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學的學神反而不是讀書時間最多的人呢?
看到大學裡的學長學姐介紹經驗時反而說不要把課餘時間泡在圖書館感到很困惑,難道成績好真的是一種天賦嗎?
那是你沒有見過真正熱愛學術而將所有的課餘時間都貢獻給讀書的人而已。
人文學科要學好,本就在於積累,不在於智商,更不在於技巧。
於是你會見到有的人文學科的人刷得一手好績點,但實際上並不熱愛這個專業,書都沒讀過幾本,貢獻給這個學科的時間不過是考前的突擊罷了,於是就能拿獎學金,就能出國。
思考不足,時間來補,樂於行動卻懶于思考,藉此掩蓋思想上的懶惰。你看到的只是招數,不是內功
1.學習時間與勤奮程度並不是等價的,用學習時間來衡量勤奮程度就像用代碼量來衡量程序員的工作一樣,這種智慧的勞動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衡量,本身就是一種很荒唐的方式,我們是身體上的勤奮者,卻實際上是思想的懶惰者,表面上花的時間不少,卻實際上是在和尚撞鐘,用行為來欺騙蒙蔽自己,變得假裝很努力的樣子。最後就是輪子哥 @vczh說得那樣。 學神說不要將課餘時間泡在圖書館,但是他並沒說過在課餘時間不學習不思考的呀,你知道學神在走路時在仔細琢磨剛才的偏微分方程的解法么,你知道學神在上廁所時還在探討流體力學和結構力學么,你知道學神在逛街時還在思考剛才的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難題么。
認為時間對每個人是均等的是一個錯覺,認為別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如果你正在學習一門專業,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數來衡量,很容易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投入了不少時間,然而其實,「投入時間」這個說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實際投入的是時間和效率的乘積。你可以「投入」很多時間在一件事情上面,卻發現毫無進展,因為你沒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學習的東西常駐在你的大腦中,時刻給予它最高的優先順序。
我們很多人用忙碌來掩蓋我們一直在偷懶的真相,你捫心自問一下,你對得起那每天花在圖書館的時間么,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認識,我花了很多時間呀,你看我都沒有休息,一直在忙碌呀,你看我早出晚歸呀,早上七點去自習,晚上十一點才回來,我還不勤奮呀,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哎呀,他比我聰明,腦袋瓜子靈光,我智商不行,其實你只是思想上在偷懶而已。
2.對於 @王豖女神的說法,不敢苟同,有些人總是拿天賦說事,我過去數年聽過太多類似的看法,許多情況下,這些看法是源於對真實真象缺乏了解,天賦這東西本來就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鍛煉,就像人的直覺思維一樣。理可頓悟,行要漸修,不管你是頓悟還是漸悟,悟性並非是因,而是果,往往我們是弄反了因果關係,凱庫勒在夢中悟出苯分子的環狀結構的那條抓住了自己的尾巴的蛇,掉在牛頓旁邊的那個蘋果。與其說天賦的區別,我更贊成思維的差異。如果思考終究是幻想,那如何才能成為學神
如果逆襲終究是妄念,那如何才能擁有明天
持續更新乾貨!!!單純的記憶保持量?看圖!!!
上圖是單純的記憶保持量,可以作為參考。
關於學習
主要是你學的東西,是僅僅背了。
還是你把你學的東西用了。。。
比如我學的心理學。背的東西看的書絕對不能少,但是我把如增強神經聯結的方法、正強化法等等方式用在學習上,四年成績第一。
所以,刻苦和收穫不一定是正比。
重點是最後你腦袋裡有多少東西。
終點都是一樣的情況下,很多人用了大量的時間卻沒有達到目標。
不過按照能量守恆的概念來說。。。
他也有收穫,那就是心理的安慰感。。。
--------—----------------------------
空的時候分享些方法吧
================說到做到的分割線===================
嗯,不定期更新,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盡量簡明實用。(隨時補充)
1、生物節律
每一個人的生物節律是不一樣的,可能源於你的先天遺傳,也可以能源於你後天的行為習慣,在這裡不做具體討論,你知道不一樣就好。找准你的最佳學習時間,每個人最有效率的學習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是早上清晨、有的人是下午、有的人是晚上(比如我)、甚至有的人是凌晨······。在最佳學習時間裡學習你的效率會得到成倍甚至成幾倍的增加。花太多時間在你學習效率最差的時候,還不如在你效率最好的時間學一段時間,然後在學習效率差的時候去玩。至於怎麼找最佳時間呢?這個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你可以憑感覺先找,或者抽出幾天的時間對自己進行一個測試,看看什麼時候效果最好!為什麼是幾天呢?因為如果僅僅測試一天,可能是臨時情況或者誤差。
2、用腦衛生
這個其實是學霸們常常忽視的問題·······拼了命的刷題,拼了命的看書。雖說對部分人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對身體的負荷也是相當大的,比如第二天精神不振,腸胃功能紊亂、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問題隨之產生。所以衛生的用腦習慣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睡眠,在你睡的時候其實大腦或幫你自動複習一遍,效果可能會更好。
3、神經聯結
鑒於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學生理或者腦的,你只需要知道你的大腦當中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他們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想像一下,如果你要和一個人產生親密關係,當你拉手的那一刻,是不是會有觸電的感覺?沒錯,神經元之間產生聯繫後也會傳遞生物電,就像手拉著手一樣,是不是很有畫面感?哈哈哈。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樣讓你記憶東西的時候,將你腦海中專門記錄當前內容的神經元加強聯繫呢?那就是就是提取!不斷的提取。我們經常性的在背一個內容時候想不起來就會翻書,那基本上上完全沒有效果的!想不起來的時候怎麼辦?努力想!
