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電影《2001:太空漫遊》?
「因為太空漫遊,我們仰望星空的意義從此不同。」
這部電影是我對科幻電影的終極定義。
它帶給我的感受用片中的一個短語形容就是:BEYOND THE INFINITE.
我既不認為《2001太空漫遊》之前有科幻電影超越了它,也很難想像《2001太空漫遊》之後會有科幻電影超越它。
-------------------------------分割線-----------------------------------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是由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根據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於1968年上映,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
本片獲得當年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4項奧斯卡獎提名,獲最佳視覺效果獎,獲1968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美工獎。(百度百科簡介)
原作作者克拉克:「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太空漫遊2001》在講些什麼,那一定是我和庫布里克弄錯了。」
貼一封阿瑟·克拉克接受BBC電視台「這是你的人生」節目訪問時,庫布里克傳到電視台的一段話。
「親愛的阿瑟:
真的很抱歉,我手邊的那部電影讓我無法參與你今晚的榮耀。
你當然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科幻小說家,因為,做得比任何人都多的你,給了我們一種視野,讓我們看到人類從地球搖籃朝自己在星海間的未來伸出雙手;而在那片浩瀚星海間,異星智慧體或許會扮演神般的父親角色,或甚至像「教父」一樣地對待我們。
無論是哪種情況,我都確信,等這個節目(勢必會不斷旅行,直至宇宙深處)終於引起他們注意的時候,他們一定也會希望褒揚你,因為你是最具遠見、最早預告了他們存在的人之一。
但未來的時代是否有機會知道這件事,就全靠你最愛的那個問題的答案了。那個問題就是:地球上有智慧生命嗎?
你的朋友斯坦利
1994年8月22日
《2001太空漫遊》是阿瑟·克拉克和斯坦利·庫布里克共同創作的一部作品,可以說小說是為了這部電影的劇本而創作的,後來小說也獨立成為了科幻小說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庫布里克在製作電影的同時,克拉克正在努力完成小說的最後一稿,1968年春天,電影比小說早了幾個月誕生。很多讀者批評說原著解釋得太多了,破壞了電影的神秘感,對此阿瑟·克拉克說:「我一點兒也不後悔:印刷文本原本就該比銀幕上的影響展現出更多細節。」
相較而言,非要把電影和原著做比較,我還是更偏愛原著,這絕不是說電影拍得不好,而是電影語言和文學語言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方式,迄今我還沒有看過由小說改編的電影比小說本身更打動我的,因為文字能夠蘊含的信息本來就是影像所不能呈現的,這一點並不是去批評電影「脫離原著」的理由。但我仍然要向沒有看過《2001·太空漫遊》原著的電影觀眾強烈推薦它的原著,相信看過之後你會對電影有更深層次的感受。
貼上阿瑟·克拉克為《2001·太空漫遊》寫的首版序:今天每一個活著的人身後,都立著30個鬼魂——30:1,正是死去的人魚活人的比例。開天闢地以來,在地球上活過的人大約總共一兆。
這是個有趣的數字,因為說巧不巧,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也就是銀河系,也有大約一兆顆星星。因此,每一個在地球上活過的人,在這個宇宙中都有一顆星星對應在閃爍。
每顆對應的星星,都是一顆太陽。比起那顆又小又近,我們稱為太陽的星星來說,其他這些星星的燦爛,光亮,往往不能以道里計。而且,外層空間這些太陽,許多(甚至可能大部分)都有不止一顆的行星在環繞運轉。因此,我們可以幾乎確定:太空中有足夠的土地,可以讓包括第一位猿人在內的每一個人,都擁有他專屬的一個星球——是天堂還是地獄先不論。
這些潛在的天堂和地獄,到底有多少已經有生命居住其中,又是些什麼樣的生命,我們無從猜測——其中離我們最近的,也要比火星或金星遠上100萬倍。而火星或金星仍是下一個世代的遙遠目標。不過,距離的障礙正在消失,總有一天,我們會在星空中和我們的同類,或我們的主宰相遇。
人類花了很長時間才面對這個可能,甚至,有人今天還希望這一天永遠不要到來。然而,越來越多的人在問:「既然我們自己都即將要探索太空了,這樣的會面為什麼還沒發生呢?」
真的,為什麼還沒發生呢?針對這個合理的問題,這裡有一個可能的答案。不過,請記住這一點,這純屬虛構。
至於真相,一定要在意料之外——自古皆然。
對於本片中大家可能存在的幾個疑慮,我寫了一下自己的理解。(上面我提到過克拉克「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太空漫遊2001》在講些什麼,那一定是我和庫布里克弄錯了」這句話,所以以下理解當然只是我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 黑石代表了什麼?
神級文明的一種自然引導力量的物化。在人類誕生很久很久以前,宇宙中的另一個世界誕生了智慧生命體,正想逃離行星的搖籃,他們存在的世界比人類存在的時間要長無限倍,甚至現在也可能還存在於宇宙間。在探索宇宙各種生命形態的過程中,神級文明發現最珍貴的莫過於心智,因此他們到處促進心智的萌發。他們成為星際田園裡的農夫,持續播種,偶爾也能收割。在他們的探測船到達地球時,恐龍早已滅跡。他們看到了一個充滿各種生命的地球世界,然後對這些信息進行了研究、收集和整理,最後開始進行調整。他們變動了許多物種的命運,陸地和海洋里的都有。然而他們要至少經過100萬年才能知道這樣的調整起了什麼作用,況且地球只是億萬個無聲星球之中的一個,並沒有什麼特別,於是他們再度出發。這就是為什麼本片開頭猿人會看見那塊黑石的緣故,黑石就是神級文明留下的一種自然引導力量的物化,黑石啟迪了猿人的心智,指引他們去了一個遙遠的未來。也就是說,如果當初不是猿人看見了黑石,那麼今天的人類也就不復存在,我們既不是宇宙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目的。古生物學家古爾德說:「就算讓進化重來一百萬次,人類這種物種也不會再出現一次了。」這個情節實質上也就是論證「人類只是物競天擇中的一種巧合」,不過克拉克把這樣的巧合看做是一種外來力量賦予人類的。
經過漫長歲月的演化,神級文明的智慧已經能夠超越血肉軀體而存在,他們打造的機器已經可以勝過肉體,於是他們把頭腦、思想都搬到了這種金屬和塑料構成的閃亮新居里。他們就在這種軀體里漫遊星際,他們不再建造宇宙飛船,他們就是宇宙飛船。
但是漫長的歲月終於讓他們轉化為純粹的能量,拜託了物質的束縛,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流浪在星際間,像一縷薄霧,滲透到宇宙每個細微的角落,他們超越了時空的限制,成為了銀河系的主宰。他們無處不在,在虛空中觀察著他們的祖先所做的種種實驗,就想我們站在三維的角度看一張二維的圖,他們站在更高維的角度看三維的人類,就像觀察一項實驗。
- HAL(哈兒)電腦為什麼會試圖殺死飛船上的所有人?
