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部分人對婚姻的忠誠度趨低?

現在部分人對婚姻的忠誠度很低,出軌,找小三;

而且男女都有,且不以為恥。

這是不是道德越來越低的表現?


所有類似的提問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竟然以為以前的人對婚姻忠誠度很高。多麼可愛的誤會啊

在一夫一妻多妾制時代,法律對婚姻的保障是體貼到位的。對現代人心心念念最為看重的愛情,它提出的條件是:不休妻,可納妾。一下子,就把現代人婚姻破裂的主要癥狀給治療了。同時標準化婚配關係:強調門當戶對,以及血統。僅強調客觀條件而忽視雙方感情的合作,當然更為牢固長久。古人真大智慧。古代婚姻的主要目的是傳承祖產綿延子嗣,所以有「七出三不去」「立嗣」等制度,因感情不合而離婚的制度一直不是主流。

現代人,既要看條件又要談感情,偏偏無論門第還是感情,在這狼奔豕突的大破壞年代沒有一個客觀標準,要把原本由妻妾各自承擔的功能集合到一個人身上,自然是很難很難啦。

認為現代人對婚姻忠誠度不高,不是現代人變壞了,是現代婚姻的目的雖然依然有綿延子嗣的隱形需求(比如遲遲不對同性婚姻鬆口,通過福利和法規調節生育等),但隨著物質繁榮醫療條件進步,這一需求讓位於更為先進的人類理念:公平,法律對婚配中的弱勢群體開始給予保護。對歷史進化論者來說這是好事,個性解放自由自立。按照馬克思的生產資料決定論,掌握的生產資料的多寡決定伴侶數量,跟性別和法律一點關係都沒有,法律管不著ta。雖然沒有了妾,紅燈區、情人、通姦(法律不直接懲戒通姦行為)、Av、連續性一夫/妻多妻/夫(就是不停離婚再娶/嫁),等等,都是對強制性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補充。所以這麼一看,現代人不僅不忠誠還很淫亂。

試以《紅樓夢》為例,王夫人薛姨媽為了把寶釵嫁進賈府操碎了心,主要因為門不當戶不對。木石前盟是天註定其實隱喻這是符合當時社會規範的婚配。林家四代為侯第五代林黛玉她爹的林如海科舉出身,賈家三代為侯第四代拚命要寶玉念書以期能從科舉出頭(一般封侯世襲三代就完了,額外開恩能到四)。說白了就是賈府小姐們黛玉湘雲(史侯家)是開國勛貴,類似於葉家鄧家或次一等,寶釵是國企高管(還不是石油電力這樣的關鍵部門)二代。大家一起玩時寶釵不僅低調還要會做人時不時拿小禮物籠絡主子下人,而黛玉只要學學賈府的規矩就行了,畢竟世襲家族各有規矩。寶釵壓力比黛玉大太多,黛玉的婚姻是被活生生奪走的,林家比賈家富貴,四大家族只是婚配聯盟並非一個階梯的,這些都是曹雪芹隱而不宣的。

所以當你被丈母娘嘲笑沒房子被婆婆批評學歷不夠時……努力克服吧,這已經是最好的時代了。普通人的婚配起碼只會考察到兩代。而中國這個狼奔豕突的窗口期一過,很多夫妻可能又從幼兒園就認識了。

但是從人類整體發展來看,等到下一次「物質繁榮醫療條件進步」(物質繁榮到一個人養活孩子沒問題醫療條件好到人造子宮代孕克隆等合法,婚姻完全不再承擔繁衍子嗣的功能),很可能婚姻會解體。那時的「婚配」就真的是只匹配性情性趣愛好,以人類朝秦暮楚,以萬變應萬變的性格,開放式伴侶關係(異性戀同性戀多性戀人畜戀等等)將會出現。那時的人類子孫或許會上知乎(如果還在)提問:在 xx 世紀,人類一生只(做)愛一個人是如何做到的?當然,也許他們已經解決了關於感情的所有倫理問題,進入太空文明時代。

為什麼很多非常上進和優秀的女大學生畢業後迅速結婚生子,歸於平凡?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當前中國社會的男女平等狀況堪憂嗎? - 柳如嫿的回答


先講三個真人真事,不想看故事的直接拉到黑體字部分,但可能連不上。。。

我有一朋友,叫捲毛。
因為他頭髮天生自然卷,配著深邃的五官,乍一看像個外國人。

學歷高,海拔高,工資高,放哪都是一優質青年,甚至婚戀網都免費讓他見姑娘,只要他時不時噹噹托兒湊個優質人數。

他一直用生活大爆炸里謝耳朵的名言標榜:我生活已經足夠有趣,無需他人陪伴,祝你們談戀愛在對方身上找到的快樂,與我給自己的一樣多。
他之前談過不少戀愛,捲毛說開始覺得那些姑娘簡直是現實版的雅典娜,聰明與智慧並存,風情與清純兼具。處了一段兒,發現女神的形象一下從雲端摔到泥里,還是臉朝下的。

捲毛吐槽道:別看學歷高,平時雷厲風行精明果斷的,蠻不講理起來不比一個鄉村悍婦強多少。審美疲勞就罷了,毛病還一大堆,各有各的虛榮矯情。捲毛困惑的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才開始認識的時候,看她們哪都好,接觸一段時間我就受不了了,話都不想說。看來我這樣的只有單身到老了,我也不想害別人姑娘。

上個月我猛地接到一張紅色罰單,我十分驚訝,問捲毛,你做什麼壞事了?怎麼你這個不婚主義者就被套牢了?

他苦笑了一下,說這個姑娘挺不錯的,特賢惠,溫柔大方,工作樣貌學歷都沒得挑,他家裡人都特別喜歡。

我問:那你喜歡她什麼呢?

他沉默了一下沒說話,過了一會兒說他今年33了,別人孩子都滿地跑打醬油了,他對象都沒著落,他媽開始打電話是催,後來就不催了,電話一接通就在裡面哭,捲毛說現在我一聽電話鈴聲心裡還發憷。

有一天我陪我媽看病,一查,阿爾茨海默病,俗稱的老年痴呆,她當時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兒啊,媽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孫子了,等到我連你也記不得的時候,也不會催你了。

捲毛說當時嗓子就發堵,回家立刻就給七大姑八大姨表了態,一輪海選相親下來,相中了這個姑娘,他說:挺好的,結婚不就是人生必須完成的一個步驟嗎,這姑娘挺不錯的,反正我和誰都會膩,科學家不也說戀愛的感覺最長不超過18個月嗎?挑這麼個脾氣好的,也省心,家裡人也高興。早點生了孩子,我也算大功告成了。

從來沒有被征服過徹底收過心的捲毛,如果在婚後遇見一個讓他神魂顛倒的女子,如果那時候他才有了想和一個人共度一生的渴望,第一次嘗試被愛火點燃生命的激情和動力,那捲毛的忠誠度會有多高?他會花多長的時間進行內心的掙扎?

