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怎麼做才能贏得冷戰?
這些年涉獵了一些歷史讀物,對世界歷史的基本脈絡有了大致了解,也有一些自己的觀點和評價。最近試圖嘗試一種反轉歷史的想法,比如像這個問題:
二戰中軸心國勝利的可能? - 歷史
也算是某種對「歷史上的如果」的yy吧。從貼吧轉戰知乎,也想看看知乎上的大神們腦洞能開的多大。這個問題:
假如冷戰是蘇聯贏了,今天的世界會有什麼變化? - 政治
的前置條件是蘇聯已經贏了冷戰。而我想讓各位開動腦筋,以你自己對相關歷史、政治、戰略等各方面的學識和思想為基礎,發揮想像,在異次元為蘇聯籌謀獻策,提出自己的見解。這也是我特別在問題里加入了「你認為」的原因。
然後就問題本身我再補充幾點:
1.題目中蘇聯勝利的定義。既然本位面美國贏得冷戰的標誌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華約解散,體制崩潰,那麼蘇聯勝利的定義也遵照設定,北約解散,西歐巨變,美國解體,全球赤化;
2.這個話題想必無法完全避免涉及意識形態以及現實政治的問題。題主才疏學淺,無力也無心杜絕此類撕逼的出現,只是希望大家在回答這個問題時,還是盡量著眼於戰略的制定和技術層面的操作,而不是專註於意識形態或政治觀點之爭
—————————————————2015.11.12分界線——————————————————
從已有的幾個回答來看,似乎蘇聯的失敗是天註定,別說贏得冷戰,能存活下去都是問題
其實我潛意識裡也是這麼認為,不過既然是開腦洞,還是希望大家能大膽地思考,知其不可而為(yy)之嘛。比如@牢不萌 的回答就非常的萌,畢竟想想又沒有壞處
或者換一種更具體的問法:為了能贏得冷戰,你認為蘇聯應該採取何種戰略?在1917-1991年間的任何時間點或時間段,你認為蘇聯應該做什麼或不應該做什麼?在此時段內有沒有出現過有利於蘇聯的機遇,蘇聯應該如何把握,採取什麼措施?在此時段內蘇聯有過什麼重大戰略失誤,應如何避免或補救?等等
@鄧璞和@kgb1986 爭的很厲害,我先給他們二位補充一個乾貨材料。
1956年初,我(陳祖濤)找到饒斌,再次提出要到基層去。這一次,饒斌讓我到發動機車間任技術副主任。當時的主任叫蘇天,是一個老幹部,另外還有三個蘇聯專家。去了沒有幾個月,饒斌找到我說:一汽還有很多設備、材料,尤其是做駕駛室的薄板還沒有到位。你對蘇聯熟,和我一起到蘇聯去催催吧。就這樣我再一次來到蘇聯。
蘇聯汽車廠當時的很多設備都是從美國買來的,現在支援中國的建設,不能再從美國買,所以,他們供應給我們的設備都是自己設計製造的,其中有很多設備都是第一次製造,難度很大。比如為了製造一個3000噸的大沖床,蘇聯專門蓋了一個36米跨度的大車間,特製了一架起重200噸的大吊車,在運往中國的時候,所有的火車、汽車都為它讓路。我們來到蘇聯後,在各個廠家跑了一圈,大多數設備問題都解決了,但少量的特種材料如特種刀具、異型砂輪實在是沒有辦法解決,尤其是車身生產急需的薄板,蘇聯自己也生產不了。於是,蘇聯外貿部的一位副部長對我們說:這種薄板我們也靠進口,現在確實供應不上,你們到東歐去找一找吧。此時,剛好李富春副總理在蘇聯,他知道情況後說:既然如此,那你們就到東歐去跑一趟吧。他當場就給我們寫了介紹信。憑著他的信,我們到了捷克、波蘭、東德,採購了一批一汽建設急需的特種刀具、異型砂輪等,但薄板仍舊沒有著落。後來我們了解到,當時西德有這種薄板,但西德卻和我們沒有外交關係。此時國內召開「八大」,饒斌是「八大」代表,必須立刻趕回去,就剩我一個人在東柏林。他一走,薄板的事就全落在我身上了。我當時惟一的依靠就是我國大使館。我國當時駐東德大使是曾湧泉,他對我的工作給了很多支持和幫助。
就在我為薄板的事在東德發愁的時候,國內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由於國內召開「八大」,世界各國的共產黨首腦人物都要來,為了做好接待工作,需要60輛高檔的賓士300轎車。當時外貿部駐蘇聯的代表林海雲找到我,對我說:祖濤,你是汽車廠的,你懂車,這件事情就由你來負責吧。於是,我委託東德方面和西德賓士公司聯繫。
接到電傳後,賓士公司立刻就派人到東柏林來了。見了面,我告訴他們,我們要買60輛賓士車。賓士公司的代表吃了一驚,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買賣。他們立刻和總部聯繫,但是當時賓士公司庫存沒有這麼多,要求我們給他們幾天時間把世界各地的展覽樣車調回來,滿足我們的需求。這是我們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和他們做生意,他們要講信用,也希望今後和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建立長期的商貿往來。賓士公司的代表鄭重地提出:陳先生,我們邀請您到我們賓士公司參觀。當時我國和西德沒有外交關係,賓士公司的代表給我和外貿部的同志辦妥了全部過境手續。
到了西德後,我又提出購買薄板的要求,他們非常爽快,立刻和生產薄板的廠家聯繫。薄板廠在萊茵河邊的拉希斯太因,這個廠設備先進,管理一流,薄板質量完全達到我方要求。他們滿口答應我:薄板不成問題,要多少給多少。幾萬噸的薄板就這樣解決了。我當時真是又驚又喜,讓我和饒斌日夜發愁的事,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解決了。這件事也讓我認識到了在市場經濟中,國外大公司對於商業信譽的重視和快捷的效率。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我們國家實行市場經濟對於經濟的發展真是太有必要了。因為質量好,這一批薄板用完了以後,又續訂了幾次(注意!中國從一片空白建一汽,只「訂了幾次」就不用進口了。這可以和蘇聯比比——馬前卒)。這樣一來二往,雙方講信用守合同,我和這個廠也交上了朋友。
《人物》雜誌:陳祖濤見證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年
陳祖濤是誰呢?參見下面這篇文章:從蘇聯國際兒童院走出的「新中國汽車工業奠基者」
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之子,在蘇聯長大,「一汽的第一名職工」,中國第一個自建大型汽車廠二汽的總工程師。陳老2015年依然健在,可謂歷史的見證人。
然後貼幾段《大目標 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政治協商》的原始稿說明觀點。自己的文字,就不標引用了。
1853年,俄國主動挑起和土耳其的戰爭。英法擔心俄國因此獲得太多的歐洲領土,所以直接出兵干預。
戰爭一開始,俄國先發制人,派出艦隊突襲土耳其錫諾普軍港。由於兩個國家都沒有工業化的造船工業,只能用木匠造風帆戰艦。所以兩國的艦隊都以木頭帆船為主,但都在一部分船上加裝了蒸汽機——從英法進口的。海戰的結果一邊倒,土耳其損失了3000人和15艘戰艦,只有一艘加裝了蒸汽機的軍艦逃走,俄國人只有一艘船被擊傷,損失200人。一邊倒的原因是俄國從法國引進了更多的蒸汽機,以及海軍榴彈技術。此前海軍的火炮發射的都是實心彈,打在木船半米厚的殼體上,沒法造成致命傷害,必須長時間轟擊才有用。鴉片戰爭時中國大炮發射的鐵球往往就是這效果。在這次海戰中,雙方的船都沒有裝甲,被爆裂彈打中可以一發致命。所以引進西方技術較多的俄國人大獲全勝,暫時拿到了黑海制海權。
俄國人雖然旗開得勝,但這場勝利和土耳其逃走的蒸汽船證明了一點——農業時代的木頭軍艦過時了。今後的軍艦沒有裝甲、爆裂彈和蒸汽機就不好意思出門。不幸的是,這三樣東西,俄國統統不能自產,必須從英法外購。所以等到英法斷了外貿,親自上場的時候,俄國人就悲劇了。沒有了蒸汽機供應,俄國自己的蒸汽機壞一台少一台,大部分軍艦隻能靠風帆動力航行,對手則可以隨隨便便地開到俄國軍艦的射擊死角開炮。所以俄國人被迫把艦隊收縮進港口,甚至沉沒在軍港入口堵塞航道,拱手讓出了黑海制海權。英法的船隻用蒸汽機驅動螺旋槳,比俄國人剩下的明輪軍艦更勝一籌,可以很方便地從幾千里外運來軍隊,在克里米亞半島登陸後也能靠水路維持後勤。俄國人雖然本土作戰,但全國只有幾百公里鐵路,後勤要靠騾馬,反而比英法還艱難,被英法壓著打。只能退守要塞。最後,法國人開來了鐵甲艦,可以在俄國要塞的射程內隨意開火,轟平了半個要塞,逼迫俄國人投降。
…………
1970年開始,美國經濟開始出現負增長,只能靠高通脹來刺激經濟。從1974年到1980年里根上台,美國每年的通脹率都接近10%,是現在中國的2倍。但經濟增長率一直低於通脹率,實際經濟增長率依然為負。英國70年代前期靠通脹刺激經濟,增長率最多也就是2%左右,到了70年代中期,通脹失控,甚至出現過物價一年漲40%的失控局面。末甚至出現過-4%這種戰後罕見的衰退。整個西方世界,70年代中期,工業收縮了8%,汽車工業收縮了18%。1974年到1975年,法國、美國、西德、義大利等國的元首輪番訪蘇,希望蘇聯購買他們的技術產品,以緩解就業和衰退的壓力。
在冷戰的高潮期間發生這種事情,簡直就是西方將戰略主動權拱手送與蘇聯。蘇聯也毫不客氣地趁機轉入進攻戰略,同時放手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蘇聯每年進口的高技術設備佔全部新設備的比例從70年代前期的4%左右上升到後期的10%,整個70年代,蘇聯引進了幾百台大型電子計算機和幾萬台精密機床。還從失業嚴重的歐洲國家引進了大批成套設備,從法國雷諾和義大利菲亞特的買來的生產線裝備了伏爾加汽車廠,從美國、西德、英國、義大利引進的各個分廠拼成了卡馬汽車廠。這兩個汽車廠至今也是俄羅斯少數依然有活力的製造業企業之一。蘇聯用這些引進的技術生產出了su-27、米格29、颱風級潛艇和庫茲涅佐夫級航母、t72坦克(瓦良格號就是這一級航母的第二艘)。米格機和薩姆導彈在越南戰爭中打敗了美國空軍。到了80年代初,蘇聯已經在鋼產量等許多指標上超過了美國。在一場工業時代的競爭中,蘇聯一度貌似要成為笑到最後的大國。
…………
到1979年,美國經濟跌到了戰後最蕭條的狀態,正好和蘇聯的頂峰狀態相呼應。此後的美國,如前文所述,徹底放棄了工業立國的思路,不再指望靠本國工業的力量去推倒蘇聯。這是一個根本性地轉向,即美國大大方方地承認:按照工業時代的玩法,蘇聯贏了,只是這還不是冷戰的決勝局。下一局,美國的策略是金融立國,用強大的海軍為自己的紙幣當擔保,全球濫發美元和國債,好保證美國的物資供應,養活自己世界第一的軍事力量。
脫離金本位的紙幣是可以隨意印刷的,即政府得到了「定義」財富的能力。此前的政府要買東西,只能靠收稅來籌集資金。現在的美國政府可以直接扔出美元、債券這些用政府信用擔保的紙片換物資,等於為世界憑空新增了購買力。按照一般的想法,天上不掉餡餅,這種金融遊戲說破天也就是個寅吃卯糧的玩法,沒法增加真正的實力。可是,兩個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通例就是科技和工業的發展受到購買力的限制,即西方私有制工業經濟內部蘊含著難以想像的潛力。一旦美國用信用貨幣的方式開始調動這些潛力,只要金融泡沫不破裂,西方國家也可以像蘇聯那樣,充分利用科技和工業的力量。這就是里根新政的本質,即用金融手段解決購買力不足問題。蘇聯對西方的第一個優勢消失了,此後至多只能說是打平。
