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中,有真才實學技術的人,是否總體不如「非常會來事」的萬金油混得好?

混得好,主要是財富、圈子、地位等角度。

我承認,實力+人脈,無敵,可是畢竟是少數。技不專、混的好的,比如,部分比較高層的官員,過去國有企業中的馬屁高手。過去經常見到,個人技術很好,憑本事混飯吃,但是個性倔強自尊心強,不買領導的賬,不溜須拍馬、行賄送禮,結果一生平淡無出頭之日。反倒是善於鑽營的人,平步青雲。做領導的,心理是怎麼想的?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經濟學思維,更多經濟學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商業社會就像是一片叢林,每個團隊都在裡面打獵,獵物就是公司的盈利。

現在假設有一個團隊,領頭是一個老頭,這老頭最初每天一個人在叢林里轉悠撿果子和撞到樹樁上的死兔子吃,熟悉叢林的每一條路。後來他遇上兩個善用長矛的年輕人,年輕人對叢林不熟悉,不知道哪裡可以扎到兔子,老人正好對叢林太熟悉了,於是三個決定合夥,老人帶著年輕人,年輕人帶著長矛,天天去兔子窩邊扎兔子吃。兩個年輕人扎兔子,一個很強一個很菜, 這個三人團隊很倚重那個扎兔子厲害的年輕人,自然那個年輕人在團隊中地位也很高。
你是玩獵槍長大的,初到叢林的時候你也不熟悉這個叢林,全靠自己去摸索的話可能還沒找到兔子窩就餓死了。於是你加入了他們。現在你們四個人一起打獵。你槍法不錯,很快大家發現除了扎兔子吃以外,他們還可以吃到你打的野鴨、山羊,甚至有時候沒扎準的兔子逃跑的時候也被你一槍給斃了。慢慢地團隊越來越倚重你,那個扎兔子很強的年輕人在團隊中的地位慢慢被你代替,雖然他不開心,但是你很開心啊。
過一陣子又來一個人,那個人也是玩獵槍長大的,但是槍法遠不如你,你很放心,覺得你在團隊中的地位無可替代。可是沒想到的是新來這哥們槍法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學槍那些年他不務正業,業餘時間都去研究如何挖陷阱了。有一天他高興地帶著你們去他不知哪天沒事偷偷挖的陷阱那兒去,裡面有一隻倒了血霉的野豬拚命想跳出坑來。你以前也試過打野豬,可這傢伙往往一槍打不死,負傷跑掉的倒還好說,有次有隻負傷後發怒地向你們打獵團隊衝過來,差點把你們團滅了。現在你開槍,另外兩位兄弟扎長矛,幾下就把坑裡的野豬弄死做成了一周的口糧。
槍法不如你的新人不斷提高自己的挖坑能力,終於有一天你發現團隊靠他挖的陷阱困住傻狍子就夠開鍋了。你和另外兩個長矛哥的主要工作就是對陷阱里的動物執行死刑。還好新來這人還不會往天空中撒網,大家想吃個鳥啥的還是得靠你開槍。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很多團隊在發展過程中常常出現的故事,隨著目標市場的變化,掌握了對獲取目標市場最有效的技能的新人替代了以前地位比他高的老人。

這個過程還沒完。
有一天你們發現原來叢林中不止你們一個團隊,有好多團隊都在打獵,有些不講道義的團隊直接到你們團隊挖的坑旁邊搶你們的獵物,你們團隊老頭成天憂心忡忡,再這麼被搶下去你們就快沒有足夠的東西吃了。
過了幾天老頭又帶回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不會長矛不會玩槍更不會挖陷阱,細皮嫩肉地一看就沒力氣打獵,每天就等著你們打完獵烤完肉過來分一塊來吃。你很生氣,覺得老頭養了一個閑人。
有一天當你們去陷阱旁把新捕到的狍子抓上來的時候,突然又來一夥搶獵物的。這幫傢伙趁你們不備搶了狍子正要跑,突然新來那個細皮嫩肉的年輕人雙手往上一舉,空中一道閃電划過,搶你們獵物的傢伙就被雷劈了。年輕人撿回被搶的獵物,向你們介紹說,他是一個法(律)師,唯一的能力就是在別人搶你們獵物的時候向上帝請求降雷劈他們。
你們的團隊中第一次出現了不靠捕獵維生的人。

對落入陷阱的動物行刑當然不需要兩個長矛手加一個槍手,你們慢慢地都成為挖坑哥的助手,有一天他讓你們削了九根尖木樁,第二天你們看到落到陷阱的動物被地上的木樁扎了個對穿,你們明白也許你們的專業技能都再也派不上什麼用場了。好在大家還得不時吃點鳥肉,你在團隊中的作用看樣子沒人能替代得了。
有一天老頭又帶回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不會任何打獵技能,也不會召喚雷電,但是他告訴老頭,他可以把你們團隊吃不完的野豬肉帶走,過一會兒帶著鳥肉回來。你當然不信,野豬肉怎麼能變成鳥肉?直到你親眼目睹了這一幕。你決定跟蹤他看他到底耍的什麼花招。
原來以前那些跟你一塊兒學槍的人居然成立了一個單獨的團隊,他們只打飛鳥,用鳥肉換其它野物的肉。他們還給這個做法起了個名字,叫做SaaS(Shoot as a Service)。

你們的團隊發展越來越大,叢林里的團隊也開始各自分工,你們拿著挖坑捕來的野物可以換到越來越多種類的東西,那個讓你們團隊走上以肉換肉之路的新人,憑藉他早年在叢林中四處流浪積攢的信息,成為你們團隊中唯一一個可以用最少的剩肉換來最多其它東西的人。你發現大家還挺喜歡他的,你也不得不喜歡他,因為沒有他,你們可吃不到魚肉。

