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輩子無法賺大錢、成大業,那我為什麼還活著?
我覺得這是個好問題。
我最近讀了蠻多Alain de Botton(Swiss-British writer, philosopher)的書和資料,挺受啟發的,我想從和目前所有答案都不一樣的、另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而促使我花那麼多時間寫這篇答案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目前有些高票答案裡面包含的想法(下文會具體指出是哪些)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我希望我的答案能糾正這些可能有害的觀點,幫助到有耐心讀完的知友。當然,我自己社會經驗尚淺,也希望更有經驗的知友多指點。
------以下是正文------
如果一輩子無法賺大錢成大事業,那我為什麼還活著?
我覺得現在的問題描述中概括的特別好,這個看似膚淺的問題,包含了兩個深刻的問題。
1. 我該不該把賺大錢成大事業當成自己的目標?(價值取向)
2. 如果我的理想無法實現,那麼我活著有何意義?(人生態度)
而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必須要先說幾個大多數人能感覺到,但是沒有完整認識到的社會現實。
第一個事實:這是個勢利的社會( snobish society )
先澄清個概念,勢利( snobish )是什麼?
認為有錢人品質比較好,道德水平高,這是勢利
認為漂亮/帥的人應該不會騙自己,這是勢利
認為志願者一定是熱心腸,樂於助人,這其實也是勢利
用觀測到的一小部分的你,來推測其它部分的你,甚至完整的你是什麼樣子的,就是勢利。
這個社會主要的勢利,是對於金錢、社會地位的勢利。
我們追求金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會在潛意識中認為:有錢人,社會地位高的人,是更好的人。
這種更好,不僅僅是在經濟條件上更好,而且是在容貌、思想、素質、世界觀上全方位,籠統的更好的人。
(我們會通過有錢這一小部分事實,來推測這個人的容貌、思想、素質、世界觀等整體)
如何看待「半夜在酒吧附近駕豪車搭訕女生搭訕 7 人成功 5 人」的實驗結果?
這就引發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因為這個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勢利的,所以他們會根據他們觀測到的一小部分的你,推測出自己想像中完整的你,然後,(以下是重點)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推測,決定到底要投入多少時間、愛、尊重、理解、耐心等到你身上。
我們為了得到這些愛、時間與尊重等,可能會開始追求我們本來並不需要的那些東西。
大多數人不會認為自己是個拜金的人,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是偽君子,我們想要的,我們追求的,的確不是金錢、事業和社會地位,我們想要的,是在其它人眼中更好的自己,和更多的愛、尊重、理解和耐心等。
有些人會想,100w的愛馬仕和500w的蘭博基尼值這個價嗎?可能那幾塊皮草,工藝,那幾塊鋼鐵,設計對於買這些東西的某些人來說不值這個價,但是這個tag帶來的人們的尊重、耐心、理解、和愛會遠遠大於他們在這些東西上花費的金錢。
第二個事實:大多數現代人遠遠低估了成功的容易程度:現在的你想成為比爾蓋茨,可能並不比你曾曾爺爺想成為康熙雍正容易,但是,重點在於,感覺卻不一樣了。
現在的社會,無論國內國外,都會強調平等(equality)這個概念,現代社會的媒體,給我們一種印象: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嚴格階級劃分的、相對平等的社會,我們也相信我們應該生活在一個沒有階級的,平等的社會。(例:從慶豐包子到燴面 細數習大大的民間口味兒)
我們都吃著和習 * 大 * 大一樣的慶豐包子(過去的草民總以為康熙天天滿漢全席吧?)
穿著看起來和Mark Zuckerberg差不多的T-shirt和jeans(古時候布衣和錦衣的區別明顯吧?)
嗯,感覺起來的確是這樣,但是當我們帶著這種平等的感覺,踏入這個本質上不平等也不可能平等的社會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現在的你想成為比爾蓋茨,可能並不比你曾曾爺爺想成為康熙雍正容易,但是,重點在於,感覺卻不一樣了:
現代媒體的宣傳,讓我們覺得,你只需要有衝勁、有新穎的想法和一個車庫幾台電腦,你就能踏上成為比爾蓋茨的道路,至於你最終有沒有成功,則取決於你有沒有努力。
而當我們真的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又往往深受現實的打擊。
上面這個問題隱匿著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們的嫉妒心。
人總是更傾向於嫉妒和自己條件類似,但成就遠遠大於自己的人。
而那些大家覺得很遙遠的人,即使他們再有錢有地位,我們都不會嫉妒他們(比如英國女皇、Lady Gaga)
如果我們處於這個看似平等的社會之中,相信機會平等,能力天賦大致平等,那麼當我們發現那些看起來和我們差不多的人取得了遠大於我們的成就,我們的嫉妒心就會熊熊燃燒,這讓我們更加難過。
(題外話:不想遭人嫉妒,把自己變成人們眼裡的奇葩是一個解決方法)
第三個事實:論功排序的社會(Meritocracy Society)
在現在這個世界,無論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左派右派,都相信我們是,或者應該建立一個Meritocracy Society。
什麼是Meritocracy?
wiki的解釋是:
Advancement in such a system is based on intellectual talent measured through examination and/or demonstrated achievement in the field where it is implemented.
(作者譯:在這種社會中,社會地位是精確的按照一個人的才能和成就排序的。)
換句話說,就是在一個這樣任人唯賢的社會中,只要你有才能、天賦、精力、毅力,你就能獲得高的社會地位。
這種想法沒什麼錯,但是,問題在於:
如果你打心底里相信這應該是一個Meritocracy Society;相信那些社會頂層,上流社會的人都是精英,都應該在社會頂層,那麼,不管你承不承認,你都會或多或少的相信:那些社會底層的人,活該。
你會相信,你的社會地位,絕非偶然。你的成功,是你應得的,你的失敗,也是你應得的。
這種想法本沒有錯,Meritocracy Society也沒有錯,但是這樣正確的,美好的想法(完全任人唯賢)是不可能實現的,也因此會產生不好的結果(後面再說這個)。
第四個事實:現在這個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越來越以人類為中心的社會。
我們越來越崇拜自己,我們人類移山填海,無所不能,從登月工程到轉基因,從互聯網到超音速飛機。
我們的英雄,我們崇拜的對象,從遠古時期的山河大海雷電海嘯,變成了古時候的女媧后羿耶穌雅典娜,又變成了現代的懷特牛頓愛因斯坦阿姆斯特朗。
不評價這個事實,但是,這種現象給我們造成了一種壓力:
我們要為自己的失敗負全責,我們的失敗,並不是因為神沒有保佑我們,而是因為我們能力不行。我們失去了心理上、精神上求助的對象,失去了依靠。
這其實也是我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看大海,看冰川,看高山,爬山的原因。這不單單是觀賞美景的需求,我們想從激烈的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中逃脫出來,我們想感受一下大自然,非人類的無與倫比的能量,我們總能從中找到一絲慰籍,我們不是萬物的中心,我們沒必要為自己所有的成功和失敗負責任。
--------事實部分結束-----------
這四個事實連起來,就會造成很多人的困擾。
- 因為我們的社會是勢利(snobish)的,我們不得不追求金錢、權力這些只能代表一小部分的我們的物質,去換取我們真正想要的認可、愛、尊重、理解和耐心。
- 由於我們心中人人平等的觀念,在追求金錢和權力的過程中,我們會低估成功的難度,也是因為人人平等的觀念,失敗後強烈的嫉妒心讓我們更加難過。
- 我們認為這是一個論功排序、以人類為中心的社會,如果你做的還行(大部分知友),你會感覺非常好,覺得這些都是自己奮鬥而來,都是自己應得的,會覺得你現在的地位,是自己一點點打拚出來的。 但是,在這種社會制度下,大部分人都註定爬不到頂層,如果你不幸失敗了,你的感覺會空前的糟,你會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自己,你會覺得,這些失敗也是自己理所應得的。
- 更糟糕的是,我們的社會也在喪失同情心,以前我們看到失敗者,我們會覺得他們不幸,現在我們看到失敗者,只要他們沒有明顯的身體和智力缺陷(看起來和我們平等),我們不再認為他們的失敗是他們的不幸,而或多或少的認為他們沒有努力、這是他們應得的.(émile Durkheim有做過一項研究,在更任人唯賢,更公平的社會,自殺率甚至反而更高。)
冒昧猜測一下,提問者就是受了這個勢利的社會的影響,覺得應該賺大錢,成大事業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並且覺得在這個「公平」的,論功排序的社會,自己只要努力,也能賺大錢,成大事業,但是後來期望和現實相遇,發現並不是如此,只能來質問人生的意義。
其實答案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我年紀尚輕,不想也沒資格給知友們充當人生導師,並且對於大多數聰明的知友來講,上面的社會現實他們早知道了,在稍微連一下之後,他們就會想清楚:
1. 我們想賺大錢,成大事業,是因為我們覺得,賺了大錢、成了大事業的人是更好的人,這個勢利的社會,也會給予那些賺了大錢,成了大事業的人更多的耐心,包容,愛,和同情心,這會讓他們感覺更好。
但是,我們是不是一定要通過賺大錢,成大事業才能獲得認可、達到自己的目標?