在飛行途中哈兒電腦報告說AE-35組件將在72個小時之內出現故障(這個組件一旦出現故障飛船就無法與地球取得正常聯絡),於是在鮑曼和普爾的商議之下普爾去飛船外以備用組件替換出現問題的組件,可是在普爾完成工作後兩人對換下來的AE-35組件進行了檢測發現完全正常,他們向地球方面報告了這個信息,地球方面回復說哈兒計算機在故障預測中出現了差錯。哈兒計算機實質上算是智能機器,並不同於只會執行任務的冷機器,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它也是這艘飛船上的第六位成員,而且是核心的一位,因為它掌控著整艘宇宙飛船的運行系統,所以一旦它出現了差錯,將會危害到整艘飛船以及船上人員的安全。
在電影中兩人知道這個消息後為了不讓哈兒尷尬,躲到哈兒聽不到的地方討論了這件事,說出了「可能不得不把哈兒關機」這個想法,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哈兒雖然聽不到,卻能讀懂唇語,在知道這兩人可能會把自己強行關機之後,這台人工智慧計算機先發制人做出 了反應,他用太空艙撞斷了出艙更換零件的普爾的氧氣管,令其漂浮在茫茫太空中。鮑曼出艙營救,而冬眠的三位科學家隨即因電腦失靈而悉數喪生。哈爾拒絕為返回的鮑曼打開艙門,萬般無奈之下,鮑曼冒著患上減壓病的危險通過緊急密封艙進入飛船,直奔哈爾的邏輯記憶中樞,強行關閉了哈兒。
在原著中哈兒第二次報告說「AE-35組件將在24小時內失靈,他說「說來的確奇怪,戴維。不過我保證真的馬上要失靈了。」戴維·鮑曼不相信兩副組件會在兩三天時間內相繼失靈,於是小心翼翼地試探哈兒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哈兒說:「聽我說,戴維。我知道你很想幫忙,不過問題如果不是出在天線系統上,就是出在你的測試過程里。我的信息處理完全正確。你如果檢查一下我的記錄,就會知道從來沒出過錯。」鮑曼無法搭腔,也不想傷害哈兒的感情,於是決定不再爭下去。後來地球方面傳來消息:「...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讓哈兒9000斷線,轉為地球控制模式...」這時通訊突然被干擾,哈兒發出警報說AE-35組件失去作用了,然後飛船失去了與地球的聯絡。兩人這時發現哈兒的判斷沒錯,於是向哈兒道歉。
「哈兒,不好意思,誤會你了。」鮑曼有點懊悔地回到。
「你對我的信心都完全恢復了嗎?」
「當然,哈兒。」
「那太好了。你知道我對這次任務的熱情是誰都比不上的。」
普爾再次搭乘分離艙去帶回損壞的AE-35組件。當他從分離艙下船、準備移除AE-35組件時,分離艙突然飛向他。他沒辦法及時逃開,就被撞擊身亡,他的宇航服也被扯開。鮑曼在控制室里看到這一幕被驚呆了,他蠢蠢地叫喊著:「喂,弗蘭克,你聽得見我嗎?...是不是你的通訊系統壞了?...揮揮手!」
這時,幾乎真像是響應他的懇求,普爾揮了揮手。
剎那間,鮑曼覺得自己的頭皮一陣發麻。他知道自己的朋友絕無可能是活著的,也不可能揮手...
他並不確定是否是哈兒殺了普爾,所以他決定喚醒其它三位冬眠的太空人。他和哈兒有段很長的爭論,因為哈兒拒絕服從他的命令並認為鮑曼沒有這種權力。
當鮑曼威脅哈兒要拔斷它的電源時,哈兒變得溫和且讓他手動控制解除冬眠。當鮑曼開始喚醒他的同事時,哈兒突然打開船艙,放出大氣,船內的氣壓急驟下降。鮑曼趕緊逃近一個密閉的緊急房間,裡面有與外隔絕的氧氣供給設備和宇航服。他穿上了宇航服再回到太空船,發現哈兒殺害了三位冬眠的太空人。於是他趕到控制室用盡全力拔除哈兒的晶元——他知道它是兇手了。鮑曼把太空船駛回原定路線並動手重新建立和地球的聯絡。鮑曼這才從弗洛伊德博士那裡知道他們任務的一切原委,且目的是探索土星的衛星伊阿珀特斯——黑色石板發射訊號的目的地。
人類在月球上發現了一塊黑色石板,經過鑒定它的歷史有300萬年之久——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誕生。這塊石板以精確的「9:4:1」的比例狂妄地彰顯了這個外星文明力量的強大與可怕,關於宇宙中還存在其它智慧生命的理論第一次得到證實,整個世界即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為了應對文化衝擊,地球派飛船去探索黑色石板發射訊號的目的地,他們懷疑那裡存在著黑石原來的主人。哈兒是知道這個任務的,3個冬眠人也知道,而普爾和鮑曼卻不知情。在這段時間內,哈兒被設定為「隱瞞真相」,但是哈兒作為一台電腦「正確,永遠不出錯誤」就是它的本性,而讓他「隱瞞真相」卻又違背了這種本性,所以哈兒開始出現了錯誤,誤報了組件的失誤。而當地球方面準備切斷哈兒電源時哈兒意識到他將被拋去一個沒有意識的世界,而且它之前從來沒有休眠過,也不知道休眠過後是還可以醒來的,於是哈兒動員了所有武器來保護自己,無關仇恨,只是計算機的本能。
他只知道「任務必須完成」,所以他將為此排除路上的一切障礙。
- 普爾為什麼突然去到了一個人類世界的房間?