後來你們團隊繼續擴大,各種角色的人越來越多,雖然直接靠獵殺動物帶來價值的人在團隊中的比例越來越小了,但大家居然還都能為團隊帶來一些價值。
有一天那個專註於拿肉換肉的哥們把你們所有的剩肉都拿去換了鹽回來,而第二天非常不幸,陷阱里沒有獵物出現。
餓著肚子的老頭很生氣,以前人少的時候可不容易出現這種事,他發現原來自己已經沒有能力去了解到團隊中每一個細節了。是時候安排人來幫我收集信息了。老頭挨個想了一遍,發現團隊中有個傢伙幹啥活都不行,就是喜歡到處跟大家聊天,而且總能夠找出對方喜歡的話題,跟誰都能聊上個把鐘頭,以至於團隊里幾十個人,誰額頭上新長出個痘痘他都是第一個知道的人。老頭覺得他干這事比較靠譜,就叫他把大家做的事情彙報給老頭,讓老頭能夠更好地協調團隊中各種角色合作到一起。

結合多年經驗你終於發現,原來一個團隊里最重要的人是什麼樣的?是在當下環境里最能夠給團隊弄到最多肉的,而在不同的時候,弄到最多肉的方法都是不同的。
你回憶起當年在槍校時的經歷,那時候所有的考核都圍繞著一點,就是槍法好不好。在日復一日的考核中,你不知不覺地成為了一個認為全天下都應該以槍法來排列權力和等級的人。

終於,在叢林里多年的經歷讓你認識到,光打槍好有個鳥用。


大家往往願意承認稀缺資源(諸如才華,能力,智商,金錢)應該具有價值,卻不願意承認配置稀缺資源(「非常會來事」的能力)也具有高價值。

在金融領域,有兩個極重要的詞叫做價值發現和資源配置。我們談投行為什麼能獲得高收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價值發現並重新配置資源的功能。

我舉個例子。

證監會每年准許上市的企業幾十家,但滿足上市門檻的企業有幾千家。這些企業上市就可以融資,可以發展得更好,但問題是只允許幾十家。
正常情形下,投行需要做的,就是發現企業的其他價值,對資產進行包裝,和相應的律師,會計師進行協調,說服證監會企業資產質量是高於其他企業的。

我們暫時不談權力尋租,腐敗,也不談這些企業到底好不好的問題。只談對於這些企業而言,如果企業能夠獲得配額,它自然願意為此付給投行高價,因為在投資者手中的錢被配置到了他的口袋。

優質企業是稀缺資源,投資者的資金對於企業而言也是稀缺資源,如果投行能夠完成這樣的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自然就能獲得高收益了。

我們考慮這樣一種情況:有一個圓滑至極、混得很開的人,通過打點上下,繞過很多門檻讓企業上市了,那麼對於企業來說,當然也願意為此付出高價。

這就是資源配置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對企業如此,對各種職場官場混的人大抵也是如此。

有人能夠更有效地配置資源,有些完不成的交易,靠他喝幾口酒,打點幾下就能完成,有些出不了頭的人,根據他的引薦就可以被老闆賞識,這自然是能力了。

有能力發現某種稀缺資源的價值,並向需要這樣這種稀缺資源的人提供,從而完成資源的匹配,這種人當然也具有高價值。

說句俗話:老鴇多賺錢,小姐多吃虧。

而之所以讓我們覺得憤憤不平的是:我們往往覺得稀缺資源是稀缺的,但是配置稀缺資源看上去人人都會。

溜須拍馬屁,喝點酒打打哈,看臉說話,這些看上去誰不會?

然而更深一步挖掘,我們可以發現的是:和有真才實學技術的人相比,配置稀缺資源的能力同樣是一種稀缺資源。

技術在現代社會是有一個系統的學習體系的。要成為某個領域的研究/從業人員,需要做的就是憑自己的智力好好學習,每步走好。

但一個情商又高,又會察言觀色,理解每個人的心思,對話語敏感且願意下功夫管理人脈的人,也當然是稀缺人才。而且這樣的人很難通過技術培訓而成就,因此在難以複製的情況下,自然更加稀缺。

永遠要記住的是:一件東西的價值的關鍵,不在其成本,而在於其稀缺。

這在歌星影星這個行業其實也有類似現象:一個明星紅起來,大佬撐腰可以紅,戳中粉絲G點可以紅,單靠唱功也可以紅,但是就是難以複製。你認為一個女明星靠臉靠胸上位不如有真才實學技術的人,但總之你要明白的是,之所以能賺取這種看上去的超額收益,一定是有一種極其沒有替代性的稀缺資源。

另外說一句閑話: 在過去,資源配置的效率尤其低下,因此尤其需要這樣的專門「拍馬屁」的人,不通過這樣的人,你可能永遠都不會有晉陞的機會,你的優勢可能永遠都不會被其他人發掘。互聯網的好處之一,就是讓這種價值發現的難度越來越低,一個擁有稀缺資源的人可以自己找到渠道進行配置,而不必依賴這樣的中間人。

但永遠沒變的是,任何稀缺的資源,能力,都會有高價值。


雖然公司不大,但目前我也算是個做領導的,就說說領導的想法吧。


首先,個人技術很好,靠本事吃飯,並且個性倔強自尊心強的人,我歡迎嗎?這要看崗位。

萌牙有個小X,負責數據分析方面的工作,專業能力非常強,每月的報表都很漂亮,對各部門的建議一針見血。這個同事性格有點孤僻,白天不上班,晚上才來公司,或者在家裡工作,我覺得都OK,開給她的工資相信高於業內平均。

但目前來看,我不會讓小X做管理方面的工作,換句話說,題主想的平步青雲怕是沒可能了。
這並不是我不認可小X,管理工作需要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調節同事的情緒,激發工作積極性,這些都是他不擅長的工作。

用人最重要的是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揚長避短,員工之間相互配合。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管理工作就是指指點點,不幹實事,還有人覺得管理者的技術必須比被管理者好,這些都是偏見。你看真正好的管理者,比如劉備,文不如徐庶、諸葛,武不如關羽、張飛,雖然是故事,你也能感受到管理也是一種技術。

再說,馬屁高手,肚子里沒什麼真貨色,我歡迎嗎?