2. 我們現在成功真的比在過去成功容易嗎?我們的社會是平等了,還是更加不平等了?那些看似與我們差不多的人成功了,真的只是因為他們比我們能力更強,比我們更用功嗎?
我們如果失敗了,真的全都是我們自己的原因嗎?
不過,對於額外有耐心的知友,我還想多說幾點。
1. 功績主義的想法是可笑的。(Meritocracy Society is ridiculous)
想要讓有才能的人社會地位高,這種想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我們也應當努力的讓有才能,有想法,有精力的人處於高位,讓他們的努力得到回報。
但是,我們必須清楚,想完全根據一個人的能力、毅力、好壞,讓那些應該處於社會頂層的人處於社會頂層,讓那些應該處於社會底層的人處於社會底層,是完全不可能的,Not even close。
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受人類控制的,偶然的因素(疾病、機遇、出身)實在太多了,我們不可能精確的、沒有錯誤的按某種量化指標把人的社會地位分成三六九等。
建議:
- 不要輕易 judge 別人,不要輕易的覺得,社會底層的人就是因為他們不努力,不要覺得社會頂層的人就是更好的人,就是智力、能力、毅力更強的人 。保持自己的敬畏心,別人真正的價值,可能是你這輩子都想不明白的,也是不可測的,別人的未來,也不是別人的歷史和現在能夠預測的。(It"s a sin to judge a man by his past.)
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到下面一點:
- 不要輕易 judge 自己。
冒昧引用一下某個答案:
你的人生態度取決於你自己,原諒我要雞湯一回,在如今信息獲取都已經變得非常快捷的世界裡,一個人貧窮乃至平庸一生的原因都來源於其自己。就算你年輕的時候在工廠打工,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是如此。
(註:我覺得這個答案非常有啟發性,只是這一點我不太贊同而已)
不要這樣想,一個人相對貧窮或者平庸的一生很可能來源於自己,但是,不要忽略隨機因素的作用,保持敬畏,保持對未來的敬畏,保持對自己的敬畏。
因為這個社會肯定不是精確的按照你的才能、天賦、努力程度排序的,不但不精確,很可能和這些差的挺遠。
你處於社會頂層,不要認為這是你自己應得的,保持敬畏心,可能只是你幸運。
你處於社會底層,不要認為這是你自己應得的,保持敬畏心,可能只是你不幸。
2. 悲劇藝術(Tragic Art)的意義:我們不害怕失敗,我們懼怕的是judgement
Alain de Botton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改寫了三部歷史上有名的悲劇:奧賽羅,包法利夫人,和俄狄浦斯王。
他更換了這些悲劇中人物的姓名和年代,然後把這些故事拿給一個花邊新聞小報《Sunday Sport》,告訴他們的編輯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然後讓他們的編輯給這三個故事加一個新聞標題。
結果呢?
奧賽羅:"Love-Crazed Immigrant Kills Senator"s Daughter"
包法利夫人:「Shopaholic Adulteress Swallows Arsenic After Credit Fraud.」
最荒謬的:
俄狄浦斯王:「Sex With Mum Was Blinding」
可能有些知友對這些接觸的較少,我冒昧做個類比:
方成培的《雷峰塔》:「人 * 獸 * 不 * 倫 * 之 * 戀 *」(防和諧)
曹禺的《雷雨》:「女屌絲勾搭高富帥未果,引出亂 * 倫 * 慘案,有情人終成親兄妹」
現在,大家似乎都會或多或少的期待大團圓結局(看看現在最流行的那些藝術作品),卻有點失去了對悲劇藝術的欣賞。
在莎士比亞的年代,把哈姆雷特比作loser是不能想像的事情,人們習慣於稱之為悲劇,但是在現代,如果出現了一個哈姆雷特,我們卻很難有著悲劇藝術世界裡面的同理心了。
我們嘲笑鳳姐,嘲笑那些終成親兄妹的情侶,暗自鄙視衣著不整齊的真屌絲。
我們嘲笑著那些不幸的人,失敗的人,但當有一天,我們失敗的時候,面對嘲笑奚落,似乎也失去了反駁的鬥志(我們認為是自己能力不夠)。
悲劇藝術對我們應當是有啟發的,哈姆雷特失敗了,但他不是loser,許仙和白娘子沒能在一起,他們也不是loser,周萍四鳳也不是loser。
同樣的,你沒能賺大錢,成大事業,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但你不是loser。
3. 明白關於成功的幾個事實
1)你對於成功的想像,不是來源於你自己。
問題裡面說,如果理想不能實現,那麼活著有何意義。
但是仔細想想,我們的理想,完全不是我們想要什麼,而是其他人想要什麼。
- 學生年代,我們父母想要個好成績,我們的理想就是考上好高中,好大學。
- 畢業的時候,社會告訴你投行、諮詢、公務員是好的行業,我們的理想(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就是進入這些行業。
- 工作之後,我們的理想是在北上廣買房、車。這可能是你丈母娘的理想。
有些人說我沒那麼現實,我的理想是環遊世界,仔細想想,你是在什麼情況下有這理想的?是不是讀了幾本暢銷書,看了幾部關於旅行的電影之後?
現在的廣告、文藝作品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
2)我們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成功。
聽起來是廢話,但是我們總在平時故意忽略這一點,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有多少人沉浸於work-life balance的想法?既想要完美的事業又想要完美的家庭?
有多少大學生既想要高GPA又想要完美的實習經歷又想要soul-mate的感情?
Nonsense.
我們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成功,那些看起來能做到work-life balance的人,你讓他放棄工作,他的家庭生活指不定更好,你讓他放棄生活,他說不定能做到500強CXO。
想要在一方面成功,你必須要在另一方面多少放棄一點東西。這是必要的放棄,我們沒必要後悔,因為我們選擇了我們更想要的,其他方面的成功。
3)不要放棄對成功的定義
第一條說我們對於成功的定義來自於外界,現在我想說,那些定義可能真的就是你想要的成功,也可能和你想要的差之千里。
以前有專家做調研:
問小學生有什麼理想,他們紛紛說科學家,消防隊員,警察。
問初中生有什麼理想,他們紛紛說掙大錢,開豪車。
問高中生有什麼理想,他們紛紛說考上清華北大申到哈普耶。
問大學生有什麼理想,他們紛紛說找到份好工作,找到心上人。
問工作的人有什麼理想,他們只會對你呵呵一笑。
然後專家得出結論,大家長大之後會越來越現實,或者說隨著時代發展大家迷茫失去了理想什麼的。
Bullshit.
