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姜維一生,到底能否算得大英雄,真丈夫?

近日無意間玩了一款名叫《姜維傳》的遊戲,不說可玩性,單就劇情一塊就可算是翹楚了,惡補了許多的後三國知識。也對鍾鄧姜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那麼縱觀姜維一生,能否算得是大英雄,真丈夫呢?


謝邀。

評價姜維,諸葛亮、鄧艾和鍾會,一定比我們更有資格。

正史里,諸葛亮誇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對軍事很有感覺,有膽有義,心存漢室——這是自己人的誇法。

作為對手,鍾會寫信勸降姜維時,說姜維文武之德、邁世之略,是吳國季札一類的人——這是正面吹捧。私下裡,鍾會跟人說了,中原名士,比如夏侯玄、諸葛誕,那都壓不過姜維

鍾會自己是鍾繇的兒子,司馬昭的秘書,年少早達,哪個國家沒有去過,從小跟司馬昭談笑風生,還對姜維一見傾心如此。

鄧艾和姜維是老對手了。他自己偷渡陰平,滅亡了蜀漢,太得意了,自我吹噓:姜維自然是一時之雄傑,只是恰好遇到了我!——連自吹時,鄧艾都沒看輕姜維。

而且他們這麼說姜維時,其實姜維和蜀漢已經輸了:那時蜀漢滅亡,鍾會已封司徒,鄧艾已封太尉。兩個滅了對方國家、自己擔當國防部長和總理的人,誇一個被滅了國的將軍,是中原無人可比的名士,是一時之雄傑。

這分量,夠了吧?

然後,這兩個滅了對方國家的、魏國新任國防部長和秘書,就被姜維想辦法搞死了。

感受一下?

————————————

姜維的為人,很有趣。

論私德,郤正說姜維身為上將,卻住著弊薄的宅院,家裡沒錢沒妾沒有聲色娛樂,薪水隨手花掉。他甚至都不懶得表現「兄弟我很清廉」,而是在生活上無欲無求:好學不倦,清廉簡樸。

但這並不意味著姜維心如止水,寧靜致遠。

相反,姜維心比天高。他沒有物慾,只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大體可以說:姜維是個不在乎日常生活欲求的,徹底的理想主義者。

《三國演義》說,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九伐中原,其實算起正史上,姜維前後北伐,有十一次之多。

北伐,有勝有敗,但其執著,至少不必懷疑。

後世對姜維的一個大爭議,是他出兵太多,「窮兵黷武」。

然而諸葛亮逝世後,蜀漢又存在了二十九年,其中十二年蔣琬主持,七年費禕主持。姜維為大將軍是十年。

而且擔當大將軍期間,姜維並不完全主政。

費禕主政時,每次姜維興兵,不超過一萬人。這也是後世許多人猜測,費禕被魏國刺客刺殺,可能是姜維的主意——費禕死的那年,姜維就興兵數萬北伐了。

那時候,姜維應該是大有翻然翱翔、不受羈絆之意吧?

並非如此。

————————————

蔣琬和費禕秉政時,曹魏那邊並不太平:魏國曹芳登基,事在240年;九年後司馬懿政變;又五年後司馬師廢立皇帝曹芳,立曹髦為皇帝;中間夾雜著著名的淮南三叛。這是曹魏大亂的時候,但蔣琬和費禕都沒太把握住機會:也無力把握機會。

姜維有軍權時,面對的是已經穩固了大致掌握了政權,可以擅自廢立的司馬氏了。身後是內亂的朝廷。以及,實際上:那年姜維已經五十二歲了。

事實上,費禕與董允過世後,蜀漢內部很複雜。陳祗、閻宇、黃皓們的派系,一言難盡。

姜維擁兵北伐,是堅持,也是自保。因為一度,黃皓與諸葛瞻(是的,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都建議以閻宇代替姜維了。

姜維,一個五十二歲的隴西降將,和蜀漢內部關係,實在也算不上太融洽。他有才華,私德也沒什麼可挑剔的,落在他手裡的,則是一個諸葛亮都無法逆轉的大局面,以及朝內不斷的派系鬥爭——蜀漢後來降得那麼乾脆,讓姜維怒吼「我等死戰,何故先降」,跟內部派系有關。

那卻不是姜維所能左右的了。

————————————

這麼個局面,到最後,蜀漢終於也沒亡在姜維手裡——魏國三路大軍壓境,兩路專門來對付他。姜維身在沓中,被鄧艾圍裹阻攔,到底還是虛晃一槍,殺過了陰平橋、晃過諸葛緒、回到劍閣、守住了鍾會。

那時,他一個人,一支軍隊,幾乎把魏國的西征計劃摧毀了大半,逼得鄧艾行險僥倖,偷渡陰平。

到鄧艾取下成都,劉禪出降,鍾會在劍閣,還是動不了姜維。

本來,到此為止,哪怕就這樣結束,姜維也算為漢儘力了。

然而在蜀漢滅亡後,姜維還是籌劃著那著名的復興大業:

他利用鍾會的野心,說服了鍾會;利用鍾會與鄧艾的矛盾,囚禁了鄧艾,給劉禪的秘奏里,如是說: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好大膽的計劃,好決絕的計劃。姜維企圖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

他自己也知道,是「日月幽而復明」。逆天而行的事。何必呢?

最後眾所周知:計策未成,但一日之內,姜維拖死了鍾會、鄧艾和他自己,好歹也算是,熬到了蜀漢的最後一刻,然後以身殉之。

一個人要執著到什麼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在如此狹窄的夾縫中,在如此難以逆轉的大勢下,五十多歲到六十歲的年紀,不斷衝擊命運?僅論執著與剛烈,姜維實在還勝過諸葛亮。

姜維沒有諸葛亮那麼大氣,但不失為一個死士:無欲無求,只是朝著自己的目標衝刺。

後世眼中,前三國所以比後三國傳奇,不在於後三國人才凋零:實際上,後三國極多文武全才的人物,但大多都太聰明。

姜維之傑出,未必在才情——雖然鍾會也承認他了不起——只是他的行為做派,有前三國時,那些屈而不撓、執著至極、燃燒至死的性格光彩。他有缺陷,但依然為漢朝燃到了最後。

——哪位會說,他除了堅持,也是為了自保。很巧,陳壽也這麼說劉備:折而不撓,也是為了避害啊。

他的骨子裡,都透著季漢開國諸位的氣息。

千年之後,南宋臨安開城投降後,名將張世傑扶保幼主,輾轉南奔,甚至在海上結起船隊,立了海上朝廷。元朝與宋崖山戰後,宋朝最後的皇室悉數死去,張世傑依然不死心,帶著自己的軍隊,企圖找新的法子延續宋朝;後來大風起,張世傑溺水而死。史家說:

舟遂覆,世傑溺焉。宋亡。

是張世傑這樣不屈不撓、扶保宋朝的人死了,宋朝才算滅亡了。

於姜維,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姜維死,漢亡。

英雄?不一定。死士,一定是的。男子漢?有疑問嗎?

