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是一個可選的人生方向嗎?

上高中的時候血氣方剛,一寫作文就是批評啃老,強調擔負責任。
現在上大一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看到畢業招聘的競爭那麼激烈,瞬間覺得還不如啃老。
感覺自己畢業後恐怕5~10年內都過不上父母提供給我們的、現在的生活水平。
我有些享樂主義,情緒比較消極。
對於這種想法,該怎麼破解?
大部分肯定會回答,如何如何辛苦的奮鬥,比如那些北漂成功的勵志故事。
可是我又在想,年輕的時候,身體好,精神好,又英俊美麗,可是生活所迫,穿的那麼寒酸,也沒時間出去旅遊。
過了尷尬的中年,到了壯年老年,身體也不好了,穿什麼都不英俊了,吃什麼都沒有胃口,那時有錢有地位,又有何用?
人生是不是就是如此矛盾?


7/7/2016補充:
感謝大家關注這個問題。評論里很多人提出影響家人生活就是不妥,我在第三、四段里就闡述了相同的觀點,意在排除家裡做出實質性犧牲和子女好逸惡勞的情況。不知是哪裡沒說明白,反正為了不要誤導更多人讓我手動高亮一下。

有人說我的定義是錯的,本來人們就是僅指被我排除的情況為啃老。如果真是這樣我會很開心,可是人們就是會輕易對成年人「沒正式工作」的情況一概而論。聽聽多少人對博士生說「這麼大年紀還讀什麼書啊」,「什麼時候才能工作啊」就知道了,而且是不分青紅皂白的,人家是不是有獎學金讀書的那些人是一概不管的,一副「我是蘿蔔我有坑,你為什麼沒有?」的架勢。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種情況一定會改變,畢竟隨著90後和00後長大,生活多樣性在遞增,人們的眼界和包容度也會不同。

而且我說現象合理但沒說它是公平的,家與家之間不光經濟條件相差太多,文化、眼界與思考方式也是天壤之別的。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我說某種情況不至被批判不代表我說它值得提倡或者高於其它情況。自食其力努力追求理想生活自然是上上策。求別把我沒說過的話塞到我的嘴裡。

也是因為「啃老」一詞定義不清且被濫用,我覺得把它掛在嘴邊評判別人及其不妥。(評論區還有用心理問題定義這個詞的。其實那樣的定義我很喜歡,只是生活中很少有人真地會確認對方有這些問題才下結論,通常是蓋棺定論的吧。)當然我知道有很多類似的流行標籤存在,我要是較真起來那是較不完的。

不再更新了,看得懂的早就看懂了,看不懂的我再補充也是無用了。

-------下面是原文和原文發出幾小時後的一次必要補充-------
「啃老」這個詞和「剩女」一樣都是我們這個特殊社會想方設法製造輿論忽悠年輕人的詞。不讓「啃老」其實就是讓年輕人少去探索職業選擇和生活方式而儘早進入勞力市場從而協助國家養老。

真的,"啃老"這個詞沒有存在的必要。

父母傾家蕩產供養孩子,孩子卻不勞而獲 - 那有另外一個詞形容 -- 這個詞已經存在幾世紀 -- 那就是"王八蛋",文明點說就是「敗家子」。

然而家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用不傷自己生活水平的閑錢供孩子追求一些夢想,探索自己喜歡的生活(比如讀研讀博資助創業或者在轉業期提供資助),而孩子也努力,這是人家不願過流水線人生的選擇,甚至也可以當作一種投資。此時也不必用「啃老」那麼難聽的詞形容。

然而社會上大多數人會不分青紅皂白地稱所有21歲以上用父母資金的人為「啃老族」。按此邏輯,豈不是15歲初中畢業去打工的人最光榮?