在看書前,請先看目錄,然後建立一個框架,每一章是大概說什麼東西。看書可以有3遍,第一遍快速翻閱,因為第一遍無論你是仔細看還是快速看,放心你記住的東西都差不多,只是讓你的大腦有一加工的過程,不信你可以試試。第二遍理解重點,把內容變成自己的話去記。然後就開始背了,在背的過程中不斷提取,增強神經元的聯結,每提取一遍,你記憶的內容就更深。然後可以看情況選擇是否需要看第三遍書,這次就是重點看。
曾經有一次,我早上起床後,還沒睡醒就可以將腦中的內容從第一個字背到最後一個字,然後起床考試,結果考了99。老師說這一分是希望我繼續努力!哇哈哈哈
4、BUG神器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想剪指甲,就必須有一把鋒利的指甲刀。同理可得,你想要有較好的記憶能力,必須有一個較好的大腦,什麼樣的大腦好呢?排除先天不可避免的問題,以及上述說的衛生問題,那就是「能量」!!!,你沒聽錯,就是能量,就像你打遊戲一樣,你要放大的時候沒藍怎麼辦!大腦也是這樣,當它想要放大的時候,一次記憶一本書,你有提供充分的能量嗎?不要給我說你吃了多少飯,你要知道那些大多數都是多糖,能夠直接轉換的都有點慢,而且在你消化大量食物的時候,還會調動你大量的氧,讓你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那怎麼辦呢?這個問題問的好,我不告訴你~~~~~~~~~~~~
開玩笑,別打我。大腦神經運動需要大量的糖分,這是一個很棒的能量,既然直接吃東西效果不好,那怎麼補充呢?推薦吃一點甜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你也可以去藥店花10元買一板葡萄糖注射液,這個是可以直接喝的,不過有的人怕甜或者怕得糖尿病,我建議你稀釋過後再喝,一次喝一點,可以保證你的大腦在一段時間較為清醒的工作。(雖然我會這麼用,但此神器因人而異,不建議每人都去嘗試,你可以吃點巧克力也是可以的。)
5、記憶規律
這個就不多講了,可以自己百度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根據記憶的規律來。及時複習很重要,哪怕只是看兩眼。
二、心理角度
1、自我暗示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沒有用,覺得就是說說而已。其實,你錯了!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對自己進行自我暗示。自己問一下自己曾經有沒有在面對某個問題的時候說「這個我不行啦,我做不了」之類的。大家都是人,排除個別的生理差異大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對自我的認知,想法決定你的做法。一定要告訴自己,自己就是學霸,這些內容都是戰5渣,分分鐘秒它們!自信和氣質是培養出來的,先從思想上改變,自然而然會帶動行為。(舉個栗子,每天早上對鏡子說你是最棒的、最努力的·······之類,你以為沒用嗎?人的意識是脆弱的,自我催眠太容易了,試了再說)
2、目標設定
不要小看對目標的設定。你可以想一想,一個人如果將考試成績目標定為100分,他能考100分嗎?當然不行(排除極個別),不過也能考90分左右;那如果一個人將目標定為60分呢?那麼他一定是有很多不及格的。因為我們自己設的目標,對自己而言就是最高的一個界限,普遍的情況下,我們是達不到最高的界限。所以如果你想要及格,那麼請把你的目標定在80分,OK?