重複一遍:鄧艾說姜維一時之雄傑。鍾會說姜維中原名士無人可比。說完這番話後不久,姜維就執著地殉了蜀漢,還拖死了鄧艾和鍾會。

後世想說姜維不是英雄、不是真男兒的……應該先考慮辯倒的,是鄧艾和鍾會吧?


公元214年,這年姜維12歲,他的父親便以天水郡郡功曹的身份,為大漢戰死疆場。

公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這年姜維26歲,在防守諸葛亮大軍時被領導猜疑背叛,淪為棄子丟棄在城門外,遂降漢。

次年,姜維升為征西將軍,繼承了父親遺志,抵禦羌胡。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姜維回成都後即刻被分兵權。

蔣琬掌權期間,姜維為季漢御邊十餘年;蔣琬病逝費禕主政後,45歲的姜維才第一次得以進朝議政,期間又被費禕壓制六年,到費禕遇刺,局面才有所改善。

公元253年,姜維,一個降將,在朝堂中又無人照應提案不受重,在外領軍被各種掣肘帶兵不過萬,甚至在成為季漢政權指揮官之後,黃皓等人也一直在打壓,這是何等的執著與純粹,在極度壓抑的夾縫中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的抵禦邊疆,這年,姜維已經51歲了。

古希臘文學裡的悲劇,主要表現於英雄與命運的衝突和鬥爭,是為史詩。相較於俄狄浦斯的不知命運而無知,相較於普羅米修斯的不知後果而無畏,而姜維面對的,是一個既定的無法改變的巨勢洪流,大廈將傾。

饒是如此,就是這樣一個早該心力交瘁的人,接手了一個比劉備諸葛亮時期更加惡劣且無法扭轉的攤子,朝中每天有各種投降派進諫,還要面對朝內的鬥爭和政治上的打壓,姜維首先想到的,依然是光復季漢,在餘下的十年生命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燃燒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哪怕後主劉禪投降以後,姜維還在為了光復季漢繼續戰鬥,他最後在給劉禪的密信里寫道: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不知道最後的生死之際,伯約有沒有想起初遇諸葛亮那天,共有所圖鞠躬盡瘁;又有沒有看見兒時那模糊的,明亮的,其父親為大漢掣馬揚威的背影。


黑姜維的主要出於他的能力。的確他能力不如諸葛劉備——劉備諸葛面對的是曹魏的五子良將和一眾天才,但劉備諸葛背後也有關張趙馬黃魏延法正簡雍孫乾等一眾「爪牙」相幫。反觀姜維呢?要知道他只有一個人,要面對的對手是:郭淮、鄧艾、鍾會、陳泰。而在面對魏國當家花旦鍾會鄧艾雙子星,他最終還能做到死前雙殺對手。論當時天下,誰還能做到?

而歌頌一個人,不光要看能力,還要看他的情操。一個魏國天水郡的26歲降將,何故為了你們蜀國,戎馬一生,多遭猜疑,50多歲身死疆場。他的面前是魏國百萬大軍,而在他的身後,卻是投降的君主、無能的豬隊友和賣隊友的益州團伙。

打也是輸。不打,也是輸。我一個魏國投降而來的將領,憑什麼為了你們這些人,身死族滅??恐怕只有兩個字:理想。

戰亂時代,能堅持理想的人,到底能否算大英雄、真丈夫呢?你們說呢?

望陛下忍數日之辱,維將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必不使漢室終滅也。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蘇沉船 怎麼又看見你在黑姜維,ORZ
簡單寫寫讀後感。

姜維才非亮匹,志繼洪軌,民嫌其勞,家國亦喪矣

譙周的《仇國倫》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才寫出來,並非單純的賣國思想。

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國之將亡,有能力有骨氣和北方強敵以命相搏的棟樑被斥為無視百姓疾苦的匹夫,反倒是窩在成都放嘴炮的譙周之流,大家卻紛紛表示可以理解

蜀漢上下將帥不合,姜維身為蜀漢軍事最高指揮官卻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

姜維是季漢大將軍,而實際上所能夠調動的資源極為有限。鍵盤軍事家們指摘姜維為什麼沒有有效統籌季漢兵力之前,不妨動腦筋想一想那個被一個太監逼得屯田避禍的泥菩薩,究竟有沒有可以調動全國軍隊的權力。

罷免姜維一事,由尚書令諸葛瞻和中常侍黃皓可都贊成,朝中對姜維的不滿已經到了極點。

他受到中央猜忌根本就不是因為軍事上的問題,只不過是手頭有兵朝廷不放心。試想姜維真的打下長安,成都方面對他的提防只會更甚一步。

姜維並非不知,他卻選擇到沓中避難。劉禪有罪,諸葛瞻有罪,黃皓有罪,何為唯獨姜維無罪?

怎麼,不去避難怎麼辦,洗乾淨脖子等死嗎?而如果憑藉軍事力量強行壓服內部的異見,這種行為又和司馬家有何區別?

獨奏未免寂寞,姜維在蜀中之所以顯得突出就是因為蜀漢無人之故,諸葛亮死時尚有名將,一直到了姜維時代只能依照廖化、張翼幾個傢伙。

羅憲,霍弋,柳隱,李球,黃崇等等給您跪了。姜維憑藉劣勢兵力客場作戰,面對郭淮陳泰鄧艾諸多悍將,勝多敗少,他親自指揮的洮西之戰是諸葛亮時代都未嘗取得的大捷,難不成指揮這些戰鬥的全是姜維一個光桿司令嗎?季漢什麼時候缺過軍事人才?

姜維何不培養自己的接班人呢?大概沒有舉賢任能之才吧?

這個說法更是可笑。季漢北伐事業的接班人是按照季漢的基本法產生的,當然劉禪的決定也很重要,然而這關你姜維什麼事情?想要硬點一個?

人們只看到戰火點燃的意志,沒看到日漸消弱的蜀漢。在這一段故事中也只看了姜維的主角視角,其餘之人都成為英雄的陪襯品

誠然季漢的國力在衰退,然而姜維當的是將軍又不是丞相,難不成不想當廚師的司機真的不是好記者?實際上姜維歷次出兵北伐的規模都要遠遠小於諸葛亮,結果反倒賺了窮兵黷武的罪名。
姜維當上大將軍時,季漢的滅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面對著這樣一盤死局,只能說姜維儘力了,大家別黑他,至少在黑他之前,不妨想一想姜維在當時是否還有別的選擇。
關於姜維的軍事能力之前已經寫過,評論區里也有和蘇神的一些探討,有興趣不妨一看,或可供參考。如何評價魏延和姜維的軍事能力?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分割線——————————
評論區不方便排版,把回複寫在這裡。蘇神的質疑也一併粘貼過來。

《仇國倫》寫在257年,正好是段谷之戰第二年。正好證實了【眾庶由是怨讟,而隴已西亦騷動不寧。】這段記載,蜀中上下確實對姜維不滿很深,說瞧周打嘴炮,難道蜀中百姓的感受全都可以不顧?再者張翼、廖化雖然反對北伐,可都一直跟著姜維在作戰,那只是戰略不和,你如何能說他們沒骨氣沒能力?
我就知道你會拿姜維的許可權說事,讓姜維調和將帥關係跟他的手頭資源有什麼關係?周瑜如何令程普服?陸遜又如何令諸將臣服?這跟姜維能不能調動全國兵馬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姜維的戰略方針與蜀漢內部,包括張翼、廖化等人都有意見,這怎麼都不是一巴掌拍響的事情。至於說猜疑姜維還讓他領兵十年,這實在莫名其妙了,理由都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姜維好戰無功那是事實。蜀漢只是要罷免姜維兵權,而非殺他,難道老闆要開除你,你還有理由跑路了?身為漢中主將,卻在敵人進攻時不在大本營,還有理了?

