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起源是哪裡?
有朋友說,是秦始皇派徐福帶著500童男童女去東瀛,從此有了日本,但總覺得他在yy......
補充,謝支持,日語和漢字的問題已經答完了,文尾有鏈接。
......................................................................................................................................................
大家都是韓國人哈哈哈。開個玩笑,但是別說,日本和韓國的一部分*3祖先還真是有一些淵源的。
在基因技術不太發達的時候,史學界用來確定族群的方法很大程度是利用語言。
- 比如印度和伊朗的雅利安人同歐洲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經過語言分析,他們說的竟然同源詞極多,語言學家很奇怪啊,這麼遠的兩個民族怎麼語言這麼相似。所以經過長時間的考古調查,終於發現他們的祖先和英法德的祖先是同一支。所以這種語言最後被命名為「印歐語系」,這群人的祖先也被稱為原始印歐人。
- 再比如我們的漢語,經過研究發現居然和藏語以及羌語等關係非常嚴密,我們的數詞和很多動詞驚人相似。後來也是經過基因組測定,原來我們曾經和藏人是來自一個祖先,「古羌人」,只不過一群人選擇了挑戰當時還不安定的華北平原,一群人選擇了在安定的高原游牧。
- 再比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他們使用的語言也出現了大量的同源詞,所以也算證明了聖經上的閃族並不是胡說,經過後來的科學驗證,發現他們真的是來自一個祖先,也就是現在公認使用「閃米特語」的閃米特人。
- 但是語言這東西也有不靠譜的時候,就比如現在廣泛存在在亞洲的「阿爾泰語系」,突厥語、蒙古語、女真語全部屬於這個語言的分支。可以說從土耳其到我們的新疆一直到中國東北地區滿洲人等的語言全部屬於這個語系,但是帶著大量雅利安血統的中亞人怎麼可能和黃皮膚的蒙古人是一個祖先呢。所以其實是曾經游牧在中亞的雅利安人,被來自西伯利亞、大興安嶺一帶,和鮮卑等同源的「鐵勒」同化了,形成了後來的「大突厥汗國」,終於這些曾經說印歐語言的人變成了說東北亞語言的新民族「突厥人」。
但是日本的可憐之處就在於,以前的人就算完全用語言分析,都分析不出來他們是什麼民族,因為他們的語言是少有的「孤立語言」,太可憐了,正如日本這個孤島一樣,他們的語言也沒有親戚,這讓我們很長時間都分析不出來他們的祖先到底是哪裡來的。
所以重新講一個故事。- 首先說一下,我們熟知的「吉林」「黑龍江」,幾乎自古以來就沒怎麼被中國控制過,一直是化外之地。
- 在公元前21世紀,也就是中國夏朝的時候,東北地區的漁獵民族已經不斷的發展,已經有了農業文明,建立了一個大型部落聯盟「肅慎」,沒聽說過,那聽說過這個辭彙的另一個說法「女真」么,不過這是後話了。他們使用的也是前面說的「阿爾泰語系」。
- 但是在現在的吉林一帶,一直有一個叫做「惠漠(濊貊)」的民族非常勇猛,當然了這個也不是一個民族,一般認為分為濊和貊,他們的語言卻和肅慎語言(阿爾泰語系)不一樣,他們也不服從肅慎國的治理,一直也不肯歸附。
- 傳說後來,由於肅慎軟硬並施,一批惠漠人被迫歸附,一批人不知所蹤。
- 肅慎終於將惠漠納入自己的領土,於是東北平原中部(長春一帶)成為肅慎領土,同樣是傳說肅慎為了慶祝,都把國號暫時改為「德惠」了(得到惠漠的意思)。(當然這個是個傳說而已,基本不可信。)
- 這批惠漠人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終於在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肅慎被匈奴逐步逼上絕路,惠漠的「扶余」部落崛起,統一本族民眾,建立了「扶余」國,定都「扶余城」。從此這個民族也就慢慢被稱為「扶餘人」了。
- 公元前1世紀,扶余王子「朱蒙(扶余語chumo善射的意思)」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餘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音高溝離)。「高句麗」作為一個地理名詞就出現在中原人的《漢書》中。
- 這個高句麗一直和中國不太友好,但是卻一直漢化,反正是個很矛盾的民族。勢力越來越大,最後把自己的母國扶餘國滅了不說,還侵佔了遼東半島以及曾經一直是漢人逃亡政權所控制的朝鮮半島北部。
- 朝鮮呢,在這之前,歷史裡最早記載的是,公元前11世紀,商遺民箕子,的「箕子朝鮮」。(箕子就是紂王帝辛的叔叔)。然後是燕國大將衛滿的「衛滿朝鮮」,隨後是漢朝的「漢四郡」,也就是說這段時間朝鮮的上層語言一直和上古漢語沒什麼區別,而朝鮮半島的南端是朝鮮半島的土著「三韓部落」——辰韓並韓馬韓。基本上就是土人,使用「原始朝鮮語」,也就是現在朝鮮語和韓語的祖先。
- 所以這批扶餘人建立的高句麗,開始成為了東北最大的勢力,在南北朝時期成為了掌握朝鮮半島北部,吉林遼寧全部的大國。
- 一批扶余王室跑到朝鮮半島西南部,建立了統治三韓人的「百濟」部落,之後也不斷漢化。
- 剩下的三韓人建立了「新羅」國。這也就是歷史上的朝鮮三國時代。
圖 朝鮮三國時代
- 在這期間,朝鮮半島的「百濟」由於佛教盛行,導致漢文化和佛教開始不斷傳入東邊的「倭國」,倭國進入到部落風濃重的政權yamato領導的「古墳時代」,開始在聖德太子的改革下佛教化,隨著遣隋使小野妹子的溝通,日本開始直接通過隋漢化(原來主要都是通過百濟),大王改名叫了天皇,倭國改名叫了日本。而日本也一直和百濟交好,和新羅敵對。(百濟上層是扶餘人,新羅是三韓人)
- 但是這個時候漢字僅限於貴族,日本仍然使用原始日語,雖然那時中國還沒人知道日語是個什麼鬼。
- 這個時候的高句麗儼然東北亞霸主,隋數次征討高句麗失敗成為滅亡導火索,向東威脅新羅倭國。
可是神奇的是,韓國朝鮮一直津津樂道於高句麗是他們的祖先....後來還冒用高句麗的名字建立了個「高麗王朝」...雖然經過歷史和語言的分析,發現高句麗的「扶余」人和高麗的「三韓人」並沒有什麼鳥關係。(有一種說法是,扶餘人是濊人,三韓人是貊人。)
由於唐後來為了攻擊高句麗,和本來與高句麗有世仇的新羅建立聯軍,測算了高句麗的大小城邦以及山脈河流的位置,地名全部使用音譯,也就是因為這個,我們才看到了「高句麗語」的原貌。
我們將諸如 熊(功木) 兔子(烏斯古) 三(密) 七 ( 難隱)等漢字音譯,用中古音轉寫,就成了如下的單詞。
- 如 兔子 高句麗語 usagumu 古日語 usagi
- 君主 高句麗語kai 古日語kimi
- 射手 高句麗語chumo 古日語tomo
- 又一次 高句麗語tamul 古日語tabi
- 三 高句麗語mi 古日語mi
- 五 高句麗語utsu 古日語itsu
- 七 高句麗語nanin 古日語nana
- 十 高句麗語tak 古日語to
- 白 高句麗語shira 古日語shira
- 深 高句麗語puka 古日語puka
- 高 高句麗語dat 古日語daka
- 山谷 高句麗語tan 古日語tani
- 原野 高句麗語no 古日語no
- 水 高句麗語mit 古日語mizu
- 熊 高句麗語komok 古日語kumo
- 進入 高句麗語i 古日語i
- 背 高句麗語je 古日語se
剩下太多 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後人們竟然神奇的發現,這個東北地區的扶餘人建立的高句麗國家,竟然和大海彼岸的倭人使用了非常類似的語言。
- 可惜後來,困擾了中央王朝多年的高句麗,終於被唐和新羅的聯軍徹底擊潰。高句麗逐漸的融入了周圍的「靺鞨」(肅慎遺民),還有南邊的新羅(韓國祖先)了,東北地區開始漢化,朝鮮半島開始成為新羅語(古韓語)世界。扶余這個民族開始消逝在歷史長河裡。
當然了我要補充下,雖然高句麗融合進了周邊民族,但是作為以三韓文化為源頭的朝鮮韓國,實在是和高句麗關係不大,但是後來的王氏王朝,還是為了圖個霸氣,給自己的國家命名為「高麗」,但是實際上和高句麗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 難道日本人的祖先是和高句麗一樣的「扶餘人」么。
