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急如焚時間很緊的人反而更願意選擇遊戲?
"時間很緊 我沒時間看書了 還是打會遊戲吧"
「吸煙還是戒煙?真TM糾結,先抽根煙再說」
等等等等,除了用一個懶字來形容,能否做深入的剖析和有效的應對?
-----
ps.提問背景 題主要高考了,可是對弗洛伊德的書產生了興趣。而且,題主並不是一個喜歡遊戲的人,實際上我玩遊戲並得不到快感,並且覺得厭煩。但是在面臨學習時間完全不夠的壓力下,無法學習的時間選擇遊戲還是選擇看書依然是選擇了前者,讓我的時間更不夠用了要是我熱衷於遊戲那這問題還不算問題啊,我就想知道我為什麼會做這樣的選擇?
有時候我們有一個錯覺,壓力能給我們帶來動力。但其實不是這樣。壓力會從很多方面造成拖延。在壓力下,大腦會更容易屈從於誘惑。無論是煙、零食還是遊戲,都會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這種多巴胺並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它激發的是人的渴望系統,它讓你誤以為做這些事會帶來快樂。而人在壓力狀態下,對能分泌多巴胺的誘惑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
如果你不喜歡多巴胺之類的說法,更通俗點的理解方式是這樣的:
壓力會產生更多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這是負能量。處理這些負能量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心理資源,就是要消耗正能量。於是我們陷入了這樣的怪圈:壓力越大,我們越需要時間和精力來放鬆,那就玩會遊戲吧。玩過遊戲後回頭一看,原本就很緊迫的時間又消失了些,壓力更大了,只好繼續放鬆。壓力和拖延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另外,如果玩遊戲中你有內疚和自責,那不僅會加重壓力,還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好吧,我都已經玩遊戲了,那再玩一會又何妨?你越是自責,越是容易自暴自棄,就變成你說的這效果了,明明覺得不好玩,卻玩個不停。
怎麼辦?
給你兩條建議:
建議之一,是區分渴望和真正的快樂。有時候我們玩遊戲或者做其它的事,是因為大腦激發了我們的渴望系統,讓我們誤以為會帶來快樂。但其實不是。如果你能清醒地意識到,並不斷提醒你自己這一點,遊戲對你的誘惑就會減少些。
建議之二,處理內疚和自責。這個我稍微說得長一點。
我們本能地以為內疚和自責是我們對抗拖延症的朋友。我們相信,當我們屈從誘惑或者開始拖延時,需要有一個嚴厲的自我對我們提出批評和指責——就像孩子的我們的父母和老師所做的那樣。我們從不懷疑充斥在成功學和勵志小品中的口號:「想成功嗎?那就對自己狠一點。」我們也覺得,自己之所以拖延,就是因為對自己不夠嚴厲。於是我們更加自責。
可惜這是一種錯覺。
通常的情況是,當我們在上一次拖延中對自己態度越嚴厲,下次越可能繼續拖延。很多研究表明,內疚和自責會讓我們陷入「放縱—自責—更嚴重的放縱」的惡性循環。內疚和自責會降低我們的自尊,讓我們覺得自己懶惰、一事無成,因而更容易放縱自己。內疚和自責也會帶來更多的壓力,而壓力也會讓我們更容易屈從誘惑。
那怎麼辦?如果不對拖延感到內疚,難道還要慶祝嗎?
也許是得慶祝。和我們的常識相悖的是,研究發現,當人們屈服於誘惑時,不讓他們感覺到內疚,相反讓他們感覺到快樂,居然能夠增加人們抵禦下次誘惑的能力。這是因為一旦擺脫了內疚和自責,我們反而能夠思考為什麼會失敗,而不是簡單地把原因歸於自己,我們反而能夠在和誘惑的戰爭中重整旗鼓,學著不輕易放縱自己了。一旦擺脫了內疚和自責,我們也不用消耗大量的心理資源去安撫內心的挫敗感了——這樣,我們反而有更多的心理資源來增強我們的自控。
通常,我們認為意志力是規條戒律條,是理性的。但這些意志力的研究卻發現,要增加自控能力,同樣離不開自愛和自我憐憫,這些感性的東西。
如果你是一個孩子,雖然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卻因為貪玩的天性沒有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你希望爸爸媽媽怎麼教育你呢?而如果你是這個孩子的父母,你又會怎麼對待他呢?
孩子需要的,不是嚴厲的批評,當然也不是放縱,是那種帶著愛的規範,慈愛而堅定。堅定是不忘目標和方向,慈愛是能夠原諒和接納,畢竟孩子只是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你自己啊。
說到這兒,我又要勸大家放棄治療了。告訴自己,自己只是一個凡人,了解自己意志力的限度,接納自己的不足,愛自己,是你重新積聚正能量的不二法門。因為說到底,能把我們從拖延症中拯救出來的,還得靠愛啊。
另外推薦 《自控力》這本書,對類似你的例子,有詳細描述。
最近關於拖延行為有一些新的體會,動機老師的答案很好,但我還想補充一些。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面對的任務讓你痛苦。我想說說這種痛苦本身。不管是用「焦慮情緒」也好,「壓力」也好,「負能量」也好,這些說法都只是簡單的標籤,還不能增進我們對它的認識。
如果說,只是因為時間緊迫而任務無進展,產生的焦慮感,似乎還是不夠。
的確這種痛苦會因為拖延行為的一再繼續而愈發強烈,但拖延也只能說是維持並加強了這種感覺,還不能算是始作俑者。畢竟,在打開任務的那一剎那,這種感覺就已經存在了。
我們痛苦,不滿意生活當下的安排,哼唧扭動掙扎。至於打遊戲?只是掙扎的一種渠道而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最近和拖延的來訪者工作時,總是情不自禁地想到蘇軾這句詩。
總覺得這有點像是大家現在的生活寫照。看上去忙忙碌碌,分秒必爭,其實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恐怕內心深處都有一些疲於奔命的大失落:我這麼累是為什麼?到什麼時候是個盡頭?