我一閨蜜,之前和前男友愛得地動山搖,頗有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的架勢。倆人一路從大學談到畢業,雙雙確定了工作。
她在成都本地,男友要在外面工作兩年才能調回來,約定好一調回來就結婚,結果男友沒耐住寂寞,出軌了。

閨蜜接受不了,大哭大鬧一陣之後,還是選擇了原諒。

結果繼續生活下去發現什麼都不對了,她再也沒有辦法信任他,老是忍不住盤問他,用言語刺傷他,之前的甜蜜被懷疑磨得蕩然無存,只剩下爭吵和質疑。最後她男友問她:你是不是再也沒有辦法信任我了?她說,是。

倆人分手了。

分手的那天晚上她拉我出來,一句話不說抱著我大哭一場,走的時候跟我講,我累了,我不想談戀愛了,我不想再去花時間和一個人認識,磨合,相處,付出,我知道前面也許會有更好的,我知道我努力堅強一點可以扛過去,但我就是累了,我就想定下來,不管前面的麥穗多大,不管可能遇見再優秀的人,我都不想繼續往前走了,我就想坐下來休息,有個港灣停靠。那份只差一個字的答卷,我花了很多時間心血去填寫,現在要我重新做,我沒精力了。

閨蜜很快結婚了,現在有了孩子,也加入了朋友圈曬娃的大軍。

閨蜜匆匆找了個條件合適的人結婚,並且拒絕再付出感情,只想停靠,不想相愛,那她會不會有一天突然後悔?怪自己太匆忙太隨便定了終身?如果前男友找她,她的抵抗力有多強?可以抵禦多少次?她能保持多高的忠誠度?


前幾天接到一個客戶的諮詢,叫她方方吧。
因為她從小就方方正正循規蹈矩,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學習一路領先,特別有進取心,不早戀不叛逆,家人叫幹什麼幹什麼。一畢業就拿到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offer,然後找了一個男朋友,交往一年後結婚。

這麼教科書式的一個人,大家猜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她說,我從小就特別優秀,大家學習,我就努力學得最好,大家工作了,我就努力工作得最好,現在結婚了,我就努力找一個對我最好的人,身邊的朋友沒一個男友趕得上他對我這麼好的。
但是結婚之後我才發現他特別沒有進取心,別人老公要麼自己經商,想買什麼買什麼,一周衣服不帶重樣的,要麼想著怎麼晉陞,走哪都有人安排,特有面子。唯獨他,一下班就回家,每天沒事就做做飯逗逗孩子,好幾年了工作也沒個變化,也沒個目標,我當初怎麼找了這麼一個不思上進的人?你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改變嗎,為了家多努力一點?

方方對老公看不慣,橫挑鼻子豎挑眼,如果這時候出現一個卓爾不群能力非凡的人對她表示好感,方方會不會欣賞他?方方心裡的天平會不會傾斜,會不會任性一次?循規蹈矩了一輩子,會不會膩?


他們出於種種原因,邁入了婚姻,過著日子,而不是生活。他們只是走完社會默認的流程,完成一個必須的使命,給家人一個交代,給後代一個準生證。

他們不一定相愛,甚至不一定合適,只是彷彿有個鐘bang的敲響了,告訴你:時間到!快選一個離場!

我們會嘆息生活圈子太小,認識的人太有限,會用之前長輩盲婚啞嫁不也過過來了安慰自己,會用身邊人再相愛也會分手的例子寬慰自己,我們妥協於生活,接受著安排。女孩會趕著二十六七歲前結婚,認為自己一過了這個年齡就會醒目的標上打折兩個字,男孩會用先成家再立業要求自己,認為家庭穩定是工作穩定的前提和必備選項。

我們的婚姻承載了太多別人的想法,別人的期望。但我們才是婚姻的承擔者,每天朝夕相對共度一生的人是我們,而不是說三道四的任何人。

這個世界上,又有多少個捲毛,多少個閨蜜,多少個方方?

現在的人忠誠度低,不能簡單的說自身道德敗壞,或者社會風氣差,有幾個人是抱著必離的心態結的婚?誰不想安穩過完一輩子?更多的是因為關鍵時刻不清醒不懂事,被人牽著鼻子走,結婚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眼界的增加,開始想追求自我。

也許你三十才懂事,才想明白自己要什麼,應該追求什麼,當你在一個平台穩定下來以後,才有可能找到一份相對穩定不變的感情,但社會不允許。你就該18左右高中畢業,22左右大學畢業,27歲左右結婚生子,如果晚了,就被貼上留級生,老處女,要求高,同性戀,注孤生的標籤。你如果倒霉的婚後才覺醒,那些曾經judge你或者逼迫你的人又換一副嘴臉:沒想好就不要結婚啊!明明自己渣!道德敗壞!找什麼借口!沒錯,當初這人是我給你挑的,這麼好的人你都過不下去,像你這麼不安分的,和誰也不可能過得了。我怎麼生你這麼丟人現眼的東西出來!

婚後如果生活不幸,老公吃喝嫖賭,那你自己多勸勸把他往正道上引啊,你要是離婚孩子怎麼辦?你一時爽了,孩子被人嘲笑羞辱一輩子!找個後爹能對他好嗎?老公不理你?冷暴力?那你肯定哪裡沒做好啊!溫柔點!收拾漂亮一點!老公不碰你?你一天想的什麼東西?

覺醒太晚,桎梏太多。


什麼時候女性40不結婚大家不指指點點(到了林志玲這種身高長相知名度財富,還一票人追著嘲笑別人嫁不出去),同性戀不被迫找人形婚(女同男同湊一起互相幫助還好,大部分是騙了一個不知情男人或者女人的一生),結婚之後相處不好兩個人可以離婚不受家庭干預社會壓迫,那我們婚姻的忠誠度也許能高一點,至少比現在高。


最後表態:婚後再想跳出來,如果不是因為家暴吸毒約炮嫖娼或者現實無可磨合的不合適,單單只是因為婚後不喜歡了愛上別人,那你就是錯的。因為你傷害了家人,背棄了伴侶,你在婚前該堅守的時候懦弱,婚後該負責的時候逃避。

人生沒有這麼多輕易的重來。

微信公眾號:mengshengxinyi
可預約諮詢


用「婚姻不再必要」來解釋這種現象是錯誤的。如果婚姻真的不再必要,大多數人會選擇不結婚,或一生多次婚姻,或極端晚婚,像發達國家那樣。而之所以能觀察到大部分人都按時按點結婚,卻在婚後各自偷腥的現象,原因似乎更接近於」婚姻在經濟上是必要的,同時又沒有必要到必須嚴格控制自己從一而終的程度。」

為什麼婚姻在經濟上是必要的?為了分散生活壓力。兩個人來承擔生活中的各種壓力:買房,失業,照顧老人,生養小孩,養老,比一個人經濟得多。這些壓力又不可能被忽略。

為什麼又沒有必要到必須嚴格控制自己的程度?因為即使不結婚或離婚,也不會馬上餓死,也不會馬上極度缺乏人手到無法生存的境地,不會馬上就面對各種天塌下來的情況。舊社會的普通女人離開了婚姻,還能活幾天?舊社會普通男人離開了婚姻,能養好孩子?