- 印第安納大學教授白桂思認為,由於現時的日語仍然可以看到昔日的扶余語的痕迹,正如前面的分析,白桂思嘗試透過約140個漢語記錄的含有高句麗詞語的地名來重新構建高句麗語的發音。他發現:高句麗語在文法構詞方面與日語相似,例如:屬格-no及定語-si。他提出古代日本人和高句麗人的共同起源地可能是在面向渤海的遼東半島西部的前文說過的惠漠族;之後這個人群的一支向東越海到達日本,而過了幾百年後另一支則向東北遷徙,形成了高句麗人。只有這樣才可能解釋高句麗語和古代日本語的聯繫。(當然這個也有爭議)
- 但是惠漠人,或者說扶餘人,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么,現在的Y單倍體分析幫了大忙。
圖 對中日韓主要人種的基因分析
- 我來簡單的解釋下這個圖吧。
- 前面說過,歐亞大陸的最早原住民之一,就是帶著這個「D2」基因的人群,經過基因發現,東亞只有日本列島的人種有這個基因,而另一批竟然是印度得土著安達曼人(不是現在的印度白種人*3)。可是後來同樣融入很多扶餘人的朝鮮和女真,這種D2基因卻少的可憐。所以可以發現,前面說的扶餘人,並不是日本人的祖先,但是日韓在O2b基因有很大交叉,說明這個基因的人群一定在歷史上聯繫過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而日本人和漢人(O3)的基因交叉並不大。(可以打童男童女學說的臉了)
- 很多D系單倍體人種的最大特性是,身材矮小皮膚偏黑,眉弓較為突出,也就是俗稱的「矮黑人」。矮黑人比黃種人和白種人都更早的走出非洲大陸,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由於冰期以及競爭因素,逐漸的邊緣化,亞歐大陸逐漸變成黃種白種的天下。(印度原住民和伊朗原住民埃蘭人、新幾內亞澳大利亞毛利人都是這種「第一世代人種」。只不過後來逐漸被歐羅巴人種(印歐人)的分支雅利安人給佔領同化驅逐了)
圖 印度安達曼人
圖 日本歌手平井堅,完全的日本人,並不是混血 對了流星花園那個歌就是翻唱他的,建議可以聽一下。嗯嗯,扯遠了。
- 經過研究,日本的原住民很有可能就是這群帶著D2基因的矮黑人,這群人最早到達亞歐大陸,後來他們因為玉木冰期還有其他各種原因,從冰期裸露的大陸架逐漸到進入到較為溫暖的地方。也就是說這群人就是曾經在東北地區,通過大陸橋不斷遷徙到日本的原住民。
圖 玉木冰期大陸橋 這裡可以看出 朝鮮半島離日本是很近的,僅僅隔了一個對馬海峽,上面的庫頁島也連著北海道。
- 這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繩文時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這個時候就是大家看到的上面平井堅或者中孝介那個樣子的人生活在日本的新石器時代文明。這個時期從上古時代一直持續到前300年。(前300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時期,在這之前也經歷了一定時間的演變的)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前300年的概念,前300年,孔子已經死了100多年了,雅典和斯巴達也被馬其頓吞併了,居魯士大帝的波斯帝國已經滅亡了,日本卻還在部落時代。
- 但是前300年左右的這段時間,日本人產生了質的飛躍,突然從這種採集狩獵的生活變成了能縫衣服能耕田的農耕文明了,甚至有了鐵器的產生。這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彌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不過這個進步太詭異了。
要知道其他的文明完成這種過渡最少要用幾千年,他們難道真是天資聰慧是天照大神選中的孩子們?
所以其實是一批「渡來人」進入日本,將日本的稻作技術和建築器物等技術瞬間發揚光大。
- 但是這個過程本身也很漫長,可能要比前300年更早,而且之後其實持續到8世紀,這群渡來人還沒有影響到本州島的東北地區。(推薦看一下「阿弖流為傳」講的就是日本東北地區最後的原住民部落被同化的故事,而這個時候安史之亂都爆發多年了)
這批渡來人幾乎是全面的同化日本,將自己的工藝,文化甚至語言都同化給了原住民,所以就開始有很多人猜測,這群渡來人到底是哪裡來的,當然有很多中國人就開始意淫徐福東渡了,不是我說啊,這就是傳說中的「韓國病」,日本渡來人大批進入的時候,秦始皇還沒出生呢,更別說徐福了。
- 那麼說到這裡大家也應該明白了,前300年之前陸續進入日本的,正是那群扶餘人的祖先——惠漠。他們經過的路線還真的是經過朝鮮半島。
而且在惠漠人之後的渡來人,大多也都是朝鮮半島過去的百濟人,新羅人,相比之下中國大陸過去的渡來人少的可憐,可以看下基因組。O2b基因和日本和族重合度很高,就是朝鮮半島「渡來人」的基因,也就是曾經稱霸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人,而高句麗的祖先也是扶餘人自不必說,百濟的上層也全部是扶餘人。而反倒是朝鮮北部地區,因為千百年來的漢人統治和滲入,有了大量O3類的基因,也就是說相比日本,現在的朝鮮韓國擁有更多的漢人基因。
- 後來這群渡來人不斷地驅逐土著的D類人,建立大和政權,給他們命名「蝦夷」,這也就是後來「征夷大將軍」的由來。所以如今D類更多的居住地點是北海道地區,也就是日本人常說的「阿伊努人」。
圖 日本原住民,現在主體僅僅殘留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 語言和日本語不同系。
-
圖 渡來的彌生人 (包含扶餘人,三韓人,小部分漢人)面貌和我們很相似了,但是基因重合度不高。
- 所以最後下一個結論吧,日本人的由來可以看成是第四紀末次冰期進入日本的土著的「矮黑人」做為祖先,融入了從中國東北地區經過朝鮮半島進入日本的扶餘人以及半島土著,「渡來人」對土著進行語言文化同化以及驅逐,形成雜合民族。而日本的漢文化大多也是經過朝鮮半島的漢化少數民族進入的,而現在已經消逝的「扶余高句麗」語言很可能是他們歷史上唯一的親屬語言。
後來日本作為島國一直孤立,渡來人逐漸驅逐同化土著之後,飛快的漢化,和周邊民族一樣,沒有文字的他們也使用了漢字記錄重要事宜,但是這個民族的孤立程度也很神奇,日本人逐漸搞出了一套用漢字來表達日語的書寫模式(這個以後會說)。
而不同於朝鮮半島,經過千百年的民族融合和同化,朝鮮語已經被同化到有近7成的古漢語辭彙了。(二戰後,受漢語影響很深的朝鮮語因為各種「民族運動」竟然取消了曾將作為朝鮮語主體的漢字,改用原來作為掃盲拼音使用的「訓民正音」,可惜最後弄得韓人自己都搞不清一些同音單詞的差別。)
- 每個民族的歷史都是一個史詩,民族本來就是在融合碰撞中形成的,只有接納自己的歷史,才有民族的未來,與某族和某族共勉。
以上
姊妹答案日語可以完全用漢字書寫嗎? - 安森垚的回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第一個碰到的,就是從哪個角度來切入
1、如果是從父系血統的角度來切入,那麼日本人的起源,比較主要的有這幾塊
(1)列島起源,根據Nonaka(2007)的數據,日本關東地區的男性有48%攜帶單倍群—D2,這些人的父系祖先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就居住在日本列島,是繩文人的主體
(2)朝鮮半島起源,關東地區有31%的男性攜帶單倍群—O2b,這些人的父系祖先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就居住在朝鮮半島,鐵器時期大規模進入日本,是彌生人的主體
(3)中國大陸起源,單倍群—O3的比例為15%,這些人的父系祖先在舊石器時代的時候,居住在中國大陸,新石器時代有部分已經進入朝鮮半島,剩下的部分在鐵器時期分批次通過朝鮮半島進入日本
==&> 這裡必須強調一點,這些不同的單倍群並不可能「單獨行動」,進入新石器時期後,一個族群內部出現單倍群混合的情況越來越常見
==&> 也就是說,彌生人登上日本列島的時候,雖然以O2b為主體,但這個集團里同樣也會有很多O3
*********************************分割線************************************************
不過我想,大家關注的焦點,顯然並不是上面那個四平八穩的描述
而是「日語」來自哪裡?最早最早講日語的,是一群什麼人?