我是專門找這個話題來答的,因為無意間看到電視上一個「夢想秀」類型的節目。裡面有個25歲左右的男子表演了雜技,成功演完後動情地說他用了一年還是三年的時間練成的(忘了具體多久),這段時間靠父母賣菜的錢購置雜技的設備(三萬左右),基本上是靠父母養。然後所有評委開始說他啃老,說他不光彩,問他是否為自己的行為汗顏。年輕人說他自己也很慚愧,以後發誓要為父母而活。於是評委打了雞血似地讓他大聲重複一遍。男子亢奮地喊著「從此我要為父母而活!」台下掌聲雷動。

這簡直是我近期見過的最扭曲的場面。農民/賣菜的商人這樣的身份並不說明家裡窮困。人家願意投資孩子上節目以後找到更大的出路和平台是人家的選擇。更甚,還要道德綁架地讓人發誓從此為他人而活也是令人瞠目。場面之變態簡直像一出諷刺主流媒體的荒誕劇。

在我們這個社會裡,人們說成年後用父母的錢不光彩,即便做出什麼成績人家也說,「你家有錢給你提供條件,我投胎投得沒你好啊」,而沒能力養孩子時生了孩子讓父母帶佔據父母大量時間精力就是正常,且不這樣做還是不孝。也不知這都是誰訂的規矩。

再說房子。給兩個情景。A: 某男沒房子娶不來媳婦,家裡砸鍋賣鐵、剖體賣腎地弄出錢,幫兒子湊齊錢購置了房子。B: 孩子不需要家人為自己買房。家裡置房是父母的個人投資意願,決定房子放在子女名下以省日後的遺產稅。A我不予置評,但至少B叫做基本的經濟頭腦,與啃老也無關。

其實生活中我很少看到接受過良好教育並有一番真正事業或學術追求的人張口閉口評論他人啃老,反而更多是教育水平較低且過著流水線生活的人看不慣用家裡的資金做有趣的事的人。其實有時需要反問自己,天上掉下一年六萬美金供你去哈佛深造一年,你考得進去嗎?或者讓你去投入真正你的熱情之所在,你能立馬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嗎?我可不是說你夢想當奧運冠軍,現在可以從零開始訓練,而是說已有能力和準備,只欠資金就能實現的事?答案否定的話就誰都別看誰不順眼。大多數人所謂自食其力的路也不是自己挑的,只是逼不得已罷了。

所以自食其力固然是美德,然而在不傷及家人的大體生活水平、自己也努力的情況下,怎麼活都輪不到別人指手畫腳;成事時也不會在意別人酸酸地說你不是白手起家沒什麼了不起。

再退一步,家裡若真是開金山的,坐吃幾代山都不空,那也輪不到我們普通人評判。

最最後,不論怎樣活,只要一輩子活下來不會淪落到只能坐著哀唱「時間都去哪兒了」並且見到任何自己沒經歷過的事物都要抨擊一番,也就算不枉活一回了。

-----贊數忽然增多後倍感壓力的分界線-----

雖然還沒被吐槽,但其實我知道我有點答非所問。題主在描述中問趁年輕用父母的錢享樂是否不妥,而我答的主要針對用父母錢做正事。我只是看了上面提到的節目不吐不快就借用地盤了,不好意思。

至於題主描述中的情況,我只能說要看具體情況了:你的享樂具體指什麼且會持續多久、需要多少資金、家庭條件、未來規劃等等等等,這是沒有標答的。

最後必須要補充,成年人用了父母資金就會少一份話語權多一份壓力,這是肯定要權衡的。這壓力有多大就因父母性格與經濟實力而異了。能自食其力並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然是上上策(這裡也包括以按部就班穩妥生活為目標的情況)。我只是想提出:在全家有共識無實質性犧牲的情況下用父母錢做正事,實在無過。然而這句話里改變任何一個條件就沒那麼黑白分明了,但也不能一桿打死,畢竟自己家的生活只有自己知道,別人評判不來。


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你啃老的利弊吧。

第一,做任何事都是有機會成本的。在你年富力強青春年少的時候,你選擇啃老的話,那麼必然意味著你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得不到提高,你將失去的是個人工作上的競爭力,而收穫的是閑暇時光花父母的錢出去玩樂,假設這個過程中你毫無心理負擔,那麼你得到將是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快樂。