我們只是變聰明了而已。
我們發現,當科學家,掙大錢,清北,好工作。可能不是我們的理想,不是我們想要的,不符合我們對於成功的定義。
找到自己的理想沒那麼簡單,找到自己對成功的定義其實很難很難。
但是,我們不應該,也不可以放棄自己對成功的定義的追尋。
得不到我們想要的,這已經夠糟了,如果在我們人生的末尾,我們發現我們得到的,那些本以為是自己想要的,居然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那該有多難受啊。
認識到我們所謂的理想可能不是我們的理想,認識到找到自己的理想是一件困難的事,但也是一件值得花精力去做的事。
不要放棄你對成功,對理想的定義。
------答案結束-----
這篇文章70%的想法來自於Alain de botton 的書和演講,30%是我自己的想法和加工。
關於Alain de botton的想法的來源如下:
Philosophy: A Guide to Happiness (20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gVyEOefhIQ
Status Anxiety (20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1MqJPHxy6g
TED(2009)
Alain de Botton: A kinder, gentler philosophy of success
書(Amazon):
Art as Therapy: Alain de Botton, John Armstrong: 9780714865911: Amazon.com: Books
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Alain De Botton: 9780679779179: Amazon.com: Books
----
關於Alain de button 這個人,他的很多作品很早就被翻譯到了國內。國外很多人認為他是個逼格很low的哲學家,暢銷書作家,我是覺得Alain de button雖然挺愛自我宣傳,關於無神論,藝術的很多觀點也容易被黑,但是他關於成功的解讀還是挺值得和知友們分享的。
----
修修改改了兩天,冒昧放上來,還請知友們指正。很早前寫的,剛好符合題目。
001
小A,二十二歲,剛大專畢業一年,稅後年薪不到5萬,住在城中村的出租屋內。每天必須早上6點起床,才擠得上6點半那班已經爆滿的公交。
每當小A在窒息般的人群里,奮力搶到一個座位的時候。小A就會感嘆今天運氣真好,並且內心上升出點小雀躍,然後眯起眼,好好地補充下睡眠。
小A的經理叫B哥。B哥今年才三十二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就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和車子。車子還是小A特別喜歡那款奧迪A4。
小A每次都會借B哥的A4出去跑業務。每當這個時候,小A就會覺得自身氣場指數提高了好多,並且特別喜歡快速超越路上沙丁魚般的公交車,當真賞心悅目。
B哥的老婆也漂亮,身材沒得說,該凸得凸,該翹得翹,那腿長得又長又白。小A再看看自己,都記不清已經單身幾年了。絕對是造紙企業的主力客戶。
此刻,小A開著B哥的A4走在環城的高速上,不遠處掛上了奧迪新A4的廣告語,上面寫著:更有意義的人生,你值得擁有!
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小A沉思了會。很快,小A有了答案,只有變得和B哥一樣,努力賺到年薪三十萬以上,那他的人生才有意義,這輩子才不算白活了。
002
B哥喜歡喝酒,這是他釋放壓力的一種途徑。
以前B哥總覺得自己很有能力,很會賺錢。可一不小心就奔三了,B哥不時會感慨下時間過得好快,並且,錢似乎從來不夠花。
手上一輛A4風風雨雨開了三年多,一直念叨著要換輛X3或者神行者2。可房子的貸款依舊是個大山,去年父親一次大病,又整掉了不少積蓄。老婆雖然很漂亮,但也不是省心的主,天天那個衣服這個包的。早知道當初就找個居家點的了。
最頭痛得是這兩年的新領導很不好相處,不僅獎金與福利減少,工作量還與日俱增。今天新指標下來,聽說又漲了25%!麻痹還讓不讓業務部活了,就算鋼鐵人都禁不起這樣亂搞。
B哥時不時會想到以前的領導老C,老C性格溫和,做事留有餘地,從來不放衛星,那會在老C底下幹活,別提多舒坦了。可惜得是老C四年前離職創業去了。
B哥上回去老C的公司談事情,發現老C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單單新買的攬勝就要200萬,而且公司年輕人佔大部分,有一種年輕向上的力量。哪像B哥手裡的業務,大部分都是老油條,基本沒啥衝勁。
B哥感慨,老C股權激勵妥當,年輕人拚命往前沖,以後盤子做大,沒準還能上市,那造富的速度就如火箭般了。
此刻,B哥的手機響了,打開一看,是奧迪給老用戶的產品簡訊。原來是新A4上市了。
B哥眯著眼睛念了念上面的文字:更有意義的人生,你值得擁有!B哥笑了笑,然後喝了口酒,什麼是更有意義的人生?
B哥覺得如果讓他說,得像老C那樣,一年掙個大幾百萬,然後開輛大攬勝,這輩子呀才差不多。003
老C今年四十四。早上起來,頭還暈著。昨晚為了新貸款的事情,陪X行行長搞到三點多。自從創業以來,老C的生活就避免不了應酬。老C是越睡越晚,眼睛裡的血絲越來越多,身體越來越差。
如今,老C總感嘆,自己這是拿命換錢,非常不值的。
老C時不時會想,當初在國企做領導時,一年輕輕鬆鬆拿個幾十萬,活得真是舒坦。可自己不知足啊,總覺得那時候自己掙少了,社會地位還不夠,非出來創業。
呵呵,現在在別人眼中,自己確實是風光了,但肩上的壓力卻讓人透不過氣來。這兩年行業的同質化競爭可謂是白熱化了,在這樣價格戰下去,整個行業遲早都得一起完蛋!雖然自己在銀行有關係,但是貸款也是越來越難批了。
每天一到公司,老C看著手上這麼多人靠著自己吃飯,說沒有壓力肯定是假的。現在就指望新產品能夠打開僵局了。等這年度報表修飾完畢,就趕緊找關係跑上市,公司只有上市了,壓力才算緩下來。
正在這時,老C的女兒蹦躂過來,么么噠地問老C:「爸爸,老師昨天布置作業,作業的題目是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老C愣了愣,然後拿起咖啡喝了口,看著遠方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房子,這些房子都是D爺開發的。D爺就是厲害。最後老C摸著女兒的頭,沒有說話。
老C想,還是先上市弄到錢,再來考慮人生意義吧。
004
D爺今年六十二,身家數十億計。在很多人眼裡,D爺就是人生巔峰。
此刻,D爺坐在勞斯萊斯的后座里,心不在焉地聽著極品黑絲秘書念著報表。對了,這個女秘是D爺的後宮之一。
對於D爺,錢就像是浮雲一樣,而凡是能用錢搞定的,也都是浮雲。普通老百姓高不可攀的女明星,D的後宮也藏著好幾個。
或許浮雲太美麗,所以人們都迷戀。
到D爺這個年紀,這輩子算是過得差不多了。該看透得也都看透了,能放下得也都放下了。D爺時不時會想到以前的時光,年少的猖狂與純真的愛情,D爺有兩個孩子,可是D爺幾乎從來沒有陪伴過他們,因為D爺一直忙於自己的生意,忙著掙到足夠多的錢。
孩子的生日,D爺從來只有電話。孩子的家長會,D爺從來沒參加過。至於孩子對父親的任何要求,D爺從來都是用錢來替代。現在孩子都長大了,D爺才覺得遺憾。
有時,D爺甚至會想自己算不算個父親?
勞斯萊斯開在環城的高速上,霸氣外泄。突然,「砰」的一聲,D爺整個人向前傾倒。
勞斯萊斯被一輛奧迪A4追尾了!
女秘和司機第一時間跑出來檢查意外,好在A4剎得急,只是輕微的撞傷。
D爺緩緩從車裡走出來,並沒有任何情緒變化。反而車子被追尾,讓他的枯燥的生活增加了一絲趣味。
A4車下來的司機是小A,小A一臉死白,幾乎快要哭出來了。
小A知道肯定完蛋了,自己好死不死光顧著看新A4的廣告牌了,完全沒注意前方的車距。雖然追尾的不嚴重,但是自己追得是可是勞斯萊斯……
勞斯萊斯一個輪子價格都等於這輛A4價格了。而且,這A4還不是自己的,它是B哥的!
世界末日來了,反正都是死,小A做出了一個決定。小A跑去和D爺解釋,希望能少賠點。
聽著小A不停地各種解釋,什麼因為看了廣告牌才會追尾,連A4車也不是自己,現在把自己賣了也賠不起等等,D爺樂了。
夕陽照在D爺的臉上,六十二歲的D爺看著二十二歲的小A,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D爺真想回去重新過一遍,當時D爺也是喜歡騎著廠里經理的自行車出來裝逼泡妞。
D爺笑了笑,拍拍小A的肩,說這只是小事,就算了。
然後,小A一臉恍惚加不可置信地看著屁股受傷的勞斯萊斯飛馳而去。
很多知友已經討論了生活的意義工作的意義這些很哲學很終極的問題。
那我在這兒就只聊聊,為何題主覺得「一輩子無法賺大錢」,那麼「為什麼還要活著」。為何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金錢上,人就特容易想一些很虛無很悲觀的事情?
因為當你關注金錢的時候,你實際上在關注的,是一些數字,而數字的世界是很大的,又是沒有一個終點的。賺到了十萬的時候,還有一百萬,賺到了一百萬還有一千萬。你怎麼會容易滿足呢?終點和目標又在哪呢?看不到終點和目標,各種負能量一下子就都來了。你很容易就很消極,很虛無,很悲觀。
多少萬的年收入,多少平米的房子,多少天成為百萬富翁,滿分女神和負分滾粗的妹子。我們生活在一個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大家總是把所有的東西都變成數字來衡量。看起來很方便,但代價就是,你很容易就迷失自己。
喬布斯用蘋果手機改變了世界,然後自己就掛了,有意義么?巴菲特穩健的投資給自己和股東帶來那麼豐厚的收益,有意義么?
