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推出一款有「滤镜」功能的写作软件,修饰平庸的文字,会有市场吗?
像 Instagram 提供十几种滤镜效果供用户选择、呈现想要的效果。
------
更新 1:
几位回答者问「平庸」的定义,我定义的「平庸」是不合适不贴切,看过就忘,反面不是华丽郭敬明爱马仕。更新 2:
回应 @林莞喻:
这个软件不是一个「一气呵成写成好东西」的,是「工具」。
给一个粗略的想法,比如:怎么称呼男性?
在软件里输入「男性称呼」,出来十几个版本的称呼:中国古代版「少爷、公子」、中国现代版「小伙子、青年、先生」等,使用者从中挑出最适合文本的。
已更新
还是希望大家热烈的点(dian)评(zan)呀 XD,因为写这个东西真的太费工夫了…… = =
-----------------
【禁止转载 欢迎补充】
我设想一下,抛去利弊,我觉得应该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它应该和基本修图app一样有基本的「编辑」和「滤镜」功能。
首先你可以选择输入一段话或者别的文本里粘贴过来一段话。举例(输入):今天我在食堂吃了一个猪蹄,真好吃。(随口就来,估计想吃猪蹄了。)
一,进入编辑部分。编辑可以:
1.增加修饰词
此句变为:阳光明媚的今天调皮可爱的我在人山人海的食堂细嚼慢咽的吃了一个香飘十里的红烧猪蹄,真惊艳四座般的好吃!(软件自动匹配,当然不是很妥帖,形容词可更换。)
2.自动扩展联想
此句变为:今天,不知不觉到了饭点儿,我该吃什么呢?我左思右想,不知不觉走到了食堂。我坐看看,右看看,呵,这里吃的还真不少!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真是好难选择呀。最终,我在食堂吃了一个猪蹄,真好吃!(别跟我扯逻辑,我是软件,我是机器人。)
二,接下来就到了滤镜了。滤镜自然就讲究多了,必要的,付费购买。
1.鲁迅版
半晌午的时候,忽然饿了。 似乎是应该饿的,然而确乎已经忘了为何饿;觉得有什么缘由的,又觉得有什么太多了。
不觉踏入这食堂。眼望之处尽是鸹躁的人头,都带着哀戚的脸色。这个世道,大抵是活的艰难且累。这么一想,盘中的猪蹄着实是一种安慰了。这样一份漂亮的食物是怎样地使人骤然生动起来呵!然而也只是吃罢了。不自觉的只是吃。
或许这猪蹄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世间事大抵如此罢。
2.金庸版
正午时分,食堂大厅内,刚上的这猪蹄儿热气还未散尽,少女哪里还等得了,抓起筷子便夹了一大块,送入口中,只觉得满嘴鲜美,绝非寻常猪蹄,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诸味纷呈、变幻多端,如武学高手招式的层出不穷,人所莫测。少女大喜,风卷残云般吃得干干净净,一面吃,一面不住赞美:“妙极,妙极,连我八代祖宗,也整不出这般了不起的猪蹄呀。”
3.古龙版
饿。
好饿。
她端坐在那里,已经一个时辰了。旁边有一瓷碗,内盛猪蹄一只,早就凉透了,猩红。最终她还是把筷子伸向那猪蹄,她虽然竭力摆出勇敢的样子,她的手却微微颤抖,掩不住心里的害怕。
下一秒,她却笔直的向后倒去。只有一双锐眼还惊恐的挣着。
嘴角,猩红。
4.红楼梦版
“今儿我在那府里吃午饭,有一盘子猪蹄,我想着你爱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
“姐姐可真是细心。吃了。那猪蹄真是一只火工菜,口感酥烂,倒没的硌了牙。姐姐是嫌我老了罢,尽是些软烂的菜,倒少了些嚼头呢!“
”你个小蹄子就知道耍性子!这猪蹄儿是最补人的,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真是要被你气死了罢。就是死了也是个屈死鬼!”