不歡迎,並不是這樣的人沒有可用的點,而是這類人容易影響其他同事的工作積極性。

從領導視角來看,公司永遠是一個團隊,一個只有馬屁能力的人,也許也有他的價值,比如公關能力,但是如果你給這樣的人機會,會引發其他人的不滿,得不償失。

其實只要領導不傻,這類人的發展也不會太好,你看到他成功了,很有可能他並不只是個草包,你只是還沒能力去看到他的價值。

這裡我其實想說,評價別人要慎重,因為有時你看不到他的優秀,是因為你沒有真正去了解他,或者你還沒有能力去了解到他。

萌牙的管理層,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思考,可能一思考一個小時就過去了。有些人不理解,覺得思考算什麼工作,我們這麼辛苦在幹活,你坐那裡動動腦子就可以了。其實你要明白,想的人和做的人同樣重要,沒有想,很多做往往是沒價值的。

也有人覺得,和客戶聊聊天,找幾個大V說說話,這又算什麼能力?你要知道交際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能力,怎樣向客戶表達我們的優勢,怎樣讓人願意愉悅地跟你合作,這是很重要的能力。

最後說一說,個性倔強自尊心強的人,我怎麼看?

如果你十三四歲,處在青春期,叛逆一些,倔強一些,我很能理解。

如果你才華橫溢,技術確實很牛,那你有你的資本,我這樣的凡人當然十分讚賞。

如果你二三十歲了,有一技之長但也不算曠古奇才,我想謙虛一些,平和一些,學會團隊合作,是一種成熟的表現。你需要警惕的是,自尊並不一定是自信,也許是你因為交際能力差而產生的自卑情緒。從我的經歷來看,社會的不公和惡意雖然有,但並沒那麼多,很多時候是你不夠寬闊。

關注私信我送電動牙刷優惠券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 尤其對我來說。我願意用我的真實經歷,表述一下我個人的看法,希望對一些人有用。

我猜,有一些人可能會與我一樣,長期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你怎麼這麼不會來事兒?!」

這句話,真的很像一個咒語。


初次聽到此話之後,就開始越來越頻繁地被如此責罵或者怪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總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卻又不知道究竟錯在哪裡 —— 我相信,沒有人在遇到這種情況之後會坦然自若的 —— 「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令人從內心最深處不由自主地恐慌。


我個人在這方面各種「不開竅」,離開大學之前,就完全沒有任何一刻成功脫離過此類的評價。說實話,誰不想做個「人見人愛」的人呢?誰不想「誰都不得罪,自己好好過日子」呢?誰不想自己就像是一塊定製好的積木塊那樣,只要放到某個位置上就「正好」呢?


但我就是做不到,最可怕的是,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做不到,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 —— 最後甚至幾乎被逼到「開始不僅懷疑自己,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大學畢業之後,由於專業不精(大學裡學的專業是會計,我自己對其全無興趣,於是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做別的事情去了,直到畢業實習的時候才反應過來,原來那「天天幫別人數錢的」是出納,而不是會計 —— 你說我是不是很笨蛋?),於是只能去做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行當 —— 銷售。


做銷售,基本上相當於「身處市場最前沿」,也就是說,身處的環境基本上真的是「赤裸裸的市場」。在那樣的環境里,我突然「開竅」了。更準確地講,是我突然開始反覆被評價為「真會來事兒」 —— 而事實上我完全不知道我是如何一下子從「真不會來事兒」跨越到「真會來事兒」的。


在市場上,「會來事兒」是非常容易的 —— 因為在這裡,大家的利益取向是透明的,每個個體都是逐利的 —— 不僅毫不隱藏,而且連指標都傾向於清清楚楚…… 任何一筆交易,都有人賺,賺到的人就會開心。若是某一筆交易令人賠了,那他就不會開心。若是你想出來的一筆交易在你賺到的同時別人也能賺到,那麼所有人都會贊:「牛逼!漂亮!會來事兒!」 如果你想出來的交易結局是你賺到,對方賠掉,那麼對方就會記恨你,通常會忍不住天天琢磨,終究琢磨出個什麼辦法找回來,甚至不惜使用「損人不利己」的方式讓你「舒服不了幾天!」於是,在市場里,所謂的「會來事兒」,只需要做幾點正常的決策判斷就可以了:

  1. 想辦法讓別人也賺到;
  2. 損人利己的事兒堅決不做;
  3. 損人不利己,是智商有問題……

但,這都是許多年之後,我都三十多歲了才有能力理順並整理出來的思路 —— 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別人以為的那麼聰明,你看,連一個這麼簡單的道理都需要等到三十多歲才能徹底想明白(即便是這裡那裡總是聽到人們說到這些,但就那樣任其隨風飄去):

所謂的「會來事兒」不過是「懂得如何製造雙贏甚至多贏局面」……

後來,因為父親生病,我離開了市場…… 再後來,為了穩定的收入,我跑去新東方做留學考試培訓教師 —— 瞬間又變成了「不會來事兒」的人。現在回想起來,理由很簡單:因為在那個新的環境里,每個人的利益取向都不透明,或者說,起碼都不夠透明 —— 對我來說。


我也真不知道應該有什麼對策 —— 反正,經常被評價為「說話不得體」,最終甚至乾脆把這個當做一個笑話,故意做一些不得體的事情讓同事們開心一下……


相對幸運的是,我用我的方式,獲得了另外一個比較重要指標上的「認可」 —— 每一期班下來,我總是被學生打分最高的那個,持續了一輩子(七年)。於是,「李笑來的不得體」,漸漸成了一個大家笑笑就算了的事情,甚至可以被評價為是一種特殊的風格。


我也不是不進步的人,我也是經常反思的人,但,總是需要一些線索 —— 而那些線索可能明明就在那裡,可我這種人的特點就是對那些顯而易見的線索視而不見,卻又苦思冥想「線索究竟在哪裡?」 我反應很慢,慢到什麼程度呢?很多時候都是「突然想起好幾年前發生的事情,而後才反應過來,靠,原來是這樣的啊!」


當年我們有個小圈子,SARS 期間幾個人天天一起打麻將,現在鎚子科技的羅永浩,現在 Cobuild 基金創始人鐵嶺,現在的央視主持人張曉楠,現在 FreeS 的創始人李豐…… 這些人都是情商很高的人,我是其中一個,卻經常「說話辦事不得體」,於是基本上是被小心翼翼嘲弄的對象…… 為什麼要小心翼翼呢?因為他們情商高,且知道我情商不高么!