於是,這裡就需要從第二個角度,也就是語言的角度,來講一講日語
2、日語
日語在語言分類上,屬於孤立語言,意思是他除了琉球語外,沒有其他親屬語言
這個倒是沒什麼特別,原因無非就是他的親屬語言都已經滅亡了
但目前可以很肯定的說
日語是一門來自朝鮮半島的語言,並且他跟韓語不是一個語系
日語在朝鮮半島的親屬語言殘跡,大部分體現在古國——高句麗滅亡前的地名里
從這些高句麗的地名,我們能從中得知,
這門語言的「三,五,七,十,口,谷」,用漢字記為「密,於次,難隱,德,古次,旦」
古日語的這幾個詞是「mi,itu,nana,towo,kuti,tani」
古韓語的這幾個詞是「s?ih,tas?s,nirkop,y?rh,ip,kor-」
所以,日語在朝鮮半島曾經存在過親屬語言,
由於朝鮮半島並不存在單倍群—D2,所以,日語是由彌生人帶上列島的
3、漢語,日語,在更大的框架里
現在有一個靠譜而艱深的方向,叫做「華澳超語系」,或者「東亞超語系」
說他靠譜,是因為他在人類學的意義上,
已經在生物血統譜系方面,獲得了 父系單倍群—O 的支撐
大致方向是:O誕生於大約3萬年前的一個男人身上,他所在的部落,他所說的語言
後來形成了 南島、壯泰、孟高棉、日琉、苗瑤、漢藏緬 六大系統
之所以說艱深,是因為舊石器時代的性質,
決定了3萬年前的語言,一路發展到今天,99%的辭彙都已經被代謝乾淨
即便有任何線索,也是非常零散而難以尋找的
在常用核心詞的範圍內,靠譜的同源詞依然只有「目」
==&> 換句話說,這個詞可能至少誕生於3萬年前
語音方面,觀察這六大成員,多少可以估計出,
這個「東亞祖語」的語音系統接近南島語系
如果C代表輔音,V代表母音,那麼東亞祖語的辭彙形式以 CVCV、CVCVC 為主
後來,這套音系走向了2個方向的簡化,以purak這個發音為例
A類,是單音節化、聲調化(漢藏、苗瑤、壯泰、孟高棉、占婆),purak=&>prak(漢語的二等入聲)
B類,是五十音化(日本、波利尼西亞),purak=&>pura
朝鮮語的 nirgop、?rgur、g?rp?i、darpi、orci、y?rmai、s?rgo
滿語的 sargan、ilha、orho、tarhun、olho、talman、fulgi、olhon
這種語音CVRCV形式,「華澳超語系」是沒有的
最後貼一個東亞諸語言「目」的全家福
@安森垚的答案大框架是對的,但也有不少問題,這裡我糾正補充幾點,其實我同時也把韓國人的核心祖源也說了。1、惠漠不存在 是濊貊 兩個字古音差很遠. 另外德惠的解釋完全不成立2、濊是濊 貊是貊 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族。濊確實很可能是O2b,貊不是,貊才是從遼西遷來,才是騎馬民族。濊一直是種水稻的農耕民族。燕將秦開徵東 一直打到鴨綠江,迫使貊人東遷,壓迫遼東吉林土著濊人也東遷,時間正好在前300年。3、朝鮮半島土著也是濊人,貊人是入侵者,三韓應該是貊人語言佔主導的濊貊混血。4、日語的源頭是濊語,韓語的源頭是貊語。韓語有很多上古漢語的成分,比日語多,可以推論最早分布離漢人更近。濊貊在東北 半島交融幾百年,故而兩者語法結構神似。5、貊人基因應是C3和O3,朝鮮民族類似蒙古人的相貌應來自於C3。韓這個國名可能最早也位於遼西。
既已,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記.秦始皇本紀》
倒也不能批駁你朋友完全在YY,因為徐福東渡這個故事本身還是有一定的事實基礎的。
太史公在《史記》中至少2次提到徐福,他記載道,齊人徐福(徐巿——巿,音fu,古代的一種祭祀服飾,謝 @程小亮 提醒)奉了始皇帝的命,攜數千童男童女出海尋訪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企圖從仙人那裡為始皇帝求來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
大忽悠徐福心裡當然很清楚,哪裡會有仙山,又怎麼可能找得到仙人呢?可始皇帝那麼暴虐,你若騙他,他怎能饒你?這不,公元前219年徐福第一次出海無果而返,始皇帝就要拿他治罪,徐福推辭說是在海上遇到了「巨鮫」,始皇帝居然也信以為真,專門打造了戰船巨弩,果真在海上獵殺了幾頭「巨鮫」(很有可能是無辜的鯨魚),然後又給了徐福船隊和盤纏,公元前210年,徐福第二次出海,自此杳無音訊。
徐福去哪了呢?坊間有兩種傳言。第一種是徐福怕事迹敗漏被砍頭,帶著船隊在青島琅琊台下海後(追劇的朋友們不要激動,是琅琊台不是琅琊榜),向北航行了不多遠就又在青島嶗山登陸,改姓為「勞」,過起了隱居生活;第二種說法是徐福怕留在大秦境內早晚會被秦軍找到,就一路航行到了日本,在今天的和歌山縣新宮市附近登陸,改名「秦之徐福」,過起了移民生活。
推測的徐福東渡路線圖
可是,即便徐福真的到了日本,也不能說他是所有日本人的祖先。因為在他到達日本之前,日本早就有許多人生活,也早有了國家的存在。
我們知道,關於人類的起源,目前有兩種主流的學說,分別是:
- 主張人類是在非洲進化繼而分散到世界各地的非洲起源說
- 主張人類是在世界各地獨立進化的多地區起源說
目前佔據上風的是非洲起源說(雖然前不久我國剛剛發現了12萬年之前的智人化石證據,但是尚不足以撼動這個學說)。根據非洲起源說,原始人類在幾萬年經西奈半島走出非洲,一支北上前往歐洲,一支東進到達亞洲。此後,又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比如在冰期通過白令路橋到達南北美洲的印第安、因紐特人;通過木筏或其他漂流物經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到達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土著;駕駛獨木舟自中國華南出發,一路南下東進佔領南太平洋的南島人等。
為什麼北美那麼優越的地貌條件卻沒有產生本土的較高級文明?
波利尼西亞人如何能只靠獨木舟征服太平洋,獨木舟上的吃喝、生火怎麼解決?
南島人遍布大洋四大尼西亞,為何唯獨沒有進入澳大利亞?
人類為什麼沒有沿著愛爾蘭、冰島、格陵蘭島航行發現美洲?
