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部分啃老族「啃」得心安理得,其三觀是否正常?

到底是社會變了還是我OUT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囚徒的困境。

假設你是甲城市的未婚男青年,收入一般般。你女友情況類似。你倆都不是精英,但也是智商與勤奮中等偏上一點的人。

假設其他的青年都啃老,你不啃,你倆的生活會異常艱難。甚至女友會提出分手。

有興趣的人可以搜索北京市首次購房平均年齡與東京市首次購房平均年齡。

一旦中國的父母大力支援子女,把首次購房的平均年紀哄抬到二十七歲。一個不啃老但是只能在三十七歲購房的男子,他在二十七的時候就無法結婚。

而且中國的房地產經常戲劇性上漲,賺錢能力相同的男青年,往往是敢於啃老早買房的人佔大便宜,不啃老遲買房的人吃大虧。連老天爺都懲罰不啃老的人呢!

——————————————

還有,曾經執行過的一胎化政策對於啃老是極大的促進。一胎化政策使得父母願意給、能夠給,子女樂意要、要得到。

啃老各國都有,我國尤其嚴重,一胎化政策功不可沒。

————————————————

還有,不要看網上各種推崇獨立自主,女士們也紛紛表示男人獨立了才是真男人。

真相是,兩個賺錢能力一般的青年男子,其中一個啃老,另一個獨立性極強而拒絕啃老,後者在婚姻市場上價值低一大截。「有骨氣」三個字在不富裕的時候狗屁都不是。

女士們並不討厭男人從他父母那裡拿資源,她們討厭的是自己的丈夫居然還聽他父母的話。她們說「男人要獨立」,是一種狡猾的語言腐敗(請在知乎搜索 「語言腐敗」,我寫了一個答案)。女士們說「男人要獨立」,特指男人不要受他父母擺布,而不是指男人要拒絕接受父母饋贈。


畢業想靠自己出大頭買房,工作了幾年,16年的房價暴漲擊碎了我的幻想,我一個同學畢業後沒怎麼正式工作,一會回去考研,畢業了以後每個工作干幾個月就走人。15年底爸媽給他出首付在杭州買了房,按揭也是爸媽出,16年後他家房子漲了180萬,而我還在出租屋打拚,180萬我要不吃喝工作十多年,他家條件雖然比我好,但當時我家未必不能幫我買套房,現在想來真是後悔。
啃老只是個偽概念,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錢,資本是硬通貨,不管錢從你這來還是從你爸媽那來它都是100%的錢,都是權力,把它扔基金里能帶你跑贏CPI;扔房產里能帶你飛過中國的經濟增長奇蹟,讓住在你隔出的斗室里的打工的年輕人和小夫妻每月給你上供他們的血汗。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系統里換不來錢和權力的勞動給不了你尊重,你不勞動但是你賺到了錢和權力你就有尊重。
王思聰每月拿零花錢那是啃老,王健林給他五個億投資就不是啃老。我見過太多富二代他們學生時代花父母給的零花錢大概算是啃老,成人了父母給他幾百萬上千萬的錢,於是他們到處投資參股,讓朋友里能幹的開公司經營,自己投錢不干事拿個20%的乾股,這些人大多做著好幾個公司的股東,他們勞動了嗎?他們算啃老嗎?——畢竟他們自己投資自己收益,誰會在意這錢是他們爸媽給的。社會尊重他們嗎?當然尊重,社會怎麼會不尊重開著好車的資本家?何況他們還可以很閑,自個駕健個身什麼的。
大多數人啃老被鄙視只是因為家庭能給你啃得太少——不是社會歧視啃老而是社會歧視窮人。賺得少爸媽每個月給你兩千增加營養真的很可恥嗎?社會的道德是什麼?社會的道德就是你越是底層它越是要壓迫你,工薪家庭的孩子畢業了再問家裡拿錢就是廢物,懶惰沒上進心,貧困生更慘,去網吧上個網就是十惡不赦,不能學習不好,更不能有女朋友過性生活,你不僅要5點起床一直學到晚上十點,一放學就去賣血寄錢給癱瘓在床的老爸才是社會認可合格貧困生。


唉。忍不住手賤答一發。

我現在是三桶油在某四線小城市的員工,早上九點到單位不算遲到,晚上四點走不算早退。月收入2k+,隔幾個月還要扣到只有1k入手。

會花我媽的錢,買大件的東西找我媽要,同學同事結婚我直接問我媽要錢包紅包。有時候也問我爸要。然後三不五時還會跟她們吵一架。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我很討厭?又窮又懶又啃老又不肯低頭?