若干年後,李豐同學的一件小事兒突然間被我回想起來,然後我就暗自想:果然,相比來看,我自己確實是不會來事兒的人。

不那麼經常,但也不那麼偶爾,李豐同學會在飯桌上笑嘻嘻地跟大夥討論新東方的一些問題。我這種不會來事兒的人,自然不會把這個話題放在心上,只覺得有些爭執「那都是神仙打架 —— 跟我有個屁關係」,所以,遇到這種問題,我只會插科打諢、胡說八道。當然,這種問題,李豐同學也不會喋喋不休,通常都是十來分鐘之後就完事兒,大夥開始接著扯淡……

李豐同學就是那種被高度評價為「相當會來事兒」的人,離開新東方的時候,他的職務是副總裁。時間證明,李豐同學同時也確實是有能力的人,看看他現在做的 FreeS 就知道了。於是,反思後的我,對此的評價就是:

早在很多年前,李豐同學就是那種有能力看透那些在我眼裡並不明顯的利益取向,進而總是相對能更多地創造出多贏局面的人。(雖然也不一定總是成功,但「更多」本身不也已經足夠了嗎?)

找到線索就好辦了,不是嗎?


—— 真實的答案是:不是


最終,對我這種「有些東西已經像是烙進了基因一樣」的人,還是經常會露出馬腳……

比如,2016 年 6 月份,我因為在微博上隨口說的一句話,被黑出了翔(尤其在知乎上)。我說了什麼呢?

2016 年 6 月 3 日:「算了一下 一個普通人 只要不笨,一年是可以成長為 全棧工程師的。用不著一萬小時。」

不僅被各種言辭黑出了翔,連我用來免費公開我的書(以及幾本我搜集的好書)的網站,知筆墨,也被攻擊,持續的 DDOS 攻擊使得用戶一直無法使用該網站。


其實吧,我並不會因此生氣(在過去的若干個節點上,我的性格發生了很多突變),只是那種過去體驗過的恐慌又一次出現了:

我靠,我(又)做錯什麼了?!

如果我真的做錯了什麼,我最好知道,是不是?

我仔細想了想,結論是:

我其實又處在一個新的環境里了,卻沒有深入思考過在這個新的環境里,我要面對的人群都有什麼特性,如果我想要在這樣的新環境里創造多贏局面,我應該認真考慮到哪些人的利益?

說來好笑,也再一次證明自己多笨蛋 —— 從另外一個角度望過去,我並沒有身處新的環境,我從 2001 年開始就在網上公開實名生存了(在 1996 - 2001 這個期間,我在網上是匿名生存的),我早就該認真思考這事兒啊!大意了 —— 竟然大意了兩輩子


你看,「不會來事兒」就是很吃虧的 —— 無論這世界是不是「有意與你作對」。反正我個人在這些年裡,因為「不會來事兒」吃的虧自己知道有多少,自己知道有多嚴重,自己知道有多無奈。


但,這世界正在變得更好 —— 多令人開心的事實啊!


1) 即便你完全不會來事兒,只能獨來獨往,現在的這個世界也會給你一條還算不錯的路。


這是我出版第一本書《TOEFL 核心辭彙 21 天突破》之後,第一次拿到版稅之後的深刻感受 —— 這本書到現在賣了十三四年;再後來《把時間當作朋友》出版,到現在賣了七年多…… 在寫書這件事兒上,真的不需要會來事兒」,你需要做的只不過是想盡一切辦法,盡己所能,寫出一本「有人認為值得買的書」,當然最好是「不斷有更多人認為值得買的書」…… 在今天這個世界裡,單幹,不僅可能,事實上也確實挺好的。我父親那個年代就不行了,結局會很慘。


2) 只要認真面對,在任何環境里,都可能找到辦法創造多贏局面。


接著說我被黑出翔的例子。我確實沒有想到我的言論「傷害」到了一些人 —— 以我的情商,確實完全想不到…… 但現在我知道了,那麼說,那麼做,可能會傷害到一些人,或者說,傷害到他們的情感或者別的什麼。那我就不說了唄。至於我做不做,是誰都管不著的事情 —— 學就學唄,用不著別人允許;實踐就實踐唄,用不著別人允許;帶一幫人學、帶一幫人做,也一樣用不著另外一幫人允許 —— 但少說唄。


那如何多贏呢?

多贏的方法好像並不多,但我想出來的有這麼一個:分享 —— 不分對象地分享。不管你是誰,哪怕是那個暗中 DDOS 攻擊知筆墨網站的人,都能看到我的學習筆記,都能看到我分享的資源,哪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反正我全無惡意。

另外一個重要的武器是,「我堅決不參與爭論」 —— 真的沒時間做這事兒,路還很長,有很多事兒等著去做,不是嗎?


結論就是:

  1. 我不太相信在今天的這個世界裡,還會有很高比例的人「懷才不遇」,或者僅因為「不會來事兒」就永無出頭之日 —— 世界正在變好,哪怕單幹也有很多很多的機會。
  2. 我知道「不會來事兒」確實很吃虧……
  3. 如果「會來事兒」的意思是說「要善於創造多贏局面」的話,那這事兒還真的值得好好研究,好好實踐。
  4. 全無惡意,是坦蕩的根本。
  5. 說多說少其實都是浪費。
  6. 該幹嘛就幹嘛去。

真心祝願那些跟我一樣「不會來事兒」的人,生活愉快,身心健康,一路順利。


我來歪個樓。
讓我們腦洞開得大一點。
有沒有數據可以衡量這個問題呢?

假設理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調查到一個人「混的好不好」,以及影響他混的好的各種因素,其中當然包括「非常會來事」這個因素,然後經濟學家就可以通過多元回歸估計出「非常會來事」對「混的好不好」的影響。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如何衡量「非常會來事」?現在很少有調查涵蓋了對「來事」的測度,我又沒有能力去自己設計問卷進行調研,但我還是想研究這個問題怎麼辦?
第二,即使有這樣的指標,經濟學家管用的批評又來了:如何保證不是這個人混的好了,所以大家都來跟他交朋友,他就成了會來事的人?如何保證不是另外一個因素同時影響了他會不會來事和混的好不好?例如能力?