3、目標細化
你一定給自己訂過目標!而且往往都是在某些人或者某些事情的刺激下,決定從此發糞圖強,錯了是發奮圖強!比如曾經為了考6級加上被某人刺激了,決心一天背60個單詞,然後呢·········3天後就不想背了,那麼我收穫了多少,也就是180個背的單詞,而且記憶效果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忘光了!!! 現在呢,我還是堅持在背單詞,每天背15個,已經堅持了60多天了,這樣算下來收穫了900多個單詞,而且對自己的聽力、感覺以及其它方面都是有幫助的。
所以我要說的是,細化!有目標是好事,但這個目標給你了太多壓力,佔用了太多時間,反而會讓你放棄,凡事請具體化、可操作話、並且可行,千萬不要頭腦一熱。
4、強化
什麼是強化?要了解具體的可以百度,或者在知乎里搜以下。我舉個栗子就好。首先,你要先找一個強化物,最好是你喜歡的一件事、吃的或者用的等等。然後通過上述1、2、3的步驟,將你的目標細分完畢。然後,每當你做完當天的一件細分目標,立即用強化物獎勵自己,讓你的大腦將你做的事情與你喜歡的事情聯結起來,長久以往,每次你做了這些事情後你的大腦的愉快的中樞神經就會被激活。你想想,當你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還會學不好?
5、教授別人
不要覺得教授別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經常是這樣做的。首先,今天看了一些內容;其次,轉化、轉化、理解;再次,找一個小夥伴邊聊天邊說我今天看了什麼東西,先勾引對方好奇心,然後用自己的話把今天看的和學的內容講出來。OK,當你講完以後,基本上已經記住很多了。
還在學校的有小夥伴的可以找小夥伴順便可以組成學習小組。沒有小夥伴的也可以找學妹和學弟。有女朋友的可以給女朋友講。有男朋友的可以給男朋友講。什麼都沒有的可以打開電視,找一個觀眾多的頻道,點暫停和靜音。總之,一定要給別人講。
三、其他角度
1、改變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還在學校的小夥伴們,尤其是學校還有獎學金的小夥伴。不要覺得那和你沒關係!
你的學習就是你的工作,獎學金就是你的工資和年終獎。連這個都拿不到的,你怎麼能打包票說你以後工作上能夠出彩呢。以後出來以後才會發現,學習真的是最簡單的事情。
我也答一個。前兩天看見一個美國著名數學家斯梅爾(Smale)的維基介紹,此人36歲得菲爾茨獎,但在密歇根大學學習的時候成績卻不穩定,第一年還好,各科都拿A,第二年開始就不行了,沒怎麼用功,大部分都拿B,C,核物理甚至拿了個F。。。但後來運氣好還是在本校念了研究生,但第一年還是成績很糟糕,平均成績拿了個C。。。後來系主任警告他成績再那麼差就要開除他了,才開始努力用功,後來終於拿了博士學位。再後來。。。就不得了了,越來越牛逼了有木有,36歲拿了菲爾茨獎。就是下面這位有意思的老頭子。
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這種所謂的天賦異稟什麼的,一般能考上名校能拿高績點的多少讀書都有點天賦的,你怎麼知道周圍那麼多厲害的人里誰天賦最高呢?誰能只憑天賦來取得成功呢?菲爾茨獎得主天賦應該沒幾個人能比得上了吧,一樣不學習也差點掛科,所以不要因為自己腦子靈光點就洋洋得意,也不要因為自己比別人學得慢就喪失信心,每個人基礎不同,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能持續不斷地投入,就算本來沒有天賦也可能會開發出天賦,因為天賦這種東西誰都說不準,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不確定性,任何人都有可能通過自己的行動改變自己甚至他人甚至整個世界,不是嗎?