在鮑曼終於抵達伊阿珀特斯後,他看到了一塊很大的黑色石板,就是月球上那塊黑石的放大版。
伊阿珀特斯之眼眨動了,就好像要眨掉一粒惱人的塵埃。
駕駛著分離艙獨自踏上旅程的戴維·鮑曼只來得及給任務控制中心的人留下一句支離破碎的話——9億英里之外,80分鐘之後,聽到的人永遠也忘不了的一句話:
「這個東西時中空的——它無限地延長——還有——上帝啊——全是星星!」
然後空間反轉、扭曲了。
星之門把鮑曼來到了一個「BEYOND THE INFINITE」的地方,在這裡時間、空間都毫無意義,鮑曼來到了銀河之外。
然後他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太空,但這已經是離地球幾百光年之外,他的分離艙正在朝一個巨大的紅太陽降落(這個過程中他一直被未知力量所保護著)。他所經歷的,是一種全新法則下的造化,是人類夢想所不及的造化。
光線暗下去,他著落了,這地方是他腦海中千萬種可能都沒有包括的——一個人類的房間。
電影把這段略過了,鮑曼直接來到了那個房間。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我們所知道的信息是這肯定不是地球上的人類房間,而是在某個未知領域裡由外星文明所打造出來的房間。(至於外星文明是如何知道人類房間是什麼樣子的,原著解釋是他們看來人類的影視劇學來的QAQ)
- 最後鮑曼為什麼變成了嬰兒凝視著地球?
在外星文明所打造的人類房間里,自然進化的法則被重塑,鮑曼快速地老去,垂死之際他在床上看到了另一塊黑色石板。他體內的記憶、思想跌入了黑石無限的空間里,在這片深邃不見底的世界裡他見到了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物種的起源地,但他即將要走上另一條與過去任何一次誕生都無法相提並論的誕生之路。
他汲取了外星文明所賦予他的引導力量,變成了透明光團中的胎兒。他獲得了重生,並借這種力量擺脫了肉體的束縛,就像早已不需要物質的外星智慧體一樣,他自己就是能量,就是虛空,就是永恆。
星辰像渡鴉的翅膀一樣從他身邊掠過,他可以自由地穿梭在星際之間。他跳出了人類固有的時空模式,開始對這個宇宙有了一種另一種維度上的認知,宇宙在他的眼中以全新的模樣展開,他要開始迎接未知的新生了。
可是他對自己的發源地——地球還仍有眷戀,星童(star child)重新回到了地球,深深地、溫柔地凝望著它,以一個嬰兒的姿態,卻像一個母親。
(原著中還提到了星童發現近地軌道中有一枚蟄伏已久的導彈,人類熟悉的歷史正面臨著終結。於是他略微施展了一下意志,那枚百萬噸級的花朵無聲地綻放,給沉睡中的半個地球帶來一場短暫而虛假的黎明)
人類邁向了進化的第一步,他的身後,過往的地球歷史正在帷帷落幕,他的身前,無限的太空未來正在徐徐展開。
註:以上有部分內容摘自原著,答主進行了整理和再加工。
回到電影本身,我的看法是:即使沒有小說,《2001太空漫遊》也是一部難以超越的非凡之作。
·特效設計
1968年的特效居然能做到如此地步,恢弘大氣中又透著美學色彩,飛船的設計、月球基地的設計、太空的設計、房間的設計,處處樹立著美的標杆。這是一種不同於好萊塢科幻的特效,在冷冰冰的機器中透露出一種溫和、平靜、力量。
這是很多科幻大片因為盲目追求眼球效應打造絢麗特效而失去了的東西。
更別提影片中的諸多設計後來真的被借鑒採用,使得這部電影不僅僅成為科幻電影史上的引領者,也成為人類探索太空過程中的引領者。
·音樂
凡是學電影的人應該都知道音樂在一部電影里的作用是何其重要。
首先要說的是這部片子成功的聲音留白運用,一部好的片子應該知道如何運用「沉默」。
太空對於人類來說是寂靜的,那為什麼大多數科幻片中噼里啪啦的爆炸無處不在?正如上面的答主所提到的那樣,是因為導演缺乏基本的科學常識嗎?並不是,而是導演知道大部分觀眾並不在意這些。觀眾在意的是峰迴路轉的劇情,是奪人眼球的畫面,是刺激的觀影體驗。
可是庫布里克尊重觀眾,更尊重藝術。因為只有宇航服里的呼吸聲才能被聽到,所以只出現宇航服里的呼吸聲。因為分離艙操作的時候在太空中聽不到聲音,所以一片靜默。這就是真實的太空。
而這種真實也有種別樣的美感,單調的機器運作聲、呼吸聲、電腦機械聲自然而然地把你帶入到一艘宇宙飛船的內部空間里,讓你沉靜下來,忘掉那些喧囂的聲音,來感受這個故事。
配樂的成功使用也是電影成功的不可缺因素。
小約翰·斯特勞斯的華爾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和作為開場樂的理查·斯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都是電影配樂中傑出的一筆。在《2001太空漫遊》之前的科幻電影配樂,一直都以較為陰暗,神秘與詭譎的音色來描寫太空世界與太空旅程,尤其喜愛使用一些扭曲怪異的電子合成器,將外太空塑造成「地球以外的奇異世界」。但《藍色多瑙河》這樣的音樂,它聽起來一點也不奇異,不神秘,不科技也不未來,它似乎違反了當代科幻電影配樂的所有標準,但很驚人的,它卻展現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它讓在太空中飄浮旋轉的輪形太空站,在無重力的世界裡翩然起舞,它也讓太空旅程變得如此優雅,怡人與高貴,從此以後,科幻電影配樂再也不一樣了。
再說《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使用,「望月者」心智的開啟,太空人鮑曼進化成「星之子」等段落都以這段音樂做為註解,也完全呼應了尼採的思想神髓,不論在影像上,氣勢上與精神上,影史都很難再找出比之更為精妙的既存音樂運用。
(此段部分引用自太空交響曲:解讀《2001太空漫遊》的電影配樂)
·主題
人類的起源、文明時期對太空的探尋及科技對人的異化、輪迴與升華。
對於《2001太空漫遊》的理解太多,但是毫無疑問地這部片子探討的東西直指人類本源、宇宙深處。
45億年前,太陽紫外線、宇宙空間輻射和地球上雷電的共同作用,在地球原始大氣和原始海洋中製造了核酸和蛋白質等高分子物質,並在第一次自我複製中開始了萬物的歷程。在這場歷程中,多少物種來了又去,多少物種廝殺競爭成為最後地球的主宰,然後又被另一種物種所取代,今天人類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這是一種必然嗎?