蘇聯的另一個優勢是廉價購買西方科技,節約產業升級成本。這個優勢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前一個優勢。當西方不再有購買力壓力的時候,也就不再有從蘇聯獲得技術市場的迫切要求。蘇聯從此只能用市場價購買技術,而美國還不依不饒,連市場價賣的技術都要封鎖。1979年,美國搞了一個《出口管理與控制法》,宣布今後不僅美國公司的技術貿易要歸美國管,其他用了美國技術的公司也必須聽美國的話。由於此前美國的工業技術領先了世界幾十年,通過世界大戰還把歐洲、尤其是德國的技術也搜颳了個底朝天。這個法案基本上等於宣布全世界的高科技出口都要歸美國管。緊接著,美國借著蘇聯入侵阿富汗,開始用這個法案禁止向蘇聯出口高技術。原來的巴黎統籌條約只是限制向蘇聯出售軍事技術,現在的管制範圍擴大到計算機、電子部件,光纖、半導體和冶金工藝等民用技術,限制西歐盟國在蘇聯集團國家投資建廠。到了1983年,美國在一個季度內就沒收了1400批本來要出口到蘇聯的高技術物資。1983年底統計,美國和蘇聯的技術交流已經收縮到1979年的1/5。蘇聯只能通過地下渠道和商業間諜來獲得先進技術。美國趁機造了一批假技術賣給蘇聯,破壞蘇聯的生產線,浪費蘇聯研究機構的時間,讓蘇聯有苦說不出。
…………
比如說,蘇聯五六十年代航天技術的發展,實際上在加工精度、信息控制能力、精細化工水平上並沒有超出在二戰後期從美國那裡得到的設備和技術。只是蘇聯工業部門在科羅謬夫這種工程學天才的領導下,率先在航天部門把這一波基礎技術發揮到了極限,所以得以暫時領先於世界,把人造衛星和加加林送上了天。等到火箭的噸位逐漸增加,重型設備的發射從地球軌道延伸到月球軌道,四五十年代的基礎工業就不太能支撐大型火箭了。蘇聯只能把越來越多的火箭捆綁在一起來進行重型發射。60年代開發的N1火箭,第一級就是由30多台發動機共同驅動的。蘇聯沒有先進的微型計算機來協調這些發動機之間的推力,所以事故率隨著發動機數量的增加而指數化上升。N1火箭在60年代連續引發大爆炸,有一次在發射台上就炸死了上百名技術骨幹,直接導致蘇聯沒能在登月競爭中勝過美國。在1969年美國登月成功後,蘇聯放棄了登月計劃。
其實就製造水平而言,N1火箭的水平相當不錯,工業空心化的美國直到最近幾年還頻繁進口N1火箭剩餘的發動機來發射衛星。只是60年代的蘇聯的基礎工業既沒有能力製造更大的發動機,也不能製造高性能的計算機來協調這些發動機之間的動力。所以N1火箭在1976下馬。直到蘇聯把70年代從西方得到的先進設備初步消化,才在80年代造出了能登月的「能源」火箭。幾年後蘇聯解體,暴風雪號太空梭和「能源」飛機一起被扔進了垃圾場。
類似的還是有蘇聯的米格25戰鬥機,平時可以飛2.8倍音速,緊急情況下可以飛到3.2倍音速。至今也是唯一一種可以飛三萬米高,三倍音速的戰鬥機。60-70年代,蘇聯飛行員依仗米格25的速度優勢,頻頻挑戰西方的防空網,被追蹤後就加速揚長而去,把飛機甚至導彈都輕鬆地甩在身後。西方為此大驚失色,以為蘇聯在新材料、發動機、雷達等方面全面趕超了西方,即蘇聯實現了獨立於西方的工業升級。但實際上,蘇聯完全是使用五六十年代從西方獲得的工業基礎技術造出了米格25。米格25的機體只使用了微不足道的鈦合金,從整體上說,米格25就是一塊幾十噸的不鏽鋼,電子設備用的都是過時的電子管,發動機純粹是犧牲了其他性能獲得了高推力。只是因為蘇聯人配合自己的國土防空系統,把五六十年代的基礎技術發揮到了極致,用最優化的工業設計把龐雜的系統組合到一起,比如說米格25的油箱就必須兼作液冷系統給發動機散熱。這才在低技術水平下達到了高性能。
米格25的成功,是工程學上的勝利,也是基礎工業技術研究的失敗。蘇聯人沒有世界領先的基礎工業技術,所以靠優化設計來挖掘現有技術的極限。只是由於西方不斷地出現經濟危機,每隔10年20年的就要向蘇聯轉讓一次廉價技術,所以蘇聯既能享受到優化設計的效益,也不太耽誤工業進步。
美國人的想法就簡單的多:「只要動力足,板磚也能飛」。美國人相信,只要不斷進行產業升級,開發出更強大的新式發動機,製造物理性能更強的新型材料,用精細化工生產更高級的燃料。即便氣動外形和內部優化沒有做到最佳,飛機性能也能一代代提高。從十幾年的中短期來看,蘇聯的模式是基於現有能力辦大事,性價比更高。但從長期來看,顯然是美國人的思路更勝一籌,因為現有技術的優化利用有其極限,新技術帶動新技術的開發則無窮無盡。
對於一個大國來說,基於短期應用技術的優化路線和基於長期持續發展的工業升級路線都是可能的選擇。在各個經濟部門內部,也必然存在爭奪資源的情況。對於一個產業部門來說,希望得到更多的資源和撥款,希望獲得更重要的地位,光是討好領導人意義不大。畢竟高級官員也必須用看得見的成就來維護自己的地位。所以,從長期來看,還是能做出成績,做成項目的部門會得到更大的重視。在美國,印紙幣和強迫別國接受紙幣的部門做出了最大的利潤,所以美國80年代之後以金融立國。在蘇聯,從建國之日起,西方就不停地輸入廉價基礎工業技術,所以蘇聯的應用技術部門、比如航天、航空、坦克廠能夠不停地製造工程奇蹟。久而久之,就像冷戰後的美國被金融資本家鎖定了方向一樣,蘇聯也被自己的應用技術部門鎖定,不會搞自主工業升級了。
從這個分析看,80年代蘇聯忽然由盛轉衰,根源不在80年代的政策,而在於此前幾十年奉行的路線。每隔十幾年就到來的廉價技術在客觀上上起到了毒品的作用,徹底毀滅了蘇聯主導自己工業社會的能力。到了1980年的時候,其實蘇聯已經積重難返,只是因為毒品一直供著,蘇聯還能威風八面。等到毒販子狠狠心扔了販毒的利潤。蘇聯也就成了廢人。美國玩的金融路線雖然也算是另一種毒品,但只要海軍優勢還在,美國就還能給自己注射毒品,同時掐斷蘇聯的毒品供應。兩個癮君子之間的決戰,顯然主動權在掌握了毒品源頭的美國手裡。所以冷戰的結果是美國全勝並不奇怪。
從蘇聯的角度說,奪回主動權必須徹底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不再依賴進口技術。以蘇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地位,承認基礎工業技術相對落後的現實,拉上中國和其他同樣需要工業升級的第三世界國家,一起開發新一代工業技術未必不可能。這的確需要蘇聯主動勒緊腰帶,過幾年相對的緊日子,但無論如何要比解體後被迫勒緊腰帶要好得多。但遺憾的是,二戰之後,蘇聯過了幾十年好日子,過的太順、太舒坦。整個統治集團已經對國際環境的重大轉變喪失了敏感性,再也沒有魄力進行破釜沉舟的改變了。蘇聯後期,很重要的一個趨勢就是克格勃勢力的上升。克格勃作為一個特務機構,首要工作目標就是監督其他部門按照既定路線前進,本身不具備任何改造發展路線的動機,可以說是最保守、最抵制戰略轉向的政府機構。這樣一個機構逐漸成為蘇聯政治的主角,反映的就是蘇聯統治集團越來越傾向於按照老路線發展的趨勢。80年代,本來應該是當了15年克格勃頭目的安德羅波夫執掌蘇聯最高權力,只是因為安德羅波夫和繼任的契爾年科均意外病逝,才讓戈爾巴喬夫當了蘇聯領導人。此後的俄羅斯,解體的動蕩過後,依舊是普京這個資深克格勃來當權。這表明80年代蘇聯的發展慣性已經太大,偏保守的戰略方向已經很難扭轉了。即便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是偏年輕,且受克格勃影響較小的戈爾巴喬夫。蘇聯的前途依然被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慣性所影響。
二戰後是一個工業化成為時尚的年代。在大部分國家,工業化的教育普及要比工業經濟的建設要來得快。所以等到戰後一代學生成長起來,他們往往發現自己在不夠大的工業社會裡找不到預期的好位置,這在六十年代的整個世界造成了普遍的騷動,從第三世界到發展中國家無一倖免。在最高潮的1968年,美國的學生要麼去越南打仗,要麼在本土反越戰,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在街頭被槍殺,黑人和白人的衝突鏈接不斷;在法國,幾十萬學生和上百萬的工人罷工罷課,佔領學校和工廠,戴高樂因此結束了政治生命;中國的青年要麼在鬧文革,要麼上山下鄉、戰天鬥地;日本的年輕人加入赤軍,準備進山打游擊。至於愛爾蘭共和軍發動內戰,墨西哥政府被迫在奧運會之前向學潮開槍,這種小事在這些大國的風潮面前根本就不算個事情。只有蘇聯在廉價技術和豐富資源的支撐下,工業社會迅速擴大,為幾乎所有受教育的青年都提供了上進的機會。所以蘇聯是此時全世界唯一風平浪靜的大國。
等到冷戰末期,國際風雲突變,六十年代的年輕人開始登場管理國家,他們年輕時的履歷開始發揮作用了。蘇聯的領導人和高級幹部,大多像戈爾巴喬夫一樣,年輕時平流進取,從來沒有去考慮過如何徹底改變一個社會,如何應對迅速變化的外部環境。其他國家的統治集團倒是還有一批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的管理者掌舵。所以,戈爾巴喬夫時期的政策相對其他國家,表現的是在極端不自信和極端保守之間搖擺。既沒有正確認識到缺乏工業升級能力的根本原因,也沒有徹底變革的決心,只有幻想破碎後對西方的盲目崇拜。在他的領導下,蘇聯一會打算走老路,一會又全盤接受西方的「友好建議」,實際上啥也沒幹,把最後一點家底折騰光了等垮台。
…………
60年代初期起,中蘇就分道揚鑣。蘇聯並沒有把這個未來的第一工業國變成自己的盟友。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中國的潛力太大。蘇聯如果和中國結合成一個經濟體系,平等的進行工業經濟互補發展。從長期來看,主導這個體系的必然是中國而不是蘇聯。在蘇聯和中國分裂的請客下,中國的工業人口在1980年依然達到了兩億,幾乎和蘇聯相當。如果蘇聯持續的對中國進行援助,恐怕越戰勝利之時,北京已經要和莫斯科平起平坐,俄羅斯人開始被被中國同化了。武大郎開店,用不得比自己高的人,就是這個道理。此外,60年代的蘇聯已經逐漸習慣於從西方獲得先進技術,所以潛意識裡並不認為歐美是處心積慮要搞垮蘇聯的敵人。稍有機會,就要和西方談和解,談緩和,搞和平發展。這一點讓蘇聯陣營里的中國很不滿——老大都不想戳著,憑啥要底下的兄弟們給你守著陣地。更何況當時中蘇陣營的實力還是遠遜於西方,走和平發展路線,指望西方給技術給地盤,本質上是一條把主動權交到別人手裡的發展之路。所以中國也不願意陪著蘇聯打一場多半要輸的冷戰——你不能總假設對手是笨蛋。事實證明,中國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既然用不上也不能用中國的工業人口,蘇聯就只能向其他國家尋找出路。東歐那些國家人口最多的波蘭也只有3000萬人,2000多萬人的南斯拉夫不太聽話,羅馬尼亞也勉強有2000萬人,但工業化必須從頭做起。除此之外,就只剩土耳其和伊朗的人口比較多了。但美國早已搶先一步,把土耳其拉進了北約。伊朗的巴列維也是個親西方國王,霍梅尼革命之後也並不更傾向蘇聯。這樣一圈算下來,蘇聯在鄰國之中竟然找不到一個能拿出一億工業人口的國家。