為什麼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不是每天搬磚最多的人呢,好多問題都不是努力可以解決的
我想講個故事,一個學渣和一個學神的故事。講之前,先給結論。
說到底,還是小學到初中到高中這段相當長時期,所打下的基礎的區別。
學神,因為基礎打得好,學習不費吹噓之力。當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可以在玩和學之間遊刃有餘,平常刀塔無數,泡妞不誤;臨考之前熬得了夜,拼得了命。當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天賦已然被完全開發出來,學啥像啥。當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學神更擅長時間管理和自我管理,除了本科課程,還想搞二專,還想雅思托福。而且,學神真的比學渣還刻苦的。
學渣,因為基礎打得不好,學習實在過於吃力。天賦也是需要一定的基礎的,沒有基礎,鬼知道你有什麼天賦。基礎不好,讀書很痛苦啊,容易打退堂鼓。
「吾亦無他,唯手熟爾!」——《賣油翁》歐陽修
「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報任安書》司馬遷
————————————————我是淡淡的哀傷的分割線————————————————
小明,福建小縣,農村孩子。農村小學就學,一年級教拼音的是個說閩南方普的老教師。a、o、e,i、u、ü,沒教口型、舌尖位置。上、中、下,大、小、了,不教後鼻音,翹舌音。就那樣,老師帶讀,小明全班跟著讀。讀會了,開始學課文。初中,老師都說閩南方普。高中,老師還說閩南方普。「福建」發音是「胡建」,「吃飯」發音是「呲換」。後來啊,小明在北方上大學,第一天在全班面前自我介紹。同學們面面相覷,但鼓掌還算有力。後來啊,等熟了,舍友才告訴他,那天自我介紹,根本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同樣的悲傷的故事還發生在學英語上面,鑒於全國大部分人說英語都一個鳥樣,就不詳述了)
農村好啊,樹鳥魚蟲,廣大天地,任我馳騁。爬樹、抓鳥、捕魚、抓蟲,沒有書籍,沒有書法班,沒有畫畫班,沒有鋼琴班。農村好啊,自由自在,人生樂事。麻痹,玩累了,沒有其他娛樂,就只能看電視。就這樣玩了六年,東家的小彬爸說小彬不會讀書,讀了中學也是白瞎,不如出去打工賺錢。西家的小民爸說小民不會讀書,不過國家說了要義務教育,就在鎮里的農村中學讀吧。農村中學好啊,上課喧鬧氣跑老師,放學學校門口看打架。後來啊,小民初中畢業還是打工去了。
村裡只剩小明一人上了高中。初中小明還是班裡數一數二,高中小明只能墊底了。上了高中,小明才知道世上還有參考書、輔導書、還有試題卷,小學到初中不是只有課本么!小明不服輸,也買來參考書,一做題,你妹,從小野慣了,讓爺安安靜靜做一晚上習題,做不到啊。咬著牙挺下去,再做題,你妹,十道有八道錯了,爺不做了。城裡居然還有網吧,還有電腦這種玩意,不如玩去。結果期末考拉了全班後腿,家裡罵了一頓,小明自省幾夜。不行,村裡就我一個還在上學了,再學不出名堂,無顏見江東父老。狠一狠心,成績提到中上。但也只是中上,想再進步。基礎實在太弱,差別人太多了。後來啊,高考後,滿打滿算進了一間本科。
等上了大學,越發現自己的基礎和底子跟別人差的更多了。沒救,天天上自習,還避免不了要掛科。到這時,已經看破。前幾十年沒打下的基礎,現在花幾年時間補回來,自個又不夠自律,只好盡人事聽天命了。自己該努力還是要努力,抱著打不死的精神,這件事做不好,換下一件事做,直到找到自己的道路為止。
————————————————我可不是打雞血的分割線————————————————
大明,山東人氏,方言就是山東話,但因跟普通話口音有相近的,所以學普通話時,沒壓力。
父母有工作,縣誠里上學,小時候除了玩,家裡多少有一書櫃書。穿開襠褲時看《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哪吒鬧海》等連環畫,幼兒園看《十萬個為什麼》,小學背唐詩、看《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初中看韓寒、郭敬明、饒雪漫、小黃書,高中看村上春樹、大仲馬、司湯達。列舉這些,只想說明書籍哪怕只是課外書對於啟蒙智力、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出自農村的,也許才會明白農村裡書籍的匱乏。當然我說的以前,但哪怕是到現在,農村的孩子還是沒有從小看課外書的習慣,基本就是野生放養。所以,你讓一個農村小孩跟城裡小孩坐在一起看書,就像讓一個學渣跟學神坐在一起。對應到題主的問題,看的下的城裡孩子,一小時看完書了,看不下的或看不懂的,幾天都看不完。你說為什麼學神花的時間少,因為他基礎好,同樣內容能夠又快又好的看完,就省下來時間了。)