然而背景是:

三年前我從北京的211醫科大學畢業,並且躊躇滿志,非常看好當時的母嬰行業,找到了某北方二線城市,在當地婦聯開的月子會所去當醫生。——那時國家還沒開放二胎,微博上一個月子會所的機構賬號都沒有,市場很大,分蛋糕的很少。可以說就最近兩年看來,眼光真的很不錯——當時老闆是婦聯主席,給我開到八千一個月,並且對我說,有不滿意隨時跟她提,工資隨時可以找她談,待遇也好說,我如果結婚生子完全可以在自己單位生了每天帶著來上班。一切好商量。可以說是非常器重了。

我進去之後遵照老闆的意思從頭干起,隱瞞學歷在每個地方都呆了一段時間,——前台接待,嬰兒洗澡,管理月嫂,護理查房,甚至出去買菜。也接過寫醫學科普稿子跟講座的兼職,雖然累,但真的充實。可以說我對母嬰的營養、預防、常見病診療等知識技能真的是非常拚命地學而且也真的掌握了不少。

然後我媽認為我去當月嫂了,丟人,是去給人伺候月子去了。於是她跟我爸坐了一晚上火車過來到我的城市一哭二鬧三上吊。讓我去考三桶油的招工考試。

我哭了,但是沒用,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無法拒絕父母的感覺。我媽是個老師,她性格非常強硬而且偏執。我真的沒辦法從行為上拒絕,因為你沒辦法面對真的愛你的人的歇斯底里,只能妥協。但是我說,如果回來以後工資達不到我在這裡的工資,你們補給我,等等的條件吧。父母當時滿口應承。

然後閉著眼睛考上了,回來了,他們對我說,是我找不到好工作,求他們幫忙回來的,他們過去是給我台階下。我沒本事在三桶油混得不好,二十大幾了還伸手問父母要錢。

嗯,就這樣。


自詡不啃老如我,買澳洲第一套房子的錢也還是家裡出的。。。

沒辦法,這不是個人可以選擇的。這是中國國情使然的。。

排名第一的答案說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啃老躺贏,自立致貧。

雖然第一眼看上去很反直覺,卻是實話。。。

縱觀新中國歷史,身為一個中國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要和國家保持同步,或者說要和ZF保持同步。

國家運動你就跟著運動,國家建設你就跟著建設,國家發財你也就跟著發財。

一個人,如果六七十年代不革命,八九十年代不下海,2000年以後不買房。

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這個人會混成啥樣。。。

所以,反過來說如果國家都已經過了原始積累的階段,開始啃老了(沒錯,現在國家之所以如此闊綽,就是在享受改開前40年的積累,其實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啃老」)

你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你突然說我想奮鬥,我想白手起家。。。好的了么?

就算萬事無絕對,但你逆潮流而動肯定是要付出巨額代價的。也許是自立致貧,也許就直接拍死在了沙灘上。

再一個問題就是,啃老要怎麼定義。

是事兒不幹,天天帶著老婆吃喝玩樂花家裡錢是啃老。

完全不靠家裡,自己奮鬥,自己白手起家是自立。

那藉助家中的資源,在這個基礎上干出一番自己的事業(比如思聰老公),這個算啃老還是算自立?