因此,大部分中國人最經濟的選擇是結婚,卻又不會在失去婚姻保護之後馬上就陷入不安全。而人性是貪婪的。最經濟的選項要勾上,小打小鬧的任性也不妨試一試,反正輸也不會連內褲都輸掉。這才是利益最優化的選擇。

社會如果變的更差,會有更多人把個性追求藏起來,專心當好老婆子或掙錢機器。社會如果變得更好,會有更多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個性,徹底放棄婚姻制度。唯有這不上不下的時代,才會出現廣泛普遍的「按時結婚,婚後出軌」現象。


事實上是當代人的情感模式已經被徹底改變了。

外部世界(相對於人類內心這個「內部世界」而言)的高度發達,尤其是互聯網和傳媒,給予人類的感官衝擊越來越強烈,反饋速度也越來越快,導致人們的情感模式越來越偏向一種Instant Reaction的模式,也就是要去得到快速而明確的反饋,一旦反饋速度來得慢了一點,便會失去耐心,轉而向外部世界尋求出口,尋求那些能夠得到快速響應的刺激。至於情感體驗的深度根本無所謂。

但經營維繫一段情感健康的婚姻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無比的耐心。在最初的熱情過去之後,就必須靠彼此洞察對方情感世界中一些幽微的東西才能漸入佳境,需要靠長久的床尾案頭的相處來加深體驗,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相濡以沫」。如果無法從「快速反饋」切換到「相濡以沫」的狀態,婚姻早晚會出問題,但在這個時代情感上的體驗和交流是越來越難了,所以婚姻出問題只怕會變得越來越普遍。試圖用物質基礎來穩固婚姻的想法也是幼稚的。

互聯網的確讓我們丟失了一些很寶貴的情感。我讀中學的時候,一對彼此傾心的少男少女可以曖昧一整年,直到對彼此的情感和行為模式都了如指掌,可能連手都沒有牽過——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無異於互相折磨,大概連電視劇都不會這麼演了。現在的學生如果到第三次約會還沒有上床,大概就會被人嘲笑不會談戀愛吧。


不不不,人一直這樣,我周圍的老年人50%中年的時候鬧過離婚,其中1/3離了,2/3在歷經出軌/嫖娼被發現/實打實的互毆/分居……之後繼續一起過著。只不過現在網路發達,人也比以前敢說,曝光出來的多了。
看見老夫老妻攜手的照片我從來都不覺得美好和感動,人家多半是忍現在年輕人所不能忍、覺得不能離婚才走到這一步的。過去的人,其實也包括現在的很多人,婚姻對外就像演戲,人前美滿。很多事只有親戚、鄰里才知道(現在多了網上818)。然而歷經了各種還過的下去的人,幸不幸福只有當事人自己能說,70%的尚可+30%的雞飛狗跳,好還是不好?忠誠又是什麼呢?
————————————————————————
我想說的是:不是現代人變糟了。而婚姻和愛情的幸福與否更多的是當事人自己的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人性遠不是完美的,甚至始終如一的忠誠也不是維繫婚姻和幸福的必要條件,認識到這些,才可能彼此寬容、扶持、改進。而經濟水平和個人權益與價值追求的提高,使人在不能滿意的情況下可以有更良性的選擇,不是說選擇出軌,而是結束一段感情之後有能力過得更好。
我並沒有說我身邊的這些人不幸,恰恰我身邊這些鬧得厲害的都是過得還算不錯的,收入都在北京社平以上,除了一個男的出軌凈身出戶然後被小三甩了無臉見父老鄉親,其他人無論離還是沒離的,子女好幾個出國的、婚姻美滿抱孫子的,再婚的也過得更好了,還有有長期一起生活卻再不扯證也過得很瀟洒的。感受,又貧又賤才會百事哀。


人(不分男女)的本性:在安全感不受損失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和最自由的情感體驗,追求最大化和最自由的性體驗。

道德:當生產力水平尚不夠高時,為了集體的安全和利益最大化,對「本性」的條理化和具象化的刻意壓抑。

人類歷史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斷提升生產力水平,讓舊有「道德」存在的前提條件(生產力水平低下)不再存在,從而讓人類擁有更多的本性自由和享受,同時不犧牲個體安全和集體利益。

婚姻的本質:從來都不是一個情感保全制度,而是,在個體層面上:一個財富傳承製度和經濟安全保險制度;在集體層面上:一個人口制度即宏觀經濟制度

在古代:

1,男性的生產力水平相對極高,女性的生產力水平相對極低
2,婚姻唯一的作用是「財富傳承」,而「情感專一」和「性專一」並沒有被捆綁進(男性的)婚姻制度中
3,婚姻「忠誠」對男性的要求僅有一個:不休妻。而對女性,「情感專一」和「性專一」卻嚴格是是婚姻道德的一部分
4,總之,男性犧牲部分財力,換取女性的生育價值,卻並不怎麼犧牲個體自由;女性犧牲個體自由,換取經濟生活安全感


在未來:

1,男女之間的體力差異,因生產力的極大發展,被徹底抹平
2,因科技發展和觀念進步(如體外妊娠,如社會化育嬰等等),女性生育和撫育子女的風險和成本降到了最低,甚至不再存在風險和成本
3,因科技發展(如受控核聚變技術,如高模擬虛擬現實技術),「私有財產」很可能不再有存在的意義,更失去了所謂「傳承」的價值
4,國家(如果居然依然有存在的意義的話)層面,人口規模如利率一般簡單可控

在這種情況下,N個人和N個人(「N」可以等於任何正自然數,「人」可以等於男人或女人,甚至更激進一些,用「生物」代替 -- 動物也可以),依然很有可能因為情感或性,而有意願長期地生活在一起,即所謂「自由人的自由結合」。但除此之外,這樣的兩個人,或一群人,為何居然還有興趣去追求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婚姻」呢?你幾乎找不出任何理由。

即,現有婚姻制度消失。人和人自由地在一起,僅是因為情感或性吸引,而不附帶任何生育動機,以及與財務相關的交換意味


在今天:

1,男女之間的體力差異,因生產力的極大發展,被最大程度抹平
2,因科技發展,女性生育和撫育子女的風險和成本降到了很低
3,雖然有了1和2,但因為傳統觀念的慣性種種,男性的生產力水平(居然)依然相對很高,女性的生產力水平(居然)依然相對很低
4,私有財產的意義依然巨大,私有財產的傳承價值依然巨大
5,婚姻制度是最為重要的人口制度之一,也自然是最為重要的國家宏觀經濟制度之一