在人類擴張的大潮中,有一支生活在廣袤西伯利亞地區的蒙古利亞人蓄勢待發。在2萬年前的冰期,亞洲大陸與庫頁島之間的韃靼海峽、庫頁島與北海道之間的宗谷海峽被海冰封凍,這批蒙古利亞移民得以順利的到達今天意義上的日本。而北海道與本州、四國、九州各島之間也因為海平面下降生成陸橋,又使得這些移民得以遍布日本各地。而這批最早生活在日本的原始人類,因為擅長製作一種具有典型性花紋的陶器,而被稱為繩紋人。
繩紋人進入日本正是通過這些封凍的海面和裸露的陸橋
但隨著對繩紋人研究的不斷深入,學者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繩紋人雖然製作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但仍然屬於舊石器文明。而在繩紋人之後,日本突然出現了技術水平相當高的農業、金屬冶煉工藝,這已經遠遠超越了繩紋人的技術發展水平,難道是繩紋人「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給日本帶來了農業和金屬冶煉技術的,正是日本列島即將迎來的第二批移民——渡來系彌生人。
彌生人其實並非一個整體,而是由於航海技術的發展,由東亞、東南亞各國不斷遷移到日本的移民的統稱。這些移民的來源複雜,動機也有不同。其人數最多的當屬躲避戰亂的中國和朝鮮移民,而移民的高峰則集中在公元前300-公元300年。請大家注意,徐福東渡的時間是公元前210年,恰恰正是彌生人移民日本的高峰期。徐福的船隊,就是彌生人中的一支。
彌生人的到來,直接促使日本列島的文明向前大大的跨進一步,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水稻的引進。作為古代中國植物馴化的典型代表,水稻在山東半島經過多批次傳播到朝鮮,並經朝鮮傳入日本,或由中國移民直接帶入日本。這就是朝鮮和日本稻作文化的起源。而在日本的一些方誌上,則直接記載著是徐福引進了水稻這一作物,其真實性已經無法考證。
在此之後,依然有外來移民源源不斷的匯入這個島國,而生活在這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比鄰上的一億兩千六百萬人,正是這些古老移民們交流融合產生的後代,某種意義上,他們身上的確流淌一些和我們一樣的血液。遙想幾千年來的血脈糾纏,再看看今日的不共戴天,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小小的光芒照耀著
所走上的道路
遠遠的凝視著
希望的花蕾
越是迷惘煩惱
人們因為堅強所以懷抱夢想
挺起胸膛踏上旅程
邁向頂峰的那一朵白雲
我如此堅信著
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挺起胸膛踏上旅程
邁向頂峰的那一朵白雲
http://weixin.qq.com/r/mzrfxw3EGFBnrUmk92_J (二維碼自動識別)
同意高票回答的結論。
但是,想講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視野放到廣闊的東亞,把韓國人的起源,日本人與炎黃部落的關係等一併講明。
歷史隱藏在層層謎團中,誰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確的結論,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結論先奉上
35%祖先為矮黑人
35%祖先為生活在中國東北的扶余部落(原本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為典型華夏漢人
以下是全文目錄
(1)東亞的殺戮與征服
(2)偉大的東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東亞的殺戮與征服
研究人種起源與變遷最準確的是Y染色體檢測,有一個段子,表白時男生對女生說,我有一條祖傳的染色體想送給你。這條染色體,就是男性獨有的Y染色體。Y染色體只傳男,突變少,易檢測,而父系又代表著權利與支配,因此Y染色體檢測祖先受到人們的認可。2001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基本完成,人類歷史的大幕被揭開,人種的變遷呈現在人們眼前。
全部人類起源自非洲,10萬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標記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萬年前,就到達了亞洲,他們廣泛分布在東南亞,過著採集與漁獵的悠閑生活。
純種矮黑人長這樣
但不久後,與其差不多同時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種C,也到達了亞洲,C立刻開始了對D的殺戮與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驅逐到亞洲的各個犄角旮旯,現在東亞D基因只集中存在於日本(35%),西藏(40%)。
C集團也並沒能統治亞洲多久,3萬年前,黃白種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為白種人,一支向東進入亞洲,他們就是華夏漢人的祖先—O集團。O集團具有良好的技術與文明,C與D根本不是其對手,O集團旗下的O1、O2,迅速佔領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開始農業耕作,人口爆炸增長,建立了燦爛的文化,而C集團則被驅趕到了北部,成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也存在大量的C,這些C也構成了韓國本土文化的基礎。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個O集團—O3,大舉東進,一舉征服與同化了在中原進行農耕的兄弟集團O1,O2,佔領中原,成為了現在漢族的主流。現今的河北,山東等都為O3的天下,O1則被趕到了中國南方,O2現在只集中存在於東北的滿族和日本韓國等。這一時期中國已有了記載,皇帝炎帝戰蚩尤、周武王伐紂等,是不是就在說的這一段歷史呢?
至此,現代亞洲的雛形就已經顯現,各個民族的構成也清晰起來,漢族的血緣最統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佔50%以上,可以說我們不僅是文化上的民族,還是地地道道血緣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還有35%的D,這也構成了大和民族的獨特之處,韓國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獨樹一幟也有相應的基礎。蒙古有高達5成的C,並把其C基因傳到了歐洲各地,足見蒙古帝國的偉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漢族中完全沒有出現,看來漢族對於侵略者的抵抗很徹底,而蒙古和日本,卻各有20%的O3存在,漢民族強大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東亞各個民族的興衰史,其實就是一部基因的興衰史,基因戰爭遠沒有結束,以後的進程值得期待。
(2)偉大的東北大地
作為土生土長的吉林人,讀書時,課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興衰史,我對於東北大地的歷史完全沒有了解。
最近在翻閱了各種資料後,我不禁感到,原來這片土地這麼牛○
東北大地上主要生存著三族人
東胡—蒙古的祖先
肅慎—女真,滿族的祖先
夫余—創立高句麗,後被滅國,語言消失。其中,東胡,肅慎,結合我們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團趕到北部的C集團,游牧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團的一支,地地道道的農耕民族,其基因極有可能是現今已不存在與漢族O2b。
在這裡援引李德山老師對於扶余歷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國,與徐國,合併稱夫余國,而番國與徐國都來自於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該部落本來農耕於中原(一說於江南),戰敗後北上,於東北最終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勢力遍及遼寧吉林朝鮮半島,而起源與炎帝一說,又恰恰可以解釋其O2基因與農耕文明的來源。朝鮮半島三國鼎力時,百濟與高句麗都為扶余後裔。而新羅則以韓國原住民C為主,文化與扶余不同。最終,新羅政權統一韓國,雖然他們後來建立了高麗王朝,但其本身與高麗沒有任何關係,他們的新羅語言也成為了主流,也就是現今韓語的前身。扶余最終滅亡,但扶余的血統O2b,還大量留存在韓國(35%),中國滿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講到這裡,大家也基本推測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檢測結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漢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韓國,滿族(滿族是O2還是O2b目前還沒有確切資料),上課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漢民族基因。
其它還有一些棕色人種的C,不過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與O3的來源已經不必說,但是O2b的來源是否是扶余還存在很多爭論。
對此,語言上的分析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語言種類上看,學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與日語最相近的語言就是古高句麗語,這是O2b旗下的扶餘人的語言,也就是說,扶餘人的語言在韓國被C集團的韓語取代,而在日本卻被保存了下來,這正好解釋了日語與韓語的不同之處,也佐證了基因研究的結果。
可以看到,他們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區別,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O系與D系基因的區別。
一直以來,日本都是繩文人的天下,彌生時代,來自朝鮮半島的O2b與O3登陸日本九州,他們帶著先進的農耕技術與文化,不斷同化與驅逐著D集團,現在也能看到這種趨勢,九州地區O較多,古代權力中心關西的O也比較多,北海道與沖繩則D比較多。
最後上一張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彌生臉
天皇家是哪裡來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還是O2b呢?
參考:
圖片百度百科
數據分子人類學論壇
復旦大學有很多相關研究,感興趣的可以去圍觀
其他答案
日語有沒有類似英語中詞根的東西幫助記單詞? - 張銘的回答 - 知乎
鑒於日本的父系祖源標記依次為:D2、O2b、O3等,簡單說,就是日本人由古亞洲人和東亞現代人混合而成。徐福的說法沒有dna證據支持。
---------------------------------------------
亞洲各地到來的人們在日本形成了混血。日本保留了亞洲各地的古老各種風俗和語言。日本人的祖先並非全部來自於中國和朝鮮半島。有分析認為,人類抵達日本的途徑有三條:
1、從朝鮮半島經對馬進入九州的對馬路線;
2、從台灣抵達沖繩的沖繩路線;
3、從大陸北側通過薩哈林後南下至北海道的北海道路線。
一、
NHK在最近節目中介紹了利用DNA分析法尋找祖先的研究成果。據介紹,被稱為Y染色體(父系遺傳)的DNA分為從「A」到「T」的20個種類。如果具有相同類型的Y染色體,祖先就將是相同的。
在中國和朝鮮半島等亞洲大陸,「O」型染色體是主流,而日本除了「O」型之外,還有很多「D」型。也就是說,日本人的祖先並非全部來自於中國和朝鮮半島。除了日本人之外,只有生活在印度洋的安達曼群島和西藏山區的人具有「D」型染色體。「D」型的人過去曾生活在亞洲,但後來被佔據優勢的「O」型所取代。「D」型僅僅在島嶼和山區被保留下來的假說能夠成立。
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首先是「D」型人最早開始在日本生活,隨後彌生人「O」型從中國南部、朝鮮半島來到日本之後形成了混血。此外,日本人中還擁有與俄羅斯東部土著居民相同DNA的人。
二、
作為尋找一個民族的祖先的方法,還有分析語言的方式。這是因為,講述相似語言的民族的祖先很有可能是相同的。學習日語的人都會知道,中文和日語的語法結構完全不同。中文的語序反而更接近於英語和法語。而日語語法接近 烏拉爾-阿爾泰語系,與日語具有相似語法結構的語言包括韓語、滿語、西伯利亞通古斯諸語言、蒙古語和土耳其語等。僅從語言來看,日本人的祖先似乎並非中國人。(目前日語歸屬有爭議,也有認為屬南島語系或孤立語言。)
日本青森縣徐福像:
轉載原文 侵刪
日本人就是中國人? 日經中文網..