蘇聯無法通過陸路和大量工業人口建立聯繫的原因也很簡單——從地理上看,蘇聯是一個北方國家。而世界上大部分農業地區在南方,只有中國和西歐,一個因為大西洋暖流,一個因為季風,在溫帶有大片的農業地區和密集的人口。現在西歐是美國的附庸,中國和蘇聯關係緊張。蘇聯自然就沒辦法尋求陸地鄰國的眾多工業化人口了。當然,中國在東面,歐洲在西面,再刨去土耳其和伊朗,蘇聯還有一個方向可以和南方的人口密集區建立陸路聯繫——從阿富汗到印度洋。當時的印度已經有六七億人口,而且增長速度遠高於中國。從印度的歷史來看,印度一方面可以在外來援助下建成一定的工業,一方面又很難全面工業化,是一個可以放心的盟友。所以蘇聯70年代之後的主要戰略方向在阿富汗方向。先是扶持了親蘇政權,1979年又直接上陣佔領。
當時的蘇聯總參謀長阿赫羅梅耶夫是個斯大林格勒戰場下來的老兵,戰略意識非常明確。他清醒地建議,必須在佔領阿富汗後立刻乘勝進攻,滅掉巴基斯坦,打通蘇聯到新德里的戰略通道。否則光佔一個阿富汗,是累贅不是財富。結果勃列日涅夫顧及眼前的西方技術轉移,讓蘇軍停在阿富汗緩一緩,先佔領一段時間。這一緩,巴基斯坦成了西方反蘇的橋頭堡,源源不斷的武器和人力通過巴基斯坦運進了阿富汗。本-拉登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出名的。蘇聯很快發現,全部佔領的阿富汗不是一個穩固的出發陣地,而是四處起火的游擊戰天堂,入侵巴基斯坦的事情也就擱置了。阿富汗戰爭一拖就是10年,從79年到89年,蘇聯還沒和印度搭上線,國力已經不再允許它再發動大規模戰爭。蘇聯只好扔下阿富汗的爛攤子回國。阿富汗戰爭帶來的政治、經濟壓力反而成了蘇聯解體的誘因。一直到解體,蘇聯也沒在自己的體系內掌握足以壓倒美國的工業人口。
蘇聯69年歷史。貫穿了中國近代到現代的歷史。由於歷史、地理和政治上的淵源。完全可以說蘇聯是對中國工業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中國從蘇聯得到了完整的工業轉移,也得到了建設完整工業體系的意識。不過,既然本書是蘇聯解體20年後才出版的。我們有機會觀察蘇聯由盛至衰再到亡國的全過程。
這個垮台的蘇聯,留給後人的經驗教訓有三條:一是工業體系必須完整,同時要注意,體系再完整的工業國,如果沒有自力更生搞工業升級的能力,也就喪失了在工業時代的戰略主動權,沒法長久地保證大國的地位;第二是再強大的國家,再完美的發展戰略,也必須保有調整戰略方向的能力和意願。否則遇到國際局勢變動,光榮的歷史會立刻從資產變成沉重的包袱,甚至會壓垮整個國家;第三是在戰略對抗中,要掌握比對手更多的的工業化人口,必要時要向其他國家輸出工業化社會,否則早晚有一天會比對手先遇到工業升級的人口障礙。
不算是正題吧,就伸個冤,只是被那個叫顧倩的傢伙搞得無奈了。自稱是「毛左」(但是據知情人士說實際上是百度貼吧裡面的「蘇聯粉」),結果作風跟「碩粉」差不多,怕別人反駁,先回復了別人,再把別人的回復刪除了,再把對方拉黑,作出像是對方被自己辯得啞口無言的樣子,真是夠可以的。我相信在他答案下面被他這麼搞的人不止我一個,被他辱罵的人也不止一個。
既然在他的答案下無法反駁,我也就只好在這裡反駁了:
顧倩的原文說:老齡化和機器替代人力將讓資本主義完蛋。
然後我告訴他:抱歉,老齡化和機器替代人力恰恰是兩種相反的力量,可以緩解矛盾。為什麼呢?因為老齡化意味著勞動力的減少,那麼自然生產成本就會上升。要解決這個矛盾怎麼辦?自然就是靠技術進步,機器替代人力。
同樣的,如果機器替代人力會導致大量勞動力失業,那麼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不足恰恰緩解了大量勞動力失業導致的社會矛盾。人們完全可以按照年輕時付出勞動力,獲得工資後投資資本再到年老時使用這樣的方式來生活。
然後這個傢伙把我的回復刪除了,進而就開始罵我,再然後把我屏蔽:
話說不知道我說的話哪裡體現出來了「資本埋在地里」就可以增值?
=============================這段涉及太多專業術語可以不看===================
「資本有機構成」是什麼呢?按照馬克思《資本論》所寫:資本有機構成就是生產中資本和勞動力數量的比例關係。用西方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其實就是生產中人均資本的數量。他說了半天說了個什麼意思呢?無非就是經濟學說的:資本總量增加,資本的邊際收益率會降低,馬克思的話來說這叫:資本的一般利潤率會降低(剩餘價值總量除以用於生產的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之和的比值會降低)。(但是,馬克思在下這個結論的時候,做的一個假設是 「剩餘價值率」 是不變的,或者 「剩餘價值率」 不能無限提高, 然而實際上隨著技術進步,資本總量在生產中的提升,剩餘價值率的提高是完全可以是無上限的。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馬克思定義的利潤率和西方經濟學定義的利潤率差別挺大,前者是生產的總收入扣除工資、資本租賃等成本之後的部分除以工資、資本租賃等成本。而後者是資本的邊際生產率,也就是再加多一單位的資本,所能提高的產品實際產量,也就是實際利率。)曾經馬克思以此預言當年的資本主義離崩潰不遠了,卻失敗了,恰恰是他忽視了,資本的收益率不但取決於資本的總量,還取決於技術進步,均勻的技術進步在經濟學增長模型裡面被稱為索洛殘餘,索洛殘餘的增大,就可以增加資本的邊際產出,也就是利潤率。而機器以更高的邊際生產率替代人,恰恰就是技術進步的一種,也是一種生產率的改進,這也恰恰是緩解資本主義利潤率下降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資本論》學的不咋的,例如罵我這位,會把技術進步僅僅單純地等同於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卻不知道技術進步影響的絕不僅僅只是資本和勞動力的配比。)
============================下面的是清晰的基本邏輯=========================
總結一下:
技術進步和老齡化會分別帶來矛盾的基本的邏輯鏈:
(1):技術進步,機器替代人--》大量沒有資本收益的年輕勞動力被迫失業--》社會動蕩,貧富差距拉大--》有效需求不足,資本主義生產的產品賣不出去,產生經濟危機。
而老齡化卻會緩解「大量沒有資本收益的年輕勞動力被迫失業」這一環節,勞動力事實上緩衝了失業趨勢,於是「貧富差距加大」這一環節被緩解。
(2):老齡化--》勞動力稀缺--》資本積累增加,工人工資提高,生產成本上升,資本收益率下降--》資本企業盈利出現問題
而技術進步的作用:1)機器替代勞動力,解決「勞動力稀缺」的問題;2)提高資本的邊際生產率(馬克思那裡叫提高剩餘價值率,例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緩解「資本收益率下降的問題」。3)有一位細心的朋友指出,老齡化也會帶來消費不足,但這個問題也可以通過金融手段以及技術進步來解決,例如發售債券,使得年輕的時候可以進行一些借貸,年老了以後再進行還款,而因為有技術進步的預期,年輕人可以預期到自己未來的收入會增長,也就比較敢於進行借貸、超前消費或者投資。
所以說,用顧倩的邏輯,技術進步替代勞動力導致的矛盾,恰恰是老齡化可以緩解的;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恰恰是技術進步可以緩解的。
而這個答主滿嘴髒話的特色,以及先回復別人,再刪回復,最後屏蔽對方,製造出一種似乎他把對方說得啞口無言的表象,也挺能體現出其臉皮厚度的。不能因為你是毛左(雖然很可能是冒充的),就可以不讀書而瞎扯。從中東開始,發動世界革命,不惜打第三次世界大戰。
蘇聯那個奇葩體制,本身就是斯達舒為了打大戰所造就的,實際上你看看斯達舒歷史上的發言和行動,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他一直把蘇維埃遭受圍攻作為政策的前提。
所以蘇聯的整個體制,都是圍繞戰爭和備戰來進行的,而實際上也的確沒錯,蘇維埃從生到死,都在戰爭之中,衛國戰爭、波蘭戰役、蘇芬戰爭、蘇德戰爭、冷戰。後來的玉米控做的最奇葩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一方面批判了斯大林的政策,另一方面延續了斯大林的體制。
所謂的和平競爭,蘇聯經濟上沒有半點優勢,它自個兒的經濟體量,不到美國一半;它的一圈小弟,基本上都是爛泥扶不上牆,而最爭氣的中國、南斯拉夫和東德,又經常和它尿不到一個壺裡面。對比美國陣營的小弟:英國、德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等等,哪一個不是曾經的列強?再加上其餘的國家,大部分也出於美帝的經濟體系中。
整個蘇東陣營的經濟體量,加在一起,估計也沒有對面三分之一多,而技術水平就不用說了,蘇聯一直到八十年代還需要不斷從歐美進口各種機床和技術。在這種情況下,冷戰能夠打得贏,那才叫做見了鬼。
蘇聯唯一的機會,在於打第三次世界大戰,在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總危機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佔領整個西歐和中東。
--------------------------------------------------------
樓上有人說核戰爭,這的確是問題,畢竟誰也不想生活在廢土裡面。
然而,本題的題目是「蘇聯怎麼做才能贏得冷戰」,我只是給出了我認為機會最大的方案。
鄧璞此人的水平我姑且不論,本來討論也只是歸為討論,但沒想到此人盜竊了一張我先前貼出的美國《生活》雜誌照片(照片上為出口到美國的蘇聯勝利牌轎車,原發佈於俄羅斯網站,我的正文中給出了整套照片的訪問鏈接),在編輯進他的回答之後還反過來說我造謠,我簡直無法理解他的這種行為,這是在討論論證,還是在搞精神勝利法(兼帶誹謗我一番)?那我直接再在開頭把原圖地址放出來好了:http://antif.ru/raznoe/14865-pobeda-v-ssha-30-foto.html 如果無法訪問,請使用代理。
PS:關於勝利轎車的事,我在鄧璞回答下的評論中已經貼上俄文維基原話(其中一小段我翻譯了過來),大家可以自己過去看下我是不是在造謠。(當然,關於這點確實是有爭議)
以下所發內容主要是針對鄧璞所寫的錯誤之處進行糾正:
蘇聯壓根就沒有和美國正面抗的打算,他們也知道抗不過(典型例子就是二戰後蘇聯從伊朗撤軍,放棄希臘革命等做法)。蘇聯的戰略是一邊經濟上趕超,一邊在部分領域維持與美國的平衡,而在歐洲則維持優勢,總體而言採取的是一種大陸上對美國的拒止戰略:所以大家才會有看到軍事上蘇聯坦克炮兵的強勢,航天(衛星等)和核武器上的均勢,以及海軍的守勢(蘇聯海軍其實主要採取壁壘海域策略,謀求保護自己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他們長期沒有航母,根本就未曾想過要在大洋上和美國艦隊決戰什麼的),這都蘇聯自身的實際實力決定的狀況。但是過程中蘇聯自己玩脫掛掉了。
蘇聯想要長期存在和美國抗衡,離不開人口眾多,且工業上與蘇聯可以互補的中國(即體量和潛力足夠大的盟友,歷史上蘇聯的東歐盟友相對於美國的盟友實力要弱不少)。蘇聯可以為中國提供重工技術,而中國則可以彌補蘇聯在輕工和其它領域的產能、人力不足。中蘇分裂後,加上蘇聯自作死,贏面是越來越小的........