羅憲,霍弋,李球,黃崇??????他們哪一個是姜維培養的?這時候姜維就許可權覆蓋全國了?羅憲可還是你瞧不起那個譙周的徒弟。李球,黃崇恐怕還不能算的上人物吧?我還以為你會說文立、常勖、陳壽、杜禎之輩,文立、陳壽總還在姜維麾下辦過事。柳隱比姜維還大十歲,如何不是老傢伙?難道他還能當姜維繼承人不成?

首先我又沒說姜維是唯一一個有骨氣有能力的人,廖化張翼雖然官位很高,實際上也是屬於姜維的北伐團隊,受姜維的統領。
然後說說百姓苦難的問題。季漢以小搏大難免要讓季漢百姓做出犧牲,然而這終究不能作為放棄北伐的理由。如果邏輯成立,乾脆抗日戰爭也不要打了,大家一起投降日本天皇,豈不美哉。姜維的北伐動作一定程度上的確是起到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效果,大家一起吃點苦頭,總還是要強於淪為敵國砧板上的魚肉吧。
再說關於姜維手下的將帥關係。話說你是怎麼看出不和的?張翼廖化雖然在出兵之前嘰嘰歪歪,然而上戰場後和姜維的配合什麼時候出過問題?他們能夠升到左右車騎將軍的高位,靠的難道不是北伐戰爭中的戰功?這三人分明就是相愛相殺好吧。按照你的邏輯,鄧艾和陳泰也一度就軍事戰略產生分歧,這算不算魏軍將帥不和呢?
還有季漢的軍事人才不是姜維親自培養。。。這讓我怎麼說好。雖然在三國志11中大家行軍打仗兩三個人就能帶動數萬大軍,可是在三國戰場上,如果沒有一套完備的指揮系統和一批優秀的軍事人才,只憑几個光桿司令,北伐軍根本就沒法在殘酷的隴西戰場上生存。
還有老闆要開除我當然要跑路,我不可能乖乖餓死。而且姜維果真乖乖送死,你恐怕又得發文噴他迂闊。何況敵人進攻之前,姜維也上書說要提前準備,劉禪不聽你有什麼辦法。

軍事人才是可以培養,姜維常年征戰,他麾下連出色的將領都沒有,難道讓劉禪親自上戰場培養人才?姜維只在費禕時代兵不過萬,自253年掌權以來,兵力可達數萬,規模如何均小於諸葛亮?窮兵黷武當然建立在國力上,姜維可以不管政事,但不可能不察國力。就好像你做項目可以不管財務的事情,但你必須知道財務能有多少錢給你弄項目。財務挪不出錢來,難道你還能強來?姜維儘力就不能黑?諸葛瞻難道沒有儘力?後人多論其罪。我已經說清楚了,無論蜀漢是否滅亡,姜維那一戰實在打得太爛了,全程被動挨打。姜維錯誤的戰略從一開始你就避而不談。

諸葛亮北伐時最多兵力近有十萬,而姜維發動的最大規模戰役能有四萬人不錯了,你說這算不算規模懸殊?姜維堅持北伐無論是從軍事還是政治意義上講都有不得已的苦衷,這個問題你也回答過,有條件也得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得上。殊不知後期國力差距加大,如果還和費禕時代一樣領著幾千人去隴西浪,九成九會被鄧艾吃得連渣都不剩。這不是在做項目,這是在玩命。
姜維最後一戰是打輸了沒錯,可你不要忘了季漢亡國時人口不過百萬,而司馬昭一口氣派來十六萬人,長安還有十萬後備軍,加起來的兵力超過了季漢的青壯年勞動力。這種仗輸了不算丟人吧。
關於漢中防守的戰略問題,.與其說錯誤毋寧說是冒險。之前的回答中有提到,這裡不羅嗦。別拿興勢之戰說事,鍾會不是曹爽,姜維也沒王平那麼好的運氣,在亡國幾乎是必然的情況下,我覺得姜維如果繼續按照王平的規劃,你恐怕又要說他墨守成規了。既然按老辦法穩穩地輸,冒險賭一把可能會輸的更慘也可能翻本,雖然希望渺茫,為什麼不賭一把?而且如果諸葛瞻如果不送人頭,沒準當真能翻本呢(然而可能性還是很小)。
蔣舒臨陣倒戈姜維是要負責任,而且此事也確實引發了災難性的後果。這點還是要承認的。


我就不明白了 怎麼現在對稍微正面點兒的歷史人物非要雞蛋挑骨頭的黑一番 對滿身黑點槽點的卻洗了一遍又一遍 天天就看知乎黑劉備道貌岸然真小人偽君子 黑諸葛架空皇帝以令群臣利欲熏心 洗司馬雄才大略忍辱負重成就一番大業 姜維雖然算不上多偉大的人物 但至少他對君主忠心不二 謹記恩師教導 為了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個人品行操守符合大眾價值觀,且為群體做出了個人犧牲(不一定是死亡),那麼這個人就是英雄。既然是犧牲,那麼大部分情況下事情成功必定是小概率事件,很多情況下犧牲都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以功績本身不是評價英雄的標準。

比如譚嗣同傲赴刑場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想用自己的血為變法祭旗,喚醒廟堂上下的改革意識。他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也不懂得槍杆子出政權,他心中的變法不但沒成,後來不過十年大清還亡了,那譚嗣同就不是英雄了?我想如果譚嗣同不是英雄,那麼這世上就沒幾個人配得上英雄二字了。

在人們樸質的道德觀下,很多時候英雄品行是超越時空,甚至不以其犧牲群體的敵我而分的。這點古今中外都是一樣。比如遠征羅馬而失敗的漢尼拔是敵人眼中的英雄,維護奴隸制的羅伯特·李也是敵人眼中的英雄,同樣,趙家的大宋早亡了,可文天祥還是堅持不事二主,元人難道不是打心底的敬佩他么?

