。
———分界線————
新書出版,歡迎大家閱讀點評
《所有的奮鬥都是一種不甘平凡(夢想有多麼珍貴,奮鬥就有多麼艱辛。知乎大神【李栩然】誠意解答人生困惑!)》(李栩然)【簡介_書評_在線閱讀】 - 噹噹圖書
古往今來無數帝王將相人才精英喜歡學習歷史只有一個很簡單原因:有用!然而很多人卻說,上學時候學了那麼多歷史內容,為什麼p用沒有,原因也很簡單,一是沒有明白歷史的作用是什麼,二是不知道該怎麼學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里就把他對歷史的定義明明白白寫出來,「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說人話就是弄明白一個人為什麼成功為什麼失敗,一個朝代為什麼興旺為什麼敗壞。歷史就是有這這麼強的實用性。
《長短經》里開篇講的是《大體》,談的是一個國君的必要素質。這書把什麼仁義道德直接扔一邊,就談兩點:一是,會用人。用合適的人擔任合適的官職,充分發揮其長處,幫助國君治理國家。二是,抓大局。作為一個領導,不要盯著具體繁雜的事物看,要提高素質,站在一定高度宏觀思考問題。這兩點也是帝王將相人才精英一生追求並且不斷提高的技能。歷史就是幫助他們學習提高的途徑。每個歷史事件都像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經典例題,帝王將相人才精英化身為學霸,在裡面不斷刷題汲取營養。前幾年流行的《甄嬛傳》有這樣一幕,在面對年羹堯飛揚跋扈之時,甄嬛和皇上聊起《鄭伯克段於鄢》中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決定對年羹堯更加姑息縱容,使他引起公憤走向滅亡。
知道歷史作用大的人不少,但是更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學,學的核心思想在於思考。呂世浩老師在他《秦始皇》公開課里說的非常好「清代名臣左宗棠是這麼說的:「讀書的時候,需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你讀一個書的時候 讀在古人做出一個重要的抉擇或決定的時候,把書蓋起來,去想。假如你是他,你會怎麼思量。假如你是他,你會怎麼處這個事情。然後你再想,等到自己碰到一個事情,像左宗棠說的「及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設若古人當此,其措置之法,當是如何?」如果古人是你,假設你現在碰到這個事你就想,是你書裡面讀到那些你所欽佩的人物。當他們碰到你這個環境的時候,他們會如何決定。他們會怎麼樣處理這個事情。然後再想,如果是按照「我自己任性為之,又當如何?」按我自己現在的感覺,按我自己現在的想法,我會怎麼樣來決定這個事情。這幾種交互比較之後,你看左宗棠怎麼說「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你就會明白,你和他,你所欽佩的那個古人到底差距有多遠。你就會明白,這個事你該怎麼做該怎麼處理,你該從什麼從他處理事情的方式中學習智慧,你該怎麼樣讓自己長進。注意最後這句話「斷不可以古人之書,與自己處事接物為二事。」為什麼?讀書的目的,讀歷史的目的,是為了有用,讀書要有用的方法。我們學習任何一段歷史,學習任何一個人,學習任何一本書。最重要的是 你要和自己生命的經歷不斷地相互印證,印證到最後,把書中的智慧跟你融合為一。」
奴隸皇帝石勒就是這種學習方法的好學生。有一天他聽人給他讀《你不知道的漢高祖一百個小故事》,其中有一段是酈食其勸漢高祖分封六國後代為王侯,劉邦立刻就找人刻印。這時候喜歡思考加上親身經歷亂世的石同學頓時方了,立刻質疑說:「這種作死行為只能讓自己基地被爆,怎麼能反推別人家高地?「然後聽到張良出來balalala說了一堆理由阻止了劉邦,石同學表示:這個助攻6666,理由和我想的差不多。這就是上面說的思考學習
其中印證,尤為重要。一個妹子曾經問我,高中文科學了三年歷史,唯一的作用就是記了一堆時間和人名。我當場就跟她舉例,說這是她學的有問題。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講的是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核心就是君權和相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這才是你該記得,而不是那堆人名地名。同時要用這個道理舉一反三,在公司里,董事會希望總經理聽話,總經理希望董事會少瞎指揮,這不就是當代的君權和相權的矛盾嗎?總經理和部門經理之間,不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嗎?一味地死學而不會變通思考相互印證,只會是浪費時間。
附:呂世浩老師的視頻:
讀歷史有什麼用
3 - 4 - 1-4 讀歷史有什麼用- (07-35)—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wNjA3Njky.html?from=s1.8-1-1.2amp;amp;amp;spm=a2h0k.8191407.0.0
什麼是有用的歷史教育
1-5 什麼是有用的歷史教育—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0NDA4NDIw.html?from=s1.8-1-1.2amp;amp;amp;spm=a2h0k.8191407.0.0