即,有關於這個「很久以前並不存在;過去雖然存在,也不是今天這個樣子;未來很有可能並不需要存在」的「婚姻制度」,我們恰好處於「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歷史階段:

一方面,男性和女性都看到了「兩性之間的財富創造潛力幾乎一致」這一事實,於是,從男性角度出發,「不休妻」被排除出婚姻道德體系 -- 既然女性擁有與男性類似的財富創造能力,即擁有不依靠男性的財務能力,於是離婚也就談不上不道德了;從女性的角度講,這代表了對兩性的行為要求一致性 -- 既然我們女性被要求情感和性專一,那麼你們男性也理應被要求情感和性專一。

另一方面,男女的財富創造水平(而不是潛力)差異依然巨大,於是古代那種「男性犧牲部分財力,換取女性的生育價值;女性犧牲個體自由,換取經濟生活安全感」的模式,依然廣泛存在。

這種「不上不下」的結果就是,很多女性依然需要婚姻來保證個人財務安全(因為兩性生產力水平差異),而男性在情感和性上的不專一,還真的有可能會實質影響女性的財務安全(因為離婚自由),於是,男性的「情感專一」和「性專一」,在歷史上被第一次打包囊括進了「婚姻道德」體系內

現時解決方案:

法律層面,更大程度地保護婚姻中處於財務劣勢的一方(往往是女性),因配偶情感或性的不專一而導致離婚後的財產訴求(如:在XX年內,財務優勢方支付撫養費來維持財務劣勢原配方在原有婚內的生活方式,直到原配改嫁/娶為止,等等)。效果:讓傳統婚姻內的男性,在繼續擁有傳統男人的情感和性自由的情況下,也付出傳統男人同樣的代價 -- 讓原配能始終享受「不休妻」的財務效果。

道德層面,少強調現有的「道德」本身,更多地宣揚「去道德化」,或者用我自己的話說,「道德溯源化」。即,讓更多的人明白,為何「婚內情感/性專一」,在過去,並不是男性「婚姻道德」的一部分,而現在卻被打包進了「婚姻道德」之中?背後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生產力發展 -- 女性生產潛力被解放 -- 女性財富創造提升 -- 話語權提升)


中級解決方案:女性進一步認識到,女性的財富創造潛力和現實財富創造結果之間的巨大差異,於是通過幾代人實實在在的努力,將女性的財富創造結果,真切地拉到與男性類似的水平上。


終極解決方案:生產力水平發展至「未來」的水準 -- 男女皆失去了傳承私有財富的動機;生育和養育子女對女性不再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和成本;宏觀經濟對應的人口規模簡單可控...然後,現有婚姻制度徹底消失,或者更準確地說,徹底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或不在一起;一個男人和一個男人在或不在一起;一個女人和一個女人在或不在一起;N個人和N個人在或不在一起...皆是出於自由人的自由結合,且是與財產創造和分配完全無關的情感和性的自由結合


我之前寫過類似的答案,我在這裡重複一遍。

假設在抗洪搶險的時候軍隊設置了兩道防線,只要第二道防線不被突破,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就可以得到保障。

為了不讓第二道防線被突破,首長肯定不能對士兵說第一道防線不重要。首長肯定說第一道防線也要守住。只有當第一道防線確實守不住了,才可以讓士兵撤退到第二道防線。

————————————
還有一句話叫做「取乎其上得其中」。也就是說,你要在難度大的考試中及格,事先的目標就應該定在75分。如果你一開始就只想及格,結局很可能是掛科。
————————————

忠於配偶是第二道防線,忠於戀人(尤其是除了沒領證、沒生娃,該做的事都做了的戀人)是第一道防線。

如果一個國家的主流輿論是要守住第一道防線,該國人民守住第二道防線的幾率就大。如果一國的主流輿論不強調守住第一道防線,那麼第二道防線必然失守。

—————————————

不要相信這個世界存在一個國家婚前換性夥伴很自由但是結婚了就很忠誠,這種國家不存在。

美國算是西方國家中相對保守的,畢竟是全球唯一的信教氣氛濃厚的發達國家。

但是,知乎一位美籍華人講述他在美軍服役的經驗時說道,他看到的樣本是只要美軍離開家比較長,後方的妻子基本都會出軌,那支部隊已婚士兵的腦袋基本全綠。所以美軍後來縮短了海外執勤的時間。

——————————————

人類社會最大的一個貪婪之處是企圖同時享有婚前比較自由、豐富的性生活,而且還要婚後互相忠誠。

很遺憾,這種事情可以在個體身上實現,但是永遠無法在群體身上實現。

其實就算是個體,一個人腦子裡有很強的忠於戀人的觀念,那他忠於妻子的可能性更大。

——————————

為了定義的嚴謹,我說一下。

如果你覺得忠誠指不出軌但是可以離婚,那麼第一道防線就是戀愛的時候不可以不分手就與別人搞上。

如果你覺得忠誠指不出軌而且不離婚,那麼第一道防線就是不與有過「夫妻之實」的戀人分手。


瀉藥,想歪個樓,與其說說為什麼部分人婚姻忠誠度趨低,我倒想就支撐婚姻走下去的原因是什麼來說一下,習慣了我那種死氣沉沉沒有生氣的回答,今天可能稍微感性一些,恩,會更貼近生活一點點。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我接的案子,大多是關於夫妻離婚的,是季節的原因嗎?不知道,可能是環境的原因。

給大家講個故事,記得我小學六年級還是五年級的時候,我和我父親站在陽台上,吹著風,聊著天。印象很深,那天是我故意把我父親叫上陽台的,原因是他和我母親置氣了,多年以來,他們只要一吵架就冷戰,最長時間兩年不說話。那一次,他們也是在冷戰中,我準備找他談談。

哪怕我已到而立之年,記憶早已模糊,但我仍然記得當時我們父子的一頓對話。

他說:「要不是因為你,可能我們早就離婚了。」

我問他:「如果你覺得離婚可以讓你們彼此都過的好一些,那就離吧,真的不想你們因為我而拖累彼此。你想過,如果離婚之後,你要去幹嘛呢?」

他說:「我什麼都不要了,自己出去走一圈,可能是深山,也可能是很遠的地方。」

那算是第一次和我父親這樣形式的交流,沒有平時的威嚴,就是淡淡的談論著自己的感受。20年過去了,他們還是沒離婚,甚至關係一年比一年更好了。雖然矛盾仍然存在,但清晰的覺得,他們已經無法分開。

在他們這段婚姻當中,我不是沒有見過我母親的初戀,那是在我小學四年級,我也不是沒有見過我父親的曖昧對象,那是在小學五年級。然而,他們沒有任何越過雷池的舉動,就是那麼坦然。