如果你只關心其中的數字,你當然會覺得這一切沒什麼意義。
但你沒看到的是,可能喬布斯和巴菲特並不在意那些數字,也許他們只是想做出一些事情,實現一些價值。關於未來他們可能想了很多,但他們更多的活在當下。
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獨自開了一家公司,請了幾個人。當時我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賺錢,傾向用數字來衡量這個世界,但是等我發現我的員工里有獨自帶著女兒過活的單身母親時,我心中的一些想法開始改變了,我意識到自己並不僅僅是在賺錢討生活,我的一些決定不僅僅會改變自己,還會間接影響到了幾個家庭。當時我雖然只是個20來歲的單身漢,但我第一次體驗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感。我開始意識到,還有很多東西,是無法完全用數字去衡量的。
現在我做著自己熱愛的工作,有具體想做的項目並且知道每一步應該做什麼,每天早上都被夢想叫醒(比如很困想賴床的時候一想到睡過一個上午很多應該今天完成的事情就完成不了了,就馬上起來了)。
如果僅僅是用數字來衡量我和我的這兩份工作,和那些一張紙條就能換來幾百萬的人相比,它們似乎都沒什麼意義。
但從做好一件事本身的樂趣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而言,我得說,我非常滿意自己當下的工作和生活狀態,我覺得自己正處於自己一生里的黃金年代。
不是雞湯,但如果你只是關注數字,你真的很難幸福起來。數字的世界太大,你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
還是忘掉那些100天成為百萬富翁、30天XX技能速成的故事吧,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像玩一個心愛的玩具一樣,好好的玩它。也別再用分數和罩杯、尺寸去衡量異性,去愛一個笑點相同的人。
Living in the moment, living our life.活著本身就充滿無限可能。
你把成就大事業和賺大錢列為活著的兩個充分必要條件。
那麼假設不符合這個條件的都得死。
首先,原始人死得差不多了,那時候沒有貨幣,資料共享,除了少數狩獵英雄稱得上大成就,其他人活下的寥寥。
好吧,你說這個目標是在人類有貨幣、有文明、有資產之後。
梵高得死。生前無人承認他的成就,窮困潦倒一文不名。
曹雪芹得死。家道中落也做不了大官,窮困潦倒一文不名。
生前不得志也不得錢的多少人得死。
你說,現在看來,他們的成就是很大,我赦他們一死。
可是他們活著的時候並不能知道啊。按這兩個充要條件的假設,他們在留下這些寶貴成就之前早得死。
誰能預測自己這一生的可能性?
馬雲辦阿里巴巴的時候沒有現在的錢和成就。王衛辦順豐之時也沒有現在的錢和成就。facebook當初也只是校園社交軟體。時勢造英雄,一個小點子改變一生。
誰也不知道哪時哪個想法能成,那要不要試試?
那請問,給他們多長期限?
二十年達不到得死?三十年?六十年?活到最後那天算總賬?
很多財富和成就都是靠不起眼的一小步一小步走來。有的人窮其一生終於求仁得仁。大器晚成,老來得運。到臨死才寫出了巨著,解出了難題,達成了霸業,得了終身成就獎。
更有的人成就和財富他自己有生之年都享有不了,但人類文明都因此受益。
可是你還得說,他們的野心、天賦、努力、時運給了他們這種可能。
有些人就是沒野心、沒天賦、不努力,一輩子連彩票命也沒有。
怎麼辦?
必須得死了吧?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
財富和成就的衡量標準是啥?
賺1w一個月算不算有錢?新聞里提到一次算不算有成就?
對於小村裡走出來全家年收入一千的,人家覺得能算,於是他活下來了。
對於富二代家產上億的,人家覺得不能算,於是他得死?
有個外國來中國支教的老師,盧安克。他覺得最大的財富是孩子,他在給山裡的孩子更大的視野和更多的可能就是最大的成就。
你赦他不死嗎?
我有時候看到生活里的各種美好。
覺得能活著吃到美味就是最大財富,吃著辣龍蝦搶到最後一紮冰啤就是最大的成就。結賬時刮發票中獎了我會說:賺大錢啦!
覺得有了我的女兒就是最大財富,教會她叫媽媽就是最大成就。爬爬比賽得了個童裝代金券,我表揚她:你給咱家掙大錢啦!
覺得旅遊時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美景就是最大的財富,拍下了屌翻了的照片就是最大成就。寄去報紙有稿費,真他媽賺錢啦!
或者說,能活下來本身就是我覺得最大的財富和成就。
它給了我無限可能去刷新我之前的成就去累積更多的財富。
所以,我能繼續活嗎?
http://weixin.qq.com/r/uzr95f-EOKJHrbuG92_p (二維碼自動識別)
人以血肉之軀行走於世, 短短3萬天,900個月,
就是為了靈與肉的快樂,或者是寧靜。錢,權,色,努力,自律,慾望,萬眾景仰也罷,或者是犯罪,說謊也罷,都是為了這兩者的快樂。(有些肉體的快樂也可叫稱為快感)只是有些人用的方法,適得其反。
生如逆旅,所有人的終點都是殊途同歸的死亡。旅行的意義,只在於旅行本身。
錢很重要,但若是一頭鑽入錢眼裡面,反而會適得其反。就像作家,若只為君王唱讚歌,不為蒼生說人話,不觀察生活,肯定寫不出有血有肉的作品。
把錢作為人生目標,會看不起身邊的很多東西。會少了很多生活的樂趣。會高估了有錢人的快樂,不會再能欣賞平凡的美,不會再「尤憐草木青」。
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我只要那一點點精華,最美麗的,最舒適的,最詩意的,最適合我的。活著,就享受所有這些感覺;死去,就告別所有這些感覺。這就是我的生活的全部意義。
下面是李銀河的文章,覺得她是把人生的意義詮釋得最好的。
意義,意義。想了一輩子,還是沒有想出什麼意義。在浩淼的宇宙當中,這麼一個小小地球,就像一笸籮芝麻當中的一粒芝麻;在茫茫人海當中,這麼一個小小的人,就像一笸籮芝麻當中的一粒芝麻。我的人生能有個什麼意義呢?即使是那些富可敵國的大富豪,那些頤指氣使的高官,那些萬人矚目的明星,也不過是在這樣一個芝麻星球上的一個芝麻人兒,能有個啥意義呢?
這樣想了之後,你不可能不變得冷靜,甚至萬念俱灰。人生會顯得無比渺小,黯淡,冰冷,寂寞,無足輕重,可有可無。所有的事情,都不值得追求;所有的情緒、情愫、情感,都沒有必要。那麼為什麼還要活著呢?既然死是所有人的歸宿,為什麼還要活呢?