第二,激勵作用對你個人的影響。你啃老付出的經濟成本勞力成本很低,而受益很高,這會進一步激發你玩樂的慾望,但是這個過程中你的快樂閥值會呈現會越沖越高,因此低層次的玩樂你適應了之後,就想要更高層次的玩樂來刺激,就像富二代玩女人玩跑車,最後去吸毒坑爹一樣,你的快樂閥值不斷提高,需要更刺激的事情。但本身你是不創造經濟價值的,那麼你將會對父母索取更多。這樣慢慢會有流言蜚語在傳,你需要忍受一些人的冷嘲熱諷,這是負向激勵。

第三,邊際效用遞減。這個邊際效用遞減有兩塊,第一塊還是剛剛講的,你的玩樂給你愉悅程度是遞減的,第二就是你父母對於你玩樂支持的態度也是遞減的,畢竟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經濟訴求,不可能一味把自己的錢去支持你吃喝玩樂,這樣就出現矛盾了,這樣的矛盾會影響你們的家庭關係,直至出現裂痕。

第四,優勢不對等。當你向父母索取的時候,這個過程中你的父母相當於資料生產者,而你相當於資料消費者,最關鍵的是你這個資料消費者並沒有付出實質性的東西,你的索取建立在親情的基礎之上的,你是在消耗親情來維繫你的啃老。而你的父母作為生產者,有著你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他們可以隨時切斷對你的供給,這樣他們就可以藉此來控制你的行為了,或者對你提出更高的要求了。比如介入你的感情生活,或者生活習慣,一定程度上干擾你的生活,讓你「不快樂」。

第五,外部性影響。這裡包含幾點,一是周圍人對你的非議,讓你承擔無形的輿論壓力;二是你的圈子會固化,一般拚命工作的人跟啃老的人價值觀肯定不一樣,這樣肯定也談不來,那麼你的圈子會固化成跟你情投意合的人,你的人脈資源很有問題;三是隨著你年齡的增長,你父母也在衰老,他們不可能一直給你提供金錢,那麼你有一個很嚴重的困難要面對,等你沒啥錢的時候,你同樣沒啥本事,那麼你找工作都很困難,養活自己也是一個問題,這樣就再也無法維持你瀟洒自在的生活了。

總結下來,對你影響最大的,是當你的父母不能給你提供足夠的錢消費時,你自己無法保證能夠很好的維持玩樂的資本,更嚴重的問題是你後續養活自己都有一定隱患,你將面臨很多人的非議和冷眼,這其實是非常不划算的。


喜歡請點贊,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微信公眾號『牛頓師兄』


掃一掃,學習更多新姿勢


我覺得小清新對於世界最大的危害就是把「最美好的時代」限制在了青年。
這麼說吧,我不知道你家到底有多少錢,所以我不能說你啃老對不對。
但是你覺得人生就年輕的時候好,後面都是廢物,我覺得你受污染太嚴重了,腦子需要拿出來用安利洗一洗。


我覺得肯定很多人會罵題主的這種想法,比如目前最高票。
我想換個角度,不考慮道德因素,只考慮可行性。

啃老的前提題主也說了,是父母提供給你的生活水平比你自己目前能獲得的更好。
如果不是這樣,那還是算了。

然而父母在走下坡路,他們年齡越來越大,經濟供養能力在下降。
這樣考慮的話,你說的沒錯,目前你還年輕,正是享受的時候,也是你父母供養能力最強的時候,這幾年你會過的很滋潤。

但是隨著你年齡的增長,父母供養能力下降,而你的需求與慾望在變強,你在爽了幾年之後會逐漸變得越來越不爽。

我們之所以要自己努力和獨立,就是為了在父母不能給予我們支持之後,我們能靠著自己的能力不斷的提高生活品質。
如果你是靠著啃老生活,這個問題就不能解決。
因為父母老了之後,你自己接不上,你的能力沒啥提升,而且年齡更大,競爭力逐年暴跌。

這種情況到了你父母離開的時候會集中爆發。
供養一旦斷絕,無法繼續啃老,你可能連生存都是問題。

年輕的時候是應該享受,可是我們也得為未來考慮啊。

所以題主,希望你能在父母儘可能的支持下,在享受的同時儘可能努力的提升自己,獨立出來才能爽的更持久。

千萬別相信什麼

年輕的時候,身體好,精神好,又英俊美麗,可是生活所迫,穿的那麼寒酸,也沒時間出去旅遊。
過了尷尬的中年,到了壯年老年,身體也不好了,穿什麼都不英俊了,吃什麼都沒有胃口,那時有錢有地位,又有何用?