“好姐姐,好姐姐,我知错了还不行?……”
5.琼瑶版
她孑然而立,轻轻地踏入久违的食堂,窗外白云青天,有阳光在微风中扩散。
看着盘中的猪蹄,她不禁想起它生前活蹦乱跳的样子。可它现在已经死掉了,但心上的影子是抹不掉的,那份歉疚和怀念也是抹不掉的。
她默默抬起了头,一行清泪顺着绯红的脸颊滑落,泪眼朦胧中,她望见一位有着精致容貌的师兄翩然而至……
6.郭敬明版本(请付费)
窗外大片大片的的阳光照进校园餐厅,那些明媚的光影穿过我的泱泱四季和我的青春年华,我看得见时光破碎的剪影,如同扬花般落满我的肩膀。
我叫的那一份德国猪蹄盛在HERMES精致的白色盘子里,像是疼痛的蜷曲成一团。空气中弥漫的是Eisbein独特淡然的芳香。我用ARMANI的叉子叉了一块送入口中,还没尝到滋味,我却像个孩子一样,沉默着蹲下身来,把头埋在自己的膝盖里哭泣。
我又想起自己迷茫而惶惑的光阴荏苒地流过虚无的生命,可是就在抬头低头的笑容间,残忍的时光已经从身后悄然逝去。
……
写的我脑细胞耗尽,总之各种滤镜还待开发,如有雷同,纯属侵权!有研发者如感兴趣请私信我,价格可再商榷。
-----------------------
此文调侃一番,其实论观点,我是赞同@张佳玮 张老师的观点的。世界上本就没有平庸的文字一说,缺少的只是组装这些文字的能力。而且若真研发出这样的app,看我上文的各种例子,多少有些不伦不类。其实是反例自黑来的。(笑)
----------------------
反正是写着玩 ,我就逐渐补充吧:
7.安妮宝贝版
到达这里的时候是中午。天花板是迷离而寂寥的蓝白格子。 我踩着麻编的球鞋,步入这个陌生的地方。食物。唯有食物才能填满心脏的空洞。
昨夜他走了。现在只有猪蹄是唯一的安慰。 颓败而丰盛。
那猪蹄的味道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寂静的幻灭。离开这里吧。矿泉水和药片都在。买的那件棉织的开襟上衣,旧旧的玫瑰红。
这是一个告别的年代。
8.韩少版
每到吃午饭的时候,人总是疑惑的。好像决定吃什么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其实无非都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今天想吃猪蹄,那吃猪蹄就行了。哲学?哲学有个屁用。
至少在吃午饭方面。
我吃完,一抹嘴,比解决一个哲学问题,舒服多了。
9.甄嬛版
“今儿个气候是极好的。天气微凉,日光甚是明媚,中午食堂的猪蹄儿味浓适口,肥而不腻,加之营养价值丰富,亦可美容养颜,这是最好不过的。我愿多品几口,但总难免有失落之感,又恐吃多了,误了减肥之大事……“
“贱人!贱人就是矫情!!!给本宫拖入慎刑司!!!!”
”……“
--------
多才多艺的好知友~
@欧永泳 心灵鸡汤版:从前有个富翁,吃了一个猪蹄,发现很好吃。于是他把厨子叫来,跟他说,你这个猪蹄很好吃,应该推广到全世界,这样你就可以挣好多的钱。厨子问:”挣好多钱又怎样呢?”。富翁说:“这样你就能像我这样天天吃猪蹄了。”厨子随手掰了块猪蹄放进嘴里,“瞧,我现在每天也能吃猪蹄。”
大师版:青年人问大师:“大师,我现在每天都觉得很苦恼,我觉得我已经没办法和老婆相处下去了。”大师不语,给青年人递了碗猪蹄,让青年人吃下去。如此青年人吃了三大碗,直到第四碗的时候青年人顿悟了“大师你想说是因为我腻了,需要分开一段时间来保持爱情新鲜感?”。大师说“不,是她太肥了。”
@沈義東 马尔克斯版本:好多年后,面对行刑队,奥尼玛巴?杨斯拉基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猪蹄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候植物油还没发明出来,很多食物烹饪的方法尚未被提出,这个领域如此之新,提起的时候,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经过几个小时的争论之后,他们在红烧和煮汤之间选择了红烧。
拥有这个神器,卖网络玄幻小说是没问题了!手把手教你如何日更一万字!
首先取名然后定主人公
地点
门派
主人公出场~
彼此打量完进入对话模式
对话不成功则进入对打模式
打完疗伤
炼药不好玩的话还可以养个宠物
当然走西方奇幻也可以
最后还有锦囊
怎么样,这么厉害的东东,风靡晋江,覆盖起点,只卖998!!!998你买不了吃亏,998你买不了上当!猛戳就可以了,欢迎购买哦:玄派网 - 网络小说创作辅助平台,人名生成器,功法招式生成器等各类小说辅助工具
钱三成可以分给豆瓣上这位老师,是的,我只是个搬运工:你们以为网络小说1天2万字怎么写得?