現在的社會是個4X100接力賽,老爸跑完交給你,你跑完交給你兒子。

這才是遊戲規則。

老爸跑完,你不接棒,非要回去起點重新跑。。。

那我只能祝你是博爾特了。。。

說到底,現在的中國,真正能做到不啃老的,要麼是那些父輩錯過了國家政策或者出身極差導致無老可啃的人,要麼就是腦迴路清奇且天賦異稟的奇人異士。。

以上


&<友情提示:有些話是開解題主的,模擬題主的想法,看答案請仔細!&>

都是房價鬧得,勝利者掌握話語權嘛。

你畢業就自己攢錢,在飛速的房價下越攢離房子越遠,找不到老婆,被擠出大城市,被上漲的房租吃死,越發焦慮。

你同學畢業老爹給個首付或者全款早早買了,三年內結婚生娃,五年房子翻兩番,家產迅速過幾百萬,富足安樂。

你看,最初啃老那筆差額,在房市上迅速翻了幾倍,拉開了階級,一個成為「勝利者」,一個成了「失敗者」。

對,或許你覺得你剛正不阿、你寧折不彎,然而沒人在意你的節操,大家只在意誰混的好,誰混的不好。

或許你認為的路線是

你自己畢業後白手起家,努力勞動過上小康、中產甚至上流生活,生活美滿,周圍的人對你的人品、能力都很讚賞。

你同學啃老啃成廢柴,雖然有家庭資助,但受限自身能力,財富不可持續,最後尤其在父母不能資助後重返貧困。

然而實際上,掙扎在貧困線上的是你,生活富足的是他,是不是你也開始懷疑人生了?為什麼勤勞致窮,啃老躺贏?

這二十年已經發生大變化,上一代人崇尚的努力和理想,這一代人卻看到了資本的力量。

簡單點說,如果趁早上了房價列車,劇情完全不是當初的想像,人家就是躺著都贏你,奈何?

上一代人總是鼓勵孩子好好工作努力向上,而他孩子卻面對不一樣的局面,看到了投資的價值甚至甚於努力的價值,這就是差別,不知道這究竟是福還是禍。

你看,他們啃老的錢都被說成投資眼光了,坐看上漲的收益,你猜他們會不會給原始投資者(父母)投資的回報呢?

反正我成天看鼓吹用父母的錢買房投資的人,沒聽過他們給投資者分錢的 ,這筆投資都自己吞了。

現實就是這樣,三觀不頂事啊,哥~


謝邀

跟三觀沒關係,跟能力有關係。

  • 如果能力強,短期內拿走的,中長期可以還回來更多。

對子女來說相當於無抵押融資,對父母來說相當於一個優質的投資渠道,這是雙贏。

  • 如果能力弱,短期內拿走的,中長期連本金都還不上。

對子女來說相當於中彩票,對父母來說血本無歸,這是零和遊戲。

如果有能力雙贏,別客氣;如果只能零和,別解釋。

與其花時間引經據典證明自己正確,不如花時間多賺點錢,給父母一個更好的未來。


爸媽只有一個饅頭了,還指著這個饅頭養老,你搶過來,掰走了三分之二,自己吃了起來,沒吃完的還給扔了,這叫啃老;

很多人的爹媽,自己有10000000個饅頭,自己這輩子也吃不完,子女開車運走了100000個自己吃或者賣掉,這不叫啃老,這叫「家庭條件優越,含著銀湯匙出生」。

沒必要把「接受父母給予的資源」的行為都叫做啃老。你有本事說別人啃老,不如你先自己掙工資在30歲買套房子出來,要不要你哪兒來的臉說別人找手握四套房的爸媽要來一套婚房的人都是啃老族呢?

知乎上有句話說的對,明明是個接力賽,你卻偏偏當成了短跑。人家前三棒跑得都比你的隊友快,等到你這最後一棒就非要停下來等著你才算公平?



資本主義社會講的是資本積累,如何錢生錢,家庭作為私有制堡壘,子女等父母死了繼承和活著啃老有什麼區別,去上貴族私立學校和父母幫忙買房又有什麼區別?

提問的小寶貝是社會主義穿越來的呢,以為勞動才是人的本質,勞動最光榮耶!


你毒雞湯喝多了。
從古至今,上到皇帝,下到地里的農民伯伯,啃老是常態。難道天下江山每一代皇帝都要自己打下來?老子種地,兒子想種地還要自己去開荒?