再來說學習的習慣,城裡孩子上學,自小班裡競爭大,也知道要買參考書來鞏固課內知識,因此從小就有做題的習慣。時間長了,做題速度快,準確率也高,知識面肯定比不做題的廣,一直積累到高中。在中國,高中就是學霸學渣的第一道分水嶺,因為高中要做題,不多做題,學習基本提不上去。
再往大學講,學神有了前面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所打下的基礎,腦子活,知識面廣,注意力集中,看書效率快,老師同樣講一節課,學神聽得有滋有味。學渣聽得痛苦萬分,沒辦法,泡圖書館去吧,不過學渣因為聽課聽不懂,所以基本上是自學,也就是同一節課的知識,你要花兩倍的時間來學習。麻痹,表面上看來你肯定比學神花在學習的時間多嘛,人家上課的時候就聽懂了,課後再瞄一眼課文就完事了。
最後總結,題主反問的「難道學習成績好是天賦嗎」,答案是有一部分人是的確是天賦,但天賦也是建立在從小打下的好底子上的,而大部分人其實只是比你早打了十幾年基礎,早形成了個人的良好的學習方法,早練出了學習時的定性和效率。
就這樣,由不得你不服氣。說難聽點,還是輸在起跑線上。這裡的起跑線,不是指家庭背景、物質供給,而是指是否從小就培養出了優秀的學習習慣、打下了足夠的基礎。
不過沒關係,學神也不能意味著一切,咱大可不必糾結於學習好不好,還有其他的能力,咱們也可以去培養。贊成 @王豖 的回答:
請直面人與人之間學習能力的天差地別,這看似殘酷的現實,其實對你是有積極的幫助的。至少不用浪費時間在【學不會】這件事上,換而去開發其他方面的潛能……
4月6日更新。。。。
以上說的,是從主觀能動性積累的基礎高低區分開了學渣和學神。接下來,學神和學神之間也是有較量的,不排除有天生異能的學神(sorry,這個不在我的討論範圍內,天才的世界我不懂。),影響的因素還有個人的資質、個人興趣、持續投入的專註度、記憶能力、反覆溫習的態度、理論實踐結合的能力、對信息的接受收集處理歸納分類綜合利用能力等等。
應用武俠術語,從小到大打下的基礎相當於內功,有了強大莫測、綿延不絕的內力,何愁不能成為武林高手。學渣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那只是在練招式。
http://weixin.qq.com/r/rkxYQGTEWzkkrSAj9xm8 (二維碼自動識別)
估計題主是大一新生,最高票的幾個答案都不大令人滿意,所以再啰嗦兩句。
高中的生活方式核心是上課、自修、看書、做題、考試,所以剛入學的大一新生還會習慣性的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總會有一些人虔誠的去問老師要做些什麼題。但是大學的生活方式是五花八門的,有參加學生活動的,有參加社會實踐準備創業的,有準備考托福GRE準備出國的,有整天追妹子的,一句話認真讀書搞學術並不是大學裡唯一的選擇。所以,學長學姐交流經驗最常見的套路就是告訴新生,大學的生活方式和高中是不同的,好好讀大學不意味著整天泡在圖書館裡。還有很多人會進一步說,學習在大學裡面是相當不重要的事情,當然就我個人的觀點,這種說法是極為誤人子弟的。
學術不是大學生唯一的選擇,這一點我完全同意。但是如果題主真要研究學術的話,那麼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極為勤奮刻苦的學習。我相信既然題主能夠考上大學,肯定知道讀書時間長短和實際學到的東西很可能沒有關係,不過想告訴題主的是,最後能夠被稱為「學神」的人,不僅天賦比別人高,方法比別人好,而且讀書的時間一定也比別人多。我大學階段認識的唯一一個有資格叫學神的人曾經跟我說,他發現那些天賦數倍於他的人,勤奮程度也數倍於他。個人感覺應該是思維方式、理解能力、經驗等綜合素質的不同所帶來的學習效率的差異吧
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些段子,搜出來大家感受一下~
神與學霸的區別
神與學霸的共同點是gpa都令人髮指得高,這也是他們的主要特徵,或者說是基本特徵。但是他們的區別也是很大的。
平時打電話給普通人:喂在幹嘛?
玩
玩什麼?
逛街/唱k/打遊戲/看電影/睡覺/。。。
打電話給學霸:喂在幹嘛?
學習
學什麼?
數學
打電話給神:喂在幹嘛?
玩
玩什麼?
數學
學霸複習的時候前面會有一座山一樣的書和notes,泡上杯咖啡,塞上耳機,拿個抱枕,然後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神複習的時候前面只攤著一本書,少許供打草稿的白紙,一支筆,無它。
考試前,普通人複習到兩點困了受不了就睡了
學霸複習到兩點困了但還繼續看書
神一般12點左右就洗洗睡了
普通人聊天,我們在一邊總能參合進去一起聊
學霸聊天我們查不進嘴,在一旁自卑
神。。。由於身邊神數量有限,很少見到兩個神在一起,即使在一起了也不見他們講話。我想神之間可能是用腦電波交流的吧
學霸常會和人講自己還有多少notes沒看,很崩潰,要完了之類的話
神一般不和非神討論學習問題
甲:去吃燒烤?