好吧,我們可以找一群人過來,讓他們一部分忽然獲得了「來事」的能力,並且哪部分人獲得這個能力是完全隨機的,然後看這部分人是不是比另外一部分人「混得好」。前者叫實驗組,後者叫控制組。這樣就能完美研究這個問題了。可惜是貌似比自己設計問捲去調查更難。

好了,現在的問題有兩點:第一、如何測度「會來事」,第二,如何保證「會來事」是隨機的,也就是沒有「內生偏差」。

來聽聽我的識別策略吧。

先講一個故事吧。
我研究生報到的時候,由於去的晚了,房子都分完了,不得不和另一個學院研三的人住在一起,那段時間我自然和我們院的同學們幾乎沒有接觸,以至於顯得特別「不來事」,有什麼飯局,我不去,也沒人叫我去。所以我想,「會不會來事」是不是和你跟別人接觸的機會和時間有關係呢?
我們已經是心智成熟的人了,可能已經難以改變了,可是小孩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小孩如果小時候經常和同學玩,聚餐,交流,第一可以鍛煉「來事」的能力,第二培養了開朗外向的性格,等到長大了,自然就「會來事」了。

好吧,那麼我們怎麼讓小孩子隨機的得到「來事」的鍛煉呢?確實有這麼一種方式,就是過生日!

每個人都要過生日,可是有一些人的生日是沒有機會和同學們一起過的。例如我的生日是正月初八,我過生日的時候大家都在放寒假,過年,怎麼會有機會和同學們一起過呢?還有一些孩子的生日是暑假,暑假雖然也是放假,但是比寒假要好很多,因為寒假除了不在學校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忙著過年,暑假雖然不在學校,但是反正都是閑的蛋疼,無聊,大家一起約過來玩好了。然而考慮到,孩子的性格是在很小的時候得到鍛煉的,很小的孩子沒有能力獨立出去玩,所以生日在暑假的人,平均來說能和同學們一起過的次數也會小一些。

可不要小看孩子和同學一起過生日。即使在課後一句祝福,一個小紙條,一張賀卡和一份小禮物,都有可能激發這個同學的性格,使得他樂於和人交流,回報別人,更不要說還可以聚在一起玩一趟,吃個飯唱個歌,這些聚會中如何協調人際關係,如何玩得暢快,都是對他的考驗,也鍛煉了他的能力,這和日後的「會來事」,沒有本質的區別。
還有一些小孩是天生內向的,或者有自閉症的,如何讓他走進人群,變得開朗起來?也許只需要一個契機,可惜大家都太膽怯,不敢主動邁出一步,然而過生日提供了多麼好的一個契機啊!相信有不少孤獨的孩子,有一天忽然收到生日禮物,從此走進了大家的世界,成了一個有很多朋友的人!

你看,過生日對培養一個人「來事」的能力是多麼的重要啊!可惜有些人倒霉,生日正好和過年衝突了,以至於從小沒有培養這些能力,從而「混的」也不行了。

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吧:
「生日和過年重合」影響了「小時候的人際交往」,從而影響了「來事的能力」,從而影響了「混的好不好」。因此我們可以根據生日和過年重合的人與生日在學習上課時間的人相比較,來判斷是不是會來事的人才混的好!而生日在哪一天又是完全隨機的!所以就如同大自然把人分為了實驗組和控制組!

你也許會說:生日在過年的時候,不代表人家不和小夥伴一起過了,所以你這個沒有說服力。別著急,想一想,還有什麼人,憑空比別人少過生日的?
對了!就是更倒霉的,閏年2月29出生的人!哈哈哈哈!所以出於穩健的考慮,我們也可以研究這些人。

好,讓我們把這個東西轉化為計量模型。被解釋變數來衡量「混得好不好」,當然用工資水平,解釋變數呢?我們可以取一個虛擬變數,正好生日在除夕左右的,取1,剩下的取0,當然,有些人過陽曆生日,有些人過陰曆生日,但是只要我們這個區間特別接近除夕,無論陽曆生日和陰曆生日,其實都在過年的那段時間內,你都沒法和小夥伴一起過哈哈哈。

這就完了嗎?再想一想,其實大張旗鼓,和小夥伴一起過生日,吃蛋糕,出去玩,不是中國一直有的吧,以前的孩子過生日就隨隨便便過了吧,哪裡可以培養社交能力?所以即使你的生日也是除夕左右,但是你生得比較早,這個效應也不會存在,換句話說,這個效應和時間具有交互效應,那麼我們就只研究80後以後吧,所以我們可以構建第二個解釋變數,也是個虛擬變數,出生在80年以後的,取1,剩下的取0。

這就完了嗎?再想想,其實過生日,這麼洋氣的玩,是在城市才有的,農村很少有這些的,一是沒錢,而是沒這個基礎設施,所以即使你也是生日在除夕左右的,你也是80後,但是不幸你是農村人,也沒有這個效應,換句話說,和地域也有交互作用。所以我們構建第三個解釋變數,仍然是虛擬變數,城市的取1,農村的取0。

就這樣,我們的模型成了這個樣子的:
y=eta *D+gamma *T+delta *U+lambda *D*T+eta *D*U+	heta T*U+lambda *D*T*U+xi

其中,y為工資收入,D為是否少過生日,T為是否出生在80年代以後,D為是否生活在城市,然後把這三個兩兩相乘,再三個一起相乘,最後是擾動項,由於我們的D老天爺決定的,它和擾動項是均值獨立的。
如你所知,這個模型也可以看做一個「三重差分模型」。D當然可以看做一個實驗,相當於對孩子做實驗,讓他們少過生日,這個實驗什麼時候產生效果,答案是在80年代出生以後,與此同時,我們看不經過實驗處理的農村作為對照,從而形成了一個三重差分模型,三個變數相乘構成的交互項,其係數就是我們要估計的三重差分之後的處理效應。

我們用2011年的CHNS(中國家庭健康調查)數據來進行估計。那麼估計的結果如何?