如果說是什麼讓他們保持著婚姻的忠誠度,我想,應該是責任。但到底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的婚姻?那肯定不是我,或許我成了他們想要繼續下去的借口,用個不貼切的詞語,那就是「傀儡」,反正鍋我背著,自己家的鍋,背著倒也心甘情願。

後來的故事,可能很多家裡都有類似的場景,我父親腳受傷,行動不便,我母親天天伺候著給按摩,幫洗腳,畫面感人,且溫馨。我母親眼睛需要做手術,我父親沒日沒夜的在醫院陪著,我和朋友一起去醫院探望,我父親除了做好接待客人,下一個動作就是給我母親剝水果吃,一瓣一瓣的喂著。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我就和我母親在一個城市,我父親在一個城市。初中之後,我們一家三口一人一個城市,三地分居,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現在。網上有太多的異地戀攻略,有太多的異地戀是否有機會成功之類的提問。直到我安靜下來,我才突然發現,原來,陪我長大的他們,在我7歲以後,就開始了漫長的異地之旅,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

小時候時常聽到父母和朋友聊天,打趣道:「我們一家人的收入,大部分貢獻給了祖國的交通業。」以前沒有覺得什麼,回過頭來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就是赤裸裸撒狗糧啊。可能從今天開始,大家再問我異地戀怎麼維持,我會給他們看看我們家的通訊和交通清單,或許就足以說明問題。

婚姻這個詞語,在網路上被分成了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各種美好,各種舒適;另一個極端是各種嫌棄,各種無趣,各種煩躁。回到現實生活中,婚姻這個詞語變成了影響兄弟朋友情誼的絆腳石,成為了部分人口中的旅館,成為了一些人眼中的穩定。

總的來說,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瑣碎的東西組成了我們現實中的婚姻,那麼的無聊,那麼的繁瑣,可又那麼的不得不回到的一個地方。

現在的我,又獨自一人來到了另外一個城市。更清晰的感覺到,如果你把婚姻當作是自己的負擔,在你順風順水的時候,會覺得它可有可無,而當你虎落平陽之時,曾經讓你覺得是負擔的東西,可能成為了你最後的救命稻草。婚姻的特徵之一的穩定,在這裡被體現的非常明顯。

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的很多情緒,婚姻可以讓你去釋放,會給你很大的空間去闡述。這一切父母也可以帶來,然而並不會持續太久,也更不會讓你那麼坦誠。

支撐婚姻能夠繼續下去的,可能就是我們內心最脆弱的靈魂,被寄放在那,而你又捨不得拿走,這麼簡單吧。

記得幾年前,第一次遭遇所謂的「虎落平陽」,在家中發獃32小時之後,拿起電話打給我母親,說的第一句話是:「媽,我想回家。」而多年以後,如果那一幕再次重演,或許,我會拿起電話打給我太太,說的第一句話是:「親愛的,我想你了。」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


最初的人類,是混居亂倫群P的,你身體的基因里,明確的包含著這些信息。這些信息告訴你,在數萬年前,我們這70億人共同的祖先,來自一個亂倫群P的家庭。

男人在進化過程中,為了提高自身基因的傳播效率,被設計成了一種交媾的機器。為了讓自身的基因傳播下去,一個男人會與好幾個不同的女人啪啪啪。

所以,每個男人都渴望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這種慾望,和你口渴、飢餓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


起初,在漫長的人類歲月里,是沒有婚姻這種概念的。婚姻的出現,來自於農業的推動。

當農業出現後,人類社會需要更加精密的分工和可持續的經驗財產傳承,這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文字的出現,同樣,也製造出了婚姻關係。

婚姻,讓我們有穩固的配偶關係與親子關係,只有在這種關係下,複雜的農業勞動才成為可能,人類的耕織技術才得以傳承。

所以從某種角度講,婚姻,是一種對農業生產的妥協。

這種奇妙的規則,保存至今,衍化出了多種多樣的形態----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在古代,很多父親的配偶還會被兒子繼承。

前馬爾薩斯社會(農業社會),頻繁殘酷的戰爭、男性為主的高負荷體力勞動會使得男性短壽,男女比例不平衡,生產資料匱乏貧富差距大,所以一夫多妻是主流。

現代社會之所以會採取一夫一妻制,是工業革命推動了科技發展,食物的充足與抗生素的發明,使得人類壽命大大延長、非自然損耗降低,進而使得社會男女比例接近一比一。這時候,一夫一妻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這麼來看,婚姻是社會生產的必須,是文明的結果。

但性不是。性是本能的需求。當這個需求出現了,又迫於從一而終,一夫一妻制的道德桎梏,出軌、不忠,在所難免。

但是在社會生產力空前盛大,社會分工高度精細的今天,全球90%的人都只是世界上的一顆小螺絲,婚姻已經從早些年的社會資源互相置換也就是搭夥兒過日子到今天越來越多人嚮往由愛情基礎搭建起來的婚姻。

從古到今,婚姻都只是一種生存方式而已,大多數人可能都不願意承認,婚姻其實只是你想在對方身上得到你沒有的又想要的的資源而已,這個資源可能是房子,生育能力,社會地位,經濟保障,生存保障。然而到今天,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大多數讀過書的人都有了自己養活自己的能力,基因傳承也就是繁衍後代對於現代人來講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那麼,婚姻制度,這個神奇的制度,還能維繫多久?

看好在未來五十年內的社會大變革,包括同性戀、不婚主義者、丁克家族的大量湧現,當然還有出軌、離婚的越來越多。

當然,如果大部分人敢於承認,我結婚不是為了愛情而是為了生存,那麼離婚率會下降很多。


家裡催的急,隨便差不多就結了吧。
結了發現各種不合適,其實就是磨合期。
可是現在出軌的成本太低了,
懶得磨合就跟別人好去了。
我身邊離婚的好幾個例子都是爹媽催著結婚,沒頂住壓力,湊合結了,結了就扯了淡了。再吵架,打架,出軌,離婚。

有句話是
我按您意思結了,再按我意思離了

也不是這年頭沒真愛,可是爹媽沒給時間找,上學不讓搞對象,恨不得畢了業就找到合適的結婚,哪兒那麼容易。

其實單身要沒有來自家庭和社會上的那麼多壓力,也許婚姻的混亂局面會改善很多,至少領證去的人都是真心想結婚的。那證是真心實意領的就沒那麼容易出毛病,倆人風風雨雨都過來了,磨合期也過了,有什麼矛盾都樂意一起解決。哪兒還有小三小四什麼事兒。出現小三真的是兩個人之間首先有問題了,我不是聖母,你就琢磨吧,倆人之間要是真的溝通無阻,內心滿足幸福,誰樂意騙人編瞎話,多麻煩啊。