乙:好啊好啊!!
學霸:不行,還有**沒看,還有**沒交。。。
神:(凝視天邊三秒,回頭)燒烤?
甲:(開始冒汗了)恩。。。
神:(再次凝視天邊三秒,回頭)還是。。。算了吧。。。
學霸考得好的時候意氣風發,考砸了也會情緒低落,眾人不敢惹之。
神沒有喜怒哀樂
普通人喜歡走堂
學霸堅持上堂
神旁聽
學霸很強,gpa不低於神,但有了問題也會不太自信,總覺得自己可能有錯,就跑去請教神
神一看也不會做,就把題扔一邊了。因為他知道這隻有兩種可能:一是題目錯了,二,也是題目錯了。
考試周結束了,學霸意氣風發,和大夥出去大吃大喝玩通宵。
神回到宿舍看看土豆或者youtube,12點左右洗洗睡了
普通人努力了就可以成為學霸
學霸努力就可以成為學霸中的戰鬥機
神沒有努力於不努力之分
想成為學霸的普通人可以成為學霸
想成為神的普通人最終也成為學霸
神一般不弔我們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
我把題主的「讀書時間」理解成學習時間吧,有些專業不是很啃書的
我不是學渣,也不是學神,GPA屬於中不溜的那種,但從大一到大四的GPA有了質的飛躍,如下:
大一下半學期(單身,不打lol)
大三下半學期(熱戀期,打lol)
我來跟樓主聊聊如何學渣逆襲:
首先要明白2點:
1,成績不是簡單的多花時間學術就可以提高的
成績=基礎+學術時間*學術效率
很多人忽視了入學時的基礎,非說人家是天賦,我才不信有人基因里刻著線性代數呢
2,相同GPA/分數不意味著學習能力相同,有些人能得100是因為拼盡全力,有些人得100是因為卷面只有100。每天花2小時拿到4.0的人比每天花10小時拿到4.0的人要強得多。
我在大一到大二的時候是很迷茫的,因為要學很多GEC(公共選修課),其中一些並非我喜歡的領域,比如讓我一個學金融的去學戲劇。但這個階段我明顯感受到:同一個人,面對難度相似但學科不同的課程時,學習成果是差很大的,也就是說人是有擅長的和不擅長的領域的。同時,我也發現學校的課程設計並不是讓我學會這門課,而是讓班裡95%的人學會這門課,也就是說要讓剛好夠到大學錄取標準的人都能學會,放在國內就是除了高考那9門外啥也不會的人都能學會,你在這門課上的基礎和優勢學校是不考慮的,要自己利用。
從這兩個認識入手,我在大三時開始了學渣逆襲之路:
首先是確認自己擅長的領域,我自認為比較拿得出手的三樣東西是:高中理科成績好,競賽得過獎、統計基礎課學得好且很輕鬆、炒過幾年股票,有基礎金融知識,因此選定數學、統計、金融同步學,大三上過得極其慘烈,經常在圖書館刷到凌晨。事後證明:數學很吃力,成績尚可,但很明顯不擅長。統計很輕鬆,穩A,擅長。金融比統計還輕鬆,考試沒扣過分,很擅長。
這裡注意:不是一門課成績好就是擅長的,成績好也可能是投入資源實在太多或者課本身水,這種成績好沒有意義。衡量自己是否擅長的標準是:在和你付出同樣成本的同學中是否你成績更好、在和你同樣成績的同學中是否你更輕鬆,這兩樣都達到,即為擅長。
對我來說,數學:同班同學都很辛苦,都喊難,最後成績都差不多。
統計:同班同學都很辛苦,都喊難,我也學得比較辛苦,但我穩A,並且高過A線很多。
金融:同班同學覺得難度一般但還是要好好學,我浪了一個學期(主要是在應付數學),作業都是糊弄的,書也沒看,考試全滿。
一目了然!
於是我果斷棄了數學走純金融路線(我們學校金融也學不少統計)
接下來的每門課我都自行操刀改syllabus,有人問:syllabus也能改?當然不能,但可以自己選擇按不按上面說的做。
開學拿到syllabus就要考慮好:
1 大概哪些內容是已經會了不用再學的,哪些內容是重複的
2 大概能承受多少分損失不影響拿A
3 有沒有必要去聽課,如果有,大概翹多少課能不掉隊
4 拿分的大頭在哪項,哪項考核佔分低
5 知識點分哪幾大塊,核心的公式/概念在哪?書上還是ppt?
