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如何在獨居時有效地保持自律?
23 歲,獨自在北京居住。坦白講,以前過集體生活或者和爸媽住的時候,會為自己立一些 flag 。但是現在一個人住,自律和立 flag 的動力就會減弱。對於這種自律感減弱的情況很焦慮,但是有時候又沒有辦法克服。
本題已加入圓桌 ? 即使獨自生活,更多「獨居」、「單身」的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題主,你好!
我比你虛長几歲,自17歲起就開始獨居,算來也有10多年了。這些年裡,我也時常因生活糟亂而苦惱,為自制力薄弱而痛悔。
我試過所有或科學或經驗的時間管理辦法,希望使得自己更為自律。
其中有些有用,有些沒用,但如果從長遠的時間跨度來看,幾乎所有的這些辦法或技巧,都是沒多大用處的。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開始逐漸明白了一些道理,發覺以前的很多理念其實都是錯誤的,是媒體、暢銷書作者憑空設計的概念,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雖然至今也沒有變得太自律,但生活終歸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我也總結出了一些心得。
也許不一定會對你有用,但我決定分享出來,希望能給你,以及有類似困惑的朋友以啟發。
心得一:自律不能一步到位
在剛剛獨居的那段時間裡,關於未來,我有很多設想,譬如健身,做飯,每日讀書,等等。
但健身卡辦完就基本不會再去,廚具買來從沒進過廚房,買了一整箱的書,卻連書皮都沒拆開過。
更糟的是,衣服堆到角落發臭了都還沒洗,垃圾丟的到處都是,所有的業餘時間都在玩遊戲,每天晚上都在熬夜,每天早上都要賴床,因此,經常會遲到。
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於是開始制定各種計劃,查看各種時間管理的資料,希望能從頭到尾得到改善。
但結果是,沒有一樣能夠堅持執行兩個禮拜以上。
我總想著一步到位,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但事實告訴我,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首先,如果人要完全依靠意志力去堅持某樣事情,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就像體力一樣,是會被消耗的。
所以我們必須養成習慣,因為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在消耗非常少的意志力的情況下,輕鬆地堅持做某件事。
但一個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困難的,需要長期的刻意訓練。
所以,當你試圖一次性控制太多事情的時候,你很容易因為意志力的過度消耗而變得身心疲憊,乃至崩潰。
而結果,往往是一段時間的徹底放縱,以及對自己失去信心。
因此,我們要循序漸進,一件一件去改變,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途我們可能會懈怠,比如想減肥的你,某一天控制不住去吃了一頓飽飯。或者想要每天睡前閱讀的自己,某一天晚上去玩遊戲了,而沒有去閱讀。
這完全有可能發生,但這絕不意味著失敗。
我們很容易覺得,某一天沒有堅持下來,這就是失敗了,所以我還是放棄吧。
不,你沒有失敗!你明天依然可以繼續你的計劃,只要你多堅持一天,你就多收穫一分。
成功的關鍵不是你執行的多完美,而是你堅持的有多久。
因此不要給自己壓力,做的不完美沒什麼,偶爾放鬆一兩天也沒什麼,這不是失敗,你徹底的放棄它才是。
你不但不能自責,你反而需要鼓舞自己,誇獎自己。責備會給你帶來壓力,而壓力往往不會促使你前進,它更可能讓你逃避。
所以從今天開始,扔掉那些寫的太滿的計劃,先從一件小事做起,中途斷過也沒關係,這不意味著失敗,做好了就獎勵自己,沒做好也別自責。當這件事養成習慣以後,你會發現自己可以毫不費力的堅持它了。
心得二:你要遠離誘惑
我從小就是重度遊戲迷,從紅白機到htc vive,幾乎所有遊戲設備我都買來玩過。經常是睡覺前想著玩一把,結果打完一抬頭髮現已經天亮了。
雖然遊戲的過程是很愉快的,但不能否認它非常影響自己的工作、學習。
雖然知道我這輩子不可能戒掉遊戲(也沒必要戒掉),但至少我不能被它所控制。
因此,我的做法是,每次發覺自己在遊戲里投入了太多時間,就卸載遊戲,或者把機器拆開鎖起來,甚至送到朋友家去。
雖然之後我一定會再去裝起來玩,但這個努力的過程是有必要的。
有段時間,我需要在家辦公,但在家裡太容易變懶,一不小心就玩遊戲去了,因此我還是專門找了個咖啡館,就像上班一樣朝九晚五。有時候怕自己刷太多微信,甚至連手機都不帶。
記住,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面對誘惑,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不動搖。我們對抗誘惑也會消耗意志力,而時間久了,你就會徹底崩潰。
所以,無論任何時候,你都要主動遠離誘惑,就像不要考驗人性一樣,也不要考驗自己的意志力。
它們都是禁不起考驗的。
心得三:自律與你的身體狀態有關
事實上,你的身體狀態,會極大影響你的意志、情緒、智力等等能力。
有沒有發現,當你沒睡夠的時候,會變得很容易發脾氣,處理工作也容易走神,應該做的事情也不想去做。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就開始非常注意休息,因為只有身體得到良好的休息,才有足夠的精力去處理工作。
這裡的休息,包括很多方面:
1,早睡早起
2,中午小憩,但不會超過30分鐘
3,體育鍛煉
4,周末徹底放下工作,去做一些不消耗太多精力的事情
5,聽音樂
這一切都以恢復精力為目的,只有精力充沛,你才能做好事情,才能做到自律。
保持自律並不是只靠意志力就能做好的,普通人很難擁有太過強大的意志力,而且也沒有這個必要。
你要利用一切可以幫助你自律的因素,無論是環境,還是身體條件,甚至是別人的督促,公司/學校的強制安排。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高效的保持自律。
以上就是我這些年的思考,也許並不那麼正確,但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
這是我第一篇知乎回答,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寫下。並不是敝掃自珍,而是自知閱歷淺薄,怕寫出來貽笑大方。
但最後還是決定寫下。因為我看到了有像我一樣曾經迷惘過的人,我的些許經驗,也許能夠幫助到他們。
如果覺得此文對你有幫助,希望能知會我一聲,讓我有動力以後繼續在知乎分享一些我的思考和經驗。
謝謝大家!談到獨居與自律,我自信有發言權,無論是在國內的少年時期,還是去斯坦福念書,我大部分時間都算是獨居,而且始終保持著自律,當然效果也是相當棒的。
自律看上去是個簡單的名詞,但真的做起來卻一點都不容易,在這裡我分享一點經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尤其推薦有拖延症的人閱讀,目前我已經成功治癒好多有拖延症的員工,部分患拖延癌晚期的也有明顯好轉。
首先,很少有人提到,其實想要保持自律,最重要而且力所能及馬上就能做的,不是讀書,不是冥想,不是拿小本本撰寫誓言,而是很簡單的兩個字:
早起!
你以為我在開玩笑?不是!
在斯坦福念書時,我常愛聽各種奇葩的講座,有一次聽的恰好就是早起對於自律的重要性,你一定想不到,早起對於一個人的生活和成長有多麼重要的影響和幫助。
正常人每天的睡眠大都在7到8小時,然而有趣的是,歐洲心理學家發現,在早起的人的潛意識裡,每天的可支配時間是要更長一些的。而相對的是,在晚起者的潛意識裡,每天則要變得短了許多。
這是因為,在大部分人的潛意識裡,是以中午12點為一天的分界線的,如果總是很晚才起床,一起床半天就沒了,人的心理難免受影響,近而焦慮,同時效率也會相對變得低下,總之壞處多多。
如果不信我上面說的,你可以做個小嘗試,今天晚上23點就入睡,然後明天早晨在5:30~6:00起床,這樣在上班之前,你應該至少擁有了2小時的自由時間。
這段時間你可以安排自己看40分鐘書,或者聽一節TED,然後剩餘的時間還很多,給自己5分鐘時間,安靜地坐著,感受下清晨的微冷,或者閉上眼睛來一小段冥想,如果你沒有冥想的習慣,也沒關係,就是簡單地閉上眼睛就好,然後想想什麼就想什麼。
感受一下,你就會知道我想要說的是什麼。
即使在夜生活極其豐富的西海岸,我也始終都保持著早起的習慣,原因也很簡單,當你把一種好的習慣變成自然,它將成為你極其有力的武器,就像007的槍,李小龍的雙截棍,或者海明威的筆。
要想保持自律,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盡量讓自己日常的生活規律化。
規律化不是死板,而是一種境界,就像雷阿倫永遠不變的投籃手勢,沒有人會說他的手型死板,大家只會讚歎,並且稱之為完美。
以我舉例,每天起床以後,我會把自己當天要做的事情簡單地羅列一下,包括當天要學習的課程,要看的書。創業以後,我仍然保持著這個習慣,會在一大早,就把當天要做的事情過一遍,要開哪些會,要安排哪些事務,要談哪些客戶,等等等等。
羅列完以後,我就會開始做事,一件一件來,不要急,一件一件來。
好多年輕人有個壞毛病,就是太急了,不管是談戀愛還是做事業,都太急了,恨不得今天有個想法,明天就見天使投資人,後天就拿到融資,大後天就上市。
怎麼可能會這樣呢?生孩子都要懷十個月呢,當然哪吒除外。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別一大早起來就刷朋友圈啊,這個危害指數絕對是五星級的,具體為什麼,就不用多說了吧?
不是對朋友圈有意見,事實上我不建議年輕人把太多的精力花在朋友圈上,因為你以為那個是朋友圈,其實不是。
它只是一個社交軟體上的一個社交版塊而已,真正的朋友圈應該是更基於線下的,而非線上。
就像打遊戲,你可能有一堆天南海北的好友,好得不得了,可是當你離開這個遊戲後,你會很快發現,那些好友漸漸的就不見了,也沒有刻意冷淡,但就是不見了。
哪怕現在社交軟體這麼發達,但就是那麼自然而然地不見了。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好多會議,仍然是需要肉身前往,哪怕飛14小時飛機,只為了開2小時的會
不要被虛擬的遊戲、朋友圈這些迷惑了雙眼,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微博公眾號文章,經常會成為破壞你自律習慣的壞蛋,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誘惑你,侵蝕你,等你反應過來,哦,原來我已經刷了兩小時朋友圈了啊。
哦,原來我已經刷了兩年的朋友圈……
聊得有些遠了,如果這些還不夠說服你,我記得原來收藏過一個回答,答主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統計,大致意思是,相比較睡懶覺的人,早起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比睡覺更有趣的事情。
原文如下:
(1)每天多出30分鐘,每周是3.5小時,每月15小時,每年180小時。
180小時相當於每天工作6小時,1個月的工作時間。
(2)每天多出1小時,每周7小時,每月30小時,每年360小時。
360小時相當於每天工作6小時,2個月的工作時間。相當於每年多出2個月來。
可以用這2個月來精力充沛地做以前沒有時間做的事情,這是多麼美妙!
然後是答主總結的早起策略:
1,如果需要花費超過10分鐘的時間才能夠入睡的話,說明你並不是很困。你醒著躺在床上浪費時間,卻不能入睡(註:躺在床上思考,效率極其低下)
2,如果根據身體的需要去睡眠,通常會超過實際需要的睡眠時間,每周會超出7-10個小時,相當於整整一天的工作時間!
