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36 期買一部 iPhone X 是什麼心態?

身邊一位男性朋友最近分 36 期買了一部 iPhone X,價格接近一萬 RMB,這是什麼心態?


補充:
1. 據我所知不是免息,每個月要還將近 500 RMB。我說的接近 1 萬 RMB 是不包括利息的。

2. 請從消費心態出發回答問題,感謝各位的回答。


首先反對一下樓上的答主們關於利息只有20%+的說法

按照某寶頂配iphoneX的預售價格9688元計算,分36期,每期還款500+的話,年化利息將近46%起(對你沒有看錯,等額本息還款利息差不多是總利息/總金額*2,因為每月利息不變但你借的錢少了)。。。

比法律保護的36%還高了10個點,妥妥的高利貸

分期本身沒什麼問題,但是分期能夠很好的高利息隱藏起來。看起來不多,每月500,但其後是一個吸血狂魔。

知道為什麼最近特別多大公司都前赴後繼的投入到消費貸的行業中去了吧?連個360做安全衛士的都有360貸款

我知道題主來知乎問這個問題想要什麼樣的答案,這個就是

你可以好好利用下了

等額本息分期的利率本身就很有迷惑性,特別現在貸款機構為了搞亂你,弄什麼砍頭息,利息前置,本金後置,非對稱還款計劃等,如果沒有金融基礎的話,特別容易被表面利率所迷惑。

總之,借錢消費可以,不過一定要弄清楚你的利率。

很多人信用卡連環刷是怎麼刷爆的?沒事就喜歡分期,而信用卡分期年化普遍都在18%,你說你一個小白領,10不同銀行的張卡,每張額度平均2w,總額就是20w,要是一張一張循環分期的刷出去的話,每個月光利息都有3000,都夠3線城市一套小戶型的月供了。


-----------------------手動分割線-----------------------

題外話,我有十幾張信用卡,幾乎每周都有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小姐姐打電話問我要不要分個期,提個現什麼的,甭管她怎麼舌爛生花的和我講每月只要本金的0.75%來著,我直接問借一萬每月還多少錢,大於888的一律掛電話(年化12%左右),小於870的可以考慮考慮(年化8%)

利息這東西可以很魔性的,哪怕1%的變動也會造成你每月還款金額的巨大變化

比如最近很火的房貸利率上浮,之前85折,現在上浮20%,按照100玩分30年等額本息還款計算,每月能多出整整1000大洋


試過幾期之後,手機就丟了的感覺么?

京東搞白條做活動24月的分期免息

我就買了一台超極本分期24個月

第二個月去到外地出差辦專案

十幾天沒休息所以回來時候

我的腦袋一直迷迷糊糊的

然後把電腦給忘高鐵上

在往後二十二期還款

我都還得很是艱難

因為每次還一期

都是提醒一次

我就是傻逼

是大傻逼

大傻逼

傻逼

逼!


因為不能分72期。


我發現這是很多中等收入或者偏低者的消費習慣。在大額消費上很衝動,卻經常在小額消費上斤斤計較。

朋友a,買了個進口寶馬五系,花了五十多萬,跟我一起買個兩百塊的東西,他猶猶豫豫。我開的十來萬的車。

這樣的朋友我們身邊都有,那些在網遊里裝大款的,那些買了自己很難負擔的房子的,那些花了太多錢在單反設備,音響設備上的。花幾個月工資買一個包的。。美其名曰,我花錢,我樂意。

從iphoneX到房子,一萬到幾百萬不等,這些大額消費。在上面省下一點,就可以讓生活舒服很多。

一把雨傘,好的五六十,最便宜的十塊,差了幾十塊,質感好很多。一雙運動鞋,稍微好點的五六百,差的一兩百。舒服多很多。買水果,買菜,多幾塊錢可以新鮮很多,靚很多。上網費,每個月多幾十塊,速度快很多。這些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小開支,多花十塊,一百塊,可以活的的滿足感比較大。

而一部iphoneX和一部上一代的iphone,或者跟安卓的中高端機,一套房子多十幾平方,一部小型車緊湊型車和中大型豪華品牌的車,一個西歐手錶和勞力士,這些提升,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功能上的顛覆。要獲得這些錦上添花的提升,付出的代價,從四五千,到數百萬,代價相當大。