謝邀。
戰國燕昭王時,樂毅統率五國兵,取齊國七十餘城,幾乎攻滅齊國。燕惠王接位,田單用反間計,燕國以騎劫代樂毅。樂毅逃亡到趙國。
此後燕惠王再召樂毅。樂毅寫了著名的回信,末尾是「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但中間有段很好玩。
臣聞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伍子胥說聽於闔閭,而吳王遠至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吳王不寤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
當年伍子胥被吳王闔閭信任時,吳國可以打下楚國首都,成就功業;伍子胥不被信任時,就被吳王夫差弄死了。伍子胥沒早發現苗頭,才會死啊。
——這裡引史書,說得客氣,無非是說:怕被換屆君主鳥盡弓藏,所以逃走了。樂毅這裡,自比伍子胥呢。這就是讀史讀出預見能力了。
還有把小說當歷史看,然後學戰略的……
清人王嵩儒《掌故零拾·卷一》:
「本朝為入關之先,以翻譯《三國演義》為兵略。」
以至於清朝人說三國,典故張嘴就來,比如隆科多的罪名之一:
以聖祖升遐,隆科多未在上前,妄言身藏匕首以防不測;又自擬諸葛亮,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將至之時」。
也有王平或楊大眼這類不識字的,就讓人讀書給他們聽,了解點意思,好實際應用,融會貫通。
袁紹年少時和曹操論說志向。袁紹說他要佔據河北,靠地利南向爭天下;曹操說他要任用天下智謀之士,無所不可。《傅子》說,曹操還多了一句:商湯、周武王這種聖賢,也不是一片土地出來的嘛;如果太依賴地利險固,就無法隨心所欲地變化了。
這就是讀史讀通了。
那,古代大賢,就是這樣讀史的。李世民所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就這意思。
梁啟超先生說,中國傳統史書,是帝王家傳而已。史書吧,離我們老百姓比較遠,拿來當故事段子聽,嘆口氣過去了,說不定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而帝王將相們讀史,卻是當行為準則和業界經驗談讀的。
畢竟對他們而言,歷史上各色殺伐決斷,就是現成的血淋淋經驗啊。
所以我們熟悉的某幾位領導人,為什麼愛讀《資治通鑒》、曾國藩集呢?那是業務案例學習,可不是讀著玩。
皇帝是個稀有工種,同一時間在同一塊地盤只有一位從業者。
不同地盤的差異性,使得同行的決策只能參考不能全盤模仿。
當他對工作方法有疑惑的時候,他沒有同事討論,沒有或很少有前輩解釋,有也未必敢聽。
你讓這樣一個職場新人怎麼辦呢?
「而他的工作一旦做的不好,後果可不僅僅是罰獎金那麼幸福」煤山老槐樹說。
而史書記載的正是帝王將相的日常。
而史書記載的老百姓則是安居樂業,流離失所,歌舞昇平,民不聊生,五穀豐登,餓殍遍野……你能學到什麼?
看個樂就好。
現在安全教育除了學習安全知識,很大一部分就是事故案例學習。
歷史上是上層建築。所以歷史有兩種價值,一種價值就是宣揚統治階級的價值觀;一種價值就是讓人吸取歷史經驗教訓。
因為歷史是上層建築,所以同一件事、同一個人、同一個時代,在不同的人筆下,常常是天差地別的。而在媒介、信息落後的時代,我們通常只能看到一種說法,那就是最符合統治階級的說法。
如果我們看歷史時,只能看到這個層面,那歷史常常就是一些英雄傳奇故事、一些勞動模範事迹報告。
在這種故事裡,通常總是正面人物神功無敵、只手托天、改天換日;在這種故事裡,通常總是反面人物腦殘弱智、邪惡變態;在這種故事裡,通常總是正義與邪惡、好人與壞人相爭.......。
不知道大家長篇閱讀通鑒、二十四史時,是什麼感覺?它給我的感覺,那就是流水賬,真的好像就是流水賬。
看這種歷史,以前都是硬著頭皮在看。因為看這種歷史書,與看故事化的歷史書相比,閱讀快感實在近乎沒有。
但是,等你歷史書看的多了才會發現,只有這種如同流水賬一樣的歷史,才是真正的歷史。因為,這種如同流水賬一樣的歷史裡,才會包括、羅列出海量的事實信息。
你耐心的、逐頁閱讀通鑒、二十四史之類的書時,就會發現,裡面常常是如流水賬一樣的記述著大量的人事信息,而這些信息在普通讀史者眼中,幾乎是毫無意義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李淵起兵時,通鑒寫了這樣一大堆內容。
「裴寂等上淵號為大將軍,癸巳,建大將軍府;以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唐儉及前長安尉溫大雅為記室,大雅仍與弟大有共掌機密,武士為鎧曹,劉政會及武城崔善為、太原張道源為戶曹,晉陽長上姜為司功參軍,太谷長殷開山為府掾,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及鷹揚郎將高平王長諧、天水姜寶誼、陽屯為左·右統軍;自余文武,隨才授任。又以世子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左三統軍隸焉;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右三統軍隸焉;各置官屬。以柴紹為右領軍府長史;諮議譙人劉贍領西河通守。道源名河,開山名嶠,皆以字行。開山,不害之孫也。」
這種內容,對於普通讀史者,誰會逐字逐句讀一遍呢?人們又會注意到多少?記住多少呢?