一定会有市场的,即使它严重地限制了人的创造力,但它为平庸没文化没创造力没观察力没常识之人带来了曙光。
傻子的钱好赚,傻子都知道。
它的确平庸。目前,任何民用商用软件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创造力。在「无限可能」这个部门,还是双手最好用。四个阶段:基础手动 —&> 软件提供创意,开拓视野 —&> 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 最后,软件仍然不够用还要靠手动。只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世上越来越少有人走到最后这个阶段。
手机级别的小 app 顶多刚刚到第二步就没了,这就是为什么单看照片就能猜出是哪个 app 「洗」过的。但好多人看不出来——题主要做的 app 就是 target 这群人。从软件的概念做这个东西的想法本身是错的,可以做成一款游戏。聊天发送出去后,内容却改了:
比如:
小明输入:你好!! 按“发送“
小红收到:草泥马!! 于是回复:“杂碎给我滚!“
小明此时收到:公子,有何贵干?
绝逼有市场。每天轻松十万字。
名字都想好了:
写作助手
智能写手
装修大师
轻松写作
每天十万不是梦
当然,既然有病毒就会有杀毒,另一款软件三天之后会上线:
阅读助手
智能阅读
卸装大师
轻松阅读
每天只读一万字
机器的价值在于能极高效告诉你什么是不可行的,至于什么是绝逼可行的,目前只有上帝知道。
谢邀。
平庸的文字所以形成,就是因为世上有了这种“相信以机械的方式加以形容词修饰文字即可使之化腐朽为神奇”的概念。
我研究的方向和这个很接近。应该说要写的朦朦胧胧,好像有意义又好像没意义,这个可以做到。要写成通俗易懂就很难。换句话说,计算机可以玩文字,但对文字后面的意义目前还不甚理解。所以特别适合写朦胧诗。
MIT的Fox Harrell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类似于写诗机之类的东西。可以参看:http://groups.csail.mit.edu/icelab/sites/default/files/pdf/style04.pdf
Northwestern 的 Larry Birnbaum 成立了一间公司,开发可以生成方便人类阅读的报告的软件。Our Company | Narrative Science
从机器学习的角度来说,很多东西可以在统计意义上模拟写作风格,比如一个简单的Hidden Markov Model就可以。但是统计意义是在大样本上成立的,单纯拿出一句话,很难保证语句完全通顺,意义完全清晰。我觉得Larry Birnbaum很多时候还是套一个模板。当然具体算法人家不公开。
尽管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但我对人工智能的进展充满信心。计算机永远比不上人这种论调,自有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开始就有,不过基本上都没什么价值。你如果对这问题有兴趣,应该考虑报考美国人工智能的博士生。虽然我认为完全如问题所描述的软件不会有真正的市场,因为进入修饰化的方向很可能会丧失文字核心意义,但建设性一点来说,我觉得倒需要一种介于“平庸”和“繁复”中间的「文字滤镜」:
- 带有感性的修饰,合适而易于理解的比喻;
- 不失去核心意义的质地,清晰、准确的表达意思。
因为很多商业文案其实做不到这点,但商业文案又必须做到,我相信人工智能是可以实现的。
你的意思是用了这个软件之后知乎上就会充满了郭敬明?
你的意思是上面这个句子用了这个软件之后就会变成“来自你,玄妙如你。这个问题就如同藏在叶子背后的一个蛹,一切关于破茧的想象都是猜测。莫非每个人都能成为造物者,将目之所及的文字点石成金。那一刻你会有莫名的忧伤如河水逆流。你轻轻地点击‘添加答案’,吸一口气,仰望天空。天空是Hermes的颜色。”之类的文字吗?