套經濟學裡的概念,就是大額消費的邊際效用不如小額消費品。評論里不少人在說你不知道豪華車開起來有多爽……行,我們都知道了你經常開豪華車,我窮我開不起。其實,不用買得起也不用經常開,甚至不用會開車的,也都知道豪華車比普通的車好。我要說的不是豪華車跟普通車開起來一樣,而是你為了在車上面獲得的更好的體驗,所付出的代價太大。或者反過來說,這個代價如果放在小額消費品上,會讓你的生活舒服很多。

越是大額的消費品,越喜歡在營銷中強化人們對於大額消費品的執著觀念,簡單的說就是賣情懷。即他的產品為什麼貴,因為他的背後是美好生活,能讓你滿足關於幸福的一切期待。比如你手握寶馬方向盤,就是手握了成功,手握了世界。這樣的觀念,跟信用卡分期付款來配合,更加完美,讓消費者感覺自己掏很少的錢就買了最完美的產品的幻覺。比如iPhoneX分期每個月才幾百。。。

年薪百萬不差錢的情況我們就不討論了。對於絕大部分的中等收入或者中低收入者,我們的生活是柴米油鹽,是吃穿住行,把大量的錢耗費在大額消費的錦上添花上,諸如啃著泡麵還房貸,擠著公交車背LV,貸款買BBA最後保養的時候心疼肉疼。。。。諸如這些是不理性的。

當然你也完全可以說,我就是喜歡。這是每個人的自由。我只是說這樣不理性。但你確實有不理性的自由。


謝謝大家的贊,作為小白,還是有點受寵若驚。

如果,有一天,手機丟了,壞了。
然後。
你還是需要每月還錢。
心疼的感覺伴隨你三年。
那感覺,
肯定會很爽吧。


以房貸的十倍利率去分36期買一個用不了36個月的東西,怎麼看都是數學沒學好。
還有高票答案的楠爺,數學沒學好就別想著管理好什麼現金流了吧。個人消費品都按這種白送的價格去買,估計很快就要去要飯了吧。


透支消費我覺得是很可怕的,我唯一能接受的是貸款買房,貸款買車我都不能接受;很多人反映說分期買房也有問題,這我承認,分期買房的利率實在高的嚇人,我聽說巴菲特在計算了利率以後是全款買房;之所以分期買房有原因,一是現金沒那麼多,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婚姻市場里沒房根本沒得談,在老婆與利息之間,這幾乎不存在選擇,我上學的時候就回答過我同學相關問題:丈母娘不會問你用什麼手機,只會問你有沒有房
沒錢就不買,要麼攢,要麼忍耐,多少人的信用卡刷爆了,欠了卡債,更有甚者,大量的消費貸款,把自己未來好幾年都透支掉了,提前透支未來好幾年意味著未來幾年你都必須為今天的任性消費買單,你失去的是自由
自由比什麼都可貴
買數碼分期,目前國內市場有好幾家,比如捷信,比如佰仟,12期的分期費率大概在28%以上,在我眼裡這就是高利貸,你這朋友分了36期,不知簽字的時候明不明白這意味著他總共要付出多少,免息倒是無所謂,但36期還免息的我還沒聽過,這不是生意,這是仁義,仁義的公司肯定倒閉;手機分期除了刷信用卡就是各類貸款公司推出的專項業務,如果是通過其它貸款公司分期購買手機,那你這朋友搞不好信用卡都欠了好幾萬了,每個月信用卡說不定都是打進去再刷出來
消費主義最害人的是一點,它讓人以為,只要自己能消費得起自己心之所向的那一階級所消費的產品,就意味著自己也處於那一階級,即使是短暫的,暫時的,自己就是自己嚮往的階級一員
這是最大的欺騙,決定你所身處的社會階級,壓根不是你所消費的某款產品(手機、汽車、房子、手錶、包包、化妝品等),而是你所身處的社會財富分配位置,你能花多少錢消費,取決於你的生產體系中的位置,但是消費主義不告訴社會公民,本末倒置,瞞惑社會公民
另外還有很多人提到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就多數人那自制力與智力,以及相應的收入,想這些真的是想多了


很多答主談到46%的年化利息,為之色變,其實是不必要的。
高利息分期並不可怕,也不是一定不能借。我借過年息要60%以上的錢,而且數額是幾百萬,但借高息前要看清以下幾點:

1.賬期時間:很多過橋貸款按年計利息要到50%以上,但實際只借一周或者兩周,而且數額較為巨大,不容易短時間籌措。而你又很快要支付一筆違約風險大於這些利息的費用,就可以借。

2.財務預期:借這種要對自己的未來收支有個預期,假如你有很大一筆錢即將進賬,或者你後面有較大的應付款項可以長期拖欠,就可以借高息的短期貸款。

3.違約風險:很多分期和小微貸公司的合同和轉款記錄,從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不過他們也不指望法律途徑解決。因為實際上,即便判決書下來,一百萬以下的小錢的法院也不會去積極執行,執行費太少了。你要考慮的主要是自己能不能擺平這些催收人員。

4.利用司法:通過走法律流程可以合理控制利息和賬期時間,一旦進入法律程序,本金和利息實際上就被凍結了。

例如你在2000年借款3萬,到2003年需還款6萬,即便2004年債主起訴,也要到2005年才能下判決書,2007年才能執行期滿。

其實你3萬塊2000年借到2007年,支付6萬並不虧,而且你沒有按月償還,是一次性躉還。而且你只要在執行期滿之前還清,就不會上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

即便債主不起訴你,你也可以主動起訴他,請求法院確認你們的借款合同沒有效力。一旦走法律程序利息就不會漲了。

當然了 ,上述操作必須要在你能搞定私下來的催收人員的前提下。


你分期的時間越長,金融機構對你的剝削就越重,因為期限越長,你所需要付的利息總量就越多,

按照這個例子,你自己算算,本來1萬不到的一個手機,你三年三十六期一共要付他將近18000的錢,貴了一倍,
雖然時間長了,好像每個月付出去的錢相對比較少,但是付出的代價總量大,

在未來36個月內,預計你的收入水平是固定的,所以你在貸款上付給他們的錢越多,你自己的真正的可支配收入就越少,所以期限越長,你被剝削的越重。


此外,在這個手機還沒有上市的時候,你就急著入手,可能多付了不少錢,
首先第一個,剛剛開始的時候機器產能有限,沒有放量,所以它價格會虛高,你可能多付了一千塊的搶鮮使用費。就像新車上市的時候黃牛都要加價一樣,

然後水貨和行貨的差價大概會有一千多到兩千的,由於你用分期付款的,肯定是以中國行貨的價格賣給你的,所以你享受不到水貨差價。

然後第三個就是36個月利息,利息是按月來付的。如果你貸款六個月,你要付的利息就少,但每個月供多,貸款36個月,總共的利息算算是驚人的。

最後就是手機這個東西的貶值率非常的快。你拿到手上,只要稍微碰個痕迹,馬上價格就少了一半。然後你用了一年以後,這個機器的殘值大概剩一半。所以你貸款還了三分之一,那個時候你的利息都沒還清,本金都還沒開始付的時候,這個機器的價格只剩4000塊不到了。


買個iphoneX無可厚非,個人喜好問題。你用小米,我用蘋果,蘿蔔白菜。

價格接近一萬也沒問題,即使月薪5000,花兩個月工資買一件整天拿在手裡、時時刻刻使用著的、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沒毛病。

分期也沒問題,分36期也沒問題,用好分期是財商高的一種體現。還有其他答案里提到的分期後手機丟了的問題,敢情你全款買的手機就一定不會丟了?這個鍋分期不背。

真正有問題的是什麼呢?是你不到一萬塊的東西36期一個月還款近500。這尼瑪利息貴到天上去了,是不是小學的數學沒學好?能不能不要讓這些無良的網貸平台賺錢賺得這麼輕鬆?這讓我這個金融從業者一下就相形見絀了好嗎?

我一直認為,小學的數學,一定要盡量的學到足夠精,能考100分,如果只考了99分也要反思那1分扣在哪裡,一點都不能含糊。因為小學的數學,全是日常生活里必須用到的。你說高數那玩意兒你不懂,那沒關係,學好小學數學,你起碼走入社會後不會被這些牛鬼蛇神的各種貸款玩花眼。現在的各種校園貸款,其實都是打著低利息的幌子,如果仔細把還款條款看一看,算一算就明白了根本是陷阱。跪求各位大學生們借之前,都拿紙筆算一下利息的年化是多少,那些只看貸款標題,忽略還款條款的大學生們,真懷疑他們從小學開始,考試就是靠作弊矇混過關的。

另,說個真事。我有個前女友,當時買最新款的蘋果手機,用的也是分期付款(認識我之前買的)。跟我在一起後的第一個月,我就幫她還完了。那台蘋果手機本來她也是和題主朋友一樣要多付很多利息的,不過最後她就付了前兩期,1000塊左右。我想,這也許是玩分期最大的好處吧。


9688/36隻有270元。

你說每個月還500,那是一萬八的節奏。

說明什麼?