第一個模型我們的「少過生日虛擬變數」,當除夕左右的時候取1,這個時候估計的係數為-963.8;第二個模型我們的「少過生日虛擬變數」,當除夕左右,以及暑假期間都取1,這個時候估計的係數為-2069.2。這兩個模型係數符號都是負,說明這裡的處理效應是負的,少過生日減小了人們的工資水平,也就是「不會來事」的人「混的不好」。然而這兩個模型只能解釋收入變動的0.003,且係數不顯著異於0。
考慮到相對於控制組,我們的實驗組觀測值太少,並且這樣不能排除月份不同對人的不同影響,而很多學者論證了出生季度不同對收入水平的影響,我們又估計了第三個模型,這個模型只取除夕左右的前一個月和後一個月,保證實驗組和控制組處於相同的季節,而且個體數量相差不至於太懸殊,作為代價,樣本量從10593個降到了2110個,然而這一次係數增加為-3566.3,且在6%的水平上顯著。

如果你相信我們的邏輯,你會把少過生日對收入的劇烈負效應解釋為少過生日影響了兒童小時候對社交能力的培養和塑造,不然,你必須找到另外的解釋,但是我實在想不出來了。

當然,你也可以說,生日和除夕重疊,不代表少過了生日。那麼我們來考察另一批倒霉鬼。閏年2月29出生的人哈哈哈。
不過我們的數據中,這樣的人並不多(多了就怪了)。我們找到四個個體,我們比較了他們的收入水平,和當年2月15號到3月15好出生人的平均收入水平。結果如下表。可以看到除了第一個超級有錢,遠遠超過平均水平的大富豪,剩下三個都大大低於他們附近出生的人的平均水平。

是什麼導致了閏年2月29出生的,這些四年才能過一次生日的人,其收入水平低於平均水平的?如果你相信我們的解釋,你知道這是因為少過生日影響了他們對社交能力的培養。不然,你必須找到另外的解釋,但我實在想不出來了。


你也許會提出異議:你的樣本到2011年,這個時候大量的90後是在上學,他們沒有收入啊。而過生日,出去玩,他們豈不是更加熱衷,他們去哪了?由於他們沒有收入,所以自然不在我們的樣本。不過我們可以去衡量另外一個「混的好」的因素:能否考上大學。
這也就解決了我們的另外一個問題:你們也許會爭辯說,影響收入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學歷也能影響收入水平,所以你怎麼保證一定是「會來事」的能力呢?
那麼按照同樣的邏輯,我們能不能推測出,和同學們過生日多了,學習成績就好?恐怕不能,因為學習好像和「來事」沒關係,甚至可能是負的關係,都去過生日了,誰還學習啊?
不著急,我們把被解釋變數換成能否考上大學,再來估計一遍。

依然按照我們上述的三個模型估計,這一次我們發現,係數符號不同了,第一次估計是符號,然而第二次估計的係數變成正了,第三次雖然又是負號,但是僅僅在16%的水平上顯著。

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少過生日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是不確定的,也許一個性格開朗的人可以學習的更好,但是性格開朗的人也更愛玩。我們的第二個模型得出了不顯著的正相關,正好我們把暑假也加入了解釋變數,可能的解釋是,過生日是耽誤學習的,生日在暑假過的人,少影響了點學習,所以考上大學的概率就高一些。

最後,讓我們看一看那些倒霉的人,閏年2月29號出生的人們。這一次,我們的樣本要多一些。首先比較一下這些人考上大學與否和2月15號到3月15號生人的平均考上大學的概率。

這些人當中僅僅有兩個考上了大學(取1),然而周圍人考上大學的概率奇低,就算進入90年代也沒有太大起色,所以也比較不出什麼來,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結論不顯著吧。

當然,chns的問卷還統計了在學校的年數,這個年數不是真實的年數,例如22年不是比12年多受了10年教育,這裡的十位數1指的是幼兒園,2指的是小學。總之,我們比較一下:

我們發現閏年2月29出生人,並沒有系統性高於或者低於周圍人的平均水平。所以或許受教育水平確實和少過生日與否關係不大。
然而這與我們的理論相一致。並且這還解決了一個問題:既然少過生日對學歷的影響不大,那麼它就不大可能是通過學歷影響收入,而只能是「會來事」了。

最後,我們還進行了一些穩健性分析:包括把時間T設定為85年以後和75年以後,以及用非線性模型估計「受教育與否」,等等,發現對結論影響不大。

總結一下:我們的經驗分析表明:生日和假期重疊越多,過生日的次數越少,人們的工資收入就會越低;並且這個效應80年代後比80年代前更加顯著,城市比農村更加顯著。過生日次數的減少與能否考上大學的關係是不確定的。

既然我們識別出了這個關係,並且由於生日是老天爺決定的,所以我們的估計是一致估計也是無偏估計,不存在內生性問題。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少過生日影響了一個人童年時代的社交能力,從而影響了他「會來事」的能力,最終我們證明了,「會來事」和「混的好」是正相關的,並且「會來事」是「混得好」的原因而非結果。

朋友們。聽了我的分析,知道哪個月生孩子了吧?


混圈子這種事,你要是沒有點「真才實學」做基礎,還真混不下去。

這個社會需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人。解決問題,可能用技術,可能用人脈,也可能用威望,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最終是要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你就是有價值的,或者說,你是有真才實學的,至於這個真才實學是技術也好,是才華也好,甚至只是有個好爹也罷,並不重要。

所謂圈子,一定是要有對等的交換價值,才有可能混進去。技術好,你可以進這個圈子,人脈強,你也可以進這個圈子。人的智商基本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果你能看出來一個人沒有任何價值,那你會容忍他指手畫腳,給他面子嗎?連你的圈子都混不進去,他怎麼會混進去更高的圈子?