是因為不拼就會被淘汰吧。是因為落後會被看不起吧。是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吧。是因為想讓當初甩掉自己的女孩兒後悔吧。是因為北上廣房價高得離譜吧。是因為身邊的富二代又換了輛7系吧。是因為想做一番事業吧。是因為想讓家人活得好點吧。是因為沒法接受自己只有這麼弱吧。
我舉一個來訪者的例子,當然,關鍵信息做了處理。他要做一份簡歷,已經拖了很久很久。每當他想到這份簡歷,他就煩躁得渾身顫抖。因為他想要一份完美的簡歷,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他求職的勝算,可他一想到求職,就覺得那些他仰望的單位不會看上他,會接收他的地方他又看不上。想到這個他就更加痛苦了,他後悔自己過去浪費的時間,也恐懼自己將來會遭受的鄙視……
他攢眉怒目,捶胸頓足,要和簡歷死磕到底,彷彿為了這件事不惜耗盡生命全部的能量。
我覺得他太痛苦了,太痛苦了。可惜的是,正如很多有拖延行為的人一樣,他一直相信,他的痛苦是「拖延」造成的。換句話說,他以為只要寫完他的簡歷,所有的痛苦就可以煙消雲散。
暫時吧,直到他很快發現下一件讓他痛苦的小事,並重新開始拖延。——比如看招聘信息。
也不要責怪遊戲、美劇或零食,或生活中其它的誘惑。它們沒有魔力,是我們需要止痛片罷了。
真正出了問題的,是生活本身。為什麼生活對我們來說竟變得如此艱難?
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找到一種安定平和的心態,也就比較容易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了。
我說適當的事的意思,可能是指學習,也可能是指別的事。
一切應該取決於你自己。你是誰?你在哪裡?你喜歡什麼?你這輩子打算怎樣度過?
澄清所有不相干的煩躁——就像「非要考上清華不可!」——單純去看學習這件事情。你要真覺得有意思就試試,要確實志不在此,糊弄糊弄,對付過去也可以。考零分也不會判你刑的。
不管怎樣選擇,踏踏實實的,安心就好。你自己覺得生活有意思就好。
看起來特雞湯?嗯,其實說到最後,我提供的解決方案就是一個詞:幸福。
一個人活得幸福點兒,有意思地生活,安心地工作,做事的時候就不必克服那麼多痛苦。
——別看我說得簡單,這可一點都不簡單。我覺得拖延之所以是現代的流行病,就是因為現代生活這個節奏太容易造成大家不幸福了。誇張點兒說,一個人要想真正超脫這一切,就必須做一場逆流而上的修行,花巨大的工夫去錘鍊自己的心智,以對抗整個大環境施加下來的緊迫感,羞恥感,無能感,失控感……別問我怎麼做到。我也還在剛起步的階段,覺得要面臨的挑戰多得很。
動機老師提到了愛和慈悲,這是很重要的法寶,雖然要學會使用也需要一些時間。
最後,用一句話回答你的問題:
心急如焚時間很緊的人還去玩遊戲——或者用其它方式填充自己時間——是因為不幸福。
不幸福造成了拖延,當然拖延進一步又加劇了不幸。對多少人來說,這都是無解的問題。
===依然不滿意,第三次重寫中====
========第二次重寫===========
根據價值感和能量消耗的不同,我們把大腦從事的活動大致分成以下四類:
一是價值感低能耗也低的「瑣事」。這種事人往往不刻意去做,在有精力時順手做掉。有陣子我用了個很差的洗衣機,為了不傷衣物,很多衣服需要手洗,那時在洗衣服這件事上我就經常拖延,後來換了個好的洗衣機,洗衣服變成了一件只需隨手往洗衣機里一扔的小事,從此以後就再沒有拖延不洗衣服的毛病了。
二是有一定價值感且能耗低的「趣事」。刷朋友圈、刷微博、刷知乎就屬於此類了。這類活動都以輸入為主,對信息處理的要求不高,卻能夠滿足或社交或娛樂或信息方面的需求,儘管密度不高、或深度有限,但畢竟投入精力小,偶爾還能得到驚喜,而且此類活動普遍被設計成通過即時反饋對大腦進行獎賞的特性,可謂是性價比頗高的活動。
第三類是「難事」,指那些具有較高價值但要求較長時間投入、深度處理能力、耗費很多精力的活動,包括深入思考、寫作(或其它輸出)、解決棘手問題等。理性告訴我們,這些「難事」具有長期價值,是真正需要我們投入精力去做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它們的價值並不能立即體現,而且過程看上去很痛苦,所以往往拖延到不得不去完成、預期到可能比過程痛苦更嚴重的懲罰性後果時,才趕緊投入精力去做。驅動我們去做「難事」的本應是價值感,然而真正促成我們行動的卻是來自外部的壓力。
還有一類特殊的活動就是「不活動」,也就是大腦處於放空和休息的狀態(走神不算)。乍聽起來這應該是最容易進入和維持的狀態,然而實際情況是除了少數「無所事事」的懶人,絕大多數正常人一開始都難以讓自己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當你嘗試什麼都不做的時候,大腦認為你是想偷懶,會向你發出干擾信號,你可能感到深深的焦慮,不由自主地想讓自己做點什麼。
顯然,如果我們的大腦能根據價值的高低來選擇任務,就不會有拖延的問題了。然而日常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知道自己該去做「難事」,實際卻選擇了「趣事」。
大腦在這裡犯了一個錯誤。為什麼?
從事「難事」時,大腦開啟的是高功耗模式,從事「趣事」時,開啟的是低功耗模式,而放空和休息,可以認為是大腦的節能模式。
大腦不能一直處於高功耗模式很容易理解:正因為能量消耗大,因此啟動就要求具備很高的條件,一是任務要給人充分的價值感,否則大腦認為不划算,二是大腦積蓄的能量要足夠,否則沒有能力完成。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對任務充滿激情或者精力特別充沛時,我們更容易集中精力去處理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受干擾。
但為什麼大腦默認的模式是低功耗模式而非節能模式呢?