的論調,年輕時給你件好看的衣服讓你去旅遊旅遊你就滿足了,只能說明你沒啥見識,容易滿足。

人這一生值得追求的太多,不同年齡段的追求也絕對是不一樣的。
多看書多走走,開闊自己的視野,不要封閉,不要做土包子,不然會被人笑的。

除非你是這樣幾種人:
1.爽一把就死:年輕的時候爽了就行,以後愛咋地咋地。
2.父母太牛逼:沒有所謂供養能力降低,錢太多,能養你一輩子,死後還有一大筆遺產。
3.你太帥:父母不能供養了,你還可以傍富婆,換人寄生。

如果以上都不是,那還是清醒點吧。
提升自己才是最靠譜的,依賴外物終究是不保險。


如果「青春」對你的意義就是花父母的錢買漂亮的衣服四處旅遊,把無腦消費視之為青春甚至人生的意義,那麼你的人生還真是……好打發啊。

買櫝還珠是個古老的故事,但你正在做同樣的事情,把身體最好、負擔最小、試錯成本最低的時間拿去白白揮霍,卻把那些用你揮霍父母金錢的時間去奮鬥的人嘲笑為過著寒酸的人生。木盒與寶珠的價值區別,也遠不如這樣的認知距離了。

順便,我真的不知道你哪來的信心覺得自己年輕只知啃老,年紀大了會自然有錢有地位……就算你姓趙,看看這二十年里進去的各路大佬,也該有個基本覺悟叫做天有不測風雲。啃老當然是一個可選的人生方向,你選擇什麼方向都可以,只是這個選擇帶來的影響,也許要過很多年才會讓你切身體會到。而到了體會的時候,再想回頭,已經不可能了。


說實話在某種程度上我理解你的感受,因為我也經過你那個階段,但是我一定要告訴你,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絕對會後悔的。

你所定義的那種享樂主義, 除非你能在三十歲之前死去。否則你會發現你的人生一天比一天空虛。就算你真能在30歲之前死去,在死去之前,你身體越好,精神越好,你的煎熬越甚。吃好吃的幫不了你,旅遊也幫不了你,英俊美麗也是鏡花水月,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你會厭惡你自己。也許你的父母並不介意你啃老。(我知道 有這樣的父母,相反,他們巴不得孩子啃老,這樣就能永遠跟孩子粘在一起,他們希望孩子永遠是孩子,永遠需要他們的照顧)但是你會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卑鄙可惡。那時候你會無比後悔,希望有一個機會讓你回到大一,選擇一條不啃老的路。

但是如果你在現在能鼓起勇氣逼自己一把,以年輕為資本,離開自己的舒服區域,勇敢的面對挫折,學會管理情緒,在每天的自省中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並吸取經驗教訓好好成長。等你過了三十歲,可能你仍然不是很有錢很有地位,可能你仍然朝九晚五甚至時常加班累得像條狗。但是你會發現生活的美,你會活得踏實有意思,因為至少,最根本的,你知道你自己生命的韌性在那裡,你在某種程度上,看得起你自己。這句話看起來非常形而上,但是實際上它才能真正給你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只有你看得起你自己的時候,你才會覺得自己英俊美麗,哪怕年歲漸長,也能在照鏡子的時候,看到歲月給你渲染的動人韻味。只有你真正看得起你自己的時候,你才會覺得自己配吃那些好吃的,你才會覺得出去旅遊的時候山那麼美,天那麼高,人生真是有意思。我到現在為止,沒有見過一個自我憎恨的人,會真正感到幸福的。