說明要麼你在騙人,要麼你這個所謂的朋友認可一萬八的首發黃牛價格。

不偷不搶不逃稅,自己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買東西為什麼要研究心態?

又不和你過日子。


買房的時候你安慰自己說,通貨膨脹在加快,貨幣在貶值,錢越來越不值錢,於是你願意對付一倍的利息去分期

到這買手機對付一倍就變成傻逼了?
其實我也覺得挺傻逼的。
不是分期買手機傻逼,而是這三年翻一番的利息太傻逼!三年後還1.6萬以上。按照複利計算是年化24%!!!而且不計算你這是每月等額還款,都算進去肯定更高!


我們看下螞蟻借唄年息18%是什麼樣的

10000塊每月等額還款一年總利息不到1000!!!(不規範的直接乘3,借3年利息也不超過2700)這可是年息18%的利息,而各大信用卡或者正規平台的分期利息比這更低更低,我拉一個蘋果商店的分期利息給你,這是招行和工行,還有農行,但都不會超過4%!

總結下:分期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


我買手機從來不買保險,覺得沒什麼用。

但是看過各位的回答以後,我突然理解為什麼要提供每個月付款的手機保險服務了。


最多還到18期的時候就會想換手機了


是我穿越了還是「你朋友穿越了」?
iPhone x不是10月27號上市么?而且中國是全球首發國家之一,今天是9月29號,「你朋友」的iPhone x是在華強北買的?

一萬塊的手機,一個月500分36期,三年累計支付18000,利率妥妥的超過50%——15年還清的房貸,一萬塊大約累計還款一萬八,就這樣。

現在知乎上繼編故事之後,又有了編問題樹靶子炸魚的套路,真是……


提前買沒事。提前享受也沒事。
我只想請各位重新回想一下上次分24期買公孫永浩號稱絕不降價的T1的那些朋友們。


我也打算那麼做…

因為用錢一次性買 iPhone X,很痛很不捨得。那麼如果分 36 期呢?就不一樣一回事了。

當然,我這裡有 0% 利率的選擇,只是加上一個 200 塊手續費。我這樣角色對換地想,如果我借我朋友 1W 塊,36期還,收 2% 手續費,我才不幹這回事。

一個月接近300塊,這錢從我銀行扣了,我也沒感覺,也就幾餐飯錢。所以,感覺就像不需要錢就擁有了一個電話。

當然,大前提是,我只能每個月有 iPhone 這個負擔,如果幾樣東西加起來那樣子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這裡的操作是,一次性信用卡刷新機,申請36期付款,然後賣方會收取 1 ~ 2% 的手續費,然後每個月信用卡方會收取 1/36 的費用,10000/36 = 277塊,就那麼簡單。所以說,我覺得不拿 36 期的人,才有點奇怪…


如果是免息的才買,不免息就不買


這人...莫非是個研究生?

p.s. 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最低每月500元/12個月或600元/10個月;學碩型碩士研究生一般學製為36個月。


這個問題用計算器摁就能得出答案, PV=10000, FV=0, PMT=500, N=36, 最後得出I/Y=3.6, 也就是說每期的實際利息是3.6%. 將1.036進行12次方計算, 得出1.5287, 也就是說實際年化利率52.87, 這TM不就是暴利嗎?誰買誰傻逼.


推薦閱讀:

為什麼 iPhone 刪軟體時,所有圖標都要抖?
哪些極簡又不失品味的 iPhone 6 / 6 Plus 手機殼值得推薦?
Cortana 年底將登陸安卓蘋果,此舉是否宣判了WP的死刑?
在哪裡買 iPhone 8 / iPhone X 最便宜?
為什麼新一代 iPhone 跳過 128G 採用 64G 與 256G 的配置?

TAG:蘋果產品 | 消費心理學 | 消費觀 | iPhone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