2015 年修改答案:已經有這樣的軟件了:Marked 2 - Smarter tools for smarter writers
---
以下爲 2011 年的舊答案:
補充 @张佳玮 的答案:事實上,Instagram 以及類似軟件提供的濾鏡效果,同樣是製造平庸照片的利器。再往前說,實體 Lomo 相機本身就是製造平庸照片的利器。
【更新】提問者增加了「更新 1」後,我的回答不變。
是个有趣的想法 不过技术上还做不到
不过提示一些同义近义生词是可以 虽然生词多了只会让文字显得更平庸无味
word里就带近义词典 我写邮件时 怕老外觉得我用词太简单 常用这功能
在人工智能都引发人类危机感的大背景下,不能说没可能吧。
但是至少文学滤镜软件的代码要比图片滤镜软件的难写得多得多了。
想起苏珊·桑塔格的一段话:
摄影是唯一一种专业训练和多年经验不见得就占尽优势的重要艺术形式。这有多种原因,拍照时的机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没有类似的竞赛场,因为文学实际上没有什么是可以靠机遇和运气的。语言的精雕细琢通常不会带来不利结果……
桑塔格对摄影这门艺术有过很深入的观察和反思,还写了专著《论摄影》,而她自己又是个十分厉害的作家。她的意见颇具参考价值。
很佩服你的想象力。其实也是可以有的,因为人工智能已经很发达,可以通过大数据算出怎么样的表达是更恰当的,以及什么样的文风是最时兴的。
但这些都有个前提,人工智能是为低能的人类服务的。——这样说似乎非常偏激,就好比你现在打字时的字体一样,虽然书法不屑一顾,肯定比你手写要棒多了。对于不擅书的大众,这是个好工具,妈妈再不也担心写字太丑别人看不懂了。
可是到了这个地步以后,你我的书写已经可以自动选择字体了,“文如其人”还有效吗?如果没有效,那你精心选的字体还有什么意义呢?
至少可以确定一点:率先推出该软件者,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至少会获得非常大量的关注。
这个问题的题面本身,其实比补充说明要贴切得多——「滤镜软件」,正是这样一种概念会获得巨大市场。正如在图像处理领域中著名的 Photoshop 及其他相关软件提供了大量的「软滤镜」一样,在文字处理领域中也可以有这样的技术;同时,这种技术的成熟度如果可以达到图像滤镜的程度,其重要程度和受关注、被运用的程度也不会亚于 Photoshop 滤镜。
因为,单张图片与片段性的文本,在传达语义的功能、甚至形式上,都有太多相通之处。
当然,如果你去请教一位数字照片处理的专家,他或她可能会向初学者的你警告:尽可能少使用「模糊」和「锐化」以外的花哨滤镜,那会让你的照片变得俗套、甚至糟糕。
在我看来,文字处理领域中的「模糊/锐化」滤镜,就好比是「拼写纠正」这样的初级的智能文字处理功能。「拼写纠正」、以及更高级一些的如「自动生成项目编号」之类的功能,就是实实在在的「文字滤镜」——这些滤镜不但能改变文本本身(例如单词拼写),甚至还在文字设计(typography)上提供了一些自动设定(例如缩进排版)。
今后,这类滤镜一定会越来越多,直至延伸到修订语义和修辞的功能层面上。然而,短期内这类高级滤镜还是难以看到的,这太有赖于文本识别的人工智能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发展程度了。换句话说,要让机器能代替人来修饰文本,首先必须让机器能读懂文本。
事实上,图像滤镜的成熟度也还远远不够。但这个领域也正在进步。今后也将看到越来越多能「看懂」图片并针对性地加以修饰的图像滤镜。这个问题让我想起 friends 里 Joey 给 Monica 和 Chandler 写证婚词时的囧状。
他用 word 中的功能将简单的词替换成比较 sophisticated 的词,结果是弄巧成拙。
文字这种很内在 subtle 的东西很难有滤镜一样的东西去修饰。
這樣的問題其實挺好的。
說明,在秀秀類軟件殺死攝影師,選秀殺死明星,卡拉OK殺死歌手,微博殺死記者之後,作家也快被殺死了。而人們往往腦子都不想動一下。
記住一句話:凡是號稱人人都可以做xx的產品,最終的結果就是xx死光。语言「滤镜」绝对是大杀器,肯定火到不行不行,但是你把它作为“写作软件”的一个功能,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呀,看互联网的发源地,硅谷的大大们是怎么玩的吧:【大数据】+【互联网】 多图预警
欢迎大家来到鬼谷,龟谷,我呸,硅谷,今天我们将看到Crystal开发的一款,号称“自拼写检查以来对电子邮件最大的改进”的应用,中文介绍看这里:如何回复爱人的逼问?这个网站比你更懂Ta的心,应用官网看这里:https://www.crystalknows.com/。
大家在使用这款应用时,只要告诉应用,你在给哪个倒霉蛋发email,应用的后台云端就会去互联网上抓取这个倒霉蛋所有过往的聊天/发帖/邮件记录,比如社交网络、Google等,该系统自创了一套独门算法,能根据过往的社交行为,推测目标的性格特质和语言偏好,据此给出email的书写建议,是不是很惊艳呀,该创意已不单单是文字“润色”这么简单了,而是玩心理游戏了,是不是很高大上呀,好,下面是拍照时间:
这个场景模拟的是你在给一个叫Mark的倒霉蛋写邮件,一开始,你是这样写的
应用给出的建议:
嗯,按照应用的提示,一步一步改进吧,可怜的Mark,被人下套了还不知道呢,他要是知道自己被电脑给戏耍了,会不会很不高兴?!