說到底,評價英雄最重要的就是其個人品行,而不是功績和敵我。後主都投降了,姜維還為光復大漢殫精竭慮,而不是想辦法解甲歸田,持此執念的人自然是英雄。


姜維死,漢遂亡。


作者:斗轉參合
鏈接:如何評價三國時期姜維這個人? - 斗轉參合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姜維(202-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軍事統帥。其人智勇雙全,極善用兵,是蜀國綜合能力最強的將領。原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將,後降蜀漢,官至涼州刺史、大將軍(擁有最高軍事指揮權)。姜維在諸葛亮去世後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終究回天乏術。蜀漢滅亡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也被魏兵所殺。


天水麒麟少幼孤——姜維身世之謎

我記得《三國演義》介紹姜維時,說他自幼少孤,和母親一起生活。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姜維任中郎將,職位不低,對當時年僅24歲的人來說,算得上一個可以借力的墊腳石。但如果姜維僅僅是一個孤兒,即便他有再大的才能也難以得到這樣優厚的待遇。這是第一個疑問。


姜維幼好鄭學,後被諸葛亮稱為「涼州上士」,學問見識猶在馬良之上。「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三寸不爛之舌可以說動武陵蠻傾力相助,並非等閑之輩,可以被諸葛亮這樣稱讚,可見姜維是學到了真本事的。以他幼孤出身,恐怕也難以得到這樣良好的教育。這是第二個疑問。


姜維在太守那裡頗得信任,儼然算是一個可以在一城一郡有發言權的人了,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的推斷是:姜維出自天水豪族姜氏。姜維的父親必然從政或從軍,為國死難,魏國撫恤遺孤,所以給與姜維優厚的待遇,使之能夠接受優良的教育並最終展露頭角。


再進一步分析。姜維生於公元二零二年,如果說他幼孤,則父親死難時,他的年齡應不超過十五歲(過十五歲即為成年),也就是他父親必然死於公元二一七年前。雖然姜維的父親也可能死於某些小的戰亂,但能得到魏國官方優厚撫恤的,更有可能是一場大戰。查閱史書,我們不難發現,公元二一七年前,發生在天水的動亂只有一場離此最近,規模最大,也最有可能,那就是發生在公元二一二年的馬超席捲隴右。


那是馬超兵敗潼關後的第二年,趁曹操回兵,他又聚集重兵圍困了涼州刺史韋康,兵占冀城,夏侯淵一時無可奈何,最終楊阜、姜敘屢出奇計擊退西涼錦馬超。我想姜維的父親可能就是在這場動亂中戰沒的。間接的證據還有一些。與姜維共投蜀軍的還有尹賞、梁虔、梁緒,這三位自幼和姜維交好。和楊阜起兵的姜敘很可能也是姜氏一族,同謀的梁寬、尹奉。姜、梁、尹三位的家屬被馬超悉數屠戮。我想應該就是因為四人同為戰沒家屬,因而四位年輕人共同被魏國撫恤並提供公學。


從這個角度講,姜維是根正苗紅的烈士家屬,又受到了優良教育,屬於魏國在涼州地區重點培養的第二梯隊人員。《三國志》記載,


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


蜀漢收留了殺害同宗和父親的馬超,姜維和蜀漢就有間接的殺父之仇,我開始實在想不出什麼正當的原因導致和他同行的太守懷疑姜維有異心。但細細想來也不是沒有可能。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並沒有選擇子午谷奇襲,也沒有出褒斜道,而是繞道取了隴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魏略》記載,

魏略曰: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當時的諸葛亮當然沒有那麼大的威懾力可以讓三郡立即望風歸降的,應該是諸葛亮的間諜戰起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之前蜀軍的間諜就曾巧妙地滲透到洛陽,拔掉了司馬懿這顆眼中釘,這次也很可能再次策反了隴西三郡的部分魏國官員和將領。我想,這位太守可能一時間聽聞太多人叛變了,因此忘了國家統戰政策,為保險起見才把姜維交給蜀軍的。


公平地講,沒有任何成功是偶然的,也沒有任何失敗是毫無緣由的。魏國初期的失利正反映了他們在隴右乃至關中控制的薄弱,官僚梯隊鬆散,大部分官員對國家戰略吃不透,到了危急時刻就會出現大亂子。


像姜維這樣的人,幼年喪父,侍母至孝,和蜀漢又有間接的殺父之仇,怎麼可能主動投敵呢?一般來講,幼年喪父的孩子,性格往往呈現兩個極端,或者性格極弱,或者性格極強。姜維屬於後者,魏國官員理應心知肚明。和間接的殺父之仇比起來,更直接的傷害來自魏國官方對他人格的否定和無情的拋棄。最終,姜維到死也再沒想過回歸魏國。


九伐中原空勞國——姜維才略之爭

大家爭議較多的是姜維九伐中原。爭論的焦點並不是他窮兵黷武與否,而是他能力到底如何。諸葛亮評價「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但從姜維後期的戰績來看,勝負各半,勝利都是階段性的,往往受限於客觀條件,屢次被對方
「力挽狂瀾」。


平心而論,我並不認為姜維的軍事才能絕對超出這個時代,像吳起、韓信那樣是不可能的,因為時代不同了。魏國之所以有很多將才,是因為魏國正好囊括了大部分出將才的地區,如幽燕、并州、雍涼,這三大地區由於胡漢雜處,經常出現戰亂或盜匪,按照自然選擇定律,一定會有身懷軍事天賦的人脫穎而出。魏國只要善加選拔培養,絕對不會擔心無人可用。但蜀國截然不同,感謝郭嘉,感謝丞相,內無盜匪,外無兵禍,除了北伐,無處練兵,人才自然枯竭。


姜維的早期軍事才能應該說正是來源於客觀環境和魏國的細心培養,諸葛亮所觀察到的這些才能,並不是才能,而是天分,就像野獸在林中躲避獵人的追捕一樣,是他的本能。應該說,他有超過其他將領一個層次的天賦,但卻沒有這樣的客觀條件。好的將領需要用大量的金錢、糧草和陣亡將士堆出來,這些條件,魏國給得起,蜀國給不起。諸葛亮第二次北伐,魏軍被蜀軍圍在城裡亂打一通,追擊的時候還折了王雙,但最後竟是舉朝歌頌勝果——有曹真將軍指揮若定,其他地方輸點虧點也都無所謂的。自古,好的將領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姜維到了蜀國,其實是鶴立雞群,幾無用武之地的。


如果說他有唯一一絲成為超一流名將的機會,那就是諸葛亮長壽。諸葛亮病逝前,姜維任中監軍,征西將軍,這並不是特別顯赫的官職或軍銜,論位高,不如魏延,論機要,不如楊儀,這並不是諸葛亮不重用他,而是他太年輕,沒有資歷。好的人才需要在名師手下多歷練才能青出於藍,好的將軍也是一樣,他需要在名將的指揮下多打勝仗才能學會自己打勝仗,但姜維比諸葛亮年輕太多,諸葛亮死得又太早,沒有這樣的機會。姜維學了諸葛亮的兵法韜略,但實踐層次多在戰術層面,於戰略層面恐怕難有突破,何況諸葛亮死後連戰術的改進也無人指點。還有更要命的,諸葛亮手遞手的接班人是蔣琬,蔣琬之後有費禕,這兩位都是和平主義者,是國際親善大使,於是姜維在一個將領最黃金的年齡坐起了冷板凳。我並不埋怨蔣、費二人的政策,只是客觀地說姜維沒有遇到發展的好機遇,如果諸葛亮多活十年,姜維或許可以脫穎而出達到另一個高度。