3,最佳方案:瞌睡的時候才去睡,每天的固定時間設置鬧鐘,響後立刻起床。什麼都不想,因為賴在床上的時間越長,接著再睡的可能性就越大,絕不去想再睡一會的好處。
4,睡覺時間到來前,不要看會引起情緒激烈波動的相關東西,漸漸把節奏慢下來,閱讀閑適作品是不錯的選擇,或者問自己,現在上床,10分鐘內是否能入睡。
5,為了防止睡得過晚,給自己劃定一個最晚睡覺時間,即使這時候完全不瞌睡,也必須上床睡覺。
6,當養成生物鐘後,早起會變得簡單,就像運動員訓練體能一樣,養成習慣,並不會感覺多難受。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但我們並不會有意識地去控制它。
說了這麼多,只說了一件早起,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在我看來,對於獨居者,想要自律,實在應該從早起做起,當然有些人習慣晚起晚睡,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我建議大多數人,還是早起早睡,它會給你以潛意識層面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女孩子,還會把皮膚養好一點,不用頂著大大的黑眼圈。
時間關係,就先寫到這裡,未完待續。
對於自律我還有很多想說的,有空就更新到這裡。
作為年輕人的一員,我從自律里拿了太多的好處,希望大家也能擁有自律,擁抱自律。
1、起床第一件事是把被子拉整齊,不用疊被,但稍微拉平整些,1分鐘不到,房間卻遠離邋遢;
2、不需要用keep的拉伸課程,就扭扭脖子簡單拉伸一下,如果你能像我一樣騷的話——一般是一首很有節奏的歌曲扭幾分鐘,再去洗漱,刷牙要夠3分鐘,最好買個電動牙刷。
3、一個好看又好用的臟衣籃不到50塊錢,買兩個,一個裝要洗的臟衣服,另外一個裝每天要換的衣服。洗刷完換下的背心要洗的丟進臟籃,晚上還要穿的就疊好放另外一個籃子。
(不用疊的多好,但比亂丟在椅子上強)
4、鑰匙、手機、耳機、公交卡、錢包一定要養成習慣放固定的位置,我是用的買ipad的盒子倒過來放在置物架上,用盒子盛這些。回家鑰匙耳機放進去,出門之間盒子里拿,從沒有出門要找鑰匙的尷尬。
5、無論你愛不愛讀書,卧室買一個書架,即便沒幾本擺放,用來放日常生活用品也極為方便,例如4。
6、垃圾桶永遠不堆滿,要買好一點的垃圾袋,有提手紮實的那種,最少也要一周拖一次地。家裡要有藍牙小音響(市場價100以內),胡德夫的《匆匆》或者馬友友的《靈魂探戈》,以及維瓦爾第的《四季》,這幾張專輯都是極為適合大掃除時聽的。要把大掃除當成一項運動,聽音樂大掃除能慢慢變成一向愛好,讓人安靜。
7、夏天家裡涼拖要兩雙,一雙放浴室只洗澡的時候穿,出浴室換鞋,拖地麻煩就要保持。
8、永遠不要在家裡待一整天,下雨也要去咖啡館坐坐,天氣好就周圍轉轉,一個人宅點兒沒什麼,但宅一整天就會進黑洞了,離陽光越來越遠。
9、如果能做飯的環境,一周最少開火兩次,自己吃或者叫朋友都好,培養自己能有拿手菜。做菜的時候適合聽一集《一千零一夜》,有時候我也聽《英語pk台》。
10、家裡水杯要經常洗,馬克杯喝咖啡,另外一個水杯喝涼白開這是標配,最好養成冰箱里冰冷開水的習慣,最好杯子能習慣杯墊,喝冰水杯子放桌子上留下的印子真的很煩。
11、一個月洗一次被單,衣櫃里空氣清新劑我推薦薰衣草味道的,幾塊錢一小罐的那種,一罐能管三個月。
12、家裡常備兩箱(因為都是兩箱包郵)礦泉水,去健身房拿一瓶就出發,自己出去吃快餐也可以帶一瓶水,路上邊走喝兩口,就不那麼匆匆忙忙只為趕頓飯了,散步。
13、買東西去固定的超市,吃飯也要有固定的幾個餐館,買水果找固定的攤位,和顏悅色多笑一笑,一個人生活,沒人給你添堵,對身邊的陌生人都好一些,時間長了,你會更開心的。
14、瑜伽墊得買一塊,keep是個好app,一個人在家鍛煉的話,方便。
15、盡量晚上十一點上床,不玩手機。
一件件小事,養成一個個習慣,按你喜歡的生活方式去調整,不要拿筆設立各種偉大的目標,生活沒這麼枯燥,就是一些雜碎的小事,處理的當生活就不寒酸窘迫。一個人生活,照顧好自己,山高水長的,莫愁前路無知己。
開通了個人公眾號——sparetime2017 / 姜大白,在哪裡我把關於自學英語的內容系統的整理了,現已開門迎客,歡迎大家去看一看,有朋自遠方來~
http://weixin.qq.com/r/szrexuPEML5Prael92_h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在獨居,講真,在大學的時候我不是一個自律的人,高中的時候聽信了班主任的話---進大學就可以隨便玩和談戀愛了,導致我進了大學後就像脫了韁的野馬,盡情的放縱了自己四年。
畢業後工作,創業,我逐漸的把自己從大學中懶散的狀態硬生生的拖回到自律的狀態,不為的別的,就想為自己的工作多增加點效率,真的,從散漫切換到自律,這其中給我帶來的改變和工作的高效,我太深有體會了,否則以我懶散的狀態和行動的低效,不可能創業成功,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一,給自律開個頭,早起
散漫的人大多晚睡晚起,因為這樣的生活狀態是隨心所欲且舒服,自然而然的,一旦決定要自律,就要先從這個最容易改變的生活習慣做起,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就是,連最簡單的事都做不好,怎麼做大事呢,所以咱們的自律大業要從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開始,不對,是從早起開始!!
早起的目的是幫助你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是最容易做到的自律習慣,所以先要把它解決掉,之後你才能更有信心去攻破其他的影響你自律的障礙。
成人每天保證睡7個小時足矣,所以如果準備6點起床的話,晚上11點就必須得睡覺,之前上大學的時候養成晚睡的習慣,但是上班之後每天因為工作地距離住處比較遠,所以必須得6點起才能正點上班,如果還晚睡的話,由於睡眠時間的減少,白天上班就會一天都沒精神,午睡都不頂用,但是如果早睡早起,白天就不會犯困,這也是個提升工作效率的好習慣,可謂一舉兩得。
二,當下只專註做一件事情
一個時間段,如果想做多個事情,因為難度的增大,會對自己內心產生壓力,從而產生焦慮感。
這種焦慮感會觸發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本能的去尋找可以讓大腦放鬆的事情去做,典型的行為就是刷朋友圈這種可以讓大腦放鬆下來的行為。
大多數人可能都有過這種感覺,如果你一段時間想實現很多的目標,那麼實施起來就特別的低效,很可能到頭來哪件事情都沒做好,而如果你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做一件事情的話,因為只專註做一件事,你的效率反而提高了,由於做的越來越得心應手,焦慮感反而沒有了,進而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刷朋友圈和社交軟體也就對你沒有吸引力了。
專註是自律中很重要的一環,所以不要貪心,當下只專註做一件事,這樣才是最有效率的做事方式。
三,養成經營自己的思維
如何經營好自己是每個人都該考慮的事情,一個人以經營自己人生的心態和以打工者的心態得過且過的混日子,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養成經營自己的心態就自然而然的自律了。
如果把自己比喻成一間公司,你自己就是這家公司的老闆,你付出的是時間,得到的是自身增值,形成這樣的思維的話,你就會倍加珍惜你自己的時間,因為你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金錢,時間實際上要比金錢要貴的,因為錢可以再掙,但是要記住,每個人的時間一旦浪費了,就不會再回來,優秀的人都是很珍惜自己的時間的,這個時間轉化成自我價值的比率越高,你把自己經營的就越成功。
而現實確是很多人沒有這種思維,只把自己當成打工者那樣得過且過的混日子,這樣的人是沒有動力去做可以讓自己增值的事情的,因為做自我增值的事情前期都是需要毅力去推動自己去做的,顯然沒有刷朋友圈,打打遊戲,看看美劇來的那麼輕鬆和自然,這些東西把時間吞噬於無形之中,因為做這些事太安逸了,可以讓自己全身心的放鬆。
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感覺到,做這些對自身無益處的事情過多,是在浪費你寶貴的時間,也就是浪費生命,20幾歲的年輕人可能覺得自己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時間,但是等你一旦過了30歲的時候,大多就會對自己年輕時候碌碌無為而悔恨,因為30多歲的時候,新鮮的血液湧進職場,比你能拼,比你年輕,更糟的是,你上有老,下有小,跟這幫年輕人再去競爭就稍顯力不從心了。
所以要趁著年輕儘早的讓自己增值。
把自己看成一個公司,你就是你這個公司的老闆。
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就是盈利;
做對自己無益的事情,就是虧損。
巴爾扎克每天喝50杯咖啡。
菲茨傑拉德在巴黎時經常酗酒。
普魯斯特寫完一章後必須得嗑點鴉片。
自律嗎?
梵高就更不用說了,被阿爾勒朝陽區群眾舉報到精神病院去了,人民分分鐘教會你自律。
康德確實夠自律,受益的是走不準表的鄰居。
村上據說是每天九點準時睡覺,早睡早起身體好,怪不得陪跑力滿格呢。然而領獎都不積極的鮑勃迪倫還是垮掉的一代呢,上哪說理去。
開玩笑呢。你要說這幫搞文藝的不自律很正常,我就跟你吃了吐:他們其實比一般人都自律。
你們念叨的自律是強迫自己過的有規律,建立良好的生活節奏。我不反對,就請問一句:自律是為了什麼?
為了積極生活,創造個人價值,實現自我成就,對不對。
反正不是debuff期間無聖療嘛。
已有高票答案說了,盲目的自律無意義。我還想說的是,樣板戲似的自律照搬套用,跟自虐沒什麼兩樣。
因為「自律」的關鍵在於控制內心,而不是行為。
你看到一位吸毒者的戒斷經歷,一位成功人士講述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一位知乎er關於減肥的萬贊帖子,熱血沸騰鴻鵠上腦,抓張紙來洋洋洒洒寫下人生目標,量量劃劃列出計劃圖表,搞的好像today is your day,today is history。
我說超過90%的人三天後就忘了這茬,你信不?
生活有規律是好的,但規律必然帶來重複,重複必然帶來枯燥。為什麼堅持不下去呢,是你懶嗎?沒有定力?拖延症?手殘黨?躁動狂?帥不過三秒屬性?坐下來一分鐘不葛優躺就會死星人?
根本在於你沒有足夠的內心衝動來支撐這種修行般的自律。就算你強迫自己做下去,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悟道前是砍柴挑水,悟道後還是砍柴挑水,有什麼不一樣?內心的把控不一樣。真正的自律不是天天年年完美的計劃落實,每天7點起床。早餐熱量低於300卡路里。上午20個托福單詞溫故。下班後健身房五組力量練習。二十五歲要湊出首付。三十歲前調到副科。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掙它一個億。
真把生活過成了Excel,那叫一個生不如死。
我在大學裡練吉他,難的和弦老是轉換慢,solo只能彈到十六分音,點弦聲音不幹凈,我每天很自律的彈兩個小時,很長時間一點進步都沒有。人家說你這叫平台期,你需要一天投入五六個小時甚至更多才能突破過去。
我想了想,並不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又不指望這個吃飯。說白了,也就自娛自樂裝裝酷而已,我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愛搖滾。
很多人看過一部電影叫《爆裂鼓手(Whiplash)》,主人公安德魯每天堅持不懈長時間練鼓,從不犯懶,是因為自律嗎?
是因為他對音樂的狂熱,持續不斷的點燃激情,燒光了其餘的瑣碎的一切,讓鼓點成為了他的生活主音。
櫻木花道在全國大賽前的特訓,投籃兩萬次。無藥可救的問題兒童怎麼會突然有了這麼大的決心和毅力?
是因為他對籃球的熱愛,已經超越了在女孩面前裝逼的興趣,讓他找到了挑戰自己的道路,豈能認慫,絕不服輸。
題主在問題中不言自明地強調了「自律」這個概念中「缺乏他人看管」的背景,同時默認了自律對人的正向激勵,諸多回答的要點也是「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但我覺得,還有更重要的事。你首先得知道你真心想要什麼,而不是被各種花式的成功學繚亂情緒,違心的約束自己成為自以為更好的自己。滿世界的雞湯之所以成了砒霜,是因為眾口難調,廚子們乾脆下個噱頭當味精,讓你滿嘴佐料就是吃不出食材本身。
要我說,自律的意義可分成兩塊,對外就是與他人交往時的自律,少為逞一時之快而放縱言行傷害別人。
對內就是時刻提醒自己,你想要什麼,你和你想要的東西有多遠,你今天有沒有為之努力。
人生本就是場修行,萬事開頭難,然後中間難,最後結尾難。打柴炊爨,挑水作羹,做什麼不重要,關鍵是沉下身心去做。智障少年都能賣好智障書,還會把電影拍成遊戲,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這點點滴滴匯聚凝結的努力終成正果,給外人看到的表徵可能是自律,或是勤奮,或是天分,實質是你內心激蕩的洪流,永不枯竭的涌動。
所有你人生中屹立不倒的Flag,都是因為你真心不願讓它倒。無論你怎樣查文獻,講道理,說故事,列名詞,都只是說說而已,起不到實質性作用。這一點,很多人心裡都一清二楚。
為了自律而自律是不可取的,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你最該做的事情中。
每天凌晨3:00起床,穿好衣服鞋子,然後去500m外的池塘邊撿一顆石子回來放到屋子裡,連續堅持了10年,這樣算自律了吧?但是意義何在?
例子可能有些極端。我的意思是:不要把一些無關痛癢或者不重要的事情看得太重要,有些東西根本不需要那麼嚴肅對待,不要給自己憑空增加壓力。
至於建議,還是有兩個的:
第一,把你當下真正該做的事、想做的事(重點:不要列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寫進計劃,短期計劃以周或天為單位,長期計劃以月或季度、年為單位,不要太長,不要太多,逐一實現。這種flag實現起來難度較低。
第二,七夕馬上到了,找個女朋友吧,然後自然就有人給你立flag了。我一周朝九晚五五天,下班後堅持練琴,健身,一禮拜至少四次。周末錄節目,一個禮拜兩期推送,至少一期。堅持寫文章,不過最近有些落下了。每天堅持讀書,工具書,小說,都讀。
我做到這些最大的動力是恐慌,我不能接受一個停滯的自己。
然後,想做到這些需要方法。方法是保持清醒的頭腦,極大的耐心。
估計也沒人看,如果有人看,我再詳細說吧。手機打字好累。
-----------------------------------------分割--------------------------------------------------
今天出了一天差,沒想到收到這麼多贊,感恩,惶恐。今晚一定更新,不過我得先彈琴,抱歉了。自律這個問題太難談了。我會好好組織一下想法,盡量寫出一個有作用的方法論。估計更新比較晚。
-----------------------------------------分割--------------------------------------------------
首先,插一句題外話,這篇文章不會讓你馬上變成一個自律的人。我從來不相信頓悟,佛陀頓悟也是因為多年修行,菩提樹下的悟道不過是量變引起了質變。那這篇文章意義何在呢?人需要往自己心裡埋種子,也許種子會壞死,也許它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希望這篇文章在合適的人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首先談談自律的動力吧。
我說過我自律的動力是恐懼,我來說說恐懼形成的原因:
第一,人是會死的!我一想到人會死這件事,心情就很複雜,生命是一個一次性的消耗品?每一秒的流逝,都是向死亡逼近,咋整?站在這個角度,世界就完全不同了。生命變成了一個空瓶子,因為容量有限,你一定要非常謹慎的往裡面裝東西,裝錯了,就拿不出來了;人格變成了一個未經雕琢的頑石,我希望通過改變自己,在最巔峰的年紀,變成一個宏偉的雕塑,而非一生頑劣。我想壓榨我的每一秒時間,讓自己變得更好,做更多的事情,把生命變成一副壯麗的長卷。每當我拉開捲軸,都會一拍大腿說:真特么值。我會有動力,就著既成的畫面,把畫做得更瑰麗。當日落黃昏,畫卷已成,我借餘暉眯著眼看畫,滿心歡喜。就算沒人觀賞這幅畫,我也心滿意足了,因為傑作的存在即意義。
第二,你愛的人。前行的路總是一個人,可心裡挂念的,總會有人。你跟一個重要的人在某個岔路分手,可二十年後會再見。二十年後再見,你風霜盈袖,塵埃滿面,看看她(他),告訴她(他):夢都成真了,生命可以這麼美。一個人,實現共同的夢。
上面兩條是關於自己,關於愛人,關於生命的審美。因為審美導致對死亡的恐懼,生命的有限性成全了審美的存在。美麗和恐懼總是伴生的,諷刺且真實。
自律的方法論:
自律存在的原因是人需要強迫自己做一件事,強迫是因為做這件事痛苦。那痛苦的原因是什麼呢?如何解決呢?說說我的看法。
第一,痛苦到舒服:
人在心裡舒適區是愉快的,相反,認知新事物總是充滿痛苦,可一旦陌生事物變得熟悉,變成了你的心裡舒適區,痛苦就消失了。舉個例子:小時候學漢字痛苦吧?真痛苦,可是當漢字熟悉了之後,你天天靠這個水群,多愉快。痛苦到愉悅,轉化的本質是,從被事物操控變成操控事物,從被動變為主動。培養興趣事一個道理,興趣就是適當的難度帶來接連的正反饋。簡單來說,你沒有愛上一件事,是因為萬事開頭難。
第二,搬磚:
人的認知從來都是基於自己掌握的已知。你用1+1=2推出1+2=3。任何一件龐雜困難的事情,都可以分解成你能理解的1+1。當困難的問題變成無數1+1的時候,它就成了一個體力活,你只需要當自己在搬磚就行了。搬磚頂多枯燥,枯燥和重複不要求太強的自律性。
其實上面討論的,就是我們常說的耐心,耐心就是這麼來的,一點都不玄乎。訓練極大的耐心就變成了訓練自己強大的搬磚能力,練一身腱子肉吧。
第三,一塊磚的成就感:
正反饋是持之以恆的重要保證,從來不存在毅力,除了共產黨員,沒人對辣椒水老虎凳寧死不屈。毅力就是正反饋。
既然我們已經討論過搬磚的問題,那麼正反饋就水到渠成。我們得不到正反饋往往是因為定的目標太過宏偉,非得拯救了地球,才能開心?非得明天複習,後天清華錄取,才能開心?這是作死。正反饋應該是每搬一塊磚就很開心。我是勞動人民我光榮!