不為什麼。什麼也不為。活著只是人的一種狀態,就像一條魚,一棵樹,一隻甲殼蟲。我們來到人世,我們消耗掉一些物質,改變周邊的一些物質,然後離開人世。就連偉人毛澤東都說過,他所改變的只是北京西邊的一點地方而已,當世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的,絕大多數人幾乎什麼都沒有改變就離世了。說起改變周邊物質,想起劉亮程用第一人稱寫的農村生活:「我」扛把鐵杴,在地里挖了一個坑,然後仰天長嘆:這就是我能改變的事物。
既然如此,我們該怎樣面對這個芝麻人生呢?我唯一想明白的就是,要以比較舒適快樂的狀態度過自己的人生。雖然在造物主眼裡,我只不過是一粒芝麻,但是這個渺小的生命對於我來說,卻是我的全部,是我整個的世界。
我的身體就是我的全部,我的感覺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的身體是否舒適,我的精神是否愉悅,這就是我存在的全部意義。
據此,我發明了一種生命哲學,即采蜜哲學:我像一隻蜜蜂,我的人生的全部內容只是采蜜。我在花叢中飛舞,只是為了偶爾採擷花中精華。這也就是海德格爾所謂「詩意的棲居」。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我只要那一點點精華,最美麗的,最舒適的,最詩意的,最適合我的。
活著,就享受所有這些感覺;
死去,就告別所有這些感覺。
這就是我的生活的全部意義。
這種生存方式是否太自私了?是否會傷害他人?或者至少不會去幫助他人?並不。因為傷害他人時,自己也不會有好的感覺;因為幫助他人時,如果是自己願意的,自己也會有好的感覺。這就是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名著《怎麼辦》中提出的「合理利己主義」,它與利他主義的區別在於,後者純粹利他,而前者在利他的同時利己,是為了自己美好的感覺去利他的。
我不否認世界上有特蕾莎修女那樣高尚的人,但是她是聖人,並非常人,絕大多數人卻只是常人。大多數人做不成聖人,也不必做聖人。因此,我有信心:合理利己主義和我的采蜜哲學是適合於常人的生命哲學。(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輩子賺到大錢、成就大事業的人和你我一樣。最終的結果都是死亡。
無論是他們也好,我們也罷。我們享受的都是人生的過程。
如果你沒有找到人生的意義。那麼請你多多交友,離開房間,走出去尋找。
這個世界那麼大,總有我感興趣,願意為之奮鬥的人或事。
而人生賜予我們最大的獎賞,就是這段旅程本身——你無悔的生命。
贊的人好多,誠惶誠恐。
其實幸福感和財富其實並無很大關聯,硬要關聯起來的話還偏向財富越多幸福感越低這方面一些。
我見過很多人,比我富裕多了,錢幾輩子都花不掉,但他們並不幸福,簡直毫無享受,為生意為其它忙得沒日沒夜,經常操勞焦慮,很多都從來沒有出過國甚至沒有在國內旅遊過。
相比之下,我非常幸福,錢雖然不多,
也不至於窮,想買的東西基本也算能消費的起,當然我是個不虛榮無野心的務實的人。我一直認為,衡量人的成功有兩個指數,一個是金錢,還有一個是幸福值,兩個完全不是一碼事。我最幸福的時光是十幾年前剛剛工作時,拿到手的幾百塊工資和朋友出去打遊戲吃燒烤喝啤酒一晚花光的時候而不是現在。我攢了幾個月錢終於夠買一輛幾千塊的摩托車時,興奮的一個星期都沒有睡好,做了七天騎摩托兜風的夢。現在我買第三部車時只是去店裡看了一眼就走了,等待辦拍照上保險,車在店裡放了一星期我都幾乎忘了這件事情。總的來說,現在是用幸福感在換錢,最開心的完全不是現在的狀態。。。
大約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前期,一本名叫《常識》的小冊子引起了當時人們的共鳴,美國的《企業家》雜誌的扉頁上這段話作為開刊詞,百年未變。
「我是不會選擇做一個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夠做到的話,我有權成為 一位不尋常的人。
我尋找機會,但我不尋求安穩,我不希望在國家的照顧下成為一名有保障的國民,那將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義的冒險。我要夢想,我要創造,我要失敗,我也要成功。
我拒絕用刺激來換取施捨;我寧願向生活挑戰,而不願過有保證的生活;寧願要達到目的時的激動,而不願要烏托邦式毫無生氣的平靜。
我不會拿我的自由與慈善作交易,也不會拿我的尊嚴去與發給乞丐的食物作交易。我決不會在任何一位大師面前發抖,也不會為任何恐嚇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驕傲而無所畏懼。我勇敢地面對這個世界,自豪地說: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已經做到了。」
在這段簡短話語中,通篇竟然有21個「我」字,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這場獨立戰爭中個人「我」的重要性,我不是為別人而是為我自己戰鬥,我要做一個不尋常的人不要做別人的奴隸,我為自己而活。這並不是簡單的成功學或者雞湯。
一次偶然的事件或許改變了我對整個世界對於理想的看法。
在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天上下著雨,外面濕漉漉陰冷冷的,我撐著傘想著趕緊回家去。這時在平時下班回家的必經之路上,看見一個大約四、五十歲的女人,穿著清潔工的那種橙黃交替的工作服,可能因為長期暴露在室外的原因,面色發黑皺紋遍布,頭髮花白,臉色看起來毫無光澤,躲在綠化帶的一個小樹下面,雙手抱著腿沒帶傘,好像是在躲雨,是一個清潔工人。
我看著這個可能和我母親差不多一樣年紀的女人,突然心裡一熱停了下來,問道:「您怎麼不去個房子下面躲雨啊,旁邊就有個超市,那裡有個雨棚,在這裡多難受啊。」說著,我指指路邊超市的方向示意她趕緊過去啊,雨更大了些。可是那個女人的回答,讓我十分的驚愕。
她先是用方言講,我沒怎麼聽懂,後來她說的慢了些,我理解了。她之所以要在這個綠化帶的樹叢下面躲雨,不願意走,是因為她要等著她的領導來檢查這塊地方搞沒搞乾淨,怕錯過的話會被批評被扣工資。我當時的感覺既是可憐、又是憤怒、卻又無可賴何,但不多久感到更多的是悲哀,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和她是一樣的,眼神空洞,畏首畏尾,卻又無可奈何。後來我把傘留給她,說了小心感冒xx,便走了,一邊淋著雨,一邊思考人生思考社會。
首先我個人認為題主的問題是一個社會背景的問題,在現實的生活中,可能因為歷史積留的原因,長期的愚民政策的影響,很多人已經不會也不曾想過」我"因何而存在,在長期潛移默化的社會規則中,我們不知覺間產生了過多的奴性,使我們覺得就應該在領導面前點頭哈腰,就應該沒有所謂官二代、富二代有前途,就應該在很多自己覺得無法改變的事情面前低頭。
其實,這就是奴性,別人的家庭成就與你毫無相關。同樣你覺得自己要做一件所謂的大事,這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居然覺得這很大膽,居然是個問題,人首先是個體再到所謂團體、社會、國家的。然而在大環境下為了方便於管理,社會是不需要有那麼多精英還有個人的。所以隱晦一些在大環境的驅使之下,將形成某種體系的教育、媒體、文化,使得人們不知覺間各安天命,只知工作生活養家。想想多年前的「我是一顆螺絲釘」的宣言,社會中大部分人已經在無知覺中被催眠被同化,可悲的是,大部分人一無所知。
甚至有一天終於我們自己想做一次『人』,做自己應該做的想做的事的時候,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的時候。腦袋裡可能會突然覺得」噢,這真的很大膽,我真的不該那樣多想「。
真的有那麼大膽嗎,其實不然,當你已經能構建一個整體的世界觀社會觀理解身在何處的時候,恍然大悟如同黑客帝國中的Neo突然醒來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世界是不一樣的,會開始懷疑整個世界。你會發現新聞上的很多事件,要麼是某種政術的前奏,要麼就是繁複的植入廣告,要麼就是讓你安於現狀的催眠藥丸。你會發現領導的某些話語只是讓你更好的滿足他的目的,更強的知道你的內心剖析你,方便更好的控制。你會發現現有的各種體系,讓你升遷升級不過只是一種讓你個人覺得有所突破的控制體系。
但是,你需要反抗嗎尋找自己的夢想?像個憤青舨喋喋不休?不!依然要在這個體系中生活升級,和從前不同的是要保留自己清醒的一面,尋找如何解脫、如何獲得自由的方法。在尋找中,也許會發現其實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規律。因為在整個世界中,已經產生了某種人為或者自然的導向規則。成為一個成功的富人,其實是有辦法的,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你能夠跳出來再看待整個世界的時候,或許會感覺如游魚入水,潛龍入天。