唉…我就是呼籲大家對單身的人多些善意,別催了,催不一定是好的結果,就這個意思。而且我也不是說家裡人是出於什麼險惡用心,都是好意,但好意不一定能有好的結果,就這樣。不再解釋了,愛怎麼理解怎麼理解吧,關愛單身男女我也是錯了。


因為大眾媒體和輿論製造了誤解:人們是因為愛情而結婚;結婚是戀愛的最終形式。

而事實上,結過婚的都知道,戀愛與結婚根本不是一件事。戀愛是找愛人和找感覺,結婚是找組隊打生活任務的隊友。

如果認識到婚姻真正的意義,是為了共同養育一個孩子,以及合作優化分擔生活任務,那麼其實會簡單很多。

你會以找隊友的眼光,找個取長補短的,找個可靠的,找個能夠互相扶持的,能夠信任的,一起組隊養孩子,養雙親,組隊買房,掙錢,組隊往上層階級爬,組隊在對方父母親友離開人世時陪伴在彼此身邊......這樣的婚姻才會堅固和長久。這樣的隊友感情,有些像紙牌屋的下木夫婦。沒有愛情的話就沒有狹隘的妒忌心,你們彼此可以去找喜歡的人,但彼此是坦誠和信任的。

人最難控制的是感情,你永遠不知道這輩子你會遇見多少次對的人,每個階段,遇到誰,對誰心動,天知道。

如果將婚姻建立在愛情上,感情說走就走,說變就變,要固守,真的反人性。所以就有了出軌和欺騙。出軌的部分,其實最糟糕並不是他/她和誰睡了,而是,你身邊這個人最親密的人背叛了你,你再也不能信任他,人生漫漫長路,你變成一個人。

如果改變對婚姻的意義的認識呢?愛情不在婚姻之內,但被許可在婚姻之外。而婚姻是找生活的合作夥伴。合作夥伴彼此信任,不離不棄,理智和情誼為重,完成生活任務;而婚外的愛情則各自自由追逐。也許這樣,才是婚姻真正的意義。


謝邀。

跟現不現在,沒關係。
以前是媒體不發達,沒有途徑知道而已

如今進入眼帘的新聞多了
導致人們驚覺:咦?!又一個哎!

.


因為在戀愛中,情感佔了上風。
而現代社會中,婚姻變得更加現實和功利。

很多人認為戀愛到結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其實完全想錯。影視劇里從相愛到戀愛到領證,完全都是大家的美好期願而已。

前兩天和朋友吃了個飯,聽說他要結婚了。我有點驚訝,因為認識了好多年,也見證了他的幾段感情,基本上也都是談了一兩年之後收場,這次結婚之前他單身了很長一段時間,上個月見他他還一個人,這沒過幾天居然酒水都訂好了時間也定下來了,結婚的消息來得很突然。
我問他怎麼這麼快,之前也沒聽見什麼消息。他說到年紀了,家裡催得緊,找了個條件差不多的就訂婚了。
我說那以後我就得避嫌了,畢竟你已婚人士,這以後出來喝咖啡約夜宵都不方便。
他說有什麼關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我老婆現在在家呢,我出來她也不管。

我問他喜歡嗎?
他嘆了口氣說有什麼喜歡不喜歡,合適就行了。大家心裡都心知肚明,應付家裡粉飾太平就好,為了喜歡大概一輩子都結不了婚。

我又問他這樣累么,和不愛的人結婚。
他說和愛的人糾纏到最後結不了婚才累,就算是結婚了,以後恐怕更累。為了結婚而結婚,反而更輕鬆。


散場以後我問另一個朋友還單著嗎?
他說身邊有很多姑娘,玩玩可以,各取所需,就是沒有身份。
我嘖嘖了兩聲,說你這樣可不好啊,娛樂生活。他想了想說,我現在如果戀愛,目的性肯定很強了,就是為了結婚去的。要找一個家境差不多的又互相喜歡的人哪有那麼容易。


我說你們都這麼想,到時候結了婚了,不怕人家出軌了和你離婚啊?這樣不更加雞飛狗跳。

他笑了笑:這你就不懂了吧,不愛的人能想通了為婚姻妥協走向婚姻,其實比因為喜歡結婚更穩定。

因為條件都合適,談婚論嫁又完全理智,彼此需要的東西都滿足了,離婚是一個不符合邏輯的事。結婚就是為了傳宗接代不讓家裡再催了,至於愛情根本不是婚姻中的必需品,因為你動心了,有情緒了,這件事就永遠不可能穩定。

於是我問他準備什麼時候結婚?
他想了想說如果家裡不催就不會結的。

我想了想居然也能理解。
從前我期待的是兩個人相愛,再水到渠成地結婚,互相忠誠再被婚姻束縛被證書制約,直到最後。
但其實現在想起來,約束彼此的根本不是婚姻也不是證書,只是道德而已。從相愛到水到渠成地結婚真的太難了,想要成功除非在戀愛之前就把條件篩選一遍。
朋友們結婚只是為了應付家庭,如果不是所謂的「到年紀了」、「應該結婚了」,或許根本不會這麼快地走入婚姻。

連結婚的動機都不是因為喜歡,也不是因為另外一個人,變成了兩個家庭的考量和博弈,這種情況下組成的家庭也不是發自內心,又談什麼忠誠呢。
結婚是為了家人的臉面,為了一個穩定對外的形象,這種形式的組合脫離了情感和吸引,更遑論對彼此情感忠誠了。
讓婚姻穩定的並不是對彼此忠誠,而是離婚的代價高低和兩個人是否願意為此買單。

對婚姻忠誠實際上是不離婚,對愛情忠誠是不出軌。
可如果婚姻的基礎本來就不是愛呢?

真的對感情有信心的話,其實不需要領證。辦理離婚證其實很容易,有些人離婚難是因為財產糾葛或者外人看法,是不是還愛著其實權重真的沒那麼大。
婚姻需要法律約束,但其實法律不會限制道德上的事。說是道德感低,可能只是因為彼此對於婚姻的理解不同。

有人認可包養小三。

有人認可開放式婚姻。

有人希望從一而終白首不分離。

觀念不同的人選擇以婚姻的方式合作,無異於是雞同鴨講。

而在現實和本能面前,忠誠其實是最廉價的東西了。美好期望可以有,實現了自然讓人羨慕,然而把這個當作唯一標準從而忿忿不平,那你終究會對現實失望的。

因為現實從不會妥協。


能想到這麼幾點

第一,現代社會媒體和信息傳播的手段發達,過去人出軌的一樣很多隻不過大家不容易知道,現代社會信息傳播快,一個人(尤其是有些名氣的人)出軌後會被迅速傳播,再加上媒體的刻意渲染和各種非權威問卷調查,給公眾造成了現代人比古代人開放很多的假象;這大概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過去是農業文明,社會結構簡單,人都是被綁在土地上的,鄉黨結構非常牢固,出軌一旦被發現則無法在鄉黨正常生活,出軌成本太高;而現代工業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鄉黨文明不復存在,出軌代價小,就算睡遍男人,搬個家就沒人知道你了