也許是因為大腦不允許我們偷懶吧。當大腦的儲備不足,難以進入高功耗模式時,大腦選擇難度更低的任務而非選擇不執行任何任務,或許在大腦看來,執行低難度任務的條件仍然是具備的,而且執行這些任務對人是有收益的,所以認為這是效益更高的做法。大家不妨回想一下,除非到了固定需要睡覺的時刻,人即使感到十分疲倦,想讓自己停下來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依然是一件難事,很容易感到焦慮。我猜想這種焦慮很可能是大腦的一種「防獃滯」機制,不允許你停止對環境進行監控並作出反應。
這是大腦的本能,乍一看似乎也合理。然而這個本能沒有考慮到的是:能量的消耗是線性的,不同的任務可以累加,而價值卻並非線性的,不同的任務並不能累加,一直做價值小的事情並不能累積起來完成一件價值大的事情。「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但如果不加訓練,讀一萬首詩也是作不出自己的詩來的。
大腦的機制是從人類以體力活動為主的時期逐步形成的,人所面臨的環境跟我們現在所處的以重腦力活動為主要活動的時期很不一樣。對大腦而言,頻繁的重腦力活動是超負荷的,所以經常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此時大腦自動「跳頻」到低功耗模式,轉而從事難度較低並有一定價值的任務,然而低功耗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結果就更難以進入到高功耗模式完成理性要求的高價值任務。
強行要求大腦進入並保持在高功耗模式無異於「超頻」,不僅困難而且也是有損害的,此時正確的做法應當是讓大腦進入到節能模式,讓大腦處於徹底休息的狀態,使精力逐漸恢復到足以啟動高功耗模式的水平,再去從事「難事」。
通過冥想來快速恢復精力,提高「專註力」,就是這麼個道理。《大學》里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也強調了深入思考的起點恰恰是「止」、停下來。
因此,為了為了克服拖延症,並讓大腦有效地思考,至關重要的是學會「主動」讓大腦放鬆和休息。這一方面是為了讓大腦得到足夠的能量補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大腦能夠有效地工作。大腦不僅像CPU需要控制能耗,還像磁碟需要經常運行「碎片整理程序」才能有效思考,因此放空和休息是必要的。
而之所以要強調「主動」,是因為我們必須意識到,可能跟我們直覺的不一樣,大腦在累的時候並不會自己乖乖地去休息,它必須要你有意識地去控制它才能夠停得下來。
最後總結一下,為了避免拖延,也為了大腦更有效地工作,當感到精力難以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當感到焦慮時,此時一定要遏制住去做其它被認為更「有趣」的事情的衝動,你需要做的只是停下來什麼都不做。休息並不是浪費時間,休息比你想像的更有價值。
========第一次重寫===========
有5000多人關注了這個問題,可見拖延症多麼普遍。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拖延症患者,程度或深或淺而已。
每個人都在談論拖延症,但能夠給出具有行動意義的建議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建議都建立在良好的自制力基礎上,但拖延症的直接原因正是缺乏自制力,所以多數建議只能是空中樓閣。包括這個問題下的多數答案,以及那些專門探討拖延症的書籍。
出於對答案的不滿意,我嘗試著結合所知的理論和自己的體驗探求更系統的認識。下面歡迎你同我一起思考。
題主提到「心急如焚、時間很緊」時打遊戲、抽煙,其實類似的行為還有玩手機、刷朋友圈、瀏覽新聞、看肥皂劇等。題主問:為什麼我們要做什麼事?
答案簡單到騙不來贊:因為這些事讓我們快樂。這些事的共同特點是能讓我們沉浸其中,暫時忘掉所面對的壓力。雖然是暫時的。
至於這些事為什麼能讓我們快樂,動機老師在他的答案里已經作了說明:因為多巴胺。如你所知,大腦里有無數個神經元,為了發揮作用,這些神經元之間需要通訊,由於它們沒學會打電話,所以只能通過化學物質來傳遞信息,這些化學物質被稱為「遞質」;多巴胺就是神經遞質中的一種,它主要負責傳遞情慾、興奮、歡愉這類感覺(沒錯,它被稱為「愛情的毒藥」),也就是說,大腦產生正能量就主要靠它了。但這裡要糾正一下動機老師,他說打遊戲激發的不是真正的快樂、只是渴望。其實大腦在感受層面是分不清「真正的快樂」和「渴望」的,我們主動選擇做這些事,只是因為它們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感到快樂。動機老師的說法暗含了一個假設,似乎是壓力導致了多巴胺的分泌,然後多巴胺引發渴望導致了人去玩遊戲,但事實是玩遊戲導致了多巴胺的分泌,而不是反過來。
說到這裡,問題算是回答了一半:為什麼心急如焚、時間很緊時我們抽煙、打遊戲?因為在壓力下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負能量,所以想找點樂子讓自己高興一下。你沒理解錯,其實就是逃避。這是大腦趨利避害的正常反應。只不過,快樂來得很短暫,等遊戲打完,需要解決的問題依然在那裡,時間卻更為緊張了,負能量爆棚,陷入了惡性循環。
這裡可能有些人會問:為什麼打遊戲會有樂子?主要是遊戲的設計符合大腦本身固有的獎賞機制,其核心的特徵是對任務給予即時的反饋,且任務的難度在具有挑戰性的同時又不至於無法完成。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了讓人多去干這類活,大腦逐漸產生了通過分泌多巴胺來對這類任務給予獎賞的機制,其結果就是在人從事和完成這類任務時產生興奮感。
我們問為什麼的目的是為了知道怎麼做。這裡有個現成的答案:停止逃避,面對問題。只不過這個答案依然簡單到騙不來贊:「廢話!」「就是做不到啊!」
要想知道怎麼做,我們還得知道在面對壓力時,為什麼想逃避,以及明知是正確的行為(趕緊幹活)但做起來怎麼這麼難。
總地來說,這是壓力消耗了有限的能量,激發了焦慮情緒,並最終導致惡性循環的結果。
拖延總是與壓力和焦慮如影相隨。我們不會僅僅因為時間很緊而拖延,我們拖延往往是出於兩個原因,面對的任務有難度,或者打心底里不願意做這件事。
當我們面對這些情況,大腦會發生信號要求進入緊急狀態,這意味著即將發生巨大的能量消耗。為了應付這個特殊狀況,人的身體會啟動特殊的「壓力模式」,身體里會分泌一種激素——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類似,腎上腺素也是種遞質,使人產生緊張、恐懼等情緒。同時,它還是種激素,能讓人呼吸加快、肌肉收縮、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等,為身體活動提供更多能量。在遙遠的原始時代,這種模式是為了應對一些緊急和危險的情況的(比如碰到怪獸),它能夠將能量集中起來並在短時間爆發,對能量的消耗也遠大於正常狀態下。我們人類老祖宗在進化的時候沒想到的是,在現代社會,怪獸消失了,但讓我們感到緊張產生壓力的人和事卻多了。我們不得不長時間處在有壓的狀態下,時不時地激發「壓力模式」,導致身心疲憊,直到能量被消耗迨盡。