carpe diem,這句話沒有說錯,但是享樂並不只是無所事事吃好吃的穿好看的到處旅遊。享樂也不是有錢有地位這種形式上的東西,我們真正享受的是錢和地位帶來的控制力。你知道嗎,人是複雜又敏慧,與生俱來就有著過高自尊心的生物,過早的對命運豎起了白旗,匍匐在它的腳前顫慄著祈求它的憐憫,哪怕因為它的興緻所在我們獲得了衣食無憂的一生,我們也並不會真正感到快樂。基於這一點,我認為享樂真正的精髓在於,你得找到屬於你的樂,也就是說你在你每一天的生活中,都感受到了真正的pleasure。啃老你知道有多無趣多不自由么?而sense of achievement is a kind of not only real but also higher pleasure. 這種樂趣,真的值得你去直面你的恐懼忍受暫時的挫敗感。請不要那麼早放棄,一定要逼自己一把。


怎麼能叫「啃老」呢,明明是「轉移性支出」好伐~


大學對面寢室一哥們兒的人生奮鬥目標:40歲之前靠父母養著,40歲之後靠兒子養著


你爹很厲害。你理所當然應該和我們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你爹辛辛苦苦一輩子,好不容易給你們家積攢了這麼多資本。你不僅應該過的好,還應該站在他的肩膀上努力下去,讓自己的後代過的比自己還要好,一代一代爬上社會的階梯。

而你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愚蠢可笑的想法,覺得自己應該故意不接受父母的資源,跑出去自己白手起家奮鬥一番。
如果你有自己的、和父輩迥異的人生目標,我不說什麼。可是你沒有啊?
然後你又從小清新那裡聽來說年輕要好好享受了……被雞湯洗腦夠可悲了,還要被小清新洗腦。

有夢的人出去追夢,沒有夢的人就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你兩個都不想,現在說要好好享受,那你就看著家道中落好了。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我不知道年輕時候多少人英俊美麗

老了以後莫名其妙有錢有地位

只知道大多數人年輕時候也不英俊美麗,老了也沒錢沒地位。


額謝某貓妖。 @貓小冷
看了下已有的答案,哇靠殺氣騰騰,容我想清楚措辭,以免招噴……

答類似問題先複製一段定義。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們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閑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齡都在23-30歲之間,並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最早使用於英國,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在英國,尼特族指的是16~18歲年輕族群;在日本,則指的是15~34歲年輕族群。

嗯~首先,如果啃老的人的爹媽能夠接受,那我覺得這是一個可選的人生方向。
我不是一個有道德潔癖的人,而且我實在找不出這個行為,除了爹媽以外,誰還有權利干涉。(當然除了國家義務兵役制度)

18歲以上身體合格的青年如果未升大學,則必須參加國家義務兵抽籤,抽中則必須服兵役。

於家庭而言,如果尼特的爹媽有足夠的錢,並且願意提供給他,像養個寵物一樣,那沒問題。尼特的任務就是最低限度的取悅自己的父母,讓他們不至於把自己掃地出門,以便於繼續混到食物和零用錢。
於社會而言,現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如無一技之長,隨時可以被其他「勞動力」取代,那麼看起來,這種人也沒有非工作不可的理由了。畢竟早過了那種「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的年代。也不需要上綱上線說每個人都啃老社會就完蛋了云云……
於自身而言,成年人自然是自己說了算,自己覺得開心就好。

雖然我說了這麼一堆東西表達啃老是一個可選的人生方向,但是還是需要告訴還沒開始老族的「准尼特們」,如果選擇了尼特,將面臨什麼。

我家有個表哥是尼特,17歲中專畢業後在家待業,一獃獃了15年,沒女友、沒收入、沒學業。我自己也險些當上尼特,雖然我及時「脫宅」了,不過那幾個月還是關注了很多關於尼特的東西,也調查了很多,包括他們的精神、思考、健康方面的,現在想想還是讓我不寒而慄。