從諸葛亮逝世的公元二三四年,至費禕逝世的公元二五三年,姜維坐了十九年的冷板凳,每次出兵規模不過萬人,糧食供給也不過數月。我們叫他天水的麒麟兒,是說他早成,但實際他成得並不早,大部分的事業都是在五十歲之後才開始起步的,說他晚成還差不多。


隴右之右——姜維用兵方略之爭

雖然姜維的用兵師承諸葛亮,但我們對比諸葛亮和姜維的用兵方略,兩人還是略有不同的。諸葛亮前兩次北伐,確實沒有選擇漢中東北的捷徑,而是繞路祁山了,這是因為他覺得從這裡出兵,運送兵糧較便捷,也更有勝算。但第三次北伐之後,由於木牛流馬的發明,蜀軍已經可以從渭水運糧,不再依賴陳倉做軍事樞紐,諸葛亮遂屢次直出褒斜道,以求進兵神速,戰線迅速從陳倉、大散關一線推至武功、郿城一線,魏國告急。


姜維卻和老師的用兵方向不同,他有自己的主張和追求。他認為,老師走陳倉道是對的,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從來沒有真正割斷魏國對隴右的控制;自己是涼州上士,對西北軍情了如指掌,如果可以連結羌戎,夾攻魏軍,則蜀軍完全可以坐斷涼益二州,居高臨下。其實,有心人不難發現,姜維走的是馬超的老路,劉備收用馬超,也正是為走這步棋。這步棋對不對呢?我認為是有勝算的,但前提是,荊州的一半還在蜀國手中。


如果荊州還在,則主戰場還在荊州,涼州作為次要戰場,魏軍是不會也沒法重點防禦的。馬超也好,姜維也好,一旦跑到自己的主場,沒有曹操復生,沒有數萬大軍坐鎮,那是絕難壓制他們的。魏軍權衡利弊,肯定還是死守關中,集結重兵防禦荊襄。如果真是這樣,此二人便大有用武之地。漢中作為兩地之間的跳板,也可以充分發揮戰略要塞和軍事支點的作用,北連關中,南達荊襄,背靠成都,四通八達,曹魏定然左支右擋,無力招架。但一切戰略皆因孫權和呂蒙而改變。吳國在幾次出兵合肥不利之後,哭著喊著非要收回荊州,掛了人家二當家並間接害死三當家,氣死大當家之後,吳國收回了荊州,但他們出兵的重點依舊是徐州。我們除了讚歎吳國戰略水平的「高超」,也只能安慰蜀國稍安勿躁。


合肥這塊地方我們前文已有分析,在兩淮屯田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魏軍防禦兵力多時不足兩三萬,少時僅有數千,主要防禦思路是移城就山,重點防禦,靠魏國中軍遠道馳援再加上一定量的虛張聲勢,大多數時候是連蒙帶騙,而吳軍主力七八萬之眾偏偏不能越防而過,甚至有孫權不敢下船達一月之久的優異表現,這極大鼓勵了魏國的機會主義行為,也造就了姜維的悲劇——魏軍防禦重點最終從東側轉移到西側,鄧艾的出現填補了魏國在隴右的空缺並最終壓垮蜀國。這並不全怪姜維,換了諸葛亮打也是一樣的。


對比諸葛亮和姜維兩人的用兵方略。諸葛亮用兵較少侵略性,進兵方向較為穩妥,無半數以上把握絕不輕易行動,看似進攻性的行軍往往攻守兼具,就像移動的堡壘,讓敵人不知什麼時候可以進攻,也不知從哪裡進攻。第五次出祁山,司馬懿從上邽尾隨而至,諸葛亮從容不迫地回身迎敵,司馬宣王立即被嚇得高溝深壘,轉攻為守。諸葛亮也沒有過於為難他,斬首萬餘就撤兵了。


相比之下,姜維的用兵習慣大不相同。他的行軍極為大膽,也很有創造性,這是他超越老師的地方,對於進兵方向的選取非常有侵略性,每次都一定要從魏國割下一塊肉來才肯罷休。他曾把王經圍在狄道城,張翼勸他不要過於追求擴大勝果,但姜維將這樣的意見視為對自己用兵方略的否定,極為反感張翼的建議。如果在上邽城外打敗司馬懿的是姜維,他可絕不會如此善罷甘休,非要把司馬懿追著屁股捻回老家才肯罷休。


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諸葛亮這麼多次出兵,除了南征時不得已與李恢分兵兩路,其他時候兵權從未長時間分割過,佔了上邽城後雖有一次分兵,但防守性質極強,主要就是為了吸引司馬懿追擊,和姜維的屢次分兵不可同日而語。姜維的攻擊就像烈火一般,瞬間沖入敵人的領地,每每讓魏軍十萬火急,但凡對方有一點點優柔寡斷或瞬間失誤,姜維都足以扭轉戰局。但他性格有些急躁,用兵的分寸把握也略顯不足,往往取得階段性勝利後卻總被對方「力挽狂瀾」。我覺得這些都是他歷練不足所致,經常得勢不得分,欠缺臨門一腳的磨鍊。耐性、經驗和整體規劃略有欠缺,但膽略、侵略性和決心都高人一籌,這基本決定了他在軍事上的作為了——戰術上高人一籌,戰略上難有突破。


但說到底,我們也沒法說誰的用兵習慣更好,因為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的優劣勢,他們所處的客觀環境對他們的束縛也不同,我也只是提供一個更好地了解兩個人的角度。


當年識破武侯計也嘗對陣趙子龍——你喜歡姜維么?

我得承認,自己是喜歡姜維的,雖然不是最喜歡的一個,但在我的武將譜中,他絕對要有一席之地。這並不是因為他能力多強,而是他性格吸引人。


這得從姜維和諸葛亮在天水見面那時說起。


我說了,他幼年喪父,侍母至孝,性格極為好強。老版《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極為傳神的描寫:

姜維對太守說:「趙雲敗走,諸葛亮必然親自來攻。」


太守點頭,「我已令兵士多備弓箭,加固城防,嚴守四門。」


姜維搖搖頭,「這樣雖可保住城池,但不能殺敗諸葛亮。」


太守大驚,「伯約還想勝他?!」


四分之一柱香之後,姜維說出了他所有台詞中我最喜歡的那一句,


「呵,此亦不難。」


試問,有幾個人敢在諸葛亮面前說「此亦不難」?曹操說過嗎?周瑜說過嗎?司馬懿說過嗎?這個年輕人真傲氣,真不簡單!


我們再看姜維最後勝了沒有?