所以不存在有真才實學的不如會來事的萬金油,如果不如,是你的」真才實學「還沒有他的真。


人實在是負能量很大的動物。把任何一堆人圈在一起,時間一久,其間必生齷齪。

假如一個人的產出是10,十個人的總產出往往連50都沒有,大部分精力,都在互相扯逼中內部消耗掉了。

如果此時,有個能上下潤滑,左右逢源的人,是可以幫助政令落實,減少無謂損耗的。儘管他的一些具體行徑可能讓人不那麼舒服。但只要他能讓十個能量為10的人組成的群體,把無謂損耗從50減少到40,那這個人的價值,其實就相當多增加了一個能量為10的人。

他能得到上層的首肯,肯定不會是沒道理的。領導又不是傻子。


因為樣本有偏差,容易讓我們產生這樣的錯覺。

實際上,在這個社會中,會來事的人多了去了,但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卻數量很少。

很多所謂「有真才實學」的人——

  • 要麼只是自以為或者讓旁人誤以為有真才實學(實際上只比別人多懂一點皮毛,或者說他的「真才實學」是「容易學得」的);
  • 要麼是他的圈子太差(以至於真才實學在這個圈子裡沒什麼鳥用)。


真正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起點就高得嚇人,厲害一點的,甚至比很多「只會來事」的人終點還高。

********** 話鋒一轉的分割線 **********

其實,「會來事」 是個優點,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它能讓人在職場中更順利。

不過也請好好理解「會來事」一詞。如果僅僅是指「溜須拍馬、行賄送禮」,那這種「會來事」終究難登大雅之堂。厲害點的上層領導並不傻,不是一點阿諛和送禮就可以拿下的。

真正的「會來事」,
不是「用奉承和金錢來換取(並不牢固的)友誼」——只要願意,人人都會,平淡無奇;
而是「深思熟慮、權衡各方利弊後的四兩撥千斤」——這是一種「軟實力」,是「大智慧」。

輸給前者,我定認為領導太蠢;
輸給後者,我也當心悅誠服。


社會閱歷比較淺,隨手敲幾句,請輕拍。

無論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民企國企外企,一個人能在一個位置,自然有他的原因。有的原因你看得清楚,有的你看不清楚。你眼中有的人,不懂具體的技術業務還能混得飛起,那是因為你還不懂他們背後的說法。
他們並不是因為會來事所以牛逼,而是他們本來就有你不知道的牛逼之處,而且不用插手具體的業務,所以顯得會來事而已。

很多搞技術的看不起搞銷售的,覺得你們啥都不懂就出差陪吃陪喝陪玩咋還混的那麼好呢,殊不知很多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創始人首先發現了產品可以怎麼賣才創立的,銷售團隊的核心本來就是人家的心腹。
對於沒什麼說法的人,他們很難成為上面眼中的自己人,他們自然也不會把單位當成自己家。干好能幹好的事情,不想幹了騎驢找馬找下一家。他們未必就是情商低不會搞關係,只是有的事永遠輪不到他們來說話,太來事了,領導覺得他多管閑事,同事覺得他傻逼,僅此而已。

@Andrew Yuri 這句話說得很對

領導也需要安插眼線,也需要有人捧場。但單純的馬屁精和領導沒有核心利益瓜葛,多數情況下只能敲邊鼓,也就那麼回事。


這麼說吧,我曾經和一位長者聊天,長者地位很高,在領域內頗有成就,業務精通;而且,他是標準的題主所說的「會來事」的那種人,人緣好、人脈廣,領導喜歡、下屬敬佩,而且很能辦成事。
當時我剛大學畢業,覺得空有一身業務本領,卻不太「會來事」,被人冷落,前途晦暗。長者說:
「領導只會在業務強的人當中選與自己親近的人,而不是反之。」
也就是說,你的業務能力,永遠是第一位的。
領導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他也有上級考核的壓力,領導下屬做好業務、提升業績永遠是第一位的。你如果覺得自己不受重用,只可能是你業務本領還不夠好,和會不會來事沒有直接關係。
在任何單位,業務強的員工都不會太差,畢竟是核心生產力。當然,在相同能力水平的兩個人之間,「會來事」的那個確實會比只顧悶頭幹活的人要混得開;但是,一個悶頭幹活且業務水平高的人,絕對不會比業務差而只會「來事」的人混得差。
很多時候,企業的晉陞會有兩種路線,業務晉陞和管理晉陞。一個高級業務人員的待遇未必比管理人員差,甚至會有「高級客戶經理」比「部門經理」待遇還高的情況。如果題主真的覺得自己在「會來事」上無法有所建樹,那就一門心思磨練本領,走業務晉陞的路線吧。
記住,有任何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你沒那麼完美,普天之下也不都是你媽。


這個社會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由大量灰色地帶的。
所謂那些溜須拍馬的人,我敢肯定他情商一定不差。
一個情商不差的人,一般來說他智商也不差。

我從未見過情商高,但智商低的可憐的人。
其實情商本身就是智商的副產品。
高情商的人,智商一定不差,雖然不敢說他智商有多高,但肯定不差。

在官場和國企裡面。
你得懂他們晉陞的遊戲規則是什麼?

想要在這種體制裡面當領導,我認為只要智商差不多,拼的更多的還是情商。
因為人性就是政治的縮影。

你很懂人性,你很會揣摩別人的心思,你很會組織和調動人員。
憑什麼你不能當領導。
只要你辦事辦的靠譜就行,不見得要辦的多麼出色。
我認為這種人就特備適合當領導,因為領導不是靠自己出馬辦事多牛逼。
而是他懂得如何組織和調動人,以及如何與人進行博弈為人處世等等。
這些都是大學問。

當你人做好了,做事都是自然而然的。
而且你能看到那些靠拍馬上去的人,你一定只是看到他的冰山一角而已。

一個人想要冒出頭,就必須要有大量的積累。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就是教一個人如何為人處世的東西,中國2000多年都在研究這個。
自然我們的國家體制就是非常講究人情世故的體制,連人性都玩不透,試問誰會讓你放心晉陞?


這個社會中混的好的,往往是既有真才實學,又能夠設身處地靈活應變處理問題,還心中堅守底線的人。


雙修!一定要雙修!
要追求真才實學。
然後不可持才狂傲。要謙卑做人。
這就是會來事的根基。

有人誤解會來事。
以為會來事就是阿諛奉承,
就是溜須拍馬。

其實不然。
會來事的本質就是對他人的
尊重、理解與幫助。

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如果對他人缺乏尊重、理解與幫助。那他就是一個傻b。


非常會來事基本就是總裁助理,董事長助理了。再高點的話就是剛下台的令狐同學了。就是農村辦紅白喜事都有個職位叫大了啊!知道什麼叫大了嗎?大了就是他什麼都懂,他在村裡和誰關係都不錯,他可以幫你把紅白喜事辦的妥妥噹噹,不會給人留下話柄。

會來事本身有各種各樣的職位稱呼啊!例如人事部,例如組織部,例如宣傳部,例如廣告部!甚至銷售人員也屬於會來事的範圍啊!難道銷售不是專業了?