就連你在學校學的各種知識,也都是前人留下來的。

你要想的不是如何做到不靠爹媽,而是如何靠爹媽的基礎獲得更多。


我這輩子最失智的事情就是在我2000年讀大學的時候老老實實把家裡給的學費按時給交了。而不是用來付學校隔壁當時四千五百塊小區的首付。
坐標上海延安西路,中山公園邊。
當年學費12000元年,申請延期交學費就是一張條子的事兒。
當年和妹子同居找房子,一直商量拿學費買一個一室一廳來著……
再給自己一耳光!
啪!


重點標註:必須區分投資與消費。以前跟同學討論過階層向下流動的問題。當然,1-2層和3層上的大佬我們也不認識,這裡專指比較差的3層到6層,階級向下流動的問題。
在當今中國,階層客觀存在,大老闆的孩子和農民的兒子顯然不可能一樣;但你說階層之間完全不流動,這個也很偏激。總的來說,對於任何一個時間節點來看,中國雖然貧富差距非常大,但是還是我那個「東亞過剩論」——因為人多資源少,任何一個階層的人都是過剩的,只要稍有不慎,比如你的兒子敗家,甚至只是平庸而已,那麼只需要一代人,階層就可以滑落一級甚至兩級。
比如一個身家大幾億的中等老闆,如果他有一個美國夢,那麼光是轉移資產+移民這一步,就可以讓他的階層跌落整整一級。如果他的兒子偏巧在經營才華上比較平庸,那麼他們祖孫三代老闆生寓公,寓公生程序員,後代的生活就穩定在了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上。在中國,這個階層,農民工拼搏兩代,能達到的人也大有人在——當然只是一小部分,不是所有。所以,知乎上有時候過分強調階級固化,這個是不真實的。在東亞,各個階層都充滿了人精,分分鐘期待著把自己勾肩搭背的朋友踹到下一級。你的階級能不能固化,完全取決於你兒子像不像樣。
這個話題說的太大,有點跑題了。結合題目,我主要想講的是,像這種「啃老」的情況,它還是分為兩種的:投資型啃老和消費型啃老。
(補充一句。知乎上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大家普遍不對投資和消費進行區分。我之前說的鼓勵上升期的年輕人多生產少享樂,其實講的就是鼓勵大家提升投資佔比。而很多人反駁我,都說的是「沒有消費,生產給誰用」的問題。這說明知乎上普遍缺少此種常識。)
接著說。我的這個同學表示,據其觀察,所有的階級跌落,本質上都是消費過度導致的。我剛開始對此論調嗤之以鼻:那麼多的錢,花到手軟也花不完。轉念一想才發現,是我自己傻逼,開啟了皇帝金鋤頭模式。
按照一個山區農民的消費習慣,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可憐的積蓄,都夠他揮霍到死也花不完。可是對我們來說,不生產只消費,你的積蓄夠你支撐幾年呢?一樣的道理,一個3的兒子啃起老來不可能像你一樣坐在家裡打遊戲。他一年的日常消費就上億,就算最節省也不會低於大幾千萬。如果一個3的兒子按照3的標準只消費不生產(這裡的生產當然不是指勞動,而是指經營,包括生意和人際關係),他父親給他留下的積蓄同樣支撐不了幾年。
事實上,消費型啃老就是沒出息,就是會把你父輩打下的江山毀掉,這個你再怎麼強調階級固化,也是這麼個道理。
上下層階級產生分化,主要是在投資型啃老上。換句話說,是他們那些「有出息」的兒子能不能真的有出息。比如教育上的投資,人際關係上的投資,或者你爸給你幾千萬的資金供你學習投資——哪怕賠了呢,這也是投資型啃老。
問題的關鍵就是,你能不能利用得好這種投資型啃老。如果你能利用得好,和你爸爸的朋友關係融洽,在你爸爸花幾千萬供你讀完的貴族學校中結識了好多新朋友,學到了好多人生經驗。那雖然你在這個過程中花了太多的錢而一分錢也沒有賺,但你父親絕對是「你花爸爸的錢越多,爸爸越開心」。因為你花的這些錢和其他資源,未來都是能轉化為更多的錢或者其他資源的。這樣的啃老不是敗家,而是代際投資。
至於消費型啃老,我只能說,在任何一個階層,這樣的人都大有人在。他們優秀的父親必定會老去,他們也必定向下流動。相比起底層,上層更容不下傻兒子。只不過傻兒子的屍體究竟是被本層瓜分,還是被下一層的人精鑽進去吃個精光,那就說不準了。
所以,對於致力於內卷的優秀分子,混亂是階梯。你們大可以抓住這個機會。