第三,怎麼搬磚
如何把龐雜問題簡化成1+1?腦子走在身體前面。
面對任何問題,你的大腦都會自動的浮現一些思路,寫下來,會產生下一個思路,再寫下來,新思路產生,再寫下來。。。然後,恭喜你,成功了。哪怕你沒能給出問題的解答,你也成功了,因為你沒有遺憾。
第四,怎麼找到腦子
很簡單,腦子在沉默里。你什麼時候會胡思亂想?閉嘴的時候。胡思亂想跟思考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區別?
閉嘴,讀書,腦子給你思路,思路指引答案。
第五,愛上這種生活
我們必須承認習慣的強大,當你習慣了這種模式,這種模式就成為了你的舒適區,幸運的是,這個舒適區的作用是不斷的帶你進入非舒適區,帶你成長。長期的積累,長期的成長會帶來成就感,自信心,反過來進一步鞏固這種模式。這種長期的積累,叫蓄勢。中國人講勢,借勢很重要,蓄勢,導勢更重要。
總結陳詞:討論這麼多,你會發現,從來就沒有過什麼自律,自律是一個一個分解動作的總和。語言擅長抽象出概念,可概念很難指導行動。自律從來都不神秘,也不高尚,自律是一個一個習慣的培養,一個一個觀念的改變。
天涼了,夜晚了,就想到這麼多,明天還要一早出差。有什麼錯別字,文法錯誤,擇日再改吧。如果你讀到這裡,謝謝你沒有浪費我的時間,也希望我沒有謀殺你的時間。如果有什麼問題交流,歡迎評論或者私信。對了,打個廣告吧,我的節目,微信搜索:閑話唐詩三百首。
再吐槽一句:也許我再也不會寫這麼長的回答了,好累呀。
25歲,大部分時間一個人。
曾經談了場甜蜜的戀愛,半夜一起去吃個炸雞成了我們家常便飯,在一起時好吃好喝,戀愛的日常是窩在沙發上兩腿一蹬一起看電影,哎呀,一不小心作業錯過了due,沒關係。偶爾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覺著日子過得開心地飛起。
直到課程繁重,未來一片迷茫,為戀愛計劃打算讓人不堪重負,提了分手後,跳出了戀愛的美好幻想。我一度懷疑所謂一起的美好日子,更多地是一起虛度時光。
分手時哭天搶地,一周後行走自如。我開始了過上了曾經讓我瞠目結舌的生活,早睡早起,每日健身。
再也沒有深夜12點的炸雞和電影,開始喜歡做計劃列日程,開始遠離炸雞漢堡的油膩,開始喜歡健身房裡揮汗如雨的感覺…
你說,這他媽和自律有毛關係。
自律者大概都有點自虐,但是他們懂得追求長期效益,有時候必須丟掉短期快感。那些慢性腐蝕你的東西和習慣,刷夜的遊戲,無限擱置的計劃,戒不掉的煙,隔兩分鐘刷一下的朋友圈,不合適的戀愛,飯局上冒著勁兒灌酒吹牛逼的狐朋狗友,能丟的就丟了吧…
生活做些減法,幸福來的更簡單。
…………………………………………………………
更新,謝謝大家的評論和贊,很多評論沒來得及回復。看有幾個評論給建議說,你是個男子漢,家裡的頂樑柱,為什麼沒有認真分析失敗戀情隨隨便便開始什麼的,下次找個合適的女朋友吧…歡迎批評教育,但樓主是妹子,雖然話糙了點,人也不怎麼細膩,但胸我還是有的,祝好!
下面是我相關的其他回答,或許對你也有所幫助
高度自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知乎
你是如何強迫自己不斷學習提升的? - 知乎
一個人生活,怎樣才能把日子過得優雅而且有品位? - 知乎
謝邀。
人永遠最高估的就是自己的自制力。
就像一個癮君子,吸毒之前永遠覺得自己能靠個人的意志力克服,覺得意志力比別人出色。一個落馬的貪官在貪腐之前也覺得自己受賄一次也能收手。
只有你真正一個人久處的時候,你才會認識到,人們自詡的自制力在放任自由的情況下根本不堪一擊。你也終於明白,原來人的自制力在身體慾望面前,那麼脆弱。
這種感覺就像你去考驗人性一樣,人性在考驗面前也根本不堪一擊。
一個人自由久了,你會因為沒有目標而迷失,你會因為陷入酒色而痛苦,你會因為孤獨無伴而抑鬱,你會因為無人訴說而精神分裂,你更會因為種種黃賭毒遊戲飲料煙酒之類上癮的東西而墮落。
記得之前大家經常提起的一個實驗,兩撥人分別飾演獄警和犯人,那些飾演獄警的自己都不相信在放任的情況下竟然對犯人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
身體是有上癮機制的,並且朝著崩潰的目標前行。對,靈魂永遠屈從於他的身體,永遠也戰勝不了。
所以,沒事別一個人獨處去考驗自己的自制力。
如果實在沒辦法只能一個人,那就去讀書或者去賺錢,千萬不可把自己悶在一個封閉的世界裡。
你在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準備一支黑水筆,一張A4紙,我有信心改變你的人生。
我曾經和你一樣,沉淪於遊戲與上網閑逛,買來的專業書籍堆積在角落,灰塵蒙面。無數次,我為自己虛度光陰而懊悔,但是又無計可施。如今,我也會偶爾玩遊戲,每次玩2盤就心急火燎地下線,趕緊開始讀書寫作。我認為我的時間價值千金,可以適當放鬆,但絕不能揮霍。
實現如此巨大的轉變,我沒有加入楊永信的網癮學校(這裡是講笑話大家可以笑一下),我只是簡單地問了自己5個問題。
在社會上接觸了這麼多人之後,你認為,哪一類人最自律?
你可以有你的答案,名校畢業生,律師,或是大學教授。
我的答案是老闆。
在絕大多數公司,老闆的自律程度遠遠強於員工,甚至是碾壓式的。
為什麼?
因為公司賺的錢直接進到自己銀行卡賬戶,回報是如此的刺激和興奮。有活馬上接,毫不猶豫地接是所有老闆的共性,當一份300萬的合同送到你面前時,你還會說:「等我上路塔推完再接」嗎?
業務穩定後,絕大部分老闆都謀求發展突破,因為他要對抗外部激烈的競爭,更因為他看到自己頭頂上還有新的發展空間,新的錢。
你之所以不自律,因為你始終把自己定位為打工的狀態。
打工嘛,拿錢做事,老闆盯不緊,那就上網刷微博刷淘寶。下班回到家,更沒人監督你,無所事事的你不是沒翻過書,但是無法堅持,只有娛樂能消耗你夜晚的時光。
改變你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做一個老闆。
我不是鼓勵你辭職創業。
我是建議你,放棄打工者心態,去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聽起來很心靈雞湯?20分鐘後,你就不會這麼想。
拿一支黑水筆,一張A4紙,到你獨處的房間,鎖上門。
問自己4個問題。
第一題:我最爽的生活是什麼樣?
什麼?雙休加上不加班?不,我們在談的是最爽的生活。那是乾脆不上班,每天睡到自然醒。
這個城市總有你想去,但一直沒空去的餐廳吧?在最爽的生活里,你可以每周和好友吃大餐,痛快聊天到深夜,盡興而歸,管他凌晨3點還是5點,反正明天不上班。
還記得你朋友在微信里曬的加州1號公路嗎?沐浴著加州的陽光,吹著西岸的海風,開著越野車在寬敞的高速路上飛馳,看得你心好癢。這樣的旅行你也值得擁有,一年應該有2次,每次最少也要半個月吧。
以上不是必選項,只是我給你啟發一些角度而已。
請你在紙上列出你想要的。
大膽列。
第二題:你需要多少錢?
過一年最爽的生活,需要花多少錢?
你可能沒有頭緒。我列過,我給你一份清單,以防遺漏:
租房(或房貸)、水、電、煤氣、寬頻、有線電視、交通費、飲食、買書、日常清潔用品、看病買葯、服裝鞋子購物費、手機費、朋友應酬費用、節日送禮、父母孝敬、旅遊等。
每個人得到數字不一樣,和慾望大小有關,和居住地物價也相關。列出你的數字,30萬?50萬?還是100萬?
接下來把你的數字除以12,算出每個月需要多少錢。
如果你一年需要30萬,那麼30/12=2.5。每個月需要2.5萬。
如果你一年需要50萬,50/12=4.17萬,以此類推。
第三題:怎麼輕鬆地賺到這麼多錢?