以前看這種內容,我常常奇怪,在造紙、印刷傳媒那樣落後的年代裡,作者為什麼總會不惜篇幅的記錄這種內容呢?
後來漸漸發現,歷史書中最有價值、最真實的內容,常常就是這種如同流水賬一樣的內容。那種寫得細節生動、聲情並茂的歷史內容,常常都是一個個的羅生門罷了。
對於古代歷史,因為資料非常有限,所以看到那些細節生動、聲情並茂的歷史內容,我們總會認為那是真的。問題是,現代史看得多了,你就會發現,越是這種細節生動、聲情並茂的歷史內容,越都是扯淡的居多。
因為現代史資料比較豐富,關鍵是各方的資料我們都能看到。所以那些細節生動、聲情並茂的歷史內容,如果你看過一個版本,你有可能會覺得它是真的,問題是,同一個人、同一件事,當你看過三個、五個、八個、十多個不同的版本後,你再看這種內容時,會是什麼感覺呢?恐怕只會覺得,各方說得都很扯淡。因為,誰也別標榜自己多客觀,大家都是習慣性的隱藏、模糊對自己不利的內容,編造、突然對自己有利的內容。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只有你自己通過各種最基本的歷史事實,然後對照各種不同的版本,根據現實的生活經驗,然後自己判斷了。
我們覺得讀歷史沒有多大價值,那是因為我們看的歷史,常常是那種故事化的、政治宣傳化的歷史故事。
本來呢,通鑒、二十四史的原文,已有這種傾向了。而許多所謂注重史料的人呢?常常都是把通鑒、二十四史中的一個片段抽出來,然後無邊無沿的細節化、無邊無沿的故事化,還覺得自己寫的東西非常有歷史感。
問題是,在他們寫的歷史書中,我們看到的常常就是好人與壞人、正義與邪惡大戰的故事;就是正面人物英明神武只手托天,反面人物腦殘弱智加變態的故事。這種歷史,我們看的再多,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價值,因為好像歷史資料很豐富,其實呢,那就是一個個的故事罷了。
說了雜雜拉拉一大堆。
我只是想說,想在歷史中學到些什麼。
第一,養成習慣,長篇閱讀通鑒、二十四史的原文,如果文言文閱讀能力不夠,可以閱讀白話版的,如果時間不夠,可以挑一部或幾部看。只有這種閱讀習慣,才會讓我們了解更多的歷史信息。
許多所謂的歷史學者,常常都是從通鑒、二十四史中抽出一個片段無限研究、擴充,我不敢說這種方法,沒有什麼價值。但是,你只看這種書,肯定會丟掉大量的歷史信息,尤其是他們的歷史研究中,帶有好人壞人、正義邪惡大戰的傾向時,必然會隱藏、模糊許多信息,或是提供大量一眼就可以看出虛假的內容,或是強化各種一看就很扯淡的內容。
在研究古代歷史時,這是必須的。因為古代的歷史信息本來就很少,我們再人為的丟掉大量信息,那看到的歷史,其實就是一個個的歷史故事了。
第二,養成看不同版本歷史的習慣,古語有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在研究現代史時,這個不成問題,因為在網路時代,各方的記述我們大都可以找到。
許多所謂的歷史學者,通常都是帶著明顯的傾向,他們寫的東西,你參考就可以了。如果你真相信這種所謂歷史學者的觀點,估計就會陷入「國粉」「毛粉」那種境界。總而言之,說到一段歷史,非得把當事人貼上正義、邪惡、英雄、壞人的標籤,好像不這樣,就沒法看歷史了。
第三、不要迷信任何歷史資料、也不要迷信任何權威,用自己的眼睛看歷史,用自己的腦子分析歷史,更主要的是,習慣性的聯繫現實去理解歷史。
許多所謂的歷史學者,常常會拿一大堆文言文、或大部頭的書唬人。總而言之,這都是有出處的,這都是有說教的。對於這種內容,我們更得保持冷靜,總而言之,我們還得堅持用自己的眼睛看歷史,用自己的腦子分析歷史,聯繫現實理解歷史。
這是我的一些讀史經驗。我不敢說古代精英讀史,也是如此的。但我相信,真正能從歷史書中吸取經驗教訓的人,肯定不是那種把歷史當童話看的人。
比如,看到各種歷史人物失敗,我們看來看去,只是覺得當事人太腦殘了、太弱智、太變態了,這種歷史看的再多,我們能吸到什麼經驗教訓呢?總不成只是為了避免自己變成腦殘、弱智、變態吧?