大和祖應該是朝鮮人划船過去的,但是日本列島上應該是有土著毛人的。現代日本人基因上說應該是古代朝鮮人後裔
安森桂的答案已經是很晚的了,是2300年前的事情了,而且缺乏考古學支持。
邑婁就是雞褥雞籠,勿吉就是褥雞也就是雞褥,靺鞨就是漠惠也就是惠漠,炎帝族喜歡倒著念,黃帝族喜歡正著念,《山海經》里這種名字顛倒的地方很多
實際上惠漠人的祖先和商朝同源,是以狗為圖騰的民族。而女真人(所謂生女真)以豬為圖騰,是肅慎人的祖先。
2萬年前有個最後的冰河期,中國人都退到南嶺附近,日本估計全凍死了或海平面降低走陸路逃去了沖繩台灣。土著的繩紋人應該是15000年前,才從中國南方沿台灣到達日本的,14000年前,最後的大冰蓋崩潰,海平面上升,就被與大陸隔離了。
15000年前北上時,去了台灣的繩紋人矮黑人,去了浙江山東遼東的蝦夷人矮黑人。
5300年前,蝦夷人隨蚩尤在山東河北戰敗後,被炎黃追擊,逃向東北,就是偏堡子文化
而偏堡子文化5000年前很早就去了朝鮮和日本,並把石棺墓葬文化帶給了古老的日本的土著繩紋人。
4900年前,炎帝一族的小珠山中層文化遷徙來到了遼東,與偏堡子文化共處,也就是邑婁人,之後與惠漠人結合為扶餘人。
4000年前,狗圖騰惠莫人偏堡子文化一部分南下建立了先商文化(夏家店下層),另一部分留在遼東,就是胡里改,和後世的滿清(所謂熟女真)。所謂中期繩紋人的革新,其實是蝦夷人坐獨木舟的登陸,4000年前遼東的小珠山上層文化就擁有航海技術與山東龍山文化往來並征服了朝鮮半島。因為繩紋人其實分為4000年前從中國來的蝦夷人(多民族)和土著繩紋人,日本人自己死活不承認,但是此時期中國日本都有的石棺墓葬一模一樣的格式。真正的繩紋人是有巢氏,建造的是桿欄式建築或樹屋,中國來的蝦夷人是黃帝燧人氏後裔,才喜歡半地穴式房屋或洞穴
2300年前,炎帝一族的彌生人(也就是惠漠邑婁扶餘人)在戰國被匈奴浪潮壓迫,渡海來到日本,用騎射打敗了蝦夷人和繩紋人。
日本民族的淵源在哪兒? - 懷劍聽雨的回答 - 知乎
這圖其實本身製作的就有問題,印度也有龐大的D系矮黑人。脫離南亞、北亞、東南亞、東北亞,來只談東亞的基因,本來就是割裂的。只能意思意思了
滿族主體應該是狗[虎]圖騰的東胡,和蒙古一樣,是南蠻O系,是蚩尤戰敗後逃到遼東的,應該就是惠漠人偏堡子文化。原始女真族的圖騰是豬,應該是矮黑人D系基因,和河姆渡以及日本繩紋人土著同祖源。邑婁就是雞褥,是炎帝族C系,紅山文化一系的後代或從中原失勢而來,最後演變為小珠山中層上層,是扶餘人和彌生人。
「我們究竟從哪裡來?」對於這一問題,人類始終無法給出定論。每個民族都希望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希望自己的祖先同時也是人類的祖先,日本也不例外。當繩紋陶器被發現之後,日本民族的起源問題,就出現了與「源於中國大陸說」完全不同的爭論。
傳說版本:
相傳在很久以前,宇宙剛剛從混沌的泥漿固化為天地。天被稱作「高天原」。平淡無奇的某天,有一男一女兩個神靈從高天原降到地上,男的叫伊邪那歧命,女的叫伊邪那美命。他們站在天浮橋上,用滴落的汗水構成了自凝島。後來,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就在那裡結婚了,生下了大八州國,這就是最早的日本。
伊邪那歧命、伊邪那美命誕下日本的傳說一如中國盤古開天地之說,最為日本人津津樂道,因此,日本人也常常自稱為「神國的子民」。
考古研究:
依據地質學家和考古學者的研究,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場「創世紀故事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奇異美妙,而是充滿了怒海波濤的艱險和滄海桑田的無常。在距今大約1萬多年前,由於地球氣候變暖,加之地殼運動加劇,原本森林茂密的亞洲東北部的沿海地區慢慢從亞洲大陸分離出來,經過時光的沖洗,逐漸形成了如今像蒙古彎刀般懸在太平洋上的日本列島。
這把蒙古彎刀的刀把是北海道,刀尖是九州,刀身由四國和本州組成,近3萬公里漫長的海岸線勾勒出其曲折多變的刀背。或許是伊邪那歧命、伊邪那美命的一時疏忽,這個愛情的結晶「大八州國」雖然模樣喜人,但是落胎地卻選擇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所在——身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在兩大板塊相互碰撞、擠壓之下,交界處的岩層便會出現變形、斷裂等地質運動,繼而產生火山爆發現象以及地震,所以日本一直是世界上火山運動和地震頻發的國家。
就是在這樣一塊地質災害多發的古老大地,從3萬年前開始,日本先民們便在這座四周環海,遠離大陸的孤島上頑強地生存著。這些原始先民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由中國大陸經由朝鮮半島抵達日本的最初移民組成,一部分則來自本地先民,也就是阿伊努人。從外貌上來看,阿伊努人與典型的日本人截然不同。他們眉骨突出,毛髮稠密,眼窩深陷,風俗和信仰迥異。
這些原始先民以捕獵和漁獵為生,由於工具簡陋,往往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居于山洞或是叢林之中,生活非常艱苦。對於這些原始先民來說,舊石器時代的生活是灰暗的,無任何精彩跌宕之處,當然,除了那些給他們帶來恐懼的自然災害。
時光如梭,2萬多年過去了,目睹過颱風的狂飆和地震的暴虐的原始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了新石器時代,這個時期也被日本的史學家稱為「繩紋時代」。
繩紋時代:
1960年,在九州福井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上層,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幾片刻有繩紋的碎陶片,經過碳14測定,這些陶片來自1.2萬年前。這一發現震驚了世界,就時間而言,這種帶有繩紋式樣的陶器遠遠超過了當時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日本成了全世界最早製作陶器的地區。也就在同一年,在日本神奈川縣,考古學家們又發現了同樣的陶器,經過檢測,這些陶器來自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隨後不久,有繩紋裝飾紋的陶器在日本各地陸續出土。為了方便研究,考古學家便將這類陶器統一命名為「繩紋陶器」,將同一時期的文化冠之以「繩紋文化」。
繩紋陶器的燒成溫度較低,約600~800,多為黑褐色或茶褐色。有專家認為,繩紋是表示上升的雙螺旋紋,是對太陽神的崇拜符號。
以繩紋陶器為代表的「繩紋文化」從北海道到九州直至沖繩群島均有分布,這一時期的先民以原始部落的形式聚居於沿海地區。與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一樣,其食物來源主要依靠狩獵和漁獵,有所不同的是,繩紋人的狩獵和漁獵工具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已經有了具備較遠射程的弓箭以及耐用的漁網,除此之外,人們還開始用上了由獸骨製成的魚叉和魚鉤。魚叉安有木柄,叉頭有各種不同的型式。至繩紋時代中期,在日本東北地區流行起一種叫「離頭叉」的魚叉,這種魚叉叉頭穿繩索,射中後與柄脫離,以繩索回收。考古發現,這個時期的日本先民已經大量地製造和使用獨木船。
繩紋時代,人們從洞穴中走了出來,建立了固定的住房。這種住房由木頭支柱和草屋頂組成,被稱作豎穴式房屋。早期的豎穴式房屋內沒有爐灶,隨著時間的推移,豎穴式房屋中央開始出現爐灶,中期以後,爐灶已經不再只是挖個土坑那般簡單,而是用石塊精心堆砌。
隨著居住條件和食物的改善,原始村落的規模逐漸擴大,由幾戶人家發展至十幾戶、乃至幾十戶一個部落。繩紋時代中期,人口的增加,使先民們將原本分散的住屋集中到了一起,排列成環狀,形成一個圓形中心廣場,不僅有利於抵禦野獸襲擊,更有利於各種宗教活動的開展。
對於繩紋時代的人們來說,青春期或許是一個既讓人興奮,同時也令人害怕的時期,因為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們都必須拔牙,這一習俗到底出於什麼目的,直至現今仍困擾著考古學家,但是很多人都傾向這一說法,那就是青春期拔牙是被接受為氏族正式成員時舉行的一種成年儀式。
成年儀式到底是怎樣的情形,已再難復原,不過通過近年來陸續出土的文物,我們倒是可以一窺繩紋人死後的世界。繩紋人死後都會被葬於離中央宗教祭祀區不遠的公共墓地,除了簡單的由貝殼和獸骨製成的裝飾物外,一般很少有其他的隨葬器物。
自從發現繩紋時期的公共墓葬群以來,繩紋人是否是現代日本人的祖先便一直是考古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說繩紋人的成分比較複雜,很難代表作為單一民族的日本人的形象;有人質疑持繩紋人是現代日本人觀點的學者,既然說是祖先,為什麼在日本各地發現的繩紋時期的成年人的人骨在體質上有那麼大的區別?認定「繩紋祖先說」的東京大學人類學長谷教授解釋說,這是因為繩紋人分布全日本之後,由於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使他們在人體特徵上有了不同的變化。
在大學教授和官方輿論的宣傳下,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接受了繩紋人是日本人祖先的這一說法,即使如此,日本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來自哪裡依然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即便是日本學者,也無法將這一問題完全解釋清楚。
至於彌生人,彌生時代,那就是徐福東渡之後的事了。我的祖先是如何從非洲蹭到中國來的?