—————————————————分割一下——————————————————————
回答問題吧,再怎麼扯淡也要有個限度,蘇聯經濟總量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什麼時候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實力的標準變成了非對等地單獨對比一類工業品的數量(還故意選蘇聯的短板),而不看一個國家的人口勞動力數量(美國人口多還是蘇聯人口多,美國產能大還是蘇聯產能大),不看產品所凝結的價值(原來工農業總產值或者GDP等同於工業品數量),不看歷史現實(美國成立了多少年蘇聯才出現。美國在二戰中丟了整個西部,還是蘇聯丟了整個西部。蘇聯在整個二戰裡面丟了33%的工業產值,而美國丟了多少...)
按這位鄧璞的說法,列舉一個國家某類工業品數量(比如現在的某國)大大超過了美國,那就可以證明這個國家比美國強大了?顯然不可能嘛。
發一張俄羅斯那邊的圖:就算最不看好蘇聯的西方經濟學方法推算,蘇聯最高峰的GDP也有美國的43%左右。由於蘇聯的工農業總產值不計第三產業,所以即便推算了也只能是個參考,存在不小的誤差。在80年代,蘇東陣營曾經推出過更便於物資平衡表體系和國民經濟帳戶體系換算的方法(增加了非物質服務平衡表和部門聯繫平衡表),但是這種事,顯然不是幾個人就能幹成的(很快由於蘇東劇變也沒人來幹了)....
要是覺得蘇聯數據不可信,用美國官方數據也沒問題,美國出版的《Soviet Economic Structura and Performance》里有蘇聯的GDP推算,也不會一直只有20%。
如果單看數量,蘇聯其實也有幾個門類的工業產品年產量是超過和接近美國的:
以上是出自И.Г.Калабеков《數字中的蘇聯與世界各國》的數據,在1990年的統計中,蘇聯的金屬切削機床產量是495000台,美國為106000台;拖拉機(特別要注意,拖拉機在結構上是比汽車複雜的工業品)蘇聯為157000台,美國為105000台(1989年美方數據);洗衣機蘇聯為7800000台,美國為5700000台(1987年美方數據);冰箱及冰櫃,蘇聯為6500000台,美國為7900000台(1987年美方數據)。此外1982年時事出版社出版的《基本數字手冊裡面》還寫到過聯合收割機的年產量蘇聯為11.3萬台,美國為3.18萬台,蘇聯是美國的355%。
只是啊,我們稍微動動腦經,也不可能因為上述數據就說蘇聯比美國強大啊....蘇聯比美國弱本身沒錯,但是鄧璞那樣單單以數量論成敗的做法就是誤導大家了。如果照他那樣可以單就汽車數量什麼的來證明蘇聯經濟如何如何弱,那這裡蘇聯的機床產量是美國的4倍之多,聯合收割機產量是美國3.5倍左右,難道我們要說美國經濟只有蘇聯的四分之一?
關於蘇聯的外貿,特別是外貿在蘇聯經濟中的比重,這位鄧璞也是充滿了臆測,什麼賣血說出來了。我這裡引用一段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粟瑞雪譯的文章段落為作參考,蘇聯年鑒歷年外貿的圖我就不上了:
「1975年蘇聯的石油價格比1985年和1990年低得多,而這一時期的國家經濟卻發展順利。1985年,出口總額佔蘇聯國內生產總值的5.24%,石油價格下降所造成的損失不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該比重對國家經濟不會造成重大影響。但是,如果從油價下跌造成的損失與國家用於消費和積累的收人(1985年為5 670億盧布)之間的比重來看,前者佔2.1%;如果從該損失與國家預算收人(1985年為3 900億盧布)之間的比重來看,則佔3%。由此看來,損失的確是巨大的。」
在正規研究領域,結論一直都是很清楚的:即便石油天然氣能源出口佔到了蘇聯出口的50%,但由於外貿量占經濟總量的那點比例,石油價格波動對於蘇聯經濟影響不大(這一點有別於今天的俄羅斯)
以美國來襯托蘇聯的弱,然後蘇聯是如何碾壓歐洲,其壯大的狂飆速度是如何的就全都視而不見了?那我們就拿蘇聯的短板汽車工業里的柴油機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我只想說,產能不足不等於沒有技術能力和儲備,世界第二工業國能這麼隨便讓人鄙視?):
蘇聯自產的第一類汽車АМО-Ф-15和Я-3分別於1924年和1925年下線(此時蘇聯成立才不過2年3年的時間,而美國生產汽車多少年了?),而決定建廠大規模生產汽車的決議是1929年做出的,當時計劃的工廠年產量為:在高爾基市設廠--半貨運和輕型車年產100000輛,在莫斯科設廠-- 2.5-3噸載貨卡車年產25000輛。
1932年工廠建成且25000輛目標完成,斯大林才宣布蘇聯具有汽車工業。
1937年蘇聯汽車產量超過200000輛,其中載貨卡車的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超過了英國,法國和德國。
1948年組建重型礦山機械製造廠,即白俄羅斯汽車製造廠(БелАЗ--別拉斯),該企業的產品後來成為了蘇聯和白俄羅斯的拳頭產品(詳見下方三張照片及其注釋)。
(此圖禁止轉載,朋友私照,授權我發的)蘇聯的遺產:別拉斯廠位於白俄羅斯境內明斯克東50公里處的佐迪諾,是世界大型的礦用汽車專業生產商之一,主要產品包括礦用自卸汽車、裝載機械、重型運輸平台、散料運輸拖車、飛機牽引和輪式推土機等。曾是蘇聯最大的礦山專用運輸設備生產企業,為蘇聯提供了大量的礦山和大型土建運輸機械。目前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的國有企業,(2013年)在全球的礦山設備市場上約有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在在獨聯體、俄羅斯市場上的佔有率超過90%。蘇聯解體時,該廠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面臨資金短缺,好在就是該車的銷路穩定,用途廣泛,生命力頑強才挺了過來。
(以上圖片禁止轉載,朋友私照,授權我發的)2013年時,別拉斯研製出了當時世界上(一段時間內)最大型的450噸運載能力的自卸礦山卡車,20.6×10.6×8.17 米的巨無霸在面前讓人感覺像一條大船(空載360噸,總重810噸,最高時速64公里/每小時)。該車技術設計是專門針對長途運輸岩石的,能適應露天礦產開採的各種不同氣候條件。也可用於建設大型工業和水電工程建設,公路系統的建設,以及在重工業的技術部門。(從中可以略微感受一下蘇聯的技術累積情況)。
1955年的報告中顯示,1955年蘇聯的汽車產量相較於1950年已經增長了20%,且已經具備了大載重量柴油卡車和氣體發生器汽車的生產能力。1955年之後的新五年計劃目標中,蘇聯的打算是讓汽車產量相較於1950年增長80%-85%(結果其實你們是看得到的,這也算髮展緩慢?)