在產生壓力的早期,人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能夠更好地應對緊急任務,但當身體儲存的能量消耗得差不多時,體內發生了一系列複雜的過程:
一、由於壓力並未解除,腎上腺素仍在繼續分泌,大腦被迫維持在壓力模式下,並保持高水平的能量消耗,以試圖解決壓力下的緊急任務。
二、由於能量被大量消耗,血糖降至較低水平,而已有研究表明血糖與自制力直接相關,血糖的降低會導致自制力下降,從而使人難以將注意力集中於當前事務。
三、由於自制力的下降,注意力開始渙散,大腦出於趨利避害的本能,會尋求更容易獲得獎賞的其他任務(可稱為「獎賞任務」)。打遊戲等活動正符合獎賞任務的特徵。需要注意的是,打遊戲這類活動雖然能夠通過刺激分泌多巴胺等使大腦神經興奮,但這些活動本身還是會消耗能量的,因而一段時間後多巴胺水平回落,人將面臨更深的焦慮情緒。
四、但壓力系統並未不想交出對大腦的控制權,於是大腦出現內在衝突,即繼續專註緊急任務與轉移至獎賞任務的衝突,或者說已分泌的腎上腺素與待分泌的多巴胺之間的衝突。由於自制力下降,獎賞任務逐漸獲勝。
五、但不受激素支配的理性大腦不斷拉響警報,提醒仍有緊急任務需要完成,於是大腦在潛意識層次不斷重新評估兩個任務間的優先秩序,衝突仍在繼續,產生嚴重的焦慮情緒。大腦內兩個主意不斷打架導致能量被進一步消耗,再加之評估和決策本身也是需要能量的,因此身體的能量表終於亮黃燈,在焦慮情緒的作用下,陷入惡性循環。
了解到大腦內所經歷的驚心動魄的鬥爭過程,或許我們可以對拖延症給出更有效的應對建議了:
一、增加能量儲備。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副好的皮囊是精神能量的來源和基礎。身體好的人才能夠應對更大的壓力。好的身體對腦力勞動者的意義並不比對體力勞動者的意義小。
二、通過放鬆身體減少能量消耗。人一旦進入壓力模式,心跳加速、血液加快、肌肉收縮,產生大量的能量消耗,但身體上的能量消耗對我們所面對的智力問題毫無意義,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的身體,採取一些放鬆的措施,比如控制呼吸、放鬆肌肉等,減少大腦之外的能量消耗。
三、及時補充糖分。恰當地補充糖分可以快速增加血糖含量,並能在增加能量的同時增強自制力,因此焦慮的時候來點糖水或糕點是不錯的選擇,只是要防止蛀牙和肥胖。
四、化解內在衝突。內在衝突是焦慮情緒的重要來源,它導致大腦在不同任務間頻繁切換,是造成能量消耗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專註在事情本身,那就無異於為緊急任務的處理增加了能量儲備。因此,要發揮理性大腦的作用,盡量控制內在衝突,把注意力集中到任務本身而非是否需要完成任務上。尤其在面臨不願意去做的事情時,這個辦法效果顯著。比如我個人就曾認為洗衣服是不創造價值的瑣事,所以每次洗衣服前都很痛苦,最後往往堆積如山,但後來告訴自己避免關注自己的不情不願,而僅僅將它看作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把注意力放在任務本身,洗衣服終於不再是我的困擾。動機老師在他提供的答案中說到內疚和自責反倒加重拖延症,我認為原因就在於內疚和自責本身就是種內在衝突。他所倡導的所謂用「愛」來拯救拖延症,也可歸結於化解內在衝突。
五、訓練自制力。Baumeister Tierney在所著Willpower中提出自制力跟肌肉一樣,是可以被訓練的。平時可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在意志上的耐受力,增強對獎賞任務的抵抗力。
六、休息。要記住當我們產生打遊戲/刷微信/看新聞等想法時,並非我們真的喜歡這些活動,而是因為大腦太累了, 它需要點時間來恢復能量。此時我們需要的不是做什麼,而是什麼也別做。因此一個至關重要的建議是:當我們實在堅持不了繼續專註在緊急任務時,最好的做法是停下來,出去散個步,或做點運動,讓身體和大腦都休息一下。我們要謹記在心的是,雖然刷微信/看新聞等活動並非沒有意義,但在我們面臨緊急任務且身心疲憊時,務必遠離它們,因為它們可能會耗盡我們僅剩的那點能量,並使我們長久地喪失恢復的能力。
========最初的答案===========
關於情緒和自制力的關係, @動機在杭州 兄已經說得比較清楚了,對於在已經產生壓力和焦慮的情況下如何避免進一步消耗自制力,也給出了實用的建議。不過對患有拖延症的人而言,僅僅原諒自己往往是不夠的,即使當時奏效,也難免打遊戲的衝動捲土重來。所以我願補充一個視角,希望有幫助。
要促成行動上可持續的改變,我們需要認清拖延症的本質。
實際是長期收益與短期收益的抉擇問題。「學習「的目的是獲取長期收益,實現以後帶來的愉悅是巨大的,但過程卻是痛苦的,因為學習需要集中注意力和動用腦力,消耗大量能量(意志力即是其中一種,且意志力是有限的,《willpower》這本書中有提及:Willpower (豆瓣))。「打遊戲「則不同,由於遊戲本身的設置(符合產生「心流(flow)「狀態的幾個前提,參見:Flow (psychology)),人可以在遊戲里得到即時反饋,這種反饋能夠刺激神經中樞,帶來正面的情緒反應,因而是有短期收益的。
不幸的是,進化為我們配備了一個容易屈從於短期誘惑的大腦。人類的高級認知模塊是在相對較近的進化年代出現的,然而原始的情感和條件反射模塊卻在千萬年的進化長河中忠實地保護著我們在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並努力繁衍後代。因而人實際擁有兩個大腦,為表述方便我們可稱其為「情緒大腦「和「理性大腦「(劉未鵬,逃出你的肖申克(三):遇見20萬年前的自己)。
回到「學習「和「打遊戲「的問題,「打遊戲「帶來的立即可得的短期愉悅是受「情緒大腦「支配的,而選擇「學習「以獲得未來收益則需要「理性大腦「充分發揮作用。
「情緒大腦「是人身上更為原始和本能的力量,尤其在焦慮的作用下,人身上更為高級的理性認知能力被抑制,因而更容易屈從於短期快樂。這就是為什麼deadline越近,我們反倒花更多時間在玩遊戲、看新聞等並無理性價值但卻能夠獲得「成就感「的事情上的原因。
所以鍛煉意志力雖然是可能的一種途徑(《willpower》這本書推薦的方法),但對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太難了,我認為放棄遊戲選擇學習的關鍵在於抑制情緒的強大力量以及創造條件讓理性充分發揮作用。
通途或許是:禪。
有專門的書探討這方面的內容(如Zen To Done (豆瓣)),不過這類建議總是把事情講得很複雜,是「術「。我認為「道「在於先消除情緒,用禪本身的術語即是清空。只有當情緒不再左右大腦,理性的作用才得以發揮。
所以當下次出現焦慮時,請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什麼,因為那樣會使你的內在起衝突,消耗有限的意志力(參見本人讀書筆記:比自助手冊管用的科普讀本——以及從內在衝突角度對意志力的解讀 (評論: Willpower)),你要做的是停下來,不去做什麼,內觀自己的情緒,回溯它的源頭,通過這個方式讓你的焦慮情緒平復下來,並重回理性的軌道,也因而重新掌控了你自己。讀過一本講電腦遊戲設計的書,作者是資深的遊戲設計師,然而令我驚奇的是,他最開始寫的不是如何設計電腦遊戲,而是設計一個真實的遊戲,使用一個道具,就可以自己一個人玩,還能自得其樂。
當時我就有一個想法,如何定義遊戲?哪些運動是遊戲?如何讓我們產生玩遊戲的快感?