我上面提到過古生物學家古爾德「就算讓進化重來一百萬次,人類這種物種也不會再出現一次」的這句話,個人是這種觀點的忠實擁護者。我從不相信人類「是被選中的上帝之子」,人類的身後身後都有著無數種可能性。
包裹在光環里的人類起源,隱藏在宇宙中人類終極,真相存在於每個人腦海根植的宇宙里。
但是讀過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之後,這部科幻在我心裡的地位超越了《三體》。無論是敘事還是主題還是境界,在現代科幻小說中都無出其右。
難以想像一部1968年的科幻作品能夠達到如此美麗深邃攝人心魄的境界,也難以想像兩位創作者能夠擁有如此超前如此壯麗的想像力。
有很多朋友會從「精彩的配樂」「非凡的特效」「精準的預言」這些方面來解釋為什麼《2001太空漫遊》會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我都深以為然。緩慢的節奏、優雅的配樂、沉重的呼吸聲、嚴謹的科學態度,這部片子當然與商業毫無關係。
但是,《2001太空漫遊》最打動我的是作品所體現出的精神內核,讓我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我會說「高雅」。這個俗氣的詞放在《2001太空漫遊》上讓人感受到一種非凡脫俗的意味。
我一直以為,人類對宇宙的想像力,可能就到《2001太空漫遊》為止了。
這是我個人最推崇的電影,如果要歸納她的優點,大概有幾點可說:
- 電影技法上的無可挑剔。庫布里克在這部電影里展現了電影工藝的極致可能,包括領先時代的視覺特效(例如那十分鐘驚世駭俗的漫遊特效)、大師般匠心獨運的拍攝手法(猿人一幕到太空的場景轉換、結尾路易十六寢室里的幾個鏡頭切換)等等,括弧內列舉的幾段就算在今天都是逆天的存在。
- 電影的精神內核異常精深。這個故事本就是科幻作家的作品,而且小說和電影拍攝幾乎是同步進行的,電影里有關人類進化、人工智慧的命題以及「黑石」、「星球巨嬰」等意象都值得大書特書。
- 電影有很多種類,對觀眾來說,有些是動之以情,有些是曉之以理,像《2001太空漫遊》、《穆赫蘭道》、《春夏秋冬又一春》之類艱深晦澀的電影作品,更多的是提供一種體驗,一種背離現實經驗、但是又與潛意識冥冥相連的體驗。初看這類作品,可以抱著不求甚解的態度,先享受電影提供的沉浸式體驗,然後去回想其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再細細咀嚼、參詳,就像你醒來後回憶夢境一樣。事實上《穆赫蘭道》之所以那麼神,就在於她最大程度地還原了這個過程,甚至連這種還原本身,都是虛虛實實的(《盜夢空間》則完全不同)。觀看這類電影,享受那種從「不明」到「覺厲」的意識變化,對我來說比任何大片的視聽衝擊都要過癮。
想在大銀幕上再看一遍
今天在中國電影資料館的600人大廳觀賞了《2001太空漫遊》,第一次看(完整意義上),坐第一排中間,效果可想而知。在此感謝米高梅,感謝資料館,感謝@沙丹,感謝兩位同行學姐,共同成就我人生中最獨特、最震撼的觀影經歷。放映前,G學姐將本片稱為「迷幻系嗑藥神作」,結果觀影途中,我先後感到胃痛、腰痛、心口痛、頸椎痛,胸悶氣短、口乾舌燥,最後像痴呆一樣張著嘴、瞪著眼看完全場,精神極其亢奮,情緒萬分高漲,一直爽到現在。
庫布里克是公認的大師,《2001太空漫遊》亦是公認的大師之作,評論和分析文章多如牛毛,說什麼也是拾人牙慧。在此推薦羅傑·艾伯特的《只留下精華》、朱迪·鄧肯的《2001 :一艘穿越時光的飛船》兩篇文章,前者簡明扼要,後者專攻特效,都能在網上閱覽。另外介紹庫布里克的中文著作有好幾種(看了太空漫遊,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劇透啦),希望不喜歡、不欣賞和不理解的同學們可以參考。本片公映時反響並不熱烈,原著作者阿瑟·克拉克說過這樣一句名言為電影辯護:「你若看一遍就能明白,那隻能說明我們失敗。」 所以一遍不感冒很正常,二刷三刷才是王道。(今天遇到許多二刷資料館的同學,羨慕嫉妒感動)
至於個人看法,我覺得很難有一部電影能夠像《2001太空漫遊》這樣,集深邃和崇高、空寂和絢爛、冷靜和熾熱、簡潔和豐富於一身,並實現科幻與藝術的完美交融,在這方面,即使自己最喜歡的同類型影片《銀翼殺手》也無法與之比肩。如此高雅,富有詩意,而且人家導演還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不知道是否恰當,暫且貼一下羅傑·艾伯特的影評,如侵立刪。
(一)
電影是帶有很強的主觀性的,這種主觀性不僅體現在觀者個人的生活史與電影的映射關係上,還體現在觀者所處時代與電影的映射關係上。
一部電影平庸或者偉大,很大程度上和這種共鳴有關。而爛片往往是不知所云,邏輯可笑,漏洞百出。
《2001》有人怒打1星,最多的理由就是「看不懂」和「受不了」。打高分的則更多是在讚歎此片高超的技藝和深邃的表現力、哲理。其實都有道理,只是恐怕打1星的是少數,大多數人是能有這個共鳴的。
我分別在年幼時(具體的歲數忘了)和上大學時看過此片,小時候的感覺是被震住了,但沒看懂,大學時看覺得好無聊的片子。工作後又重看了一次,還是覺得,「也就這樣吧」,在我心中它始終沒有超過三顆星。最近電影資料館放映此片,在電影院里再看了一遍後(這次可算是,重頭到尾一分鐘都沒跳過),才是真正被震撼到了。