蘇聯在二戰前就完成了汽車柴油機的研製(1932-1933年國家政治保衛局下的特別設計局完成了86-90馬力1600轉的柴油機設計和試驗製造,但是當時蘇聯工廠還沒有能力大批量生產。1938年推出的發展改進型柴油緊馬力已經達到110,但是由於發動機廠很快轉產國防更需要的航空發動機,也沒有實現量產),以美國的GMC-803為藍本也進行了雅格-14型(ЯГ-14)柴油機卡車的研製,但上述成果因為戰爭爆發而沒有推廣,直到局勢穩定為止:1945年夏天在克林姆林宮展示了雅斯-200(ЯАЗ-200)型柴油卡車,1947年開始生產的二衝程雅斯-204(ЯАЗ-204)和雅斯-206(ЯАЗ-206)(雅斯-204發動機也是以美國發動機為藍本仿製,由於各種原因,包括上述提到的最主要的戰爭原因,1947年蘇聯柴油機量產才真正起步)。
蘇聯汽車用柴油機的製造中心和領頭羊是雅羅斯拉夫發動機廠,與雅羅斯拉夫發動機廠配合,生產柴油機卡車的主要廠家是克列緬丘格汽車廠(位於烏克蘭)。而蘇聯的柴油機卡車主要就是雅斯系列和克拉斯系列:
1.雅斯-210型6X4卡車(КрАЗ-210),1951年至1958年由雅羅斯拉夫汽車廠生產,裝有一台雅斯-206A(ЯАЗ-206А)6缸二衝程液冷柴油機,最大功率165馬力-2000轉/分,最高時速55公里/小時,自重11.3噸,最大載重量12噸,百公里耗油量65升(一說55),最大行程340公里。
2.克拉斯214型6X6卡車(КрАЗ-214),蘇聯的第一種三軸重卡,1951年定型,1956-1959年由雅羅斯拉夫汽車廠負責生產,最初被稱為雅斯-214(ЯАЗ-214)型,1959年後則改由克列緬丘格汽車廠生產,叫法也隨即變更為克拉斯-214型。裝有一台雅斯-206B(ЯАЗ-206Б)6缸二衝程液冷柴油機,最大功率205馬力-2000轉/分,最高時速55公里/小時,自重12.3噸,最大載重量7噸,百公里耗油量70升。1963年開始生產改進型克拉斯214B型(КрАЗ-255Б),1967年又進行了大規模技術升級,主要是全車減重並將載重量提升為7.5噸,發動機改為8缸,最大功率240馬力-2100轉/分,並使最高時速達到7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達到750公里。 1979年推出克拉斯214B1型(КрАЗ-255Б1),1987年停產。
3.克拉斯-219型6X4卡車(КрАЗ-219),屬於雅斯-210的延伸型號,1959年至1963年由克列緬丘格汽車廠生產,裝有一台雅斯-206D(ЯАЗ-206Д)6缸二衝程液冷柴油機,最大功率180馬力-2000轉/分,最高時速55公里/小時,自重11.3噸,最大載重量12噸,百公里耗油量65升(一說55),最大行程340公里。
4.克拉斯257型6X4卡車(КрАЗ-257),1965年至1977年生產,裝有一台雅瑪斯238(ЯМЗ-236/238,雅羅斯拉夫發動機廠60年代研製,用於取代雅斯-204和雅斯-206的新品,後衍生出了多個型號,最大功率235-330-1700-2100轉/分不等)V型四衝程8缸液冷柴油機,最大功率240馬力-2100轉/分,最高時速62公里/小時,自重11.1噸,最大載重量12噸,百公里耗油量38升,最大行程800公里。
5.(和烏拉爾375差不多同時期,作用也相似,廣泛作為軍車使用的:)克拉斯255B型6X6/2卡車(КрАЗ-255Б),60年代中期定型,1967年至1994年克列緬丘格汽車廠生產,裝有一台雅瑪斯238(ЯМЗ-238)V型四衝程8缸液冷柴油機,最大功率240馬力-2100轉/分,最高時速71公里/小時,自重11.95噸,最大載重量7.5噸,百公里耗油量40升,最大行程800公里。1979年推出改進型克拉斯255B1型(КрАЗ-255Б1),還有克拉斯255V,克拉斯255D,克拉斯255L等多種型號。
到蘇聯解體為止,克列緬丘格汽車廠總共向蘇軍、華約陣營、及世界上其它國家軍隊提供了82000輛軍用型的克拉斯255B型及克拉斯255B1型卡車。根據1981年的記錄,當那一年生產的第5591輛克拉斯255B1型卡車在克列緬丘格汽車廠下線時(用於出口和完成蘇聯國防部的訂貨時),該系列卡車的總產量已經達到197155輛。
6. 蘇聯末期,還推出了用於取代克拉斯255B的克拉斯250和克拉斯260型卡車(260系列被用作BM-21火箭炮的載具,或者S-200、S-300防空導彈的拖車)
另,根據90年1月的材料,蘇聯有69%的貨運量已由柴油機汽車運輸。
克拉斯系列卡車的大部分型號一覽,有興趣者可自查。
PS:其實大家對克拉斯系列眼熟的,它在紅場閱兵裡面時不時出現下,作為火箭炮載具或牽引炮車。
克拉斯260是蘇聯後期的產品,這張應該是蘇蘭解體後白俄羅斯閱兵的圖。
其它一些圖:
再來說卡瑪斯,雖然卡瑪斯廠確為蘇聯技術+引進外國資金和技術建成(怎麼又成義大利為主?),但嚴格說柴油機技術和義大利關係不大:
60年中期代烏拉爾廠搞過把雅瑪斯-236裝到烏拉爾-377上的實驗,實驗型號叫Урал-Э377Д,不過沒有量產。與Урал-Э377Д實驗同期,雅羅斯拉夫那邊設計出了雅瑪斯-741柴油機(ЯМЗ-741)——這種發動機後來裝到了卡瑪斯和量產型烏拉爾-4320上。
卡瑪斯5320型卡車及其所用的雅瑪斯740發動機(包括同系列的雅瑪斯741)技術,在卡瑪斯汽車廠建廠之前蘇聯就掌握了(當然有一個事實是,蘇聯原本有意打算引進美國發動機,但最後沒談成):
卡瑪斯5320的整體技術脫胎自吉爾-Э169А(ЗиЛ-Э169А)——吉爾-Э169А的首輛樣車1964年12月完成,1965年進行實驗 (其中包括有高加索山區的測試),1969年完成驗收,但量產計劃並沒有實施,原因是其外觀(工業藝術設計)在當時已顯得有些過時——不過在1968年, 吉爾-Э169А的外觀就已經被重新設計,並改稱為吉爾-170(ЗиЛ-170),新的樣車也隨即問世(這時外觀上就已經和卡瑪斯5320非常相似 了)。
裝有雅瑪斯-6Э641柴油機的吉爾-170 В 75(1969年)
1969年,在吉爾-170基礎上又製造出了吉爾-5320(ЗиЛ-5320),吉爾-53202(ЗиЛ-53202)和吉爾 -5510(ЗиЛ-5510)樣車。
吉爾-Э169А,吉爾-170以及其它樣車一直配備一台210馬力的雅瑪斯-6Э641(ЯМЗ-6Э641)四衝程柴油機,1970年雅羅斯拉夫廠對其進行了增大馬力的改進,改進後的雅瑪斯-6Э641改稱為雅瑪斯-740。
後來隨著卡瑪汽車廠的建立,吉爾將這些技術成果全部轉移了過去,於是才有了卡瑪斯5320(首台樣車1974年下線)。
下面是吉爾170的圖:
卡瑪斯5320:
至於轎車,只能說這位鄧璞完全不了解,蘇聯有哪些高端車顯然不知道(但不是說蘇聯車就比美國車好)。我打個很好理解的比方:不能因為滿街跑的大部分都是低端車,如奧拓啊,QQ啊之類,就斷定一個國家沒有好轎車。他列舉的基於義大利技術的「拉達」,「日古麗」之類是蘇聯的國民車,成套買來解決代步問題的(大幅提高國民汽車保有量),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大街上可沒有設計自行車道。
下面舉幾個例子吧:
高爾基汽車廠的產品,就是大家熟悉的伏爾加系列(嘎斯系列)
「勝利」(победа)牌轎車:取為「勝利」是因為該車1943年完成首次測試時,正值反法西斯盟軍取得勝利。1944年11月6日,勝利牌轎車原型車初裝完畢,1946年6月21日正式投入生產。
勝利牌轎車裝直列四缸2.1升50馬力發動機,最高時速為105km/h。這車是蘇聯轎車製造的轉折點,配置的電動雨刷器、電控暖風空調、AM收音機在當時都是時髦設置。作為文化標誌和先鋒產品,曾大量出口美國,當年美國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連《生活》雜誌都為其大做廣告(詳見下面數張黑白圖,如果需要全套圖片,請訪問俄羅斯原出處網址:http://antif.ru/raznoe/14865-pobeda-v-ssha-30-foto.html)(這裡關於照片的拍攝背景存在爭議,望查證查明後告知我):
最後這張上面清楚的是俄文哦
高爾基汽車廠1959年下線的嘎斯-13型,即「海鷗」轎車。「海鷗」轎車配有5波段自動搜索式收音機,電動車窗及大功率加熱器。在那個時候該車就採用了自動變速器,液壓助力轉向及真空助力制動。配備V8型145kW發動機,0~160km加速間為20s,每百公里油耗為21L。儀錶台左側的一組按鍵就是換擋裝置,分別標有:3X是前進擋,H是停車擋, T是倒車擋,A是空擋
菲亞特袖珍的蘇聯版:ЗАЗ965(扎波羅熱人牌)小轎車,1964年推出,後置5V空冷發動機,前置行李箱(熱水袋和備胎實乃亮點)。扎波羅熱汽車廠的幾個系列袖珍轎車從1960年生產到1994年,曾以Yalta,Eliette或者ZAZ名稱出口到西歐國家。據說普沙皇當年的第一輛轎車就是扎波羅熱人牌。
嘎斯-24,就是我們常見的「伏爾加」轎車,但是當年國內很多型號根本見不到,這車分成3型,第一型1970-1977年生產;第二型1977-1985年生產;第三型1982年-1992年生產。有旅行版、敞篷版、貨車版、四驅版及KGB專用的嘎斯24-5.53L的V8車型等,其中最後這個型號有3速自動變速箱、助力轉向、加強的底盤及懸架。
兩個其它車輛:
蘇聯的最高領導專車:1982年生產的吉爾-115所配的是231kW 7.7L V8汽油發動機,最大扭矩為608Nm(2500r/min)。最高時速達190km。0~100km加速時間為13s。車身尺寸為6330x2086x1500mm。整備質量為3.6t,每百公里耗油22L(90km/h勻速行駛)或26L(120km/h勻速行駛)。吉爾-115是1978年出現的新車型,它保留了吉爾-114的行走系及懸架,雖然還是採用的V8發動機,當它的排量已經由6.7L提高至7.7L。原來的凸輪軸也換成了雙凸輪軸,但發動機的功率只從220 kW上升到了231kW。該車龐大的車身安裝在邊梁式車架上,前輪採用獨立懸架,而後輪採取非獨立懸架。
發動機為7.7L,具有雙點火系統、雙蓄電池、雙燃油泵以及雙電路(其中一套備用),並配以3擋自動變速器。油箱容量為120L,一般不需要考慮中途加油。最低百公里油耗為20L。前後輪都配以盤式剎車。
發動機輸出的231kW的強勁動力能使重達3.6t的吉爾-115轎車加速到190km/h。0~100km加速時間為13s。當時還很少有象吉爾-115那樣的轎車,在轎車四個輪胎完全漏氣後依然能以160km/h的高速行駛。就連當時的美國林肯Taun轎車也只能甘拜下風。
吉爾-115轎車能乘坐7人,轎車後門能從後排或重排座位處打開。車內配備了遙控收音機、電動車窗以及空調。車門、窗框以及儀錶板都採用1cm厚的美紋樺木裝飾。
這款名為「尼瓦」的蘇聯輕型4X4越野車國內也曾有過,這是當時公認的經典產品。也是大量出口西方國家的,現在仍然有很多自駕愛好者在開。
蘇聯解體不是軍事問題——80年代蘇聯對整個西方世界的軍力是佔優勢的。而且是歷史上最佔優勢的時期。科技和重工業也是如此。
我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想弄清蘇聯崩潰的原因,但是沒有好的結果。
我試答一下,可能的幾個原因:
1. 長期偏重發展軍事和重工業,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輕工業重視不夠。農業發展也不力。同時蘇聯刻意壓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以達到集中力量發展軍事及重工業的目標。這導致了人民生活水平不夠高,蘇聯大媽天天商店排隊買麵包就是典型的例子——食品和副食品匱乏,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這導致了人民的抱怨,戈爾巴喬夫的接觸政策之後,蘇聯人看到西方人豐富的物質生活之後,對社會主義本身產生了懷疑。
2. 精神生活匱乏。人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是有限的,但是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無限的——這恰恰是蘇聯的軟肋。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長期對人民的文化生活領域進行強力的干預。導致了文化產品的匱乏。當蘇聯人民開始接觸到西方的五光十色、活力十足的文化產品之後,對西方的自由生活產生了嚮往。對社會主義本身產生了懷疑。(80年代中國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年輕人瘋狂參加各種舞會、看電影、書籍,參加詩歌會,觀看這種歌舞晚會。為什麼啊?饑渴啊,精神生活的高度饑渴)
/************
亂入一句:光腚總局現在制定各種規定控制文化產品的發展,這樣好嗎?這簡直就是資本主義的卧底啊!