6 有什麼前人經驗
拿我一門財務會計課舉例子:
這門課據說比較累,因為作業多,但作業佔分低,大概扣一半都能拿A,大頭是考試。內容上我都會(上這門課前當過兩個月會計,拿工錢還搓了一頓)。重點都在ppt上,書不用看,所以沒買。
這門課作業實在太坑,每周60題,做得要死要活的,鑒於其不值錢(總分5%),選擇性的棄掉了一半,基本每次考試後都能估計出這次考試爭取了多少棄分空間。因為知識早就會了,寫作業也是重複勞動,唯一的意義就是拿分,拿夠就行。
考試之前打開ppt(之前沒看過),把所有公式概念看一遍,重點看自己有沒有陌生的地方,有陌生的要仔細看,一看就是常識的直接過。每次考試需要大約一天複習,然後上考場,收工。
最後我只付出了別人1/3左右的代價,知識、分數都沒拉下,多出來的資源可以投入到別的地方。
這門課能順利搞定的前提是我有干會計的基礎,記住:基礎就是優勢,不要到不得不學了才打開書。學校的學習是很緊張的,我平均每學期要應付5門課,這5門課此消彼長,能省掉一兩門的事剩下的課都可以有極大提升,而打工是放假的時候打,也就是少點發獃時間,沒什麼損失。
另外,當你學一門課很「勤奮」的時候一定要警惕,很可能大難臨頭了。我們必須承認,人,是有極限的,你再勤奮一天也變不成25個小時。我們假設一個人每天的學術極限是10小時,那每天花2小時學術拿高分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每天花9小時拿高分那就危險了,這意味著只要再多加一點任務或者難度再提高一點甚至只是感冒一下你就扛不住了。記住:每天花2小時拿到4.0的人比每天花10小時拿到4.0的人要強得多。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比別人多付出了幾倍代價而得意忘形!
我說個慘烈的例子吧:一個「學霸」,跟我一個專業,大一的時候非常勤奮,凌晨一點還在圖書館,成績當然很好,比我好,因為我那時候在浪。大一畢竟是水課為主,這個學法當然各種拿A。
到大四的時候以專業課為主,難度上升了很多,我需要認真應付,但每天還是該吃吃該睡睡(不得不說金融真是實踐學科,幹個實習炒個股票對學術幫助太大了),學霸仍然在圖書館學到凌晨一點,包括周末,但他頂不住了,他隱隱地摸到了極限。
一門公認全系最坑的專業課+公認很難的教授,我用一些偷工減料的方法加上一些業內常識混到了A,幾乎沒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學霸仍然很勤奮地學習,每篇文章都認真讀,每道作業題都拍下來留念,每頁ppt都做筆記(做了一本,細想我大學期間做的筆記加起來也沒有那麼多),他很勤奮!我承認他真的很勤奮!我都被感動了!我現在感動得熱淚盈眶!
考完final學霸吐出兩個字「求C」
(他前三次midterm約為C+的水平,學校規定專業課C才能畢業)
他們只是叫你不要瞎泡圖書館搞得自己很努力一樣,並沒有勸你不要學習啊。
像我認識一個妹子,一天到晚不是在自習就是在圖書館(玩手機,睡覺),喊出去玩就是要學習沒時間,引得眾人喊學霸。結果高數物理C語言都是飄過,考了三回二級C都沒過。
他們只是叫你不要做這種人。
「學神」就是形容那些在學習上產出遠大於投入的同學吧?根據平時的觀察和接觸,個人認為他們的核心實力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是基礎紮實,看書的效果其實和個人的基礎是分不開的,如果自己水平不到位再好的書也是讀不出深度的;
其次,自律能力強,精力管理和時間管理水平高。他們單位時間的學習強度遠高於別人;
再次,學習效果以及學習內容也是需要進行管理的。有些東西只需要達到了解,有些東西需要理解,而有些則需要能夠運用自如。這都是需要自己花功夫來分析的。
最後,開放性的思維是最重要的。人的成長不是單純依靠自己來實現的,知識、智慧等都是結合了無數人的經驗和思想而歸納、演繹出來的。學習能力強的人他們的學習是隨時隨地都在進行的,哪怕只是瞎逛閑聊,他們都能發現能讓自我提升的東西。通常他們興趣廣泛,好奇心強。而且學習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奇思妙想簡直是層出不窮。