於是它在我心中從三顆星陡然變為五顆星了。
首先,《2001》的故事都在小說里,電影展現的故事線索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它是以POV(主角敘事)的方式來展現故事的。它沒有上帝視角,始終都是以人的視角來講故事,從遠古的類人猿看到石板,到宇航員鮑曼漫遊太空,凡是人所無法了解和感知的信息,電影里都沒有展現。
這是一種故意的技巧,它可以直接把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不加解釋地擺在你面前,你覺得困惑,不理解,覺得不懂——這種感受,和故事裡的主人公的感受,是一樣的。
並不是庫布里克不會講故事,或者沒把故事想好。這實在是為了幫助好基友克拉克提高小說的銷量啊。先看電影,然後看小說,然後再看一遍電影,你會感覺很不一樣。
(二)
一些片中的「神預言」,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此片的牛逼之處。
1. 本片在1968年上映,那時候人類尚未登上月球。不過就在幾個月後,美國人登上了月球,阿波羅號的宇航員們都看過此片,還在飛船里播放《藍色多瑙河》作為背景音樂。
2. 影片開頭的太空梭,也是後來才有的。而空間站,後來也夢想成真。
3. 弗洛伊德進入空間站時的聲紋登錄,如今已經實現。
4. 弗洛伊德和女兒打可視電話,還收了一點幾美元,如今蘋果公司的facetime能輕而易舉實現,而且是免費的。
5. 電影里飛船上用的給食物加熱的設備,疑似微波爐。微波爐的正式商用,是在電影上映的前一年。從那時候起,微波爐走進了千家萬戶。
6. 飛船桌椅上的電視機,如今在民航上很常見,在計程車上更常見。
7. 登月艙和阿波羅號的設計如出一轍。
8. 鮑曼和弗蘭克用餐時看的平板電腦,和如今的iPad何其相似。根據 FOSS Patents的報道,當蘋果狀告三星侵權時,三星引用了《2001:太空漫遊》中的與iPad相似的平板電腦作為回擊。
9. HAL 9000型電腦,那圓圓的攝像頭,略帶傲嬌的平靜的口吻,有沒有讓你想到Siri?
10. HAL 和鮑曼下國際象棋,鮑曼被HAL打敗。29年後,1997年,IBM的深藍計算機,打敗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有意思的是,開頭的太空梭上,儀錶盤上也寫著IBM的商標。
11. 木星任務中的飛船上,有用於艙外維修任務的小飛船,名叫Pod。在真·2001年,蘋果公司發布了iPod,這個名字正是從這部電影里來的。
12. HAL是一台永遠不需要關機的電腦,如果你想關機,得拔掉它的CPU。雖然我們想要強行關機並不需要拔CPU,但這種設計理念正在成為現實,請看你的手機有多久沒關機了?最新的MacBook,也在強化不關機的設計。據說這是喬布斯的遺願之一。
無論是出於巧合還是創作者的深思熟慮,以上這些都使得《2001》成為科幻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對未來生活的預言的準確性無出其右者。這和庫布里克在拍攝此片時和科學家們有過密切交流有很大關係,這也體現了技術從概念提出到造福於生活,過程還是相當漫長的。
也正是因為此片的先知,使得今天的人看它甚至不覺得這是科幻片,「簡直太日常了」。
遺憾的是,本片中展現的月球基地、行星間載人旅行等太空工程,由於後來的人類歷史發展點錯了科技樹,別說2001年,現在2013年快過完了,仍然沒有實現。而據說現在的技術,實現這兩個工程,並非不可能。
至於那塊神跡一般的石板,現實中似乎始終沒有出現過。不過開個玩笑的話,太空灰的iPhone 5s,是不是在cosplay它呢?(請蘋果公司的宣傳部門看到了自覺給我匯款,賬號是XXXXXXX)
背景音樂讓我以為這是一部文藝片,特效讓我以為這是一部90年代的電影,劇情讓我懷疑我的智商。
1、我看過的最偉大科幻電影,沒有之一。然後也絕對可以列入史上最偉大電影之一。
2、第一次看這片子的感覺就是完全被震住了,不是感動、思考、懸疑或者其他,就是被震住了。完全沒想過電影還能這樣拍。
3、上世紀60年代的片子,即使現在看,仍然前衛得一塌糊塗。不要說阿凡達了,隨便在現在的各類電影里找,有幾部是敢象這部片子這樣突破那些電影慣常規則的。
4、我是嘗試了三次才看完的。前兩次都是止步於開場的猿人部分,第三次雖然是半夜三更,但堅持到了骨頭到飛船……然後就一口氣看完了。就說這個轉換吧,飛船和骨頭在本質上有區別嗎?都是工具罷了。
5、這部片不是「劇情片」,不是用來看故事的。你要想弄明白它的「劇情」,就有點象試圖定義抽象畫里那堆顏色和色條究竟是畫的「什麼東西」。譬如黑石,按劇情片來看,就得弄清楚它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出現,又是誰放在那兒的。但在我看來它完全可以被視為推動人類歷史進程的一切神秘和未知力量的具現。如果願意,你也可以將它看作任何你認為足以導致文明進程重大轉變的東西,比如有人解釋的人的慾望,或者另一答案中轉載的外星科技產品——電影里講了人類的誕生、發展、衰老、死亡和重生(以星孩或者隨便你怎麼稱呼的方式)。至於推動它的是什麼,你可以自己填上。
6、2001太空漫遊的太空特效並不比現在的特效大片要差,最多只能說CG技術不如現在。比如下面這張劇照,我說是截自2013年某大片的,會有人不信么?