第三,現代社會結婚晚,婚前性行為機會多,人做事都有慣性,婚前與越多的人發生性關係,貞操觀念便越淡薄,將性行為看得越輕;婚後自然更容易出軌

第四,婚姻制度,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富貴男人納妾很普遍,現代社會不允許納妾,所以包二奶就很平常了;現象變了,本質卻沒有變

太陽底下無新事,不管社會時代如何變,改變的只能是「現象」而「人性的本質」卻不會改變;現代社會很多比較開放的行為在古語中都能找到對應的辭彙:約炮古代叫野合,換妻過去叫易內

任何一個時代,出軌人數的比例應該只會在一個穩定的百分比內上下浮動而不會巨變,就像同性戀一樣


因為忠誠的必要性沒有了。


當然,首先其實自古以來,人們對婚姻就算不上多忠誠。區別只在於,一個有必要忠誠的時代,人們會更傾向於忠誠。一個忠誠非必要的時代,人們會傾向於不忠誠。


不管是道德,還是忠誠,說到底,最終也是一種利己的行為。人不會無緣無故的去克制自己的慾望,而是因為有必要,有利己的因素,才會去克制慾望。


古時候,忠誠的必要性,基本上只局限於女方,因為女方往往沒法獨立養活自己。所以,古時候,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卻必須忠誠。


到了更近一些的時候,傳統文化還在起影響,大家身處較小的環境當中,家庭對於每個人的意義不可替代。維持家庭的存在,忠誠還比較有意義,這時候,傾向於忠誠的人會多一點。


而在現代,忠誠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首先,在婚戀當中,人們甚少去考慮這個因素,忠誠已經算不得什麼加分項。另一方面,結婚越來越難,離婚越來越容易,人們不僅婚前極度苛刻,婚後同樣還是極度苛刻。


婚姻本身的意義已經很小了,連婚姻本身都已經不在重要。依附於婚姻的忠誠,又能有多少分量呢?


婚姻在今天,已經算得上是去神聖化了,愛情也是如此。信息的發達,讓更多人見到了真實,也讓更多人放棄了幻想。


現在,是一個人們不太需要忠誠的年代。


答晚了,,,不好意思。

你問:為什麼現在的人對婚姻的忠誠度這麼低。

其實我們對於愛情和婚姻的看法和很多年前是真的有了區別的,只是我們沒有發現,在很多以前言情的書籍文章和被人傳誦的故事裡面,都喜歡講忠誠,愛情和婚姻也被渲染的極其偉大。

偉大之處就是在於這些愛情和婚姻講得都是忠於對方,忠於愛情,忠於婚姻,為對方付出,為對方犧牲,甚至是漫長的等待。

不過那是以前,其實如今的人,也是講忠誠度的,只不過目標變了,不在是忠於對方,忠於愛情,忠於婚姻了,而是忠於我們自己。

忠於自己的人,有很多表現,我相信總有一種會符合你。

一:忠於自己的人,可以隨時離開,甚至不用負責,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和對方在一起很久了,然後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不喜歡對方了,立刻就可以說分手,原因都不用去思考,簡單一句:沒有感覺了,我們分手吧。就算是結婚的夫妻也是:我覺得沒有以前的激情了,我們離婚吧。還有一種人,如果不喜歡了,就是直接玩消失,分手都不用說,好像只要自己不喜歡了,全世界都會為自己讓路,自己隨時可以翱翔。

二:忠於自己的人,都是很「寬容」的,是的呀,真的很寬容,她們從來不介意第三者,只要是自己喜歡,只要是自己愛,不管你有沒有男朋友,女朋友,有沒有老公,老婆,反正我只要喜歡,我什麼都不要你的,我就是喜歡你,然後一個人凄苦的快樂著。

三:忠於自己的人,特別喜歡算計,斤斤計較,就像我接過很多諮詢,也回答過很多人的問題,他們大多就是這種人,他們無比害怕被對方佔了便宜,然後怕自己吃了虧,怕自己付出很多,沒有回報,於是乎,他們就希望對方多為自己付出,聊天得你找我,吃飯得你約我,表白得你先說,開房得你給錢,甚至做愛都得你用力。

四:忠於自己的人,不想結婚,也不想要孩子,都是覺得人要為自己而活,這是一句豁達而且有張力的口號,我也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只是我心裡知道,我是不願意為愛情,為婚姻犧牲自己,還有的人是不想被婚姻束縛,特別的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的男人,而女人呢?也是害怕愛情和婚姻會讓自己失去價值。於是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單身,如果把青春年華用來帶孩子,他們甚至覺得這是一種浪費和古板。

五:忠於自己的人,處處留後路,處處皆愛人,為自己考慮得很多,哪怕是並不喜歡對方,也希望對方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自己身上,然後最好不要給自己添麻煩,只是希望自己有一天累了,回首的時候,可以看到一個人痴痴的等著。他們也可以同時喜歡很多人,同時對很多人好,而這一類的人在一起相處,彼此都是心知肚明,都是互相備胎,而且也會說:誰不是誰的備胎呢?

六:忠於自己的人,喜歡設立好標準,少一條,錯一條都不行。我們會看到和聽到人說:我要找男/女朋友,他需要有12345.......等等的要求,他不能做12345.......等等這些事情,當然並不是每一人可以把這些標準都列出清單,但是心裡都是一張考核表的,只要你一條不滿足,或者是做錯了一條,不好意思,即使你其他優點在明顯,其他事情做的再好,也沒有用,他要是想吃蘋果,你買了香蕉,錯得就是你。

是的,現在的人,就是這樣執著的忠於自己。對方?愛情?婚姻?那是什麼東西呢?或許你會聽到你,聽到他人把這些掛在嘴邊,當他們談論忠誠度的時候,其實並不是說要忠於對方,忠於愛情,忠於婚姻。

哪怕你如何不想接受這個事實,但是現在的我們,絕大多數的人確確實實的都是是忠於自己,包括我,但是這樣的人很可悲,因為這種人一邊忠於自己,一邊又無比渴望還有一個人可以忠於他,所以題主才會問出這樣的一個問題。

一個很硬廣告《兩性吸引學》線下課程

====================================================
歡迎大家關注我個人公眾號:GFML233(怪你們過分美麗),有連載、公開課、答疑錄音

http://weixin.qq.com/r/U0VxaQbEr1vQrUIK9xBB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並不是道德越來越低的表現。從我的觀察來說,我們中國人做事,很少真的用道德來要求自己。我們有一種極其務實的精神——一件事情只要看起來不會給自己惹大麻煩同時又有點想做,那就去做吧!