中學時代已經離的很遠,然而我還記得學習功課時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各種題目上做下標記,例如做錯了的題,第二次做錯的題,沒有做錯但實屬僥倖的題,需要從題目中理解和記憶的內容,等等,如果以今天來衡量,這就是一個標記了顏色/符號的 To-do List. 題目下面甚至還有注釋,自己寫出搞笑的話。
抽象一下,這不就是遊戲么?積累經驗值,打怪升級,同樣我也可以把鋼筆命名為「霜之哀傷」,同服還有那麼多人一起。
去一些遊戲公司參觀,發現他們在公司里採用遊戲化的方式做管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值和等級,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比正統的績效考核看起來有趣。
當我們只關注裡面的參數時,會發現模式驚人的相似,雖然隱喻不同,情景投射各異。
在本該專註玩某個遊戲時去玩另一個遊戲,是因為從前者那裡獲取的效用不夠。如果在學習這個遊戲上表現的很好,不斷的獲取成就感,後一種遊戲的吸引力就沒那麼強了。
本質上是逃避。這並不丟人,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歷,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哪裡有那麼完美的人,人人都得和自己鬥爭。
借用《那些年》的歌詞「又回到最初的起點」,別管已經損失掉的,想想自己在那個最重要的遊戲上,想要達到什麼目標,如何拆解,不要把它想成鐵板一塊。學習不是一個遊戲,是一堆遊戲,或者一堆關卡,有時還可以刷副本。一個個玩下去,每次給自己一點小驚喜,就像我們曾經愛不釋手的各種遊戲一樣,每次難度增加一小點,前進一小步,成就感會越來越多,遊戲也就越來越好玩。
高考沒剩多長時間了,加油吧。想補充一點——控制感,在那種心急如焚,或者approaching deadline的群體中,他們更多感覺到的是自己無法控制目前的情況,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負性情緒。而遊戲的設計則是給玩家一種快捷的方式來獲得控制感(至少是能夠獲得控制的假象),從而對抗由於控制感缺失帶來的負性情緒。
妙招是,設定一個decoy任務(假目標),這個目標是被人委派的,看似一定要完成的,還是很艱難的,這個目標是如此的令自己不情願,又十分的難,但又必要要做,以至於自己會拖延著去做次難的、次情願的事。當然,這個次難,次情願的事,才是真正要做的事!!
所以,如果看一本書是你今晚的目標,那麼你就給自己設定一個假目標,比如說,把全家的開支都理一理,這個decoy是如此的艱巨與令自己討厭,以至於自己一下子拿起那本書,看了個飽。
再如,製作一份ppt,供後天的演講用,如果沒有假目標,你可能會拖到明天晚上製作。這時,你給自己的設立一個假目標,這個假目標要比製作PPT更難,更令人討厭,比如說,製作一份英文簡歷(如果你沒有做過的話,第一次做會相當的令人厭煩),策劃大後天XX活動(更加麻煩)等等。
根據對比引導選擇的結論,有了這個decoy,應該會提高你做真目標的行動力。當然,有時decoy並不是自己創造的,而是別人給的,比如說,你要製作一份ppt,突然朋友來電話,讓你幫忙某件事,而你突然覺得,不如做ppt吧,更有價值,於是突然行動力就上升了。
專題:結構化拖延(structured procrastination)
是的,加一句:這就像你為什麼已經忙得心急火燎,卻還在刷朋友圈一樣。謝邀。
心急如焚時間很緊,但還是忍不住玩遊戲、看小說、刷朋友圈、追劇,心裡忍不住罵自己真TM垃圾,Loser,甚至會忍不住抽自己兩個耳光,但是,無濟於事。
這應該是題主的故事,但是,到這裡,故事只是講了一半!
後面的故事是:最終,任務完成了。譬如:
為期半年的畢設,拖了半年,內疚了半年,但最後兩個禮拜居然神奇的搞定了!
為期一個月的項目,掙扎了28天,拖了28天,但最後兩天居然神奇的完成了!
為期一個禮拜的演講稿,前6天一字未動,內心如火一般糾結,但最後一天搞定!
。。。
久拖不決的事情,心急如焚還忍不住放縱,但通常到最後的最後,我們居然都神奇的搞定了。
之前的挫敗、沮喪、糾結、掙扎,甚至是扇耳光都不復存在,享受著難得的放鬆,心裡忍不住沾沾自喜:這點時間就搞定了,還能有誰!!!
甚至忍不住幻想:如果一開始就認真準備,那該有多逆天!
但我要告訴你,幻想,只是幻想!!
就算給你再多的時間,你也用不起來!!
這要從deadline說起。對於deadline,我們的理解其實很膚淺,deadline並不僅僅是最終節點,在我們心裡,deadline其實有兩個階段:完美deadline及最終deadline;
第一階段的「完美deadline」。
很多人如題主一樣,非常非常痛恨自己,為什麼心急如焚時間緊急還玩遊戲?
確實,時間已經很緊急了,但這裡的緊急,並非是無法完成任務,而是無法完美地完成任務,但心裡還是不甘心,還是希望追求完美。
要想完美地完成任務,就必須要有完美的準備,完美的任務心態,完美的身心狀態,低效、不在狀態、沒有準備好,怎麼可能完成任務?