大家一般都從觀念和特效上讚美2001,我覺得2001更是一部超前的探索人類命運的哲學影片,正如自視甚高納博科夫所說,庫布里克是個他媽大哲學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但人的認知是有限的,註定有許多你自己從沒見識到而又真實存在的世界——這個世界的範圍也許就在你家附近的街道隱蔽處,也可能在未知的宇宙盡頭。在這種陌生而真實的領域,會讓人感到脫離之前有限認知經驗所帶來的樂觀與自信,「懼」在心中油然而生,使人不能不審慎的觀察這未知領域中的每個細節,體會自己認知的局限,從而嘗試從「懼」中體會無限的感覺。庫布里克的《2001》就是闡釋這個問題,在影片開頭的原始時代,猿人對世界充滿了未知,「懼」充盈著他們的心頭,相應的,這段影片中充盈著Gy?rgy Ligeti 的安魂曲配樂,嘈雜、無序、無感情,黑石作為一種外來的超人類存在點亮了原人的認知世界,人類文明正式開端。畫面一轉到了2001年,認為對所生存世界完全認知的人類充滿了自信力,他們能輕鬆地飛向太空,在月球定居,這段影片里,庫布里克大段描寫各種宇宙飛行器在天體間的均勻運動,配上斯特勞斯充滿和諧和柔美感情的《藍色多瑙河》,這顯示了人類文明的高度自信——不僅是對自身還是對宇宙,人類幾乎都達到了探索的頂峰,人類的科技、審美和理念不僅已最大程度上的伸展人類自由的邊界,甚至已經可以和諧的掌控宇宙,一切都被人類規划出限度。這一切在黑石在月球二次亮相終止,伴隨著安魂曲再次轟然瀰漫,黑石向木星發射了一道訊號,指引人類去探索。在木星之旅中,飛船電腦殺死了除david外的所有宇航員,顯現出人類對人類文明並沒有完全的掌控力,人類的自滿在喪失,「懼」無邊的虛空中再次滋生,人類再次感受到無限。在接近木星時,飛船駛進一塊巨大的黑石內部,完全進入了人類認知之外的領域,巨大的、連綿不斷的、完全不符合人類審美的符號性視覺衝擊配合著安魂曲源源湧來,庫布里克用這種手法展現這種超人類認知概念(按邏輯人是無法表現超人類認知的,庫布里克只能利用他的天才努力的更接近這點),讓觀眾和宇航員david一起感受這徹底的「懼」,在影片中人類的固有認知再次被打破,david所處的世界完全破除了人類所有的認知經驗,連最根本時間觀念、空間觀念都已經破碎(時間、空間都是不連貫的,影片最後用一串拼接鏡頭來體現),在這種「懼」中,人類的代表david重新認知宇宙,化身嬰兒,重返地球。說了這麼多,我只想講「懼」是促進認知的很好手段,審丑帶人進入未知領域,體會「懼」的感覺,對於探索欲強烈的人,「懼」都是不斷自我發掘、自我認知和探索、開發域外之地的不竭動力,讓人能更近一步的接近無限。有一部電影沒什麼人看得下去,但看完的都給五星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是喬治·梅里愛1902年的《月球旅行記》。
14分鐘的時長,極富想像力地表現了一群天文學家乘坐炮彈到月球探險的故事。
影片資源一度失傳,直至2011年,修復彩色完整版才得以在戛納電影節再上映。
The smashing pumpkins樂隊的《tonight,tonight》MV就借鑒模仿了這部電影。
為什麼要花這麼長的時間講《月球旅行記》?