所以做一件所謂的大事業作為一個人,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而非要用生命來舉例,我覺得還是奴性使然的表現。當你已經在做這件事,而不是還想著做不了就死的時候,你就明白了。
----------------------------------------------------------------------------------------------------------------------
12-15閑說
寫的很散亂,想到哪寫到哪。
今天再看這個評論的時候,我依然覺得很振奮。在正常的體系下 ,不停的打怪升級,不停的修鍊,業餘的時間不停的充實自己,過了今年應該可以謀劃自己的事業。有時候看到同事在工作中的一畝三分地上高興不已,終於明白當年會說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的道理,我覺得世界上的人活在四個境界地獄、煉獄、人間、天堂。很多人不辭辛勞,收穫卻不盡人意,想想每天都在很努力辛苦的工作,卻只能維持日常開銷,買車買房,或許是在別人看來是很好的,但是又有什麼意義。
人生的價值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不同的方法和方式結果是不同的,馬雲或者比爾蓋茨的收入是我們普通人的幾百萬倍,但是我不相信他一個人能比我們聰明或者利害這幾百萬倍。就好像種地,你在一個貧瘠的幾畝地上種地,跟在一個肥沃的幾百畝、幾千畝上種地,付出的努力可能是相同的,但是結果肯定是不同的,所以我們的區別不是真的會有那麼大,而是因為種的地不一樣,目標不同。想想紅海和藍海的差別。
賺錢需明白兩個道理,懂錢或者懂人,一種是賺錢,一種是賺人的錢,知其一樣便可獲益終身。我學了三年,終於略懂一點人的道理,現在滿街看上去就知道什麼生意能活什麼生意會死,哪家畫虎只畫皮。知道什麼所謂的生意根本就不是生意,只是跟房東打工糊糊口。很多人以為自己在做生意,其實是在打工。賺錢是門系統的學問,需要學的東西很多,絕不是看看旁邊的人就能懂的。就好比炒菜,一個普通婦人跟一個受過專門訓練的大廚,同是炒了一輩子的菜但是結果不盡相同。
看東西要看本質,好比房子,我個人覺得房子最大的價值不是居住,北京再好的房子不一定有隨便在農村蓋的房子好住。但是兩者的價值卻差上幾十倍。為什麼,在中國,房子最大的價值是其地段,其戶口。所以未來難說就有一批人好像中介一樣租的不是房子,而是戶口,北京上海最好的學區房的戶口我想也不過幾十萬,花幾十萬可以達到幾百萬的效果。一個學區房的房子沒有適齡兒童了,可以領養一個讀書,為何不行。這種閑置也是變相的資源浪費啊。
既然是閑談,我就亂說說,可以更深入的想想周邊的事。當年蒙牛伊利做牛奶的時候,不知寫了多少坊間傳聞,什麼日本人喝牛奶還,國民身體素質整體提高、身高又長高了多少,歐美人又怎樣怎樣,到今天大家都還津津樂道。我覺得這是做生意,花很少的代價卻獲得了極高的效果,像病毒一樣侵襲我們的大腦,而且還不停的複製。看看前兩年微信圈裡的廣告,特別是炒維C的時候,某廠商的維C飲料應運而生。再看看知乎,又有多少高票的回答是自導自演的超級廣告,很多我看了也不得不說這廣告,寫的真好。有沒有覺得很恐怖,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於整個世界的理解,對於所謂的常識,是建立在一個又一個的廣告,一個又一個的某種導向上,在各種有所企圖的個人和團體的意向下。像不像矩陣中的虛擬世界,你覺得很正常的事,你覺得自己很開心很小資很懂,可惜什麼都不懂都不知道,真正清醒的人又能有幾個。
很簡單的例子,為什麼結婚就要戴鑽戒,為什麼那塊石頭那麼值錢,現在人造的鑽石密度比天然的還要高很多,但是為什麼天然的好,能用來吃嗎。這種對事物的理解是怎麼存在在我們的大腦里的。或許說國富論裡面的道理,物品越稀有,隨著國家的富有程度就會越值錢。但是我覺得很多東西就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洗腦。
再說說政界,記得看過一本書叫做《萬曆十五年》,寫的非常好,裡面解釋了人的陰陽兩面,每個人都有,一開始為官之人都想做一番事業,都想為國為民,這是陽。但是時間久了收人錢財,賺點外快這是陰。人總要陰陽平衡的,哪邊多了都不行。
書里寫攻擊政敵的那些段子也是寫的相當深入,攻擊一個地高位重的政敵,不是一來就說他怎樣腐敗,怎樣賣國。而是先找些無關緊要的人寫點無關緊要但又偏偏能說這個人有問題的事,比如這個人戴了個什麼手錶,抽了支什麼煙。不要小看這些,你看新聞上,一開始搞某老虎的時候,也沒說他賣國貪污,而是說他兒子在國外奢侈浪費,過幾天這邊又找人寫文章說他兒子努力學習沒開豪車,各種開脫,這些看似普通的文章,卻都暗含殺機。一開始先把對方的名聲搞臭,再來慢慢的加大力度,再而集中攻擊,一直到最後斬盡殺絕,還讓整件事變得理所應當,也不管別人是否做過貢獻。前段時間,新聞上一直在說某領導人的女兒是國企高官,但是佩戴名牌包包,打扮入時。這表面上是恭維的話,不過暗地裡卻是兇險萬分相當不得了,這就是放大招的前奏了。後來這邊趕緊找人寫了些此人節約環保的文章,你來我往,記得不久前此人終於被搞下了,退至二線,不過挺好的至少不是身敗名裂,也算逃過一劫。老百姓什麼都不懂,只知道憑什麼,憑什麼他可以過這種生活。各種炫富都是不對的,我想想國企高官就是再奢侈點也不怎麼樣,對得起他的勞動。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輿論民怨就是水,懂得利用輿論的人,一定是政界的高手。王健林說道,親政府遠官員,我想這是對的。
為官入政界,像我們這種小老百姓是沒希望了,即使再努力,背景就在那了,再即使有點成就了,好煙不敢抽,好車不敢開,也沒多大意思。不如做個自由的人吧,財務自由,思想自由,隨心所欲的過日子,活著為了自己,不為他人,在尋常的世界中默默做著不尋常的事,跳出這些束縛這些枷鎖。
突然想起劉備奔徐州離開曹操時的情景,「玄德到寓,星夜收拾軍器鞍馬,掛了將軍印,催促便行。董承趕出十里長亭來送。玄德曰:國舅寧耐。某此行必有以報命。承曰:公宜留意勿負帝心。二人分別。關、張在馬上問曰:兄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玄德曰:吾乃籠中鳥、網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受籠網之羈絆也!因命關、張催朱靈、路昭軍馬速行。
怎麼辦?
如何一天內賺到1000塊錢? - Mr y 的回答
賺錢的邏輯是什麼?什麼規律或觀念使人與人賺的錢產生了巨大差別? - Mr y 的回答
這種問題近乎終極,人生的意義很難一言兩語就能概括清楚。但讓我們先問一個問題:
這輩子賺了大錢,成了大事業
你的人生就有活下去的意義了么?
海子都自殺了,張國榮都跳了樓。這種例子很多,足以說明人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成功與賺錢,縱使這兩者很重要,但這的確是一個事實。
你的人生態度取決於你自己,原諒我要雞湯一回,在如今信息獲取都已經變得非常快捷的世界裡,一個人貧窮乃至平庸一生的原因都來源於其自己。就算你年輕的時候在工廠打工,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是如此。但問題在於,什麼是可預見的未來?如果未來可以預見,那投機客們一定會很開心的。上帝從來沒有告訴你,你的未來就是這樣。
原諒我要建議抱此想法的朋友去看一些白手起家的例子,也許這些並不一定就是勵志的故事,很多事情背後照樣不堪。但他們的確說明了每一個人進步的驅動力是來源於自己,如果你因為失敗而喪失了生活的信心,那我只能認為你被生活嚇破了膽。
有些人一輩子縮在一個角落裡,連窗外都懶的看一樣,更別說踏出門,旅行者一號,1977年發射,它這樣孤獨的漂流,只為了去未知的世界看一眼。電影《後會無期》台詞
你小的時候覺得學校的操場就已足夠大,但你學了地理之後才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當你為了生存而努力的時候,縱使是縮在一個角落裡面。但你要知道的是,你的外面仍然是一個廣闊的世界。能否踏出去,取決於你自己是否願意。
如果你既不看書,也不愛學習,整天忙於戀愛和玩樂,抱怨生活,工作偷懶,心思齷齪,每天意淫,既不善良,也不熱愛生活,對於未來沒有憧憬,沒有目標,缺乏責任心。
就當我沒說。
目光應該長遠,人生是漫漫長途,挖墓的不知道下面有地殼,地殼下面還有地獄。比你慘的大有人在。何必拘泥於一時
——————————
上述看法可能有些激進,這個世界,既不屬於瘦子,也不屬於胖子以及富二代。它屬於勤奮者。
每個人的目標不同,活著並不一定為了要做些什麼,人生意義在於本身的賦予,而非外界評價。只要是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在路途之上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足以讓人們好好活下去的意義。
很多東西細想下去就發現很沒意思,誰能保證喬布斯臨死前不會問自己:我造出了iphone又怎麼樣呢?