注意,是輕鬆地賺。6*12小時苦哈哈的工作賺到這些錢,那滋味必然不能叫「最爽」。
對,沒錯,你的目標是有能力自由安排時間,想工作工作,想玩就玩,在這種狀態下一個月賺到自己想要的數。
聽起來像詐騙廣告?如果你打開眼界,你會發現這一點也不奇怪。
我身邊有3個朋友就實現了,活生生的例子。
第一個是移動哥,今年35歲。他畢業於省內有名,全國不出名的本一學校,畢業後進入中國移動市公司上班。他聰明、圓滑、愛吃、愛玩。他從大學就開始炒股票。當時我家裡幾個親戚炒股血本無歸,我爸媽炒股也虧了大筆積蓄,我一直覺得炒股就是賭博,心裡想移動哥炒股總有一天會出事,當然我嘴上沒說。
然而移動哥還是孜孜不倦地炒股。他組了個炒股群,把他認識的高手聚集起來,每天研究選股,買點賣點,他在朋友咖啡館開炒股分享會,我還記得講過在線教育類股票專題等等。他經常找身邊優秀的朋友喝茶,分享自己的炒股理念。堅持這麼做了幾年的結果是,他集結了一群追隨他的粉絲,每天在他領導下收集研報訊息,一起做研究分析,也有了幾個很信賴他的富二代朋友,願意把資產託管給他去炒,利潤20%分給他,全倉虧10%就平倉止損,停止合作。
他03年工作,到12年工資加炒股存了80萬。2012年開始,他抓住了創業板牛市,以及2015年的全面牛市,自己炒股加上代客理財抽盈利20%的收入,他的資產滾到了600萬。他辭掉了移動的工作,現在200萬丟給別人做配資(不懂可百度),每月無風險拿1%收益,就是躺著拿2萬元。剩下400萬自己接著炒。
他沒有房貸。2萬元在二線城市可以活得很爽。3點收盤,復盤1個小時,完了就去跑跑步,最近還找了一群外國人玩飛盤。晚飯經常喊上股友吃大餐,周末開車載著妹子去近郊泡溫泉。他研究不鬆懈,一天讀300多個財經相關的公眾號,有時候也看研報到很遲,但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和去移動打卡上班相比,這才叫真正的自由。
第二個是犀利姐。她是江蘇人,今年42歲,是一名培訓師。教民營診所的醫生如何與患者溝通。我和她不熟,我只參加過一場她的培訓課,激情澎湃,觀點犀利,現場反響確實不錯。3天課程,現場有100個學員聽課,學費3000元一人,乘一下算出30萬營業額。她是業內明星,自己有能力招到大批學員,銷售把控在自己手上,一個月搞2場課就可以休息了。
她的客人從哪來?早在2006年,那時還是新浪博客的時代,她就開始在網上寫長文教醫生怎麼和顧客溝通,讓顧客放下恐懼,信任醫生,開心、滿意地完成手術。早先市場競爭不激烈,很少醫生在意,認為我技術好就行,和顧客啰嗦那麼多幹嘛。如今資本進來,競爭異常慘烈,服務好壞直接影響營業額,她的學員爆發性地增長,她掙的錢也是如此。
她選擇了一個小眾細分市場,但她足夠堅持。連寫10年的,全行業只有她一個。如今她活得也很隨性,一個月搞幾場培訓,就可以去旅遊了,前幾天她剛去西藏旅遊,寫了很多關於佛教的感悟。
第三個是瘦猴,34歲,垂直行業大V。曾經在大型外企奮鬥到中層,但再也升不上去。5年前他辭職創業。一度迷茫,夜不能寐。但他堅持瘋狂的寫作,抓住了微博、公眾號的紅利期,積累了幾十萬粉絲,如今一年變現大幾十萬,未來正準備出書、包裝自己上電視。
上面3個都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這樣的人或許就在你身邊。不要宅在房間,多去認識優秀、聰明的人。工作中,生活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問他們除了上班,還在靠什麼賺錢,問他們5年後的目標,他們今天如何為未來布局,你會發現一片新世界。如果你在大公司做個總監,高級經理,不要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有些你看起來其貌不揚,層次比你低的人,倒騰些五花八門的生意,賺的錢比你拿「高薪」多得多。
通過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方式,按自己的心愿去度過這一生。
喜歡口若懸河,在聚光燈下演講,享受鮮花與掌聲,那就發展自己能力去做個培訓師,或是衛視欄目的嘉賓;討厭交際,討厭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喜歡獨處和自由,可以去職業炒股,或做個頂尖的手藝工匠。
這世界上有無數種活法,別人沒有義務幫你找到適合你的,你必須自己去尋找。
選擇職業發展的路徑很重要,千萬別走錯。
我總結他們3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式,都是滾雪球。
滾雪球的反面是吃老本。比如接很多簡單的兼職。業餘接寫文案單子,婚禮拍攝單子等低難度的case,本質是用自己的時間去換錢,但能力沒什麼提升。到了40歲,一堆白頭髮,腰肌勞損,存了一些說不上多的存款,還是不能改變自己的勞碌命。
滾雪球的本質是用時間去換能力。
溝通培訓師,滾的是個人輸出能力和個人品牌影響力。一篇篇不停輸出的深度長文,一次次迭代的優質課程,帶來一個個新讀者和死忠粉。一顆小小的雪球,一個很長的坡道,一份10年如一日的堅持,直到成為垂直領域的頭部,一堂課賺到30萬順理成章。
普通人的蛻變並非遙不可及。
再看炒股和自媒體,原理也是一樣。
第四題:你打算多少歲滾出雪球,過上「最爽的生活」?、
33歲?42歲?你必須告訴自己一個明確的數字。
我相信沒有人願意58歲才滾出雪球。看著自己密布皺紋的眼角,開始乾癟下垂的胸脯,用骨質疏鬆的身體去接受「最爽的人生。」
看看你身邊的同齡人吧,已經有人在40歲,35歲,甚至30歲實現基本財務自由。當你在苦逼趕稿時,他們在朋友圈曬著海灘和比基尼。你肯定也希望加入他們的行列,越早越好。
想不出就隨便估個數吧。
假設你25歲,把目標定在35歲。你有10年時間滾這個雪球。
接下來算出你每天的目標。
如果你選擇職業炒股。你要開始存錢了。假設目標是存400萬,200萬拿去做配資,每月躺著拿2萬,200萬拿來自己炒。如果你現在存了10萬,那麼你還差390萬。10年你有120個月,390/120=3.25,你平均每月要存3.25萬。你必須儘快的升職漲薪。光靠工資不夠,那麼你要擴大能力圈,業餘發展代客理財業務賺錢。
漲薪和業餘賺錢是大方向,你要把它拆解成具體的子任務,並且定出具體的時間表。
比如18年3月,你要升職到總監,19年2月,你要完成自己完整的炒股操作系統,20年8月,你要組織每周一期的投資分享會並做主講人,21年5月,你每個月見4個高凈值資產人士並向他闡述你的投資理念,吸引他給你做代客理財。以上只是舉例,只有具體到時間和量化目標,你才可能一步步把大夢想實現。
如果你選擇自媒體,你希望一個月賺5萬元,那麼你怎麼也要有20萬公眾號粉絲,從現在開始,你一周至少要輸出3篇高質量文章,你要2年內完成寫書,3年內組建完善自己的采編團隊,5年內發表第一次大型演講,登上衛視成為嘉賓。
你的子目標是什麼?你打算在哪一年那一月做到?
這時候,你可能發現之前定的任務太急,你根本達不到。只有2種辦法,那麼降低你最爽生活的配置,如果不想將就,就推遲實現時間。
在反覆計算中,你體會到什麼叫精神分裂。
一個貪婪的你,負責下指標,希望越快越好,早日自由。
一個恐懼的你,負責扛指標,希望每天的任務越輕越好,少勞多獲。
在這一刻,沒有一個外人逼你,罵你,是你自己突然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你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如果你最終定的目標是10年過上「最爽的生活」,從這一刻起,年份對你來說不再是一個麻木的數字,它變得極其敏感,因為2026年11月21日將是你的自由之日,當你今天為夢想按計劃完成應盡的工作,你就離夢想扎紮實實地靠近一天。
還想玩守望先鋒?去吧,沒人攔你。但你要知道,暴雪的老闆已經過上他「最爽的生活」,而你浪費一天接近夢想的時間,你人生中要多擠一天地鐵去上班。
又有男明星出軌了?點開新聞,津津有味地看看吧。那些娛樂號就是收割不自律者的廉價注意力,集結捆起來賣給廣告商的。你點一次,推遲了1小時接近夢想的時間,娛樂號的博主靠成千上萬像你這樣的人賺到高價廣告費,卻沒有機會向你當面道謝。
這點廉價享受就讓你沉淪了?打遊戲算什麼?看八卦算什麼?和最爽的生活比起來,這些都是渣。只有到達終點,這時你才真正感受到什麼叫「春宵一刻值千金」,早一天醒悟奮鬥,早一天到達終點,你突然明白:你的每一分鐘都價值連城,你幹嘛要拱手相讓?
此前的人生,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沒目標。你讀書,你上知乎學習,你找人討教,相當於四處學習拳法,卻沒有一個具體目標去攻打,看了200個拳法視頻,卻連一個真人都沒打過,還是菜鳥一隻。如今,你要面對自己拆解的一個個小目標,打完白骨精,再戰牛魔王,你腰酸背痛,鼻青臉腫,但已是渾身肌肉,出拳如風。
從現在開始,你的人生,是有進度條的。
時間不回頭地往前走,你的進度條跟上了嗎?
在知乎,大家愛問各種事情是怎樣的體驗?你想不想知道從默默無聞,到滾出雪球是怎樣的體驗?
滾了10多年雪球的犀利姐說,開始最難,這個困難的時刻會持續很久,但是積累到一個臨界點後,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容易。
早在2006年她就認定,病人來看病,醫生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溝通服務也非常重要,這決定了病人是否充分知情,受到尊重和關心,是否能滿意並介紹身邊親友。這將構成醫院最重要的競爭力。
她開始在博客上寫溝通的理念和技巧,然而無人問津,她只能發給朋友看,換來寥寥30-40閱讀量。
終於有一天,等來了第一條網友留言,是一句勸導:醫生最重要的是研究技術,而不是研究話術這些旁門左道。
她不管,寫,寫,寫,不停寫。
寫各種性格病人應該怎麼溝通,寫醫院要配置哪些道具解釋醫療原理,寫如何消解病人的恐懼。
堅持了2年才積累足夠粉絲,開像樣的授課班,有了正常的營收。
這幾年垂直行業培訓大熱,各路人蜂擁而入,也有培訓師開始寫長文,做個人品牌。然而,大部分人寫個30篇,50篇,就悄悄消失在視野中,也有品牌在資本推動下持續輸出,開班,但內容都是東搬西抄,無法真正幫到學員。
只有她,10年如一日不斷輸出原創文章,迭代課程內容,他創新地舉辦醫患溝通大賽,把溝通過程拍成錄像,免費供同行下載。
歷經10年風雨,她才無可置疑地成為垂直行業的第一。
她感慨,所有行業都是一樣
風口起來的時候
無數人眼紅心跳
高喊著「我也要經營自己!」
當行業寒風吹起,惰性不停勾引
越來越多人漸行漸遠
掉隊在茫茫飄雪中
只有寥寥幾人走到最後
就是耐心堅持的那幾個人
把雪球越滾越大,勢不可擋。
你會是走到最後的那幾個人嗎?
2年後的你,還是像現在一樣,日復一日地揮霍時光,又懊悔難過嗎?
你會成為你父母的驕傲嗎?
你會是那個揮劍斬龍的英雄,還是第3集就死去的配角?
你會過上你寫下的「最爽的生活」嗎?
你會過多久?20年?還是5年?
追求最爽生活的路上,沒有人能替代你去奮鬥,
你最好的朋友不能,最愛你的父母不能,你最崇拜的前輩學長也不能
只有你,獨身扛起了所有指標
在風雪交加的夜晚守護自己的雪球,堅定前行
因為這是你要的生活
跟別人沒關係
你不是誰的員工
你是你自己的老闆
何必問別人怎麼自律
問你自己
「我打算如何度過自己的餘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v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健明
前奧美廣告人,現醫療集團營銷總監,連續3年營銷ROI超過1:5
《銷售與管理》雜誌特邀專欄作家
知乎營銷類回答高贊記錄保持者 《如何寫走心文案》22K贊
一生最大樂趣是研究如何【賣火】產品。文章全部原創,不談理論,只講方法,每周出爐一篇營銷乾貨長文。別人喜歡買買買,我們喜歡賣賣賣!
公眾號【創意很關鍵】
馬上關注ID:【 bigideaa 】——————————————
好書推薦
前奧美金牌廣告人力作《爆款文案》
你是否有這樣的苦惱:你思考許久,刪刪改改,寫出來的文案還是不吸引人?
老關我剛出版了新書《爆款文案》,和你分享走心文案的秘笈。小馬宋、台灣奧美大佬Jesse為這本書題詞推薦,剛上線就售出3500多本,衝上噹噹網新書熱賣榜第5名。
我畢業即進入奧美廣告,後進入醫療企業,推動企業4年業績增長11倍,老關為斑馬精釀撰寫微信推文,投放後單篇銷售啤酒35.8萬元,創下業界記錄。在這本書里,算是把自己10年心血與你分享。我寫文案從不依賴「靈感」,而是把文案拆解成4個清晰、科學的步驟:
1. 標題抓人眼球
2. 刺激購買慾望
3. 贏得讀者信任
4. 引導馬上下單
我發現了這個秘密——只要我們依次做好這四步,顧客就會情不自禁地下單!每個步驟,我都為你準備了4到5種方法,比如感官佔領、權威轉嫁、價格錨點……用上它們,原本平淡的文案立刻變得生動精彩。
已有超過2800位營銷人、新媒體人購買閱讀,他們的評論是「按書里給的4個步驟,可以很快搭好文案框架」,「寫得很通俗,一看就懂了」,「挺實用,用上那些套路,文案會更吸引人」……
這本書的售價是42.00元,噹噹網、亞馬遜、京東、淘寶全線引進銷售,年末促銷活動很多,折後價大概在30元左右。
一個人憋文案,很容易疲憊,而且效果不好,不如讓高手為自己指點迷津,用來自奧美的科學方法寫好文案,幫助你推動產品銷量上漲,讓自己早日升職加薪,
點擊右邊鏈接直達這本書:http://t.cn/RlPZQzi
這是一個失控的人寫給自己的答案,是對自律的重新思考和實踐,兩個禮拜時間,6000字長文!
出差一個多月了,還需要再待一個月,一直自詡為自控力高手,這次被啪啪的打臉,剛來深圳十多天時間,以前養成的自律習慣,比如不用手機刷新聞、刷朋友圈,至少看書一小時,每天適度的鍛煉等等,逐一告破,有個周末實在無聊,甚至找了家網吧包宿,crazy!
半個月前在時間線上看到這個問題,驚出了一身冷汗,也開始仔細思考,為什麼會失控?我的自控力都去哪了?答案很殘酷,我以為的強大意志力,可能只是一種錯覺:早起看書,與同事、客戶保持積極的聯繫,認真閱讀、回答知乎問題,晚上適度的運動,一定的閱讀量和思考,規律的作息,遠離遊戲,控制飲酒等等,能維持健康向上的生活看似是因為強大的意志力,其實在這背後是習慣的力量,是自發的行為,只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意志力參與!所以,當換一個環境,規律的生活被打破,維繫健康生活的習慣也就失去了作用,甚至在我還沒意識到的時候,我就已經失控了!
真正的自控決不能是溫室的花朵,不僅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還要經得起空間的考驗!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自控?一個月以前,我可能大談意志力理論和技巧,在經歷這次失控之後,我真正明白了,自控,尤其是長時間的自控,意志力和習慣缺一不可!它們的關係可以描述為:意志力開啟、培養一個習慣,習慣+少許的意志力實現高度的自律!
認清習慣在意志力中的作用,這是我在此次失控中最重要的收穫和成長!