作者 王維嘉(斯坦福大學博士 企業家)
近年來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造成考古學和族譜學天翻地覆的變化。美國國家地理協會從2005年就開始了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用基因測序技術勾畫出人類在地球的遷徙路線圖。目前參加測試的已經有來自130個國家的75萬人。參加的人越多,遷徙路線就越準確。我前不久也參加了測試。測試的結果包括我的父母兩支祖先的遷徙路線,和我的基因類型在地球各地區的分布。下面是我的測試結果分析及相關的現有關於人類遷徙的研究。
1.現代人(Homo Sapiens)的遷徙路線:滅了古人類遠親
大量的基因測試數據證明,現代人類全部起源於非洲東部大裂谷和今天衣索比亞地區。人類第一次從東非出走是大約30萬年前(Home Erectus,直立人)。他們從東非北上到達中東,然後兵分兩支:向西到達了今天歐洲的大部,成為考古學上稱為古人類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向東到達了西伯利亞,成為考古學稱為古人類丹尼索瓦人(Denisovan)。中國科學院古脊椎生物研究所最近在湖南道縣發現的古人類牙齒測定年代為距今8-12萬年前(見2015年10月15日英國《自然》雜誌),這些古人類很可能是於30萬年前走出非洲的後代。我們身上是否有道縣古人類的遺傳還需要進一步的測試才知道。但不論是尼安德特人還是丹尼索瓦人,都在3萬年前滅絕了,他們並不是今天現代人的祖先。今天現代人的祖先是大約7萬年前又一次從東非出發走出非洲的現代人(或稱智人Homo Sapiens)。 他們又一次北上通過今天埃及或紅海南部最狹窄處到達中東。然後兵分兩路,向西去歐洲,向東來亞洲。
雖然古人類滅絕了,但我們每個人身上還流著他們的血。當我們的現代人祖先走出非洲到達歐亞大陸時,遇見了他們相隔了20萬年的「遠親們」,由於長時間各自演化,他們已經是完全不同的人種了。現代人的身體沒有古人類高大,但腦子比他們靈光,在約三萬年的相處過程中,古人類通過被征服和交配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黑暗隧道中。由於古人類和我們祖先的交配,今天除了呆在非洲老家的人之外的全世界所有的人身上都有1%-4%的古人類的基因。我也不例外,如圖1,我身上有1.3%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和1.6%的丹尼索瓦人基因,參加測試的75萬人的平均是分別是2.1%和2.1%,我低於平均的原因在於尼人主要在歐洲和中東一帶活動,我的祖先在約6萬年前就離開那裡了,而尼人到3萬年前才滅絕,所以留在那裡沒走的人們後來還有三萬年的機會和尼人交配,那裡的土著身上的尼人基因就會更高。丹尼索瓦人目前只在西伯利亞發現,我的祖先是從南方進入中國,因而我身上丹尼索瓦人基因也小於平均值。
圖1: 我身上的古人類基因佔比小於人類平均
2.現代人(Homo Sapiens)從哪裡進入中國?
現代人進入中國有三條路線 (圖2) :
第一支 南線:緬甸-雲南入境
從中東向東的一路經過西南亞(伊朗,伊拉克)進入南亞。有一支走到喀喇崑崙-喜馬拉雅山時被擋住了,他們沿著山脈的西南麓繞過喜馬拉雅山從緬甸和越南進入雲南廣西一帶,一撥沿海向東然後向北(當時海平面比現在低100米,海岸線大大外延),另一撥再繼續北上進入四川甘肅,然後又兵分兩路,西路上了青藏高原,東路從黃土高原進入中原。中原的一支一直北上到朝鮮和西伯利亞。這一支目前被認為是最「主流」的中國人。
第二支 北線:蒙古-內蒙入境
這一支從伊朗向北走入中亞,從土庫曼,烏茲別克進入哈薩克大草原,然後一路向西到蒙古,一支折向南從內蒙進入中國。另一支繼續向東在大約1萬五千年前從白令海峽路橋(當時海水淺)跨到美洲,沿著美洲的西海岸一路從阿拉斯加走到智利的最南端。(鄂倫春族有點像美洲印第安人有木有?)
第三支 東線:日本-東北入境
這一支是第一支從雲南入境時,分出一撥繼續南下印支半島,渡海到了印度尼西亞,然後從海路北上經菲律賓到台灣,日本,然後從海路(也可能有從俄國薩哈林半島)進入東北或渤海沿岸。像第二支一樣,也有一撥繼續北上從白令海峽進入美洲。
圖2: 現代人遷徙路線
3.我的祖先走的哪一條?