************/
3. 社會主義專政導致的權力的絕對化,腐敗橫行。 蘇聯後期的官僚主義和腐敗是是導致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蘇聯人民長期在腐敗官僚的管理下,怨氣衝天,對社會主義制度不再信任,並由此認為社會主義就是問題的本身。
4. 對人民的壓迫——導致了人民的怨恨
蘇聯列寧斯大林式的社會主義,全面接管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把人民當成一個螺絲釘來對待——這必然導致人民的反感。舉個最極端的例子——比如分配你的工作是掃大街——你不幹?那對不起,要麼你需要走後門。要麼你就得餓肚子。這種不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社會,必然導致人民的怨恨。我舉個中國的例子:街道統計失業人口,然後告訴人給他們分配工作,結果火車一下站一看是勞改農場。。。你說這樣經歷的人,怎麼會不成為推牆黨?我認為這種情況在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國家非常多。
所以我總結下,蘇聯崩潰有四個原因:
物質貧困、精神貧乏、腐敗和專制。
作為一個國家,蘇聯是成功的。作為一個蘇聯人,生活是鬱悶的。當人民再也不想過這種生活之後,蘇聯就在頃刻間瓦解了。
==============
總設計師說過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是一句非常保守主義的思想總結——在折騰了社會主義幾十年之後。老革命終於發現馬克思不是上帝,列寧不是耶穌。他們的思想不可能都是對的。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慢慢操作,不能教條主義一哄而上——其實資本主義也不過是古典自由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走到這一步,其實其社會主義信仰已經動搖了——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主義是絕對的真理。對社會主義信仰的崩潰正是蘇聯解體根本的原因——這種信仰的崩潰是人民內心的審判,這種內心的審判是任何宣傳機器和強權都無法強迫和干預的——你可以逮捕槍斃任何一個人,這很容易,但是他的內心的判斷和自由是任何力量都無法剝奪的。當蘇聯人民在內心把蘇聯判處死刑之後——蘇聯也就不可能繼續活下去了。
失民心者失天下 《孟子·離婁上》
不要迷信強權。蘇聯幾萬枚核彈幾萬輛坦克武裝到牙齒的強權在喪失民心的情況下,還不是紙糊一樣的倒下了?
萬眾一心的力量極其強大——排山倒海、摧枯拉巧形容不為過。縱觀我天朝幾千年歷史,統治者至多只能做到愚民,而逆民者縱如強秦也得灰飛煙滅。蘇聯之亡,實乃失民心耳!感覺天朝人吃了幾天飽飯就忘記當年怎麼挨餓了,扯了一堆不著邊的蛋,一會飛機,一會導彈,一會上天一會下地。
講句不好聽的,那麼牛逼,為什麼買個東西還要排隊?為什麼商品短缺到那種程度?
老百姓生活得不到改善憑什麼還支持你的政權?
你能上天入地又怎麼著了?
美國人也能上天入地,但是人家是享受著最發達國家的物質生活。
你能上天入地,自己國家國民買個肉買個麵包還要排隊。
還玩什麼意識形態,和誰玩?煽動美國人民放棄自己優越生活和蘇聯人民一樣排隊買麵包?別扯犢子了。
為什麼1929年到1933年那會蘇聯還能煽動不少西方人跑到蘇聯來?因為那會西方確實搞的不像樣。
再說蘇聯的GDP,強行把自己毫無競爭力的產品往高了算,那破拉達轎車拉到國際市場和日本人競爭一下?蘇聯產的冰箱坑爹,電視機近乎恐怖。
早在1987年十三大的時候這個結論已經出來了: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並指出「我們現階段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別說蘇聯了,如果今天天朝能登月登火星,結果天朝人買個肉買個麵包還要排隊,還不等美國人煽動,我自己都想造反了。
----------------------------
從回復的留言中,居然還有好多人認為蘇聯生產的電冰箱可靠,蘇聯物質生活富裕。市場經濟,蘇聯額電冰箱那麼牛逼,不知道占國際市場份額幾何?
我不是很想吐槽東三省那幫奸商拿工業酒精去兌水毒瞎蘇聯人的。也不想說什麼中蘇邊界那段時間一堆的倒爺的,實際上真的歲數稍微大一點的話,是非常記得當年一系列事件的。
倒爺有很多種,但是國際倒爺不多,比如說牟其中,倒爺中的倒爺,89年的牟其中和當時的前蘇聯倒到多厲害?牟其中從七個省拉來500車皮的商品,去蘇聯倒了四架圖--154回來。
我不知道說蘇聯解體前還怎麼怎麼富裕這些話是怎麼出來的。先回答問題。我不知道怎麼算是「贏得」冷戰。我們說美國「贏得」了冷戰,是因為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劇變導致了共產主義勢力在全世界的失敗。換句話說就是西方意識形態在全世界範圍的勝利。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看,蘇聯取得對西方意識形態勝利只有三次機會--------1920年的內戰勝利和對波蘭的勝利、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和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第一次,蘇俄有能力用武力攻入西歐,利用一戰後的政治亂局和風起雲湧的歐洲無產階級運動搶佔先機。這一次紅軍的攻勢在畢蘇斯基的抵抗下宣告失敗,在這個「舊的國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國方略一齊崩潰,以至於王冠滿地亂滾而無人拾取」的時代,蘇聯失去了一次向整箇舊歐洲輸出革命的機會,並且將在以後的日子中逐漸喪失國際主義理想,進而轉變為一個沙文主義帝國。
第二次,隨著戰後局勢的穩定,以及新的資產階級統治秩序的建立。歐洲的無產階級運動已經轉入低潮,就像馬克思所說,這時候資本主義還沒有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伴隨經濟危機而來的還有對蘇聯的警惕、懷疑和不信任。但是在美國的社會輿論中,蘇聯彷彿已經成為了象徵著自由和一切崇高美德的天堂。---------蘇美國際貿易公司招收六千名勞務派遣人員,應聘者超過十萬。大量美國資本進入蘇聯,同時不少美國人亦有移民蘇聯的打算。在胡佛無能的領導下,美國的經濟危機愈演愈烈。在《光榮與夢想》中,這個時代被稱為「最糟糕的歲月」。羅斯福的「藍鷹計劃」以及同時代通過的《工業復興法》大量借鑒了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管理模式。譬如規定了法定工作時間、休假日和禁止僱用童工的條款。美國政府通過威脅資本家「若不作出妥協,政府將坐視勞資衝突」,最終使得各行各業----包括勞資關係最為惡劣的煤礦開採業的勞資雙方勢力最終達成了妥協。從而避免了一次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總崩潰的危機。這一次是美國人自己救了自己,時人評論羅斯福的政策時說:「這就是社會主義,未來會不會發展為共產主義還不知道」,體現出了美帝國主義從來不恥於向敵人學習的一貫特點。
第三次則是蘇聯攜戰勝之餘威,控制了整個東歐。由於漫長的戰爭對歐洲造成的巨大破壞,以及納粹垮台後的短暫的權力真空期,歐洲掙扎在飢餓、貧困和民族仇恨的邊緣,大規模的血腥仇殺在東歐各地———波蘭、匈牙利、捷克和烏克蘭等國上演。同時法國和義大利的共產黨也已經羽翼豐滿。如果舉行公開的大選,那麼這兩國的共產勢力必勝無疑。除去未被佔領的英國,彼時整個歐洲都面臨著被赤化的風險。然而馬歇爾計劃改變了這一切,在美國的大力扶持和近乎瘋狂的資本注入、以及英國節衣縮食的戰後援助下,西歐各國在短短的三年不到的時間裡實現了經濟的復興。此時冷戰已經開始,鐵幕業以建立,隨後兩個德國各自成立,由於盟軍在歐洲有著不亞於蘇聯的強大軍事力量————尤其是遠強於蘇聯的空中力量。蘇聯實際上並沒有放手一搏的勇氣和必勝的實力。只得著力於穩固東歐社會主義陣營—————這是蘇聯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最重要的戰利品。
就如圖諸葛亮的隆中對所描述的戰略前景實行的條件是「天下有變」一樣,蘇聯曾經遇到過三次「天下大變」的戰略格局,卻由於內部和外部的多重原因和自身的局限性,沒有能力實現其世界革命的國際主義理想。隨著時間的漸漸流逝,蘇聯內部開始深陷官僚主義政治的泥潭,腐敗和官僚階級特權開始一點點的腐蝕著這個曾經偉大的紅色帝國的根基,這造成了社會控制力的下降和生產效率的低下。而在外部,由於蘇聯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包括機動部隊的戰略投送能力和海、空軍力量)難以與經濟實力雄厚的美帝國主義相提並論,蘇聯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最終被拖垮。
——————————————————————————————————————————————————————————————————————————————————————————以下是原答案
鑒於某大V的高贊答案錯漏百出還刪評論。我只好另開一個答案了。寫答案之前查查資料有那麼難么?
1.某大V的答案對蘇俄建立的歷史侃侃而談的時候竟然對德俄停戰的重要條約《布列斯特合約》閉口不提。在他的理解中。似乎是布爾什維克的談判代表傲慢的要求停戰,德國人就像演電影一樣順理成章的答應了。這個都市傳奇式的故事聽起來真是滿滿的情懷。
然而歷史從來不會這麼一帆風順。蘇維埃政權自誕生伊始就註定了要迎接血與火的磨鍊。
2.某大V的答案里出現了很多日期和措辭上的低級錯誤。
(1)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又稱「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被該大V強行改成了「《蘇德同盟條約》」。雖然我不否認該條約的同盟性質。但是名字都弄不對這種低級錯誤實在是不該犯吧。而且其簽訂時間是1939年8月23日而不是該大V說的8月26日。
(2)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的時間是1918年11月4日(基爾崗水兵起義),11月9日柏林發動起義。11月11日德皇退位。此大V強行將十一月革命的時間改為了和蘇聯十月革命同日的11月7日。
(3)德國十一月革命的政治性質類似於俄國的二月革命而非十月革命。
(4)俄國十月革命的參與主力是彼得堡的士兵和工人赤衛隊。不是海軍。事實上喀琅施塔得的海軍士兵乘坐著以「奧列格」號巡洋艦為首的五艘軍艦在起義的第二天下午兩點才開至涅瓦河沿岸待命。
(5)「蘇聯」是不可能支持德國革命的。因為德國革命爆發於1918年11月7日。「蘇聯」成立於1922年12月30日。
(6)蘇軍不可能佔領「東德」。因為「東德」是1949年10月7日才成立的。「東德」在中文語境中也沒有指代地區的含義,此處應該說「東普魯士」。
(7)拿破崙入侵俄國是1812年6月24日。希特勒是1941年6月22日。只早了兩天,何來「早了六天」的說法。(這一條今天發現他改正了並且刪了我的評論)
該大V在一個歷史類答案中出現了如此多的常識錯誤。有一些可能是記錯了或者筆誤,另一些則是強行附會。對此我只想說,在寫下一個歷史類的答案的時候,動手查查資料是對讀者負責任的表現,不算浪費時間。
3.該大V聲稱蘇聯支持了十一月革命。但是拿不出能支持這一證據的史料。在1918年5月底,捷克軍團的叛亂正式宣告著俄國內戰的開始。9月2日蘇俄宣布「全國為一個大軍營」,實行軍事共產主義。紅白雙方都忙著整軍備戰。蘇俄用了一年的時間在東線和南線戰勝了高爾察克、鄧尼金等一系列強大的白軍勢力(白軍只是反對紅軍的武裝力量的一個總稱,不是一個具體的聯盟)。在這樣的時候越國以鄙遠的支持德國革命我覺得不大現實。
如果有資料能證明在十一月革命時期,社民黨或斯巴達克聯盟有得到過蘇俄的人員、物資和金錢支持。歡迎貼出討論。在此虛心求教。
」
英國作家福賽斯在80年代初發表了一部陰森的反共小說《魔鬼的抉擇》。故事的第一主角實質上不是第一人稱視角的英國特務,而是裡邊始終被作者塗抹以邪惡帝國最高領袖的色彩進行描寫的蘇共總書記馬克西姆·魯丁。如果魯丁總書記的領導集體覆蓋了史實中的蘇聯,蘇聯大概還精神著呢。
福賽斯小說的的背景是冷戰時期,作者污衊蘇聯由於某家育種廠的官僚主義錯誤,導致全國全年小麥減產一億噸,可能發生一場全國範圍的大饑荒,因此必須尋找出路。小說的反派,黨的理論家兼陰謀家非常認真的建議武裝佔領西歐來獲得糧食,同時以威脅要轟炸美國城市來令美國人袖手旁觀,紅軍大佬居然附議了。於是魯丁同志為了自己的晚年和黨和國家的命運,派出女特務色誘敵對勢力中的老相好……建立了和西方的溝通管道,把自己的困境透露給了西方,並發狠話:「你們要是不出手幫我,那群逗逼就要把地球君帶向毀滅了!」
大結局,魯丁總書記利用政敵西進打草谷的威脅,讓帝國主義不得不以蘇聯能夠支付的價格把美、加兩國當年的全部餘糧出口到了蘇聯,絲毫不顧亞非拉廣大窮逼兄弟的感受。作為讓步,蘇聯收縮了部署在西歐的軍事力量,為此美國還搭上了價值幾十億的石油採掘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當添頭。取得外交成就之後,魯總書記回身收拾了政治局裡的逗逼,然後在黨的代表大會上,有選擇的把過去一年間他面對的挑戰和勝利成果彙報給了與會代表。在如潮的掌聲,黨和魯丁總書記個人的聲望中達到了頂峰。於是,魯丁總書記在大會上順勢宣布自己因白血病還有半年余壽之後,向大會推舉了自己的接班人——蘇共書記處組織部長瓦西里·佩特羅夫,並在幾天之後正式退休,功德圓滿。
魯丁總書記在他政治生涯的最後一年,不但體現了一個國家領導人對國家和革命事業應有的責任和擔當,還向世界展現了一名蘇共黨員的高風亮節。同時,魯丁總書記改變了世界線。
產生「新思維」的歷史環境被改變了。新思維是因為蘇聯無力承擔軍事競賽,經濟惡化、政治僵化、國家生活失去活力的結果,實際上是蘇聯承認了和平競賽和軍備競賽的失敗。蘇聯試圖通過新思維來改善蘇聯的國際環境、換取西方社會在經濟和技術上的支持,停止沉重的軍備競賽,以及為國內改革創造環境。結果,遇上地圖頭這樣的操盤手,糖衣沒舔丁點,炮彈全吞進肚了。魯丁總書記藉助糧食事件的秘密外交,收縮了蘇聯在西歐的軍事力量,簽了裁軍文件,換來了西方技術。既順手把卸下戰略負擔的包袱這個與己有利但是不好操作的事情當成換糧食的條件結果順勢下了台階,又把地圖頭賣萌打滾獻媚好幾年都沒要來的西方技術支持弄來了。
更大的改變是,1984年接任蘇聯最高領導人的不是地圖頭了,而是獲得黨代會和前任背書雙重加持的瓦西里·佩特羅夫。真命天子,而不是脆弱均衡的產物。這使得瓦西里·佩特羅夫不必像地圖頭那樣,處心積慮的操作自以為佔優的人代會在權力上壓過自己不佔優的黨代會,結果業務水平不過硬,滿盤皆輸便宜給了酒鬼心臟病。對於西方來說,瓦西里·佩特羅夫不是一個好人,因此他也會清楚的明白向對方認輸對自己的個人前途會有什麼影響,和西方打交道的時候會更加小心。於是,世界線發生變動的蘇聯會走向何方呢?