我媽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對我說過:

碰到難題,一定要和家裡說。你可以告訴我,這個事情你能解決,但是你不能不告訴我,自己偷偷摸摸去解決。

因為很多問題,在你那個年紀,根本想不到什麼解決方法。就算真有,也許是最差選擇,兜個大圈子。最後可能為了解決問題,用一個大的錯誤去圓之前的小錯誤。

所以和家裡人說,是最明智的選擇。

請問各位,結婚的時候買房買車算不算是一個難題?

戀愛的時候要花錢送禮如果錢不夠算不算難題?

大家剛出來上班,你能賺幾個錢心裡沒點B數嗎?

老百姓賺錢就這麼幾個渠道,等你自己攢到錢了,父母黃土都埋到胸口了。

家裡條件差,啃無可啃那是另外一回事。

家裡有條件還要硬撐,看知乎看多了吧,我兒子要是這樣我打破他的狗頭把裡面的水倒出來。

我養你到這麼大,不是希望看你吃苦受罪的。

如果本身條件不錯,補貼補貼孩子又怎麼了?

困難就像一塊鐵板,明明家裡有各種破拆工具,放著不用。偏要用頭去死敲鐵板,還美其名曰,我就不啃老,我堅強我獨立。

這叫有病,趕快去治。

我反對孩子無節制的索取,不顧實際的索取。
但是我更反對明明可以不用這樣卻因為莫名其妙的信仰而故意吃苦受罪。

一個成熟的人,就是不要走極端。

家是一個集體,集體懂嗎?

團隊精神走起來啊。


有老啃不啃,以為高人一等,是傻。
沒老啃也不努力,天天抱怨,更傻。
沒老啃我很努力,是因為我只能努力,我需要錢,不是代表我高尚,tm我能諷刺那些啃老黨們。
有老啃啃了,說明投胎好,我只能表示羨慕。


攢錢給兒子娶媳婦這不是過去多少多少年也存在的嘛。

這算新聞?

現在才不理解?

裝啥子外賓哦。


不要臉的來了,講個故事啊。
我搬新家那年,大約是上班的第三年,攢了點錢,我爸要給我買傢具,我死活不讓,說,我自己掙錢了,自己買。
然後去逛傢具城,看好了一套傢具。
然後考慮來考慮去,買了小點的茶几,邊幾,電視櫃,三人位和二人位的沙發。
還有個小腳踏,五斗櫃,大衣櫃,特別漂亮,但是覺得貴了一點,沒捨得買。
半年以後吧,我表弟也搬新家,我爸說,你家那套傢具是挺好看呀。
然後他送了我表弟一套。
除了和我買的一模一樣的沙發等等,裡面還有特別漂亮的那個五斗櫃和大衣櫃。

然後呢,我覺得心裡有點難過。
我爸如果知道,也會有點難過吧。
雖然我知道,他們的錢,他們愛怎麼花怎麼花。
但是,我發現,我不花,就有別人來花啊。。。

這個別人,可能包括,親戚,推銷的,賣保險的,賣保健品的,騙子,等等等等,將來,還有可能是國家。。。

這麼一想,真就有點心安理得了。。。


我上周五下班騎著共享單車從樓下往附近的百聯商城約人吃飯時,正好路過一個公交車站,一個身材曼妙的小姑娘上了一輛保時捷跑車,我不懂車,就覺得那車看著挺酷的,油門一踩,刷的就飆出去了,那聲音低沉有力,像放炮一樣,公交車站的人都眼睜睜的看著,特別是剛下班的男女小白領,神情複雜。

男生都是一股麻木的表情,看著那姑娘內心的一絲躁動也在低沉的呼嘯聲里沉寂了下去,幾個女生也是神情各異,有羨慕的,也有不以為然的,也有一絲不甘的。

這富二代算啃老麽?