做一個尼特,剛開始是很美好的。不用工作,有吃有喝,每天呆在家裡玩,可以無限的追自己想看的任何番劇、可以長時間的打遊戲來提升網遊人物等級裝備、可以玩所有自己想玩的項目。有時間泡妞,有時間閑扯,有時間逛論壇,大把的時間。

漸漸的,會發現不對勁。宅了一段時間後的尼特會發現,喜歡玩的遊戲越來越少了,對新出的番劇、新游都不太有那種滿滿的期待了,收到來自朋友的外出邀請越來越少了,父母漸漸的不再催促自己去工作或學習了。過去自己經常能吹的牛,也已經不再能吸引人。尼特會開始不安,覺得需要改變,卻無從下手。

逐漸的開始焦慮。又過了一段時間,尼特會發現自己走不出去了,害怕被以前的同學、朋友、街坊鄰居看到,作息無法規律、晚上想睡也睡不著,不敢買貴的東西了,父母也越來越少的提起自己了,朋友越來越少、交際圈越來越小了。尼特會開始焦慮,覺得需要改變,卻無從下手。發現自己還想做很多事,但欠下的「時間債」太多了,根本無從償還。
此時的尼特非常易怒,他們可能會為在一個新聞評論中對著陌生人破口大罵,或者更甚。也有可能在遊戲里為了一次普通的配合失誤或裝備得失而卯足了全力去罵人家祖宗十八代,或者更甚。

最終進入抑鬱。隨著時間的繼續流逝,尼特漸漸發現自己已經不再年輕了,由於焦慮,開始脫髮。由於作息不規律,對口腔衛生管理會變得很差。由於吃飽喝足不運動,會開始發胖。由於長時間盯著電腦和手機,會近視。由於長期無限制的打飛機、抽煙,健康情況還會更糟。
此時的尼特,不想玩遊戲身體卻在玩,不想看番劇眼睛卻在看,無法從中感受到任何快樂,會和一直給自己衣食的父母大吵大鬧,會以死相逼,會歇斯底里。
如果父母忍受了這種條件依然無償供給尼特衣食,那這個狀態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父母出現意外無法再供給為止。此時的尼特無論怎樣都已經無法自救,只能等待「別人」的救贖。

如果你的父母沒有達到王健林或更高的等級,只是一個普通的中產階層或工薪階層,那麼選擇做一個啃老族,你將會有極大概率依次遇到上述的每一條。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你認為這樣也沒關係的話,那麼回到文章的開頭,在父母可以容忍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可以選擇的人生方向。


勵志 雞湯 隨便百度一大把
你又何必在這給自己台階?


你想啃老 就去當個吸血鬼一樣 去壓榨你的父母 這沒什麼說的
年輕奮鬥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口袋多點錢?
就因為老而無趣 體弱多病就說自己年輕要多瀟洒走一回 要好好的快活
幼稚


既然自己認為啃老是可以的
你就應該放手去做
而不是到這來尋求認可和安慰
我不噴你 我不裝逼

畢竟你不是我的兒子
如果我兒子敢有這種沒臉沒皮 不知廉恥的想法
我打斷他的腿


我要是家有錢,我也想像朋友圈裡的漂亮妹子們一樣,四處周遊列國,沒事就請假不上班,或者做一份可以四處出差吃喝的好工作啊。

但天下沒有如果……啃老也是要考慮歷史進程滴。
霓虹死宅可以啃老是因為社會福利擺在那裡,人家文明社會能包容廢柴,甚至還有衍生出的二次元廢柴文化,專門給他們YY。

如果在中國,生在非富貴階級……
你想啃老?
房子買了嗎?
車買了嗎?
結婚了嗎?
.
.
.
如果你想讓別人養你,那你的生活就得給別人支配——這個「別人」既包括你老婆/老公,也包括你父母,反正養你,就有命令你的權力。

活了二十幾歲還沒清醒,咋不去非洲啃老……


王思聰尚且創業,你……


啃老當然是一種可選的人生方向,但是,但是,……
爹媽願意讓你啃嗎?
爹媽有錢讓你啃嗎?
爹媽給你的錢,能達到你理想中的生活水平嗎?