正如王二花一生證出費爾馬定理,他是否問過自己:證出費爾馬定理又怎麼樣呢。
哪怕你改變了世界,如果你問自己,改變了世界又怎麼樣呢?層層問下去,就會發現改變世界的意義也僅能止步於此。
人格化的上帝是許多哲學家無法接受的,假設上帝存在,中國古話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那就是說在上帝眼裡一切都是一樣的,他沒有喜怒哀樂,他即不要榮譽,也不用別人給他blow job。也不要財富和愛情。但是他卻擁有著一切,但這些他所擁有的,於他本身來說,卻是他不需要的。
任何東西如果想到了這裡就變得了無生趣,這是一個悖論所在。很難探究,西藏苦思的活佛和每天跟美女打炮的萊昂納多相比,誰會更快樂?跟賺了最多錢的巴菲特比呢,又或是跟造了iphone的喬布斯比呢。鑒於活佛更有思想,這是否能夠說明追求快樂並不是人生的唯一道路。
如果衣食無憂,妻子漂亮,兒子聰明,父母健康,這是一種同這個問題一樣,近乎終極的狀態。但最叫人恐懼的地方在於,有人會覺得厭煩這種日子。人們既厭惡顛簸漂泊,又厭惡一成不變。自身情感是不可控的,迷障在於此。任何的圓滿與滿足大多時候是暫時性狀態。
成就事業是過程,金錢是載體,停止應當放在長眠之後。
或者換一種說法,如果有人突然發自內心,並且發出足以感染他人的質問:如來是不是騙我們呢,取回真經也許是無法改變世界的。
但他們沒有,他們就帶著缺陷成為了聖徒,這段話取材於作家路內的《追隨她的旅程》
這種缺陷也許本身就是一種彌補。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中還有兩句話,印象深刻,其一是:愛與痛是濃縮的結果,追尋則是一種稀釋。
第二句是:這夜真是漫長啊!
把我另一個答案改改格式貼過來:
原因很簡單,人不需要賺大錢成大事業就可以活著。
細菌不知道賺大錢成大事業為何物,它們照樣活得很好。
狗不知道賺大錢成大事業為何物,它們照樣活得很好。
人類商業文明充分發展之前,人們不知道賺大錢成大事業為何物,他們照樣活得很好。
因此,「賺大錢成大事業」並不是支撐人類存活下去的必要條件。
但是平日里做做夢、想著賺大錢成大事業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一不小心追求到了,那麼人生還真挺精彩。這麼說來把賺錢和成就作為生活的追求倒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作為我們生活的基礎還是太不靠譜了。
PS:財富和功績都是比較出來的,沒有最多,只有更多。沒有錢和成就的人都死光了,有錢和成就的人也就顯不出財富和成就來了,也就可以接二連三、從下至上地去死了。因為很多人明白,能夠活著就已經不容易了。
小的時候,我也期待著自己可以成大事賺大錢,把名字留在史冊上。冷眼看著那些行至中年的人還在為生計奔波,嘲笑那些殘年老人還在為兒女子孫嘔氣。我殘酷地想,若我以後不成事,就不活了罷,否則一輩子過去未留下隻言片語,誰還記得我?
長大了些,我的父母到了中年,父母的父母到了暮年,都不成事。
姥姥是我身邊最年長的人。
未離家時,常躺在她腿邊聽她唱聽不懂詞的小曲,聽她講日本人進村時的情形,聽她講三年饑荒時人吃樹皮,聽她講姥爺一輩子老黨員。她閑不下來,給老媽縫手套,給我補衣服,我摸著細細的針腳,看著她穿線要半天,眼淚就來了。
後來我離家,她跟我說,別想家,在外面要好好的,我一聽,眼淚又來了。
過年回家的時候,她把我拉進她的小屋,直往我的包里塞人家送給她的東西。從口袋裡面掏出一把十塊二十塊,捂進我手裡,說她沒本事幫不了我,只能給我個零花錢。我收下,一出門,眼淚就掉下來了。
離開姥姥家的時候,看著她們家的門,想,如果有一天姥姥不在了,沒有人給我唱小曲,我也不用買無糖餅乾跑進屋,那麼這個門我也就再也不會進了。
姥姥她一輩子沒賺過什麼錢,沒做過什麼事。但是她活了快一個世紀,比新中國還長。她的一些兄弟姐妹沒有活到成年,她的一些朋友在戰爭中喪命,她的一些相識在饑荒中死去,她的一些故人沒抗過病痛。
而她,還活著。渾身是病,但是活著。再沒有更讓人感動的事了,熬過了所有苦活了下來,像一個幸運兒,像一部史詩。我看著她滿臉的皺紋,每一個皺紋都有一個故事,她真美,她活得真美。
有老太太坐鎮,父母輩的都圍成一圈守著。今天去嘮嘮嗑,明天去蹭吃蹭喝,後天捎過去一壺油,大後天給姥姥和舅舅勸和。一圈人都沒什麼出息,埋著頭過自己的小日子。
其實我呀,才不需要她的錢她的事業,只想要她口袋裡面的十塊二十塊,我知道她每放進去一張紙幣,都會眯著眼睛笑一會。
事實上,她的日子過得並不好。疾病的折磨,子女的瑣事,孫輩的不順,都讓她煩。我也知道,她從來都不是一個堅強的人,沒有堅持的骨氣。
但她沒拋下我們,成全了我們不咸不淡的日子,給了我們圓滿和踏實。她沒有功成名就,等我們這些見過她的子孫也都逝去,就再也沒有人會記得她。可這又如何,她系著我們一大群普通人普通的幸福。
我希望姥姥長命百歲,讓我的母親永遠都有媽媽,讓我永遠都有姥姥。
如今父母在從中年劃向老年,錢財沒什麼積累,可身上的病開始越來越多。
偶爾回家,聽到的是母親的同學癌症晚期的消息,曾經的風光家當一朝成了葯,最後還是不帶走一個紙片。
我總是默默祈禱,就讓我的父母庸碌吧,不必有錢有勢,只要安安心心地健健康康地過晚年。當然我也知道,除了庸碌那個點之外,其餘都是奢望。
現在,我越來越明白,活著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而活著的價值也從來都不是事業和金錢。對於太多人來說,能活,並願意活,已經很難。所以不要再加任何的要求給它。而且,金錢的要求對於「活著」這一命題來說,也根本不足掛齒。
我活著,就是為了體驗這個世界的精彩。
我一直堅持這樣一個觀念:人生在世,經歷與體驗才是最寶貴的,財富與地位只是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廣度的一種手段,僅僅是萬千道路的一種。
我為什麼活著?
為了體驗世間真情、酸甜苦辣;
我為什麼活著?
為了遍嘗川魯粵蘇、浙閩湘徽;
我為什麼活著?
為了踏遍萬水千山、天涯海角;
我為什麼活著?
為了品味粉白黛黑、珠玉文章。
可曾靜靜聽過清晨的鳥鳴?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可曾遠遠望過開闊的江面?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可曾細細嘗過他鄉的料理?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可曾悄悄邂逅美麗的姑娘?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生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個正常人,是何其的幸運!
沒有戰火與饑荒,沒有瘟疫與災害。
你可以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鑽研嵌入式系統開發;
你可以高高興興熱熱鬧鬧漂漂亮亮地參加一場狂歡嘉年華;
你可以安安靜靜仔仔細細心心念念地為愛人做一份箱壽司;
你可以病病歪歪懶懶散散迷迷糊糊地享受陰雨周末的懶覺...
如果只認權利、只顧效率、只求賺大錢,
昨天那場驚世駭俗、殘忍無比的2014世界盃半決賽,肯定是無福欣賞了。
這些,並不需要你多麼出人頭地,傲視群雄。
這些,都不是賺大錢之後才能享受到的。
我是這個世界的見證者,只有內心的滿足與充實,才是真真正在屬於自己的財富。
過去的一年,我和一個高富帥成為室友,他很大方,買的東西很貴,也很好用。我一向沒什麼錢,也覺得錢不算什麼,覺得10塊錢的剃鬚刀和3000塊的沒有什麼區別。 後來,他買的全是最頂級的東西,也會請我嘗試下。用完之後,我終於明白:這個世界確實有一些更好的存在去追求!他不善言辭,但他反覆講的那一句話讓我終生難忘:你只有嘗試過最好的,你才知道你要什麼。
大部分人難以做出決定,難以有足夠的動力,原因無非是:沒有足夠的機會和資源去多嘗試,也不能獲得足夠的信息來確定自己想要的。就像你從來沒有用過3000塊的剃鬚刀一樣,你只會停留在10塊錢的級別----因為你不知道,你沒有體驗過,感覺10塊錢的也不錯!
說多少都沒用,再多勵志都是別人的,只有嘗試才是真的!
每個人都需要成就感,成為勝利者,這種感覺當然值得追求。但還有一點,許多人可能都知道但從不說出來,人生最美妙的時刻是:變得越來越好!人,只對變化敏感,只有變得越來越好時,你的感覺才是好的!
《我的廣告生涯》作者寫到:當我變得越來越好時,哪怕沒錢吃飯,我也不覺得辛苦;而當事情變得越來越壞時,就算我是千萬富翁,我也感覺異常艱苦。
建議作法:一個人應該具備一些最頂級的東西,就像以前婦女出嫁時的紅木衣櫃。最頂級的東西不僅可以讓人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地方,而且它會一直在那裡告訴你:還有一種更好的生活值得你去努力!