太陽底下無新事,以前發生過的都在重複發生。雖然科技一直在發展,但是政治那一套永遠不會過時。
戰國後期,經過許多戰役,秦國已經成為最強的的一國,同時還有另一個國家也比較強,那就是齊國,雖然算是強弩之末,但是也是當時經濟文化強國,而其他五國已經退出強國之列。秦昭襄王一統天下的想法從來沒有消減,一天他向當時的齊國君王齊愍王提出一起稱帝,西邊的秦王為西帝,東邊的齊王為東帝,並稱東西二帝。齊愍王一聽可開心了,其他弱國君主已經是王了,自己國力強盛當然可以稱帝,於是很高興地就接受了。後來有人告訴齊愍王,秦王此舉是想讓齊國樹敵更多,把齊國放在火上烤,會讓齊國衰落。齊愍王恍然大悟,趕緊取消帝號,然而已經有點晚了。秦王看見齊王取消了帝號自己很快也取消帝號。本來齊國平時欺負燕國太甚,燕國已視其為死敵,齊國又獨自吞併了宋國這塊肥肉,其他國家已經按耐不住了,不久後,在秦國背地裡謀划下,燕國帶領其他國家大舉進攻齊國,齊愍王出逃被楚國所殺,齊國差點亡國。
兩千多年後,全球老霸主美國,面對國力迅速崛起的中國有點焦慮,於是對中國說:我們兩個世界強國手牽手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建設美麗新世界,並稱G2,你說吼不吼啊?
中國當然拒絕他啦,畢竟我們只是發展中國家而已嘛。歸根到底,普通人讀歷史和精英讀歷史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普通人讀歷史,把歷史當八卦、戲劇和小說看。讀歷史事件時,不想前因,不究後果,不代入其中,把歷史上發生過的複雜的博弈(關節點)不求甚解地就翻頁過去了。有些人讀歷史,甚至為的是一種滿腹經綸的迷幻感,讀了幾個歷史故事就迫不及待地搬到飯桌上,唾沫橫飛,指點江山,把讀過的歷史轉變成一桌又一桌的談資,卻一點也沒把歷史落實到生產力的發展里。
精英對待歷史則不然,他們把歷史當作一部豐富可貴的Case Book看待,會利用歷史做各種Case Studies的訓練:在歷史的關節處,他們會掩卷不看後續的發展,並代入其中做決策;他們嘗試結合當時的資源及制約,分析各種決策的可行性,以及可能隨之而來的後果,繼而做出自己所認為的最優解;做出決定後,他們會拿來和後續的真實歷史做比對分析,看孰得孰失,孰高孰低;最後,他們還會和其它精英一起進行復盤和反思,聽不同的聲音,看看自己還有沒有思維漏洞。
精英們是通過這樣的不斷重複的Case Studies來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的,和普通人讀史有天壤之別。精英們的這個讀史方法,如今一直為哈佛耶魯等頂級商學院所引用。只是在商學院里,它們的Case Book更側重在商業案例,Case Studies更看重財務上的得失罷了,
王闓運和楊度把帝王學玩出了花,憑著帝王學影響了整個近代政局,說到底就是把歷史這本更大更複雜的Case Book吃透了。因為古代知識傳播方式匱乏、不成體系。
現代的領導人要了解管理、經濟、軍事、地理人文等等方面的知識,隨手就有專業的書籍、資料、專業人員提供系統的參考諮詢。
古代的皇帝們既不可能拿著《齊民要術》《孫子兵法》干啃,也不方便把讓下邊的武將、官吏、工匠過來舉辦講座。皇帝和大臣們從小時接受教育起,所接觸、交流的的讀物大多是四書五經之類的經典或是詩詞歌賦之類的文人愛好,極度缺乏常識性、技術性的知識。要論起知識的豐富程度與對受眾的友好度,除了需要冒著被罵的風險看奇譚怪志、看戲聽曲,也就是歷朝歷代編修的史書最適合作為知識(經驗、常識)穩定來源了。
題主,我感覺你提的問題並不能解決你的困惑。
像上面很多說的,帝王將相作為政策和制度的制訂者,他們是可以從史書裡面學習經驗的。比如稅賦怎麼收,收多少合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怎麼設計比較合理高效;軍隊機制怎麼設計才能既保家衛國又不會權力過大;人才選拔通過哪些渠道;怎麼分辨臣子是賢是忠;出天災了怎麼辦;地方叛亂怎麼辦;還有哪些情況會亡國啊諸如此類。人家讀史是職業需要,而且可以通過實踐來學習。