所以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不是你不想啃老,而是現實條件讓你沒法啃。
說的再直白一點,你家就是窮,你爹媽就是不愛你。

能啃老也是一種福分啊。說明關係和睦,家庭富裕。

不是選不選,而是沒得選。


其實吧。
16—19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也就是奠定了現代社會哲學基礎的人)裡面有好些個都是靠別人的資助過日子的。
其中有啃老的,有吃軟飯的,還有偉大的導師是啃朋友。
所以關鍵問題還是你能啃多久?啃多少?
我個人的意見是,只要沒殺人放火,人家願意給,你願意要,兩全其美的事。


這筆帳好算。你現在大一,假設你19歲,一般人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結婚,我取個中間值,假設你父母25歲的時候生下你,也就是說他們現在44歲,三年後畢業你22歲,你父母47歲。

按照一般的社會規律,一個大學生剛畢業,甚至工作五到十年,賺錢不如四十多五十歲的,很正常。

所以你覺得,「自己畢業後恐怕5~10年內都過不上父母提供給我們的、現在的生活水平。」——如果純粹靠自己的能力,這是一個十分準確的判斷。

你父母那一代還趕上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好光景。到你工作的時候,中國的經濟形勢,不可能有那麼好,甚至有可能很差。沒有人能準確判斷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的走勢。

其實到時候要不要、能不能啃老,不是完全你說了算。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也許自己好好學習,鍛煉身體,以後能啃老,就啃唄。怕就怕,到時候你不想啃老了,或者說沒有得給你啃了,卻一無所長,該怎麼辦。


看你的回答吧,我覺得特有道理「年輕的時候,身體好,精神好,又英俊美麗,可是生活所迫,穿的那麼寒酸,也沒時間出去旅遊。」這確實是挺悲哀的,但是更悲哀的絕不是「過了尷尬的中年,到了壯年老年,身體也不好了,穿什麼都不英俊了,吃什麼都沒有胃口,那時有錢有地位,」
你要知道的更悲哀的人生是年輕的時候「年輕的時候,身體好,精神好,又英俊美麗」能夠盡情任性地享受生活,但是吧,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父母那點工資養不了你,也養不了你的老婆孩子,然後還「身體也不好了,穿什麼都不英俊了,吃什麼都沒有胃口」要啥沒啥,只能四處漫罵那些經濟富裕的人,硬是看人家有錢就眼紅,成為徹底的民粹。

「啃老」呢,的確是一個可選的人生方向。我個人覺得任何人生方向都是可選的,反正人生嘛,就是一個自作自受的過程,你願意啃老,就必須承受啃老所帶來的一切後果。

比方說,啃老的人社會地位低下,這個不用說了,不用活很久,等到你三十來歲,你的同學都開始有自己的事業基礎,即便是打工的人,也在靠自己努力而生活,然後同學聚會的時候,你無論穿得多麼光鮮靚麗,瀟洒地四處遊玩,這些同學表面上看你還應酬幾句,實際上一個一個都在鄙視你,只有那種心理有障礙的人會覺得你很值得羨慕。然後等到四十來歲,你的同學就算是在路邊賣水果的,都會鄙視你——好一個龜孫子,一輩子就他媽的吸他老爸老媽的血了。所以,啃老的人都不太願意出門,不敢見人。就算是富二代,在富二代的群體里也是被一幫能撐起一份自己事業的富二代鄙視著。

啃老的人呢自尊心低下,因為鄙視他的人太多了,就是路邊掃大街的也會鄙視這樣的人,所以在群眾的鄙視中生活的人自尊心想提升都不太可能。就算是結婚生子,也會受到老婆孩子的鄙視和咒罵。

當然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毫無愧疚地啃老啃下去,真的毫無愧疚,中國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我非常遺憾地告訴你,這種人基本上已經把自己培養成反社會人格障礙者,而反社會人格之所以被稱為是障礙,正是因為這種屬於病態的人格一定會把自己的人生推向毀滅,想想如果有一天他無老可啃怎麼辦?
呵呵……爹媽總有死的那一天,你以為反社會人格者會怎麼樣?他怎麼樣了之後,又會怎麼樣?