既然做不好,那還不如不做,這是隱藏最深的想法。
當你從心底心底覺得,自己此時此刻不能做好這個任務,你的內心就已經開始放棄了,現實與理想,要做與不能做,放棄與自責,這些內心深處的糾結,會刺激你大腦的「痛苦中樞」,當大腦感到痛苦時,就會追求多巴胺刺激,通過多巴胺讓自己緩解,感到快樂,那時那刻,遊戲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裡的遊戲,是一切讓你很爽的事情,比如玩遊戲,看小說,煲劇,刷朋友圈,等等,但你在玩之前,你一定會有一個很「站得住腳」的理由:我現在太焦慮了,還沒有準備好,不在狀態,先去放鬆下狀態,再回來全力以赴。
然而,這些有吸引力的東西,正常人都頂不住,會不知不覺沉迷,更別說處在焦慮、緊張、自責狀態下,大腦本身就特別渴望多巴胺,當你開始這些事情,簡直就是羊入虎口。
時間被吞噬的渣都不剩!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
當你還在左右搖擺,糾結如何「完美」做完時,時間已經快到盡頭了,絕對、肯定不可能完美了,這就到了我稱之為第二階段的「最終deadline」:
這是一個真正生死攸關的時刻,只有竭盡全力的做,才有可能做完!
在這種生死攸關面前,你會發現,「做不好就不如不做」這種矯情的心態,簡直就是扯淡,生存還是死亡,這才是大問題。
要生存,要做完。我們全身心只有這一個目標,做完做完,哪怕是做的很爛,湊合著,對付著,將就著,也要把它做完!!
湊合、對付、將就的,在以往看來很Low的心態,庸人心態,但就是在這種心態支配下,我們解放了!!
是的,就是解放,你不會再去擔心,做不好怎麼辦,你不會再去自我監控,做的太爛了,不會再去自我懷疑,我真的能做好嗎?
你全身心只有一個目標,所有的身心資源聚焦在一個目標,做做做做做!!
在在這種全身心的投入下,我們拖了很久,遲遲不能開始的任務,在「最終deadline」來臨前的最後一刻,我們把它搞定了。
這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心路歷程。你可能說,你不是完美主義者啊,或者覺得,完美主義者是個「罕見」的好詞,你錯了,「完美主義」就是這麼常見的大路貨色,你、我,或多或少都是完美主義者!
為什麼在完美deadline期間,心急如焚時間很緊,你卻止步不前?
為什麼在最終deadline期間,心急如焚時間很緊,你卻能效率驚人?
答案就是:做好VS做完。
一字之差,千差萬別!
同樣一個任務,做完、做好的心理表徵完全不同。
做完,意味著完成任務本身,是對任務真實難度的估計,而做好,意味著完美,意味著沒有更好只有最好,是一個連你都無法清楚描述的絕對標準。一張圖可以清晰描述這兩者區別:
完美的任務,令人打從心底里感到絕望!
打個比方,同樣一塊木板,放在地上,你能輕鬆通過,放在2米高懸空地方,你通過努力,輔以一定的時間,多嘗試幾次,也能夠通過,但如果放在兩座摩天大廈之間,不論是給你1年,還是10年,你永遠都邁不出第一步,更別說通過了!
這就是你面臨的「完美」困境!
So,為什麼心急如焚時間很緊的人反而更願意選擇遊戲?
你很可能處在「完美deadline」,還對「完美」抱有幻想,讓你心急如焚時間緊急的不是做不完,而是無法「完美地」做完,但「完美」本身就是一個黑洞,會吞噬掉你的一切資源,時間、努力、嘗試,以及自信!
當你一無所有時,也只剩下遊戲了。
==更新==
針對評論區有說這篇文章為拖延開脫的回復:
這裡必須說一下自我接納,所謂的自我接納就是在認清事實的基礎上,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能改變的,然後做出有利於自己的調整。
這篇文章是指出了「完美心態」是造成拖延的罪魁禍首,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僅僅將拖延歸咎於沒有自制力,從而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產生二級傷害!
我們要自我接納的,就是意識到完美心態的存在,然後儘可能的消除完美心態的負面影響,真正抓住問題的本質。
關於如何破除完美心態,打算再寫一篇回答,小夥伴們,給我動力吧,哈哈。
Ps:寫過近萬字的自控力讀書筆記,可公眾號搜「高太爺」,後台回復「自控力」自動獲取~
用其他方式去緩解即將到來的急迫事件所帶來的壓力。
其實《自控力》這本書給了科學的解答。
但我自己根據自己的實踐經歷,再稍微做做補充。
首先,壓力並不能帶來動力。
如果過度的壓力,反而會讓人變得躊躇不前,甚至嚴重的,會出現抑鬱。
我自己曾經就有過抑鬱症,去醫院檢查過,貌似最嚴重的時候還是重度的。
還吃藥,但是後來不想因為藥物控制大腦,所以就不吃了。
後來靠學習《哈佛幸福課》來不斷實踐積極心理學的理念。
確實效果很好。
所以加上過去抑鬱症的經歷、拖延的經歷、和現在通過幸福課改變的經歷來看。
我認為,做事情拖延。
最重要的不是壓力,而是自身動力。
當你做這件事情,如果根本沒有動力,一味的施加壓力的話,只會讓你非常痛苦。
當你做事情感覺到一味的只有痛苦的時候,你必然就會拖延。
從來沒有一個人,做事情是可以一直忍受痛苦走很久的。
不管是創業還是科研,還是怎樣,必然是快樂和痛苦並存,而且快樂的資源要足夠超越痛苦,你才能更有動力去做。
為什麼你打遊戲就不會拖延,就是因為,遊戲有不斷的獎勵機制,讓你不斷的塑造動力。
創業,科研在外人看來也許很痛苦,但那個人本身也許樂在其中。
必經做事情都是有它的樂趣的。
甚至大部分人對於解決問題這件事情來說,感到痛苦。
但是確確實實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以解決問題感到快樂,從解決問題中發現快樂。
那麼這就是人的自我機動能力的不同了。
同樣一件事情,有些人能感覺到快樂,有些人能感覺到痛苦。
感覺到痛苦的人,往往會拖延。感覺的到快樂的人,會一往直前。
比如,我做自媒體和電商,我發現很多人同行做這些事情,都不會持續和長久,而且充滿了拖延。
但,我自己因為確實很喜歡,很熱愛,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現了快樂,所以,現在寫東西,每天都寫,然後做運營也是每天都在進步,感覺很開心。
根本不會出現嚴重拖延情況,偶爾有點小拖延也是正常。
對於一個有動力的人,你再去給他施加壓力,這個時候的壓力只要適當,確確實實能夠提升他的效能。