So,無論何時、何地、和誰在一起,如何有效地保持自律?我仔細梳理了下我從這次失控中恢復的經歷和經驗,我認為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過程:
過程1、恢復並積蓄意志力能量,準備改變;
過程2、堅守自律原則,逐步培養好習慣,打破壞習慣;
過程3、偶爾的失控干預。
過程1:恢復並積蓄意志力能量,準備改變。
意志力是精神層面的,也是生理層面的,它受到生理狀態、精神狀態的雙重影響,理論簡要描述如下:
意志力生理基礎:前額皮質主管意志力,前額皮質的細胞活動越劇烈,我們採取行動和拒絕誘惑的能力就越強,簡而言之,良好的生理狀態是長期穩定自控的前提。科學研究發現,睡眠、鍛煉、冥想等都能恢復、保持乃至增強前額皮質的生理狀態,而抽煙、喝酒、分心、缺覺等都會削弱它。
意志力心理基礎:任一時刻的精神狀態都是由意識和潛意識兩個部分組成,兩者的比例決定了自我意識程度,自我意識較高(意識佔比高)時,我們就能保持警醒,對自己做到完美自控,而自我意識較低(潛意識佔比高)時,我們就容易被本能左右衝動行事。如何保持較高的自我意識?兩個方法,一是通過反思、內省,二是牢記目標和願望。
意志力(W)和身(B)、心(S)狀態的關係可以形象地(簡化地)描述為:
1)生理狀態決定意志力的基礎水平,精神狀態決定乘數因子,即W=B*S;
2)短期看,精神狀態可以背離生理狀態(一個3天3夜沒睡的人,可能表現的極度自律),但從長期看,精神狀態傾向於回歸生理狀態(這並不是說生理決定論,我們確實可以通過精神練習,比如通過內省、明確目標等提高精神質量,但生理狀態確實影響精神狀態)。
所以,我重新開始自控的第一步,不是咬牙切齒的扔手機,關電腦,或發誓必須幹什麼,而是較為仔細地整理了下房間(亂糟糟的房價很容易讓人心生懈怠),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愜意地看了會床頭書,然後晚上不到十點就睡覺了,呼呼大睡補個好覺,第二天果然感覺神清氣爽,感覺事情逐步在掌控中(相信大家都有過這種感覺,但如果沒有後續的反省和計劃,也就是睡了個好覺而已),趁著頭腦清醒、自控感瀰漫,我寫了個簡單的小結和計劃。
這一步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一種心血來潮的衝動,想改變現狀的衝動,這時候思維會比較活躍,很多事情在頭腦中醞釀,很多計劃在頭腦中生成,但時過境遷之後,一切又回到原狀,而簡單的分析下之前的得失和原因,再梳理下下一步的計劃和工作,可以有效的明確目標和自我效能,這是加強自我意識的有效方法。
一艘沒有航行目標的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而有了明確的目標後,不僅會增強自我意識,防止被圈子、朋友同化,還會抵禦潛意識本能的衝動,比如當本能覺得玩會遊戲不錯時,你可能會記得,該去看看書了。
然而僅僅是記錄還不夠,還需要更進一步,我通常是在寫完一個周計劃後,每天晚上睡覺前都簡單的翻看一下,不做點評和自我批評,只是看看,這樣既能做到心裡有數,又能提醒我們該朝哪個方向努力。
寫計劃和睡前翻看,其實都是明晰目標,強化目標意識,目標的重要作用毋庸多言,良好的生理狀態+明確的目標,我們就已經積蓄足夠的意志力能量了(目標越明確,能量越充沛):在誘惑與正確的事情之間,做出恰當選擇的能力。
過程2:堅守自律原則,逐步培養習慣,打破壞習慣。
自律不是外部強加給我的東西,而是內心深處的渴望,是一種感到愉快並逐漸習慣的一種生活態度,與身心有益的東西必定是使人舒服,即使開始的時候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
自律,意味著放棄當前的誘惑、享樂,追求前方更宏大、更長遠的快樂,否則自律沒有任何意義,也無法堅持。自律有兩面,渴望是一面,唯有渴望我們才可能自發堅持,另一面必然是紀律,給出行為的準則,明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紀律需要執行力,而這恰恰來自於意志力,唯有充足的意志力,才能保證紀律的執行力!
我們都知道習慣的巨大威力,好的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壞的習慣也會毀掉一個人,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培養好習慣,約束壞習慣。
如何通過自律培養好習慣,我認為核心自律原則只需要兩條:
核心之一:不輕易制定紀律,一旦制定就必須嚴格落實。比如計劃今天要看一章節書,如果非可控的事件導致計劃執行不了,可以輕鬆放過,但如果是主觀上的因素,哪怕凌晨三四點了,哪怕明天還要上班,也要看完才能休息,今日事今日畢!至於什麼是客觀,什麼是主觀,這根據心的判斷,一個人休想騙過自己。
核心之二:自律不是某個時間必須做什麼,而是一天內,需要完成什麼,看的是結果而不過程。根據二八法則,真正重要的事情極少,只要能抓住重要的事情即可,自律起來非常輕鬆,效果還非常好,刻板的自律只會把自己搞的精疲力盡。
如何通過自律約束壞習慣,也有兩條極為實用的自律原則:
1)合理限制原則。真正有威脅的壞習慣也就那麼幾個,控制好它們能極大提升生活質量,比如我之前喜歡手機看小說,導致我一有時間就翻出手機刷新、觀看,總是心不在焉,嚴重損害工作及人際交往,後來我制定了「手機原則」:不可以拿手機看小說,想看可以,用電腦!這其實還是一種疏堵結合,既釋放了看小說的慾望,又管理了手機的誘惑。堅持一段時間後,不僅擺脫了手機,能理性看待小說,整個人也更加陽光、專註,更加有活力!
2)10分鐘原則。以玩遊戲為例,某時某刻會突然湧起一股衝動,不管是一味禁止還是一味屈從,通常結果都不好,我們需要在兩者間做個權衡,即等待十分鐘,在這十分鐘想想目標理想或著手其他事情,如果十分鐘後還想要玩就可以玩,不需要心生歉疚。這個原則最有效的地方有兩個:一是給出了思考和緩衝時間,可以打消一時衝動;二是經過思考後還控制不住,這時再玩可以減輕內疚感,而這才是失控最可怕的敵人!
過程3、偶爾的失控干預
自控和失控總是相伴而生,失控不可避免,認清這一點我們就能理性的看待失控,我們不需要視失控如蛇蠍,而是要學會幹預失控,不會因某次的失控變成徹底的放縱,甚至是墮落。失控最怕的不是某一時間內的放縱,而是怕如同開了自動擋一樣,一路滑向放縱的深淵,所以失控干預有兩個,一個是如何在失控前干預,我覺得10分鐘原則就是有效措施之一;另一個就是,失控後,如何干預。
失控後最麻煩的就是自我意識的下降,沉迷於眼前的即時享樂,沒有動力去做出改變,所以,如果直接加碼,斥令自己必須立刻、馬上做什麼,只會讓自己痛苦,從而更加的縱情享樂,因此,失控干預不能硬碰硬,而是要有一個緩衝地帶,干預的手段不會令自己排斥、痛苦。推薦兩個方法:
呼吸冥想。全身放鬆,注意呼吸,吸氣時腦海中默念「吸」,呼氣時腦海中默念「呼」,但發現走神時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如果較為熟練,不需要默念「呼」、「吸」,試著專註於呼吸過程,感覺呼、吸氣時胸腔等感覺,這時候我們可能會走神,再重新將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即可。
呼吸冥想不僅可以平復心情,關鍵是能夠將注意力拉回來,提高自我意識,我們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就大大提高,這對於較小的失控非常好用,但如果失控較為嚴重,我通常用鍛煉或人際交往。
鍛煉。失控後很容易困於當前的誘惑出不來,即使克制自己轉移注意力,但心裡總想著再品味下放縱的快感,而鍛煉,哪怕是短時間的鍛煉,比如戶外走上五六分鐘,當然較長時間的有氧鍛煉效果更好,我們通常會感覺神清氣爽,再回過頭看失控的誘惑,會覺得很Low,甚至很沒意思,也自然而然就超脫出來。
放鬆的人際交往也是如此,不再贅述。它們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為直指干預的關鍵:讓自己從當前的放縱享受中擺脫出來,一旦我們能轉移注意力,自控感就能逐漸回歸。
以上就是我對自律的重新考慮,經過這半個月的實踐,效果非常明顯,再一次保持自律、高效的生活。當然,自控遠非我想像的一勞永逸,我們都只是在道路上,只要能不斷的總結和反思,這條路肯定會越越來越好走!
PS: 寫過萬餘字的自律筆記,關注公眾號「高太爺」,回復「自控力」獲取。
謝謝 @湖瑪 Humar@馬達與菠光等的邀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為什麼一個人的時候更容易鬆懈呢?
人的絕大多數選擇都是趨利避害,是經過成本和收益的個人計算的。做出來的選擇,不一定是最優的,但是最讓自己當前滿意的。
舉個例子——"電車難題"。其內容大致是:五個人違規穿越火車鐵道,剎車失靈了,這個時候你作為列車員,只能選擇變道去避免傷亡。但是很不幸,你在另一條道路發現了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玩耍。你無論變不變道,都會有傷亡,你會怎麼選擇呢?
有的人可能更多考慮,那五個人是違規的,自己不變道,可以減少法律責任帶來的損失。也有人更多認為五個人的價值大於一個小女孩,選擇了變道。
這個時候,我們考慮的成本,分別有外部的社會形象成本,個人責任成本,內心譴責成本。經過綜合後,我們會有所選擇。但是因為這些成本都無法量化,最後的選擇是如何的,我們會根據以往的經驗、知識而做出。
所以,一個人的時候為什麼自律的難度加大了呢?主要是社會形象的維繫成本降低了——你做什麼別人也看不到。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一個人的環境帶來的壓抑感(無人解悶等),相對應地提高了享樂帶來的收益,就像一個餓壞了的人吃什麼都覺得香。
所以,想要一個人生活,也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可以有四方面的行動。
1.提高享樂成本
2.降低享樂收益
3.提高自律收益
4.降低自律成本
我們最後的選擇取決於:「自律收益-自律成本」與「享樂收益-享樂成本」的比較值。(其中決策癱瘓區包括但不限於這類選擇:我和你媽同時遇到老虎,你先救誰?)
那麼怎樣根據這四方面進行行動呢?方法的產生,其實大家可以根據上面的選擇原理。我在這裡也提供一些個人的經驗。
1.從簡單開始
從簡單開始,實際上就是降低自律成本。因為我們要做一件事情,讓我們感覺好難,感覺要花好多時間,那麼我們能夠感知到的成本就非常高。從簡單開始,能夠讓自己感知到的成本降低。那樣自己也才能夠更加有動力去做。但是簡單到什麼程度呢?最好是符合自己心流水平,也就是與自己的能力剛剛相當。就像我以前玩穿越火線,老是贏太沒意思,後來就不玩了。但是玩LOL發現每局都輸,後來也覺得沒意思。所以,讓自己需要自律去做的事情,是能夠讓自己產生成就感的那種簡單,是最好不過的。
2.提高享樂成本
為了避免自己半夜偷偷起來刷知乎,我很少將手機放在自己的床頭,而是放在客廳。那樣自己如果真的想刷知乎玩手機,那麼就需要從被窩裡爬出來,走幾步路,才能夠玩到。雖然我經常借口,我要小便故意起床去上廁所,順手刷刷知乎,但是次數多了,自己也不好意思了。這樣的方式就是提高了自己的享樂成本,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南方人才懂為什麼)……同樣的,也可以換一個人多的地方去學習或者執行計劃,那樣自己因為「他人在場」而增加了自我行為的監督,通過增加社會形象的維繫成本,讓自己懶散狀態的成本提高,而提高了自律水平。
更多的辦法也可以參考我昨天寫的另一個回答:怎麼讓自己遠離手機? - 衛藍的回答
3.學會預測自己的行為
大腦其實是分多個部分的,決策也是由多個部分共同做出的。其中最會享樂的部分,我們叫做爬行腦,最具自律能力的部分我們叫做前額葉。所以,其實到底是選擇自律還是享樂,就是自己大腦的這兩個部分在PK。如果想要更好的控制自己,那麼就需要學會預測自己的爬行腦接下來會怎麼做?就像下象棋,看的不能是當前這步,而是這步之後的幾步。這樣自己才能增加勝利的概率。
比如說,有玩過遊戲的人經常會對自己說「最後一局,玩完就不玩了」,但是往往也遙遙無期。我知道自己有這麼個特點,所以我經常趁自己心裡想說這句話時,讓自己還沒反應過來,迅速地卸載掉。
4.行為有確定性導向
我們以前的老師會經常告訴我們「爭取期末班級平均成績全級第一。」如果沒有告訴大家怎麼去落實和實現這個目標,那麼這樣的一句話就是一句口號。就像我們老闆又不給我們加薪卻天天喊著工作要有積極性,扯淡!