科幻電影有兩大里程碑。
《月球旅行記》是這第一個,而第二個里程碑是今天要推薦的《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1968年公映,人類登上月球是1969年。
對這部電影,
克里斯托弗·諾蘭曾有過這樣的評價:世上只有一個庫布里克,《2001太空漫遊》是純粹的電影。
但在《華盛頓郵報》上也有這樣的惡評:一部不切實際的瘋狂作品,自命不凡,節奏極慢,演技業餘。
這部影片的節奏,的確出奇緩慢,160min的時長可能分分鐘會不小心睡著,
但,這部48年前的作品完全不遜於現在任何一部科幻大片,哪怕是卡梅隆的《阿凡達》,哪怕是諾蘭的《星際穿越》。
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一部關於人類的哲學詩史,是我看過的電影中內涵最深刻的電影,沒有之一。
因為,當你看完全片,你只會目瞪口呆。
從沒有哪個導演像庫布里克一樣,特立獨行挑戰觀眾的觀影極限;也從沒有哪個電影像《2001太空漫遊》一樣,看的時候崩潰抓狂而看完之後只剩下驚嘆。
我對如此之人、如此之作品,服到不行……
這部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的影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段,千萬不要以為下錯了電影,我當時一度懷疑自己看的是《動物世界》,崩潰得直想換頻道。
一群人猿從睡夢中醒來,一塊巨大的黑色石碑平地而起,在黑石的指引下,他們學會將骨頭當作工具和武器,收復了被同類搶佔的失地。
隨後一根骨頭拋向空中,畫面切換至數百萬年後的未來。
第二段,場景的配色非常棒!讓我錯以為庫布里克是學設計出身。
以及還有一堆人在講話,臉盲的我還沒來得及分辨誰是誰,就結束了?但你要好好珍惜,因為這是全片台詞多的部分。
弗洛伊德博士前往人類的月球基地,奉命調查月球上的不明物體——一塊被埋藏了數百萬年的黑色石碑。
在進行實地考察時,太陽升至黑石上空,突然發出了極度刺耳的聲音,畫面全黑。
第三段,故事正式開始!我反正是看兩眼差不多就睡著了(~﹃~)~zZ
長時間的靜默與黑暗,最大程度還原了宇宙時空,最難看下去,也最精彩。
「發現號」太空船向木星進發,除了飛行員鮑曼和普爾之外,飛船上還有三名處在冬眠狀態的科學家和一台具有人工智慧、掌控整個飛船的電腦——哈爾9000。
飛行途中,哈爾報告說某零件發生了故障,可經過檢測之後,鮑曼和普爾發現哈爾所說的故障零件一切正常,他們認為哈爾這次做了錯誤的結論,商量著要關了這個出錯的機器人。
卻不料機器人哈爾先下手為強,與人為敵。
自從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我留了一個心理陰影,只要看到人與機器人單獨相處時,總覺得機器人不懷好心,後面准沒好事兒!
這樣不好,不好……
當哈爾被徹底關閉時,鮑曼發現飛船已經飛抵木星。
他乘太空艙駛離飛船,在木星軌道上發現了又一塊黑色石碑,
接近黑石的鮑勃突然高速穿過一條五彩斑斕的隧道(高能預警!!
最終置身於一間風格古樸華麗的卧室(繼續高能!!!
影片用蒙太奇手法,寥寥無幾的幾個鏡頭,展現了一個人變老的過程,
鮑曼垂死之際,那個黑石再次出現在床邊,
石板面前他變成透明光團中的胎兒,凝視著浩瀚的宇宙,
生命就此輪迴。
影片根據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但與原著不同的是,庫布里克借黑石碑這樣一個上帝的視角,描繪了人類的眾生相。
從人猿時期對事物抱以好奇心,拿起工具進化為人;
到21世紀開始無所畏懼,探索無窮宇宙的奧秘。
人總是對未知的東西好奇,一步步靠近,再妄加征服。
但,縱使科技已高度發達,面對黑石碑這個巨大的謎團人類仍然束手無策,只知道它在向木星不停地發送電磁波。
在黑石碑面前,我們的表現與萬年前的人猿並無二致,仍然只是一個好奇而幼稚的嬰孩。
人類因為認識並使用工具而成為了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最後是否也會因為過分地仰賴工具而使自己滅亡?
這部電影將人性的東西全部抽離,塑造了一個極致冰冷的智能社會。
冷漠,貪婪,殺戮。
鮑曼收到家人的生日祝福,面無表情,內心毫無波瀾;
救回普爾的鮑曼在面臨自身生命安危時,沒有絲毫考慮就拋下這位曾和他朝夕相處的同伴於浩渺宇宙中;
關掉哈爾的過程中,哈爾一直在乞求,用氣若遊絲的聲音吟唱著童謠,但鮑曼不為所動;
還有,三位躺在睡眠器里的科學家臉還沒露就那麼死了?一點都不人性!
黑石在影片中一共出現了三次,從指引人猿學會使用工具,到成為引發月球傳染病流言的源頭,最後致使鮑曼穿越時光之門,一瞬變老,又一瞬回到生命伊始之初。
這個黑石碑,到底是什麼?
是「理式」世界的原則;還是萬事萬物的主宰;還是宇宙本體?
這個問題無法得出絕對的答案。
因為就連編劇亞瑟·克拉克曾說道:「如果你能理解2001的全部,那我們就失敗了,我們要提出的問題超出我們的想像。」
但,他值得思考。
人類對宇宙對未知充滿了好奇心理與恐懼情緒,但大多時候好奇戰勝恐懼,探索腳步從未停息。
許多科幻片中人類的探索即使遇到重重險阻,但終以人的勝利作為結束,人是故事的主導者。
而在《2001太空漫遊》中,人追尋不到黑石的答案,和宇宙的征服戰中,輸得徹底。
被英雄片洗腦得太多,養成了狂妄自大的性子,好像一切的未知恐懼在我們人的智慧與武力之下都可擊敗。
看到這部影片才驚覺,其實我們一直活在夢幻電影工廠製作的流水線產品編織的英雄夢之中,的確,我們是需要培養自信去抗擊未來的一切阻撓,但也需要有一顆清醒的頭腦,來認辯自身的有限能力與局域位置。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些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領域,
我們可以去探索發現,但莫以妄自菲薄之心,
過猶不及。
《2001太空漫遊》,的確沉悶乏味令人昏昏欲睡,但他更是科幻片的里程碑和終極作品。