測試結果分為父系的遷徙路線和母系路線。只有男人有Y染色體,是父系單傳下來的,男女都有線粒體DNA是母系單傳下來的。測男子Y染色體中的基因變異就可以知道父系遷徙路線;測男女的線粒體DNA就可以知道母系。測試的簡單粗暴原理是這樣的:基因在遺傳時會發生變異,這個變異會一代代穩定地傳下去。人類在數萬年的遷徙過程中不斷產生變異, 這些變異會被遷徙者帶到下一個地區。到了新環境的人又會有新的變異,而呆在原來地方的人的後代身上新的變異就和遷走的不同。呆在原地的由於歷史悠久,基因的多樣性就高(即人群中基因差別大),分出去的一小支大家帶著相同的基因到新地點後時間相對短,他們基因的多樣性就低。所以今天非洲人基因的多樣性最高,美洲印第安人多樣性最低(印第安人大批死於登陸美洲的歐洲人帶來的細菌,幾乎絕種, 是否和他們基因多樣性低有關?)根據這些區域基因多樣性特徵,再加上考古的佐證,就可以拼出一張大致的遷徙路線來。估計是參加測試的男子多,所以父系的結果更為詳細。我父親出生在甘肅天水,他的父親,祖父和曾祖都出生在那裡。那我們就來看看我的父系是如何一步步從衣索比亞走來的吧。
第一程10萬年前:出發地——非洲
圖3:「亞當」的「兒子」P305 從東非出發到達紅海南端
今天世界上所有男子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15-30萬年前一位東非的帥哥。科學上把他老人家稱作「Y染色體亞當」。他其實不是當時唯一的一位男子,更不是開天闢地的第一人,但只有他的後代傳到了今天。一個男人最偉大的成就莫過如此了吧。
「亞當」之後,大約10萬年前一個東非男子的身上發生了被標記為P305的基因變異。這個變異是今天已知的最早的一個不被全地球男子共享的基因變異。地球上大約有99.9%的人是他的後代。隨著他的後代們遍布全球,不同的後代分支又有了許多新的變異。
圖3就是從東非的出發圖,分為三支,向北的一支抵達紅海南端,今天衣索比亞和葉門隔海相望的地方(當時也許兩邊陸地相連),另一個能從非洲到亞洲的地方就是走到紅海的最北頭,從埃及過來。
第二程:7萬年前,出發地——東非
圖4:第一撥走出非洲的M168分支
當人類走出非洲,在遷徙的過程中不斷分支,每個分支都有自己獨特的基因變異標記。第一個走出非洲的分支的基因標記就是M168。發生M168變異的男子可能生活在7萬年前東北非大裂谷一帶,也即今天衣索比亞,肯亞,或坦尚尼亞。今天除非洲之外的世界上所有男人身上都帶有M168 標記。
雖然今天我們還不能確定他們遷徙的精確路線,但我們的居無定所的祖先會跟著好天氣和他們能狩獵到的動物而遷徙。科學家們相信,在當時除了給力的氣候,人類的智力有了飛躍的進步,特別是語言的出現給了我們祖先很大的優勢,讓他們能夠更容易合作來狩獵和打敗其他古人類如尼安德特人。
從圖4上可以看出,有兩支跨過紅海,到達了歐亞大陸。他們最可能渡過紅海的地方是紅海的最南端最狹窄處(當時可能是陸地)即在今天衣索比亞和葉門相望的曼德海峽(Bab-al Mandeb strait)
為什麼祖先們要離開熟悉的家鄉去陌生的地方?答案是跟著吃的走。很可能是非洲的冰河期造成的乾旱逼著他們背井離鄉。從非洲出走並非是一個連續流,而是一波一波的。當氣候濕潤時撒哈拉沙漠就變成了稀樹草原,可以通行;而當冰河期來臨,撒哈拉變得不可通過,遷徙的大門就暫時關閉。有時一關閉就可能上萬年。
第三程:6萬年前,出發地——西南亞
圖5:從中東兵分兩路
P143變異標識是人類走出非洲後最古老的一支,人類在跨過紅海到達亞洲後,兵分兩路,圖中向東的箭頭進入西南亞,即今天伊拉克,伊朗地區。今天的亞洲人和澳洲人及南太平洋人(土著)全部是他們的後代。他們沿著海岸線一路向東到達了印度和東南亞,在大約5萬年前到達了澳大利亞。這些到達澳洲的人很可能是今天澳洲原著民的直系祖先。
第四程:5萬年前,出發地——西南亞
圖6:非洲老家回不去啦,一路下南洋
祖先們在西南亞生活了幾千年後,開始向各個方向遷徙:向東南去印度洋,向北去安納托利(土耳其),黑海和裏海。 M578 變異發生在從西南亞遷徙之前。在約4萬年前,氣候再次變冷和乾旱。非洲和中東一片大旱,草原變為沙漠。這個乾旱一直持續到2萬年前。這兩萬年中祖先們無法退回非洲老家,他們只有兩條路:要麼呆在中東,要麼離開。
第五程:三萬五千年前,出發地——中亞
圖7:M214 支兵分三路:南下、北上、西回
M214支兵分三路:北上進入中亞大草原(經土庫曼,烏茲別克入哈薩克。這一支在北上後又分兩支:一支向東經西伯利亞進入東亞(中國),另一隻掉頭向西到了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另一支繼續向東南去南亞,這一支中間又分出一支從雲南進入中國。
第六程:4萬1千年前到2萬8千年前,出發地——東南亞:
圖8:歡迎我的祖先來到中國!
P186這一支太重要了,因為他們在約四萬年前進入了中國。圖8中那個大弧線就是從南亞往西遇到不可逾越的喀喇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這兩支山脈是印度大陸板塊從印度洋北漂上來擠進歐亞大陸板塊形成的皺褶。喜馬拉雅山每年還在增長一厘米,4萬年前,這些大山只比現在低不到四百米。這兩支山脈包括了世界上最高的幾十座7000米和8000米的高峰,在這個海拔高度,氧氣只有海平面的1/3。祖先們只能繞道而行,北邊要繞到天山-祁連山以北,南面要順著喜馬拉雅山南麓一直走到緬甸和越南(歷史形成的中國邊界有木有道理?)。今天大部分中國人身上都有P186號變異。
這一支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嗎?我不知道,如果有更多的中國人參加測試,一定能發現從蒙古高原北線和日本東線進入中國的。看他們的遷徙路線和時間才能知道哪一支最早。
今天P186 這一支的血統也出現在南亞。印度男性有23%的人屬於這支血統。在東北亞,這個血統出現的頻率就高得多。在日本不同地區有這個血統的比例為47%到65%; 韓國人70%-82%, 中國漢族69%-86%。 所以P186是典型的東北亞血統。
第七程:3萬8千年前到2萬1千年前,出發地——東亞
圖9:發明了稻米的南中國先民遍布南洋
祖先們進入中國雲南廣西後,一支(M119)沿著海岸線向東然後向北(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低100米,海岸線遠得多),這支可能就是後來南方的古百越族,和東方的古夷人。另一支變異M122(及 後來的M197)又分為兩支:一支繼續北上四川甘肅陝西河南河北東北最後到達朝鮮,日本和西伯利亞(很可能一部分也去了美洲,北上半道在四川甘肅又分一支向西成為藏羌人);另一支掉頭南下進入印支半島, 繼續到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兩萬年前是上一次冰河期的高峰,大量的海水被凍結在南北極和陸地冰川里,海平面比今天低130米,中國大陸的東海海岸線在今天沖繩海溝一帶,東南亞許多島嶼都是連成一片的大陸。所以當時「下南洋」很多就是走過去。可以推測,在冰河期時,北方寒冷乾旱,熱帶和亞熱帶非常適宜生存,所以冰河期應當有大量人口向南的遷徙,而天氣變暖後才會向北遷徙。大約在1萬年前,當冰河期高峰過去後,地球變暖,在中國南方的祖先和在西南亞新月沃地區的人幾乎同時開始了農業。新月沃地區(今天伊拉克,敘利亞, 黎巴嫩,約旦等地區)從野麥中第一個培育出了小麥和其他大部分今天的糧食種類,而中國南方的先民則第一個培育出了稻米。從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約9000年前)中發現了稻殼。稻米的種植使得食物變得富裕且可控,人口因而爆炸式增加,密集的人口加劇了遷徙。今天印支半島和東南亞的土著大多是過去一萬年中從中國南方遷徙過去的。今天在中國漢族人身上有57% 的人有M122 血統,在波里尼西亞(南太平洋島國)人有32%。
我的「表親」哪裡最多?
圖10:我的「表親」都生活在哪裡?一張和我基因類似的人的分布圖,顏色越深的地方,和我基因相近的人越多。
圖10的左上角標出顏色和對應的百分比。這個百分比是和我同一基因分支的人在各地人口中的佔比。(分支:Haplogroup,我這個分支的最後一個變異P197距今至少兩萬年,所以這些分支目前都還比較粗,如參加測試的人增多,就發現更晚近的變異,因而分支可以越分越細)可以看出,我的「表親」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前三位是(i)京津/內蒙東部(ii)東北和朝鮮(iii)雲南和四川。比較有意思的是在西藏和哈薩克也有我不少的「表親」。我最遠的「表親」東到日本,西到裏海,南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北到西伯利亞。
4.我的種有多純?