對婚姻不忠的行為增多了,只是因為不忠行為惹的麻煩和產生的代價越來越小了,讓人覺得「我也能這樣搞一搞」的空間大了。

什麼叫道德呢?——一件事情本來你是可以做的,但你仍然選擇不做。

所以,對婚姻不忠的現象增多,並不說明我們的道德感越來越低,它只是暴露了我們從來都不怎麼講道德這個事實。

以前社會的道德水平顯得高只是道德被用來為那些沒有選擇的選擇裝點門面而已。

說明:我並不是說會出軌的人就是不講道德的,不認為婚內出軌有違自己道德觀的人不在此列,因為他們自己的邏輯是自洽的。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人群從內心裡相信對婚姻不忠並不合適但是行動上卻又無法阻止自己的行為。一個活靈活現的證據是他們會企圖向配偶和社會證明自己的忠誠。


道德都是制度的產物,隨著制度的變遷社會道德的模式也會產生不斷的變化,也可以從生產力的角度去分析,人類被以社會化大生產為主的資本主義規則異化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道德的標準的變化(我沒有使用降低這個詞),因為道德不存在好壞,只存在是否適應目前的社會結構,是否能保持目前的社會穩定。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人類為什麼從不敢約炮變成了敢約炮?因為大家都來到了北上廣,而老家大多都不是北上廣的人,如果兩個人都是北京土著一個大院兒的,他倆敢約么?約一次不結婚恐怕一個院就都知道了,還怎麼做人呢。。。

那麼為什麼大家會從其他小城市來到北上廣?就是因為工作和學習的機會只能在北上廣,所以不得不離開家鄉,那麼為什麼工作和學習的機會都會因為規模經濟只能在大城市呢?就是因為這個社會體制下的必然規律了。

婚姻也是一個道理,由於生產力所限,最初男女結成共同的經濟生產組織就是為了增大生產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從自給自足到交換經濟,人們並不需要多一個「家族同事"來滿足經濟需要,進而婚姻這個形式是否還需要存在這個問題其實漸漸的就會被提到政治舞台上來,其本質原因還是生產力的發展。


就一個事實,出軌的成本降低了。
金錢及社會壓力、道德束縛,都屬於成本的維度。
現在出軌和離婚大家都習以為常,不再像原來那樣為了不被千夫所指在死撐,也不會為了孩子在死撐,更不會為了經濟在死撐。

以前,婚姻多數是為了繁衍後代,現在的婚姻已經不是多數為了繁衍後代,更多的是資源整合或一個交代。沒有感情基礎,自然容易離開。
社會誘惑這麼多,加上整體道德觀改變,離婚是很正常的事。

我個人覺得,不是忠誠度變低了,是大家都開始摸索自己想要什麼了,解放個性了。
離婚未必是他不想要的,情人未必是他想要的,但唯有往前一步,才知道到底想不想要。
這是很多人的狀態。
只能說,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保有獨立(含經濟),哪怕被出軌,你也不至於一無所有。


曾經贊數第一的答案說的是一種普遍現象,那就是婚姻的神聖光環褪去後的時代里,當我們談論婚姻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她觀察到的結論是赤裸裸的交易,經濟條件,社會地位與生育權(性交權)的交易,這的確是造成種種婚姻現象的直接原因,回答的很好。但我不想談論這些原因,我想說一點本質的東西,那就是之所以人們把婚姻當成了交易,因為人們失去了對婚姻的信仰,而之所以這種信仰消失了,因為人們對婚姻的依賴在消失,這是根本原因。

以下為原答案:

——————————————————————

貼一段我在另一個問題的回答下面的一段評論,正是回答了本問題。

「不準備對婚姻忠誠,何必結婚?」(注:那位答主回答中的一句話)這句話算說對了,但你理解反了。為何現代人對婚姻不再忠誠(全世界都如此,中西方離婚率比著往上漲),恰恰是因為傳統的,從一而終的穩定的婚姻對一個的人生越來越無足輕重了,所以這話實際上應該反著理解「既然這婚可結可不結,那為什麼要對婚姻忠誠?」

別以為我在這兒扯淡,天底下不結婚,或者本不想結婚的人,大有人在。多年前就流行丁克族的說法,那也是西方玩剩下的不新鮮了,現如今8090後正興起的不婚族都在說明,婚姻作為一個人人生的必選項的日子,正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離我們遠去。當然現階段這些人還是少數,更多的人則是,擺脫了對婚姻關係機械的教條的理解,擺脫了一味的認為婚姻就是神聖的,忠誠的,牢不可破的,誰玷污了婚姻的神聖,誰就是邪惡的這種觀念。然而顯而易見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婚姻的破裂不再是一個人的負擔和麻煩,從此變回單身狗整個世界也不會塌下來,歸根到底,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的地位被動搖了,一個由自由人組成的社會正在緩慢的形成中(也許需要上百年)。婚姻失去了必要性,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光環,婚姻成了請客吃飯,三觀不和生活不和諧沒了感覺就散夥,理所當然,沒有了經濟和社會地位的負擔,自然也就沒了心理負擔,這對於生活在傳統婚姻關係中的人來說,是無法理解的。
所以為什麼說對婚姻的忠誠是保守的,因為這種觀念是建立在婚姻的必然性上的,堅持著對婚姻教條的理解,否定婚姻的隨意性。外國人還可以拿上帝說事,你一個中國人這是何苦呢。

說婚姻是契約關係,就要有契約精神,嚴格遵守契約,這不假。但契約精神中最重要的,除了對契約本身的尊重之外,還有隨時解除契約的自由呢!契約精神三大支柱,平等,自由,互惠,自由讓你喂狗了?契約還在當然要尊重契約,但現在要解除契約了,就各種冷嘲熱諷,尊重的態度在哪呢?許訂不許解,那不叫契約精神,那叫賣身→_→還是老話,拋開權利(自由結合的權利與離婚的權利)談義務(對婚姻忠誠的義務)就是耍流氓!

之所以出軌盛行,最大的原因當然還是結婚太草率。但跟離婚成本太大也是有關的,中國離婚有多難知乎上有相關問題可以看看。當一方認同契約時,就有義務維護契約,但當一方不再認同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解除契約,然而解除契約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且往往又強制你無法解除,可日子又沒法過了,那要怎麼辦?婚內出軌絕不是好事,但解決的辦法也絕不是一味地強調婚姻的神聖與忠誠,這屬於道德綁架,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培養正確的婚戀觀的基礎上,承認離婚的正當性,告訴大家,結婚一定要慎重,除了物質基礎要合適以外。還要考慮三觀習慣等等問題,最重要的是,感情不和離婚就是了,好聚好散,不要做出傷害彼此的行為。


推薦閱讀:

TAG:離婚 | 婚姻 | 婚姻價值觀 | 婚姻生活 | 婚姻與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