你可能一輩子開不上寶馬,但當你通過努力,從步行,升級到自行車,再到電動車,摩托車,BYD汽車時,你的感覺要比那些常年開著寶馬的人愉悅的多。
換個角度思考,事實是你還活著,即使你沒有賺大錢成大事業,你仍然活著。
這說明,對於你而言,一定有和賺大錢成大事業同樣重要的事情,儘管你還沒明確。
活著本身的滋味,就是不活著要來的更好,所以你活著。這就是簡單明確的二分法。
活著本身,就是心曠神怡的事,只是你還沒有機會感受到它的珍貴。在你還沒有覺得活著是奢侈的事之前,用力活著,是個好的選擇。因為死了就更不能發達了
我今天加班,掙了120塊。非常開心,如果再加一個班,我就可以去優衣庫買一條249元的無褶西褲,去看過兩次了,確實不錯,我覺得深灰比較適合我。年前加班,我掙了五百多,用其中三百多買了雙真皮皮鞋,非常帥。剩下的二百買了腰帶和襪子。走出店門的時候,我氣宇軒昂。
如果還能再掙五百多,我想買那件西服式夾克。我也試過幾次了,很合身,只是納悶為什麼沒有內襯。
活著,掙不了大錢,那也得活著。我想等我攢夠買西褲的錢的那刻,幸福感和成就感不亞於阿里上市那天馬雲的感受。
馬雲,你還會因為一條249的褲子感到快樂嗎?
我會。
家住丰台區的X先生從22歲起就幻想著掙很多很多錢,吃很多很多肉,找很多很多女人,想讓所有人都知道,有那麼一天,他會很NB很成功。
於是,他一天發七八個朋友圈微博,向親朋好友直播他的心路歷程,表達對社會的不滿,和自己的抱負。
一到周末,他就會招來幾個朋友,陪他喝酒到撲街,酒桌上的談資也離不開他賺大錢成大事的幻想,而辛苦掙來的錢卻全都花在了喝酒上。
每天晚上,他還會與最近曖昧的姑娘聊上幾句,說一說自己將成為一個偉大的男人,一個有錢的人,一個讓媳婦隨便花錢的人,一個即使媳婦不上班他也養得起的男人,並在這份幻想中睡去。
五年過去了,他依然保持著這種狀態,保持著對賺大錢成大事的幻想!樂觀!積極!但他依然是五年前的樣子,工作換了十幾次,有時候還靠借錢過日子,順便發發朋友圈,告訴大家誰又仗義的借他錢了,等他有朝一日成功的那天會報答那個借錢的人!他也沒有媳婦,相親50次也找不到相信他「夢想」的女人。他為什麼活著?
因為比起夢想,或是幻想,喝酒和泡妞來的更直接一些!而向別人展示夢想或幻想的過程,更能讓他覺得興奮,即便那是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事物。少年!我不喜歡那些批評你價值觀有問題的回答。
因為我自己在年少輕狂的時候也反覆追問過自己同樣的問題。
但是有一天你會放棄這樣的追問,原因可能有很多不同,可能是一個人,一本書,一段旅行。
當你發現世界上有比金錢和別人眼裡的成功更讓你動心的東西時,你就會停止這樣的追問。
追逐財富和成功和人類逐利的本性和優勝劣汰的環境帶來的必然期待。
但是你要知道,當你受困於這樣的問題而不能自拔的狀態下,是騰不出腦力和眼光去尋找成功道路的。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從來都不是雞湯文的核心和一句空話。
它是真的。通過你適合的方式充實自己,不間斷的做下去,可能你依然不會得到你期待的成功,但是當你老去而必須面臨死亡的時候是不會後悔這一生的。
能不留遺憾就足夠了。
(有時間去看看馬斯洛的人本哲學吧,看看你在哪個層次上,還需不需要進化自己)活著不是為了賺大錢成大事業,
賺大錢成大事業是為了讓你更好的活著。放心~既然你問了這個問題,就算不成功不賺大錢你也會正常的活下去的。
通常情況下,你得到的回復應該是這樣的: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是的,不用懷疑,我網上搜索的,背不下來。你看我引用別人的話都加引用標籤,從來不說我自己說的,習慣多好。
據推斷你應該是位年輕人,之所以這麼推斷是因為中年人和老年人已經沒這方面想法了,習慣成自然了。而你的這個問題,是屬於典型的飽暖思淫慾的問題,也就是說,在B站看完片,刷完彈幕,打了幾局LoL,朋友圈曬完圖,微博圈點完國家大事後,實在沒什麼事兒,跑到知乎來消磨時間的。不用懷疑,90%的中國年輕人都這個狀態。都是金融危機的錯!是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下滑復甦艱難的錯!
所以你應該很容易找到跟你有共同語言的人,大家抱團取暖。不用看也能猜出來本提問下的答案大概會有這樣幾類:
1、成功有什麼用,大多數人是平庸的,我們就甘願過平庸的生活;
2、我們來從哲學、心理學、經濟學、歷史進程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個成功的問題;
3、我來編個故事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5、少年,快上車,老司機開車不會翻!哎呀知乎發太明顯的營銷廣告會被封號還是不寫了2
然後你在問完這個問題後,各位答主在回答完這個問題後,覺得自己履行了責任,踐行了使命,如釋重負,啊~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我的生活充滿意義!來,讓我們刷刷知乎,噴噴人吧,我們有責任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每個人的生命和生活都應該跟別人不一樣,都應該豐富多彩,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意願和理想發展,這是開放社會的理念。是的,就是那個搞亞洲金融危機的投機大鱷索羅斯索大爺所提倡的開放社會。
如果你想賺錢,OK,沒問題,去做,合理合法的去賺錢,多賺錢還能多為國家社會做貢獻;如果你想做公益事業,OK,沒問題,去做,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找贊助;如果你想穩穩噹噹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OK,沒問題,去做,找到一個精神和生活的伴侶會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但是90%的人在做什麼呢?根據統計,中國絕大多數年輕人在奮鬥買房,而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在刷各類網路遊戲、社交和直播網站。記得王健林在說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的時候知乎有過一個問題,知乎上的廣大精英最多的是不屑,說他站著說話不腰疼。但是你看王健林和王思聰一個搞地產和電影、一個搞娛樂電競和直播,你們是不是看出點兒什麼來。
海燕吶~長點兒心吧~
現代的各種社交媒體和網路會給普通人一個假象,我可以隨便評論一個社會普遍價值認可的成功人士,就算是單純的嫉妒和發泄自己的情緒,我也可以隨意噴他。之前李嘉誠在分享人生感悟的時候,有人噴,昨天我參加了個王石的課,王石也有人噴。而在傳統社會這樣的社會精英恐怕普通人連當面請教,聆聽人生經驗的機會都沒有。你們猜是因為多少錢課程費而被噴的?十九塊九。一個企業家,即不用你宴請、也不用打飛的專程拜訪,近乎義務的方式分享人生經驗。有的理由居然是「我花了錢了!」十九塊九還不到一杯星巴克的小杯咖啡的價格。王石還是很有涵養的,裝看不見,不理,要是以我以前的性格,「您出門左轉,那兒涼快」。
通常華爾街的機構在進行招聘的時候,會考察候選人的一個關鍵指標是:行為一致性。這個是主要是指你說的和做的是否一致。比如說,你是一個噴子,那麼在網路和現實社會中都要是個噴子,因為你是不是噴子實際上跟能否盈利關係並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你在網路上是噴子,在現實社會就慫了,那就是大問題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人會有行為矯正,因為他有自己的衡量標準,但是他自己認為自己可以遊離於自己標準之外,就是通常俗話講得兩面三刀、三花臉的人。但是市場是怎樣的呢?市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改變的,最容易展現出一個人本質的,那麼這樣的人,無論背景多優秀,給機構帶來的風險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作為年輕人,趁著還有這個如果一輩子無法賺大錢、成大業,那我為什麼還活著?
的想法的時候,多腳踏實地,依法合規的擼起袖子加油干吧!
最後,旗幟鮮明的反對所有網紅,papi醬除外!
我怎麼有時間回答這麼一大段?我無聊啊~
by kuhasu醬,一個集英俊與才華於一身的大老爺門推薦閱讀:
※月生活費 800 的女大學生如何在保證三餐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提升自己的著裝搭配和品味?
※有沒有朋友同學吹的牛讓你終身難忘?
※男生最想收到的生日禮物是什麼?
※從不主動聯繫是感情冷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