卻說孔明因慮姜維,自為前部,望天水郡進發。將到城邊,孔明傳令曰:「凡攻城池,以初到之日,激勵三軍,鼓噪直上;若侯日久,急難破矣。汝等諸將,當激勵三軍,不可失此機會。」於是大軍徑到城下。因見城上旗幟整齊,不敢輕攻。候至半夜;忽然四下火光衝天,喊聲震天,正不知何處兵來。只見城上亦鼓噪吶喊相應,蜀兵亂竄。孔明急上馬,有關興、張苞二將保護,殺出重圍。回頭看時,正東上軍馬,一帶火光,勢若長蛇,孔明曰:「兵不在多,似此人之調遣。真將才也。」遂令關興探視,回報曰:「此姜維兵也。」孔明嗟嘆不己,折了一陣,收兵歸寨,思之良久,乃顧左右曰:「量一姜維,尚不能勝,安得破魏耶?」


人家可真沒有說大話,還是贏了諸葛亮一陣的,而且就帶了三千人。他狂歸他狂,但他抓住了百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機會戰勝了諸葛亮——狂還是有理由的。


還是那一句話,所有失敗都是有原因的。我們幫諸葛丞相分析分析。


姜維的安排是,自己去城東截殺蜀軍,其他三人各引一軍埋伏在外,梁緒在城中帶百姓守城。估計周瑜、曹操親眼看了姜維的安排也要氣的吐血——就這點兵馬,這點安排就打贏諸葛亮了?當年周瑜水陸八萬大軍,曹操漢中四十萬人馬,都一樣被殺得大敗。但我們細想想,諸葛亮輸得真不冤。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陣容是歷屆陣容中最強的,士兵剛經過南征的鍛煉,不勞不懈,士氣高昂。不管是單打還是群戰,諸葛亮都應該是不懼姜維的。除了作者在這裡打伏筆襯托姜維,還有什麼因素讓諸葛亮吃虧了呢?我覺得,要怪還得怪南蠻軍太弱,沒有起到熱身賽的作用。自從周瑜、曹操去世,諸葛亮除了司馬懿就沒把誰放在眼裡,碾壓式平推孟獲讓諸葛亮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前文所說的本能,不同的是,並非身體機能的本能,而是對計謀的本能提防。你說為什麼魯肅過來說要勞軍,諸葛亮就知道是計呢?因為他那時候才不到三十歲,誰都想欺負他,不多個心眼是不行的。到現在,諸葛亮開始張口閉口「老夫如何」,是到了他欺負別人的時候了,所以遇到年輕人的時候就缺少了一種本能的提防。


梁緒帶著百姓守城,以諸葛亮的能力會看不出來那是百姓?以他的精明,有個蒼蠅飛進蜀軍他都能拿過來為己所用,何況是城上站滿了老幼婦孺?我的猜測是,諸葛亮有自己的打算。前面軍魂趙雲折了一陣,後面他親自帶前軍圍城,定要扳回一城,振奮士氣。他看到城上是百姓的時候,自己反而不急於攻城了:一來,要宣揚蜀軍強大,靠正面強攻讓你們體會面對強敵的無力,摧毀爾等的抵抗意志,二來,姜維上次識破了我的計策,這次我也要賣個破綻給他:他派百姓守城是要顯示士兵羸弱,然後趁我不備來偷襲,那我就將計就計,讓你也知道面對老夫的無能為力。


俗話說,小李飛刀上了兵器譜就不能算暗器了,李尋歡絕就絕在,告訴你一會兒飛刀直奔哽嗓咽喉,但你就是防不住。諸葛亮要的就是你明知我中計了還是贏不了我的那種絕望。


觀諸葛武侯的計算不可謂不精妙,但這裡還是姜維棋高一著。書中寫


忽然四下火光衝天,喊聲震天,正不知何處兵來。


看這麼多年三國,除了在這裡,你還什麼時候見過諸葛亮「不知何處兵來」了?


老版《三國演義》對此處的安排更加細緻,諸葛亮聽到敵襲,只是不慌不忙地問,「是否是城中兵馬?」


這一問說明他對偷襲早有預判,以他的謹慎,一定早有安排:針對城中兵馬的偷襲,參考陳倉落城的經驗,他定有內應在城裡斬關落鎖,外面舉火掩殺,在強攻的前夜拿下天水城,第二天,踏著日出的光芒,諸葛丞相從容不迫地進入天水郡安撫百姓並與群眾代表親切交談。


但關興此時給了否定的答案。諸葛亮馬上反應過來——要壞事!這才慌了,「我中姜維之計也!」


姜維簡單的一個夜襲並不能真的算作一計,那諸葛亮所說的中姜維之計的計指的是什麼呢?


我猜測,諸葛亮在做第二點戰術安排的時候,略有些託大。他覺得自己看破了姜維的計,所以在城東,也就是他自己領兵前來的方向上減少了兵力,以吸引敵軍的偷襲,然後在其他三門都布置了伏兵,就等敵軍出城偷襲之後殺入城中。真若如此,敵軍必然回救,城內逃出的殘兵和城外入城的魏軍衝撞到一起,自相殘殺,丞相帶著關興張苞看完熱鬧就可以收人頭了。等姜維被綁上來之後,自己可以搖著大扇笑呵呵地說,「你用三千兵襲我,我也用三千兵襲你,伯約可輸得心服口服?」


但偏偏這時候城中「守軍」只管搖旗吶喊,並沒有出城,伏擊蜀軍的魏兵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諸葛亮最先受到攻擊,但因為姜維指揮得當,諸葛丞相的情況十分緊急,來不及更正軍令,早有部署的蜀軍伏兵沒有新的將令也無法擅動(為免優勢兵力自相殘殺,古代夜戰不宜違令擅動),所以城東蜀軍吃了大虧,其他三部兵馬卻乾瞪眼沒辦法。姜維偷襲成功後敲鑼打鼓安然回城。我想,這才是羅貫中為了襯托姜維的智謀而描繪的計中計。沒有諸葛亮看錯姜維之計,怎能體現姜維智力超群呢?