大傢伙應該是想不到這一層,只會想到他的家庭條件真好,又羨慕又嫉妒的,但是不會想到啃老那一層,除非這個富二代吃喝嫖賭抽,是個敗家子,大家才會往啃老坑爹那一層想。

現在一普通小夥子,種種原因,機緣巧合之下剛畢業,家裡咬咬牙,給他在一線城市買了房,幾年一過,房價大漲,他每天活得樂滋滋,工作有精神,把妹也更有勁兒了。

你說他啃老麽?

很多以前有機會買房的人,種種原因沒有去買,一個個腸子都悔青了,看著那些差不多條件的年輕人只不過藉助了家庭的資源,提早買了房,完全不一樣了,成了所謂的新上海人,新北京人了。

而一般打工的就叫做北漂之類的,每個月苦哈哈的交房租,還特別擔心房東漲房租,找對象,一問到以後買房的打算,就戳中了軟肋,支支吾吾的也不知道咋說。

本來看著二線城市也挺好的,偏偏也開始大漲一波,還得繳一段時間的社保才能買房落戶,苦啊苦啊。

很多人剛畢業工資沒多少,家裡人也會接濟一下,你會覺得他啃老麽?

你覺得啃老的是30歲上班還需要家裡接濟的,至於其他的各種敗家行為,那也就超過了啃老的範圍。

家庭贊助買房,你覺得是啃老麽?只不過是在社會急速變化之下,人們不得已的一個適應罷了。

在大環境面前,我們很多時候的努力還真的算不上什麼,可是歷史進程這東西,沒趕上那就是後悔一輩子的事兒。

就像可能有人不認同我的價值觀,曾經我也是不認同,只是現實讓人很無奈罷了,我們都在大環境的裹挾之下無處藏身!


成績好沒什麼好炫耀的,因為你用功你也可以考高分;

賺錢多也沒什麼好炫耀的,因為你歷練你也可以能力強;

身材棒也沒什麼好炫耀的,因為你健身你也可以肌肉多。

真正值得炫耀的是命好,因為無論你怎麼努力你也得!不!到!

我就是天生長得好看,我就是天生智商高,我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我就是家裡有錢,父母疼愛,雙親和睦。

我就是氣!死!你!

郭德綱怎麼說的來著?有轍想去,沒轍死去。

別誤會啊,我這話不是對你說的,是替我家的小孩對你家小孩說的。


因為我們富起來不過20年。

現在所謂「啃老」的都是我這種80後以及更年輕的90後。00後最大的不過17歲,無所謂啃老,那叫接受父母撫養。70後之前的基本無老可啃。

我不否認有些沒出息的80,90後,自己一天到晚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用著父母那點退休金,養老房,棺材本自己逍遙,這種敗家子就應該被鄙視。然而其他大部分的所謂「啃老」不過是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接受了一些父母的饋贈與幫助,我以為這不能叫做啃老,這叫財富傳承。


不啃老,社會怎麼進步?人類怎麼發展?

你們仔細想想,假設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啃老,會發生什麼?

那麼,老人必須在死之前的最後一刻,把所有錢都花乾淨,一分都不留。否則,留一分給後人,後人不就啃老了么?不能讓後人政治不正確啊。

那麼,每個老人都把錢花光的花,社會的資本還怎麼累積?

不累積資本,人類怎麼進步?原地踏步么?

不然的話,就只能把遺產捐給政府了。

可是,如果要捐給政府,那為什麼不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呢?

一個良性的社會,一定會有財產的世代傳遞與繼承,這才是社會進步的基石。

這也是為什麼巴羅等價比李嘉圖等價深刻得多的原因。「代際利他」這幾個字,是有分量的。

該啃老的時候,一定要啃老。等自己老了,加倍傳給自己的後代就是。

這才是正道。


推薦閱讀:

TAG:調查類問題 | 父母 | 啃老 | 三觀 | 啃老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