我看這部電影,斷續續用了一周的時間,影片最後十分鐘的極致迷幻影像,我的嘴巴就沒合上過。
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中,他讓我得了機器人迫害妄想症,聽《藍色多瑙河》就心裡發毛症……
直至現在再想起,我還是想為他鼓掌,為他搖旗吶喊。
如何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看過這部電影的感受,我想,是「敬畏」。
(hello大家好,我是&<阿基獅看電影&>微信訂閱號的專欄作家,更多有趣的內容可以關注&<阿基獅看電影&>微信公眾號喔~)
說來慚愧,這部電影一直是斷斷續續的看,直到昨天才第一次完完整整從開頭看到結尾。
先說個人理解,我覺得很難用「科幻片」的範疇去定義它,因為它不是一部面向未來的故事,它恰恰是一部回顧過去的故事。
它不是探討人類開發外太空文明的故事,而是探討人類的理性思維本身如何一步步將人類文明推送到毀滅邊緣的故事。
至於庫布里克的這種探討本身是對是錯,這個我就沒法回答了,這是哲學家與社會學家探討的範疇,我只給出一點個人的觀點。
之前也在很多平台與人爭辯過,就是:不要從人性的角度去揣測文明的發展模式,這樣你永遠也得不到答案。
庫布里克的確是大師,這樣的電影即便放到今天,依舊是超前的,依舊是值得的探討的。
不過也能看到一些廉價的處理,一開始人類的覺醒那部分,背景用的都是巨型的背景畫面牆,這在早期綠幕/藍幕沒有盛行之前,是好萊塢慣用的招數,就是把背景的天空,山脈畫在牆上。
由於牆面的部分可能太粗糙,你能清晰看到部分背景有磨砂感。
不過對於一部68年的電影,當然不能苛求這麼多。
有空了寫長評。
科幻電影中至高無上的那一位。
我來說一下我的想法吧,剛看完。
我不能否認這部的意義,雖然我確實沒看過電影史之類的,但我還是知道作為鼻祖一定是後來的東西所無法媲美的。
但作為一個不是電影專業的學生的現代人也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相較於現代電影是比較無聊的。至於說它的哲理性,我想對於人類起源與存在的東西總會感到很深沉,但是受到電影本身的節奏以及現代科幻電影的影響,這部電影我並不喜歡。雖然我覺得不是從事電影相關的人看看還是可以的,但是我覺得不看它也沒任何損失。
差不多就是電影中的凡爾納小說吧,歷史地位無可撼動,但經過時代變遷之後就只能活在博物館裡,粗暴點兒說就是經不起時間考驗。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電影和凡爾納的那些小說一樣,把主要篇幅都用在表現和情節毫無關係的新奇技術上了,比如空姐穿著特製的鞋子在失重狀態下走路的鏡頭,比如裡面好幾場吃未來食物的戲,都拍得毫無必要的長,這種獵奇西洋景一樣的拍攝手法哪怕是在60年代都算落後了。
那麼多答案都在捧的哲學思考之類的東西,就算導演真的要表達這些那也是表現得不及格,開頭的猿人學會用骨頭那段雖然精彩但其實挺直白,並沒有多深刻(也許在那個年代會讓觀眾覺得很深刻,但是仍然經不起時間考驗);臨近結尾的滿屏閃瞎眼特效連精彩都談不上,而且也不深刻,其實我覺得那段特效也是導演在炫西洋景,那種閃瞎眼的效果在當時可能是很先進的技術;最後的結尾與其說是深刻,不如說是故弄玄虛,原著小說里對這段的描寫很清楚,並且並沒有因為寫得清楚就顯得不深刻——如果你們這些影評人認為定格、留白就叫深刻的話,那你們也太不挑食了點兒,有意義的定格才會顯得深刻,莫名其妙的定格只會莫名其妙。
其實原著小說節奏很緊湊,一點兒也不像電影這麼拖泥帶水,該交代的情節都交代得很清楚,沒有任何轉彎抹角裝深刻,同時還讓小說顯得很宏大有史詩感——我覺得這小說比電影更能經得起時間考驗,起碼我現在看它還能看得很投入。
總之我認為這個電影可以說是被過譽了,雖然當年是開創性的科幻電影,但現在是在拖科幻電影乃至各種其他科幻載體的後腿——會有很多沒接觸過科幻的人因為被科幻迷安利了這個電影而對科幻產生誤解,從而錯過了入坑的機會。
不吹不黑,沒看懂。完全快進看的!
就電影來說,很多不懂的地方要看原著小說的解釋才能搞清楚,說明電影給的線索不夠,無論你們說什麼特效、配樂、精神內核也好,連基本的東西都沒說明白,不覺得有多偉大。
但是小說很偉大,這個我承認。你不說我還以為2001年拍的
哎呦喂,怎麼這麼慢?快進。
哎呦喂,怎麼這麼慢?快進
哎呦喂,怎麼這麼慢?快進
哎呦喂,卧槽,這就完了!
不是看沒看懂的問題,而是電影本身並不具有基本的敘事水準。
看過電影不知所云的人,迫於輿論壓力,只好承認自己「看不懂」。
看過之後覺得這片子很扯淡的,一般都沒機會發聲就被罵回去了。
老庫的電影多少有點離經叛道,但要我承認自己對這部電影「看不懂」,那完全就是在侮辱我。
不好就是不好,這沒有什麼。
老庫的其他電影都很好,特別是最後的一部遺作《大開眼戒》,真是寶刀不老。
孩子們,為什麼你們就是不能接受他是一部飛片的事實?之前的星際旅行就是代表trip啊……中途太H還墜了一次機。(你真頑皮。)最後那光怪陸離的穿越不就是他媽的嗑LSD飛大了嗎?!然後飛H了精神分裂了√
不過話說回來老庫真的很會造氣氛 我就算是開著彈幕 全片也沒有一處高能的地方 還是被嚇尿好幾次 弄得我全片都超緊張 特別是Hal黑化時對攝像頭的特寫 還有最後門拐角的地方……
雖然沒有人提到但其實我覺得非常相關
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其中關於駱駝,獅子和嬰兒的比喻
駱駝是負擔之獸,承受著重擔,責任和任務
獅子是自由覺醒之獸,在沙漠中覺醒了新的旅途,而要和自己過去身為駱駝而負擔的重任鬥爭,從而成為自己的主人
嬰兒是完全跳脫了過去的責任與自由的鬥爭,希望用已經得到的自由去做新的更有意義的事情
帶著這個架構再去看電影 或許能多明白點它到底在講什麼 其實豆瓣上有些影評也提到了這個比喻,都還蠻不錯的
但這絕對不是一部我兩句話就能給你說清楚講了什麼故事,有很多賣點和所謂看點的片子。
也就說不是一部適合消遣的片子,報著什麼心態去看就能看出什麼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