我喜歡姜維,其實還不僅僅因為他的才智超群,雖然這是必備條件。我所欣賞的品質,就是他的那種鬥志,一種「你就算把我踩在腳下我也要翻過身來打倒你」的氣勢。他將整個三國人物的傲演繹到了極值。姜維在某次追擊中跌下馬來,要是其他將領早就屁滾尿流跑回本陣了,還有的反應稍慢可能就原地等死了,但是姜維讓人瞠目結舌,


楊欣撥回馬,來殺姜維。維躍起身,一槍刺去,正中楊欣馬胸。


這叫藝高人膽大!當年空手射死郭淮真是名不虛傳。聽連麗如講《楊家將》,說兩馬一錯蹬,這員楊家小將使了硬功夫,兩腕一用力,槍身抖得如弓背一樣,霎時甩出了三個槍頭,個個是真,正好挑斷了敵將絆甲絛,分毫不差。這一槍是楊家傳世本領,沒有三五年的苦練是絕沒可能練成。我當時想的是,姜維的這一身傲氣怎麼來的呢?一半是父親喪後自己每每發奮讀書練武積累來的,還有就是近二十年的冷板凳讓他異常執著地苦練看家本領練出來的。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的。姜維雖不是世上最珍貴的那塊足赤黃金,但他至少也價值連城。那躍起一槍,讓我想起了他給母親寫的一封信:


孫盛雜記曰:初,姜維詣亮,與母相失,復得母書,令求當歸。維曰:「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我欣賞姜維的第二點,是他的膽略。很多人怪他錯改蜀國在漢中的重門戰略。大家這是有點錯怪他了。他這樣做確實風險很大,但當年諸葛亮也有同樣打算的。


《三國志·後主傳》記載:


七年冬,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


《三國志·李嚴傳》記載:


八年,以曹真欲三道向漢川,亮命嚴將二萬人赴漢中。亮表嚴子豐為江州都督督軍,典嚴後事。亮以明年當出軍,命嚴以中都護署府事。嚴改名為平。


諸葛亮築漢、樂兩城是在建興七年,曹真伐蜀是在建興八年,仗還沒打,諸葛亮先是命李嚴率兵赴漢中,後又「以明年當出軍」,改命李嚴。本來曹真三路伐蜀應該是蜀漢和曹魏的一場大決戰,這場仗後來因為陰雨連綿,未能發生。但奇怪的是,諸葛亮好像預知自己會勝利一樣,開始準備明年出兵事宜了。


這就是諸葛亮高人一籌的地方了。前兩次北伐,曹魏軍強卻死守,蜀軍勢弱卻不得不強攻,這樣是不可能獲大勝的,一定要讓對方打過來,我們才能全殲敵軍,最終扭轉隴右乃至關中的敵我態勢。諸葛亮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盤算,從建興七年開始,先收復武都、陰平挑釁敵軍,然後趕快修築了漢、樂兩城,漢城離陽平關很近,互為犄角,樂城離南鄭很近,也可相互依靠。這樣有計劃地放曹真、司馬懿進到漢中平原,重演當年漢中決戰一幕,如果可以藉機大量殲滅魏軍,蜀軍就可藉此良機達到坐斷隴右的目標。姜維也只是在諸葛亮的基礎上繼續執行而已。雖然錯守諸圍的同時避禍沓中是一招敗棋,我還是稍稍佩服了一下他的膽略,好像他手中有殺無閃還是自信滿滿地跟對面的鄧艾說「爾等小賊可敢殺我」——在僅有萬分之一的勝算時,還敢放手一搏,這人真是膽大如斗!


其實,他的大膽也屢次給他招來殺身之禍的。兵圍鐵籠山,司馬昭已經無計可施,羌兵驟至,姜維竟然全無防備,功虧一簣;和鄧艾祁山鬥法,他知道敵軍有地道偷襲左右兩軍,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照樣紮營不誤,賣個破綻就是要全殲鄧艾,結果折了左軍,落了個不贏不輸;對陣司馬望,他明知敵軍要劫糧,偏偏就把糧食給對方截,然後派傅僉再截殺敵軍,最後雖然打贏了,糧食也沒了。很多次,姜維因為自己的膽大而搏出了勝機,但也因為膽大喪失了勝利。究其原因,一方面,他過於大膽,對於必要的和不必要的犧牲都毫不吝嗇,但實際條件對他束縛太緊,讓他的選擇往往無功而返;另一方面,他在關鍵時刻每每體現出了火候不夠過於急躁的缺點,年輕時沒有經過諸葛亮手把手的指點,直接造成的後果就是對勝機的拿捏不準確,本事過人,但無力施展,這是困擾他一輩子的硬傷。要我說,姜維的功夫像是七傷拳,傷人先傷己,嗜血搏命,誰見誰怕,和樂進、馬超倒有幾分相像。


論性格,這個人心高氣傲,性格倔強,按老百姓的話講,這人怕人說也不讓人說,這是單親孩子一般都有的特點。張翼勸他,他憎恨張翼,廖化勸他,他懷疑廖化,這是一個比較壞的習慣。夏侯霸第一次提到鄧艾、鍾會,他哈哈大笑,「黃牙孺子,何足道哉」。本事大的人確實都容易剛愎自用,有幾個人能像諸葛亮、司馬懿那樣呢?也罷了,不能對他苛責太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他所能做的就是那些,再多一點,我們知道他也絕無可能做到就是了。


記得小時候還看不懂三國,電視台正播放鄧艾偷渡陰平,母親問父親,「諸葛亮死了,蜀國就不行了么?」我父親只是簡單地說,「不行了。」母親好像有些不甘心,又問,「姜維不是挺強的么?也不行了?」這次,父親嘆了口氣,說,「也不行了。」當時天很晚,我覺得是一種天都要塌下來的感覺,長大之後回想起這幕,覺得有人能被其他人寄予希望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當他們也支撐不住的時候,每每讓人覺得那也是一件讓人嘆息的事情。


老版《三國演義》裡面有一幕戲,姜維最後一次北伐後撤兵,騎上戰馬,但馬卻寸步不走。親兵要抽鞭子,姜維無奈地制止了士卒,嘆口氣,下馬來,「非它之過」,牽著馬離開了。這四個字是說的多心酸呢?我曾經問過李遠,「你覺得《三國演義》裡面最大的悲劇是誰?」我給的回答是,「蔣琬、費禕、姜維。」因為荀彧死得雖冤,卻是為自己而死;諸葛亮死得雖悲,也是為自己而死。諸葛亮死後,受先主知遇之恩,受後漢提拔之恩的人已經沒有了,而活著的人還要為「興復漢室」繼續努力,還要在這個日漸艱難的局面中堅持下去,如果前人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殉道,那這些後人就是為了別人的理想殉道,不啻為一種悲劇。姜維的老師是一個天才,用頂天的才能支撐蜀國滿狀態運轉,他死後,再沒人能達到這樣的成就,但他卻要完成比老師更艱巨的任務,更是一種悲劇。當他打定主意要用一計害死鄧艾、鍾會的時候,我真替他嘆口氣——你的意志真是銅鑄鐵打的,只可惜沒有一個好的目標好的平台讓你施展才華,然後就想起了牧紳一評價赤木的話——可惜了。


每次想到姜維,我都會想起九方皋的故事:別人不識馬,讓千里馬拉車駝物,下雨泥濘,主人鞭如雨下,九方皋看起來比抽在自己身上還要痛,抱著馬脖痛哭不止。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也只能說一句,誰叫你攤上了呢?