以下是純腦洞:
1978年,蘇聯最高領導人勃總宣布因健康問題退休,他的繼任者是馬克西姆·魯丁。
1982年,因一系列逗逼巧合,蘇聯面臨大饑饉的危機。
1983年,在魯丁總書記的運籌帷幄下,蘇聯與西方簽署了裁軍協議,並收縮了自己在歐洲的軍事部署。以此,蘇聯獲得了西方世界的糧食供應合同和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生產技術,度過了饑饉危機,緩解了工業生產當中面臨的難題。
1983年4月30日,魯丁正式因健康原因移交了權力,將始於勃總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退休制度固定了下來。
1983年5月1日,時年50歲的新任蘇聯最高領導人瓦西里·佩特羅夫站在賴寧墓上檢閱群眾。
由於在歐洲地區的軍事力量大幅削弱以及國內逗逼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佩特羅夫改變了勃總時代「有限主權論」的外交理論,藉此安撫一票同志加兄弟。
佩特羅夫的新外交理論強調,由於各國具體條件和起點不同,因此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多樣的」;各國都有「自己獨特的創造」,不能「互相模仿」。「一體化的需求」同各國的利益之間「會產生矛盾」。認為過去把社會主義國家看成整齊劃一,處處一致是錯誤的。
佩特羅夫的努力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蘇聯與同一陣營內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解凍了與東南方某大國的關係。
魯丁時代暴露出的糧食問題,在佩特羅夫執政初期,成為了黨內和國內關注的熱點。蘇聯的農村組織集體農莊,既是農村社會基層組織,又是農業生產單位。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集體農莊在經濟上是虧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掩蓋了它的一些問題,延後了問題的暴露。此後,不管是赫總時期還是勃總時期,蘇聯搞不好農業的原因之一,就是集體農莊這一農業生產單位的不經濟性,導致資源的配置低效。
利用與東方大國的關係的轉暖,佩特羅夫提出向東方大國引進壯年勞動力。此舉旨在將東方大國精耕細作的農業文化引入蘇聯的農業生產,同時改變蘇聯農業基礎設備建設不足的歷史遺留問題,如水澆地比例過少、缺少拖拉機棚等。作為交換,蘇聯為東方大國提供企業技改支持和農村機械化建設支持。
蘇聯集體農莊的不經濟,因為引入了東方的廉價勞動力而得到了緩解。蘇聯的農業生產率在佩特羅夫任內的前十年得到了明顯提升。東方大國工業化進程與新增就業崗位缺乏之間的矛盾也因為對外輸出勞動力而得到緩解。得益於此,東方大國即使在國內政治運動頻繁期間也仍然堅持的國企職工入職技術培訓,並沒有為了接納大量城市青年的就業而鬆懈。國企的重要任務不是保證城市青年和本廠子弟就業,企業效率和持續技改得到了保證。同時,東方大國承接了蘇聯聯盟的技術轉移,促進了自身現代化。
1989年,因為革命時代的領導人相繼去世和一些國家的內部經濟問題,歐洲東部地區的社會主義國家發生了一系列的動蕩,一些國家易幟。
1990年,主張緩和意識形態鬥爭的蘇共意識形態負責人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八嘎契夫謫遷至商貿部副部長一職。
1991年3月,八嘎契夫在東方大國南方邊境城市鵬城考察期間,與美國特工人員接頭,偷渡至鄰近的合眾王國殖民地香港,幾日後前往美國,並在機場發表個人聲明。
1991年4月29日,美國西部重鎮洛城發生騷亂,群眾抗議當局執法不公,局勢迅速擴大至周邊數州。八嘎契夫定於第二天舉行的記者執行會因此推遲。
1991年5月1日,美國暴發全國性的群眾抗議活動,帝國軍警進行鎮壓,在全國各地釀成血案。聯邦政府政府隨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實施宵禁。此後,美國陷入內亂和經濟蕭條數年,不得不收縮了自身在全球的政治、軍事、經濟部署,並打碎了自己在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曾經醉人的光環。
美國因內亂焦頭爛額之際,蘇聯的新經濟政策吸納了來自帝國的大量避險資金和技術人員。此時,全球各個新興工業國家都因為相同的原因從美國的內亂中受益。
1992年,聯盟計委宣布了《國家信息高速公路七年發展計劃》。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彌補了聯盟經濟體制無法處理龐大國民經濟活動的複雜信息而產生的種種不足,給聯盟經濟注入了活力。但是,聯盟是一個沒有《專利法》的國家,無法保障信息產業豐厚的利潤,聯盟的信息產業始終處在為生產服務的配角地位。聯盟提供了大量開源軟體,對世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也制約了世界其他國家大型軟體企業的產生和發展。
幾年後,里根時期遺留下的重債在柯林頓新經濟政策未能如到來和內亂的共同作用下,將美國帶入長期的社會動蕩。在冷戰中,蘇聯唯一的優勢就是撐得久,因此作為勝利的典型活了下來。民主陣營戰勝了自由世界。
啥?蘇聯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內部矛盾沒有解決?不要緊,反正敵人已經愚蠢至死了,世界又是比爛的,這點小事算什麼。蘇聯想打贏「冷戰」的辦法當然是「悍然發動熱戰」啦~
你想想,「冷戰」這個概念本來就是美國人搞出來的,這說明什麼?說明美國認為「熱戰」對他們不利。相對的,熱戰肯定對蘇聯有利啦。
如果當年蘇聯能儘早的在歐洲發動戰爭,佔領歐洲大陸還是問題不大的,畢竟美軍跨洋而來,還是挺費勁的。
至於說原子彈,其實沒那麼大作用,剛開始的時候數量少,而且也不是說就完全不能防。後來蘇聯也有原子彈了,那就沒大區別了。再說真打起熱戰來,也不見得雙方就有魄力「悍然動用核武器」。
還有就是對日本的處理態度是錯誤的,應該「悍然攻陷日本全島」,至少像德國一樣,跟美軍對半分。
總之呢,蘇聯人的長項就是打仗,自然要全世界的打起來。這才是唯一出路。搞經濟建設蘇聯人真不行,這不是體制的問題,現在俄羅斯也算市場經濟了吧,加上工業底子那麼厚,咋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品能賣到世界去?哪怕像天朝人一樣搞搞山寨也好?說白了就是不擅長。
目前大部分對冷戰的誤解,都是基於西方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實力相近而來的。
其實社會主義陣營一直在和經濟實力遠強於自己數倍的敵人周旋,和資源比自己豐富數倍的敵人戰鬥,和探索社會主義過程中的種種未知的問題戰鬥。
最後輸了。我當年畢業趕上大下崗,九十年代去對面做貿易的時候看了不少蘇聯解體分析,現在有時間也看看,總是覺得深不可測。但實際上這麼多年國外所見所聞所感和接觸到的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我只從心底感覺沒那麼深不可測,蘇聯真的反腐倡廉就行,人性的貪婪確實是貪得無厭,特別是形成集團的貪官。真的,但就是反腐這麼一件事,當然各種稽查紀委政委都是既得集團網裡的人,加上超有愛心的自由人士。真的,但就是反腐這麼一件事,蘇聯就是沒有做。 誒。挺有意思的一整套官僚體制與整個蘇聯人民。(說句實話,我打心裡希望蘇聯完蛋,真的,當年南方改革開放,為了國家成功轉型,我們18,19歲開始在鞍山服兵役,剃著光頭備戰,當完兵才能高考,蘇聯的軍事壓力太大了,真的,那種感覺太難受了)(至於有些咱們個別東北人說的什麼為了南方而犧牲青春,現在要回報的網評可以歇歇了,沒有必要爭論,抓緊時間努力工作學習奮鬥生活吧,畢竟階級分化還沒有完成,年輕人努力吧)
很簡單,俄國無論是沙俄也好,蘇聯也罷,今天的俄羅斯聯邦也罷,經濟的核心在於賣資源。
所以俄國的利益歸根結底在於石油或者其他可供出口的原材料的價格能夠持續走高和維持高價。
從黑色黃金石油來說,蘇聯本身是產油國,而且儲量和產量都很大,為了能夠多賺錢,所以蘇聯需要再控制更多的石油,也就是必須染指中東,歷史上蘇聯也這麼做了。但是失敗了,為什麼呢,因為蘇聯支持的阿拉伯人總是打敗仗。
阿拉伯人打敗仗一方面是自己不行,一方面也是武器不行,這裡說的武器,首先就是空軍的戰鬥機和其他飛機。 現代戰爭的勝負首先由空軍決定,沒有制空權以及空軍不能有效的對敵人的陸軍進行打擊,那麼獲得勝利就十分困難。 而且隨著科技越發展,陸軍和非航空載體類海軍對戰爭的勝負影響就越小。以色列總是能夠反敗為勝的是依靠強大的空軍和小但是精悍的陸軍,而這裡首先是空軍,以色列空軍在1969年以後就擁有了F-4,比阿拉伯空軍的米格-21領先一代,接近80年代的時候又裝備了F-15,依然比埃及敘利亞的米格-23領先一代。所以阿拉伯人無法取得空中優勢,自己的陸軍又極爛無比,所以根本不可能獲得戰爭的勝利,蘇聯也就因此失去了在中東的決定性影響力。
所以,如果我穿越蘇聯的領導人(赫魯曉夫),首先以反黨,陰謀攻擊社會主義制度,陰謀建立軍事獨裁領導的理由處決包括朱可夫在內的所有大陸軍主義者,特別是裝甲兵,炮兵主官,之後以生活作風腐化,貪污受賄,搞裙帶關係等理由罷免蘇聯海軍的高層,用車禍等手段消滅戰略火箭部隊的最高主官。之後建立代表先進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者和代表先進金絲貓哦不對,是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的蘇共新綱領,確立 牢不萌空軍制勝先進軍事學說。除了航空工業,大力發展電子計算機工業,並且確立蘇聯三大核心制勝發展方向:航空,電子,航天,凡是反對牢不萌總書記新政策的人,全部作為反革命處決。 之後努力造出F-4級別的重型制空戰鬥機,建造航空母艦,減少對洲際彈道導彈的投入,更多依賴戰略欺騙,蘇聯空軍無論是戰術空軍或者戰略空軍,全部主戰化,陸軍在原有的大陸軍主義指揮層被剿滅以後進行裁軍。海軍完全以航母戰鬥群為基礎建立。而且賣石油可以得到不少錢,給自己的精英發福利,贖買幹部,給人民較高的生活保障都可以實現。