同樣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是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而是告訴自己要怎樣好好學習。「我明天要好好學習」和「我明天早上8點到12點,要到圖書館二樓去看《進化心理學》第二章」區別在哪?就在於指導性和可評估性。前者沒有對應的標配物,而後者能夠很迅速地知道自己是否確實有落實。所以,不要再給自己打口號雞湯了,而是給自己可以落實和可實現的行為指導。
5.適當引導享樂行為
如果大腦長期處於壓力水平很高的狀態,那麼人是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的,包括神經衰弱失眠等。而享樂是為了避免人產生心理疾病的一種方式,至少能夠短暫地降低人的焦慮水平。過度壓抑享樂行為也是沒必要的。因此,我們也不要過度的去壓制,而是引導釋放壓力。為了避免自己深陷其中,也可以通過替代行為來實現,其中最為有效的方法是鍛煉和休息。鍛煉能夠提高自己應激水平,也會釋放更多的甲狀腺激素,讓自己更為有精神。通過散心,看看風景也能有效釋放壓力。
當然,還有很多辦法能夠提高一個人的自律水平,可以參考我的其他幾個回答:知乎專欄
如何放下心中的執念? - 衛藍的回答
自控力極差的人如何自救? - 衛藍的回答
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緒,不「抬杠」? - 衛藍的回答
有收穫就順手點個贊吧,也當作對個人幾小時投入的一些鼓勵,謝謝。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找准一個方向,不要漫無目的。
毫無目的地消耗時間是最可怕的。從電視屏幕上跳動的綜藝節目、國產言情劇,到手機屏幕上滾動的知乎首頁、微博熱門,再到電腦桌前閃動的各種遊戲,島國動作片。
這些東西,都是極其耗費時間和容易上癮的,很大可能,當你回到家,往沙發上一躺,打開電視,或者手機,很快,一晚上就會過去了。根本就沒有心思想要去學習,或者自我提升。
只有在要睡覺的時候,格外痛恨自己,然後暗暗發誓說道:
明天回到家,一定不能再浪費時間。
只有找准一個方向,然後每天晚上回到家以後,花30分鐘就它完成了,你才能獲得足夠的信心和滿足。
這30分鐘,可以是學習英語,提升廚藝,製作手工,做做手帳,研究漢朝歷史,鑽研陶藝,健身跑步,瑜伽冥想,等等等等。
只要是你真心喜歡的東西,你就應該優先花30分鐘把它完成。
千萬不要漫無目的地往沙發、床、電腦桌前靠,它們不僅會消耗你大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更會拉遠你和夢想的距離。
http://weixin.qq.com/r/1zrYwDfEVGorrXOj92-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95後,現在一個人在北京生活著,平時也很自律。年輕、獨居、自律三樣我都佔了。
要想保持自律,我覺得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想清楚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做到自律。
我梳理了我的思路,覺得一個自律的人,一定是一個知道自己想要達到什麼目標的人,簡單來說,就是目的性非常強的人。
因為「自律」本身不是一件輕鬆愉悅的事:誰不想每晚都打王者?誰不想放開肚皮吃垃圾食品?抑制住自己的慾望去在晚上學習寫字,逼著自己不停地吃水煮菜健身餐,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堅持下來了,就是自律的表現。
以我為例,我覺得我身上有兩件事算是很自律的,第一件是每天晚上學習或者寫文章、第二件是一到訓練日就一定去健身房健身。
我先來說說我的動機,再來說說我的做法,最後放幾張照片晒晒我的成果。沒自拍,不會干擾試聽的,請放心食用。
動機篇:長期回報和短期落地
我覺得要想真的做到自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著利用經濟學的目光,把時間看成資本,把你自己看成商品,用投資的目光和手段去規劃你的事情。
企業家在分析自己的投資方向的時候,都喜歡對媒體說:「這個行業在未來會增值」等諸如此類的話,這句話的邏輯就是,不要太注重短期收益,要想真正獲得大回報,就要用前瞻的視角去看待未來,聚焦於長期回報。
把這個投資的邏輯運用到自身上,我們的投資目標就相當於三年、五年後的自己,我們現在逼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向未來更優秀的自己靠攏。
這是長期回報的目標確定。
然而,僅僅有目標還不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了達到目標,我們就必須要把目標拆分成一步步,去實現它。
這就是短期落地的任務達成。需要的,就是自律的品質。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
假設你是一個互聯網人,現在在東家做市場。想在三年後跳槽到鵝廠,成為鵝廠的市場經理,你該怎麼規劃你的每一步?
首先,定目標:三年後跳槽去鵝廠,成為鵝廠的市場經理。
接下來,目標拆解:怎麼成為鵝廠的市場經理?成為鵝廠的市場經理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我能夠從哪些方面優化自己?
在接下來,任務設定:通過搜索了鵝廠社招的要求,你清楚了要想進鵝廠需要具備A、B、C三點條件。那麼在接下來這三年的時間,你就可以在你的工作中重點鍛煉這些能力,甚至有針對性地每天做工作日誌,或者做出一個符合鵝廠要求的產品。
再甚至,可以在知乎、產品經理這些網站上,去嘗試著認識一些鵝廠的人,social一圈下來,說不定會有收穫。
怎麼去具體完成這些任務?手段非常多:閱讀國內外的互聯網資訊、定期總結自己的工作、多於公司前輩交流、儘可能出去social……
你看,當你設定目標了,並且根據你的目標把你的任務拆解出來,你會發現你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根本沒有時間給你打王者或者刷肥皂劇。
邏輯梳理:目標設定(我是習慣設定周期為三年的目標)——目標拆解(要想達到這個目標我需要具備哪些素質)——任務設定(完成哪些任務可以讓我達成這些小目標?)——開始實行(學會利用互聯網和你的人脈,獲得你想要的信息)——安排好日程,開始自律。
做法篇:儘可能減少損耗成本
損耗成本在我這篇文章里的意思是,你為了做完你的任務,所需要付出的所有成本,主要是金錢和時間成本。
人是理性和感性並存的生物,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理所應當地計算自己會獲得什麼,付出什麼,同時,我們不能忽略就是這個付出,給我們的情緒所帶來的影響。
當你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損耗成本遠遠大於收益,很有可能你就沒辦法完成這個任務。
舉個例子,假設你的健身房選在了需要坐地鐵半小時的地方,下來還要各種騎車,每次練完回家八九點才能吃晚飯,你覺得你能堅持多久?
你立志要當一個文藝青年,一年讀書200本,然後每天坐45分鐘的公交車去國家圖書館,你覺得你能堅持多久?
要我說,我覺得你買一個瑜伽墊在家練徒手健身;或者買書放在家裡屯著看,其收益都遠大於大老遠地跑去健身房圖書館。
因為你沒有注意到的是,你在這其中所浪費的寶貴時間,已經你浪費這些時間後所引發的消極情緒。
時間、消極情緒等,都是直接打擊你自律的致命對手。
我的住所距離我的公司和健身房都在10分鐘的步程內,我覺得我能做到訓練日一天不落地去健身,跟我住的地方有直接關係。
我希望這裡能為大家提供一個思路:當你想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儘可能創造出對自己最有利於其任務完成的環境,這樣你才能心無旁騖地做事。
最後說說我的一些感受吧。
最近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準備在職研的入學。
申請在職研的想法很簡單:我打算三年後去讀一個MBA,所以我現在多了一個三年的時間窗口,那我乾脆利用這三年給自己再讀一個碩士學位,反正現在國家改革,非全日制照樣發雙證,效力與全日制相同(在規劃一件事前先做足功課),給自己多增加一個學位,未來自己多少能增加一份競爭力,也不錯。這就是我的「投資目標」。
接著,目標設定,怎麼拿到學位?——把教材都買了,往死里學唄……
那怎麼學呢?——現在白天工作沒時間讀書,只能晚上回來抓緊時間看書,哪還有時間浪……
為什麼選人大?——第一,對人大熟悉,減少適應成本;第二,離我家不遠,減少損耗成本。
就這麼自律了。無聊的夜生活。
最後一個健身。
健身我會經常給自己反饋,就是會經常照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了。
然後看到有進步了,肌肉成型了,就會巨開心,然後下次就更有動力練了。
所以可以把反饋當成是維持自律的手段之一。
再然後是自我催眠。
冰箱上貼著肌肉男圖片、手機里也一堆。沒事就看看。
然後就不敢懈怠了。雖然自己身材屬於中上,但是離肌肉高分離度還有一段距離。
天天就吃這種食物。有一次我發想法,說特想脫單,想做菜給我對象吃。
然後底下幾個人說,就你這菜,注孤生。
說多了都是淚。唉。但是真的長肌肉的,很健康的。
就說這麼多了,自律本身是一種習慣,逼著自己持續做一個星期,及時自己反饋,幻想自己成功的形象,當把一個個任務都做完,你會愛上那種感覺的。
寶寶去喵星的這一年,過的開心嗎?
有遇到6和樓樓,還有其他可愛的小夥伴嗎?
鏟屎官我換了新工作,還是很用心的生活。因為有過寶寶的到來,家裡忽然變成了貓貓收容所。朋友們有事沒事就把自家的貓貓拿到我家來度假。
我把寶寶的骨灰放在新家的陽台上,有一隻玩具柴和你作伴。有綠蘿也有書。你一定要開心呀~
——————————————————貓貓下午15:49分的時候回了喵星。
後悔去絕育後悔那天去醫院檢查甚至後悔寫了這篇答案。
不管怎樣都謝謝貓貓的陪伴。愛她。
以下是原文
我保持自律的方法是養一隻貓(微笑)
早睡早起:貓每天早上6點醒,因為晨光熹微,鳥雀爭鳴,貓看見這些生意盎然且飛速移動的物種們,實在是太想吃了。她一定會跳到窗戶邊瘋狂學麻雀叫,然後我就被吵醒了。起那麼早晚上根本不存在晚睡的問題,經常是一躺下手機就打臉。
按時打掃衛生:養貓初期,小貓抵抗力差,帶到無良寵物醫院剪指甲,被傳染了貓癬。我不攔著貓貓上床,人貓同病。從此為了治病,保證家裡清潔的環境,每天必須吸地,隔天用消毒水拖地一次,兩天吸一次床,一周更換一次床上用品。後來貓貓病好了,但習慣也就這麼保留下來了。
每天讀書:晚上陪貓貓玩,但拿著逗貓棒干逗也蠻無聊的,我就一隻手逗貓,一隻手拿著手機或書看書。一般一隻手也不好玩遊戲,我個人又不太有耐心看劇,於是保證著每周兩本書的讀書量。(她就這樣瞪著不走心的我)
經常彈琴:日常休閑活動我比較喜歡樂器,偶爾練練 ,貓貓好喜歡聽,安靜的卧在我旁邊,聽一會兒必定睡著。有時候吉他隨便放在地上,貓貓自己也會去撥弄兩把。
鍛煉身體:貓貓進入了發情期,開始發出惱人的叫聲。我為了逃避……只好出門跑步……使用悅跑圈沒有很久~
自己做飯:在上海的獨居上班族自己做飯的比率應該不高吧,一是沒時間,二是外賣發達。但因為貓貓挑食,喜歡吃雞肉和雞蛋黃。每次給她做的時候,我都會想哎呀那還不如給自己也做了呢~
而且因為有個貓,你更有理由和心情拒絕許多無謂社交。每天有更多屬於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難道養個貓不棒嗎!
(今天貓貓被基本確診為心臟病,雖然心裡很難過,但知道未來的路還是要堅持走。我會拼盡全力對貓貓好,因為她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回報著我,讓我變成了更好的人。不管結果如何,都愛她~)沒有人來回答題主問的關於flag的問題嗎?--獨居的時候就少了立flag和自律(執行flag)的動力怎麼辦?
Locke 在2012年提出的目標實現過程中的三個重要因素,可能可以給題主一些啟發。
首先,你需要明確達成目標對你來說有多重要,即你認為這個結果對自己來說越重要,對這一結果的期待越高,越容易成功實現。這也就意味著,立flag之前你可能需要給它們按照重要性排個序,不是為了立而立。
(*關於如何立flag更容易實現,「SMART」(Fuhrmann, 2013)原則可能可以幫到你:
· 具體的(Specific):目標要清楚、明白、不含糊;
· 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有關於任務是否完成、完成程度的考量標準;
· 行動導向的(Action-oriented):把最大的目標細化到可以如何去執行它;
· 現實的(Realistic):在考慮到困難程度後,它仍然是可以實現的;
· 有時間限制(Time-bound):有規定時間節點。
比如,如果你想要建立職業人脈,那麼,你需要確定,你要建立的人脈會包括哪些領域的人際關係,需要以什麼樣的標準去衡量(比如在6個月的時間裡認識x個人),具體要通過哪些方法去實現(比如每個月參加3場社交活動,每場活動和至少兩個人建立聯繫)……如果你僅僅定下一個「我要建立起職業人脈」的含糊目標,那麼很有可能會以失敗告終。)
其次,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即對「自己能夠達成目標」的信念有多強。研究發現,越信任未來的自己,越能夠提高你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表現;
最後劃重點--建立(與他人有關的)目標承諾(Goal commitment),即針對目標的實現有所承諾,且最好這些承諾不要只與自己有關。flag立完第二天就忘?你可以試試跟他人建立目標承諾。例如,如果這個任務不完成,我就請KY吃一個月飯,這種:)
接下來再給題主幾個關於實現目標時保持自律的tips,如題主所說,獨居時候沒有了環境、紀律等的影響,自控力在實現目標中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有什麼方法幫助自己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找到「自控力」呢?除了具體實操的方法,你可以先調整一下思路:
1. 與未來的自己共情,想像可能的失敗
2016年的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在我們的大腦中,掌管自控力和共情力的其實是同一個區域——rTPJ(右顳頂連接處)。而且,它影響自控力和共情力的原理也是類似的,因為這兩種能力本質上都是「推理他人感受、理解他人精神狀態的能力」:
共情是超越你自己的視角,站在他人的視角上去欣賞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
自控則是超越「現在的你」的視角,站在另一個自己(假想的、未來的自己)的視角上去看待那個自己。
因此,如果你想要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更好地約束自己,可以時不時地跳出來,站在那個未來自己的立場上去思考(Soutschek, 2016),預先想像未來可能的失敗。
Kahneman(2011)提出,在我們開始執行一項計劃時,有一種叫做「Pre-mortem」(預先檢驗)的策略可能會幫助你取得成功:無論這個目標是「跑完一場馬拉松」還是「創業做一家公司」,想像你已經做了這件事,過了一段時間後失敗了,然後分析可能的、會導致失敗的原因。
這一方面是幫助你確認自己的樂觀是有現實根據的,而不會陷入不加批判的、不現實的樂觀中;也幫助你為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去做準備。要注意的是,這種想像與確信「我一定做不好」、「我沒有成功的希望」無關。它不含太多恐懼等負面情緒,只是把壞的可能作為可能性的一種去考慮,且考慮的重點放在「幫助現在的自己提前做出更好的準備」。
Kahneman認為,它與自信並不矛盾,因為當你意識到所有壞的可能、有更充足的準備時,你反而更有可能會取得成功(Kahneman, 2011)。
2. 建立「對正面行為的成癮」
人們往往認為「成癮」是一個負面辭彙,它指代的是我們對某一些物質或行為產生長期、反覆、強迫性的渴求。但是,William Glasser提出了「正面成癮」(positive addiction)的概念,他認為人們也會形成對正面行為的成癮,它對我們是有積極意義的。
與負面的物質、行為成癮相似的是,正面成癮的成因也是因為,在每次有這樣的行為體驗時會得到獎賞,擁有興奮和滿足感;但與負面的成癮不同,正面沉溺的程度是適度的,它往往限制在一個時間段內,只針對某種行為而言,而並不會統領或控制你的整個人生(Glasser, 1976)。
因此,人可以通過條件反射的原理來使自己對正面行為也產生「成癮」,比如,為你想要達到目標所必須做出的行為設置一些獎勵,使得每一次這樣的行為都會使人獲得快感,就會更沉迷於做一件事。長此以往,你會訓練自己的大腦更願意做這件事。
3. 「結果導向」與「過程導向」結合
在我們每個人實現想要的目標的過程中,都需要被不斷地推動。就動機而言,有的人傾向於「被結果推動」,即以某一個重要的目標作為執行的動力,將每一步小的勝利都看作是接近那個大目標的過程,以此來激勵鬥志;有的人則傾向於「被過程推動」,即他們更看重享受執行任務的過程,在過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富有創造力的,而最終的那個目標只是過程的副產品(Romm, 2016)。
不過,最好的動機策略可能是「既能夠被結果推動,又能夠被過程推動」;既懷著對未來更好的自己的期待,也充分享受努力的過程。
特別是,如果這個目標是與你的整個人生規劃,或者人生意義相關的時候,它往往是長時間的,是由不同的目標和過程組成的,你很難只以某一個具體的目標作為終點。比如,你想成為一個作家,固然需要一些好作品,但那只是途中的一些節點,你的人生中更多的是每天固定的寫作。如果你無法享受每天的寫作過程,那麼即便在實現目標後感受到狂喜,也會在其餘的大部分時間內很快感到空虛。
最後,關於具體如何鍛煉自己的自控力,我們已經詳細答過類似的題,附上鏈接:自控力極差的人如何自救? - 知乎
總之,祝你找到目標,從而有前進的方向;也祝你找到你真心喜愛的道路去前往這個方向,這樣沿途你也會玩得開心。獨居的年輕人們共勉咯。(歡迎留言來建立目標承諾!)