2013-05-04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寒溪筆談(uthuamanlou)

http://weixin.qq.com/r/u0XD2zXER2g4rXG49xCp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就提一個問題。倘若姜維真的一心只為功名,何至於國破之後還要行謀反之舉?他不知道此舉風險遠高於成功率嗎?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來
摘自《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郤正撰文論述姜維說:「姜伯約居上將之顯位,處群臣之首列,住室簡陋,家無餘財,側室無侍妾之歡,後庭無音樂之娛,衣服僅求夠用,車馬僅求乘用,節儉飲食,不華不奢,公家所給費用,隨時用盡不留。分析他這樣做的原因,並非為了激勵貪濁者抑制情慾,限制自己,只是滿足於現有條件,而無過多要求。人們談論古今人物,常常讚揚成功者而貶低失敗者,讚譽高位者而貶抑在下者,都認為姜維錯投蜀國最後身死家滅,因此貶損他,而不進行具體分析,這與《春秋》褒貶人物的義旨極不相同。像姜維這樣好學不倦、清廉樸素,應為一代之楷模。」

 原文:郤正著論論維曰:「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咸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錶也。」

姜維:我這一生,從來沒有放棄過。


儒家有個信仰,叫「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翻譯一下就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是英雄。傳承了從昭烈皇帝開始季漢特有的百折不撓的精神。只可惜棋差一招,弄不過鄧艾。
如果說姜維是「志立功名」,那最「志立功名」就是大耳朵了吧,一早跟著曹老闆平了天下,省得讓天下百姓受苦了。
丞相哪次北伐不比姜維消耗大?為啥沒有「益州疲弊」?姜維都沒開府,只有軍權沒有政權,後勤不利賴誰?
段谷失約猶如李嚴斷糧,這也算是將帥不和的黑點?成都投降,姜維本隊拔劍劈石的時候你怎麼不說他將帥失和?張嶷一把年紀得了風濕路都走不了也要追隨北伐,最後身死段谷,這時候怎麼不說將帥不和?
譙周之流連戰場都沒上過,連魏國人都沒見過,就他媽一個勁兒地反北伐,仇國論能當真?
最後,大家想像一下如果壓根沒有姜維,季漢會怎樣?


按辭海的定義,英雄主要指個人品質,大丈夫則主要指個人成就。

個人品質上,郤正評姜維: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咸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錶也。

從姜維的個人操守,到他最終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忠誠與堅毅,稱為英雄毫不過分。

陳壽等負面評價姜維的史家,主要攻擊他「勞而無功」,「濫用軍力」導致蜀漢最終失敗。在蜀漢最終滅亡的結果上,姜維確實沒能力挽狂瀾。但他從天水中郎小官,以降將身份在敵國最終成為最高軍職的大將軍,無論如何也算得上有所作為。

————————

多說幾句。

評論歷史人物有很多標準。例如建國後一段時期主流的「階級標準」。即通過「階級立場」、「階級成分」、和「出身」這三個要素總體對人物進行評價。在其高峰期,「歷史學是具有階級性的科學」是絕對性的標準。

目前國內主流認可的評價體系為「歷史作用標準」。即以「歷史人物所作所為的客觀效果」和其「對歷史發展的促進或阻礙作用」來褒貶人物。

這個標準的好處毋庸置疑,它脫離了動機和出身,更客觀的評價歷史人物。但事有利弊,不討論道德和動機,岳飛、文天祥、鄭成功等人就成了阻礙民族融合與國家統一的負面角色。而秦檜,施琅,司馬懿等人則成為了推動歷史的正面角色——很明顯這種標準強調功利判斷而忽略價值道德判斷。或者說,功利至上是唯一標準。

在所謂民族統一、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等「歷史客觀規律」面前,人類無需對自身的行為負責,各種暴行和惡政也有了合理化的借口。作為「必然規律」的現實執行人,無論有多麼大的道德問題也必須予以肯定和歌頌,在此人面前,個體生命和部分群體生命變得無足輕重,道德倫理尺度也因此喪失了立足之地。

題主參考的《三國姜維傳》它秉承的史觀是多元史觀。在這種史觀下,歷史人物評價不可能建立統一而固定的標準,道德標準作為人類基本價值準則與社會公正性的具體體現不應被生硬排除。

所以在《三國姜維傳》中,將諸葛亮,姜維等角色剝離了傳統忠君愛國的氣節歌頌(如《岳飛傳》等),賦予為了信念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他們守護社會基本價值準則的正面意義。

而反面則是司馬懿家族、鍾會鄧艾等無視社會基本價值準則,極端功利化的角色。

題主@至秦 作為學生,主要接受的歷史教育來自於教科書,現有教科書中的史觀和《三國姜維傳》中史觀有衝突,而《姜維傳》確實是優秀的電子藝術作品,因此你存在極大疑惑,不知哪種價值觀「正確」。

事實上,沒有所謂「正確」的史觀,每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同,他們認可的史觀也不同。題主與其糾結史觀的正確性,不如放下成見體會各個史觀下不同的分析角度,更全面的了解歷史。相信積蓄到一定程度,你會更明白自己適合哪一種。


「縱使困頓難行,亦當砥礪奮進」
「興蜀需時,眾將且勿憊怠」
「得遇丞相,再生之德」
「丞相大義,維豈有不從之理?」
「汝等小兒,可敢殺我?」
「賊將早降,可免一死」
「今日天公作美,怎能不戰而退?」
「賊將無膽,何不早降!」

「先帝之志,丞相之託,不可忘也」
「丞相厚恩,維萬死不能相報」
「繼丞相之遺志,討篡漢之逆賊」
「克複中原,指日可待」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伯約已儘力而為!奈何大漢國運衰微……」
「即便已經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也要用我的智慧和勇氣衝破這困局!」
——三國殺里的技能台詞「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駿足九失中原地,姜氏無顏武侯鄉

駿足九踏中原地,姜氏無愧武侯鄉

人嘴兩張皮全看怎麼說


這題只能反問了。伯約不是,那誰是?


老三國中最後一集編劇給的一段獨白台詞,對姜維自己的評價其實就很中肯,到底是傳言中劇組仔細看過《三國志》後拍出來的作品。

其實北伐失敗我認為可以理解,畢竟敵強我弱,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最後一戰的豪賭就確實誤國誤民(估計至死還想著一戰殲滅魏軍主力瞬間翻盤),怎麼能放魏軍進來打呢?當然,他也用生命的代價,負起了這個戰敗的責任,有關公之風,這點還是要勝過很多歷史名人的。


一個魏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不遠萬里來到蜀國,把蜀漢人民的統一事業當成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

就憑這種精神,姜維算得上大英雄。內有掣肘,外有強敵,他只是沒成功而已。
在蜀漢亡國的最後關頭,他表現得比劉禪更像個君主,比諸葛瞻更像武侯的繼承人。


「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小說最後這句總結挺準的。

一個人很努力的堅持,但是這個堅持對他所在的政權卻起到客觀上的消耗,怎麼評價,難呀。


推薦閱讀:

怎樣用一種比較勵志的方式來解釋道家的「無為」思想?
東漢是中國歷史上最平淡的朝代嗎?有哪些名人名事?
歷史上有哪些陰差陽錯地參與、見證大歷史的小人物?
有沒有一些冷門有趣但又深刻的歷史故事?

TAG:歷史 | 三國 | 歷史學 | 姜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