至於西德也沒有必要佔領,反正有錢賓士寶馬都可以買。
蘇聯如果把自己承諾的大部分都兌現了,只怕現在還活著呢。
蘇聯建立的時候提出了大量民主和人權的主張,最後通過鬥爭在西方國家都實現了,在蘇聯卻一直都是畫餅,變成了一張永遠無法兌現的期票。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老賴債的那個傢伙最終被大家都拋棄了。
稍微展開一些:
權力這玩意,是你相信它它才存在,任何政治架構,都是建立在人的觀念之上的(就是暴力機關,比如軍隊警察這些,那也是由一個個人構成的,這些人的服從的根源在於他們在觀念上認可這個架構,願意服從),蘇聯崩潰的根源在於其建國理念和治國現實之間的嚴重背離導致其政治信用徹底破產。8.19政變中士兵拒絕服從命令就是這種政治信用破產的表現。
任何一個政權,其存在的核心是治國理念,現在主權在民,所以就是民主法治(憲法),古代君權神授,所以就是神權(天道)。這個理念肯定是虛構的(憲法從物理上說就是幾張紙而已),但是只要絕大多數人信服(哪怕是部分信服)這個理念,就可以構成國家存在的基礎(我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不是因為護照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那幾個金字,而是每個人在觀念上自我認同的這個定義)。
治國理念可以濃縮成薄薄的幾頁紙,或者一個TXT文件,但是其要得到貫徹,還需要一個巨大的系統,這個系統實際上一樣也是建立在主觀世界虛構基礎上的(法律、道德和秩序),自覺服從的意義遠大於被迫服從(警察能維持秩序的根源是絕大多數人都是守序的,如果人人都是罪犯,警察就崩潰了)。殺雞固然儆猴,但是雞比猴子還多的時候,或者猴子憤怒到不怕死的時候,就沒效果了,所以政權存在的根源不是看得見的暴力,而是看不見理念。
治國理念等於是一種許諾,一種期票,雖然不用全部兌現,但是兌現額度太低,或者太晚,都是要出問題的,而徹底不兌現的結果就是政治信用破產。政治信用破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旦到達臨界點,可以維持現有統治秩序所需的最低政治信用都被敗光了,統治機器再強大,也會難以維持。所以盲目迷信強力機關也是非常危險的,清末滿洲貴族相信「不怕,有兵在」,結果是兵最先不聽話;齊奧塞斯庫倒台前要軍隊開槍鎮壓示威群眾,國防部長不惜以自殺的方式抗命,最終導致軍隊倒戈,齊氏授首。。。。總之就連兵都開始不聽話了,基本上意味著已經到達臨界點了。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政治信用破產的臨界點(閾值)其實也是處於變化之中,一個政權建立過程中和建立初期,老百姓服從沒有形成慣性的時候,對閾值要求比較高,但是政權穩定以後,老百姓形成了服從的慣性(所謂正統的建立),閾值就會大大下降。但是下降不等於沒有,尤其是建國理念和治國現實長期背離的情況下,哪怕再強大的政權,最終都會因為這種價值扭曲而最終走向信用破產的結果。
總之,蘇聯雖然在建立之初提出了許多激進的左派主張,但大部分流於形式,人民權力在很多方面相較於沙皇時代反倒有所退步,這種建國理念和治國現實之間的扭曲長期得不到解決,最終政治信用降低到閾值以下,導致蘇聯政治神話的破產和崩潰。
現在有些人光看到戈禿「背叛」,卻沒有看到戈禿當時已經別無選擇,蘇聯已經到了窮途末路,政治信用透支殆盡的情況下再兌現期票的結果就是自己破產。
=====================================================
至於蘇聯自身的經濟問題(比如說計劃經濟的BUG),還有戰略問題(軍費比例偏高等),我覺得都是基本政治架構的延伸物。
======================================================================
現在居然還有人認為俄羅斯人支持普廷是懷念蘇聯的表現。。。好吧,普廷又跑出來及時打臉了這些黃俄。現在俄羅斯人支持普京恰恰表明他們不支持蘇聯。
怎麼看,普京說列寧思想導致蘇聯解體? - 灌水樓主的回答
俄羅斯人懷念蘇聯與其說懷念社會主義,不如說懷念帝國。俄羅斯人骨子多少是有點沙文主義情節的。俄國人可以忍受獨裁甚至暴虐的強人,但是無法容忍弱者。作為統治者,你只要夠霸道,天天操俄毛的菊花他們也會叫爽;相反你只要稍微暴露出一絲軟弱和寬容,那麼之前還在開心當牛做馬的毛子們馬上會撲上來把你撕成碎片。當年8.19政變以後,臨時委員會開記者會宣布戈爾巴喬夫「治療性休假」,開始記者都比較老實,後來大家發現亞納耶夫居然手抖,就開始提一些不和諧的問題了,甚至問他們是不是在搞政變。。。。。。在羅剎國政壇,弱者沒有存在的空間。
為什麼很多人對蘇聯有好感? - 灌水樓主的回答
基本不可能
蘇聯在冷戰的失敗實際上是自身的問題,換句話說想要成成功,至少就不能有這些問題。
赫魯曉夫是蘇聯轉體成功最可能的時期,他看到了問題,也開始著手解決問題,於是他被他的同事們合夥趕下了台。蘇聯也就永遠失去了改造自身活力的機遇你比下人口就知道了,蘇聯陣營沒贏的可能的。當然中蘇不交惡或者蘇聯真的打下阿富汗南下印度的話,還有可能。
很難贏,因為有一個理論性問題繞不開。
由於社會主義在帝國主義的薄弱環節取得勝利,因此面臨生產力低下和工人階級不成熟的問題。
由此帶來的不僅僅是工業實力、經濟實力上與西方的差距,更是意識形態、思想文化上的差距。
而蘇聯自誕生起又長期受到軍事包圍。這就導致極大的不安全感配合根深蒂固的封建殘餘思潮,使得戰爭時期的軍事委任制被延續到和平年代;領導幹部終身制;民主集中制執行下來只講集中不講民主;龐大的技術官僚群體長期把持權力不受監督。
這就培養了腐敗的官僚特權階級。他們賺錢的辦法就是侵蝕蘇聯自身,當吸血吸地差不多了,就只能解體蘇聯謀取利益。蘇共是唯一一個在自己葬禮上致富的政黨。
堅固的堡壘往往容易從內部攻破。蘇聯應該放棄在印度、中南半島一代的染指,省得蘇聯和中國在東亞的利益和輸出的意識形態和中國存在衝突。在中國的邊境和東北的領土皆和中國妥協,和中國關係搞好,完全以阻止中美關係正常化為前提來維繫中蘇關係。用蘇聯的工業,扶植中國的輕工業,讓中國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消費品工廠,接著蘇聯的軍事和政治上的部署更多的將力量轉移到東歐和中東。在東亞防堵美國、日本等政治和軍事力量就給中國,當然,軍工部份最尖端的中國必須跟他們買,用消費品和蘇聯換,而中、低端的軍工也是扶植自產。
可是不管怎麼做,都太難了,中國要和一個的有野心的又有能力的蘇聯友好真是太難了,因為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若有機會可以站起來,誰又願意給別人當槍使呢?當社會主義陣營的消費品工廠,對中國顯然是不利的,要當消費品工廠,那就不如當全世界的工廠,市場和利益更大,若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捆在一起,那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地區的市場他們完全可以讓你所有的產品不得其門而入,並且禁止所有你需要輸入的用品。所以在現實里,中美關係正常化了,禁止中國輸入的用品和資本仍然有,出口仍然有各種阻礙,但肯定比中美建交之前獲得更多的空間。
在那一場浩劫之後,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親蘇的人包含在內,基本全倒,隨著中美關係正常化,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就玩完了。
在一次招待會上,尼克松一次問周恩來總理:"總理閣下,中國好,林彪為什麼提出往蘇聯跑 " 周恩來回答:"這不奇怪。大自然好,蒼蠅還是要往廁所跑嘛!"
蘇聯都成廁所了,足見中蘇之間的矛盾到了中美關係正常化之前已經嚴重到什麼程度。
冒著淪為大英的命運,國際主義到底。順便把戰時社會主義逐漸過渡為發展社會主義,改掉一部分計劃經濟的僵化病,在和平年代做工人階級代言人,窮人和泥腿子的燈塔,平民政權的風向標。
蘇聯那個條件,丟了國際主義就什麼都不是了。
甲午戰爭是中日國運的轉折點,雖然中國是幾乎沒有可能勝利的,但不能否認這是一個轉折點。蘇聯冷戰勝利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也存在著一個美蘇國運的轉折點。
這個點就是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1973年10月),蘇聯不想與美國為了中東打核戰爭,對敘利亞支持不夠,在與美國的勇敢者遊戲中蘇聯忪了,造成了阿拉伯聯盟全面倒向美國,石油用美元結算。在此之前美國的布雷頓美元和蘇聯的金盧布都是金本位的,蘇聯的經互會圈子也是正常運轉的,美國一邊明著跟蘇聯較勁,一邊暗地瓦解大英帝國勢力範圍,蘇聯未落下風。七十年代初美國改為了牙買加美元,美元性質改變,從商品變為媒介了,如果美元不能綁定硬通貨石油,牙買加美元是立不住的。美元性質改變也是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全球能源危機的誘因,同時美國需要中國向世界市場出口石油,成為了中美媾和的契機。 在這回合中東角力中,蘇聯敗了,美國樹立了金融霸權能夠更高效的整合自己陣營資源,手下頭馬中國和對手眉來眼去,之後美元抱定石油才有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蘇聯再無對抗資本和翻身機會。最後加盟共和國間都不認蘇聯的盧布了,實在撐不住了
思想混亂,對敵人的嚮往,對自己的質疑都源自金融不行了,經濟不行了。不可能
唯一的生機就是西方陣營的白左一直折騰【笑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