恕我直言,上知乎的絕大部分人都不具有實踐條件的,去學習帝王將相那套學習方法其實並沒有什麼必要。
我剛工作那年發願要在三十歲之前看完二十四史,然後興緻沖沖買了一套十冊的中華草紙局的《史記》。憑藉著摩羯座的韌性看完了第一冊,我看完後只記得每個開國皇帝的媽媽懷孕方式都好奇怪,什麼踏著巨人腳印懷孕啊,和蛟龍野合懷孕啊,其他就什麼都不記得了......所幸我有個好基友是學歷史的,她讓我先看通史,推薦了《國史大綱》。我光看前面的引論就給賓四先生跪下了,然後一直跪著看完。雖然知乎上對《國史大綱》評價不怎麼高,但這本書對我來說意義非凡,讓我第一次對中國歷史有個完整的觀感,甚至對「中國」這兩個字有一個重新的認識。看通史之後再看史書,感覺會很不一樣。好像一條大河奔騰向東,偶爾有一朵浪花掀起了波瀾,而你自己,也不過是一顆小水滴罷了。如果你不知道這是一條大河,只看到某一個水滴,某一個浪花,又能有什麼趣味呢。所以題主你其實需要一本好的通史。除了通史之外,其實可以看下《四書章集注》、《說文解字》之類。讀經讀史順序一直有爭論,但是讀經之後能更準確把握整體時代面貌和理解個人行為邏輯。讀小學類的書能解決對著一堆生僻字不解其意的問題。不過倒不必苛求,看完通史再看史書也沒問題。
然後說下我自己讀史的一些感受。
1. 對現在的社會加深一些認識。有些宏觀的話題,比如我們國家為什麼不適合西式民主,為什麼要有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為什麼土地要是國有,為什麼頂層大boss是兩位,主席和總理的職責為什麼是現在這麼劃分,為什麼會設常委,為什麼軍區和地方行政分開...PRC的創立者顯然對歷史很熟悉,所以明顯能感受到這些制度設計對歷史的借鑒。再有一些小話題,比如為什麼部委下面的機構叫司,為什麼每個部委都有一個辦公廳,為什麼地方政府大boss不能是本地人,為什麼會有大學生選調去基層,為什麼孩子要跟父親姓不跟母親姓,為什麼女性嫁人之後不改姓,為什麼「姓」是從女字邊,歷史裡也都有一些解釋。
2.對專業加深一點理解。因為屬於物流行業,所以會比較關心這塊。去地方調研會發現很多做物流的老闆都有黑社會背景,想起來大名鼎鼎的「青幫」之前就是「漕幫」,「漕幫」也是由「漕運」而來,可見自古物流就和黑社會糾纏不清。還有之前很困惑於物流和經濟的關係,北宋地方上最關鍵的位置就是「漕司」的轉運使,掌管地方上的財賦,可見物流和經濟本也是一體。再有就是看《全球通史》,提到公元前510年,歐亞大陸有兩條主要的貿易物流通道:一條就是從印度—亞丁港—紅海—亞歷山大港—地中海;另外一條就是絲綢之路。去年,公元2016年,正好瓜達爾港開航,發現瓜達爾港竟然正好把這兩條通道連接起來,感覺玄妙。
3.零碎的個人體會。工作性質原因,經常會出差,而且去的地方都不是大城市。去過台州,想起來是胡宗憲是在這打的倭寇,不知道他看到台州發展這麼好打車這麼貴會是什麼感受;去過喀什,玄奘回唐時路過此地,彼時仍是千里佛國,不知道看到現在到處都是戴頭巾的姑娘是什麼感受;去過撫州,古時臨川多才子,王安石曾鞏早已變成一條條馬路的名字,湯顯祖做過夢的地方產的蜜桔還是那麼好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吃了那麼甜的蜜桔才能寫出那麼錦繡的文章;去過廣西邊境的鎮南關,現在被改名叫友誼關,不知道打了「鎮南關大捷」的馮子材看到這個名字會是什麼感受;去過岳陽,想到那位年輕時天天喝粥年紀大了反而變胖的范文正公,不知道他要是真來岳陽樓會有什麼感受。
其實作為普通人,強求讀歷史的用處是徒勞的。從實際角度來看,除了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多個話題,能故作高深一下,用處真的不大。老闆也不會看你看過歷史書然後給你多加工資,你也並不太用得著歷史裡面的那些勾心鬥角。只是,大概能平常心一點,醒悟每個人本就是無盡時間裡的一粒塵埃,即使富如馬雲爸爸在歷史裡大概連個名字也撈不到,對所謂的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會釋懷很多。不被史書里「餓殍遍野」四個字一筆帶過,已經是普通人能有的最大幸運。事例一:
安史之亂,唐玄宗從長安出逃後來到了四川。這件事讓後來的帝王很受刺激,在宋朝的時候,澶淵之盟之前,遼國的軍隊直撲開封,當時的大臣王欽若建議遷都金陵,陳堯叟建議如明皇故事,遷都四川。但是宰相寇準攔住,嚴詞拒絕,然後建議真宗御駕親征。
靖康之恥之後,高宗南遷,後世的人都覺得宋高宗沒骨氣,只知道苟且偷安,沒有收復北方的心思,心中很是鄙視。到了明朝,無論是土木堡之後的北京保衛戰,還是崇禎當時面對困局,都有人建議南遷,因為南京本來就有一套班子,但是當時無論是于謙還是後來的崇禎皇帝都是不敢動這個念頭的,因為當時華夷之辨的思想非常濃厚,面對異族軍隊,不能步南宋後塵。
事例二:
漢武帝晚年立了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但是他當時已經知道自己活不久,鉤弋夫人還很年輕,而本朝呂太后就是因為垂簾聽政,差點把劉家江山奪了去,漢武帝於是就把鉤弋夫人賜死。 左右問道:「人們說將要立她的兒子,為什麼除去他的母親?」漢武帝說:「對。這不是一般兒輩愚人所能懂得的。從古到今國家起內亂的原因,是因為人主年小而母親年壯。女主人獨斷驕橫,淫蕩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你們沒聽說過呂后的故事嗎?」 讓霍光輔佐小皇帝,這裡又有如周公故事,學了周朝的周公。
漢武帝殺鉤弋夫人,這件事被北魏學了去,形成了「立子殺母」制度,只要是皇子被立為太子,孩子生母就會被殺。
翻開《魏書·皇后傳》,關於「子貴母死」的記載,讓人觸目驚心:
「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後生明元……後以舊法薨;
明元密皇后杜氏,……生太武……泰常五年薨;
太武敬哀皇后賀氏,……生景穆,神麚元年薨;
景穆恭皇后郁久閭氏,……生文成皇帝而薨;
文成元皇后李氏,生獻文,……依故事……薨;
獻文思皇后李氏,……生孝文帝,皇興三年薨;
孝文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後依舊制薨;
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後生宣武……暴薨」。
到了唐朝,又有了武則天,所以之後的朝代,太后雖然尊貴,但是垂簾聽政,牝雞司晨這件事情,都是被皇帝和大臣深深提防的。當然防到最後,還是有了慈禧。
事例三:漢朝分封諸王,封你是楚王,你就去楚國就任,可以統兵,鑄錢,很多自由,後來發生了七國之亂,漢武帝就用了推恩令。這一招被光武帝學去了,再後來西晉統一了,又學起分封了,結果發生了八王之亂。從此封王就很少來真的,楊廣的晉王不會真的讓他去山西當王,李世民的秦王也不會讓他去關中稱王。你可以有親兵,但是沒法有封國了。到了明朝,明太祖又學起來封王了,讓自己的幾個兒子都統兵在外,但是為了防止八王之亂這種事情,就命令各個王子不能隨便來到京城,各個王子之間也不可以隨便接觸,朱棣造反成功之後,各個封王又被嚴密的控制,除了王府,幾乎哪裡都不可以去,而且統兵權力更是沒有了。到了後期,按照春秋戰國的國名來封的王很少了,比如崇禎時期的福王朱常洵,後來的桂王朱由榔等等。
到了清朝,地名王爺也沒有了,全都是美稱,什麼恭親王,怡親王,慶親王,到清朝滅亡也只有13家,就是不想讓王爵太濫,耗費國力,而且清朝為了防止各個王造反,把他們圈在京城,沒事不能出京,和明朝恰恰相反。
還有很多,比如太監製度,比如軍隊制度等等。都是各個王朝根據前朝的得失來制定的制度。
以史為鑒。
什麼是「鑒」?
—————
讀史,包括讀經,都不在於範圍上的廣博,而在於專註與思考。
很多朋友號稱把二十四史讀完了,我很敬佩他,也期待他可以在未來生活中,再多讀幾次。
為什麼《論語》中隨便一個字,就可以拿來給孩子起名?
讀書,經史不分,因為其目的相同,闡述的是同一個道理。
一句話,一個故事,如同一個鏡子,是死物,如何「用」,用得好~那是一個人一生的能力體現。
—————
簡單說句玩笑話吧~
你父親去了廁所大便,出來告訴你:停水了~你還會在沒水的情況下入廁嗎?