所以動力才是基礎。
那你可能會問了,如何培養動力。
我首先下個定義。
我認為,人的動力源泉其實就是生命力。
一個生命力強的人,往往會更有活力、能量、精力、好奇心、創造力、熱愛生活、對事業有慾望、對愛情有渴求等等。
當然,我比較推薦《哈佛幸福課》,有興趣可以好好看看,能讓你成長不少。
可以緩解壓力。
作為一枚和心理、生物不沾邊的未來程序猿,我來表達一下猜想。
我是一個挺嚴重的拖延症患者,我覺得排名前三的答案都挺有啟發性的,不過我一直以來還是有一個怎麼也想不通的問題。以寫程序為例,期末要交個project,在敲代碼的時候我是真心覺得好有意思,根本對玩遊戲水社交網路沒任何興趣。可是一旦稍事休息,比如開始看兩頁漫畫,之前寫的程序就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明知道看幾話就該收手了,可是根本停不下來啊~無數次的親身實驗表明,在這個時候用盡我所知的任何方法都不可能讓自己自願開始持續工作。
退一步思考一下,我覺得問題可能出在這裡:拖延的童鞋們可能特希望達到一種狀態,就是自己很想要去工作。一個想要工作的人正在工作,被拖延折磨久了,就會很希望有這種巨爽的感覺。這時候往往會自己和自己較勁,明明我就是喜歡碼代碼的呀~明明寫玩這個程序期末就可以交差了呀~明明認真寫的話今天就能搞定這一部分了呀~我為什麼不想干?我為什麼還在盯著漫畫?我應該想幹才對呀!為什麼就是不想干!?為什麼就是不想干!?為什麼就是不想干!?為什麼就是不想干…………
然而這種較勁實際上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原因有二:
其一,你正盯著那個把你的注意力從工作上引開的東西看,正在刺激你大腦的是漫畫是遊戲是SNS上那些漫天的廢話而不是你的工作,就算你深知那個更有意義那個更好玩,可是當下直接從感官襲來的刺激比你意識里所知的東西是強的多的。
其二,再偉大的將軍打仗的時候腦子裡肯定想的是算計和謀略而不會是這場戰役多麼偉大會怎麼樣名留青史,再天才的人思考問題的時候也一定是專心於問題如何解決而不是想我正在思考的方法多麼天才。真正在學習在工作的人,他的狀態應該是心如止水專註於手裡的事務而不是我發誓今天要啃完幾本書刷完幾套題幹完以後我就可以如何如何。價值和意義適合事後用來回味,真正幹活的時候,根本沒有理由!
所以這時候可能可以做的:一,看懂我上面說的。二,不管你心裡怎麼不爽覺得怎麼不自然,先關掉或者放下正在浪費你時間的東西,什麼也不做稍事休息,然後打開你的工作或者學習資料,看,看不進去也盯著,找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部分,讓它快速開始刺激你的頭腦,可能慢慢地就進入狀態了。
說下個人感受吧
為什麼看書看累了就玩一會兒遊戲?
1.你看書真的達到了累的階段,你明顯感覺到一種排斥,就是那種你繼續看書很可能不知道在看什麼的感覺——你的精力無法集中,效率變低,你預感如果繼續往裡面存東西他就要堆棧溢出了
2.於是你停下了看書這件事。停下的時間可以做什麼呢?無非是為自己提供補給過提供獎勵,如睡眠,食物,發獃,做別的可以調劑大腦又打發時間的事(遊戲就是其中之一)
3.為什麼是玩遊戲呢?因為遊戲基本上靠應激反應就可以完成,不需要信錄入來擠占自己大腦的存儲空間。當然比起玩遊戲這麼相對枯燥的事,你其實更想看一部電影或者看一本別的書來一次遠行聽一場會,可是在面臨考試的時候這些太奢侈了,一方面錄入信息大腦會仍然累,另一方面時間成本太大了。
4.中學時代老師們總是說「大家語文學累了就學一會數學哈,數學學累了就學一會英語哈」,我很懷疑到底有沒有人做到這些。對我來說學習累了就是需要停止學習!
5.長時間持續做一件事,即使腦容量和後方供給沒有問題,情緒上也會出現bug的——用一個愉快的小遊戲獎勵它一下,可以防止它暴走。
6.勤奮是很重要的事,這個一直在被高度宣傳,其實效率也挺重要的,也應該多宣傳點
7.玩一會遊戲和死命玩遊戲的差別是很大的。
ps:
1.關於考試,除了「一刻也不停歇的勤奮」之外,另外一個被高度宣傳的就是「別看書了,好好休息,放鬆心情」——這幾句出現的頻率太高了,簡直快化身高分寶典了。彷彿書一點也不用看,只要睡得好心情放鬆考場上就能如有神助自動高分了。
2.遊戲一下是為了考的不好時為自己找借口之類的心理分析我真是理解不了,不可證偽的東西還真是強大呢。
心情焦慮,不要通過遊戲發泄,換種心態,換種方式。很煩躁時,去跑個二十幾圈操場,看個幾本書,心態不要是自責,而是原諒。人的內心深處是和小孩子,是個順毛驢,合適引導自己心態走出困境。長篇大論的心理學解釋樓上早已給出,關鍵在於自己每一天去積累克服厭學和拖延心態。既然高考,那就到高考前不去撥動那個電腦開機鍵,一次都不要。壓力需要發泄,合理分配時間,這樣至少問心無愧
心理學上稱為自我障礙策略,通俗的說就是自己為自己的成功設置障礙,這樣面對可能到來的失敗便有合適的歸因。舉個栗子,考前幾天不是突擊複習而是窩在宿舍打遊戲,這樣就算掛科後也可以歸因為沒有好好複習而不是自身能力問題,萬一沒掛還可以說就算自己不複習也能過(瞬間覺得好流弊啊有木有)。
我從7歲開始玩遊戲 15年 比較有名的rpg大多有涉及
^o^ 一般期末考試前每天固定玩遊戲
這個現象我的解釋是 合理的慾望釋放
因為對我而言 很多時候 玩單純就是想玩 沒有玩到的話 我就不開心 沒日沒夜的想 反而 會浪費掉不多的時間 但是我玩 哪怕只有一小時 我也會覺得很滿足 因為 我玩到一個點就不想再玩了 覺得就是程序而已
放鬆一點 玩遊戲的人 聰明 尤其是玩戰略推理的 想玩就玩 玩過了放下就好了 沒什麼好自責的 別壓抑自己
看到高票答案之後我去搜了《自控力》的作者,斯坦福的美女老師,業餘時間還教瑜伽,演講水平一流。在google的講演不容錯過,新浪公開課有翻譯版
youtube:http://m.youtube.com/watch?v=V5BXuZL1HAg
新浪:http://open.sina.com.cn/course/id_713/