上面是通過測試Y染色體得到的我的父系的遷徙圖。另外一個測試是把我基因中除了Y染色體之外的所有的變異標記和各地區典型的變異相比較,看我的近代祖先(幾百年到一千年)的遷徙婚配史。美國國家地理這個基因地理測試計劃把世界分為9個典型區域。他們找出這9個典型區域的最有代表性的變異標記(即該組變異在該地區出現頻率最高)。該計劃還建立了60個國家的標準樣本,也即從各國採樣,用採樣的平均值作為標準樣本。當你的結果出來時,他們給出兩個和你最接近的國家。 由於遷徙和婚配,每個人的基因都有多個區域屬性,圖11是我的區域屬性以及和中國標準樣本的比較。上面是在北京採樣的中國標準樣本,下面是我的測試結果。圖11中紅色的是「東北亞」,黃色的是「東南亞」,棕色的是西南亞。
圖11:我的基因區域屬性和標準中國人樣本的比較
我的基因區域屬性中東北亞佔69%,東南亞佔29%,西南亞佔2%。也即在我所有的被測試的變異標記中,屬於東北亞的那些變異佔69%,以此類推。這什麼意思?這意思是說我的「表親「大部分分布在東北亞,東南亞是稍遠點的表親。西南亞是第三遠的表親,世界其他6個區域的人就和我更遠了或者沒關係了。
中國人身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東南亞特徵(28%)?原因在於目前東南亞的大部分土著都是稻米農業革命後從中國南方遷徙過去的。我身上有29%的東南亞屬性並非一定是我父母或祖父母中有一人是東南亞人,而是我父母,祖父母,太祖父母,依次上推每個人身上都有這些東南亞屬性。
和我最接近的國家樣本不出意料地是中國. 我的東北亞屬性略少於中國標準樣本。最有意思的是比中國標準樣本多出了2個百分點的西南亞。回到圖10 的「表親分布圖「能看到在裏海的北端,哈薩克的西端還有一點點我的表親。我猜測可能是中國標準採樣在北京,而我的血統在西北,離西南亞更近。我的祖母也出生在甘肅天水,她是捲髮。我小時候去過她出生的村莊,她的親戚們眼眶顴骨似乎比當地的漢人要高。這也許是我的2%的西南亞血統的來源。
這個分析還提供第二個最接近的參照國家,是日本人。
圖12:我的基因區域屬性和標準日本人樣本的比較
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東北亞基因比中國人更多,因而東南亞更少。因為在這次研究中沒有把韓國作為一個樣本國,否則我的基因和韓國一定比和日本更接近。
在東北亞的樣本國里,除了中國和日本,還有蒙古。下面是蒙古人的標準樣本。
圖13:蒙古人的基因地區屬性標準樣本
蒙古人的基因區域分布比中國人和日本人都複雜的多。出了東北亞屬性和我們類似外,他們的東南亞區域基因不到我們的一半,12%。 這說明他們是從中亞草原向西進入東亞的。他們和我們和北上的祖先(他們中一部分去了東南亞)婚配就只有一半的東南亞基因。他們有9%的西南亞這也解釋了他們從中亞過來的路徑。看到這裡,我推測我身上的2%的西南亞基因很可能是蒙古人的基因,畢竟元朝大批蒙古人進入中原。 最有意思的是他們有4%的美洲印第安人的基因,這說明他們是印第安人的祖先。最後他們還有6%的北歐人基因,這腫么回事?這是在前蘇聯時期來自歐洲的俄國人和當地人婚配留下的現代印記。
結束語
這個研究是個現在進行時。每過一段時間,隨著測試樣本的增大,就會發現新的變異和信息,每個人的結果就會有一點更新。目前有一些結果還不是特別一致,有些分析的表述也不那麼嚴格。一個重要遺憾是由於這個研究是人類在全球的遷徙路線,中國部分就難免粗疏。復旦大學生命學院及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也加入了這次全球測試合作計劃。復旦大學有更多在中國的採樣和更多的關於在中國內部遷徙分支的信息。未來希望能在復旦再測試一次,看到自己祖先在來到中國後的遷徙路線。
但總的來說,這次測試提供的信息量極大,是一次顛覆三觀的震撼經歷。當小區保安再問我那個最深刻的哲學問題「你從哪裡來?」的時候,我一定會給他一個滿意答覆 。
參考資料
1.美國國家地理網站「人類的旅程:遷徙路徑「https://genographic.nationalgeographic.com/human-journey/
該網站有有關這個科學實驗的所有信息和參加測試方法。簡單講:網上註冊賬戶,交200美元後,他們會寄來一個測試盒。拿棉簽在口腔里抹一抹放在一個小瓶子里給他們寄回去就坐等結果了。結果都在你的賬戶當中。
2.中國人從哪裡來:所有中國人都來自南方
http://history.news.163.com/09/0212/08/51UJ58R400011247_2.html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gzMzUzOA==mid=400118462idx=1sn=68fa4af7e687874305ca9a093bf4d699scene=2srcid=10263B8rNPjjEO6DxYmFQr9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日本人的遙遠旅途
講的就是這個
我會告訴你我是去聽BGM的么———————————————————————————————————————————
一些日本人的祖先是漢武帝,比如高橋氏。
曹氏滅漢建魏,漢獻帝劉協被曹丕貶為山陽公,後來司馬氏滅魏建立西晉,劉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沒有改變,但實際情況開始惡化。太康十年(289 年),劉阿知(漢獻帝玄孫)見當時天下混亂之像已生,便於五月初一召集舊臣商議對策。
劉阿知說:「我久在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遂決定率其家族東渡,前往日本避難。
這樣,劉阿知便率領他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輿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
離開中國本土,飄洋過海,幾經艱難,於日本應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來到日本。
阿知王到達日本後,被日本天皇賜號東漢使主,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
據記載,當年隨阿知王來日本的,還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個姓。
阿知來日本後,又奏請倭王,派遣使都前往高麗、百濟、新羅等國,將許多流落在這些地方的同鄉族人招來日本。
因人多地狹,日本天皇政府又將他們分置各地。
日本大化《新撰姓氏錄》記載,阿知使主的兒子劉賀都,後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為直,子孫因此以直為姓。
他有三個兒子山木直,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次爾波伎直。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墳、檜原宿禰等25個姓氏的共同祖先。
爾波伎直則是山口宿禰等8個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後裔後來也衍生出數十個日本姓氏。
搬運下收藏夾里的高贊答案
第九條
日本人的來源,覺得好的小夥伴請去原答案下點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26473/answer/82151531
...
現代日本人是由日本列島的原始土著繩文人(3萬年前到達的C型和D型)和來自東亞大陸的彌生人(2000前到達的O型)混血形成的。
...
我不能再隱瞞這個嚴重的事實了:非洲。
500個童男童女
太辛苦了
"那時日本剛剛從大海中浮起,在洪荒的大地上只有一根擎天的玉柱,他們詢問命運,問作為兄妹的他們能否結婚繁衍後代。命運說那你們便繞著柱子的兩側走吧,忘記你們的身份,當你們看到彼此的時候,就當作那是你們的初次相遇。於是他們各繞著柱子行走,相遇時伊邪那岐表現得好像只是一個偶然相遇的少女,驚訝地說「哎呀,好一個美麗的女子!」伊邪那美也回應道:「哎呀,好一個英俊的男子!」於是他們便締結了婚約,繁衍了無數的後代。
難怪後來怨恨的那麼深,只因為當初相遇的那麼美。」
可能偏題了哈
看 龍族 的時候覺得這段兒寫的超級棒 同學講說是日本的起源 覺得這個傳說挺美的
就像用櫻花形容日本武士的感覺一樣
秦始皇派徐福帶著500童男童女去東瀛,我是非常願意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徐福的船隊到達了這片,開始過起了沒羞沒臊的生活,最終發展成了現代的大和族
但是,就時間線推論,日本在徐福東渡之前就有本土人類生活的痕迹,即阿依奴人,還混雜著中國北方的通古斯人,南亞的印尼馬來等人種,他們的風俗是喜歡把陶罐外部繫上草繩,所以也被稱為繩紋文化,繩紋文化大概據今約一萬到八千年
但是,在此後,日本的科技樹水平突然迅猛暴漲,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水稻,青銅器,鐵器在日本列島一個接一個的爆種,而在繩紋末期,這個文明才剛剛涉足到農業,這是不符合文明發展規律的,這表面,很可能有一個文明程度高於繩紋文化的文明來到了這片區域,幫助他們實現科技飛躍,開啟了新一輪的文明——彌生時代
我個人就傾向於徐福的船隊就是給繩紋文化帶來文明火種的始作俑者,或者是其中的一支
徐福的出航路線目前還有爭議,有一條路線是從山東諸城東南方向出發,往西走到黃縣北海岸的黃河營港,開往廟島群島的南常山島,再逐島北上橫渡渤海海峽,抵達遼東半島南段,之後沿遼東半島南海岸東行至鴨綠入海口,沿著朝鮮半島西海岸南行至濟州島,最後度過對馬海峽到達日本的北九州大雄與日本的誕生…
怎麼知乎也這麼多民科?2012年就被學者指正過的東西還現?
人類學雜記--14. 批《世界主要民族基因圖譜》中的謬誤,以正視聽
最新研究顯示:韓國人和日本人基因排列結構最接近_世界國家吧_百度貼吧
推薦閱讀:
※如果你是建文帝,如何避免燕王篡位?
※有哪些「重壓之下無懼色」的例子?
※你的家族裡出現過的最顯赫的人有多顯赫?
※怎麼用地圖來加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