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很有意思。
本人名校大二生物在讀,對科研興趣並不大,成績在年級里中等左右。
對於學神,我的理解是他們的學習效率極高,換句話說,他們掌握了課程獲得高分的最佳途徑。
舉個例子,上個學期我有一門課叫生物化學,課程內容又多又難,課本上下兩冊,每本都有600多頁。當然我們學習的內容只是其中的小部分,老師上課講的難懂不易理解。這時候就出現了兩種人,學神們早在課程開始前就了解到這門課最後會劃重點,於是平常並不怎麼花力氣;學霸們上課認真,下課泡圖,吭哧吭哧啃書。到了期末,老師果然划了重點,考試內容一目了然,學霸與學神成績無差。
我就姑且把自己歸為學神那一類吧(其實是學渣),毫無疑問,學霸們確實比我獲得了更多的專業知識,可是當他們泡圖的時候,我幹了很多我自認為提升了素養的事情。
我舉這個例子的目的就是證明大學成績好的並不一定是花時間最多的,題主說成績好是一種天分我有些贊同,這是一種「善於」取得好成績的天賦。這可以說是某種程度上的投機取巧。
當然,不同的人不一樣。拿我的專業來說,願意紮根實驗室讀研讀博的人,生化這種基礎課學的越紮實越好;像我這種對科研興趣不大,想出國轉專業,就把更多的時間花到學英語,讀其他領域的書,接觸社會,戀愛等。
以上
不同的人努力一個小時的成果差別很大的
因為學神讀書從來不會讓你看見
時間是偉大的雕琢師,會因為不同的天賦和行動付出給予不同的結果。天賦很重要,行動更重要。
人與人之間的比較,很多時候只是看到了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優秀的考試成績,或者牛叉成神,也只是這冰山上的個突出的山脊罷了,誰都不知道水面下不為人知的是什麼。
積累和終生學習思考才是王道,太多人告訴我們規則和差距,只是在潛意識裡想要在整個社會構架里壓人一頭。
無論怎樣,誰到有權利選擇,也可以做夢,只是學神或渣,只是一個參考而已。
天賦和出身的家庭及環境,決定了一個人出發的地方,只有選擇的方向和堅持,才決定了最終去到哪裡。生命很長,一城一地之後,還有更廣袤的大地!
說兩個自己的兩個小故事。
故事一:
當年在高中,數學還是可以的,在市裡也有點名次。(這是背景)
有鑒於此,被選入奧賽隊,跟幾個校里的學霸分在同一個隊伍,每天晚上抽個把小時集中訓練什麼的。
帶隊老師幾次在黑板寫下題目沒多久,我題目都還沒吃透,坐我隔壁那女學霸就說已經解出了。
我的自尊心受到了1000點的傷害,數次。
於是我主動提出退隊,太欺負人了。
後來她考了個榜眼還是探花什麼的,去了北大。
故事二:
還是當年在高中,體育還是可以的,校隊打打球啥的。(這是背景)
有鑒於此,被選入田徑隊訓練訓練,混點營養補貼啥的。
混過田徑隊都知道,通常兩人分在一組,訓練前後要互相幫忙做放鬆什麼的。
跟我一組的傢伙,是個怪物。
每次訓練前,指導老師都要讓先跑個兩三千米熱熱身什麼的。
我的那個怪物隊友,兩三千米下來,跟沒事人一樣,汗都不出一滴,硬拉著我加練。
而我,早已被他拖成虛脫。
我的自尊心再次受到了1000點的傷害,數次。
於是我主動提出退隊,太欺負人了。
後來那傢伙參加省里比賽,100米跑進11秒什麼的,保送上省內重點。
人跟人,在某些構造上,確實不一樣。
抓住學習的每一分鐘 而不是抓住每一分鐘學習
學而不思則罔。
(強打擊,硬拆艱,玻璃心莫看)
因為你不懂:
有件事叫【一目十行】,
另一件事叫【過目不忘】,
還有件事叫【一點就透】,
並有件事叫【舉一反三】……
笨鳥先飛,未必早到,片面自我洗腦式的強調【勤奮】而刻意忽略【天分】只會緣木求魚,徒勞無功。
請直面人與人之間學習能力的天差地別,這看似殘酷的現實,其實對你是有積極的幫助的。至少不用浪費時間在【學不會】這件事上,換而去開發其他方面的潛能……
興趣是決定性因素,如果你不是真心熱愛數學,知識。光刷績點永遠拼不過那些解決各種理論難題,定理證明,編程演算法如同刷怪練級一樣有快感的人的
推薦閱讀:
※我朋友長期嚴重沉迷於《羅輯思維》,現在世界觀似乎有點反常,這是什麼情況?
※作為程序員,女朋友想學習編程,我該做些什麼?
※你是怎樣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
※不在意名利的人有必要認真工作學習嗎?喜好追求不適應社會怎麼辦?
※是否存在活得華麗而輕鬆的優秀學生?