另外,她的在TED講演也值得一看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阻礙(Self-handicapping)的表現。根據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人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三部分所構成。自我(Self)是指被作為認識對象的「我」,既個人的反身意識,或者簡單地說就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認為,人具有保持自我內在一致性的傾向。意思是人們總要保持自我——對自己的認知的內在一致性。而當我們的認知衝突引起內在的不一致就會發生所謂的「認知失調」。以題主舉的例子來說,明知「吸煙有害健康」,但我「先抽根煙再說」就構成了一種「認知失調」的情形。當發生認知不協調時,人通常會通過調整、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行為,以恢復認知協調。例如,你可能會通過戒煙(改變行為),或者勸解自己「吸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改變態度)來恢復自己認知的協調。
因此有時候,當人們面對巨大的壓力,擔心自己會失敗時,便會通過自我設置障礙物來阻撓自己獲得成功,來達到自我保護(協調自我認知)的目的,這既是「自我阻礙」。題主所說的臨考試前瘋狂的玩就是「自我阻礙」的表現。設想,一個壓力很大擔心自己考不好的人,在考前會有兩種選擇,一是認真看書,二是瘋狂的玩。如果看書,考好了,那當然是皆大歡喜,但如果看書而沒考好,你的自我認知便會發生衝突和失調:「我明明認真複習了,為什麼還是考不好」;但如果你選擇破罐破摔,瘋玩一場,如果考好了,那當然意外驚喜,而沒考好,你也不會發生認知失調:「我沒有好好複習,沒考好也是應該的」。正是在這種自我保護(協調自我認知)目的的驅使下,我們會做出這種通過「改變行為」來協調自我認知的「自我阻礙」行為。
因此,我覺得題主你可能是心理壓力太大。要我說,真的別想那麼多,放寬心,在這件事上,與其「改變行為」,不如「改變態度」,放寬你對考試結果的顧慮吧~
其實很多事情過去以後,才會發現它們當初根本不值得自己那麼擔心...
[1] 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其實是太著急了,希望自己的選擇立刻得到反饋,腦子一刻也閑不下來,不願意等待。大腦需要不停的反饋刺激,不然就渾身焦躁,這時遊戲能夠提供最直接的刺激與最快速的反饋
可以立刻滿足控制欲
這個好奇怪是吧,我沒辦法告訴題主這是為什麼,我下面的回答只是為了安慰題主,你不是一個人。
我剛剛考完研,剛從那種每天極度緊張壓抑的生活中逃脫出來。想想那段時間,拿起手機刷微博沒控制住不小心刷掉一個小時,要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自責。回寢室洗澡都恨不得要用跑的,在圖書館走廊里啃蘋果都要拿著啟航20天20題背一道政治。喝奶茶和可樂之前都要想一想怕影響晚上睡覺第二天腦袋不清醒沒辦法學習,是在學困了趴桌子上睡覺都要跟小夥伴說10分鐘之後叫醒我。專業課書和政治看完一遍放下半個月再拿起來又啥啥都不懂了,再拿起來又要什麼都重新思考重新記憶,煩躁的要命。
就是這樣的一段時間,大概最後的三個月內,讀完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覺得王小波這種話糙理不糙的風格真是太喜歡了等考完試一定要把王小波的書找來都讀了。讀完了八月長安的《最好的我們》、《被偷走的那五年》、《暗戀》和《你好舊時光》發現哇塞這姑娘和我一個高中畢業的,振華三部曲字裡行間都是我高中時的回憶啊。這個我前幾屆的學姐,去了北大光華最後當了作家,寧財神不也是人大金融畢業的最後成了牛逼的編劇么,去TMD會計等我考完研我也要成為以文字為為生的人,我也要成為晉江寫手,我也要憑藉我閱劇無數的經驗當偶像劇編劇。還讀完了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幻夜》、《同級生》和《分身》,覺得不錯不錯原來日本人寫懸疑也這麼有意思等我考完研要好好研究日本文學。讀完了唐七的《三生三世枕上書》,聽說唐七的《華胥引》要拍了找那些個演員我的天哪,等我有了錢我要好好把唐七這些好故事拍成我想要的樣子。並且莫名熱衷研究「吸引力法則」,讀了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拜恩的《秘密》,兩本《不抱怨的生活》,《別為小事抓狂》,想以後考個心理諮詢師的證書當個心理醫生也不錯。把袁騰飛的四本《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給讀了覺得學政治要從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開始,考完研要多讀一點歷史書。讀了《有一種基因叫理想》,讀了柴靜的《看見》,讀了小崔的《我的抗戰》和白岩松的《幸福了嗎》、《痛並快樂著》,覺得我們總是離真相太遠,好想去學新聞去考記者證,發自內心的佩服「南院人『,想去我們黑龍江衛視當台長,為振興我們那個人家電視台都在播跨年晚會我們還在播甄嬛傳的黑龍江衛視而奮鬥。看到《九州志》編輯部在招實習生,就想著考完研第一件是就是投簡歷要去為陪我度過高中的《九州》做一點事情,想著去了編輯部就可以過那種騎著摩托唱著歌到辦公室看一天小說的生活。
感覺那三個月讀的書比我大學前三年讀完的書都要多,我以為我自己突然成為文化銀兒了,突然愛讀書了,要向文藝女青年大踏步前進了。動不動就沉浸在對未來的幻想中,覺得考完研有好多好多想做的事情,覺得這段黑暗的時間度過去迎接我的滿滿的全是美好。回過神又是自責和愧疚感,埋怨自己想那麼多對現在會有一點點改變么?想那麼多就能考上研究生么?把鬧鐘調成《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想著這些考研的書,現在不看,等考完這輩子也就不用看了。
現在考完研了,那些當時想要做的事情,恨不得立刻就去做的事情,一件也沒有做,就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那樣。我覺得可能只有在時間緊迫的時候,我才有點理想。
推薦閱讀:
※你怎麼理解《無間道》這部電影?
※「不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为什么在多数人那里是一个偏向更道德的观念呢?
※我想我抑鬱症複發?
※男孩到底是要窮養還是富養?
※南京大屠殺會隨著時間推移被人們遺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