一個總裁有個好的助理,不知道輕鬆多少倍!

但是好總裁助理有多少?

很少!很少!目前中國市場上屬於嚴重稀缺人才,尤其這個扭曲的時代。

不是給你個管理崗位,你就能管理得了的,要麼為什麼還有經濟管理,金融管理這個專業?人事部也是一個部門啊!組織部也是個部門啊!銷售部也是部門啊!一個公司不是只有研發部就能運行得了的,誰拿誰的工資啊。

為什麼沒人說會來事也是要學的啊?難道真的以為他們不重要嗎?


排去國企這種存在和山高皇帝遠的地方政府機關不談。。以國內這種高層政治鬥爭環境,能夠到省級甚至中央去官員的統統都是有兩把大刷子,會拍屁股的人多了去,沒點成績和水平,中組部,省組隨便調一組人約你過來一談,一杯茶的功夫你幾斤幾兩全擺在桌上了。我跟著老父屁股後面這幾年接觸的幹部,不說真才實學(畢竟知乎高標準),大部分人交談 辦事之幹練 思維之縝密,愣頭青文人你真沒這個水平,這不是拍馬屁拍出來的,當然酒後醜態百出和溜須拍馬的也多得是,本身公職人員這個隊伍就很龐大,水平人品參差不齊
我市近幾任市長市委書記,除了敬愛的黃女士,要數何先生是公認的有能力,加上跟老XI得關係,果不其然發改委副主任,其他幾任的?有的能夠安享晚年就阿彌陀佛了,徐先生這種就不談了,說貪嘛,一個地市處級全查下去就沒人做官了,但是高級幹部,除了站對邊,沒能力,誰要你去北京,誰提你進省廳?中國廳級幹部千千萬萬好嗎?你說按現在中紀委幾個監察室的工作強度,隨便省廳拉一個進去,一天12個小時讓他干,他卷宗都看不完。。國內現在提拔了不少年青壯年技術型官員,有些是後期修的學歷,有的都是名校出來的真傢伙
說句實在,這種社會,只要高層政治環境不變,有真才實學有技術的,就是高級打手(大部分),值錢的螺絲釘,「非常會來事」的萬金油,我的天,這可是一個大學問,是多次轉職之後的終極天賦,人才那麼多,誰去協調 調配 駕馭和使用呢?
還有就是企業是另一回事,那些目前中國企業的大佬各個都是有真本事,都非常有才幹,而且企業環境也相對公平。。你自己也說了 實力+人脈=無敵,但人是永遠無法脫離社會關係的,也就是說處理人際關係在中國社會可說是最強的技能點,你所謂的「有真才實學」,如若因社會關係處理不當而鬱鬱寡歡,我覺得本身也沒啥值得惋惜的。。比如在單位跟直屬領導鬧翻,這屬於大忌

PS:倒也不是為中國官場洗地,也不是針對題主問題(題主的問題用詞還是比較謹慎,沒有地圖炮),本身民間對於官場的反感已經達到了某種難以想像的程度,但也不能因此直接一杆子全部甩死,統統歸類為拍馬高手,國家高層各部門決策者 工作強度之大,決策責任之重,咱們普通人在企業賺錢的,在學校讀書的,著實難以為想像


私以為善於揣摩人心並在人群中如魚得水才是最厲害的技術,因為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問題,而是深不可測的和狡詐多變的人心。


很多人不懂來事也是一門技術活

而且是沒辦法教的技術活

這個屬於無字天書

而碼農之類引以為傲的都是有字的人書

檔次完全不一樣

而且你以為會來事是幹嘛?

整體遞煙喝酒侃大山

別搞笑了,那都是老闆的錢

沒有十倍的回報老闆會讓你花天酒地?

還有要正視這拍馬屁的功夫

別張口就是人脈+實力

人脈靠什麼維繫?

以無易有

實力靠什麼體現?

做出別人做不來的事情

換句話說

你造了一個核彈算是技術

你酒桌上把這核彈賣出去也是技術

非要具體說那就是要會來錢的也要幹活的

要知道老闆也想多找幾個會來事的大人才

但是人事怎麼面試呢?

所以這種都是矮子裡面拔高子

自己培養自己用

題主一看就是沒經歷的人

表面光鮮是給人看的

如果你不是外向型的

過這樣的生活很累的

還有不是看領導臉色辦事行賄

而是你連這種小領導都搞不定

怎麼和大領導逗?

要知道老狐狸都是小狐狸變的


你錯了,其實那些會來事的人的成功是靠80%的運氣加20%自己來事的能力,說白了,回來事成功的前提是碰見機遇,你如果沒有機遇在會來事也沒用。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在社會上混的,有幾個不會來事?在看看那些開按摩店、洗浴中心的老闆,哪個不會來事? 但他們中又有多少人真的大富大貴了呢?
但是那些技術好的,只要你是真的技術好,工資都會非常高。前幾天才看到有個大學本科畢業就去網易遊戲,一年30W,做技術的。 你如果沒技術,再會來事你本科畢業也拿不到一年30W。


過去江湖講「腥加尖,吃遍天」,二者兼備才能混得最好。至於一方面有缺失的話,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謝邀,非常正確,就是這樣,真才實學的不如會鑽營會來事的混的好。
然而你想沒想過為什麼你不會來事,鑽營不起來?


比如,你上司兒子喜歡cos玩偽娘。你告訴我你怎麼來事?

誇照片漂亮?塞錢?呵呵,誰都會幹的才不叫來事。
你懂怎麼化妝么?懂男女面部差異么?懂攝影懂搭配么?

懂眉毛眼線眼影鼻影修容粉底隔離腮紅唇彩等等么?
來事是得讓人覺得你有用,跟你聊舒服。甚至你能解決問題,你能幫到人家。

天天就知道戴高帽塞錢的,人家恨不得一腳給你踢開,再罵你個sb。

你沒點乾貨,不管怎麼讀什麼厚黑薄白學,還是連來事的能力都沒有。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商業 | 社會 | 成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