呵呵……但是無論怎麼樣,啃老也是可選的人生方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嘛,只要你願意承受這樣的人生,沒有人會反對,因為你的人生主要跟你自己有關,跟別人的關係不大,就算是有關係,也是你父母死後你迫不得已開始危害社會,那又怎麼樣?頂多判個死刑之類的唄。
當然還有可能有別的結局,就是啃老的人一般都非常無聊,無聊就只好打遊戲啊,上網啊,看劇了,妄想自己有一天功成名就啊……然後問題來,妄想會導致你的大腦結構發生變化,那個叫什麼網路的部分會導致消極情緒的大量產生,然後慢慢就會累積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甚至大量的妄想最終會令你分不清現實和幻覺,到這種程度就叫精神分裂了。

不過,無論怎麼樣,你要選擇啃老沒有人會阻攔,反正瘋的也不是我們,花的也不是我們的錢,頂多被大家一起鄙視一下,然而這個鄙視將會在你的生活中無處不見,讓你的心理問題註定會加劇……但是如果你願意,沒有人會阻攔,花得又不是我們的錢,痛苦的又不是我們。

看到你的描述,我覺得其實你的問題不是消極,也不是享樂主義,而是你是一個超級完美主義者,在現實生活中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幾乎要把你打垮了,你能想到啃老這個種生活,並詢問它是否是可選項,這意味著你的心理問題已經開始產生,小心點,建議你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聊聊,心理問題不要累積,累積的時間越長,越難以治癒。


首先,年輕人是必須努力的,努力以後無非三種結果,第一種結果是居然發了,第二種結果是平凡,第三種結果是越努力越虧。後兩種結果也是好的,就是知道光努力是沒用的。

其次,很多事情對於有閱歷的人,一眼就看得到底的,知道你認為靠譜的事情是不靠譜的。所以年輕人要順服長輩的意見,不要看不起老年人,他們並非不努力,而是努力了以後失敗了。失敗的經驗也是經驗。吸取他人失敗的經驗是智慧,有順服的心聽取他人的經驗也是智慧。

再次,啃老和努力不矛盾,吃喝玩樂和努力也可以和諧統一。

我是那種努力過以後失敗的人,我明確知道打拚的艱難。我所有的都不是我努力得來的,為了讓兒子也白白得到更多的家財。已經給兒子買了一套3.8萬每平的房子和兩個沿街店面,

我的算盤是:兒子以後在交際圈裡吃吃喝喝,找對老婆,就可以家產翻倍。當然作為基督徒,首先希望兒媳婦信耶穌,家裡有沒有錢不重要。

最後,偏執是做成事情的重要品格,謙卑順服,尤其是和家裡人彼此順服是防止重大失誤的品格。

兒女不該為父母積財,父母該為兒女積財。 (哥林多後書 12:14 和合本)

願你和你的子孫興旺。


對於普通人來說,我覺得這個想法最大的問題在於大多數父母的財力和能力沒法堅持讓你啃太久。同時你啃的越久,你所能享受到的生活水平是越下降,起碼也是停滯無法提升的。

目光短淺一點,覺得這5-10年會過得很爽。那麼10年以後呢?

更不要提萬一家庭內有什麼變故,到時你打算靠誰?

說實在的,如果以上這兩條問題你都有很不錯的答案了的話,我會說去唄少年,又有什麼不可?真能想好又答好這兩條問題,我相信你已經蠻牛X。

但就怕你坑的是自己。

年輕人為什麼要吃苦?因為能力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鍛鍊出來的。現在去吃那一份苦,收穫回來的是能力的獲得,以及對世界更深刻的理解。對沒有金山可靠的人來說,自身能力才是長期穩定享樂的唯一可靠來源。沒有能力支撐的貪圖享樂,則很容易變成困境的開始。所以,即使為了享樂主義,有些苦只怕也是不得不吃。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滿足於此生僅拿份工資,做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

TAG:生活 | 價值觀 | 成長 | 人生觀 | 啃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