這就是以屎為鑒、前車之鑒。
讀史,需要細思、銘記。
我曾看新聞,某年一輛運載煙花爆竹的汽車爆炸了,導致高速公路半幅封閉維修。就如每天翻看今日頭條,我當時並未留心。後來有次,走連霍高速,我從沒遇到過那種大堵車,當地人說,竟然就是曾經那輛運載煙花爆竹的車輛爆炸所致,該路段至今仍在維修……
我真的覺得蠻神奇,自己竟然在離家七百多公里的地方,遇到了新聞中的事件發生地。
講這件事,也讓我明白,雜亂的翻閱新聞,實質就是一種娛樂。
而史,簡單講就是古代的新聞。
牛逼了的史,記載了前因後果;簡略的史,需要您自己去發掘。
但如果您不思考,那隻能當小說看而已。
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讀了史,你會發現,除了科技創新,今日做的事,前人都做過了……
前因,後果,也都寫得清清楚楚。
這就是讀史的重要性。
—————
您說,一目十行的讀、大量的閱讀,能有思考嗎?
以上。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
老子云: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你覺得沒有用。只能說明幾點
你沒有讀書的方法。
你沒有用書的需求。
你沒有掌握用書的方法。
無論精英還是非精英,比如我這樣的草根。讀史都是一樣收益很大的事。
比如職場里有這樣一個案例。
我一個朋友莫名其妙的挨整,被擼掉。他非常鬱悶。
我建議他看孫堅傳。
孫堅起家不過長沙太守,以討伐董卓之名過荊州,殺刺史王睿,從此威震荊州,所求必應。
王船山有個批註,大意是古來名將起家,都以刑殺立威立權。比如司馬穰苴殺賈x,孫武斬妃子,孫堅殺王睿。
所以新官上任都要幹掉一些,沒有理由也要幹掉。
何況我那個朋友既是另外派系頭目的心腹,又不為大boss所喜,然後業績又不出眾。幹掉你沒啥代價,而且收益還大,拿你刷威望從此求無不應。震懾你背後的派系不敢動。
那個弄權的人是少有的讀史的理科生,我很欣賞他的才華。最後玩脫了。不過過幾年也是教父級的人物了吧。
於是我說:還有比你更完美的獵物么。
我要是你噁心他一臉後就去找派系頭目訴苦,然後等機會換個更舒服的位置。
說完後他轉悶為喜,哈哈大笑。
別看什麼高科技公司。中國人底下全是儒法道那一套。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三皇五帝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庄屩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賀新郎·讀史毛澤東
古代帝王精英讀歷史有大用就一個原因,那時候的社會學根本就沒細分,沒有那麼多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組織行為學這些專業教科書,那就只能看歷史學案例了。
讀史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古代帝王們讀史
是為了解決三個問題:
我是誰?(皇帝是幹什麼的)
我從哪裡來?(如何成為一名皇帝)
要到哪裡去?(如何儘可能地延長自己作為皇帝的政治生命)
你現在讀史,深感迷惑。
很明顯你不能像歷代皇帝一樣從書中取得做皇帝的道理,
即使取得,對於身處現代社會的你也沒什麼用處。
所以你該解決的是這三個問題:
我是誰?(我有什麼權利)
我從哪裡來?(我的權利是如何得來的)
要到哪裡去?(我的權利要如何使用和保障)
你可以像皇帝一樣通過學習史書,獲取這三個與你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的答案。
但是,皇帝們是怎麼通過閱讀史書獲得問題答案的呢?
在讀一本書時,你首先要讀懂這本書究竟在講什麼。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孫子兵法》
它在我國歷史上作為一部兵書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然而它通篇講了那麼多,並不是在教你如何獲取戰爭的勝利,而是在教你如何避免戰爭的失敗。
只有在讀懂一本書的主旨之後,你才能考慮把它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結合。
要知道古代帝王們讀史,其實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從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中吸取教訓,免得在卧榻酣睡之時被人家從宮裡揪出來送上斷頭台。
正史中所記錄的那些事件,我們稱其為「信史」。
也就是說,這些紀錄清楚地揭示了某一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皇帝們通過讀史,可以有效地防患於未然。
事實上,成功的理由大抵相似,失敗的原因則各有不同。
比起尋常人所追求的名垂青史封禪泰山,
身為皇帝,作為維持帝國秩序正常運轉的中樞人物,
該要更能避免錯誤與失敗!
作為現存體制的最大獲利者和實際掌舵人,其首要任務是維持這台王朝機器的穩定。
皇帝們有犯錯的資本,但犯錯造成的後果往往需要治下的人民用汗水、鮮血和生命來支付。
如果不夠,收取的就該是皇帝自己的項上人頭了。
其實一個好的帝王,更多的是像維護遊戲的程序猿一樣:尋找漏洞,打上補丁,更新系統。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社會秩序能良性運轉。
你或許會對我說的不置可否,
皇帝們怎可能像老驢拉磨一樣辛苦終日?