以上。
相關文章 除了理想,你也需要想像可能的失敗 | 如何過上更高效的人生?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獨居自律,28歲單身鐵路職工》
一、認清定位。
既要有短期一周一天安排,又要有五年一年計劃。
二、管理時間。
要有整塊、長期時間意識,更要有零碎、短期時間概念。
三、任務清單。
任務清單化,清單表格化,並在實際執行中不斷調整,不斷優化。
四、學會拒絕。
拒絕不必要時間應酬,拒絕不必要發展機遇,拒絕是因為沉澱再發展。
五、放空獨處。
經常下班後,我一個人出來散散步,或找找附近美食,或給父母打電話。
六、鍛煉身體。
鍛煉身體很重要,貴在堅持,形式可以多樣,對於集體活動重在積极參与。
七、傾聽前行。
對於將來工作生活,多和親朋好友聊聊,旅行不同地方,從中汲取前行力量。
。。。。以下個人案例借鑒
1、十年計劃~
2、年度計劃~
3、每日計劃~
一、 認清定位。 既要有短期一周一天安排,又要有五年一年計劃。短期計劃給人行動,長期計劃引人深思。
1、整塊時間。
2、倒計時提醒。
3、零碎時間追劇(1.5倍語速)
二、管理時間。要有整塊、長期時間意識,更要有零碎、短期時間概念。時間像海綿,要擠總是有的。
1、萬里路萬卷書清單。
2、筆記表格化。
3、清單系統化。
三、任務清單。任務清單化,清單表格化,並在實際執行中不斷調整,不斷優化。一表勝千言,貴在執行。
1、 拒絕不必要時間應酬。
2、 拒絕是因為沉澱再發展。
3、經常下班一個人在辦公室學習。
四、 學會拒絕。拒絕不必要時間應酬,拒絕不必要發展機遇,拒絕是因為沉澱再發展。只有退一步,方能海闊天高。
1、定期和父母電話傾訴。聊慰單身~
2、經常一個人下班散步。想想得失~
3、經常一個人下班找美食。附近大學城~
五、放空獨處。經常下班後,我一個人出來散散步,或找找附近美食,或給父母打電話。這是一種對自己,再認識、再充電。
1、貴在堅持鍛煉。
2、貴在參加集體活動。
3、給自己積極反饋。美味綠色零食~
六、鍛煉身體。鍛煉身體很重要,貴在堅持,形式可以多樣,對於集體活動重在積极參与。會照顧自己身體的人,才能走的更遠。
1、和父親聊將來生活。
2、旅行不同地方。
3、更大的世界,更好的自己。
七、傾聽前行。對於將來工作生活,多和親朋好友聊聊,傾聽不同聲音,從中汲取前行力量。為了遇到更大的世界,更好的自己。
1、其實鐵路人,也有很自律
2、無論白天在辦公室
3、還是下班在宿舍
我很少自拍,相冊就一張跑步抓怕
最後放一張偶像,美籍華裔球星!
。。。。後記:
1、個人目標清晰,但壓力比較大。譬如合肥的工資,計划去蘇州定居,所以自律動力比較足。
2、可支配時間多,工作性質沒有指標性要求,因為事業單位錢少事少。
3、其實,我不是特別自律,比如就不能堅持不吃晚飯!
附27歲、2016年,人生紀錄片《青春掠影》
青春掠影(27歲紀錄片)_騰訊視頻
知友私信我說自律第一步打掃房間很新穎。如果仔細品味,我是從空間,時間,思維三個層面去解讀的。
空間---打掃房間(寓意貴在行動),自律不能空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打掃房間觸手可及,卻始終忽視,得過且過、「差不多先生」的生活表現;
時間---早睡早起(寓意時間管理),自律在時間中形成,早起是最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之一,卻最難做到、最難堅持下去;
思維---自律不能一步到位(寓意始終堅持目標,在過程中會有退步,但在螺旋上升中取得進步),自律是長期堅持過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自律中包容自我。
如下原文,請細細品味。
生活時刻充斥著誘惑,這些誘惑大部分在自己「獨處」的時候更有號召力,放蕩or自律?君子慎獨,越是一個人的時候,越要把自己看住。幾件小事足以引導你走向慎獨、自律的生活。
1、生活空間的整頓
有過租房經驗的人都知道,如果你沒有好好地打掃房間每一個角落,很多地方即便到你退租,你可能都沒有清掃過。沒有清掃過的地方你不會將自己的物品展示擺放。而你打包來的物品,除了日常使用到的擺放出來,更多的物品則會堆存在房間角落未曾打開,這些東西隨著你一次次地搬家,一次次地運動,卻一次次地未曾使用。
這就是獨居,得過且過的狀態,你並沒有把此地當做長久停留的地方,心態上的浮躁又怎能使你保持很好的自律生活呢。如何讓租房也能過上有品位的生活,這是自律生活的開始。最簡單的方法,將出租屋徹底清掃整理一遍,每一個角落。亮堂的房間展現的是你新生活的開始,真正擁有的私人空間,耕耘出「家」的感覺。
2、生命時間的把控
時間是公平的,科技是不公平的,科技進步可以讓我們每周工作7天,每天24小時,但是它也會引誘我們每周7天,每天24小時拖延著時間。時間很多,卻也很少。無法掌握科技的更迭,請將自己的時間牢牢掌握。
有多久沒有早起了?又有多久沒有看到清晨初起的太陽?睡夢中的你可曾知道國旗護衛隊的旗手們正迎著太陽揮灑峻拔的莊嚴。去下公園吧,去下菜市場吧,健身的身影、忙碌的吆喝開始著一天的奮鬥,於你而言,真的沒有感受嗎?
早起的生命,一天的時間真長,能幹的事情真的太多太多了。美味的早餐,片刻的冥想,輕鬆的捯飭,簡短的晨讀......熠熠生輝的精神狀態不正是你每天一直努力自我暗示的追求么!一日之計在於晨,時間是檢驗自律成效的試金石。
3、思維空間---自律的非線性
突然不想努力,自律不下去了怎麼辦?微小的進步難以察覺,貌似原地踏步的努力還能堅持多久。
今天和昨天可能沒有差別,今天和前天似乎差別也不大,但今天和去年的此時卻有著天壤之別,自律是螺旋的,非線性的。我們當然希望自己每天都在努力,保持高度的自律,卻又不現實。周期性是我們的天性,直線式的透支自律最終會導致自我機能的抵觸,想像一下健康的心電圖起伏的波形,與之對應的一條直線又意味著什麼。
人是做鐘擺式運動的生物,自律的周期性也是人的本性。堅持不下去就休息會吧,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奔跑,來一場自我墮落的混沌。努力,即時保持平穩的奮鬥狀態;自律,及時追隨設定的目標。人是要生活的,自律是為了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
我們生活的最終衡量標準不是我們在這個星球上待了多長時間,而是我們在屬於自己的時間上投入了多大的精力。
自律需要精力的投入,反過來,自律而成的習慣節約精力。只有精力充沛,才能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做到更好的自律。
容易做到的小事,堅持下去,養成習慣,提升獨處時自律生活的質量。好的自律,好的生活,好的自己。
【第二次更新時想說的一些話】
謝謝大家的關注、鼓勵以及批評指正。
這個答案是受邀參加圓桌時寫的,當時太執著於圓桌的回答『要有一定的學術性』這個要求了,並沒有太為廣大讀者朋友們考慮。加上最近一段時間寫的都是英文論文,在中文的語言和用詞上也有很多生疏之處。後來看到讀者朋友們的反饋,我很認真地去找了一下身邊幾位從事中文文字編輯工作的朋友聊了聊,獲得了一些寶貴的『增加中文文章可讀性』的建議。儘管我寫東西向來很隨性,但既然這個答案引起了一些讀者朋友們的關注,我覺得我作為文章的作者還是有必要為『有效溝通』做出努力。
這次更新的目的是為了使新的讀者們閱讀起來更容易一些(比如精簡語句、增加分段和小標題等),並沒有更新實質內容,以前已經(耽誤了您很多時間)讀過這個長篇的讀者朋友們,沒有必要看。
另一方面,我的一位編輯朋友非常友善地勸我,這種情況下大家想要的是『教科書式的答案』,其形式好比是『考前劃重點』,越碎片化的知識點,越直接明了的答案,越短平快,越好。
我很感謝這位朋友。但是我只能和讀者朋友們坦誠地說抱歉,我做不到。我個人的風格就是更喜歡探討解題方法,而不是具體的答案。我並不是覺得討論解題方法更高級,我也達不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樣的效果,只是對於我個人來說,去思考解題方法更有利於我自己(培養解題思路)罷了。
喜歡短平快答案的朋友們,可以翻一翻其他人的答案,應該會更有收穫。
另外,要感謝那些沒有浪費時間看完但依然強行評論的讀者朋友們,你們讓我對『評論區』有了更為客觀和深刻的認識。不過我希望以後你們在其他地方的回答下面評論時能夠先想一想自己的評論是不是constructive comments(有建設性的意見)。
比方說那些更有建設性想法的讀者朋友們也會覺得我這文章寫得不夠好,但是他們會給我一些具體的反饋,比如在哪些方面我解釋得不夠清楚,在哪些地方我可以精簡一下語言,這些至少給那些花時間來作答的作者們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反饋信息。
Make yourself useful, please.
最後,要抱一抱那些在我這麼拙劣的文筆下依然讀懂了我要說的意思的讀者朋友們。在茫茫人海里找到有一些共識的人,於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
————————— 正文第一部分,預計閱讀時間: 5分鐘 —————————
首先需要聲明,接下來我既不會講如何自律的具體方法,也不會教你如何可以在每天6點起床,如何保持8小時高效的工作,如何在一個月讀完N本書諸如此類。期待看到這些答案的人可以自行退下了。浪費彼此時間這種行為,咱們能避免就盡量避免。
好,我想做的事情很簡單,和題主探討兩個小問題。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意識到,你提問的方式很有趣。『獨居』和『自律』是兩個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問題,這兩者之間也不一定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並且這兩者都不是什麼與生俱來的能力,分別都需要去培養和練習。那些看起來很喜歡獨居的人並不一定從一開始就適應獨居。同理,那些看起來很自律的人也並非是從始至終、方方面面都管得住自己。
當然,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有意思的地方並不在此,而在於,為什麼題主會把兩個相對獨立的問題,即『獨居』和『不自律』聯繫在一起?其實這個提問本身所折射出來的內在聯繫是題主感到焦慮的根源所在。
我希望題主在看我下面這些話,認認真真地停在這裡,花三分鐘和自己做一次坦誠的對話,回答我們今天這次聊天的第一個小問題:
- 你為了什麼而自律?(或者說,你想通過自律來實現什麼?)