相关资料:No empathy? Fake it with an app that perfects your online self其实我觉得输入法最应该装备上了这种大杀器,简直屌爆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勾不到男/女朋友了!
在某種意義上這跟我想要的電子字典軟件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不是外-汉字典,而是单纯的汉语词典了。
我之前的提问: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28067
其實就是起一個收集、羅列不同表述可能的作用,甚至附列词义辨析等信息;
但具體的選用還是要看用戶本人的判斷,而非完全的自动化。
至少我自己挺想要的,因为记忆力实在有限,有时会怎么都想不起某个日常少用的措辞。
此外我也希望在网路上少看到些「请问〇〇〇是您的拙荆吗?」这样的句子囧rz
但这就是为何我坚持仅需罗列而选用要靠用户自己判断(而非软件自动甄选替换),除去标准字典内容外其余资料也需由用户自己整理存储,而不是随便共享他人的成果(每个人的品位、整理习惯、涉猎范围等也不尽相同,分享意义恐怕确实有限),其实这反而是个巩固记忆的过程。
再有,利刃本就可杀人也可救人,关键还是看「人」怎么用。积极的态度应为善用智慧与人类惰性作斗争,因噎废食终非良策。
机械的方式?机械的方式怎么了?机械的方式很低等么?汽车用流水线机械方式生产之后,创新有变少么? 如果写作的软件可以把一部分人从遣词造句中解放出来,不是可以让人们更加注重要表达的内容么?如果写作的软件可以帮助一些人更清晰的表达他们的意思,这有什么不好的? 真心不明白为何大伙儿对机械的态度还停留在上上个实际。
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看着各种对自然语言处理毫无信心的人,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也许是楼主对这个问题的定位偏向人文,邀请的也都是人文方面的答主,所以还没有算法的大牛来认真的分析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首先推荐楼主去百度一下「朗文英语联想词典」,或者Google「Longman English Language Generator」。 这个词典的作用就是楼主举的例子,你输入一个很普通的词,他会从各个语义的角度给你推荐更加fancy的词。这是一个例子,Beginning的词条。
,灵格斯的词典库也有这本词典,虽然索引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可以下载下来感受一下。
其次我必须说,这么一个软件技术上几乎和图片滤镜类软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而是和google translate这样的应用共通之处多一些。
类似的软件,英文写作中是有的,诸如white smoker之类的润色软件,似乎是提供所谓的vocabulary builder来帮助你选择更fancy的词。不过,他们做的十分简单,毕竟英语单词和词组之间是有空格的,而且基本都是固定的,不像中文随便两个字一拼就是个词儿;遍历一篇文章中的所有单词,然后看到数据库中有建议的就建议一下,这完全没有难度。
中文就不一样了,首先你就要解决断词的算法,确定完算法之后你发现有些修饰词词典里是根本没有的,所以你要想办法知道那些词语本身的意思,这就基本纯靠数据收集,然后如果涉及到句式,句法,风格,就更加复杂。不过相信如果数据足够多,足够精良,还是能达到可以接受的效果,当然这种精良的学习数据的制作难度可能不下于编写朗文的那本词典。
所以,我觉得不如做成半智能的。不要直接给一份文本,说个风格就要转换;而是尽可能的分开步骤,每个步骤程序做一部分工作,给出几个选项,让用户选一下。我个人写作实在是很糟糕,这里暂时举不出什么好例子。但是用户的选择可以大大减轻算法的要求,而且这种选择可以作为反馈,反馈到云端,帮助程序继续完善其算法。
要是真想做,开源的话,我愿意参一分子;要商业化,我水平有限,就不去瞎添乱了。
(- -,我觉得我就需要这么一个软件。)
应该可以吧,只要技术够发达。
其实所有的艺术创作本质上都是一种搜索。
音乐创作可以看作是在n分钟内,对20hz到20khz范围内的搜索;
绘画创作可以看作是对m*n像素空间的搜索。
所以说,未来的艺术家要么就是对搜索的条件进行创新(内容,风格等),要么就是对搜索空间进行创新(新的艺术形式)。
想象一下,郭敬明风格的“滤镜”,QQ会员价每月9.9元,然后将你个人设备记录的每日行记录入其中,再配上各种社交网络上你的留下痕迹,每日定期生成,一篇悲伤逆流成河的空间日志就诞生了,还每日自动更新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