你夢想著從史書中尋得超越他人的秘訣,
自此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但細想想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
秦始皇一統天下,廢分封,行郡縣
他的政治構想兩漢花了四百年才完全實現
完成了由奴隸制向封建社會的跨越。
但之後呢?貴族死,士族立。
九品中正制遺禍深遠,
「唯才是舉」成為奢望;
名士斗酒、五胡亂華,
中原王朝第一次南遷,
漢人的性命如同草芥。
唐太宗繼隋之大業,
開科舉,取英雄,
欲使天下有能者皆入瓮中。
一千多年來,
中華大地幾經蹂躪,
世家大族幾度沉浮。
明清之際,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呼喊聲振聾發聵!
士族亡,寒門旺,
可百姓照舊「苦饑寒,逐金丸」。
至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當家做主」
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
統治階層終於擴大到所有人。
生而為人,
不得不慶幸:
這不再是一個把人當「兩腳羊」看的時代了。
世人總要追尋「漢唐雄風」,
妄圖重現「中央帝國」的榮光
豈不知現在的生活早就是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我不否認,這片土地上還有許多人生活困苦。
但有生之年,
我們一定能做到,讓全中國:
「人人俱得飽食,人人得穿暖衣!」
捫心自問,上下五千年,可曾有誰真正做得到這點么?
古代帝王作為統治階層的一員,其終身致力於維護王朝秩序,
而穩定的秩序一定會造就人口的不斷增長。
要知道,餵飽肚子、提升生活水平一直都是每個人生活的重中之重。
故而有時,
要靠革命來砸碎生產力發展的桎梏;
粉碎那些阻攔社會前進的,
在舊有的社會秩序下依靠不平等來獲取利益的既得利益階層。
而作為「人民」這廣大統治者的一份子,
教科書早就在教你如何去做:
「社會主義國家不需要革命,它可以靠改良的手段不斷提升自己。」
當然,你可能仍舊沒有放棄從史書中學得一兩手屠龍之技的期待。你認為自己遠比某些愚民們來得聰慧,大可以靠五本毛選打天下,三本鄧選治天下,再時不時地低吟上兩句詩。然後你的所作所為就會深入人心,人民群眾將爭相傳唱你的事迹。
老實說,現實一點。
窮汝一生,一是在統治階級里找到一個令自己歡喜的位置;二是維持現有社會主義秩序堅定不動搖。
說句不客氣的話,都已經把統治階級擴大到「人民」這一概念了,再革命又能革到哪去?難不成把哈士奇和布偶貓也革成統治階級的一員?
從小學校里灌輸的那些東西,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是教你如何收穫糧食、拾撿柴火、改進爐灶、調製羹湯,讓大家都能吃得飽、吃得好,不是用來把吃飯的鍋砸爛了算逑的。
當然,這是我讀史之後的答案,
你可能並不會和我擁有一樣的心路歷程
你需要獨立的思考。
我只能把我的「漁」展示給你看,
至於你能釣出什麼「魚」
這是我所不能干涉的。
單純以「我從哪裡來」(即我的權利是如何得來的)這個問題為例吧:
作為新中國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一員,
你可以先搞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合格公民擁有哪些權利,
這些權利哪些是新中國建立前普通公民沒有的,
為了得到這些權利付出了什麼犧牲;
(這些犧牲在建黨、建軍、建國史里講得很清楚。)
哪些是新中國建立前已經有的,
為了這些權利的存在歷史上又有那些人為此付出生命。
(至於這些,宗教改革,人文復興這些民主發展史里講得也不少)
接下來你要思考,為了讓這些權利不會在未來消亡,你需要做些什麼。
(這一階段你可以考慮看看蘇聯史,想想自己如何在未來保障自己的公共福利,不至於像蘇聯解體後某些莫斯科人一樣醉死在冬天的大街上。)
具體的書目我就不列了,因為懶,還因為我只是個菜鳥。
至於什麼「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權」嘛,
閑時消遣一下就行了。
把它當真,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有一件事能很好的說明讀史的價值
中央紅軍長征入川後的行軍路線與與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當年幾乎相同。
結果諳熟歷史的太祖多次向全軍強調時間的重要性。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紅四團強行軍240里,準時出現在瀘定橋。
這,改變了紅軍的命運,改寫了中國的歷史。
當年沒有百度,現學現用是來不及的……
這就是讀歷史的價值……
ps:一切歷史,都是人性折射的歷史,也是一部人類的慾望史。推薦閱讀:
※史炎為什麼老說他是上海交大的?
※每天出門要如何快速搭配好衣服,美美出門?
※國外大學住宿為何貴?
※在中國二本及其他非重點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人們為什麼選會計專業?真的有喜歡會計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