- 一開始你想到的可能是一個很籠統的理由。打個比方,假設A君想實現的是『能夠多來知乎回答問題』(為了和題主好好聊天我這腦洞也是蠻拼的)。
- 在這個基礎上,A君慢慢深入問自己,為什麼想要實現這個目標。
- 比如A君可能純粹覺得回答問題本身就很好玩很有趣,也可能是A君為了獲得更多的點贊數,或者出於某些考慮A君覺得可以通過各種直接或間接的途徑來賺取一些稿費和其他形式的回報,又或者A君覺得回答問題也可以提升他的自信心,讓他覺得有成就感等等。
- 別偷懶,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和自己聊一聊,認認真真地寫下你所有想到的理由,每一條儘可能描述地具體一些。在這個階段不要去細想每個理由的對與錯,或者所佔的重要性有多少之類的,單純地就是把你想到的所有大大小小理由都列出來。
- 好,現在把這些列出來的理由逐一再看一遍,每一條都銘記於心,因為它們會是回答下一個問題的基礎。再給一次機會哦,到目前為止仍然不肯好好聊天的小朋友,我真心誠意地覺得你們可以自行退下了 [嚴肅臉]。
現在咱們一起來想一下這次聊天的第二個小問題,也很簡單,
2. 把你剛剛列出來的理由中,按照『取決於他人』(other-determined)以及『取決於自己』(self-determined) 來進行大體上的分類。
- 繼續以A君為例,『回答問題本身很有趣』這個想法來源於A君自己對於回答問題這個行為的理解,所以『取決於自己』。
- 『獲得更多的點贊數』以及『獲得稿費和獎勵』這個取決於其他人對於A君回答問題所做出的評價,所以是『取決於他人』。
- 當然,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兩者都有的情況,比如『提升成就感』,這個可以說是A君的一種自我認知,但很多情況下這種自我認知又取決於別人對於A君的評價,遇到這種情況,請盡量根據你自己的真實想法,選擇一個你覺得比較偏重的方面,或者你實在覺得有點糾結的話,也可以寫成70%『取決於自己』30%『取決於他人』這樣的形式。這也是我問什麼一開始要大家盡量寫得詳細一些的原因,越詳細的話,越有利於對每一條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3. 正文第一部分總結
到這裡,或許題主已經能夠看出一些端倪了。雖然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可能相同(比如同樣都是想要來知乎多回答問題),可是每個人的行為動機(motivation)是不一樣的。
這種行為動機的分析對於提升行為的執行力以及執行效果,包括排除一些『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不那麼有效的無用功(比如題主提到的立flag給別人看)都是比較有幫助的。因為行為動機是行為背後真正的根源。
- 自律的前提是自知為何要自律。這是我們剛剛在第一個小問題中所要弄清楚的。在不了解自己行為動機前提下的自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不可能在實質上解決題主的焦慮。
- 那麼為什麼要在第二個小問題是把動機進行分類呢?因為不同的動機類型,對於行為的影響力是不同的。具體落實到題主所提的問題中,就體現在了從『集體生活』到『獨居』之後的變化。
好,如果聊到這兒,大家覺得大概可以理解我講的意思並且不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那咱們可以一起繼續聊一聊第二個小問題的進階版。
進階版來源於一個比較詳細的學術研究,相對來說更為詳細(也更複雜),覺得沒有必要深入了解進階版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正文最後一部分。
————————— 正文第二部分, 預計閱讀時間 15分鐘 ——————————
在進階版中,咱們仍然需要把一開始列出來的動機進行分類,不過分類的標準會更為細化一些。
根據原文(參考文獻【3】),我大致翻譯了一個簡便易懂一些點的版本,如下圖所示,並不一定精確,但力圖使大家能夠比較容易理解一點。
我們一起一個一個來看。
- 完全沒有動機:即你本來就沒有任何的想法以及意願去做這件事,也不覺得有任何必要性和相關性。這個自然不是我們今天要聊的。
除去這一類之後,接下來有兩類動機,分別是外在動機和純內在動機。請注意,這個分類體系中的『外在』和『內在』和我們之前說的『取決於他人』以及『取決於自己』並不是一致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強調一個『純』字。
我們繼續沿用之前A君的例子,先從外在動機講起。
- 外在動機的第一個小分類:外部獎勵和外部懲罰。這個很好理解,比如假設A君來知乎回答問題是為了獲得獎勵(比如稿費或者打賞)以及逃避懲罰(比如假設在某種特定情況中,A君不回答問題就得交罰金、扣工資等等)。
- 外在動機里第二個小分類:自我認同和他人認同。這個也很好理解,比如最常見的『自尊心』和『面子』。知乎的點贊數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將『他人認同』進行量化的指標。所以如果A君來知乎答題是為了得到更高的點贊數,那就屬於這一類動機。請注意,儘管相比於第一個小類(外部獎勵和外部懲罰)而言,這個類別有了一些跟自己的關聯性,但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所以本質上仍然是『取決於他人』一種隱性的獎勵(reward)。這一點和接下來的兩個小類是有一定區別的。
- 外在動機里的第三個小分類:個性化價值。從這個小分類開始,『取決於自己』的比重就開始變得更大一些。這裡的關鍵詞是life goal(生活目標),也就是說個體會從一些長期規劃來衡量自己的行為。比如A君想在知乎多回答問題,是因為A君覺得回答問題這個形式本身是一個迫使他整理思路和表達思路的過程,這種思維訓練不但可以使他更加理解具體的問題,也可以幫助他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對他今後的學術能力(假設這是他的life goal)來說是有比較長遠的影響的。我之所以將其稱之為『個性化價值』,是想強調個體自身對於life goal的個性化理解在這一類動機里的重要性。
- 外在動機的第四個小分類:整合價值。這個可以說是第三個小類的一個深化版本,即A君覺得獲得具體的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僅對他的學術能力有所裨益,而且覺得這種『理智感』對他的其他一些長期目標(比如成為一個廣義上比較有思考能力的人)也有好處。這個小分類之所以更進了一步是因為個體認識到目標和目標之間的相互聯繫,使之成為一個更為整合的動機體系。
- 純內在動機:即便是外在動機第三、四個分類已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了,它們仍然和『純內在動機』有著本質的區別。『純內在動機』所描述的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理想化的動機,即純粹意義上的興趣和愉悅感。比如『獲得知識後帶來的快感』如果屬於外在動機里的第三、四個小類,而『求知慾』本身(並不在乎是不是能夠獲得知識)就是『純內在動機』了。有點《世說新語》里『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這樣的幾分意味。
正文第二部分總結
- 不同的動機對於行為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已經有很多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研究表明,在這個圖中從左至右的動機類型對於個體行為的影響力(即是否能夠執行且保持這個行為)是逐漸加深的。
- 動機系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經常發生偏移:比如咱們假設A君一開始來知乎回答問題是純粹出於興趣(『純內在動機』),後來看到大家點贊(他人認同)就覺得內心竊喜,久而久之,這種外部獎勵(點贊數)和行為之間的聯繫就被不斷強化(reinforce)。在A君並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他的動機系統就出現了偏移(orientation shift)。這個時候如果A君認認真真答題之後沒有得到很多的贊,他就覺得非常沮喪、焦慮或者惱怒,甚至為了獲得更多的贊而完全背離自己的初衷,去迎合大家的口味。
- 請注意,這並非就意味著所有『取決於他人』的動機都是沒有用的。相反,按照需求理論的其中一種說法(參考文獻【4】),社交需要(love and
belonging)以及自尊需要(esteem)是僅次於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所以『取決於他人』的動機往往一開始看起來非常有效,因為它們和後面的終極需求相比,是更為直接和明確的一些需求。但是個體的終極需求是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也就是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由於每個人對於自我實現的定義是個性化的,所以單純依靠『取決於他人』的動機是不太可能滿足這個需求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圖中靠左邊的動機類型遲早會『失效』。
- 然而更麻煩的是,大部分自律行為很難直接一上來就完全靠『純內在動機』 。這也使得往往一開始我們需要依靠獎賞、懲罰等等才能觸發這些行為。但是想要真正解決自律這個問題,你需要非常非常清晰地意識到,這些『取決於別人』的途徑遲早會失效,而且它們會導致你的動機系統發生偏移。如果一旦你已經變得非常依賴這些動機(比如題主提到的立flag給大家看),你必然會在它們失效的時候感到非常痛苦。
全文總結
所以,雖然『獨居』和『自律』本身是兩個問題,但是我覺得題主不妨借著『獨居』這個機會,多花時間和自己聊聊天,學習如何和自己相處,把心理能量真正放回到自己的內心,把內心的主動權交回給自己。
而對於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被迫『獨居』的人,也可以對自己的一些行為進行上述的動機分析,對於認清自己的需求(即在哪些方面我有社交和自尊的需求,在哪些方面我更注重自我實現),避免一些沒有必要的無聊寂寞冷也是有一定幫助的。因為一旦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後,祝福所有主動以及被動『獨居』的人,在這個獨自前行的世界裡,孤獨而不寂寞。
就是這樣。
參考文獻:
【1】Barrick, M. R. and M. K. Mount (1991).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Personnel psychology44(1): 1-26.
【2】Carey, W. B. and S. C. McDevitt (1978). "Revision of the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Pediatrics61(5): 735-739.
【3】Ryan, R. M. and E. L. Deci (2000).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s: Classic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5(1): 54-67.
【4】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50(4): 370.
—————————— 幾句節外生枝的題外話 —————————————
知乎點贊數這個問題,我只是隨手拿來舉個例子而已。請勿對號入座。也請勿強迫他人對號入座。
此外,儘管這個動機分類系統可以被用來解釋以及引導更大範圍的人類行為,比如前些年很熱的企業文化和員工歸屬感話題等等,但是請大家注意在這些具體的『組織結構』中,所牽涉到的並不是行為動機或者個體心理這一個單一的因素。
比如這裡說到的外部獎勵(工資)在公司這個組織里的定義還牽涉到勞動價值、社會分工等等這些更為宏觀的變數,所以我並不是說外部獎勵(工資、獎金)不應該給,或者應該少給才更有利於激發員工的『內在動機』,這和咱們今天探討的自律行為,並不是一個層面的問題。
這也是心理學和其他廣義上的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等)在看待很多問題上的區別,心理學注重的是對於個體層面的分析,要運用心理學理論解釋一些社會現象時,要注意從個體到群體的改變,不能生搬硬套。
一大早起來看到很多消息,嚇了一跳...
今天公交車追尾,到公司晚了。
首先謝謝大家關注,然後想說明幾點問題。
1.「平衡」是我一直在強調的事,我列出來的習慣真的都只是習慣
2.循規蹈矩的日常並不是說生活就了無生趣
蹦極,過山車,跑半馬,這些事是我的興趣,也是我在做的事情。
心血來潮的時候請個假跑出去溜達,也有發生。
3.每個人適合的生活狀態不一樣
4.自律並不代表在所有事情上必然有所成就,
但確實帶給我個人一些影響。
比如,我會在上司給我安排工作前主動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經常是在他安排的時候我已經提交相關內容。
比如,即便要請假,我也習慣把工作盡量完成,不給別的部門拖後腿。
比如,減肥30多斤,6,7年了也沒再長回來過。
比如,在我人生最糟糕的時候,我又重新開始振作。
太多太多...
5.我一直覺得我所在做的自律只是讓自己比昨天更好,而不是一定要超過某些人
關於有人問起我的成績,我不是一個優秀的人,只是一個努力的人。
但,不排斥提及這個問題。
小學時候還算名列前茅,初中一直是全校第一,高中也在尖子班,高考前有點抑鬱,住院半年多。
上了一個大專,第一個 半年還是不開心。
後來意識到要振作起來,所以,開始好好努力。
開始拿獎學金,開始盡到一個學生的本分。
現在還是在堅持要升本,要考研。
---------------------------------------------------------------------------------------------------------------------------------
原答案:
都說我是90後中的老幹部,目前的我...
1.從小到大幾乎都是6點前起床,除了生病,記憶中超過7點起床的次數不超過20次
2.不玩微博,家裡不聯網路,除非工作忙的季節,需要加班
3.大學到現在,一直保持11點睡覺,5點半起床
4.每個月用固定的錢買書
5.堅持比計劃多做一點點
6.堅持寫工作日誌,每天提前1個半小時到公司附近的KFC看書,提前半小時到公司寫工作日誌
7.每天轉呼啦圈,堅持到現在第三年,硬生生把上身胖下身瘦的身材練成正常比例
8.堅持每半年拎出兩個月練字,不說字多好看,但是比以前好看
不知道你想要的自律是怎樣的,我會在自己意識到迷戀上某些東西的時候開始閹割計劃,目的是想維持某種程度上的自制力。比如...
1.從小到大,一個遊戲讓我連續玩了3個小時以上的話,我就一定會把它從電腦移除
2.最迷戀某部美劇的時候,我定下一條規定「每天只看7分鐘」
當然這些可怕的而粗暴的「強制戒斷」行為真的是長期的鍛煉結果,而且,並非一件太好的事。
我所理解的自律,本質上來說應該是一種「平衡」
並不是說你強迫自己割捨一件事物,或者強迫自己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就是所謂的自律。
這種平衡,是在舒適區與你所嚮往的成就點之間,你能夠來去自如的平衡。
高中時候,你會發現某些成績好的同學並不是說一天到晚都在學習,他們往往是那種前面1分鐘在跟你侃大山,後面1分鐘就開始拉格朗日了。這是自律。即便在樂趣跟人群中,仍舊能拔身而出,回到自己的狀態里。
這種平衡,應該是你自己的價值觀跟成長及社會之間的平衡。
上大學了,身邊的朋友,該浪的浪了,不該浪的也想浪了。有人告訴你「四六級考了有毛用」「考研出來又怎樣,能有啥出息」「多拿幾個獎學金能有幾個錢」,但是,你還是覺得自己要考,不為別的,既然是個學生,就盡好學生的本分。既然是個人,就爭取好最完整的人生。這,是自律。即便在所有人的慫恿跟誘惑力,仍然能記清楚自己的位置。
出社會後,你會發現身邊的人開始跟你「普及」所謂的社會「尋常事」。比如「大傢伙兒都約炮」,「好些個姐們兒做了三兒」...或者開始去「糾正」你的三觀,「文藝妞其實婊得很,還不如那些個放蕩的妹子來得真性情」。但是,你仍然能記得,你不約炮,三兒也不是你能幹出來的事兒,你就是文藝妞,你也不婊氣。這,是自律。即便在社會洪流中,仍然能不隨波逐流。
誰都避免不了過程性迷失,尤其是人生是那麼漫長的過程。究根結底,如何做到自律,回到你最本質的出發點,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好了。
推薦閱讀:
※人究竟為什麼要努力?
※在你看來最完美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數學與應用數學就有哪些就業方向?如何準確進行職業規劃和職業定位?
※為什麼很多人嚮往投行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